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电子档案电子化

电子档案电子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3 09:19:0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电子档案电子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电子档案电子化

篇1

追溯档案部门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是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建设部2004年批准了《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为我国全面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做了准备。

一、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的现状

城建档案馆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80年代末期由芜湖城建档案馆率先试点开始了探索建立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90年代中期部分特大城市城建档案馆开始建立自己的MIS系统,并开始了档案原件电子化工作。所应用的操作系统由DOS转向Wondows,数据库也由最初单机版的dBascII转向支持局域网操作的Foxpro,继而向大型数据库发展。现在部分城建档案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内容仅限于馆藏、内设机构的职责和办事流程的介绍,我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应用总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现状与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管理的要求不太适应,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的要求也相距甚远。这集中表现在:

1.城建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

各基层城建档案馆、室使用的计算机型号、系统软件各异,开发的管理软件不能互用,著录标准不同,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提供利用和领导决策,也不便于编研,这制约了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的进程。

2.建设部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用于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

各城市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深度不同,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建设部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用于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不能适应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软件共享的要求。

3.城建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各地馆、室的档案业务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城建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此外城建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工作流程,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城建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的应用和推广。

4.城建档案信息网络技术有待提高

城建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城建工程文件资料和图纸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不能完全适应。城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网络技术有待提高。

5.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具有现代化知识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城建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6.各地城建档案部门应用软件系统跟不上现实的需求

各地城建档案部门各自为政地开发设计应用软件系统,重复开发导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技术落后,跟不上现实的需求。

7.城建档案网络建设资金缺乏

数字化、电子化所需相应计算机、存储、输入输出等硬件设备的大量资金投入,超出通常城建档案馆室所能承担的资金范围,常需要上级政府部门拨款,因此导致建设迟缓。二、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的发展趋势,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诸如文件资料、照片和图纸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电子化数字化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城建档案馆的发展方向就应该是:

1.建立、健全城建档案馆藏档案数字化。

2.健全和开展城建档案电子化接收和管理。

3.建设有着各地方特色城建档案的数据库,能更好地提供专业信息和专业服务,并传承承载着中国地方各自悠久历史的建筑的文化。

4.建立真正的高效率的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并做到多城市多馆互通互用。

5.向专业特色的城建档案馆发展,向社会提供网上查询利用。

三、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的作用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把馆、室所藏档案资料以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作用有:

1.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多数基层城建档案馆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仅用于著录或贮存,利用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2.缩短城建档案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利用的时效性。从快速加工到检索及提供利用需时短,且能提供的档案信息准确、全面。利用者可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完成信息调阅,提高服务效率。

篇2

追溯档案部门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是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逐步提高。建设部2004年批准了《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为我国全面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做了准备。

一、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的现状

城建档案馆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立,80年代末期由芜湖城建档案馆率先试点开始了探索建立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90年代中期部分特大城市城建档案馆开始建立自己的MIS系统,并开始了档案原件电子化工作。所应用的操作系统由DOS转向Wondows,数据库也由最初单机版的dBascII转向支持局域网操作的Foxpro,继而向大型数据库发展。现在部分城建档案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内容仅限于馆藏、内设机构的职责和办事流程的介绍,我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应用总体上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这一现状与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管理的要求不太适应,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的要求也相距甚远。这集中表现在:

1.城建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

各基层城建档案馆、室使用的计算机型号、系统软件各异,开发的管理软件不能互用,著录标准不同,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提供利用和领导决策,也不便于编研,这制约了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的进程。

2.建设部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用于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

各城市城建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深度不同,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建设部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用于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不能适应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软件共享的要求。

3.城建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各地馆、室的档案业务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城建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此外城建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工作流程,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城建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的应用和推广。

4.城建档案信息网络技术有待提高

城建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城建工程文件资料和图纸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不能完全适应。城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网络技术有待提高。

5.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具有现代化知识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城建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6.各地城建档案部门应用软件系统跟不上现实的需求

各地城建档案部门各自为政地开发设计应用软件系统,重复开发导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技术落后,跟不上现实的需求。

