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投资决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3 09:19: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证券投资决策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证券投资决策

篇1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经济租金是扣除全部成本后的净额,这些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储藏成本等,而且包括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经济租金是扣除了资金的机会成本之后的利润。根据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竞争促使经济租金趋于零。

篇2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3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 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 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4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5

近年来,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行业周期轮动的现象非常明显,因此,实时性的证券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从现阶段的社会形势来看,资产配置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一些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对资产配置的观念不一,造成很多人的意识混乱,因此,研究证券投资中的资产配置决策是很有必要的。

一、资产配置

(一)学会自我判断

所谓的资产配置,就是将投资者的喜好与资产利润相结合,形成一个两方面都满意的最佳组合形式,而资产配置的优化便是进行证券投资的根本目的,通过合理组合,规避风险,获得利益。证券投资实际上属于一种金融投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全球经济情况。现阶段的一部分购买者信心较强但成功率不佳,而对信息了解与分析的不够全面,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投资人不能受到市场上隔离效应、羊群效应、动量效应等效应的影响,只有形成自我判断,才能提高投资成功率。

(二)运用分析方法

证券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运用比较普遍的便是基于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与此同时,还要对比企业的价值形式,进而将其对证券的影响分析出来。另外,技术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通过计算机等先进设备,能够实现对一段时期内数据的快速分析,并制作出图表,方便观察数据的变化规律。听取专家意见也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全面掌握信息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断。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风险与收益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只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够得出更细致的分析结果。

(三)选择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两种,公募发行与私募发行共同组成一级市场,而二级市场主要指的是证券发行以后形成的流通市场,从交易形式的角度划分,还可以分成店头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对于投资者来说,任何一种证券的安全性都与其他证券有所差异,在对其进行选择以前,需要先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再决定购买,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证券投资

(一)投资规划

在很多证券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基金绩效理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理论体系。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是其财务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体上可以分成直接与间接两种,前者与后者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合理科学的进行投资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因此,投资者需要将投资的风险与收益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在得到最大收益的基础上,尽可能规避投资风险。

(二)决策方法

纵观现阶段全球性的资产管理情况,与区域配置、规模配置以及风格配置相比,行业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合理的证券投资方法,是要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与收益相结合,并以此进行综合分析,衡量投资过程中能够获得的利益情况,最后选用最佳的投资决策方法。从根本上讲,证券并不是一种适合长期持有的投资品种,一旦市场比较有利,就需要适时出手,但与股票相比,证券的安全系数还是相对较高的。在证券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用于判断证券能够获得的期望报酬,有利于投资者对证券价值进行全面计算,从而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方案的选择。

(三)投资风险

证券作为一种资产投资方式,必然会存在一些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可以被分成系统与非系统两种主要风险类型,其中,系统风险是证券市场上始终存在的一种风险,这种风险不可避免,也会对企业产生直接影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投资者在决定投资证券以前,就需要做好承担这种风险的心理准备,而非系统风险则可以运用一些方式来降低,甚至规避。

(四)价值形式

经济的变化存在周期性,主要指的是在特殊经济环境下所形成的特殊现象,行业轮动周期便是其中一种。对于投资者来说,进行资产配置以前,需要对想要购买的证券进行全面了解,而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其一是资本资产;其二为非耐用可交易资产;其三为保值资产。而房地产属于多种资产形式的结合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以前,需要对自身资产收益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好绘制出每个月的资产动态分布图,从而判断市场变化与收益波动率的稳定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产配置,帮助投资者进行相对较正确的投资决策。

三、结论

证券投资是当前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相比于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更加安全,而相比于国债投资,证券投资收益更高。但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证券投资仍然是遥不可及的,其原因便在于其中的风险性。想要在证券投资中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实时分析,而且要全面分析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市场动态,进行及时操作。另外,当前也有很多专业的理财人士,投资者可以雇佣这些专业人士帮助分析市场,以期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篇6

