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概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3 09:19: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建筑设计概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建筑设计概况

篇1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前建筑的造型和功能日益增加,形式也日益多样化。特别是民用建筑,人们更加追求实用性和个性。因此,要加强对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使其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

二、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存在问题

1、计算简图不合理

随着民用建筑的发展,设计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也遇到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计算简图非常不合理,不合理的简图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具体地讲,由于民用建设大多数都属于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独立基础计算方法主要是按中心受压来计算的,根本没有考虑到有无地下室等其他因素。最后实施的民用建筑表明,此种方式下的中心受压计算不科学,存在严重问题。究其原因,对于民用建筑来说,其中多层框架结构拉梁,无法平衡柱脚弯矩。如果设计拉梁层,底层柱的配筋也无法断定是由哪种截面控制来决定。也就是说,在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计算简图极不合理的情况下,这种设计方法将会影响民用建筑多层框架设计的安全与稳定性。

2、柱配筋调整不合理

从民用建筑的整个框架结构设计上看,大部分柱配筋的调整也极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多层框架柱的配筋率低,而且是普遍较低。另外值得思考的是,在实际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大部分人按照设计的电算结果构造配筋。这种现象更进一步加剧了民用建筑结构框架柱配筋的调整出现问题,不合理的调整最终会影响建筑的质量问题。比如一旦遇到地震,框架柱将会受到巨大的扭转剪力,并受其双向弯矩的巨大作用冲击,进而损伤横梁和内柱。如果有的框架质量不够均匀,受到的损坏则会更大。除此以外,在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电算的过程中,配筋调配的不合理性还会引起温度和基础不均,使结构部位发生沉降现象,最终使多层框架柱直接影响到实际民用建筑整体的结构框架。

3、忽视梁裂缝宽度

在目前的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框架梁的裂缝宽度问题。而且这种问题对整个建筑的影响非常大,主要在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工程师的设计。设计人员往往会忽视框架梁裂缝宽度,使之此类现象接连不断地发生。实际上,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的框架梁的裂缝宽度受混凝土影响深重,特别是受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影响较大。此外,还与框架结构的钢筋直径和类型因素有关,这主要是由于框架梁裂缝宽直接关联着混凝土的强度和钢筋。但是设计人员根本没有在意这个方面,似乎这个结构部位无关紧要,最后造成不良后果。不难想象,一旦工程设计人员忽视了框架梁的裂缝宽度问题,民用建筑将会处于危险境地,因为这时的多层框架结构建筑无力抵抗自然灾害的侵袭。

三、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1、截面尺寸的选择

梁、柱的截面尺寸的选择是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除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所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注意尽可能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以达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梁端形成塑性铰时,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节点仍处于弹性工作阶段的目的。即规范所要求的“强柱弱梁强节点”。

2、梁、柱的适宜配筋率

框架梁的配筋在设计中应掌握“适中”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其配筋率宜取0.4%~1.5%框架柱的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宜取1%~3%。另外当梁端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大于2%时,其箍筋的最小直径应增大2mm。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应满足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所规定的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另外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注意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与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的区别。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89》中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只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而在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梁的最小配筋率除和框架的抗震等级有关外,还和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与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有关,所以在设计中应依据规范来确定梁的最小配筋。

3、框架柱配筋的调整

框架柱的配筋率一般都很低,有时电算结果为构造配筋,但是实际工程中均不会按此配筋。因为在地震作用下的框架柱,尤其是角柱,所受的扭转剪力最大,同时又受双向弯矩作用,而横梁的约束又较小,工作状态下又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所以其震害重于内柱,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框架尤为明显。因此应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另外也可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计算后比较同一侧面的配筋,取其较大值,并采用对称配筋的原则。为了满足框架柱在多种内力组合作用下其强度要求,在配筋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角柱、边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会产生偏心受拉时,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大25%。

(2)框架柱的配筋可放大1.2~1.6倍,其中角柱1.4倍,边柱1.3倍,中柱1.2倍。

(3)框架柱的箍筋形式应选用菱形或井字形,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

(4)对于二、三级框架的底层柱底和底部加强部位纵筋宜采用焊接,且当柱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Φ8,并应焊接。另外多层框架电算时常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较大以及地基软弱土层较厚或地基土质不均匀时,可以适当放大框架柱的配筋,且宜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基础梁,其配筋不宜按构造设置,应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并按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

4、框架梁裂缝宽度、斜截面配筋调整

在满足梁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情况下,仍需在计算配筋后进行梁的裂缝宽度的验算和满足梁端斜截面“强剪弱弯”条件下的梁端配筋调整。

(1)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和调整的办法

框架梁的裂缝宽度验算往往被工程设计人员忽视,对此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二是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由于混凝土等级与钢筋的级别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对于普通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的高等级对减小梁的裂缝宽度影响不大,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加大梁的配筋率或增大梁的截面尺寸的方法来减小梁的裂缝宽度。另外需注意在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结构建模中的荷载输入时,一定要将恒、活载数值分开输入,以便进行内力组合和裂缝宽度的计算,不要贪图省事而将恒、活载合并输入,以防止梁、柱内力计算错误,致使所绘制的施工图不能使用。

(2)在电算中合理、准确运用弯矩的调幅

规范规定只有在竖向力作用下梁端弯矩可调幅,水平力作用下梁端弯矩不允许调幅,因此在计算时必须先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梁端弯矩调幅后,再将水平荷载产生的梁端弯矩叠加。在此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将梁端的固定弯矩调幅后,再进行力矩分配;二是将由力矩分配法算得的梁端负弯矩直接乘以调幅系数。

四、框架结构设计中还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在框架结构中不允许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型式,楼、电梯间、局部突出屋顶的房间,均不得采用砖墙承重,因为框架结构是一种柔性结构体系,而砖混结构是一种刚性结构。为了使结构的变形相互协调,不应采用不同结构混合受力。

