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3:5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农村市场的发展趋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十一五”规划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进行了概括。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又包含管理、体育等多个方面。广场舞在农村的兴起,对于农村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农村体育文化的繁荣,以及农村消费的拉动都有积极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1.广场舞提高了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
广场舞属于大众体育的一种,富有节奏感,舞蹈难度较小,易于学习,适合多个年龄层次的群众参与。广场舞的运动量可大可小,但一般都需要四肢、头部、颈部、腰部等全身多个部位的参与,能够缓解身体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扩大肺活量,锻炼心肺功能。与此同时,广场舞还对舞蹈者的形体姿态有一定的要求,长时间广场舞的锻炼通常可以保持舞蹈者一个良好的形体,甚至能够起到一定的形态重塑作用。坚持广场舞的锻炼,能够使四肢、腹部肌肉力量得到锻炼,对减肥也有一定的帮助。很多广场舞爱好者还反映,经过一段时间广场舞的锻炼之后,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都有了提高。
2.广场舞丰富了农村的精神生活
党的十六大会议指出:“要加强认识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迎接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可见,文化的和谐发展对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长远意义。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占据了全部人口相当的比例,广袤的农村正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地和薄弱地。长久以来,受限于农村物质生活和农民收入水平,我国农村的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城镇显得比较匮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特别强调了农村的文化建设,而广场舞这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化娱乐方式,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参加广场舞,人们加强了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邻里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同时,广场舞还能够烘托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形成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
3.广场舞增强了农村群众的健身意识
全面健身的顺利推进需要农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广场舞作为一项简单易学的活动,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参与其中,健身的效果也被广为乐道。在广场舞亲身参与者的带动下,很多参与者的亲戚朋友也逐渐形成了健身的意识,开始参与到广场舞的锻炼之中,促进了农村体育人口数量的增加,也增进了农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了农村居民的健身意识。
4.广场舞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农村文化
广场舞不仅是一种健身活动,也是一种家园文化和邻里文化。广场舞通过丰富多样的舞蹈编排,吸引广大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之中。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参与者往往也会把自己的所见所感与其他参与者进行分享,为不同家庭、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兴趣的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拉近了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广场舞不仅是感情沟通的场所,还能够成为化解矛盾的平台,消除一些偏见和误会。通过有组织、有安排的广场舞活动,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还能够增强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群众对于集体的认可度,促进和谐农村的建设。
二.广场舞在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广场舞锻炼场地匮乏
广场舞需要较为宽敞和开阔的场地才能展开,但当前农村也很少有专门的休闲文化广场供人们活动。人们大多数是在及其简便的场地上进行的广场舞锻炼。一方面,由于不是专门的场所,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场地的制约也限制了广场舞参与者的规模和广场舞的观赏性,不利于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广场舞的锻炼中。
2.广场舞在农村缺乏专业的指导
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很多农村群众都是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的广场舞学习,这会是广场舞的观赏性大打折扣。动作的不到位,和音乐的配合不协调等问题,都会使得广场舞对群众的吸引力下降。同时,缺少专人的指导,也会使得广场舞的锻炼效果受到影响。
3.广场舞在农村的发展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
一些比较传统的思想也会限制广场舞在农村的发展。比如一些人认为农业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没有必要再参加其他的体育锻炼活动;还有些人认为跳舞是一种不务正业的活动,甚至觉得跳舞有伤风化,不仅自己拒绝参加广场舞的活动,还不允许家人参加;另外,很多男性都认为跳舞是女性做的事情,非常排斥参与到广场舞锻炼当中,导致参与者的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三.广场舞在农村健康发展的建议
1.创新广场舞管理机制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人们居住也较为分散,要是广场舞在农村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就需要建立科学创新的管理机制。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广场舞工作小组,有制定的人员负责广场舞的推广。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加强对于广场舞的管理。县一级的政府机构的体育部门也应该提供帮助,安排热爱广场舞活动,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指导。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在群众中间成立广场舞活动社团,选取组织者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协调和组织广场舞活动,利用自身的力量来宣传广场舞,感染更多的培养参与到广场舞的锻炼当中。
2.加大对于农村体育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目前农村拥有的公共体院场地普遍较少,这成为了制约农村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政府提高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要把体育文化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内容,纳入到经济总体规划和预算中,保障适当的体育事业经费和相关的基础建设费用。第二,要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资,修建广场等适合群众锻炼身体的体育场所,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第三,加强对于体育场所的管理。在为群众提供了体育锻炼场所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管理。对其中的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对场所的清洁卫生安排人员负责,还应该对锻炼场所的安全工作作出部署,保证场所的安全、整洁。
3.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
广场舞很大一个功效是对于身体的锻炼,要使广场舞在农村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大对于体育健身的宣传,使人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方面,政府应该联合多部门加大对于科学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力度。另一方面,利用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介,播出公益性的体育广告,开设针对农村的专题栏目,播放一些广场舞教学视频,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来增强农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使广大农民朋友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关系到我国这一农业大国的长期稳定和持续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广场舞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对于农村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农村精神生活的丰富、农村居民健身意识的形成,以及和谐文化的培养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认为,大力推进广场舞在农村的发展,将能够对全民健身的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力量。而广场舞在农村的推广,又需要我们在管理机制、场所建设以及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笔者相信,随着上述问题的解决,广场舞在农村将能够得到更多的参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少奇,邹子为,陈以璇.广场健身舞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19):491-492.
[2]吴春晖.广场舞蹈时下兴旺之探析[J]大众文艺,2010(04):27-28.
