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技文化论文

科技文化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4 09:19:5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技文化论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科技文化论文

篇1

近年来,沈阳在科技文化融合方面,培育了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广告会展、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开展了全国性的“动漫展览”“动漫论坛”“动漫产品交易会”和“卡通形象品牌授权洽谈会”,宣传推介了沈阳动漫产业基地的动画产品;举办了原创作品竞赛等活动,营造了沈阳的文化氛围。2010年以来,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实现增加值73.84亿元;以网络、休闲娱乐和其他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服务为主的层,实现增加值61.2亿元;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的相关层,实现增加值97.88亿元。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科技相互融合发展、具有辉煌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在第三届东北文博会上,动漫产业成为代表沈阳文化产业勃兴的新亮点,引起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沈阳市浑南新区被授予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通过技术、环境和融资平台的协同构建,使动漫企业实现了起点较高、快步发展的局面。浑南新区投资4千万元建设了国内领先、亚洲瞩目的动漫公共技术平台,投资9亿元建成国内堪称典范的动漫企业用房,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入数千万元设立动漫产业发展基金,均为浑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非凡动画公司动画片年产量就达7000多分钟,占全国总量的二十分之一,企业从批量产出中找到了衍生品的盈利模式,延伸了动漫产业链。2012年,沈阳市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四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同时,被教育部认定为立体动画&多媒体研发与生产基地,研制出了世界首款4D立体真媒体电脑影机,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立体教学片库。和平区作为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所在区,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和科技相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出版、4D立体影像、舞台演艺、广播媒体等科技文化融合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数字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鼓励新兴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相融合。

沈阳市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主要问题

篇2

人机工程学主要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身体关系问题。它是一门以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为基础,着力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的系统设计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征,实现人-机-环境的最佳配置,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的、安全的、健康的、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的科学。它关注的目标是人与物、设施、环境的交流,通过研究人以及物对人的影响,来改善物与环境的设计,提高人与环境、物的和谐程度。

2.产品语义学。

产品语义学主要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问题。埃德赛•威廉姆斯(HughAldersey-Williams)在其著作《微电子产品的风格主义》中说到:产品语义学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类因素学从身心和身体的区域拓展到文化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区域。设计中的形态、法则、表现手法、色彩等要素就象人的语言一样是一种符号,向外传达着设计物所承载的情感和信息。所谓的反馈就是产品诉说的语言,是产品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它能在人与物之间建立一个完整的语境。

二、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通用性原则

现代科技已经深刻地影响到生活的各各方面,内容日益丰富的各类科技文化展示活动吸引着不同的参观者,包括许多弱势群体,其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是科技文化展示活动的重要目标群体。作为科技文化展示的环境有着一定公共环境的属性,所以其设计必须体现出通用性的设计原则。设计师罗•马斯(RonMace)最早使用这个术语并解释到:通用性设计指的是综合型产品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的设计。广义的讲,就是指设计物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能够方便所有人的使用。通用性设计原则一般体现在:⑴公平使用、⑵弹性使用、⑶使用简便、⑷感性使用、⑸耐错使用、⑹省力使用、⑺充分使用等七个方面。

三、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快乐原则

设计师思维顿(GeogeSowden)认为:“我只希望我的设计能够使我们感受快乐和安全……。”科技文化展示设计应该给人们带来四种快乐:生理的快乐、心理的快乐、社会的快乐和理想的快乐。要想实现这四种快乐,科技文化展示设计需重视三个方面问题:

1.好的功能设计。

由于现代科技文化展示的内容与体验方式的独特性,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基础上的展示模式和方法成为现代科技文化展示设计的新方向。

2.美的形式。

形式之美可以给人们带来情感的满足和精神愉悦,优秀的展示设计也都是因为在材料、色彩、肌理、形态、构造上进行精心的安排而创造出令人愉快的形式之美。

3.好的互动方式。

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越来越多的沟通与交流依赖于数字媒体,这样的变化对设计的最直接影响是形成了新的形式语言。新的界面形式更全面地触及参观者各种感官,参观者可以通过视觉追踪、语音识别、手势输入等多个感觉通道,以并行和非精确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因此现代科技展示设计不在是一个单独的空间形态,而是包括感受器、显示装置、计算机、软件等整合的一个整体,给观者构建一个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从中体会对话的快乐。

篇3

一.

关于“儒家”,《汉书•艺文志》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和界定:“儒家者流,……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从这段总括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原创儒家有三个主要的特点,这就是:求道、为学、致用。

首先,儒家重视求道,“于道最为高”。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一生致力于求道。《论语•学而》说:“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卫灵公》说:“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里仁》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显然,求道是孔子一生的追求。孔子的“道”,主要讲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又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但最重要的是“忠恕之道”,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孔子之道,为思孟学派以及后来的《易传》所发挥,从而形成了儒家的“天人合一”之道。《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并且认为,“仲尼祖述尧舜,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易传》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周易•乾•文言》)并且明确提出天道、地道与人道统一的“三才之道”(《周易•系辞下传》)。

正因为儒家讲的“道”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是“天人合一”之道,所以,儒家又重视“天”,重视研究天地自然,从而形成了儒家的自然观,主要包括:思孟学派的阴阳五行自然观、荀子的气论自然观和《易传》的阴阳八卦自然观,充分表明儒学融合自然之道。虽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儒家的这些自然观并不能算作是科学,但是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自然观、气论自然观以及阴阳八卦自然观一直是古代科技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儒家重视为学,“游文于六经之中”。孔子作为教育家,要求自己和学生有广博的知识。《论语•雍也》说:“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讲“博学”,主张“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具有知识论倾向;不仅要求学习社会文化,学习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而且也包括学习自然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君子。这里的“游于艺”,就是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数”实际上包括了古代的数学知识。而且,孔子还要求学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思孟学派和荀子的著作以及《易传》等也广泛涉猎自然知识。

正因为儒家重学,也重视自然知识,包容科技,先秦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对于古代科技著作的研究。他们所整理、研究以及撰写的著作中,《夏小正》、《禹贡》、《月令》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科技著作,《诗经》、《尧典》、《周礼》等也都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先秦儒家把科技知识包容于儒学之中,而这些科技著作以及科技知识事实上成为后世儒家学习和研究科技的知识基础。

再次,儒家重致用。孔子重人道、重学问,最后又落实到致用上。在为政方面,孔子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讲道德教化;同时也讲“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讲利民。这一思想后来被孟子发展成为“仁政”。孟子认为,施行仁政,首先要“制民之产”。他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因而要发展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在儒家看来,讲“仁政”,就要发展农业生产,当然也就离不开发展农业科技。

儒家讲民本,最终又要落实到发展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与发展农业相关,又要研究天文学、地理学以及数学等等。这表明儒家本身具有发展科技的内在要求,儒家文化与科技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中,农业科技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用科学发展较快,其原因概在于此。

二.