加强短柱的构造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顶棚可能要吊顶或其它装修。往往要求柱间填充墙不到顶或者是在墙上任意开门窗洞,这样往往会造成短柱,由于短柱刚度大,吸收地震作用使其受剪,当混凝土抗剪强度不足时,则产生交叉裂缝及脆性错断,从而引起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破坏甚至倒塌,因此在设计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尽量减弱短柱的楼层约束,如降低相连梁的高度、梁与柱采用铰接等;

2、增加箍筋的配置,在短柱范围内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l00mm,柱的纵向钢筋间距≤150mm;

3、采用良好的箍筋类型,如螺旋箍筋、复合螺旋箍筋、双螺旋箍筋等。

由于建筑的需要,有时需要框架梁外挑,且梁下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在柱的内力和配筋计算中,有些设计人员对其受力概念不清,误认为此柱为构造柱,并且其配筋为构造配筋,悬臂梁也未按计算配筋,这样有可能导致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力不足,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实际上,在结构的整体计算中,此柱为偏心受压构件,柱与梁端交接处类似于框架梁、柱节点,应考虑悬臂梁梁端的协调变形。所以对于此柱应作为竖向构件参与结构的整体分析,并且柱与梁端交接处应按框架梁、柱的节点处理。

五、结束语

总之,对民用建筑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的时候,要保证科学性,采取有效的设计方法,保证设计质量。

篇2

一、引 言

两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文明遭到了惨重的破坏,大地震、强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使人类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各国人民在重建家园和恢复生产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各类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耸立于世界各地。到30年代美国的纽约曼哈顿区已高楼林立,其中高381米的帝国大厦更是那一时期的经典之作。与此同时,其余各国亦奋起直追。

二十世纪的最后20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新建了大批的高层建筑。虽然我国内地从5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和建造高层建筑。但是直到1977年建成的112.5m高的广州白云饭店,第一次突破100m高度;北京饭店东楼(18层,87米)是8度抗震设防的最高建筑物;随着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制订,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高层建筑兴建面积逐年增长,1984~1995年间,仅建设部系统每年建造10层以上的建筑由800万m2增至1800万m2,至19%年底,全国建成20层以上高层建筑8000多幢。1997年完工的上海金茂大厦结构高度395米,建筑高度421 m,而在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60米,建成后将居世界第一位。

二、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结构既要承受垂直荷载和风产生的水平荷载,还要具有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随着高度的增加,位移增加很快。但是过大的侧移会使人感觉不舒服,从而影响使用,会造成非结构构件和结构构件的损坏。所以必须将结构的侧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980年以前,高层建筑基本上是钢筋混凝土三大常规抗侧力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平面框架或平面剪力墙作为基本抗侧力结构单元,多方向(纵向、横向、斜向)组成空间受力结构。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提高,平面布置和竖向体系日益复杂,而且层数增多,高度加大,以及设防烈度提高,常规的抗侧力体系往往难满足要求,于是以空间整体受力为特征的筒体结构便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在建和已建的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中,采用筒体结构的占80%。最近几年,一些更新颖的结构形式己经得到应用。这些结构体系都从整体受力为特点,而且能更好地满足动能要求。目前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通常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两种结构材料。

三、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方法及常见问题

1、各类结构体系采用的分析方法

①框架一剪力墙体系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的方法很多,大都采用连梁连续化假定。由剪力墙与框架水平位移或转角相等的位移协调条件,可以建立位移与外荷载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来求解。由于采用的未知量和考虑因素的不同,各种方法解答的具体形式亦不相同。框架一剪力墙的机算方法,通常是将结构转化为等效壁式框架,采用杆系结构矩阵位移法求解。

②剪力墙体系

剪力墙的受力特性与变形状态主要取决于剪力墙的开洞情况。单片剪力墙按受力特性的不同可分为单肢墙、小开口整体墙、联肢墙、特殊开洞墙、框支墙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剪力墙,其截面应力分布也不同,计算内力与位移时需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剪力墙结构的机算方法是平面有限单元法。此法较为精确,而且对各类剪力墙都能适用。但因其自由度较多,计算机资源耗费较大,目前一般只用于特殊开洞墙、框支剪力墙的转换层等应力分布复杂的情况。

③筒体结构

筒体结构的分析方法按照对计算模型处理手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类:等效连续化方法、等效离散化方法和三维空间分析。等效连续化方法是将结构中的离散杆件作等效连续化处理。一种是只作几何分布上的连续化,以便用连续函数描述其内力;另一种是作几何和物理上的连续处理,将离散杆件代换为等效的正交异性弹性薄板,以便应用分析弹性薄板的各种有效方法。具体应用有连续化微分方程解法、框筒近似解法、拟壳法、能量法、有限单元法、有限条法等。等效离散化方法是将连续的墙体离散为等效的杆件,以便应用适合杆系结构的方法来分析。这一类方法包括核心筒的框架分析法和平面框架子结构法等。具体应用包括等代角柱法、展开平面框架法、核心筒的框架分析法、平面框架子结构法。

2 、我国高层建筑抗震分析中常见问题

①材料的选用和结构体系问题

在高层建筑中,建议尽可能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柱)结构或钢结构,以减小柱断面尺寸,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超过一定高度后,为减小风振,钢骨(钢管)混凝土通常作为首选。在钢骨混凝土构件中,日本阪神地震震害说明,采用格构式的型钢时,震害严重,采用实腹式的热轧型钢或焊接工字钢的,则震害要减小许多。

②在某些烈度区采用了较低的抗震措施与构造措施

对于“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抗震设计原则,在新形势下也有重新审核的必要。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除了设防烈度较低外,具体抗震计算方法和构造规定的安全度也不如国外,在配筋率、轴压比、梁柱承载力匹配等一系列保证抗震延性的要求上,与外国相比,也有异同,其中的8度区,我国就明显不如外国严格。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结构失效带来的损失愈来愈大,加之结构造价在整个投资中的比例下降,因而有人主张结构在设防烈度下应该采用弹性设计,特别是高烈度区要有严格的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安全。