羊群行为指的是:一个投资者原本计划实施某项投资决策,但由于观察到其他投资者没有进行此项投资,因而取消该计划。各类投资者们相互学习与模仿,从而导致在某段时间内,买卖相似的股票或同时进出股市,群体意义上的羊群行为就出现了。

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导致羊群行为的最主要原因是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过高。假使投资者能够很容易获得市场中的所有信息,那么他不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决策。但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中,信息的容量巨大且变化速度非常快,其中的真假信息也无法辨别。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很难及时获得准确的、完整的信息。即使可以获得,也往往要承担包括时间、精力、经济等巨大的成本。因此,投资者往往会选择观察他人的行为这种“廉价”的观察方式,从他人的交易行为中获取信息,作为个人投资决策的基础。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并不是个人投资者的专利,因为专业投资者也同样如此,“共同承担责备效应”(Blame Sharing Effect)是主要原因。这里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金融市场中的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管理者所管理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属于自己,基金管理者的报酬是基于管理资产的规模、投资绩效、基金经理的声誉等各种因素。如果某一证券投资基金的表现比同业其他基金出色,那么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将获得额外的报酬。这里再假设基金经理是风险厌恶者,那么他们就有相互模仿的倾向。因为如果决策者逆流而动且失败,那么这一行为通常会被现行激励制度视为能力不够的表现,基金经理会因此受到责备甚至惩罚;但是如果他的行为与大多数人一致,即使失败了,通常也不会被处罚,因为大多数人都做的不好。如果市场中有许多的基金经理都采取模仿行为,那么“羊群行为”就形成了。

金融市场中的大量证据显示,参与羊群行为对于主体不利,积极参与羊群行为的投资个体在市场中获得的收益率比较低。参与羊群行为的投资者最多只能获得不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大多数投资者连市场的平均收益都达不到。因为即使跟随“羊群”,也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和迅速的决策能力。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要想获得一个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必须在“人云亦云”的格局中保持独立的思辨能力,要能够承担群体压力,充分了解所投资的资产,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的风险。

因此,要想能够切实消灭由于“羊群行为”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在此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投资者要正确理解证券市场,充分认识证券投资的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最为重要的。投资者应该在对证券市场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再入市交易。“股市有风险”不只是一句空话,收益永远都与风险相伴随。不能认为证券市场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获利的市场,更不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购买股票。个人投资者要多学习证券市场投资知识,积累投资实践经验,多关注了解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学习相关的财务法律知识等。只有在掌握了相关的信息、知识结构的时候,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才不会盲目,才会有的放矢。

2确定合理的市场投资回报率。从国外发达证券市场长达百年的历史可以看出,投资股票长期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抵抗通货膨胀、让资产增值的办法。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证券市场的平均回报率有多高,从美国200年左右的证券投资历史来看,股票投资年化收益率在6.5%―7%之间。因此不要奢望一夜暴富,但也要知道这样的年收益率其实已经远远超过银行利率、长期债券、短期债券和黄金的收益率。从长期来看,投资股票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回报。证券市场上没有人能够预测明天、预测行情的涨落。惟有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避免短期投机行为,投资者才能够在市场的涨落中立于不败之地,享受复利投资带来的神奇效果。

3注重客观分析,避免凭感觉投资。用“股神”巴菲特的话说,应该像寻找一生的爱人一样寻找股票。当然,投资者可以相信“一见钟情”,但这样投资的结果往往很惨。正确对待信息传播,相信自己的观点,保持独立和创新精神,避免受从众心理的支配。证券市场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和信息,投资者不要盲从媒体或分析家的观点,要坚持在科学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观点和投资理念,但要知道保留自己的观点并不等于固执、偏执。要善于学习,接受新信息。打破心理定势,常用逆向思维,消除过去成功或失败的效应。过去的成功与失败都会在未来的决策中产生影响,使投资者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已形成的理念和思维定势会阻碍投资者的思考,要常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不断地跳出思维。在总结投资经验教训时要保持客观,通过分析自己的投资行为和结果来正确认识自我,合理的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价。

