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气工程的新技术

电气工程的新技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31 09:21: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气工程的新技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气工程的新技术

篇1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154-01

前言

在建筑物服务功能的扩展之下,建筑自动化、电气化以及智能化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之下,建筑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复杂度比以往也更高,对于电气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工程与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不高,必然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正文

一、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发展,城市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不断扩展,随之发展的是对建筑自动化、电气化、智能化的标准,因此现在电子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具有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以及难度,必须对电气系统技术提出更加高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建筑服务功能的需求。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取决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综合质量,同时电气工程的质量问题也对施工后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施工技术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整个过程而言,都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电气工程属于核心的学科,对于现在高新技术的发展而言,其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新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电气工程的发展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模式,这一指标在衡量国家的综合技术水平方面也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电气工程的发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气工程的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基础,对于电气工程的发展与创新而言,信息技术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其高速的发展关键在于电气工程应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随着电力对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在未来,电力市场需求不断地增长,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电气工程将会在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目前电气工程还涉及到电子领域与光子领域。

二、电气工程技术的创新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正处于高速的发展阶段中,建筑市场的开放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站在国际建筑行业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建筑技术水平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上,必须对电气工程技术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大力的推进我国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缩短我国建筑行业与国外建筑行业之间的发展距离。电气工程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都带来极为深入的影响,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以及科技化逐渐成为电气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世界环保的要求也促使我国必须对现有的电气工程技术进行创新与发展,从而在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需求的基础上,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与破坏,以促进我国电气工程技术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关于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措施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对照明技术进行创新改造。在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中,照明技术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通过光源来把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照亮,这就是照明技术存在的意义所在。一直以来照明灯是照明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然而目前照明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尤其在紧急照明的状况下,照明灯难以满足紧急照明的需求。因此,必须对照明技术进行创新改造,利用洁净能源来改造照明技术,以此达到节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的环保目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照明环境来进行采光,减少气候因素、时间因素以及地点因素给照明采光所带来的影响。

2、大范围的推广新型电缆的使用。目前电力系统所使用的电缆主要包括了汇流排、电磁缆以及油纸力缆等类型,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特殊需求,还积极推行使用具有耐温性、耐油性、耐火性、耐磨性、防白蚁等等其他具有特殊性能的电缆。

3、把插座的位置设置好。在安装插座的时候,应当从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出发,科学合理的设计好插座的位置,同时应当与使用用户进行必要的沟通,未使用用户详细地指明具体的安装事项,包括了设计的方式、槽盒的安装位置以及开关的安装位置。对于不同用途的电缆,不能够设置在同一个桥架内,如果必须设置在同一个桥架内,那么应当通过隔离板来进行隔离,从而保证后续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

1、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具有比较复杂的影响因素,建筑结构的建设存在比较大的难度,以及需要比较高的成本费用,因此,当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把建筑物的安全系数以及使用的时间纳入考虑的范围内。同时,应当对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的变迁进行长远的考虑,变迁主要是以建筑工程的长远目标作为依据,严格按照工程所规定的使用要求,根据工程的使用要求来对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改变。随着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不断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器用具也在不断地增多。所以,为了提高电线路的自动化、生态化以及智能化,在对电气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强电系统的设计,涉及到动力线路的设计、照明线路的设计、消防照明的设计等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内容。

2、在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未来,各种各样的电源设备都可能增加到电气网络当中,在对强电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把所有的系统都应用到强电系统网络当中,在传统的网络系统设计中添加新内容,并且严格遵守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开展工作,适应系统的制约机制。

3、在电气工程技术施工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工程的具体性质与特点出发,从整体的角度上对电气工程的质量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并且借助设计图纸来核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细节,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从而为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证,这是对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前提条件。

其次,必须严格控制好施工中的材料关。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来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从施工材料质量入手,管理好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并建立起健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好施工中的材料关。

其三,必须在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检验。在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完成之后,应当对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检验,保证电气工程施工在试用期内的质量符合相关的规定,并检查电气工程施工是否出现差错,只有经过检测后工程质量符合标准,才可以交付用户使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电气工程设计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具有着极高的综合性,涉及到管理技术、工程技术、组织技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电气工程施工技术在我国获得极大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同行业技术水平上,我国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仍然处于劣势,需要对我国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与改革,从而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促进了我国电气工程施工技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文龙.浅谈我国智能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2] 刘宝涛.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4).

篇2

0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供电企业的市场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的经济性,供电企业对电力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系统可靠运行,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电气装置的运行状态,并迅速、准确地将各种信息和有关数据传送到管理中心,实现远程遥测,实施对电气装置的远程监控管理,进而缩短维护停运时间。

1 通信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施原则

通信系统涉及到计算机、网络通信、图形、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库等诸多新技术领域。对于该系统的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全面性:从监控到管理,从通信网、通信设备到通信资源,从运行到维护管理等统一考虑,周密设计。

(2)实用性:符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开发,针对电力通信的实际要求使系统实用、好用,符合电力通信的管理组织和管理过程。

(3)兼容性:与电力通信监控系统实现互联、共享数据。

对于系统的实施,体现以下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采用先进的分布式硬件和模块化软件结构来保证整个系统的扩容性,做到系统扩容,只增加软件模块。

(2)可靠性原则

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包括信号采集器、信号处理设备以及通信终端等,都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软件设计的可靠性:软件的开发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所有软件都经过充分测试,程序运行稳定可靠,系统软件平台通常选择流行性和通用性强的可靠安全版本。

