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3: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155-03
一、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在电子商务日益成熟的大趋势下,延安农产品企业如何优化传统产业结构,如何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如何开创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并快速通过网络将企业向外推广已成为现实。延安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始逐步利用这新型商务模式,初步运用网络这一特殊平台,建立网络营销模式,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为了进一步利用电子商务,延安当地农产品公司联合进行聘请电子商务专业人士,向企业员工传授电子商务最基本的网上运营方式,也聘请资深网络营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通过调查,延安市区有十五家农产品加工公司,主要借助于陕北特产网、阿里巴巴、淘宝网来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网上销售。
二、当前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存在的问题
1.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未能实现网上供求对接。陕北特产网信息平台,主要负责延安市、榆林市以及各个县区的农业信息的,但所的信息重复率高,导致信息资源出现过度冗余。对于有些偏远地区受到当地互联网未能普及的限制,种植户的应用网络知识缺乏,商务平台产品供求信息不对接,很容易形成农产品的供应偏紧或滞销现象。而对于网络普及率广泛的区域,初步实现了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运营,但每个市场信息更新缓慢,供求信息不仅不能及时更新而且所更新的信息基本脱离整个流通环节,使供求信息不能及时对接,所以目前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还不能实现有效网上供求对接。
2.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分销渠道未能改变传统销售方式。图1显示,通过对目前延安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和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分析,现有的B2B,B2C交易模式,缺少了中间服务环节,在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服帐潜夭豢缮俚耐络交易的主要环节。而对于延安农产品的生产商而言,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上推广与运营,只是仅仅增加了批发商的分销渠道而未能改变传统销售方式。对于流通渠道而言,也缺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中间枢纽和农产品集聚服务平台。
3.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营销策略滞后。延安农产品主要电子商务平台是陕北特产网销售网站,网页主要是通过榆林和延安的当地文化风情与旅游信息相结合来推广陕北农产品,脱离了产品的销售的本质信息,不能塑造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知名品牌。现今电子商务销售网站的日益剧增,各大销售平台的竞争日益即激烈,拥有广阔的终端消费者 [1],各大平台每日更新的信息量巨大,也给消费者广阔的选择渠道,而延安农产品依然延续传统的销售渠道,无法实现客户更快捷、更便利的购物渠道。
4.延安农产品物流配送方式还不够健全。现阶段,针对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方式还远远不够健全,延安农产品大部分属于干果,种类多,但农产品仍然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等问题[2]。延安物流公司对农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的配送方式都采取同样的配送制度,同等计价的运输费用。另外,由于物流体系的不完整性,使物流公司在配送农产品会相对与工业产品无形中增加一部分运输成本,但增加的这部分成本最终还是会被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致使农产品买家看到的销售价格相对优惠,但运输费用的增加,形成最终较高的购物费用。
三、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延安农产品产业链本身具有复杂性。由于农产品具有种类多、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产业链长的特点,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可覆盖的潜在环节要比工业品电子商务复杂许多。任何一种农产品,由于通过不同环节时产品加工方式和产品需求类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使得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该产品消费的进出端口。而相比工业产品的产业链而言,农产品产业链有多个末端产品和多个消费出口,因此农产品在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过程中,供需衔接较为复杂。
2.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对于延安农产品市场而言,一端连接着农产品种植的“小农户”,另一端连接着我国农产品的“大市场”。对于小农户而言,既是产品的生产商,又是批发商,小农户面临着“产品滞销、渠道不畅”的困境,导致了“谷贱伤农”的现象。然而,作为我国农产品“大市场”而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农产品信息网,不断更新农产品供求信息,随时都有大量农产品需求的订单信息更新,但又时常会出现一系列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无法满足大订单客户的需求。随着市场经济向农村全面渗透,延安的小农户必须要高度融入开放的市场化和信息化的体系中,使“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信息能够全面有效对接,真正使小农户在大市场中充分发展。
3.延安当地各大生产厂商未能形成有效联盟。据初步统计,延安当地从市、县、乡镇、村,大小农产品种植户有上千家,但各厂商之间都是独立存在,每个厂商都在不断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快速销售,封闭与其他厂商进行信息交流,每个厂商都有着自行摸索的农产品商业模式和网络推广模式。尽管延安当地政府不断组织市区的13家农产品生产公司,进行紧密合作交流,鼓励市区厂商形成有效联盟来共同开创独特的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新市场,但是力度不大,没有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虽然有几家厂商进行联盟,但对于电子商务这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商务平台,必须要借助各大厂商的全部人力、物力,形成全面而有效的统一战线,合作共赢,这也充分体现了延安各大厂商形成有效联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延安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
1.加强延安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来塑造知名品牌。电子商务交易中买卖双方通过网络交流,农产品的质量是网络交易中的最关键的因素。卖家如何控制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标准化建设成为有效发展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手段。建议当地政府加强管理各大企业的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生产形式多样化,种类多样化,包装多样化,并结合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延安当地旅游文化,来塑造产品的形象,来打造延安圣地品牌,也可以把当地市区的小型公司进行合并运营,这样容易融资,积聚财力、物力、财力、制定合理的生产目标,提升产品质量和标准化,使延安市场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市场,极力塑造延安农产品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
2.优化现阶段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下页图2所示,是对现有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后的平台。由于现阶段延安当地农户对网络营销的认识还不高,农户获取和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信息较难,获取成本也比较高,在整个农产品信息平台中,必须添加政府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和延安农产品集散中心,让其一端连接农户、农产品生产商,另一端连接农产品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中间服务提供商,实现直接从农户到消费者大信息传递,有效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有效整合电子商务平台的各大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共享农产品供求信息,使信息的获取更快捷、标准,有效地对农产品市场做规划安排。农业部门可以根据本年度种植面积、产量、销量做量化分析,对广大种植户进行宏观指导,把农户的产品、产量、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对于当地农产品知名品牌,可以联合互联网,在网上建立自己农产品的官方知名网站,塑造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官网,提升自己的信用度,赢取更多客户的信任和青睐。
3.构建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来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延安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完善信息化的建设,快速实现使货物的信息流在供应链条中从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到消费者之间有效传递,并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管理信息的便捷性和准确性,来建设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平台 [3]。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农产品种植户和生产商而言,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是引导种植户合理种植、生产商合理生产加工的P键,也是供应链中各个流通环节快速流通的关键,要有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最大化地开启延安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潜在功能,请专业人事,建立一个安全、快捷、全方位、高度标准化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 [4],加快信息化的建设,使延安农产品快速而高效地流通于全球农产品市场中。
农村电子商务利用较低主要原因是:(1)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利用率较低。由于受各种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者对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顾虑重重,认为要比其他行业的应用难得多。虽然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的业务,但是地方政府却对在农村开展电子商务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缺乏必要的、深刻的理解,因此没有采取有力的政策配套措施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甚至有些新闻媒体在宣传农业电子商务和引导网上交易方面的力度不够,没有给与正确的舆论导向。(2)发展意识滞后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率较低。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农民们应用电子商务的观念和意识较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大部分农民对网上交易陌生,认为网上交易见不到买家,心里不踏实,就连村委会干部们也对电子商务不太感兴趣,认为村民们种田地用不着在网上交易。“由于农民们长期受传统文化习惯的影响,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眼看”、“手摸”、“口尝”的习惯交易思维,认为电子商务虚无缥缈,可信度值得怀疑。”
