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典诵读论文

经典诵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06 19:26:2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典诵读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典诵读论文

篇1

[作者简介]罗元(1958- ),女,海南文昌人,广州大学社科部党总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061-03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优秀部分贯穿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源。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二是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重要;第三诵读经典是汲取优秀传统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如何认识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最有特色的精华部分。

1.自我身心和谐的理想人格资源。孔子把古代文化传统加以提升,使之理论化,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仁礼之学,确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以“仁”为核心的人文精神主导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精神需求,最高的精神需求是道德需求,道德需求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主张“圣人”“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他还提出了“仁、智、勇”作为理想人格的三要素。仁是德性,智是才学,勇是魄力。理想人格要以仁为统帅,以智为基础,以勇为推动,三方面缺一不可,否则会造成人格的重大缺陷。这种以理想人格为培养目标的教育传统,强调道德修养应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自觉的人生选择和实践。塑造理想人格的途径是,发挥道德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修身养性、道德践履。

2.人与社会和谐的道德精神资源。中国古代哲人认识到,人是社会的人,人“能群”,在家庭和社会中过着群体生活。因此,人在群体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道德的人文精神并非只是要求人们被动地遵守道德信条,而是强调人的道德自觉,主体自愿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把人的主体德性与规范道德结合起来。这种伦理道德,孔子高度概括为“仁”。孔子把爱人作为仁的一种定义。“仁者爱人”的主体德性外化为行动,体现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即 “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对人与人关系双方双向的协调,不仅约束平民百姓也约束君主贵族。

在对待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方面,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在人和人的相处中,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特别重视主体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意义,强调“克己复礼为仁”,符合了“礼”,就实现了“仁”,达到 了“和”。儒家以追求“仁”为起点,从爱父母、爱亲属、爱朋友,推而广之爱人民、爱祖国, 达到“仁”的目标,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和”的理想境界。

3.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念资源。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天地人和”的境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在这方面,道家学派留下了丰富的颇有价值的人文思想。老子探索了自然和宇宙的起源,认为“道”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 主张朴素的唯物主义。他把天地万物的运行生灭看作纯粹的自然规律“道”,“道”具有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特性。老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运行的必然规律,主张人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要遵循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天地人和”的境界。庄子进一步探索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在庄子看来,从生到死,从死到生都是自然之气运行的结果。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给予中华民族以悠长的审美烙印。中国历代都出了许多重修养、重气节、重独立人格的仁人志士, 他们都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培养和激励分不开的。当代大学生也莫不如此,迫切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补我们大学生活的精神营养之不良。人与自我的关系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话题,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从每年大学生自杀、他杀案件原因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大学生难以调节自我以实现身心平衡的和谐状态。当代大学生需要用祖先留给后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来塑造高尚的人格,实践证明,人格的完善与否,对一个人的立身做人至关重要。有了高尚的人格,就能坚持做到“见利不忘其义”,就能抵制各种诱惑。如果丧失人格,寡廉鲜耻,就必然失去做人的操守,难免见利忘义,乃至出卖人格国格。在今天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我身心和谐的理想人格资源,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现代人格塑造有机结合,对于大学生修身养性,培养健全心灵,塑造自我身心和谐的健康人格,将起到积极作用。

2.以“仁”为核心、人与社会和谐的道德精神在涵养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滋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莫不如此。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首先就是缺乏以“仁”为核心、人与社会和谐的道德精神,因此迫切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补我们大学生活的精神营养之不良。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以“八荣八耻”明是非、知荣辱为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在指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将其精华有选择、有目的地加以改造、整合到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体系中。譬如儒家的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观念;道家的“上德若谷”“为而弗争”的宽容精神;墨家的兼爱博施、助人为乐主张;法家的依法共存、合法共荣思想等,先哲的智慧对于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对于遏制私欲极端膨胀、恶性竞争都有重要的认知价值,有助于大学生修身养性,可以滋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精神。大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仁爱”“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涵养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人文精神,培养仁爱和谐的人文品格,学会做人,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

3.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保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合二为一”,要找出矛盾对立双方的同一性,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并且是建立在人的内在心灵完整性这一伦理基础之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启发大学生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道德伦理的高度来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自觉地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极其重要的任务,纳入高等教育的内容。大学应该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通过各种途径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其中,诵读经典是汲取优秀传统资源的有效途径。

三、诵读经典是汲取优秀传统资源的有效途径

诵读经典是汲取优秀传统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以广州大学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的教育实践作为案例。

作为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试点高校的广州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源。学校认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着基础性作用。