四、工程实例设计与分析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某大厦。某大厦位于某山区城市。该项目主要功能为办公写字楼,设计为高层建筑。根据业主的委托满足大空间、结构安全、经济合理要求,结合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条件,经反复推敲和业主协调,方案定为28层综合楼,总建筑面积约25000m2,利用当地的地形高差,以主干道作为主入口,下部吊2层,以上26层,未设地下室。层高3.3m,建筑高度93.8m,结构高度92.4m。建筑平面为规则对称的井字型平面。

2、计算参数及计算软件

(1)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的国家相关设计规程、规范有: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设计基准期50年,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由于本工程建筑场地为I类场地,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该工程为A级高度建筑,分别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纯剪力墙结构体系计算,两个结构方案的抗震等级均为三级。场地的特征周期Tg=0.25s,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αmax=0.04。 基本风压为0.40kN/,地面粗糙为D类,风压体形系数、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风振系数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楼面活荷载标准值按荷载规范取值。分别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建模计算比较。

(2)计算软件

计算软件采用SATWE,它是专门为多、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而研制的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 SATWE可以精确的分析多、高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

3、计算结果

五、 结论及讨论

1、结论

(1)结构概念设计阶段对结构经济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阶段应与建筑师、设备师很好协调,作好结构选型工作。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在平面形状上力求规则、对称,竖向刚度尽量连续,才能保证良好的抗震性能。

(3)通过结构体系方案比较,该办公建筑采用框一筒结构体系比剪力墙结构体系更合理。

(4)通过对结构受力比较,只要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两种结构型式均可以具有很好的刚度,不至于在地震和风荷载下产生过大的位移。

2、今后的工作

尽管本文取得了一些有工程意义的结论,但是同时亦存在以下不足,也是笔者以后的改进设想。

(1)由于影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因素的复杂性,如何理顺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考虑它们对整个结构选型的影响,成为下一步应该着重研究的目标。

(2)本文的结构设计只考虑了上部结构的内力、位移、经济性,而忽略了基础对上部结构的内力及结构整体(包括上部结构与基础)经济性能的影响,这也是笔者后期的研究工作之一。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赵西安:高层建筑结构选型、构造及简化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主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张相庭,高层建筑抗风抗震设计计算,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5]第十五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武汉,1998

[6]刘大海,杨翠如:高层建筑结构方案优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7]林同炎等,结构概念和体系,1999

[8]赵西安,高层建筑结构实用设计方法,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9]王崇昌,马克俭等,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分析,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4

[10 ]赵更新,杆系结构分析程序设计,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篇3

按照区委区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反馈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及社会评价结果的函》(以下简称《反馈函》)的相关要求,区委办公室重视,认真对照要求,深入分析,查找原因,研究提出整改目标,明确整改举措。

定整改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在干部大会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严肃通报,并认真研究、分析,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再梳理再总结,提出了整改必须取得明显成效的整改目标。要求做好整改计划,在任务上抓细,在落实上抓严,在监督上抓紧,在效果上抓实。

篇4

【正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和深圳市南山区审计局(以下简称:区审计局)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区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自2020年8月24日至10月20日,对区各建设单位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实施完成的政府投资项目结(决)算审核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南山区住房和建设局高度重视,对审计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条梳理,认真剖析原因,研究部署整改措施,整改情况如下:

一、加快推进工程结算审核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审计工作的组织。由分管局领导负责组织,落实具体的项目负责人,落实主体把关、审核的责任,规定时限内完成项目的结、决算审计工作。二是建立项目台账,梳理建设项目结、决算进度,按进度分类,按照《南山区竣工项目结、决算清理工作方案》,研究处置措施,分类解决问题。

二、提高工程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一是组织建设工程管理人员学习项目造价管理及审核知识,熟悉《南山区政府投资项目造价咨询业务质量控制操作指引》的相关要求,提高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二是积极参与造价审核机构或区里有关部门组织培训,提高造价咨询成果质量审核能力。

三、加强对造价咨询中介机构业务的管理

篇5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况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相互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建筑设计的英文名是Architectural Design。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相关学科越来越多,单纯的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累积等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加上建筑物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竣工使用,难以由匠师一身二任,客观上需要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这就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为专业,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二.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探讨:

1. 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存在地理特性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业的节能建筑设计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由于我国建筑业的节能建筑设计起步的要比其他国家晚,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经验也比其他国家来的不成熟,很多节能建筑设计都是引荐其他国家的方法进行实施的,但是我国在地理情况和地域情况上都要比其他国家的复杂和辽阔,因此,在节能建筑设计这项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地理特性的问题,其他国家的节能建筑设计的方案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地理性质,从而导致了节能建筑设计并不能达到真正的节能,不能达到最初的节能目的。

2. 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存在可实践性较差的问题

在上面1点中我们讲述了由于我国建筑业的节能建筑设计起步的要比其他国家晚,节能建筑设计的相关经验也比其他国家来的不成熟,因此造成节能建筑设计的地理特性问题。同样,也正因为我国建筑业的节能建筑设计的技术、经验比较落后,导致了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可实践性较差,在整个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设计工作人员并不能很好的一一解决,最从而导致了节能建筑设计不能在建筑过程中很好的、顺利的实施,导致了建筑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最终无法达到节能的目的。

3. 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存在利益不均衡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在迅速的发展,我国节能建筑设计师所设计出来的建筑设计都是以节能为中心、以“三高”作为设计的基础,也就是:投入高、价格高、成本高进行设计节能建筑的。可是我国房地产的发展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房地产要求节能建筑设计师必须以低成本高收入为中心进行设计节能建筑,因此,导致了节能建筑设计师与房地产开发商目标不一致、利益不均衡的问题出现。

三.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问题的对策

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问题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探讨:.