[3]朱文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策略[J].人民论坛,2010(32):47-48.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29-02
一、造成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不快的原因分析
1.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速度不快,是制约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升级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居民消费的增长关键取决于收入的快速增长。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粮食、蔬菜、茶叶、水果及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的出售收入。虽然中央不断采取惠农政策,但从短期来看,农产品的价格增长幅度不大,所以农村居民的收入的增长不会很快,这从下表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情况的统计可见一斑。这也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当然也严重制约了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
2.中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差,制约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建设与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发展很快,农村发展滞后。中部地区的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就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通讯、水电、燃料、环境等基础设施方面。表1从2007年中部地区各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就得到很好的例证。
3.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目前农村金融网点从数量、服务质量、方便农民程度上看,都很难尽如人意。虽然最近几年,国家开始注意到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开始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吸引金融机构、金融资本到农村去,但是,由于整个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金融服务农村经济效益小于城市,整体来看,效果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服务仍然不足,农民贷款仍然很难。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一些地方政府只知道呼吁金融机构进农村,要求金融机构给农村发放贷款,而不注重农村的信用体系建设,没有使得金融机构放心、大胆进军农村的保障体系。这样使得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再投资、再发展的能力。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
4.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农村社会保障薄弱 ,特别是占有主体地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尤为突出。从总体上讲 ,广大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的社会保障 ,近乎一片空白。严重压制了农村居民当前消费的需求,也严重影响了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增长。
二、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切实创造条件,提高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为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具体措施有:(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重点是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着力支持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发展农区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继续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加快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推进渔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出口优势水产品生产,不断提高优势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和服务业领域,向二、三产业要收入。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完善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外出务工收入。(3)深化中部地区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完善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2.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为加快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中部地区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要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加强农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降低生产和经营风险。
3.改善金融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为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决策层应下决心改善中部地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给金融机构到农村放贷提供高效、信用度高的条件。可以成立一批担保公司,专门为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对于一家一户贷款,金融机构完全可以采取信用贷款方式。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村居民的后顾之忧。(1)健全法律法规,力争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加大资金投入。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消费者物价指数、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努力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当前,注意把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作为拉动内需、保障民生的重点来投入。(3)加强协调协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涉及部门多、政策法规多、工作环节多,需要切实加强协调协作。通过适当形式,加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增进互联、互动、互补,增强推进合力,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4)注重统筹平衡。继续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社会福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医疗救助等工作,切实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社会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推进步伐。(5)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加强基层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村委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作用。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加强低保、社会保险、新农合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严格规范申请、核查、审批、公示和备案等各个环节,完善公开透明机制,确保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5.借助现代流通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市场网络。(1)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创新物流方式。政府相关部门要抓好规划布局,修订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业发展规划,加强农村集镇流通网点规划和建设,为农村商品流通业发展拓展空间,形成以城区大型超市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规模较大的乡镇可建立直营店,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效益。