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6:5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煤矿安全规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家好!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会。我叫高海涛,来自集团公司庞庄煤矿,是煤炭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的演讲题目是“规范行为、珍爱生命”。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那是在2003年的春节前夕,刚从部队退伍的我,怀着对矿山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被分到了庞庄煤矿运搬三区。记得那天,当我兴冲冲的赶到单位报到时,眼前的一幕却让我终生难忘: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工人,脸色苍白,左手被纱布包裹着,在党支部书记办公室里低声抽泣,“刘书记,一辈子俺都安安全全地过来了,眼看就要退休了,却失去了四个手指头,叫我以后怎么办啊!”从这位出了工伤事故的师傅话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单位书记的姓名。“老张啊,你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了,可你图省事,违反作业规程,出了事故,叫谁能不痛心啊。你先回去好好养伤,要把这次事故的教训牢牢记在心里,吃了一堑,咱要长一智啊。”没想到,第一次听书记讲话竟是他在做违章者的思想工作。
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血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麻痹。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于那些不能复苏的生命,对于那些死亡者亲人所遭受的无法弥补的身心创伤,“规范行为,珍爱生命”显的是那么的重要。
大家好!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会。我叫高海涛,来自集团公司庞庄煤矿,是煤炭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的演讲题目是“规范行为、珍爱生命”。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那是在2003年的春节前夕,刚从部队退伍的我,怀着对矿山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被分到了庞庄煤矿运搬三区。记得那天,当我兴冲冲的赶到单位报到时,眼前的一幕却让我终生难忘: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工人,脸色苍白,左手被纱布包裹着,在党支部书记办公室里低声抽泣,“刘书记,一辈子俺都安安全全地过来了,眼看就要退休了,却失去了四个手指头,叫我以后怎么办啊!”从这位出了工伤事故的师傅话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单位书记的姓名。“老张啊,你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了,可你图省事,违反作业规程,出了事故,叫谁能不痛心啊。你先回去好好养伤,要把这次事故的教训牢牢记在心里,吃了一堑,咱要长一智啊。”没想到,第一次听书记讲话竟是他在做违章者的思想工作。
就这样,带着对安全工作的忐忑心情,我正式加入了矿工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总能找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行为不规范的影子:有的职工觉得井下偶尔登一次车不会出事;有的职工在岗位上干私活,甚至离岗、脱岗;有的职工为了赶进度多出煤,简化作业程序,把违章作业不当回事儿……说到这,我不禁想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去年1月1日至11月20日,煤矿企业发生特大事故51起,死亡1355人,发生特别重大事故8起,死亡640人……作为一个煤矿人,看到这触目惊心的数据,不能不为此感到震惊!诚然,这些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不规范行为的大量存在,难道不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吗?
俗话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血的教训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们,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麻痹。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于那些不能复苏的生命,对于那些死亡者亲人所遭受的无法弥补的身心创伤,“规范行为,珍爱生命”显的是那么的重要。版权所有
安全工作是煤矿“天”字号工程,是精细化管理必须涵盖的内容。在全矿上下集中精力治理“三违”,查找员工不规范行为的同时,必须认真审视和纠正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某某煤矿周五安全活动执行规范》,就是为了防止和杜绝在安全教育中的随意性,减少缺斤少两现象,增强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可溯性,使安全教育活动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二、安全教育目标 一是把安全教育的时间固定下来,减少无序现象;二是安全教育内容丰富起来,减少传输教育内容短斤缺两的现象;三是在继承上不断创新,减少照本宣科和随意的现象;四是倡导人性化教育,减少生硬、刻板的现象。真正使安全教育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成为安全生产的保险带。
一、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充分体现人本性特征
煤矿安全文化的首要特征就是人本性。所谓人本性就是以人为本的特性,就是要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一切以人为中心,确立一种尺度、遵循一种原则,使人的安全需求和人的安全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人本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⑴人本性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属性。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第一需求就是生命安全,只有遵循一切以人的安全为首要前提的原则,保证了人身安全不受伤害,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所有社会性实践活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不能脱离这个大前提,否则,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⑵人本性充分反映了煤矿企业中人的主导地位。煤矿生产实践表明,在煤矿安全生产的人、机、环境这三个要素中,人的因素发挥着更多的主导作用。相对于机和环境因素来讲,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是安全安全生产中的最大变数,人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决定着安全工作效果。因此,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从培育人的共有价值观、提升人的素质、规范人的行为入手,以人为主体,围绕人的安全开展一切主题活动,努力打造本质型安全人。只有抓住煤矿安全生产中“人”这个关键要素,强化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才能牢牢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⑶人本性是煤矿安全文化提倡生命无价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实践煤矿安全文化的人本性,就是要以更充分地发挥人在安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着眼点,把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愿望、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员工认清自己在安全工作中所处的地位,激发和引导员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抓安全,并通过实施安全激励政策,大力营造一个“以人为本抓安全、抓好安全为了人”的积极向上的安全氛围。
二、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充分体现规范性特征
