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务管理学问题

财务管理学问题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3 09:19:1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财务管理学问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财务管理学问题

篇1

1.1成本核算管理不完善

很多血站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自身规模较小,血站收入有限,但是又需要大量的资金供应血站长期稳定的运行,在国家规定了血液的相关收费标准以后,血站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更需要对血液及站内各项工作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而我国大部分血站在实际运营阶段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成本核算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对血站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国内大部分血站中都欠缺会计人才队伍,致使血站在财务管理期间没有专业化的人才可用,在核算过程中往往出现票据与货物错乱的情况,对血站财务管理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极大的抑制血站的经济发展。

1.2工作开展缺乏力度

近年来,我国很多血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都逐步开始进行无偿献血工作内容的转变,一些中小型城市内的血站,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工作开展缺乏力度的情况。尤其是一些小型城市,由于人口基数较少,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大部分公民对于无偿献血的知识了解不够完全,对无偿献血存在极大的偏差与思想误区,甚至还有人认为无偿献血是献血站在中间进行盈利行为的一种倒卖行为,这一原因成为了血站献血人数较少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可以明显了解到我国血站部门在无偿献血的宣传上存在严重的欠缺,致使我国大部分的公民对无偿献血存在偏见与误解,严重阻碍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1.3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

国内大多数血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都存在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这些血站在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对自身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严重误区,往往无法对站点内固定资产做出合理的估算,致使血站在运营过程中受到财务问题的影响,严重损害了血站自身经济发展效率。血站在规章制度上也缺乏一定的执行能力。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国内大部分血站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财务管理理念,在工作中更缺少相应管理约束,致使这些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血站内固定资产没有明确认识,在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不能妥善保管些血站内的固定资产,却忽视了对血站财务管理思想与理论体系的学习与利用。

2血站财务管理中相关的改进措施

2.1提高从业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

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在进行改善的过程中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财务管理理念,以此实现血站运营状况的改善,帮助国内大部分血站重新建立更加优质化的运营环境,使血站在运营过程中可以更好吸纳会计专业相关的人才,帮助血站更好进行财务管理。因此,在进行相应改善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满足血站内与基本的工作需要,对站点内的工作设备及工作环境进行补充与完善,对血站内部的质量检验科技质量管理科等部门进行全面性的改造,使血站的实际运营趋向专业化与标准化,为献血者与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在资金情况得以改善的前提下,血站才能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水准的财务人员,帮助血站实现更加合理化的发展。

2.2加强血站内部财务监管

通过对我国血站的运营模式进行研究,可以明确了解到我国血站在运营阶段,内部出现的财务管理问题,通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探究,以加强血站内部财务监管的方式,有效帮助血站建立完善化的财务管理系统。

2.3完善财务标准与财务管理体系

针对国内大多数血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财务管理理论不健全的状况,在进行相应的完善与改进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标准与财务管理体系,以此实现国内血站健全、有序的发展,为我国血站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血站及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完善而又可靠的财务标准,为血站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有效保证。

3血站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无偿献血的相关法案在我国已经实施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无偿献血工作在我国开展的过程中却屡屡受挫,血液控制与血站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血站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机构内部首先需要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利用完善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为将来的血站运营提供有效保障。其次,血站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对自身会计人才队伍进行扩充,保证血站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拥有源源不断的会计人员补充,为血站内的财务管理提供保证性因素。最后,考虑到血站所从事的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公益事业,在血站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将公益宣传与公益保障工作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能够亲眼看见血站为我国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以此帮助血站实现更加高效的经济发展,为血站财务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篇2

财务管理 案例教学法 理论教学法

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但就目前而言,案例教学法仍处在推广阶段,在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各高校开展了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及案例的国产化工作,清华大学出资800万元人民币分三期面向全国征集案例,建立案例库,大连理工大学等管理学院也建立了管理专业案例库,还创办了《管理案例教学研究》等杂志,对提高我国管理专业教育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及与问题

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相对于企业管理的深化、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来说,存在着相当的滞后性,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就目前国内教育现状来看,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由于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案例教学存在的一些认识偏差,严重制约创新型和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在我国财务管理教育,尤其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一些院校还是只注重单一课程的开设,而忽视各门课程的整合;只重视课程中的数量分析,而忽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别重要的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能力与技巧的培养,培养出的财务管理人才更像局部性职能财务管理人才,而非企业所需的综合性财务管理人才。

(二)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与国外著名商学院相比,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少,有的甚至为零,远远不能满足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哈佛商学院为例,除一两门课以外,其他课程都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所占比例90%,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小时的理论讲授,28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

(三)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缺乏对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性研究;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创新;案例编写经费不足、案例来源匮乏,大多数案例编写采用“拿来主义”; 由于企业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的区别,对我国企业的适用性较差;案例编写侧重企业描写和理论联系,案例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缺乏企业调查、数字分析和方法应用,偏离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视觉,难以进行深入的专业化分析。从原始材料的选样可以说就已经偏离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视角,因而也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还有就是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有些案例仅涉及传统产业,缺乏对网络经济时代信息产业、网络企业、电子商务、通讯行业等新型产业的财务管理研究,有些案例研究落后于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潮流,有关跨国投资、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案例及教学都相当薄弱,不能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创新对策

(一)应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强。这对于财务管理学科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在一些重要的财务管理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

为实现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方式相融合,第一步应该要求教师先对课程整体的案例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考核的重点包括:案例选择是否与理论相匹配,课时安排是否合理等。第二步,应该要求教师写出针对理论教学的每个案例的教案,并帮助分析其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于新开案例课程的教师,还应该提供试讲的机会,请有经验的教师提出改进意见。课后评估工作是教师发现不足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问卷或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

(二)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精选案例。选编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哈佛大学每年要动员大批教师编写案例。每当开设新课时,学校都要求教师至少要准备20~30个案例。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他们编写的案例大多是一份文字材料,包括事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数据,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精选案例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而且要弄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与反面的典型案例,寓所教理论于案例之中。选择和编排案例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高度的拟真性。教学案例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实际案例,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非偶发性,这是案例的关键特征。案例设计中,其问题往往是若隐若现,提供的信息并非一目了然,有关数据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加工、推导,才能直接用来进行分析。案例通过模拟现实企业财务管理中纷繁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最终获得符合实际的决策。

