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4:0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阶段环境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辽阳农信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特色经验
第一,狠抓信用“后进村”转化。县委组织部联合成立“信用后进村”金融服务协调小组,信用社主任挂职“后进村”党支部副书记,把“后进村”转化及金融帮扶工作纳入对信用社业务指标进行考核。第二,首创“星级道德信贷工程”。以诚信建设为载体,通过评定“星级文明户”、“星级文明联合体”,以集约化的方式将信誉良好、从事相同生产业态的农户组织起来,给予信贷支持,有效解决农民大额贷款难问题,推动农业产业化。第三,推出“专业农户联保协会”。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相同、致富愿望强烈的“专业户”,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扩大贷款授信额度、延长授信周期,走出了一条以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推动大额农户联保贷款发放。
二、主要问题
(1)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不容乐观。一是乡镇企业信用状况依然堪忧。多数农村小微企业仍停留在家族式粗放管理、缺乏完善法人治理的阶段,财务报表数据失实,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贷后还款意愿差,贷款存在被客户挪用、到期拖延想办法转贷的现象,银行对此类企业的授信工作难度大,导致不良贷款有抬头趋势。二是农户联保贷款顶冒名贷款尚未根除,此类不良贷款有抬头趋势,诚信意识缺乏。三是乡镇政府提倡主导的一些农业产业化项目,乡镇出具资产价格证明、协调银行贷款。(2)县域相关各方协作配合难度大。一是银行间、银政各部门间信息无法共享,银行和客户信用信息不对称。二是司法诉讼难度大,妨碍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社在诉讼中面对的被诉群体范围扩大,不利于工作开展。导致更助长了欠贷户的侥幸心理。(3)相关信用配套机制建设明显滞后。一是缺乏信用风险分担机制。农村的担保机构、保险公司少,尤其是农业、林业保险的支农保障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险种和覆盖农业生产环节少。二是风险补偿机制无法落实。农业具有弱质性,涉农贷款应给与适当的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营业税收减免,而这些难以落实,涉农机构投放顾虑较多。三是农村债务人的财产构成特点不利于司法执行,其土地承包权、农机具、养殖大棚、房屋缺少配套的产权登记、等级评估、流通转让制度和市场,导致执行难。
三、政策建议
(1)统筹规划,系统构建农村信用环境体系。一是多方协作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构建协调人民银行、银行机构、税务、工商等多个部门,共同采集客户信息,丰富信用信息体系和数据库。二是进一步加大信用宣传力度,报纸电台等媒体要向全社会宣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不立”的观念。三是可以考虑学习国外经验引入家族信用记录继承制,使失信欠贷者的有所顾忌。(2)多方协作,加强失信处罚机制是关键。一是构建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处罚体系。构建培育以良好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舆论环境作为支撑点的处罚支持体系,增强金融机构研判力,形成“一行失信、处处受阻”的奖罚联动共享机制,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二是完善司法环境,加大执行力度。必须从法律层面维护金融债权,坚决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不给恶意欠贷者以侥幸心理,强化金融业发展信心。(3)强化激励,完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农业的弱质性决定贷款具有高风险性,农村贷款具有正外溢性,必要的政策贴息和风险补偿必须落实。但是这种信用风险政府全承担不合适,全由涉农银行承担更不合理,应按照市场体制的要求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以缓解农业贷款机构的风险管控压力。为此,一方面,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合理的扩大对农业生产环节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应完善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涉农融资担保体系。一是鼓励引导农民合作组建贷款担保机构、担保基金。二是以资本金注入、风险补偿机制为杠杆,广泛撬动各类民间资本参股担保机构。三是引进大型担保公司设立分支机构,组建县域担保联盟,增加对农村担保机构的再担保支持。四是创新农村贷款联保制度。结合农村贷款需求日趋多样化的现实,创新和壮大多元化的信用联合体,改进合同条款,堵塞法律漏洞,防范诉讼纠纷。
参 考 文 献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19-01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随着水污染的加剧和“雾霾”的出现,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应的作为环保工作基础的环境监测也逐渐的被人们所重视。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实际,主要就环境监测方面浅谈几点看法,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1、环境监测综述
1.1定义。环境监测是由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技术性监视、测试和解释,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情况进行执法性监督、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操作。
1.2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1.3特点。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归纳为:(1)综合性。监测手段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一切可以表征环境质量的方法;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固废、生物等客体;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必须综合考虑。(2)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3)追踪性。为保证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个量值追踪体系予以监督。
2、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数据准确率低
造成环境监测数据准确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监测部门技术落后和监测人员经验不足和态度不端正等问题造成很多的检测数据存在较大的失真现象。二是环境监测数据一般都会涉及到利益问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且具有高效性,那么参与其中的政府相关部门将能够得到较好的奖励。监测数据失误或监测效率低,那么相关部门的考核成绩将无法通过。所以,很多参与监测工作的人员有些的为了实现最大利益,有的是为了达到考核成绩的要求对环境质量监测报告进行修改,因此直接造成上交至高层部门的质量报告数据与实际数据出现偏差,造成决策失准情况出现。
2.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低
目前,我国环境检测中仪器设备闲置现象十分严重。环境监测站许多大型监测仪器设备已列入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的标准配置,但环境监测部门对此突发性污染,没有做出快速反应虽然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财政的支持,环境监测部门的硬件投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申请购置某些仪器设备时不够审慎,只是为了满足环境监测站的基本配置要求而进行申购,不能为政府和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监测也就失去了意义。此外,由于未充分考虑地区和本部门的实际需要及其长远规划的使用效益和配套管理,造成部分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部分仪器设备购置后基本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2.3监测人员综合素质低
监测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监测经验才能够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但是在观察当前监测人们的工作质量时发现,很多工作人员由于上岗前没有进行或进行较少时间的培训造成在具体工作共无法满足工作要求。此外,环境监测需要经常到环境污染的地方进行实际勘察,因此条件比较艰苦,很多监测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承受不住压力辞职,直接造成人员流动较大,以致最后造成整个环境监测的质量低下。
2.4信息技术落后
环境监测工作需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因此信息处理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监测工作的效率问题。目前,我国很多环境监测站在上报监测质量报告时多是以纸质的方式进行,这种情况除了信息传递比较耗时外,还很容易出现信息延误,造成无法及时制定解决措施,从而影响最后的环境污染处理质量。这种信息技术落后的情况很大程度上限制环境监测的效率,甚至影响了环境监测的发展。
2.5环境监测缺乏应急措施
所谓应急措施,就是指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于突发污染状况的处理措施。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来看,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完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制度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形的应急预案。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工作在采样分析的过程中,无法对现场动态做出及时的准确的反应,给突发污染的治理带来了不便。
3、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措施
3.1实行监测科研工作,提高监测技术水平
尽量利用当前的先进技术进行检测科研工作,开展各种环境保护课题,包括对环境预测技术的研究问题、环境质量监测要素的评价问题、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规律问题以及环境管理方面的技术问题等课题进行研究,从而从多个角度提高监测技术水平。目前具体进行的研究内容主要有GIS技术、环境污染源的监测和控制技术、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报警技术以及解决污染事故的应急技术等,为了能够更快的提高监测技术水平,需要不断的增加研究内容,直到最后真正实现高质量的环境监测为止。