1. 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问题的对策有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了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环境的危害极小,甚至无害,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迅速的增长,能源、环境、气候的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技术等调节室内的温度和室内发电,从而将节能建筑设计有效的实施,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2. 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问题的对策有结构设计的节能环保

在节能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师应不断的提高节能环保重要性的意识,并在设计节能建筑的时候将结构设计、外在环境的因素充分的考虑进去,如果在节能建筑设计中没有充分的考虑结构设计的话,会导致节能建筑设计师对节能环保的协调性不够,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采光和朝向的失误,从而导致了室内热工环境差的现象出现。众所周知,我国现不断的提倡房地产能建筑冬暖夏凉的房子供居民居住,这也就要求了节能建筑设计师必须将建筑物的结构、环境、可再生能源等因素充分的考虑进去,争取做到充分的节能目的。

3. 建筑设计中有关于其节能建筑设计问题的对策有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而在节能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作为建筑材料。

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质量、不同用途的节能环保建筑材料,有的建筑材料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有的建筑材料可以达到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功能等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因此,在节能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从而达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将节能有效的发挥到建筑中去。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相关学科越来越多,单纯的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累积等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加上建筑物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竣工使用,难以由匠师一身二任,客观上需要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这就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为专业,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参考文献:

[1]钟武钢.节能建筑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作用[J].世界家苑,2011(2).

[2]邓伟明.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1(4).

[3]余晓林.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

篇6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a central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not only embodies the architect's design concept, it is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work. Architectural design wor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rapid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society architect demand also increases slowly, the author will combine construction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cept gives a concise analysis of core and the work direction, in order to design for the building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vide relevant referenc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core work; Working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设计是目前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大的工作岗位之一,但在这一领域能够做出成就的专业型人才却较少,建筑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有非常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加需要设计师有创新理念和谨慎的态度,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对建筑工程整体的把握尤为关键。建筑工程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工程,因此,做好建筑设计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建筑设计的核心和工作方向后,才能更好的进行建筑设计工作。

一、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是指设计者按照建筑开发商安排的建设任务,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设想和研究,给出解决办法和相关方案从而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的一项工作。建筑设计一方面要求设计人员有全局意识,另一方面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充分把握建筑工程的概况,并能够通过图纸或文字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促使待建建筑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

建筑设计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发展,在古代,建筑设计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它与建筑施工一道都是由施工者承担的工作。但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在今天,建筑设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和相关的体系,建筑设计已经不再由工匠负责,同时,建筑设计工作对设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二、建筑设计的工作核心

建筑设计工作包含的领域很多,广义上讲,建筑设计是关于建造建筑物的全部工作的设计。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已经不单单是围绕建筑物的建设施工展开,它更多的涉及到建筑物的排水、供暖、采光、建筑结构、整体美感、消防以及城市绿化,因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工作核心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建筑工程不仅涉及到建筑开放商、投资者、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联系,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师需要面对多重矛盾。解决这些矛盾也就成了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一方面,建筑设计工作是一项需要设计人员有前瞻性的工作,另一方面,建筑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设计人员不仅要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能够缓解各个地方的矛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中运用的科学技术也逐渐增多,用户和建筑开发商也相应的提高了双方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一方面,建筑开发商想要用较少的投资获得更大的收益,因而在成本投入上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另一方面,用户出于对自身舒适度的考虑,需要建筑有良好的结构空间和采光供暖等,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工程的工作量和难度。建筑设计师要综合考虑建筑开发商和用户的相关要求,缓解两者的矛盾。而在长期的工作中,建筑设计者们建立起了一整套的方法,从而让建筑设计师能够通过图示或模型将自己的设计意图充分的表达出来,对相关问题的暴露和解决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建筑工程内部结构与空间的矛盾也是困扰建筑设计师的问题之一,怎样创造出更大的使用空间,怎样进行空间形式的合理安排,在一定情况下,图纸和建筑模型能够为建筑设计师提供答案,但是同行之间的互相探讨也十分必要,进行探讨,不仅能够互相交流对建筑设计的看法,同时也是对自身知识和设计理念的又一次架构。建筑设计工作由于其繁复性,建筑设计师需要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总结出具体的适合自己的工作流程,确保建筑设计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通常所说的整体与局部、微观到宏观都是建筑设计师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建筑工程在具体的施工前,建筑设计师对建筑场所相关情况的了解必不可少。自然条件、气候、地形等等都影响着建筑施工,而这些情况也一定程度上与建筑物的采光、排水、供暖等相联系。建筑设计师需要解决这些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已经制定的应对方案进行施工工作。建筑设计对这些外部条件的调查对建筑施工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矛盾的产生不仅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还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缓解这些矛盾,是建筑设计师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设计工作的核心,怎样解决,不仅需要建筑设计者不断的实践积累,更需要充足的准备。另外,在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下,绿色节能建筑成为了社会的新宠,同时智能建筑的兴起也一定程度上要求建筑设计师加强相关方面知识的积累,对市场上环保型建材要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我国在产业结构上的调整,不仅带动建筑业的发展,更加带动建筑设计师相关设计工作的发展。

三、建筑设计的工作方向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设计工作的前景也越来越好,同时,在相关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建筑设计工作方向也越来越多元化。

一方面,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需要建筑设计师通过对待建建筑的前瞻性的思考,提出和解决将要出现的建筑施工问题,因此,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方向不仅有整体性的思考和把握,更需要对相关建筑工程进行细节上的分析。设计师在对建筑物形成整体的把握后,不仅要分析待建建筑物与城市整体规划的联系,更要充分考虑到待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这些工作是建筑设计师进行工作的第一步。而在建筑设计的后续阶段,也就是技术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的功能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使建筑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建筑设计师的工作量大,设计师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要求高,在我国,建筑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很多,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设计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面广,同时,对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我国的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工作也在持续跟进,由建筑设计延伸出来的工作也很多,有建筑学理论研究、城市规划、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园林等,建筑设计并不局限于社会建筑工程的实践,它的相关理论知识架构也是需要有专门的人才参与的。无论是在室内设计环节,还是在建筑施工图方面,建筑设计的工作方向多种多样,并没有固态化。建筑设计的工作方向是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相应的改变的,在科学技术和相应建筑设计软件在建筑业的广泛运用中,建筑设计师也要能够掌握一定的软件知识,从而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