2、灵活的启发性。教学案例必须设计一定的问题,即思考题。其中有的问题比较外露,有的比较含蓄,而通常是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案例提供的情况越是有虚有实,越能够诱人深入,从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鲜明的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针对财务管理教学目标的需要。财务管理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有广泛的内涵,它可以通过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领悟,而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体系。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与质变。

(四)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到学生之中参加讨论时,学生仍感到有一种无形的界限,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方面,理论讲课要深透;另一方面,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氛围。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得每个人都可以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对别人的看法提出挑战。

在全班讨论前,学生需要阅读案例并且考虑他们自己对案例该如何反应;从不同角度使用同一案例,帮助学生认识实际上情景的多维性,当学生注意到多种不同的利益以及指出各种不同的问题时,不同的论题也就出现了;对关键性的论题进行汇总,导引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开拓他们的视野,逐步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努力加强学生各主要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快速成长。

(五)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搞好一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工作常常是一项出了大力,却并不一定讨好的工作,因而,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愿意尝试案例教学的人便会变得少之又少,这也是我国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比例偏少的深层原因。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酬金以及提职等方面予以倾斜。

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负责的是“传”、“授”、“解”,单项信息传递,灌输知识;而学生是处在“接”、“受”、“听”位置上,是被动的接受者,其教学效果显然不能适应培养现代管理人才的需要。而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不断出现,不仅要求学生获得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实证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必须注意采用注重能力培养的亲验式案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忠如.试论课堂教学案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2.王鉴.实践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上海教育科研,2003;(5)

篇3

一、引言

学校财务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作为学校各方面的资源资金的支持来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树立正确的理念和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根基。近些年,对于学校财务管理方面的讨论也日趋渐多,报纸,新闻,广播等各种媒体也在纷纷关注。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部分高等学校历史较长,在长期预算管理实践中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管理体系,而且有些国家和地区市场经济发达,管理制度比较完善,高等学校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专门设置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管理机构是预算办公室和控制办公室,预算办公室和控制办公室设在学校财务处,预算办公室负责管理学校的预算性资源,通过科学预算,最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活动;随时向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和有意义的预算和财务信息;提供财务政策和实践以及管理和分析工具、方法;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咨询,管理学校及各单位预算的制定过程。控制办公室监督、控制、评价预算执行情况。

2.严格的预算编制有程序。美国的高校通常以学年为预算年度,相应也以学年为会计年度,按编制年度预算和财务报告。美国高校预算年度一般为每年9月1日到次年8月31日,预算要提前一年编制,即每年4月份开始编制下一年度预算,层层审查论证,不断完善,最后报到州长,州长最迟必须在每年6月份确定各高校下一年度预算。经批准的预算具有严肃性和强制性,各高校必须严格遵守,不得随意更改。

3.科学分配经常费预算和建设性预算。高校预算分经常费预算和建设性预算,分别编制以确保高校正常运转。经常费预算有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主要参考依据是以高校所开设专业的学分小时的单价为标准计算,同时也考虑学校人数的多少。建设性预算根据项目申报,州议会要根据州财政状况和高校实际逐一审批。在建设性预算方面体现优先保障原则,即预算中要优先体现学校发展目标,当年学校优先发展和保证的重点项目要给予优先保障,从而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促进学校发展。

4.完整的预算体系。美国有些高校既按收支对象、功能编制学校总预算,又按校级各位领导(校长、教务长、副校长)管理控制的权限分别编制收入预算,还按校级各位领导分管的部门、院系及项目分别编制分部支出分配预算,从而构成一套预算体系。这种预算体系,对于明确学校预算管理职责,严格预算管理,强化支出控制,都是有益的尝试。

5.预算控制严格。学校财务处下设专门的控制办公室,校内部预算单位均设置预算员,负责执行本单位的预算,任何单位都不得突破预算。大学校长尽管掌握一定的机动资金,但无权动用,这些机动资金是保证在特殊情况下经校董会同意后方可动用。在预算收支不平衡,收入无法满足支出情况下,不得不采取裁减员工、专业,压缩减少招生规模等办法。

三、国内研究现状

学校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由于近年来学校财务问题的层出不穷,已经引起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并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下面就国内学者的几个重点研究方向进行论述。

1.学校财务管理的内涵。学校财务的管理从财力和物资两个方面进行管理。首先是对学校财力的管理,财力虽属于学校的费能动性资源,但对能动性资源即人的管理和利用具有直接的影响。物资是学校育人的保证,管理不善,不仅会造成财力的浪费,而且会直接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高效运转。

2.学校财务管理的监督的重要性。学校财务监督对于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按国家财经法令和规章制度办事,维护国家财产安全,保证教学科研和各项工作展开的需要,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保障暗计划供给,促进教学计划的完成。一方面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促进照章办事,抑制各种不正之风。最后一方面是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控制监督机制。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突出缺陷是“所有者缺位”。国家对高校投资,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目前高校债务问题愈演愈烈,根源在此。

(2)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高校财务会计制度统一了核算口径、提供了财务分析指标,但财务分析指标没有包括事业发展速度、经济效果等方面的内容,没有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经验分析数据,财务分析指标不健全。

(2)高校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意识。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成为高校筹措建设资金的主要途径,但是,部分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够,贷款规模过大,计划不实际,导致最后破产。

4.学校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刘士祥认为针对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强化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应采取如下的措施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的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管理。还要强化内裤会计监督机制,增强会计人员依法监督意识。还要全要统筹各项财务收入。最后要完善财务审核审批制度,把好财务关。

综上所述,社会各界对于学校财务管理的见解和意见看法日渐深入和完善,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实质性的修进措施。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校的财务管理也会日趋高效。

参考文献

[1]北京部分高校赴美国高校财务管理考察组.美国高校财务管理的考察.教育财会研究,1998(2).

[2]省教育厅高教财务管理培训团.借鉴美国高校财务管理经验提高我省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湖北教育.2003(2).

[3]教育部赴澳、新高校财务管理考察团.澳大利亚、新西兰高校的财务管理考察.教育财会研究,2000(1).

[4]中国高校财务管理考察团.赴英、德两国考察高校财务管理的报告.教育财会研究,1999(4).