系统集成的可靠性:选用的不同厂家的软、硬件产品都遵循共同的国际标准,以保证系统可靠协调地工作。

2 通信技术的应用

针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装置的常见故障,配网故障综合处理设备以通信系统为平台,可广泛应用于能源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小区电力监控、工业自动化、智能建筑、智能型配电盘、开关柜中,它安装方便、接线简单、维护方便、工程量小、现场可编程设置输入参数,能够完成与工业控制计算机通讯软件的组网。

2.1 配网故障综合处理设备系统组成

电缆型故障指示器―用于检测线路短路和接地故障,采集线路运行数据;并将采集数据上送至数据采集器。

配网故障综合指示仪―收集所有现场参数(遥信,开关状态,电流,温度)现场数据显示、故障指示;可外接通讯终端用于数据远传,并接受远程命令。

图1 配网故障综合处理设备系统组成

2.2 实时监测功能

实时监测功能是指对被测对象、被测子系统、被测数据、被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的监视、性能参数进行的监测、环境设备进行的控制功能。

2.2.1 遥测功能

1)电力参数测量

传感器可测量电流、电压(参考电压)、电缆头温度等电力参数,并通过数据接口上送至配网故障综合指示仪,由指示仪外接配网通信终端传送至监测后台。

2)接地故障监测

传感器具有接地故障检测功能。传感器通过检测零序电流的方法判断接地故障,零序电流阀值可设置10A~200A。

2.2.2 遥信功能

传感器具有短路故障检测功能,检测原理如下:

1)自适应原理,即突变电流检测原理。短路检测以采取突变电流作为判据,自动适应负荷电流和变电站出线保护定值,当负荷电流IL≤150A时,ΔI≥100A;当负荷电流IL>150A时,ΔI≥1/2*IL;速断/过流大于150A,延时时间40ms≤ΔT≤300ms,重合间隔大于0.2S。

2)速断原理。即超限检测原理,当线路上的负荷电流缓慢变化时,无法满足自适应短路故障判断条件,所以采用超限的方式来判断故障发生。

采用两种检测原理的综合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短路故障检测准确性,传感器可通过数据接口将故障信息上送配网故障综合指示仪;并可同时将故障信号通过故障信号接口将该信号输送至其他面板型故障指示器。

故障指示器所收集的故障信号(遥信变位)、电流、温度、本地开关状态、将开关状态量等数据通过配网通信终端传输至主站系统,已达到对配网电气装置远程监控的目的。

2.3 通信终端功能

通过与主站系统配合,实现短路接/地故障定位、负荷监测、温度监测预警、开关状态检测等功能,支持远程和本地通讯,既能满足远程监控对信息传输的需要,又便于通信终端设备的维护。

1)远程通讯

采用无线GPRS/CDMA通信,无需组网,永久在线。

2)本地通讯:

具有本地维护接口。

3 配网通信技术的前景

配网通信技术的实施可缩短人员查找和处理故障的时间,提高配网供电能力,增加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可以提高工效和电网运行稳定性。

在配网规划和建设中应从城市配网的网络结构、配电各种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设计规划、终端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及其供电电源模式、通信方式及系统管理维护等方面综合考虑,配合网架的电气工程改造,逐渐完善通信技术在配网中的应用,最终实现全网电力通信。

4 结束语

配网电气工程中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大大增加电力设备运行状况的远程监控能力,提高维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强电网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永根.设备手册(下)[M].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李惠宇.一种基于GPRS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

篇3

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海尔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就属于市场拉动式技术创新。海尔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食品店或冷饮店对冷柜的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却没有专门为此设计的产品,海尔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正是专为食品店和冷饮店设计的,这两款冷柜问世以来,在全国各地市场引起了轰动。

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在有企业参与的几乎所有成功的技术创新的项目中,企业从一开始就对市场需求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一定的估计。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要作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成功后,再去考虑市场,否则创新战略就很难成功。

二、创新目标要明确

企业在确定创新目标时要从市场出发,结合技术的可行性,认真制订出简单明确、参与者认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目标。确定了创新项目的目标以后,还必须据此制定有关的工作计划,把各项目标细分和转化为对项目的实际要求。工作计划分为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计划,技术方面要确定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指标,经济方面应确定项目成本和市场回报率。企业在选择创新目标时,技术方面的因素是前提,经济方面的因素是基础,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做好可行性的认证工作。

三、技术创新战略要突出重点

技术创新战略就是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体积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青岛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佳能的战略意图是“打败施乐”。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企业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相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四、注意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五、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

一项成功的创新项目,往往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首先,合作伙伴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互补性的伙伴关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互补,横向互补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产品市场目标或技术互补性。纵向互补涉及到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过程。合作伙伴一般包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用户等。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补性为基础,项目参与各方必须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有所获,具有共同的责任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合作创新能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最大。

其次,合作协议应确定比较现实的条款和条件。伙伴间的合作关系可由协议予以保障,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除有法律约束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最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参与创新的人员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项目合作的前提,是创新成功的保证。

六、具备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以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更加高效经济的技术大量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却一直处于较落后的水平,企业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导致施工技术的管理频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势在必行。

一、新时期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也更加困难和复杂,我国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较为混乱,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