从建筑设计工作的环节来看,建筑设计师的工作方向较为具体,同时也要求较高。建筑设计师不但要能够独自完成图纸的绘制,还要能够掌握建筑物室内室外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全面的建立起建筑模型,为建筑物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结束语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的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整体建筑物建造的全过程,还包括相关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建筑设计师需要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前充分了解建筑设计工作的工作核心,同时在对建筑市场和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下,适当的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宁.谈建筑设计工作核心和发展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篇7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建筑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建筑需要不断创新。不能简单机械的复制。建筑设计是研究建筑物与周边环境,是综合建筑地点、建筑类型及建筑造价三方面关系的产物,是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建筑师按照规划条件、建设任务,在图纸上模拟建成后的建筑物,周密考虑,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规划局、开发商、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各样的要求。

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等各个专业共同完成,是个复杂体系。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每一个项目的建筑设计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的最具体化、形象化的表现过程。如何总结建筑方案,如何沟通交流又是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本文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方案汇报这一方面,解析汇报过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需要运用计算机绘图和展示设计成果。建筑师经常运用软件有,黑白二维平面图常用绘图软件AutoCAD、天正;彩色平面图绘图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CoreIDRAW、Freehand;三维设计软件sketchup、3Dmax、Rhino(犀牛);成果汇总软件PowerPoint、InDesign。建筑师在各种软件的辅助设计下,充分表达出项目的设计构思、设计思想理念,创造出图文并茂的设计成果。

其次,建筑设计方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汇报的好不好,一是展示汇报人的能力,二是是否能够完美表达设计成果,三是关系到能否得到委托方的认可。任何有工作经验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件事情。想要汇报的好,首先要写好汇报材料,经过实践和总结出一套汇报的过程。图1是归纳的三个步骤:

图1

下面以居住小区的建筑设计方案为例,解析方案的汇报过程。

提出问题

一般来说,委托方听方案汇报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建筑师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总结出甲方关心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1.1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中要表达清楚,整个设计的基地的地理位置,基地的现状分析。

1.2相关规划要求、设计任务解析;

这个项目可不可以做?市场情况怎样?能够做什么?以居住小区设计为例,建筑师要提出的问题归纳为:

a如何实现本地块的价值?

b规划和建筑如何吸引顾客,体现自身地块的建筑特色?

c如何与周边环境有机的结构?

d建筑本身如何舒适、绿色、生态可持续性?

二、分析问题

2.1相关理论知识解析

对现行的居住小区规范中专业术语、条款进行梳理、总结出本次设计的理论知识依据。利用数据表格、简图、计算公式等把复杂的设计规范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清楚。如图2、3

图2

图3

2.2国内、国外案例解析

居住区设计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已经建成的案例,建筑师在研究案例中积累成功经验和不足。在新的设计中不断的创新,设计出符合本地块的设计成果。

三、解决问题

3.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考虑对现有地形的利用,以便减少填挖方量。详见图4

图4

3.2设计居住建筑类型、层数比例、数量、布置方式;设计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见图5;

图5

设计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日照分析见图6;设计公共绿地、体育、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设计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计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图6

3.3详细方案设计汇报内容

3.3.1彩色总平面图

在规划部门提供的准确的地形图,如实反映需要设计的地块周边的现状情况:

a标明规划东、南、西、北的范围,各类规划控制线;

b标明规划建筑性质分类,各类建筑位置、层数、间距系数,建筑退让各类规划控制线的距离,道路名称、道路宽度,市政和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场站点,机动车停车场位置;

c确定主、次要出入口方向、位置,标明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叉口距离;

d标明室内外坪标高及参照点,室外坪须用绝对高程,注明建筑物的高度,以此作为日照分析的依据;

e确定地下设施范围、地下设施出入口;

3.3.2主要经济指标

用地平衡表、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公建一览表,指标内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详细标明,配套公共设施必须在图中定性、定量、定位。

3.3.3建筑功能、交通流线、日照、消防、绿化、分期开发等各类分析图;

建筑的功能分析图,常规的做法就是不同的建筑功能填不同的色块来区分;交通流线分析用于表达人流、车流的流线关系,多用箭头、虚实线条表示;日照分析地点设置:选择所在城市后,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程序自动计算出经度、纬度等信息;时间设置:设置当前日照分析标准的时间参数及计算精度;系统设置:对日照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包括图面标注文字高度,图形单位和正北方向,日照时间及阴影颜色等;标准设置:增加、修改、删除、设置日照分析标准; 消防分析就是表示出消防出入口,消防通道及消防登高面等满足消防相关规范;绿化分析多用不同线型的圆圈,色块表示景观节点;分期开发分析就是把分期建设的区域范围表达清楚。

3.3.4建筑单体平面图、建筑立面、剖面;

建筑平面图,又可简称平面图,是将新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墙、门窗、楼梯、地面及内部功能布局等建筑情况,以水平投影方法和相应的图例所组成的图纸。用建筑语言准确表达建筑的各层平面图、建筑的立面造型,反应空间形态、层高的剖面关系。

3.3.5建筑效果图

效果图解是通过图片等传媒来表达作品所需要以及预期的达到的效果,从现代来讲是通过计算机三维仿真软件技术来模拟真实环境的高仿真虚拟图片,在建筑、工业等细分行业来看,效果图的主要功能是将平面的图纸三维化,仿真化,通过高仿真的制作,来检查设计方案的细微瑕疵或进行项目方案修改的推敲。

3.3.6三维动画的展示

三维动画利用相关软件、电脑虚拟数字技术,很好地表达了设计委托方的诉求。在三维建筑动画中利用电脑制作进行鸟瞰,俯视,穿梭等任意游览,表达建筑物的细节。三维技术在设计的楼盘环境中利用不同的场景,了解规划小区周边的环境,虚构各种现实生活中的美景。

3.3.7方案设计回顾和总结

经过整个汇报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把方案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重要的问题、需要面临的困难再回顾和总结,起来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束语:作为一名建筑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项目,与不同类型的甲方沟通交流后,体会到建筑方案设计中汇报的重要性,本文是个人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写出与大家交流共享,不足之处请见谅和海涵。

篇8

1.工程概况

某大学综合实验楼是集该大学特色学科“生命科学”的实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科研大楼。本工程为多层建筑,建筑面积21942.00m2。设有238间教学及科研使用的实验室和实训教室,72间办公室,三个容300人的多媒体教室,以及配套的行政办公、设备及后勤用房。综合实验楼位于校园中心广场的北面,与主教学楼,图书馆围合中心广场,形成校园的核心区和标志。

