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4:2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育的数字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要建立站并转变其网站功能使其功能多样化。大多数的教育期刊都有其特定的网站,但其功能单一化,读者难以从网站上获取相关有用的信息资料,这间接影响着读者对于期刊的信任度。所以教育期刊的数字化营销的第一步就是要转变网站的单一功能,使其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更加注重信息资料的采集,针对广大读者的特定需求来制定相关服务策略。上海等许多大城市的教育报刊在其网站上增加了很多与教育职能相近的社会内容,如相关教育培训学校和机构,这样有利于读者在阅读教育信息的同时获取更大范围的教育资料。二要着力打造具有相关特色的教育期刊,设立教育论坛。教育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方向来打造不同风格的教育期刊,并在这些期刊下设立教育论坛,其中可以设置相关的教育主题,同时聘请一些教育专家担任讲坛人,在线与广大读者朋友进行教育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三要根据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和兴趣增设相关阅读书籍和资料,打造个性化阅读空间。各教育期刊社要根据读者在教育网站上阅读的水平和书籍类型进行特色书籍分类和整理,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为读者制定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四要增加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教学服务。通过设置这些项目,让读者对教育期刊更加具有信任度,也大大地推动了教育期刊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其营销利润。
与读者进行互动
[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3-0031-01
职业教育是我国各职业院校的办学基础,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保障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数字化资源平台是网络时代下的新兴产物,也是新时期社会对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
一、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构理念
(一)通过网络形式呈现内容
在现代化社会,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受到了强有力的推动,教学资源也呈多元化发展,例如超文本形式、多媒体形式、虚拟仿真以及友好交互界面等,保障教学资源处于共享状态。在资源平台构建过程中,首先应注重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也就是通过网络形式来呈现。在网络环境下,相关资源能够全球共享,同时在特定条件下获取资源。网络形式可以让教学资源更具拓展性,可以实现在现有基础上的扩展与补充。换言之,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构建需要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保障教学资源具有工具性,使之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教师的教学工具,实现构建、探究知识的功能。
(二)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职业教育不同于正规高校,其更注重教学的实践性,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知识。因此,在资源平台构建方面,应凸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就是同样注重实践性。具体而言,在资源投入上应避免理论知识比例过大,可相应投入专业就业要求、实践单位、实习内容等知识,将职业教育的特色表现出来。
(三)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客观性
构建资源平台时,资源的存储应丰富,保障教师与学生能够利用平台获取所需资源。同时应注意上传资源的客观性,避免虚假信息或是落后信息影响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判断。传统教学使用的教学资源系统相对具有独立性,信息交互较少。对于资源平台而言,其日常办公管理、行政业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均属于不同职能部门,信息交换较弱,故教学管理效力偏低。因此,资源平台的构建应注意信息交互,让丰富的教学资源之间相互联系,同时保障其客观性。
(四)以专业作为中心
面对数字化时代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平台构建必须清楚认识到其主要功能,保障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同样是将资源输入平台中,现阶段的资源应注重课程与学科的前瞻性与前沿性,并且适当加入教师自己的总结与归纳。同时,还可以结合专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将案例分析纳入资源构建范围,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能够进一步了解其运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敏感性,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培养有效的专业素质,为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数字资源
数字化资源平台的构建必须依托丰富的资源,其包含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收集以及现有优秀资源的开发两方面。
1.网络资源采集
这方面资源的收集应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以及网络传输下找出有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网络资源,教师通过互联网采集、挖掘、筛选出适合学生职业素质优化以及职业技能提升的资源。同时还应结合在校学生的特点及教学需求,将更多先进教学理念与模式引进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2.优秀资源开发
资源平台的构建应由不同类型、层次的教育人才充分开发现有资源,尤其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提升平台信息化水平。同时整合现有各类型资源,开发出适合现阶段教育的优秀资源。
(二)建设技术体系
教育平台应立足于身份认证技术、数据库检索技术以及SAN网络存储,以便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统一管理。技术方面需要注意的要点较多,重点在于以下几项:
1.数据协议
应考虑到教学资源特有的灵活性、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在操作协议上灵活处理,例如对资源元数据的采集上,可利用OAI-PMH协议来实现数字资源间的贯通。
2.资源标识
资源平台中的数据在数据表中应确保唯一性,同时注重数据检索速度以及搜索完整性,这需要与数据库之间有良好衔接。另外,平台控制层中的数字对象应可实现操作持久性,保障各区块之间紧密联系。
3.检索技术检索需要考虑到数据库的相应速度与能力,将检索到的数据整合并呈现为有效资源。平台构建可利用WebService实现对元数据的检索,保障课堂教学中可及时检索到目标资源。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主要的创作元素包含了画面和声音,在影视教育中,录制声音是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些艺术院校开设了影视录音课程,主要内容包含影视录音基础、影视声音精品读解等,在数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数字技术和设备等,为开展影视录音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想和方法,因而为影视录音教育的开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一、数字化时代影视录音教育理念下的“声音录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频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增强,基于音频技术角度,影视录音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分别是模拟录音和数字录音,但这两大过程的声音制作理念和制作方法却是有很大的差异。
从初期影视制作中可以看出,影视制作时采用的是模拟录音方法,所使用的录音设备包含效果器和调音台等,工作人员将现场中的声音加以录制,将声音和画面“贴上”。
在进行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也采用此方法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向学生传授如何操作和使用设备的方法,将有关声音录制下来。然而,因为受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所以对学生进行实践创作产生了影响,主要问题如下:
