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3 09:19:0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篇1

布鲁纳认为"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课堂,是师生之间交流,有效互动的舞台。这样的课堂,相比教师按照教参或教案展示自己行为的传统课堂而言,充满了变数。它需要地理教师充分展现自身高超的教育智慧,时刻关注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因学生而动,因情境而变,让课堂呈现出真正的活力。如:以青藏铁路的铺设为案例,引导学生探究交通运输中线的选取;以2007年强热带风暴"锡德"袭击孟加拉国为案例,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些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时代感强,极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挖屈教材中新颖漫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地理学科要抓住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挖掘展示教材中穿插的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彩图、幽默漫画、谜语故事等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高中地理上册第12-13页的各种热量带图、第86面"苦难的母亲"图、第88面"城市环境问题"图等及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寒来暑易、昼夜交替、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进行设问质疑。再比如画中国地图时,必须画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杭州湾,珠江口,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等,我以前看有的老师上课不拿地图,也不画版图,画图了也太简单过分了,那样会让学生有错觉,记不住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点。比如讲中国的主要铁路,不画出珠江口,就定不了广州的位置。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变革教学方式,注重知识生成。

新课程的预设有目的性、引导性、弹性,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学生的现有水平是生成的起点,生成的动力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生成性,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新课程强调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教学情景的设置要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它既直观而又给人深刻的感悟,同学们通过情景探究很容易就能得出基本的理论观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有利于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注重学习过程,关注学习结果 。

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合理地确定探究目标,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努力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去发现,建构知识。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是当今提高地理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如学习东南亚这一节内容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读图,让后分组创建旅行团,每个小组选出不同国家作为旅游目的地,写出导游词(有关该地区的位置、气候、地形、经济、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由代表的性),然后选出代表当小导游,介绍该地区的自然或人文情况。

五、优化教学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绝对的,主要表现为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制定多层次的教学内容。首先对不同的学生确立与之相符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并在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另外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给予关心和帮助,鼓励他们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深入学习,让他们有一种吃得"饱"的感觉。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必须的知识;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选用恰当的地理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选用恰当的地理模式引导学生仿效,不仅可使学生迅速地掌握自学地理的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和学科特点;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痕迹的生长,使知识较快地转化为技能。例如:学习河流的内容时,列出水系特征的知识模式:①源地、流向、注入湖海;②水系组成及形状;③流域范围;④流程及落差等;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又如:学习气候的内容时,列出反映气候情况的资料:①气温的高低及其分布,从气温分析定出所属的"带"(寒、温、热);②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从降水分析定出所属的"性"(干、湿与海、陆);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气温和降水情况定出气候类型。利用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纲目清楚,一目了然。不仅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效率。

篇2

基础教育新课程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的不断实施,这要从教师、学生、理论、方法、策略等各个方面进行多维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实施有效地理课堂教学,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去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以达到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成为每个老师和地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导的含义是“引导事物向某个方面发展”。很多教育者对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有着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的听;教师连续提问,学生胸有成竹的回答,就是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是扮演好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努力程度往往是其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定期进行自我判断、自我指导、自我反应、自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以及自我评价。总之,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和交流的平台,是引导学生提高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效果。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创设与教学相呼应的具体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充分的体验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时刻处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使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从而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兴趣。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最终独立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教学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进行了以下尝试:

(1)设置悬念,构建迫切学习的教学情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

(2)实验操作,形成手脑并用的教学情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动作操练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如在“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教学时,可请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那么,褶皱、断层这些抽象的知识就容易理解了。

(3)案例引发,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学校附近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为案例来学习城市的发展;以长江为例来学习河流的流域治理等等。

(4)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非常低,并且可以降低学生对学习所产生的兴趣,结果将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教学质量也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解决这一弊端,它能将网络可储存性、大容量性、交互性、远程性和全面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适当的选择属于自己的试题进行训练和学习。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型”式学习,打破书本知识观点的束缚,让学生参与地理现象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学生更开放、自由的思维空间,更易于思维创新。同时,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规律明显,更能推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对于传统“知识型”课堂教学,“探究型”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基础知识的应用研究,而相对减轻课堂45分钟内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四、走出课堂,注重社会实践

