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2 09:27: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篇1

中图分类号:G6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44-01

一、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

朱智贤教授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如果仅有儿童心理的内因或内部状态,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心理是不会得到发展;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条件,教育这个外部条件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上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我们以为:如果不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即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的矛盾的状况,教育这个外部条件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可是,如果只有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状况,而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儿童心理也就无法得到发展。儿童心理为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

进一步说,一方面,教育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教育总是不断向儿童提出新的要求,总是指导儿童的发展。而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却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从儿童心理水平或状态出发,才能实现它的决定作用。

强调教育这个外因必须通过儿童心理的内因、内部矛盾起作用,决不是限制或贬低教育的作用。恰恰相反,而是为了更好的按照客观规律来发挥教育应有的巨大的作用。

把外因和内因、把教育和儿童心理内部矛盾绝对对立起来,是不对的。而应该把它们看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从教育到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上面说过,教育条件和手段必须适合于儿童心理的内因,才能使儿童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从教育措施到儿童心理得到明显的发展,又绝不是立刻可实现的,而以儿童对教育内容的领会或掌握中间环节的,是要经过一系列量变质变的过程。

1、领会是教育和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教育并不能直接地、立刻引起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以儿童的领导作为中间环节。这就是说,教育必须是引起儿童对于认识、技能、道德的领会、掌握、学习,然后才有可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教给儿童的东西,儿童都能立刻领会。教育和领会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一些渐进性的细微的质的变化。

教育条件对儿童的起什么作用,可以有各种情况,例如:教材太容易了或太难了,都同样引不起儿童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后果。使矛盾向不正常的方面转化。只有当教材的难易适当的时候,只有当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又为儿童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加以克服的时候,才能产生真正领会、掌握或学习活动的可能。这即是说教育并不等于领会。教育能否引起儿童的领会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难度、结构的复杂性,是否适合于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学习的需要为转移的。

2、从领会到发展是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质变过程

儿童在掌握某些知识、教材以后,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心理发展,掌握知识、教材的过程是新质要素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儿童真正得到了发展。

篇2

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工业化、服务业、货物贸易、商业存在和生产贸易等。这些因素间存在着密切相连、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工业化发展水平是决定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性因素,其他因素紧紧围绕着工业化这个基础性因素存在和发展,进一步理清基础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明确各因素在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深层次上认识服务贸易,从总体上更好地把握和推进服务贸易发展。

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服务贸易依托服务业而发展,是服务业的国际化。服务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工业化发展程度、类型和侧重点的不同,决定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程度、类型和侧重点。如美国在电信、英国和澳大利亚在金融业、印度和爱尔兰在it服务外包、法国和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等方面,根据本国工业化或依托别国和地区的工业化状况,形成了具有各自优势的服务贸易类型。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类型不仅直接影响着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而且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引导工业化发展方向,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

货物贸易结构调整能够增大服务贸易数量、质量并引导工业结构调整。一国货物贸易结构体现了该国工业化水平和类型,货物贸易的技术含量影响服务贸易的规模和质量。机电高新技术产品是货物贸易中产生最大服务贸易规模和最高技术含量的类别。我国货物贸易中三资企业占半壁江山,且主要是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但所产生的服务贸易我们却难以获得。加大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机电高新产品出口,不仅有利于改变货物贸易结构,加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数量、质量,而且将在引导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产贸易可以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生产贸易在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直接为工业化服务,能够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生产贸易也制约着消费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发展生产贸易可以带动消费贸易的发展,推进消费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内容更新;反之消费贸易的发展,又会引导生产贸易的发展方向和提高其水平。另一方面,发展生产贸易可以提高工业化发展速率,促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加快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商业存在能够提升工业化水平。商业存在是目前服务贸易的主要贸易模式,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量的56%。商业存在的发展是以工业化为依托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决定了商业存在的类别、数量、规模和布局。商业存在对于弥补国内产业、资源和市场不足,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利润,促进企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加大科研投入,尤其是提升工业化水平都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并可带动其他服务贸易模式的出口。我国企业“走出去”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相比仍有20倍左右的巨大差距。我国企业“走出去”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见,服务业、货物贸易、生产贸易和商业存在是支撑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在服务贸易的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但这些基本因素又都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工业化规定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方向,其他因素是在工业化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同时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工业化的进程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引导工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其进程。

二、流通规律是服务贸易整体发展的根本动力

按照wto的划分,服务贸易有12个大类、160多个小类,在众多类别中如何下手?万事从源头抓起,关键是找出服务贸易发展的规律,抓住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战略基础、支撑作用的一类或几类作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带动整个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这是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具有战略决定意义的一步。

