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基础知识要点

中医基础知识要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3 09:19: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中医基础知识要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中医基础知识要点

篇1

根据保护通用模型来实现各种保护装置的功能。设立保护总的故障入口,另外把保护分为4大模块,分别是线路、变压器、母线和发电机,每一种模块中包含了一些具体的保护函数实现各自的功能。本文通过了解继电保护仿真系统的分类及组成对事故中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行为和线路保护及其仿真原理进行分析。

1 继电保护系统仿真技术的分类

1.1 数模混合仿真技术

电网重要的发电机、电动机等旋转设备采用数学模拟方法,重要的变压器、线路元件和直流输电系统采用物理模拟方法,其他电网元件及特性采用全数字实时仿真系统模拟,通过功率连接技术实现全数字实时仿真与物理仿真装置的连接,从而构成兼有物理和数字模拟技术特点,并且能够突破模拟规模限制为特征的实时电力系统数模混合仿真模拟。该技术是实现大电网关键技术突破的重要依托之一,是实现电网关键仿真模拟功能的重要试验验证手段之一。

1.2 动态模拟仿真技术

具有多年的动态模拟仿真技术研究经验,可以实现l000 kV及以下交流系统,800 kV直流输电系统及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变压器、并联电抗器、固定及可控串补、数字式电压、电流互感器等的动态模拟。可开展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试验研究;保护控制装置与通道的联合测试;负荷模型、发电机及其励磁系统参数的试验研究:可控电抗器、静止无功补偿、故障限流器等新型设备的性能及对系统影响的试验研究。

1.3 建模技术

采用统计综合法、总体辨测法、故障拟合法等技术,开展负荷模型建模研究及SLM 综合负荷模型适应性研究;结合机组励磁及PSS参数实测、调速系统实测技术研究工作,进行大电网发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及校核技术研究。

2 事故中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行为的分析

如果在电网故障中,保护装置有不正确动作行为,要根据当时的系统实际运行方式,在寻找到的故障点处模拟相同的故障类型,来计算相关变电站和发电厂的电压、电流及阻抗等值,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分析故障中的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并与录波结果进一步进行核实,以保证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符,从而验证了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与否。利用仿真程序分析电网事故,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继电保护工作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

在电网运行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运行方式,这些运行方式在保护整定计算中,是没有考虑的,也是无法预料的。利用继电保护仿真程序,可以很方便地校验临时方式各种保护的灵敏度,对紧急情况或电网事故作出正确的处理。

3 继电保护仿真系统的组成

继电保护仿真程序就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电力系统各种故障,用故障量来检测保护的动作行为,并能输出各站的保护动作情况。其主要由程序和数据库2部分组成。

3.1 数据库

(1)电网一次系统图。包括所有整定范围的一次电网结构图,应标有断路器状态,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和合闸位置应有明显区别,以提醒计算人员有关保护动作跳闸情况。

(2)继电保护定值库。1)元件参数:电网元件参数数据是用来模拟故障计算时的依据,必须是电网运行元件的实测参数。2)继电保护定值库:与在电网中运行的实际定值一致,包括各种保护的定值。

3.2 程序部分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模拟故障计算、保护动作行为的判断和报告输出等。

(1)模拟故障计算程序:模拟故障计算程序是仿真系统的核心,它应能模拟各种故障类型,并对各厂、变每条线的保护的各种测量值进行计算,如相电压、相电流、相问阻抗、接地阻抗、零序电流、负序电流等。(2)输出报告:比较完毕后,输出保护动作情况报告,并在电网一次结线图上标明保护动作情况。

4 线路保护及其仿真

4.1 线路保护配置原理

110 kV及以下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电网,主要采用过电流保护,某些情况下采用距离保护,甚至是高频保护,并列运行的平行线路采用横联差动保护作为主保护,以阶段式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110--220 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通常采用距离保护作为主保护,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作为后备保护,有些110kV线路也装设l套全线速动保护。220kV线路通常装设2套全线速动保护,采用接地距离保护、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等作为后备保护。

4.2 管理功能

4.2.1 定值单的自动生成功能

当完成系统整定配合后,进入定值单生成模块。程序可根据保护装置类型自动提供一种装置定值单的模板,定值项的值自动取自整定出的定值。定值单可以修改、保存。

4.2.2 计算书自动生成功能

定值整定的整个过程都自动记录在计算书中。手工进行整定计算时,计算书同步显示,清楚地显示每步操作的情况,十分方便。计算书可以查看、保存。

4.2.3 定值单管理功能

可以显示所有生成的系统定值单,也可分别显示正在整定、待执行、已执行、已作废4种状态的定值单。可查阅各定值单对应的装置型号、保护对象、定值单编号等。可以将待执行定值单通过点击转化为已执行定值单,并自动添加执行日期。可以将已执行定值单通过点击转为已作废定值单,并自动记录作废日期。对于已作废的定值单可设定保留期限,到期后自动删除。

5 变压器保护及仿真

5.1 变压器保护的逻辑动作原理

变压器保护主保护的逻辑动作方式比较简单,不管设置的内部故障还是外部绝缘套管及引出线处故障,都只要直接跳开变压器两侧或三侧开关。当变压器发生内部故障时,搜索此变压器上安装的保护,并根据其动作时延进行排序,动作时延最短的即为动作的保护,由于变压器很多保护都是零秒延时,因此有可能2个保护同时动作。当变压器发生外部绝缘套管及引出线处发生故障时则认为差动保护动作。保护变压器防止出现故障和后备保护的动作

情况与线路故障基本相同。

5.2 变压器保护模型仿真流程

系统中的变压器保护是由函数TransformerSimulator来实现的,变压器保护的程序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