3.2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测数据准确度
当前的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度低的问题除了有客观方面如布点选择、研究仪器、样品采集和保存运输的方法等原因外,还包括主观方面如监测人员的心态、不负责任的心理、本身经验不足、知识认知存在偏差等方面原因。这两个原因直接导致监测数据缺乏准确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所有仪器、设备、试剂和监测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发现质量问题的样品、容器和没有经过较长时间培训的人员要进行处理,坚持做到一切工作以保障质量为中心。
3.3努力提高整体监测人员的素质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所有检测人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具体提高人员素质的方法为:招聘监测人员时尽量选择有较高知识水平和经验的人,上岗前的监测人员都要进行一个为期比较长的技术知识培训。同时,在平常工作中要定期进行技术能力的考核,督促监测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3.4利用现代科技、实现监测信息化
信息收集和传递效率对于环境监测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逐年增多,实现监测信息化已经成为环境监测部门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通过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技术,在环境监测部门进行信息化设置,努力发挥信息的功能,使其更多的为监测工作,从而提高监测质量。
3.5加强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
首先,明确突发环境事故的监测重点,快速确定突发环境事故的动态变化及具体处理措施。待处理结束之后,查明原因,总结相应事故处置经验并分类建档,构建环境事故应急体系并经常开展应急演练。最后,加强对自动化、便携式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科技指导行动,才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出路。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行,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而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就是将环境监测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一名环境监测人员,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履职尽责,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控制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现阶段,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保护问题也因此成为国家在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前所未有的上升趋势,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管做出什么决策,都有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所以,既保证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能做到环境的保护,成为影响现阶段国家更好更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国家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环境进行有效地治理,同时保证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环境保护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在此过程中环境也受到污染破坏。在我国,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并列为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生活污染
随着国民GDP指数的上升,人们消费水平相比以前有了大幅的提高,正因如此,生活垃圾的产出量也大大上升。在农村,一些资源被不恰当的利用,比如秸秆、果皮等被用来当燃料直接使用,而这些现象在农村十分常见。在城市,超薄塑料袋的大量使用,使得其在掩埋处理过程中难以迅速降解,这就直接导致了土地污染。如采取燃烧的方法处理,后果更为严重。正是这些生活垃圾的产生和消耗不平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而生活垃圾的产量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年递增的,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恶性循环,从而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城乡的发展。
(二)生产污染
作为生产大国,我国在生产方面产生的垃圾量十分巨大。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生产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例如,我国煤炭行业大多采取先开采后治理的方式经营,而开发之后,大多数都为了利益而把保护环境放在一边。农业方面,由于一昧的追求高产,人们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就导致了土地干结,同时下雨过后会进一步对水源进行污染。生产污染大多是人们不经意之间造成的,而正是在不经意之间,对人们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工业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而不治理,会直接影响到空气质量,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农业方面,使用化肥农药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会直接或者间接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内,使人体聚集大量毒素,最终影响人的健康和寿命。因此生产污染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
二、优化环境保护机制必要性分析
(一)现阶段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生态环境具有脆弱的特点,因此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机制。从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情况来看,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环境保护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最有效的就是对环境保护机制进行优化。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调查发现,我国环境保护机制仍然不够完善。环境污染不仅对人身体造成危害,同时还影响着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人们往往对那些潜在的污染源并不重视,看不到它们造成污染后的危害,然而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我国环境保护机制的优化势在必行。
(二)造成的污染难以治理
从目前的环境污染来看,大多数环境污染难以治理。而这主要是因为污染物成分难以分析、污染时间长造成的。在我国,大多数环境问题做不到预防,只有在恶化之后才真正的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此时才开始治理为时晚矣。比如,一些工厂为了节省处理成本,把大量工业废品运输到荒郊野地进行填埋处理。早期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久而久之,污染量超过了土地所能处理的范围,土地逐渐板结,出现盐碱化现象,导致该片土地百年内都无法恢复原样。而这些正是因为环境污染发现的晚造成的。因而防患于未然,优化环境保护机制便显得十分重要。
三、如何优化环境保护机制
国家对工业进行合理的布局。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与此同时农民不断涌入城市,加重了生活污染。因此这就需要采取合理的布局以解决这些问题。加大城市绿化投入,保证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要有序有目的地发展,有计划地对土地进行占用,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国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资金的投入,对环境治理采取积极的态度。自从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上的。因此在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国家理应对环境保护予以重视,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环境保护机制,适当的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环境的治理,使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是环境破坏的主体。一些企业违背法律道德,为了利益不惜破坏环境。因此保护环境,企业责无旁贷。企业应主动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自己的环境保护机制,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既快又好。同时企业也应该自觉及时上交环境保护责任险,并在环境治理方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这样才能顺应发展潮流,减少环境的污染。
四、结束语
在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的今天,环境保护机制的优化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国家和企业和个人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重视,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措施,采取合理布局,对环境保护机制进行优化;企业需要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发展过程中不忘保护环境;作为社会居民的我们,必须具备环境保护意识,从小事做起,不用超薄塑料袋,尽量少使用煤炭等传统能源。只有这样对环境保护机制进行优化,环境问题才能更快更好地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娅楠,唐敬丽.分析环境保护机制的优化探究[J].商,2014,(10).
[2]孙涛,郭文,陈晓慧.江苏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环境保护机制及其政策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在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情况下,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与此同时,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公民也逐渐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对环境保护方面投资也越来越大。