篇3

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阵地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初中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绝大部分地理知识的获取都来自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讲究课堂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已经有不少的人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摸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我在教学中也借鉴和利用他们的一些经验、方法,自己付出了,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回过头来进行思考、总结,应该对以后的教学有帮助。我认为要上一节高效率的地理课,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要分清,详略要得当,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适当的方法和多种方法来讲授;其次,还要注意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跃课堂的气氛。再次要从语言上进行总结,讲究语速、语调,语言的精练和直观,让学生听的懂,听的明白。

一、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抓教学重点问题,则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还一定要注意细节。要注意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前导入要精心设计,不仅要新颖别致,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如讲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结合当地的气候想一想为什么海边的桃花开得晚?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开得晚等等。这些身边的地理现象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如果能很好的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启发,点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地理还能学不好嘛?

另外,我觉得还有两点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教学个环节的过渡和课上问题的生成。笔者认为各环节之间要精心设计过渡语言,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整体,自然流畅。关于课上问题的生成,笔者认为应根据所讲内容自然过渡到所要提出的问题上来。不要大家看书活动一、活动二。这样容易使学生得思维中断,同时也耽误教学时间。同时要求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注意要有一定的思维价值,不然不仅达不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还会浪费课上宝贵的时间。

还有就是板书,笔者认为不论是使用多媒体,还是不用多媒体教学,板书设计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对于初中地理来讲,尽管课程标准不要求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脉络,但我认为至少每节课都应有一个知识脉络,把本节课的知识联系起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本节课内容,同时这也是地理素养的培育。从另一个角度说,板书还是我们教师最能创新的地方。当然,板书要提纲挈领,克服冗长,更不要使教材黑体字的搬家。

二、善于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

三、创设情境

有的地理教师性格内倾,稳重踏实。在教学中往往善“点”,发幽探微,教风严谨。有的地理教师爱好文学,有丰富的审美情趣,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如讲“庐山瀑布”时,就吟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桂林山水时,引用“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诗情画意中,学生深受感染,获得了极大的美学享受。学生会感到上地理课,就象是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那样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主要因为教师的思想修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地理教学风格也各有差别,绚丽多彩,反映出来的整体教学风貌也必然是千姿百态的。

四、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篇4

2.严肃威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效率

在讲系统的地理知识时,地理教师要具有威慑力,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也就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讲解时逻辑性要强,要善于概括和推理;教师要能完全脱离教材,熟能生巧地分析知识点的异同,挖掘精妙,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教学讲究方法,讲精讲透,注意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容量;教学语言严谨,清晰,环环相扣;板书设计既简洁、条理化,又有内在逻辑性,能让学生根据板书结构“顺藤摸瓜”,理清知识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要有震撼力,威慑力,这样才能让所有学生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老师这儿,才能充分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效率。

3.幽默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效率

有的地理教师个性活泼、兴趣广泛,性格属外倾型。在教学中,往往不会墨守成规。他们巧于设疑,善于激趣;教风生动活泼。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以及风度仪表等,因而必然以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面貌活跃在讲台上。有的地理教师情感丰富,在教学中往往很注意情绪背景,善于用自己对所教知识的情感,来煽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上,会有疑问,有惊讶,有问有答,有争论,也有笑声,情感起伏跌宕,学生情绪高昂、兴趣浓厚。这些教师在讲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总是以饱含感情的语言,自然流露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从而以情动人,以情激情,感染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严肃认真地讲解系统知识的同时,适当运用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思维敏捷、机智;能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特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擅长启发式,教法灵活,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语言富有激情、优美生动,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板书设计提纲挈领、新鲜醒目、语精字妙,一个箭头,一个图例,会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丰富的联想。

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果教师只是凭空讲理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总是认为很难很难,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简单的道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分析出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用两根细铅丝绑成垂直状态,一根表示晨昏线,另一根用红线绕起来且可上下移动,表示直射光线。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晨昏线的相应移动。让所有学生随意拿两支笔就可做同样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学生就能看出:晨昏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相应移动,而晨昏线的移动引起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让学生领悟地球公转的意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手动嘴动脑,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中,一次性就能带动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在迎刃而解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四十五分钟效率自然就会更理想。

即使是同样的地理教材比如高中地理“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节,不同风格的教师的教法设计迥然不同。严肃威慑型的教师,往往按照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分布、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这一线索,旁征博引,有条理,有层次地讲清讲透,学生往往学得扎实。活泼幽默型的教师,往往提出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的一些问题,如你对我国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持乐观态度,还是悲观态度;我国矿产中,有八种矿产储量居世界第一,请想个有趣的办法记住它;评价我国矿产的优缺点等等,让学生借助课本和自己所掌握的最新信息展开自由讨论,逐个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往往学得生动活泼。