我们在分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成因中阐述过,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是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之上,工业化促进服务发展成为产业,工业化也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现代化,社会化大分工和大规模生产在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而社会化大分工和大规模生产是通过大流通引发的。现代化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力是现代化大流通,现代化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了根本保障,研发成为了先导力量,从而构成了现代化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支撑。可见,在市场经济中,流通规律在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上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所谓的流通规律:即体现为以流通能力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组织能力。流通能力的强弱决定了社会生产组织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组织方式。

美国经济的强大并充满活力主要是来自于流通先导型经济,强大的流通能力不仅带动了美国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还使美国经济在全球配置中获得巨大利润,并掌握了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力,美国gdp占全球的3%-4%,美元在全球的外汇交易中的比重为62%,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占全球贸易结算中的货币分布达66%。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不仅在于生产多少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在国际市场得到多少份额。全球前500位的跨国公司中,美国占2/3,美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几乎在各个行业都排在前列,在世界知名品牌中美国占2/3。

俄罗斯服务业占gdp的60%,其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拥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冷战时期建立的发达交通网络、较完善的物资储存和分拨系统所形成的大流通体系,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2005年,我国市场的交易和流通总量已达80多万亿元,是gdp的4.4倍,“十五”期间年增长12.3%。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万亿元,年增长14.6%。生产资料交易总额达14.2万亿元,年增长15.5%。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巨大市场规模中,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而美国国内物流成本为5%-6%,国际物流成本为l0%-25%,国内外综合成本为9%左右,我国是美国国内物流成本的4倍左右,国内外物流综合成本的2.3倍。此外,第三方物流已被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而我国第三方物流仅占物流市场营业额的5%,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我国流通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成本高且效率低、库存量大、资本周转慢等问题。流通不仅是制约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也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大流通不仅是生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原动力,而且是服务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原动力。现代化大流通产生的流通速率的提高,使企业到企业和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都大大降低,生产组织的社会化成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生产组织方式,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自发向生产大规模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对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种类的高要求日益增强,极大地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企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迅猛发展。2005年,麦德龙和宜家集团的销售总额超过了我国100强零售企业的销售总额。麦德龙集团在28个国家拥有544家商场,在国内没有仓库,完全靠第三方物流;宜家集团在34个国家开设了商场,在54个国家定牌采购,在9个国家拥有36家工厂,在16个国家设立了28个物流中心,海外业务占集团利润的92%;沃尔玛公司在美国国内就有108个配送中心和3000个分店。

大流通孕育大的企业集团,大企业集团又加快了大流通的现代化进程。没有现代化的大流通,生产社会化分工就缺乏动力,研发缺乏环境,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受限,社会化大生产难以真正形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也难有大的突破。而没有金融和电子信息网络的保障以及研发的引领,流通现代化就难以为继。优先发展现代化流通,可以引发金融和电子信息产业以及整个服务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金融和电子信息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并使研发充满活力。加快发展现代化大流通是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和集团化生产的关节点,也是整个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向现代化、规模化和集团化发展的动力。

流通业的现代化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流通业的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引发了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和企业的分工向社会化和规模化发展,还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大企业集团的主导下,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也要向分工更精细的专业化发展,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反之,这种分工和组织形式的进步,又进一步促进了流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和经济进步,从而使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

经济结构的调整,在于产业和企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和企业结构的调整在于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调整,影响社会生产组织方式、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因素是流通,流通也是解决市场速率的关键因素。

因此,认识流通规律,遵循流通规律,利用流通规律,发挥流通规律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理解服务贸易、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系列问题极其重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竞争,就是流通能力的竞争。应把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去规划,上升到政策的层面去推进,作为商务领域的中心工作去抓,形成以服务贸易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引领的现代化引领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格局。

三、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变革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核心

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发展,主要是循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发展主要是以物化的产品为核心而展开,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则主要是以无形的社会生产分工和消费供给方式为核心而展开。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等是围绕着产品的质量、价格等而制定,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等则应围绕着以社会化大分工为前提,以发展大规模和专业化生产为目标,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现代化组织供给方式为核心等而制定。促进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同在于,货物贸易针对的是有形的物,服务贸易针对的是无形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消费供给方式。