环境保护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在财政上投入的资金,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原理以及环境事业的公共性,政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参与者,同时财政资金应当在全部的环保投入中占有重要的比例。环境保护具有外部性。外部性理论首次是由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随后由庇古加以充实和延续。而所谓的外部性指的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个人或者厂商的活动对其他个人或者厂商的带来非市场性影响的同时,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或者付出应有的成本。庇古将私人边际成本(MPC)和社会边际成本(MSC)、私人边际收益(MPR)和社会边际收益(MSR)作为分析工具,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来说明外部性。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个人或者厂商在进行生产时MPC不能与MSC相匹配,同样的MPR与MSR也无法匹配。外部边际成本以及外部边际收益总是存在的,当私人经济活动达到最优配置时,社会没有达到最优。这种外部性影响的消除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政府需要介入进行干预。环境保护具有正的外部性,政府的财政投入在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当中应当占有重要的比例。
二、环境财政支出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收支分类中并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支出科目,政府环保投入仅仅以专项资金的形式进行统计,环境财政支出的确切数据缺乏可靠的计量。2007年,我国正式颁布《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从而标志着我国的政府环境保护投资有了独立的支出科目体系。在2010年又颁布了《201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我国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有进行了分类,使分类科目更趋合理化。从绝对规模上来看,我国环境财政支出的规模越来越大,2007年,环境财政投入只有995.82亿元,以后每年均有大比例的提高,到2012年达到2963.46亿元,年均增长25%,总投入规模短短5年投入比例将近3倍。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环境财政支出规模的大规模增长有效的保证了环境治理机构的有效运转,体现了国家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通过将环境财政支出与同时期的国家财政总投入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环境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变化情况。2007年,我国财政总支出为49781.35亿元,其中用于环境保护的为2%,到2012年这一数字增加到2.36%。有力的说明了国家财政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保障。根据世界银行关于一国环境保护投入与同时期GDP的比值进行环境保护阶段判断的国际惯例,当这一比值处于1%-1.5%时,环境污染恶化属于可控状态,当比值超过2%时,代表环境水平处于改善的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力度,但是与现阶段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所需要的最适规模比较,我国的污染治理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改善环境水平的阶段,我国环保的投入还需要继续加大。支出结构上来看,以2012年为例,根据《中国财政年鉴》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2012年,政府对环保的总投入为2963.46亿元,其中中央本级环保支出为63.65亿元,地方政府合计支出为2899.81。可以看出,中央本级支出的比例较小,中央政府对环境的财政投入主要是通过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进行的。从政府对环境的投入结构上看,对污染防治的投入最大,占比达到27.69%。其次是能源节约利用以及污染减排的投入,占比分别为18.18%和12.03%,对其他方面的支出比例很小。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污染治理的主要方式是污染防治,而对环境具有持续性影响的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较小,现阶段环境治理总体上呈现"重治理、轻预防"的局面,严重地阻碍了环境财政支出的投入效果。
三、提高环境财政支出效果的政策建议
1.促进支出规模有效增长。根据前文的分析,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面对目前环保投入资金的不足,我国应当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各职能部分对环境保护支出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环境保护资金可靠的来源。从中央层面来看,一方面加快建立环保资金预算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另一方面,将环保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或者财政收入建立有效的联系,随着国民生产总值或者财政收入的增加而相应的增加,确保稳定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方面,建立环保激励机制,将环保的政绩与官员的升迁挂钩,激励环保指标的切实履行。
2.优化环境保护支出结构。从现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环保资金投向可以看出投入结构上需要优化。而结构的优化是在投入规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资金的投向上应当集中力量重点对环境保护持续有效的基础环保设施和生态进行投资,从整体上提高环境保护效果,而不是集中于短期有效的污染防治上。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从"重治理、轻预防"向治理与预防同步执行转移。另外还应该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污染防治意识,只有全社会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环境保护事业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庇古.《福利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引言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与社会实际发展的联系越发紧密,并且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思想意识品质,成为了当代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各种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环境教育是具有关键意义的。学生是我国日后发展的关键主力,其本身只有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才可以更好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工作,其本身教学内容较为宽泛,融入环境教育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与探索。
2环境教育的内容
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工作来说,环境教育属于一种新的教育方向,并且涉及了较多的专业范围和相关问题。现阶段环境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实施也在不断的进行当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发展关系,形成科学的发展,并且了解实际生活和生产中,保护环境的相关技术和对策。一般来说,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可以分为对环境中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污染的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相关环保基础知识等几部分的内容。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将环保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是进行青少年环保教育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环保教育工作中仍旧需不断的落实和开展。
3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策略
3.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工作中,地理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水平,并且对于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现阶段,地球生态环境的形势较为严峻,保护生态环境是地球上每一个居住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不断的对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改进与创新,并且也重视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让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开展课堂环境教育工作,让学生主动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且积极的探索改善环境的有效对策,更好的利用所学地理知识来完成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对于地理教学的相关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提出了对学生价值观、思想跟和道德观的培养需求。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托教学大纲,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现阶段生态环境问题的紧迫性。通过推广环境保护的思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地理教师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认识,明确教学目标,主动的承担起对学生全面培养的责任,真正的培养具有良好环境意识的人才。
3.2教师要加强进修
