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4 09:19:2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

篇1

二、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

1.自主性

体育专业学生创业具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长期训练形成了不怕吃苦、团结协作的精神,,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敢闯敢拼。体育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特长进行创业,也可以根据当今时代的健身潮流选择某个单项进行创业。运动行业受市场影响程度较小,发展空间较大,稳定性较强。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素质较强,并且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个性格非常适用于自主创新创业,相比于其他专业学生,体育专业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时,适应性更强。

2.盲目性

当代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比较盲目的过程,一些学生选择的创业项目跟自身体育专业并不相关,他们选择的这类项目通常可复制性较强,竞争力较弱,由于只看到这个项目的优势,而忽视自身所学专业技能跟该项目的契合程度,极易导致创业失败。而创业项目选择与体育专业相关的创业者,也深感压力,原因在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体育专业学生通常能短时间获得第一桶金,但该项目的长远发展需要各方面的能力,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但是理论知识水平较低,创业资金短缺,一些学生的创业观念较落后,对市场盲目乐观,对自己盲目自信,没有主动去了解市场形势,准备工作不充足等都会导致创业活动举步维艰。

三、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措施

1.国家政策和学校的支持

国家的支持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前提保障,政府要加强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在读期间,在校创业是一个很好的培育模式,不仅对于学生个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同时给予项目萌芽阶段很好的成长环境。高校要普及创业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加强师资投入,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知识结构,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创业成功几率。学生必修课中无一门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遗憾的事,同时学校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及选修率较低,学校应针对体育专业的特点,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潜能、创业知识水平,并且引导学生健康创业。

2.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社会各行各业的更新速度迅速,没有一技之长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企业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大学教育模式是严进宽出,许多学生在大学过于放松自我,学习时间少于玩乐时间,导致体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普遍较低。再加上作为体育特长生的原因,不重视理论知识,综合能力较差。所以体育专业的学生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之外也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并且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业观,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如此才能在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生存下来。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知识带来的进步,受教育机会的增多导致就业机会相对减少,就业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体育专业毕业生也面临较多的就业压力,下面笔者简要分析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及一些解决方法。

四、体育专业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毕业生最常出现的情绪就是焦虑,有限的供求岗位、复杂的竞争等因素都直接造成了毕业生的焦虑情绪,尤其是性格内向、适应能力较弱的学生,这种焦虑情绪更突出。这种焦虑情绪给毕业生带来了沉重的精神枷锁,经常烦躁不安,茫然失措。

2.依赖心理

篇2

引言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不断的稳定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要求我国大学生具有比其他时代更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是时代对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创业已经俨然成为了二十一世纪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发动机”。在现如今的中国,我国的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这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国家进步的需要,是新时代对于当代大学生新的时代要求。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

(一)丰富与提升的特点。现如今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的是在大学生原有的专业、文化、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素质教育提升,使得学生的创新内容得以丰富。创新能力得以提升,进而丰富了高等院校教育层次的内涵,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内涵。

(二)系统化的特点。现如今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一般都具有系统性的特点。而创业是将头脑中关于创业的思想、想法、火花变成现实的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因此,创新创业应该将系统性的观点有效的融入其中,使其为创新创业服务。

(三)独立而完整的特点。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独立而完整的教学理念,是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进行相互有机的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个性教育。这种个性教育能够贴合每个学生的特点,适合采取渗透式的方法进行开展与推广。

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我国的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开展起步都比较晚,现如今尚处于摸索和探索的初步阶段。所以社会大众对于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认知度还相对比较缺乏,认同感较少。而且,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长期影响,中国的学生及其学生家长都一直注重事业的稳定发展,对于创新创业较为不看好。同时,现如今高等院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缺乏教育内涵和价值导向,有的学校甚至仅仅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计划大赛进行简单的等同,在其中抱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注重其比赛的结果而非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总之,我国现如今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未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还并未受到学校、学生、家长的足够重视,其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政策支持的执行力度不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来扶持高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鉴于高昂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本,政府很难给予高校大量有效且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扶植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很多的政策虽然已经出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缺乏相应的实施方案,致使政策变成空头文件,缺乏实施的保障力度。

例如,政府政策要求银行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投资力度和利率优惠,但是并没有详细规定银行应如何放贷,等细节问题。在具体的操作中,各银行业不愿意放款给大学创业者,致使大学生创业资金难以申请,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空头文件。

(三)人才培养体系存在脱节。现如今,虽然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推广了十多年,但是我国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还大都停留在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使得实际操作与本科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其具体表现在首先,认识和实践把创新与创造平庸化为单纯的技巧与操作,从根本上忽略了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深层次基础。其次,这种局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的创新创业教育暗含了一种狭隘认识,只需添加创造学的知识和创业的技能,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再次,这种认识和实践会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引向歧途,最终使得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的枯竭,民族丧失创新创业的能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众所周知,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培养教师始终处于一个教学环节的关键点,由于大学创新创业能力所涉及的知识面都较为广泛,综合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所以对于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这对于高校教师的能力显然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现如今的教师大都大多缺乏企业管理和创业的经验,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有能力的高校会适时的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来校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指导,但是实际上由于邀请的企业家虽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是大都缺乏教学经验,这样的局限性也间接的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一)树立战略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于我国长期的高等教育目标设置的局限性的影响,我国的高等院校学生大都在培养的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相应的实践锻炼,长期以往,让学生渐渐的失去创新的能力,无法在这个需要创新才能立足的社会很好的生存。因此,针对于此,应该首先要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转变观念,努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除了考公务员、考研等之外还将创业也列为自己将来的一条就业之路。这种战略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我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支持。

(二)优化社会支持保障服务体系。优化社会保障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使得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完备的组织保证,由政府出面成立专门的各类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展创新创业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组织的保障、经费的保障、有适宜的合作平台;只有这种既有有行动上的培训又有理念上的深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才能使得教育培训的目的得以达成,教学效果得以整体的提升。其次,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大社会的支持,这其中具体包括企业的支持,银行的支持和家庭支持。只有这三方实时联动,加强合作,企业提供相应的资金投入,银行按照国家的政策提供相应的贷款支持,家庭转变观念,支持子女创业,才能成功的促使大学生进入创新创业的行列。

(三)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一个国家的社会氛围是否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针对于此,我国应该全社会应当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等手段宣传创业故事和成功案例,鼓励创新意识,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其次,高校自身也应该注重自身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加强校园创新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将大学中的创新创业社团转化为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让大学生在充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爱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四)建立专门管理组织机构。高等院校在明确了确定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后,应该建立强有力的管理组织机构来保障相应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学校对于管理机构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必须有学校的党政领导参与,且还可以邀请一些教育专家不定时的对学校的管理组织机构的工作提出相应的指导。此外,高校还应建立各类创新创处教育指导中心,扶持和培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过程,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推广成功的经验,负责创新创业类相关社团的管理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大学生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未来大学生就业途径之一。(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76-79.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150-03