2.设计要点

2.1 尊重校园规划,体现校园设计原则

校园建筑的设计中,努力创造出具有一定统一性的物质空间,就必须从全局考虑,遵重校园的总体规划。同时,校园环境是一所高校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单体校园建筑的规划进行调整也十分重要,海纳容百川,使校园建筑环境规划更具生动。而在校园单体建筑设计中,正是需要充分注重尊重校园规划以及协调建筑场地环境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将其作为建筑设计构思的基本出发点。高校实验楼是大学校园建筑群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既要体现现代校园设计理念,还要体现该高校的办学特点,而且要与相邻的建筑协调,与校园环境融合。整体校园建筑环境设计追求虽为人工,婉如天作的意境,延续在校园规划中。

2.2巧用场地,塑造一个诠释生命的建筑雕塑,使建筑与功能完美结合

综合实验楼位于校园中心广场的北面,与主教学楼,图书馆围合中心广场。广场北面的规划道路与中心广场的主轴线(校园主轴)的夹角为30.60,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建设场地,设计中巧对场地地形的限制条件,积极创作,经反复对场地的推敲,将主体建筑正南正北布置,将建筑主入口对应教学楼,加强校园中心广场的横轴线关系。在北向与校园主道形成的北入口广场,布置一个300人多功能圆形教室,建筑平面形成平面生命运动的构图,使建筑形式立意与功能完美结合,组成一个诠释生命的建筑雕塑,使这栋生命科学的综合实验楼更生动。

2.3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营造宜人的人文建筑环境

大学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学术氛围,还有宜人的人文建筑环境。因此在对校园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应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保护,建筑与校园自然环境协调,交融共生。建筑造型设计优美,细腻,塑造出符合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建筑形象, 并与校园中心区其它建筑相辉映,营造出一个校园融于校园山水的建筑空间形态。

2.4 满足试验技术功能要求,实现合理布局

在高校的诸多建筑之中,实验室建筑有着独有的特点,相比之下,它在功能技术等方面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对实验室建筑进行设计与布局时,应当对实验室的使用功能进行充分的保障。在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对相关的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布局,并加之以有效的结构选型、材料优选以及构造技术,满足规划、消防、安全以及环保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2.5以人文本,突出现代教育理念

高校建筑应当与高校的教育理念达成一致,建筑设计中体现育人现代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因此,在对实验室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对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层次的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突出体现在校园空间。实验室建筑也是学校学术交流以及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在建筑的平面功能设计、实验室布置设计中,应十分细致周全,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突出现代教育理念。

3.设计特点

3.1 活化空间,丰富层次

综合实验楼与图书馆及主教学楼围合学校中心广场,形成一个庭院,综合实验楼的内部,由建筑合成一系列不同规模、形状、特点,环境优美的人性化庭院,庭院之间用连廊、架空廊连通,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既有多样性、趣味性、又有安全感、亲切感。为师生创造了人性化的交往和教学科研空间。

3.2设置种植屋面,构成立体绿化

注意利用各种空间资源和自然资源,将屋面设置成种植屋面,构成立体绿化,扩大活动空间,改善屋面的隔热性能,营造校园的生态环境。将一些自然景观进行保留,统筹规划,促使自然景观与实验楼建筑有效结合,为校园增添新的环境亮点。

3.3功能完善,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实验楼设计中融合了实训的功能,各功能实验室除设置规定的功能外,还依据相关联的科学及教学设计具有综合利用的复合功能,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多元化需求。各个实验室相互独立,但又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共性,共同组成了生命类学科的科研、教学、实训的综合体,充分体现了建筑的功能及重要性。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建筑内部的庭院则提供了小组活动和个人静思的场所,山林绿树而入,景致迷人。而建筑的主要入口、架空层等处也充分利用地形,围合出不同形态的户外交往场所,遮风避雨。在内部的廊道等交通空间也在局部设置不同的放大空间,供师生在课间的休息和交流。

3.4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综合效益的提高

在设计中,自始至终贯彻着建筑、规划、园林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思想,注重教学科研环境的特殊性,力求建筑环境的自然化、生态化,以庭院体系组织空间,溶空间、环境、功能环境为一炉并相互关照,形成多元的建筑形式和庭院,空间层次丰富,景观环境幽雅、交流氛围浓郁的教学科研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校园建筑的综合效益的提高。

4.结束语

本文主要以某综大学合实验楼为例,对高校实验楼的建筑设计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工程概况以及校园整体规划进行了简要介绍,从多个角度分析和介绍本高校实验楼设计理念以及建筑设计特点。

参考文献:

[1] 邓冠球. 对某大学实验楼建筑设计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3) .

[2] 李直. 做好建筑设计利于城市规划之我见[J]. 华章, 2011,(19) .