(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信息基础实施是电子商务存在的基石,相关信息服务的提供则是电子商务的上层建筑,信息用户对电子商务的关注和契合则是电子商务发挥作用的关键,其中任何一项出现问题都会极大地影响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加速。”目前,我国农村的网络通信实施现状在各个方面譬如,在网络管理信息内容、网络技术、资费水平、安全保障条件、通讯速度等领域方面都无法与城市的网络通信实施现状相媲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是支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信息技术引用的各类设备和装备,是分析、处理及传播各类信息的物质基础,这是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基本装备、信息安全设施、信息交换体系等内容。当前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网建设薄弱、电信网建设薄弱、计算机网建设薄弱等三种基础网络体系,其中包含了广播、电视、电话、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
(三)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
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主要表现为:(1)农产品的标准化障碍。“电子商务要求网上交易的产品品质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产品编码化。”ii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进行比对,就不能对产品质量作出衡量,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评价主观性较强,大多数都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评价指标,消费者只有在真正接触到农产品以后才能对其标准作出客观评价,行业内对其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就导致了在目前农产品的交易中出现以次充好、鱼龙混杂的现象屡见不鲜。(2)农产品的标准不一样。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是农村电子商务得以广泛开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进行很好地比对,就不能对产品质量作出较好地衡量。而农产品作为特殊产品其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上农村各地对农产品的标准实行不同的标准,必然其产生会在农产品特征和质量方面的度量标准上会有不一样的情况发生,这样对农产品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长远也会制约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到位
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到位,使得他们对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鲜的事物只是停留在认识模糊的阶段,认为只要在互联网上买卖产品信息,在线交流业务这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电子商务了。“实际上电子商务要复杂的多,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全部贸易活动,譬如,从寻找客户到双方洽谈、网上订货、在线收付款、开具电子发票、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等环节。”iii对农村电子商务认识不到位的主体主要有:(1)农民;除了一些进城打工和外出读书的年轻人外,普通农民和中老年他们受传统思想观念禁锢,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缺乏接纳、消化、吸收的能力,对网络经济作用尤其是电子商务认识不清,始终出怀疑的态度,缺乏足够的信心认识农村电子商务。(2)政府;有些地方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政府在发展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作用,造成政府责任缺失,没有采取相对应的措施。(3)企业;部分企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农村电子商务缺乏必要性的认识,对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初期投入不大、利益回收周期长,短期内很可能不盈利甚至亏损,大多数企业基于这种情况在进行决策投资时候,对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信心不足、兴趣不大、不愿意投资。
(二)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农村影响也是巨大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影响只是点、线上的,个案色彩浓厚,远远谈不上片、面的,普遍性不够,距离发展农村、改变农村还有着巨大的差别。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很低,制约了中国总体的信息化水平;从区域层面上看,互联网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较为突出;从应用层面上看,农村互联网主要还是发挥点缀功能或者补充作用,替代功能还远没有实现;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在农村建设互联网成本高、资费高等因素制约了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从文化层次上来看,农村互联网面临着网络应用高技能和农民文化素质低的矛盾。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也各不相同,所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必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建设,做到信息服务手段实用有效。
(三)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缺乏
一些懂得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具有一定电脑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年轻人;从本村培养出去大中专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他们受农村社会经济机构和传统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宁可外出打工挣钱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建设自己美丽的家园;而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接受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他们只知道“日出而作、日没而落”整天在辛勤地从事着农业生产。他们对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受文化水平的制约理解有限,对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意识淡薄,更别说是有操作电子商务的这种能力了。综上所说,在农村培养从事农业生产者和留不住具备电子商务知识人才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原因。农村电子商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需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实际上既精通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最缺乏的。故此在农村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除了通过各类大中专院校培养适合农村电子商务的人才外,还要积极促使各种专业组织开展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银引进国际贸易、国际营销人才,形成以网络传播农业技术、培训农民、指导农业生产和商务活动的新型农业技术信息服务体系。”
作者:郭建平 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简称电商,是将电子通信技术应用到商务活动中的一种模式。农村电子商务指的是农村在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应用电子通信的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必须要将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经济发展模式不再单一。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可以让我国农村经济快速的实现转型和升级,从而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丰富农村的经济收入来源,使乡村振兴的战略得以实现。随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由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存在着经验不足的情况,这使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发展中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1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1.1交易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方面的法律风险
由价值规律可以了解到,市场中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商品价值的波动出现变化。和线下交易的方式相比,线上产品交易的价格存在着极高或者极低的情况,很难将商品的价值规律很好地反映出来。这一点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由于网络交易存在着特殊性,因此政府相关的部门很难对网络交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监管,这使线上交易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线下产品的价格[1]。农村电商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在以下两个方面中能够得以体现:第一,农村电子商务的经营主体很多都是小规模进行生产的个体农户,这些农户往往都是将自己种植和生产的农产品放在电商平台上进行售卖,而售卖的产品往往没有经过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上交易的商品很可能是“三无产品”,产品本身的质量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第二,销售过程中存在着以次充好的情况。有些农户经营者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受益,并不会对交易的产品以及消费者进行负责,常常存在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
1.2电商交易主体的法律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主要分为三种,其一是个体农户,其二是农村合作社,其三是农村企业。三者之中,个体农户的总数是最多的。通常情况下农村企业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法律责任,是在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之下进行注册的,可以承担民事责任,而对于个体农户来说,仅仅是完成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注册工作,就可以进行网络销售,甚至不经过注册,直接就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开始销售产品。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讲,这类销售主体并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一旦在交易当中发生了问题,难以独立的对民事责任进行承担,也难以受到法律的监管,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侵犯,将会造成维权困难的情况。
1.3农村电商交易中电子合同存在的法律问题
2005年我国实施了电子签名法,该法律赋予了电子签名和文本签名相同的法律效力。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电子合同存在两方面的法律隐患。首先,电子合同的存在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群体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并且交易产品存在着特殊性,这使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往往不会提供相关的电子凭证,尤其是很多农户并未在电商平台上进行产品售卖,而是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微商形式的销售,这就使交易过程没有签署合同和凭证[2]。其次,电子商务在交易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种叫做点击合同的形式。在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过程中的点击合同往往是由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单方进行拟定的,消费者只有点击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消费和交易。这种合同类型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这种合同中可能存在着某些难以发现的条款,在消费者同意之后,可能会对自身的权益造成风险;其次,这种合同的法律效力并不一定受到法律的承认,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侵犯之后,这种合同不能作为维权的依据;最后,由于电子文件保存于终端以及存储器当中,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对电子文件进行篡改,因此文件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成为了电子文件难以成为法律上的证据。此外,电子合同也存在着保存困难的问题,容易被人为窃取和修改。