篇4

前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小学校承担着祖国的重托,当前亟需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中小学校中去是目前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

1.目前我国中小校宏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 学校财务整体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

目前我国的学校财务状况均不是很好,在宏观方面,我国的众多中小学校的财务清单上都有一笔高额的款项是银行的贷款,贷款需要按时还偿还本金和利息,这无疑增加了学校的财务负担。在微观方面,我国的中小学校财务部门人员编制较少,素质也是参差不齐,除此之外,财务工作虽然仅限于算账和报账,但是仍是有众多的繁琐和复杂的工作急需解决。我国学校财务管理忽略了深层次的财务分析、财务筹划与规划,这根本无法适应新时期学校财务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中小学校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以及认识不足造成的。学校财务管理缺乏一定的规划以及并未建立一定的预警机制,事后偿债基金或规划缺失,对学校负债不自觉采取放任的态度。我国学校财务管理的效率不足这是有目共睹的,思考方式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的管理上,混淆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忽略了财务管理的效率与效力。

1.2 中小学校财务公共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财务是一个企业对内以及对外都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财务对外的工作主要是与相关部门的接触,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接触,包括与税务局、审计局。而财务管理与内部的关系则较为复杂,包括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和互动关系,与学校在职教师的财务关系,与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因此,财务部门在处理工作的时候要把握好各项关系的度,坚持原则,遵守财经法规,按照制度办事。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利益的诱惑无处不在,形成的矛盾诱使财务人员放弃原则成为学校财务公关的危机。

1.3中小学校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我国的众多学校对财务的控制上存在着严重的纰漏,在制度的制定上完全忽略了对财务的规范,控制的范围和目标不能满足学校发展使用的需要。这种失控直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以及资产流失甚至是商业犯罪,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管理人员对财务控制的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将会计牵制等同于财务控制,认为财务控制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还有就是财务信息的管理的局限性,历来我国对财务管理的认识都是财务信息需要保密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财务信息需要以一种透明的姿态展现在大众面前,尤其是学校的财务信息,透明化可以促进监督审计工作的进行。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缺失或流于形式,不利于增强其财务管理意识。

2.改善学校宏观财务管理问题对策建议

2.1 学校理财环境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

学校的管理有别于一般的企业,人才的教育是千秋大业,当然财务管理也要做到未雨绸缪,尤其是债务的管理,将债务管理纳入学校的管理视野,编制中长期预算,规划、分析、控制学校面临的理财风险,尽量做到规避学校财务出现财务风险和平衡年度支出。

2.2 学校财务公共关系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中小学校对财务的公共关系认识不足。在财务关系的管理上,对外要采取遵守秩序,遵纪守法,对于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要表示主动和欢迎,实行依法理财与依法治校;对于学校财务在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以及相关问题,要取得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争取在合法合情的范围内获得圆满的解决。

2.3基础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想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飞速发展,则必须改变财务管理人员的理念,财务管理师财务行为的指导,是建立良好的财务秩序的基础。对于财务管理理念而言,它既关乎学校发展全局问题,体现学校管理者的意志,又要考虑财务部门具体操作问题,因此财务管理理念的形成要承上启下,加强实践。在财务管理理念形成的过程中,要调动发挥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拓展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并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我国学校的财务管理要重视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强调基础管理意识,在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方的相关政策因素,协调各方的利益。原则的设定要随着问题的出现而不断地完善。规范的制定要符合可行性、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理念。

2.4 学校内部财务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成为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要想完善学校的财务管理,必须建立学校内部财务控制发展的新理念,加强过程控制,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a完善学校的控制环境。要想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我国的学校均属于国家资源,每一方面都要受国家法律、政策法规的约束和限制。我国中小学校的财会人员有必要加强财经法规学习与教育,规范经济行为和财务程序,形成良好的控制环境。b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在财务管理的领域发展迅速,成为众多学校企业竞相争取建立的新机制,这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评估机制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学校超常规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c采取有效的控制活动。正在学校的财务管理中建立互相制衡的机制,明确相关项目的审批以及确定相关的层次和范围,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重要的是强化预算控制,由内部审计部门等负责监督预算的执行;在学校的财务管理中要不断地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以及其他素质,并通过绩效考评来确认其能力,保证畅通的信息传导与沟通机制。d加强学校的内部监督。内部监督工作对于学校财务管理尤为重要监督工作的实现可以完善内部控制。加强监督是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需贯穿于内部控制的其他各个要素之中,并起到衔接作用。

结束语:

篇5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企业的投融资问题,核心在于财务决策。由于决策者的知识水平、所处角度、所在立场不同,往往会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决策,则产生了一题多解。所谓一题多解是指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答,目的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巩固所学财务知识,拓展学生思路,促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一题多解问题在财务管理中非常常见,但是在当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师却忽略了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对于很多财务管理问题只给学生讲授一种方法,并且也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从而导致学生思路狭窄,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应当注意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的意识。

二、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1.一题多解在货币时间价值计算中的应用

案例1:某企业年初一次性投资500000元生产一种产品,预计每年年末可以获得净收益100000元,投资年限为10年,年利率为5%。要求:该项投资可行吗?

案例解析:这是财务管理中资金时间价值的常见决策问题,该项投资是否可行,只要投资的收益大于投资的成本即可行,由于投资的收益是未来取得,投资成本是现在发生,需要将其化到同一时点,于是可以比较收益和成本的终值,也可以比较投资收益和成本的现值。

解法一:化为终值进行比较

投资收益的终值=100000×(F /A,5%,10)=100000×12.578=1257800(元)

投资额的终值=500000×(F/P,5%,10)=500000×1.6289=814450(元)

由于投资收益的终值125.78万元大于投资额的现值81.445万元,因此该种产品值得投资。

解法二:化为现值进行比较

投资额的现值=500000(元)

投资收益的现值=100000×(P/A,5%,10)=100000×7.7217=772170(元)

由于投资收益的现值大于投资额的现值,因此该项产品值得投资。

解法三:利用净现值进行决策

由于NPV=100000×(P/A,5%,10)-500000=100000×7.7217-500000=772170-500000=272170(元)

由于净现值大于0,该项投资可行。

解法四:利用内含报酬率决策

因为,NPV=100000×(P/A,i,10)-500000

当i=5%时,NPV=100000×7.7217-500000=772170-500000=272170(元)

当i=6%时,NPV=100000×7.3601-500000=736010-500000=236010(元)

当i=10%时,NPV=100000×6.1446-500000=614460-500000=114460(元)

