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7:0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作者简介]林彰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高级政工师,湖南 湘潭 411003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220―02
我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思想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功利糟粕,保留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行为,无疑是有益的。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侧重于政治伦理教育。它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告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安宁了。所谓“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许越轨。如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赡养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会伦理规范和生活规范,讲究礼节礼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等。这些观点,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学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推而广之,教育大学生感恩报德,回报社会,关爱他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学会谦让、诚实、关爱亲友,培养亲情友情,这样就把传统的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了学生。当然这种灌输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形象性。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网络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名胜古迹、考察、旅行等,这样更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就应挑选既懂得儒家思想又热心德育工作的老师担当专职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利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层次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懂亲情友情。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把大学生置于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大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参照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要求,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从小处着手,优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不嚼槟榔口香糖,不乱扔纸屑;谈恋爱讲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仪表,待人诚实、守信;穿着适合自己的身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
在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灌输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还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因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不分良莠冲击着传统道德,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的影响,去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闭的体制,还是“涛声依旧”,就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那种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只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削弱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后,“治理”和“治理体系”构成新一届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管理”与“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蕴含着理念的根本差异。从“管理”到“治理”,意味着包括权力配置和行为方式在内的治国模式的一种深刻的转变。德育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要使德育活动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特点,需要对德育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理念,也对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明确要求。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即针对德育体系中与现代化要求不适应问题进行有效治理的过程。具体来说是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和价值理念,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教育因素、教育渠道、教育环境、教育力量进行总体、综合、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使之更好地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有效作用的过程。
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遵循德育治理的价值理念。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有价值理念的推进过程,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应体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体现社会主义公民基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基本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学校办学基本方向。二是要构建多元开放的德育治理体系。德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拓展德育治理主体,调动一切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积极因素,共同开展德育治理。三是注重德育体系治理过程的双向互动性。传统德育管理偏重从管理者自身出发,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显得消极被动,现代德育治理过程更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积极发展。四是注重德育治理的整体性综合性。传统德育管理过多关注直接德育活动管理,而对与其他教育因素、教育渠道、教育环境和教育力量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关注不够,宜充分整合各方面教育因素、渠道、环境和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德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变。
【作者系武汉大学学院,教授】
一、道德教育概念的困惑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这是第五种理解。道德教育包括的内容如此之多,真是一个“大德育”。有人形象地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到头来,德育什么东西都不像。就连我们从事德育研究的人员也最终不知道什么是德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大多数没有德育理论的功底,理论上的困惑使他们在实践中茫然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对道德教育概念的模糊,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认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人的品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有人认为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还有的学者认为“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德育实质即信仰及信仰教育”。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学生“德”的素质培养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上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没有选择自由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社会共性道德规范要求,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式,也影响到教育界,从而产生了教育上的“平均教育”模式,甚至忌谈个性。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恰与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目标相悖,与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相悖。
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革以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制,在经济方面是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也是以国家组织形式下的“行政一体化”的结构体制。在单一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单纯,思想容易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单一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多样化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一元化价值取向让位于多元化价值取向。一元化思想在价值观上就是整体本位,服从组织的观念。现在这种价值观在逐渐淡化,因为社会的发展已走向多元化,因而出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浸染上浓重的经济色彩,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功利性价值取向突出,利益意识强化,这就势必引起青少年学生从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向“重利轻义”观转变,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四个突出特点:即兼容性、主体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中的反映。