1.以第二课堂为阵地。学校将《中华经典诵读》作为全校学生第二课堂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出台了《广州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实施办法。实施办法规定自2010级新生起,“凡我校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除必须课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通识类选修课之规定学分外,还必须至少累计获得4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其中中华经典诵读学分1学分为必修学分)”。如在校期间未通过中华经典诵读考试,取得相应学分,学生则不能毕业。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进第二课堂的重要制度保障。

2.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学校建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带头,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各个学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投入了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地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展开。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发挥校团委网站以及各学院网站、QQ群、宣传栏、宣传海报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倡导“每天半小时,经典记心中”的经典诵读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各学院围绕活动意义和主题,通过学院的网站、QQ群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相关的、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工作,使同学了解中华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3.以教材建设为抓手。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中文教授学者)亲自带头组织编纂出版了《中华经典诵读选本》,作为中华经典诵读必修课的教材。本书体例简单,以实用为目的,研究遴选反映中华文化传统精髓、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典名篇,共收录了诗、词、曲、赋、文共100篇,涵盖了自先秦至近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华经典诵读考试以此书为准,要求学生背诵经典篇目,以机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4.以网络媒介为平台。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最能满足大学生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娱乐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媒体,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占领网上阵地,率先开设了“中华经典诵读”网络教学平台,及时为学生搭建一个中华经典诵读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旨在着重提高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影响力,着力培养经典诵读的学习习惯和氛围,充分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开展,并为新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学分考试提供良好的网络备考环境与手段。

该网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形式多样,其内容包括:诵读角、专家讲坛、经典100篇、经典拓展、诗书音画、交流园地、诵读考试等栏目,为同学们提供丰富的中华经典音视频学习材料,提供了学习交流和模拟测试平台。

5.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学校深入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博学讲坛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对中华经典进行解读,帮助同学们在充分消化理解的基础上记诵中华经典。还有各种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与交流,如演讲比赛、诗文朗诵会、读书讨论会、读书征文活动、学术交流等。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礼仪等领域也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还颇有创意地开展类似“英语角”的中华经典“诵读角”活动,校学生会、沧浪诵读社组织各学院学生会每周在大学城校区和桂花岗校区开展“诵读角”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激发诵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全校各个学院都围绕中华经典诵读各自设计开展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认真总结提升,努力做到中华经典诵读进课堂、进网络、进宿舍,增强诵读活动的实效性。

6.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学校积极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从校园走到社会,使经典诵读得以与提升全民素质、建设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有机融合,使这一活动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

其中“广州大学中华经典诵读文化宣传实践服务队”获批作为2011年社会实践省级重点社会服务队。例如由校团委、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共同组织策划,以“经典浸润人生,文明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文化宣传服务进社区展示活动,在广州番禺区坑头村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学校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此次在坑头村的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为坑头村小学生讲解中华经典文化、做有关中华经典学习情况调研以及经典诵读文艺演出。文艺演出将经典诵读的高雅本质与社区群众文化的活跃性有机地结合,用舞蹈、朗诵、歌唱等形式将中华经典文化融入节目的表演当中,引来近千名村民冒雨观看,不时对我校学生精彩的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广州大学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既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大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无穷魅力,从源头获得丰富的人文精神,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净化了灵魂、提升了人文素质;又把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落到了实处,而且还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如2010年广州大学先后举行了校园第二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和承办了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中华诵·端午篇”2010经典诵读晚会,该晚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广州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播出,社会反响热烈,为推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家语委2010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广州大学被授予“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特别贡献奖。又如《传承中华经典,滋养大学精神,培育具有民族文化品格的当代大学生——广州大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获得了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这是广东省唯一获特等奖的高校。

广州大学正在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实践活动,是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积极探索。

当然,汲取优秀传统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不仅仅是诵读经典,本文仅从这一角度做了探讨,由于文章篇幅所限还有许多方法和途径并未涉及。如何更有效、持续地使大学生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源获得丰富人文精神的滋养,还必须把它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不断地去努力追求和积极地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

篇2

“诵读经典”活动正在全国风起云涌。诵读的主体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这就形成了“以诵读辅经典,以经典助诵读”的模式,将经典与诵读完美结合,即“经典诵读”: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将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真正具有价值。

一.经典诵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体现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经典诵读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增,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大大加强,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思维能力,情感兴趣。诵读一部经典,可以认识数千个汉字,并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语文基础。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的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语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览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景,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境界又可层楼而上。可以看出,经典诵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且终身受益。

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经典”都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容使得它的鉴赏价值经久不衰。经典作品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低俗作品所无法比拟的,经典诵读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方面很有价值。

二.经典诵读提升学生人生品位,彰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实际生活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书籍阅读量的减少,造成了文学语言的缺失和文学语言语感的陌生。网络带来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快捷式、浏览式,只需迅速抓住主要信息、无须逐字去看,更不要求准确,直接导致高中生在阅读时无法沉静、难以专注。

