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化学口诀溶解性

化学口诀溶解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6 09:02:3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化学口诀溶解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化学口诀溶解性

篇1

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化学知识比较繁杂、零散,初学化学的同学会感到难记易忘。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寻找记忆的载体,提高记忆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把大量的知识压缩成少量的文字或符号来记忆,就是利用载体记忆的一种方法——压缩记忆。对于盐的溶解性表,如果不加指导让学生死记是很困难的。如果让学生认真寻找表中的内在规律就会发现:盐酸盐除氯化银外几乎都溶于水;硫酸盐中除硫酸钡不溶、硫酸铅微溶外也几乎都溶于水;硝酸盐全部溶于水。碳酸盐就不是这样了。但碳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溶于水,其余不溶。这时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前三种酸几乎全溶于水,碳酸盐多数不溶于水,能否找出一个记忆的载体呢?许多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发现,前三种酸属于强酸盐,碳酸盐属于弱酸盐,可总结为“强溶弱不溶”。但碳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溶于水,它们可看作是由强溶解性的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氨水形成的盐,其它碳酸盐则是由溶解性弱的碱形成的盐(钡盐除外),也符合“强溶弱不溶”的规律。所以把溶解性表归结为这五个字就是该表的记忆载体。将这五个字背熟了形成口诀,就会终生不忘。当然,还要理解这五个字的内涵和外延。“强溶”中也有不溶的,如氯化银、硫酸钡;“弱不溶”中也有溶的,弱酸盐中的钾盐、钠盐、铵盐可溶于水。让学生记住盐的溶解性的同时,为了把氯化银、硫酸钡这两种盐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硝酸的特性记住,不妨把它们叫做“不溶明星”,因为它们出现的机会太多了。这样,就使这两种典型的盐通过“不溶明星”这个载体得到了强化记忆。

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少资料都总结了许多记忆操作步骤的口诀,这些口诀多则上十句,少则四五句,学生要花许多时间去背这些顺口溜,并不实用。实际上让学生记住四个字就可以了:“氢灯灯氢”。这四个字不但直观的提醒你“请等等氢”,也直观的告诉你做这个实验的步骤:先通氢,再点灯;先撤灯,后停氢。当然,这些步骤的规定理由就要通过这四个字为载体去联想记忆了。

篇2

    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含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不少资料都总结了许多记忆操作步骤的口诀,这些口诀多则上十句,少则四五句,学生要花许多时间去背这些顺口溜,并不实用。实际上让学生记住四个字就可以了:“氢灯灯氢”。这四个字不但直观的提醒你“请等等氢”,也直观的告诉你做这个实验的步骤:先通氢,再点灯;先撤灯,后停氢。当然,这些步骤的规定理由就要通过这四个字为载体去联想记忆了。

    在讲解实验基本操作中的药品取用时,首先要讲到对于实验室中的药品要做到“不闻、不触、不尝”,对于实验完毕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不回、不丢、不拿”,取用药品的量如无特别要求应取最少量:液体1至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这些内容可以用“提示口诀”为载体来记忆:“药三不,剩三不,最少用量要记住”。取块状固体时可用三个字概括操作要点:“横(试管先横放)、放(用镊子将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竖(将试管慢慢竖起)” ;取用粉状固体也是三个字:“横(试管先横放)、送(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竖(将试管竖起)”;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可概括为:“放平、视平、再读数”;取液体药品用倾倒法时可概括为:“一塞二签三瓶口”,以提醒学生记住三个注意点;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滴加液体时分别概括为:“先捏、再伸、后松手”和“上悬、下直、再挤滴”;对于取用药品的工具可提示学生:“块用镊子粉用匙”。这样就把药品取用时浩繁的注意点用少量的文字概括出来了。这些提示语连起来也是一个完整的顺口溜:“ 横放竖,横送竖,放平视平再读数。一塞二签三瓶口,先捏再伸后松手。块用镊子粉用匙,上悬下直后挤滴。”