4了解自身固有的心理局限性和认知偏差,对于自己心理弱点,如易受感染、恐惧、盲目乐观等要极力压制和克服,尽力避免。采取适当的行为控制策略,针对人性易于贪婪和恐惧的特点,利用强制或规则来约束自我,建立一套纪律规范来克制自己的弱点,如针对自己的侥幸心理设立严格的止损标准等,并在实践中严格遵守。选择一定的投资策略和技巧,如果投资者自身不具备这些条件,最好不要自己投资股票,可以委托基金管理公司,由基金经理理财,这样既节省时间精力又能保证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篇7

1.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项目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地质勘察、初步设计、投资估算编制等,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然而少数部门偏重于形象工程,又好大喜功,往往会忽略了对项目方案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使得方案选择缺乏科学性、投资估算不够准确、造价控制的总目标模糊,以致使项目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行性等各重要方面无法得到有力保障,这就造成了这些政府投资的非竞争项目的造价规模难以控制。

1.2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容易被忽视

投资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虽然投资决策阶段的费用仅占工程总投资的0.3%~0.5%,但是决策阶段可以控制工程造价大约30%~45%的费用。这些对项目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工程造价及建成后的运营成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决策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环节,所以本文主要研究该阶段的造价管理。

1.3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不力

目前我国承发包体制和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承包商和投资者之间经常会出现纠纷。在工程施工中变更签证的管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控制的难点和重点,而政府工程尤为突出,很多施工单位就在这一环节上大做文章,利用低价中标,而后在施工过程中千方百计增加变更、签证,以获得超额利润。对承包商未能严格执行的合同,工作人员往往不能根据相关合同条款,对承包商进行反索赔,而对承包商提出的索赔又不认真分析其索赔方案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依据是否齐全等需注意事项,不能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

2.决策阶段对政府投资项目造价管理的重要影响

投资决策是指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整个过程,要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各方面的比较和判断,并做出准确合理决定和选择的过程。而正确的投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一般来说项目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项目造价的高低和投资经济效果的好坏。因此,作出正确的决策是合理的确定与控制造价的前提。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来说,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更是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

项目决策正确,也就意味着对建设项目做出了科学的、准确的决断,优选出了最佳的投资方案,达到了合理配置资源,能够合理地估算出工程造价,并且在实施最优投资方案过程中,还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这样就能及时的满足社会的需要,使相关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决策失误时,主要体现在不该投资建设的项目开工建设了,或者项目建设的地点选择出现了错误,或者确定了不合理的投资方案等现象。诸如此类的决策失误,将会给政府和社会直接带来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甚至可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后期进行的合理的工程造价的计价与管理控制已毫无意义了。因此,要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首先要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

2.2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寿命周期,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决策,对项目工程造价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选用等,这些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数据的显示,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是最高的,达到了80~90%。由此可见,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其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其它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在项目的建设过程当中,随着项目建设过程的进展,节约投资的可能性是不断减少。决策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对顶目经济性的影响高达95%~100%。

2.3项目决策的深度影响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也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众所周知,投资决策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按照其顺序可以分为若干个工作阶段,不同的阶段的决策,它们的深度不同,投资估算的准确度也就不同。在项目建议书阶段,这时是初步决策的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一般在士30%以内;而在进行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也就是最终投资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误差率应在土20%以内。随着决策深度深入,投资估算的误差率也是越来越低的。另外,由于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也即是决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及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在通过工程造价的确定与管理控制工作,相应地形成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及竣工决算。这些工程造价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这样的相互作用关系。

2.4政府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管理控制环节

2.4.1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收集准备很多资料,如社会环境、地质情况、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大宗材料采购地等等,对于要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大量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做认真分析,以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4.2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经济等方面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最后提出评价;前面这些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因此,它的全面性、深度、投资估算的准确性,都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明文规定,初步设计的总概算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里的投资估算,两者出入不得大于10%,否则,就要对拟建项目重新决策。

2.4.3全面细致编制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这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主要要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研究是否建设项目,因此投资估算要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如果误差太大,必将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对建设项目准确、全面地估算的工程造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整个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任务。