村级店为降低经营成本,宜更多地采用夫妻店的形式,无需支付店面租金,安排专门人员夜晚守店,也不用安排职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同时,要创新物流方式。根据区域分工,要采取长途物流和短途物流相结合的办法,实现城际物流和城乡物流的有机融合。(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鼓励引进大型物流中心或大型连锁超市,促进农村商品流通业的借力发展。(3)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品流通龙头企业向农村延伸。一是对配送中心用地可享受工业企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在交通相对便利地块建设配送中心。二是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三是在信贷上给予支持,如给予贷款贴息或提供低息贷款等。四是安置失业职工的按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五是对商品流通龙头企业享受工业用电政策或给予相应补贴。六是对商品配送运输开辟绿色通道,免收境内过路费。(4)加大商品市场监管力度,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向规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要鼓励经营者注重经营信誉,多开放心店。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消费者到连锁经营超市购买放心商品。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严厉查处不正当交易和竞争行为,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法行为,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总之,中部地区既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加速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实现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早日实现经济的复苏。
参考文献:
[1] http:///.
[2] http://.cn/.
[3] 戴国强.影响中国农村市场启动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2,(1).
[4] 黄海.在农村商品流通建设中寻找位置[Z].2009-04-23.
自从我国电信市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以后,特别是移动通信从电信公司剥离后,移动业务发展异常迅速,而固定电话网运营商业务种类多、受理和处理流程时间长、操作复杂、成本投入大,所以面临着的严峻挑战。中国的电信市场与世界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现在许多省市移动通信业务在逐步实行单向收费,如果全面实行了单项收费,那么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传统业务将彻底失去竞争力。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移动电话资费与固话资费相差不到20%,那么移动电话将会替代固定电话。
一 昆明电信分公司固定电话业务的基本情况
1.市场份额萎缩,固定电话用户大幅度下滑。目前我国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六大公司。六大公司对客户的争夺,竞争之激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价格的竞争。各运营公司策划各种资费套餐,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垮竞争对手,增大市场份额。由于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的介入,并以更低廉的价格和更灵活的营销策略与电信进行市场竞争,使中国电信原有的固定电话客户群和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下滑。
2.小灵通增长呈停滞状态。小灵通自从开通以来,成为拉动中国电信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小灵通还担负起了中国电信抵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话务量竞争任务、它在弥补固话存量流失、提升固定电话价值、抢占移动市场和积累无线运营经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根据统计,目前昆明市的小灵通放号率和离网率几乎相等,也就是说:增长已经处于停滞状态,如果没有一个能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c网和G网相抗衡的新业务,小灵通终将被淘汰,电信公司的市场将会进一步萎缩。
3.宽带业务有一定的发展。根据统计,昆明电信公司的宽带业务最近六年来都呈增长趋势,平均年增长(2000-2006)为15%以上。昆明电信公司的宽带业务的市场发展弥补了由于固定电话和小灵通市场的萎缩带来的收入的减少。要使昆明电信公司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农村有广阔的市场机会。
二 发展昆明农村电信市场的swot分析
1.昆明农村电信市场发展的机会。目前昆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新的消费观念开始形成,购买力增强,这也说明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量。
2.昆明农村电信市场发展的威胁。昆明农村一些地区观念落后,交通不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各有特征。目前,农村市场上的商品供应存在几多几少的情况:城市化商品多,农用型商品少,新潮商品多,实惠商品少;高价商品多,适中价格少,高档商品多,中低档商品少;青少年商品多,中老年商品少。杂牌商品多,正品名牌少。农村市场不是没有需求,而是现有电信产品不对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不是农民不愿购买某些电信产品,而是农民不喜欢某些电信产品。因此,供求脱节也必然造成农村市场的疲软。
近几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尽管不断改善,但已有的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部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际购买力有限市场信息不充分影响到农民不能及时了解到市场上的需求,所以往往农民生产的产品不能够适销对路,使收入减少。
3.昆明电信公司的优势。中国电信的品牌在昆明农村地区有较高的知名度,昆明农村的电信公司网络质量和服务远在其他运营商之上。处于城乡结合部的郊区这些地区的农民由于距离城镇较近,经济亦比较富裕,率先购置了宽带和小灵通。并且是在当地电信销售网点购置的,农村中心集镇形成了区域经济中心,有一定的工商业基础,居民也较为集中,一般城镇常住人口在一万人以上,也是电信电话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
4.昆明电信公司的劣势。
(1)消费群体分散。昆明农村分布广、居住散,造成购买力的分散,虽然农村居民购买力总体规模很大,但平均到每户居民的购买力水平则很低。农村市场的这种分散性,决定了企业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要大大的加强。
(2)消费能力与消费环境有差异。地区间购买力水平的差异,富裕地区、发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需求的质和量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地区间消费环境的差异,除了基础设施状况不等外,不同地形的地区即便对同一产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农村市场不能等量齐观。这要求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时,首先要选准目标市场,同时在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上下工夫,幻想以一种产品“包打天下”是不现实的。
(3)消费水平的层次性。昆明农村与城市消费时间上的差距、消费的梯度性,是产品消费基本具有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山区逐步辐射的趋势。农民选购的次序大致为:首先是生产需要,然后才考虑电信业务和产品等方面的需要。
中小城镇和农村具有较强的消费潜力,但不少传统的商业网点和店铺业态,其功能已日益满足不了消费者不断提高的购买需求。通过超市连锁形式,可以借助总部强大的采购、管理、品牌、服务等优势,将零散性强的商业资源重新组合。
二、全国供销社特有的经营基础为连锁超市的发展奠定了先天优势。
经过几十年努力开拓,供销社原有网点已基本遍布城乡每个角落。发展连锁超市,可以充分利用供销社已有的商业网络和人才基础,迅速实现连锁规模的低成本扩张。
三、新时期的农村消费趋势为连锁超市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潜力。
经过市场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城镇和农村的日常消费主要集中在吃、用两大方面,而价格低廉、质量保证、服务优良的商业形态在当地的缺位率相对较高。随着农村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的成熟和消费需求的提高,人们更注重于购物环境的和谐、方便、自由和休闲。连锁超市这一新颖经营业态和销售模式的出现,正顺应了新时期农村消费求真、求廉、求便、求全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四、较少的资金投入和风险为连锁超市的发展降低了经营成本。
发展农村连锁超市无论在店址选择还是内部装潢上要求均较低,可以大大降低资产的固定投入;开架销售、电子化管理和各门店之间统一采购,可以减少人力物力支出、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压低商品进价。