变压器保护仿真程序流程图

6 结语

本文以基于逻辑的保护通用为基础,并根据实际保护元件的特点,对各种元件保护原理实行变通和合理的分析,使其更能满足本课题的快速性及逼真性的要求。分别对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及发电机保护中各相具体保护装置明确动作原理及判据,而后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及程序实现,并对其作必要的解释说明,根据各类的保护装置的相互配合,即可仿真实现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仿真。

篇2

基坑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具体说明。

关健词:土钉墙、地铁深基坑、质量控制

1引言:土钉墙在土体的开挖和深基坑施工应用比较广泛。在地铁的深基坑开挖中,普遍采用土钉墙作为边坡的支护,土钉墙的施工质量对地铁后期投入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土钉墙做为一种边坡的稳定技术,与其它的支护形式相比,有着造价较低,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操作方便灵活,对现场作业面的要求较低等特点。在土钉墙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土钉墙支护的重点。本文对土钉墙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2土钉墙支护的原理及特点

2.1土钉墙是将土钉穿过滑裂面,将基坑中边坡的土体进行加固,使土钉与土体共同作用形成一种复合土体,并采用注浆和混凝土喷射的方式,使原土体的刚度和强度大大提高。当土体的受力条件改变时,通过土钉与土的摩擦力,使土体受到土钉拉力的约束,保持稳定。土钉墙是由土钉、被加固的土体、喷射的混凝土层面和一定的防水系统等组成。土钉墙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前的准备、将深基坑的边坡进行修坡、设计孔位布置点、钻孔、按土钉钢筋、注浆、对钢筋网进行捆绑、焊压筋、喷射混凝土、抹坡顶面层以及进行养护等流程。

2.2土钉墙支护的特点:目前土钉墙支护的方法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因为土钉墙支护有其自身特点:土钉的制作和成孔相对简单,容易操作,而且其灵活性较强,便于施工、相对安全。当有些施工场地较为狭小,大型的护坡施工设备操作不方便时,采用土钉墙支护就较为方便;土钉墙适用的基坑范围也较广泛,而且具有稳定性强,支护后的边坡位移小的特点;由于土钉墙的施工比较方便、快捷,所以施工的工期也较短,方便对已经开挖完的土方深基坑进行支护的抢险,在一般工程中可以一边开挖一边支护,基本上不占用施工的工期;土钉墙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费用较低,与其它的支护类型相比对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有显著的效果。

3土钉墙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

3.1对土钉的施工控制

3.1.1土钉墙的土钉孔打完以后,要及时的将孔内的残渣清洁干净。土钉成孔以后,孔内会存留大量的泥浆和残土,如果清除不干净会影响注浆后的水泥浆与孔壁的咬合力度,影响土钉墙的支护质量。

3.1.2对土钉杆体托架的焊接控制要准确严格,土钉杆的托架是土钉杆在注浆以后,土钉杆处于水泥浆柱中心线的保障,土钉杆自身的抗拉作用受土钉杆位置的影响较大,土钉杆只有处于浆柱的中心才能保证抗拉作用的最佳效果。如果土钉杆的位置有偏移的话,拉力就会减小,支护就会产生变形。在实际的施工中,一般的土钉杆都采用15~20cm长的直径为6.5mm盘条围成的半圆,由3根或4根一组对称焊接在土钉杆上,一般每融2m进行设置。这种设置支护托架的方法比较适合卵砾石层和硬塑的粘性土层,而对其它的土层,很难保证土钉杆的位置不发生偏移。所以要将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要采用直径为6.5的盘条,按照1/2孔的长度进行下料,围成半圆形,并要求两根盘条并列电焊。半圆的两端用两根并焊的盘条连接,在半圆的正中加工成土钉直径大的凹槽。支托架要在距离土钉杆顶端0.5m的位置开始,每隔1.5―2.0m设置一道,并与土钉杆焊牢。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土钉杆在孔中的位置发生偏移。

3.1.3要保证注浆完全注入到土钉孔的孔底,注浆时要采用塑料管,由先高速低压的操作方法从孔底开始注浆,要保证水泥浆将孔内的杂物和泥水挤出,直到水泥浆也溢出孔口,然后再低速高压从孔口注浆。注浆时,第一次注浆要采用水泥砂浆,水泥、水与砂的配比要按照要求进行,第二次注浆要采用纯水泥浆,配比也按要求,严格控制。在注浆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注浆的质量,要设专人监测注浆及压力表的数值,从而保证注浆的质量。

3.2钢筋网片的捆绑:钢筋的捆扎和搭接的长度要按照设计要求的长度规范操作,要采用对钩将层与层之间的竖筋牢固连接,横筋与竖筋之间要完全固定。在喷射混凝土之前,要行把保护层垫好,并保证钢筋网与坡体的距离。

3.3土钉拉杆及加强筋的控制

随着地铁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土体的塑性也随之加强,应力开始逐渐向上转移,土钉的应力开始增强,当土体的顶面出现开裂时,土钉所分担的应力更加突出。这时候土钉出现弯剪、拉剪等复合应力,土钉体中的浆体也随之受力。所以要提高土钉的复合应力,就应该增加土钉浆体的强度,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第一次注浆时,把土钉孔中的水泥浆改成水泥砂浆。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延缓浆体的碎裂时间。土钉与加强筋焊接时,横筋与竖筋之间要用扎丝进行固定。