(一)施工前准备不完善

在建筑施工前,企业通常会组织人员对图纸进行分析,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前要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一套应急方案,但是我国企业在施工之前对相关施工技术的分析并不透彻,对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并没有进行有效的验证,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了在实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较难的技术问题,从而耽误工程的进度,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制度不完善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的建筑企业并未设立专业的技术部门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技术管理大多归于别的部门进行管理,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因为并没有专业的部门对施工技术管理,一些员工在进行技术管理工作的时候消极懈怠,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管理工作不认真。因为责任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常常会出现错误,这进而导致了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出现差池,对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影响都非常大。

(三)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缺乏

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基层施工人员几乎全部为农民工,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而建筑企业为了节约资金也几乎省略了对这些农工的培训,虽然基层的施工人员并不会从事难度过大的技术工作,但是基层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依然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需要使用到各种机械,某些施工方由于资金缺乏,设备通常落后或者是缺乏,这加大了技术人员的施工难度,某些方面也影响了工程质量。

(四)监督不完善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建筑企业多没有设立专门的施工技术监督部门,对于施工技术的监督和管理也非常的缺乏,这在建筑施工中对建筑的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工程建筑施工对技术要求非常高,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企业却对建筑施工技术缺乏有效地监督,往往是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再进行检查,这个时候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巨大的返工费以及延误的工期就会给整个工程带来较大损失,如果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重大技术事故,那么给整个工程带来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一)充分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建筑企业应当建立自身的技术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应当对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仔细的分析,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应急处理方案。并且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把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详细地介绍给施工人员,确保他们对施工要求以及具体的施工流程有清楚的了解。

(二)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对于施工技术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严重影响了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今后施工管理单位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制度,安排专业的人员负责技术的管理工作,把施工技术责任落实到每个施工技术管理者的头上,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分类管理,不同的管理人员管理不同的施工技术部分,进行协议管理,一旦某一部分出现重大技术施工失误,追究施工技术管理者的责任。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有助于更好地保障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三)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针对现有技术施工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施工资质问题,企业在平常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教育,经常举办施工技术讲座,由具有专业资质的施工技术人员讲解施工的详细流程以及施工技术的要点,帮助基层施工人员掌握更加规范科学的施工方法。以便能够应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专业问题。由于基层的技术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强,企业在选用新技术员工的时候,应当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技术考核,确保他们对施工技术手段充分掌握之后才能正式进行施工操作,对于那些技术考核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可以先期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直到符合有关要求之后再投入到实际的施工之中,除了对原有员工和不具备资质的技术员工进行培训之外,企业也要注意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难度越来越大,有些技术必须由专业人才才能够完成,企业在这些专业技术人才的选用上,尽量采用受过职业教育的人才,确保在特殊的施工作业中不出现质量问题。此外建筑施工过程较为危险,极易发生人员安全事故,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员工施工安全的教育,定期进行施工安全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充分保障施工者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施工才能够高效的进行。

(四)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督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好对施工技术的监督是保障施工技术合理规范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施工技术监督部门,派遣专业的施工技术监督人员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施工进行监督,完善有关监督机制,对建筑整个施工过程中分阶段全程进行施工技术监督,确保工程全部技术施工都处于监督之下,这样能够帮助施工人员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错误,监督人员一旦发现工程施工技术出现问题,应该立即停止相关施工,并上报管理者,对错误施工部分进行及时的修正。除了对施工技术进行监督之外,有些技术施工因为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监督人员还要对相关防护措施做好检查,确保不会因为保护措施的缺乏而导致施工技术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施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前工程项目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一些施工单位存在技术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需要充分重视技术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和加强对现有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丰富和壮大技术人员队伍。施工单位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加强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隐患。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我国已经相继颁发了多部关于建筑节能方面的标准,为体现并实现建筑节能、省地、节材和环保生态的目标,建筑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非粘土类空心砌块和GRC隔墙板,这些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也同时对建筑电气施工提出了新的严格要求。

1前期准备

1.1图纸会审

应对整个配电系统的合理性,包括穿越变形缝的管路分布、回路多少,选用导线的材料、截面大小,保护管的规格和品种、走向合理性,以及各种需标注的地方是否明确等进行重点审查。把电气专业图纸与其他专业图纸进行对照,以确保电气施工安装的管线能与给排水、消防、暖通空调以及其他设备管道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灯具具体安装位置的确定要与建筑结构及装修有机融合。例如,房间内灯具如果离粱的位置过近,既会影响装修的美观,也会造成整个房间照明不均匀。在图纸上标注出的电气箱体及配件的具体安装位置,安装前应先在实际结构上进行确定、落实,如有不妥之处应及时通知相关设计单位进行修改。

1.2技术交底

技术管理人员在深刻理解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和详细内容后,应编写相应的电气施工方案,交相关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审批并获得通过后,再向具体的安装人员进行交底,才能开始施工。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图纸上涉及到的灯具、箱体、插座、开关等器材和设备的准确位置进行坐标定位,确保各管路能按预定设置位置准确埋入新型墙体,达到各楼层的管路埋设安装能保持统一,避免管路在埋设时在新型墙体中形成横向或斜向的铺设现象,管路距离暖气片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250mm以外,与疏水管道的上下距离应控制在200mm以外。

2施工工艺

2.1电缆、电线管路安装

在新型墙体材料中一般选用PVC管与JDG管进行管路埋设安装。新型GRC隔墙板,一般情况下板厚仅为60mm~120mm,所以对管路开槽的位置应要求更加精确。在非粘土类空心砖和隔墙板中埋设管路时,在水平方向不允许开槽,管路的水平向开槽应在混凝土楼板下底面进行。

