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7: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逐步增加、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生活发生重大改变。目前产业和文化相结合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满足人们各个层次的精神需求。现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提高GDP水平,对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新趋势、新环境下,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文化产业会成为新世纪经济一体化中的新生力量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现在我国的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党的十将建设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基地的发展,为其在学术界和企业界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重视,将中华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地,让我国的艺术经典和文化经典走出国门,让五千年的文化哲学、人文道德、文化精髓感受时展的气息。
未来是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快速发展的阶段,了解和把握时代脉搏,分析国内、国际文化产业的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文化将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已经提高地区间的合作性,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并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并寻找到改革和创新的策略,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意识不强。部分文化部门缺少文化产业的概念,没有详细研究过文化产业的规律、特点、地位、性质,没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清晰思路,很多文化领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更没有进行规模化发展。
第二、缺乏完善的文化管理机制和体制。文化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导致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没有分离。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较,改革文化体制的进程比较缓慢,尤其是艺术团体结构老化、布局分散、总量过多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虽然报业、出版、广电等传媒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一些文化单位的困境会更加明显。
第三、文化产业总量少、规模小,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在国内和国际竞争的环境下,我国文化产业的档次和规模不断提高,但总量、规模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没有形成产业群体和产业链条,缺少影响力强的文化产品和产业集团,经营规模和竞争力较差。
第四、科学和人才的不足对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影响。我国文化产品还以传统技术工艺为主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的问题比较严重,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率较小,即使引进也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造成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少的问题,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对策
(一)改革文化体制
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作为大力发展的战略,以群众实际的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在新形式、新时期下文化企业要具有多种形式的所有制,以多样化的产品来源、产业流通方式、产品需求促进健康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管与办”要严格区分开来,将政文分开、政企分开,构建起科学的管理机制。
(二)优化产业环境和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实力
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不但要符合国际要求,还要适应我国国情。研究并制定出文化产业的政策,运用税收、信贷等方式,引进和调动各种资金参与到文化产业中,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机制。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研究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途径。建立发展基金,在文化产业中引入股份制,充公利用无形资产,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提高产业的整体实力。
(三)扩展投资和融资渠道,使投入机制更加多元化
在政策范围内吸收社会资本和境外资金。可以运用支持其他企业建立文化项目,吸引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经营管理的方法,逐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多元化投资等格局,并形成境外资本、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共同投入的所有制格局。
(四)整合多种资源,建立文化品牌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慢,和文化产业分散、规模小有直接关系,部分国有文化单位没有成为自主创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文化产业缺少创新力。所以要进行规模化经营,在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报业集团的基础上,建立出版物流、体育竞技、出版印刷、影视产业等基地,建立文化品牌。另外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要完善职工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创新型、复合型、开拓型人才成为文化产业的工作者。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我国文化产业还是发展的起步阶段,受体制问题的束缚和制约。我们要以市场为发展基础、以政策为发展导向,将市场逐步注入文化产业,根据各地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建立具有弹性的文化产业管理方案。在改革文化体制、合理资源配置、增加融资方式、建立文化产业集团等方面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093-04
[作者简介] 王丽梅,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营和物业管理;
牟芳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
董西明,山东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和人力资源管理。
(山东 济南 250014)
文化产业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或“未来取向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国力和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如何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跨越,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新课题。为了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进程,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山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摆上了重要位置,并把“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写进了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一五”规划中,更对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部署。这些都为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文化产业概述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文化”热。“文化”热的出现,首先是由文学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引起的。学术界比较注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上层文化(儒、道、禅等观念形态);而文学界则比较注意地域文化,比如陕甘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齐文化、泰山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淮文化、湖湘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关东文化、燕赵文化、沂蒙文化等等。这样,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及其发展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概念是由英文词语Culture Industry翻译而来(亦被译为“文化工业”)。当前,国内外有关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述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2004年国家统计局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范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等活动,及与之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产业统计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标准,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部分,根据部门管理需要、文化活动特点及产业链细分为: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9个大类,再分为24个中类、80个小类。
(二)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例如,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近600亿镑;日本的文化娱乐业早在1993年就超过其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1/5,其视听产品也超过其航天航空工业产品,成为其第一大出口行业。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成长也十分迅猛。据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在1996年就已颁布文件,将文化产业确定为北京市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植和发展,并下决心要用5年时间使北京市文化产业的总产值超过制造业的产值。所以,刘诗白先生在新著《现代财富论》中指出:“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拉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还有人认为“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时代”,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更有学者将其称之为“21世纪的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明,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厚的文化大省。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轴心文化的策源地,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文化典籍、历史文化名人是山东特有的文化资源。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乡土浓郁的民间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为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全省有60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9个全国文化先进县,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23个,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近年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目前,全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总资产达160多亿元。从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从全省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三大集聚区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各产业集聚区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在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当地发达的制造业为基础,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门类快速崛起。在西部的济宁,从最初的“孔子故里游”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中国十大节庆之一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这张独一无二的文化王牌,其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逐步释放出来。
文化产业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支柱产业迅速成长,是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显著特点。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山东大力扶植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集团,经过整合,组建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山东出版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国有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全省文化产业档次,带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是山东发展文化产业的康庄大道。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型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让公益文化项目面向市场“找婆家”;让文艺院团与企业自由恋爱、“文企联姻”;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催生出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山东爱书人音像发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民营发行公司,全省5700多家发行单位民营企业占了半壁江山;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三、山东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界定不清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范畴,都以文化为内容,然而性质、目标、方式、策略都各不相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中可以通过产业方式运作的那一部分,必然是经营性文化。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益性文化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偏重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标,不能被纳入产业的轨道,而应由非产业化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提供。但实际发展中,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常常胶着在一起,既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企业化进程,也使文化事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要。
(二)思想观念陈旧,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既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也有守旧落后的一面。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一个产业问题,是市场问题,不再是传统的事业问题。因而,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冲突,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