(一)声音设计空间和创作题材具有局限性
在实践过程中,重点放在了操作录音设备、录制现场声音,使得画面和后期制作相吻合。那么,在对设计声音时,对现场声音予以真实还原和记录,或者是运用平铺直叙的方法,但缺少创造声音的空间,通常情况下,学生用声音记录故事和有着戏剧冲突的场景,如果要对其进行创作,只是在后期加上音乐,甚至是运用设备对声音进行夸张和变形处理。
(二)设备操作比较复杂
在模拟录音阶段,采用的是一系列设备,包含周边设备、调音设备进而抢音设备等,学生无论操作哪种设备都需要掌握较多的技术要领,学生在连接各种设备时常常出现错误,常见的问题有连接线屏蔽效果不佳、电池电量不足,从而导致串音信号问题频繁发生。这些训练是对录音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但对其他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要求其具有声音制作和设计能力,并不是连接和操作设备等,导致非录音专业学生有心理负担。
(三)声音制作时的线性逻辑未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在模拟制作期间,因为技术水平偏低,在声音和画面制作时,主要是线性编辑的过程。学生在后期制作时,将重点锁定为如何确保声音和画面精确同步,但缺乏对创作性的思考,部分学生录制的录像中声音和画面质量难以保证,可是欠缺试验性尝试,尤其是在模拟录音时期,在制作时,通常不能看到声音的波形,如果需要编辑,必须通过反复进退磁带,在听力时找到编辑点,采取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难以找到正确的编辑点,严重的损害素材片段,从而未能达到声音设计的目标。
二、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声音创作”
当前,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推动了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化浪潮下,打造了全新的影视制作模式,为影视制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途径。
当产生了数字媒体传播方式时,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和娱乐需求,所以数字音频制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影视录音教育中,如何运用数字音频设备和匹配创作要素成为重点。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录音时,学生可以通过想象制作出需要的声音,不单纯录制现场声音,灵活的运用数字录音技术和设备,为影视录音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实施数字录音,实现了模拟信号数字化,用量化比特数和采样频率两大参数予以描述。当前,人们对16bit量化和48kHz采样频率的理解程度增强,对模数/数模转换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而确保有最佳的音质。当然,受到技术的限制,数字化技术不会完全取代模拟技术,然而,人们认为数字录音制作却拥具有一定的优势,模拟技术并不能和其相互抗衡。在影视录音教育期间,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教育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的扩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数字音频工作站功能较大,有利于拓展创作空间
对于数字音频工作站而言,其多轨录音机、非线性编辑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音频系统,具有的功能如下:
1、拥有专业的声音播放和音质录入功能。在模/数转换过程中,最低的取样频率是44.1kHz,量化比特数是16bit,而且频响在20Hz-20kHz范围内。同时,信噪与动态范围等都超过了90dB。
2、可以进行录音、混录和还音、观看彩色信号波形。在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能够实现“声音创作”,尤其是进行录音、混录和还音,并从音频工作站屏幕上观察到彩色信号波形,观察效果更加有效、直观。
3、具体的操作在平面上能够直观的显示出来,由于能正确到帧的声音波形,在补录时,结合显示器中波形继而找到正确的出、入点。若对某段声音予以多种形式录音,能够在同一声轨和时间展开多层次和无损伤录音,被记录下来的音频可以进行自动编号和保存,所以为后期优选声音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三,数字音频工作站的精细音频剪辑功能更加全面。数字音频功能站能对所录入的声音素材予以快速和准确的复制、删除和移位等,移调和拼接等操作更加便捷,所以展开编辑工作时工作质量和效率更高。
4、数字音频信号处理器提供了更多的数字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在PC机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控制的作用,对不同数字效果进行处理,提供了变调、声音压扩、电平调整和混响等诸多功能,
(二)设备操作更加简便
在数字化浪潮下影视录音教育全新模式的作用下,对“声音创作”提供了有利保障。由于设备操作更加简便,所以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对于原来专业的录音棚而言,因为设备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不便于非录音专业的学生操作设备,即便是专业录音学生面对大型设备上诸多按钮也不利于其操作。
然而,音频工作站中具有一些虚拟设备,在音频工作站中,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虚拟混响器和虚拟调音台等设备,这些设备中的可调参数以及控制界面风格和传统法设备基本保持一致,几乎所有的操作都能够在工作环境下进行,甚至是有些操作在传统设备上不能完成。例如,在进行多轨录音期间,常使用调音台,通过数字音频软件上,虚拟调音台对声像和音量等进行定位,便于对其调节。此外,虚拟调音台拥有立体声扩展和均衡等效果器,能够达到所加的效果。因此,学生结合其想法展开声音制作,不仅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对各种声音进行变形处理
在数字化浪潮下,构建了全新的影视录音教育模式,实现对声音的创作,通过对多种声音效果予以设计,对各种声音进行变形处理,从而实现对预期的声音制作效果。
当前,在数字化浪潮下,能够达到预期的声音制作效果。同时,在声音制作过程中,不能只是限于录制时代,应当对声音进行制作,通过在全新的影视录音教育模式的作用下,学生充分发挥其创作力和想象力,思考采用哪种素材制作声音,对声音素材中的音头、音尾和余音等进行编辑合成,从而制作出相应的声音。
目前,在影视声音创作过程中,科学的运用数字技术,对生活中的音响加以采集,通过实施倒相、变速等操作,进而制作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声音。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音加以合成,能够创作出另外一种新的声音。例如,在《侏罗纪公园》中,将老虎、企鹅和鳄鱼等声音进行合成,可以制作成恐龙的声音[6]。同时,对声音的音调和长度等予以改变,运用声音逆转的方法,从而制作出全新的声音。
三、运用数字音频教学软件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些高校在影视录音教育过程中,加入了数字音频教学内容。通过建设了数字音频实验室,并大力开发操作方便和具有多种功能的数字音频软件。比如,在Nuendo实验中心中,安装了Nuendo音频软件,该软件主要是进行环绕声、录音和混音等的制作,而且能够完成视频配音配乐工作。由此可以看出,Nuendo音频软件作为混音和录音等功能的软件,具有其优势,主要运用于专业影视录音和后期制作等领域。
将数字音频制作软件安装在音频非线性编辑实验室中,常用的数字音频软件有Adobe Audition和Audio cutpro,对于AdobeAudition音频软件而言,其是基于Windows平台上比较专业的音频工具,前身是CoolEdit,该音频软件具有混录、特效处理和高级编辑等功能,根据波形,然后进行编辑视图和环绕声制作等处理。由于这两种音频软件操作难度小,非录音专业学生很容易掌握,所以是影视录音教育中的主要辅助设备。
(二)提高创作能力
数学设备和技术在影视录音教育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学生创造的作品题材范围更加广泛。
学生所创造的作品内容不只是局限于记录事件和讲述爱情故事,在数字技术和设备的作用下,出现了枪战作品和星球大战等作品。同时,学生在非线性音频工作站中,运用声音能够表达相应的内容,而且在声音制作期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
对于数字录音而言,也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常见的问题包含录音电平较小或大、音频信号混浊阻塞和音频信号信噪比高等,如果存在过载的问题,会产生数字噪声的现象。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数字录音基准电平(REFLEVEL)设置不正确导致的,在数字录音过程中,所参考的基准电平是-20dBfs,也就是20dBfs=0VU。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过载的问题,在进行录音制作期间,可以采取一次或者是录制两条声轨,对录音电平予以控制,如果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是-20dBfs,那么,另外一条录音参考基准电平应当降低,降低的范围是4-6dBfs。从而形成了过载的备份,进而为可录制高质量的数字声音节目提供了有利保障。