3.4搅拌和喷射混凝土的工艺控制:喷射混凝土是土钉墙支护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它也是土钉墙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喷射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一定要符合标准,要符合土钉墙的施工需求。混凝土的配合比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干料拌合的一定要充分,在拌合和输送过程中要防止渗水侵入,避免发生堵管事故;喷射的混合干料要在喷头部位与水结合,形成混凝土,在进行操作时,要严格控制水灰的比例;喷射时,喷枪与坡面的角度与距离要规范、标准,喷射混凝土形成的墙体表面要平整,要没有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土钉墙的安装要根据开挖的土层,有序进行。

篇3

    根据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堂授课时,首先应对其背景、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详细介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并提高其学习兴趣。其次,对中医护理学基础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等要做重点讲解。尤其是基本操作,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操作进行讲解,让学习更加直观,增强感性化认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些护理操作基本知识。然后,再通过实际操作,把所学知识牢牢掌握。另外,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避免重复讲授之前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把有限的教学学时用到新知识、新技能教学中去,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最后,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课时,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医学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更新自己的知识,多了解、多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真正地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作为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知识的同时,系统学习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常见临床操作技术,为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全面。因此,在备课时,每课时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开始时,要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告诉学生,使他们了解在本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有限的时间内可掌握更多的内容[1]。其次,丰富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是一名教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对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然后再对问题的难点、重点进行详细的解答,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明确基本概念。中医护理学基础基本概念多,容易混淆,在课堂授课时可以结合实际病例深入浅出地做好这些基本概念的讲解工作,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一门中医学基础学科,是高等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其理论性强、基本概念繁多、内容抽象,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在教学改革中,要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教与学并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比如说在讲授放血疗法等基本操作方法的时候,可以事先选择好适宜此方法的学生为演示对象,进行现场讲解并演示,把此操作的要点讲明,亦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其次,要以中医护理学基础为支点,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各学科知识,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另外,要注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抽象、枯燥,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如中医护理学的一些基本操作,比如艾灸、拔罐、针刺、刮痧等内容,可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式,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有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在理论联系临床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努力,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后期的临床各学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

梳理课程时,不要还是照着课程学习时那样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挨着读,而是要把重点放在综合归纳上,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贯通和融合。梳理的内容还是三基为主,但是最好是以病证为纲。而且,熟练程度要达到这样的水平:关上书本,随便提及某一病证,要能够说出其相关的概念、基本的病因、中西医诊断要点、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和常用的方剂、腧穴处方。这样,你的临床见习前的基础知识才算准备好了。作为临床带教老师,我本人认为,临床见习的学生不应该再问诸如慢性钱表性胃炎怎么治呀?风湿性关节炎怎么治呀?等等这些问题,应该是带教老师来问学生,由学生进行回答。你专业学习了持续了三年,都学了些什么?见习前,都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见习后第4学年,重点是临床课程的学习。这个中间的过度,就是10周的见习。见习时,你可能第1次亲自接触病患,第1次在门诊、病房写病历,第1次被人称为“医生”新鲜感沉淀之后,就只剩下日复一日的日常工作。但是,这些医疗的日常工作,其实是一个关于你的临床思维的初步训练。这个时候的带教,不会特别重视对你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是重视你思维的启迪和技能的锻炼。如果你的基础知识准备不到位,带教老师不会为你进行相关补习的。

其次,要注意尽快掌握必要的医疗常识。最重要的是,要尽快熟悉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门诊工作制度、病房工作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处方制度、查访制度等等,还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纪律;另外,还有具备起码的无菌观念,不要揭开盖子后,伸手就去抓去拿;不要把东西随手乱放,把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淆;再有,尽快熟悉电脑系统,尽快熟悉处方、检查申请、结果查询等相关操作。当然,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凡是不要自作主张,也不能凡事不闻不问不去管。注意处理好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和医生之间的上下级关系。

第三,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行为。进入临床见习,一定要记住,这里是医院,不是课堂。不能把课堂上一套移到医院里来。比如,在课堂上,你积极发问,随时表述自己的看法,但是在医院里,一切要以工作为重、以患者为主,不要随时发问。这边病患排队十几个、或者有大出血病人正在抢救、或者患者晕针昏倒,这边你还在问这个脉象是弦还是滑,这个舌尖是红还是紫之类,除了妨碍工作,并无半点益处。又比如,不顾场所,当着病人的面,问这个症状是不是癌症呀?预后不好呀?这个药副作用大哟!给人缺乏专业素养的印象。还有,带教老师正在和患者或患者家属对话,你冒然插嘴,问个不停,直接影响工作。甚至,有见习学生在工作时间嘻哈打闹、遇到异常情况失惊打怪、出了问题当着病人就相互责难,等等这些都与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形象不相符合。

篇5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 继承 创新

 

1问题

1.1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人学后对中医没有兴趣

    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当中医课程开课后对中医药没有兴趣,不愿学习中医,认为难懂不好理解。

1.2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学习中对中医药课程产生厌烦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中医没有兴趣,产生消极厌烦情绪,成绩普遍较差。

1.3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对中医产生怀疑

    一部分毕业生进人实习时,遇到病人时不知如何诊脉、识证、立法、用药,即使勉强处方,都要根据西医的诊断指标辨病用药,疗效极差,因此对中医产生怀疑。

2原因

2.1中医院校招生的误区

    中医教育从历史上都是以家传,师传形式为主,20世纪50年代随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地创办了中医学院,随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创办了中医学院,但是,由于近代一直是以西方现代医学占主导地位,招生的质量和要求模糊,时至今日,中医药院校的招生仍然采用西医药大学的招生标准,从理科学生中招生,这就给中医药的发展和前进埋下隐患。中医药来源于传统的中华文化、人文科学,没有中华文化底蕴,就无法理解经典中的哲学理念和人文自然,要学好中医也很不容易。