原创儒家具有的求道、为学、致用的特点,使得儒学融合科学于一体。而且,后世儒家在发展儒学的过程中,大体上继承了这个重要的传统,只是在各个时期,儒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儒学发展史看,历代都有儒家学者研究自然、研究科技,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

汉代儒家确立了儒家的经学传统,较多地发挥儒家为学包括研究科技知识的特点。汉代经学家在整理和研究儒家经典时,把包含有古代科技知识的儒家著作也确立为经典。按照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和农学五大学科的分类,《周易》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数学知识,《诗经》、《尚书•尧典》、《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以及《春秋》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天文学的知识,《尚书•禹贡》、《周礼•夏官司马•职方》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地理学知识,《周易》、《礼记•月令》等著作中包含了与医学有关的知识,《诗经》、《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等著作中包含有农学知识。尤其是,汉代经学家还把春秋时期的技术著作《考工记》补入《周礼》,列为儒家经典。汉代儒家在整理和研究儒家经典的过程中,对其中的科技知识进行注释和发挥,实际上也是一种科学研究。

汉代儒学包容科学,不仅表现为汉儒所确立的儒家经典中包含古代科技著作和科技知识,而且,汉代有不少儒家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甚至成为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汉代儒家普遍对天文历法感兴趣,并有所研究,这不仅有其政治方面的原因,也与儒家讲“天人合一”有着密切的关系。李约瑟说:“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笔者以为,至少在汉代可以这么说。在汉代儒家中,对天文学颇有研究的,至少有扬雄、桓谭、刘歆、贾逵等。扬雄对天文学很有兴趣,主张浑天说,并提出“难盖天八事”。桓谭对天文学也颇有研究,在宇宙结构问题上,反对盖天说,主张浑天说。扬雄和桓谭对于浑天说取代盖天说的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刘歆修《三统历》,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天文学著作”,“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贾逵在天文学上颇有造诣,他所参与修订的东汉四分历比以往各家历法有显著的进步。

宋学确立了儒家的道学传统,较多地发挥了儒家求道包括求自然之道的特点。宋学家在当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至高峰的背景下,大都深入学习和研究当时的科技。邵雍、张载、二程以及朱熹都对自然现象有过研究。

朱熹的“理”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的内涵,它既是形而上的“太极”,又是具体事物包括自然事物的规律,因而也包括了自然规律在内;所以,朱熹理学既是心性之学,又是自然学。这正是对原创儒学“天人合一”的发展。此外,朱熹对于儒家“格物致知”的诠释,使之包含了格自然之物的内涵,赋予了科学的意义。朱熹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朱子语类》卷六十二)“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可见,在朱熹广泛的格物中,也包括格自然之物。朱熹非常强调研究自然现象,把握自然之理。他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跷,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朱子语类》卷十八)“历象之学自是一家,若欲穷理,亦不可以不讲。”(《朱文公文集》卷六十《答曾无疑》)“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圃、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更为重要的是,朱熹还运用“理”的概念直接研究自然、研究科学,在天文学领域取得重要的成就。他提出了以“气”为起点的宇宙演化学说,提出了地以“气”悬空于宇宙之中的宇宙结构学说以及天有九重和天体运行轨道的思想,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明清之际,西方科学传入中国。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之际的儒家,较多地发挥了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他们或者以“格物致知”的名义融合科学、研究科学,或者打着“西学中源”的旗号学习西方科学,会通中西。清代的儒学即使在最后转变成为专注于考据训诂的经学,也依然以特殊的方式研究科学。当时的儒家对于西方科学虽有不同态度,但总体上持积极吸纳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近代化。

明清之际的儒家学者黄宗羲撰写了不少科学著作,其中天文学、数学类著作“有《授时历故》一卷,《大统历推法》一卷,《授时历法假如》一卷,《西历假如》、《回历假如》各一卷外,尚有《气运算法》、《勾股图说》、《开方命算》、《测圆要义》诸书共若干卷”[];地学类著作有《今水经》、《四明山志》、《台宕纪游》、《匡庐游录》等;还有《律吕新义》及其它科学著作。清初儒家学者李光地对天文历算有特殊的爱好,与当时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交往甚密。在与梅文鼎的交往过程中,李光地对天文学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其天文历法类著作主要有:《历象要义》、《历象合要》、《历象本要》等,主编《御定星历考原》、《御定月令辑要》等;还有论文《记太初历》、《记四分历》、《记浑仪》、《算法》、《历法》、《西历》等。清代考据学大师戴震“凡天文、历算、推步之法,测望之方,宫室衣服之制,鸟兽、虫鱼、草木之名状,音和、声限古今之殊,山川、疆域、州镇、郡县相沿改革之由,少广旁要之率,钟实、管律之术,靡不悉心讨索。”[]并且撰写了大量的科技著作,其中有天文历法类著作:《原象》、《续天文略》、《迎日推策记》、《九道八行说》、《周礼太史正岁年解》、《周髀北极璿玑四游解》、《记夏小正星象》、《历问》、《古历考》等;数学类著作:《勾股割圜记》、《策算》等;地学类著作:《水地记》、《直隶河渠书》、《汾州府志》等;技术类著作:《蠃旋车记》、《自转车记》、《释车》、《考工记图》等。清代著名的汉学家焦循是与汪莱、李锐齐名的重要数学家。[]《畴人传》“续编”说:“尚之(李锐)在嘉庆间,与汪君孝婴(汪莱)、焦君里堂(焦循)齐名,时人目为谈天三友。”[]焦循的数学著作有:《加减乘除释》、《天元一释》、《释弧》、《释轮》、《释椭》、《开方通释》等。此外,焦循还有《禹贡郑注释》、《毛诗地理释》、《毛诗鸟兽草木虫鱼释》、《李翁医记》等科学类著作。

纵观儒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历代都有儒家学者研究自然、研究科技,并撰写科技著作,把科学与儒学融合在一起。

三.