通常情况下,在墙体中埋设保护管时,其弯曲半径应控制在保护管外径的6倍以上,在混凝土楼板中埋设时,其弯曲半径应控制在管外径的10倍以上。在安装GRC隔墙板时,其固定件需要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楼板底面,安装该区域的保护管路时,应绕开隔墙板固定件的安装部位,以确保保证管在安装隔墙板固定件时不被破坏。在楼板底面同水平向埋设管路时,相邻管路的间距至少保持20rnm。

1)PVC管安装。PVC管埋设施工相对较方便,但是,其与混凝土的握裹性也相对较差,且PVC管管径较大时,在楼板底面开槽易造成楼板裂缝,所以,在混凝土楼板底面开槽埋设PVC管时,其管径应控制在楼板有效厚度的三分之一以内。进行PVC管与箱体或接线盒连接时,在连接区域均应选用专用的管口连接件、PVC管与其他套管,或与相应的专用连接件之间的连接部位均应喷涂相应的胶合剂以牢固密封接口。在混凝土楼板中埋设的PVC保护套管,选用的管材级别应不低于中型管级别。

2)JDG管。选用JDG管进行管路埋设时,采用钢锯条进行切割时,管口应保持平整、光滑,无毛刺现象;不能采用管刀进行切割,以避免管刀切割时划伤导线绝缘层,以及造成管口缩径等现象。

3)管路连接。在进行管路连接时,JDG管与相应连接件的规格尺寸应一一对应,套管应充分插入到连接件内,紧定螺钉的位置应选在最有利于使套管紧固的地方;套管与箱盒连接时,箱盒敲落孔的直径应与套管外径相对应,套管与箱盒之间的连接应保持垂直状态。

在混凝土楼板底面埋设PVC管或JDG管,套管如需向上弯曲上引时,因为套管管壁的材料强度相对较小,在进行其他施工时套管易被砸扁或破坏,所以在套管出口位置处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管路埋设完成后应封堵管口,以避免雨水或其他杂物进入套管。在混凝土楼板底面埋设PVC管或JDG管,套管如需向下弯曲下引时,在钢模板不允许开孔穿下时,可在钢模板上提前设置接线盒在需引管的位置,套管从接线盒上部引入,套管端部进行相应的连接施工,在接线盒其他管线入口加以密封保护以免其他施工时进入杂物。

2.2墙体上箱盒安装

严格按电气设计图纸标注的坐标进行管路埋设。施工过程中,在墙体中进行套管上引或下引应确保管路走向保持垂直状态,在楼板与隔墙相接的区域,为方便套管在楼板与隔墙之间的管路连接,可在GRC隔墙板上局部开小孔,套管引入(出)后孔口应进行专业封堵措施。

插座或开关在墙体上具体的安装位置应事先进行准确确定,采用专用开孔工具在墙体上开孔。为确保墙体上的插座或开关能安装牢固,开孔时应根据箱盒的厚度确定孔口深度,禁止在墙体上开通孔。在非粘土类空心砖和GRC隔墙板均墙体表面开孔时,孔口不得过长,并应在其孔洞内进行管路埋设。

2.3箱体安装

在墙体上进行箱体暗装施工时,选择的位置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方便日后管理维修和维护,禁止在楼梯踏步的上方安装箱体。当箱体宽度超过300mm时,其上部墙体结构要加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对墙体进行补强,过梁的支座长度应不小于200mm。管路应按照敲落孔的位置进入箱体,并严格按一孔一管的方式进行接入,严禁在箱体上开长孔。在箱体上如需另外开孔时应采用液压开孔器,严禁采用电气焊开孔。由于广东属于沿海多雨地区,在干湿交替频繁的墙体(如外墙体或楼梯间)上安装箱体,其后部以及四周都应进行严格的防渗除湿措施。在剪力墙结构上进行箱体安装时,其安装施工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现介绍如下两种安装方法可进行选择:

1)一次安装法。指在进行剪力墙钢筋绑扎施工时,在剪力墙相应的部位采用木框或木板等进行孔洞预留,在后续木框或木板拆卸后在箱置进行安装。在剪力墙中管路排列应整齐有序,并应留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套管管端能充分进入预留位置,待后期剪力墙现浇模板拆除后可安装箱体。剪力墙结构上采用二次安装法时,预留箱体孔洞的高度应相应地放大,以确保箱体安装过程中管路连接能有足够大的调整空间。在箱体前面的墙体有设置保温层时,则比较适合采用二次安装法进行箱体安装施工,而且箱体后侧部位以及四周均应进行相应的保温隔热措施,箱体凸出墙体的距离由保温层加抹灰层的总厚度控制。

篇6

中图分类号:TM7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6-0305-01

前言:供电企业在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中,信息系统覆盖供电企业不同部门,但是由于信息系统尚未统一规划设计,技术模式与开发平台尚未一直,进而早曾 供电企业信息系统信息无法共享。近几年,企业虽然在管理上面采取分布式网络体系,信息系统基本上实现了数据共享,但是和无缝数据平台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1、 供电企业的数据资源管理

1.1 供电企业数据资源管理现状

供电企业在进行数据资源共享及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是供电企业发展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供电企业一同具有三大业务体系,分别为调度、生产及营销。现阶段,供电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流程繁琐、管理难度较高等情况,主要原因信息基础设施在集成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原有信息系统缺少决策功能;(2)信息系统在构建过程中,并未进行统筹性研究,进而出现企业无法做大信息共享;(3)信息系统针对的业务存在一定差别,业务流程调控效果并不理想,横向监控十分匮乏[1]。