当i=12%时,NPV=100000×5.6502-500000=565020-500000=65020(元)

当i=14%时,NPV=100000×5.2161-500000=21610(元)

当i=16%时,NPV=100000×4.8332-500000=-16880(元)

由于方案本身的报酬率15.12%大于要求的报酬率5%,因此方案可行。

从这一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前面两种解法是货币时间价值中常见的解法,多数学生都能想到,其坚持的原则就是将不同时点的数据化为同一时点,但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往往是和项目投资决策联系在一起,我们还可以利用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进行决策,于是产生了解法三和解法四,利用项目投资评价指标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进行决策。

2.一题多解在经营现金流量计算中的应用

案例:一个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300万元,年营业成本为210万元,其中折旧8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则计算该方案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案例解析:

解法一: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300-(210-85)-90×0.25=152.5(万元)

解法二: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税后净利润+折旧=90×0.75+85=152.5(万元)

解法三: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率

=300×0.75-(210-85)×0.75+85×0.25=152.5(万元)

以上运用了三种方法计算了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第一种方法是直接运用了现金流量的定义计算,第二种方法是以净利润为出发点,将其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种方法是对第二种方法进行变形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通过三种方法的讲解,可以告诉学生针对不同的条件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

3.一题多解在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案例: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正常投资期为5年,每年年初投资100万元,共需投资500万元,从第6年初竣工投产,可使用15年,每年现金净流入150万元。如果把投资期缩短为2年,每年年初投资300万元,2年共投资600万元,竣工投产后的项目寿命期和现金净流入量均不变。该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0%,假设项目终结时无残值,不用垫支流动资金。要求:试分析判断,该项目应否缩短投资期。

解法一:可以利用净现值法进行比较

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NPV=-100-100×0.9091-100×0.8264-100×0.7513-100×0.683+150×(P/A,10%,19)-150×(P/A,10%,4)=362.27(万元)

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NPV=-300-300×0.9091+150×(P/A,10%,16)-150×(P/A,10%,1)=464.46(万元)

由于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高于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因此应当缩短投资期。

解法二:应用差量净现值进行比较

差量净现值=200+200×(P/F,10%,1)-250×(P/F,10%,2)-250×(P/F,10%,3)-250×(P/F,10%,4)+150×(P/F,10%,17)+150×(P/F,10%,18)+150×(P/F,10%,19)=-102.175(万元)

由于在正常投资的情况下会减少现金流量,因此应采纳缩短投资期的方案。

解法三:可以利用年均净现值

正常投资期下,ANPV=362.27/(P/A,10%,19)=362.27/8.3649=43.30(万元)

缩短投资期下,ANPV=464.46/(P/A,10%,16)=464.46/7.8237=59.37(万元)

由于缩短投资期后,年平均净现值大于正常投资期下的年平均净现值,因此建议缩短投资期。

在本例中给出了项目投资的三种方法,解法一是利用净现值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解法二是差额净现值(或者差额内含报酬率法),解法三是利用年均净现值法,适用范围最广,它不受项目寿命期的影响。

三、一题多解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于财务管理课程公式繁多,课程较为灵活,通过一题多解,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解题思路,培养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方法。由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解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告知学生,学生可以从中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同时可以使学生看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

四、一题多解运用于财务管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题的代表性。在选择一题多解问题时,要注意对决策问题的选取,通常说来,教材中给出了不同的决策方法,同一指标给出了不同的计算公式时,适宜采取一题多解。

2.注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在讲解一题多解问题时,注重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教师将所有的方法罗列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3.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一题多解问题时,究竟讲多少种方法,要考虑教学对象的接受程度,若教学对象基础较好,可以适当多讲一些方法,拓宽思路;若教学对象较差,可以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力求使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的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6

(一)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和尝试

长久以来,学校领导对于财务工作的认识基本都停留在记账、算账和报销、发工资、计算职工福利等基本简单的工作意识上,并且经常分不清校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力,有些学校甚至并未设置会计岗位人员,所有会计工作由校长或分管财务的校领导兼任。对于学校资金的预算、使用和把控力度相对薄弱,更谈不上对于财务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二)财务工作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已经浸润至各个企事业单位,电子支付、单子采购不仅能够方便经营活动,而且能够节省成本。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但是目前的电算化实践,基本上只是财务工作的操作实现计算机化,对于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还处于较低水平。另外,长久以来学校财务工作相对封闭和独立,导致信息无法及时向各个院系和部门提供和反馈财务信息,也无法及时的从各个院系和部门获取财务信息。而且,依靠手工录入或者第三方间接导入获取的财务数据,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出错率相对较高。

(三)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关注力度低

由于历来对学校财务工作基本停留在核算、记账、报销的认识上,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要求仍以完成事务性工作为主,甚至只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就可以兼任会计工作。财务人员数量少、业务生疏、技能水平较低,财务管理理念落后甚至缺失,学校对于财务人员的工作目标缺乏比较明确的指导等这些问题都相对突出。由于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等是学校重点关注的工作,相对来说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关注力度低于对于教师科研人员的管理和关注。对于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技能培训相对薄弱,这与学校财务管理深陷事务性工作形成了恶性循环的状态。事务性工作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很难突出,晋升和发展相对缓慢,福利待遇相对落后,工作积极性会受到一定影响,更谈不上利用自身财务知识为学校财务工作提供决策分析和参考。

(四)成本控制、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愈加丰富,对于这些资产的管理工作也愈加复杂和有难度。相对于企业来说,学校对于资产的购置、报废、折旧管控意识薄弱,往往导致资产购置的单据与财务账实不符、固定资产卡片缺失、账存实亡现象常有,资产不清登记不全,院系之间缺乏沟通导致重复购置;资产购置后的盘点、报废登记未能及时入账;资产保管责任不到个人,出现丢失、损毁现象无法追究责任等。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更加薄弱甚至缺失,导致无形资产的占用得不到应有的补偿,甚至无法在财务账面上进行反映。

二、适应时代环境的学校财务管理举措思考

(一)创新学校财务管理模式

1.充分利用学校固定资产的社会使用价值,尝试部分对外开放,比如学校的实验室、试验设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向企业单位进行开放,与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报酬;另外,学校的体育场所也可以分时间段、分场地的开放给企业单位做各种集体活动,学生在第二课堂的作业产品也可以部分的提供给社会展示甚至出售。

