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供应链人才培养

供应链人才培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2 09:27:1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供应链人才培养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供应链人才培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6-0031-0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生产和销售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直接推动了采购和供应链的全球化,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采购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在采购与供应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约了采购与供应管理战略地位的提升。因此,探索满足市场需求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势在必行。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贸易日益活跃,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国际供应链系统的重要环节,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全球采购基地。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政府采购这三大需求,已经促使采购管理队伍的迅速壮大,并由原来的区域性向全球性扩展。一方面,大批外资、合资企业涌入,他们对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行业经验的采购人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众多国内企业逐步认识到采购成本节约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价值,必须迅速提高自身采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同时,采购与供应管理岗位涉及面广,无论何种性质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有采购行为,都需要采购与供应管理方面的人才。

随着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化,政府机构加强了对采购行为的规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实施以来得到快速推广,在节约财政资金、加强廉政建设方面成效显著。通过规范的符合国际市场运行准则的采购行为增加营销价值、获取政府订单、进入国际市场已成为企业提升核心价值的有效手段。改革及有序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对加速培养专业化和复合型政府采购人才、加强政府采购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采购职业人员需求巨大,高级采购职业人员短缺尤为严重。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采购计划、采购项目管理、招标投标、谈判签约、物料监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专业采购人员是非常稀缺的。

高校毕业生是采购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但我国高校的采购专业建设已经严重滞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列入采购专业,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在财经大类里也没有列入采购专业。虽然一些高校尝试在其他专业下开设采购管理方向,或者被批准为目录外新专业,但数量不多,其所培养的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全国自学考试涉及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但覆盖的范围和影响力比较有限;职业培训主要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主,而职业资格证书种类较多,认证费用高昂,良莠不齐。上述因素交汇在一起,影响了采购人才市场的规模和质量,制约了我国采购职业的发展和采购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采购人才需求的猛增,另一方面,教育滞后导致的人才供给不足以及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不足,由此产生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专业人才与团队的开发是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的基础。转型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增加对人才素质的开创性、主动性和应变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采购方面的人才总体素质普遍很低,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知识覆盖面和专业能力比较欠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国内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09年《中国采购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采购管理的总体水平仍不高,表现为一些采购绩效指标不高;采购绩效与公司目标设计的结合不够紧密;采购部门在组织中的战略作用并未充分显现;采购管理与供应商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程度不高等等。成本控制是采购对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贡献,商品质量、原材料市场和人才问题则是采购管理面临的三大主要挑战。

基于采购与供应对企业成本的节约效用,高层领导应更加重视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战略性特征,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创新的思路,加快培养和储备具有战略思考能力的采购与供应专业人才,构筑更具全球性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为解决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必须通过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多途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采购与供应管理向供应链和价值链升级的需要。

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及培养方向,依据职业能力和素质构建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弥补高等教育对采购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推动高职院校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需求驱动的高职院校采购与

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定位和建设理念 (1)专业定位。以供应链中的采购与供应活动为工作内容,以完成采购与物资供应为任务,为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外资企业培养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以提高采购与供应效率,发挥采购利润杠杆效应,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2)建设理念。以市场需求和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典型采购与供应流程(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设计理念,设计7个任务模块,并提炼每个模块对应的职业能力,构建融理论知识、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于一体的“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掌握现代采购与供应管理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技术,熟悉采购相关业务环境及采购与供应业务运作流程,具有供应商开发、采购与供应、库存控制等核心职业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职业范围和职业发展 在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跨国企业从事需求分析、采购计划、采购谈判与招标、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料供应等工作,起步岗位是从事基层操作的采购员、采购助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可以按照采购职业的职业发展规划向管理级和规划级岗位晋升,具体如表1所示。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具体如表2所示。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以典型的采购与供应流程为主线,按照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设计理念,对7个流程环节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和提炼,确定每个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并依据工作任务及其职业能力,设计了相匹配的12个任务模块与课程以及相对应的实训、实践课程。为了加强对采购与供应基础理论的理解,还设置了4门基础课程。由于政府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国际采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应根据不同采购类型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具体如图1所示。

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为加快采购人才的技能培训,规范采购行为,统一操作标准,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必须对从事采购行业的人员实行资格化管理。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利于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同时应按照采购职业资格标准整顿现有的采购队伍,进一步规范采购管理,使采购人员的操作技术与技能更加趋于正规化、规范化。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采购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做好采购职业资格的认证和对接,鼓励学生获取采购职业资格,将有助于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为进入采购职业奠定基础;高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可使毕业生能顺利地向采购职业人员转变,而采购职业资格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构建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目前采购职业资格认证有三种国外证书和三种国内证书,国外证书包括: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的CIPS认证;美国采购供应协会的 CPM(注册采购经理)认证;国际贸易中心(ITC)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资格认证。国内证书包括: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采购师职业认证;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颁发的CPS证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采购师认证。这些证书各具特色和适合范围,有的还有实际工作经验和学历方面的要求,对在校学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资源和特色选择符合条件的证书,并实现证书与教学的对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采购知识和能力,为将来的认证奠定基础。

纵观采购与供应的战略作用和发展趋势,国际采购、工商企业采购和政府采购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要分别研究其运作流程和管理模式以及相匹配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做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统一协调,构建多层次、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非常重要,这也是未来采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黎明.应对采购与物流管理的未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62-65.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09)[R].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3-18.

[3]倪东生.构建我国国际化采购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10):32-35.

[4]宋玉卿.采购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2010(9):146-147.

[5]倪东生.政府采购领域专业教育的作为与突破[J].中国流通经济,2011(8):79-83.

[6]冯华,宋玉卿,郭红莲.建设“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必要性研究[J].经济师,2005(5):119.

[7]况敏.对职业导向的高职档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18):49-51.

[8]王焕琦,杜培革,张丽华,安丽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14):12-14.

[9]魏银霞,郭庆.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20):38-39.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26-02

一批又一批的计算机专业人士,在每年毕业季都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被各大企业吸纳。虽然每一年专业人才的数量远远高于企业的需求量,但是更多的企业并未真正拥有适合自身发展的计算机人员。假如,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各大高校是一个大的企业,进入该企业的“原材料”就应该是选择各大高校进行学习的计算机专业人员。那么,所谓的“产成品”,就是真正适合社会企业发展的优秀学生,社会所需要的那种高效能专业人才就因此而来,即人才供应链。对这种供应链的培养,能针对社会发展需求有效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求计算机人才能更好地与社会各大企业相适应。

一、人才供应链的组成

所谓人才供应链,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精益思想同样适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其产成品就是能够适应当今社各个企业需求的人才。供应链有其自身的主体形式流,分为单向和双向的,即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三种形式。人才供应链类似于这种传统的供应链,它也拥有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这三种形式。