用现代流通方式,走连锁经营之路,是开拓农村市场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不但能取得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同时还可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用连锁经营形式改善农村商业格局,用现代流通方式提升农民消费层次,用规模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用商业文明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等。
江苏省重点扶持苏果超市、苏农超市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目前,苏果有门店1405家,其中60%以上的门店设在县城及农村;销售规模中50%以上的份额是在农村实现的。
尽管大趋势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创业选择,但不可忽视的是,经营农村连锁超市还存在一些问题:
1.远离城区的农村连锁店、超市,特别是边远乡村、山区农村山高路远、幅员辽阔、人口分散、店铺大多经营规模小、商品统一配送运输成本高、经营风险高。
2.农村经济收入低,部分农民品牌意识不强,商品只求价格低廉,不求品牌质量,对从正规渠道进货的农村连锁店、超市经营带来很大冲击。
3.不少地方仍有年头打酒、年尾结账的赊欠习惯,对即买即结的超市经营模式不是十分适应。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农村人口的消费额一直低于城镇居民消费。目前农村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全国的38.9%,县以下只占26%。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农民的购买力较低外,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市场产品供求结构的严重失调。
多年来,大部分工商企业只注重购买力较高的城镇居民,不注意研究农村居民的需求及其发展变化,根据有关机构调查,全国著名的消费品生产企业,只有10%左右对农村市场进行过系统调查,致使相当一部分工业品在农村市场货不对路,农民需要的产品在市场上买不到,工商企业提供的产品农民买不起或不愿买。
这种供求矛盾严重抑制了农民消费的扩大,因此说,为农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注意培育农民消费的新热点,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的根本。
农村市场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一样,各类货源充裕,商品琳琅满目,但由于供应农村的产品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致使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持续低迷。当前,农村市场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的价格超出农民的购买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的人均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已由1978年的133元增加到2004年的2936元。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3.3:1),由于农民收入较低,因而其购买行为较之城市居民更加谨慎,购买时常常货比三家,分厘必争,对许多产品决定是否购买价格往往是首先考虑的因素。据中国家电课题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购买家电时,关注价格的人数高达83.4%。就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而言,质优价廉的产品才是适合他们的。然而现在销往农村的消费品很多都是包装精美、功能先进、价格高昂,一瓶洗发水要几十元,一件衬衫要上百元,一双皮鞋也要一二百元,这样的价格农民是承受不起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连年上升,也大大超过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
家电产品功能华而不实
目前家电市场的现实是:一方面厂家的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城镇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农村市场相对平淡,产品迟迟难以进入农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产品的功能华而不实,家电价格居高不下。据专家分析,1988年城镇居民家电消费热潮降温之后,我国家电企业本应积极转变思路,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增加新功能、新品种以提高档次,适应城镇居民家电升级换代的需要;同时更应以农村市场为目标,通过批量生产功能简单实用的家电,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占领农村市场。然而我国不少家电企业却不约而同地竟相开发新品种,增加新功能,许多新功能对农民来说是华而不实、难以派上用场的,但是它们的存在却使家电的价格“高高在上”,令农民望而却步。
工业品不适合农村的使用条件
众所周知,许多工业产品的正常使用和功能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条件,如家用电器的使用离不开稳定而充足的电源,农用车的功能发挥离不开平整宽阔的乡间公路。如果缺乏必要的使用条件,这些产品便无法正常使用,其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然而当前农村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其设计多以城市的使用条件为基础,不符合农村的基础设施现状。
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城市相比都差距悬殊,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电力不足、电压不稳、不通自来水、缺少差转台、道路狭窄、路况较差、配套设施不健全,且使用费昂贵。这样的使用条件常常使农民陷入“买得起却用不起或无法用”的窘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降低了他们购买的积极性。
部分产品使用操作过于复杂
目前,不少现代化家庭生活用品的科技含量都较高,功能也较多,要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它们必须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去学习和掌握。而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要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各种产品的使用操作方法对他们而言还颇有些难度。而许多厂家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却脱离了广大农民的客观现实。
例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许多电视机、录像机、VCD,其功能键都标的是英文,对绝大多数农村消费者来说,对功能键无法识别也就无法正确使用。一些农民也正是因为对自己能够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家用电器的复杂操作技能缺乏信心,所以对现代化的家庭生活用品望而生畏。也有不少农民对自己花高价钱买回家的现代化家庭生活用品,只使用少数几个易操作的常用功能,而将大量其它复杂的高智能功能长期闲置。售后维修人员也反映,一半以上商品的故障是因消费者操作不当造成的。
销售服务的滞后
产品的销售服务是整体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农村市场中,这一点却被企业忽略了。首先表现在企业缺乏必要的产品宣传和介绍等售前引导,使本来就缺乏消费知识的农民对现代化产品的消费无所适从,不知该买什么、怎么买、怎样用。其次,送货上门、免费安装、定期回访等售后服务往往以城区为界,农民购买产品享受不到此类服务。最后,许多生产企业没有在农村建立维修服务体系,即使有也多设在县乡镇所在地(甚至县城也没有维修服务点)。
同时,维修人员普遍素质较低、无证上岗,维修技术差、设备简陋,服务范围狭窄,服务能力有限,而且收费很高。甚至部分维修点只是私人代修点,一个人代修好几家企业的产品,根本不是专业网点。农民购买的商品一旦出现故障,进城维修十分不便,往往要往返几十里,甚至上百里,跑了路,花了钱,还不一定修得好。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
由于许多大中型企业在指导思想上重城市轻农村,拱手将农村市场让给了一些中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而小型企业和个体企业大都技术力量不足,缺乏人才,管理不科学,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更有一部分不法工商企业借农村市场尚不完善之机,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民。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打假力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这些打假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且主要集中于流通领域。由于没有彻底消灭造假售假,使得大部分假冒伪劣产品流向了农村。有关资料显示,目前90%以上的过期和假冒伪劣药品流入了县级以下的农村市场。
当今农村市场不仅日用消费品假冒伪劣泛滥,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假冒伪劣生产资料致使许多农民一年的血汗付诸东流,农民对假冒伪劣产品深恶痛绝,却防不胜防。假冒伪劣商品长期大量地流入农村市场,不仅侵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而且还严重地打击了农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热情。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他们有钱不敢花,这恐怕是农民的购买力不足之外制约农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款式过时品种单调