环境教育的开展,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引导者,地理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环境教育意识和环境教育水平,才可以更好的保证环境教育的效果。由于环境教育是近年来才提出的新教育理念,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于环境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不断的分析,进而提高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本身也要不断的参与进修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活动,获得更好的教学能力。教师之间也要积极的进行沟通与互动,通过良好的交流,相互促进提高,真正的将环境教育的工作进行落实,实现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有效整合。
3.3在课堂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阶段的地理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并且涉及的方面十分广泛。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灵活的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利用和把握,并通过良好的沟通、互动、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沉浸在环境教育当中,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真正的启发学生。在实践教学当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采用实例分析教学法,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富有兴趣的参与到讨论与学习当中,通过主动的学习和思考,更好的掌握环境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来安排专题教学。通过对某一专题内容进行专门的讲解,并且邀请相关环境部门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报告演讲,有意识、有计划的为学生讲解环境问题,巩固课堂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另外,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保证良好的开放性。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很多,并且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并且通过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理念。
3.4在课外教育中整合环境教育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将有效地补充和巩固课堂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成果。通过课外活动的应用,有效的提高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可参与性,真正的将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进行发挥。教师还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到不同的课外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亲自动手和体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联系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教育工作。通过不同方面的共同努力,更好的将环境教育的效果进行巩固。课外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参与到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活动,进而达到对学生自身行为习惯培养的目的。地理教师本身也可以自发的组织成环保宣传活动对,定期的制定出生动、有趣的环保宣传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当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好的提高环境教育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环境教育的渗透和融入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重视课内外教学,合理、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环境的需求,基于课堂,不局限于课堂的开展教学工作,不断的挖掘和研究环境教学,有效的对环境意识进行渗透和培养,充分将教师的主导性进行发挥。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现代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蔡鹏.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文理导航(下旬).2011(06)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出现了更加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就需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贯彻可持续发展要求。
1 现阶段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发现,我国在环境管理中,依然主要采取行政命令、末端治理、浓度控制的模式,还没有构建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的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
1.1 行政手段
目前,行政手段被政府广泛运用,但都是从微观层面着手,如对强制标准进行制定、对许可证进行颁发等,没有从宏观角度将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给构建起来;没有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地域空间性依然是环境问题的一大特点,行政辖区界限不会对其产生限制作用,包括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等,但是我国跨区域环境管理机构还比较的缺乏;政府内部也没有明确划分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职责重叠或者管理主体缺位问题普遍存在;因为受到了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的影响,导致环境管理的凝聚力遭到削弱。
1.2 立法手段
首先,我国在环保实践中,主要依据的是《环境保护法》,但是本部法律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仅仅是阐述了如何防治环境污染,没有对国家基本环境政策与环境理念进行明确,也没有对国家以及社会各个主体的义务和责任进行规定;其次,有立法漏洞存在,我国目前环境法律将自然资源保护以及污染防治给基本涵盖,但是还有一些空白区域,包括野生植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来防治放射性污染。在环境立法中,对行政强制体制过于以来,但是行政强制仅仅能起到有限的作用。结合行政管制构建的立法原则和制度,借助于行政强制来实现经济手段。将行政管制作为资源立法体系的主体,没有将市场机制引入进来以便科学分配资源。
1.3 公众参与
我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但是却没有几个著名的非政府环保组织,没有足够的知名度与认同度,不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政府决策。此外,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方面的程序与制度还不够公开与透明,在环境管理方面,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难以有效实现。
2 环境管理发展对策
2.1 构建综合决策机制
在制定实施环境政策中,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积极参与进来,因此,就需要结合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要求,将综合决策机制给构建起来;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中央以及地方环境管理部门需要全程参与进来,提出相应的建议。首先,对多部门合作制度进行构建和完善,将综合决策的专门机构给构建起来,形成合力,加强监督管理,以便促使制定的法律法规能够顺利实施;其次,对政府外部监督机制进行构建,政府外部监督也是环境管理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很多国家将咨询机构给设立了下去,组成人员涉及到专家学者、社会团体等,能够审议与咨询政府重要决策与立法行为等,提出相应的意见,促使政府做出的决策更加的全面与科学。
2.2 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
在新时期下的环境保护中,政府直接管制需要适当减少,将经济手段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政府部门需要在宏观控制、综合决策以及制定法律等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而借助于市场经济手段来自发调节具体事务。首先,对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科学构建,价值由价格来体现,环境资源也是重要的一种生产要素,因此,就需要在市场中体现它的价值,只有确定它的价格,方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国家要深入研究自然资源价值和价格,将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给科学构建起来,依据本体系来收取各项税费与押金。其次,对各项税费之间的关系科学梳理,根据相应的理论,在产品价格中需要充分体现自然资源开发中出现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这样方可以将价格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MEC和MUC,前者收取形式为排污费与补偿费,后者收取形式主要为自然资源税;根据本体系,对现有收费项目进行清理,保证不同体系之间有明确的收费关系,并且借助于法律文件来对其规定。
2.3 完善环境法规体系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需要将《环境保护法》正式确定为基本法,对国家基本政策、理念及制度等进行明确,将环境保护中社会各个主体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等明确阐释出来,以便从宏观角度来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之间的矛盾有效指导。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在环境立法时,除了要考虑人类健康、生活环境的保护之外,还需要向整个生物圈的层面拓展;要充分依据自然规律,将经济规律及全球一体化的理念给体现出来。对于现阶段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弥补和完善,将污染防治、公害控制、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给制定出来。
2.4 构建公众参与机制