总之,在数字化浪潮下,将数字技术和设备等合理的应用在影视录音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尤其是利用数字音频加工站,能够对影视录音教育质量的增强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保障,并提高了影视录音教育质量。
四、结束语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是以教员为主导,学员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学员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相对较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语音实验室的建设也逐渐从模拟化转向数字化、网络化,英语教学朝个性化学习、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学员的英语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环境对英语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英语语音教学,对培养学员学习英语的态度,提高学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语言教学环境有利于构建一种特定的语言学习文化氛围。以计算机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场所,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它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模拟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语言教学的需求,必然要被功能更全面的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所取代。
数字化语音室的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英语教师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语言教学方式。这一方式的特点反映在学员需要将听与说、听与写、听与读结合起来。教学方式的综合化可以使学员的视觉、听觉以及语言产生的技能(即写和说)联系在一起。在人才培养方略中,英语教学在进行基础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坚持“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教学原则,针对计算机网络和专业课程中常用的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着重加强学员听与读的技能。
数字化语音室是通过数字控制信号控制数字文本信号、数字声音信号来实现语言教学功能的实验室。目前,我校的数字语言实验室具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网络化考试等功能,这些功能不仅帮助教员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帮助学员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测试,大大提高了学员自学的浓厚兴趣,数字语言实验室的数字化技术和强大灵活的教学功能能够很好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自觉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语音室中实现视、听、说的充分结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Digitalization Campus Building und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Jiang Hongtao
(Chongqing Railway School,Chongqing 400037,China)
Abstract:In the current era,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has become in many schools,especiall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an important measure of information and fundamental goals.With the same time,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provide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basis,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actual observations,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problems,and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perspective of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Digitalization;Construction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校园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中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中职院校发展的根本目标。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获取知识资源,课堂环境平等自由,这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为了适应教育的信息化,中职院校也应该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所谓数字化校园指的是一个以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扩展性和技术性比较强的能够覆盖全学校的智能化的现代校园网络。数字化校园的河西是实现学校办公的自动化、实现网络化教学和建立现代的网络校园文化。
数字化校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具有教育技术和教育空间发生变化,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变化,朝着数字化和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学方式的交互。第四,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合作化和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中职院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比如校园网的日益完善、网络教学的实施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学校的软件建设有待加强。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都存在着“重硬轻软”的问题,过于注重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的建设。比如很多部门配置了档次非常高的计算机,但是因为很多使用者素质不高而导致其使用率极低。如此一来,教师的信息素质就成为影响校园数字化建设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虽然学校具有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但是缺少与之对应的软件与资源,或者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软硬件的投入,忽视了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提高资源的可用性,例如多数资源建设需要应用到数据库系统,通常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建立起每个资源专用的数据库系统平台,而忽视了统一数据库系统建设所带来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便利。很多学校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比较贫乏。
(二)学校的教育理念存在问题。虽然很多中职院校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也非常注重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运用,但是其本身的教育理念并没有发生变化。事实上,教育理念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前提,对其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学校只重视技术的应用显然是不够的。
(三)数字化教学系统还不够完善。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是教学,所以数字化校园应该能够对教学过程有积极的支持作用,比如对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课堂教学、实验、成绩的考核等等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学校往往只关注建设学其管理系统,在建设教学系统方面则较为薄弱。