从农村消费的层次来看,虽然目前多数农村居民需要经济实惠的中低档产品,但并非不讲求花色和款式。如今的农民虽然生活水平还不算高,但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不少农民特别青年农民正向城市化生活方式靠拢。但是工商企业往往忽视这块市场,只把农村市场当成城市市场积压商品的销售地。虽然城乡居民在消费时间上存在着阶段性,在商品种类、性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但并不等于说在城市质次价高的商品在农村就有销路,在城市一些冷、次、呆、背的商品在农村同样也难以找到市场。
另外,工商企业供应农村市场的产品远不如城市市场丰富,远不能适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分化的现实,满足不了各层次农民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多样化的需求。
农资的生产和开发滞后
从整体上看,农资的生产发展明显滞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无论总量还是品种结构都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农民反应比较强烈的是:小拖买不到,适用的农用车买不到,尿素买不到,塑料簿膜不是缺货就是规格不全,良种、良苗以及适合家庭和乡镇企业经营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更是缺乏。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关键时期,农业的深度开发,农业的产业化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都要求提供更优良的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生产资料,提供更先进的农副产品加工和存贮设备,提供更先进更安全的农业生产和运输机械,但是市场上这些方面的新型产品太少,且价格抬高,难以满足农民的需要。
改善农村市场产品供应的对策建议
当前农村市场产品供应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也极大地妨碍了工商企业自身的发展。工商企业要想在满足和扩大农民消费的同时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改善对农村市场的产品供应,为农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切实把握农村居民的需求
农村居民的需求是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出发点,只有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才能生产出适合农村销售的产品。而企业要了解农村居民的需求,唯有投入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科学的农村市场调研,摸清农民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把握不同农民的需求差异。
从整体上看,当前农村居民的购买力还比较弱,农民的需求差异明显,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呈梯度递减,有些地区和农户生活消费已跨入小康乃至富裕的大门,有些地区和农户却连温饱问题还未解决或刚过上温饱有余的生活,因而他们产品需求的重点大不相同。今后,农村居民的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将继续提高和完善,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按照最近几年的发展态势,一些地区农民的购买力将进入“千元级”阶段,少数发达地区将进入“万元级”阶段,需求结构也将更加合理,特别是消费结构将面临质的飞跃,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摆脱生存模式,进入享受模式和发展模式。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
要改善农村市场的产品供应,扩大农民的消费,生产企业首先应当立足于农民的现实需求,加强适销产品的开发。根据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当前农村居民需求的产品主要是一些价格低廉、功能实用、操作简单、经久耐用、适应性强的日用品、家电、农资等,为此,企业应当在降低价格、简化功能、方便操作、增加耐用性和适用性等方面下功夫。
对大部分农民来说价格是影响其购买力实现的首要因素,因此,工商企业应当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用性的前提下,通过扩大规模,加强管理,简化功能和包装,降低成本和销售价格,使产品做到物美价廉;农村电力不足,电压不稳,家电产品应具备较高的断电保护和电压波动承受力;自行车、摩托车、农用车等农用交通运输工具应以载重能力强、马力大、轮胎坚固耐磨为重点;销往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应具备轻便、简单、灵活、耐用、多用途的特征。
总之,生产供应到农村市场的产品,从外观设计到产品性能,都要考虑农村适用、农民会用既要经久耐用,又要操作简单方便。
有针对性地适应农民需求差异
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在地区之间、农户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决定了各地农民在需求层次、需求水平和需求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为此,需要对农村市场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产品。
当前,应把市场开拓的区域重点放在收入水平较高、购买欲望较强的东部沿海地区和需求增长较快的中部地区,放在收入较高且居住较为集中的小城镇和小集镇;应当把市场开拓的商品重点放在需求和开发潜力较大的耐用消费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建筑材料上;为东部地区和其他收入较高的家庭,提供换代家电产品、时尚化的名牌服装、绿色健康食品、新型建材用品和先进的农用生产资料;为中部地区和其他收入中等家庭,提供质量较高、方便实用的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为西部地区及其他收入较低的家庭,提供价格低廉、适用性强的低档生活必需品和农用生产资料。
调整农村市场工业产品结构
企业要想使自己提供给农村市场的产品始终适销对路,不仅应当立足于农民的现实需求,而且应当顺应农民的需求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产品结构。
根据农民的需求发展趋势,面向农村市场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方向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农民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增加家庭经营收入所需的农用生产资料,如高效肥料、良种、运输车、农产品加工设备、农业耕作机械、温室设备材料、节水灌溉器具、农业化工生产资料等;为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和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如家用电器、书报、医疗服务和医保用品等;为改善对外联络条件、获取更多信息,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如公交汽车、摩托车、电话、信息服务等;为改善居民住条件所需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等。
工商联手完善营销服务
目前,农村市场营销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跟不上,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民的需求,特别是影响了农民对一些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和一些新型产品的消费,因此,工商联手完善营销服务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的重要手段。
工商联手完善服务,首先应当在引导消费上下功夫,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引导农民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帮助和指导农民进行合理的消费;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农民了解商品知识、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权益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对农民消费者要热情耐心,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现场演示,教会他们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购产品。
同时,应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工商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将维修技术力量进一步延伸到农村,大力加强对农村维修人员的培训,要做到产品销到哪里,售后服务就跟到哪里,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和购买风险。
促进农民消费结构优化
要扩大农民消费,不仅要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农民现实的需求,而且还要善于引导消费,在农村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并对消费热点进行精心培育促其发展。根据对全国农户抽样调查和部分省市农调队调查的资料显示,目前农村消费结构正在全面升级优化,相当一部分农村消费者已开始涉足高层次的消费领域,农村新的消费热点已经出现,主要是农民的住房消费、教育消费、文化娱乐消费和交通通信消费等。