1.2 数据资源管理实施策略

1.2.1 系统建设框架与规范

系统建设框架和规范需要以供电企业发展作为基础条件,结合职能域,构建系统基本框架,按照系统框架控制对象,对程序界面对象进行完善。接口在界定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接口对象进行选择,进而对信息系统范围进行确定。

1.2.2 数据集成方案

数据集成方案在制定过程中,需要以原有工作作为基础条件,对数据分布情况及业务处理进行详细了解。首先,对业务流程进行明确划分,进而对数据分布进行了解,系统架构与技术平台相结合,对不同策略进行整合,对系统改造方案及流程进行完善,明确接口[2]。

2、 异构环境下的数据集成技术

2.1 数据集成中的异构环境

供电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同系统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进而造成供电企业所产生的业务数据在储存方式上面存在较大差别,进而出现异构环境。数据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虽然能够满足供电企业在数据储存及管理上面需求,但是一个决策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应用较多数据信息。但是数据信息在储存上面存在重叠情况,进而为供电企业在软件管理上面造成较大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信息集成技术,让异构数据库和管理软件之间能够做到资源共享[3]。

2.2 基于中间件的数据集成

2.2.1 中间件的概念

计算机技术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同应用软件需要在多个平台内应用,并且一个平台需要支持多种应用软件运行,硬件平台与软件平台需要与应用系统紧密结合,提高数据传递及转换效率。这些都需要这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紧密结合,中间件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形成。

中间件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分布异构问题。中间件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平台之间,属于通用服务类别。在不同服务类别内具有针对性程序协议。按照不同操作系统及平台实际需求及类别,中间件具有多种接口协议,满足不同应用程序实际需求。

2.2.2 中间件分类

中间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中间件并没有进行明确定义,主要原因是由于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中间件分类也存在一定差别。从目的和实现机制层面来说,可以将平台划分为三种类别:

(1) 远程过程调用

远程过程调用属于分布式程序处理方式,应用程序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借助rpc进行远程执行,对不同地址空间进行调控。Rpc应用一同分为两种部分,分别为服务器及客户。

(2) 对象请求处理

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对象技术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二者之间逐渐相互结合,进而构建分布对象计算,已经成为现阶段软件技术发展主要内容。对象请求处理主要作用在通信框架上面,能够在异构环境下对传递对象进行透明请求,规范不同标准接口,推动服务器规范化操作[4]。

2.3 基于虚拟数据库的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技术在虚拟数据库内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别,分别为基于数据库复制的数据集成和基于视图的数据集成。

2.3.1 基于数据库复制的数据集成

基于数据库复制的数据集成采取周期性模式,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更新,进而做到数据共享。就以供电企业来说,为了能够提高供电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同步速度,在总办公室及分支办公室内都会具有数据备份,通过数据同步方式,数据库之间可以一直。数据集成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基于数据库复制的数据集成解决方案和传统通信方式十分相同。

2.3.2 基于视图的数据集成

基于视图的数据集成能够将不同数据库和数据库模型相互结合,进而构建统一数据库视图方式。基于视图的数据集成在应用过程中,最为显著特征就是能够将不同类别数据转变为相同数据模型,促进信息共享,同时借助定义接口,人员能够对企业内不同数据库进行访问,不同数据库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并且通过统一接口解决方式,对数据应用存在的集成问题进行解决[5]。

结论:供电企业在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已经具有十分完善的信息基础,在力运营上面具有重要作用。供电企业信息系统不断拓展过程中,数据共享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首要问题。数据集成技术在供电企业信息系统内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不同信息系统存在的信息共享情况,因此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成岩,张显东,曹海红,于兆河.供电企业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与财务电价管控系统集成数据建设及应用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5,08:122-125.

[2] 史春光.大数据信息融合集成技术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5,08:30.

篇7

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尤其是计算机在工业电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电气技术高压试验中采用了微型计算机控制的变压器试验设备,利用计算机的测试系统和辅助方法对高压强电流功率驱动集成电路进行测试研究。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

一、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化中的使用

(一)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强

正如我们所知,数字化技术具有逻辑能力强、应用简单等特点,能进行信息数字量、模拟量,识别信息的正确与错误,避免了人力、财源的浪费,节约了资源。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就是对命令进行传递并且进行指导,通过微波、电缆、网络等传输介质进行传输,自动进行其操作流程,而且它本身就带有判断和辨别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在多个层面都进行了模拟监控,所以通过它引导的信息产业可以向电子商务的方向发展。再加上微电子处理器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让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意识到了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工业电气化方面也因为数字化技术的使用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高性价比

另外,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还有诸多好处。数字技术一方面保证了工业自动化更好的实现其功能,在使用和检查方面都有所改善,使通信能力加强,可以处理更多的信息,更智能化,另一方面它的标准得到提升,清晰的内部结构,节约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也就是说,在对工业电气进行设备改造过程中,系统为它提供了比较优越的条件。把工业电气自动化和数字技术相结合,不仅可以得到高性价比,而且在其它领域也很受欢迎,大力推崇。工业上,在电气及其自动化工程中,数字式变电系统代替了传统的变电系统的使用,并且在生活和工业中被大力应用。数字式改变电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微型计算机来进行硬件的设置和信息的收集,不仅能使数字化的程度更高,而且还可以削减在设备和面积上的不必要浪费。数字式变电系统的操作简单、成本比较低,能够在不需要别的设备帮助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和控制。