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道德教育模式就要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势必造成道德教育的困惑。我认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道德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即首先是有生活能力的人,再到有个性的人,最后是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相结合。即强调在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促进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使个性有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时,重视学生个人起点阶段的优势潜能,充分展示个性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制约,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二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只有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可能是富有远大理想、宏伟抱负的现代人,才可能对社会、国家、民族富有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积极发挥,其独立思考、开拓精神、创造能力便可能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固守教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徘徊观望,成为时代大潮中的落伍者。其三,德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能过高、理想化,也不能迁就学生。其四,道德教育应有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德育既有为社会培育适应性人才,并为社会服务,具有工具价值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以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因为教育的周期长。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去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的新质,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跨;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传统道德的精华现代化,做到“古为今用”,又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传统道德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驾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还可通过传统道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邃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传统道德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爱国、反抗外族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心忧天下、持操守节、威武不屈、勤劳俭朴、勤奋好学、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区分义利、提倡忠孝、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尊老爱幼等等。传统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等。然而,我们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剔除糟粕后的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再也不存在丝毫的封建阶级的烙印,也并不是我们无需加工的现成快餐。相反,它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转换,把传统道德现代化,以此当作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但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
由于对道德教育含义和本质认识的分歧,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据我们对《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材和著作有关德育内容部分的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五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力国情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二十多项。真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公平;叶澜先生认为,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道德教育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
在道德教育实施方法上,我国以说服教育法或说理教育法为主,实际上是强制灌输。灌输教育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元化逐步让位于多元化,传统的说服、灌输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需要,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的不一致性,教师说的与社会上人们做的不是完全相符,中小学生在道德两难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教育实效差就不难理解。
在道德教育实施的途径上,我们过分重视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甚至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这是不对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整体功能,说服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此外,榜样示范法、观察学习法、道德实践活动法、自我修养法等也要广泛应用。其中,道德实践活动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若缺乏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无法养成。所以,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
注释:
[1]持该观点的资料很多,如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88页;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15页;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9页。
[2]这种观点多见于教材:《教育学》和《德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30页;睢文龙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45页;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333页;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97页。
[3]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92页;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12—113页。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16页;国家教委1995年2月27日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86页。
[6]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105页。
[7]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3页。
[8]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12页。
[9]扈中平等:《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刘忠勋:《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1]余玉花:《社会转型期观念的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一、片面追新求异而忽视学校传统文化资源
品牌是指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表现。品质优良、与众不同、有口皆碑是品牌的三要素。对学校来说,品牌是其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学校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的升华,是对学生发展的良好预期,其目的在于保持教育服务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稳定优质性和持续创新性。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形态,德育品牌是在长期的文化积淀、发展过程中,凝聚学校独特的德育思想、德育理念,为学校师生、社会所认同,并能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精神品质与德育模式。“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构建的全过程,实质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营造和形成的过程。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表现为显性的和隐性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的和制度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它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形成的标志和最终体现”[1]。因此,德育品牌的建设有别于具体化的德育举措、德育活动,而应根植于学校文化传统之中,在文化溯源与校本德育中汲取德育品牌专业化、优质化的支撑与力量。
文化环境资源是学校的无形资产,是学校特色的根本所在,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重要标识。在德育改革创新实践中,一些学校基于自身学校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学校德育品牌,在充分发掘学校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德育的创新性发展。然而,仍有部分学校没有正确地认识学校文化传统与学校德育品牌的关系,将追新、求异与德育品牌的创新等同起来,没有从学校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德育特色、凝聚德育理念。这种本末倒置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德育品牌的无根性,使学校德育品牌在未来发展中陷入困境,不仅难以真正彰显德育品牌的魅力,更难以担负传承德育品牌、创生学校文化、提升德育核心竞争力的历史使命。
二、将德育品牌建设内容与日常行为规范混为一谈