首先,“伦理至上”观念与功利观的冲突。中国文化传统从道德标准上把人分成两类:“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导致禁欲主义。纯粹的文化人认为文化产业的崛起,标志着文化的沉沦、文化的堕落。而文化产业追求的则是收益最大化,讲求的是效率、效益和利润。
其次,“人治”观念与“法治”观念的冲突。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人治传统的国家,这种人治传统没有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和批判。“法治”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提倡和鼓励竞争,提倡树立忧患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造,需要通过竞争激发出人们无穷的创新能力,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没有法治的环境。
(三)文化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
宏观上,山东没有真正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现行文化管理体制政企不分、企事业相混的格局并未消除,文化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也严重束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头管理、令出多门使文化企业疲于应付。此外,现行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渠道严重不畅,使急需资本扶持的文化产业项目只能是望梅止渴。
(四)结构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
从区域结构上分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市无论营业总收入还是就业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有关数据显示,仅青岛、济南、东营、威海、潍坊、烟台等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就占了全省文化产业总收入的半壁江山。2004年,济南市文化产业总收入为189.4亿元,增加值57.6亿元,占全市GDP的3.6%,从业人员4.84万人;青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0.63亿元,占GDP的5%,从业人员2万人;威海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7.4亿元,从业人员约3.6万人,增加值15亿元,占全市GDP的1.5%;东营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25.39亿元,实现增加值16.14亿元,占全市GDP的1.8%(包括油田),从业人员3.04万人;潍坊市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36.34亿元,增加值5.6亿元,占GDP比重2.91%左右,从业人员3万人;烟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亿元、占GDP的1.5%,从业人员2.25万人。与东部沿海地市相比,中、西部的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是总量少、规模小、特色不明显、产业聚集力弱,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使山东文化产业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五)投资渠道单一,开放程度不高
目前,山东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仍是主渠道,没有或缺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山东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再则,山东目前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起步时间不长,吸引外资规模不大。
(六)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影响后续发展
山东虽是人口大省,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仅总量偏少,整体素质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匮乏。据相关资料显示,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低于全国3543人的平均值,在各省(市、区)中仅列第15位。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所以,总体上看,山东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传统工艺技术为主,科技含量偏低,附加值偏低,高素质人才短缺,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成为制约山东省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
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对于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文化产业远期发展战略和经营意识
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文化产业较长时期内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权威性的战略规划和明确方向。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文化产业在山东现代化进程与未来经济中的位置;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方针;文化产业的基本要素和相应的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经济行为、法律行为的原则;体制、机制和政策;主要目标与战略步骤等。在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制定体现一定指导性的实施计划,把文化产业真正纳入经济发展计划领域。山东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应利用山东距首都较近,属沿海开放省和渤海――黄海经济圈等优势,实施以旅游为龙头,以举办大型文体活动为契机的全方位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就需要全省统一规划文化产业的布局,发展文化产业的股份制集团。根据经济实力,瞄准重点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重大项目进行精心选择、精心策划。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一直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因。所以,山东应尽快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是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实行全行业统一管理,探索建立党管方针政策、人大立法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社会自治自律的新型文化管理体制。二是建立推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全省文化产业促进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协调,避免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三是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企改制、转变政府职能4个环节,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开、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工作。四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将目前政府部门承担的诸如制定和推广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实行行检行评,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转移给行业协会,增强企业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活力,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方式转变。
(三)落实、完善文化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山东文化产业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所以,必须努力建立起既符合国际规则,又适合我国国情、山东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政策。这就要求:第一,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第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第三,高度重视思想发动工作,在部门、企业和群众中广泛宣传和贯彻已出台的各项促进政策,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打牢思想基础。
(四)拓展融资渠道,调整和优化文化产业的所有制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杠杆作用。第一,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第二,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支持文化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逐步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另外,尝试建立文化产业基金,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弥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资本缺口。进一步打破国家包办文化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体制办文化的新格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公司,形成一批过得硬、叫得响的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五)促进居民文化消费,大力发展山东文化要素市场
当前,应积极引导和提倡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通过建立学习型城市、建立各种文化市场、开展城市节庆、文化博览活动、搞活演出市场等方式提高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同时积极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包括文化产权市场、文化资金市场、文化中介市场等。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文化要素市场已开始出现。文化要素市场是实现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必要平台,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真正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的重要制度安排。有了文化要素市场的运作,政府就可以逐步从许多领域中脱身,而成为市场的规划者、引导者和监督者。建议由省有关部门牵头,在全省建立若干文化要素市场,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六)抓优势行业、优势地区发展,提高山东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形成以广播电视业为主体,兼营相关产业的现代综合传媒业。要加快文化信息运作数字化进程,建立文化网站;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设施和应用软件,全力推进文化产业的技术更新和改造,结合各个地方的特色和城市总体建设,改造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旅游场所;积极扶持和促进动漫游戏业、艺术品交易业、节庆会展业、文化经纪业以及艺术教育与培训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产业、打造文化品牌的同时,要逐步建立和健全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要利用现代网络和媒体技术、节庆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以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文化产业优势区域发展方面,继续抓好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和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三大集聚区的发展,努力实现以青岛为龙头,以济南为龙身,以济宁为龙尾,成巨龙腾飞之势。与此同时,各地还应根据其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选择和扶持一批重点发展区域,力争使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
(七)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人才,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文化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归根结底靠人才。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需要懂经营、会管理、掌握文化规律的经营人才,又需要文化方面的专门人才。根据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东文化产业运作人才不足与不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并存,因此,应大力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应该是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使他们在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积极主动地吸引优秀的国内外文化人才到山东发展,为他们提供发展空间,形成山东独特的优秀文化人才流入的洼地,构建山东文化产业活力竞相迸发的高端舞台。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EB/BO].学说在线,2002-10-10.
[2]韩英.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EB/BO]. http://media.people.com.cn,2005-06-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山东整合文化产业资源、营造跨越发展优势情况分析[EB/BO].http://www.jrj.com.cn,2006-02-11.
一、茶文化及其产业的兴起
1、茶文化的内涵
(1)茶文化的概念。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无论是最早发现茶、饮茶、种茶都是从中国开始。从古至今,茶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涤荡之下,茶已经由物质文化上升到了精神文化,是融多种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在实际生活中,以以下几种形态构筑成为茶文化,即分为物质形态文化、心理势态文化、行为艺术文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文化。物质形态文化主要是从研究茶产业的基本品种栽培、相关产品制造、专业加工技术、运输过程保存、品种化学成分及成品疗效价值等有关方面出发,专指人们进行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当然也涵盖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和建筑,如:品茶时所用的茶叶、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心理势态形成了茶德,造就了茶道,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应用茶叶的同时从中提炼出超越茶叶本身意义的价值观念;行为艺术文化将端茶待客之礼表现的淋漓尽致,使茶叶在其生产过程和消费环节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相关法律制度文化则在法律法规方面为茶叶的生产和消费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2)茶文化的典型特征。茶文化是典型的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着重渲染精神层面文化上的产物,是高雅与通俗的结合。从陆羽的茶经开始,就不难看出,他不仅从自然现象方面讲茶之源、之出、之造、之具,而且在谈茶的生长、烹煮时又融进了辩证思维,提出哲理。茶造型千姿百态,命名丰富多彩,其滋味、色泽、香气各具特色,人们又可通过品茶、饮茶来达到雅志、修身、交友等的一些高层次追求,成为精神的象征。茶文化是实用与娱乐的结合。茶,可解人烦渴消人处暑,可养人性情怡人情操,可医人病症可入人药方,可娱人以乐进而放松身心。在茶叶文化之旅中,可品味茶的芬芳,享受茶的内涵,更可以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拥抱久违的乡土气息。
(3)茶文化的功能。发扬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茶文化隶属于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哲学思想都介入茶文化。儒家的饮茶之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将茶叶与人们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认为饮茶能够修身平气护心元、陶智养德增心智、修品炼行广心胸。道家的饮茶之人认为茶的自然本性中含有“静、虚、清、淡”的一面符合道家的核心思想 “虚静自然”、“无为而治”,以及“道法自然”。佛家的饮茶之人认为,饮茶之后能涤烦去燥,内心宁静,这是参禅悟道最佳的状态,因此,茶事也就成为了佛家禅事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深刻而积极的作用,做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的茶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容纳包涵了譬如坚忍谦虚、节俭奉献等等的传统美德,推广茶文化,必能使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蕴含“最中国”的别样美丽!