2.2中医院校的教学课程设置顺序有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中医药教育要以中医药为专业,理科学生本来就对中医药很难发生兴趣,而中医药教育的教学课程设置顺序不合理,学生一人学首先灌输的是西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外语,由于理科学生对现代医学接受能力快而强,一开始就把思路和观念引向现代医学,当以后进人中医药课程时,文科知识差,观念转不过来,对传统经典文化没有兴趣,逐渐产生厌倦心理,随即失去信心,甚至误解中医学术。

2.3对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进行客观化教学模式改造

    中医学基础理论首先是继承,功底扎实后才可创新,一味追求现代化而把中医基础理论看作是滞后的,缺乏细胞、分子以及基因等微观水平和现代科学试验,从而进行客观化教学模式的改造,完全割断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的联系,使学生思维西化,对中医产生厌倦和怀疑。

2,4临床实践课程少,纸上谈兵多

    中医毕业生要注意临床实践,跟导师临证治疗,让学生树立起信心,不要让西医的诊断指标牵着鼻子走。毕业论文追求分子水平,基因水平,把西医现代化的东西全部搬到中医中来搞中医药现代化,失去主次,造成毕业生不懂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来辨证施治,结合西医的诊断、生理、病理等知识取长补短,或中西结合提高临床疗效,追求纸上谈兵,结合不到临床实践,失去了中医学的生命力。

3改革

    目前中医药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近几年,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政策极好,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1中医药院校招生改革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学术体系,所以招生方式也一定要有区别,一定要从文科生中招生。

3.2中医药院校要以中医教育为主

篇6

2013年5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我院全面应用实施了第一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运行),通过方案的应用,使护士在工作中更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通过实施观察、收集资料,定期分析、评价、总结方案实施情况,不断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有利于中医护理走向标准化,明确了中医护理的发展方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思考,现报道如下。

1 优势病种实施应用的基本情况

1.1病例分布情况 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等13个优势中医护理方案在我院应用实施311例,进入临床护理效果评价293例,评价率达到94%,其中18例因转院、转科或自动出院等原因未给予效果评价。见表1。

293例患者中,男性136例,女性157例,男女比例为0.86:1;年龄26~86岁,平均61.2岁,住院天数13~17.9d,平均15.1d。

1.2主要应用中医护理方法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饮食调护、腹部按摩、太极、八段锦锻炼、穴位按摩、情志护理、排便指导等。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穴位贴敷、针灸、中药热奄包、穴位按摩、耳穴贴压、拔罐疗法、梅花针扣刺、中药湿热敷、艾灸、穴位电刺激、穴位注射等。

2 实施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观察及存在问题

2.1医院收治的病种中,根据地方区域和人群体质特点,部分病种未按国家中医药中管局2010年《22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的病种的证型进行分类,293病例中补充证候诊断的病例数为66例,占22.5%。也就是说这些补充证型的患者使用了中医护理方案,导致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存在一定的偏差。

2.2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评价客观性不强,因实施病例中大部分患者对同一症状使用了2种以上的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治疗,评价主要以患者症状是否缓解为主要依据:①不明确具体是哪一种中医护理技术效果较好;②患者的感受有差异性,评价没有量化。

2.3护士人力配置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中医医院护士除完成静脉输液、物理治疗等西医护理工作外,还要为患者提供中医护理特色治疗,如艾灸、火罐、穴位贴敷等,有大量的护理工作量,但中医医院的护士配置与西医院没有差异性,虽然满足床护比1:0.4,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中医护理特色服务的扩展。

2.4在对中医护理服务中沟通不到位或治疗后的病情或效果观察不及时,影响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如耳穴贴压,部分患者耐受不了按压疼痛而不愿意做该项治疗;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因怕弄脏床单、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麻烦家属等不愿意进行灌肠治疗。

3 对策及建议

3.1建立中医护理重点专科细化的考核标准 提高科室对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的认识,加强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的规范化培训,尽可能较少人为因素和偏差。建立考核标准有利于中医护理专科服务水平的提高,陈晓蓉[1]等开展了"重点专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构建"的研究,制定了包含组长管理、中医护理管理和应用、护理学术水平3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重点专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我院制定的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质控标准中,包含了业务查房、理论讲课、操作考核、健康教育等,并且细化了以上考核的具体要求,加强中医护理内涵的建设。

3.2加强护士中医基础知识和辨证施护能力的提高 中医院临床护士中医基础普遍薄弱,主要与中医药院校培养中医护士较少,又有部分中医护理毕业生被分流到了西医院,中医护士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另外,部分中医药院校的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少、学时比重低,也不同程度制约了中医护理培养的人才质量。到临床以后,又缺乏资深中医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目前护理的专科护士全国不断增多,对于中医院的专科护士,应该加强中医专科护理知识的系统培训,提高护士辨证施护能力。我院开展:①新进护士中医规范化培训,并按学历进行分层培训,培训周期为:本科1年,专科3年,中专5年;②工作不满5年护士每周利用周二的17:00~17:40进行集中授课,一课两讲,做到工学两不误,对中医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培训;③在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护理业务学习中要求高年资护士主持,主要为指导责任护士辨证施护、指出不足之处。通过以上强化培训,护士中医基础、辨证要点、中医保健养生等中医临床护理知识得到全面提高。

3.3建议构建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客观指标体系 中医护理重点专科自2011年开始建设,第一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应用,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为关键词经"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有张素秋[2]、孙红[3]2位作者论述了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以"中医护理方案"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有24篇相关文章发表,其中23篇均为某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情况总结分析,仅有暴银素[4]提到在肺胀病稳定期中医护理中应用了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标准表、修订的呼吸困难量表、成人COPD-QOL 评分表或WHOQOL-BREF 简表测量患者的生存质量积分、采用COPD-ESQ 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满意度情况等客观量表进行效果评价。为中医护理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模型。

参考文献:

[1]陈晓蓉,韦森,高梦徽,等. 重点专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的构建[J].四川医学,2012,06:1089-1091.