儒学融合科学,然而在儒学体系中,科学只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并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儒家也需要研究天地自然,但是,这种研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儒家最终把握“形而上之道”的手段。对于儒家来说,科学既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最为重要。儒家既不反对科学,也不将科学摆在首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当科学与儒学发生矛盾时,当需要对科学与儒学的重要性作出比较和权衡时,科学往往处在次于儒学的地位。

正因为如此,儒家对于科学的态度往往会受到今天推崇科学的人们的误解。甚至李约瑟也认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和推广。”[]并以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加以说明。其实,孔子反对“樊迟学稼”是否可以用来证明儒家反对科技,则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据《论语•子路》记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然而,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只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义的价值要高于利,道德的价值要高于实际的技能;只是就义与利、道德与实际技能相比较而言的;并不是不要利,不要实际技能,而是不要只讲利,只讲技能。因此,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并不存在反对科技、鄙视科技的问题。

从古代科技尤其是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看,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实际上并没有产生多少负面的影响。北魏时期的重要农学家贾思勰撰重要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其中说道:“樊迟请学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而况于凡庸者乎?”[]按照贾思勰的理解,孔子因自以为在农业生产上不如老农,所以才无法教授樊迟学稼;而且,连孔子都不如老农,那么凡庸者就更是如此,所以应当学习农业科技。唐代重要的农学家陆龟蒙著《耒耜经》,其在“序”中说:“孔子谓:‘吾不如老农’,信也。因书为《耒耜经》以备遗忘,且无愧于食。”[]陆龟蒙认为,孔子说自己不如老农,这是实话,所以应当要研究农学。宋代重要的农学家陈旉著《农书》,有洪兴祖作“后序”,其中引陈旉所说:“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先圣之言,吾志也;樊迟之学,吾事也;是或一道也。”[]显然,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古代农学家研究农业科技的障碍。无论对农学家们的解释作如何评价,无论他们的解释在今天的一些人看来是多么的“不符合”逻辑,但至少可以肯定,他们没有把孔子反对樊迟学稼与他们研究农业科技对立起来,也就是说,孔子反对樊迟学稼实际上并没有对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

朱熹也曾说过:“格物之论,伊川意虽谓眼前无非是物,然其格之也亦须有缓急先后之序,岂遽以为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而忽然悬悟也哉!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陈齐仲》)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这段文字只是讲研究自然当在“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之后,不可“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并没有反对研究自然之意。但是,他用“炊沙而欲其成饭”之词,似有轻视科学之嫌。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据当今学者陈来先生所著《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朱熹的此段文字写成于“丙戌冬”(1166年,朱熹36岁),[]当为朱熹早期言论,在他后来的著述中,类似的言论几乎不复出现。

朱熹于47岁(1177年)写成的《论语集注》对孔子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进行注释时说:“游者,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论语集注•述而》)后据周谟“己亥(1179年,朱熹49岁)以后所闻”,朱熹曾经在比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者的轻重时说:“‘游于艺’一句,比上三句稍轻,然不可大段轻说。如上蔡云‘有之不害为小人,无之不害为君子’,则是太轻了。古人于礼、乐、射、御、书、数等事,皆至理之所寓。游乎此,则心无所放,而日用之间本末具举,而内外交相养矣。”(《朱子语类》卷三十四)从朱熹此时对于程门弟子谢良佐的批评可以看出,朱熹认为儒家的“六艺”“皆至理之所寓”,绝不是可有可无。

另据陈淳“庚戌(1190年,朱熹60岁)、己未(1199年,朱熹69岁)所闻”,朱熹晚年明确指出:“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圃、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只一向上面求道理,便不通了。”(《朱子语类》卷四十九)可见,朱熹晚年对于学习农圃医卜之类的“小道”明确持肯定态度。

从朱熹对待研究自然、学习“六艺”的态度变化可以看出,朱熹同样也是重视“小道”、重视“六艺”的,根本没有反对、鄙视之意,只是有先后、缓急之别而已。

由此可见,儒家视科技为“小道”,这只是与儒家形而上之“大道”相比较而言的,只是大小的“小”。与此相类似,有关“丧志”、“雕虫小技”之类的说法,也都只是表明儒家视道德更重于科技。应当说,儒家并不反对学习科技知识,而只是反对轻视道德一味地沉迷于科技之中。

至于“奇技巧”的说法,应属另外一类。“奇技巧”的说法出自《礼记•王制》。其中说:“作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尚书•泰誓》也有“作奇技巧以悦妇人”的说法。其实,这里的“奇技”、“奇器”或“奇技巧”是有所指的,主要是指无益于国计民生的、蛊惑人心或只是取悦于人的技法,并不是指所有的科技。当然,不排除有些科技的东西被历史上的某些儒家学者视作“奇技巧”,但是,同样也有一些儒家学者反对把科技视作“奇技巧”。明清之际,重要的儒家学者李光地明确反对把西方人的科技视作“奇技巧”。他说:“西洋人不可谓之奇技巧,盖皆有用之物,如仪器、佩觽、自鸣钟之类。《易经》自庖牺没,神农作;神农没,尧舜作,张大其词,却说及作舟车、耒耜、杵臼、弧矢之类,可见工之利用极大。《周官》一本《考工记》,全说车。”[]因此,笼统地说儒家视科技为“奇技巧”是不符合事实的。

所谓儒家“重道轻艺”之说,如果就比较和权衡“道”与“技艺”孰重孰轻而言,儒家的确如此;但如果以此认为儒家轻视“技艺”,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这种误解相类似,儒家还被说成是“重义轻利”。其实儒家讲“重义轻利”是有特定含义的。孔子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讲“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显然,儒家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要在义与利发生冲突时“重义轻利”。同样,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汉代的扬雄讲“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而不通人曰技”[];朱熹讲科技“亦是道理”;充分表明儒家并不轻视“技艺”,而是包容着“技艺”。因此,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重道轻艺”,其中的“轻”都并非指轻视之“轻”,更多的是在对二者进行比较权衡时的轻重之“轻”,是相对而言的。