1.4交易平台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网络交易平台是农村电商发展所必须的载体,然而农村电商的平台交易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当前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种类和数量繁多,存在着泥沙俱下的情况,有些交易平台的准入验证程序并不符合规定,在注册的时候就不合法,因此也不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因此在平台上交易的农民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由于在电商平台上经营的电商农户往往基本素质较低,对风险缺乏鉴别的能力,因此容易受到侵害。其次,在平台上进行交易需要使用第三方支付,在购物的时候消费者会先将钱打到第三方支付软件上,然后在确认收货之后,第三方支付再将钱打到商家处。第三方支付本身有着方便快捷的特点,在电子商务的交易之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操作风险。例如当前可以使用的面部识别功能,可能会导致第三方支付的账户资金被盗刷,同时由于网络安全问题,手机支付还可能受到病毒的攻击,使消费者和商家的权益受到侵害。随着我国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情况将会有所好转。最后,由于第三方支付的手段能为支付平台带来相应的收益,因此平台竞争之间也存在着法律风险问题。当前很多电商平台都要求商家必须进行二选一,只能在支付宝派系或者微信支付派系中选择一个平台进行消费,这种强迫式的选择是非正当的,这不但会让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影响,还会让交易丧失公平,让商家和消费者交易的成本增加[3]。
1.5隐私权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问题
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农民个人信息泄漏,隐私权被侵害的情况。隐私权指的是公民的个人信息不泄漏,私人生活不受干扰的权利。近些年私人信息在网络上泄漏的情况非常严重,当前我国网民群体数量庞大,相较于城市人来说,农村人民在使用电子交易的时候,非常容易泄漏个人信息。泄漏信息的方式包括:第一,黑客对平台的攻击,将平台的个人信息进行窃取;第二,由于农民平均素质相对偏低,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意识相对较弱。此外,还存在着有些平台因为经济的原因,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贩卖,依此非法获利。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知识产权也容易受到侵害,主要表现在商品的商标、网点的网页设计、产品的图片信息等被盗用或者模仿。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交易的时候,随处可见个体商户使用企业商标、商品简介和图片完全一致的现象。电子交易中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是由于当前我国人民当前还缺乏知识产权维权的意识,市场的监管不到位,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交易产生不信任,从而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在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
1.6交易过后的法律维权风险
农村电商交易中存在着很多的法律问题,因此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需要进行维权,而农村电商交易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法律维权风险。和传统的线下交易不同,电子商务的线上交易法律关系主体是多元多层次的。法律关系的多元化指的是,除了传统交易当中的买家和卖家之外,网络交易还存在着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物流等多方的责任主体,因此在交易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多层次的法律关系,并且所有的法律关系都存在着虚拟性和多变性。由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主体存在多元、多层次的特点,在消费者以及商家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就会难以进行维权。首先来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容易出现上述多种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维权的方式各不相同,对于普通消费者和农民来说,难以掌握多种维权方法。其次,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和矛盾,难以对侵权的主体以及承担责任的主体进行明确。最后,在电商交易的过程中,维权的过程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且维权对于普通人来说成本过高,过程繁琐,会让消费者和商家维权的热情降低,转而逐渐放弃使用网络交易。这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4]。
2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法律问题的具体原因
2.1法律制度的不健全
只有出现了制度,才能让凭空出现的事物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常态化。当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多法律问题都是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具体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论述。首先,缺少完整的法律体系。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目前对我国电子商务有指导作用的法律文件仅有《电子签名法》、《电子商务法》。为了弥补法律缺位的情况,有些地方也制定了相应的电子商务管理办法,但是这些地方性的文件有着较强的地方特点,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大范围应用,立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空白,并且未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制定相应法律,使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其次,农村电商交易遇到法律纠纷的时候,解决的机制不够健全。电商经营的模式使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权益被侵害的时候,维权的过程非常困难。农村电子商务经营的产品较为特殊,多为农产品、果蔬产品,这些商品非常容易出现破损、变质的情况,在农产品发生损害的时候,经营者的责任以及物流主体之间的责任难以进行划分。因此电商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纠纷,由于相关的法律机制不健全,使权益难以得到保障[5]。
2.2农村电商交易的过程中监管缺位
任何社会行为都需要经过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才能保证行为规范,而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在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监管缺位的情况,这是农村电商发展中容易出现法律隐患风险的重要原因。首先来讲,我国网络监管方面不够健全,监管体制处于不断建设的过程中,但是建设的速度明显慢于网络发展速度,这就会使网络交易过程中的监管存在严重的缺位,存在着监管主体缺失、监管法律缺失以及监管行为缺失等问题。其次,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具有特殊性,这使即使有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依旧难以有效的实现监管。农村电子商务的准入门槛相对偏低,经营者在完成了交易平台相关的注册程序,即可开始从事经营活动,除了在电商平台上进行交易之外,还能直接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交易,这使交易方式非常多样。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形式多样、群体庞大、范围较广,传统的市场监督方式难以在监管农村电子商务的时候发挥出最大化的效果,使监管存在大量的空白区域。而监管难以实施就会造成农村电商在交易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难以进行维权,维权纠纷多的问题。
2.3政府的服务不到位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在科技支持以及政府的扶持之下,近些年农村电子商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农村电子商务依旧是新兴事物,为了能让农村电子商务健康的发展,让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实现。政府应该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然而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常常存在着政府的服务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表现在:第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进行宣传,将电子商务交易相关的知识进行普及,做好教育宣传的工作。农民在经营电子商务的时候经常使用电商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以及法律知识,而政府在进行宣传的时候,容易存在宣传跑偏的情况,这使农民并未经过系统的法律培训,群体法律意识相对较弱,这是农村电商交易中存在大量法律风险的原因。第二,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对基础建设的投资以及人才培养的投资。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而人才则是带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只有基础设施得到保障,并且吸引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加入到农村电商发展当中,才能让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加的正规化,降低法律问题的发生。然而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基础建设依旧较为落后,缺少产品认证体系、溯源体系和检测体系,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2.4经营主体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
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法律问题,除了上述三方面外在原因之外,还存在着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缺乏法律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原因。农村中电商经营者大多都是个体农户,农户普遍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这使经营主体普遍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非常容易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同时在经营的过程中,如果自身权益受到了侵犯,也难以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维权。农村电子商务经营者法律和道德意识缺失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和政府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关。
3结语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法律问题,只有认真的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让农村电子商务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蓓.基于乡村振兴视域的农村电商发展法律问题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21,(02):44-47.
[2]王金龙,邹涵潇.农村电商之工业品下行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2021,(02):113-114.
[3]王金龙,邹涵潇.农村电商发展中的法律问题探讨——基于农产品上行的分析[J].农家参谋,2020,(20):18.
