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1 09:24:1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85-01

开放式教学策略满足了新课改对地理教学的要求,也迎合了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本文从开放式的师生关系、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开放式的学科关系三个方面出发,对开放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了阐述。

一、开放式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也逐步趋于开放化,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是从传统的师尊生卑的师生关系理念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严辞厉行来捍卫自己的,而事实上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发展,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当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压迫性的师生关系中时,学生就会逐渐产生被动和消极的学习心态,从而阻碍学生高效地学习地理。事实上,开放式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放下学习的束缚,让他们感觉在教师面前,就像在一位亲切的朋友面前一样,更多的思维火花和创新思想才会迸发出来。一方面,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在学习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面对面坐下来进行热烈的讨论,不仅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学生也同样拥有表达想法的权利和自由。例如,在学习“地图上的图例”时,由于地图上涉及了众多的图例,而这些图例中,有些是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有些则是较为生僻的,因此教师有时也很难迅速在地图上找到或是画出那些生僻的图例,一旦学生发现教师画图例时出现了错误,学生可以直接指出教师的错误所在。同时,教师也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指导意见,以虚心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错误,从而在错误问题的探讨上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师生关系是多样化的。师生关系并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关系,它会随着特定的情景而发生变化,比如,在课堂上,师生共为教学的参与者;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师生为互惠互助的合作关系;在课外,师生为生活中的朋友关系。在新课改下,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灵活地变换,才能实现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地理教学的开放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模式的探究上,也就是说地理教学要果断地放弃传统教学模式中因循守旧的部分,并积极吸取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的开放性。首先,我认为乡土式教学完全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在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主张将地理与实际生活进行密切联系。例如,在学习“气温与生活”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阐明气温与生活的关系及气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要让学生深入到乡土氛围中,去真切地感受一下书本知识在生活中的缩影。在学习完本节内容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研究课题“温室效应的控制刻不容缓吗?”在学生初次接触“温室效应”话题时,会认为温室效应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正常的现象,更不会意识到温室效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危害。为此,我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更加深刻地认识温室效应。经过充满乡土气息的教学,学生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必然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其次,可以开展开放式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我主张借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实行地理与图形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地理知识可以通过图形教学加以辅助理解,如地球的形状、经线和纬线、地球的五带、地图上的比例尺、等高线图的判断和利用、七大洲和四大洋、降水的分布等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形,那么学生的理解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还存在很多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利用,地理教学效率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开放式的学科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各个学科的教学都是相互独立的教学过程。但是在地理教学中,我提倡开放式的学科关系,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科知识点的回顾和讲解,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博学多才,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身的学识,要养成利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辅助教学的习惯。例如,在学习“传统工业区”时,我相信不少学生都存在很大的学习困难,这些困难可能来源于“传统工业区”知识点的枯燥无味;可能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可能来源于学生当时的情绪和注意力等。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到新知识学习的氛围中,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在历史学科中学习的三次技术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一旦学生能够准确回顾三次技术革命产生和发展的时间、地点和特点,学生对接下来的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学习,就会产生十足的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会随之进一步提升。可见,开放式的学科关系是建立在学科内部关系基础之上形成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更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从中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地理开放式教学策略研究,迎合了新教育的需求。地理教学只有不断地开拓开放式教学的策略,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高效化,才能提高广大初中生学习地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2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地理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成绩以及今后的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初中地理教学中却存在着课堂教学效果欠佳的问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虽然许多中学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引入了新的地理教学模式,并在改善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其主要表现为:1.教学理念的陈旧。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虽然新课程标准根据现代教学的发展要求,已经对初中地理提出了明确的素质教育理念,但是许多学校仍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如有些教师单纯地坚持“以教材为纲”,将学生的知识范围以及思维空间限制在课堂教学中,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有一些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学生展开“题海战术”,使学生在身心疲惫中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乐趣。2.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授知识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为维持所谓的课堂秩序,依然采用灌输式教学,从而使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逐渐失去了自主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实践了新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其对新教学方法的内涵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导致了其在教学过程中徒有形式,限制了教学方法作用的发挥。3.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初中生而言,教师的素质在其综合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一些中学在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要么缺乏重视,导致其在教学中缺乏积极性,要么缺乏发展意识,使得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些教学问题虽然角度不同,但是它们却直接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的效果,而要想改善初中地理课堂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地理教师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与实践。