从总体上看,儒家讲求道、为学、致用都要求研究自然,都离不开学习和研究科技、运用科技,因此,儒学融科学于一体,具有科学的内涵;与此同时,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只是儒家把握“形而上之道”的一种手段,只是相对次要的方面;所以,在儒学中,科技只是“小道”,必须服从于儒家的“大道”。正因为儒学具有科学的内涵,包含有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的要求,儒家自一开始就把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当作建立和发展儒学体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先秦儒家还是汉代经学家、宋学家,乃至明清之际的儒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在一定程度上以不同方式研究过古代科技。这一切都表明儒家与古代科技并非对立。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3.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2.

[3]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三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430.

[4]乐爱国.朱熹:一位被遗忘的天文学家[J].东南学术.2002,(6).

[5]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洪榜.戴震文集•戴先生行状[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钱宝琮.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286.

[8]阮元.畴人传(卷五十)李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

[9]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

[10]贾思勰.齐民要术•序[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75年.

[11]陆龟蒙.甫里集(卷十九)耒耜经[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2]陈旉.农书•洪兴祖后序[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篇4

2不等高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不等高梁与柱刚性连接时,如图2所示,当两端梁的高差不大于150mm,根据《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规定,截面高度度较小一侧的钢梁,其与柱的连接牛腿应按1:3进行放坡,并在转折处设置加劲板。当两端梁的高差大于150mm时,如图3所示,对应于每个梁翼缘的位置,均应设置水平加劲板。截面高度较小一侧的梁还应在牛腿腹板下方设置竖直加劲板。

3梁上起柱

根据结构需要,钢桁架的部分钢柱需在主梁上生根,也就是所谓的梁上起柱。这种节点在深化设计之前应先建立三维模型或进行桁架放样,以便确立钢柱的准确定位。钢柱的柱脚应做靴梁,将柱脚应力均匀扩散至钢梁上翼缘。钢梁上对应钢柱靴梁的位置处也应设置加劲板,使力的传递均匀扩散。

4三维建模在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

本工程由于建筑造型复杂,其结构杆件大多高低起伏,各连接节点均为三个方向连接构件且角度不一。因此,在钢结构部分深化设计的同时,应根据施工图首先建立三维模型。模型中,应将各构件及连接节点按照1:1的比例输入模型。待模型建立完毕后,整个工程的结构杆件便全部呈现于模型当中。三维模型除了能直观的反映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外,还能校核深化设计的准确性。若节点设计出现问题,能立刻从模型中反映出来,避免了传统的二维放样出现错误只能在构件现场安装时才发现的失误,从而大大提高了深化设计的准确性。

篇5

科技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分支,一番方面是管理理论和技能应用于科技活动的实践;另一方面是科技活动用于管理理论新的概括与总结。换言之,以管理理论来指导科技活动,以科技活动来丰富和发展管理理论,并同时推动科技管理理论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一些学者还从外延和层次上对科技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描述,他们将科技管理分为了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例如“国家对科技事业的整体管理,包括制定科学技术方针政策,确定科研体制和布局,制定长远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一般称之为宏观管理。对科研单位的具体管理,一般称之为微观管理”,“科技管理是对整个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的总称”,“科技管理,即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管辖、控制与治理,是科技活动过程中,所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功能的统称。”科技管理主要内容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科技预测,根据科技发展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并在对科技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预测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科技发展趋势以及其影响所做出的判断和预见;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它们是科技规划与计划制定的导向标,是对科技资源进行宏观配置的总体指导思想和制度保证;科技规划与计划;科技体制,它是指的科学技术研究与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权属关系和管理方式的结构体系;科技项目管理;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科技成果管理与科技统计;科技评估,它是对科技活动及其效果的评价和估计。

1.2科技管理信息化

进行信息化建设是科技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信息化的产出有很多其直接产出有工作效率、管理水平、监管力度、全过程管理、由重前期立项向重全过程管理转变、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提高领导决策的数字化水平,间接产出则包括了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和转化,从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终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对科技信息化的投入包括资金、时间、受影响的其他工作、重复投入这四种投入。不管是作为科研项目还是财政拨款,科技行政部门都必须为信息化支出资金。但是由于全国各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差别很大,同时根据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不同,其投入也从几万到几千万不等。在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投入最大的不是直接资金,而是时间的投入。与其它成本相比,进行信息化建设所占用的是各级领导和各种专家的时间,这就使得时间成本特别高。例如如一个科技厅的信息化会涉及到科技厅的政府公务人员50~100人,涉及到相关评审评估专家等100~300人,其中这些投入包括调研时间、方案制作时间、选择信息化提供商的时间、信息化过程管理协调沟通时间、使用学习时间等,从开始调研到信息化成功一般会用1年到3年时间。由此科技这个投入是十分巨大的。

2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虽然在进行信息化时所需要的投入十分的巨大,但同时其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其主要体现在通过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科技管理能力的创新。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科技管理战略思维的一种体现,可以从宏观上对各种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更加合理的利用。通过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可以使得科技管理更加的富有预见性、实时性和公正性,并能够对各种科研活动的各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从而达到降低科研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部仅仅是对促进科技管理战略思想创新、目标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同时它还能够推动科技管理创新能力的创新。在对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求科技管理队伍必须在观念、能力和素质上与其进行匹配,正因为如此进行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对领导层、管理队伍的创新能力方面产生促进作用。例如预测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创新、执行能力创新等。

3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建设内容不应仅仅是只满足科技计划全过程管理,而应建设“多级立体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多级管理这里指的是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建设内容不应是只满足科技计划全过程管理,而应建设“多级立体科技业务管理系统”。立体管理则是指的在上下级单位自己立项的科技项目都通过科技业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后,再把不同的系统通过数据交换平台连接,从而使信息可以在不同的业务管理系统间进行受控的、无缝、安全的交互。而本文则主要从信息化步骤确定原则和分步实施建议这两面来对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步骤问题进行讨论。