(四)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不到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是网络时代的突出特点。所以,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对信息资源的运用。但是大部分中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系统的建设,而忽视了系统建设完成后的资源的推广,从而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有些资源的建设是为了替换现有的工作方式,由于没有充分推广,造成资源建设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教育信息化视野下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措施
建设数字化校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应该有一套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为解决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立足于教育信息化的背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改进学校的教育理念。数字化校园不仅包括软件和硬件设施,还应该包括树立正确的理念,即教育信息化理念。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就应该坚持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认识到数字化在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把握住校园数字化建设中规律和特征,实现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全面变革。
(二)加强校园的软件建设。学校在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多关注软件设施的建设与应用,建立起信息库、知识库等信息资源系统;增强计算机使用人员自身的信息意识,提高其信息的敏锐度和分析信息以及吸收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从而使其能够驾驭新的技术。学校在加强软件建设之时,要积极发挥本校的资源优势,同时还要积极借鉴其他院校的发展经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共用。
(三)集中全校力量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前面已经提到建设数字化校园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程,所以应该几种全校的力量,重视教职工的参与和学生的支持。因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教育,所以师生数字化的运用水平会直接反映出学校数字化建设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的数字化建设还存在缺乏正确理念、软件建设不足等很多问题,学校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培养有益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而进行不懈努力。
一、前言
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影响力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教育技术方面,我国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在建设时间与规模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更要奋起直追,否则必将被世界淘汰和抛弃。
二、数字化带来的教学影响
1.改变教学模式
建设数字化校园是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这项工作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求教学管理必须高效透明、及时跟进。学校的教学管理主要涵盖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学行政管理;第二,教学学习管理。其中,教学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的政策议会、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教务管理,在数字化时代,这些工作流程可以纳入数字化信息系统。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采用数字化信息管理,就必须合理制订办学制度、工作流程等,并公开透明,按章执行,提高各项措施的执行力度与执行效率。对于数据与资料的录入,则要求归类清晰,资料与数据正确无误。同时,对于系统的信息公布要及时准确,不能延迟。
2.利于提升教师素养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教师自身的素质也要跟随时代与时俱进。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师个人必须具备高质量的技术能力、业务水平及教育素质。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求:第一,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素养要高,教师要熟悉掌握本校的校园数字化系统的功能与使用,并且能够熟练地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分析整理后用于教学中,同时,要熟练掌握和使用常用办公软件、课件制作软件以及其他与教学相关的软件,能制作精良的教学课件;第二,教育技术与专业课程要互相辅助,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采用信息化、电子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数字化带来的教育方法变化
1.采用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在网络平台或其他信息交换平台进行异地教学。其通常是利用互联网、卫星通信网或采用视频会议、移动通信的方式,把城市的优良教育资源传播给农村、偏远地区等教育资源较差、教育水平较低的落后地区。学生可以通过远程教学课程收看名师讲座及辅导或进行通用课程的学习。
2.采用移动学习
近年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覆盖率增长惊人,移动网络平台与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移动学习这一新型模式逐渐受到人们青睐,并迅速扩展到教育领域。@种学习方式的特点是快捷方便,不受环境与场地限制,学习者可以合理利用时间,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获取信息,比如,在等车过程中、在地铁上,只要有时间就可以用来学习,这种方式让人们对于时间的利用率达到最佳。
3.采用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多媒体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学理念也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都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
4.采用网络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
授课时通常会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学时用来进行课堂教学,其余时间让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学。2016年教育部在180所学校中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试点,采用课堂讲授、小组练习、网上自学各占三分之一课时的方式进行。其中,网络自学课程采用与课堂教材相配合的多媒体教材,在观看教材的过程中,使用耳麦来达到听与说的有效对比,并反复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多试点学校一致认为:网络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为教学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条件,让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得更快,受到学生的欢迎。
5.采用网络教学学习平台的协作式学习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网络平台上完成大部分或全部课程的教学、辅导与考试,它一般用于非全日制的教学,如网校、远程教育等,一般不会用于在全日制学校的学生,但是也有例外,例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网络课程,其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全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和辅导,并完成课后练习与成绩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虹,等.美国大学信息技术发展十大热点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6(11):84-89.