2.4.4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评价是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规定,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在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以及编制财务辅助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分析指标,考察和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其评价结论是项目取舍的重要决策依据,是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及银行申贷的依据。

2.4.5科学选优

篇8

基于增长期权的房地产投资决策模型

(一)模型的假设

假设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房地产项目价值属于随机过程范畴,并且服从几何布朗运动:

dv=αVdt+σVdW

同时,W也属于随机过程,服从维纳过程,即:

ε是从标准正态分布中随机抽取的值,则dW为均值是0、标准差是的正态分布,因此dW~(0,dt)。dV为均值是αVdt、标准差是σVdW的正态分布,即dV~ (αVdt,(σVdW)2)。α为投资者一年内的预期收益率,α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投资者的实力和具体项目面临的风险获取,若投资者的实力强或者实施项目面临的风险较大,则α取值较大。σ是项目的波动率。简化处理,可以将α假设为常数,αV为房地产项目价值的瞬间期望漂移率,σ2S2为瞬时方差。

(二)模型的参数

由于房地产关联项目之间存在的增长期权与金融期权定价理论中的看涨期权相类似,所以可以采用布莱克提出的B-S期权定价模型对关联项目的增长期权进行定价。房地产项目增长期权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标的资产目前的价值、标的资产的执行价格、增长期权的有效期限、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以及无风险利率,为简化模型参数,本文主要选取这五个关键因素作为分析对象。

(三)模型的构建

若投资者在t0=0对初次开发项目投入资金为I时,具有在T1时期投入M进行后期项目开发的权力,则投资者就拥有了一个简单的增长期权S。那么该期权就可以看作是以标的资产价值为V、标的资产执行价格为M、期权有效期限为T1、期权费用为I的欧式看涨期权。

可以结合投资节点将开发项目分为两个投资阶段,投资示意图如图1所示,t0-T1为项目一的投资阶段,T1-T2为项目二的投资阶段。在t0-T1阶段,在t0点投资I就拥有了在T1时期投资M的权力。根据B-S期权定价模型可知,项目的增长期权必须服从偏微分方程:

约束条件:S=max{V-M,0}

其中:

由此可以得到增长期权的定价公式为:

其中:,τ=T1,V为标的资产的价值,N1(l)为单变量累计标准正态分布函数,M为标的资产的执行价格,r为无风险利率,即增长期权的价值为S。

由于该方程不包含投资者风险偏好的相关参数,可以避免人为等其他因素对项目价值产生的影响,因此增长期权的价值S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初次开发项目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战略价值,提高了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四)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期权评价规则

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的价值等于传统DCP-NPV法得出的项目的内在价值加上潜在的增长期权的价值,即ENPV=NPV+S。所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期权评价规则为:当ENPV≥0时,项目可以投资;当ENPV

(五)房地产开发项目期权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就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影响作了定量描述,不仅可以反映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不确定程度,还可以引导投资者对相对较敏感因素进行特殊关注,有助于投资者对项目进行过程控制,便于投资者科学决策。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标的资产目前的价值V、标的资产的执行价格M、增长期权的有效期限τ、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σ、无风险利率r对增长期权的价值S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比较各影响因素在相应变动幅度所引起增长期权价值的变动情况来确定敏感性较强的因素。

实证分析

(一)项目概况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2002年4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二级开发资质,为中国建设银行AA级资信单位,该企业于2003年以425万元在陕西省一个中等城市取得了一块居住用地为50年的使用权,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的要求,该地块的拟建设规模为4500m2。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还有一集团公司有意出价3900元/m2购买该用地;在融资方面,银行考虑到该企业是初次开发地产项目,愿意提供17%的银行贷款利率,通过计算得出融资产生费用为贷款利息的十分之一。建造成本为1000元/m2,专业人员的费用为建造成本的12.5%,项目其他费用为60万元,管理费用为建造成本、其他费用土地成本、专业人员费用之和的4%,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分别占销售收入的2%、6.5%,项目总工期为1.5年。在与双方洽谈中得知,由于市场的需求,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得到后续项目的开发,且后续项目规模为该项目的3倍。