7.城建档案网络建设资金缺乏

数字化、电子化所需相应计算机、存储、输入输出等硬件设备的大量资金投入,超出通常城建档案馆室所能承担的资金范围,常需要上级政府部门拨款,因此导致建设迟缓。

二、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的发展趋势,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诸如文件资料、照片和图纸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电子化数字化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城建档案馆的发展方向就应该是:

1.建立、健全城建档案馆藏档案数字化。

2.健全和开展城建档案电子化接收和管理。

3.建设有着各地方特色城建档案的数据库,能更好地提供专业信息和专业服务,并传承承载着中国地方各自悠久历史的建筑的文化。

4.建立真正的高效率的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并做到多城市多馆互通互用。

5.向专业特色的城建档案馆发展,向社会提供网上查询利用。

三、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的作用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把馆、室所藏档案资料以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作用有:

1.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多数基层城建档案馆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仅用于著录或贮存,利用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2.缩短城建档案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利用的时效性。从快速加工到检索及提供利用需时短,且能提供的档案信息准确、全面。利用者可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完成信息调阅,提高服务效率。

篇3

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口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题-选材-编辑-出版,这条“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Ⅱ向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档案信息电子化,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但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依靠自身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解决不好,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只能“待字闺中”。

档案信息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档案事业超前拿出对策,使档案工作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使现在的劳动电子化,为将来“信息高速公路”中有一束档案信息打下基础。

慎重选定技术路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

目前,对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工程影响最大的技术是微机口工作站、服务器性能的提高,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局域网、广域网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选择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路线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推行适应的先进技术,使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档案部门对先进技术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的需求又往往跟不上,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充分考虑先进技术的发展,再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决策。

实事求是地改进管理体制

篇4

关键词: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

一、档案信息电子化基本现状

1.1 缺乏通用性信息管理功能的档案软件。目前,多数基层档案馆(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档案部门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1.2 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

1.3 档案信息电子化经费投入不足。档案信息电子化,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企望国家给档案部门拨较多的经费进行信息编辑是不现实的,依靠自身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信息成果就无法扩大社会影响,更好服务社会。

1.4 档案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标准滞后。由于现行的档案管理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档案信息电子化,需要超前拿出对策,使档案工作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使现在的劳动电子化,为将来信息高速公路中有一档信息打下基础。

1.5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素质尚需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要求管理人员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目前,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对策探讨

2.1 建立合理的归档方法

2.1.1 是建立电子文件网络归档专用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电子文件归档专用子系统,将所有上网与未上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通过专用系统传递给档案部门。同时,档案部门与信息管理部门通力合作,选择具有通用性的电子文件格式,实行统一管理。

2.1.2 是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业务。由于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方便条件,可将电子文件归档任务交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具体实行规划、统筹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活动,开发集中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无论采取何种电子文件归档方式,都必须关注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与安全性。档案部门都必须积极参与其中,承担业务指导与监督职能,保障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与科学利用。

2.2 建立归档管理质量体系

2.2.1 是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无论电子文件的归档格式与其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格式相同与否,都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现原来生成、发送或者接收的内容;保证记录电子文件形成、处理、归档过程中的各类凭证信息真实、可靠;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实行有效监控,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能够识别电子文件的发送、接收人员与时间。

2.2.2是保障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确保应归档的电子文件全部归档。同时存在电子文件及相应的纸质或者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电子文件与纸质或者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应一并归档,并切实保证其在内容、格式以及相关说明与描述上的完全一致。

2.2.3是保障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必须有效地表现电子文件中所记载的内容,并保证其可以随时调用;保证存储归档电子文件的载体长期有效,并确保能够随着软、硬件的升级换代而及时进行有关电子文件的迁移作业。

2.3做好电子档案保密工作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相比,所涉及的问题更为广泛、受到的制约因素更多,仅仅依靠档案部门是难以完成的。电子信息档案保存管理相对方便,便于调阅和使用。但由于电子信息档案传输速度较快,资料上传、下载、传输管理过程便捷,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同时,一些信息也容易流失。由于电子信息技术自身特点,类档案一旦泄密,其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等特点会给档案管理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危害。电子信息技术传受主体多样性的特点决定了电子信息档案泄密后,其损失难以在短时间内弥补。因此,要多部门协同,共同做好电子档案保密工作。