当代人类教育片面强调了数字化趋势而轻视了美学化趋势,使人类教育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我看来,电脑与互联网就是新时代的“鸦片”,孩子接触得越早,所受到的不良影响越大,有不少孩子会变得身體、视力变差;信息过量导致过早成熟;心神不定难以静心阅读和思考……在美国高科技中心“硅谷”,许多电脑公司的主管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不学电脑的私立小学去上学,乔布斯也不让自己上小学的孩子玩电脑、看电视。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与了解今天起领导教育变革作用的西方教育:西方教育起源于古希腊与古罗马,从古希腊与古罗马开始的“博雅教育”就倡导“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优雅”这一伟大的品格。
西方社会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技革命”这四百多年的发展以后,国家逐渐进化成了充满“自由、平等、博爱”的“市场经济、个人主义、民主政治”三位一体的现代社会,学校教育造就“野性而又高贵”的人格,家庭教育充满“自由、选择、责任”的价值引导,社会到处都是教堂,充满了教会的教化、启示与心灵的疗伤和灵魂的慰藉,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最根本的成功之道。
然而当今的西方文化与西方社会正在越来越沦落成为单向度的技术化统治的物质社会而不能自拔。在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主导下,工具理性大大压抑了价值理性,教育的“沉沦”已成了全世界共同的问题。
今天的西方教育在自由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主导下迷失了方向,正在失去“博雅教育”这一情趣主义的高贵的精神内涵,被数字化生存的科技爆炸、信息化泛滥、世俗化浪潮掩盖。电脑、互联网与电子游戏正在使全球青少年越来越成为“空心人”,成为缺少精神深度的“白痴”,成为身体虚弱、心无定力与人格萎缩的“垮掉的一代”,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信仰”这五大关系渐行渐远的疏离,学校与个人更多追求的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教育失去了“神圣感”而变得越来越快餐化、工具化、数字化。
教育应该永远是理想主义的事业,要与社会保持距离并引领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学校的风气应该永远是人文主义的、精神的,而社会的风气则是功利主义的、物质的,这一升一降就构成了社会精神文化生态的平衡。
人的成长是从个体的自然属性开始的,首先要让孩子成为自由的自然人。凡是没有亲近大地、亲近自然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缺少阳光与大地的哺育,身、心、灵的发育都不会健全。事实上,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电子网络与游戏给全世界的基础教育带来了严重挑战,据美国临床心理治疗专家介绍,美国因上网与电玩成瘾的中学生占8.7%,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我认为互联网的价值一半在建设一半在破坏;一半是进步一半是堕落;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家庭与学校稍不注意,就会毁掉孩子的前程与幸福。
回归美育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围绕“科学技术本体论”来展开的,倡导的是“工具理性高于价值理性”,“数、理、化”的价值高于“音、体、美”的价值。这种片面价值的发展,使当代社会出现了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严重失衡。于是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批评并迫使人类提出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
尼采提出了“艺术本体论”的社会发展观,倡导价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艺术作为本体价值将超越科学技术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价值中心。在现在这个特定的时代,我们非常有必要使感性的审美精神找到一条通向心灵的道路,并唤起一种渴望、一种内在的冲动,让美成为现实的种种形式。
正如工艺美术运动创始人威廉-莫里斯所说:“我们必须将这片土地由冰冷无情的工厂改造为花园……直到有一天,我们的头顶出现清透的蓝天,脚下长出茵茵的青草,工人们可以恢复享受四季之美好,博物馆与学校不再是专属于有钱人的消遣,大地之美被重新交还给大众。”
显然,今天的世界是一个风险社会,规避风险的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要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实现由“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型。
教育要从“养心”开始,要回归天道、自然、传统、原始、农业社会,倡导“生态世界观、公民、体育、音乐、文学、美术、哲学学习第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英语、电脑学习第二”的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
培养“文明人”与“工具人”相结合的人才
这也必是国内K12教育在今后的5-10年中将看到的场景:一个由“计算机实验课老师”升级到“教室数字化”前沿的激动而忙乱的年轻老师,一群处于数字化夹缝焦虑的中年家长和一个无法阻挡受到孩子们热捧的数字化未来。
可以想见,美国老大搞的规模空前的教育数字化计划也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对K12“数字化课堂”建设的热流。作为世界老二的中国也必然积极跟进。国力竞争的关键教育硬指标怎能落于人后?