公民的一项权利为参与环境保护,也是重要的一项义务;为了将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激发出来,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对公民环境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科学规定参与的具体方法等。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完善,包括环境诉讼制度、有奖举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以便对环境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有效弥补,促使公众合法的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3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途径,是现阶段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现阶段我国环境管理机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制约到环境管理功能的发挥,需要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构建公众参与机制等,科学完善环境管理机制,发挥环境管理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心智相对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是促进国家环境保护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环保意识,为国家“绿水青山”的梦想培养建设者。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地理教师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引导者,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包括地理专业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环保意识的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接受环保教育。教师不仅是引导者,也是学生的镜子,教师自身要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并落实到生活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改善教学理念,注重情感教育
高中地理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地理知识的责任,也担负着培养环保理念的任务,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填鸭式”的课堂教育以及单纯的知识讲解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教育,要将宇宙奥秘、世界环境问题、祖国大好河山等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在感受美好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
三、课堂中渗透环境形势
环境问题与地理形势息息相关,很多环境问题都需要从地理角度进行分析,所以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将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师还可以将现阶段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结合地理知识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地理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适当增加社会实践
教材中的地理知识相对抽象,很多知识学生不能够深入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感受、观察身边的环境问题,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走进农业区、工业区,了解污染物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形成环保意识,同时还能增加一定的环保技能。
在环境保护防治的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今时今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围绕着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政策评价、战略环境评价、区域环境评价等方面展开工作。在环境问题复杂化的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也需要进一步地深化和完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对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向进行思考。
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EIA),从狭义上说,其是指特定的建设项目,在开工之前,对选址、设计、施工等层面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制定防治方案及措施,维持生态的平衡状态;从广义上讲,其是指在某项重大活动的开展之前,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手段,预测该活动对于环境层面的不利影响。总体上说,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定中的建设项目、开发计划、国家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识别、预测、评估,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鼓励人们考虑环境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上看,若想实现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基本上适用于所有可能会对环境带来明显影响的项目或者活动,并能够针对所有可能做出识别、评估;二是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方案、技术等进行对比,方可实施;三是对于生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便于专家及时了解可能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四是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五是及时得出结论,为决策提供信息。另外,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还需要将其延伸至所评价的对象,在之后一段时间内的检测和信息反馈。由于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具有循环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生成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便于专家和非专家都能够了解到影响的特征及相关信息,以便做出合理的决策。
1.3环境影响评价功能
首先,确保项目活动选址和布局的科学性。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其是将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整体作为出发点,在整体上对选址和布局进行考察,依据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影响,制定最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其次,为环境保护提供指导作用。在项目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将污染因素控制到最小。再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导向。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对区域内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全面了解该区域的资源、环境、社会的承受力,从而为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最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环境影响评价的学科性质上看,其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的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这对于相关科学技术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1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指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实现。从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看,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依据,将可持续性作为识别、评价人类活动的影响标准。
2.2环境影响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
在如今,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的主要发展目标,这就需要所有的社会活动的开展,都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进行,必须在项目决策的之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并制定合理科学的实施方案。
2.3二者结合有助于改善现阶段的环境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和可持续发展都关乎着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改善环境问题的良策,同时这也是对人们的一种警示。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有助于实现现阶段环境问题的改善,推动社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方向
3.1环境影响经济评价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其是指对环境影响进行价值估量,对环境费用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现经济体系与环境体系的连接,同时这也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项目经济分析,不仅可以拓展环境科学的范围,引导人们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到环境问题,增强对环境问题的新认知,还可以对为项目活动的选址、布局提供基础,制定适宜的规划,缓解环境问题。在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视角下,借助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可以实现经济活动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
3.2环境政策评价