建设投资费用在项目建设期内的分季度投资计划如表1所示。

(二)传统DCP-NPV法分析

项目开发总价值现值:

(万元)

项目总开发成本现值:

(万元)

项目的净现值:

NPV=1282-1311=-29(万元)

在不考虑后续项目的情况下,得到该项目的净现值为-29万元,根据传统评价方法NPV≥0评价规则,应放弃投资该项目。

由于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得到后续项目的开发,后续项目的开发规模为本项目的3倍。若考虑后续项目的开发的情况下,后续开发项目将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后续开发项目投资计划表如表2所示,由于后续开发项目的建设规模是该项目的三倍,即后续开发项目的现金流为该项目的三倍,简化处理可以得到,后续项目的总成本现值为3933万元,总收益现值为3846万元,即后续项目的NPV为-87万元,根据NPV≥0的评价规则,后续项目的投资也应放弃。

由此得知,不论是初次开发项目还是后续项目,若采用传统DCP-NPV法进行分析,都应当放弃投资。传统DCP-NPV法是以孤立的、非动态的角度分析问题,未能考虑后续项目可能产生的战略柔性价值,若以期权思想分析该项目,采用增长期权法评价,就可以客观地反映初次开发项目所带来的战略价值。

(三)增长期权法评价

若投资者对该项目的决策与后续项目联合起来综合考虑,将该项目看作是后续项目的跳板,这样就会发现项目之间暗含了增长期权。

该项目的增长期权价值可以采用增长期权定价模型得出它的近似解。模型的相关参数设定如表3所示。

将参数代入增长期权模型,则该项目增长期权价值为823万元。即首次开发项目的总价值为ENPV=NPV+S=-29+823=794(万元)。

由此可知,增长期权考虑了关联项目的战略隐形价值,可以避免传统DCP-NPV法评价造成对项目价值的错误判断,提高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文进一步对增长期权价值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分别将各个参数变量在各自价值上下变动50%对增长期权价值S进行敏感性分析。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各个敏感性因素的变化幅度,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该表可以提醒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标的资产价值V、期权执行价格M以及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σ的变动情况,做好项目投资的过程控制。

(四)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增长期权评价项目的价值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相差794万元,评价结论也截然相反。原因在于对于新型房地产企业来讲,首次开发的项目对于建立企业品牌价值、积累后续开发项目的实践经验至关重要,首次项目的成功开发,同时还可以给提高企业的信用级别,从而尽可能降低项目的融资费用,同时还可能获得政府税收方面的优惠机会。而这正是期权思想的战略柔性和管理灵活性所在。而若采用传统投资评价法孤立地看待初次开发项目,投资者就无法获取关联项目的战略价值而错失良机。从企业后续项目的实施具体情况来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根据后续项目的相关信息得知,后续项目的银行贷款利率是13%,融资费用占到利息的9%,管理费用为建造成本、土地成本及其他费用的3%,相比首次开发项目可以得到较大的优惠条件,同时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些效益都是传统评价方法所无法衡量的,但实物期权却可以实现。

但是,尽管实物期权评级方法是一种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评价方法,然而由于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数学形式的繁琐和计算复杂,大大降低了其应用。只有把实物期权评价方法与净现值评价方法相互结合,才能得到既有使用价值也有逻辑合理性的创新的房地产项目评价体系。

结论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评价中,由于传统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投资的不确定性、投资的可逆性、投资的灵活性和投资间的竞争性,会造成项目价值的错误判断,因此,构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对于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评价质量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一个具有多阶段开发特性的房地产项目来说,增长期权价值的存在可以使净现值为负值的项目也具有开发价值。然而,从实际运用角度来看,只有综合运用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综合考虑特定房地产项目的净现值和期权价值,才可以得到更合理和更准确的项目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1.姜礼尚.期权定价数学模型和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舜.期权定价理论及其应用[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洪开荣等.房地产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平,黄安永.基于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孟力,孙威.期权博弈理论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