3.1科技管理信息化步骤的确定原则

对于科技管理信息化步骤的确定原则可以从以下三个反方面进行分析:信息化方式、信息化层次、信息化使用人员。从信息化的实现方式来看,进行信息化建设应该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方式。进行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充分的利用原有的基础,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系统,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也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方式。从信息化的层次来看信息化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是:先操作层信息化、再管理层信息化、最后再决策层信息化。操作层信息化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并积累各种有效的数据;管理层信息化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性,并积累各种数据;决策层信息化的主要意义是使得业务实现智能化,在对数据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从信息化使用人员来看,应该先内部信息化、再外延信息化。

3.2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步骤

篇6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双刃剑",在GATT/WTO的法律体系中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明文规定进口国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依据国家原则,制订更高标准,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Humanandhealth,exhaustivenaturalsource)。但是由于规定不完善,易诱导绿色贸易壁垒。一些发达国家在绿色贸易的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严格复杂的检测和审批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和预防协议(SPM)中,人为设置障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快研究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适应世界自由贸易环境。

关键词:标准化自由贸易双重性

一,引言

1947年,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关贸总协定,3作为重要国际组织,WTO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和世界自由贸易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所签的条约,尤其技术条约,已经成为规范贸易行为和制度世界性指导原则。但是这个多边贸易体制具有大国利益倾向,尤其是自由这个贸易中的实用主义依然存在,使WTO成为大国主导操纵一个场所。事实和历史证明:关贸总协定纠纷不断,原因之一便是自由贸易中的实用主义和大国主导操纵,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使然。有人说:WTO是一个“富国俱乐部(clubofdevelopedandrichstates)”和“只保护富国利益(protectionstates''''profitonly)”4。

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建设,已经成为"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亦有不利的一面,因此要扬长避短。一方面,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另一方面,也要适当搞一些自己的标准,以阻挡外国企业长驱直入,保护本民族利益。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要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给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和在WTO的过渡保护期内的条件,战略高度上重视标准化作用。

二,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发展的趋势和WTO技术标准协议

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趋势:5(1)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密不可分,技术标准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因此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6(2)国际贸易壁垒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关税以外的通过法律、政策等形成的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其中主要包括对进口产品数量的限制,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和贸易技术壁垒(3)贸易技术壁垒的核心是标准,贸易技术壁垒主要通过产品技术标准和制定技术法规,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法规的合格评定程序来实现,其核心是技术标准。当今世界技术标准发展的另一种趋势是:技术标准与国际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与预防协议(SPM)、《TBT协定》中,人为设置障碍,这已经成为贸易技术壁垒的主要组成部分。7

1993年,关贸总协定历经七年艰苦谈判,达成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WTO。贸易技术壁垒协定的宗旨是限制贸易技术壁垒,要求尽可能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但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带来的利益并不对称。原因是发达国家实际上掌握着国际标准的制定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可言,发达国家的产品能够长驱直入,而对于发达国家,这些标准则可以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铜墙铁壁。8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密不可分,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捆绑现象屡见不鲜。9

三,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研究

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明文规定进口国可以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依据国家原则,制订更高标准,保护人类健康,枯竭资源(Humanandhealth,exhaustivenaturalsource)。

从概念上讲,WTO的规则体系中存有许多例外,如保护环境的规定,俗称环保例外权。例如,美国汽油销售案(U.S.A.GasolineCase),在绿色贸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借口下,旨在保护国内炼油企业,制定严格复杂的标准和歧视性达标时间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这种环保例外权的行使往往和国家联系在一起,在国家高于一切的国际法原则的影响下,有些国家利用GATT/WTO在规定自由贸易的同时,出于对环保和不均衡考虑的例外,如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和规定不完善,一些发达国家在过份严格的科技标准化的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之实,制定严格复杂的检测和审批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尤其是乌拉圭回合之后,各国只能在GATT/WTO在规定第20条的安全例外中和卫生和预防协议(SPM)中,人为设置障碍,绿色贸易壁垒,形式多样,涉及产品广泛,措施花样繁多。绿色贸易壁垒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惨重,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处于劣势,沦为自然资源和初级产品的提供者,污染转移的庞大场所。

纵观GATT/WTO的历史,不难发现:GATT成立之初所奉行的不歧视原则(Non-discriminationprinciple)并没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公平的贸易结果,1958年的GATT专家组的报告指出,对初级产品的依赖和市场问题和现存的规则和公约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10经济学家劳尔.普雷比克研究也表明:发展中国家,如拉美国家,不得不为较少的回报出售越来越多的货物.11例如,美国汽油销售案(U.S.A.GasolineCase),在绿色贸易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借口下,旨在保护国内炼油企业,制定严格复杂的标准和歧视性达标时间形成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又如,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的国家,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出口货物已超过25%,约400-500亿美元,极大地削弱WTO多边贸易体制作用的发挥。

篇7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高校的科研力量在近几年显著增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每年都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其中部分科技成果具有产业化的应用前景,是我国专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高校研究开发人员总数保持在25万左右。作为我国科研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重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有所提高,但对于大学生的科技成果保护,在转化为专利方面亟待加强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转化的速度。

2.国家政策法律情况

我国虽然颁布了与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知识产权的保护法规制度立法的时间较迟、发展缓慢,尤其在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方面的保护措施更有待提高和加强。高校作为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主体,对学生本身就是一项重大考验。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架构,对知识产权的归属及制度问题几乎没有辨别的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转化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最终导致成果转化效果的亏损,学生逐渐失去了创新的热情。

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

高校向社会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转移所做的工作不够,高校的管理机构的效率低下,不能有效推动知识产权向社会扩散,阻碍了扩散的速度和影响力;同时,全国各高校的科研评价制度普遍存在以科研课题申报、数量作为科研评价的重点,对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不重视,缺乏知识产权战略导向。

二、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1.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强

根据高校的相关抽样调查,虽然对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了解的人员占45%,但是能进一步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过程,以及利用法律武器和手段保护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发明创造和合法权益的不足10%。这种淡薄的知识产权意识致使目前高校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流失已成为普遍现象。另外,大学生对专利保护的申请认识不足,高校对大学生的新发明和新创造向来都是重视奖励,但是却忽视了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的保护。