1.引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了极大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总理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政策以后,从原来单纯的“单向供应”转变成了现在的“双向沟通”,农村电商在规模和增长率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了高速增长的局面,2016年全年农村电商规模突破4600亿元,并且农产品将会成为网络购物的风向标。河北省伴随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大力发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在广大的农村区域也将呈现井喷的局势。然而由于农村处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前端,物流设施设备落后、物流专业人员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在农村区域的供应链风险也是最大的。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可能产生的供应链风险进行识别、分析,构建出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风险的防范机制,以期对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2.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的识别
鉴于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风险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河北省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就使得河北省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1.1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1)河北省农村电商平台系统初步建成。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目前河北省建成了以河北农业信息网、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网等6大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基本实现了河北省“农产品进城”的需求信息、产品类型介绍等功能,这些网站的投入使用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河北省特色农产品电商网站发展迅猛。河北省因其区域特色,形成了以沧州小枣、迁西栗子、安国药材等比较有名的农产品。围绕着这些农产品,河北省搭建了一批以农副产品采销为主的特色网站,使得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客户可以了解到这些农产品,这些特色网站的搭建有力地促进了河北农村电商的发展。
(3)河北省农村电商网络覆盖范围不断加快。目前农村在PC机、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不断加大,而且在移动终端的电商消费将会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渠道,鉴于此,河北省不断加大信息网络的建设力度,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2河北省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1)河北省农村电商应用型人才不能满足需求。河北省约有80%的农民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电子商务专业培训的更是不足10%。这一现状直接导致在河北省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自信,而且大学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工作,这一矛盾亟待解决。
(2)河北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采销成本较高。河北省比较有特色的农产品在进行采销的过程中,由于区域限制和产品特点造成的采销成本较高,这也是导致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较为缓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农村电商网站中的内容缺乏吸引性和有效性。虽然河北省在电商平台上搭建的网络已初具规模,但是很多县级电商网站还处在起步阶段,网站信息已静态信息为主,缺乏交互功能,不能很好地吸引消费者,宣传的有效性也较差。
2.2河北省农村电商中的供应链风险识别
基于对河北省农村电商的现状分析和问题梳理,除了对电商平台的搭建,最为主要的还是农村电商在采销环节中的供应链风险问题,根据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河北省农村电子上午中存在的供应链风险主要表现在需求风险、环境风险、信息风险和结构风险四个方面。
(1)需求风险。农产品在电子商务中进行交易、预测、运输、储存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都构成了需求方面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交易的未知性、预测的不准确性、运输安排不合理性、农产品储存不当等问题都较为突出。
(2)环境风险。农产品进行供应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诸如自然灾害等原因,进而导农产品质量问题,同时由于供应商分散导致供应链运作难度加大等问题导致了环境风险。
(3)信息风险。消费者在对农产品进行采销过程中,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并且信息在农村电商的供应链网络中进行传递时会出现扭曲和放大的效应,因此对于双方来说信息风险是很大的而且无可避免。
(4)结构风险。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初级阶段,供应链网络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节点设置、信任体系搭建、考核机制建立等都需要认真考虑吧,否则一旦出现结构风险,整个供应链网络可能就会崩溃。
3.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的评估
在河北省农村电商的供应链中为了有效地防范风险,就必须对上述识别出的所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此次研究采用Hallikas的风险评估方法,从风险事件的概率和结果角度定量评估风险。其中的概率是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这种风险发生的机率越大;结果则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的损失,根据风险事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将风险结果分为五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风险事件的影响越大。
4.河北省农村电商中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4.1环境风险及结构风险建立
预警机制环境风险在所有供应链风险当中是最不可控的,不以供应链各成员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可以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通过对每次发生的环境风险因素进行数据收集,形成大数据分析的数据库资源,建立数学模型,评估环境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造成的损失,通过对环境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最小化环境风险的损失。结构风险是可以通过供应链各成员间的努力得以控制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建立供应链的初期可以在利润获取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主要可以通过优质供应商选取、与供应商之间关系改进以及加强供应链监控等手段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些也可以通过完善信息系统、增加大数据分析在其中的作用来实现对供应商的鉴别、供应链运转状态的监控等各项功能。
4.2需求风险和信息风险设定
预防指标需求风险、信息风险和环境风险、结构风险不同,预警的方式对这两类风险不太适用,因为需求风险和信息风险主要是消费者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因此只靠数据资源作为参考是不能奏效的,主要还是需要建立一些指标体系来进行风险的防范。
4.2.1需求风险的预防
需求风险主要来源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不确定性、运输过程的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风险产生的因素,普遍的做法就是在电商平台上设计一些指标,如订单完成率、订单履行率、订单时效性、运输准点率、运输车辆的满载率等指标,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约束在电商中供应链各节点成员的权利及义务,规范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提升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协同有效性和竞争力。
4.2.2信息风险的预防
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削减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危害。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是解决牛鞭效应最有利的工具,供应链上的各成员通过共享需求信息、供应信息,共同预测市场上对农产品的需求,就可以有效缓解信息部队称造成的产品积压等问题,同时可以有效解决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信任问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实现供应链各成员之间协调主动。信息共享并不能完全确保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由于出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各成员会在共享信息的进程中缺乏主动性,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使供应链上各成员共享信息,达成供应链协调的目的。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通过设定管理指标来评价供应链信息的真实性、供应链成员的考核、替换、发展等因素,实现对农村电子商务中供应链的动态管理,加强各成员的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共享和权利义务履行。
5.河北省发展农村电商的对策建议
5.1建立农村电商中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通过对上述农村电商中存在的风险的识别、评估及风险防范的指标体系的建立来规避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中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进而提升整个省份的农村电商体系的水平。
5.2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性人才
首先,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推广电子商务的应用性指导,提高农民参与电商的热情;其次,通过政策渠道吸引大学生回农村开展创业,到农村进行“技术扶贫”,提升农村电商的素质能力;最后,需要确定培训重点,合理组织农村相关人员进行宣贯和指导工作。
5.3在电商平台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在电商环境下,首先需要保证的就是农产品的质量,因为在采销双方不见面的方式下,交易是否会达成的关键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不断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电商的诚信状况,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俊淼.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户风险及防机制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1概述
电商物流是由网上贸易行业衍生出来的产业,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商行业呈现飞跃式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将来的物流行业绝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网上下订单,线下进行配送。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未来物流行业也将蜕变。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GPS定位系统,将商品物流更加清晰透明的呈F在消费者的眼中,让消费者成为物流行业的监管者,参与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提高物流服务的水平。