人才供应链中的物流是指在人才在供应链下的流动性,在此,仅指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在该供应链中的流动性。选择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学生,进入各大高校之后,通过在学校特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下的专业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业,进而走向社会,进入不同的企业工作或是自行进行社会深造。

人才供应链中的资金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社会各企业在专业人才那里获取自己的利益,通过向国家纳税的形式将资金进行合理划分;二是指专业性的人才,为了达到预计未来所得到的利益,自主地提前对学习进行资金的分配。这种供应链是以间接形式表现的,它显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

人才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是具有双向性的。其流向是社会各企业把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信息传递给各大高校,各大高校在接受到各企业的信息之后,对现有的专业人士进行合理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要求报送录取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部门,该部门对其再次进行调整;通过熟悉选取各大高校的学生信息,同样能为该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提供合理的指导方向,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得社会各企业最终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第一,人才培养针对性较弱,结构存在缺陷。现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国家在信息化的大发展下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市场需求来说,计算机专业自身发展的结构,人才的素质培养以及就业方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人才市场的需求。众所周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有一定的方向性的,而计算机人才中的实践性占据了市场需求的巨大空间。但就目前各大高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状况来看,相关的信息化实践性人才是极其缺乏的。

第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不够完善。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是需要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行业或领域专业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也不例外,尤其是对于软件开发而言,市场需要的不仅是掌握相应的专业信息技术和过强的理论技能,而且也需要计算机软件专业人士具备行业领域里丰富的基础知识。由此,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人员,而且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能有效对新事物做出具体的专业反应,进而推动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合理应用,促进其有效发展。然而,与此要求相悖的却是在计算机专业领域里,那些综合素质不达标,专业知识欠缺的求职者比比皆是,这诚然是不利于软件技术的有效发展的。

第三,社会对计算机专业认识不足。随着计算机普遍的使用状况,社会对此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已经走向低潮。由于人们日常生活对计算机的需求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学者不再是计算机领域的新鲜人士,他们的优势显然受到冲击,一些使用计算机的非专业人士,其水平甚至超过更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们,已然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该局面的形成直接影响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录取率。但是,在一些名列前茅的高校面前,这并不会使其受到很大影响,而那些非名牌院校,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将受到沉重的打击。

三、基于人才供应链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着严格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具体的、客观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成为教育教学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并且对专业知识的划分掌握以及对知识结构的掌握,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有适合其未来发展方向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体现在教育模式当中。而在对知识结构的掌握中,则注重的是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从学生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发展来进行指导。对于个人而言,掌握强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自己的重要选择,这不仅是对个人专业知识的考验,更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考验;对于社会而言,学生未来的就业更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专业知识的运用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对于现金社会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其具有创新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结合已经成为综合专业素质高标准的要求。专业的发展有其各自的方向,过强的专业知识,对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研究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具有很大的意义。

“研究型人才”是指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这类人才一般具备很强的理论知识,并且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了解,计算机科学这一学科就是从这类人当中培养而来。“工程型人才”是指能将计算机的各种软件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等。“应用型人才”是指对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比如对信息技术的处理,对图形即图像的处理,对计算机辅助设备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对信息系统的管理等。

(二)高校与用人企业携手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使人才供应链能够稳步的发展下去,各大高校不仅要同社会各企业保持有效的针对性合作,而且要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改正。以期使人才达到定向发展。各大高校根据社会各企业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对学生进行专项辅导,这一大批学生毕业之后就走进相应的社会企业进行工作,这样的方式,就是人才的定向发展。目前,国内为缓解就业压力,已经采取了这种人才定向发展的模式,如在一些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一些民办院校内,就已经使用这样的发展方式,比如青岛海尔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吉利大学等。

社会各企业通过各大高校使其对学生进行定向教育的模式属于企业对外的介入模式。社会各企业对外介入的模式仅有一部分是学生在各大高校内完成,而另一部分则是从该企业完成,这就有效地使得学生的专I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当中,为达到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社会企业并不能知晓计算机专业人才在进行了本企业另一部分的学习之后是否愿意继续留在本企业,于是,社会各企业对新的专业人才的再培养有了相应的阻碍。这时,人才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使得社会各企业与各高校之间的顾虑大大降低,进而,人才供应链的发展进一步得到了细化。

(三)高校完善人才供应链,结合生源地进行人才培养

各大高校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来源于生源地,这两者的配合程度决定了人才供应链的优质程度,好的生源对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各大高校为扩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招生。要达到预期培养人才数量的目的,就要做好计算机专业各方面发展的宣传工作,包括计算机未来发展的方向、计算机对人们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应用等,使计算机专业人才深刻感知学习的重要性,进而选择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这对人才供应链的有效发展又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与其他社会资源进行合作培养

社会各企业最终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过强的人才。学生在高校进行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发展,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接触实践的经历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在学习当中,可以借鉴人才供应链的管理模式,不断的向既定目标前进。各大高校、学生以及人才供应链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不断鼓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认可,各大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和家庭之间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及沟通,作为家庭一方,应该尽量地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保障学习资源,比如实践机会和对学习中所需设备的经济支持等。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各大高校所处地区的影响。各大高校的外部环境直接影响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衣食住行,拥有一个方便优质的学习环境,是各大高校应该具备的条件。比如健康的饮食环境、安静的休息区域、便捷的交通设施以及适当的娱乐场所,都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专业人才的培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支持,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就必须形成有效的人才供应链。并且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结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来培养符合经济发展的创新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1.供应链的相关含义

1.1供应链的含义

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了“供应链”的概念。学术界公认的关于供应链概念的起源是“竞争战略之父”迈克・波特在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营造并保持最佳表现》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1]。波特的价值链主要是从单个企业出发,通过研究其与供应商、顾客之间可能的联系分析企业的价值活动。1992年,John Shank和V. Govindarajan认为任何企业不仅要关注个体的价值链,还要将自身的价值链放到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审观[2]。这种观点的研究视角更广阔,之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换句话讲,供应链是指从原料采购、原料加工,并将最终产品送到顾客手中这一过程所涉及的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整体功能网络的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1.2高等教育供应链的含义

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个符合高考条件的考生通过参加高考,从入学?圯接受教育?圯毕业?圯就业整个过程看,特别像一个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马永红教授在2004年提出这样的看法: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其实相当于一个企业,从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已产生供与需的问题,存在先天的供应链条[3]。她在2007年系统地提出了高等教育供应链的概念:高等教育供应链指执行通过高等教育系统将拟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公民进行转换、转化或培养为直接参与社会劳动或继续求学的教育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的流程。在这样的转化过程中将家庭社会教育者供给群体、高等教育系统、社会人才需求系统、受教育者群体等相连接,使得各群体系统的需求和可能提供的服务产生互动,从而从家庭社会教育者供给群体、受教育者群体、高等教育系统、社会人才需求系统节点所处的上下游群体或系统所构成的功能网链。