在新形势下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课题,也是目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锻炼创业技能,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使更多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有效性,已成为目前高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一、“四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含义

“四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指政府、社会、学校三方协同,大学生个体积极参与的培养模式。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社会提供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质项目,配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平台进行实践实习;学校根据社会需要设置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与社会企业进行对接;大学生本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利用政府、社会和学校提供的支持和平台投身到创新创业的事业中。

“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是成功率高、稳定性强、成效性佳。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是找到好的项目,创业成功。“四位一体”培养模式由政府提供政策保障,社会项目提供机会,学校按单培养,大学生积极投入,全员参与。这提升了大学生企业创建的成功概率,同时也能保障创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四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模式,能结合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摆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造成的各种束缚,能够积极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的释放、能力的发挥。大学生创业成功能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激发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从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所以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学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影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因素

(一)政府方面

政府、高校、社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体系中的三大影响因素,其中政府是核心主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政府是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正当权益的保护者。政府不仅可以通过政策影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还可以通过政策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提升服务效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丰富创业服务。由此可见,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否积极支持,是否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保障政策,是影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出台一项好的政策,就是一个方向标,就能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政府从创业环境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搭建创业平台,就能使社会、学校和大学生更加有信心、有热情投入到创新创业事业中。

(二)社会方面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因素,如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环境,等等。优惠的政策环境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障,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让大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政策环境由政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由学校承担,所以这里所说的社会方面更多的是来自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是提供创新创业项目支持的单位。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否接受,所持的态度是否积极,家庭成员是否具有创业经验,是否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并提供相应的保障,这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实施者,是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第一课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否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特长等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打造实践性强的实训平台,是能否有效地开展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同时,学校是否将创新创业的相关元素注入到校园文化,校园的整体文化氛围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等,这些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大学生方面

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大学生,他们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在传统观念和负面思想意识的影响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漠不关心,对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敷衍了事,马虎对待,缺乏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在培养的初期,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了解不深,还没有形成创业意识和兴趣时,就受到一些负面情绪的影响,这会让他们产生畏惧的抵触心理,对创新创业失去勇气。这样的培养也就没有意义,效果也就不尽如人意。所以将大学生本身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进行“四位一体”研究,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四位一体”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优化创业环境,强化政府职责,增强创新创业信心

政府首先应加快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使大学生创新创业迅速驶入快车道,从根本上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政府、社会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推动者和保障者,应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实施“扶上马,送一程”工程,尽可能帮助大学生提升初期创业的信心。政府还要积极发挥其职能优势,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支持,采取高校和大学生个人自筹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方式和途径,共同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支持体系,解大学生初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采用网络和窗口形式建立大学生创业信息和免费服务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希望,这样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才有根基、有动力,才能健康持续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创建崇尚创业的良好氛围

整个社会应该以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态度支持大学生创业,推崇大学生创业。应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宣传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意义以及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潜能,形成全社会“勇于创业,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营造理解、激励、支持的社会舆论大环境。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培养,有效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三)以项目为载体,以社团为平台,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勇气

以创业项目为载体,让大学生看到创业的可行性;以社团为平台,组织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讲座; 以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以专业为依托的实践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勇气; 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四)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应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体系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突出创新创业特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可根据创新创业需要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满足学生多维求知欲望。同时加大实践课教学力度,增加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的组合设计,用模拟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了解创业的过程,让大学生体会创新创业的成就感和艰辛。学校应利用原有课程资源,结合学校特点、学科优势和社会需求,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应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纳入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只有那些有胆量、有谋略、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的大学生才适合创业。所以,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加大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抵抗压力的训练,利用场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分析等展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使有意向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的困难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准备。

(五)创建实训平台,培养大学生实战能力,降低创业风险

实战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保证,实训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利用各种资源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搭建与生产、经营等紧密联系的实训教学平台,使学生在实训中巩固所学到的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思维,降低创业风险。校内的实训平台应根据专业特点建设,如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搭建现代真实商业社会环境全方位模拟平台,对现代制造业、流通业及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模拟经营及管理,学生通过在各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不同的岗位,锻炼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从事经营管理所需的综合执行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感悟复杂市场营销环境下的企业经营,学会工作、学会思考,从而缩短适应期,降低创业风险。对机械、金工等工科专业,学校更要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将社会较先进的机器设备、科学技术引进基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加大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将实习、实训、合作研发、技术攻关、企业培训、就业融为一体,通过校外的实践培训,让大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打破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陌生感,大胆地创业,有准备地创业,从而在校企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六)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培养质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适应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是每个学校至关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是应加强对创新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训,支持专业教师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参与到行业、企事业、科研院所的生产研究实践中。二是要加强国内外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研讨和学术研究,组织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加教师的实践阅历。三是聘请社会相关行业的成功人士做兼职教师,弥补学校专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动手能力差的不足。

(七)培养创新创业团队,促进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需要不同专业领域、不同专长的大学生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培养大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建立一支和谐向上的团队十分重要。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中,应包含如何建立与发展成功团队的内容,并在模拟教学环节中进行培养和强化。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可以跨专业、跨年级,甚至可以跨校进行,以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团队的每个成员找准角色,发挥特长,精诚团结,这样才能保证创业成功,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陈颖,李永能,葛长荣,等.地方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5):72-76.

篇4

1.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成要素

艺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到底存在怎样的问题?艺术类学生们自己到底如何看待创新创业问题?各个学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为深入了解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笔者针对安徽省内部分高校艺术类学生,共计800余名同学,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社会实地调查,对问卷材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归纳艺术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其具体能力由多种要素构成,具体见右上表。

根据统计结果,对各项能力及其要素进行分析,高校艺术类学生三种能力发展并不均衡,总体反映结果为管理能力较欠缺,其次是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每种能力中的各个能力要素发展亦不平衡,具体如下。

(1)管理能力中沟通技巧和风险预估是最薄弱的环节,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相对较好。此次调查数据中,88.72%的艺术类学生表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参与学生组织、开展活动,锻炼其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和风险预估则很少有机会得到锻炼。从统计数据看,熟练掌握沟通技巧的学生约为32.3%,而风险预估,只有不到8.33%的学生有初步了解,大多数学生在这项能力上基本为空白。

(2)高校艺术类学生专业知识牢固,通识教育部分内容缺乏,教育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78.3%的学生在调查中表示,专业知识稳固扎实,能很好地发挥专业特长。通识教育部分,艺术类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知识掌握甚少,知识面略窄,是制约其综合素质的关键部分。此外,艺术类学生自学能力和教育素养也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