(三)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高可靠性

第一,它采用的电气系统在网络系统和技术都比较先进。之所以在工业电气及其自动化中使用数字技术能够实现操作简单,准确率提高,即使出现错误修复也比较快的功能,是因为使用的数字化技术能够避免很多设备集中工作的麻烦。第二,在工业电气化中,使用了数字化传感器和光纤网络,更加提高了工业电气化使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比如在工业电气及其自动化中,仪器和仪表的数字化、网络化的应用前景就非常好,因为它们拥有较好的平衡性和明确定位的能力。事实证明,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对知识的应用,而且应用市场也相当不错,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工业电气化中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已达到了70%以上。根据数据显示,数字技术越来越被人们认可,这种结果肯定了数字技术的可靠性、实用性和灵活性。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化的应用前景非常好。

二、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

虽然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被大力使用,而且已经促进了电气行业的进步,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能够使数字技术更好的为人类某福利,提高电气工程的运转效率,我们需要不断的找到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

(一)可控性创新的方法:使用虚拟终端

因为G00SE虚拟子不仅完善而且还优化了二次回路,被广泛应用于信息交换和监控设备中,它使二次回路的灵敏性明显提高,并且改善了整个二次回路系统的可实践性和有效性。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虚端子在电气自动化是如何变现其有效性的。首先,虚端子能够起到控制的用处,可以全方位的控制全站的线路、母线和开关灯等重要组成部分,这样能够在提高不同装置之间的传输信息和通信的能力的同时达到跳合闸的功能,进而更加有效的维护遥控装置以及间隔层;其次,虚端子能够起到优化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温度调试系统而且还可以使档位调节系统的操作步骤和程序大大的简单化,从而实现了操作简单的优点。

(二)可操作性的创新方法:程序化操作

电气自动化可靠性的基础是数字技术的可操作性,所以,在实施命令调度以前,必须严格的检查、核实票据,之后再把已经确定没有错误的票据存储到电脑上。实施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求调整及设好人工操作界面,检查闸刀和开关灯主要的器件是否完全正确,然后实施操作演习,改善预演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保证数字技术的可操作性。在对信息进行操作时,程序化操作的工作原理是让它与网络技术相融合,这种方法重在让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结合成为一个,以实现数字技术的高准确度为目标。此外,这种方法将智能系统分为很多小模块,进而实现各模块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维持了智能系统的正常运转。

(三)可靠性的创新方法:智能终端安装

为了保证数字技术应用的可靠性,在电气自动化操作中可以采用智能终端安装方法来实现配置的有效运转。光纤技术是智能终端安装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光纤连接,有效地采集和控制间隔层与智能终端的数据信息。此外,要对程序接口不断改进和完善,加强PC自动化平台与ERP等系统的连接,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连接过程中,一般采用TCP/IP作为通讯协议,以达到程序接口的有效性和标准化的目标,为数字技术智能化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

篇8

中图分类号: TF704.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趋严格以及脱硫电价考核管理办法、节能减排调度的实施, 火电机组二氧化硫排放超标不仅给企业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损失(如排污费、脱硫电价考核、发电量损失等) , 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 从而会对企业的形象和后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符合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利益, 是大势所趋。

1、阳城电厂#5、#6机组脱硫系统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阳城电厂一期工程安装6×350MW湿冷发电机组(编号#1-#7),最后一台机组于2002年7月27日建成并转入商业运行。2007年配套建设6套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FGD ), 并于2008年投入运行。脱硫系统设置烟气换热器( GGH ) , 按照燃用收到基全硫分为0.6% 的设计煤种, 脱硫效率不低于95%进行设计。

阳城电厂二期工程安装2×600MW空冷发电机组(编号#7、#8),同时建设烟气脱硫装置,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不小于95%,并于2007年投入运行。

公用系统(石灰石制浆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为四台机组公用;四台机组分别为#5、#6号机组(2×350MW机组)和#7、#8号机组(2×600MW机组)。

近年来, 电力供应紧张, 新建机组迅猛增加,因燃煤供应紧张, 导致电厂燃用煤质较杂。电厂实际燃煤的硫分远大于设计值, 导致原脱硫设施及设备超负荷运行, 使设备磨蚀严重, 脱硫效率不达标。并且随着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2011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要求更为严格,原有的脱硫系统不能满足二氧化硫排放标准要求。基于以上多种因素, 为提高脱硫系统对煤种的适应性, 保证机组在燃烧高硫煤时达到当前环保排放的要求, 必须对原脱硫系统进行增容改造。本次脱硫改造先对#5、#6机组进行脱硫增容。

2、#5、#6机组烟气脱硫增容改造方案改造原则

在“充分利旧、节省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下, 综合分析自投运以来入炉煤硫分的平均量, 确定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改造;在燃煤收到基全硫分达到2.0%时(SO2浓度5100mg/Nm3),整个FGD系统的脱硫效率不低于96.1%,SO2排放浓度不超过200mg/Nm3的国家排放标准。经过与电厂多次沟通, 共同完成了技术改造方案的优化工作。

针对实际运行煤质含硫量及烟气量的变化,确定如下改造原则:

1)增容改造对象为2x600MW(#5、#6)机组烟气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煤质及烟气参数对比如下:

煤质成分

FGD入口烟气参数

2)根据脱硫增容改造设计参数进行物料平衡计算, 确定吸收塔石膏浆液循环量、氧化空气量、供浆量、石膏浆液排出量、脱水系统及工艺水量等脱硫系统参数及容量。

3)最大限度地提高增容改造工程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原有的设施尽量考虑利旧。

4)对原有的FGD 系统设备进行检查、修复或更换, 并保证脱硫系统整体性能指标。

3、脱硫增容改造方案

1)吸收及排放系统

(1)对塔体原结构设计进行校核并采取加强措施。

(2)为保证脱硫效率, 每塔增加第4层喷淋层,包括喷嘴及支撑结构;原有喷嘴更换。

(3)每套脱硫系统增加1台浆液循环泵,考虑原有设施尽可能利用,本工程利用原#7、#8机组4台浆液循环泵。

(4)原平板式除雾器改为屋脊式, 设4层冲洗水, 对原有的除雾器冲洗水系统进行改造。

(5)增加原塔浆池高度以增加浆液池容。

2)氧化风机

当硫的质量分数由0.6% 增加到2.0%时, 氧化空气量由3200Nm3/h增加到13000Nm3/h。结合现场实际, 改造设计如下:

(1)每塔原来2台3200Nm3/h风量的罗茨氧化风机更换为风量为13000Nm3/h的离心氧化风机,全部采用曝气方式进入吸收塔, 塔内的合金曝气管道及其支撑结构重新设计。同时采用离心氧化风机噪音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氧化空气管道需重新设计。

3)浆液制备系统

新增2套出力为35t/h的湿式球磨机制浆系统, 包括相应的石灰石卸料间、振动给料机、斗式提升机、石灰石仓、流化风机、称重皮带给料机、石灰石浆液旋流器等配套设备。

4)石膏脱水系统

当煤中硫的质量分数由0.6%增加到2.0%时, 单台机组的石膏浆液排出量由40m3/h 增加到75m3/h, 原有的一级、二级脱水系统已无法满足出力要求, 需要对原有的石膏脱水系统进行改造。

5)其它改造

控制系统、电气系统、土建部分进行相应改造。

4、脱硫增容改造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1)公司于2004年引进的AE&E脱硫技术的吸收塔典型设计为喷淋空塔,浆液含固量15%;而此次阳城#5、#6机组增容改造吸收塔型式为折返塔,浆液含固量为25%。若采用公司原有AE&E技术,一是工程改造量大,增加工程总造价;二是设备选型容量大,增加运行成本。基于以上原因,只能按照折返塔的型式进行增容改造。通过公司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了技术上的难点和突破,并掌握了改造折返塔的技术要领。

2)对原吸收塔环形切割分段抬高增容,增加浆液池容积和一层喷淋层,保持原吸收塔结构基本不变,将原吸收塔壁板割开整体抬高,分别增加浆液池和喷淋层区所需高度。为保证施工进度,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进行多次沟通论证,确定采用倒装形式进行安装,最终在工期要求内顺利完成了吸收塔的全部改造工作。

3)原有吸收塔高度增加后,造成了吸收塔入口垂直段烟道高度的增加,原计划在新增垂直段入口烟道四周新建烟道支架对其进行支撑,施工过程中现场反应空间过于狭窄,无法新立烟道支架。最终在本工程中首次创新地采用在垂直烟道段直接设置水平拉杆与吸收塔上的加固肋相连接,并加固原有烟道底部支墩的形式。这种新型的垂直烟道支吊方式对于改造现场空间紧凑,无法新立烟道支架,且改造后的垂直烟道段总长度不超过20m的改造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4)此次增容改造结合机组大修进行, 采取分阶段施工方案, 大大缩短了改造工期, 降低了工程改造投资。

5、结语

大唐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6机组改造自2011年2月签订技术协议开始,同年9月29日#5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行,10月9日#6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运行至今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值,两台机组的脱硫效率均不小于96.1%,达到了预期改造效果。

篇9

另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1983年韩国企业进入64K DRAM时落后美日四年之久,历经256K(落后两年),IM(落后日本一年)、4M(落后6个月)、16M(落后3个月),到6M时三星已经和美日同步,到256M时,甚至超前美日半年推出。

目前韩国已成为排在美、日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半导体生产国。韩国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韩电子企业在技术上“从模仿到创新”的主要经验是:

远见卓识——决心勇气。

远见是指对未来长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途径的认知,体现在研发战略方面。决心和勇气是指不畏困难一定要达成目标的精神状态。韩国电子企业在技术进步过程中,虽然遭遇美日企业技术封锁、低价压制等不利局面,但一直坚持不懈。

组织努力——资源投入。

三星等企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一直加大研发的投入。以三星为例,1980年研发经费850万美元,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已猛增加到9.05亿美元。

出口导向——压力转换。

韩国企业面向国际市场,接受国际市场的考验。国际竞争的压力,国际客户拓展的艰难,转换为危机,催生了企业的技术能力。尤其以接受国际客户定单为契机,如三星接受GE微波炉定单,短期内迅速解决技术难题。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而浓缩了吸收消化的过程。

对外合作——机会把握。

通过有选择性地对外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动态地把握时机,点点滴滴获取技术,具体形式包括外派学习,技术人员引进(猎头),联合开发等。

人才利用——全球网络。

篇10

前言

工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新时期,以电子技术为首的新技术与工业相结合将使得工业迸发出更为耀眼的火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工业发展的助推剂,其在工业、经济及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今,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正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其在工业效率提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及应用