整合社会关系,加强社会交往。礼俗生活与茶紧密联系。在百姓生活中,以茶待客是一种基本的礼节。在婚姻礼俗中,茶也被当做媒介物和吉祥如意之灵物。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就带去了茶,也将汉族饮茶习惯带到了边疆。茶也用于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中,在产茶区,丧者要枕茶枕,手中要拿茶包等。茶也具有良好的交际功能,一杯清茶饮下去,能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思维清晰;待人以茶常被视为高雅之举,也表示友善与尊敬他人之意,在现代的一些外事活动、招商引资、亲友聚会等活动中都能够借助茶来增强会晤交往时和睦融洽气氛。
提倡清廉俭德,倡导社会风气的好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提倡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一些人在精神层面和心态层面出现了用功力去衡量一切现象、去评判一切事物。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奉为人生信条。而茶文化中清廉俭德的教化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茶圣陆羽在其著作《茶经》的第一章中就写明饮茶对自重操行和崇尚清廉俭德之人最为适宜。在当代,中国、日本、韩国的茶文化都体现出“重义轻利”、“德治教化”等价值观。以茶为伴,在飘渺的茶香中使人忘却名利之争,在微涩的口感中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以茶为媒,扩大对外交流。茶文化具有国际性,不光是在亚洲范围内流传,也传到世界各地,融入本地的生活方式,让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具典雅之气,从而发展成为风情各异的饮茶风俗。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就是茶叶。18世纪,我国茶叶的出口贸易就在世界茶叶贸易中占主导地位,是当时中西贸易的核心商品。茶叶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世界各国的茶叶爱好者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茶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茶文化的交流已经超越了国界、种族、流派,必将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茶文化产业的兴起及特点
茶文化产业,它是一种文化活动,更是一种有效的经济活动,它开发了茶文化所蕴含的商品价值,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产领域,创立了一个广阔的经济领域。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是以具体的茶文化产品和有形的茶文化服务为依托,体现了精神性和商品性相结合的双重属性,茶文化产业是介于茶文化元素的概念和茶叶经济产业的概念两者之间,其着眼点在于产业的建设、侧重点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注重点在于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茶文化产业是一种休闲文化产业,人们可以从茶文化产品和服务中获得身心的舒适自由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茶文化产业是一种审美文化产业,由于文化的参与和渲染,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日常品茶、包装、茶具,以及茶叶的选购、冲泡,乃至整个过程,无不体现出中国美的创造和鉴赏,品茶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尽善尽美、无可指责,臻于极致。显而易见,茶文化产业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养生文化产业。伴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老百姓普遍追求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茶的自然品质也符合当代社会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风气。
二、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1)生态条件优越,无污染。陕西是秦巴茶文化的发祥地,是黑茶的发源地。陕茶始于西周,明清时期,曾为贡品。据有关材料表明,目前仅全陕西省就有21个县、区种植、生产多品种的茶叶。各地茶园总面积已经达到62942公顷,年茶叶总产量高达12827吨。茶叶生产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该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
陕茶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茶园全部在秦巴山区,属江北高纬度茶区,湿度大,阳光照射率高,常有水雾笼罩,绿植覆盖率为50%左右,特别符合茶树生长特性。受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温度的影响,茶芽生长缓慢,嫩度非常好。又因为生长周期长,微量元素涵盖率高,茶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多,茶多酚含量甚至可以达到28%以上,咖啡碱含量达到4.5%以上,氨基酸含量达到3%以上,水津出物达到43%;而江南茶区的上述各值分别平均为23%、2.5%、1.8%和37%。
(2)产量增多、品质提高。有资料表明,2003年陕西产茶量为7952吨,2006年陕西产茶量为12827吨,而到了2013年陕西省茶园面积达到162万亩,茶产量为4.3万吨,产值55.9亿元,陕西的茶产业处于良性循环发展阶段,目前,省级标准化茶园24个,其中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9个。这为茶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企业势头强劲、品牌建设稳步推进。陕西省近年来茶叶行业资源整合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涌现出了相当数量的省级龙头茶业,创建了“茶叶基地+龙头茶企+养茶农户”的新型特色产业链发展的规模经济。已经重点打造了“午子仙毫”、“宁强雀舌”、“紫阳毛尖”、“秦岭泉茗”等大品牌。
2、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茶树品种老化、技术落后、设备陈旧。陕西茶园整体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茶园鲜芽萌发时间不同,叶片颜色不一致,芽叶大小不等,种植技术落后,广种薄收,单产低。茶叶加工设备陈旧,加工技术落后。受地理条件限制,茶叶初加工还依赖于半手工操作,现代机械化利用率不高,据调查,大多数茶农还都使用的是传统机械加工茶叶,产能严重偏低。
(2)经营分散、管理混乱。长期以来,陕西省内的茶叶从生产到经营,始终都是各自为阵,分散经营,并没有稳扎稳打的形成以强有力的龙头企业为链接,将销售市场和产茶基地连接起来的生产经营销售的一体化模式。并且大多数经营者没有接受过专门管理经营培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难以招架,从而使茶企业的优势潜力难以发挥。茶叶经营的营销网络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注重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抓起的人少。而且,茶叶品牌多但是没有名牌产品,对茶叶的副产品开发不足。
(3)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低。茶叶生产商的资金投入与产业开发的实际需求差距很大,在茶园建设上,新建和改造茶园步伐比较缓慢,企业规模小,虽然引进了一些名茶加工机械,但也是杯水车薪,在更新设备和扩大生产规模上缓慢,影响着茶叶开发步伐。
(4)专业人才缺乏,宣传不够致市场占有率低。从一定程度来讲,相关茶叶技术推广人员的从业率极低,并且在这一群体中,受过正规茶文化教育的人员更加稀少,所以茶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技术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陕西虽然有着久远的茶叶历史,但是,对茶文化的提炼不够,只能通过整理民间传说,来作为佐证茶文化的历史资料,使得拓展陕西茶历史工作难度较大,以至于陕西茶文化提炼和宣传滞后于全国其他省份。
三、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提升低产茶园产能,打造茶园优质生态环境
对于低产茶园,最有效的改造方式就是提升其产能,加大推广先进茶叶技术,不断引进新茶品种,全面有效提升低产茶园产能,建立健全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并增加专项研制多花色品种的茶叶门类,将乌龙茶、花茶、和特种保健茶不断推向市场,促进茶叶的产品多样化,从而提高产值。加快茶叶加工体系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淘汰落后的设备,有效增强精细加工的技术工艺能力,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减轻劳动强度,继续严抓茶叶产品质量,以期做到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高。
2、深入研究茶文化,加大茶文化的宣传与拓展,进一步丰富茶文化内涵
陕西省做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厚重广博,具体在南宋时期,中央政府专设茶马司于汉中,负责该区域茶事。应进一步加大陕西茶文化素材的挖掘工作,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走茶产品与禅文化一体化的经营道路,要认真提炼和宣扬茶文化,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发茶旅游产业。可以根据茶文化的特点,推出茶园生态游,努力打造以茶产地为主的休闲游;茶叶节庆游,依托茶叶节,展开“茶与文化;茶与健康;茶与城市;茶与旅游”为主题的活动,以提升陕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他如茶文化旅游,各地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如人文环境、历史渊源、独有特色等等,再结合游客的需求偏好,如探秘心理、增广见闻需求、爱茶成痴状态等等,创建和组合出别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如:茶乡夏令营,茶乡健康游等等。
3、加强从业人员生态文化技术培训,提升生态化生产水平
茶农是茶产业文化中组织化程度低的单一个体,他们主要凭借的是传统经验对茶树进行栽培,以及对茶叶进行进一步加工,要加强对企业员工和茶农的培训,将茶农的传统制茶经验与现代化生态科技相结合,培养茶文化产业专门人才,调整目前茶文化行业内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导,调整其知识结构,尽快发挥这些人才在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4、完善产业政策,实施系统工程
产业政策是茶产业文化的有效保障。基于我国茶叶品种多样化,地域之间的竞争激烈,同行业和各部门壁垒难以打破等原因,在茶产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寻求政府的支持,寻求政策方面的支持。从而使茶产业文化体系中的各方参与者准确定位自身属性,明确产业主题,兼顾产业交叉,推动产业辐射,坚持走国家、集体、社团、个人一起兴办茶文化产业之路,制定投融资政策,运用经济调节手段,将多种所有制成份引导进来,丰富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经济多样性,打造茶文化产业的规模化。
【参考文献】
[1] 李天芳.陕南茶叶产业化经营的组织结构研究[M].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8.