2.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较高

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有知识产权的开发、取得、交易、使用和诉讼等方面的活动给个人或单位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在我国,尤其是高校,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本较高,知识产权的所有人若对产权进行相关的处理,则需要支付相当高的经济成本以及相当长的时间成本。若要在我国申请相关的专利,申请的过程较为繁琐,而且每个过程都会花费一定的费用,另外,科技创新成果的专利审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三年。专利的过高专利费用及过长申请时间抑制了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发明和创造的积极性。

3.知识产权权属不清

知识产权控制的核心是权利人控制他人利用其成果的保护。在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环节中,激励作用是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科技成果产出的数量、质量及转化进程。我国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专利权利归属于雇主,这不仅使得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专利归属于雇主,而且发明创新成果专利的申请人也是雇主。虽然职务发明创新成果的发明人也能享受到专利效益的分配权利,但是在实际中,各高校都在强调专利是归属于高校单位所有,而没用相应的激励制度以回应专利发明人。仅强调专利的归属权而不注重专利利益的分配权,其结果导致发明人将职务发明非职务化,以规避法律的约束,使得高校非职务发明的专利申请远高于职务发明专利申请的比例,造成重大发明少、专利的技术层次和实施率、高校职务发明比率都较低的现象。

三、对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1.政府层面

(1)发展高校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事业

要想将大学生科技成果中的知识产权进行很好的转化,就要在高校中搭建相应的转化平台,建立一系列严格的资产评估体系。有了这种评估系统,才能有效地保护大学生的知识产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2)加大专利保护的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企业赞助的高校科研经费比例很少,绝大多数经费是由政府赞助的,而且经费的额度也有限。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科研投入经费的额度已超过了3%,而我国的科研经费的比例不到2%,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其本质上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动力的保护,其结果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是把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主要途径,使得科研成果的价值能够得到应有的体现。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专利保护的投入力度。

2.高校层面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存在巨大的浪费和损失。高校作为专利知识产权管理的主体,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功能,有责任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高校应加快知识产权向生产力的转化,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1)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核心

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中,针对老师涉及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考核,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科技成果的考核。对大学生知识产权成果科研管理来说,应将专利的转化环节纳入高校科研管理的职能中。

(2)培养知识产权全过程的保护理念

在高校的科研过程中,学校的相关领导、项目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都应有较强的保护意识。一项科研从申请立项到完成计划直至转化到实际生产后,中间的每一个过程都应纳入知识产权的范畴,因此,高校应将知识产权管理的理念贯穿于科技管理的各个环节。

3.学生层面

(1)将知识产权教育融入教学体系中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在教育方法和内容上有所侧重。理工科类的学生参加的科技创新活动较多,社会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侧重于对专业科技数据和知识产权数字化的保护进行教授;文科类的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较多,因此,在教授过程中多涉及著作权保护、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同时应将知识产权作为课程管理纳入教学体系中,切实提高学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篇8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内含着遥遥领先于西方文明的传统科学技术,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尤其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不仅是国人的骄傲,更让西方人羡慕不已。然而,当历史步入近代,中国的科技却反而大大落后于西方,直至今天,尽管在某些科技领域里,我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西方,但在总体水平上仍然是比较落后的。究其原因很多,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自然观,使得古人对大自然采取一种友好、鉴赏的态度,而不是去征服,这就失去了科技的哲学前提。我们知道,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哲学前提就在于主客分离,把自然当作客体加以认识、改造,然后去征服,为人类造福。正是西方把自然看作人类的对立面,去改造、征服,才有西方科技的高度发达。而在中国,从夏商周开始,一直都是尊天顺天,后来董仲舒更把这种敬天、尊天嵌进了政治强权, 任何人都不敢再想去征服天了。自此,天人和谐、天人合一就成为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这和西方文化征服自然大相径庭,不利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政治至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这就导致统治者把关注的中心集中于如何夺取天下和稳固天下,而忽视了对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致使古代中国缺乏对科技的需求。可以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推崇政治、鄙薄技艺成为整个国家的时尚。相反西方科技正是在16~17世纪的工业革命和商品经济这一时代需求的刺激下产生的,是新型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发展壮大的产物。另外, 这种政治至上的传统,也促使知识分子格外关注现实政治,他们思考的是如何安邦定国,因而他们都以考取科举当上大官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和价值目标,而普遍以从事科技工作为耻辱。这样,知识分子包括其中的杰出人才不去从事科技工作,即使从事科技工作的,绝大多数也是科举正途实在无望、绝意功名后的知识分子或者其他社会地位低贱者,这就使得在中国无法形成像西方科学家的那种为追求真理、探索自然奥秘,而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价值观。再次,中国传统社会形成重文轻理、重道轻器的传统导致我们缺乏科技知识的积累。儒家重视伦理、经学,知识分子在熟读背诵儒家经典、考证注疏文献典籍、修身养性、文学创作和鉴赏等方面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自然科学却很少关注,即使有所关注时,也往往关注形而上的"道"即宏观规律、事物总体特征以及其中蕴涵的道德、为人处世和政治哲理的启迪等的探求,轻视形而下的"器"即一事一物具体特性及其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作用研究,这又形成重道轻器传统。这和西方科技的发展正相反,西方科技到十八世纪爆发式的发展,正是西方自古希腊开始,尤其是自十五世纪以来西方知识分子长期探求自然奥秘的基础上发生质变的结果。这种政治至上的价值观对科技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居统治地位的儒家看重伦理道德,而淡薄金钱物质利益,所以逐渐形成了重义轻利的道德观。统治者往往为了统治的需要,大力提倡广大民众淡泊金钱财富和物质利益享受,转向追求精神享受,这就导致我们失去科技的内在动力。我们知道,西方科技的发达,与西方个人和企业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这一内在驱动力是分不开的。西方科技史就像我们表明了,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是西方科技得到巨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另外,只有有了钱,科技人员有足够的物质条件才可以安心从事科研、购买更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更容易出成果则是显易而见的常识。因此,重义轻利的道德观不仅使中国失去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失去从事科技的有利条件,也就不利于近代科技发展。