经典代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健康的最佳食粮。诵读经典,不仅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我们学到了“仁爱”;从《鱼我所欲也》中,我们学到了“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学生的心田,奠定了学生的人生根基。诵读经典,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

三.经典诵读培养训练语感,呈现语文教育的民族性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高度重视经典诵读,学生语感能力普遍得到有效培养。白居易十五岁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王勃弱冠之年写出“落霞与孤鹭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无一不是通过吟诵经典的方法来学习练就。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家们:教材选择经典,教法倚重朗读、诵读。中国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朗读、重积累、重语感。古人在儿童习得语言时并不强求理解文章,而是强调诵读达到记忆,这是非常科学的。经典诵读符合语感培养规律。在诵读过程中,经典的优势语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对经典中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从而能够进入“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美妙境界,形成语感。

我们在教学上向古人学习重经典,重诵读,重积累,重感悟。在教材方面,多收录经典。在教师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经典积累。在教学方面,“经典”教学多采用诵读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感悟,教师有的放矢的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受。经典诵读在于“读”,我们开展了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诵读。每年的校园艺术节、书香文化读书节,均安排了配乐经典诗文诵读表演节目,为全校师生提供了经典诗文诵读的视听盛宴。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独特的诵读体验,调动兴趣,提高诵读实效。

篇3

但如何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合的、有效的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凸显经典诵读活动的价值等方面还有待研究和解决。我园开展《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园本研究》课题研究,着重对“活动实施的策略”进行探索,从选材、环境创设、教学手段等方面展开了研讨。

二、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

1.内容选择:“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国的经典古诗文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做到不主观臆断;要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多层次地选取经典教材。

(1)教育性及品质培养

一些经典小故事往往蕴含许多教育寓意,结合《我们都是好朋友》《亲亲热热一家人》《准备做小学生》等主题活动,通过听经典故事诵读三字一句两字一句的《弟子规》,吟诵诸如《游子吟》等古诗,让幼儿获得更多生活启迪和为人做事的启蒙道理。

(2)从传统节日入手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有趣的典故、独特的风俗。同时我国也越来越重视传统节日习俗的发扬。于是,我们将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古诗诵读结合起来,如春节选择古诗《元日》、清明节时选择古诗《清明》、重阳节时选择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多层次地选择经典教材,使得经典诵读内容“百花齐放春满园”。将经典诗文渗透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中,使其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能潜移默化地浸润幼儿心田。

2.环境营造:“一树梅花万首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环境创设得好可以使活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我们要做到诵读活动环境的多方位营造。

(1)幼儿园诵读大环境的创设

在楼道中布置了诗配画,以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幼儿时时展示经典诵读的内容,吸引了幼儿和家长的眼球。每天上下楼梯时老师会有意识地带领幼儿读一读,认一认,学一学。家长在接送幼儿时常常会停下脚步朗读画板上的古诗文给幼儿听,让幼儿处处沉浸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之中。

(2)班级诵读区域环境的创设

老师对班级小环境也要巧花心思进行创设。在活动室的角角落落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如“经典诵读屋”“经典图书角”“经典对对碰”“经典小舞台”等。我们在这些区域里摆放自制的《三字经》故事书、唐诗棋谱,三字经接龙卡、表演道具头饰……环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兴趣。在区域里,幼儿自由、愉快地玩乐,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一树梅花万首诗”,诵读环境的多方位营造,让每个幼儿和家长都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参与经典诵读活动,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和感染,感受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3.教法探索:“教无定法,因材施教”

孔子的教育观点注重“因材施教”。而现代教育思想也认为“教无定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经典古诗文中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深奥的内容,非生活经验少、认知水平低的幼儿所能理解。幼儿刚开始接触,出于新奇,他们会很认真。但若一直按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活动,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只有顺应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多样性、游戏性的活动,才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1)故事表演法:多方位参与、寓教于乐

故事是幼儿百听不厌的,为了让幼儿能理解经典诗文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可以将经典内容编成一个个贴近幼儿生活、道理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如:在教授《三字经》片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时,教师融入了“周处改过”的故事,并添加了人物对话,让幼儿一听就明白了是非对错。

(2)愉快诵读法:你方唱罢我登场

篇4

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73—01

诵读古诗文是指围绕经典古诗文展开的一系列有意义的吟诵、理解、欣赏、研究、创新和积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在诵读、欣赏、研究的过程中,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爱国情操、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一、什么是诵读经典

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所谓诵读经典就是在2-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和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陶冶情操和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

二、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优秀的古诗文作品,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学生通过富有个性化地吟诵、理解、欣赏、研究、创新和积累,能够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古诗文千姿百态的风格魅力,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有益启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较高的人文素养。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真正的读者,让学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可以使其在文本的对话中,读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出疑问、发表观点,这样有利于获得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三、明确诵读目标,提升人文素养