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新知导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从心理和知识两个方面做好探究新知的准备,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堂导入,并根据不同的地理知识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在分析地震、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单刀直入”的方法,利用教学视频或者图片展示直接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从而让学生在直观的视听感受中,形成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对地理知识进行讲解,如让学生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分析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科之间建立联系,进而提高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地理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基本理念,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主动变革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认真研究新型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并大胆地应用于实践。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等。以探究式教学为例,教师在“认识地球”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先利用“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对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进行收集、思考、讨论,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讲述故事,并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结合亲身体验来探究“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最后,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汇报探究结果。恼庋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可以从人类认识地球的理论发展中认识、学习到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感受自主探索的价值,并逐渐形成探索的能力。

(三)发挥地图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几乎每一个章节都有地图,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地图中的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将地理知识融入到图形中,让学生学会“看图说话”。例如某教师在“等高线与地形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提出了问题“如何在平面图上表示山地的起伏趋势?”“为什么珠穆朗玛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通过问题引出等高线的概念,然后又引导学生对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的进行深入理解,进而形成理解并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而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意义,还可以为学生将来学习等温线、等压线等图形奠定基础。

(四)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将实际生活中的自然风光、生活模式、工农业发展状况等内容结合地理知识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价值的认识,增强其知识运用能力,例如在“气温和降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实践任务,即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一个星期内的气温变化情况以及降水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观察笔记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进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地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初中地理的教育上主要存在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队伍的建设不力等问题,因此,我们只有针对目前初中地理学科的现状进行改革,才能真正的提高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真正的实现新课改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曾佩青.初中地理教学如何构建高效生本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8).

篇3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65―01

作为一门重要的中学课程,地理教学还有很多需要研究、探讨的地方。这门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积极的带动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中对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因此,为了迎合这些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摸索、探究,不断追求教法创新,从转变自身开始,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初中地理教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教育界关于教学策略这一名词的具体界定尚存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教学策略应该被划分为是一种思想,认为教学策略应该是一种可以通过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等得以实现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原则或方法;也有人认为,教学策略只是某些教学概念的不同说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看到,弄清概念很重要。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1. 明确教育教学方向,培养学生兴趣。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初中地理老师们的教学压力也随之加大,教师不但要能传授还要会传授,要让学生爱上地理学习,同时还要培养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将教学与生活相连接,让知识的传授由浅入深,有计划、有层次地推进教学。

作为一名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他只有真正做到对学习产生兴趣,他才会自发的、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学习效果。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驾驭自然的能力与日俱增,对相关知识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地理教学在这一趋势的驱使下显得尤为重要,而值得高兴的是,地理本身就是一门很有趣味性的学科,它存在于生活的角角落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所以,让授课结合生活,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也要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作出相应的授课,做到教学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段。例如,教师可通过讲述相关历史典故相关名人轶事等人文知识,或是结合时事以及数理知识等来讲述、阐释知识点。还可以通过课下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是集体观看视频资料等活动方式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有图有画面有讲解的教学方式,是最能提高课堂活跃度的,教学效果往往也很理想!例如,笔者上课时,常常组织学生开展知识抢答或是竞赛,以此让大家积极思考、热情参与,这样学生就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教学效果很好。

篇4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注重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善于学习地理,并且能够将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一、从教育根源抓起

教师提升思想认知是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服务和管理的融合,采取随机听课、教学评价、学校达标会考调研等形式,进行跟踪调研,实行多样化评价指导,进而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认知和教学行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端正的态度进而实现地理教育管理目标。

对教师专业水平进行严格要求,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初中阶段,地理知识在思维逻辑上结构上较为缜密,地理知识较为抽象,特别是新教材的出现,留给了教师充足的发挥空间。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地理教育管理可以对教师进行全过程培训。即:参照农村教育发展形式,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帮助教师完成地理教材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使教师能够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图文并茂融合式教学模式;然后根据教学进度,对全市农村教师进行网络培训。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逐层分析,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实现初中地理教育管理的全面落实。

二、寻求创新型管理方法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平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分散,使得初中地理教育管理的间断。针对这一问题,只有寻求创新型管理方法--科研增效。