[2] 刘华旭.陕西茶产业发展问题探索[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3] 龚永新.茶文化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推动[M].产业与科级论坛,2009.01.
[4] 吴澎,黄晓琴.茶文化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07.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02-01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既凝聚人心,又关切民生,还可以直接贡献经济增长,因此,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党的十七大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下,我省召开高规格文化建设会议,对发展文化产业提出明确要求,这为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深入了解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促进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的进程,我们对博兴县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研。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表面看是软实力,实际却是硬实力。而正确认识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是谋划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从调研的情况看,博兴县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景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文化资源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博兴是中国优秀传统剧种――吕剧的发祥地,是汉孝子董永的故乡、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孝文化、戏文化、佛文化、水文化闻名国内外。全县有古遗址135处,博物馆现存珍贵文物3000多件;北魏天平元年雕造的“丈八佛”是平原地区最大、最完整的石造像;县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文保单位1处,县级文保单位13处。吕剧、腔、草柳编、布老虎及剪纸等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布老虎、剪纸、草柳编等13项被列入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董永传说、吕剧、腔等均被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董永传说、吕剧、柳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其次,文化事业基础良好,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建成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书店和演播大厅,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中国戏曲之乡”、“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等荣誉称号。陈户、吕艺两镇被评为首批全省社会文化先进乡镇。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构建起小戏艺术发展的良好平台,创作演出的腔《好亲家》、吕剧《孝子董永》等5个剧目分获“中国戏剧奖・小戏奖”优秀剧目奖、大奖和金奖。
近年来,博兴县积极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紧紧围绕开发文化资源,强力打造三大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力推进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强县的转变。
(一)领导重视,大力扶持。提出“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组建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以项目作为文化产业的有力抓手,特别是通过举办董永文化节和厨具艺术节,大力发展戏曲文化产业和厨具产业,通过申报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发展柳编产业,取得成效。
(二)建好硬件,搭建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先后投资,对博物馆、兴国寺、龙华寺、麻大湖进行开发建设,建设了兴国寺等旅游景点,形成了佛教旅游景观群。
(三)突出特色,打造品牌。通过举办文化节、恢复庙会、出版《汉孝子董永》等书籍、举办理论研讨会、吕剧进课堂等方式,叫响佛文化、戏文化、厨具文化品牌,并拉动产业发展。
(四)开发产品,拉长链条。以节会为载体,每次节会都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贸洽谈会,唱响“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董永系列酒及七仙女老粗布、平安吉祥物等纪念品、艺术品、装饰品。对涉及“董永”、“七仙女”的商标予以注册。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转变了发展方式,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够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也能够涵养税源、解决就业,同时也是促进文化大县建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目前来说,我县的文化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具体应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一)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拓宽文化产业的发展渠道。我县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但文化产业发展与先进地区、兄弟县区却有较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小制作也能做成大产业。就我县而言,一是做好特色文化地产品的策划营销。引导经营业户走出家庭作坊,进入大市场。通过行业协会,加强自律,规范经营,做大布老虎系列布艺、蓝布印花、手工老粗布、石佛工艺、剪纸等传统产业。二是挖掘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古为今用,做大“董公”酒业、“七仙女”牌纺织两大行业。三是努力做好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充分发挥我县优势,做好麻大湖水文化、吕剧戏文化、兴国寺佛文化与董永孝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形成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和文化旅游产品。
[关键词]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研究
一、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的特点
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齐齐哈尔市享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同时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目前,齐齐哈尔市拥有600多处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单位40多处,星级以上文化景区居多,其色鲜明的省级以上工农业旅游文化景区有7处,在省内旅游文化景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的有昂昂溪古文化遗址、江桥抗战遗址、俄罗斯风情小镇、扎龙自然保护区、泰湖湿地公园、西罗亚大街,兴十四村、大乘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西满烈士陵园等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韵味十足的旅游文化景区,分别开出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工业游、农业游、冰雪旅游”等16条旅游路线。2013年8月,中国(齐齐哈尔)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齐齐哈尔召开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303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47762人次,比上年增长2.0%。其中,外国人38511人次,比上年增长2.1%;旅游外汇收入14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
2.鹤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是本市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鹤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大湿地、城市鹤之乡”的称号下,齐齐哈尔市极力打造鹤文化,加强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和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使鹤文化走出鹤城,走向世界。鹤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飞鹤乳业、金鹤门业、鹤城酒业、华业集团、翔鹤制药等等市内600多家企业的名称以鹤命名。建立丹顶鹤艺术品研发中心和鹤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将鹤文化和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以鹤为题材的各种文化作品层出不穷,包括文学、摄影、短剧、书法、舞蹈、满足刺绣等等。鹤文化做为齐齐哈尔市的城市主体文化,凸显了城市的品牌特色和战略特色。2015年7月,中国(齐齐哈尔)第三届国际鹤文化艺术节在齐齐哈尔举行,其中包括歌舞晚会、音乐盛典、学术论坛、美术展览、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舞台剧、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文化盛典。
3.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年来,市政府加强对文化产业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增大资金投入力度。2013年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1个文物管理站1个,文物管理所12个,文化站总数已经达到180个,注重对社区和乡镇文化站的更新和建设。全市艺术表演团体5个,各种大大小小的歌舞电子文化娱乐活动普遍的存在于市民的生活当中。全市广播电台共有11个,广播节目套数11套,广播发射台、转播台4个,县区广播台9个,其中乡有线广播站站10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9.39%。全市拥有电视台14座,电视发射台转播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实现了广播与电视、有限与无线的密切结合。达到了文化传播网络化、高速化和全面化。
二、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人才匮乏
综观全国文化产业投入人员数,黑龙江省位于其他各省的后位,虽然齐齐哈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领域人才辈出。但是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用和储备方面却不占有任何优势。第一,文化产业从业人才利用效率较低。文化产业内的单位从业人员人均产值远远低于其他市,难以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第二,文化产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目前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从其他行业转换而来的社会人员,这些人对文化产业相关知识掌握只是流于表面,很少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少之又少。第三,文化产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齐齐哈尔文化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薪酬、福利待遇、培训等劣势导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加上地域问题,使得一些精英人才不断流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2.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网吧、影音制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文化艺术团体印刷厂等等文化生产机构众多,能够满足市民的生活所需,但这些机构一般只是针对本市消费群体,实现的是一种区域内生产经营的循环微收入,并未给文化产业带来应有的价值。虽然政府已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扶持力度,但是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也只是一部分。旅游形式依然比较单一,对于旅游附属活动、旅游纪念品以及科技旅游还处于萌芽状态。文化创意产品寥寥可数,现有的文化创业产业市场占有率低,文化团体缺乏创新机制,文化产业平台创建不完备,当前市场上群众的消费需求脱节,文化产业市场供需不平衡,难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3.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