我们在促进以产品为中心的货物贸易时也强调抓大企业,而实际上关注点、政策着力点主要还是在大企业生产的产品上,对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很少涉及,对于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也很少考虑。国家通过行政力量促生了一些生产型大企业,进一步夯实了工业基础,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使生产组织方式向规模化和专业化迈进了一步,但就整个市场来说这种做法对改变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作用是局部的、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因为,改变生产组织方式的根本动力在市场,市场是动态的,市场运行的速率决定了生产组织方式,在速率低的市场运行系统中,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优势难以全面发挥,因而促成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产生的动力不足,这是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和谐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把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作为商务工作的重点,将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中心由抓产品转向抓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着力点放在抓流通渠道和流通企业上,放在促生产性和消费性流通并进上,将真正进入商务工作抓企业的实质阶段,并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的实际工作。

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美国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是渐进式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也是渐进式的。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等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大流通提高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效益,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贸易增速加快,企业和产品大量涌向世界,经济迅速崛起。

我国经济实行跨越发展,不同于美国渐进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要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通过社会生产组织方式上的变革加快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工业化发展进程具有的巨大反作用力,把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制造商品向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上转移,从根本上引发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以服务贸易开放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业整体发展全面协调带动工业化的发展,从而形成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工业、农业发展同时并举,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上,高位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走出一条中国式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抉择

战略是关于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加快发展我国服务贸易,应实施大流通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大流通带动战略),这是根据战略的规定性、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贸易的发展规律、构成战略基本要素的要求等综合考虑的抉择。加深对大流通带动战略基本构成的认识,有助于从深层次上把握这种战略抉择的科学性,把大流通带动战略落在实处。

(一)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就一事物在全局事物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其在全局中的位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全局战略的不同、一事物发展程度的不同等决定了一事物在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我国经济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和谐和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和贸易结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我国所处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而又存有巨大发展潜力。这些因素决定了服务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促进经济贸易结构调整、加快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战略定位。

(二)战略选择

战略选择是战略成败的关键。战略选择应以战略定位为前提,建立在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上,从而能够顺应规律,利用规律,驾驭规律,推动事物科学发展。大流通是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选择大流通带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可以从总体上解决服务贸易的发展问题。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超越战略。一个战略能否称其为超越战略,关键是看该战略的动力性质,大流通带动战略就是从本质上解决了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为服务贸易的超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足够推动力,使战略超越成为可能。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导向战略。我国存在着内需不旺、产业和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大流通带动战略解决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在深层次和大范围上启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充分利用和有效协调“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引导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引导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加快转变。

大流通带动战略是均衡战略。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存在的系列问题,实质上是发展的不均衡。大流通带动战略不仅作用在服务贸易均衡发展的关节点上,而且也作用于服务经济与制造经济均衡发展的关节点上;不仅考虑到服务贸易的国外发展,而且也考虑到服务贸易发展的国内基本建设支撑;不仅要解决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要解决服务贸易各类别协调和共同发展的问题。

(三)战略方向和目标

战略方向和目标就是战略集中指向的方向和目标。在战略筹划和实施中战略的指向不是散射和无规律的,而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大流通带动战略的方向就是通过把发展服务贸易、拉动服务业、促进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经济转型等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几方面统一起来,进而形成战略方向,战略总目标即加快由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

(四)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是在战略整个空间进行的力量分配,以及力量分配后形成的战略态势。大流通带动战略的战略布局以全球作为其战略空间,战略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限的。因此,战略布局中战略力量的使用、分配一定要在空间上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心、重点。大流通带动战略的布局是以我国东部地区和大城市为重心,以建立国内外大流通渠道为重点,向我国中西部和全球有重点地扩延,通过基础性、推进性、助推性、保障性4类工程的部署,实现国内外整体布局。

(五)战略工程

战略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若干个战役逐步完成,确定具有战役性质的4类服务贸易工程,是实现大流通带动战略的主要举措。基础性工程是大流通带动战略的根基,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力量;推进性工程是在大流通带动战略的主要方向选择的工程,在服务贸易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助推性工程是对推进工程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力量;保障性工程是大流通带动战略有效实施的源泉。本文作者曾提出的15个战略工程,仅是大流通带动战略的部分任务,大流通带动战略4个工程形成的是开放体系,应根据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工程进行适时调整。

(六)战略阶段

战略的筹划和实施通常要划分阶段,以利于战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各方面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一个战略阶段通常为3-5年。战略划分成阶段,但各战略阶段的方向是一致的,在战略实施中战略方向和目标通常是不能改变的。大流通带动战略阶段的确定主要考虑:与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五年规划相同步,与服务贸易发展周期相一致,与服务贸易促进政策制定和调整期相衔接。为此,确定5年为服务贸易发展一个战略阶段比较适宜。