2.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2.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当前,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推出,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应用型人才主要依靠高职高专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一部分是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本而来的,另一部分是由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而来的。高职高专教育和应用型本科培养的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校企合作。由于培养目标相似,导致毕业生同质化严重。我们在五星酒店调研发现,本科学生和大专学生在同样的岗位,领着同样的薪水,没有体现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

2.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随着体验经济和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酒店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现实情况却是毕业生反映在酒店业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酒店也感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在于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太合理。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基本是委托教研室完成的,教研室一般是在参考其他同类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完成方案的撰写工作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没有考虑行业的意见,没有考虑如何将真实的岗位能力转化为课程内容,因此课程体系不合理,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在酒店的工作。

2.3实训设备和指导教师实践能力都有待提高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很强,由于资金的限制,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在学校实训室里一般可以进行简单的形体礼仪实、接待服务的实训、茶艺的实训等,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另外,由于本科院校对教师学历要求的限制,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旅游类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理论素养较高,但是缺乏在行业工作的实践能力,参加工作之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到酒店里挂职和学习,实训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

3.供应链管理思想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3.1人才更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供应链从形成之初就特别重视客户的需求,只有充分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上游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整个供应链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对于高校来说也是如此。高校的下游“客户”就是用人单位企业,所以为了让客户满意,高校必须培养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毕业生,这必然要求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商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校外实训方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这种方式不仅使得毕业生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数量的需求,用人单位也能满意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

3.2更注重信息沟通和共享

高校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除了要了解下游节点企业的需求之外,上游生源地生源质量也会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处在供应链中担当上下游桥梁的高校来说,它必须充分了解上游的供应信息和下游的需求信息。高校必须与酒店、生源地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消除由于信息沟通的障碍而造成供应链系统内部的不稳定性。

3.3实现学校、酒店、学生三赢

合作共赢是供应链上所有成员必须具备的观念,把供应链的思想引入高校教育上,学校不仅培养出了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且解决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问题;酒店通过和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既有利于其人力资源的储备,又可以彰显其社会责任感;学生学习的课程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增强了其毕业时的竞争力。综上,企业招聘到了合适的人才实现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高校培养出了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提高;学生找到了心满意足的工作,不负四年的寒窗苦读,三方共赢来自于供应链上的酒店、学校、受教育人群的精诚合作的意识。

4.供应链管理思想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

供应链管理思想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就是要把处在一条人才培养供应链上的受教育群体、高校、用人单位等主体联系起来并且建立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得受教育群体经过四年的高校教育培养之后符合酒店的需求。供应链模式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主要包括宏伟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工作:

4.1宏观上――构建并整合人才培养供应链的各结点

与企业供应链相似,高校人才培养的供应链(图2)也有相应的节点。生源地需要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类似于原料供应,高校的招生类似于原料的采购,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类似于产品的生产过程,毕业生就业类似于产成品的销售,用人单位类似于最终用户。

4.1.1第一个节点――生源地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应链始于高校在生源地的招生工作,这是该供应链的起点,而优质的生源是高校教育成功的一半。在当今社会高校不断扩招的大趋势下,高校已经由原来的“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学生和家长拥有更多的选择权,高校处于“被选择”的地位,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名校都感受到生源危机。2015年6月28日,北大四川招生组和清华四川招生组为抢夺优秀生源,甚至在官方微博公开“掐架”,相互指责对方争抢优质生源。高校要采购到(招到)良好的原材料(优质生源),必须以良好的输出为依托。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特别关注未来的就业问题,因此良好的就业口碑是提升高校社会知名度、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招生就业是相辅相成的,供应链条并不是简单地从下游向上游输出,该节点上招生工作成败就受到上游就业节点的影响。

4.1.2第二个节点――高校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应链的第二个节点为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这是整个人才培养链条的核心节点,是“生源”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因此,该节点功能的最佳状态是按照社会对人才的相关要求,将高校毕业生成功地输送到用人单位相应的岗位上。因此,必须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将此作为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在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时还应考虑高校本身的定位和学生对四年大学生活自身能力提高的期望。

4.1.3第三个节点――用人单位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最后一个节点为“用人单位”,是高校产成品(毕业生)的输出目的地。高校毕业生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成败。高校和用人单位要充分沟通,不仅高校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单位也要将其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使得学校做出相关调整,校企双方要加强合作的深度,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训指导及考核方面要加强沟通,使得教育培养环节得到进一步改善。

酒店员工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酒店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和生源的好坏也有直接的关系,供应链各环节环环相扣,因此应该在社会需求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供应链上的各个结点,从而形成一个由最终用户需求推动的、信息共享程度高的专业化酒店管理教育网络结构。

4.2微观上――做好相关的技术工作以维持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要使供应链高效运转,必须做好一些具体工作,包括:

(1)深入做好酒店的人才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人才需求类型分析、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酒店人才职业发展规律分析、酒店可以提供的资源等。

(2)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设计、实训场地、师资力量等。

(3)院校与酒店双方合作培养人才方式方法研究:合作的广度、深度、实训和实习评价标准和方法等。

(4)酒店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研究。

(5)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

结语

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培养酒店管理人才,构建人才培养的供应链模型,学校和企业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用信息反馈机制调整供需之间的矛盾,这样不但可以解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供给与酒店需求之间的矛盾,还可以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院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对接,从而促进酒店管理人才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1.引言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通信、传感器与接口技术等把物品接入互联网的网络。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Auto-ID Labs,联合世界著名大学共同研究了RFID的关键技术,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9年,国家在无锡成立了物联网的国家级基地,2010年,工信部和发展改革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物联网的发展。2011年,工信部了物联网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在此背景下,无论是珠三角地区还是长三角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物联网的发展。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互联网之外,移动互联网逐步与物联网融合,为地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提供了活力。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物联网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对物联网工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人才的应用能力培养能否适应服务经济转型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升级换代成为本科院校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挑战。

2.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内容广泛,覆盖了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需要多学科相互合作,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组建多学科复合型的师资团队,从产学研各个方面合作,共同制定物联网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坚持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的原则,人才培养与企业密切配合。深圳市三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和销售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的企业,研发的项目是把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RFID,物联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硬件方面,传统的3G通信手机结合RFID通信技术从而构成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有机结合。在软件方面,则有RFID中间件,信息的获取与编码,信号传输与接收等方面,在更高层次上,则需要云计算技术,并且保证数据安全性。企业的这些项目主要运用于RFID手机钱包和物流管理,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基础。

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企业的用人标准,并与国内的产业结构相适应。因此,物联网专门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物联网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类物联网专用的传感器,掌握无线和有限传感技术,熟悉电子技术,信息与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物联网的相关产品开发技术能力,具备构建物联网子网络与应用平台的开发维护能力和应用推广能力,具备物联网技术支持和云计算技术的维护能力,具备物联网平台运营能力。