(3)实践能力中专业技能掌握较好,适应能力较强,但创新技能有限,是需要重点加强和提高的部分。调查中,近94%的学生希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87.4%的学生表示高校给予学生的实践资源和平台有限,实践过程中大多循规蹈矩地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容易思维固化,缺乏创新意识。30.6%的学生尝试自行寻找实践平台,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2.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1)加大创新创业环境要素建设, 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深化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环境要素包括两个方面:校园外部环境和校园内部环境。校园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家庭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指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外部环境建设方面,高校应积极宣传我国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在社会上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念,形成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创新创业意识成为社会主流。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土壤,学生的各项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态度积极,支持和鼓励,亲朋好友的帮助,会加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长,提高自信心。

校园内部环境建设主要是校园文化生活。目前,各高校都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覆盖面广且各具特色,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校园文化组织、活动内容和参与面有限,高校学生活动首先就应自我创新,灵活构建学生社团。通过梳理校园活动,合理且按相应比例开展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具有内涵的、深度的、创新型的活动,并加大活动覆盖面,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从而整体提升校园文化生活的各个维度,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2)??建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教育素养。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基本以专业知识为主,以通识教育为辅,两者相结合,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长期以来,艺术类人才培养方案中侧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突出设计训练和专业技巧,人才素质和能力相对比较单一,忽视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面窄,创新思想固化,因此,优化艺术类学生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设置完善的学习课程,十分必要。

篇5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2-0071-05

“十”后,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到战略层面,指出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提出要创新创业教育,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完善保障条件为关键,以优化课程体系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改革为基础,以课外创新创业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学生团体活动为拓展,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本研究在参考原有研究的基础上 [1-14 ],依据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拟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展开研究,企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本研究课题组对G大学经济学专业2011-2013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卷调查。发出问卷390份,回收360份,有效问卷300份。从调查结果看,一方面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期望值较高,但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不是很满意;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高年级大学生的认知更为理性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盲从性。总体上看,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还不能令人乐观。

1. 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期望较高

在“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何期待”选项中,选择“很渴望”的占35.79%、选择“渴望”的占49.83%、选择“没兴趣”的只占11.37%。分年级看,2011级大学生,选择“很渴望”的占28.57%、选择“渴望”的占58.24%、选择“没兴趣”的只有4.40%。2012级大学生,选择“很渴望”的占30.61%、选择“渴望”的占58.16%、选择“没兴趣”的只有1.02%。2013级大学生,选择“很渴望”的占36.36%、选择“渴望”的占57.27%、选择“没兴趣”的只有0.9%。由此可见,低年级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则高于高年级学生。

2. 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不高

在“你对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选项中,只有5.35%的学生评价为“很满意”,11.37%的学生评价为“满意”;43.48%的学生评价为“基本满意”;而有39.80%的学生评价为“不满意”。分年级看,2011级,评价为“很满意”的占1.1% 、“满意”的占13.19%、“基本满意”的占50.55%、“不满意”的占35.16%;2012级,评价为“很满意”的占13.27% 、“满意”占15.31%、“基本满意”的占37.75%、“不满意”的占33.67%。2013级,评价为“很满意”的占1.8% 、“满意”的占6.34%、“基本满意”的占42.73%、“不满意”的占49.00%。尽管二年级和四年级的评价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总体评价普遍不高。这充分说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的客观要求还不相适应。

3. 大学生对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不高

在“你对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调查中,“积极”占4.68%、“比较积极”占29.77%、“一般”占57.86%、“不参与”占7.69%。分年级看,2011级,“积极”和“比较积极”占36.27%、“一般”占57.14%、“不参与”占7.69%。2012级,“积极”和“比较积极”占37.75%、“一般”占55.10%、“不参与”占7.14%。2013级,“积极”和“比较积极”占30.91%、“一般”占60.91%、“不参与”占8.18%。可见,目前大学生对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有积极性参与的不足三分之一,多数学生比较被动,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对创新活动没有兴趣。

4. 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满

在“你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何评价”选项中,“很满意”占2.01%、“满意”的占14.05%、“基本满意”的占54.85%、“不满意”的占29.10%。分年级看,2011级,“很满意”的占1.1%、“满意”的占12.09%、“基本满意”的占67.03%、“不满意”的占19.78%。2012级,“很满意”的占3.06%、“满意”的占21.43%、“基本满意”的占51.02%、“不满意”的占24.49%。2013级,“很满意”的占1.82%、“满意”的占9.10%、“基本满意”的占48.18%、“不满意”的占40.91%。结果表明,不仅学生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不满意,而且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更高。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性

哲学家尼采曾说过,能让一个人站起来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意识。可见,人的行为是由其自身的意识和观念来决定的,那么,创新这一行为存在的前提就是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如果大学生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即主动性),必然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调查结果也表明,G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缺乏主动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如在“创新活动参与程度”的选项中,57.8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而选择“不参与”的学生高达7.69%。调研结果表明,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缺乏创新的动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的主动性。有41.14% 的学生认为,“创新动力不足”是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一样,进入大学之后没有了激烈竞争的升学压力,一些学生存在着“得过且过”和“60分万岁”的心理,缺乏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自觉性。二是传统的学习方式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学习方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学习方式越科学有效,创新能力和水平也就会越高。然而,一些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依赖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性不足,制约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 教学计划的统一性忽视了个体差异

在查阅国内几所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后发现,不仅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区别不明显,而且选修课程不够充分,培养方案明显存在着趋同性,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不能自主地结合自身特点和喜好进行选择。如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和G大学在除去全校必修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之外的公选课所占比例,北京大学“任选课”学分为23分,占总学分的比重为16.4%;厦门大学“跨学科基本课程”为10分,占总学分的10%;山东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6分,占总学分4.3%;而G大学的总学分为178.5,“公选课”占总学分的比重为5.0%。不难看出,虽然高校任选课占总学分的比重有所差异,但占总学分的比例普遍不高。如果在培养方案中不能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空间的话,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恐怕就是一句空话。同时,统一的教学计划、工厂化的培养方式,也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每年的就业状况表明,用人单位不但要求大学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适应不同职位要求的多元化素养。

3. 课程体系设置专业性不突出

课程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数据显示,G大学52.84%的学生对课程设置表示为“基本满意”,而26.75%的学生表示为“不满意”。在“课程设置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起作用”的选项中,23.75%的学生认为起“培养创新意识”的作用;38.13%的学生认为起“引导创新思考”的作用;29.43%的同学认为在“鼓励探究行为”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由此可见,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大多数高校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兼顾“大”而“全”,而真正体现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的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不高 [15 ]。从国内几所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也能发现类似的问题。如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总学分为140分,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专业课学分所占总学分的比重分别为24.29%和35%;厦门大学专业课占总学分比重是24.3%(理科)和26.4%(文科);G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总学分是178.5,而专业课学分的比重为31.7%。由此可见,课程设置未能凸显专业性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