工业革命总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以蒸汽时代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以电力石油当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则代表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而新时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则意味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化的到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的较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欧美各国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电气工程技术正在逐步形成,电气工程系统正在向着高效、快捷的方向发展。现今,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深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逐渐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为更好地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积极作用,应当总结分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积极推进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进程。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正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核心,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已经完成了电磁理论的建立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科学流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形成了具有独特完善的集成控制系统,用以满足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各项需求从而使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发挥出极为重要的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现今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也在不断的创新,其内部结构也在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及应用提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及应用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够在诸多领域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其涉及到诸多学科,是我国科学领域的核心学科之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及应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为社会综合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电子信息产业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业之间两者有着较为良好的互补,在这一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产业发展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隐患。

系统设计与生产成本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较为良好的发展与应用。但是由于工业生产的特殊性,各行各业在生产环节、生产工艺的不尽相同加大了电夤こ碳捌渥远化系统的设计及生产成本,此外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设计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欠缺。在各行各业中对于国外技术与人才的依赖较为严重,从而导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时间及资金的耗费较大,从而极大的增加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成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其设计需要涉及到诸多方面,做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各环节的协调统一是做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系统设计不稳定、软件设计时间较长、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上述这些影响因素直接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果。此外,加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结构复杂、操作困难等的影响因素的存在,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控制技术的准确性以及规范性等带来了诸多的问题,致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结构复杂系统的设计效率较低严重影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效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数据传输问题也是影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周边因素的干扰,数据丢失现象较为严重。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数据传输的精度成为了现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各单位采用的信息传递产品的的不同以及企业间开发程序的接口也有所差异从而为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并对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带了一定的威胁。

4 做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的几点措施

4.1 做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石。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中创新也是一项极为关键性的内容。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积极加强信息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较少资源消耗浪费为目的积极探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新技术。此外,新时期的客户需求日趋多变,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应当积极建立系统性的研究平台积极加大各种新技术的研究力度,突破技术瓶颈,尤其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瓶颈,实现自主创新,在降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开发成本的同时为企业客户创造相应的经济效益。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网络结构自动化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管理系统,网络结构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于设备的安全性以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着较大的影响,为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相关数据的高效、安全的传输需要做好大型网络结构的研发力度,积极做好中心控制系统和通信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从而实现网络控制的自动化,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传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4.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中做好节能优化

现阶段,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节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是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化的基础上要以降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源消耗、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行效率为主要目标,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于发展。

5 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工业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新时期,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带了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时期应当积极加强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科技创新提高其技术水平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心驰.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玻璃,

篇11

中图分类号:TM76

一、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

1.电气工程存在的节能问题

电气工程在节能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和使用之上。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行业建筑智能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电气工程技术和管理,电气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水平,而建筑工程中的电气工程质量始终与能源利用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电气工程在保证建筑物照明、温度调节的基本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娱乐场所的特殊用电要求,还要兼顾通风、卫生等问题。

2.电气工程的质量管理问题

当前国内的很多企业和部门对电气工程的质量问题过分注重结果,侧重于对电气工程的质量检验,而忽略了从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方面进行严格把控,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远不及质量检测。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

1、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编程周期缩短,提高了其综合效率,建立了自己灵活的集成控制系统,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技术需求。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不断创新,使商业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出现,满足了商业企业从管理层到底层的数据存取、介质访问等,使控制更加快捷方便,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业成本,提高效率。

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促进了商业间的交流与发展,更推动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在商业领域的普遍应用,带动经济高速发展。

三、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电气自动化有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工作的可靠性及环境条件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一项有力的支持。目前的电气自动化正处在飞速进步的阶段,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性不强。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是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提升的必经之路,我国目前一些电气自动化还处在多岛自动化的层次,多岛自动化具有互不连接、功能单一、信息独享的缺陷,不能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的功能和作用。

2、电气自动化的网络构架不统一。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建立高效、快捷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但目前很多企业自身网络构架不尽相同,使得依托于网络结构而发展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另外不同企业和商家在软、硬件产品交换过程中,因为程序接口的不一致,影响企业数据和信息的传输交流,进而阻碍了企业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使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应。

3、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过于受主观支配。不同的企业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开发中,由于技术人员思想理论及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过分根据技术人员主观习惯和意识支配,系统的开发平台各有不同,进而导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在实际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中的程序和成本增加,增加了系统整体的运行费用和负担。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商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对数据信息的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传输要求准确、安全,而不同商家生产的软件接口不同,这样就给数据传输带来了问题,从而增加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运营成本。

四、电气工程自动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改进主要从科技、信息和开放度三个方面开展。

1、科技化是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当出现实用性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本着自主创新的思想,以节能降耗为切入点,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在材料的使用,技术的使用等方面力求创新,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研发新产品。要建立统一综合的系统开发平台,这样就不必针对不同公司的技术条件重新开发设计,节省了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的消耗。

2、信息化则是指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地位应更加突出。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和运行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优化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分析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气工程中广泛使用的网络通信技术,都充分展现了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开放化则是要与外界建立一个接口,实现与外界网络的连接。制定统一的系统程序接口标准,使数据可以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实现安全、快捷的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了有力地保障,维护了交流中的信息安全。计算网络是实现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实现管理、决策、设计、控制和制造一体化的关键,它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元件和局部系统的管理、监视、调节和控制上,是电力系统信息管理、远动技术、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核心。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智能化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得到迅猛发展,相应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社会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和部门应抓住机遇,强化队伍专业技能,引进和吸收新技术,发展和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现系统综合处理能力的提升和管控一体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