住房消费一直是解决了温饱以后农村居民消费的首要选择。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开始由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为了使农民住房消费健康的发展,要加强对建材市场的规划和管理,以方便农民购买,降低建房成本,提高建房和装修的质量;加强农民房屋产权的管理,保护购房农民的权益。
教育消费是指农民用在自身或子女教育上的支出,这是用于满足农民发展需要的一项消费。
近年来,教育支出在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亮点。虽然许多农民对教育消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根据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许多家庭对过高的预期教育消费是无力支付的。面对农村教育消费的现实,要保护农民对教育消费的积极性,使农村教育消费成为现实,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在农村真正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
近年来,农村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迅速地增长。要满足农民对文化的强烈需求,增加农民的文化消费,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农民文化消费的状况,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增加文化产品的供应;提供农民文化消费的场所;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
发展农村通讯市场,增加农民的通讯消费,首先要提高农村固定电话的普及率并增加其业务。其次,还要进一步开拓农村移动电话(手机)市场。在手机市场营销策略上要做到保证质量,扩大网络覆盖;健全和完善农村手机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尹先溥.重新审视中国农村市场与农民消费.中国流通经济,2002
2.蒋建国.影响我国农民消费的市场因素及对策.消费经济,2002
3.龚志民,毛中根.论我国当前农民消费偏低的原因及对策.消费经济,2002
统一可以说正是看到了饮料行业的未来走势,才选择在如今这段竞争的关键时期合纵联横,跑马圈地。收购健力宝为统一日后产品线的延伸打下基础,健力宝的橙蜜汽水填补了统一碳酸饮料品类的空白,增加了与“两乐”抗衡的砝码,另外健力宝以农村为主的销售网络和160万吨的饮料生产能力也是统一所看重的。与此类似,统一参股完达山以及想入股汇源果汁都是为了在短期内丰富自己产品系列。完达山拥有庞大的乳源基地和城乡为主的渠道,借着完达山的奶源优势,统一旗下的乳酸菌饮料新产品“罗比多”已经在全国上市,凭借这一产品意欲进军有着年增长速度30%的乳酸菌饮料市场。当初想入股汇源果汁,统一也是相中了高价位的纯果汁饮料市场。至于联手华龙日清更是意图明显:统一看中的就是其在二、三级市场的渠道掌控能力,华龙日清拥有11个销售部,63个分公司,280个营业部,销售人员4000余人,销售网点60万个。 通过这一系列大手笔的布局,统一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系列,增强了与各大竞争对手的特别是老对手康师傅博弈的筹码,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并购,统一完成了目标消费群从城市的3亿消费者向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10亿消费者的扩展和过渡。
2014年12月12日,第七届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开幕,会上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冷链物流50强企业名单,并且通过50强的评选活动总结出当前冷链物流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以此来指导冷链物流行业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
冷链50强状态分析
1.50强企业平均增速比行业相比更快
50强企业的平均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冷链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过去三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4%,而50强企业增长速度达28.2%,排名第一的企业增长了51.3%,增速迅猛。
2.50强企业的结构更为多元化
随着冷链行业的发展,组成结构继续变化,其他行业也陆续加入到冷链物流的队伍中来。目前主做冷链物流的企业占总数的37%,食品企业的配套企业占29.5%,冷库占22%,农业为主的企业占4.2%,物流企业占4.5%。
3.50强平均毛利水平上升
毛利水平提高最明显的是冷库型的企业,其次是农业企业延伸的企业,第三是冷链物流企业,最后是食品企业配套的冷链业务。食品企业的配套冷链业务从单纯的服务自己,转变为服务市场上的客户,迫使企业转型,逐步实现适应市场规律,能否成功还需要走一条荆棘之路,需要企业自身更多的努力。
4.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不均衡
领先的企业多数集中在发达城市或沿海地区,50强中华东、华南两个区域占60%。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资源集中在沿海地区的形式会改变。另外,目前的冷库仍以低温库为主,占到70%。第三个不均衡发展在于配送类车辆的增速加快,间接佐证了冷链企业正在向终端延伸的趋势。
未来冷链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冷链行业在2014-2018年间有五大趋势值得企业关注。
1.增长态势持续
未来3年,冷链物流行业将面临一个大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达25%以上。这种增速主要来源于两点:一是农村市场的增速;二是与国际的合作使得更多的日用品、农产品进入中国,增大了合作机会。从过去三年来看,冷链物流的增加速度飞跃,肉类提高了32%,乳业提高了40%,水果提高了16%。这些进口的国家80%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电商渗透加快
生鲜电商推动冷链服务的升级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变,很多大公司的目光都已经开始转向电商。以保洁为例,保洁预计以后销售额的20%都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已经开始设立天猫商城来适应市场变化。
电商发展中,冷链物流给生鲜食品带来了更大的商机。目前生鲜食品的渗透率较低,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增速会加快。一个是跨境电商的对接,使生鲜食品的机会增加;另外一个是网络直销商品的增多,比如大米、螃蟹等。
3.未来冷链生态圈体系的显现
随着新的贸易链条出现,未来的发展不再主要是自身发展,而更主要的是努力适应这个生态的社会,“一站式”、“完整配套”将成为新的发展
关键词 。
4.兼并收购活跃
冷链领域的并购合资持续活跃,主题日趋多元化。目前已经有7家公司实现了和物流企业的并购,进一步推进行业的发展。
(讯)2017年12月13日,中国信通院最新《2017-2018年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在上一年《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中,明晰了驱动全球互联网创新演进的资本、技术、数据、需求四大要素演化趋势。站在新的历史关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中国互联网产业也正处于新的历史拐点,人口红利逐步减弱,快速向海外与农村市场迁移,技术红利加速扩散,持续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技术红利、海外/农村市场成为中国互联网新的着力方向。
《2017-2018年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用户持续规模增长。互联网用户方面,2017年6月,全球互联网用户渗透率由2016年底的47.1%1快速升至48%2,增至35.83亿。根据eMarketer预测,2019年全球互联网普及率将超过50%,届时全球将有38.2亿网民,占总人口的50.6%。全球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中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实现历史新飞跃。在固定宽带网络方面,全球固定宽带用户规模从2012年的5.4亿增至2017年的8.7亿,年增长率达9%,平均网速同步大幅提升,根据思科数据全球平均网速正从2016年27.5 Mbps,迅速上涨至2021年的53.0Mbps。
中国受惠于国家大力推进的提速降费行动,成为全球高速宽带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光纤到户网络覆盖大幅提升,2017年用户占比超越日本和韩国实现全球领先,到2017年9月,中国FTTH用户占比达到82.3%,有超过60%的用户使用50M或者更高速率的宽带产品,而这一指标2016年底仅为40%。在移动宽带方面,随着全球3G/4G移动宽带网络覆盖率快速上升、移动网络费用的持续大幅降低,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移动网民数量年增长率超过20%,预计在2017年底全球移动网民人数将达到30.7亿4。
而中国4G基站数量达到315万个,城区实现4G网络完善覆盖,行政村4G网络覆盖比例也超过92%,地铁、高铁、高速公路、景区等4G网络覆盖远超很多发达国家,移动宽带资费(1GB)人均GNI比例更仅为1.1%,显著低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5.4%)和世界平均水平(6.8%),截止2017年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高达12.3亿。(来源:中国信通院 编选:)
全文链接:《2017-2018年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