    每当讲完一堂课进行小结时,利用压缩的方法进行概括,更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和记忆。例如,“氧气的制法”这堂课主要讲了“分解反应”和“催化剂”两个概念、用氯酸钾或高锰酸钾或双氧水(补充)制取氧气的三个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七个主要操作步骤,另外还有实验装置图中的八个注意点。在课堂小结时可将这些内容用四个数字概括:二、三、七、八。或用“两概念、三原理、七步骤、八注意”12个字来记忆。其中“七步骤”可用七个字来提示:查(查气密性)、装(装药)、固(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加(加热)、收(收集)撤(将导气管从水槽里撤出)、熄(熄灭酒精灯)。“八注意”可让学生用①②③等八个标号注在课本的制氧装置图上:酒精灯火焰处注①:用外焰加热;药品处注②:药品铺开不要过于集中;铁夹处注③:应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注④: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内导气管注⑤:不要伸入过长;试管内导气管口部注⑥:用高锰酸钾制氧时须加棉花;导气管出口注⑦:不要伸入集气瓶过长;酒精灯中的酒精注⑧:不要超过2/3体积。再比如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课时,内容可归结为二、三、四。或用9个字概括:“两概念(缓慢氧化、自燃)、 三条件(燃烧必须满足可燃、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四因素(造成燃烧现象不同的四个因素:易燃性、氧气浓度、接触面积、空间大小)。让学生首先记住这9个字,就能使整堂课学的内容心中有数,然后再以这9个字为提示进行复习、展开、联想。因此,这9个字便成了记忆的口诀或载体。

篇3

初中化学教学中有许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比如,元素符号、化合价的口诀、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等。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将成为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障碍。以化合价的学习为例,之前我是教学生先背口诀,再教他们如何应用。后来我发现有的学生口诀背得很熟,可就是不会做题,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现在,我是先引导学生应用。等到学生熟练运用自如后,再去背诵口诀,结果教学效果好多了。在讲固体溶解度时,传统教学强调概念中的四个要素反复讲解,十分详细,并配以相应的例子说明。但在应用过程中,学生总是想起这个要素,忘了那个要素,让教师十分头痛。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在已学过溶解性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比不同溶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我以生活中熟知的白糖和食盐为例,问学生二者哪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用什么实验来比较?问题提出后,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得十分热烈,很快就把概念中的几个要素说得清清楚楚。由于这不是教师的灌输,而是学生自己实验思考的结论,所以他们掌握得非常好,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不同的教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2 探究思路设计中的思维含量

科学探究中的思路设计是展开探究的初始性工作,因为探究不是盲目探究,而是有计划的探究。这个计划如何进行,关键在于探究思路的设计。显然,探究的思维是围绕探究的目的进行的,而之所以需要设计思路,是想通过比较、鉴别等寻找出最优方案,得出结论。比如在“溶解度”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在水(然后再延伸到其他溶质)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此时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呢?我们首先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溶解是否有限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他们会联想到生活中糖或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的情形,从而得出水能溶解糖和食盐,但这是有限度的结论。此时教师可适时点拨,为学生下一步思维的展开打下基础。列举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如CaCO3、NH4HCO3、KNO3等,先通过定量的溶解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比较,诱发学生思维并提出新的问题:不同的物质在水里的溶解程度有多大的不同?同一物质在水里到底能够溶解多少?怎样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旦这些问题提出,就意味着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深入,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探究计划有了成功的基础。探究方案中学生的思维含量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如果在这个环节没有进行充分思维,那后面的探究就会成为按实验步骤僵化操作的、没有思维参与的过程,那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3 探究实验控制中的思维含量