德育内容是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及道德体系的综合体,是一定社会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从我国已颁布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来看,中小学德育内容分为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或政治道德品质教育、道德理想教育四个方面。作为德育品质核心体现的学校德育品牌,不仅在内容的选择和提炼上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要为德育在实践中产生增值提供条件。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正确政治态度的形成是德育品牌的核心内容。而日常行为规范是对主体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二者在本质、特点与功能上都具有显著的差异。从本质上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种外在约束,是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道德化的行动方案;德育品牌则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导向,教育性是其根本属性。从特点与功能上看,学生行为规范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行动准则,是学生思想、行为的底线要求,明确规定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哪些可以做、应当做、必须做或哪些不应该做、不能做;而作为一种抽象化的精神品质,德育品牌既是一种被社会理解和肯定的文化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中的折射,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由他律走向自律的重要引领。其意义在于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成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内容应基于学校文化,进行特色诊断和优势评估之后,提炼主题、明确内容。而部分学校时常模糊德育品牌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界限,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如一所小学为了让学校德育品牌系列化,其出台的《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内容》有三部分: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国学文化(弟子规及由其衍生而来的结合该校实际编写的《一日常规三字歌》),三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种忽视特色发掘、主题提炼等关键环节,将日常规范作为德育品牌创建的内容或主题,无疑弱化了德育品牌的教育意蕴和内在张力。
一、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一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一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二,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一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一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一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一988年和一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一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一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三,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一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一.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二、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一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一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一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206-02
道德能力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备因素,而且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发展,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必要的现实性意义。以实践观为依据,以德育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应该说实践的观点是德育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德育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建构以渗透道德情感、道德体验为主的新的德育实践活动课堂模式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一、传统德育课堂方式的反思分析
1.传统德育方式的一个弱点就是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作为独立个体,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个性差异的、有智慧的、有情感的人的存在。表现在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的设置编排上,在途径和方法的确定选择上,缺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考虑,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关注也不够,这种教育方法造成了教育与现实之间的悬殊差距。
2.传统德育方式的一个缺失是只停留在德育“知”的阶段,或者说把德育课只作为知识性的课程,从而缺失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过程,就不可能获得德育的“真知”。应该说知识性德育课程教给学生的仅仅是“有关道德”的知识,知识只是影响道德的因素,但纯粹的“有关道德”的知识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决定学生道德形成还在于实践(践行),而情感、体验、感悟等非理性因素起着由“道德的知”到“道德的行”的转化作用,能够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1]。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
显然,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道德教育的手段。这里是把活动范畴作为道德教育理论建设的逻辑起点,作为整个道德教育过程的基础来看待的。
二、德育课体验性实践活动课堂的特点
1.以情境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引发思考。德育实践活动课堂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现实的人出发、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从以现实生活背景、情境出发,以问题引发思考,以活动为载体,从而找到德育的生长点,从而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德育课堂的模式。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就是讲知识、考知识;学生的中心任务就是学知识、记知识。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把学生当成等待填充的“道德之洞”(杜威)或“美德之袋”(科尔伯格)。[2]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3]同样,没有人做中心的德育教育是死德育,“实践活动”的德育课堂是德育的生长点。
2.突出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意志等非理性的作用、实现知行统一。德育课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激之以志,导之以行。德育旨在唤起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德性和幸福是密不可分的,费尔巴哈说:“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4]德性只有在实践中道德规范才能被学生所体察和领悟,获得丰富的道德体验,培养道德情感,将正确的思想道德理论内化为自身品质,外化为自觉行动,形成道德能力应用于实践,这是衡量德育成效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活动是实践之学,是一种更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3.主体的全员性、问题的针对性、过程的互动性、方法的探究性。20世纪60年代,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问题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和决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道德问题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了道德的层次。德育实践活动课堂则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为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生观念上的碰撞、行为体验、情感体验上的摩擦和意志的磨砺,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正如陶行知所说“好的教育不是把真理教给对方,而是带领对方去寻找真理。”[5]
德育课体验性实践活动课堂模式建构的核心在于从理论上论证该模式的合理性,在实践中证明其实效性,功在课前、利在课中、益在课后,体现了德育教育终身性。换言之,活动给德育注入了生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43-02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明显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定位不清晰;建设的内容与形式严重脱离实际;德育体系中各元素之间存在错位及孤立现象;德育的手段缺乏创新;有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一个没有激情、缺乏主动性的“收发器”角色,其教育能力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些因素影响着地方高校德育的实效。需要我们立足现实认真思考,寻求适合地方高校特点的德育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增强其实效性。
一、牢固树立科学合理的德育观念
德育要取得实效,就必须要不断更新德育观念。观念更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大德育”观念
德育是实现我们国家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要从学生成长规律等方面来进行整体的规划,使之能共同发展和协调建设。贯彻全面德育的理念,地方高校应明确学校各种岗位育人的职责,要有具体的要求,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树立开放德育的观念
信息时代“虚拟大学”、“多媒体大学”已经出现,上网就是学生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要树立开放德育的观念,但要坚持正确的导向。
3树立人性化的德育观念
德育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不能压抑、强制学生,束缚其个性的发展需求。也要考虑到其接受和内心认同的问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多彩的个性,使之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4树立“生活—体验式”的德育观念
德育实际上就是生活,德育的根基就是鲜活的现实生活。离开了生活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地位就会降低,所以就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树立动态德育观念