(七)战略规划

规划是指比较全面的长远发展计划。规划较之计划,具备了许多战略的特性。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实现,首要的是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的方式对服务贸易工作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筹划,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是服务贸易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和能否得以贯彻落实的关键。

一个好的规划会以其科学的前瞻性、整体全面的筹划性、内外部的协调性起到对商务工作很强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并使之有条不紊地进行。但一个好的战略,不等于就能有一个好的规划,如果没有一个与战略相配套的好的规划,再好的战略仍可能成为一个空泛的口号。关键是对制定规划的基本内容、程序、方法的掌握和运用问题,以及对服务贸易战略和规划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和处理问题。

篇3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学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166-01

德育工作就是要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制度等的指导下,遵循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对学校、班级的德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的过程,目的是实现学校、班级的德育管理目标。抓好德育工作是中小学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抓好了德育工作,其它工作也就能胜利开展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小毛病?怎样抓好德育工作,让学生正确地树立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呢?现就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一、班级管理是抓好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现在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坏习惯很多。比如,上课铃响了,才急急忙忙地跑去上厕所,这种表现让老师们非常气愤。首先,我利用班会、夕会课给他们讲,让他们在上课铃声响之前把这些工作做好,铃声响就表明上课了,学生应该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可是,他们认为我小题大做,他们的行为又没有影响到老师上课。于是,他们不把我这个班主任的话放在心上,仍旧我行我素。其实,我也很生气。最后,我不说啦,脆站在教室门外守着,过了几天,这种现象不再发生了。他们也能够在课间把这些事做好。同学们就我的做法,还是不理解我的真实想法,但我却借此机会对全班同学进行了批评教育。如果不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并纠正,长此下去,就不是某个学生的个人行为而会成为全班行为,这不仅影响了班风,让学生养成了迟到的习惯,也培养了学生不尊重别人的习惯。所以,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班级管理,首先不但要有班规、班训、有班干部的督促,更重要的是要有老师去诱导,去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其次,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作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

二、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管理是课堂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没有常规,学生在课堂上则无视纪律。所以,在常规管理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运用管理心理学原理,制定并处理好课堂常规,并科学地实施,以取得良好的课堂管理效应。

为此,我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读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了解中学生可能的心理动态,以便更好的与学生教流生,必要时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比如,在课堂中,一些学生不时地说话、发呆、玩手机、转笔,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我立刻请他们站起来,回答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如果他们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就好了。问题回答后,及时对他们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长期坚持下去,他们的不良习惯就改正了不少,上课听讲也认真了,学习积极性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好班上的德育工作

环境塑造人,说明了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那么,环境是指什么呢?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人类可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前者如气候、地理条件、物质状况等,后者则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对于现代人来说,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人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1、在农村中学,学生骂脏话一点都不奇怪

在我接触的学生中,有许多学生都有骂脏话的习惯(女生也一样)。有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就听到一位女生在骂脏话,我立即叫过那位骂脏话的女生,问她还记不记得老师是怎样处置那些骂脏话的学生的,她回答了,然后我也用同样的方式教育了她,慢慢地,同学们改掉了骂人的习惯。我经常告诫学生,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2、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工作教育,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和同学,在家里家长要教育学生,在学校老师要教育学生,学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也重要。但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居多,出了问题也很难得到家长的正确教育,这些家长只能在电话里骂自己孩子不懂事,其实这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为此,我伤透了脑筋。我看了大量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争取更好地和学生交流。最后,我说:“ 孩子们,你的父母不在你们身边,当你们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老师不给你们指出并帮助你们改正,难道就让你们成为问题孩子吗?”长期这样用心地与学生交流并开导他们。久而久之,孩子们变了,他们对我友好了很多,再也不认为是老师在为难他们。

3、除了学校、家庭外,社会对孩子的影响也比较大

所以,我们要培养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必须有打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当然,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靠全社会的努力才行。

篇5

品育教育,是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进行组织、协调、实施和评价,从小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我作为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名领导,紧紧围绕这个基本规律,以校长为首,组织全体领导班子和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各项德育工作措施,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管理活动中,重视并努力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校内外相互联系、协调的德育工作网络,切实提高本校的品德教育质量。

面对新课改的全新观念,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和形式都必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反映小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是新课改的最新理念。因此,在德育大课堂中,需要我们从实践新课改的理念出发,从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思考,走生活化教学的道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在德育教育中尝试了两点做法:

1 让学生写德育日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是德育教育走向生活化教学的实际要求

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受教育者体念生存、体念生活、体念生命,进而达到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与领会。我校通过学生把一天的好人好事、拾金不昧、清洁小卫士写德育日记,然后广播站广播表扬,激励学生体念优良品德的理解和尊重,引导学生从各自的视角中去体念品德行为习惯,理解做人的标准,真正让学生自主、自由、自觉地去领悟品德行为习惯,去甄别、判断、选择,实实在在的提高他们的理性自觉能力。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教班级的一名学生吃了零食后把袋子乱扔,我看见了对他一话不说,而是带他去看看别的同学是怎样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的,后来我对这位学生跟踪观察,他不但不乱扔垃圾,而且还自觉地把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这种感悟是来自学生内心的思考,是学生用心灵对环境感受的结果,它有别于教师的灌输和说教。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认识过程是快乐的,是体念性的,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升华。

篇6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指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指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德育教育内容的历史分析

1.习俗性德育内容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早期的原始部落及原始人群时期,德育的内容主要以习俗的传承为主,并通过习俗与生活去实施。儿童通过参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各种活动,如祭祀、歌舞、竞技等,培养其对神灵、部族首领的敬畏,以及尊老、虔诚、勇敢、节俭、自制等美德。此时德育是一种全民的活动,并未独立于生产生活之外,德育内容狭隘,宗教色彩也较浓厚。

2.等级性德育内容阶段

主要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内容。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等级性日益明显,德育内容是为上流社会或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服务。由于心理学、教育学的时代尚未到来,德育的内容虽然很多,却未合理分化,理念猜想及经验总结的成分很多,缺乏科学的证明;宗教依然在德育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3.变革性德育内容阶段

如果说古代社会以手工工具生产为标志,现代社会则是一种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使这一社会阶段的德育内容具有了民主性、科学性、商品性、生产性等特点。德育的内容不再为上层阶级服务,而是注重个体生命内涵的提升,塑造拥有独立人格的民主社会公民。

二、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教育基本内容的梳理

1.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们生活奋斗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基本的理论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生的崇高意义,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实现联系起来。

2.民主与法制教育

青少年学生已是社会的积极成员,开始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应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础知识,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教育学生提升民主思想,懂得民利,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所在,要使学生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切的思想。

4.集体主义教育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历来是道德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和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对学生因势利导,使他们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困难、疾苦和进步,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

5.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教育学生认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荣辱观,使学会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工作、理想、事业、友谊、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人生课题。

6.社会公德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其次,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讲规矩、有礼貌、爱整洁、尊敬师长、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等文明行为习惯。

三、对中小学德育内容授受过程的思考

1.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学生的道德认识大多来自于前人的道德经验,而道德行为与习惯则需要长期的实际锻炼,因此在现实的德育中,极易出现“假、大、空”的理论说教,言行脱节的现象。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行为规范、准则等,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两者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2.德育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

中小学生的发展大致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这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各有特点,教育者必须研究掌握这些特点,使德育要求、内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统性的同时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只有如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要求教师从热爱、尊重学生出发,逐步提出严格的要求,把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不断进步。

篇7

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过程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统一。它既是基本常识的学习认知过程,又是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其本质是以学习基本常识为先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要解决“无知”和“有知”、“认知”和“情感”、“认知”和“行为”等三对矛盾;这三对矛盾的依次解决,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呈现“明理”、“笃信”、“力行”等三个阶段性变化(即知、信、行等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把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思想信念,进而又外显为品德行为,从而实现知、情、信、意、行等品德要素的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全面达到思想政治课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三项教学任务的要求。这个规律描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知、信、行等要素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的基本过程,因而称之为“知信行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规律”。它揭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内在的顺序结构,说明了教学过程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而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改革实验的方向和道路。

依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其教学的主要矛盾,我们实施了思想政治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简称“知信行模式”)。其基本结构为“入心――明理――解惑――力行”。

所谓“入心”,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受并积极参与教学,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这是针对中学生普遍不愿学政治课的情况,为扭转课堂上的消极心理定势而设计的教学环节。这个环节通常采取“创设情境”教学方式,主要运用活动情境法、故事情境法、演示情境法、诗歌名言法、榜样示范法、问题情境法等教学方法。

所谓“明理”,指教师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明白道理,形成观点。这个环节主要解决常识的认知问题。“明理”是思想政治课的突出特点之一,它是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和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这个教学环节通常采用“自学指导”教学方式,运用自学阅读、讨论、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所谓“解惑”,指教师通过设疑、激疑、质疑、辨析、解疑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情感障碍,使他们形成坚定的信息。“解惑”既是情感教育过程,也是进一步“明理”过程。通过“解惑”,情理实现交融,认识和情感都得到升华。“解惑”是知信行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这种模式同其他模式的主要区别。这一环节主要采用以问题情境法和讨论辨析法为核心的“探究发现”教学方式。