篇9

一、引言

基金的投资理念就是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对任何一种基金而言,其优劣最终反映在收益与风险的大小上,即如何在其间求得最佳平衡,影响收益率和风险的因素可从四方面考虑,即政策因素、利率因素、市场因素和企业因素,可将它们作为标准层;最后,不同的基金组合构成这个结构的方案层。

因此,采用科学的基金组合决策方法,对于投资基金理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投资者的角度,综合考虑定性与定量的因素,建立了一种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动态规划的决策方法。

二、决策方法的选择

基金组合选择的影响因素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AHP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特点而成为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是,单纯采用AHP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基金组合选择的问题。因为使用该方法的最终目标或是最后形成的结果是从多个构成各异的基金中筛选出一个相对最优的基金作为投资对象。但是,在实际中这种选择是有很大缺陷的,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只选择一种基金作为投资对象是有很大风险的,即使从理论上讲,这支基金在当前形势下可能是综合能力最优的基金。证券市场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即使是最好的基金也有可能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而不能达到最好的投资理财效果。而且在当前的情况下,该基金可能是最优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它可能就不是了。

第二,基民应避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尽量选择含有多家基金的投资组合,以有效分散风险。做投资组合并不是购买的基金多了就是在做组合。做基金投资组合也需要适当控制投资基金的数量。进行投资组合时,基金的数量太少容易造成投资组合的剧烈波动,影响收益的稳定性,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基金的数量太多,则无法提高分散风险的效率,基金组合的安全性并不会因基金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基金的购买数量应该适量,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数量应控制在5支以内。根据市场的行情确定各类基金的合理比例,对于组合中的基金的挑选应尽量避免选择同一家基金公司甚至同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尽量避免选择相同类型、风格的基金和相同操作理念的基金。这就要求所采用的决策方法不仅能对备选的各支基金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要能够对最终选择的多支基金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所以,本文就运用了AHP与动态规划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来解决基金组合的选择问题。

三、决策方法介绍

第一步,运用AHP方法确定基金权重。

首先,投资者根据基金组合选择的子目标和备选基金的情况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一般为3层,即目标层A,标准层C(包括k个准则)和决策方案层P(包括n个方案)。

其次,确定各层因素之间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为了使各个标准,或在某一标准下各方案两两比较以求得其相对权重,判断矩阵利用运筹学家Saaty提出的1-9标度方法来标度。

再次,计算一致性指标C.I。若C.I<0.1,则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否则,重新建立矩阵。

最后,进行组合权重计算,并求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

目标层A对标准层C的相对权重为:w(1)=(w1(1),w2(1),…,wk(1))T。

标准层的各准则Ci,对决策方案层P中n个方案的相对权重为:w(2)=(w1l(2),w2l(2),…,wnl(2))Tl=1,2,…,k。

那么各方案对目标而言,其相对权重可以通过权重w(1)与wl(2)(l=1,2,…,k)组合而得到vi= wj(1)wij(2)(i=1,2,…,n)。这样,便计算出每个备选基金的权重,权重最大者为最优。

第二步,利用动态规划法进行资金分配(假设要从n个基金中选择m个作为投资对象)。首先,从n个备选基金中选择权重得分最高的m个基金并建立动态规划模型maxZ= ui(xi) xi=axi≥0i=1,2,…,m,其中,Z为投资基金获得的收益,a为资金总量;xi为第i支基金的资金分配量;ui(xi)为价值函数。

运用动态规划法来处理该问题时,把对于每支基金的资金分配过程作为一个阶段,把问题中的变量xi作为决策变量,将随递推过程变化的量选为状态变量。

设状态变量Sk表示从第k到第m支基金的总分配量。

状态变量uk表示从第k支基金的分配量,即uk=xk。

状态转移方程:sk+1=sk-uk=sk-xk。

允许决策集合:Dk(sk)={uk|0≤uk=xk≤sk},

令最优值函数fk(sk)表示从从第k到第m支基金资金分配两为Sk时的最大收益。因而可写出动态规划的递推关系式为:fk(sk)= {uk(xk)+fk+1(sk-xk)}fm(sm)= um(xm)k=m-1,…,1;利用这个递推关系式进行逐段计算,最后求得f1(a)即为最大收益,此时对应xi(i=1,2,…,m)的即为从1到m支基金的分配资金量。