面对新时代和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现象,德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和解决新的社会问题以及思想和心理问题,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以期取得好的德育效果。应积极地关注德育的动态发展。
6树立科学发展的德育理念
针对地方高校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个性差异及道德水平的基础,将德育建设总目标进行分解,形成阶梯目标,以解决以往德育建设中存在的目标过于远大和太宽泛、缺乏针对性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让目标成为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动力,最终通过科学的德育目标体系达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效果。
二、确定科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
德育实效性体现德育工作的期望功能和实际功能的一致性。德育期望功能有时过高,也会导致德育工作定位不准。社会的多元化、多层次,使我们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与以前相比既相似又有了新的变化。地方高校就应该依照现有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德育内容。
1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内容主要包括一些基本政治常识、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教育,大力进行“三观教育”,坚定学生的政治方向。
2精神文明的教育
主要含文明礼仪、社会公德等内容,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行为习惯和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新生一入学时,学校就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并从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入手,大力加强其基础的精神文明的教育。
3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
地方高校德育要突出职业理想教育,只有树立了职业理想,才会懂得珍惜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并为将来自己立志所从事的职业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地方高校还要加强以办事公道、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常识,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4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各种有益的方式关心关爱学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三观”,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生命教育不仅引导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而且要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对自己有较深的认识,帮助学生尊重和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丰富生命价值,从“种生命”向“类生命”过渡,从而达到个人和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和谐。
三、德育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在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德育工作既要继承优秀的德育思想政治工作传统,又要结合实际不断改革,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具体措施:
1充分发挥“两课”的德育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要改变现在德育实效性差的局面,必须要解决“主旋律”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存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太紧密、教学的质量不高等问题。如果道德教育脱离了实际,那这种教育必然是不完整的和缺乏实效的。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道德知识灌输的单一教学模式,倡导“情境教学”、“活动教学”、“价值辨析”、“道德反思”等多种教学方式,力求构建有完整心理要素参与的道德学习过程。要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并积极进行正面的引导,注重坚持疏导和灌输的有机结合,有表扬同时也有适当的批评,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正常的学习中去。
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优化学校育人的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地方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校园主体精神风貌、人文气质的综合体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要大力加强校园风气的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体育、科技和文化等系列的活动,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各种校园媒体的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并通过其来丰富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舆论导向的正确发挥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这也是大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的措施。
2加强专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渗透
加强其他专业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的整合与渗透,将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渗透到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中。例如:通过汽车工业的大发展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信念,培养其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通过高速公路大发展的事实教育培养学生看到国家的发展变迁,增强为家乡做贡献的道德情感;在讲授专业课程时,不仅从技术层面讲,而且从历史、社会和伦理学的角度去讲,告知学生这个专业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通过专业教育中的道德渗透,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增强学生道德选择的自觉性。
3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学生自我管理
要大力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成才,这也是自我教育的根本。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们进行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样才能使德育更有实效、更为扎实,并能形成长效的机制。地方高校要积极创新和构建德育工作的“五自”机制,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让学生在“五自”机制实施中,得到发展、锻练和成长。
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道德存在于生活中,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融入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感受教育,提升道德素养。要加强课堂德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道德伦理说教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德育途径就是实践。因此,要强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实施,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发挥德育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促学习的功能。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4注重全员育人,进行立体化、多层次综合教育
“三育人”工作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最基本、最广泛、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德育具有权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所以,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师资队伍是德育工作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德育工作体系,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德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所承担的具体职责和任务,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卓有成效的德育合力。在教书育人环节,重点解决好“师德和教学”的关系,教学为本,师德为先,把师德建设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在服务育人环节,重点处理好“师德与服务”的关系,把“三个一切”落到实处,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管理育人环节,重点把握好“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将制度管理的原则性与实际工作中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制度教育和严格考评两个环节,突出人性化,把“要求学生做”变为“学生要求做”,改变学生在管理中的被动地位以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
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环境因素的大力配合,要促进这三个因素的立体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使学生能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夸美纽斯曾指出,“教育始于母亲膝”。家庭的德育素养、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是关系到学生德行成长的重要因素;要努力地发挥好社各种资源的德育优势,充分调动校外的德育辅导员们等重要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道德教育基地,努力让学生们投身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到积极的熏陶,并能在基地中积极的成长,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熊礼杭高校德育教育的人本化探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2]曾秀兰以人为本视野中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广东社会科学,2007(4).