2.充分发挥院系自身对于资金使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院系在不违反学校统一制定的财务制度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能力,统筹和合理安排所分配到的资金,这样可以提升院系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院系自身具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和强大的专业知识,教师和学生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完全有时间承接社会企业的技术项目,自创收益。

(二)提升学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1.以信息用户的需求为最终导向优化财会业务流程。财务信息的价值重在如何利用它为当前和今后财务行为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所以财务流程的优化应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最基本导向。应将学校各种分散的经济活动和资源看作一个整体对待,实现财务管理结构的扁平化,激活财务管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信息化建设应建立标准并体系化。标准的制定能确保数据在各系统间的传输、交流和共享的质量,而体系化的建设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整合财务资源,并提高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3.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新新华建设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隐患,所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范网络危险必不可少。学校可以通过采用专网,加装防火墙等措施保障网络安全,也可借助专业的IT技术备份、过滤和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

(三)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力度,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复合能力

对于财务人员的绩效管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完成事务性的工作,随着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极大的提升财务人员处理事务性工作的效率。所以学校对于财务人员的业绩考核和管理指标也应伴随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改进。

篇7

截至2014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到3559万人,与2009年的2979万人相比,在5年的时间里增加了580万人,以平均每年10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人数高达721.40万人,与2009年的639.49万人相比,在5年的时间里增加了81.92万人,且毛入学率也已高达37.5%,中国已无疑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大国.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这些都给高等学校向更高更广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机遇、给予了力量,同时,高等学校也面临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并不断在新的机遇中发展壮大,就要争取更多的资源并提高配备资源的能力,财务管理工作作为资源配备的核心,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然而,高校现有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建立一套新的、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1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陈旧的财务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高校迅速增加的财务管理需求,这种冲突日渐暴露出一系列的矛盾,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财务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

目前,很多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体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学校的收入上缴财政,支出向财政申请,财政通过下达指标的方式实现拨款.表面上看,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似乎与学校的当前及长远发展没有任何关系,领导所关心的是年度决算时不超预算,各项费用指标不超标,对财政、审计、物价等各上级主管机关检查合格,不违反法律法规,申请的各项拨款顺利到位,而忽视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情况,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制定工作目标及工作程序,甚至将财务管理工作混同为财务会计工作.

1.2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单一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高校社会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高校的办学机制更加灵活多样,后勤社会化,大学课堂对外开放,成人教育、技术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使资金来源渠道也变得多种多样,筹集资金的方式已不仅仅靠财政拨款.而财务管理方法却并没能跟上高校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只是以预算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控制预算执行情况作为财务管理的唯一方法,这显然已经不再适应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1.3财务管理工作时间不能得到保障

高校办学规模扩大了,经济业务复杂了,然而财务人员的配备并没能随着经济业务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仍为原有的岗位人员配备.当学校规模小,经济业务单一,一个月一般只有两三本凭证的时候,是两三个财务人员在做具体财务工作.当规模扩大,经济业务复杂,一个月几十本凭证的时候,虽然在人员配备上有所增加,但增加人数远没能与业务量的增加相匹配,此时的财务工作成了高校最繁重的工作之一,财务人员除了要处理大量的经济业务外,还要填列各式各样的报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更要迎接各上级主管部门的日常及不定期检查,这些工作就已经达到了财务人员工作量的极限,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研究财务管理的方法.

2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财务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且并未被社会普遍了解,甚至,非专业人士通常会将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混为一谈.实际上,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工作完全是财务工作的两个方面,财务会计工作的内容是对具体经济业务核算和监督,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能是通过对财务会计数据的分析整理结合高校面临的内外环境而有目标地进行筹资、投资、分配管理,并协调高校内外关系,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建议.随着高校运行体制的改革,高校管理制度更加规范科学,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财务管理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已成为了高校管理中的一项核心工作.然而,高校领导并不能完全认识到财务管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只是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会计的一项并不重要的辅助工作,而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

2.2财务人员不能及时更新财务管理知识

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核算为主,监督为辅”的层面上,对于大多数财务人员来说,监督工作也只是个摆设,起到应有的作用,最多也只是在原始票据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时,让相关人员予以改正,按财务规定办理.因此,财务人员也就不能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技能有否并不能影响到日常现有工作的完成情况,有的财务人员根本不懂财务管理的知识,即使懂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概念,也从未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所以财务管理知识已经非常落后,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财务工作的要求.财务人员本身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虽然每年的继续教育学习通常会有财务管理的知识,但由于时间关系及个人态度问题,继续教育只是个形式,并没真正从中受益.

2.3财务人员岗位配备不齐全

高校一般只设置会计核算科室和收费科室,设置会计岗位、出纳岗位、收费岗位,不会单独设置财务管理岗位,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去做财务管理工作,在遇到财务管理相关业务时,也只是由会计人员兼职完成.会计人员本身对财务管理工作并不熟练,而且,会计的工作任务已经很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去钻研财务管理方法,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不是非常精通财务管理知识的兼职人员去做,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3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财务管理体系

高校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和办学规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业务向多元化、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财务工作因此变得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多.为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应建立校长负责制下的分级财务管理体系,在校长统一管理高校的财务资金筹集分配的前提下,由财务机构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设立专门的一级财务管理部门,并根据职能部门设置二级财务管理部门,一级财务管理单位在校长的领导下统筹全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二级财务管理部门在总的指导方针下完成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接受一级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这样校长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然要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得到重视,使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发挥作用.

3.2为财务管理岗位配备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

高校设置专门的财务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制作岗位工作流程,建立岗位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将财务管理工作从财务会计工作中剥离出来,安排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做财务管理工作,彻底改变过去一人多职的工作状况,财务人员有了充足的时间研究财务会计工作,能更准确掌握会计工作技巧,更及时地了解会计发展的动态,使其能更轻松、更高效地完成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财务管理工作交由真正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后,会大大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在整个财务工作中的作用,使整个高校的财务工作在有条不紊的高效率下进行,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3.3丰富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

高校应重视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并给予更多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一般高校都开设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人员只要有学习的意愿,保证必要的听课时间及钻研的精神,在本单位就可以学到专业的财务管理理论.另外,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应该多向财务管理工作出色的高校学习,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可以通过参加高校财务人员交流会议的方式,或是通过到目标高校考察学习的方式学习引进先进的适合本单位的管理体系,更可以利用当代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条件,通过建立高校财务工作QQ信息群或微信群的方式,遇到问题在群里大家一起解决,有好的方法一起分享.