环境政策评价(简称PA),即政策评估,其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借助特定的手段,对各种环境政策进行衡量、分析、比较、评估,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如下图所示:借助政策评价的目的,就是将环境问题纳入政策制度中,对各种政策的选择进行分析,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建立起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决策机制。借助环境政策评价的预测结果,可以对政策进行合理的更改和完善,提升政策方案实施的价值和环保价值。
3.3战略环境评价
战略环境评价,简称SEA,其是指EIA在政策、计划、规划等方面的应用。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之下,通过对一项具体的战略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战略方案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过程,获得分析结果。最终依据分析结果,协调战略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战略方案失效,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3.4区域环境评价区域环境评价,简称REA,其是通过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并将其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筛选出来,依据问题存在的特点和影响,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另外,还需要研究区域的环境容量,以及承载能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将环境污染问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4.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向思考
4.1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影响评价诞生之初,人们将环境问题的焦点,放在项目层次上,再加上方式技术的限制,导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用于建筑工程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愈加复杂化,环境影响评价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多。首先,没有明确的要求,只能够针对项目建议做出反应;其次,针对多个项目,并没有对其累积影响进行考虑;再次,缺少替代方案;第四,开发者的主观意志影响过大;第五,评估和管理缺乏有效性;最后,针对区域项目,缺乏指导技术原则。
4.2环境影响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如今的环境保护工作中,预防原则作为重要的内容,必须得到有效地落实,才能够增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性,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国内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地从事后治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模式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才能够在大规模范围内,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为了环境影响评价更好地实施,所以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其次,解决途径的制度化。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焦点问题,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环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而若想有效地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制度化的解决措施。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国家可持续发展观的需求,结合本地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情,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优化,为具体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再次,拓展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在环境问题的预防和治理过程中,需要在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纳入社会影响评价、经济影响评价等内容,并将其整合成一个综合性的影响评价,建立起政策分析机制,以便今后能够及时地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进行调整和管理,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扩大环境影响评价对象范围。从本质上看,建筑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的最末端,所以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环境影响评价,仅仅是修补性的作用,并不能影响最初的决策布局,在这整个决策链的顶端,包括战略、政策、规划等内容,对于环境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伏性等特点,对于经济的发展态势具有主导性的作用,直接影响最终的生态格局。所以,仅仅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是不够的,还需要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畜牧业发展大国,可以说畜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据的比重以及其所具有的经济地位至关重要。因此,近些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规模化、科学化及集约化养殖逐步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可也正因为如此,养殖业大规模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影响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污染情况的加剧直接威胁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所以,探究畜牧业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的综合治理对策,对于提高畜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促进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我国畜牧养殖发展现状及其环境污染情况分析
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发展现状看,其所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尤其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之下,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不断进步的关键[1]。简单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缺乏从立法层面对畜牧养殖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制定和规范,这就导致养殖户本身的责任意识不强。现行的法律条款中,并没有针对相关环境污染现象的具体惩处对策,所以养殖户往往忽视法律层面的监督和管理,在生产及养殖过程当中违法排污,最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果。第二,对畜牧养殖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导致其对环境问题的保障力度不够,从而造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从国家角度来看,并没有设立在生产不同阶段的相应技术投入,同时由于养殖户本身对饲料与环境的关系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养殖过程中盲目增加饲料以导致畜禽的排泄物中重金属超标。同时,针对相关饲料配比的研究比较匮乏,这就直接造成排泄物中有机磷含量增加,加之没有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影响环境发展。除此之外,畜牧养殖区域规划不够科学、养殖审批流程不够规范、生态养殖技术投入力度不够等都是严重影响我国畜牧养殖发展的关键,也是未来必须关注的问题。
2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
2.1注重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象的立法支持
从现阶段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来看,首先需要从立法层面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象进行监管和制约[3]。立法应该包括对畜牧养殖部门排泄物处理的标准制定,明确其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相对义务。在环境管理问题上要严格审查,严格监管,这样才能做到严格执法,对违法者进行全面责任追究和惩处,充分体现法律的威慑力。
2.2对畜牧养殖区的规划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
畜牧养殖区域的划分及具体规划必须严格经过相应审批流程。在实际审批过程中对养殖圈舍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尤其需要将废弃物的处理作为养殖区域建设的根本指标。同时,在对养殖区域进行布局时应时刻秉承科学合理原则,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效益的最大化。
2.3注重生态养殖技术的投入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投入生态养殖可有效改变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业整体技术水平偏低重产能且轻环境的特点[4]。所以,需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注重饲料配方的优化,同时尽可能培养优秀品种的畜牧种类,加之对排泄物的科学合理控制与综合利用,最终确保在技术支持下以及有效监督管理之下切实提高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的治理水平。
3结语
在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其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控制和管理将成为畜牧养殖人员工作开展的重点,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不断发展,提高我国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做法。
参考文献:
[1]吴勇.畜牧养殖污染环境的综合治理[J].河南农业,2016(11):111.