4. 教学方式和方法陈旧

教学方法的“新”与“旧”,不是以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或存在的时间长短划分的,而是以所依靠的主体区分的。教学方法的“新”与“旧”,不仅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更是体现教师教学水平和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G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5.05%的学生对现行教学方法表示“满意”,而24.41%的学生对现行的教学方法表示“不满意”。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尽管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传统教学方式并未根本改变。大多数教师仍在沿袭“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式、研讨式、探究式、情景式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未能充分运用,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 考核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各高校在考核评价方面都做了积极的探索,但仍然是以纯粹的考试为主,且考题来自于教材,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只能死记硬背教材内容。就经济学专业而言,目前的考核方式存在着以下不足:首先是考核方式单一,多数课程考核仍以笔试为主,其他考核方式较少运用;其次是评分标准过于死板,各科成绩评定以参考答案为唯一依据,学生答题时,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再次,在各科成绩评定中,以卷面成绩为主,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较低。目前的考核方式,不仅难以测评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1.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

在对G大学创新能力调查时发现,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均不理想,对课程体系“不满意”的比例为26.75%,对教学模式“不满意”的为24.41%。针对经济学专业大学生的特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等课程。在公共基础课设置方面,除了开设思想政治、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外,应增加公共选修课,如文化类、法律类、文学类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在专业课设置方面,除必修的专业课程外,应增加专业选修课程,如经济热点问题讲座、经济学前沿问题研究等,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同时,加强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二是教学方式改革。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方式方法,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2.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高等教育史表明,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由英国学者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实践。19世纪末,牛津大学将导师制运用于本科教育。我国最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是浙江大学,由时任校长竺可桢先生1938年倡导推行 [16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只在部分高校实行。在对G大学的调查中,近60%的学生希望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这说明,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有着强烈的需求。G大学在本科生“双百工程”创新实验班实行了导师制,从实践结果看,效果也是显著的。该校先是在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中遴选指导老师,学生入校后根据意愿选定导师。导师在学生的课程学习、课外阅读、科技创新活动、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写作等方面给予全过程指导。学生在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仅知识结构更加完善,而且个性化也得以彰显。同时,还应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 搭建师生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从实践来看,应着力在以下方面下工夫:一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申报科研项目,项目组成员全部由学生组成,项目任务由学生完成;每个项目选配1-2名指导教师,教师从项目申报、调研、资料准备到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进行全过程指导。通过做项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二是聘请国内外学者做学术讲座。让学生既能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并可与专家学者交流,又可以开阔视野、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养。如G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每年举办学术报告或讲座10余次,各专家的学术思想相碰撞,各学科知识相融合,对学生创新思维养成和科研能力提高产生了巨大作用。三是定期举办学术论坛或学术沙龙。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G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立的研究生学术论坛,每年举办一届,每届收到征文40余篇,获奖论文在会议上交流。通过学术交流,不但学生的学术思想能够相互启迪,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从事科研的热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搭建实验和实践平台,加强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

一是加强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促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如建设ERP软件实验室、ERP沙盘推演室、SPSS统计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室、模拟炒股平台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训练中心等。同时,要完善实践课程,保证充足的实验课学时。通过实验教学,既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也能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共组织合作,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如产学研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示范基地。学生定期分批地到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习、创业实践和毕业实习。实习计划由共建双方制定,指导老师由双方互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教学实习和实践,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三是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时间,由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到企业、农村和公共服务机构进行社会调查,广泛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技能大赛以及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竞赛活动。

5. 深化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针对目前高校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一是考核内容应体现综合性。经济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远远超越所开课程学习的知识范围;不但如此,社会对人才评价的价值取向也是更加重视人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应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课外阅读、专业技能、科研能力、社会实践等进行综合考核。尤其要将学生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纳入考核范畴。二是考核方式应多样化。命题考试与专业考查相结合。除必要的课程考试外,应多采用创意方案设计、成果演示、案例分析、写作论文等形式对专业能力进行考查。命题考试应增加主观性试题比重,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发挥学生答题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应在课程考核成绩评定中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独立思考的创新性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等都应纳入平时成绩的评定范畴,且平时成绩应占总成绩的40%左右。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从目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来看,应进一步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完善培养方案,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完善国家、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运用启发式、互动式和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参考文献:

[1]刘淑华,庞智强.试论财经类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7(2):97-99.

[2]蒋晓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理分析和培养要素[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7-118.

[3]黄牧怡.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个系统[J].教学研究,2009(3):79-81.

[4]吕科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六性”培养的评价及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140-143,153.

[5]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6]刘红梅,王克强.制约商科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77-81.

[7]姚玉环.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因素及改革路径[J].教改新视野,2008(8):28-29.

[8]高宝立.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理论,2003(4):1-4.

[9]龙志鹤.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6(3):60-61.

[10]李培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教改新视野,2006(11):17-18.

[11]宫丽华.高校要着力营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48-50.

[12]吴郁秋.经济类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1):83-85.

[13]鞠立伟,何永秀.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46-47.

[14]胡效亚.更新教育理念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11(9):25-28.

[15]徐永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1(4):30-33.

篇6

[作者简介]陈奎庆(1965-),男,辽宁大连人,常州大学副校长,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创业力培育为核心的生涯教育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JSJG111)和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00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92-02

一、引言

自1999年中国大学开始扩招以来,高校学生人数急剧攀升,除了对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高校软件硬件方面的直接冲击外,也带来了一个很重要、很迫切的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革,大学生“包分配”的就业制度逐渐演变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散去,大学生同样要在人才市场中搏杀,才能谋得一份职业,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却一直在低位徘徊,出现“生多岗少”的窘境。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用工荒”始终存在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状态。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高校一方面努力整合各方资源、开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大学生合理就业。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不仅解决了创业者自身的就业问题,并且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有利的。这与我国倡导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上输送了大批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尽管政府、高职院校非常重视高职生的创业教育,也纷纷启动了创业行动教育计划,提供政策扶持,搭建创业平台,但是高职生真正参与创业的比例明显偏低,创业规模小,创业成功率低是高职生创业的一大窘境。高职生创业比例的高低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重大影响。高职生进行创业活动是多方因素合力的结果,其中,创业心理素质是重要因素。创业心理素质引导高职生由潜在创业者变为现实创业者,并且帮助创业者在整个创业活动过程中调整状态、克服困难、坚定意志,直达创业成功的彼岸。因此,研究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不仅必要,而且必需。

二、创业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

国外大量心理学家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成功创业者一般具备下面几方面心理特质:成就需要、内控倾向、风险偏好、自信。创业心理素质对创业者进行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促进作用,结合创业活动实践,创业心理素质可以提炼为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行为和创业意志。

1.创业意识。个体从事任何行动都受到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等个性特征的支配和推动。个体的创业行为也不例外,个体不可能无缘无故就产生创业行为,那是因为个体有了创业的兴趣和需要,进而产生了创业的动机,最终导致创业行为的发生。创业意识是创业活动的“启动器”“发动机”,推动、激励个体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维持、调整其创业行为,确保其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积极心理因素。创业意识可以让创业者长期保持一种比较高昂的创业心理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创业者的创业潜能,力助创业者取得创业事业上的成功。