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中进行证明的主要形式,在传统教学中有实验,在科学探究中也有实验,但此实验与彼实验的实质是不一样的。讲授式教学中的实验是教师的工具,是帮学生接受知识的工具;而在探究教学中,实验却是帮学生理解知识的工具。显然,理解的层次要高于接受的层次,也对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氧气的性质”知识的学习中,我们提倡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去认识氧气的性质。在确定探究的思路之后,思维的体现就表现在对实验的控制上面。在实际探究中,我们围绕这样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关于氧气是否有助燃作用,我们应当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进行比较?―――这个环节中的控制思想在于“比较”,即氧气的助燃作用只有通过纯氧气环境与非纯氧气的环境中比较才能发现,比较是这一过程中的思维驱动。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分别将浸有白磷和二氧化硫溶液的小方块布置于空气当中,先猜想可能发生的现象,然后用实验来证明。有了上述教师主导下的实验探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以发现氧气的性质。而这也需要思维的基础,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已经理解了氧气的性质,知道怎样才能发现氧气的性质;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要通过对其他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梳理,然后猜想有可能通过什么样的设计也能发现氧气的性质。事实证明,部分化学知识基础较强和思维能力较扎实的学生,也能想到类似于利用点燃的方法来验证氢气和氧气能否燃烧的实验,并最终得到氧气只能助燃但本身并不能燃烧的结论。在这一探究实验中,我们充分给学生时间思考,学生就有了从容思考的机会。在面对老师的问题时,他们能够顺利地沿着教师的思路,将思维进一步延伸。在面对自己的问题时,他们能够充分地梳理已有的知识,并按自己的逻辑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控制。我们认为,这样的科学探究让学生有了充分思维的机会,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篇4

初中化学用语的知识分布特点是过于集中,例如,人教版《 化学 》上册在第四单元“课题二”中学生学习了27种元素符号,接着“课题四”中学生要学习用化合价、27种元素符号、6种常见原子团等知识来熟练书写化学式,在第五单元“课题二”中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在短短的十几节课中学生既要熟记元素符号、原子团、常见元素化合价,又要运用元素符号、化合价等知识来书写化学式,还要用化学式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很难学好。为了突破化学用语学习的分化点,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规律,我通常将这些难点分散,采用分散教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具体是这样安排的:9月新学期开学主要抓常见的27种元素符号和6种常见原子团的识记,10月主要抓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及化学式的书写方法,11月主要抓1~5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2月主要抓上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3月主抓酸、碱、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散教学的效果非常显著,班上大部分学生不再害怕化学用语。

2.用语采用趣味记忆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一些枯燥无味又难于记忆的化学用语尽可能趣味化,让学生容易诵、容易记、记得牢。我平时注意收集和整理有关化学用语的有趣的记忆方法,并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效果较为显著。

例如,在开学第一周里,为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记忆常见元素符号的口诀:“硫是S磷是P,氮是N碳是C。钾K氧O银Ag,Na钠铅Pb汞是Hg 铜Cu镁Mg,还有老铁Fe。Br溴Ba钡,Si符号表示硅。Al铝Zn锌Au是黄金,Ca钙Cl氯。钨是W锰是Mn要熟记,氢是H碘是I。”这样的顺口溜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元素符号一周就很容易过关。再如,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也可以编成口诀来记:“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铜正一正二铝正三,亚铁正二铁正三,硫在最后负二价;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音为“养闺女”。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嫁给那美女,新铁衣千斤,统共一百斤。”还有,像要记住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可以编成句话来记:“钾钠铵硝溶。”取谐音:“贾安娜笑容。”这样的趣味记忆,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又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记,突破了教学难点。

3.学生采用小组学习

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相邻的座位把学生组合成学习小组,然后由学生主动申请担任小组长。课前教师对每个小组长进行辅导,鼓励他们根据小组特点开展一些化学用语趣味活动,并教会他们如何辅导组员,如何检测组员,并定期收集和反馈组员的学习情况。另外小组学习还可以不限时间进行经常性的小测试,以强化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用语。