1.诵读经典的诗文,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展阅读量,增强人文素养,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

2.熏陶涵泳,可以使学生的性情变得平和,班级气氛变得融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气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诵读经典的诗文,积累精美的词句,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格,学会一种本领。

4.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借助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的研究,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

5.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研究经典诗词中的名句,可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构建学生理想的成长环境。

四、掌握诵读技巧,事半功倍

1.化整为零,步步为营。对于较长的文章,学生背诵时不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样段段背、段段清,做到化整为零,步步为营。

2.以写助读,感官兼用。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抄一遍。”如果诵读时一边读一边写,读读写写,既能调动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又能为默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3.互读互背,合作“经营”。背书时三两人一组,互读互背,相互提示,合作“经营”。这样背书便于思路集中,同时具有提神互补、教学相长之功效。

4.按图索“意”,读图背文。此法特别适用于背诵古诗词一类,将诗文的意境、内容,用象征、抽象、夸张和写意等手法,勾勒出简图或简表,然后按图索“意”,一边读图,一边“说”文,最后达到背诵之目的。

5.以唱助读,别有滋味。有些歌曲意境上取材于古诗词,或是古诗词的诗译作品,选用现成的曲谱与古诗词巧妙联姻,便捷实用,别有情趣。中国的古诗词本来就可以唱,以“唱”助读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五、增强理解 ,提高写作能力

篇5

初中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已经越来越普及,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也被很多学校作为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塑造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所谓国学经典诵读,主要是指初中学生在开展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的基础上,诵读一些易于理解的汉文和元曲小令等。笔者认为,国学经典的诵读,不能简单的停留于简单的诵读,诵读中还应有如下几个关键点。

一、经典诵读,品味经典作品的语言美

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舟轻愁重之喻来渲染愁情的深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之情为慷慨激昂之调,使人振奋,令人回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开朗明快的描写暗示人生的哲理……透过语言文字,学生能体会祖国语言的精妙博大,领略到字里行间产生的意境美。

二、经典诵读,领悟经典作品的形象美

语文教材聚集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身上可窥见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剖析人物性格,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正确感知作品的形象美。如《香菱学诗》中的香菱,她聪颖灵秀,求师心切,至诚至纯,不但好学乐学,而且善学苦学,终以自己的努力,取得骄人的成绩。他的求学精神难道不可以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典范吗?

三、经典诵读,感受经典作品的情感美

经典作品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闪耀着人文的光辉。《西游记》热情讴歌了可贵的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沁园春?雪》展示了壮美河山,挥洒了壮志豪情……这些或朴实或激扬的文字,以一种感人肺腑的美,涤荡着人的心灵。引导学生诠释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情操的实践。

四、经典诵读 ,体验经典阅读的个性美

文学的感染力说到底来自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自觉的情感交流。“历史的透视确实是文艺欣赏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的人欣赏同一作品,在体会上不能没有个别差异。”《新课标》中提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当然,学生的体验是有层次和差异的,教师要把起点定低一点,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意识到学生不一定会宏观地全面分析和评价,只要从一字一句一个小问题入手,细推深究,圈点批注,有所思,有所感即可。例如教学《杨修之死》,分析杨修的死因,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归之于杨修自己,课堂立刻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派别,展开了唇枪舌战。有的从分析小说中曹操的性格入手,有的从杨修自身的性格弱点说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让学生根据课文进行切己的体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那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对初中学生又会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经典诵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一个人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让初中学生多读、多背国学经典,有利于初中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阅读、表达、写作能力,有效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又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他们读的经典多了,就能提高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增强了,就能很快的把课文读熟,背诵课文;与教师、同学交流互动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谈感受的时候常常会灵光闪现,语出惊人;写作文时,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诵读经典作品,是有效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切实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诵读经典,能塑造学生高尚人格。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我校秉承这一育人理念,经过几年经典诵读的持续实践,学生家长和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少教师都这样认为:诵读经典前,校园中不讲文明、不讲奉献、不懂孝顺、自私、任性等不良现象在学生中较为普遍,而自从学生们接受经典诵读之后,校园变得文明和谐了,同学们变得谦让了,文明了,尊重他人了。大部分家长反映:如今的学生们懂事多了,懂得为父母端茶倒水;主动做家务了;对师长的礼貌也多了……“诵国学经典,与圣贤同行”,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了学生高尚的人格。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充满着智慧和勇气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敢于进取、抗争的民族,历史上我们中华民族曾数次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国,靠的是什么?现在仔细想想,靠的就是我们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经典文化。是她们教会我们中华民族海纳百川,高瞻远瞩、与时俱进。让我们相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 ,让经典诵读引领学生精彩的人生旅程吧!