参考文献:

[1]谢敏.提高高校财务人员素质的意义与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2):82-83.

篇8

财务管理工作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工作,必须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在新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要求下,如何处理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已经成了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各中小学必须尽快结合新制度的发展要求,从整体上对现存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预算编制落后,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预算编制较为落后,导致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缺失,财务管理的预算编制工作的严肃性不足。此外,中小学财务管理体系不完善,没有健全明晰的规章制度,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难以有效落实,甚至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违规操作行为。

(二)财务收支管理不明晰,固定资产管理不协调

固定资产管理不协调导致很多学校的财务状况混乱,对收支款项的管理不足。产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财务收支管理缺乏相关的监管,财务款项没有形成明确的规范制度。长期如此,便使得中小学财务款项出现了流失的问题。学校在对某些设备和教学器具进行报废处理时需要一定的报销手续,对固定的资产采购亦必须有明确的入账环节,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财务资金的高效管理。然而,这些财务要求并没有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得到贯彻与落实,导致很多学校出现了盈亏比例失调的现象。此外,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对财务的收支管理不明晰,缺乏明确的监管体系。许多中小学财务收支状况只有财务管理人员和高层领导了解。这便容易导致一些高层领导中饱私囊,私自将学校的财务经费装进个人的口袋。

(三)往来款项挂账清理不及时

往来款项挂账得不到及时清理,导致财务经费流失是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中小学缺乏对往来款项清理的重视,导致许多来往不清的账目无法及时得到审查,财务资金无法及时收纳,造成了资产的严重流失。此外,部分中小学财务管理人员对往来款项的清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对那些需要通过电话和发函而明晰的账目一拖再拖,甚至一年中不做一次财务盘点,使得财务来往账目愈来愈模糊化,造成学校资产的严重流失。

二、新制度下优化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路径

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突出,必须从源头对财务管理问题进行解决,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

(一)强化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工作人员和学校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缺乏明确认识,使得整体财务管理问题频发。为此,转变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是财务工作重要的出发点。其中,财务管理人员要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从学校的资金管理层面出发,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防止财务资金的流失。中小学的学校领导亦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管理层的危机意识,切实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召开财务管理会议,通过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使得学校的财管工作能够正常运用,稳健推进。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财务管理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唯有将管理问题落实到制度上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财务管理问题的产生。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对学校的预算资金进行周密的审核,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防止学校的支出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此外,内部审理制度也要切实加强,强化对财会人员的监管,防止工作人员出现违规行为,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资金与人员管理,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对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乱收费”现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资金管理的规范化,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若想充分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对财管工作人员的管理,不断提高其财务水平,增强其工作责任心。此外,中小学学校领导要重视对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财务管理工作交流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结语

当前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问题较为严重,在新制度下,中小学一定要重点处理好财务管理问题,对当前中小学的财务管理作出整改和优化,让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并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篇9

中学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实现财务目标的过程,是学校经济活动能够取得最佳效益的基本途径。总体来说,中学财务管理和学校其他各方面的管理是存在其必然的内在联系的,学校财务管理是对学校各个方面的管理的货币表现以及对学校经济情况的反映。搞好中学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为学校筹集到所必需的资金,还能够让资金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二、中学财务管理的现状

虽然,当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但是学校财务管理存在不足仍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财务管理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产权关系不明晰,收支管理不规范等,尤其是当各个学校都热衷于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教学硬件水平时,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的突出。

(一)对学校财务管理认识不足

在中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对于中学的管理者来说,大多都将目光集中于学校的教学质量等方面,对学校的财务管理缺少应有的重视。同时,由于校领导缺乏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对财务工作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认为财务管理的工作仅仅只是记账、报账。再者,由于学校的财政拨款是有限的,而学校的事业又在快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此时,管理者只会将目光集中于如何募集更多的经费,而如何对经费进行合理的使用,以及如何使经费效益最大化这方面却认识薄弱。

(二)学校资金预算规划不强,不科学

某些学校对于各项经费,在使用时没有事先的预算,缺乏对资金的统筹安排,由此造成经费的使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用在刀刃上。有的学校已经有一个全年的收支预算,但是对于预算的编制内容做的还不够具体,可行性方案做的不够细致,预算缺乏实际的执行可操作性,使预算仅仅只是一个摆设。还有就是,学校对于资金的整体预算和各部门的预算之间存在不统一的状况,使得预算同样难以执行。

许多中学对于预算管理并不重视,同时,学校领导及各部门对于预算的参与也相对不足,认为收支预算是学校的事情,而自己只是被动的接受各项指标的分配,需要支出项目时向学校打申请报告即可。另一方面,所提供的预算,基本都是依赖过往的经验以及前一期的数据来设定的,导致缺乏有效的变动,使得预算报告与实际数据之间出现很大的差异。学校预算的下达通常都具有滞后性,而此时,学校的经济业务已过去了一部分,造成部分预算已经成为了滞后预算,导致与预算的初衷相悖。

(三)财务分析能力不强

一些学校其财务分析仅仅限于简单的收支分析,缺少对学校资产以及经费使用动态过程的关联性分析,导致学校所承担的基本职能不能通过财务相关分析反映。同时,财务分析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在学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对重大资金投入进行很好地规划,分析,总结。

三、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健全学校相关体制,建立完善的制度

要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设置独立的财务机构,明确机构负责人。要在学校中建立健全的各项制度,以此来管理规范财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当下,必须重视财务工作中以下制度的建设:预决算制度、财务公开制度、资金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专项资金制度、结算和转账制度、往来款项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许可证制度、固定资产制度、票据领用审批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基本建设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会计档案保管制度等。同时需注意,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制度过程中要与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保证制度的实用性以及有效性,真正将制度落实到实处,并依据公共财政改革要求适时修订和完善。

(二)从意识上重视财务管理

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领导的支持,这就需要学校领导转变观念,将财务管理工作摆到与教育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提高财务机构的设置层次,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建立财务人员的奖惩制度,同时也要加强对于预算工作的重视,要严格的按照预算相关规定实施,摒弃过时的方式方法,健全财务机构,配齐财务人员,保证财会人员年龄结构、学历和职称结构相对合理。