四、应用实例

本文以某投资者选择合适的基金理财为例来演示基金组合选择的整个流程。该投资者欲从3个备选基金中挑选2个,总投资金额为100万。在这里仅为提供一种思路,方便起见,把基金的构成尽量简化,因此,我们设定3支备选基金1、2、3的构成如表1所示:

第一,确定基金评价指标。假设备选基金有P1、P2、P3,标准有4个:政策因素C1、利率因素C2、市场因素C3和企业因素C4。

第二,投资者根据各支基金的长期效益分析,运用标度方法给出标准C1-C4的两两标度判断矩阵A,并计算出相应的的各个标准的权重wi(i=1,2,3,4)和一致性指标C.I(其中,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标准C1-C4两两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

λmax=4.067

C.I=(4.067-4)/3=0.022<0.1,C.I小于0.1,所以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判断结果有效。

由表2可知,在现阶段,首先政策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因素,再次是利率因素,最后是企业因素,说明市场经济还是处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

第三,由专家给出P1-P33个备选基金相对于同一标准Ci(i=1,2,3,4)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出权重。

在政策因素下,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λmax=3.142

C.I.=(3.142-3)/2=0.071<0.1

说明:在国家经过宏观调控后,经济正逐渐复苏,股市前景看好,风险资产(股票)比例较高的组合将有可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因此基金P3(90%股票持有率)最优。

同理,在利率因素下,可求得:λmax=3.093,C.I=(3.093-3)/2=0.047<0.1。

由此可知,目前,虽然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但仍有下调的空间,货币和债券的回报率还是有可能较高的,所以债券和货币持有率高的基金P1最优。

在市场因素下,可求得:λmax=3.185,C.I=(3.185-3)/2=0.093<0.1。

由此可知,经济回升意味着二级证券市场也将步入多头市场,也使这部分投资比例比较大的基金P1有可能获得更大利益。

在企业因素下,可求得:λmax=3.093,C.I=(3.093-3)/2=0.047<0.1。

由此可知,微观经济也将逐步恢复,企业效益回升势必将带动该企业股票的上扬,股票投资回报也有可能更大,因此,股票投资比例较大的基金P3更具优势。

从一致性验证结果来看,以上的矩阵的C.I均小于0.1,所以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判断结果有效。

第四,计算组合权重。

从表4的组合权重可以看出,P3得分最高,其次是P1,所以,投资者应选择P1和P3两支基金作为投资对象。

第五,应用动态规划法计算100万的资金在P1和P3两支基金的分配情况。P1为第1支基金,P3为第2支基金。

动态规划模型如下:设xi为第i支基金的资金分配量,ri为第i支基金的平均收益率,qi为第i支基金的平均风险损失率,pi为第i支基金的交易费率,q为投资者的风险上限。

max xiri+100- xipi (xi+xipi)≤100 xiqi≤q0≤xi≤100且xi为整数i=1,2

令r1=5%,r2=7%,q1=3%,q2=6%,p1=1.2%,p2=1.5%,q=30,则可以求解出x1=0,x2=98,即该投资者只需拿出98万投资到p3基金上就可获得最大收益。

五、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层次分析法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对于基金组合的选择有着比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该方法仍然有一些缺陷,比如,两两因素权数的选定就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层次结构模型中标准层的选定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等等。

参考文献:

1、韩蕾,周俊,韩钧.基于AHP/动态规划的虚拟企业伙伴选择决策方法[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4(10).

2、陆地.证券投资基金组合AHP模型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2).

3、申树斌,夏少刚.考虑最优消费的动态风险投资组合决策模型[J].运筹与管理,2002(5).

篇10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11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着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