2农村电商物流的现状
随着人们线上交易的频率不断增加,线下物流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农村的基础设施整体落后于城市,电商的配送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电商巨头在乡镇的配送点覆盖率很低,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地区可能没有任何一家配送点,导致农村物流电商速度慢,费用高。大部分乡村不能直接收到商品,必须去乡镇的配送点领取,费时费力。
2.1农村电商网络交易情况
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农村网购市场快速增长,增速超过城市,称为电商发展的新热点。根据2016年5月17日,国家颁布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2016年农村电商网络交易额在不断增加,接近5000亿大关,如图1所示。可见网络购物在农村的市场整体规模很大。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解决线下商品配送问题就成为了推动电商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2农村物流配送点发展现状
2016年,苏宁易购投入大量资金,打造购物体验性更好的线下直营店,通过运作020模式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抢占市场老大的位置。仅短短一年,苏宁就将在三四线城市的线下实体店覆盖率提升至87%。2017年4月10日,自营电商巨头刘强东宣布在未来五年,京东将在农村开设超过50万的京东便利店,并且打造自己的物流配送团队,做好“最后一公里”的布局。由此可见各大电商巨头都采取了以实体店的方式“渗透”农村市场。这也将是解决我国农村电商物流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3农村电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物流配送难,运输成本高。由于农村地广人稀的原因,很多物流公司在乡镇并没有配送点,大部分物流公司最多配送到县级地区,由于物流配送范围相当分散,配送点设置不合理导致物流的成本相当高。
2)电商人才缺乏。农村电商要想保质保量地发展起来,物质条件是基础,人才才是保障。就目前农村物流来看,电商行业的人才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部分电商行业从业者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3)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要想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改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环境,必须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提高4G和宽带普及率,修建及养护公路,提高交通便利性。
4解决措施
4.1构建物流云平台降低物流成本
平台首先应当采集农村人口居住信息,划分地理范围,根据农村人口居住范围划分为几个服务区,然后由平台根据配送目的地选择一个最近的服务区,再由服务区进行“门到门”,一对一配送。而这些服务区最好设立在超市,小卖部或网吧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此外要注意配送范围划分不可交叉,避免迂回,重复配送。
4.2注重农村地区物流人才的培养
首先,当地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民进行信息化的培训,鼓励运用现代化工具提高生活的便利性,让农民们了解,大力发展物流将会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政府可以在乡镇设立物流培训咨询点,不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加强农民对物流的认识。另外政府应该设立帮扶政策引进外来先进人才,比如通过就业政策引进有文化、有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农民,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4.3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一、前言
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化,将河北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河北省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并出台多项政策给予扶持和帮助,大力打造“互联网+智慧乡村”平台。支持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农村、社区、学校的物流(快递)投送服务网点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商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发展第四方物流。在政府的大力号召下,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保定市大力铺设“农村电商”,力求实现一村一店,村村通物流,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电商“淘实惠”现状分析
(一)“淘实惠”基本情况
“淘实惠打造保定人自己的电商平台”保定市满城区淘实惠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专注于农村电商领域,是一个为了打造“智慧美丽新农村”,帮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司计划在乡镇发展13家乡镇级运营中心,183个行政村,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实施办法,计划两年内全覆盖。
(二)“淘实惠”在乡镇中的生存现状
1、乡镇顾客“留守化”。笔者对保定市满城区乡镇村民做了“保定市满城区铺设淘实惠店铺乡镇村民调查问卷”,调查发现,乡镇顾客表现为“留守化”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且女性居多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比例基本相近,40岁以下的顾客相对较少,且仍以女性为主。
2、乡镇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呈“星星之火燎原”之势。乡镇村民的对会联网的使用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落后,百分之六十多的人会手机上网,百分之四十多的人会电脑上网,不上网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村民们对于网购的硬件条件基本具备。
调查数据显示经常网上购物的只占12.93%,这些人一般是20到四十岁的女性,主要在家带孩子,处理日常事务。而限制大家网购的条件大部分人表示为“付款”、“质量”、“售后”等。网上付款让大多数村民感觉到不安全,再有就是网银的绑定程序也给村民带来不便;加上网上的东西只能看到图片,同一个图片不同的店铺价格可以差出数十倍;再有就是物流的配送,之前镇上村里物流配送点没有普及,要取东西需要到附近相对繁华的镇上,甚至是市里取件,让村民感觉时间性不强,购物省下的钱都用在了交通上,或者反而价格更高了。
(三)“淘实惠”村村通物流现状
1、“淘实惠”物流基础设施。“淘实惠”村村通物流项目,采用总分形式进行物流配送,即“淘实惠”在市区设有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再下伸至各个乡镇村落,实现村村通物流。“淘实惠”采用的两级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绿色配送方式,在市区采用电箱车,保证及时到达市区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住户。在乡镇采取电三轮小箱车,能够更合理的适应乡间道路,并与乡镇货物购买量匹配,避免浪费,合理节约成本。此外,“淘实惠”的整个配送过程中采取与当地原有快递公司结合的方式,即消除了竞争,又降低了自己的投入成本,且节省了宣传费用,也为百姓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2、“淘实惠”物流市场现状。调查访谈中,绝大部分村民都听说过“淘实惠”,还有不少人去店里尝试过操作,许多人进行了购物尝试,还有些村民已经成为了“淘实惠”的常客。村民对“淘实惠”普遍持称赞态度,认为淘实惠让他们的生活更先进了,更有水平了,更方便了,更丰富多彩了,更接近城里人了。由此也可见乡镇村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畏惧,对网络的使用也不像意识中的那样艰难,大家对屏上交易还是很感兴趣也很乐意接受的。满城区人口总计约40万,但是电商的进入还是很少,除了再市区还有两三个之外,在农村的几乎电商几乎没有,所以“淘实惠”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四)“淘实惠”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
1、平台不够健全。“淘实惠”的农村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虽然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但是与时代接轨还是稍有滞后,尚未建立成具备数据交换、信息、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的综合平台,物流信息还不能完全实现共享,每个行政村的网点与总店的沟通还存在岩石问题;此外物流配送中心的设置并不平衡,考虑到新建成本,造成“淘实惠”在有些地区只能镇镇通,存在个别村配送“不精准”问题,也存在有些村庄人数少,购物少,与邻村无距离,但也设有配送点的情况,存在“配送浪费”。
2、服务规范化程度低。对于“淘实惠”而言,规范化能提高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消费者而言,享受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是消费者权益的体现。宏观来看,“淘实惠”物流服务规范化程度比较低。因为配送底端网点与之前的快递单位有重组和并购,所以导致其他企业的文化和规范还存在身影,不能完全实现规范化物流服务,整个流程还存在“农村式服务”的随意性。
(五)“淘实惠”电商物流问题解决对策
1、灵活变通。一是在制度安排上要促进农村物流的供需稳定,不仅能够屏上买还要做到屏上卖,而且买卖相当,满足农用生产资料特别是农产品流通的平台要求。二是对于物流配送问题, “村村通”不代表必须“村村有”,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配送体系。
2、引进人才。调查结果显示“淘实惠”的绝大部分员工并没有较高学历,或者其所学专业也并不是电子商务或者物流相关专业,也就是在企业的专业化人才太少,这无疑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从而阻滞企业的发展。因此引进和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等人才或者对现有人员开展电子商务、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是“淘实惠”人才之路的选择。
3、政府扶助。调研中发现,虽然政府一直都在宣传“淘实惠”、“村村通物流”但是实际中并没有给以实际的物质、财力、人力帮助。满城区“淘实惠”总负责人方宝江,是满城区国美电器的总负责人,私人商人做“淘实惠”更多的是看重利润,这必然会影响“淘实惠”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如果政府能给予相关政策、财力、物力、人力等的支持,对从事农业与农村物流的企业实施政策倾斜,甚至直接给予资金补贴,可以增大“淘实惠”或者其他农村电商的惠民作用,也是政府发展经济的不错选择。
三、农村商贸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反思
通过对“淘实惠”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商贸物流虽不像大家意识里认为的那样不堪,但是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最有一公里”配送问题更是亟待解决。首先要树立物流品牌,物流服务不容小觑,要想使电商物流在农村市场一炮打红必须有足够的企业实力,一步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和选择,这样才能给予农村商贸物流进一步完善的机会,否则很容易“夭折”;其次完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有效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连通度和覆盖面,努力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创新经营模式,以贴近农村生活,服务农村百姓为宗旨,创建一流的物流交通运输环境;最后培养复合型的农村商贸物流人才,争取一人多才,一人多用。既简化工作队伍,又能防止互相扯皮推诿现象,节约人力成本,比较适合农村物流服务市场。
参考文献:
[1] 李晓宾,张博文,卢贤鑫. 基于电商市场的乡镇物流模式及瓶颈分析[J]. 特区经济,2015,06:104-105.
[2] 李晶蕾,罗逸轩. 乡镇物流发展现状与前景的研究[J]. 物流科技,2014,05:85-87.