[2]亚森•如则.畜牧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思考[J].甘肃畜牧兽医,2016(3):44-45.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十分严重,环境问题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而且也影响着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这样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已经迫在眉睫,环境监测就是对通过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合理的监测,以监测结果来对环境的治理进行确定。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主要包括:调查背景情况、现场取样、数据采集、优化布点等。
一、环境监测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这对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破坏。例如,在发展过程为了解决土地,开山毁林,这使绿化面积大幅度下降,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升高等,而要想对种种环境问题进行治理就必须要对环境进行监测。
环境监测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也逐渐受到了人的重视。环境监测可对环境质量进行详细的监测,依据监测数据对现阶段的环境状况进行合理分析,然后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保护上较为落后,同时发展速度也相对较慢。目前我国的工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也变得更加严重[1]。因此,对现代工业进行监测,对工业的排放物进行监测,是必要的,只有监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后才可以进行排放,这样可以对我们的生活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还可以将检监测数据及时、准确的反馈给环境部门,这对环境治理有着重大意义。
二、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地质学、生物学、化学利用土质、水质、气体等对环境中的介质进行检测。通过这些学科对环境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并通过相关的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便可得到污染物的具体成分和污染程度。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有着巨大作用。现阶段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质环境、气体环境、土质环境、噪声监测等,这些监测内容几乎覆盖了污染环境的全部因素,通过对原有数据和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再进行科学的分析。分析数据的人员在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学科的知识会经常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被应用,而只有在获得到准确的数据后才能在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对比后才能了解环境的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2]。
科技的发展使环境监测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多,环境监测技术也在日益成熟。在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化学是被应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其中在分析过程中经常会应用到色谱分析法、重量法等。在分析过程中使用合理的化学方法可以是样本得到更准确的分析,更精准的获取污染物的含量和污染物。生物传感器是现阶段环境监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监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观察氧化速度来分析污染物中成分,生物传感器具有准确性高、速率高、多次使用等特点,利用生物传感器可以更好的检测出环境中的有害物质[3]。
三、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环境监测在污染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使环境的治理水平能够得到提升,同时对环境治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对环境监测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4]。
(一)环境监测使环境治理更加具有针对性
针对环境问题进行的环境监测的种类有很多,对于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在开展监测问题上要采用合理的监测形式,通过合理的监测形式环境监测可以提高在环境治理上的针对性,这也就间接的提高了环境治理效果,将所遇到的环境问题进行合理的分解,这样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使环境问题更加容易被解决。
(二)环境监测使环境治理的区域针对性更强
环境监测主要分为两种:1.区域环境监测。2.厂区环境监测。在不同地区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物体也都各不相同,因此在环境监测中应当采取区域性对待,这样机型区别监测就可以发现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然后依据分析结果进行区域性治理,从而是环境的治理更加具有区域性,提高每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最终达到提升整体环境质量的目的。在采用区域性监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在环境监测中,监测人员要分清主次、分清重点,要对环境监测中存在的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点进行重点监测,提高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指导性[5]。
(三)环境监测使环境治理能够有序开展
一般来说,环境治理的开展需要有序进行,而环境监测正好提高环境治理进行的有序性。通常情况下,在进行环境监测前工作人员都会制定合理的监测步骤,监测的实施都会严格的依照制定的监测步骤进行。环境监测步骤的有序进行为了环境治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从而确保了环境质量的有序进行。
在现代的环境监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是人为污染,人为污染主要指的是生活污水的排放、工业、农业等操作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受现在市场经济影响,现代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重的注重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这也是一个意识问题,也很少有企业针对环境效益建立相应的治理机制。例如,目前我国很少有污水处理厂自身具有日检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污水处理厂对污水的处理。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盲目的使用化肥,任意排放家禽养殖产生的污水等都是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而在治理过程中由于对水污染的情况了解不清,也很难有序开展治理,而通过系统检测则可以让检测人员清楚的掌握水质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源,环境治理部门依据监测数据制定合理的治理方式,指派专门的环境治理人员依据制定的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对受污染的环境展开治理,使环境治理变得更加有序,提高了环境治理效果。
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不论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还是为了人们可以更健康的生活,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科学的治理。环境监测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有着促进作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环境治理同发达国家相比却较为落后,因此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环境治理问题的研究,而要想做好环境治理就必须要做好环境监测,因此我国需要对环境监测问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贾卫,李蕊,陈春飞,王凯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分析[J].广州化工,2011,10(23):179-180.