篇9

第二章 项目建设社会背景 8

2.1 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问题日益突出 8

2.2 合肥市养老现状 9

2.3 建设老年公寓的必要性 11

第三章 三十岗乡建设老年公寓的优势 12

3.1 区域概况 12

3.2 三十岗乡自然环境特征 16

3.2.1 地理位置 16

3.2.2 地形、地貌 16

3.2.3 地质 17

3.2.4 气候、气象 17

3.2.5 水文 18

3.3 三十岗乡建设老年公寓的优势 20

第四章 建设计划 21

4.1本项目建设计划: 21

4.2投资计划: 22

第五章 建筑设计 23

5.1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 23

5.2 庐阳区高档老年公寓设计 31

5.3 建筑设计依据 33

5.4 给排水设计 33

5.5 绿化设计 33

5.6 抗震设计 33

第六章 老年住宅市场研究 34

6.1 老年住宅市场的现状分析 34

6.1.1老年人口的发展状况 34

6.1.2老年住宅的现状 36

6.2 老年住宅市场环境分析 39

6.2.1 投资环境 39

6.2.2 政策环境 40

第七章 老年住宅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41

7.1 市场发展趋势 41

7.2 产品发展趋势 43

7.3 消费发展趋势 45

7.4 老年住宅市场的准入条件 45

第八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47

8.1 项目管理 47

8.2 项目实施进度 47

第九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培训 50

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 51

10.1 项目招标范围 51

10.2 项目招标组织形式 52

10.3 项目的招标方式 52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54

11.l环境保护措施 54

11.1.1工程征地的影响及对策 54

11.1.2对交通的影响及缓解措施 54

11.1.3施工扬尘、噪声的影响及缓解措施 55

11.1.4生活垃圾的影响和对策 56

11.1.5弃土的影响及对策 56

11.1.6对地下水的影响 57

11.1.7 对地表水体的影响 57

11.2安全生产 58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9

12.1 投资估算 59

12.2 资金筹措 60

篇1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preliminary design content and depth requirements and expan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function was analyzed. At present our country whether building project units or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can pay high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phase, but often ignore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own point of view, can be discussed with counterpart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Preliminary design; Expand depth;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于建筑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轻视乃至忽视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扩充初步设计的深度,已成为了当前我国工程设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刻不容缓地进行改进的目标。相信一旦大家尝到了扩充初步设计深度的甜头、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的时候,我国的建筑设计将通过一系列的良性循环来实现质的飞跃。

一、初步设计的内容及深度要求分析

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一般包括设计说明书、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和工程概算书。其编排顺序一般为:封面扉页设计文件目录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工程概算书。其中,封面上应注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扉页上应注明编制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及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有上述人员的签名或盖章;设计说明书不仅包括设计总说明,还须包括各专业的设计说明,设计总说明应注明设计依据(各种法规、文件、地理和气候条件等)、工程概况、设计的范围和规模、设计的特点和指导思想、交通、园林绿化、消防、节能、人防等的相关内容、环保、劳动保护、职业健康等的原则和标准、室内外装修、设备、电气系统等的标准和用量组成、外部市政条件、生产工艺流程、结构选型、抗震设防等等,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也应注明相关专业的详细标准和指标等;另外还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以附在设计说明书中,也可以附在设计图纸中,还可以单独成册;设计图纸应当包含所有相关专业的内容,其深度应当接近直接指导施工的标准,设计图纸可以单独成册;工程概算书应注明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建设规模和范围、未包括的工程项目和费用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事项等)、总概算表、各单项工程综合概算书、各单位工程概算书、其他工程和费用概算书以及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表。

二、扩充初步设计深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1、扩充设计说明书深度的作用。设计说明书是建筑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方向盘和灵魂所在,它不仅将设计的内容基本定型,而且其设计深度也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连贯性和细化程度。扩充设计说明书的设计深度,就是要将初步设计尽量的细化,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介绍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地质情况、施工工艺、结构选型、抗震等级等等基本的内容和参数,还应当将建筑、结构、给水排水、强电、弱电、采暖、空调与通风、热能动力、智能、消防、节能、人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等等各个方面的相关设计思路、设计标准和相关的参数指标等进行详细的说明。这样不仅能够使人通过设计说明书就一目了然地了解到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形象,还能方便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审图的过程中更轻易地发现初步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以便于设计的完善和补充。

2、扩充设计图纸深度的作用。设计图纸在建筑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地位不言而喻,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图。扩充设计图纸的深度,就是要使初步设计的图纸尽量的深化完善,甚至可以直接用于指导施工,这样就可以使得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和各专业图纸之间的矛盾能够被尽早发现,不仅有利于施工图的完善和各专业设计之间的协调,而且能够有效缩短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时间,在施工图设计中可以着重针对建设单位对于工程项目局部功能的变更意见进行修改,而不必进行繁重而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和修改工作。另外,扩充设计图纸的深度,还有利于将工程概算书尽量细化和实际化,对于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也有积极的意义。

3、扩充工程概算书深度的作用。工程概算书是把握工程项目造价的一道重要关卡,它不仅影响到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还会影响投资计划的真实性和投资资金的合理分配。扩充工程概算书的深度,就是要使工程概算书完整并准确地反映设计内容,同时真实地反映其编制时工程项目所在地的物价水平,在编制过程中不漏项、不重复。许多建设单位都把控制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想法设法卡死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变更和增加工作量,而忽视了工程项目前期的工程概算工作,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其实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关键在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是确定建筑设计重大技术问题、方案和标准的主要阶段,而这些因素都是控制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工程概算书的深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程度。近年来,城市经济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政府在基础公益性项目上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伴随着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快速增长,如何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就成了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合理有效控制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的过程中,加强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审查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设计概算作为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及说明,利用概算定额、现行的设备材料价格、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等相关计价依据编制而成。设计概算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量和投资构成,不但是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也是投资主体安排资金年度计划和贷款合同的重要依据。因此,作为工程建设投资的最高限额,设计概算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就目前情况来看,政府投资领域投资项目超概,要求重新调概的现象时有发生。分析超概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设计概算编制的准确性偏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总而言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设计概算审查是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总投资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经济工作。经审查后的概算,为项目的经济评价、投资控制、招标投标、保证实施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概算审查人员要确保审查质量,使经审查的概算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从而达到合理确定造价,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

三、结语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等三个阶段。其中,由于建筑工程中的方案设计文件需要被用于办理工程建设的有关手续,而施工图设计文件则需要被用于施工中作为施工的依据,因此,无论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单位还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往往都能高度重视建筑设计中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却又自然而然地忽视了初步设计。更为离谱的是竟然有关文件明文规定,若政府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对于初步设计文件没有审批要求的话,初步设计文件可以不必出图,甚至对于一些技术简单的建筑设计,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可以不做初步设计,在方案设计审批之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其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初步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中被一再轻视,即便不至于不做初步设计,也是敷衍了事,更不必提什么扩充初步设计的深度。本文以上就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福谦.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建筑专业常出现的通病[J].深圳土木与建筑,2005.

[2] 陈春芸.建筑各阶段设计深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 莫雪辉.深度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J].科技资讯,2008.