3.物联网工程人才培养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结构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大层次。其中,感知层的硬件可以分为各类传感器、RFID技术、条码和摄像头等动作执行部件,并且包括数据采集和执行器控制等功能,在通信方式上,可以采用红外、蓝牙、WiFi、Zigbee及其他无线通信方式等短距离无线通信。在网络层,采用PSTN、2G/3G移动网络、互联网、广电网络、专网等广域网通信方式。在应用层,主要采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数据安全等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在具体应用上,可以应用在移动支付的手机钱包、智能物流管理、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工业监控、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的分析,从这三个层次需要的核心能力是有所不同的。感知层偏重于硬件研发与设计,网络层偏重于通信技术,而应用层则偏重于应用和运营维护。从学科来说,物联网工程专业覆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学科,专业学科多,知识面广,一方面反映了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另一方面,反映培养人才面临门类太多的困难。通常情况下,由于科研基础的不同和研发投入与力量的不同,研究型大学偏重于解决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偏重于具体技术的研发和设计,高职类院校偏重于物联网应用和运营维护。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方面,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需要做到科学合理,突出口径宽和有侧重点的原则。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面,除了传统的包含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等电类通识的课程之外,突出物联网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RFID技术和嵌入系系统等课程,重点讲授物联网的硬件基础和软件基础,是物联网工程人才具备物联网感知层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方面,主要开设物联网应用软件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等课程,重点培养物联网应用层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实践能力。在选修课方面,主要开设嵌入式操作系统、移动终端开发、IPv6、数据安全、云计算技术等课程,并开设物联网项目工程管理等管理维护课程,拓宽知识面,培养物联网的应用管理能力。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开设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RFID技术等与物联网相关的实训项目,突出学以致用的动手能力。在感性认识方面,开设RFID具体应用如HFRFID的门禁管理系统、UHFRFID的物流管理系统等课程实践项目,加强对RFID和物联网的感性认识。在校企结合方面,通过校企联盟,参与RFID手机钱包和3G移动物联网的物流园建设等项目,更加贴近工程实际项目,提高物联网工程人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既有开发设计能力,又有物联网工程应用能力,能够满足地区物联网基础发展的需要。

4.结语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物联网本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应有所侧重,着重于有一定研究开发能力并有工程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海涛.物联网技术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张荣.基于产业对接背景下的高职物联网专业开发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53-54.

[3]余姜德,冷令.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与反思[J].2014(7):286-288.

[4]李可学.物联网应用专业建设对接新兴产业发展浅探[J].微型机与应用,2014(14):58-59.

[5]韩宝成.RFID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物流,2010,7:52-53.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7)01-0-02

0 引 言

根据《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报告和政策性文件,物联网被誉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自2012年起,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 700亿美元,2015年接近3 5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5%。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仅在智能电网和机场防入侵系统方面的市场就有上千亿美元。因此物联网被称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未来10年,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的普及与发展[2,3]。物联网作为新增本科专业,在国家大力推进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能更好地贯彻教育精神,把握市场动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物联网工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思考

1.1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在维基百科中的解释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s the network of physical objects or "things" embedded with electronics, software, sensors, and network connectivity, which enables these objects to collect and exchange data“…all about physical items talking to each other”。

根据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及《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明确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属于计算机类学科[4],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分析了全国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开设情况,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开设情况后,结合物联网产业体系及我院现有专业布局情况,明确我院的发展战略,确定物联网工程专业定位。我们将物联网分为感知层,传输层,智能层,应用层共四樱而分院其他四个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将围绕这四层进行服务和支持。物联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传感层主要通过传感技术、辨识技术实时获取关键的特征值和数据。

传输层通过有线、无线,公网等连接,支持IPv6,通过防火墙等技术进行网络安全处理。

智能层借助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机器处理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决策。

1.2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通过对分院现有成熟专业建设的经验来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与企业合作,而且是与明星企业合作。如何在物联网工程建设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借助其他专业的做法,首先进行学生实习、实验室建设,包括设备、师资培养等,随后可以在课程置入、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在结合市场,考虑学生就业、创业和继续深造等不同要求后,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层次清晰、模式多元、制度配套、保障有力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3 职业素养体系设置

在对学生专业进行能力调研的过程中,多数企业均指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增加了基于学生企业文化、职业安全、时间管理、专业工具使用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养,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主要由合作企业工程师、部门经理进行内容讲授和实践,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这样可有效节约企业二次培养的成本。

2 课程建设

2.1 课程地图建设

专业课程地图是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导航[5],主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引导,按照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从大一到大四课程之间的关联,前续、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及课程之间的能力支撑给予了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的学习并规划自己的生活。

通过对大、中、小型10多家企业进行深度访谈与招聘网站90多家企业能力的调研,及国内外标杆院校的调研分析,根据物联网的体系结构,明确我院物联网培养目标,并设置两个方向,分别为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方向和传感技术与控制方向,同时设置了专业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能力培养。通过建立专业课程地图,协助学生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进行学习规划。

2.2 实践课程设置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好地完成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呢?

首先要学习CDIO工程理念培养的大纲,重视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通过设置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从构思、设计、执行、操作等方面培养技术、团队协作、领导能力,之后加大实践环节的具体实施,在大一阶段,通过认知实习,让学生参观企业,对企业文化、办公场所等有了感官认识;在大二阶段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电路、传感等知识进行电子小产品设计与制作,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打下基础。同时利用寒暑假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专业动态,清楚市场需求,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从大三开始利用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结合老师的项目进行实践,通过开放实验室、第二课堂等科技活动,聘请企业人员进行指导实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及真题真做的题目,而更多的题目则来源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竞赛等,采用企业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的方式完成课题,保证设计质量,通过答辩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3 结 语

物联网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对未来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在国家政策及计算机、通信、控制等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进行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任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实时关注市场动态,加大企业合作的力度和深度,而这也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陈辉,李敬兆,詹林.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4):13-17.

[2]彭力,谢林柏,吴治海,等.物联网工程新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讨[J].计算机教育,2013(15):77-81.

[3]肖贤建,李晓芳,庄燕滨,等.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计算机教育,2015(10): 5-9.

[4]王志良,闫纪铮.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38-56.

[5]燕丽红.基于CDIO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地图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5(30):170-171.