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了农产品流通方式,重塑了农业产业形态,成为边远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15年11月2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甘肃陇南在电商扶贫工作上起步早、发展快、效果明显,成功发展出了“成县模式”,为全国电商扶贫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截至2015年底,全市开办网店8674家,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4.25亿元,带动5.4万人就业。农村电商的发展投资起点低、经济效益显著,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能极大的弥补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化劣势为优势,正成为陇南广大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互联网+”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处于发展初期的农村电商迫切需要金融方面的支持,但因其在发展初期实力弱小,组织程度低、合作基础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等原因,往往在融资市场上处于明显劣势地位。与快速发展的农村互联网经济相比,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明显不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这种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金融机构在贷款时,重抵押,轻信用,而农村网商很难拿出足够的资产作抵押,这导致在传统经营思维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村网商支持愿意低,农村网商获得信贷支持难。
二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征信成本高。面对申请贷款的众多小微网商,农村网商以网络为主要经营渠道,银行难以方便且低廉地获得足以甄别其信用的信息。
三是金融机构对支持农村网商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是国家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没有用足用活,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农村网商都未充分享受政策优惠。新兴的农村电子商务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金融机构、尤其是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应该敏锐地抓住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机遇,调整业务结构和模式,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重点业务板块发展。
三、对策建议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整体性框架设计,综合施策,因势利导。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地方政府和金融O管部门协调银行机构,在内部成立电商事业部,专事与电商有关的金融业务,使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电商业务专业化和规范化。
在有条件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地设立支持电商的专业分支机构,在授信管理、政策激励、资金调配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力求为电商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各涉农金融机构为农村电商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定制差异化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借助第三方平台、物流公司、电商园区管理平台等大数据优势,推出类似电商创业贷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门信贷产品,以个性化的产品契合各类农村电商“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
第二,借助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电商园区等大数据优势,弥补征信系统和银行信贷系统的电商交易信息不足,为银行的产品设计、信贷决策提供基础支持。
第三,充分用好国家支持政策,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真正惠及农村电商。
自2012年开始,随着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及移动互联终端的广泛普及,农村和网络的接触越来越多,网络也改变了农村的产业形态。农村触网,冲击着传统“三农”的格局,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电商中青年电商创业者的兴起,给广大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作为农业和人力资源大省的河南省,近年来其农村生产、农产品经营管理以及农民生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电商也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河南省有108个县,近1900个乡镇,47000多个村,农村人口近6000万,农村网民占全省网民的四成多。河南省政府从人才、政策、金融和平台等各个方面给农村电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带动了各地农村电商的发展。但受制于农村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的限制,河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研究基于《河南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的调研,课题组成员均为高校创业、就业或经管方面的老师,在担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河南省部分地区农村电商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河南省农村电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商奠定了基础。
1 河南省农村电商现状分析
1.1 发展速度快
继2014年7个、2015年8个国家级示范县后,2016年河南省又有6个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短短三年时间,已达21个,农村电商事业得到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全省电商企业超过20万家,农村网店突破3万家。2015年,全省15个国家级综合示范县和两个省级综合示范县合计网购金额达到32.5亿元,综合网络销售额达112.4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29.5亿元,河南省电商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位居中西部前列。
1.2 覆盖面越来越广
河南省农村网购用户已达农村网民的40%,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进一步兴起,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省政府将继续创新农村电商模式,培育农村电商主体,完善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利用农业大省众多独具特色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提高其附加值,并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省各地。
1.3 农村电商热度持续高升
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将竞争中心放在农村,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农村商贸企业,邮政、供销、万村千乡企业也由线下到线上,融合发展。
目前,河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参与主体多,发展速度快,交易品种和交易规模大。据河南省商务厅的数据,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的环境下,河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720亿元,同比增长36.4%,农产品线上销售的种类和额度大幅度增加,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主力军产品,农村电商的格局逐渐形成。
2 河南省农村电商存在的问题
2.1 配套设施不完善
物流配送依然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农产品相适应的仓储、冷链管理、运营等也缺乏有效的发展,电子商务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需求,部分地区存在电商服务费用过高、效率较差的问题。全省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的规划,不能真正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在人口分散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制约着整体农村电商竞争力的提高。此外,电商巨头和相关行业往农村的下沉,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就目前来讲,农村电商所需的网络平台建设已经滞后。
2.2 电商交易人才缺乏
河南省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对网络技术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应用,不能充分认识并利用电子商务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甚至对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广持怀疑态度。农村电商发展缺乏拥有先进知识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才,农村现有大部分农民,因为先天教育底子薄弱,后天的电子商务知识的教育培训显得尤为艰难。而高等院校培育的电子商务人才又因农村经济条件限制,不愿到农村去发展,导致农村既有电商知识又懂农产品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短缺,这将在一段时期内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3 品牌意识不够
品牌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对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河南省因其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拥有大量的特殊农产品。但是这些农产品大多仅在省内比较有名,一旦出省,就不被人所知,销售仅限原产地周边地区,品牌影响较小。并且,省内大部分农产品名称地域特色明显,缺乏品牌注册和品牌维护意识,进行促销活动时,难以引起轰动效果。当产品品牌缺失时,规模效应就不能凸显,随之就是生产成本高,市场影响力差。
3 河南省农村电商应对策略
3.1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由政府牵头,吸引社会资本,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各级服务中心。同时,政府要加大区域之间的公、铁路网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有重点的建设特色农产品较丰富的偏远山村、乡村的公路,对农村要实现物流点的全覆盖,形成高效、便捷、快速的全方位物流配送体系。建立与各地农产品特点相配套的仓储、冷链物流,运用各种先进的储存、转运技术,确保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始终在特定的条件下,使农产品达到消费者手中时不致出现较大变化。
3.2 加大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
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人才,如何引进人才并能留住人才,是当前河南省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紧要问题。发挥河南省人口大省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河南丰富的教育资源,可利用省内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资源,在高校设置跟农产品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吸引农村学子前来学习,并鼓励其学成后回乡创业,发展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同时,高校也可下沉农村,结合政府政策,走入农村为当地农民开展多样化的适应培训教育,根据需要开展一对一的帮扶;高校也可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电商人才。各地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秀电商人才引进政策,利用优惠的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进人才,提供完善的薪酬考核和激励机制,依靠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营,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3.3 打造品牌农产品
结合河南省各地区农产品的特性,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组件农业生产合作社及联合销售社等,夯实农业品牌化基础。在各地,力争做到按照“统一生产布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打造品牌,统一开拓市场”的要求开展工作。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培育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加快企业的技术告知省级,提高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农产品品牌化加工能力,确保农产品品牌化的质量。经过品牌化经营,逐渐形成一批省内外独具特色的产品品牌,扩大产品的影响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具潜力、更加顺畅。
除此之外,河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还可利用“互联网+”的东风,借助省内丰富、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特殊资源来发展农村电商的新模式,如“互联网+民俗文化”或“互联网+民俗文化体验”等,在促进省内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实现农村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博群.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研究[J].调研世界,2015(01).
[2] 张颖川.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给物流业带来的影响[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10).
[3] 曹建平.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5(05).