安全文化是煤矿管理文化的核心,其根本目的是铸就每个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安全习惯。具体就是要求员工在每一项流程的每一处细小环节上都要按章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文化的提倡不会沉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也是安全文化规范性的应有之义。规范性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在企业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即管理行为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是企业中所有管理者管理行为的综合反映,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规范了,企业的各项制度就能够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安全文化的规范性就是通过具体的安全规章制度约束,使管理者正确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落实好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章制度,建立起规范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始终保持在执行规范、完善规范的过程,促进日常每一个管理细节的规范化,从而为实施科学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完成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成功过渡。体现在自我行为的规范性,即规范操作行为。操作行为的规范程度是企业管理行为规范与否的客观表现,更是对管理行为规范性的检验,管理行为越是规范,操作行为也就越趋规范。
三、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延续性特征
煤矿安全文化的延续性是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其一,培育煤矿安全文化是一项企业将安全理念融入、渗透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督促员工把握精髓和实质,落实在自身行为上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它需要煤矿人用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去研究和探索。它的建设过程是一场持久战,这是安全文化延续性的具体体现之一。其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是动态的,是随着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而不断成熟、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趋近过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推进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依据客观实际,不断更新观念,丰富安全文化的内涵。其三,从现阶段看,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只是煤矿人对自身文化研究的初始阶段,其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实践煤矿安全文化的延续性,就是要深刻认识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准确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方向,真正将其作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煤矿、实现企业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研究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四、培育煤矿安全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文明性特征
受自身煤层赋存特点的影响,我国煤炭生产以井工开采为主,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多、开采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始终面临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煤尘等五大事故威胁。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危险源,要从根本上增强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实现科学高效的生产组织与安全管理,就必须依靠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和准确可靠的计量检测手段,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监测,掌握其发展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其风险趋势,及时采取技术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1我国煤矿安全计量发展概况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煤矿行业逐步研制和生产了多种仪器仪表,用于通风、防尘等井下安全生产相应环境参数的监测,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但由于我国计量工作整体滞后,对这些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评价、检验和管理一直由行业自身进行规范和指导,直到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系列配套法律实施后,煤矿安全计量工作才纳入了法制轨道[1]。90年代初有关技术机构相继研制了甲烷仪表、粉尘采样器检定装置,规范和启用了一批风速测量仪表检定装置。后又成立了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建立了40余个矿山安全仪表二级计量站和200余项矿用计量标准,陆续完成了标准计量器具配置、量值传递系统建立、行业和国家计量规程编写、检定人员培训等工作。这些工作结合同期煤炭部在全行业组织开展的计量定级升级,极大地促进了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后我国颁布实施了《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2]和文件,也从不同层面对煤矿安全计量工作进行了规范。目前我国煤矿常规使用的安全计量器具主要有:用于监测井下有害气体浓度的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一氧化碳测定仪、气相色谱仪等;用于监测风流速度的各类机械式、电子式、机械电子式矿用风表;用于粉尘检测的矿用粉尘采样器、快速测尘仪;用于矿压监测的机械式矿压表,矿用数字压力计,电磁辐射监测仪,顶板离层指示仪,锚索锚杆测力计。随着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建立了大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集成了甲烷、一氧化碳、氧气、风速、粉尘、负压、矿压、温度等多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对井下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与控制,对矿井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煤矿安全计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器具管理不到位
计量器具区别于普通设备的显要特点就是为了确保所出具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除日常维护保养外,必须进行使用前首次检定和使用中周期检定。但一些煤矿在采购时往往只看功能和“煤安”标志,忽视其计量特性乃至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使用中也将安全计量器具等同于普通设备,认为只要有出厂合格证就可以了,买回来不做首次检定就投入使用。部分地方小煤矿对待强检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还存在不按期强检、超期使用等问题,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隐患。大部分煤矿没有将安全监控系统的各种传感器纳入计量器具管理,除甲烷、一氧化碳以外的其他传感器最多只是用同类检测设备进行比对,更多的则是直到传感器出现明显故障或误报警才进行更换。
2.2日常调校不规范
相比普通计量器具,煤矿安全计量器具大都使用频繁,且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只靠每年1次或半年1次的强检难以保证其在检定周期内的正常使用,因此在执行强检的前提下,还要同时做好日常调校工作,对此安全规程上也有明确规定。实际情况是地方小煤矿大多不具备技术能力及条件,很少进行调校工作。国有大型煤矿虽然能够开展定期调校工作,但经常忽视其技术特性及管理要求,存在如计量标准器具不能按期检定,环境设施及条件不符合技术标准要求,调校人员不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调校原始记录不齐全填写不规范等问题,难以保证安全计量器具调校后的准确度及调校期间内的合格率。
2.3数据管理不完善