2.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为顺利完成创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是保证创业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它是以创业者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为基础,经过分析、综合、总结、提炼、内化等心理过程的作用,并在创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功能。创业能力作为一种高度概括化、综合化的高级技能,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市场驾驭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创业能力对创业活动的成效产生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决定着创业活动能否做大、做强。

3.创业行为。创业者拥有强烈的创业意识,具备很强的创业能力,也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扶持,如果没有创业行为的发生,整个创业活动将只是美好的“愿景”。可以这样说,创业行为是整个创业活动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创业行为是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外界资源整合的创业过程。简而言之,就是选择创业方向、挑选公司名称、搭建组织结构、评估预算报告、租赁经营场所、募集创业资金、完成公司登记、进行市场营销、招聘和培训员工等一系列活动。

4.创业意志。创业意志是创业者自觉地确定创业目的,并根据创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各种困难险阻,以实现预定创业目的的心理过程,具有自觉性、坚毅性、果断性、自制力等特征。创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创业期间可能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重重困难和险阻,如人才欠缺、资金短缺、技术瓶颈等问题都会对创业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创业者没有坚韧的创业意志来面对和应对创业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创业活动很可能功亏一篑。坚强的创业意志让创业者始终保持一颗坚强的心,引领其创业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三、高职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策略

创业者的创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了其创业活动的有序开展和顺利推进,从根本上影响了创业活动的成败。为此,需要国家、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切实把高职生的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好、塑造好。

1.提升高职生自信心。客观来讲,高职生大多是高考的“失意者”,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失败者”。正是由于他们在学业上的“失败”,让高职生内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感。但是这种自卑感对高职生却是致命的伤害,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迁移、泛化的作用,让学生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为此,学校要借助心理咨询中心、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成功人士等各方有利资源,通过报告、讲座和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试,让学生逐渐明白和懂得高考的失利并不能完全把自己否定,很多时候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道挫折,一种磨难,世界为你关上一道门,也会你开启一扇窗,进入高职院校是人生履历上新的一页、新的开始、新的征程,利用在校的这几年把各种知识与技能学会、学懂、学通、学透,同样也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只有学生信心上来了,他们才有动力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随着新知识、新技能的不断积累和历练,反过来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创业意识、创业理念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影响和灌输。让学生明白创业对他们并不遥远,也可以说很近。

2.提供创业政策扶持。深圳特区由贫穷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而针对深圳特区又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深圳特区的成功无疑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政策扶持在教育领域同样适合。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鼓励学生创业的政策,与资金雄厚、经验丰富、人脉广泛的社会创业精英相比较而言,进行创业活动的大学生是“弱势群体”,如果没有特别的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大多数将以失败而告终。正是由于大学生创业活动将遇到的种种困难,需要得到特别的关心与呵护,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国家层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有: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注册资金(本)可以分期到位;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各商业银行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2~5万元的小额贷款;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免费为自主创业毕业生保管人事档案2年等。地方政府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也出台了更加灵活、更加细化,更贴近实际的优惠政策,如上海市政府规定,上海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及部分税费减免四项优惠政策。

3.给予创业实践平台。光有创业理论,没有创业实践,一切都是空谈。学校应该想方设法鼓励、引导、支持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学校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开辟创业园、创业街作为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创业的“演练场”。在大学生创业园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强项等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从开办一个饭店、奶茶店、精品店等最简单、低层次、低附加值的创业项目开始,逐渐向管理咨询、广告设计、软件开发等高端创业项目推进。只有大学生进行了创业实践活动,他们才能熟悉了解:查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开户注资(银行)验资(会计事务所)申请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税务登记证(税务机关)整个注册公司基本流程。营销策划,资金募集,广告宣传,财务预决算,员工招募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创业者去面对与解决。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碰到很多挫折和困难,甚至于失败,他们只有经历过种种打击之后,才能成长、发展、成熟、壮大,等他们离开学校这棵大树的庇荫时,同样也能够适应,甚至可以说游刃有余,这样的创业实践活动才是有效,值得去尝试与努力。国内高校中温州大学城创业园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4.营造创业氛围。学校的氛围很重要,如果一所学校学术氛围很浓,那么学生更多的是投身于学习和科学研究当中;如果一所学校商业气息浓厚,那么学生更多的是投身于商业活动当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什么样的学校,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可否认,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学生个体,但是环境的影响同样非常重要,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很有冲劲,很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学校通过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氛围,让大学生明白他们不仅可以成为岗位的竞争者,更可以成为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去创业并不是找不到工作,是“失意者”,而是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是“成功者”。

5.获取创业知识。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创业知识的储备必不可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创业者,他必须掌握丰富的创业知识,这就要求这些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大学图书馆、学生社团、媒体资讯、与商界成功人士交流等方式与渠道,获取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广告策划知识、人际交往的处事原则与方法、专业技术知识等各种创业知识,进而逐步提升自己的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

篇7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本身具有自己的优势,如较高的教育资历水平等。但社会上大多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更多社会经验的劳动力。所以,大学生常常被拒之门外,无法积累社会经验。创业创新能力不仅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能间接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都是全面型、专而不精型的“弱能”型人才。这种人才脱离了社会实际、社会需求,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和经验能力,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设置结构失调、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等都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的就业定位在高起点、高期望上,这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就业的难度。就业观念应该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作出相对的调整,重新定位。忌眼高手低,要求苛刻。不怕苦、不怕累。

(三)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欠缺

目前,企业、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的企业、单位根本不愿意录用毕业生。综合能力要求就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企业、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求毕业生能够吃苦耐劳,甚至要求一些其它的条件,如英语水平、驾驶能力和计算机水平等。但毕业生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实际动手能力薄弱。这是高校课程设置导致的结果,致使许多大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而被拒之门外。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下,大学生创业创新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方面,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创业者。其中,有部分创业者素质低下,导致企业产量低下,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乡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变,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要求也不断提高。新型劳动力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还要具备一些新技术、新能力,如开发和创新、创造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正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

(二)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层次劳动力流向各地。在大学生难以就业的形势下,自主创业成为一项不错的选择。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就业不仅解决了本身的就业问题,也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壮大大学生的创业队伍是十分之有必要的。在大学生创造财富的同时,形成一股大学生创业的新风潮、新风气,鼓励更多人创业,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自身要求

(一)基本素质

创业者应当具备强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创业者的自我意识、情感、性格等要素。自我意识应当自信或是自主;情感应当理智、理性;性格应当坚韧、开朗。身体素质,指创业者应该具备健康、体力精力充沛的基本要求。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压力下坚持过来。知识素质,要求创业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包括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科学的经营知识和管理方法、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科技文化知识等等。能力素质,包括创业者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二)要有充分的资源