中图分类号:F724.6;F3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十三五”期间,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我国大国农业竞争力,才能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进程双向电商通道的逐步完善,农村电商无疑将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并将在乡村旅游、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度发力,不仅会改善农民生活,还将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电商仍面临配送体系不够完善、标准化程度不高、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等问题,随着农民电商意识越来越强,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十三五”期间,电商必将成为精准扶贫和农村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农村电商未来的吸引力也将大大增强。
一、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义
1.农村电商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电子商务需要寄托于互联网之上来发展,对于每一个行业而言,都需要建立一定的发展机制,农村经济体系的建设也是如此,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商业发展机制,才会为农村地区农产品的销售开辟新的道路。我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从现如今的农村销售模式上来看,如果能够将现代化的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引入到农产品的销售中,必将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通过网络促进了信息的沟通与传播,可以有效的缓解农产品囤积、滞销等现象。2016年初,阿里巴巴公司与柳城县政府有关部门签约成功后,充分利用了农村电商低成本、快捷、直接、打破空间和时间壁垒等优点,实现了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的工作,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卖难”问题,使农民在家中也能享受到和城市中一样的便利生活。由此可见,电商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促使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整体经济消费的不断发展。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农村市场进行合理的开发,必将会取得很大的成效,在日常的生活中,有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进而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快速发展。
2.农村电商可以拉动农村的消费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购物选择面狭窄,假货充斥现象严重,导致农民减少线下消费的欲望,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有效工具。根据调查,目前我国农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高达84.6%,农村消费人群主要是20-29岁,占农村消费者总数的32%,由于网上价格优惠、具有更多商品选择的空间,网上购物为村民带来超越线下购物的绝对优势。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网购2014年规模累计达到1800亿元,2016年将达到4600亿元,此数据说明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由于农村淘宝店的不断兴起和发展大力推动了农村消费,为百姓提供更加广阔的消费空间,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推动农村网络消费市场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较为落后
政府有关部门对于农村信息化意识薄弱,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理解不是十分清楚,未能意识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政府未能够结合本地区农村电商具体情况及具体现状进行完善的建设。除了政府部门对农村电商认识淡薄以外,还包括百姓思想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农村地区的人们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缓慢。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而言,如果出现任何的意外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大多数的农民家庭对电子商务交易有着一定的抗拒心理,很少有农民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商品交易活动,他们认为传统的农业购销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往往忽视了现代化市场发展的真正需要。在电子商务出现的时候,买卖双方通过网络建立关系,由于地域的限制,建立安全和信任的交易关系十分困难,政府及百姓对于农村电商认知度不够是导致电子商务在农村不能够更好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网络基础设施不完善
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与网络技术,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中,一些偏远的山区连通讯工具都没有,电脑的普及性很差。首先农村电商网络硬件设施不完善,例如没有宽带网络接入,3G/4G网络信号覆盖不够全面;面向三农提供的网络平台、数据共享平台都比较少,尚未建立利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业数据平台。其次农村电商网络基础设施软实力有待加强,例如农村商业流通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农村地区缺乏对于电脑的了解,农村地区网络传播能动性差。由于农村的地理分布问题,导致了农村各地区之间网络设施建设不全面,满足不了广大农村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原始的有线网络建设不仅投入成本巨大、运行维护成本高而且收益缓慢。这些因素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农村地区物流体系不完善
我国农村电商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农村地域普遍较为偏僻,运送成本过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有待提高,缺少专用的搬运设备;车辆配置较落后,导致远距离农产品无法送达;库存仓储条件有限难以保证农产品新鲜程度;网络与农户接通“最后一公里”配送工作未能在农村真正实现;物流体系节点覆盖率低,不能保证配送站全面性。所以很多物流公司的配送范围并不包括农村地区,可见物流体系还有待完善。
4.农产品加工满足不了电子商务品质需求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面临着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和国内的生产总成本不断上升的双重压迫。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农产品加工主要局限于个体生产或者是小部分的承包制,导致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效率较低。并且农产品再加工未真正运用现代工业体系,未能从实质增强农产品功能;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下,缺乏对于产品的精加工及深加工,导致农产品质量低下,农产品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制约了农村电商的进步与发展。
5.政府有关部门对电商的管理不到位
农村电子商务要想实现快速的建设和发展,必将离不开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管理。由于我国农村电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府对于农村电商扶持力度薄弱,农村电商专项资金及技术支持不够及时,关于引进物流企业入驻农村未能出台相关普惠制政策,政府对于市场秩序监督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农村电商发展缓慢,这也就导致了农村地区电商缺乏专业的技术性政府指导。
三、解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提高农村电商认知度
在促进农村电商发展中提高农村地区人们自身的素质和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例如张贴宣传海报、设置网络宣传栏等,或者是通过平面媒体等来对农村地区的人们进行文化教育,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农村电商成功案例,积极调动村民思想意识,加强人们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现代农村的发展和建设。不仅如此,还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安排一些电商专业刚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地区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能够让农村地区的人们更好的接受到外界最新的技术和思维方式,可见提升现代农村地区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农产品始终都有着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平台,农民应增强电商意识掌握正确的机会去寻找销售平台,如果能够学会科学有效的运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更好的将电子商务与农产品销售紧密的结合到一起,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
2.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首要内容,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内容,只有不断的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才会更好的改善农村地区的现状,为实现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确保我国多数农村地区能够实现电子商务的合理化运用,就应该不断的加强农村地区的网络建设,通过建设网络设施来为后期的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架设网线、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完善硬件设备,提升网速,扩宽通信管网、建立无线基站、加强农村计算机设施的覆盖率,采用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替代部分光纤网络, 最快的将网络拓展到每村每户,并且节省到每位农民的最后一公里的接入成本中,大幅度的降低线路铺设成本。使互联网光辉照进每一个村舍,为互联沟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些都是加强农村地区网络建设的重要举措。
3.完善物流体系的管理机和建设
完善农村地区物流系统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于我国而言,城乡之间的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于乡村地区而言,物流体系并不完善,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建设,有关部门应该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来优化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例如通过规划路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等,在农村地区加强“最后一公里”物流建设,促进农村电商真正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而言,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完善现有的物流体系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内容。
4.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电子商务品质需求
提升农产品生产品质不仅仅是为了顺应消费市场需求,更是为了农业产品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提高自身生产力的基础上,生产好的农产品需要从源头保护好生态农业资源,提高生产技术,为完善商品品质建立深加工产业链,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真正意义上做到精加工,从品质源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满足电子商务的市场需求。
5.国家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风险,例如互联网存在着网络诈骗,还有一些非法的商家在网络上进行农产品销售。所以农村在运用电子商务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我国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政策,2015年11月9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78号),奠定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基石,为确保电子商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网上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的可靠性,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该方面的监督力度,定期的对网络上相关内容进行核实和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就应该运用法律的手段来对其进行制裁。
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起到的不仅仅是监督作用,更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相关部门统筹协调电子商务发展以外,农业、扶贫、供销等涉及农村电商也出台明确的农产品电商帮扶政策,政府加强推动整合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集中在网上推出;培育一大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淘宝村以及农村电商模范企业,建立试点推进电商帮扶工程工作。政府通过创办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通过相关创业贷款等福利政策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对于我国而言,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可靠的市场信息来源,采用正确的引导形式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内容,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如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要想更好的推动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就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存在着经济落后、人们思想落后的情况,这些都是能够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原因,只有不断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才会更好的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为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范鹏,张继宇,王梦瑶,李东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3(08):134-146.
[2]张建,王猛,李上宏,张铁柱.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06):121-128.
[3]于晓燕,汪小菲,李萌浩.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经济导刊,2013(06):134-167.
[4]郭军明,董月丽,李青青.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浅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06):187-189.