例如,学习元素符号时,教学生在小卡片写上元素符号,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又快又准确。学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时采用化学式填空接龙、化学方程填写比赛: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补全化学方程式),每小组从第一位同学开始,每次只能写2个,规定时间内以各小组书写正确的个数累计成小组成绩。总分最高的小组将会得到一份小小的纪念品,而总分最低的小组将被抄写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又如“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学生使用和记忆都感到非常难,我就教学生把阳离子、阴离子分别制成卡片,采用游戏的方法,由不同学生出示卡片组成不同的物质,再由另一个学生判断其溶解性。这样学生在每一次的游戏中就能愉快地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用语。

通过小组学习,能很好地让学生自主及时检查巩固、检测,又大大降低了教师的负担,促进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提高化学用语的教学效果。

4.规范读写化学用语

篇5

一、融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记得每接一届学生的第一节课,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你们在课堂上叫我黄老师,课后可以叫我姐姐,如果你们认为我还年轻的话,可以叫我黄小姐。如果你们讲绅士风度,可以叫我。总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仅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还将陪你们一起慢慢长大”。亲切的话语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加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尽力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与大师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课堂环节设计,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中善于思考,敢于发言。

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思维培养的主阵地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其结果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的素质的培养,学生接受过程是被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生思维训练。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模式顶层设计,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强调以学案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问题生成为主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课堂训练为核心。它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实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通过课前导读、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五个环节,将“学”和“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教师的教变成一种指导,一种对话;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其结果是课堂活了,学生笑了,老师轻松了。

三、化学生活化――新的兴趣增长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我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特点,把课本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相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豆腐为什么不可与菠菜一起煮?为什么在菜要出锅时才加盐?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怎样防止食盐潮解?怎样轻松清除水垢?为什么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记得有一次在讲稀释浓硫酸遇水放出大量热量知识点时,我就给学生放映了一段中央二台几个工商人员与一农村卖农药的老板发生争执的视频。老板给他们几个泼了浓硫酸,那几个工商人员惊慌失措,居然跳进路旁的池塘中想洗掉身上的浓硫酸,导致全身烧伤面积达70%,学生看得目瞪口呆。把化学知识融入生活不仅让学生有效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师――课程的设计者和探索者

篇6

化学用语由于数量多,枯燥乏味,成了化学的难点。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金属活动性顺序,溶解性等知识点的教学,教材安排用的时间不多,然后紧跟着就涉及到它的应用,如果没有事先的铺垫,当堂记忆再应用难度就更大了,学生是难以接受的,我的方法是将难点分散,从第一节“绪言”开始,让学生结合化学实验及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用到的具体物质识记元素符号和物质的化学式。每节课都用几分钟练习,及时辅导“掉队”的同学,让他们跟上队。而且做到让学生准备听写本,每堂课前的五分钟要听写所识记相关内容。当课程进行到元素符号及化学式等知识点时,课上只是系统地讲解它们的含义就可以了,不需要多少时间就能解决掉。同时多鼓励,表扬写的的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合价的教学中,平时就交给学生口诀,而且鼓励学生课下竞赛的形式,看谁记得快,记得准,大家都知道,化学式的学习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只有把握好化学式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同样可以提前渗透,当课程进行到化学方程式时,只要讲解它们的配平和意义就可以了。这样,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形式会觉得没费什么力气,就轻松闯过关了,从而为以后学习化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比如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是简单的记忆,等讲到那时就可以直接应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记忆起来比较难,应用的多,我通常在下册书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背口诀,几年来,通过这样的方法,我觉得效果很好,而且做到坚持。至于概念的教学,我通常归纳积累后整理好,都印发给学生,课前两分钟,大家熟读,久而久之,时间久了,学生就像唱歌一样的就记住了,而且做到了巩固复习,减轻了课堂的压力。