4.师生齐动手,演示地理模型提高效率

篇5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导的含义是“引导事物向某个方面发展”。很多教育者对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有着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的听;教师连续提问,学生胸有成竹的回答,就是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是扮演好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努力程度往往是其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定期进行自我判断、自我指导、自我反应、自我观察、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以及自我评价。总之,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和交流的平台,是引导学生提高的场所。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效果。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创设与教学相呼应的具体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充分的体验所学知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时刻处在一个安逸的环境中,使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从而在课堂中表现得精神焕发,充满兴趣。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自己的思维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最终独立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现代气息,要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与教学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进行了以下尝试:

1.设置悬念,构建迫切学习的教学情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疑”为纽带的动态统一体系。

2.实验操作,形成手脑并用的教学情境。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动作操练直接影响着思维的发展。如在“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教学时,可请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那么,褶皱、断层这些抽象的知识就容易理解了。

3.案例引发,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学校附近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为案例来学习城市的发展;以长江为例来学习河流的流域治理等等。

4.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非常低,并且可以降低学生对学习所产生的兴趣,结果将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教学质量也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解决这一弊端,它能将网络可储存性、大容量性、交互性、远程性和全面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适当的选择属于自己的试题进行训练和学习。它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三、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型”式学习,打破书本知识观点的束缚,让学生参与地理现象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学生更开放、自由的思维空间,更易于思维创新。同时,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规律明显,更能推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对于传统“知识型”课堂教学,“探究型”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基础知识的应用研究,而相对减轻课堂45分钟内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四、走出课堂,注重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应该让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不但上课时要结合实际经常教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到野外观察更是学习地理所必需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比如学习“陆地地形”时,笔者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还需要学生密切配合教师,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此外,灵活多样的练习反馈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为每个学生都能在地理课堂上获得最大发展而努力,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使得地理课堂效率得到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地理是为了用地理,用正确的观点观察了解周围的环境,分析处理身边的事物。地理教学是中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包罗万象,综合性很强。教学的宗旨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有效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社会的理解是其学习的重要因素。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他们所经历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构建、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教师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对知识的理解出发,主观地教学。起点过高,学生茫然,感到高不可攀。而且有的时候,在相互交流探索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让人始料不及的情况,有的老师习惯回避,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带,容易使学生失望。由此可见,老师需要有效把握教学起点,提高课堂时效性,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尊重学生人格,使学生真正树立学习的信心,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

第二,有吸引力的课堂是我们为之奋斗的课堂。课堂氛围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人气”味,在场的每个人都能闻到这种“味儿”。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每位教师都在不断研究、实践的课题。只要学生喜欢的课堂就是好课堂。教师要用科学知识、心理常识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不仅是灌输给学生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在高中阶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主驾驭知识,这些都是我们要努力研究和探索的。要让每一位学生喜欢上地理课,了解地理,热爱地理,使用地理。

第三,教师要重视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精心设计课堂,抓住每一个提问点,关键是突破重难疑点;把握提问的火候,因材施教;精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质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我所任教的班级既有普班又有特长班,学生的知识功底比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如何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动力和兴趣,老师所起的作用很关键。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中思考、学习、训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喜欢听老师的课。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或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或者偶尔幽默,或者偶尔调侃,或者多多夸夸“咱们的孩儿”,调节气氛,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更多了解学生课上的不足,能够让下一节课更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问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乡土地理知识进行教学。高中地理本来就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知识,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很乏味,但是如果我们能在日常教学中把身边的地理事物融入到教学当中,学生的兴趣就会有很大提高。比如说我在讲《城市布局》的时候,假设学生就是玉田县的县长,让他对玉田进行最合理的布局,这时学生的兴趣就会很浓,参与很积极,有的能提出一些颇具建设性的意见。