篇6

然而,各地的诵经活动所涉及的对象多是中小学生,如“北京圣陶实验学校”的创办、“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却忽略了作为未来教师的本专科院校的师范学子们,而他们才是今后国学经典教育的中坚力量,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所以,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幼专院校,我们从2009年以来,对全市公办幼儿园进行调研和论证,从各幼儿园把《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内容融入学前教育课程这一实际情况出发,从未来职业发展诉求和提高幼专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出发,学校组织本校专家和教师为学前教育专业师生编写了国学教材——《国学经典选读:大学·中庸·三字经》,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同时决定从2010级新生开始,学前教育专业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设“国学经典诵读”公共必修课。其目的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借此,使繁浩灿烂、博大精深的国学经典正式进入学校课堂,“读千古美文,做淑女君子”。所以,作为国学文化传播者的教师,应该认真扎实地做好国学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完成育人目标。为此,笔者就“国学经典诵读”课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探索和思考。

一、诵读引领课堂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学者提出的重要读书方法。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重视“诵读”,无论是古代的蒙学教育、经学教育还是现代的语文教育,它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关于读书,《三字经》中有“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的教诲,《弟子规》中也谈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如果在阅读时将眼、耳、口、心、手一齐来配合,学习的效率一下子就可以提高好几倍。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见,“诵读”在我国古诗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在课堂教学时以诵读为主线,在多种形式的听读、个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领读、师生对读的展开下,将书面文字变成可感、可听的立体文字,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悟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奏,形成语感。在充分诵读之后,教师再适时采取其它教学方法,使学生感悟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修养精神道德、经世致用。

二、引入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师范教育、师资培训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中,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班级交流,师生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在讲授《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内容时,就尝试运用这种教法,在教学时将史例材料、历史故事、名人轶事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入课堂,优化课堂教学。如《弟子规》中针对孩子的

转贴于

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内容都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内容浅显易懂,但如何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德行这是不容易的。为此,在《弟子规·入则孝》的讲授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播放flash视频《当你还很小的时候》,引导学生进入任务情境,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然后呈现《父亲的信》和小品《父亲》两个案例,引导学生析案例、评案例、结案例。在整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最后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感悟到要“孝”,要感恩,这是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收获的内容。最后再通过经典原文的解读与导引,学生理解了“孝”的深刻内涵,并且反思自己的行为。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解决问题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注重自主学习

“国学经典诵读”课为公共必修课,授课计划为每周2学时,共32学时。由于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只凭课堂90分钟面面俱到地讲解每部经典,显然时间是不允许的,因此,笔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在开课伊始,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任务的督促及分工。每组的任务:一方面从国学经典著作中选取成员共同感兴趣的经典著作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制作ppt课件,然后利用课前10分钟,选取一名代表把研究成果进行全班性的读书汇报。另一方面检查督促组内成员背诵和作业完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辨析材料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多媒体和制作课件的能力。读书汇报虽只10分钟,却使学生对国学经典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和理解,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课堂的含量和效果。

四、创新评价机制

考核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其中课堂表现占10%:包括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参与程度、与小组同学的协作能力、出勤等。国学经典读书汇报占30%:在汇报时根据内容准备得是否充分、课件是否清晰美观、语言是否自然流畅,教师最后以小组合作综合完成情况及每人分工情况给定成绩、评定成绩。“诵读经典,感悟生命”相关论文占10%:根据文章质量评定成绩。

篇7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语言文字既是人类文明、文化的载体,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灿若星河,它凝聚了前贤的大彻大悟,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正是有了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像丝雨一样默默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了“进人耳,入人心”。时刻指导着我们的言行与思想,它在微笑地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年君子。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

自从接触经典诵读以来,我校师生甚至家长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说开展经典诵读带给我们的喜悦:

一、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传统文化。

我们中华文化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有“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有“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孝”、“家庭和谐”等传统价值观远播欧美,发扬光大。甚至在新加坡的教材中还编进了100多个中国儒家和东方传统价值观的故事和典故。因此,无论从历史的责任感还是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通过倡导中学生诵读千古美文,引领孩子们争做少年君子,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成了我们必然的选择。

二、诵读经典,领略古诗文独特的魅力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特别是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特别适合诵读。指导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情、文气,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激发对诗歌乃至语文的兴趣。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三、厚积薄发,培养学生的读书语感。

语感好的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回透彻。许多专家都认为诵读能培养学生读书的语感,刘大槐在《论文偶让》中写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则用心理学、生理学原理对该现象作出解释:“朗读也是一种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肉动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气音节就在读者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而古典诗文中的用词造句往往都是经过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的,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而且词句优美,有的讲究对称,有的讲究平仄,有的讲究押韵,读起来有轻有重,有快有慢,有起有伏,而且每首诗词都有各自不同的节奏停顿和不同的意蕴,读起来朗朗上口。