2.4提高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电子文件归档管理问题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掌握新的知识理论与技术手段。而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信息化知识匮乏,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尚不能很好地胜任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组织业务学习与技术培训等活动,尽快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电子文件管理基本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使其尽早担负起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的重任。档案管理人员首先要掌握丰富的档案专业知识,如归档文件整理方法、电子文件归档方法等知识,用丰富的档案专业知识指导和失去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其次,要掌握档案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及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要具有较强的写作、阅读、制图能力,从而提高电子档案的管理水平。(作者单位:铜山区传染病医院)

参考文献:

篇5

所谓档案电子化,就是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具有以下特点: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从长远看,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涉及的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局部,而是对整个管理工作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具体地说,档案电子化的益处主要有以下方面: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得到物尽其用;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档案信息电子化,还可实现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这样就扩大了档案信息的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

三、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必然性

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

第一,档案电子化,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实现档案电子化,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使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二,形势发展的需求。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一般档案馆都藏有数十万卷档案资料,数百万件档案文件,是本地区最丰富、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一大批浩如烟海,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利用,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就失去了档案留存的意义。近年来,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电子档案的出现给档案馆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就是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手段,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建设。

第三,社会强烈需求。当今,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领导做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各职能部门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档案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那么要了解这些详细内容恰恰只有档案馆才是最全、最新、最直接、最方便的一个场所,这就迫使档案馆这个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使档案馆馆藏的信息能及时、方便地提供给各方面的需求者。

四、积极应对档案信息电子化带来的影响

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中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甚至文件与档案之间很难划定一条人为的界限。它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与冲击必将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些课题是电子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关键,也是赋予档案本质属性新的内涵的客观需要。为此,档案界应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第二,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分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损失。

第三,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我国档案人员要适应电子化建设的发展,适应新技术的需要,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篇6

1.认知度偏低

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是档案管理专业发展历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进步与飞跃,传统档案管理形式结合现代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形成综合性、一体化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将使档案的使用效率与便捷性得到成倍提高。然而,传统管理模式与固有的业务操作理念使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仍然习惯于既有的档案管理手法,对于电子信息化体系的功效与作用认识程度偏低,了解不深。传媒行业管理层对于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也不够了解和重视,满足于现有的档案管理与应用程度,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电子信息化对提高企业行业工作效率和效能的重要促进作用。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的低效率又使现有的工作人员面临着较大的工作量无眠顾及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与更新,由此造成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推广程度不足。

2.缺乏科学完整的体系

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产物,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在当前的中国还没有健全的行业标准进行完备、全面的指导和约束。因此,不同地区和单位在推行广播电视档案信息电子化体系过程中不仅发展速度各有快慢,而且出现了分类不一、标准各异的问题。缺乏科学完整体系的问题不仅使档案信息电子化发展缺乏统一标准,更严重阻碍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标准体系的构建。科学完整的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的高质与高效,改变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耗费大量人、财、物和潜在诸多不安全因素的缺陷,而且能够提高档案使用效率与便捷性,提高档案资料对行业发展的参考与指导作用,帮助行业在未来发展中作出正确决策。

二、优化措施

1.根据档案的类别与级别区别管理

做好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前提在于分类和分级,不同类别和级别的档案信息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随着传媒业的发展与扩大,档案资料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庞大。没有分类和分级的档案信息电子化最终也必将落入臃肿和混乱的困境,这对于档案的储存与使用而言将是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失误与错误的灾难。一般来说,档案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重要、关键类;相对次要、普通类。重要和关键的档案信息在数量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可以采取在本地存贮和使用的模式,尤其是数字化档案资料。此时较适宜使用双备份策略。档案的存贮介质一般是本地服务器,要求做好存贮前的杀毒处理并定期升级病毒库、打补丁以及安全检测等。档案资料所在单位应安排专业的网络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这些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工作。相对次要和普通档案信息则可充分利用云存贮技术,在尽量降低存贮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档案的大批量保存与便捷的调用。云存贮的优势在于费用极其低廉,客户不再需要自行投入巨额资金准备大量存贮设备,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在云端的存贮设备另外花费金钱,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上网费用便可享受几乎无止境的存贮容量。劣势在于安全性相对不足,一旦将数据存放于“云”上,等于丧失了对数据的绝对控制权,无论出于何种目的,云储存服务提供商或其他个人或集团都有机会偷窥或窃取这些数据。这再次凸显了档案分类与分级的重要性,在尚未足够确保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当只将相对次要、普通的档案信息通过“云”存贮和使用,从而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篇7