事实上,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即使在美国也只是处于“着力推动”的开端。奥巴马政府的计划是,到2017年4千9百万美国学生人手一个计算机设备(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同时提供足够的宽带让所有学生同时接入因特网。
根据时代周刊文章中所展望的场景:厚重的书本会被平板屏幕代替。所有的练习都存在云端,而不是在文件夹里。杜威十进制数学会让位给谷歌…
美国教育部长阿伦·邓肯对此表示:“这将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事件。”
K12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成为一个大热点和人们认识到数字化教育的不可逆转是在最近一两年。这个趋势在全球较发达地区基本同步。为什么是现在?其中自有原因:
1.网络和计算机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设施建设。下面轮到像教育这样的应用层面发力阶段。
2.经过差不多20-30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一批掌握着教育决策权的人士也理解并开始倾向于这种彻底的教育数字化变革。
3.尤其重要的是,现在在校接受K12中小学教育的一代是沉浸在数字化环境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他们的思维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已经改变。
如时代周刊文中所说“孩子们更喜欢从屏幕上获得知识而不是从纸上。他们在课堂结束时会发出惋惜声,数字化的课堂结束得太快。孩子们的注意力实际上在屏幕上集中的时间更长…”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57-02
1 协同教育概述
“协同”,作为“协作”“共同”的同义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协作一致完成某个目标的过程或能力。1965年伊戈尔・安素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Haken)教授的《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对协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协同及相关理论同教育的结合,实现了教育理论结构的整体创新,形成协同教育学,其哲学思想是和谐竞争、协同发展,科学思想是解放心灵、规范德行,以哲学、科学、实践三维一体作为实践方法,以培养协作应变、学习创新、诚信仁爱、负责感恩的世界精英为教育目标。
2 基础教育数字化校园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教育按学段划分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阶段,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是其他阶段教育的基石。只有做好基础教育阶段的工作,才能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重要地位,把握好教育时机,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功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近年来,我国校园数字化进程得以不断提速,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可观的成就。但是数字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学校都投入大量金钱购置信息化设备,计算机与网络硬件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多个部门都实施了信息化管理。这些系统为校园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各部门之间应用系统相互独立,缺乏统一的技术体系标准,造成数据无法实现实时同步,数据信息不统一。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教育、管理和学校内外各组织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合作的问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所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转变。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将学校建设成为教育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科学化的新型学校,但目前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重视技术应用而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教师是信息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很多教师仍然缺乏信息技术技能,他们使用的信息技术处于初级阶段。学校对教师信息技术重视度不够,投入较少,导致教师对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不积极,对教育信息技术的特性缺乏认识和了解,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能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导致多数校园网络处在闲置、没有充分利用的状态,增加了投资成本,降低了效益。网络的最大优势是实现资源共享,但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对于校外资源则未进行收集和整理。
3 基于协同教育理念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策略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数字化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和重点工作,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信息技术中心,制定并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做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确保设备安全、信息畅通。制定校园化建设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教研、管理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权限控制,共享教学资源。对数字化校园平台进行升级,实现对学校工作数字管理的全覆盖,定期对数字化校园系统进行测试,及时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学校内组网级联较多、接入设备老化及下载速度慢的问题。建立全自动多媒体录播教室,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完善教学资源库和学校网站建设,让信息平台成为学校、教师、家长、企业都可以参与的系统平台,建立异地移动网络办公系统,使得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在异地或者家中就可使用校园网络;建设面向管理者、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长及企业的客户服务平台,使得全社会都可以通过电子平台参与学生的教育,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借助网络提升自己 数字化校园建设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决定了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的效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应对数字化的挑战,教师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面对新时期、新特点、新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致力于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及时了解教学改革的前沿动向,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化,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主动探索和实践课堂教学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提升信息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搭建家长、学校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依托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通过手机、电话、互联网等手段将学生安全情况、成长情况及时地发送给家长,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密切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全程对接。搭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创造家校、师生和生生广泛参与的氛围,学生或者家长对学校的各方面有疑问或者不同意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畅通家长、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拓宽学校教育思路、教育渠道,突破时空限制,构建学校、家庭、教育的互动机制,拉近与家长间的距离,融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网络的特殊功能,使得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在交流地位和话语权上更趋平等。学生、家长和教师的私下交流,可以通过悄悄话的方式,既实现了交流,又保障了相关人员的隐私。不仅如此,还为各班级提供了交流展示平台,各年级各班级同样可以从公开的网络日志上互相取长补短,改进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的时效性,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 结语
当代是知识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信息化高科技产品已成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生活已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数字化生活意味着自动化、高效、便捷、理性,对教育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数字化校园的构建较之传统的校园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安全可靠、性能卓越、易于管理的校园网络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64一04