篇6

中图分类号:G7642 文献标识码:A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作为南通职业大学一个特色专业,于2008 年正式开设,至今一直在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引导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继与家乐福(南通)、江苏瑞美尔特集团、苏宁电器和罗莱家纺等开展了校企合作。

1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意义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使学生在职业岗位中学习,在学习环境中工作,即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思,在工作与学习的切换中提升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力,既获得理论知识,又提高动手能力,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①它有利于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实用型人才,不仅可以减少企业招聘成本,降低企业用人风险和人才流失率,而且可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和学校就业率,实现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共赢。

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4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院“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人才模式的总体框架下,以连锁企业典型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推行“24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见表1所示。

第一学年以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学年结束的暑假,安排学生前往合作企业进行认知与体验为主的实习;

第二学年上、下学期分别增加工作学期,使学生在第二学年经历四个学期——“学—工—学—工”,要求学生在工作学期,依次掌握操作技能、配送能力、运营管理与综合管理能力等四类岗位核心能力。即在第二学年上学期结束前一个月,到合作企业进行连锁经营基础业务岗位实训,主要是针对收银、理货、仓管、营业员、促销和防损等基础业务岗位的实践,而且这时正值元旦和春节期间,连锁企业销售处于旺季,对人员需求非常大;在第二学年下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门店店长角色模拟实训,主要是针对门店店长需掌握的一些技能进行实训,包括角色认知、人力资源管理、门店外部设计、门店卖场内部设计、商品陈列设计、组织促销管理、物流管理和服务管理等技能。

第三学年两个学期均安排实习实训内容,分别为毕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工作。

可见,该模式使学生经历了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的培养过程,是典型的以连锁门店、配送中心、商场管理等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创建的包含“专业认知专业基础业务技能训练职业店长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一个“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从而逐步建立工学紧密结合的“模块教学,分段培养、多轮实训、递进上升”的人才培养模式。

3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4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要点

“24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施,除了要取得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外,还应抓好以下几点:

3.1 教学计划制定

制定教学计划时,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配比、课时总量和课时分配上应按需而定,强调适度够用的原则,并针对每一个顶岗实习阶段要达到的实习目的,双方应达成共识。②总之应做到校方与企业共同磋商落实,真正做到切合企业需求,如企业要求校方加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以及服务技巧等课程的讲授,校方应在教学计划制定上体现并落实。如教学计划中顶岗实习时间的安排除了考虑学生学习认知的过程,还应考虑到企业的销售淡旺季及企业的实际。据此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科学、易操作性的连锁经营管理教学计划。

3.2 新型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构建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体现连锁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由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要对理论课程加大整合力度,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因为在理论授课过程中,部分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合的现象。我们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提出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知识结构”。基础素质包括:语言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技术包括:商品采购、陈列和促销技能、物流配送技能、信息运用技能和电子商务技能;专业能力包括:连锁推广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连锁店经营策划与管理能力。

基于以上能力结构要求,我们设计出对应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其中基础素质模块对应的课程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与创业指导、计算机应用、语言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礼仪、体育、艺术欣赏、人文知识等;其中专业能力模块分为专业能力基础课程、专业能力核心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和综合实训课程三部分。专业能力基础课程有管理基础、连锁经营管理原理、商品与商品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客户服务实务、商务谈判等。专业能力核心课程有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连锁企业总部运营管理。综合实训课程有校内实训、顶岗实习和岗位见习等。其中综合拓展模块对应的课程有物流管理、公关实务、国际贸易、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

3.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力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一方面,可以从企业聘请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或担任实习和实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增加“双师型”比例;一方面可以鼓励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带薪进修,也可以在带领学生实训、实习时进修,提高动手能力。

3.4 顶岗实习环节质量把握

顶岗实习环节质量的把握和控制是成功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关键点,也是难点。校企双方必须共建双重质量管理及评价体系,可共同制订《实习教学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细则》、《顶岗实习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同时需要制作相应表格对实习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如《学生实习协议》、《实习工作计划安排表》、《实习考核鉴定表》、《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记录表》等。

还应做到,在实习之前,做好学生心理的引导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学校派出专业教师定期落实并检查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布置检查学习任务、协调企业与学生的关系、跟踪学生学习和思想状态,另外,企业也需要指定专人作为学生实习的师傅,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及时得到师傅的指点和评价。③实习之后,需要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规范的评价。为了确保学生顶岗实践教学达到培养效果,可将员工的绩效考核融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真正建立一条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4 总结

总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推进工学结合模式,学校既要依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也必须考虑学生的利益。只有很好地满足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的利益,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使参与者都能从中得到利益,实现“多赢”,工学结合模式才能顺利实施。

本文为2011年南通职业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1-ZD-12

注释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1-0077-03

0 引 言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代表了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政府大力支持物联网的发展,企业和教育界、科技界共同推动,物联网产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熟悉和精通物联网的专业人才[1,2]。在此背景下,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对2011版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修订,在 “智能测控技术”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方向[3]。

1 专业现状与背景分析

原“智能测控技术”专业方向以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为主,课程主要包括检测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智能仪器、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LabVIEW技术等,是传统的专业方向,课程的覆盖面较窄,偏重于系统前端的硬件采集原理,系统的概念较为薄弱;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已经满足不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需求,学生掌握知识的集成度不高。为了既保持传统的经典知识内容,又要为课程体系增加新的特色和先进内容,将传统的专业方向赋予时代意义,使学生们真正学以致用,“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专业方向应运而生。

“智能测控技术”和“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并不是割裂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拓展。从技术的角度上讲,物联网分成三个层次[4,5],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形成了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的感知层涉及到传感网技术,会有多种传感器应用其中,正是“智能测控技术”方向的核心内容;物联网的应用层是多种信息的智能处理技术,也是“智能测控技术”方向的主要内容,它们被物联网网络层连接,即新的专业方向加入无线传感网等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物联网系统体系的概念。

我们的教学理念在于从一个大系统的角度看待物联网,利用物联网实现系统的集成创新应用和信息化服务。以物联网体系框架为依托,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有用信息的提取和整理、以及完成相应的控制和信息应用,重点突出无线传感网和应用层设计,及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和信息化服务。因此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将突出系统网络架构、选择物联网关键技术,并将物联网技术与经典的检测及控制方法相结合,实现物联网的多领域应用[6,7]。以物联网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

2 课程体系设置

“信息处理与物联网技术”专业方向设置在自动化学院,因此它的应用特色非常鲜明。课程体系的设置如图1所示,加强了实验/实践环节的内容设置。其中,理论教学是基础,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相关领域的典型应用形成完整的阐述,实验教学作为理论课程的延伸,是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试验环节的设置按照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完成由下而上的知识获取和验证;物联网作为一种实用技术,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亲自动手设计和实现一个系统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践环节中的认识实践,学生去企业参观感受,体会知识的力量和企业文化,培养对专业的认知和信心;工作实践则更近了一步,利用假期时间到相关企业中从事基础和简单的专业工作,深化所学知识的专业应用技能;请工程师或行业企业从业者走进学校的课堂,结合实际的应用案例,为学生出题和指导,进行专业综合训练,为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打造了平台,提供了方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和各个实践环节相结合,增加课程的实用性。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2.1 理论课程

集成了多种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涉及的知识点众多,作为系统的学习和设计,理论教学中课程内容的衔接、承上启下的课程安排非常重要;理论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也称为学科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1]。