创业之前要认真思考、考虑成熟再行动。首先要考虑资源问题,如业务资源、客户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行业经验资源、技术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创业者并不一定要全部具备,但至少应该具备一些重要的资源条件,如财务资源和客户资源,这两者之一的任何资源都足以去弥补缺失的某种资源。如果以上的资源条件都不具备,那么就要谨慎考虑是否创业、创业能否成功。

四、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创新的能力

(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高等教育的方式和思想观念

在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创业教育、开放教育、素质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理念;必须重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能力;系统训练大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

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政策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创业毕竟是一种对综合理论知识运用的实践行为,所以相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在创业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在创业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施行。一是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基础课程;二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知识的自主学习;三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类特色课程。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对于缺乏实践、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非常有意义的。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有“点子”、有“灵感”就可以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直接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真正需求,选准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有想法、有计划就可以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通过项目培训、市场调差、完成创新创业计划书等阶段,大学生可以获得模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创业知识。

(四)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篇8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109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245- 03

0 引 言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节节攀升,但学生就业率却不太乐观,就业难的问题十分严重, 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毕业生的新要求,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趋势。2016年10月18日,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审议通过了《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指出,着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设立新动能培育专项资金。在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以及技工院校大力开设创业创新类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强化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孵化能力。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在生态系统视角下提出想法与建议,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一方面帮助缓解就业压力,使大学生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另一方面可以推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1 课程内容以及形式单一

与大学生关系最紧密的便是创新创业课程,学生也认为课程会对想法以及知识需求提供帮助,但却只有不到半数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创新创业课程起到了作用。

有很多同学反映课程并没有满足自身的需求,其中原因包含四个方面:其一是学校课程内容较为单一,无法满足自身创新创业的需求;其二是学生对所开设的课程了解程度低,也没能将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其三是大多数的学生更喜欢参加创业培训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形式,但却很少有该形式的课程;其四是导师为课程能否起作用的关键要素,但学生对老师的不了解以及学校老师大多缺乏创业经验,导致学生未能有效吸收课程中有用的知识。

完善的课程体系会帮助学生解决之后所遇到的管理、技术等问题以及最重要的资金问题。同时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立会形成有关话题的讨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一种文化氛围,大学生的积极性会显著提高。

由此可见,内容及形式单一的课程体系并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更不能对创新创业产生帮助。

1.2 导师力量薄弱

对于没有任何创新创业经验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一些专业并且有经验的人为其进行指导。虽然目前各高校有半数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可以为学生解答疑惑,但缺少真正有过创业经验的教师或在企业任过职的教师。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很容易受到周围创业氛围的影响,同学之间的氛围不会浓烈,主要的动力来源便是教师,只有有创业经验的教师才会激发学生的想法,正是因为有创业想法更会需要有帮助的教师,这便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同时有经验的教师或在企业任过职的教师会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有帮助的政策与知识联系实际为其讲解,传授方式新颖,内容与时俱进,将课堂不再只是拘泥于课堂,而是将学生真正带入社会。而学生再也不会只是知道政策和专业知识,却不知道怎样运用。

而目前导师力量单薄,既不能满足当下大学生的需求,更不会对创新创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1.3 政策激畈蛔

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群体认为国家政策对他们存在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却仍只有少数人选择创业。

在大多数学生心中政府出台的政策对自身创业有帮助,同时也会自主去关心并了解相关政策,但是对目前政策满意度只处于中等水平。其原因可能是没有相应指导教师或专业人士为其解答该政策所提供的帮助应如何使用,导致学生只是了解却不能得到自己获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政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五要素中属于出发点:一、政策能够引导社会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认知,形成一定的文化效应,政府应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使其了解国家方针;一方面面向社会,形成大众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便利;二、大部分学生较为关注资金和税费方面的政策,这类政策能明显影响学生创业积极性;三、只有政府对大学很少能创业引起重视,各高校才会将自身办学的重点放在创新创业课程以及相应配备导师上。

在所出台的相关政策中,首先,融资服务类政策是目前同学们认为可操作程度和实用性最高的,其次,是技术指导类和税费减免类。如果政府设立相关政策咨询机构,加大产学官合作,形成以政府为指导,企业为引领,高校为实践的联盟模式,社会上创新创业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烈。

1.4 资金筹集困难

学生都认为资金是创新创业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继政策之后最为重要的,同时也是大学生最为不满意的一个因素,一半的受访学生表示担忧自己筹资的难易程度,这也将成为自身创业的阻碍。

对于除资金外其他几个因素,大学生均对该要素的满意程度超过了了解程度,由此可见,必须从资金着手才能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多数学生认为融资渠道较窄,要筹集到所需数额的资金相对比较困难,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身边没有形成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我们的创新创业想法和行为没有得到身边人、某企业以及银行等的认同,筹集资金才会困难。同时,现如今大学生融资渠道依旧是来自家庭朋友等传统手段,缺少新时代下导师教授学生更多融资渠道,合理利用政策与社会环境等,让大学生成为脱离家庭的独立创业个体。

学生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实习中学习经验,也希望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由此可见,资金问题的解决需要其他几个要素的共同协助,才会将创业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消除掉。

1.5 文化建设受阻

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文化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并对创新创业制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但是周边对于创新创业想法持一般肯定态度,而且身边选择创业的人并不是很多,还未起到应起的积极作用。

很多同学认为当今缺乏实践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化和缺少创业资金均是没能形成良好创业氛围,身边人不选择创业的原因,这样不浓厚的创新创业风气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程度还不够强大。

当周围形成了良好的创业风气会促进大学生选择创业,同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风气也会帮助他们降低筹集资金的难度。为增强创业风气,应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配以合适的指导教师以及开拓新的实践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样会对创新创业有所帮助。

2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评述

2.1 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从社会价值角度思考,生态系统理论其实是一种共生共存的组织系统,该理论将影响人类行为的环境分为四个层级, 从内到外分别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是包容个人的中间组织; 中观系统影响着微观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外观系统是微观系统的一种延伸,间接地影响着个人; 宏观系统是一种较大的环境系统, 如经济、社会、教育、法律及政治体系等。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多重环境对人类行为及其发展的影响, 试图通过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使人的需要与其所处的微观、中观、外观与宏观环境之间更好地协调互动。

2.2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整合了影响教育的各项因素,提出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分析的全新思考。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看,课程是创新创业的微观系统,是学生教育中直接接触的部分;导师是中观系统,他们联系着学生与课程,影响着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政策是外观系统,与学生之间并无绝对的直接关联,但政府的政策却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文化是宏观系统,它抽象,模糊,却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也宏观地指挥着创业教育的方向。同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支撑和数据的分析发现,要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有活性,就必须还要关注资金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

2.2.1 内部课程打基础

课程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微观所在,是整个生态系统与学生直接联系之所在。创新创业教育直接通过课程辐射学生,以开设多种课程形式,如融资能力培训、商业计划书的写作、个人与团队能力的提升等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本身,并通过创业计划实战检验成果,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地发挥课程的微观大作用。