一 引言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命题。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支持与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保障。因此,近年来,我国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资源建设的动力主体包括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个体等,这些动力主体分别在政策驱动、市场利益、社会文化及价值实现等动力来源的驱使下开展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工作。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工作,再一次将优质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推到了一定的高度。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2]因此,研究如何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在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开展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展开主题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关于信息化环境中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体系,该规范中的CELTS-4l便是教育资源建设规范。(2)数字化教育资源库开发研究。研究者大多是基于某种新技术提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设计研究。如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基于Web Service的开放式教育资源库体系。(3)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何克抗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内容、类型、管理、技术标准、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以及质量监控六个方面,对我国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分析,祝智庭从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动力主体、动力来源、动力作用模式、实现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动力机制。(4)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策略研究。研究者从政策性调控机制策略、科学的投入规划机制策略、技术保障技术策略、质量监控机制策略、管理服务机制策略及应用创新机制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区域性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5)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如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育资源在高等学校学科教学论课程中的应用等。
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进行了探究。但是已有研究大多数是单纯地从教学资源建设的这一具体内容切入,较少将教学资源建设置于教学系统甚至是教育系统中进行审视,即缺乏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教学资源设计的研究。ACTION模式是系统地指导远程教育中媒体选择与技术应用的有效方法,因此,论文提出在ACTION模式的理论指导下,开展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工作。
二 ACTION模式
1 ACTION模式的基本内涵
ACTION模式是由托尼・贝茨在《技术、开放学习和远程教育》一书中提出的,其中A(Access)一方面是指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是指机构和学习者角度考虑媒体使用的便利性和可获得性:c(COST)是媒体和技术应用的成本效益;T(Teaching and Learning)是指在某种技术支持下会发生特定的学习活动,以及技术如何支持这些教与学的活动;I(Interactivity and User―Friendliness)是指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O(Organizational Issue)是指在技术和媒体应用中组织与机构的协调:N(Novelty)是指技术的新颖性;S(Speed)是指技术应用中,内容传递的速度。
本文主要选取ACTIONS模式中的A、C、I、T四个部分,即分别从教育资源获得的便利性、成本效益、教与学因素及交互性四个方面分析如何进行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
2 ACTION模式之于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
(1)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由于信息时代的教育是基于一定的媒体技术开展的,因此,技术的可行性及便利性是ACTION模式中的基础条件。同样,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中所涉及的技术及平台的便利性同样重要。
(2)强调教学资源的成本效益比
ACTION模式的提出者托尼・贝茨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便是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远程教育研究,因此其提出的ACTION模式中也突出了成本效益这一经济学元素。这说明,ACTION模式是从教学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教育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因素,确定如何在教育中采用媒体技术。将成本效益的理念引申至教育资源的设计中,其成本便是教育资源设计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而效益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利用该教学资源开展学习的学习效果、教学资源的覆盖面等多个方面。
(3)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
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是ACTION模式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出,媒体和技术如何支持远程教学活动。对应于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就是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充分分析该教学资源可以应用于哪些教与学活动之中。这点突出了媒体、技术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教与学这一理念。因此,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从如何实现教与学最优化的角度进行。
(4)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
ACTION模式强调应用于远程教育的技术及媒体所能提供的师生交互,这是对由于师生分离状态引起的学习者缺乏学习支持及归属感等方面的教学及情感补偿。数字化教育资源虽然并不是完全面向远程学习者设计及开发的。但是混合学习已经成为我国从高等学校到中小学普遍采取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要强调资源所能提供的交互,为混合学习中的在线学习部分提供良好的交互支持。
三 基于AOTION模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策略
1 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
根据ACTION模式中的“技术的可行性和便利性”,要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我国的各类政策性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强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一系列“十二五”质量工程项目,更是在践行者教育资源共享这一理念。因此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及便利性至关重要。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阶段,提高其可获得性及便利性主要体现在:
(1)充分分析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传播对象
根据教育传播学相关理论,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及受教育者是组成教育传播过程四个基本要素。而教育资源则涵盖了教育信息与教育媒体两个方面,即教育资源是面向受教育者的教育信息及相关媒体的集合。因此,明确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需求分析、确定受教育者的教学媒体偏好等设计与开发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
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教学应用,教育资源的应用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浏览学习与教师的编辑再利用。因此,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阶段,要采用常见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资源,以保证学习者获取资源后浏览的便捷性,同时教师获取资源后能够较方便地进行编辑再利用。如,SAP、MATLAB等软件是土木工程类课程进行工程建模分析及工程绘图等常用的技术工具;统计类课程常采用SPSS、SAS等数据处理及统计软件。因此,在进行数字化教育资源设计时,要优先选择相关专业、课程常用的软件。
(3)开放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呈现方式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呈现要体现开放性,即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需注册登录、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便可以方便地访问教育资源,实现真正的教育资源全面共享,而不是处于条件性的、半开放共享。但目前为止,我国的教育资源中部分资源未能做到开放与共享。如,2009年度的72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有37门课程因为找不到服务器、无法找到网页、网址修改、用户没有被授权等原因而无法正常访问。因此,完全开放的教育资源呈现环境与方式,是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