二、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易于理解

现在的初中生看着长得高大了,但理解能力有一些孩子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在讲解元素的概念时,学生就理解不好,我就想办法化抽象为形象。课上我就让学生去理解原子,它是真实的个体,只不过太小了,那么就想给它放大一定的倍数,想象成比较大的球体,然后你给这些球分分类,通过什么去分呢,想象把原子打开,看里面的结构,哦,都有一个原子核,电子不一样,跑得太快了,看不清楚,就再把原子核分开,看里面的结构就回发现有所不同了,原子核里面的质子数有所不同,这时,我就可以把相同质子数的原子放在一起,这些就是一类元素了,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都能理解了元素,然后再进一步的分析原子和元素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处理,难度变小了,我也不用再多说什么。此类方法在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时用起来效果也蛮好的。

三、重视基础,突出重点

各种化学用语之间的联系的联系要妥善处理

元素符号、化学式是众多化学用语的基础。只有初步掌握了元素符号才能学习化学式,学习和使用化学式,又是对元素符号的巩固。学生在初步会写化学式的基础上,才能学习化学方程式。同样,学生学习和使用化学方程式,又是对化学式的巩固。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简明而确切的表达,它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必要突出。考虑到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时,既要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及打出气体放出和沉淀符号等等。所以,教学时间留出必要的时间让学生练习。

篇7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趣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就是强调让学生在发展中寻求趣味,在趣味中寻求快乐,在快乐中寻求发展。这一教育思想既是对压迫着学生精神、剥夺了学生快乐的应试教育的一种反抗,又是对民主科学、活泼、生动的教育局面的呼唤,同时符合新课程理念。它既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又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从趣味性入手,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儿歌、游戏、歌曲等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对一位优秀的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下面就谈谈“趣味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元素记忆法

1.1谐音法记元素

就初中科学中的化学部分来说,元素、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合价和化学方程式等都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为从质的研究逐渐引导到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分子式、化学方程式与有关计算等都离不开元素符号和化合价。因此,学生记住元素符号和化合价就尤为重要。

谐音法是利用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组成简单易懂或诙谐的词语,或谐谑的笑话,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记忆的一种学习方法。如元素周期表(初中要求记住1―18号元素),如果让学生去记的话,连读顺都比较困难,不要说去记了,用谐音法就容易了。首先在幻灯片上制作出下表:

1.2故事法记元素

故事对人们有特殊吸引力,而中学生尚处于少年时期或青年早期,他们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见。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或者有趣的生活化学知识都会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因此把趣味教学法的具体教学形式之一――故事法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独到的功效。

如上述的元素名称的识记,再配上故事法,效果更佳。具体如下:青海省有个李皮朋,一人到温州游玩,吃面条时太淡盐也不拿。美国有个纳美到中国桂林来旅游,不知不觉钱用光了只好流落在亚洲。

学生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很快掌握了18号元素的名称,而且掌握了各元素的序号(即核电荷数)。课文表1―2中其他元素,我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学生的识记问题。

2.口诀法记化合价

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是书写分子式的重要依据,也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等知识奠定基础,所以理解化合价的概念和规律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只归纳出了化合价的一般规则,教师还应该向学生指明表示元素化合价的符号和写法,同时指导学生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进行识记。课本中表1―4中的化合价较散较乱,若一个一个去记,既花时间又易混淆,不如归纳成如下口诀来记,元素化合价口诀:

钾钙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三价铝铁,四硅锰;(-)二四六硫,二四碳;负一卤素,氧负二;五六七八不多见。再结合课文,学生就不难掌握了。

3.妙用数字法记实验操作

在实验操作中,仪器的规范操作很重要。学生在操作前应熟悉仪器的规范使用,教学这类时,教师可以融入数字记忆法。

如取固体物质进试管时可按“一平二放三慢竖”步骤进行操作。

再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为“一通、二点、三撤、四停”。即先通氢气,再点燃酒精灯;完全还原后,先撤离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

又如:过滤实验做到“一贴二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上;盛滤液的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中下部。