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目前国家提出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改革——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来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并且及时的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信息满足需要。文书档案信息的电子化涉及的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局部,而是对整个管理工作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1 文书档案信息电子化的作用

1.1 充分利用和发挥计算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

目前大多数单位档案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物尽其用。

1.2 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档案信息的电子化,工作人员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

1.3 档案信息可多份复制,拓宽了服务范围。

2 文书档案信息电子化的优点

2.1 电子档案能使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电子档案使用光盘、磁盘作为载体,将信息存储在上面。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极高,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是计算机参与文书档案管理的最明显优点。它解决了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人们使用手工操作的时候出现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出现漏抄,字迹不工整等问题,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准确性。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文书档案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最明显的就是方便,检索效率高。

2.2 电子传输,实现资源共享

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管理中,企事业单位由于不能做到信息共享,使得大量信息闲置在文件柜中,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还造成文件和信息查找困难。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利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通过网络服务这个宽广的平台,可以及时了解档案室概况、工作的重点和最新、最快的档案管理信息动态。

2.3 电子文件保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长得多。纸张的耐久性取决于纤维素的性质,纤维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可发生水解和氧化反应,在档案工作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电子文件则不同,随着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贮存、读取电子文件的设备日趋成熟,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电子载体,如VCD、DVD光碟,小容量的闪存U盘,大容量的移动硬盘等等。这些载体的普遍特点都是存、读方便快捷,易于传递,且贮存时间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小,不易损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2.4 提高了文件传递的速度和安全性

以往文书档案办理过程中,办理人员私存文件或文件在传递过程中丢失、延误的情况时有发生,给档案人员归档和其他人员检索利用造成很大不便。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大大提高了文件传递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3 文书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电子档案真实性难以保障

因为电子介质具有可读写性,人们可以对电子档案进行反复的输入和修改,并且没有修改后的特殊标记。人们不能通过辨别字体字号的形式判断文书档案的原始性,并且电子档案没有印章和亲笔签名,相关单位也无法鉴别真伪。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就难以得到保障。

3.2 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通过网络系统拦截电子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黑客通过特殊的程序可以拦截人们之间重要的数据信息内容,病毒的入侵使得人们的电脑瘫痪、信息丢失,假冒的非授权用户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对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3.3 电子文件兼容问题

电脑软件开发的通用性差,不同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相互不能通用,或者是不同软件生成的电子文件难以实现格式的转换,为管理人员增加了转换电子文件格式的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经费的支出,要购买多种格式的软件,以便使用。

3.4 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4 改革措施和解决办法探讨

文书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应用在发展过程中有利有弊,就其对现代档案工作的贡献来说,利是远远大于弊的。针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应对方法。

4.1 信息化系统内、外网隔离

在内部信息化网络和外网之间,设置物理隔离,是保护信息化网络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第一层隔离防护措施是路由器。路由器滤掉被屏蔽的IP地址和服务。第二层隔离防护措施是防火墙。大多数防火墙都有认证机制,无论何种类型防火墙,从总体上看,都应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4.2 提高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从硬件建设和投入上下功夫,不断改善硬件环境,提高档案人员业务技能。二是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逐步提升业务能力,自觉树立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四是加大档案部门间系统合作的力度,通过交流,多学习兄弟单位利用档案资源进行知识转化、知识创新的经验,运用网络、现代通讯等高科技手段,不断增加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信息源。