药业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20世纪70年代,世界医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均大于百分之五[1-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均大于百分之十,医药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医药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意识到药品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营销是关于企业如何发现、创造和交付价值以满足一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同时获取利润的学科。药品营销,是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药学、市场营销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类医药工商企业及相关机构从事药品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国家医药制度改革,竞争公平激烈化,市场最终将成熟、稳定、规范起来。本文对药品营销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1 国内药品营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1 产品时代
改革开放以前,整个国家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了传统的计划、集约的模式,国家主导的医药三级批发机构按计划将药品调拨给不同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
1.2 营销时代
随着竞争愈来愈激烈,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忠诚的顾客群才被日益重视。国内许多企业逐步尝试建立产品管理体系。
1.3 整合时代
物流平台的发展,缩减了生产企业与终端药店之间的供货环节,再加平价药店的出现,药品价格下调。随着国家医药制度改革,竞争公平激烈化,市场最终将成熟、稳定、规范起来。
2 我国药品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营销,就以知道市场需求,抓住市场需求欲望,营造需求氛围,并进行目标销售。中国医药市场虽然总量较小,但高于世界主要制药国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十大医药生产国和原料药出口国之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准人条件的放宽,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其分布不合理。为了能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医院,企业使出浑身解数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推销药物的不良后果则导致滥用药物和药价的上涨。药品营销方面的基础人才奇缺,要么有药学知识没营销技能,要么有营销技能没有药学知识。管理水平落后、人员素质落后,没有整体战略、缺乏团队精神。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管理,但是仍有一部分医生见利忘义,依然顶风作案。
3 药品营销发展趋势
3.1 知识营销
知识营销不是单纯的给回扣和打广告,而是建立专业化的学术服务体系。企业应充分的调动销售方面的优势,把与消费者的沟通作为推广的重点,更加准确地锁定目标消费者。我们必须清理极少数低素质医药代表,避免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加强学术营销并树立公司形象。
3.2 市场更规范化
在药品营销中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几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打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力度,治理商业贿赂。药品销售行业也在逐步恢复秩序和理性。药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都应迅速调整策略和状态,找到适合本企业的营销办法。药品营销市场会更规范化。
3.3 重视大众健康宣传,开发社区医疗市场
我国社区医疗服务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家“四进社区”的精神,利用强大的销售网络,在社区内直接面对消费者,宣传企业的产品,有利于药品的营销。社区宣传有利于对老年人的直接服务,是一块非常有开发潜力的市场。企业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知识、药品知识讲座,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拉近了销售代表与患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企业代表与消费者之间的人际传播效率立起消费者的忠诚度。社区服务有利于了解市场变化,能及时了市场信息并且能够完整的保存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3.4 开发新市场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把“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作为全世界各国卫生工作的方向,我国新医改的规划2020 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农村医改已经起步,医药市场将不断增长。预计2016 年新农合筹资金额有望翻两番。农村市场将成为医药行业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加快开发农村市场,满足农村市场的消费需求,已成为企业的共识。
3.5 微博促进医药营销
采用微博与消费者互动,通过制造引人入胜的话题讨论、与粉丝有奖互动,了解消费者需求,改进产品性能和服务,缩短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时间。
3.6从营销的“点”、“面”创新到营销系统创新
中国企业创造了很多独特的营销手段和方法。中国企业也正是靠独特的营销手段和方法,在短时期内超越了跨国公司。但是企业的营销竞争不再是靠一个点子,需要从整个营销模式出发。只有整个营销模式的创新,才能提高整个企业的营销竞争力。中国企业不缺营销新概念,缺的是对整个营销模式的管理。首先,企业的营销理念要和企业的文化要求相适应。其次,企业经营管理团队要建立大营销思维,企业家团队和企业营销团队要在营销理念上达成共识。企业从上至下要认识到营销不再是营销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管理者的责任。再次,要把营销理念上升到管理层次。
3.7 营销体系系统创新
营销体系系统创新并不不是否定原有的营销模式,而是对营销体系不断的改进。原有的营销模式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东西,要继承它合理的成分,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完善,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创新是涉及到营销模式、营销组织与流程、营销运行机制等方面,并把营销的创新提升到管理层次。
未来的国内医药市场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朝阳市场,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调整各自的战略思路,已经十分紧迫地摆在了医药行业的面前。大多数企业将力求规范运作,但一些企业仍会利用政府管理的盲点。在营销环境发生质变的时代,唯有与时俱进、提升品质、严格自律、规范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建立优势。
参考文献
“互联网+”时代下,农村市场庞大的寄递需求正在逐渐被激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的广泛普及,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运营成本,使快递业得以长足发展。2016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
目前,全球物流市场规模已达343万亿美元,欧、美发达国家快递业规模已超过高技术产业而成为新的经济拉动因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32424亿元,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6349亿元,增长424%。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其中通过快递产生的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功不可没。在中国,快递业已经逐渐走进了乡村的视野。然而,很多农村地区甚至是某些一级乡镇也没有快递业务。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也很大。互联网和电商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网购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农村地区由于配送系统严重滞后,买了东西却送不到指定地点。不仅在物品的买入上存在多种不便,在农副产品的输出上也存在很大问题。
中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快递业抢滩农村市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于农村快递而言,还存在起步晚、发展快、基础设施及人员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一边是政策的大力扶持?c广阔的前景,一边是低效的运营系统与高成本的投入,使农村快递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为此研究农村地区快递服务的发展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以苏北地区为例,提出对苏北五市农村快递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再根据分析数据和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本文进行了以下分析。