在科学教学中,除此之外,其他知识也可用数字来记忆。

如:在动物分类中,昆虫的特征就可以用数字来概括:“一对触角一对眼,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

又如:“催化剂”的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字来记忆即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

又如:在学习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物质的转化规律时转化规律图极难理解和记忆,不如归纳为:二纵、四横、四斜、二折弯来分解记忆。

4.自由诗法记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碱、盐的溶解性是各种物质间进行化学反应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自然科学第五册第一章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学好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而且对学习盐类的性质有重要意义。不妨用如下自由诗记忆:

溶碱钾、钠、氨和钡,氢氧化钙微溶水。钾、钠、氨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

氯化亚汞、银沉淀,还有微溶氯化铅。硫酸钡、铅皆不溶,微溶钙、银和亚汞。

其他盐类多沉淀,除了钾、钠和氨盐。除了硅酸不溶水,其余酸溶水中间。

氢硫、硝酸易挥发,亚硫、碳酸易分解。

加上教师解释,再结合课文中的表,学生就更容易记住。

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很多,以上仅略加介绍。但从以上几种方法来看,其效果是极佳的。可见,趣味教学法在《科学》教学中是必要的,也是可取的。只要教师用心去探索,变枯燥为趣味,巧用妙用趣味法,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自然科学及参考书(4―5).

篇8

在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愿意学,而且学得好记得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1.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起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通过化学实验易于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如:先叫两名学生站在讲台前,用玻璃管分别向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一会儿两只试管中石灰水都变混浊,在学生惊奇与赞许的目光中折射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时给学生讲解原因,学生既容易接受且记得牢固。

2在学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化学性质时竞赛激趣,增强记忆。

在教学实践中,当遇到演示实验较少,需要记忆及难以掌握的内容较多的章节时,学习兴趣低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用开展竞赛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授完化学用语部分后,开展化学用语竞赛。青少年好奇心强,通过竞赛激励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这样,学生兴趣高涨,记得深刻。

二、只有深刻理解,才能记得扎实。

在学习化学基本概念时,同学们惯犯的毛病是死背定义,抓不住要点,运用时似是而非,学过易忘。因此,教师应该千方百计让学生透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理解透彻,才能记得扎实。

1、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

如在学习原子这一概念时,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接受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的观点。但也正因为“最小粒子”这四个字,使学生产生了“原子不可再分”的错觉。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最小粒子”是在什么条件下成立。再以排座位加深理解:很明显排座位时每个同学是不可分的“最小粒子”,但在各自的生理结构上又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然后要求学生将每个同学比作一个原子,排座位比作化学变化,生理结构比作原子构成,这样就使上升概念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了。

2 用比喻帮助理解、记忆

有的概念不易搞懂,易混淆,要采用比喻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如让学生理解原子的大小,可以说:“一个原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像一个乒乓球与地球相比。”想像原子核的大小时,可以这样比喻:“如果把原子比作庞大的体育场,原子核就像体育场内的一只蚂蚁。”

三、只有形式简练,才能记得迅速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内容庞杂,材料琐碎,涉及的现象和概念多。我们可以根据知识间的关系,变换形式,教给学生记忆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生就会容易接受。

1、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简化了记忆的叙述成分,以少胜多,易于调动学生的记忆兴趣,变死、记厌记为巧记、乐记。如在记忆酸碱盐溶解性时,可以用“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这样的口诀。

2、实验巧记法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很多化学理论知识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的重要顺序不可颠倒,利用这种巧记法,可以简化记忆。如:取用固体粉末的步骤可简化成“一斜、二、送、三直立”。

3、浓缩记忆法

对一些概念,特别是较复杂的概念,通过浓缩概念,达到既表现概念实质又便于记忆的目的。如:催化剂的概念,强调“一变”即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二不变”即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四、只有联系实际才能主动记忆