5 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单位档案记载着这个单位发展史上的优秀成果,对研究本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科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进行科学分析,扬长避短,制定发展方向的好教材。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为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单位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文书档案的信息电子化应用在发展过程中有利有弊,就其对现代档案工作的贡献来说,利是远远大于弊的。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信息电子化方便、快捷的同时,更要时刻注意维护系统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邓邵兴,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董永昌,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百家出版社

[3]刘涛《谈谈档案工作的“有为”与“有位”》,[J],《科技咨询导报》,2006年第14期。

[4]杨静,《怎样加强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王凤霞,王秀芳,《深化档案管理工作》,[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

篇8

工程档案的完整、系统、长久地保存,为今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改善工程设计理念,扩展工程规划思路保留了宝贵的知识和信息资源;对于工程项目将来的改建、扩建保留了珍贵原始的依据和凭证。

2 工程档案电子化的必然趋势

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年代, 工程档案的存储介质主要是纸质。在缩微技术引进后, 存储介质开始有胶片, 后来也有一定数量的录音带、录像带等磁性材料。总体来说, 纸作为工程档案的存储介质有其特有的优势, 价格便宜, 管理直观, 保存时间长。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如体积庞大, 保存条件相对苛刻, 重复利用相对困难, 检索速度慢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和大范围应用、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各种新存储技术的不断更新,档案的载体被不断地充实和刷新,工程档案也必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走入以光盘、磁盘等作为载体保存电子文件的电子数字化时代,这是必然的趋势。

3 工程档案电子化的优势

电子档案其保存的档案材料全部为电子数字化,使我们在使用档案材料时,可以通过完善、敏锐的计算机智能检索系统,非常快速准确的查询资料。

电子档案是通过光盘、磁盘来存储资料,在科学、合适的保管条件和相应的使用情况下,通过现代阅读工具来进行档案的使用,即使多次使用也不会发生档案材料破损和缺损现象,需要详细研究的档案,在档案管理允许范围和授权下,可以随时打印到纸张上,而不会影响资料的保管和使用。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在保管期限上,通过严格控制电脑的复制转载过程,档案材料保管期限可以说会达到真正的完美永久。

利用功能强大的档案管理软件可以对电子档案轻松实现档案基础材料电子化,分类、组卷、立卷、装订等程序化,抄录、编排、打号等电脑化,使用高容量的存储器,达到占用空间小型化,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一次投入,多次产出。

4 工程档案电子化技术要点

第一是应该能确保工程档案资料的真实、合法、有效、不被改动的原始凭证的功能,通过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认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同时对所归档文件设置安全密钥,用以保障文件的不可改动,只可阅读。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电子文件在法律上的凭证地位。

第二是拥有能提供随时实现即时生效的电子签章系统,通过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软硬件结合的系统,使持章者可以在电子文件上完成签字、盖章,与传统的手写签名、盖章具有完全相同功能,同时依据《电子签名法》使所签署的文档具有可靠、真实的法律效力。

第三是要严格把握好工程档案材料格式的统一化。工程档案一个重要的属性是应用属性,因此归档的工程电子档案应该按照一个统一、通用、规定的格式来存储电子档案,诸如:工程文档可采用后缀名为* . doc、* . xls、* . wps、txt等通用格式;工程图纸可采用后缀名为* . dwg、* . dwf 等CAD 通用格式;工程照片可采用后缀名为* . jpg、* . gif、*. bmp 等格式;工程影像可采用后缀名为* . wmv、* . swf、*. avi、* . mpg 等通用格式。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应转换成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后再存储,以便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后,仍能读取以前存储的档案,保证信息资源方便利用。

篇9

加快档案电子化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提高档案管理系统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所谓档案电子化管理,就是以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收集、筛选和分层次归纳,使之转化成微机软件形式的信息使用过程。

虽然与纸质文件的保存管理相比,电子文件的管理极大地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既节省空间,又便于查找整理。但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电子文件的保存和管理也是一项极为艰苦细致且难度极大的工作,推动档案电子化管理,需要普及提高对电子系统的知识,提高对档案电子化管理的认识。