获得准确可靠的安全检测数据是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最终目的。但实际工作中许多煤矿从业人员提及安全计量想到的只是器具检定或调校,而对其所出具的数据却不在意。首先是不重视原始记录管理,字迹潦草、随意涂改、不按规定签章乃至记录造假等现象较为普遍。其次是对所得数据利用有限,如现有监控系统普遍都是将数据从井下上传后仅仅用于状态显示和信息存储,缺乏进一步的数据挖掘,无法做出预测分析和事先预警,从而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4人员队伍不稳定
煤矿安全计量工作对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工作态度等都有较高要求。但由于相关工作岗位薪酬待遇较低、安全责任较大,且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导致煤矿安全计量人员流动性较大,队伍难以保持长期稳定,在岗人员对业务不熟悉、技术不合格和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
3煤矿安全计量症结分析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较多,外部原因主要是目前国家法律和技术规范存在不足、行业相关技术条件不完备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煤矿自身管理落后,相关人员缺乏计量意识,计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3.1国家法律和技术规范存在缺失
首先是国家相关法律滞后。作为煤矿安全计量工作主要法律依据的《计量法》和《矿山安全法》均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实施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修订,部分内容已显滞后,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环境和安全工作的需要。其次是部分计量技术规范缺失。例如保障井下安全生产作用明显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其所附各类传感器,由于国家还没有制定该类装置的检定规程,在强检目录中也未直接明确列入,因此目前对该装置的强制检定工作还未实施,也无检定依据。而企业用于安全防护的计量器具未经检定,不仅违反《计量法》,同时也构成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3]。
3.2行业相关技术条件不完备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使用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导致其计量性能容易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定期调校。合理的方法应该是使用便携设备直接在井下工作现场进行在线调校,既能避免反复拆卸,降低工作难度,还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经济效益。但由于相关设备厂家至今还没有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因此要完成定期调校,仍然只能采用传统的实验室校准的方法,不但增加了校准的复杂度和劳动成本,也给煤矿安全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
3.3煤矿企业对计量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煤矿企业一直习惯于粗放式管理。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确立,煤矿的重心由单纯生产型逐步向注重效益型转移,由于对计量的投入不产生直接效益,不如直接投资生产设备,抓产值利润那样立竿见影,故而计量更易被轻视和忽视。特别是随着上世纪末工业企业计量定升级的停止和煤炭市场下行,计量工作日益与生产、管理相脱节。大部分煤矿相关主管人员缺乏计量意识,计量法制观念不强,忽视计量工作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基础和保证作用。
3.4安全计量体系不健全
很多煤矿由于意识、财力和人员素质等原因,始终没有建立或形成适合煤炭生产所需要的安全计量体系[4]。管理机构职能不明确,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缺乏培训,很多安全计量工作主要是由管理人员凭主观意志和经验开展,受其知识、经验和责任心的限制,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且很多煤矿计量与安全等职能设置在不同部门,相互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途径,工作形不成合力,对安全计量器具与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4解决煤矿安全计量症结的对策建议
4.1加强安全计量法制建设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首先应该加强煤矿安全计量法制建设,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煤矿安全计量的根本。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地方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注重及时沟通与密切协作,按照分类指导、分工合作的原则,共同制定具体管理措施,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从根本上推动煤矿安全计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煤矿企业则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煤矿安全计量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提高员工安全计量法律意识,使其充分理解计量检测与煤矿安全的密切关系和法律责任,自觉遵守相应检测规程,保证煤矿安全计量工作顺利开展。
4.2提升安全计量技术支撑
提高行业整体检测能力与技术水平是搞好煤矿安全计量的基础。在有关计量技术机构完善煤矿安全计量器具量值传递网络的基础上,相关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家应加强对高性能煤矿安全计量器具的研发,并为其配套相应的计量标准器及检定(校准)手段,以满足煤矿安全生产实际需要。长远来看,通过对传感器自动调校、在线校准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有效降低用户管理难度和使用成本。煤矿企业在保证安全计量投入的同时,应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逐步对落后的安全计量检测手段进行淘汰和升级,利用好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等现有平台,并注重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在安全计量上的应用。
4.3规范煤矿企业内部管理
最终解决煤矿安全计量症结的关键还在煤矿企业自身。一是要建立健全安全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部门、通风安全部门各自的职责范围,明确各级安全计量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器具收发、使用、周检、调校、维修、巡查等方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二是要加强计量队伍建设,在切实增强有关领导和人员计量意识的同时,提高相关岗位待遇,保证责、权、薪相一致,保持计量队伍相对稳定,并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交流,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与操作人员操作技能。三是要转变管理理念,管好器具不是目的,实现与安全生产相适应的数据管理,建立起较为科学的煤矿安全计量体系,能够始终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保障,才是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最终目的。
5结语
计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基础,贯穿于煤矿安全检测的全过程,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煤矿安全计量工作已落后于煤炭产业发展建设的步伐,只有政府部门、煤炭行业、煤矿企业,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努力,切实加强煤矿安全计量检测与管理,才能有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煤矿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作者:任永胜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同煤集团计量监督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强煤矿安全计量工作的意见[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广泛开展安全宣传
1.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
2.加大煤矿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3.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4.完善信息宣传工作机制。