由此可见,诵读古诗文能促使良好语感的形成。如果把我们的学生教到能自己把握诵读的语速、语调和情感时,那么学生就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记得我们班学生刚开始朗读课文时,都是在唱读,不懂的字词句间的停顿,更别说朗读情感了。尽管我已经很努力的启发朗读,甚至让学生随度跟读,可效果始终不理想。但经过近年来的古诗词诵读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语感增强了,朗读课文时能做到声情并茂了。

四、无心插柳,墙内开花墙外香。

经典诵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这种自然的交流中,家长与孩子不仅是学习的交流,更多地是心灵的交流。这种跨越台阶的沟通,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记得一位家长曾经说过:“我们也要和儿女们一起诵读经典,不然该如何在儿女们面前立足,怎么样去教育他们呢?通过和他们一起诵读经典,既可以提高自己,又可以打开孩子们的心灵之窗,何乐而不为。”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父母子女感情。一些专家学者还从理论的角度证明,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是一个出力少、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方法:

出力少――每天只需诵读20-30分钟即可,不用特意抽出大量时间来背诵,不需要多加解释,不增加家长负担。

见效快――学生诵读2-3个月后就可发生明显改变。

后劲足――在学生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教学相长,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国学经典教学中,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共同诵读经典是一个品味人生,修身养性的美妙时刻。“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看到老师如此乐学,怎能不提起诵读兴趣呢?

经典诵读,还有助于我们优化技能,净化心灵,升华情感,做一名纯粹的教师。技能的优化,需要坚守与超越。坚守是优化的前提,没有成功经验的坚守,优化就失去了基础,而超越则是优化的本质。“人的发育史就是阅读史”,这项学生活动的开展,需要“平等中的首席”领读,需要全校氛围的熏陶。在必要的时候,把阅读上升为诵读内心体验外化为外部情感,进而可以通过你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高回低转,变成一声声动人的船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入胜,你的诵读技能就在此时被不断超越。静下心来诵读、品味经典诗文。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变化身心气质,使人心地向善,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使其社会关系和艺术修养得以提高;可以启悟生命智能,开拓人生境界。

“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自从学习了经典之后,全校师生便有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经历,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中”的成就感。长期诵读经典诗文,一生与经典同行,和李白《梦游天姥》,同杜甫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携文天祥《过零丁洋》,陪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张岱《湖心亭看雪》,邀王勃诵《滕王阁序》,到杜牧的《题乌江亭》中憩,和李煜的《虞美人》同悲喜。读《论语》、《三字经》,学《弟子规》、《千字文》,到四大名著中畅游,到四书五经中去感悟人生。与经典为伍,与经典同行,一生一世,代代相传,得到的必将是新课改下“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葱葱郁郁的喜人景象。

“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身体力行,不断探索,让经典渗融于学生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中!

参考文献

篇8

论文摘要:当前特色幼教层出不穷,其特点与价值值得分析与探讨,本文试以幼儿读经活动为例,分析其起源、理论基础、专家参与及推广,进一步探讨在幼儿园里如何恰当地实施推广幼儿读经。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87-02

目前各种特色幼教层出不穷,关于学前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课程开发会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且好的课程开发也是个不断评价、改革,不断适应社会变化的动态的过程。本文尝试以幼儿读经活动为例,分析其特色及课程特点。

一、什么是幼儿读经

幼儿读经最早是在1999年由以台湾的王财贵先生为代表提出并倡导起来的。他倡导读经的理由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0~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最好的时期,这个时候让儿童聆听或记住一些人类文化中的经典,也许暂时不能理解,在以后的时间里,会随着阅历的增加,慢慢体会其精华,悟出一番人生的真理,从而在实践中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读经的主要办法就是“小朋友,跟我念。”王财贵教授提出了“念”的具体办法,即“每天进度平均约一百字,每一百字至少念一百遍,每天让每一个读经的孩子都得一百分”,这样长期耳濡目染,营造读经环境。

二、推广程度及专家参与情况

自1999年开始,北京四海儿童经典导读中心开始推广儿童经典诵读教育,至2003年底,中国已有60多个城市500万个家庭的儿童加入诵读经典的行列。他们邀请香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担任导读中心董事长,邀请北大教授汤一介、乐黛云,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和台湾学者王财贵等众多名流学者担任导读中心的顾问并参与编选教材。这些教材分别被制作成书本、录像带、光盘等,赠送或销售给一切愿意参与儿童经典导读教育的学校、团体和个人,并且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预定教材。儿童经典导读中心除了提供自编的教材外,还组织了丰富的活动,如请一些著名学者为学校老师开讲座,组织各单位中小学生配合歌舞形式开展经典朗诵会等,著名演员濮存昕及许多社会名流都到会助兴。一些商家也闻风而动,制作了许多写有“经典导读”、“论语”、“孟子”字样的玩具到市面上销售。很多中小学校在读古代经典,有些学校还把读经列入了课程表。