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阿里研究院的数字显示,自2012年以来,淘宝农村消费占比不断提升,预计2016年农村网购市场将突破4600亿元。同时,农村生产的产品也将通过淘宝和天猫等平台实现与更大市场的对接。
吉林省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率先探索实践,作为全国首批农业电子商务试点之一,吉林省在配送中心、乡镇配送站、配送点的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破解了困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流通业瓶颈问题。2015年,吉林省的通榆县、蛟河市、桦甸市、通化县、敦化市、临江市、伊通县、延吉市等8个县(市)被财政部、商务部确认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6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了《关于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6〕3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等政策效应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平台作用,大力推广 ‘互联网+流通+服务 ’的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吉林省已经逐步显现出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农村电子商务路径。不仅实现了农资下乡、日用品到户、农产品进城、大宗农产品贸易四项电子商务服务,还不断加强基础建设。至2015年12月,吉林省农村电商项目已经涉及39个县(市)、覆盖1300多个行政村,合作对象包括阿里、京东、苏宁、一亩田、邮政等电商企业。城乡居民和企业开设的网络店铺总数在40万~50万个。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直属单位主导的“开犁网”年销售额达1.5亿元。在智力支持方面,2015年吉林省农村电商联盟成立,汇集农村电子商务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校、金融机构、风投、创业者全力推动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较上一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该报告同时指出,商务类应用成为农村网民发展最快的应用。由此可见,农村信息化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但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具有一定的农民基础。
二是农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不够。虽然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但仍然有大量的农民没接触过互联网,或不了解电子商务,尤其是对这种“不见面”的交易方式感到不可信。
三是物流业体系不健全。整体上看,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就是物流业体系不健全,很多物流公司在县级都有营业部,但一涉及进村入户则望而却步,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此外,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不完善、售后服务缺失、质量监督困难等因素也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3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更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政府应从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大资金支持和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与农民提供指导服务等方面,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健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仓储、物流体系的全面提升,才能破解网络、交通、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制约。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农产品的标准与安全问题始终是消费者顾虑最多的问题,因此,应以农业信息化为基础,鼓励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提高产品质量。适应网络销售模式,对产品进行适当包装营销。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使消费者放心购买农产品。
四是加强品牌建设。目前农村电子商务严重缺乏自有品牌。政府应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参与电商的农民,坚持特色产品、优质产品、品牌产品的发展思路,规范市场竞争,打造个体品牌和集体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一、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陈振濂(2013)和王超(2015)认为,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消费模式,可以破解新的世纪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打造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拓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村的经济活力。以网络为平台也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通过使用互联网,农民可以随时随地与市场对接。同时农民可以在家乡从事经济活动,外出打工的人数将大为减少,对农村部分社会问题的改善也很有裨益。
杨继瑞(2016)提出,在当今移动互联网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围绕国家提出的 “互联网 + ”战略,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充分融合,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破解传统农业经营的投融资困境,有助于扩宽农业流通渠道,有助于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服务模式的局限。
纵观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发现,大部分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基于经济管理学理论,详细论述了农村电子商务给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及农民经济状况上带来的影响。
二、衡阳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必要的网络知识较为缺乏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电脑普及程度依然不高,在地处内陆的衡阳,更是如此。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如常宁市下属部分乡镇,网络基础设施薄弱,这给农村电商的建立及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如果要发展农村电商,最基本的网络设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市致力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也相当缺乏,并且大多数农民对电子商务及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很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建设及发展。
2.农民存在严重的风险意识
电商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无需面谈,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再加上农民每年的收入十分有限,难以承担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因此农民普遍惧怕风险,不敢轻易去尝试电商这一交易形式,使得电商在农村的运作与发展受到了较为严重的阻碍。
3.农村的生产规模有待加强
我市地处丘陵地带,农作物生产规模比较小,农民个体的生产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限于我市小规模的农业组织及农民个体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不高,农村电商业务的发展也受到不利影响。
4.农村缺乏健全的物流体系
我市农村的交通运输落后,大部分物流公司的配送范围未能延伸至乡镇地区,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更是在物流配送范围以外,一些农村电商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5.农业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
其一,我市大部分农民依然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相关主管部门对农业信息化也缺乏充分的认识,懂得利用网络技术的农民群体不多,农产品购销模式原始,农民与企业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也缺乏运用电商的意识;其二,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不能以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等为依据来开展种植工作,从而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其三,各地区的农业部门之间不具备信息资源共享能力,难以对农作物的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等信息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这对农民的经济收入将造成直接影响。
6.政府部门对农村电商不够重视
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在农村电商的初步发展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具有电商专业知识的人才数量不多,尤其是具有超前经营理念和尖端电商技术的高层次人才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基层乡镇府,硬件设施及条件比较落后,严重缺乏收集、分析农业信息的专业人才,不具备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现阶段绝大多数电商主要靠自学和亲戚朋友的引领,市内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培养层次较低,学生毕业后留在衡阳从事电商工作的很少。
三、以农村电商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的路径
衡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油料、蔬菜、瓜果和肉蛋奶生产基地,交通便利,拥有发展电子商务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我们必须应对新的形势,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业现代化经营。从发展路径来看,要发展我市的农村电子商务,必须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为原则,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投入到农村电子商务领域,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电商的舆论氛围,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政府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角度来说,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全市统筹
要加强对各县(市、区)发展农村电商的统筹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思路举措。财政扶持资金应倾向于“创收”性质为主的农村电商发展,集中在农产品上线进城、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部分。要加快创建衡阳农村电商产品的公共品牌,特别是集体商标和用来证明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证明商标,努力实施抱团发展策略。
2.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
积极争取、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电商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出台我市支持电商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资金扶持、税费优惠、金融支持、场地使用、人才引进和培训、企业注册登记、会务商务活动等方面提供必要条件。加快农村电商的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其示范效应。扎实做好农村电商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快建设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和激励衡阳青年投身农村电商的创新创业。积极开展农村信用合作试点,推进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推动经济联合社信用合作部发展。出台促进办法可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淘宝店铺和微信小店这两类经营者,以客观的第三方交易数据为标准,制定合理的阶梯式的专项鼓励措施;针对农村电商个体经营者的一些必备硬件或技术服务,建立相对集中的社会化服务购买机制,低价甚至免费提供给农村电商的个体经营者使用,以促进农村电商个体经营户的成功孵化。
3.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是完善基层自治组织体系,推动村民自治重心下移,发动村民建设美好家园,发展集体经济;完善便民利民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重心下移。二是创新和转变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要加快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整合涉农资金并集中到村,统筹用于公共设施建设;整合涉农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生产的经营服务体系,打造集农资销售、动植物防疫、农业技术推广、产品供销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于一体的基层公益体系。
4.促进农村电商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电商的发展不是一种孤立的商业模式,需要通过与周边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叠加效应。政府应进一步出台实施细则,促进农产品电商的品质保障与溯源体系建设,推动生态农产品O2O体验馆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努力打造融服务网络建设、产品供应、品质保障、电商平台为一体的电商生态链。
5.完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和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县(市、区)农村电商县级运营网络为支撑,引导邮政和快递业务延伸至农村,并利用村级综合服务站,建立村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点,进一步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实现县、镇、村物流网络的无缝对接,建成覆盖全市主要行政村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完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利用交通区位优势,打造铁路运输的物流中转站、物流集散地,深化衡阳与阿里巴巴集团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层次。同时,要加大对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覆盖率和质量,实现村村通宽带,并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降低农民上网成本,为农产品生产者拓展新渠道、挖掘新客源提供帮助。
6.提升农产品质量,注重安全保障
转变我市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努力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要突出衡阳地方特色,围绕“绿色”和“生态”两大主题,抓好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合理规划,差异发展,培育有机农产品的示范基地,全力打造属于我市的农产品知名品牌。全面推动农产品原产地标识和“二维码”标识工作,加快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副产品、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认证工作。加快农产品种植、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支持应用商品条码、二维码,加强对电子商务农产品供给全过程管理,着力解决电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问题。重点围绕产品质量监管、产品溯源、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以及部门间的协调联系,严厉打击依托网络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建立信用信息通报机制、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及产品溯源体系,强化企业守信意识和诚信自律。
7.打造高规格的农村电商培训基地
目前,衡阳农村电商发展的规模走在了湘南地区的前列,但电商人才培训无疑是一个比较大的软肋。从现实情况出发,可以考虑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计划,依托衡阳本土院校,如南华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等。扩大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规模,优化整合各县(市、区)培训资源,同时鼓励社会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参与,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师资数据库和考评员数据库,完善全市统一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优先加强对镇村干部、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相关人员的培训,培育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头人。鼓励衡阳籍高校毕业生通过电子商务就业创业,吸引本地在外的大学毕业生和务工青年返乡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培养本土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解决电子商务人才引进难,流失高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力度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而电商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可将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的信息不流通问题进行充分解决,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当前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不断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农村电商的发展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体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06:171-174.
[2]岳云康.对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12:87-89.
[3]张喜才.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03):71-80.
[4]方小铁.广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与应用策略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01(3):44-49.
[5]张振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对外经贸实务,2015(12):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