(三)防止资产流失,重视学校资产的管理

对于学校固定资产要有计划地购进,并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在资产配置后还需要做好对于资产的管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学校的各类资产的验收入库以及保管等工作。要利用好先进的资产管理软件,建立起不同的资产平台,对资产从购置到处置进行入册登记,做到账实相符。

篇10

1.1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民办高校在资金的对外投资、新生招收、物资采购、基建项目发包等领域相继发生了众多问题,如有的学校在资金对外投资中,为片面追求资金的高收益,出现了资金投向不合理、投资期满难收回、投资效益不好等情况,给学校造成了损失;少数学校出现个别人为了谋求私利,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学校在新生招收中,利用工作之便收受钱财,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学校在基建项目发包中索要或收受钱财,产生经济案件等等。由于买方和卖方市场的利益冲突,引发了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内部控制的薄弱。

1.2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知识急需更新,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以“报账型”为主的财会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财务管理仅仅局限于报账和记账的核算功能,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1.3投资意识较差,忽视资产的管理

大部分民办高校,只注重学生费用问题,但对于基本建设投资、专业学科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投资、校办产业投资,以及对外投资等甚少考虑。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同时,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入的办公家具、固定资产等管理不严,保管不善,资产损失现象也相当严重。

1.4经费不足的问题

(1)基本建设经费严重短缺,办学场地不足。在民办教育事业中首要解决的是办学场地的问题,这必然要考虑基本建设(即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等)。根据调查,现有许多院校仍旧长期租用校舍。

(2)办学资金严重不足。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对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必须大量增加教学配套设施、教学设备。

(3)需要大量资金引进人才。据全国民办高教委“百所民办高校”的调查统计,2/3的院校专职教师人数不超过40人,有近80%的民办高校没有专职或专职教师人数很少。因此,师资的引进同样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4)学科建设经费的投入。重点学科的建设,科技、科研的建设,学位点的建设,这些都是影响着民办高校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样都需要有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持。

2建立有效地财务管理机制

2.1依法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

民办高校不同于公办高校,它大部分没有国家投入的资金,所以更应广开财源,多途径的引资筹资。国外民办高校总是想方设法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包括企业界、社会名流)募集经费。我国民办高校应借鉴国外民办高校经费的取得方式,加大筹资力度,以解决民办高校资金不足的根本性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建立健全的学费收缴制度。目前,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最主要的渠道就是学费收入,但过高的收费标准不仅增加了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同时也影响到民办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制定民办高校的收费政策是民办高校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然而学费的收取,要遵循成本(由基本建设投入、维护性投入、日常运转费用投入等构成)核算原则,并要考虑社会承受力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来确定。

(2)积极争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家投资。目前,民办高等教育正是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有比较高的收益率,可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民办教育的发展之中,这也符合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中国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大胆走向企业,甚至走出国门以寻求跨国企业和国外基金会的支持。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基金数据库了解基金会的情况,根据基金会资助的目的和对象选择合适的基金会,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计划书。同时民办高校还应该通过一些渠道与基金会取得联系,进行现场或面对面的交流来提高获得资助的可能性。民办高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和基金会的联系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声誉,吸引更多的社会捐赠。此外,民办高校还应该积极拓展筹资的对象,积极开展对学校的朋友,学生的家长、校友的家人,以及在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筹资工作。

(3)提学合作,建立健全的高校后勤机制,增加附属事业收益。高校创办的校办企业大多依托于高校的人才、知识,占用其房屋、设备、资金,享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加大校办企业的创办力度可以大大增加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促进高校发展。同时,科研收入也是民办高校进行科学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进而增强科研力量的保证,它包括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让和科技服务收入。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在人才、设备、科技、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承担政府下发的科研项目或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从而获得经费,通过申请科研课题,民办高校也可以获得部分科研经费。

民办高校还应加强科技创新来研发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等,由对其感兴趣的企业出资将科研成果转化,这不仅创造了社会效益,也增加了民办高校的科研经费。

在美国,筹资工作开展较好的私立院校中,来自社会捐赠的收入已经超过或者接近学费的收入,在学校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纽约还设有一个FoundationonCenter专门收藏基金会的资料并举办各种培养发展筹资技能的培训班。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在筹措社会捐赠方面较为成熟的理论和经验,积极吸收社会捐赠来扶持民办高等院校的发展,政府也应该同时出台一些税收方面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个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捐赠。

(5)向金融机构借贷,学校不能盲目借贷,民办高校应该考虑自身的财务能力、政策规定、客观环境,确定并及时调整资金结构债务比(贷款与全部资金之比),考虑民办高校的偿债能力,从宏观上进行控制,保证本息的按期归还,避免财务风险。确定合理的债务比是学校从总体上防范债务风险的关键。

(6)社会集资支教。社会集资主要是指由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为高校建设垫付资金。例如,我国当前大学新校区的学生公寓大多都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建造的。学校和企业签订关于资金投入和返还的协议。大学新校区建成后,学校将资金返还给企业的途径主要是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此外还包括新旧校区土地资产的置换收益、配套服务的经营收入以及后勤部门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收入等。

2.2合理有效地进行投资管理

这里所说的民办高校的投资主要是指人员经费开支和经常性支出、具有资本性支出性质、能产生长期效益的投资,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投资、专业学科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投资、校办产业投资,以及对外投资等,同时,也不仅仅只以学校自身实物资产投资,可以以“无形资产—学校声誉”进行投资。为了提高投资效益,民办高校可以采取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在进行合理成本计算的前提下保持较低的收费标准、提高师生比、降低基建、购物成本、多层次办学、后勤社会化、发展教育产业等措施,精心运作,努力提高投资的规模效益、数量效益、结构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对增强高校的办学实力、促进高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3加强民办高校的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预算管理,预算是民办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民办高校预算是高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进行的。财务预算反映出高校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实践中实行综合财务收支预算,是民办高校对财务实行统一领导、强化资金管理的有力手段。学校需要将不同渠道聚集的资金全部纳入综合财务计划,进行综合平衡、统筹安排。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使学校充分、合理地组织和运用全部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将集财、理财、用财统一起来,既满足学校教学经费、基本人员经费、行政经费日常开支的需要,又能保证教学重点建设和学校长期发展。