首先,齐齐哈尔文化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这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综合实力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虽然齐齐哈尔市政府提倡以大项目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50%都是中小企业,资金上亿元的大企业少之又少,尤其是民营企业其自身的分散性和灵活性使文化产业难以形成合力。其次,文化产业机构分配不尽合理,文化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占文化产业总数三分之一以上的核心企业创造文化产值的五分之一,大部分产业产值由其他产业创造,产业产值比例不合理,齐齐哈尔文化产业核心层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了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次,文化产业主要集中于科技含量低、创新理念少、更新换代慢的领域,对于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文化影视、文化演出、电子商务等高科技和时代性更强的领域涉足的较少,难以追赶上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三、齐齐哈尔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齐齐哈尔作为黑龙省第二大城市,人才济济,如何将人才队伍做实做强做大,保证文化产业源源不断的向前发展。第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重点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经验的管理型人才和营销型人才。做好人才培养的考核机制和反馈机制,做到岗前必须培训、岗后定期不定期培训。做好人才信息反馈,包括专业人才数量、质量、效率等,并根据反馈的结果做好下一步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加大人才队伍的财政支出。政府应对各大教育机构和研究所提高相应的财政支出比重,并专款专用到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院系和部门。适当放宽人才引进的待遇水平,积极吸引市外、省外乃至海外人才的流入。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和绩效机制,对有作为和工作效率高的人才进行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第三,健全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出台相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度,建立文化艺术院校,鼓励社会办学,建设人才培养流动站和平台,掌握人才去向。
2.培育和加强文化产业市场
发挥齐齐哈尔地理位置优势和地区优势,挖掘相邻城市之间存在的城市竞争潜力,互通有无,推陈布新,将文化市场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资金上,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利用税收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要多渠道、多角度融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参与其中,在提高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促进文化市场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引资的同时引智力;分配上,一方面要继续扶持国有资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市场中民营资产扶持力度,使文化产业全方位、广范围发展;基层设施上,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娱乐大项目,搭建文化休闲娱乐信息畅通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文化产业新动态,拉动全市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企业选择上,政府在壮大现有文化企业的基础上,要支持和鼓励私营和合资企业融入到文化产业市场当中,提高文化市场的商业性,加速商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进而加大现代企业在文化市场当中的比重。
3.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高科技创新力度
齐齐哈尔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多样。首先要巩固和夯实传统鹤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鹤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高说鹤、吟鹤、画鹤、写鹤等鹤文化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水平,利用多种文化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例如话剧《风刮卜奎》,原创动漫《神鹤丹丹》《白马湖》《蛇洞山传奇》,刊物《丹顶鹤》《龙沙诗词》,大型广场舞《鹤舞》,“鹤文化与湿地旅游”扎龙论坛,文化鹤城微信平台等等利用多种宣传手段扩大鹤文化的知名度。其次要打造特色品牌,盘点和整合全市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工程项目,尤其是要以打造扎龙旅游文化产业带、兴十四村现代农业区、加强抗战红色文化、达斡尔民族风情文化产业的开发为主。专注产业文化的重点领域,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再次要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依靠先进的科技和广阔的市场,在利用好展览、展台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电商的优势,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加文化产品数量和附加值,加速文化产业升级。
作者:姜显微 杨春梅 郑继兴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武术文化产业就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武术文化需求而使武术文化产品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等领域的产业。随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体育文化产业也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促进武术文化与世界的融合,必定会使中华武术得到块数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数进行分析,提出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1.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1.1我国具有得天独厚武术文化资源
中国武术底蕴深厚,资源储备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民间拳师已达数万人,高级武术教练员人数达百人,高水平武术运动员1000余人;国际级、国家级裁判员达200余人。另外,我国有河南嵩山少林寺、河北沧洲、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等许多武术旅游景点,武术馆校林立,各种传统拳种表演、擂台比武表演、武术文物、武术名家座谈和学术探讨、武术套路功法、武术点穴气功诊病等。巨大的资源将会为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2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据统计:我国武术人口近 7000万,武术馆校院 12000多所,100多家武术器械制造工厂和武术服装公司。如此庞大的人员群体是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并且,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武术在健身、修身的独特魅力也就成为人们健身的首选,因此,武术的技能培训、辅导、咨询等方面也会有市场要求。
1.3我国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
我国武术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场的培养与开发、产品加工的技术体系到相互之间的协调等方面都能够从其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中借鉴。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有着成熟体育俱乐部制经营模式,有着市场开发和推广的经验,有着成熟的宣传途径和手段等等这些,都是武术文化产业发展参照。同样,我国的其他体育项目产业化也相对成熟,它们发展壮大的经验和理论都可以为武术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支持。
2.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数
2.1没有足够的政策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一直缺乏产业约束力的政策性法律文件,随着武术文化产业化的逐步推进,武术竞赛表演、教育健身娱乐、武术文化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明显滞后。比如,武术比赛受到社会诸多因数的影响,其公平性、公正性得不到保证,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被别国抢注的文化流失现象,这些制度的缺失制约了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赛事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武术赛事组织过程中,政府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行政权利过度进入市场,使一些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武术赛事成了某些行政官员牟利的工具,甚至是捞取政绩的资本,严重损害了大众的热情的。而且,由于“管”“办”合一,举办一场武术赛事不管如何经营的如何,都会变成业绩,因此就不可能关注赛事运作外相关的衍生商品。中国武术有“ 太极拳、散打王、武林大会 ” 等深受人们喜爱的赛事品牌,但武术用品开发、技术推广等活动却没有很好运用,主要因为赛事体制运行不够。
2.3武术文化产业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足够的人才,更需要广大的消费群体。目前,我国并不缺乏武术人才,缺少的是懂武术的经营型、管理型人才,造成这一客观现实的原因与我国武术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武术消费群体虽然众多,但是,由于我国门派林立,多数处于一种自发、松散、随意的状态,缺乏统一认识,形不成合力,武术爱好者和观众的欣赏角度有很大差别,导致武术竞赛市场不尽如人意。
3.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1健全体育产业法律体系,促进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换
只有健全的体育产业法律体系才能保证体育产业繁荣和发展,政府部门认真把握市场脉搏,研究武术的本质特征,加大政策研究力度。对于武术文化产业必须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赛规则,让其在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下,根据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和满足市场需求。政府主管部门应由管理向服务转型,不能再作为各种赛事的直接承办者,包揽一切,而是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和服务:第一,需要营造武术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充当好铺路石;第二,要当好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总舵手,把握方向大局;第三,要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为武术文化产业提供保障。
3.2重视武术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保持产业的独特性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武术作为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形式,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世人的目光。武术文化产业要紧扣民族主题,深度挖掘武术内涵。作为具有观赏性、竞技性为目的的武术套路运动,应结合功力训练和技击价值;作为激烈对抗的散打项目以及武术文化旅游,要让人们体会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如此,还要充分整理武术的医、禅、礼、智等内容,通过广泛宣传,开发出新型的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健身娱乐项目,带动武术用品市场、旅游市场、出版物市场等全面发展。
3.3以品牌效应和明星效应为先导,开启武术文化产业营销之门
武术在国外叫做“功夫”,它在世界的影响力足以表明它就是中国最大的品牌。说到武术,人们马上就能想到“少林寺”、“太极拳”等,还会不自觉想到“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等,说明中国并不缺少武术品牌和功夫明星,缺少的的现代的市场营销观念。目前,中国武术、中国功夫、太极拳在世界上影响力就如空头支票,要想成为像美国NBA那样具有世界影响的名牌,除了要借助各种现代传媒进行全方位宣传造势,更要通过教育普及让武术融入现代生活,让明星走入练武者的生活,才能产生更多的人民品牌、人民明星,才能培养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和忠诚的消费者,使我国的武术产业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国家“十二五”规划决定,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要占GDP 5%以上。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出台,标志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文化产业意义重大,不但能够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魅力。在国家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各地市都纷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速度迅猛,以年增幅10%―30%不等的速度增长,但总体来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属于粗放式增长阶段,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蚌埠市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近些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迅速,但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客观务实地分析现状,探索如何实现具有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实现文化产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当下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蚌埠市文化产业取得的成果