相对于教研活动,科研活动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可以参照农村地理教学情况,制定重点科研可以,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为目标,鼓励农村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例如:以“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为课题,分别设置不同的研究形式。例如:活动课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研究等,通过科学的方法深化研究设计管理,通过海陆的变迁,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研究板块构造学说,并能够让教师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特色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的课题研究,才能提升教师地理教学技能,进而在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实现农村地理教学的增值效应。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创新型管理方法更具有特色优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导向。不断的进行地理教学研究,将推动教师专业技能为研究对象,提升教学质量为热荩辉谔骄恐刑剿鞣⒄梗我想农村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将会得到大跨步式的提升,其教育管理效果将更为显著。

三、管理好课堂双主体

根据农村地理教师的教学和专业特点,实行双主体教学形式,即:地理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是一种合作形式,注重主体教学形式,进而抓住课堂教学管理。双主体在不同的教材中有着不同的效果体现。在某一个区域地理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某个区域为例,进而掌握了解区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方法的掌握而主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区域地理进行定位--定性--定向,探索出一条学习规律。在“不同区域差异”教学时,师生双主体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不同的方法。在学习自然地理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私利概念、规律的产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的神奇魅力,树立正确地理观念和学习态度。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师生结合共同研究人地关系的发展,进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另一方面,师生主体效果在不同的课堂状态下有着不同的特点。初中地理课堂分诶:新知识学习、知识复习、知识评讲;根据教学理念,在新知识学习下,以教师为主体影响主要表现在“示标”“定标”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利用沟通交流、课堂练习等教学目标中、在知识复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习理论知识,师生双主体影响下充分展现整合练习、应用练习等不同教学环节中。讲评主要是对习题知识的讲评,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双主体形式,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管理方法渗透在教学中,相互监督相互发展,进而改变农村地理教学现状,弥补其不足,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分别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课堂教学管理中注重实用性、管理好课堂双主体,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初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5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下的地理教学,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创新平台,作为地理教师,不但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体现地理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明确地理学科特点,做好地理学科定位

地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学科,也是现代七大基础学科之一,集人文性、自然性、科学性、生活性、思想性于一体,其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因此,作为地理教师,首先要明确地理学科特点,做好学科定位工作,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全球观和发展观。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地理科学教学思路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现状,掌握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懂得人与环境要和谐发展。地理学科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尤其是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所以地理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提倡从地理视角看待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例如,在教学“区域地理”时,要引导学生从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地形特征、环境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当地地理情况。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做好地理学科定位工作,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初始阶段,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课间活动的印象中,头脑中还留有活动兴奋的余波,所以难以进入良好的课堂学习状态。此时,教师应通过有效手段,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乐趣,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中,为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地理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干湿地区和降水地区的异同,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七月份,北京连降大雨,小明从北京出差到新疆吐鲁番,妈妈提醒他带上雨衣;九月下旬,小明要去广州出差,爸爸也提醒他带上雨具,你们说小明的爸爸和妈妈的说法对吗?为什么?”这个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贴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再引导他们进行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得出答案:爸爸的说法是正确的;而妈妈的说法是多余的。至于原因,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边看图边讲解,让学生明白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规律,以及雨带的推移规律和形成原因等。经过教师指导教学,学生终于明白:吐鲁番处于我国的干旱地区,七月份吐鲁番的气候炎热干燥、雨量极少,没有必要带着雨具;而广州处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且位于我国南方,雨季来得较早,退得却较晚,一年中的4月份到10月份基本上都处于雨季,所以带雨伞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好感,使他们愿意学习、喜欢学习。

三、巧妙设置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初中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辅相成,如果教师将生活中的常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将其设计成简单有趣的小实验,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故作神秘,对学生说:“下面老师要学龙王给大家造雨”,学生纷纷睁大双眼,表示不相信,于是教师在盛有大半杯开水的杯子上盖上一块铁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既没有云也没有雨,然后再拿出一块冰放在上面,一会就开始下雨了,学生表现出一脸的不可思议。此时教师要趁机提出问题:“降雨需要怎样的条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举手回答,这样一来,“锋面雨”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知识跨度大、覆盖范围广,但是仅仅依靠教师的口语讲解难以体现地理知识的综合性与系统性。而多媒体技术超越了时空限制,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呆板为有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地理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插图、统计图、地图等,用以解释地理学基本原理,尽管这些图简明扼要,但仍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我国的“水系图”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在屏幕上一次标示出黄河、长江、珠江,并用特效进行闪烁;在教学我国的“政区图”时,可以用不同色彩表示不同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等,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放大与缩小,便于学生直观观察。在教学我国的环境问题时,可以用多媒体将酸雨的危害、水土流失严重、臭氧层被破坏等现象呈现出来,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存在的环境危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总之,初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努力探究多样化的教学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魏慧生.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才智,2011(18).