所谓“力行”,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明确各种条件下应采取的行为对策,促使学生积极践行所学的理论要求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养成习惯。“力行”是学生“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行为教育过程,又是意志训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要解决两类实际问题。一类是主观世界的改造问题,即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通过行为养成教育的方式解决。另一类是客观世界的改造问题,即解决社会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通过能力训练方式解决。“力行”环节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的行为指导法、活动指导法、社会实践法、品德修养法、作业法、练习法,等等。由于行为教育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而“力行”环节始于课堂,终于课后。在课堂上,“力行”环节主要是使学生了解行为要求和掌握行为基本方式。要使行为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还必须经过课后的训练和锻炼,特别是学校其他德育活动和措施的密切配合。

知信行模式的特点在于:

1.这种模式的核心和基本依据是思想政治课内在的教学规律和德育目标要求。它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它的各个环节顺序体现了思想品德各要素的相互转化过程。

2.这种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运用程式,它是为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而实行的素质教育模式。它的各个环节各有其特定的任务和工作方式,彼此联系并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篇8

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第一步是正常化,第二步是规范化,第三步是科学化。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在管理的科学化上做文章,促进了德育工作走向更高的水平。

谈科学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科学?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科学: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是相对真理非迷信、非谬误、非绝对真理,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可以说,科学即实证。

谈科学更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启示我们做事要抓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看问题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积极一面,也要看消极一面;既要看成绩,更要看问题;既要看优点,更要看缺点,只有这样看问题才能克服片面性。质量互变规律启示我们“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于细”,只有从小事做起,从易事做起,由量变到质变,才能成就难事、大事。否定之否定规律启示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在否定时,一定要坚持扬弃,要继承地否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按照这个定义,学生管理科学化就指符合社会实际、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体系。而且学生管理科学化在不同的阶段,标准和方法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按照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第一步是正常化,第二步是规范化,第三步是科学化。怎么样才算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呢?

正常化相对是非正常化,学生管理非正常化指的是基本工作是否到位,这时消极一面占上风。具体表现在校园、教室、寝室卫生脏乱差,上课出操缺勤多,学生精神面貌差,校园风气坏。根据质量互变规律,要想非正常化转变为正常化就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从易事做起。把卫生做好、把考核做实,把管理标准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扎实的做好每一步,由量变到质变,学生管理才能正常化。

规范化管理的核心是“三个基本”,学生工作的基本形式、基本内容、基本要求的标准化。为什么规范化要强调基本和标准?三个基本是基础,是主要矛盾。最基本的东西都已经丧失,这就是主要矛盾突出,直接表现就是校园脏乱差,师生关系失衡。规范化的要求就是在正常化的前提下达到并符合标准,是对基础工作的固化和量化。

科学化是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资源、教育平台和方法优化后形成的特色和品牌。人无我有谓之特色,人有我精谓之品牌。到了科学化管理阶段,学生适应了德育环境、认同了教育方法、具备了较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实现大部分自我管理和服务并形成德育特色和品牌。

实现学生管理科学化是一个循序渐进和不断反复的过程,科学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班级管理上。从新生入校开始到毕业结束,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管理层次。刚入校时表现的是正常化管理,这个时候主要以养成塑造为主。当班级管理进入规范化管理层次后,就以习惯形成为主。当班级进入科学化管理后习惯养成已经达到相当水平,这时班级管理就进入一个全新的层次,班级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时的养成教育就以强化为主。

在形成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年级、班级进程都不一样,在学校层面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三个原则。一、注重树立示范班级,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二、准确的把握班级管理层次,对班级管理层次有针对性和有计划的提高。三、坚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三个基本”是实现班级科学化管理的基础。

要实现班级科学化管理,班主任是关键,德育环境的营造是关键,教学改革是关键。三者相辅相成,没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谈科学化管理是水中月镜中花;不坚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班主任孤军作战,形成不了气候;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课堂上吸引不了学生的前提下,谈科学化管理更如空中楼阁。

篇9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学科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小学教育概论等课程。通过开设这三门课程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了解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引导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的实质和意义,小学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小学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他们参加小学教育见习、实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理论基础。

(二)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论、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阶段,认识小学教学的实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小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掌握小学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小学教学媒体、小学教学评价、小学教学管理等;通过开设小学课程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课程现象、形式,理解小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与特点、目的与内容、课程理论流派与学说,掌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开设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德育现象,认识小学德育的实质与特点、规律与原则、德育理论流派与学说,理解小学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掌握小学德育的方法;通过开设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应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理解其目的与内容、规律与特点,领会其课程标准与理念,掌握其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知识与策略。