二、继续抓好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努力完成许可证延期换证工作
5.加大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力度。
6.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7.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
8.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9.建立健全分级管理机制和挂牌督办制度。
10.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
三、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设,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11.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12.建立煤矿事故调查结案工作汇报制度。
13.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培训工作。
四、大力推进基础强矿工作,不断提升煤矿安全水平
14.坚定实施小煤矿“三步走”战略。
15.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16.巩固发展整顿关闭成果。
五、努力强化规划科技工作,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装备
17.全力推进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设。
18.努力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创新。
19.规范煤矿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管理。
20.抓紧抓好矿山实验室的筹建工作。
21.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专家队伍建设。
六、以争创活动为龙头,积极推进机关队伍建设
22.大力开展争创党建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活动。
23.加强干部教育培训。
24.严格财务管理。
25.规范干部职工工资福利。
26.切实加强干部人事工作。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全面化、系统化的管理渠道,要通过全面化的管理运用,从多方面寻求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方式,围绕制度建设、设备管理、技术运用等进行综合考虑,尤其是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需要,探求多种安全管理的整体需要,强化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 简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1.1 盈利手段的有效运用
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管理环节,尤其是在将煤矿生产与企业运行效益相结合,就离不开安全管理的措施运用,通过整体技术以及安全制度的约束管理,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效能,减少相应的损失,都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尤其是可以避免煤矿企业在增加设备损耗、安全管理不到位等一些问题,是构建企业盈利模式的一种客观需要。
1.2 提升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在煤矿企业实行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建立了严格制度体系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规范生产维护与管理的应用,采取相应的定人、定点、定量、定标准等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员工自主维护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方式,并通过现代话信息技术的融入,实现整体调控的实施措施,在细化管理、深入服务等方面形成全面的管理机制,因此,强化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机制的一种有效方式,更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客观实在的要求。
2 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
在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中,有时会受到机械设备故障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机电故障的发生,譬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也有可能受到在煤矿井下一些技术要求等的影响,就会造成压力过大、行程失调、间隙过大等一些设备问题,对于设备性能参数的下降、震动异常、电压电流的影响等等,都可能由于机电设备的运行不畅带来煤矿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要形成常规化的设备维修与检测系统,围绕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2 安全机制不健全
在安全机制的整体管理上,尤其是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的整体推进,给安全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严密的机制管理,就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存在,特别在一些高风险、安全系数高的井下操作程,既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管理,也要加强整体技术的全面进步,但是,当前在一些煤矿企业中,没有形成全面、规范化的机制管理,在技术探索、制度管理、财务管理、安全规范化建设等多方面缺乏整体的运用,从而不利于生产安全的整体运行。
3 探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方式
3.1 整体安全机制的全面构成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的全面形成,因此,要全面围绕煤矿生产安全的每一个环节,构建细致的、科学化的、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体制是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着力点,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便于及时发现和组织消除事故隐患和险情。明确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式持续好转,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提高认识、加强技术和完善体制出发,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才能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筑牢煤矿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2 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的全面应用
在新形势下煤矿开采中,由于受到高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理坚硬顶板技术和化学加固技术等技术的局限性,尤其是存在工艺工序的复杂、成本投入过高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策略,并应用到开采技术之中,通过使用采场围岩控制技术的应用。深入与科学的对各种煤层地质及开采条件进行科学的研究,在对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出来的规律可以有较为精确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于围岩破坏与平衡机理也可以起到正确的分析效果。因此,应该对采场围岩制约技术进行不断完善与改善,达到煤矿开采活动的目标优化。
3.3 分散性漏电的故障处理与保护
要想提高开采技术,既要综合考虑方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要围绕采煤安全,在煤矿井下的电源保护上下功夫。分散性漏电是只由几条线路以及设备的绝缘水平降低或者整个煤矿井下网络绝缘水平破坏造成的漏电现象。在故障发生之后,及时根据设备、电缆的使用情况,下井时间的长短等来估量漏电的整体范围,仔细检查,找出漏电点,在瓦斯员的极力配合下,尤其是对瓦斯聚集的地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排查,在故障发生后,将各分路开关分别单独合闸,检查是否发生跳闸现象,从而判断出分散性漏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以保护。