篇7

1 激趣引题,深入探究

《中医内科学》的历史沿革部分,主要阐述对疾病认识的发展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指导性材料,因而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沿革内容枯燥,部分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因此,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激趣引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对病证认识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让学生讨论并提出各自的观点。如在“中风”一节中,笔者提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病证及治疗方面是如何认识的?你们认为最具影响的认识在哪方面?今天看来还有哪些局限性?需要做哪些补充?”等问题。学生积极阅读教材,讨论热烈,大部分学生给出了各自的答案,最后笔者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历代医家对中风病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认识的提高,各时期对中风病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入和完善,如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多,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主;唐宋以后,中风主要以“内风”立论,成为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对现代治疗中风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最后,学生讨论热烈,提出了“内风和外风能否兼夹导致中风病?风为六之一,除了大家熟知的中风、中暑之外,是否还有中寒、中湿、中燥和中火?现代医学对中风是如何认识和研究的?”等问题,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大胆创新的探索热情,为进一步学习、研究中风病打下了基础。

2 师生合作,共同探究

病因病机部分内容比较抽象,牵涉到中医基础理论,特别是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等相关内容,掌握好这些知识,才有利于从根本上理解病因病机,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打下基础。笔者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到该部分的教学中,从整体上把握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其自主性。在探究中把学、思、疑、问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促进学习。对于普遍性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合作探究,留到下一节

课解决。如在讲解“咳嗽”一节时,部分学生对咳嗽与肝、脾及肾有关不好理解。笔者提醒学生,“能否找出四脏相关的共同物质基础?肺与肝、脾及肾是否存在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经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大部分学生很快就联系到“气”,气使得四脏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互相影响,气的病理变化是四脏与咳嗽相联系的共同物质基础,咳嗽是四脏气病理变化的一个方面。通过讲述气的生理及病理特点,结合脏腑与气的关系,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了咳嗽的病机要领,对病因病机的分析能力提高了。

3 辨识比较,强化探究

证治分类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对证型的辨识及方药的选择方面,由于症状交叉、重叠较多,要抓住要点,辨识清楚,并不容易。笔者首先对某病证相关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作简要归纳、概括。以病为纲、病证相为目,理清疾病证候主次,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要点。既避免了主次不分,又不至于遗漏主证。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学会举一反三,分析较复杂的兼夹证型或变证。例如,在讲授“腹痛”的证治分类时,笔者提出:“如何辨识‘寒邪内阻证’和‘中虚脏寒证’引起的腹痛?选方用药上有什么区别?”大部分学生从腹痛的病史、疼痛性质、持续的时间、缓解的方式以及疼痛时伴随的症状等方面加以区分,掌握了这两个证型的辨识要点和处方用药的异同。有同学进一步提出“寒邪内阻和中虚脏寒证能否转化?若既有中虚脏寒又兼有寒邪内阻,可能出现什么症状?又如何治疗?”等问题。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证治分类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深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简化了教学难点,学生从探究中也获得了乐趣。

4 实践评价,探究反思

《中医内科学》的病案教学是学生去医院实习之前的“模拟”课,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大量病案分析与研究,能更好地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拓展了学生独立思维空间,巩固和扩大了知识面,吸收、内化知识的能力也增强了。笔者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灵活地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到医案的教学中,营造一个学生亲身临床的环境。如在感冒病案教学中,首先选用较典型的风寒、风热病案,先要求学生分析病案记录,各自写出病名、证型、治法和处方用药,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各自的治疗方案和依据,之后与名医治疗方法对照,找出自己的差距,这样学生对病案的理解加深了,也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把“死”的医案学“活”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气虚感冒、血虚感冒等兼证病案,使学生知常达变,了解临床疾病变化的复杂多变性。笔者体会到,病案的讨论、分析和横向比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还锻炼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基础知识与实际运用融会贯通,为尽早建立起正确的临床思维打下了基础。

篇8

经络腧穴学是学习针灸学的重要基础课,经络学说不仅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也是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基础,其内容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医临床各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目前,各中医药职业院校均有开展经络腧穴学课程,高职高专主要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职中专主要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分布于各相关的中医类专业,其专业层次(不同学年制)和课程设置跨度比较大,而该课程知识点范围大且较为稳定,各类职业(执业)考试也常常涉及该课程知识点,因此,为保证中医药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势在必行。