[3]金祥林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高校德育实践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一、管理是德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智力教育相区别的是,德育注重的不全是知识体系的灌输与引导、它以向受教育者灌输和建立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为最终目的、对人直接进行从意识、观念、信仰到举止行为的双重作用和约束。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德育体系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观念层面,主要包括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基本理论;二是制度层面.包括有关的德育政策、德育法规等:三是操作层面.包括德育的方式方法.实现途径和德育管理、这里的管理,包括管理目标、手段、主体,客体等;四是物质层面,主要包括德育工作者、设施设备、经费等。在四个层面中,现念层面是根本。决定德育的方向和性质,同时为其他层面提供理论支撑;制度层面是规范;操作层面是基础;物质层面是保证。四个层面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功能各异,共同构成德育体系、可以看出,管理这一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规范,不但不被排斥于德育之外。而且构成了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管理对于促进德育、提高德育效果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用一种新的、更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和评价管理。这里说的管理.指的是德育工作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教育,主要指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要方式的德育过程,一般说来、管理和教育是德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教育以管埋为手段、管埋则以强制性的形式来实现教育目的,既不能把管理作用绝对化、也不能视管理为可有可无:从管理活动与教育活动的深层次剖面上做进一步的发掘.二者都包含计划、组织、控制等功能、都以规范对象的行为为最终目的,这是二者功能相同的一面比较起来,管理除包涵一定社会的法律、道德规范和管理双方主现意志等.还包涵同社会生产力、管理环境、人的相互协作关系等相关的方面、这是由其双重属性所决定的。因此.在职能和涵盖面上,管理具有比教育更宽泛的内容。随着系统学、管理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研究的不断深人,对管理的多方面的作用正愈来愈为人们所了解,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重理论灌输而轻能力培养和重共性塑造而轻个性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日益受到挑战。管理的介人将成为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一大特征。管理通过组织过程中各要素间合理充分的配置来规范管理对象的言行和思维定势,实现管理目的、以此起到德育的效果,客观上使管理具有了德育效应公那种把管理同教育相舒裂,进而否定管理重要作用的观念和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会贻误德育的:
二、构建以策质教育为相导的粗育管理棋式
管理有机融人德育体系,实践中需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制约和教育方式。
1.在管理方式上,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从管理的运作机制看、首先要在管理实现方式上,由直接管理为主逐步向间接管理转变。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教育受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受传统封建思想中.‘修身、养性’等教条的负面影响.重共性而不重个性培养卜教育呈现出封闭、集中的特点。这种教育形式反映到德育工作上、过多地强调说教,不重视管理.没有认真研究管理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管理的方式方法显得集中、呆板,基本上采取以行政指令为主的直接管理。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大的摧动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社会结合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不再通过政府指令性计创直接进行调控,而是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利益杠杆来实现,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同样要在“竞争”‘“择优”的法则下进行,不能随心所欲或惟长官意志: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体系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在管埋上,管理的内容、手段、实现方式等要素需要结合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新的调整。管理目标的提出和实现、不能依靠简单的行政指令,而必须着眼于管埋主体和客体的内在联系,科学设计管理指标和体系,将管理纳人教育的全过程统筹考虑。要打破层级制的界限.把管理目标分解为相互连接的行为约束机制,通过诸如风险、利益驭动来促使被管理者自觉接受管理,从而实现管理目的,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起作用的主要方式:
确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德育管理模式、实践中需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忽视受教育者在情感、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搞“一刀切”的片面和绝对做法,没有把管理对象的差异在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中反映出来,管理的层次和多祥性无从体现;二是违背管理的自身规律,对管理目标可能产生的约束作用缺乏准确的估价。制定不切实际的管理约束机制.总目标与子目标间没有必然联系,使管理名存实亡,造成管理失控。
2.在管理意识上.由被动型管理向主动型管理将变
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管理活动,由于受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管理的一切活动均以应试为中心,以高分为最终目的,使得管理成为简单的强制约束,丧失了其引导、教育、塑造的丰富内涵。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德育管理.没有把管理当做一种有效和必须的德育手段,管理成了游离于教育之外的可有可无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一种应付、应急式的被动型管理。