本专业方向偏重于传感检测、无线网络的设计以及行业应用,尤其是工业物联网的两化(信息化、自动化)融合,因此在限选课中还有相关行业技术应用课程:虚拟仪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等。任选课作为专业限选课的补充,完善物联网的设计和应用。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对知识融会贯通,对信息处理和物联网的应用体系和架构充分了解,具有物联网系统的理念和基本的组网设计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多门课程、甚至多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去设计、安装、调试、运行一套系统。这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系统的能力,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的体现。因此实验室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和实验项目开发,对于学生消化、理解理论知识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2.2 实验室建设

图2所示是物联网专业方向的实验室建设框架,实验室建设与课程设置紧密相连,并考虑到学生的分层教学以及科研平台的扩展性。利用已申请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正在筹建支撑“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基础”及“物联网应用层系统设计”等课程的课内实验平台,包括三个模块:第一是物联网技术基础实验模块; 第二是无线传感网开发设计模块;第三是物联网技术沉浸式体验模块。其中第一和第二模块在教学上采用学生熟悉的C或C++语言实现节点和无线网的设计,网关采用Linux、andor两种操作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喜好选择;第三模块是智能家居(体验)实验室,根据家居实景建立的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灯光、安防、烟感、窗帘、空调等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此系统采用最适合无线传感网络的Tiny OS操作系统,可以作为学生初识物联网系统的感性认识体验模块,也可以作为教师、学生进行科研开发的平台。目前在建实验室物流综合实验室和未来超市都是物联网在行业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学生进行专业综合训练。

课程的实验内容全部以实际系统为主,综合训练学生的系统设计、软件编程和系统调试能力,包括对传感/变送器的选取、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方法、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物联网应用层设计、针对不同领域执行器的选择等;并将先进的虚拟仪器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作为物联网的信息处理方式,培养学生设计智能仪器的开放性创新能力。通过实际项目训练,学生可以完成从了解任务的需求、根据需求制定系统方案、在最佳性价比的基础上选型系统的硬件配置、组网,到应用所学知识编制合理的软件程序,并具有系统调试、通过系统运行结果分析问题、定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专业核心能力。

2.3 实践基地建设

物联网工程技术是集成的信息/控制服务系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据报道目前物联网专业的人才缺口近20万,因此培养适合于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物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产学研的办学模式是企业和学校快速沟通、共建共赢的很好方法。在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的同时,积极与企业联系,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方向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还有工作实践的内容,建设实践基地也为学生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场所和条件。利用北京市高新企业多,许多区县建立数字北京、智慧北京的物联网项目的机会,与企业和公司合作,进行横向项目的开发和实践基地的建设。选派学生到相应的公司企业进行毕业设计,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物联网技术、熟悉了企业的运行模式,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实现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

3 教学模式的探索

物联网教学涉及的知识点众多,学生直接进行理论课的学习难免感觉枯燥和凌乱;但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无所不在、生动有趣,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先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所学可以如何用。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首先是导论和浸入式体验的认识实践,然后才是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和实验,并在第六个学期进行工作实践,加深专业知识的应用,第七学期开设专业综合训练,学生进行设计性、应用性训练,形成物联网系统。图3所示是学校物联网方向的教学进程图。

4 结 语

物联网技术的课程设置应当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是先进。课程设置针对目前最热门的集成技术应用—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先进技术的特质;

其次就是实用。课程设置和内容将重点突出实用性,理论是基础,实用是根本。强调实验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毕业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宗旨,突出重点,强调实用。

第三是灵活。不但体现在课堂上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也显示了物联网学习的灵活性。以物联网体系框架为依托,重点突出无线传感网和应用层设计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系统的需要灵活配置。强调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突出创造性和创新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最后是深入。课程的工程性、实用性、设计性很强,也有许多公司会举办大型的物联网设计大赛,因此可以为有兴趣的同学开辟第二课堂,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的科技竞赛带动大家的学习热情,深入理解本门课的内容。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良,闫纪铮.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志良,石志国.物联网工程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张光会,余晃晶.试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J].科技信息,20ll(11): 216-217.

篇8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需要对连锁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在明确连锁企业岗位群以及其中的典型工作岗位和每个典型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之后,将相同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后形成工作领域,再实现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换,最终形成学习领域课程。

(一)连锁企业调研与典型工作岗位确定

典型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专业的核心学习领域。连锁企业由连锁总部、连锁门店、配送中心三部分构成,连锁企业总部负责经营管理与决策,为连锁门店提供智力支持;连锁门店负责商品销售;配送中心负责商品配送。连锁门店的典型工作岗位包括收银员、理货员、防损员、营业员,配送中心的典型工作岗位是物流员。连锁门店和配送中心的管理岗位,以及连锁总部的工作岗位,均要求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首次就业的学生很难有机会承担其职责,因而不纳入典型工作岗位分析之中。

(二)典型工作岗位分析与行动领域划分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对应的典型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行动领域划分。

(三)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教学资料开发

学习领域课程是指通过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学习领域课程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构成。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之间的转换可以是一对一转换,也可以是多对一转换。通过转换,获得6个学习领域课程:连锁企业商品管理;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企业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企业物流配送;连锁企业商品防损;连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此外,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每一个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并根据学习领域所对应的工作情境,创设学习情境,编写教学引导文。

(四)拓展学习领域的开发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培养的是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专业技能,虽然学生首次就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是收银员、理货员、防损员、营业员、物流员等基层岗位,但随着其工作经验的增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必然会有一部分人承担主管、部门经理、店长、督导等管理职责,或进入连锁总部工作,参与连锁体系的组建和完善,因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时,在开发了专业核心学习领域之后,还需设计拓展学习领域,以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拓展学习领域包括连锁企业成本控制、连锁企业门店开发、连锁企业网络营销和连锁企业体系构建。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教学进程安排。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

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因此,连第五、六学期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需要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予以保障。

(一)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超市和与连锁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超市应按连锁企业样板门店的要求建设,所有营运岗位均应由学生承担,进行真实商品经营。校外实训基地主要用于顶岗实习,其建设原则是相对稳定、产学结合、依托产业,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教学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方案,其基本特征体现在“行动过程完整”(获取信息、计划、实施与评价)和“手脑并用”(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两方面。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也应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行。针对每个学习情境,教师均应设计出相应的引导文,通过准备资讯、制订计划、选择决策、实施方案、检查、评估6个阶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性工作。

(三)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

能力本位要求所有教学活动均以学习者的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因此必须建立能力本位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三者整合形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篇9

2.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是基于供应链视角对物流市场人才需求动向的掌握,结合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特色,最终确定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包括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如下:第一,素质目标,结合物流市场特征,在高校物流管理教学中,以优质物流服务为核心,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精细、快捷、诚信、守时、安全等);第二,知识目标,基于供应链视角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包括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技术应用、采购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供应链物流管理等;第三,能力目标,重点培养学生仓储配送管理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五项专业核心能力,其中仓储配送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仓储管理信息化操作、入库作业、检货作业、拣选作业、配送作业、货位管理作业、理货作业、出库作业等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包括现代运输技术使用、运输调度、车队管理、装载等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包括采购计划、商务谈判、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选择与评价、采购订单跟催、采购成本管理等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包括生产预测、生产现场规划布置、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制订、生产过程控制、延迟制造、模块化生产、产品包装、在制品库存控制、项目管理、产品库存控制、生产绩效管理等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包括供应链采购与库存管理、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供应链战略管理、供应链搭建、供应链绩效管理等能力。