篇6

每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地理教学也不例外。图像在地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篇幅,在教学中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抓住图像这个重点,可以扩大和提高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这是教学中的最大优势,能达到纲举目张的作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谈谈看法。

一、导入——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知的。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能从心理学的高度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联系的材料,则可以深化所学内容,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以图导课

艺术感染力强的图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南极地区”章节时,我用PPT出示了“南极洲的企鹅和冰山”。冰山下,出现了一群漂亮而活泼可爱的企鹅,课堂上,孩子们的眼睛一亮,脸上呈现出无比的喜悦。教师再开展新课的教学活动,就有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再如,在讲《中国的地形》一章时,导课时我就用地图展示了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大草原、柴达木盆地、辽东丘陵天山,它们或气势磅礴、或辽阔富饶;或起伏和缓、或地势险峻,给初中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导入新课。这样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加强了学生对中国地形的直观印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语言的魅力。

教师不但知识要丰富,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荒漠化的防治时,一首腾格尔的《天堂》前来助兴。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美妙的歌声自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美妙的画面。接着展示锡林郭勒草原退化图、草场资源退化图、世界草原面积缩退图。组织学生讨论:这里天蓝否,水清否,草嫩绿否?然后通过对比启发学生思考系列问题:沙尘暴的源头在哪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样,创设了学习的问题情境,营造了学习探究的气氛,推动了课堂教学发展。

二、老马识途(图)——教师练内功

打铁首先要自身硬。总结《中国地形》一章时,我绘制了一幅中国轮廓图,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上我国主要山脉、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等。学生也跟着模仿,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绘图能力。这样不仅起到了小结的作用,还给学生做了绘图的示范。老师要学会做个“老马”,识图的“老马”,绘图能力强的“老马”。图像有哪些类型,对应有哪些合适的教法,教师需要苦练内功,做到胸有成竹,以此按图索“计”。

1.地理景观图

地理景观图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例如:八年级下册12页图5.16“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

第一步,读图名,知道该图是什么内容。第二步,看西北地区东西部自然景观有何不同,并把自然景观自东向西排列。第三步,分析造成东西自然景观差异的自然原因。第四步,综合评价。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2.区域地理图

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地图是区域地图,也是中学地理的基础。教师在讲我国的“青藏地区”,需要在黑板或者投影画图时,要抓住区域的轮廓特征,要画出其“骨”。可速画出“青藏地区”轮廓图,引导学生观察出区域图像一只“登山鞋”。青海区域像个“兔”,青海湖像“兔子的眼睛”。此图一现,就迅速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后面的教学内容就相对容易了。

3.自然地理图

例如:在讲到热带草原气候,教师要知道自然地理图必须能反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教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两幅图,即一幅树木高大、草类茂盛、降水、动物悠闲吃草的图。另一幅只有树干、枯草没有动物的图,这样便将热带草原气候内容生动鲜明地展示出来了,省时、简便,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

4.地理漫画

漫画是通过一种夸张的手段,揭示反映一些问题。比如,在讲到滥伐森林时,可以采用漫画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小鸟的悲哀”的漫画:树木被人类砍光,落在斧头上的小鸟悲哀地说“请把我也带走吧”。滥伐森林所带来的恶果通过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中受到了环境教育。

5.人文地理图

在讲述美国工业的分布时,可以简单地把小汽车、钢铁炉画到东北部;在南部画上石油、飞机图例;在西部配以电子图例。这样美国工业的分布既形象又生动。

6.地理图表

有的地理图表是通过设计一些简明生动形象的图来反映地理问题。例如画一个圆按比例分割四个地区反映我国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地区分布,就属于地理图表。

三、在填图、绘图上下工夫,促使学生养成动手的习惯

填图、绘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学习和地理技能的培养,但不少学生却把它视为地理学习的一大难点。为什么呢?我经过认真调研发现地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有:

1.读图方法的运用不到位。

2.没有画图习惯。这与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有关。从教师方面看,教师重地理课本文字传授,轻画图在地理课上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画图的意识和习惯。从学生方面看,大概有以下两类:一是学生嫌画图麻烦,只注重对地理知识机械的记忆。二是能画图,但不规范,不能正确地表达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画了等于没画。图画不清楚,不该画的画了,该画的却没画,从而引起对知识理解错误,久而久之就不爱画了。