首先,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依旧存在不足

一、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各部门开发的软件不能互通,没有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由于不能进行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极大地限制了档案管理电子化,制约了信息化的进程。

二、层次不一,缺乏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电子化管理信息共享的要求。

三、标准化、规范化有待提高。档案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无法全面实施和推广统一标准,限制了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可行性。

四、现有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不能完全适应档案管理电子化的要求。

五、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一定要有现代化的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技术,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

认识上述问题之后,要推动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必须普及和提高对电子化管理的认识,明确目标和要求。

其次,必须提高电子文件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

将工作的着眼点从计算机系统,扩大延伸到电子文件的保存和管理工作。做到对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的规范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在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做好文书处理工作则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工作。公文是档案的前身,档案大部分由公文转化而来。可以说公文制发的怎样,不仅仅决定公文本身的质量,同时,也影响日后档案的质量,决定了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公文制发中必须要注意解决好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提高档案实体质量,为档案工作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打下牢固的工作基础。

最后,档案管理要做到电子文件归档

一、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网,开通电子归档专递线路

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这些文件经过专门挑选,反映了职能活动的概貌。上网前,按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是保存管理的重点。对那些未输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却依旧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应及时对电子文件进行编目整理,利用网络技术向管理部门传输。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

二、推进档案信息电子化

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文件――即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对于长久保存于介质层的电子文件,监控外界磁场影响、口气中的灰尘、水分及有害气体的侵蚀,需要定期复制的严格履行程序,以防止信息丢失。所有文件归档目录、盒内文件目录、盒底备考表、文件资料汇编等全部使用计算机打印;文件、材料的归档全部使用无酸档案盒,文件不易被腐蚀、变质,有利于档案的保存,使档案档案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篇10

中图分类号: 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档案电子化是以馆(室)藏档案资料为基础,以纸质或机读形式为对象,对档案文献应用计算机这一科技手段进行收集、筛选和加工,使之转化为方便人们利用的二次文献信息,供利用者使用得过程。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档案已被我们广泛应用。因此,档案电子化管理和保存工作较为重要。

1电子档案管理和保存的重要性和益处

1.1重要性

科学规范管理档案,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的归档包括纸质档案归案和文件电子化归档两个方面。档案电子化的特性决定了在保存与维护方面较为复杂,不同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如何保存、维护值得为子孙后代留存的电子档案,帮助后人发现且获得国家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电子档案,使之安全、可靠并永久处于可准确提供利用的状态。本着对科学、对历史、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要听取档案工作人员的意见,切实加强档案管理和保存的重视性,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增强档案干部队伍人员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电子档案管理手段、不断地提高管理效率对档案管理和保存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1.2益处

档案电子化后形成的二次信息有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这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室只是单一应用计算机,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次文献信息加工时间得到降低,档案信息时效性得到提高。档案电子化后形成的数字化信息,有利于利用者直接利用档案信息。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功能,快捷地加工出相应二次文献信息。

档案电子化形成的信息为一次投入,多次产出。手工编研档案信息需要的经费较多,这可避免由于编研经费紧张对档案信息加工工作的不利影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档案管理部门难以从国家或地方或自筹获得更多的经费用于档案信息编研工作,这需要相关领导和管理部门认识到投入充足经费的关键所在。

档案电子化后可多份拷贝相应的信息成果,在相关管理部门和领导中进行广泛传播可扩大社会影响力,拓宽服务范围,档案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自然可以得到提高。

档案电子化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

2做好档案电子化的存储软硬件工作

完善的技术条件是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保存电子档案具体情况,配置计算机软硬件平台,并着眼远期发展,配制相应的数据库系统、网络设备及相关的软硬件。电子档案是数字化的,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上,传递在计算机网络上,它的归档属于无纸形式,应在一定技术环境和一系列技术保障措施下进行并高质量完成,才能使归档的电子档案具有纸质档案的功能。电子档案运用一般有直接运用、通信传输等方法。由于电子档案在工程建设、生产部门等单位多样化的运用,因此它的运用远比纸质档案复杂。因此,加强对电子档案运用的存储,就显得特别重要。