3.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笔者建议供应链视角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和物流管理企业专家共同按照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供应链视角下物流市场为切入点,在物流管理教学中融入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理念,以供应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为突破口,构建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要求,可将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在高校第一学期,新生进校时间较短,对新事物认知兴趣大,学校可以安排物流管理见习学习,帮助学生感受物流管理职业环境,直接接触体验物流企业工作流程、工作现场和物流管理,增强学生职业道德,帮助学生立足物流市场需求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供应链视角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仓储配送管理能力、车辆调度运输优化管理能力、物料采购管理能力、生产运作管理能力、供应链物流管理能力五大核心能力,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教学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训练,完成基于供应链视角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并结合校外实践平台,相继开展核心能力的实训和岗位实习活动,将专业核心技能融入教学,学生通过五大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的学习,做好物流市场核心技能培养准备;第三阶段,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阶段。该阶段是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阶段,也是学生综合技能的轮岗实习学习,即学生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将其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习阶段,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企业实习中所遇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提高学生综合技能,奠定未来职业发展拓展学习基础。

篇10

关键词: 精益管理;供应链管理;职业能力;岗位职责

Key words: lean management;supply chain management;professional competence;responsibility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178-02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普遍开始对内进行供应链优化,对外实施上下游供应链整合。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应用型的技能水平及国际化的专业视野、理念是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职业能力强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的缺乏日渐成为企业发展与创新的约束。由此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严俊的挑战。传统僵化的教育模式在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随着新技术的大量应用,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需求。

长期用于制造业运营优化的精益(lean)管理是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法,理念来源于美国的IE(Industry Engineering工业工程),丰田精益的构建与实践者大野耐一根据日本的具体特点:资源匮乏与市场容量小,将一门纯粹的“边缘技术”演变成一个系统完整,逻辑清晰的制造系统模型-精益生产,其核心是“消除浪费和无效”。实现“更好的质量,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大的柔性,更高的客户价值”,达到扩大市场份额,最大化企业盈余的目标。职业教育中引入精益理念,对教育成本的优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精益理念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内涵

精益理念的起点是研究并定位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用科学的系统方法或工具如:Kano分析、鱼骨图、流程图分析、价值流分析等,识别并去除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无增值流程,精益求精,建立高效的流程体系,提供“达到并超越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对于企业需求的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培养,同样首先定位供应链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如ERP应用、物料计划编制、供应商管理能力等;和非专业能力如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是人才当前就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渐进性、可塑性、及非均衡性,其界定标准以需求市场的企业要求为依据。精益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在确定目标职业能力的前提下,寻找最佳途径,对传统的培养方式进行“瘦身”,建立最优化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企业要求的高端供应链管理人才。

2 精益理念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证研究

2.1 精益课程体系建立 由于苏州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苏州人才需求为例说明供应链管理职业能力的定位及相应的课程体系。

调查以“苏州人才网”“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网”检索关键词“贸易/物流/采购/运输/供应链”工作地点:苏州;搜索时间2010.1-2010.12;涉及供应链管理岗位有:计划员(主)生产计划员/物料计划员/物控)、采购员/采购工程师、进出口专员、关务、关务助理、仓管员、仓库助理、仓库主管、供应链整合专员,同时对比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8对苏州51家企业,2个大型人力资源公司及物流协会的实地走访,将供应链管理专业面向的基层岗位群归纳总结成四类,计划员、采购员、仓管员、关务,以其中2个岗位群:计划员、采购员为例,企业要求如表1。

以上的岗位描述表明目标市场对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水平。运用精益理念的目标定位方法中的Kano分析、流程图分析等工具,对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进行细分,得出职业能力。通常任职要求对应人才的非专业能力考核如:英文沟通、计算机信息处理、忍耐力等,由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审查;岗位职责对应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由企业用人部门如供应链部门或物流部门进行专业测试,决定人才的录用。以上述岗位群中的第一个职责为例分析如下表2。

根据职业能力细化找出对应的典型工作项目,运用教学规律把工作项目改造成教学项目。例如针对以上计划员的第一条岗位职责,开设ERP实训课程(MRP计划编制项目等),教学项目围绕职业能力细化后的三个要求而设定,由此ERP实训课程基本能涵盖计划员的第一个岗位职责。以此类推,可以得到每个岗位群对应的课程系列,四个岗位群的课程系列合在一起整合优化后就形成供应链管理专业的精益课程体系,实现对原来课程体系的“瘦身”及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精益课程体系通过教学项目实施,完成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能提升,其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承担职业能力培养模块。

2.2 精益课程体系的创新价值

2.2.1 课程内容的即时性 目标市场的需求随着企业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会有变化,以上的岗位职责亦会有相应的调整。依据精益理念的职业能力细化的具体项目,其特征是即时性。精益的课程体系须以实践性强、更新快为原则,分层次、递进式地安排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课程等。脱离实际,多年不变的课程体系只能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基础课程,通常偏重于综合素质的培养,按以上任职要求分析,供应链管理专业应加大英语应用型课程和计算机应用型课程的开设;沟通技巧,商务谈判,团队合作等这些目标市场要求的素能在基础选修课程中要得到充分的训练。对于专业课程,注重供应链管理的专业技能培养,如ERP实训、采购与库存管理、进出口实务等,加大实践型或研讨型的课程比例,形成学生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职业能力。

2.2.2 课程体系的灵活性 供应链管理的不同岗位群其任职要求和岗位职责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其对应的专业课程特点明显,如计划岗位群,通常要求对数字敏感度高、信息处理能力强等素能;采购岗位群则要求谈判能力突出、沟通协调能力强等特质。建立精益“课程超市”体系,加大选修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拓宽专业视野。另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课程系列,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找到适合自特质的供应链管理课程。

由于不同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技术有差异,精益“课程超市”体系还应加大前沿性专题讲座课程,使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引领学生分析研究不同行业的要求,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3 精益理念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精益人才培养方案要及时区别澄清企业的真实的职业能力需求,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去除其中的“无增值”环节,与时俱进,实现与企业的四个对接。