以上从天人和谐的自然观、政治至上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道德观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当然,传统文化对科技也有积极影响,如注重实用就导致了古代科技的辉煌。但我们反思过去是为了面向未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积极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我们民族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真正地做到尊重科学、尊重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2)科技计划管理民主、科学、法制化。科技计划决定实行双决策制,程序环环相扣,杜绝权力寻租;计划执行实行第三方管理制,计划考核实行第三方评价机制,确保了美国科技计划决策、运行、管理、考评的公开、公正、公平;科技计划的运行因项目而异,做到差别管理、分类管理和交叉集中管理,既保证了项目的正常运行,又提高了资源分配的有效性与科技资源的融合度;科技计划以立法形式颁布,确立了科技计划项目的法律地位,实行法制化管理。

(3)科技计划间柔性衔接,政府差异化投入。美国政府在协调各类科技计划时,以分时段衔接保证了项目的延续性和持久性,用跨领域衔接的方法确保交叉点问题得以深入探讨,灵活高效。科技计划项目总投入中政府所占比重,以是否关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长远发展为原则,前瞻性、战略性、基础类的研究,政府投入占较大比重;产业推广计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领域的研究,政府起到引导作用,撬动社会投资机构、企业、研究院所等投资主体加大研发投入。

2日本科技计划管理及其特点

从机构设置看,日本政府设立综合科学技术会议,该会议是日本首相的科技咨询机构和国家科技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从科技计划决策过程来看,日本政府采取会议制与询问制相结合。一般通过科学技术会议的召开,采用科技部门向大会咨询的方式,经过数轮答与问后制定出科技发展纲要。同时,为确保决策过程的科学性与公正、公平性,由常设审议会等机构做好科技调查、科技评估与风险预测,提供参考依据。从科技计划制定的项目来看,日本政府的基本战略由“贸易立国”向“科技立国”转变,近年来又进一步明确为“科技创新立国”,目标非常明确,先后制定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从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来看,政府直接管理基础研究、战略性导向性研究;委托社会机构管理应用和开发类计划。日本科技计划管理的特点

(1)科技计划法律体系健全。日本政府出台了《科学技术基本法》、《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法》和《研究交流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了科技计划制定的范围。

(2)计划决策、实施、评估等体系完善。日本政府科技计划的决策建立“一个中心一批机构加多轮问答”的模式,以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一个中心,常设的审议、委员会、理事会等一批机构做好前期风险预评、中期技术评价、后期科技评估,为中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会上科技主管部门间通过多轮提问得以确定科技计划。科技评估体系完善。日本政府向来注重对科技计划的评价,政府部门不直接参与科技计划的评价,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委托具有资质的独立第三方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非常严谨的考评,确保了科技计划体系的落实执行,兼具务实性与高效性。

(3)有其独特的“官产学”模式。产学研合作已被列为日本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科技计划中明确指出,日本政府将在过去技术转移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并支持产学研各方立足于长远的观点开展共同研究,提高合作效果,建立产学研各方之间互惠互利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出台一系列法律推进官产学合作,如《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研究交流促进法》和《产业技术力强化法》。协调各计划间的资金投入、合作关系,吸引多方资金投入产学研合作项目。

3美日科技计划管理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美日两国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及特点的分析,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1)进一步加快我国国家科技计划法制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在制定国家科技计划时,可借鉴两国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总目标,充分发挥政府为实现国家目标进行干预的有效手段,实施专项领域计划,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美日两国国家科技计划通过立法或制度化方式确立,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阶段性。我国在这方面自上而下还没有专门的科技计划管理法,因法制建设的缺失,导致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科研现象时有出现,相关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模糊,不利于科技计划项目的贯彻执行。

(2)进一步扩大我国科技计划体系的辐射面,促进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多样化。科技计划不应单独以项目建设为目的,可借鉴美日两国先进做法,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人才培养、科研基地的建设,推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推进科技计划项目分类管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如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有关我国前瞻性、基础性研究的项目,应由政府全额投资并直接管理或委托下属资信较高、权威机构进行管理。对这类项目的评审应更加审慎,可借鉴美日两国的双重决策制度,平行建设科技计划风险评估机构,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3)进一步吸引多元渠道投入科技计划项目。政府如何更加有效的配置科技资源,刺激各部门、各单位的内生动力,值得思考。关乎国际竞争力、公共基础事业且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科技计划,应由政府部门投入大额资金,同时立法规范科研资金的使用,发挥科研经费的最大效用。对于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政府主要起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风投机构、社会资金注入。

篇10

以下公布2015年07(下)的获奖论文名单,并由衷地对获奖的作者表示热烈祝贺!

专家点评(合议):

一等奖:《从到英雄:时事新戏〈二十世纪新茶花〉和福州评话〈新茶花〉对“茶花女”形象的改造》

陈 瑜(华南师范大学)

清末民初的中国,正经历着中西文化激荡融合的重要转折点,各种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感官与思维。然而,西方文化在影响中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接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受到时代风气的“雕琢”,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倾向。本文对这种“本土化”现象进行深入解读,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把握中西文化的异同以及文化融合的内在脉络。

法国作家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形象,而在清末民初,“茶花女”的形象同样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得到了全新的演绎,这一改编过程同样体现了诸多耐人寻味的“本土化”现象。本文即对这一改编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参考文献详实丰富、考据思路清晰严谨、论证精辟入理,为展示清末民初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演变,提供了一个特色鲜明的范例,既形象直观又入木三分。此外,本文还揭示出这一改编过程对于中国传统伦常秩序的自觉皈依,以及对于当时民族救亡时代主题的积极响应。可以说,陈瑜老师的选题准确地抓住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时代缩影,并能够在充分解读现象的同时,深入挖掘其背后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根源,体现了作者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经过改编,“茶花女”从一个追求爱情的,变成了助夫杀敌的“巾帼雄杰”,甚至化身为亲上战场荣立战功的“女英雄”。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言,这一改编是“奇异”的,蕴含着独特的道德意蕴、折射出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状况。实际上,“新茶花”的“新”字,即表明了改编者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意图。可以说,时事新戏《二十世纪新茶花》和福州评话《新茶花》除了女主角的身份以及爱情元素以外,几乎不见原著的影子。两次改编虽有所不同,但目的均在于宣扬男女平等、唤起国民的尚武精神,体现出当时的戏曲从业者引领时代精神的担当与情怀。而这一大胆改编深受当时观众的欢迎,更值得当今的戏曲人深思――传统戏曲要在当下获得发展,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许不在于究竟是要坚守传统还是要迎合市场;时至今日,我们的戏曲人是否还能如先辈一样,拥有引领时代潮流的雄心与能力?在心浮气躁急于“迎合”的当下,是否应当停下来思考:也许“引领”会比“迎合”更有力量?――而这,也是陈瑜老师的论文所带给我们的另一种特别思考。