三、理论分析是否科学

支持儿童读经的人认为读经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所必要的“维生素”。文化中经典的东西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经过时间和事实的考证对真理的诠释,对人一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根据儿童认知心理发展的特点,读经有利于儿童潜能的开发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好的传统美德对儿童道德的提高有显著成效,一些经典中的德育内容贴近孩子的生活,便于理解,也便于孩子学和做。不赞成的人却认为有些“经典”中传递出很浓重的封建思想,这些是不适合近现代的教育观念的,并且13岁之前除了发展记忆力,智力、自我控制、自信心、性格等都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顾此失彼。机械的背诵,简单的靠背经来训练记忆力是不可取的。最关键的是,忽视了儿童的权利,作为独立个体的儿童,他有自己的选择和兴趣,读或者不读都该是孩子自己选择的教育方式,家长要做的就是还给孩子话语权。

四、如何做

把儿童读经活动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幼儿园,就首先要对其进行实证的研究,进行科学依据的探索,而不能盲目地把读经搬进幼儿园,要考虑如下问题。

1.读什么。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需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强调知识本身的价值是不妥的。对于儿童读经,一定要考虑儿童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安排好读经的内容和顺序。幼儿园中的经典内容必须经过筛选,不是任何的经典都可以融入幼儿园的,幼儿能读的经典远远不及成人可以读的经典。在幼儿园这个教育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儿童去筛选,去掉那些渗透封建思想的糟粕,使之变成可以与幼儿“对话”的文本,使文化经典科学化后再投放给幼儿进行“阅读”。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老师的经验,因为老师的经验直接影响转化的效果,所以这就要求学前教育的老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泛的文化阅读。总之,合理的安排读经的内容和顺序,有利于幼儿成长的文化经典都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

2.读多少。关于读经的量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中国的经典数量是很庞大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全部涉猎。并且幼儿读经的本来目的就是使幼儿在诵读文化经典的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熏陶,涵养性情,培养品性的,切不可急功近利,求多求全。在幼儿园教学当中,读经作为特色课程的一种,不可喧宾夺主。读多少,安排多少课时,是要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孩子接受程度来定夺的。“亲子读经班”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有效地控制了量的问题,邀请家长和孩子在周末或空闲时间一起阅读,这种读经形式不仅没有占用家长和孩子的很多时间,还丰富了其业余生活,使家长、幼儿在享受其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了一份学习的乐趣。

3.如何读。幼儿读经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种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它不等于死记硬背,而是边读边悟、口诵心思的一种方式。虽然硬背对于儿童是有帮助的,但是机械的背诵还是不可取的。阅读经典文化有很多种方式,幼儿园当中,把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经验,把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与现代伦理结合在一起,对传统文化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进而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这样避免了教师的一味说教,还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至于儿童理解经典的多少,可以不必过于苛求,有些人生的哲理或意境,是需要一生去感悟的。但是教师可以加以提点或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要刻意地回避就可以了。

4.如何评价其效果。作为一种课程形式进入幼儿园,必不可免地面临着其效果评价的问题。幼儿园中运用“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有的老师制作了“真棒”、“还行”、“加油”、“别泄气”四个档次的卡通评价贴纸,由老师、同学及家长根据学生读经的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相应的卡通评价贴纸贴在有关的表格内。有的老师根据诵读的内容做成了诵读卡,让老师、家长、同学、自己进行评价,更客观地测定其诵读效果。本人认为,进行阶段性地评比也不失为一种促进幼儿读经的手段,对此阶段幼儿诵读的内容,家长和老师进行评价,同学们的成绩进行展示,并综合测定和进行评价。

幼儿读经作为幼儿园特色课程的一种,如何趋利避害,将其优势发挥出来,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仍需幼儿教育专家及广大幼儿教育爱好者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财贵.儿童经典诵读基本理论[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4).

[2]张洪.少儿读经热[J].今日中国,2004,(12).

[3]赵立功.悄然兴起的儿童读经风——关于儿童读经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小学青年教师,2002,(2).