4 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尤其要结合煤矿井下的各项管理措施,包括漏电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等各方面的系统功能,在优化参数设计与管理,围绕煤矿企业的自然基础条件,从多方面构建全面的管理措施,建立严格责任管理与追究制度,将安全生产与效能建设、企业发展以及问责处理相结合,多方宣传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技术,更好的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安全性与效能。
参考文献:
[1]付崇禹,高海涛.生产矿井采煤方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08年01期.
坚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针对我县煤矿企业存在的煤层自燃、水患威胁等严重灾害和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等事故易发多发环节以及隐蔽致灾因素多等重点难点问题,以学习培训《煤矿安全规程》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矿防治水细则》《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以下简称“一规程三细则”)为重点,督促全县各煤矿企业学法尊法用法守法,严格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坚持抓大系统、控大风险、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的目标任务不放松,对标对表抓排查,全力以赴抓落实,严谨细致抓整改,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推动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活动范围
全县范围内的正常生产、建设煤矿及其上级公司(以下统称为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单位)为活动主体。下属单位按上级公司要求开展活动。各煤矿企业组织本企业开展活动。
三、工作安排
(一)学习培训(3—6月份)。以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体,分级分类学习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结合煤矿灾害特点和各级各类岗位需要,联系实际组织学习培训,实现全员覆盖。
1.主要负责人重点学习培训内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关要求;关于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投入保障、安全培训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和落实的相关规定、托管煤矿安全管理等;煤矿生产能力管理相关规定和要求;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点内容;《煤矿安全规程》总则部分。
2.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学习培训内容。煤矿安全重点法律法规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的相关规定;托管煤矿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重点内容;“一规程三细则”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中安全管理类内容。
3.工程技术人员重点学习培训内容。“一规程三细则”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中工程技术类内容;井工煤矿按照专业分类学习关于井巷掘进与支护、回采和顶板控制、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水、防灭火、防治冲击地压、提升运输、安全监测监控、煤矿供电系统、电气设备防爆等技术规定和标准;露天煤矿按照专业分类学习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防治水、防灭火、爆炸物品管理、电气安全等技术规定和标准;各类事故征兆、防范措施、避灾方法和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安全评估要求及安全措施的制定等。
4.其他从业人员重点学习培训内容。“一规程三细则”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具体作业规定;岗位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措施;各类事故征兆和自救、互救、避灾方法等。
5.煤矿安全设备材料生产制造企业,煤矿安全评价、检测、鉴定等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学习培训内容。《安全生产法》、“一规程三细则”、《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煤矿安全标志认证管理、安全评价、检测检验等技术和管理规范;煤矿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规范和煤矿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
6.事故、隐患责任人员“靶向式”培训。对煤矿事故和监管监察部门查处的安全隐患责任人员,采取反思式、检讨式、案例式精准培训,实现“缺什么、补什么”。近年发生过较大事故及两年来发生过事故的矿井责任人员除现岗位学习培训外,由煤矿安全监察局及监察分局组织针对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的专项培训;重大事故隐患相关责任人员由市级以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进行隐患识别和排查治理的专项培训;一般隐患相关责任人员由煤矿企业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
7.监管人员培训。县应急局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以《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为重点,学习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法律规范;以“一规程三细则”为重点,学习掌握煤矿瓦斯防治、冲击地压防治、水害防治、火灾防治等技术规范和治理措施,做到“干什么学什么”“检查什么懂什么”。
(二)普法宣传(3—10月份)。以县应急局为主体,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活动。
1.组织参加视频和专题讲座。组织县应急局和煤矿上级公司及各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煤监局会同省应急厅组织的系列专家讲座、巡回讲座以及全国煤矿灾害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等系列视频讲座活动。
2.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县应急局和各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从业人员利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微信平台,参与全国煤矿安全网上知识竞赛活动。
3.组织开展煤矿安全法治宣讲。组织县应急局和煤矿上级公司及各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煤监局会同省应急厅开展的全省煤矿安全法制宣讲;县应急局利用事故矿井、隐患矿井“靶向式”学习培训和执法案件公开裁定等形式开展煤矿安全法治宣讲;利用监管时机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解答疑虑,讲法释法,形成知法守法的宣传舆论氛围。
3.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煤矿企业利用企业报纸、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公共场所宣传屏等进行煤矿安全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视听资料、图片展览资料和其他宣教资源普法宣传教育。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要在矿区公共场所宣传屏每天集中时间展播煤矿安全警示教育视频。
(三)对标对表整改(3—8月份)。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对照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程标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组织自查自改,边学习贯彻、边整改执行,整改提高同步进行。
1.突出抓好蓄意违法违规问题的整改。对照《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安全投入、安全生产权利保障,以及煤矿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进行整改,重点解决法律法规标准不执行、蓄意违规突破法规底线的问题。