二等奖:《传统藏戏作品的戏剧冲突及其审美内涵》

刘玉丽(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养育了一方的戏剧。少数民族戏剧更是以独特的民族风情,诠释着一方民众的精神信仰、承载着当地群众对于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少数民族戏剧不仅是我国戏剧百花园中的绚丽花朵,更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活化石,其价值不容忽视。

本文以《苏吉尼玛》《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智美更登》等经典藏戏为例,以精微睿智的笔触,为我们了解藏族戏剧打开了一扇明澈的窗,更像是展开了一幅幅瑰丽而圣洁的精神画卷,其中有着藏民族以善为美的心灵世界,更有着对于生命诞生的赞颂,以及对于死亡的达观;不仅展示了藏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而且深刻地揭示了藏戏与佛教的深厚渊源,彰显了作者在理论研究以及心灵体验上的广度与深度。这样的论文,不仅能够让读者增长见识,更可令人得到心灵上的涤荡,既有学术价值,又兼具精神高度。

二等奖:《话剧〈我爱桃花〉“戏中戏”结构分析》

潘睿杰(云南艺术学院)

话剧《我爱桃花》是著名编剧邹静之的代表作之一,十余年来常演不衰。该剧采用了“戏中戏”的创作手法,为观众呈现出一个迷离交错的时空,展现了古今如一的人类情感困惑,具有被多重解读的可能性。

本文着眼于《我爱桃花》的“戏中戏”结构,通过反复深入的观看与阅读,对该剧的剧情发展脉络进行了解读,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该剧独到的叙事结构,并恰到好处地阐明了其中的戏剧冲突所蕴含的思想张力。作者思路清晰,思想颇具深度,具备良好的学术潜力。

可以说,戏剧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而高明的剧作家不仅知道该“讲什么”(主题立意),更懂得该“怎么讲”(叙事技巧)。本文不仅准确把握了《我爱桃花》的主题立意,也让我们更为深入地看到了《我爱桃花》之所以成功的内在叙事思路,对于广大的戏剧创作者而言,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等奖:《浅析关汉卿〈救风尘〉中的批判与反抗精神》

赵培贝(广西大学)

在元代戏曲大家关汉卿的笔下,有着众多经典鲜活的文学形象,值得人们反复品鉴、深入解读。经典的魅力在于其触及、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不仅指向现实,也指向未来,因而是常读常新的。

篇11

2.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

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就业岗位特点,同时根据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遇到的文化折扣问题较为严重,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除了要有较强的现代管理意识,更需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及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才能合理设计文化产品及文化创新,这样在文化出口过程中无论是从语言方面还是服务方面,让文化产品被输入国家的受众群体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该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宣传及管理能力。下面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两大方面进行解读。

2.1课程定位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对跨文化基本理论,东西文化差异的系统讲解,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由于文化文化差异而带来种种问题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该课程前导课程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综合能力平台中语言课程类里的大学英语课程,同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学科基础平台中的专业基础课程里的民俗概论、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通过这些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常识,为该课程开设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同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分析辨别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等,为后续课程即专业能力平台中的文化经营与管理、文化投资与贸易,文化创意与策划等打下良好的思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基础。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课程应分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专业基础模块中的课程,即为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根据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以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定位,建议在高一虹2008年提出的“提高学习者跨文化意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课程宗旨下[3],突出该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同时采用学以致用,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教学中转变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切实做到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题,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著名跨文化交际学者Gudykunst曾指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cognitivecomponent)、情感能力(affectivecomponent)和行为能力(behavioralcomponent)[4]。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框架下,对该课程进行合理设计,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2.3开课时间与课时分配鉴于学习该课程前需要语言课程和相关文化课程的学习,同时根据高职院校开设的总学年,一般为3年制(2.5学年+0.5学年实习;或者是2学年+1学年实习),建议该课程在大二开设。这样,在大一一年时间内,在大学综合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学到相关的语言常识和技能,同时也会学习到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一些知识点。另外在大一期间,文化基础类课程也会开设,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中西方文化、民俗等文化常识,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经过大一一年在语言与文化常识和技能的学习,在大二开设该课程,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为大三进入实习期想快速融入社会,融入实习单位文化氛围的学生们,做好了跨文化交际心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铺垫。在课时上,根据现有适用与高职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内容,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沟通能力,建议该课程的学时为32学时。即开设一学期,这样在避免和其它文化类课程内容重复的同时,又能系统完整地学习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和技能。

3.教学内容

以往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研究主要是针对外语类专业学生,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应遵循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主要工作岗位任务和工作流程为依据,同时根据跨文化交际过程规律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笔者建议,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知识、情感、能力三大板块。

3.1知识教学内容

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国际化视野。老师需要讲解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重点讲解词汇中的文化内涵差异,,这样学生在做文化产品对外宣传营销时,对于文化产品品牌翻译,以及标签设计,使用说明翻译等,可以在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还可以让目的语国家的受众群体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接纳,避免由于文化内涵差异和文化禁忌所带来的宣传营销上的失败。

3.2情感教学内容

学习东西文化在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文化认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理论常识,培养学生文化差异敏感性,文化相对意识,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心的同时,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定势与偏见。这样学生在做文化对外传播方面工作时候,尤其是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对外发行时,尽量避免由于东西方世界观,价值观的差异给作品在电影在跨国传播的过程中会因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难以认同影片中传递的异国文化内容(如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神话、物理环境等)而造成影片价值的折损,即电影跨国贸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