1编制试题库的必要性

编制试题库是实施教考分离的前提条件,教考分离制度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2]。目前的考试制度不利于教学相长。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偏差大,缺乏自主学习积极性,教师出题也无章可循。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有助于考试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促进中医药职业教育教考分离,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提高自身医学素养的同时,也迫使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的编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实用技术型中医药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1.1促进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在教学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否则,学生的医学基础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编制试题库,是一项长期的、基础的且十分重要的教学建设。教考分离已经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而高质量的题库就是其保证[5]。编制试题库,有助于防止教师授课的重难点掌握度拿捏不准,也能较大程度上防止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并没有真正实际掌握医学基础知识。1.1.1有利于教师加强专业素养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这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专业层次的教学大纲,设置不同的经络与腧穴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理论和实训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针灸学相关基础知识。不同专业层次的教学,这就直接要求教师要深刻熟悉教材和各章节知识点相关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讲授不同的授课内容,尤其是重难点知识掌握比例和程度则需要因专业制宜、因学生制宜。上述内容,均要求专业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养训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根据每次考试的结果导向分析,有助于教师分析判断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在哪里,有助于教师把握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修正教案和调整备课思路,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授课时间分配。1.1.2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由传统考试模式变为试题库任意组题考试,学生不再抱有侥幸考试心理,从而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更加努力夯实针灸学基础知识。同时,试题库的内容和更新均与教材更新变化和各类职业(执业)考试相衔接,与社会联系紧密,一改过去与社会脱钩的现象,这就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和氛围,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力也就更加明确,学生才能真正自发地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也为学生将来就业后再深造打下基础。同时,根据每次考试的结果导向分析,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分析判断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在哪里,有助于学生自我检查和加强。

1.2保证考试科学化与规范化

经络腧穴学是学习针灸学的重要基础课,专业知识点相对稳定,题量也相对较大,编制试题库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传统出题模式和考试一刀切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也不能有效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无法保证考试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而编制试题库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考试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在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出题方面,每套试卷里的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出题比例、难易程度都应当遵循相应的规律,而传统考试方法很难有效保证其出题的科学化。同时,在考试方面,不同专业层次、学年制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知识点的范围与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编制试题库,可以从教学大纲、专业知识点掌握范围和试题难易程度等多方面做出相应标准,避免教师根据自己主观意愿进行命题[3],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出现偏题、怪题和重复考点题等问题。

1.3顺应考试信息化发展趋势

目前,全国教育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一是可以推动考试无纸化进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期末考试、模拟职业(执业)考试,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同时,学生的答题试卷可以根据计算机程序给出相关试卷分析和综合判断,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据此查找薄弱环节并巩固复习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二是减轻教师负担,避免试题录入、出试题、改卷、试卷统计和分析等重复工作,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三是可以更快地融入教育信息化洪流,也为下一步教育教学的数字网络化和开放、共享、交互做铺垫,促进与各中医药职业院校的学习和交流,了解自己学生的综合水平。

2试题库编制思路

2.1确定命题原则

试题库编制思路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命题原则。命题原则是编制《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的最根本保证。命题原则在最大程度上能保证选题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分析和应用能力,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知识和技能水平。脱离客观评价标准的试题,很难保证试题库试题质量[3]。命题原则主要由与针灸学相关的资深教师讨论后确定。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层次(学年制)《经络腧穴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学时、教材内容、教学难易点等方面,对试题库入选试题进行标准设置。

2.2确定命题范围

命题范围实际就是指具体考什么,学生需要掌握、熟悉或者了解哪些知识与能力,最终以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展现出来。2.2.1确定命题范围的考虑因素在确定命题范围方面,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不同专业方向层次(学年制)、所采用的教材、学时安排、各章节知识点及考点分布。1)专业层次和学年制方面: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开设经络腧穴学课程的专业主要是中医专业、护理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和康复专业,由于专业方向不同,学年制有三年制、四年制和五年制之分,因而这些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也各有侧重。中医专业主要倾向于基层全科方向,康复专业主要倾向于基层康复理疗师方向、护理专业主要倾向于护理方向,针灸推拿专业主要倾向于针推方向。这几个专业对腧穴知识点掌握程度和实际临床针灸操作要求各有不同。2)教材方面:目前,高职高专主要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职中专主要采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3)学时方面:学时范围大致在36~108学时。4)根据教学大纲和上述几个方面,各专业《经络腧穴学》的实际授课内容和各章节需掌握的知识点也分别有所侧重。只有结合以上主要因素,确定了命题范围,才能有效梳理各章节知识点与考点分布,既做到各个知识点有其独立性,又做到整本教材内容前后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让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实际掌握相关医学基础知识。2.2.2制定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的内容需要涵盖以下主要方面:考试要点(考试覆盖范围)、考试目标(识记、理解、运用)、难易程度、试题题型、试题分值。同时,除了上述内容,还要注意试题答案的科学性。

2.3确定命题类型

在命题类型方面,目前常用的题型种类大致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次解释和简答题等,主要涉及主观题和客观题两大类。而这两大类题型的分值比例与所涉及知识点的难易度比例,都必须结合各专业方向层次(学年制)《经络腧穴学》的要求进行相应设置。梳理各知识点的重点与难点,有助于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或出现偏题、怪题。同时,在题型种类和题型比例等方面,除了常规的试题类型与试题比例外,我们还要注重与主要的职业(执业)资格考试等进行衔接。中医药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取得职业资格。因此,学生对考试知识点、难易程度以及考试题型等相关内容的熟悉,将有助于学生考试成功,从而获得从业资格[2]。

2.4注重时效性

建立试题库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确保题库具有时效性,不能一成不变。编制试题库应当根据教材的更新、职业(执业)资格考试以及教育教学的变化,适当优化选题策略,按比例适度调整题库相关内容[4]。综上所述,中医药职业教育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的编制对于教考分离和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培养应用型中医药人才,必须结合中医药职业教育院校实际,以顺应学科发展和学校需求为主。因此,经络腧穴学试题库的编制应当以基础性和综合性为主,公正客观地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与能力,尤其以满足基层中医药人才需求为主,最大程度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袁宜勤.经络腧穴学(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06(6):1-2.

[2]吴述银,陈洪琳,江志阳,等.医学院校课程试题库建设实践及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147-149.

[3]张永臣,申伟.经络腧穴学试题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87-88.