篇9

2012年我校被河北省创新教育学会批准为“践承国学精华、创新育人模式”研究实验项目首批实验学校,从此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经典诗文为切入点,让学生直面经典,诵读诗文,让这些积淀着民族智慧、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含着优美意象的经典诗文熏染孩子们的心灵,以达到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行灵气的目的。

1. 建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让精华育人“潜移默化” (1)我校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课。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目标。研究和探讨不同年级开展“国学精华”的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目标和方式。

(2)重视学科渗透,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研究和探讨“国学精华”内容与语文、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学科教材的切合点和教育方式,促进语文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3)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 让经典育人“润物无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体现着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的原则,努力彰显学校特色。校园墙壁、教室外墙精选名家名作、名言警句,每学期更换一次;操场边的宣传栏,展出学生的优秀诗文作品,每两个月一期;而每班教室内部的布置,都有各具特色的读书口号、书香飘溢的图书角、图文并茂的黑板报、彰显个性的作品展示台、诗意飞扬的诗文学习栏。学生在校园里时时处处看到的都是优美的篇章、睿智的文字,形式上图文并茂,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润诗意,每一缕空气都浸润书香。

(4)把经典诵读融入养成教育之中 让经典育人“生根开花”。 如各班级在制定班规班法的过程中,发动学生研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文,精选其中符合现代要求的内容,编入班规班法中,进一步细化了规范标准,使学生深刻感受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统一与和谐。

2. 树立明星效应,营造成长氛围 国学精华教育活动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全校开展争当与评选“诵读国学践行十德优秀少年”活动,树立身边的榜样,营造优秀少年成长的激励机制和环境。此活动以争当为基础,以评选为机制,把经典诵读与语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积极开设以国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校本课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选经典学习内容;把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树立先进典型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对国学精华的学习、理解和践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把重点放在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发扬上来,培育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道德素养的一代新人。

篇10

让中华文化的根深深扎入稚嫩的童心!

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这本书是南怀瑾先生谈儿童经典教育的文集,包含南先生的文章、讲座辑录,南先生推荐的小学弦歌选本,还收录了少数跟经典诵读相关的研究或论文。文字平易浅白,深入浅出。

南先生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儿童经典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南老师多次意味深长地说:“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创造力,只会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

南先生认为,儿童经典教育的目标崇高而远大,可用宋儒张横渠的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先生更是将儿童经典教育看成是民族延续国家强盛的必要手段,他认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的,而经典教育可将中华文化的根须深深扎入儿童纯净的心灵,并让华夏子孙借此找回五千年文化宝库的钥匙。

篇11

《语文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式,内化为优秀的语言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的修养。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近年来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一、什么是经典诵读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在人生记忆中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

二、经典诵读对提高语文素养的作用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可以入诗,但是惟有汉语言一进入诗词,就成了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艺术。在诵读与积累中,汉语言文字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技巧都潜移默化进入学生的骨髓,让孩子们的血液中流淌着汉语经典的元素,让孩子的气质中拥有汉语言会散发出令人欢愉的书香气息文字独特的成分。一个在教师的引领和熏陶下积累过大量经典诗文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独特的人文气质。具体说来:

1.经典诵读能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经典诵读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同时,它还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再调动生活积累,产生共鸣,再经过丰富的想像、联想和分析,进而领悟到经典所揭示的生活内涵。通过理解、玩味,得到赏心悦目的、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掌握并遵循这一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表现在:

(1)激感,增强感知能力。情感在经典诵读中有特殊作用,教师的教学情感、作品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牵引着学生步入经典诵读的殿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创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领着他们登堂入室,去发现美、认识美。

(2)提高表达能力,启发思维。在经典诵读中,学生既对作品进行个体感知体验、又通过教师的的引导进行理性分析和口头表达,用口头语描绘经典诗文的形象、经典诗文的意境,分析经典诗文的结构、美的语言,分析经典诗文的社会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口头表达,也使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模糊的、不大鲜明的文学形象,经过梳理后变得更清晰、更鲜明。在分析鉴赏的基础上,如果教师能推荐有关评论文章让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经典的评价,参考别人的见解,便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2.经典诵读能形成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而积淀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和识记背诵。在重视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重视识记背诵。背诵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视觉听觉思维活动的结合,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这样,语言材料就可内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成为终身有用的东西。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古代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记诵,把它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历代的文学大师,无不满腹经纶,具有很好的记诵功底。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抛弃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诵读方法,过分强调理解,轻视识记背诵。我们的经典诵读并非要改掉传统教育中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而是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识记背诵,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感性的语言模型,能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经典诵读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学生的人格

经典诗文所展示的画面,几乎遍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它的内容无不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经典诗文对人性的塑造和对社会风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经典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教化作用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都有重要作用。

4.经典诵读能陶冶情操,端正学生的品行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要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学习,可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三、经典诵读应坚持的原则

经典诵读并非越多越好,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要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在广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中,要做到读有所依,读有所序,读有所据。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每学年,每位学生定出最低要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差异诵读、弹性诵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读有所得。

1.人文性。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既注重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更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挖掘古诗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情画意;其次,让学生选出喜欢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会欣赏、体验其中细腻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