2.2.2 中观导师做桥梁

导师作为一个中观系统,连接着政策与课程,并以授课的形式面对面地传于学生,这就要求导师本身拥有丰富的创业经历和过硬的理论知识,通过灵活易懂的新型案例将政策与课程相结合,把创业思维植入学生心智,潜意识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敏感程度,最后亲自带领学生进入即时市场实战,因材施教地提高创业能力。

2.2.3 外观政策顺民意

在这个全民创业的信息时代,政策作为大学生最在意的要素,首当其冲地受到关注,不仅是创业政策的万民科普,更是要惠民政策得民心,通过本项目真正了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需要什么,以促进经济繁荣为主旨,在融资途径与难度、导师制度的改革、n程形式的创新等方面给予社会新鲜血液以支持和帮助。

2.2.4 宏观文化促繁荣

文化作为宏观系统,并不是人为可控,而是前面课程、导师、政策因素的革新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如果整个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能够从微观处运转起来,系统要素间的传递,必将使整个社会创新创业环境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当中,而创业文化也必将欣欣向荣。

2.2.5 资金要素做保障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资金是一个整个系统中的派生要素。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创新创业困难重重,资金不应该成为一项阻碍。因此,拓宽大学生的资金来源,通过政府社会对大学生给予资金支持,是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顺利进行的基础。

3 结 语

从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资金、课程、导师、政策以及文化五个方面。尽管解决单个重素会对目前状况有一定改善,但其结果也只能是单调且不明显的。根据以上分析,五个要素存在着实质上的联系,如果能全面系统地调整五要素,一定会产生“1+1>2”的效果。大学生是未来精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开放性,蕴藏着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发展潜力,因而,创新创业绝对不是点对点的联系,而是一项系统立体而又长期的工程。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从这些就业难的问题的根源来看,要想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本上还是从大学生自身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敢于创新,甚至可以在自身素质不断的提升的前提下,创新自己的就业渠道,敢于自主创业。实际上,自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确定之后,大学毕业生的国家统包统配的模式就在逐渐被打破。而随着2003年第一届扩招毕业生走向社会,人才的需求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就业压力增加是必然需要大家面临的问题。2009年以来整个世界经济正步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市场就业机会减少,这对于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无形之中又增加了一层压力。针对这样的社会现状,国家也加大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引领,特别是鼓励毕业生勇于结合实际,自主创业,并给予毕业生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上的扶持,这对于开拓学生的就业途径,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创举。但是,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工作经验的缺乏可能会成为阻碍学生们发展的一条拦路虎。因此,作为学校,一定要在鼓励学生们自主创业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一、更新观念、完善自我

很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阻碍自己顺利就业的主要障碍就是观念的落后,有些学生就认为政府机关、学校等国家所属机构工作稳定、有保障,就一门心思往里挤,试图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抱上“铁饭碗”;有些人则把目光放到了大企业、大公司上,想方设法想走进去;也有一部分人,把自己的目光紧紧放到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学生们就业思路的狭窄、观念的落后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哪一行,尤其所谓的冷门领域,可能就业机会更大。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回到农村,把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熟悉的热土联系起来,很快就有了属于自己事业,成功离自己也越来越近。所以,要想很好地就业就一定要更新观念。

思想的进步会成为实践的先导,但要想成功,还需要毕业生完善自己。一方面,在学校阶段,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二、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地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篇10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成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和社会主义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神圣使命。作为新一代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级经管人才而言,其创业思维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准和质量。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全线铺开的大背景下,探索和加强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无法忽视的内容,其重要性合愈加突出。

一、创新能力内涵

所谓创新能力,即个体运用其本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究与创造具有较高价值的新事物、新知识的实践能力。它是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在实践中的确证和外延,含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两项内容,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意识。它是中华民族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经济有效竞争的核心,科学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指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能力与个性特质,主要是拥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协作实践能力,同时也具有批判的精神品质。

二、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工商管理类专业普遍意识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来全面展开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仍然有很多制约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存在,主要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僵化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影响。由于传统的“填鸭式”和“连轴转”教学和教育思想与模式的影响,创新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创新教学模式较为死板,缺少对创新教学的深入研究,形式过于简单,方法趋于僵化而且缺乏系统性认识,启发引导性不强;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得不到锻炼,极大地阻碍了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传统的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影响。由于专业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在课程设置上更加侧重单一学科的教学任务的满足,在现有课程内容和学时要求的基础上很难将其他专业课程知识有效进行整合,专业的相互交叉相对变少;另外,专门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尚未形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造力,尤其该专业是操作型较强的专业;同时,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项目专项费用投入有限也是影响本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因素。

3.创新型教学师资队伍薄弱。大多数的教师均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训练,因为固有观念导致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地把握本专业前沿知识,对社会需求达不到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创新创业领域缺乏有效的认知和进取心,无法从根本上启迪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归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创新型的工商管理专业一线教师从事教育教学。

4.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是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主体,但其本身努力程度不够、创新意识培养淡薄才是其创新能力不强的内在因素。当前,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创新意识需要不断加强;缺乏求新、求变的探索精神;专一兴趣的培养没有形成常态;同时,缺乏创新的毅力;另外,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激烈,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将精力重点放在了考证和升学深造等方面,导致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内在驱动力匮乏。

三、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1.全面改革课程体系

主要应对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系统优化,整合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从学科专业课、选修课与实践课程三方面优化现有课程结构,整合课程体系:拓展专业和学科的范围及研究领域,添加交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借助学科间课程教授的影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同时通过专业的创新活动可以进行实践教学课程置换,进而提升学生创新的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有效加强引导和分类指导

按学生的心理特质、专业知识储备和综合素养不同,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即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专业教育、各类励志讲座和宣传,引导其树立信心,加强创新意识的灌输;大二、三年级则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技能培训以及专业实习等提升创新思维方式深度,着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四年级通过参加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的活动任务,以此培养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创新技能和方法。

3.组建创新实战型师资团队

打造一支具有创新实战型的专业教师团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这就需要多渠道、多方法地吸引各类专业学术骨干和带头人等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高水准创新型队伍。必须采取校内分化整合,交叉学科专业组建团队与人才引进相结合,构建层次合理、结构优化和学科专业互补的创新实战型师资队伍;同时采用学习交流、项目引领、资金扶持和国内外专业培训等方式,全面健全师资队伍的培养体系,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型实战教学队伍。

4.构建以第二课堂为基础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精心开展包括“用友怀”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系列赛在内的科技文化节、寝室文化节、ERP社团文化节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本专业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科优势为依托,成立专业学生志愿团,开展服务社会等公益社会活动;组建学生党员干部队伍深入基层进行“挂职实岗”锻炼等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宏桥.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161-162