3电子文件归档整理

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将其存储到可长期脱机保存的磁带、光盘、磁盘、硬盘等载体上。至少应有2套或3套(第一套用作封存,第二套用作利用者阅读,第三套作异地保存)归档电子文件材料,因为在其利用过程中可造成损坏等现象,可以永久保存。

3.1档案移交

以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等分类方法对内部文件进行组盘。组盘方式有两种,一是按上述分类方法将档案资料统一组盘,二是按上述分类方法将档案资料分盘保管,便于按不同年代、不同期限定期拷贝,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寿命得到最大化的程度。在同一盘上集中同一归档部门的文件,可以方便利用。赢统一规范完成文书电子文件组盘,档案部门集中完成接收归档文件并组盘,档案人员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以统一的数据库结构和规范命题,建立文书档案盘内文件目录,这有利于利用者查找计算机盘内文件,提高利用效率。

外来文件应以一定的设备,扫描成影像后进入局域网络,在局域网内完成各类公文的传递、批办、督办等一系列工作。业务部门掌握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承办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将处理完毕后文件的重要性,合理确定密级和保管期限,按归档键转入档案部门,经过管理人员审查后,加上分类号、档案号等档案检索信息,然后将其纳入到档案数据库中。在其权限范围内,可以通过各网络终端查询。归档电子文件收集齐全后,把经过鉴定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方便利用和查询。

3.2整理电子文件

文件接收归档时,档案部门应集中完成。为便于计算机查找盘内文件,设定的数据库结构和命题应统一规范,建立档案盘内文件目录。相关人员必须按照要求格式,将其存储到符合保管期限的脱机载体上。

4电子档案的保护

除了对电子档案的环境要求外,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电子档案文件保护。正确使用才能保存并有效地延长其寿命。在实际使用中,可用存贮载体光盘保存电子文件。因为光盘有利于长期保存归档电子文件,抗干扰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良好。应将归档电子文件转储到光盘上。

4.1加强病毒防范

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保存电子文件的盘不带病毒。

4.2把握存储介质(主要是光盘、硬盘)质量关

质量直接影响到信息的保存寿命,而低质量盘使用时间相对较短,使用寿命过后不能读取相应数据。目前市场所售存储介质的质量良莠不齐,选购盘时要认真把好质量关。

4.3定期检测和拷贝

对所保存的电子档案载体,为确保电子档案信息的可靠性,必须进行定期检测和拷贝。定期检测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频次为每年1次,抽取的样品数量应在10%以上。

4.4规范保管条件

在理想的温湿度环境中,光盘或磁带在规定的期限内倒带一次。倒带后要保持在标准的读写状态。

4.5掌握信息修复技术

信息一旦被破坏和污染后的恢复和抢救措施。如杀计算机病毒技术、数据库修复技术、保持电子信息长期可读性技术等物质载体破损的修复技术等。

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防止丢失档案所致的损失,要同时保存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在当日档案当日网上物理归档以及年终光盘刻录保存的同时,要将电子档案转化成为纸质档案,将其按照要求分类、立卷和保管,尽量做到万无一失。但是,以年度为单位所刻录的电子档案光盘必须与实存纸质档案完全一致,对于不能在网上处理的档案,相关部门或人员应在处理完毕后,及时将其移交给档案部门,由档案部门负责提供给办公网络中心,按电子档案归档要求扫描,保证电子档案的齐全和完整。

档案电子化是档案管理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不断提高工作的简易性和稳定性。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继续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只有把工作重点放在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上,强化网络资源化建设,充分利用电子科学技术的优越性,才能促进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弋戈.信息时代的档案电子化管理初探[J].北京档案,2010(10):34-35.

[2]王岩松.信息时代档案电子化管理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3):204-205.