3.地图混淆不清。学的图越多,但没深刻理解,就可能容易产生混淆。

4.学习地图的兴趣不够。

初中生在学习地图的过程时,体验地图的实践性力度不够,不是积极主动地运用和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自然难免。

好习惯影响一生。在填图训练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学风。

一是学生准备纸笔,以备根据教学内容随时动手动笔的需要。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动手填图、绘图习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讲画结合,既能密切配合教材内容,又能补充课本插图、地图册、挂图等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绘图的要求有补绘课本插图、彩描分界线、转绘数据表格等。如学习区域地理时,先画出区域轮廓,然后依据教师讲授,再分别把铁路、河流、山脉、矿产等地理事物画在轮廓上,绘制成简图。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学生的绘图技能、情操和地理审美能力等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比如,通过在地图上量距离、定方向、识比例,学生能从中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作用,把填图训练做好,这对综合性的立体空间概念的形成、激活思维、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大有裨益。有意无意间,一幅幅图像输入存储到学生的大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被激发出来。

二是地图上做文字标注的习惯:自西向东、自北向南。

三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培养准确的绘图习惯。

四是文字、间距、位置要正确严谨。

对于教师来说,还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地理学科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根据地理的学科特点,地图使用频率高而且变化大,目前,网络资源发达,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下载、整合、加工所需要的课件,有时能达到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的效果。这时,鼠标轻轻一点,所需地图就映入学生的眼帘,课堂容量大,教学效率高。但在使用中要注意适量的原则,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变成声光电的大舞台,从而喧宾夺主,削弱课堂教学的作用。

总之,课堂上抓住了地理教学的重头戏——图像教学,实施合适教法,传授适当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师素养,必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篇7

一、我校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模式化”

经过多年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而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就是“公式化”,即“我说你听,我写你抄”。虽然教师的讲课有条理性、连贯性,但是却缺少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没有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

地理课堂上,教师未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参与到教学当中,而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教师“唱”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只知道机械地记笔记。然而一些地理知识不是靠机械记忆就能掌握的,需要学生去理解,需要教师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3.“死记硬背”的方式依然在用

因为面对考试的压力,所以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也被老师默认了,这种方法只注重学生记住知识的效果,没有考虑学生有没有真正地理解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

4.只注重理论,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地理教学中,教师一般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让学生参与实践,而实践的本真就是探索知识的过程,它的重要性不容我们忽视。

5.学生的态度极不端正

因为地理这门课程不属于中考科目,所以学生对地理这门课程重视不够。他们对地理的态度总结为以下几点:(1)对地理课不感兴趣、不重视;(2)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3)上课前从不会预习;(4)在地理课上不能够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问题讨论;(5)不会在课后及时整理地理课的笔记;(6)不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因此不爱学地理;(7)小学没接触过,没有学习的基础。

以上诸多因素给初中地理教学和成绩的提高带来了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改变现状。

二、改善我校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的方法

1.改变备课的方式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要想教会学生,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教师改变备课的方式,做好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和研读新课标的工作,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使课堂保持活而不乱。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目前的地理教学中,笔者改变了以往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自学辅导法”。这种模式将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了学生,我先让学生用大概20分钟的时间自学完成本节课的基本内容,之后我再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学习结果,最后再用5分钟时间解答学生的知识难点,5分钟时间选做一些课后题,2分钟让班干部检查作业情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当中。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3.改变学生的“听课”方式

以前的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忙、学生闲,而现在一节课始终有学生参与。包括简单内容的自学、探究问题的谈论、同桌之间的讨论、小组之间的讨论。可以说一节课就没有学生闲的时间,课堂纪律也比以前好多了。

4.改变提问的方式

以往的教师提问学生的方式很单一,只是让学生起来直接回答,这种方式弊端很多。现今,大多数教师都改变了提问方式,如让学生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讲某节课学过的内容、在黑板上写出重要知识点、全班听写等。经过一年的尝试,学生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学习自觉性有了一定的提高。

5.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地理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当学生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使自己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时,他们就会自愿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校学生大部分养成教育差,好习惯谈不上,坏习惯倒是不少,着实让我头疼了一番,也花了不少精力,但是经过耐心的、反复的强调,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了好的习惯。