3.1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对接企业供应链管理岗位群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可能都会发生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岗位群及其职责要求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根据岗位群的核心职业能力要求,及时将行业内用到的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要求如供应链Shingo风险防范与控制、高级排产(APS)等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着眼于开展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探究式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和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Based Learning)等3种实践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3.2 师资队伍建设对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层技术管理人员供应链管理的职业能力将直接决定企业的采购成本、库存成本、进出口运输成本,计划排产职能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即所谓的人工成本,这些成本都对企业的盈亏(P&L)起到关键的作用。由此企业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提出较高要求,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的难度也变大。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专业教师提出“一师一企”实践制度要求,即每个专业教师绑定一家专业相关企业,定期座谈汇报,从日常交流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高年级学生实行“双导师”制。引进企业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建立兼职师资库,对聘用的兼职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一对一帮带,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学院教学业务培训班,提升其教学能力。通过帮带、培训,使之获得学院颁发的“兼职教师教学资格证书”,都是提升师资素质的途径。

3.3 实训基地的建设对接供应链管理的现场工作环境 实训基地建设围绕课程体系及对应的岗位能力进行。精益的实训室细化各种供应链管理的职业能力,一方面将完全按“企中校”即完全模拟“供应链企业”的运营及各个岗位职责的划分,对报关、仓储等方向学生分角色进行培养,另一方面,按“校中企”方式,模拟制造业的“物流/供应链部门”运营的各项工作任务,对采购、计划等岗位群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集中培训。实训教师为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或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实训指导教师,教学内容围绕上例职业能力细化后的具体工作任务来进行项目化课程设计。对接企业的现场工作环境,真正达到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工作的实践性教学目的,最大化实训基地的绩效,让学生在校内成为具有供应链管理“工作经验”的“准员工”。

3.4 专业文化的建设对接企业现场管理文化 能否尽快融入企业文化是供应链管理人才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企业的现场管理文化包括管理文化、现场文化、制度文化等。对接企业的管理文化,就是养成学生严格的守时、严谨、细致、认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对接企业的现场文化,就是广泛开展6S管理,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对接企业的制度文化,就是严格执行企业运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按照企业的作业流程进行操作,如供应商评估流程、盘点流程等。此外,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化特征明显,供应链管理人才要求能适应复杂,紧密及快速的全球运作形式,了解并融入其他文化,进行跨国跨民族的交流,有效地在多国团队多元文化的企业环境中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姚和芳.打造职教集团平台 力促院校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5).

[2]王桂敏,王大超.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维路径:基于课堂平台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2).

[3]森尼尔・乔普瑞,彼得・梅因德尔.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与运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02.

篇11

一、 引言

在中国,围绕着物流服务供应和需求已产生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群。我国物流业每年平均需新增加物流从业人员约100—105万人,其中75%到85%是一线操作的技能岗位,高层管理和中层管理队伍约占15%—25%之间。根据国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提出的人才需求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仅物流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别需要技能型人才510人万和560万人,需要高技能人才148万人和167万人。从我国物流技能型人才队伍现状看来,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层次不够合理,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比例与产业进步客观要求相比明显偏低,物流高技能才人的短缺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二、我国职业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物流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我国物流教育发展历程短,国内在理论、实践和技术组织上都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我国职业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一些问题。(1)课程规划和本科教育接近;(2)老师实战经验缺乏; (3)教材缺乏活力,教学内容上因循少变,没有形成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的应对机制,许多物流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未能及时进课堂。(4)物流试验实训经费投入不足。(5)“工学结合”(6)物流就业的落差,一方面物流专业的毕业生出校门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满意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物流人才;(7)是我国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职业教育的参与度还不高。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推进职业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建立适应当前就业环境的物流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供应链

(1)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物流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

职业教育供应链是一种客观存在,在传统模式下,处于一种自发的、松散的状态。图2是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物流人才培养供应链。

在传统模式下,中职与高职教育缺乏信息沟通和良好的协作,职业院校之间也缺乏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更为不利的是高职教育成为了职业教育中的最高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各自封闭、自成体系。生源、职业院校、用人单位之间是一种松散的、非紧密的合作关系,缺乏供应链中各节点单位之间的有效连接与集成。

传统职业教育供应链主要是推动式教育供应链,即学生通过教育“加工”后从就业服务机构推向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就业通道并不顺畅,专业不对口和就业成本高的现象严重。

(2)建立物流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供应链

结合物流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并学习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应建立以应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立体多样,学历层次齐全,相互衔接与沟通的“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供应链。见图3:

图3 重构后的物流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供应链

重构后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供应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是由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硕士、高职博士组成的多层次物流职业教育体系,并且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体系,改变职业教育是培养低层次人才的形象。(2)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与物流人才需求目标相适应;二是物流人才培养内容与物流技术发展相适应;三是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充分发展相适应;四是物流人才培养手段与物流职业岗位实际相适应。(3)实现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的有效衔接,由推动式供应链向拉动式供应链转变。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来源于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物流专业方向、物流课程设置、教育培养方案设计、教学模式设计等。

四、基于供应链理论的职业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职业院校、用人单位、生源供应方以及职业院校之间应建立合作的信息共享平台。在此信息共享平台上,用人单位向职业院校开放的信息主要有:主要物流业务流程信息、物流岗位需求信息、物流技能要求信息、物流人才需求计划、人才评估信息等,让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工作。职业院校向用人单位开放的主要信息有:教学内容、学生培养计划、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职业院校之间相互开放的主要信息有:物流专业方向设置和物流课程设置情况、物流实验实训设施情况、物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师资等。

(3) 加强职业院校物流教育

1.综合多个教育教学因素,全面提高培养质量

第一,建立教学内容遴选机制。遴选教学内容,适时吸纳物流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应得到充分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构建以物流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推广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2.加强物流实训教学基地建设

应加强物流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加强物流实训基地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经费投入问题。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物流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要把投入的重点放在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建设上。其次,要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健全物流实训教学制度和教学管理办法。第三,加强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按照专业基本能力训练在校内完成,要在校内形成真实的仿真的职业环境。还要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满足顶岗实习的需要,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

3.加强物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物流高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求“双师型”教师作为支撑。从学校来讲,要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物流专业课教师的机制,规定专业课教师必须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要从企业引进一批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4.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职业院校要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依托相关的专业办产业,也可以与先进的企业联合创办相关产业,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企业互动,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与咨询。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以专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专业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职业院校要加强物流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密切与企业和人才市场的合作,积极探索职业学校和职业中介一体化的经验,按照物流就业岗位的要求,配置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3)发展物流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物流人才再学习能力的一个体现,更是物流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物流继续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合理运用继续教育资源,不断优化物流继续教育系统的内容,建立高效的物流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4) 政府参与人才培养供应链结构的调整

政府应重新调整职业教育学历层次,把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历由大专层次向本科、研究生层次拓展。在本科或高职院校中挑选几家办学能力强的学校作为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试点单位,然后向全国逐步推广。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双方共享对方的资源,为社会提供一个物流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系统,为高级物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后续教育支持。

五、 结语

职业院校是承担物流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引入物流职业教育领域,可以有效地对物流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创新我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物流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率。这种模式将是21世纪物流职业教育探索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