篇11

档案信息电子化主要是指应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材料进行整理、修改、筛选和保存,使传统的纸质文件转化为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供人们使用。电子档案,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到印发的过程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电子档案便于修改、复制、传送,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导致原始档案记录的消失,原始记录特征不复存在,并且电子文件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的最后一个文本,没有草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档案和文件之间也没有清晰的界限区分,这样电子化信息给档案工作的管理造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档案管理工作是信息化的推进,是知识与技术的进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显著增加,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全面发展积极采取措施适应技术的更新。

1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作用

1.1 档案信息电子化方便处理、传送和保存

电子化档案管理的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档案文件的修改、复制、查找、输出等工作简单快捷,避免了传统的纸质档案,处理起来就要翻阅大量的文件,档案的传送只需互联网即可,一个邮件的发送就能传送到使用者手中,解决了距离的局限性。电子化档案的保存只需一个软件,解决了传统的纸质档案对保存环境和场地面积的高要求。

1.2 档案信息电子化实现信息利用共享性

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而是利用计算机以文件的形式展现为任何使用者,实现了信息利用的共享性,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1.3 档案信息电子化,可充分利用电脑的潜能,降低成本

目前,大部分单位的档案部门都是使用电脑及网络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用于档案的处理、保存等。档案信息管理的硬件设备以及技术条件日益成熟,电子化档案管理广泛应用,新技术也在逐渐的被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如语音识别、文字扫描模式识别等,提高了利用率。减少了传统纸质文件形式的档案管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浪费,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1.4 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手工加工程序是选题―选材―编辑―出版,是一个比较慢的细活,再从文件资料形成开发二次文献信息,可想而知,时间比较漫长,等到二次文献开发好,往往造成信息的失效,直接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电子化档案,管理人员只需利用计算机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完成信息的加工工作程序,快速的出版二次文献,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

1.5 降低传统的纸质档案文件使用的出版经费成本

传统的手工编制的纸质档案出版需要很多的经费,国家拨给档案部门的经费又是有限的,靠单位解决更是不现实的事情,这样可能会造成档案工作人员辛辛苦苦编制的成果无法出版,信息电子化只需一次的投入,编制好,保存好,可多次打印使用,降低了出版经费。

1.6 提升档案部门的自身价值

档案信息电子化可实现多次拷贝,拷贝的成果可供任何使用者使用,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档案部门的影响力度及自身价值。

2 档案信息电子化现状

2.1 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

单位档案部门使用的电脑是不同的型号和规格,使用的档案软件也不一样,并且没有既可以检索又可以完成信息管理的电脑软件,由于软件的不统一,造成不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的出版档案信息编辑成果,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展。

2.2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达不到

我国目前还没有开发出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建设形式不统一,层次不同,档案信息系统的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和共享性较差,达不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2.3 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有待提高

档案信息电子化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较差,案卷质量较低,尤其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的移植性较差,各个单位档案信息电子化工作不统一,仅仅着眼于某个单位或某个企业,并不能全面实施、进行标准化的工作,制约了档案工作电子化的发展。

2.4 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

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档案管理人员是关键,管理人员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以及计算机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目前大多档案部门缺乏高技术的人才,专业的档案、信息处理人才更是缺乏,大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贺岁平较低,文化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于现代先进设备的使用,更不用说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3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应对措施

3.1 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档案信息电子化的投入,开发档案管理准用软件,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提高档案信息系统的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和共享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

3.2 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题

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3.3 管理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以前的档案管理是呈直线状态的,随着人们对利用服务工作的重视,使利用工作和其它基础工作构成一个平面。这种平面结构只反映纸质档案的情况,随着电子文件的介入,档案种类在增加,其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也都具有各自的个性。

3.4 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是推进档案信息电子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同时,档案信息电子化水平的提高能有效促进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要不断加强电子档案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规范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程序,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水平。

3.5 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迫在眉睫

我国档案人员要适应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抓好知识更新,引进、消化、适应信息技术的成果,使档案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可以肯定,加快档案人员知识结构的变革,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人才,是档案工作迎接信息技术革命最根本的对策。

4 结束语

总之,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档案工作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阶段,如何把繁重的任务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各级档案业务、计算机专业技术、人事教育、后勤保障等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协同作战,认真研究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并提出系统建设的阶段目标、技术路线、标准规范和可实施方案,为全面实现档案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温阳春. 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刍议[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