6.改变作业的收批方式

原来教师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让学生课后做,结果不言而喻。第一次几乎每班六十几人都交,第二次少几个,第三次……最后交的只有十几个人,学生天天为作业而发愁。如今,教师改变了作业的收批方式,作业就在课堂上做(就是自学导学案),课堂上讲,同学之间互批,课代表、班长检查作业情况。虽然有时时间有点紧张,只要安排紧凑,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仅是笔者在地理教学中的探索,好多方面还不成熟,需进一步摸索和尝试。我们教师要积极努力地寻找新的教学突破口,努力钻研,充分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篇8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直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而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该时期是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心里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心理活动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这些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对我们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地理课堂中,教师如何做好教材和学生的桥梁,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以达到地理课堂的最优化呢?

一、进一步挖掘视听素材,提高地理课的艺术欣赏价值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的过程中讲解讨论理的时间不宜过长,难度过大,否则会造成老师领着几个学生在动,大多数学生不是不动就是乱动。可适当精选一些优美的民族音乐和风光片作为欣赏和调剂很有必要。比方讲亚洲地形时,选择播放刘欢和韦唯演唱的1990年亚运会主题曲《亚洲雄风》,并把歌词打在投影片上,让大家一起跟着唱,唱过后乘着学生的兴奋点马上利用歌词来和学生一道分析亚洲地形的主要特色。总之在选材的过程中要力求有鲜明特色,画面优美,解说风趣,学生喜闻乐见。太正统古板的介绍片一般不宜选播,否则既费时间,效果又不佳。另外在看之前一定要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或投影片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听收看,另外时间最好控制在15分钟以内,否则有学生就会坐不住,注意力分散。再则音乐、片源可以是来自学校的电化教室、教师自己搜集,也可发动学生一道来搜集,扩大资料来源,还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二、借鉴语外史政等课的活动经验,把表演引入地理课堂

过去我们主要搞过一些课堂5分钟地理知识介绍,但形式比较单一,以演讲为主,加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效果并不理想。细细想来,学生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导游和演讲家,不妨把多样的表演引入地理课堂,比如可让唱歌好的学生,课前找个音乐伴奏带,在课堂上领唱独唱一首特色民歌,效果一定比播放一个现成的音带效果好,象《北国之春》、《铃儿响叮》、《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牧羊曲》等民歌都是不错的选择。会拉琴的同学来一段独奏,而平时调皮又有一定表演才能的同学不妨来个外国民俗表演,如澳大利亚毛利人的碰鼻礼、三大宗教的不同祷告形式,不同国家的舞蹈。在讲国家地理时,可分别请一些同学事先准备好熟知一些国家的主要地形、气候、河流、物产、城市、工业产品、娱乐风俗等常识,然后来个吹牛比赛,夸夸×国好,几个同学分别代表不同的国家,谁把牛皮吹错掉就自动下台。有条件的活,可组织学生来个世界风情表演大会,把全班大多数同学调动起来,参与唱各国民歌、演讲、地理小品、民乐演奏、时装表演、地理游戏等活动。结合学生民主评议和专家评审来评比优秀节目。

三、通过摄影照地理、美术画地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及观察能力

各国有各国的特色风光、服饰、建筑、娱乐活动……利用课堂的部分或课外时间,也可让学生画一画反映各国各地区各自然条件的典型动物、建筑、风光、娱乐、服饰等图画。可在适当地点进行展出或评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让师生一道来搜集中外地理风光及风土人情照片及资料,在地理教室举办小型展览或竞赛。也可以利用画地图来学地理,课前可要求学生准备一张透明纸,描绘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轮廓,然后讲到一个知识点就把它写画在图上,一个国家或地区讲完,它的每个知识点也就相应画在了图上,比直接用现成的地图讲记忆效果更好,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画得好的同学,还可上黑板来进行板图比赛。这样喜欢画画的同学又有了地理课上一展才华的机会。

篇9

中图分类号:G423.07

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新教改的实施和深入推进,初中地理学科在课堂授课的有效性方面急需提高。课堂的教学是教育实施的基础也是必备的的环节,怎样才能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问题。所以,打造专业的教师队伍,完善教育教学的管理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势在必行。本文简单阐述一下当前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详细的提出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初中地理的现状