[2] 钱丽.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4-15

篇1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势下,人才需求已从知识型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型趋势转变。变革教学模式,重构大学教育已成为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改革精英型本科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应对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与激烈的竞争挑战的迫切需要。而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信、乐观、希望、韧性等维度,作为创业大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体成长与绩效提升的宝贵心理资源,是持续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对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与实践体现了社会适应性的教育质量观和以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学的目标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从被动知识向关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成长的转变,实现了从重知识向重能力的转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对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对心理资本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通过学校载体来传播和反映的各种文化现象,是学校在教学、管理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起到凝聚与激励、熏陶与感染、规范与导向作用。具备丰富活泼、协作开放的校园文化的院校能够更好的促进创业大学生心理潜能的有效发挥,在集体活动中能够不断进行个体间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渗透,可以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其心理资本的培养影响深远。

(二)管理制度对心理资本的影响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制度是针对学校师生员工必须遵守的要求所制定的条文形式的行为准则。学生的管理制度主要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形式和生活状态。譬如: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的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意见反馈的机制等。无论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还是学生管理制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给每位学生提供充足的表现空间和尝试实践,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充分的调动起他们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享受到平等的参与机会,是开发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前提条件。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现状与心理资本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现状及其在心理资本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研究表明,宽容、有节制且资源丰富的校园环境特征可以提升创业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应用型本科院校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宽容与信任尤其突出,这种优秀文化氛围塑造了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对心理资本的培养与开发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校园文化氛围中也存在诸如“功利主义思想”等制约心理资本培育的不利因素。这导致了一部分创业大学生“唯分数论”的功利心理,为获得高分采取不正当手段,从而致使对学习、创造等教育精神的偏离。另外,有些教师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训的创业教学课程持有消极态度,对教学前景存在一定的疑虑,缺乏乐观、自信的教学信念,这也造成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培养效果的不显著。再者,师生关系也是制约心理资本提升的重要因素。据调查显示,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半的创业大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存在潜在的权威心理。他们过于谨慎,尊重权威,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大多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这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降低,创造性的褪化。最后,同伴关系的制约。激烈的学业竞争因素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破坏了心理资本开发与培育必需的信赖、宽容、互动等因素。

(二)管理制度现状及其在心理资本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上,各种软件、硬件设施的因素导致学校的管理无法彻底、全面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教师与领导教育理念之间的差距,学校理念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局限,都致使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培育效果在具体实施的有效程度上大大减弱。其次,人事和财务管理制度上,如何通过对教师的薪资、奖励、聘用等评价体系上启发教师的教学创造力是亟待重视的问题。尽管学校在教师的培训及硬件设施的投入上做出一定努力,但其效果并不明显。与硬件投入相比,很多学校尚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还需要学校在财务制度上予以一定倾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培养的思考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的学校环境

1. 积极营造有利于心理资本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形成“支持型”校园氛围。托兰斯指出,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鼓励和提倡教师和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产生新颖有价值的想法,给予学生更多用于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新的安全感,敢于表达自己新的见解。二是开展有关创业、创造力的教学活动,激发师生的创造热情。学校要组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活动来激发师生创造的热情,营造有创造性的文化分氛围如:科技创新大赛等激发师生的创造潜力,改善校园文化的精神状态。三是构建新型的校园人际关系,促进创造性人际关系的形成。这就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地位和师生之间的主动和被动关系。教师要真正地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信任和尊重学生。四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积极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给学生一种自由、安全的文化氛围,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逻辑能力,应变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乐观、希望和韧性等心理品质。

2. 创新学校组织管理制度,营造创造性校园

一是重视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保证,是创业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前提。采取灵活安排的方式,临时组班,不仅有增强了学生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在培养课中,教学空间组合形式尽量设计成“小组式”排列法,让学生成为创造的主体,使得学生的创造力等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形成创新性评价制度,解除当前贯彻创新教育理念的束缚。研究发现,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现行的评价体系。促进创业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新的评价制度,这种制度不仅包含考试评价,还应该包含能力评价。三是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切实贯彻创新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创造力对培养大学生心理资本具有重要意义。在设立讨论主题时,做到让主题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并且难度适中,保证每一位同学参与其中。

(二)优化开发创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创新体系

合理开发和提升创业心理资本成为改善当前大学创业现状的首要任务。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大学生创业绩效的提升,应该从多维度和多视角来采取开发、培育措施,要研究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方式方法,从这一个层面采取相应的手段来实现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的提升。主要有下面一些:

1.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普及创业知识为基础,以获得创业技能为目标,强调对心理资本的培育开发。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展对创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时,把对大学生创业知识的普及,对创业技能的提高和心理资本的培育与开发结合起来。又要在课程中有机融合心理资本的要素,通过提升心理资本来有效激发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失败,寻找自身心理素养方面的原因。促进其创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创业绩效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2. 充分研究对大学生实施创业引导计划的有效性

对大学生创业引导,要建立多层次多体系的有机共同体,要构建覆盖到全社会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优良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这些对大学生创业心理资本的提升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对创业绩效产生积极效果。其次要建立企业导师制度,要组织社会上的成功企业家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工作。企业导师的指导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尤其是对创业成功率而言大有裨益。所以大力开展企业导师制,这对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绩效不高的现状问题,是一条很好的路径。

3. 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办学体制,创建“一体化、全过程”育人模式,增强人才培养契合度。依托学校和企业发展共同体,学科专业形成校企一体化、招生过程企业全程参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管理的育人新模式。一是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来制定招生章程,按企业的用人需求来编制招生计划,做好招生宣传,做好订单式组班工作。二是依托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有效教学资源和双向融合的混编教学团队,共同来制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和建设课程资源、实施教学,共同制定评价标准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全程参与。通过成立企业教学督导组,强化企业学期考核和顶岗实习前的综合考试,建立企业主导的人才质量评价制度。三是共同开展在校生岗前培训、顶岗实习、考核录用,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上岗的“无缝衔接”。推进校企文化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通过在课程教学、日常管理融入企业文化的方式,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行为。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培养方案中突出企业文化课程与志愿服务,设定相应学分,促进职业素养训练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二是将企业职业规范融入到日常管理,进行渗透式教育。三是开展职业养成教育活动,支持企业树立服务品牌,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构建“三全”创业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提高创业绩效

全程渗透创业教育,不断优化创业指导工作方案,强化生涯发展和择业观教育及心理辅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把创业指导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指导课程体系”;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和保障“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校区创业园、科技园的便利条件。构建创新创业服务链,从校内“大学生创业街区”实践起步,到“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孵化,构筑教育实践平台,助推大学生成功创业。

四、结束语

心理资本是个体乐观、希望、自信和韧性等积极心理状态与资源的升华与整合,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能力,它超越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一种积极的核心心理要素,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个体进行开发进而提高竞争优势。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坚持以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不断在教育中推进以能力成长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