企业法人、主要负责人要向社会、本单位职工和监管监察部门作出依法办矿、依法管矿,绝不蓄意发生“五假五超三瞒三不”等违法违规的公开承诺。
2.重点抓好“一规程三细则”落实不到位问题的整改。抓好规程落实不到位、瓦斯抽采不达标、重大隐患排查不到位、超层越界开采以及顶板管理、机电设备、监测监控等管理措施不落实问题的整改。井工煤矿对照“一规程三细则”中关于地质保障、矿井建设、“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管理、运输提升、监控通信等要求进行整改;露天煤矿严格对照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防治水和防灭火等要求进行整改。重点解决规程标准技术要求和安全生产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3.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不能动态达标问题的整改。对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关于理念目标、矿长安全承诺、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业人员素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质量控制、持续改进的相关要求进行整改。重点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不能持续改进、动态达标的问题。
(四)督导检查(3—10月份)。充分利用考试考核、评估评价、督导检查等措施,把学习培训与对标对表整改结合起来,真学真查真改,务求取得实效。
1.全覆盖考试考核。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对各类人员学习培训内容分级、分类、分专业组织全员考试,检验学习培训效果;煤矿上级公司对所属单位学习培训进行考核、全过程检查,形成学习培训和考核报告;县应急局对所组织单位进行指导考核、全过程检查。
2.全覆盖检查评估。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自查自纠、对标整改情况开展全覆盖检查。学习培训和对标对表整改细化到具体岗位,学什么、什么问题、改了什么都要建立台账,确保各项整改要求落到实处。
3.全过程督导检查。县应急局结合执法工作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开展活动不认真、自查自纠走过场的,下调煤矿安全保障程度分类等级,实施重点监管,问题严重的,严肃追责问责。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是全年煤矿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县活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县应急局矿监股负责日常工作。各煤矿安全生产经营单位要高度重视,制定实施方案,及早行动,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
近些年来,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在全世界都居前几位,煤矿安全生产改革迫在眉睫。如何构造一套有效、科学的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显得日益迫切。
1构造煤矿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保障体系
煤矿生产是一项危险的工作,在日常生产过程当中,要建立起一个正确的煤矿生产思想保障体系,将涉及煤矿生产的不同主体纳入思想保障体系构建当中来,充分发挥好各方面的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稳定和谐发展,制约了地方经济水平的提升。此外,煤矿事故还会给相关的生产工人造成沉重的思想压力,影响工作效率,进而有损地区发展的稳定。尤其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型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煤矿事故一旦发生,通过相关互联网的传播会造成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煤矿行业的形象会受到进一步阻碍,降低地区煤矿发展的市场竞争力,这些都给当地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煤矿生产企业的角度来看,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严重损害企业在当地的形象和声誉,制约企业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企业还要为事故的发生支付相关的赔偿费用,承担具体的责任风险,员工生产的积极性也要受到进一步的打击。从煤矿生产工人的角度来看,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风险。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要构建好煤矿生产的思想意识保障体系。
2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体系
国家和相关部门虽然对煤矿生产做出了很多制度性的规定,但是从整体来看还不够完整,可实践性不强,很多地方和细节还亟待完善。为此,我国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顶层制度的规划,制定好煤矿生产的具体安全操作规范,在煤矿生产规范设计上考虑到煤矿企业的实际状况,考虑好实际性和操作性,制定出统一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障采矿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除了统一的制度规范之外,落实到具体的煤矿生产企业,也要在符合国家法规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制定详细的生产细则,切实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保障生产的高效稳健运行。
3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很多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监管缺失、监管越位,因此,构建煤矿监督保障体系是煤矿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煤矿监管保障体系是一个十分广泛的体系,在具体的构建过程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实现对煤矿生产的监管分离,监督职能和管理职能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保障相互之间的权利制衡。在当前,很多地区都没有实现监管分离,很多地方政府既是监督部门又是管理部门,负责解决的安全问题很多,也没有能够实现好彼此之间的权利监督和约束;其次,要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的个人素质,加强对其职业素养培训,要求相关人员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标准规范进行生产安全的监督操作。同时,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奖惩制度,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要建立好煤炭信息化的安全监督体系,全程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的监督管理与操作,保障每一个流程与环节的透明与公开,加强对其数字化的监控,实现更高效、更充分的监督与管理。
4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体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更多的采矿技术被运用到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现代技术的应用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当中,可以依据不同的矿产的开采深度和不同的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开采技术,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现代煤矿生产企业,很多企业的煤矿开采技术和相关技术装备相对比较落后,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太健全,技术性人才资金投入相对来说也很匮乏。为此,煤矿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技术性资金建设的投入,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在煤矿的生产过程当中不断更新相关的技术设备,保障煤矿生产的高效率;其次,煤矿企业要制定相应的煤矿安全生产新标准,加强技术性识别,通过最新技术及时发现煤矿生产过程当中的危险因素,未雨绸缪,及时解决好这些问题,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煤矿安全生产关系着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关系着煤炭行业的对外形象,关系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针对当前不断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一定要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立,切实发挥好不同主体的力量,保障煤矿高效安全的生产。政府要加强顶层制度的设计,制定煤矿生产的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企业要提升安全生产的意识,制定出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规划,加强对新技术、新人才的引进和建设,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员工自身也要加强安全保护意识,及时发现并排除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齐雪峰,魏海彪.关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研究[J].硅谷,2015,03.