(三)学会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师范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改革等课程,为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的步骤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领会我国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形成热爱祖国教育历史文化的情感;通过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领会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开设比较初等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认识开展初等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理解比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把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认识我国初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领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设小学教育改革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与任务,领会小学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未来走向。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在开设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程,有的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否则,可能会因为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学科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时。笔者建议将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改革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设置为选修课程。

二、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的逻辑

学科课程系统性强,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它过分强调系统的学科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以及探究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要求。在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还需要开设一定比例的活动课程,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完善教育专业课程系统。因为“实践性课程的拓展与开发,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支撑”。

(一)感知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感知小学教育,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感悟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特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小学教育机构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小学教育工作职业情感。在实施小学教育见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给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感知小学教育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见习日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鼓励他们就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自己对小学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二)实践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亲自参与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开设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参与教研、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评价、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指导、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感悟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小学教育实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交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小学教育理论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实习见闻、体会进行认真记录、分析思考、总结和研究,为他们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奠定基础,加深他们对已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情感。

(三)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为了给师范学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年论文/学年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引导他们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体验教育研究,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宝贵的科研基础。当然研究小学教育的课程也可以与实践小学教育的课程适当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的逻辑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按照它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教师职业技能,有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总体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职业技能和学科职业技能。

(一)全面掌握小学教师公共职业技能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师范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的专业。因此,它有自己的专业个性特点,突出的特点有师范性、基础性、启蒙性、综合性、活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书法技能、文艺活动技能、科技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等。除了日常教学教育工作技能外,还要有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外活动指导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四大部分技能。这一大纲的规定对师范生的基本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但也有不够全面完整之处,主要是没有考虑专业方向性的要求,如它只强调了规范汉字的书写,没有对外文书写提出基本要求。显然对一个外语教师来讲,书写规范的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学者们的有关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以及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大基本技能,即德育技能、教学技能、社会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这些技能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全面掌握的基本技能,即公共职业技能。

(二)熟练掌握小学教师学科职业技能

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教师任教课程的不同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小学教师在掌握好教师公共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学科职业技能。即不同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熟练的个性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这类职业技能由于任课教师工作任务的差异,其学科技能有自己的个性。如实验设计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计算技能、视图技能、朗诵技能、演讲技能、写作技能、音乐示范技能、美术示范技能、体育示范技能等。

篇10

那么,如何在学校教育层面上避免我们所说的“重智轻德”这个理念?

林格先生告诉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

要引导学生自主培养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

可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与自我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状态。

其实,大家对德育是重视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好人。曾经在一份调查中看到,家长同意“孩子从小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占85%,认为“孩子智力开发最重要”的不足10%。然而,当我们把德育、智育、体育、心理教育分成若干细目,请家长选择当前最关心、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时,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把热点目标指向了学习。从家庭教育实际看,大多数家长也把孩子的学习问题放在了第一位。重视学习、重视智育是对的,但在施教中忽视德育就是一种偏差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呢?

首先,当今社会十分看重学历,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要得到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没有学历是不行的;但是假若光有文聘只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也是万万不行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强调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

其次,我们教育工作者或是家长抓学习能抓住具体东西,而抓德育似乎很抽象。

比如,学生每天的作业,每次考试的卷子、分数,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容易提出要求、表扬批评。孩子的品德习惯问题就不那么具体,不那么好抓,而且作为家庭启蒙,家长总会以孩子太小不懂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从而使得孩子放松了对这方面的培养。

再次,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认识得还不清楚,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有的人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就好了,这也是一种误解。知识掌握多了,有利于提高道德认识,但道德是需要实践的,必须进行情感培养、意志培养和行为训练,否则就会知行脱节。在现今的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不少非道德现象,也许可以说明这一点。因此,我们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光抓学习,一定要认清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让孩子在学会做人的同时再成为人才。也就是说,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真实写照吗?!

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就应该像教育家林格先生所说的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长”是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宽”是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

“高”是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了这个“器”的容量,这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那么,德育教育要如何抓呢?