2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最小代价率原则
ACTION模式强调成本效益比,而我国目前的教学资源设计中出现的资源重复建设等问题,就是由于没有系统地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分析所致。因此,根据ACTION模式中的强调成本效益比,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设计时要体现最小代价率原则。根据媒体选择的最小代价率原则,一种媒体或者信息被选用的可能性与其能够提供的效能成正比,与使用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成反比。因此,在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所要开发的教育资源的成本/效益比,尽可能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教育效果。如开发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案例,若将其作为网络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其受益面则会大大超过单独的视频案例本身。因此,同样的一段视频案例,当其融入开放的网络课程中时,则具有更高的效益/成本比;再如在进行动作技能教学时,开发动画资源要比拍摄动作视频付出更多的人力资源,效益/成本比相对较低。
3 数字化教育资源要服务于教与学的最优化
根据ACTION模式中“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活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要体现如何服务于教与学的最优化。
(1)体现学科内容、教学法与技术的整合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Content Knowledge,TPACK)是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最新阶段采取的整合模式,是整合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之后的新知识,是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必备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教师具备TPACK知识,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连接体的教育资源,必然要掌握TPACK知识,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科内容、教学法及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数字化教育资源中体现学科内容、教学法与技术的整合,并不是指三者的分别罗列及简单叠加,而是要体现每个学习内容如何与技术及教学法融合起来。
(2)加强教育资源评价和审查标准,提高教育资源质量
根据上文中的同类研究述评,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关于教育资源的技术规范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并在实践中起到了指导作用。但是,在如何对数字化教育资源进行评价,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方面仍需加强。这方面较为突出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精品课程等综合性的教育资源的评价,而对于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实验资源、媒体素材等教育资源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中对各类资源的基本要求属于此类的研究,但仍需深入、细化。因此,建构各类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评价标准,是提高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3)强调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协作共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Web2.0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从独立开发走向了协作共建,从小部分人的设计开发走向了凝结群体智慧的设计,群体动力在其中得到了最大限度发挥。群建共享的特质也使得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资源永远在不断被修改、更新与完善。这与之前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一旦开发完成之后,便长时间固定不变不同,它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 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多元的交互原则
ACTION模式提出要加强“技术和媒体可提供的交互”,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中要体现多元交互原则:
(1)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者之间的交互
我国的教育资源开发者包括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在教育资源的建设中大多起政策性引导的作用。因此,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开发质量,首先在源头部分进行强化。加强参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的各方机构的之间交互,建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教育资源的建设质量。
(2)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交互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资源开发者可以为学习者利用教育资料进行学习提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因此,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设计中,要注重师生交互功能的设计,如常见的课程论坛、留言板,或者引用Blog、Wiki、SNS等Web2.0工具为资源开发者与学习者之间创设交互的平台。
(3)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促进资源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网站是由文章系统、博客、论坛、课件下载系统等免费或自由软件组建的,文章系统用于信息,博客、论坛是校本教研与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的自制课件通过专用下载系统收集整理。这些常用的应用能坚持用好,对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就有了一定的保障,虽然平时用起来有些麻烦,教师必须在多个系统上注册账号,要重复登录,因为后台数据库无法做到统一,但这种方式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还是比较经济实惠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学校才有条件购买教育软件公司开发的数字化校园整体解决方案,然而在实用性上也未必比得上免费软件。总而言之,这种校园网运行模式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是学校各项活动在网络上的延伸,师生很大程度上是在被动地使用网络,用户的潜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与当前以用户为中心的Web2.0网络极不相称,如何建设Web2.0时代的校园网,值得我们深思。
今年,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有一项新的赛项,即校园网站应用绩效评比,在评比指标中,信息、信息交流、师生参与等五项互动指标占了总分的50%,可见用户参与的重要性。在原先由各个独立模块组成的校园网上,师生虽然也有大量的活动,但他们发表的讨论帖、日志、图片、评论、课件、视频等都是分散的,没有突出用户的个人应用价值,这样必然影响用户的应用体验。目前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学生在线聊天、装扮QQ空间、开心网上交友、开通微博、看视频、听音乐,玩得不亦乐乎,教师也是如此,所以校园网的更新已经迫在眉睫,要把学校网站建设成一个数字化教育社区,让每一位教师、学生、家长、关心教育的人士都能成为社区的“居民”,在社区的多样化活动中,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康盛创想(Comsenz)推出了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专业建站平台Discuz! X1,这个平台使我们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Discuz! X1把论坛(BBS)、社交网络(SNS)、门户(Portal)、群组(Group)、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充分融合于一体,帮助网站实现一站式服务。可以说这是一个构建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绝佳平台。
一个用户中心。社区的文章管理模块、论坛模块、群组模块、个人空间模块只要注册一次,就全站通用。在首页“我的中心”可以快速地各种信息,“我的中心”是用户的中心,这里包括了与用户相关的大部分信息和设置,其中有微博、相册、日志、分享、帖子、群组、活动、投票、辩论、收藏、好友、任务、道具、勋章以及漫游应用等信息。这样就便于用户对个人资源进行管理,综合体现个人的价值。
联系更紧密。个人空间的“动态”加强了以“人”为中心的功能,不再仅仅以展示信息为主。具体体现出的动态更新即每个会员无论是发了日志、传了照片还是发起投票等行为,都体现为:“用户头像”+“动态”,让用户真实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无处不在。
文章推送。用户可以根据文章管理系统的栏目设置,把自己的日志和论坛帖推送到前台,分享给更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大家一起来参与学校网站文章系统内容的充实,避免了以往的校园网站只是简单地学校新闻的状况。
分享网络资源。个人空间的“分享”功能,能够把有价值的网址、视频、音乐、Flash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一起来做,就能收藏整个互联网。另外,也可以把本站优秀的日志、论坛帖、相册分享,推荐给有相同兴趣的用户。
强大的群组功能。用户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关系、话题、活动等组建自己的讨论区,这为教研组、备课组、专题研究、学生团体、兴趣小组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支持。
RSS订阅功能。每个论坛板块和群组都有RSS订阅服务,用户可以用RSS阅读软件订阅自己经常查看的栏目,不必再担心错过精彩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