2.4建立适合民办高校的财务制度

建议将“报账型”为主的财会工作模式向“经营型”转变。会计处理要体现允许投资合理回报原则。《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须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

从这一政策可以看出要想合理计算投资回报。

篇11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84-02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传统的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在新的形势下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学校校财务管理存在预算管理不科学、理财意识缺乏、资产管理不规范和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针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如何对学校的财务管理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摆在学校管理者和抉择者面前的紧迫任务。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拟对普通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针对性地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再完美的方案,只能是空中楼阁。学校应当在遵守国家财经制度的前提下,制定本单位一系列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些单位这些制度的制定方面存在缺陷,或不够具体或不够公开。和物资、资金相关的所有制度本应当是学校各部门及全体职工都清楚的事,结果是哪个部门制定的制度就哪个部门清楚,而财务部门往往无法解释到位,财务部门监督功能自然下降,也就更谈不上全员监督与管理了。

1.预算编制简单化,不科学和不准确,执行不够严格。财务预算是对未来财务活动的内容及指标所进行的具体规划,是控制财务活动的依据,其对财务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传统财务管理的影响,中国学校预算管理极不科学,主要体现在:首先,学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编制,而对预算执行情况和执行进度不能及时的进行跟踪、分析并编制预算调节表,容易产生预算实际执行情况和财务预算不相符合的情况出现,削弱了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其次,学校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是由财务部门一手完成。另外,预算编制方法仍然沿用过去的“基数加增长”模式,不能及时体现新形势下客观条件的改变。最后,预算执行刚性不强,预算经常流于形式,财务上不严格按照预算办事,没有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有的学校领导随意批经费,预算缺乏约束力。

2.审计监督方面。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一些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领导不够重视,在设置机构时未设审计岗位,或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岗位,却由不懂财务、审计的人员担任审计工作;有的合并到纪检、监察或财务部门,使得审计监督质量无法保证,监督无力度,形同虚设。

3.资产使用管理方面,财产清查制度不健全。长期以来,学校固定资产购置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和预算外收入,使用上不核算成本,从而使人们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形成一种偏见。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相关部门缺乏配合,部门之间没有定期核对制度,又缺乏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最终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松懈与无序;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基础工作薄弱,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求大求新,重复购置资产、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验收不负责任,保管维护不力,违章处理不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前瞻性,随意性较大,浪费严重。

学校行政管理、后勤总务、图书馆等部门都建有分类账,具体使用部门也有分类账,但往往账账、账物不衔接,“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的现象普遍。

1.会计人员管理不到位。(1)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辨别能力,在执行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此外,个别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学习,法律意识淡薄,综合素质低下,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为谋取个人私利不惜铤而走险,侵吞国家资财,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2)会计岗位设置不尽合理。部分学校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分支机构职能范围及岗位职责范围缺乏明确规定。特别是一些规模小的学校,仍存在会计人员身兼多职和有岗无人以及岗位空缺的现象。这势必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为弄虚作假、偷逃税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强化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良好的财务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如何构建学校财务管理体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应该是每一个学校的工作重点。

1.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的制度。健全完善的校内各级财务管理制度是维护财务管理工作、调动师生员工参与理财、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效益的重要保证。校内经济责任制必须坚持以责为依据,要建立以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使责、权、利紧密结合。一般可将校内经济责任划分如下:(1)法人代表(校长)对全校的经济工作负总责。(2)各方面的分管校级领导对其分管工作范围内的经济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3)各部门、系科负责人对本部门、本系科的经济工作负总责。(4)财务机构负责人对财务机构管理的财务工作负总责。(5)各级资产管理人员对自己所经管资产的安全、完好、有效负管理责任。(6)各级业务岗位人员按岗位责任制的规定自主完成所承担的工作并对工作结果负责。(7)财会人员对自己从事岗位的会计工作负责。凡发生重大违纪行为的,都必须按规定严肃处理,相关人员要负连带责任。

2.建立和强化财务分析制度。加强预算控制和管理。要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对一定时期的各项财务活动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客观地揭示教育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财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财务活动分析,让有关领导及时了解本单位的支出情况和管理状况,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财务管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还要不定期地开展专题分析,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学校财务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应尽量保证所收集的预算编制信息具体准确和完整;各教学部门和服务职能部门必须认真制订下一年度的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并根据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编制具体准确的支出预算,尤其是后勤管理部门和物资采购部门,其涉及支出金额较大,因此必须提供详细准确的基建、维修项目预算和设备物资的采购预算。学校应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预算一经确定批准,要严格执行,维护其严肃性和权威性,遇到特殊情况须调整预算,必须按学校法定程序办理。

3.财务审批与内部审计。建立和强化财务审批制度。教育事业单位要加强财务审批制度,对于各项资金的开支报销,财务人员要认真审核,分管领导要严格把关。首先,要严格经费支出的审批制度,对于每项开支,都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权限审批后予以报销。其次,要严格经费开支的报销程序,每一笔开支都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并附有关批件。

建立和强化内部审计制度。教育事业单位要严格资金使用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督。为了把内部审计制度落到实处,首先,要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职能性质、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其次,要确实设立教育财务内部审计岗位,并委派专业专职的审计人员。再次,学校领导要带头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最后,要有配套的财务透明、公开、公示制度。

4.资产使用管理。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购置固定资产要列入预算,防止无计划、重复购置。对自制、购建、调入或接受捐赠等取得的固定资产以及核销固定资产,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登记入账,做到账实相符。

要建立和强化固定资产清查制度,配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做好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明晰产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每年至少一次。

要建立和强化经营性资产管理制度,根据单位发展趋势合理优化配置经营性资产,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加大资产运营力度,盘活闲置资产。

5.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有关规定选拔和任用财务部门负责人。学校会计机构负责人负有组织、管理本校内会计工作的责任,其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校的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所以,加强对校内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管理,首先应把好财务部门负责人选拔、任用关。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会计工作时常处于各种利益的交叉点上,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应采取有效措施,净化会计职业道德环境,建立系统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还应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力度,树立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可以消除因技术因素等造成的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还可以使会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严格考核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人员自己也应主动接受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效地开展会计工作。

综上所述,加强财务管理,科学配置学校资源,规范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财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作为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工作者,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积极进取、努力工作,认真地抓好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学校成为一个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充分利用的节约型、效益型高校,为提高教育质量、办成高水平的学校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