篇9

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并重新整合基础上,通过在课堂上模拟临床处理疾病的过程,或以专题讨论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临床问题,从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法,这无疑会为课本知识与临床架起一座桥梁。为了解该法教学对中医临床课教学质量的影响,笔者在本院部分班级的中医儿科教学中进行了运用,并与同年级同程度运用中医传统教学法教授中医儿科学的班级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临床应对疾病的能力,而且学习兴趣和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研究对象

均为本院2004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共计119人。其中中医班82人,针推班37人。就以往中医各科平均成绩,中医班略高于针推班,但无显著差异。为能使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选人数较少的针推班为实验组,中医班为对照组。

2 研究方法

2.1 课程及学时

2组学时均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每班54学时。在该年级第6学期开设中医儿科课程。

2.2 教学方法

2.2.1 实验组

①中医儿科学总论基础部分(10学时):两班教学方法相同,均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②各论疾病部分的教学:每次2学时教学(100 min)中,60~80 min以提问、讨论方式分析上节课所留给同学的病例,以20~40 min讲述下一个疾病的概念、诊断、病因病机。讲述中要突出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病因病机最初由教师概括讲解完成,逐渐转变为要求同学能通过自学,概括、总结、补充完成。每章节其余部分自学完成。每次课后,将所选的该节病例打印并下发每位同学,要求下次课前单独完成或小组讨论分析完成。③分阶段选取已学过疾病的患儿,将患儿及其家长请到课堂。同学则在教师指导下,模仿临床具体分析处理。本学期共5次,由教师示范为主逐渐发展为同学自行处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患者的选择,由病种单一、表现典型的病例,逐渐到疾病表现较为复杂不典型的病例。

2.2.2 对照组

基本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后归纳总结。

2.3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2.3.1 考试

2组采用同一试卷闭卷考试,考场、考试时间及监考均由院科教办统一安排。

转贴于

2.3.2 试题

题库出题与自主命题结合。题型及内容包括:客观性试题(选择、填空、判断、词解),占60%,主要考核学生对中医儿科学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及记忆;主观性试题(简答、论述、病案分析),占40%,测试学生理解、综合分析、判断及应用的能力。出题后作标准答案及采分标准送科教办打印备案。

2.3.3 阅卷及评分

考试结束后由科教办及考务人员将两班试卷混合密封,分订成4本,交阅卷教师按标准答案及采分点统一流水阅卷,阅卷完毕将密封试卷交科教办启封,按学号分班、登分。

2.4 统计学方法

2组的考分符合正态分布,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见表1)表1 2组成绩比较(略)

4 讨论

表1显示,①两组总成绩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分析的应用能力。②两组客观性试题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不但不会削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反,学生通过记忆运用理解掌握的良性循环,使知识的记忆得到加强。③病案分析题及综合性论述题,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临床应用能力存在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模拟临床思维教学法中对大量病例的分析、比较、讨论,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应对疾病的处理能力;而对照组学生以硬背、死记为主,缺乏独立分析、思考的锻炼,所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篇10

Abstract:Starting from present existent problems,it puts forwards that TCM case teaching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to TCM theory,and to some extent improve shortcoming in clinic,helpful to training of TCM thought model of collegial students.

Key words:medial case teaching;TCM education;thought model

中医医案最早见于汉代名医淳于意,名为《诊籍》,当时记述较为简单,只是对一病一方的简单记录。经后世不断发展,数量不断增多,理法方药日渐齐备,至清代已初步形成规模,并成为临证医学的一大分支。医案的出现,是著名医家以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临床的实践记录,对于后人学习和借鉴提供了鲜活的实例,使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得以更好的融合,对中医临床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不少医案,因贡献巨大,而被后世奉为名著,如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

1 医案教学的必要性

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所云:“中医之成就,医案最著”。诚然,医案的内容真实,形式活泼多样,以简朴的语言记述了各种疾病的特点、辨证要点及理法方药,可以充分体现一代名医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它几乎是以随笔的方式,对深奥的经典理论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进行了深刻、生动的阐述和诠解,它的应用价值远远地超过了医案的本身。人们通过阅读医案,得以有机会了解各位名家,并感悟中医基础理论的奥旨。一些名家还将自已的读书体会标注在医案里,这便形成了医案评注。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对辨证、用药等难点逐一作出注释,逐步发展为医案助读。经过以上形式的修饰,使医案学习变得更加浅显,易读、易懂、易记,这一直接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形式也非常容易被初学者所接受,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医案可以使学生能有机会直接与名家对话,体会中医药的疗效,增加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加深对原来学习过的知识理解,温故知新,掌握名家的辨证方法与技巧、用药特点、经效验方,对于逐步培养中医思维模式也是十分必要的。循序渐进的医案学习,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开拓视野,增加认证能力和用药技巧,是短时间内提升辨证水平的最便捷方式,不失为学习中医一条捷径,这也是近代医案层出不穷的根本原因。

2 医案教学的优点

目前中医基础与临床教学的严重脱节,是近年来中医教育严重滑坡的主要原因,而医案教学恰恰可以弥补这一弊端。首先,医案是理论和实践相衔接的最好桥梁。因为医案多是医家对于个人的医疗经验进行总结而成,其内容从基础到临床,从辨证思维到具体用药,均比较详备,它既不是一味的说教,也不是单纯的记述疾病诊治,而是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医案中对于中医的病机特点及病机形成,多做出必要的阐述,并用中医基础理论来加以验证,这样一方面便于初学者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另一方面,也便于初学者能从较烦杂的症状中找出中医辨证规律,从而逐渐培养出执简驭繁的辨证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医案教学是中医教学和临床相衔接的最好桥梁。