这种状况的出现,同传统教育缺乏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和不重视德育管理有直接关系。管理就其本质来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因此,管理就是教育。教育捅盖管理则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确立主动型的德育管理模式,就是在充分汲取应试教育中被动、机械管理的教训基础之上。将管理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引入德育体系,使管理成为德育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这是素质教育条件下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传统德育体系过于倚重说教式教育,并否认和排斥管理,特别在极“左.”路线的时代更是如此。这种情况。说到底是对管理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清。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没有管理的主动参与是不可想像的,这是建立主动型管理模式的认识基础。其次.管理要主动参与德育体系。素质教育条件下德育较之于传统德育,其目标,标准、汤盖面均包括了崭新的内容。完成这样的教育过程,要求管理在指导思想利方式方法上做出全新的调整。管理的着眼点着力点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人和物的机械管理,而必须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意识,真正发挥管理在提高育人质量方面的促进和保证作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教育的摒弃: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可以预见。管理在德育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显著,教育和管理作为两种基本方式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德育迈向新水平。
另外,管理在德育体系中的主动介入和有机渗透,为进一步增强德育的可操作性提供了新的途径。管理在德育中发挥作用,要通过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使得德育在目标、指标的制定和评价方面有了清晰可鉴的标准。使量化评价成为可能,为德育体系走向完善和规范化开辟了新的思路。
2.把握德育目标。在教育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做法,从认知、情感、态度上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和影响,在政治上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道德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情操和意识,在思想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和科学的思维能力,在行为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个性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转变德育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欲望,强化自我教育的动机,培养自我教育的意识,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学生长足的进步。
4.遵循德育基本原则。德育课要遵循学生认知特点,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要联系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进行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求真务实,提高教育的感染力。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强化知情意行的统一。既重视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教育;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重视情感的激发、意志品质的培养;既重视价值观念的塑造、人文素质的提升,又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化引导和管理相结合,既要注重引导、激励,又要注重约束、管理。
二、实践推进
1.提升教师素质,增强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林语堂先生说过,英国剑桥学生是被教授的烟斗熏出来的。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重要载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教师的人格魅力更为重要。教师要以德育人,以才育人,以情激情,以行导行。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人品、良好的风度和亲和力,这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最基本要素。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语言表达、教材把握能力,课堂组织控制能力)外,还必须在涉及重大、敏感的政治问题时,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问题,如腐败、看病贵、就业难等社会问题,要用正确的、辨证的、科学的观点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
2.优化德育内容,彰显德育的时代感、针对性。
2.1注重德育生活化,将抽象的理论讲解与学生身边的、耳闻目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象和事件分析相结合。如《哲学与人生》中讲内外因关系时,就可以毕业生中的优秀典型讲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在人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辩证思维、巩固专业思想、逆境奋发。
2.2注意德育职业化。抓住学生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将德育与专业结合,在重点的确立、案例的选择、作业的布置上,把不同专业所需的能力素质要求融合在德育之中,如《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业道德的部分,烹饪专业主要突出安全、卫生、节约、服务的意识;计算机专业主要突出网络安全、公德意识;会计专业主要突出诚信、严谨的重要性等。这样可以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且二者相得益彰。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教材内容的二次开发,可采取如下策略:(1)省。与以往或其他课程重复的不讲。(2)略。与本专业学生关系不大的少讲。(3)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更新补充新的内容。在《概论》课上,宣传中央最新精神、最新提法;在《法律基础知识》课上,将新的法律、法规内容、新的立法成果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上,经常将社会经济现象、热点问题的分析引入课堂;在《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上,将学生普遍关心的,如择业、就业等问题及时引入课堂,使课程内容紧扣时代的脉搏。(4)引。引入热点、难点话题,引入好的教学资源,《百家讲坛》、《道德观察》、《焦点访谈》、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介绍、感动学校人物、诗词读本、企业文化读本等内容。(5)改。重新整合教材内容,实现学科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
3.把握德育的梯度,提升德育课的科学性。所谓德育的梯度变化就是要根据学生年级的高低确定重点内容。
4.精选德育方式,提升德育课实效性。要根据职校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学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创新形式和载体。
(1)课程类型。要从知性德育向实践德育转变。传统德育课堂主要侧重于知性德育,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较少,主要侧重于概念界定、知识架构和逻辑体系。现代德育注重实践教育,强调参与、互动。通过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制作小报等,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中职学生主要以实践德育为主,知性德育为辅。高职学生则需要将知性德育与实践德育相结合,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教学方法。德育教学要根据中职生与高职生的不同特点与课程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