第四,地理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我曾多次讲授《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在讲解锋面的形成和分类时,最初是直接就教材的插图进行分析,甚至用自己的两只手模拟冷暖空气相遇及移动的过程。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不少同学都是在课堂上能够理解,但是课后就会产生概念混淆的现象。后来我引入Flas演示锋面的形成及其分类。当冷、暖气团以动态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时,学生们几乎不用教师过多讲解,就可以自己归纳基本概念。在分析锋面过境过程中产生的天气现象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通过独立分析动画过程得出“冷锋锋前雨;暖锋锋后雨”的特征。在使用这一动画指导高二会考生和高三高考生复习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想使整个课堂效率提高,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如何把师生关系处理好,如何让学生对地理课堂产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得好,要想让课堂效率最高,就是要让学生有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遭遇理智的挑战,被鼓舞和被信任,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所以教师要努力做到让教学更有价值,让教学更有效率,让教学更有效果,让教学更有魅力。

篇7

一、地理老师应该有科学先进的教学观念

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可有时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还是不自觉地反复提示、讲解,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培养能力。

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书本知识和生活世界的联系,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能有机结合。课堂效果如何,教师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教师往往受到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只是知识的转播者,其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改进,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在学习矿产资源时,可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讨论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组合状况与工业工业布局的关系,从而知道一些工业基地往往是建在矿产地附近,另一方面,有些工业基地,周围并无大型铁矿、煤矿,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如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钢铁工业基地,原因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限制。通过上述这种活动,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了正确的、辩证的人地观。

二、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走进了知识爆炸时代。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切实转变学习方式,成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

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成了课堂的摆设。成绩好的学生唱主角,成绩差的学生在活动中成了配角,成了忠实的听众。甚至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彼此交流探讨的时间都得不到保障,活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深入探讨。

那么,究竟如何使课堂讨论获得较大成效呢?

首先,要明确小组合作与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章可循,避免讨论的随意性;各小组长在组内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使成员都参与进来,共同探究方法,发表见解。

其次,要优化合作学习方案。一是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探索。二是设计好每个环节,激发兴趣,循序渐进。三是问题设计要有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最后,要优化合作流程。首先要给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探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教给学生参与、合作的方法,教师绝不能把问题交给学生后不闻不问,要参与小组讨论,给予指导、提示。然后,进入成果展示阶段。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最后,进行评价激励。可让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比比哪一组学得更好,哪一问题探究得比较好,哪里还需要改进,等等。教师适当点评,点评时不能只注重结果,要关注小组活动的整个过程。

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依赖性很强,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对学生多作学法指导。学生具备了会学的能力,才会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产生一定的成就感。

篇8

参与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工业区位”是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的内容,工业区位因素既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是学习“工业地域”以及“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基础。但是传统教学下的学生总是掌握不理想,上课效果欠佳。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该内容,我们尝试用参与式模式开展教学,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课前准备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我设置适当的问题并将全班分成五组:原料导向型组、市场导向型组、劳动力导向型组、动力导向型组和交通导向型组。学习小组并不是自然分组,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来划分,让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能在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带动下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除了教材中提供的我国制糖业等区位资料和案例外,每组学生分别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案例。教师根据数量与质量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打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将资料进行分门别类。

2.小组汇报――组代表讲解

在小组汇报环节,组代表利用收集的资料和案例组织讲解和班内讨论。第一小组:通过我国的制糖工业以及我国钢铁工业的分布解释了原料型工业的分布。在解释过程中讨论了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第二小组:利用我国西南地区的有色金属工业和加拿大炼铝厂的分布的资料和案例讨论了这些工业的生产过程,从而解释了动力型工业的分布。第三、第四和第五组使用同样的办法解释了其他主导区位因素工业的分布。

在小组汇报期间,教师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深入了解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区位因素的理解和运用,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和点拨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直到完成学习任务。

3.教师总结

教师通过认真听取小组汇报的内容,一定会从中发现一些不足和问题,或者是学生解释过程中遗漏的一些知识点,对此进行总结。同时学生在解释过程中可能会使本节课的知识点有点混乱,所以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整理。

篇9

一、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的作用。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在于创设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与学习环境,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培养,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形成地理理念、树立正确的地理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1]