在“十二五”期间,蚌埠市政府成立了“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按照“规划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市场培育”的思路,围绕皖北中心城市定位,颁布了《蚌埠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
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用地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同时采取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多元投资等政策措施,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品业,做大做强出版印刷业、传媒广告业、文博会展业,重点培育文化创意业。此外,《规划》还鲜明提出了“一轴贯穿、两核闪耀、三圈环拱、四片联动”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统筹资源,整合优势,挖掘潜力。
在“文化强市”战略推动下,蚌埠市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成为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1]近年来,一大批文化项目落户蚌埠,城东的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湖上升明月、白石山佛教文化园;城西的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蚌埠闸水利风景区、森禾蚌埠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城南的花鼓灯嘉年华、光彩玉博园、海上明珠、金鹰农业生态园;城北的玉文化创意产业园、双墩古文化遗址、三汊河湿地、垓下古战场等项目日益清晰地勾勒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2012年度,蚌埠文化产业累计完成投资45.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0.17%,较2011年投资额增加1.35倍,年度计划和完成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31.16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5%。[2]2013年全市43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在库项目,覆盖全市所有县、行政区和功能区,总投资额570.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91亿元,其中,省“861”项目12个,总投资额210.09亿元,位居全省第二;2014年蚌埠市47个项目进入“全市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总投资额为609.12亿元,同比增长9.47%。[3]截至2014年底,蚌埠市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晋升为国家级示范园区。目前蚌埠市已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
二、蚌埠市文化产业存在的不足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一)“文化强市”战略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
“文化强市”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必须具有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文化素质,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二是增强城市文化产业硬实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目前“文化强市”,多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多以GDP和增加值为目标,不够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与设施建设,文化软实力有待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能增加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有效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待探索和建立
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以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数增加为主,属于粗放式发展,缺乏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模式。粗放式发展主要以追求GDP为目标,导致盲目、冲动上项目,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文化产业良性发展。比如文化产业园区就存在较多问题。目前蚌埠市文化园区较多,文化产业园区占地面积大,房子多,但园区内文化创意产业并不兴旺,多数房子处于闲置状态。同时文化产业园区还存在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问题,开发商打着文化产业口号,实际经营房地产。有人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只有不到10%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真正盈利,超九成处于亏损、招商难局面,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式发展已有泡沫之嫌。专家提醒,滥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潜在风险正在显现,文化创意产业园要积极探索盈利之路。[5]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蚌埠市文化产业主要依赖文化园区的增长模式必会存在很多隐忧,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注重创新创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
(三)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竞争力弱
这体现为,第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缺乏有效整合、产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较小,蚌埠市大型文化企业很少;第二,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蚌埠文化资源比较丰富,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没有打造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往往依靠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效应。知名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会有效带动蚌埠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第三,行业发展不平衡。目前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各大行业发展很不均衡。玉器行业、会展业、文化旅游、动漫等发展相对较好,但是影视业、出版业、演出业都很弱,新兴业态发展滞后,项目数量偏少,发展不够平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四)高素质的创新创意人才严重短缺
目前蚌埠市人才引进的力度不够,对现有人才的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高端的文化创意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企业技术创新少,文化创意少,导致文化产品专利少,研发能力弱。文化产业项目缺乏创新创意导致模仿甚至抄袭,造成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本土特色。目前星宇文化产业园多家企业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现象。
三、发展蚌埠市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要实现“文化强市”的目标,必须要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现代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已不是竞争力的全部,文化软实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文化是形象。建设文化就
是塑造形象;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缺失很可怕,有损于形象。文化是环境。文化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是后代成长的环境,也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文化是生活。”[6]文化能够有效塑造和改善一个城市的形象与环境,增强城市的魅力,能够留住人才和吸引人口流入。所以必须要加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品位。城市文化设施要有规划,市级、区级、小区级都要规划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文化服务。市级要有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档案馆、音乐剧院等;区级要有图书馆、文化馆等;小区也要有文化活动中心,如图书室、演出场所等。积极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打造城市文化过程中要积极发掘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突显城市文化特色,避免跟风和模仿,体现本土特色和人性化服务等特点。
(二)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积聚文化创意产业
蚌埠市有一些老的工业遗址,包括废弃的旧厂房等,如宝新面粉厂和酒厂等地,可以借鉴上海的田子坊和北京798艺术区等国内外多地的经验和模式,进行修复和改造,打造文化创意街区,吸纳艺术家工作室,文化创意品店、酒吧、茶馆等。这种废弃的厂房大多在老城区和市中心,建成历史文化街区后,既可以节省土地,又可以让市民更方便接触文化艺术,得到文化艺术熏陶,提高文化素质,参与文化产品交易活动。
(三)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重视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注重品牌培育和地方特色,实施品牌战略。目前蚌埠市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层次低,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弱,急需加快文化产品及其设备制造业发展,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引入品牌工业设计,打造文化产品品牌,如玉器产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在设计上不够精细,缺少品牌,应该请知名企业做设计,提升蚌埠玉器品牌和竞争力。同时坚持招商引资,引进中国优秀企业或者是国际优秀企业,引进设备和品牌,深度开发本土文化产品品牌。在打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创新文化,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创意人才,提升文化企业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文化创意人才。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加快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政府、产业界、学术界与高校之间的制度化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同时坚持引进与自身培养并举措施,加强在职在岗培训,培养原有文化经营人才,实现人才就地转化升级。重点引进和培养文化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发挥人才的智力优势,促进蚌埠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大学科技园和星宇文化产业园应该建立创意孵化基地,培养创意型人才。还要大量引进创意创新人才,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政府在出台人才引进的政策的同时,做好创意人才的生活所需的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做到能够“引进来”和“留得住”。
(五)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吸引风险投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文化企业因为自身产品的市场不确定性、可抵押资产的不确定性,规模小等特点,在银行贷款比较难,因此融资难已经成为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集合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文化企业投融资平台,是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保证。同时政府必须要给文化企业以资金扶持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还要降低文化企业的行业进入门槛,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六)科学定位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与演艺业融合发展