1、初中地理的现状

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应该是大部分教师共同感受,在新课改实施的推动下,课堂教学急需进行改变。当前的课堂现状表现在:首先,费时多,效率低的现状明显,在课堂上老师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讲课,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欠缺。这种教学模式完全是田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的开拓,出现费时有效率低的现状。其次是机械的记忆,理解操作的少。初中的地理会有大量的地图需要记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进行机械的记忆,而且效率低下,在实验室里的实际操作动手,观察模型进行记忆。另外,有些老师为了应付考试提高学生的成绩,划重点的教学模式,遗漏很多的教学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能够借助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在新教改的指导下,课堂的有效性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当前的形式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二、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以新课标为基准,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新课改的的要求是以学科课程标准替代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模式,分学科的进行有针对的教学,是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新教改的大纲中分学科的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标、方法、进度、内容要点、注意事项等问题,针对相应的学科进行适时地调整。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有效性实施的主体,教师首先掌握教学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备课,了解新增进的内容和以往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在自己的教学实施中摸索出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根据地理课堂的自身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启发授课、探究式、体验式、讨论式、研究性学习等多种的教学方法,这些的教学方法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穿行相应的教学。在这些方法中没有哪一个绝对是最好的,这就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达到教育的目的。地理的课程是一种人文兼备的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地观念。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如,地理区位因素的内容设计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课型,在学生阅读后能够总结出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然后再对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通过师生对话、学生间的互动合作,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在长期的深入实践中达到教学的目的。

2、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地理的教学中图形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不仅会看图更要学会画图,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画图能够明确区域中的地理位置。在以往的教学中仅仅通过对地理位置的记忆,印象不深容易弄混弄错,记忆的相对模糊,通过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纸上画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根据自己绘画相对应的的区域掌握相应的人文地理知识。在课堂中进行绘画的教学方法,不但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绘图进行记忆,还可以借此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进行知识相补的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就是能把理论与知识结合起来,如,星体日照图气候锋面图等等,绘画的过程是学生实际动手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记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发散的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理的知识贯穿于实际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公路上行车,你要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意识,能够很好地掌握前进的方向。还能够了解季节的交替、昼夜的交替这些自然现象是怎么形成的,这些是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形成的;海市蜃楼、日食、月食的成因等常识。再如了解地表外力作用的程度与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另外,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生产和生活的热点问题,主动地把地理知识与社会热点紧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觉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结束语

在新教改下提高中学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新的政策的指导和带领下,需要教师队伍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变换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学的的能力。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总结,高在教学中的能力,促进地理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篇10

一、初中地理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在教育手段、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就其发展现状来看,依旧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学生掌握的地理书本知识比较片面,对知识的英语比较欠缺。教材中提到的许多地理现象,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都难以实现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其二,教师教学手段枯燥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低。地理学科被成为文科中的理科,这对于一些文科偏好的学生来说,地理学习就会产生一些困难,其中包括数字计算、公式记忆等,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地理学习的障碍。加之教师教学手段相对枯燥,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一些枯燥的数字计算与公式或者理论知识记忆阶段,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其三,教师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即教师传授什么,自身就接受什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有的实践和操作,都没有体现出来。这些都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而生活化教学恰好可以有效弥补与改善这些问题。因此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更好地融入到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当中,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景

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其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地理知识,并且通过基础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认识大千世界,将地理知识带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以期通过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情景的创设。教师要找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地理事物,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例如,教师在讲到“多变的天气”这一节内容时,如果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将一年中的节气按照顺序背诵下来,那么将非常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很有可能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将从前记忆的知识遗忘。所以教师就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情景的创设,比如选择立夏这一段时间中,某地的气温变化数值,然后分析该地区风向、天气、温度之间的变化,并且分析其中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学习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将地理知识进行渗透。

(二)关注挖掘乡土资源

实际上初中地理教学中,许多知识都是出现在人们身边的,而这些都是可以作为重要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开展学习的。所以教师要具备挖掘身边乡土资源的能力,丰富地理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提高学生对身边地理事物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地理事物的探究精神。例如,“水资源”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除了要利用课本当中涉及到的一些数据和理论知识,也应该依据课本给出的分析思路,从现实角度着手,从现实中找到与书本内容相切合的现象。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当地进行水资源情况的考察,包括水资源丰富程度、水资源污染程度以及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边乡土资源挖掘的重要展现。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到当地水资源调查工作当中,对于这些数据都有了明确的认识,所以学生从内心就会形成对是资源的节约意识以及对水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这些身边乡土资源的挖掘更有利于学生提升观察能力,对学生个人接受初中地理知识也有所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行知曾说“知行合一”,所以在完整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对于学习、实践二者皆不能忽略,且二者只有充分结合,才有利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实践的内容,这些可以放在课堂教学之后,也可以放在假期阶段,如让学生将自己和父母出去旅游时的照片拍摄下来,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拿来与大家分享。可以分享照片中拍摄的景物,辨别当时的季节,气温、天气、风向是如何变化的;也可以与同学共享当时选择的交通方式且简单分析这一交通方式的利弊;还可以与教师探讨自己去旅游的景点属于怎样的地貌,这一地貌具有怎样的特点等等,这些均会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