二、提升八年级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根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地理知识的量和系统性要求大大降低,而对学生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基于这种变化,提升学生地理素质,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将提高地理教学方法介绍如下: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重点体现在增强自己的语言能力,使用幽默趣味的语言教学,让学生乐学。现代教学理念已跳出传统框架,将让学生“会学”和“乐学”变成追求的目标,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理趣和情趣,因而教师要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语言幽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2]地理学科的内容较为广泛,自然人文兼备,比较贴近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语言幽默在地理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内容生动活泼、有趣、切题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增色添彩,学生思考无穷。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科学严谨,更富有感染力。地理学科作为一种科普知识,它的表达在语言上要求其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3]地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要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准确,严谨与规范,从而使学生得到准确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富有激情,以自身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可以强烈地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的投入,使其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之中。而且教师可以应用启发性的语言进行教学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开展智力活动并进行深入思考。

(二)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创新,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依据课程标准、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仅要考虑到课程标准的限制也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二者不可偏废,而且对于学生的指导方法和各个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要有所把握。第二、要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习,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很多教师在设置启发性问题的时候,过分注重形式,所出的问题难度有些不合适,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不到锻炼。第四、重视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提供大连的教学资源,并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第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相关的生动情境,可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亲切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地理有用性”引导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有用性”可以有效激发学习上的兴趣。“地理有用性”教学是指地理在地缘政治、国际经济程序、环境保护、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地理有用性”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清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修正以往错误的认识。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实施“地理有用性”从而使其有效引导学生。教师在进行地理有用性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地理有用性的教学,这样能够达到加深知识理解、启发心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4]

(四)将课堂还给学生,打造“生动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真正处理好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及创新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打造地理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应该做好宏观调控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风尚,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在课堂上,学习不但是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更多的应是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的过程。因此教师及学生要做好反思教学及学习成果工作,课堂反思能优化课堂教学,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和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检测反思教师能发现备课中的不足、学生自主学习中不透彻的地方,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是八年级地理教学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八年级学生的课外时间很少,绝大部分地理知识的获取都来自于课堂。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和教师都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讨,以使地理教学效率切实提高。

(五)了解学生学习困难,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以及产生的原因,为有效地理课堂做好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了解了情况之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导入,设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宇新;王彤彦;李卫东.北京市2008年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报告——以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09(09)

篇10

长期以来,学生不重视地理学习,地理课堂效率低下,成绩普遍较差。针对这些现象,怎样才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提高我们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地理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

本文尝试从课堂内、外两方面,探求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试图优化地理课堂的外部环境,遵循地理课堂的内在规律,从而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观念转变,是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改变备课模式,坚持集体备课后的个人备课。老师个体就不仅拥有自己的水平,而且拥有整个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事实证明,通过备课模式的改变,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课前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教材:(1)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2)合理组织教学方案。(3)注意相关资料的积累。(4)精选习题,拓展训练,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备学生:(1)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掌握学情。地理是一门小学科,课时少,教师更要经常深入班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情。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全面发展,是广大教师的职责。我认为采用“导学案”应课堂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既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正轨,又将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理解完成的知识点与题目在课下解决,这样,课堂上教师就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既能引发学生对知识冲突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展开。改变了教的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才能从一点一滴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英国大科学家培根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开始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很重要的作用。养好习惯者成,染坏习惯者败。对教育而言,培养习惯是头等重要的事。记得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坐度过,学校这个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何等之大。因此,在中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养成教育是班级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学风、班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提高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学习保障。

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以学生为本,养成教育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注意引导疏通、正面说明。不仅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多认可学生、赞美学生,能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曾听说陶行知老先生用四块糖教育了学生,改变了学生。我们也试着用四块糖的方法教育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他需要老师、家长的认同、赞美,他们更需要榜样,示范力量的引领,这样养成教育才会持久稳定地深化下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事就能养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那些自我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更要反反复复教育,将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作用。

只要我们多努力,采取各种手段为学生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让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多次重复的机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会好,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有同学说:“地理课尽学位置、地形、气候,多没趣,上课就想睡觉。”可见,想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

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多样,一堂有趣的引言课、一个耐人寻味的提问、一串形象生动的比喻,甚至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表人才、性格幽默风趣等等,老师应尽可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例如:在讲授“时区和日界线”一课时,我先简单地讲了一个小故 事: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中年人以 3000 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一 下子就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再如:学到中国的政区时,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要学生记住,难度是非常大的,我就妙用中国政区图进行如下的教学:把中国的轮廓看成一只雄鸡,东北三省是鸡的头,新疆、是鸡的尾,台湾、海南是鸡的脚,巍巍群山是鸡的骨骼,滔滔江河是鸡的血液。北京像心脏,是祖国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天津像樱桃镶嵌在渤海之滨,河北像火炬,北京正好位于火炬的火芯,湖南像男子的头,江西像女子的头,他们比邻而居,创造美好的家园。福建像相思鸟,祈盼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台湾像纺锤,纺不完的思亲线…….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都想像成不同的形状,趣味十足且容易记忆。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只有在兴趣的动因之下,学生才会认真地去思考去学习,从而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挖掘和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学习当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情感,还陶冶了情操。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四、充分运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之一