学校教育层面,要落实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二是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心里有他人;三是用心灵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其潜能;四是从培养孩子的习惯着手,健全其人格。

除此以外还需要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1.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教育。

2.责任心、义务感的教育。

3.勤劳节俭的教育。

4.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教育。

5.遵纪、守法的教育。

6.诚信的教育。

7.理想、志气教育。

8.良好习惯的培养。

篇11

“诸育德为先”,艺术教育具有德育的价值和功能,是教学的基本规律。它是其它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一门课程。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在艺术教育中所有有关的先进理念及理论都应被包容进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师自身的素质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1.教学内容是艺术教育具有德育功能的关键

任何一个时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艺术教育亦然。作为高职艺术教育,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更要注重教育的德育功能,因为艺术教育教学与各级各类教学一样,教学计划设置的各门课程及其内容体系,都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安排的。通过课程设置和授课形式的合理进行,强调了德育在教学环节中的渗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内容,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要把抽象概念科学而直观地加以描述,以适应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声乐教学、器乐教学、文学、影视、美术鉴赏、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最佳教学方法,只有找到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最佳教学方法,而不同的作品和内容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学内容的引人入胜、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教学节奏的轻重缓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非语言手段的巧妙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长此以往,就会在这种潜移默化般的渗透中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教师的主体性教育体现德育功能

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与教师的主体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人类的认识成果经过消化吸收,化为个体的认识。再经过加工取舍,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进一步把这种认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观点。其中,有些知识和观点就属于思想品德的范畴。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能否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能否科学地进行渗透以及渗透到何种程度,决定权在教师那里,因为教师总是在一定哲学观点的支配下进行教学活动的。其中,教师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讲授,还是以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传授,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发展观。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的素质修养,还有一个责任心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德”字。一名称职的、让学生都认可的教师,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德艺双馨,才能在为人师表上受到学生的尊重。

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审美能力,开发智力及促进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资源,深入探讨德育功能在教学中的教育规律,探讨艺术教育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对于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艺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基础是感知,这种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不可缺的;同时,艺术教育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即知觉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又都是一种知觉思维。艺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因此,艺术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发挥德育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其中的素质则是一个不仅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内的综合的范畴。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要想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树立以激活非智力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观念,并通过各种德育渠道,朝着既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艺术教育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主渠道。结合艺术教育教学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学习目的教育,恰如其分的学习评价、各种各样的学习竞赛也能激发其学习动机。与此同时,教师用动情的语言开启心扉,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人们的心田。这样,通过长期的德育渗透,使学生不仅具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能够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心理素质。从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创造美好未来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2.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力途径为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高职艺术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则将成为必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把知识传授和思想品德的培养与提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音乐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也是一种思想和行为教育形式,在思想和行为教育方面较易于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吸吮知识甘露的同时,日复一日似乎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灵魂的洗礼和品德的陶冶。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它特有的音乐形象,以情感的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得到精神享受;通过其优美的音乐语言打动人心,使学生感情随着乐曲的旋律起伏波动,引入遐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无论对改善个体德育接受机制,还是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都大有益处。

3.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可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晓之于理,动之于情,感之于心,导之于行”的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净化他们的心灵。教师不能只靠用语言讲清道理,而是要靠用行动做出榜样。前者是言教,后者是身教。这是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重要的一环。其次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应从技能技巧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转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引路人、示范人,建立起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角色转换必须以对学生负责为出发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其三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卓有成效,要培养教师必须在思想品德,自我修养,知识结构方面有较高的水平。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优秀榜样,对于青年的心灵来说,就好像滋生草木的阳光,要以任何东西来代替它都是不可能的。”由于教师在育人中的特殊地位,教师就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偶尔流露出来的情绪,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塑造着他们的心灵。因此,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任务,艺术教育要善于通过广泛的审美判断来指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为形成学生好的道德品质奠定思想认识的基础。在艺术教育中、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德育、美育的教学目的。由此从课堂延伸到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其它艺术种类乃至人类本身的审美观点上,因为美的事物在形式上尽管干差万别,但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p#分页标题#e#

三、在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实施

艺术教育课堂仍是传播艺术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的必要组成部分,既不能是单纯的艺术知识积累和艺术技能训练,也不能是培养一般艺术感受力的浅层次学习,而应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智慧人格和人文精神全面提升为主要目标,还应遵循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针对职业教育受教育对象的基本特点设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

1.把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列入教学目标在高职艺术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从教学大纲规定的总的教学目的出发,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制定中,要明确定出在相关教学内容的传播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辨证唯物主义、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德育目标。在课时备课中,教师要通过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掌握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及时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进一步确定在某部分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伴随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进行哪一方面的德育渗透。

2.努力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艺术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根据教材内容、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和学生中思考较多的问题,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结合点,即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结合点,进行适时的、充分的、有效的德育渗透。

(1)寓德育于艺术教育教学之中,把德育植根于知识的土壤之中,贯穿于知识的传播之中。要使二者如水融般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