2多元回归模型
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要对整个苏北地区的农村快递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即要明确地表示出当影响发展的因素变化时,农村快递的发展变化。显然,如果对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进行预测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评价系统的评价过程是复杂的,并不能明确地知道指标变化和农村快递的发展趋势。故选用农村快递发展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容易变化的三个指标来估计快递发展的流通值,而农村快递的发展现状可由政策、寄递需求、成本三个因素来大致决定。这里用多元回归方程来明确地表示农村快递发展流通现状和上述三个因素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
(1)苏北五市农村快递的流通值的计算。
(2)用Matlab拟合各因素的标准化数字和农村快递发展流通值。
最终获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2017+00091x1+0001x2-00307x3
其中,Y是近似的农村快递发展流通值,x1,x2,x3分别是政策、寄递需求、成本的无量纲化数据。确定了农村快递流通值和三个指标的关系后,便可以从健康预警的角度出发,根据指标的变化趋势对农村快递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给出具体的保护、管理建议。
3灰色预测模型确定指标变化趋势
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解决灰色系统分析、建模、预测、决策和控制的理论;灰色预测模型是对灰色系统所做的预测,它是通过少量的、不完全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并做出预测的一种预测方法。
根据上述预警模型,若要评估某一影响因素对农村快递发展的影响,假设其他指标不变,只需要预测出未来几年该指标数据后;代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到未来农村快递的流通值,通过同以前的流通值比较和观察。若比过去几年的状况流通值相差甚远,或者未来三年间状况流通值一直降低,则对农村快递的状况发出预警,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此项因素进行治理。
5对策
我国快递业起步较晚,部分乡镇与农村地区网点覆盖率较低,配送平台的建设仍不够完善。政府需继续加大对农村快递的政策、资金的投入,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惠民政策实施。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鼓励快递企业进军农村,为农村地区提供专业技术与人员支持。引导农民与快递企业进行合作经营,通过合作与交流使得快递企业更了解农村状况,使企业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也使农民更加了解快递业的新功能,真正将“新鲜事物”“引进来”与“农副产品”“走出去”相结合。既满足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又提高了居民对农村快递的认可度。
1 流通网络不健全,流通渠道混乱,市场竞争无序。就农村市场而言,县城是农村的政治经济中心,商业网点多,按商品的种类不同,而集中几条主要街道上,集镇商业网要求行业齐全,村级商业网点要求综合经营,购销兼顾。不论是哪个级别的农村商业网点,基本都存在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乡村,大多数农产品市场交易设施陈旧,管理方式落后,销地终端市场仍以小地摊大集贸为主。由于规模流通企业少,大量单个农民作为流通主体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给农产品进入现代物流带来困难。由于农村市场监管工作薄弱。使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不规范性现象严重,农村市场商品进购渠道繁杂,使农村市场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倾销地,从日用消费品到农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给农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2 零售业态个体化、零散化。农村面积大,人口密度小,且相对分散。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连锁经营成本提升。具体而言,一是运输成本高。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网点分散,商品运输成本较之城市要高得多;二是资金周转慢。由于农村市场购买力相对城市较小,机会成本较高,而且绝大部分村级商业网点存在赊欠现象,占用了一定比例的运营资金;三是经营费用大。由于水、电费用、管理费用等一般均高于城市,形成广种薄收的经营局面。
3 消费力薄弱。虽然农村人口多,但消费潜力还很薄弱,这是由于农村人群长期以来收入结构得不到改善,节俭谨慎的心理形成非必备的生产、生活品就不购买的现象。对广告认知较差。农村消费人群由于自身的素质和生活习惯,对广告接受能力差,消费上盲从性大,且趋同心理强。在购买商品是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农村市场销售季节性强,促销工作和商品组合难以掌握农村的购买行为不仅在地域上差异较大,而且季节性强,春耕秋收,每季都有不同的商品需求,旺销期短。
4 农村商业经营能力弱小。商业设拖落后,经营网点仍处于分散化、零细化状态,服务观念陈旧,商品价高质次,品种雷同,根本不能满足农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5 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滞后。本土超市的配送中心规模普遍较小,布局分散,信息技术不发达,总部、分店和配送中心之间难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商品的配送、调剂,经常出现供货、配货不及时,这就影响了连锁店的正常经营。外资超市公司的各连锁分店的商品80%以上由总部统一配送,高科技的应用使商业配送中心实现自动化控制,效率非常高。
6 信息化系统不健全。国外先进的连锁商业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都有信息系统的前台收款POS系统并实现单品管理,DOS电子订货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VAN增值网络系统。而本土超市在信息化系统方面还没有普及,偶尔会出现人工误差,而且也影响了连锁超市与配送中心的信息交流,使连锁超市不能及时采购和补货,造成供销脱节。
7 市场定位不明确。我国连锁超市在农村市场拓展中大多不重视市场定位,因此,连锁企业相互之间除了规模上的差异比较明显以外,其他的差异都不明显,从而导致连锁超市在农村的服务没有鲜明的特色,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市场的个性化需要和服务。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害怕拓展农村市场的商业经济效益可能不好而导致缺乏长远规划,再加上连锁超市在农村市场拓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与战略。
二、加快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 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中小型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国家对发展农村连锁超市企业在政策上应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优惠。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连锁超市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域发展。一是给予政策上的必要扶持。发展连锁超市的资金主要由企业自身筹集,政策则在贷款、税收、房租上给予适当的扶持。例如:上海有关部门作出规定,对新开设的超市由企业自筹资金不足部分,经银行逐项审查后按基准利率予以优先贷款,对新开设的超市经营的粮油副食品、蔬菜实行返税办法,对新开设超市的房租均从低考虑,分期到位。二是加强市场管理。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完善农村市场监管法规,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和市场管理机构,改变目前农村市场管理薄弱的局面;严厉打击各种坑农骗农行为,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重新树立农民的消费信任度;要建立农村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经营者行为,依法取缔无证经营等违法现象,整顿农村市场秩序。同时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科学知识,帮助农民科学用肥、科学施肥,帮助农民提高辩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2 培育零售品牌。建立渠道核心价值品牌是指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是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它可以用来识别一个卖者或卖者集团的产品,以便与竞争者相区别。
3 营造良好的购物气氛。外资超市往往能营造出一种具有文化气息的购物环境,而本土超市在这方面做的显然不够好。例如,家乐福超市里用各色标签,标出商家细分的不同类型的商品,如广告商品、新商品、进口商品、促销商品等等。本土超市在店堂布置和标签设置方面都比较单调,促销商品和折扣商品都不够醒目。本土超市可以在传统二字上下功夫,避开外资超市一贯的精美大气,将门店布置成具有传统韵味的老店,也白成风格,使顾客在优美的购物环境中购物,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