篇1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房地产业高速发展,跃居成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未来房地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随着地产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变得不可承受,如何降低建造成本的问题逐渐变得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地产开发商认识到低质量的设计会直接导致建筑工程质量低下和成本居高不下。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设计质量评价方法,虽然各地产开发商开始加大力度从设计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但见效甚微。

1建筑设计质量评价相关研究概况

1.1美国项目定义评价指数

PDRI为了降低建筑业的建设成本和投资风险,美国建筑工业协会CII研发了一套针对项目定义评价指数PDRI。该体系是一个综合的加权评价体系,其评价对象是项目前期策划阶段的工作质量,即从项目一开始到详细设计这段时间,这个阶段工作的成与败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项目的优与劣。PDRI将项目前期策划所涉及的内容概括3大方面(项目决策基础、设计基础、实施方法)、11个范畴和64个要素,并详细列出了各项指标及其评价办法,评价等级分为6等(见图1)。

1.2英国设计质量评价指标

DQI为了提高项目建设后期的绩效,针对设计质量的管理,英国CIC委员会也研发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DQI。其评价内容不仅涵盖了整个建筑产品的生命周期,还能被除了专业设计人员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用来检查设计质量。评价分为四个阶段。DQI评价体系的开发主要包含系统框架、数据收集和加权机制三个方面。DQI体系以功能性、建造质量和影响三大指标为基本框架,各大指标又包含若干个分项指标。数据收集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来进行相应的调整,避免产生误解。一项评价指标对应一组问题,调查对象需要给出对每一项问题的同意程度并给出权重。

1.3建筑使用后评价

建筑使用后评价POE是指在建筑建成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价,以此来判断建筑建成后是否有满足使用者和运营管理者的要求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Preiser,1988)。POE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大部分使用后评价办法采用问卷、访问等方式对使用者和运营管理者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汇总,与原设计目标对比,通过评价建筑的质量,找到目前建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还能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国内建筑设计质量评价相关研究概况

2.1国内建筑设计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1)政府主导的设计质量评价现状。低质量的建筑设计方案不仅影响建筑的建造质量和使用功能,还严重影响着社会安全和公众利益。为了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政府颁布了审图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施工图审查制度,把结构设计方案、计算模型选取的合理性、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作为审查的重点。但施工图审查方法评价范围较窄,对设计方案中提高设计质量的措施一概不审,很难对设计质量的优劣进行区分,一定程度打击了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的积极性。同时,政府也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组织举办各类大型优秀设计评奖活动,竞选的目的就是优化建筑方案,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建筑业设计水平。优秀设计奖的评选活动都有一套比较具体的质量评价办法,但国内的大多数设计评奖只是行业主导下的一种松散行为,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同质化现象严重、过于追求商业利益,并没有发挥设计评奖应有的政策导向作用。(2)设计院和业主主导的设计质量评价现状。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的质量是一个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我国设计院一般都会建立一套设计质量管理体系,从内部保证设计质量。由于设计费用与面积、造价相关,与设计质量的高低、是否节能环保没有关系,这种收费模式将可能导致设计院缺乏优化设计质量的积极性,不利于设计评价工作的开展。根据上海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调查,甲方对设计院“设计满意度”(见图2)。图2甲方对设计单位设计满意度的三条线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设计行业,仍然有百分之八十设计院的设计质量只能勉强达到甲方期待值的及格线上,甚至还有10%的设计院设计质量不达标。只有小部分设计院的设计质量能达到甲方的满意线以上。大多数甲方都在感叹很多设计院做设计只要满足规范就好,因此对于构件布置是否影响建筑使用功能、设计是否经济、设计方案是否便于现场施工、是否有为后续工种预留操作空间等很多问题没有考虑,真正为客户利益着想的设计院很少。

2.2国内建筑设计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对建筑设计评价作用认识不足。目前国内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模型和完善的指标体系,也没有科学的评价制度和运行体系,导致建筑设计质量评价工作的展开缺乏技术支持。同时建筑项目的参与各方对设计质量评价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使得评价工作的开展缺乏内推动力。国内设计质量评价的重点大多是设计图纸中是否遵守相关规范,内容是否完整以及建筑工程设计的经济性等方面的研究,对设计的适用性、耐久性、舒适性等其他质量特性的研究还很少。建筑设计评价机制和方法落后。具体体现以下几点:①评价主体主过于单一,参建各方的利益没有得到体现,导致最后的评价结果趋于片面;②缺乏实施设计评价的具体办法。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大多数质量管理办法都是一个总体性的文件,缺乏针对性的办法来对设计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等进行指导;③国内的设计质量评价的组织形式松散,成果应用差,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政策导向作用;④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部分成熟的企业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积累,或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现行的成熟机制,已经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自身企业控制结构设计质量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对影响设计质量的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缺乏全面的考量和系统的理论,不利于评价工作的开展。(2)建议。Jones认为:“在更正错误的代价最低的阶段去发现错误是所有设计评价的目标。”建筑设计评价的目标就在于此,要在设计阶段就尽可能的把将来会发生的错误更正,毕竟避免错误发生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错误发生后弥补的成本。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质量评价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一套成熟的适用于国内建筑设计的评价机制。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开展以下工作:①加强建筑设计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型、指标体系、评价制度的研究,充分认识建筑设计质量评价的作用和意义;②从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引导评价主体多元化;③我国的设计评价内容应往建筑适用性、耐久性、可持续性和提高投资者或用户利益的方面拓展,而不仅是对强制性条文的遵守和对公众利益的保护;④开发相应的技术平台,有利于设计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和相关研究。

3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造出优秀的建筑产品才能从竞争脱颖而出。而一个项目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需要考虑众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因素。好的结构设计不仅能保证建筑方案完整实施,还能把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降到最低,把建筑产品投资收益最大化。因此建立一套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帮助业主控制和优化建筑项目的设计质量,从源头上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样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并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何柳辰 石建光 单位: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沙凯逊.建筑设计质量评价:国际经验的启示[J].建筑经济,2004,(4):80-83.

[2]梁思思.建筑使用后评价引导机制分析——美国建筑师学会25年奖的启示[J].住区,2015,(4):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