蚌埠旅游业产值占GDP 6%,旅游发展投入不够,比不上淮南。客观地说,蚌埠的旅游资源并不算丰富,山不高,水不深,人文底蕴也不算厚,因此需要科学定位,打造旅游产品,建设旅游目的地,加强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结合蚌埠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科学定位旅游开发策略。蚌埠市是皖北的中心城市,建成皖北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贸中心,同时离合肥、南京都很近,高铁开通后,离上海、北京都在3小时到达的经济圈内。蚌埠的旅游市场主要面对皖北人口,还有面对大城市来寻找小城市休闲体验的人口。发展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绿色乡村旅游等,尤其发挥水资源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发休闲娱乐与购物旅游,万达广场的入驻,使蚌埠成为面向皖北的购物旅游城市。蚌埠的山海拔300多米,不占优势,可以开发水资源,有淮河、龙子湖,五河县有五条河,水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水产品、水上娱乐项目和水上餐厅等,发展绿色生态旅游。
此外,还应当发展演艺业,提升文化旅游项目,将地方戏曲花鼓灯、泗州戏等融合到旅游项目里。现在人们旅游已不满足光看景点,还要看演出,吃美食,体验各种生活。所以蚌埠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可以融合演艺业。蚌埠的电影院有万达、横店影城,但演艺业还很不发达,小剧场的演出,演艺活动很不发达。蚌埠演艺资源比较丰富,有闻名全国的花鼓灯、泗州戏,还有一些著名艺人如蒋雯丽、祖海等,可以发展演艺业。采用现代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打造精彩的演艺节目。让旅游业与演艺业结合,实现共同繁荣,同时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蚌埠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需要积极有效的解决,要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引进人才等战略和措施,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发展。要找准文化资源优势,强化项目谋划,充分论证,保证项目能够落地生根,避免盲目冲动上项目,避免无创新创意项目。同时打好“交通枢纽”、“高铁牌”、生态牌、特色牌和创新牌,在城市竞争中寻求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与特色。
参考文献:
[1]文化产业:蚌埠转型升级新引擎.[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8/06/006506896.shtml.
[2]邬旭东.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文化思考[J].蚌埠学院学报,2013(5):91.
[3]沈明堂.蚌埠加快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EB/OL].[2015-01-20].
http:///system/2014/07/16/006488357.shtml.
在大文化范畴内,我市中心城区的体育、教育、广电、报业相对发展较快,在省内兄弟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部设区市城市中也屈指可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相对落后。但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又不是旅游和文化两个专业部门能够抓得起、做得好的事情。现在市里的一般工作方法是上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们感到这种非常设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要发展大文化产业很难真刀实枪地抓得起和做得好。回顾前几年创“三城”、办农运,之所以能够大见成效,是因为政府集中了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特别是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集中抓,有一支精干得力的队伍专门抓。因此,要想中心城区大文本文来源:文秘站 化产业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就必须借鉴创“三城”、办农运的经验,弘扬“××精神”,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创新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变分而治之、各自为战为统一管理、协同作战
[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2009
[4]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R].2008
[5]宋魁.建立黑龙江省旅游集散中心带动旅游发展[EB/OL].
近年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放到重要位置,依托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安阳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是中国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既有以殷墟、甲骨文、周易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又有以红旗渠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既有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文化,又有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安阳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市以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文化市场,狠抓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了以市区为主、辐射全市各县(市)的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
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十五”以来,**市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先后建设了林州市“三馆”、滑县文化娱乐中心等一批基础文化设施。截止2004年,全市文化系统国办文化机构总数达到115个,其中,公共图书馆7个,群艺馆1个、文化馆15个,影剧院13家,乡镇文化站92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4个。在建设完善县(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基础上,2001年,正式启动了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两馆”项目占地102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预计200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3月,为配合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了殷墟博物馆工程。该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建成完工。目前,我市正在筹建和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还有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型雕塑《商魂》等。中国文字博物馆选址在我市洹河北岸,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文物征集)。建设工期3-5年,分三期建设。大型青铜雕塑《商魂》是突出展现殷商文化的重要人文景观,选址在殷墟附近的殷墟路和纱厂路交叉处,总投资2000万元,该雕塑长26米,宽14米,高8米,设计方案2003年获联合国世界和平艺术展金奖,目前该项目正在规划和筹建中。
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演出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安阳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安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2004年,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15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33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3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106家,电子游戏5家,演艺场所5家,台球厅16家,溜冰场3家,保龄球馆2家,KTV量贩9家,综合性娱乐场所3家。年营业收入为3650万元,上交营业税260余万元。
国办文化“以文补文”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国办文化单位从业人员达1495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189人。在艺术教育、文化娱乐、演出策划、文献信息等领域,国办文化单位占有明显的专业优势。近年来,市群艺馆和各县(市、区)文化馆依托自己的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艺术教育、民间艺术培训等为内容的文化产业,起到龙头和带动作用。如:市群艺馆积极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文化设施优势,常年开办少儿舞蹈培训班、交际舞培训班、书法学习班、美术专业高考培训班等,开展艺术教育和培训。近年来培训各类艺术人才近万人,其中有100余人考入中央美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国家高等艺术学府,在安阳市享有很高声誉,已成为全市艺术培训教育叫得响的品牌。仅2004年,该馆的三产收入就达90万元。林州市文化馆利用群众集资、吸引社会投资等方式,开办多媒体阅览室、歌舞厅、健身房、游戏厅等文化娱乐场所,主动为当地企业、部门搞演出策划、商业演出,搞灯光音响租赁服务,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不仅锻炼了队伍,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增加了收入,弥补了单位自身建设的不足。此外,一些国办文化单位在广告策划、装裱、幼儿教育等方面也有所发展。
文物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安阳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0余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博物馆、纪念馆5个,殷墟等AAAA级风景区3个,文物专业保护机构8个,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馆藏文物一级品17件,二级品601件,三级品8500余件。丰富的文物旅游资源,为安阳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1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开展“一申四创”工作,投入资金1.8亿元,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并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实施了袁林一期保护、天宁寺保护维修、仓巷街明清民居等工程,使各文物景区的文物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近年来,连续举办了殷商文化旅游节,内黄二帝陵祭祖节、枣乡文化节,林虑山国际滑翔赛等节庆文化旅游活动,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文物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在全省乃至国内外都有着很高的声誉。汤阴剪纸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的作品有1000多件。进入21世纪,汤阴剪纸又相继被运往美国、日本等国家展出,受到高度赞誉。内黄现代民间绘画近年来多次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到国外展出,引起很大轰动效应。曲沟抬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到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进行巡演,引起极大反响。目前,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等已初步形成规模,成为我市发展文化产业重要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1993年、2003年,内黄县(现代农民画)、汤阴县(剪纸)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第二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我市文化产业的现状看,发展还很不充分,特别是规模偏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需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阻碍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基层文化单位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不够。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上,还存在着片面认识,担心一提发展文化产业,财政就会“断奶”,不愿创新和改革,这一点在一些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是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各县(市、区)文化设施仍很不完善,文化活动阵地少,基础设施欠帐多。如市少儿图书馆至今有馆无舍。除林州市外,其它县(市、区)都普遍存在有馆无舍、馆舍陈旧、条件较差的现象,乡镇文化站达标率低,有的甚至名存实亡。