另外,医案也是培养中医系统辨证思维方式的便捷途径,医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近代人越来越重视到医案教育的重要性,故在医案后的注解中,多注明该病的辨证要点或技巧,对选方用药做了必要的阐述,这对阅读病案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因此它对中医思维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近代一些医家针对中医辨证思维西化等倾向,通过医案分析,对目前中医辨证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剖析指正,在中医思维较为混乱的今天,对维护中医辨证思维的独立性和系统性,更是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大量医案的阅读还有助于开拓视野,改善思维。中医医案由于写作时间不同、各自的经历及研究方向不同,故对于疾病的认识及用药也各不相同,一些医家在用药、配伍及用量方面,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甚至形成不同的流派。因此,通过私淑不同医家,便于活跃思维,开拓视野,对于提升中医辨证水平和形成个人辨证用药风格是十分必要。

篇11

中医护理操作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内容,随着近年来中医学知识的推广,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中医护理操作相对繁杂,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丰富的中医基础知识才能充分掌握,因此传统的培训方案往往培训时间较长,效果较差。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多媒体视频教学逐渐被临床所采纳,本文就视频技术在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丽水市中医院接受中医护理培训的60名护理人员,年龄20~24岁,平均(21.7±0.4)岁,学历包括大专57人,本科3人,职称包括护士52人,护师8人。根据培训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人,两组护士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护士仍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安排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观察组护士则利用视频技术进行培训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1.2.1建立中医护理培训团队

遴选具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和操作技巧的护士5~6名组成中医护理培训团队,团队负责中医护理操作培训大纲和评分准则的制定。培训团队定期对培训进度进行调查,了解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方针,收集护士及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及建议,根据建议进行调整和改进。在培训开始前,由培训团队进行带教老师的挑选,带教老师的工作直接汇报给培训团队,由培训团队进行整体培训工作的调配,根据阶段性的培训结果进行下一阶段培训方向的调整,为带教老师提供建议和方向。

1.2.2制定规程由培训团队

通过角色互换、亲身体验、互相操作等方法了解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的要点,对操作的步骤进行充分理解和调整,为培训护士提供最人性化的培训流程。通过组内讨论制定统一的培训流程,在护理部审批通过的情况下初步录制中医护理操作视频,团队成员内部讨论修改,确保用品齐全、患者隐私保护妥当,操作流程合格,无重复动作,操作定位及手法准确,正反面教材均有充分体现,交付测试团队,了解该视频的培训效果,时间为1个月,收集反馈意见,对视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流程视频严格遵循护理部及培训团队讨论得出的操作流程,以分段法录制,用远镜头拍摄充分体现整体操作过程,穴位等需要局部体现的精细环节则用近镜头拍摄,确保穴位位置一目了然,视频中的字幕、配乐等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烘托操作重点,最终整合成一套完整的中医护理操作培训流程视频,内容包括中药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药塌渍等。

1.2.3培训过程

带教老师除了安排学生跟随学习和课外理论学习外,采用当场实际操作和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中医护理操作培训,培训过程中以视频中的内容为主,详细示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学生不清楚的地方可反复观看培训视频,在实际练习中针对学生不熟练、不清楚的地方进行重点练习,培训视频每个学生发放一份,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增强理论知识和视频教学视频的学习,在集中培训结束后,带教老师可根据学生个体需求不同,针对性进行强化练习,对各个步骤进行分步讲解,尤其是对于穴位的选择、手法动作、手法标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说明,要求带教老师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操作内容,与视频操作相符,避免动作走形。

1.3评价方法

由护理部统一安排考核,内容包括中医理论、中医基础护理、中医情志护理、按摩推拿及辩证施护等内容,每项考核均以百分制计分,分值越高责说明护士的培训效果越好。由培训团队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形式了解护士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问卷不记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P<0.05视为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的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考核结果比较

观察组护士的中医理论、中药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药塌渍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调查的比较

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达到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

3讨论

3.1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护理操作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因此护士的学习速度和学习效果受到中医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影响,即使在培训的同时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也会因为进度不同而影响学习效果,尤其是西医护理院校毕业的护士,在该方面的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3]。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中,带教老师现场操作现场说明,对学生的操作手法进行指导,一对一的培训虽然具有个性化的优势,但局限性较强,带教老师不可能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进度来进行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操作时往往一知半解,而课后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时又缺乏标准的参照。此外,带教老师的操作、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差异,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3.2视频技术在中医护理培训中的意义

利用视频技术的可重复性、全面性,可以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学习依据,在课外时间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也可以参照视频加深记忆,避免了带教老师和学生不同步的问题。培训团队在视频拍摄的过程中,也是对中医护理手法的一个规范,避免了长期形成的陋习对学生的影响,为学生和带教老师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参考。教学视频能够永久保存,这对于以后的中医护理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3.3视频技术教学提高了中医护理操作培训的效果

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观察组护士的中医理论、中药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药塌渍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护理操作上来说,护士能够从视频中学到更标准、规范的操作动作,对于不理解、不熟练的地方也可以跟随带教老师进行强化练习,充分的实现了课堂、课余时间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4视频技术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

从调查来看,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达到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说明视频教学更符合护士的学习需求,护士能够在课外时间也接触到护理操作的学习内容,加速了学习进度,提高了学习效果,视频技术生动的传达方法也更符合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获得了护士们的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贺霞,蒋谷芬,彭丽丽,等.我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的探讨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17(4):139.

[2]李佳.中医院护士的中医内涵培养探究[J].中医药导报,2013,19(3):123.

[3]张广清,罗丽霞,叶凤梅,等.中医护理操作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0,1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