[2]王秀娟.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理的促进意义问题研究 [J]. 绿色科技,2012,10(10):23-25.
中图分类号:D9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104-01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并持续了长时间的高速工业化进程。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日益严重。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十分特别的环保敏感期。虽然国家的环保部门已经在国务院制定出相关条例之前就已经制定出《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这一关于环境信息的公开行政制度,但是一部分的政府机关以及企业,为了发展地方的经济或是凸显出政绩等原因,通常不惜牺牲自然环境以求本地的GDP增长。但是,近年来,公众积极参加环保工作以及相关的环境权利的意识也开始迅速提升。
1 什么是环境信息的公开公益诉讼
环境信息公开是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领域之一,同时也是环保主管部门以及有关的政府部门能够依法、准确、及时以及全面地将企业环境信息、政府环境信息以及其他的必要的环境信息进行公开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公众的管理、公众的参与以及公众的服务,防止出现由于政府关于环境的决策过于片面而出现制度失衡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是主导,各家企业是问题的关键,NGO是问题的媒介,而公众是这一问题的主力军。把环境信息问题放到公众的视野中,既能够使公众对政府进行监督,对企业进行约束,还可以提升关于环境决策问题的公信力、民主化以及科学化进程[1]。
公益诉讼指的是为了维护社会与国家的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制度,这也是我国在公益诉讼的制度建设问题上的新起点。然而,法人、公民或是其他的组织通过诉讼的方式对破坏环境的违法的各种行政行为提起关于环境公益的相关诉讼,将由法院对其直接追究违法责任。这在我国的法学界中还是一个新的话题[2]。
2 关于环境信息的公开公益诉讼面临的困难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公民维权意识、环境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关于环境纠纷的案例开始逐渐增多。我国的公民,尤其是一部分环保组织都利用相关规定,申请环境信息的公开,但是,有关部门以各种原因推诿甚至拒绝对本地的环境信息进行公开,由此而引起的关于申请环境信息公开无果转而向法院提讼的案件越来越多。但是,在国家的立法仍旧缺乏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司法领域在这一问题上的开创性的实践要比滞后的立法更有价值。
2.1 立法阻隔
环境信息的公开是对人民群众所应享有的环境信息的知情权进行的保护,它是一种新的症行为,并且具有抽象行政行为以及具体行政行为双重的特性,同时,她也不仅仅局限在对财产权以及人身权的保护上[3]。然而,我国现在实行的《行政诉讼权》中所提到的合法权益只限于财产权以及人身权,案件的受理范围被限定在具体的行政行为上,由于我国的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并没有对公民在环境问题上的知情权做出十分明确的规定,也因为环境信息公开这一新的行政行为所具有的复杂性以及特殊性,法人、公民或是环境组织以信息知情权为由而提起的关于环境信息的公开诉讼通常都难以获得法院的支持。
2.2 公开申请的实体请求受到阻隔
经了解,中华联合环保会诉修文县环保局关于公开环境信息的公益诉讼案取得了比较圆满的结局[4]。但是贵州省安顺市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却分别驳回了本案原告以及上诉人的相关请求。虽然其中存在上诉、主体以及环境信息的公开申请等原因,也包含申请材料存在一定的瑕疵以及申请环境信息的公开对不准确等原因,然而由于相关法规中对于环境信息的请求权存在的限制性规定过多,也由于这部分规定原则性过强,并缺乏对于具体规定的解释,致使行政机关可以由此提出各种理由来回绝案件申请人的请求[5]。
3 现阶段中关于环境信息的公开公益诉讼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目前环境公益诉讼仍然属于新的规定,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也没有把这一条纳入其中。我们要积极的、稳步的促进环境公益诉讼的健康发展,并且要在能够 确定诉讼主体的范围时考虑到诉讼主体的社会信誉以及专业能力等因素,防止出现滥诉现象。但是,环境问题是与所有人的生存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休戚相关的,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权益以及长远的利益,拥有合法的公益诉讼权是我国公众的情同期待。从另一方面上看,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的确定对直接关系到社会中的各方力量以及公众是否能有效的参与到整个环境案件的过程中,因此,关于主体的界定问题也就成为了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是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基本法律,要认识到当下我国社会正处于环境敏感期以及转型期共存的发展趋势、环境问题的风险高发期以及公众的环境意识正处于升级期的严峻形势,处理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公众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的新一轮挑战[6]。
4 结语
在我国,环境的公诉公益是一项新的规定,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也没有把这一条纳入其中。要积极的、稳步的促进环境公益诉讼的健康发展,并且要在能够确定诉讼主体的范围时考虑到诉讼主体的社会信誉以及专业能力等因素,防止出现滥诉现象。
参考文献
[1] 赵正群,沈彩亚.环境信息公开公益诉讼现状考察[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5):32-38.
[2] 杨尚东,朱秀芸.环境信息公开与行政公益诉讼――由“启东事件”引发的思考[J].绿叶,2012(9):57-63.
[3] 龚峋,赵京慰.“环境信息公开公益诉讼第一案”探析[J].中国环境法治,2011(12):10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