三是投资主体单一,经费严重不足。目前,全市文化建设投资基本上靠政府。近些年,县乡两级财政用于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少,县乡文化单位基本处于“守摊子”的状况。市场对人才、资金、技术、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根本起不到作用,同时,也造成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特别是国办文化单位经营普遍缺乏活力,还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创新的市场主体,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
三、我市今后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措施
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制订并落实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产业,需要政府依靠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来支持它的发展,要尽快制定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组织政策、投资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分配激励政策和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等政策,逐步使文化政策、法规覆盖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文化体制的所有制结构,尽快制定鼓励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办文化产业的政策,明确文化开放领域的市场准入标准、准入程序及管理监督办法,降低文化产业准入的门槛。
(二)制定总体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循序渐进。要在保证党委总揽全局和最后决策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管理、协调、引导等功能。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设计。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战略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包括文化产业的保护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等。
(三)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要采取支持国有非文化企业兴办文化项目,吸引股份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充分利用项目合作的形式,积极尝试在硬件设施建设、技术更新改造等领域引进外资,搞好大型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四)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以影剧院脱困为重点,加快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影剧院等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分为三步:一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努力为离退休干部职工、在岗职工提供医保、劳动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对现有影剧院进行资产评估,为整体开发做好准备;三是吸收国内外经验,吸纳社会资金,盘活现有资产,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开发利用,解决影剧院生存困难的问题。同时,加快全市文物资源的整合、开发、改造和利用工作。
(五)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既要实施集团战略、名牌战略,又要实施多路出击、充分占领市场的战略,大力发挥安阳市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把汤阴剪纸、内黄农民画、曲沟抬阁等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推向市场,形成产业规模。
(六)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文化产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开拓能力又有经营能力,既懂文化又懂市场,善于运作企业的文化经营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能使高水平的文化经营人才不断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经营队伍。
四、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1、从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尽快制定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纲要,明确今后目标和各项具体任务,不断加快推进全省和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衡水位于河北省的东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古时代占据冀、兖两州的衡水,在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共同的滋润下成长。经过了4000多年的漫长发展,衡水已经将二者的文化精髓融为一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
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催生了衡水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的文化产业。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衡水已于2011年确立了包括内画、年画、乐器、毛笔、剪纸、黑陶、宫廷金鱼和雕刻在内的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和重视说明了地区政府已经意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并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这不仅是衡水文化产业本身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机遇,更是一个提升衡水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有利的契机。本文将对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退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衡水文化资源丰富,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的乐器、武邑和饶阳的雕刻也已经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这些都已经成为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内化产业、乐器产业和毛笔产业。
(一)内画产业
衡水是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有着“中国内画艺术故乡”的美誉。以衡水内画为旗帜的冀派内画与京叶派内画、鲁派内画和粤派内画一起,并称为我国内画四大流派。不同于京叶派内画的细腻、鲁派内画的豪放和粤派内画的艳丽,冀派内画更擅长人物肖像的创作和古代名家作品的临摹。以王习三为代表的冀派内画对内画鼻烟壶的创作影响最大。2006年6月,冀派内画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乐器产业
武强乐器文化的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武强县内已经拥有以“河北金音乐器公司”为代表的14家中大型骨干企业。近几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乐器制造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乐器制造规模也越来越大。乐器制造的种类已经囊括了单簧管、长笛、高音萨克斯、提琴四大系列的8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毛笔产业
被誉为衡水“三绝”之一的衡水候店毛笔,也被称为“候笔”。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候店毛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候店毛笔在清朝时达到鼎盛,曾被奉为宫廷御用毛笔,因此衡水便得了“毛笔圣地”的美名,亦有人称衡水为“北国笔乡”。
除此之外,年画、剪纸、雕刻等文化产业也在兴建和发展中。以内画、乐器和毛笔三大产业领航的衡水文化产业虽然已经具备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体制、环境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缓慢,有些甚至缺乏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二、衡水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对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阻碍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形成了制约的瓶颈,导致衡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不清
衡水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缓慢,未成气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路不清。从项目的实施上来看,其中除了武强乐器产业规划思路比较清晰之外,其他的产业还有待改善和加强。
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着其发展的方向和前途,要想有持续的、稳定的发展,一个思路清晰、方向正确的整体规划必不可少。以内画产业为例。和其他产业不同,由于内画本身的特质,要求它必须是有一定技术的工作人员手工进行创作的,因此是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这样的特质就规定了内画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其他产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但无论对于哪种产业,都必须对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供求比例和技术水平等诸多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论证之后,才能对其产业发展进行清晰正确的整体规划。一旦规划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轻则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变的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重则将出现发展倒退的现象。
(二)推广不到位,品牌建设不足
推广和品牌建设对于一个产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有的衡水地区的文化产业中,除了王习三内画已经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之外,鲜有为众人所熟知的品牌。
以“狗不理包子”和“白运章包子”为例,大多数人都知道“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特产,而知道“白运章包子”是保定特产的人就少很多。事实上两地的包子曾经是齐名的,就是因为天津对“狗不理包子”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推广,结果铸就了驰名中外的“狗不理”品牌,成为了天津的一张名片。
同样的道理,衡水有很多文化产业是和其他地方齐名甚至要更好的,但是因为宣传不到位,推广力度不够等原因,没有将产品打出去,更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弱。
(三)人才储备不足,发展后劲弱
人才是任何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的储备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长远与否。优质、高效人才的储备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鲜活的血液,开拓发展思路,更能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是企业的发展后劲强劲。
衡水文化产业存在的一个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人才储备不足,这表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例如冀派内画,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技巧工艺玄妙入神,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冀派内画的人才储备就存在问题,从事内画行业的人越来越少,精通内化工艺的人越来越少,这就给内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明显的阻滞。
(四)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规模化、集约化是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能提高产能,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研发速度和生产周期,并直接影响着产品的销售,对市场的开拓和占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衡水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多以作坊式生产为主。从内画到乐器、从毛笔到剪纸,大多数产业目前还都停留在以作坊式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上。这样以家庭或作坊为单位的小的生产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凸显出各种诸如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周期长、供货量小、自主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对于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是有阻碍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