地图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运用地图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运用地图直观教学,通俗易懂,可增强记忆效果;可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运用地图教学,有利于知识的整体化,条理化,能更好的凸现知识点,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用图能力。

当然,运用地图教学只是地理课堂的一部分,还需要很多内容相互连接和贯通,融为一体,才能让课堂活跃起来,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2

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第一战场,课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起到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将会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怎样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是值得每一位地理教师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拙见,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一、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老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充分了解学生。《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不仅要考虑地理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地理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地理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

(二)营造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

二、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内容广而多,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是难以掌握的。有些东西甚至是枯燥的,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甚至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于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特点,不少新闻还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一)借助地球仪、挂图等教具进行教学。地图等教具内含大量的信息,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等教具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

(二)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地理略图,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在画地理略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且随着老师的粉笔和语言自然转移,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三)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的直观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其在教育教学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多媒体,解决了很多在传统教学中用“粉笔+黑板+挂图”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

(一)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变换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自学导入法、讨论法、发现法、程序法、分析法、读图观察法、填图法、练习法等。此外,还要注意灵活运用,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二)把握教材的难易程度,重点抓难点突破,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教材的难易程度要安排妥当,防止过难或过易。如教学内容过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会兴趣低落,不愿意学习,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如果教材内容过易,学生不听已懂,不学就会,就会感到“没意思”,“不新鲜”,甚至开始说话、搞小动作,从而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提前构思好难易知识的解决方法。较易的问题,以学生自学为主;较难的问题,应努力找到突破的方法,化难为易。此外,学习新知识时还要联系前后知识,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把握教材的整体性。

(三)利用课堂活动,培养能力,巩固知识。学生活动沟通了教与学的渠道。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通过活动中的问题探究、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合作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时,学生通过拼图练习,自主展开比赛,探究拼图技巧,巧计名称和轮廓。在之后的填图练习时,很快就能说出各省级单位名称和位置。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善于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思维是理解的基石。课堂上,教师应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多次提问,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教师要激活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学生好奇、探究的心理特征,提出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设问题情境,追求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在教学中,问题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例如,在学习“人口与人种”的第一小标题“世界的人口增长”时,我设计了“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对当今社会有何影响?”“正确的人口政策是怎样的?”等问题,首先让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互相启发;然后进行大组讨论,集思广益,开阔思路;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展示,抓住中心和关键,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快对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国家有好处,人口自然增长率慢对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有好处。有的学生还提出:在发生战争而导致大量人员死亡的时候,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会有好处等。这时我又引导学生去思考本节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口政策才是正确的?通过对问题的引领,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在这个环节里,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答辩、争论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而教师的适时引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地理教师永远的目标,是高效地上好每节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学习中。小组合作探究是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主要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认识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经常给他们布置一些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所有学生都会在地理课堂上有成功的感觉。

案例一,地球公转这节课就可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形式完成,教师作为引导者,在适当时候给予引导帮助。在教室的中间放一张圆桌,桌上放置演示道具,四周分别是四个大小相等的地球仪和中间的一台简易电灯,教师站在圆桌的前面,学生坐在圆桌的右面、左面和后面。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布置好的任务,认真阅读活动题,每个小组派两名代表出来演示地球公转并进行讲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变化,所有小组的代表演示讲解结束后,教师先让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我相信这节课学生都很快乐地掌握了该知识点。

案例二,在讲认识七大洲的轮廓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六份纸质的七大洲模块,并在六块小黑板上画好几条重要的经纬线,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这六组分别派代表进行展示,各小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为各小组加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该知识点。

作为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尤其是对学困生要多加表扬,提高其自信心,这样才能很好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加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并且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在每堂课都有收获,都有成功的感觉。我深信教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合适时机,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开展学习,并对学习过程、结果及参与状态进行正确有效的激励评价,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熊晓红.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沙棘:科教重横.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