[2]郑伟.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3]林汉川,陈宁.构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06.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主要突出在企业经济项目投入,没有对技术形成精细化管理,主要精力都运用在生产上,没有重视技术安全、技术设备等综合性的管理,有些煤矿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扩大生产,在技术上没有更多投入,不注重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教育管理,对于机电设备的综合性管理也缺少严密控制。技术设备采购、验收、维修等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因此,造成多方面存在漏洞,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
1.2技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模式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有些煤矿企业不能形成相应的管理系统,对于计算机软件、机床设备等多方面的控制力度不够,尤其是在一些进口机电设备的控制中,相应的检测、检修、维修等运用程序没有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造成工具、配件等设备不足,相应的、清洗等维修没有履行到位,也就得不到及时治理,在缺乏相应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导致技术管理综合运行上出现失误,不利于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经营的有效融合。
1.3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煤矿安全生产及设备管理中,需要懂技术、有责任的管理人员,既需要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在专业知识素质不高、安全知识与能力不够的条件下,缺少相应的短期培训与综合性培训,造成工作上的失察,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其中,一些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学习不到位、责任心缺失,会造成整个技术管理不足,带来安全生产方面的诸多隐患。
2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贯穿安全运行的每一个环节
在煤矿安全运行过程中,技术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并贯穿在煤矿安全运行中的每一个步骤,涉及到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个方面。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复杂,环节较多,需要把技术管理运用到日常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融入技术管理,使其成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导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促使煤矿安全生产中每一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安全故障。
2.2有效完善各项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技术管理是制定合理的开拓开采设计方案及各个操作流程的核心力量,其中,在矿井的开拓与综合运用中,通过技术控制管理,可以实现巷道布置、采区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的整体规划,通过融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集中化、机械化、技术化的管理原则,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个方案优化、技术论证、方案对比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技术管理在制定开采方案及各种安全设计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3有效控制风险的最佳渠道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技术管理是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可以针对煤矿安全运行中存在的各个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这样,在技术控制过程中,形成对安全管理的综合控制,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尤其是在瓦斯控制、防治水等方面,构建良好的通风管理系统,突出在煤矿挖掘、巷道布置、支架管理、设备运行、人员技术素质等方面的运用,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2.4一通三防的重要性
煤矿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就是瓦斯爆炸,所造成的结果很严重,不仅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一通三防工作,如果在管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不仅会无法正常生产,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在进行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必须要明确各层人员的责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实现协同作战。严格控制设计和隐患处理工作的质量;b)通风技术管理。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预防瓦斯和粉尘的主要条件,所以,在煤矿生产时,必须要保证通风管理的质量,确认通风设施完善,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通风管理制度,保证供风合理。另外,加强员工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进而保证通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c)需要加大一通三防专项资金投入,主要应用于相关设施置备,坚持安全的基本原则,从而保证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从根本上避免瓦斯爆炸安全事故的发生。
3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方式
3.1强化员工的技能素质培训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煤矿安全有效生产,首先要围绕员工的技术素质与责任意识,突出员工自我素质的全面培训。在综合性的培训过程中,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技术培训模式,针对不同员工、不同岗位等特点,结合员工自我素质及文化程度的不同,综合培训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对技术人员在机电设备方面的操作技能、系统功能解读、应急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维修人员综合技术,不定期开展机电设备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培训,提升煤矿管理者及员工的综合素质。
3.2建立科学规范的技术管理制度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出技术管理的综合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标准化工作,形成技术控制领导小组,制定出标准化建设与奋斗目标,在系统方面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抓好质量升级、技术达标、设备更新与维修管理,抓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技术管理标准化的奖惩制度,开展多方面的竞赛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制定机电设备在保管、维修、改造、修理、配件计划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综合设备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提升整个运行的效果。