(四)地理教学为学生现实生活服务

初中地理教学最终要实现到生活的回归,始终秉承学习内容为生活服务的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或者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太阳一天当中的变化轨迹,并持续观察一周,每天同样的时间点,太阳的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化。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从表面看来太阳是围绕自身自东向西转的。但是教师也要及时地告诉学生,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所以我们自身也是围绕太阳转动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让学生更乐于去探究知识,对于提升地理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要注重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融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8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善。初中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更是现代人必须要掌握的学科工具,地理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学科作为初中地理的重要课程,其教学策略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愉快教学策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

一、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现状分析

1、愉快教学表面化

在初中地理实践教学中,虽然教师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引导学生自主看书找出答案,但通常设置的问题并不难,翻开课本便可以找到,教师问学生答进行的很顺利,但这只适用于较为浅显的教学内容。在讲解难点问题时,教师的主体作用便显现出来,他们非常努力的引导学生,部分学生也很配合老师绞尽脑汁的回答,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得到学生及时反馈而感到失望,学生在教师的反复引导下没有得出标准答案而感到疲倦。一节课下来,在讲解简单知识点时师生合作交流愉快,但讲到重点内容时,互动却少了,主要以学生的听为主,愉快教学过于表面化。

2、愉快教学局限性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这样的情况,愉快的教学氛围只局限在教师与部分学生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考虑问题时间不够,只有反映快的学生考虑出来了;教师设计的问题过难,一部分学生解决不了;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顾及到全部学生,所以只有举手的学生有机会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导致其余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逐渐对地理学科失去学习兴趣,愉快教学便失去了意义。

3、愉快教学虽活但乱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转变,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更大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氛围非常活跃。但有时由于学生们的情绪过于高涨,难免不好控制,这种课堂虽活但很混乱。有时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回答积极性很高,都争着抢着要回答,但是却没有认真听其他同学的见解,殊不知别人回答的自己又回答了一遍。有时学生们为了抢答,胳膊伸的特别高、身子前倾、甚至站起来,遇到这种情形时作为教师,既高兴又非常的无奈,高兴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无奈的是真的不愿意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这毕竟是课堂,要掌握好度。

二、愉快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

1、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擅于抓住课堂随机出现的情景变化,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努力为学生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成就感,多以正面鼓励为主,使学生看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活跃,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还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自学能力很重要,这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不由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采取直观形象化教学手段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地理学习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采用信息技术使初中地理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化,更利于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地域性、综合性作为地理学科的主要特点,其决定了地理学科仅用文字表达是不够的,还要使用景观、地图、影像、插图等等,这样才能直观的展示出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现象,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愉快教学策略的实施。初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知识,学生的想象力是很局限了,在复杂问题上很难掌握,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以幻灯、挂图帮助学生想象,由于这种手段过于单一,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运用多媒体的功能,能将复杂抽象的地理概念动态的表现出来,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同时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教师的语言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脑力劳动效率。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传授信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生生的沟通、交流。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艺术化语言,就很容易激活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开展愉快教学:第一,巧用谜语导入。在实践教学中,笔者会为学生们讲解地理谜语,将学习的地理知识作为谜语的谜底,运用谜语点拨和引导学生,并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这不仅增加了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巩固知识。第二,引用谚语。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把谚语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同时还起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谚语本身就是一副鲜活的地理景观画面,其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使难懂的知识生动形象化。第三,妙用歌曲活跃课堂。现代歌曲内容丰富,很多歌曲中蕴含了地理知识,一首好的歌曲不仅能借景传情,还会给人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巧用蕴含地理内容的歌曲,会使教学生动活泼,学生也更乐于去探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

综上所述,愉快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地理知识能力有很大帮助。在愉快教学策略实施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采取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讲解地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同时还要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愉快的教学活动,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必定得到整体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