3.3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水平
煤矿企业领导应该重视技术管理,加强技术管理部门的智能作用,充实管理部门人员,同时,技术管理人员应多到现场考察,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检查情况,多提工作建议。煤矿企业领导应该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授予职权,统一管理。制定机电管理规章制度权、编制部署机电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奖罚权、机电业务骨干调整调动工作监督权等。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011-01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与经营活动,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的安全与质量在煤炭资源需求量日益加剧的现阶段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在此形势下,煤矿企业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煤矿生产的各个岗位和部门都要认识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成效。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且复杂的过程,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建设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煤矿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实现煤矿企业的长远、良好发展。
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如今,我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尤其是安全事故频发的煤矿工程,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其更是一项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将其纳入煤矿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实施和考核,从而达到强根固本的目的,提升进一步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一切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基础,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能够改变煤矿落后面貌,推动煤炭工业向科技含量高、能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途径,保障煤矿企业在新时期向着安全、高效、优质及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模式及内容
(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
现阶段,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为主要目标,积极落实安全责任意识、生命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以规范行为、规范管理为主要手段,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具体如图1所示。
(二)建设模式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是为了有效、清晰的指导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践,简明表现其建设规律的一种概念模式,其具有规范化、功能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特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模式要充分结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主要包括建设内涵、过程、手段、支撑体系以及目标等多层内容,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三)建设模式中的基本内容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主要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树立安全意识,并实现煤矿企业安全观、质量观的过程,煤矿企业在落实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时应积极采取教育、培训、宣传等手段。同时要形成一定的制度体系,为其落实到位奠定基础;第二,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在煤矿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及有效的培训教育等方式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观念、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区队班组等;第三,行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及其他管理手段,从领导决策层到操作层都准确掌握和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使每个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生产作业,规避“三违”及不安全行为;第四,物态安全质量标准化,其主要是针对井上、井下各个作业环节和环境、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制定的标准,优化生产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具体步骤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来实现全员、全过程及全方位的生产质量达标,因此在具体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时要经过3方面的环境,形成闭环过程:第一,准确定位,准确定位是保障建设方向和目标相一致,主要有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总体发展方向、目的及结果;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科学方针。第二,组织与管理。煤矿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小组,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和战略性框架,并配置相应的各项资源,从而将各项工作职责和权限明确到位,确保建设的有效到位。第三,实施促进及评估改进过程。其中实施促进是通过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包括教育培训过程、行为规范与制度建设过程、强化生产作业人员、环境以及条件等方面的管理与操作、健全考核体系以及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系统性建设;评估改进过程是通过建立全面的评估机制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及时检验和校正,检查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业绩及总体成效并作出改进,进而不断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煤矿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思路,建立以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行为安全质量标准化以及物态安全质量标准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模式,以有效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与安全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优化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质量及安全性,实现煤矿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伟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2] 宝银昙.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及其效果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