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帮助学生去接触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从而体验认知的快乐,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去记忆。如讲“碳酸盐与酸反应”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问学生汽水中会有什么气体,学生自然会说是二氧化碳,接着又问二氧化碳是哪里来的,学生各抒己见后,介绍如何制汽水:将白糖8克加入冷水500ml,溶解后加入少许果汁,再加8克柠檬酸,装瓶,加10克小苏打,盖紧瓶盖倒置,震荡即成。这个例子学生很感兴趣,他们在愉快之中记住了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一结论。

篇9

中学化学的内容多、繁、杂,难记忆。口诀记忆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通常是将化学中的有关概念、原理或性质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编成口诀或顺口溜的形式,使之形象化。它的特点是语言简炼、流畅顺口,便于记忆。如:常用元素化合价口诀可记忆如下:“一价钠、钾、银、溴、氢,二价氧、钙、钡、镁、锌;一二铜、汞二三铁,铝三硅四忘不得;三五氮磷二四碳,奇氯偶硫价常变。”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可按如下口诀记忆:“一价铵根硝酸根和氯酸根,还有高锰酸根氢氧根;二价锰、硫、亚硫、碳酸根,三价只有磷酸根;铵根总是显正价,其余负价易分清。(锰――锰酸根;硫――硫酸根;亚硫――亚硫酸根)”再如记忆常见一些盐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说到溶解都不难;氢氧化物钠、钾、钡,其他溶解都不会;氯化物难溶银、亚汞,硫酸盐难溶铅和钡。”

二、相似记忆法

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往往有相似之处,唯其相似,容易混淆,我们就需要对相似的知识进行联系比较。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比较,就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知识的不同处,对其不同之处进行认真分辨,这样就能对其获得较准确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与,其貌相似,很难分辨。表示钙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带两个正电荷的镁离子。+2和2+符号相同,数值相同,很难区分。但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前者符号写前,数值写后,位置在元素符号的上方;后者数字写前,符号写后,位置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找出了它们的异同,也就容易记忆了。

三、缩略记忆法

在学习中,有时可有目的地运用缩略形式,从识记材料中找出一些关键性的字眼,作为记忆的提示,使之成为记忆的支撑点,将复杂的识记材料加以简化。

例如:“氧化与还原”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可以把“氧化与还原”缩略为“得氧―氧化―还原剂”、“失氧―还原―氧化剂”,意思是:某物质夺得了氧,它在这个反应中发生的就是氧化反应,而本身是还原剂;另一物质失去了氧,它在这个反应中发生的就是还原反应,而本身是氧化剂。又如:电解水阳极(接电源正极的极)产生O2,阴极(接电源负极的极)产生H2,这一事实很容易忘记、混淆。根据谐音可缩略为“阳―氧,阴―氢”。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无一错记,因为容易记住这些提示性的字眼,在回忆时就能将材料的一切细节广泛联系起来,再现整体内容。

四、理解记忆法

篇10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而学生往往感觉记这些毫无规律的知识点很吃力,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用一些趣味的记忆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那些化学上的知识点。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发学习的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并能牢固保持。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节约时间,效果明显。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如实验室保存物质的方法,可以记忆以下歌诀:

药品状态定口径,瓶塞取决酸碱性;

受热见光易分解,存放低温棕色瓶;

吸水挥发易氧化,蜡封水封或油封;

特殊试剂特殊放,互不反应要记清。

再如盐类水解规律口诀:

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

愈“弱”愈水解,都“弱”双水解;

谁“强”显谁性,双“弱”由K定。

另外,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

二、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再去巧记。如可以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再如,电解池中离子的流向可会意成“阴阳结合”。

三、趣味记忆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要诀可用:“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四、重复记忆

经过心理学家分析得出人的记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记忆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记住某些知识时常常用默默重复、叙述再现方法来加深印象。

五、编顺口溜记忆

初中化学中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又常用,但很适合编顺口溜方法来记忆。如: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联系时可用“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然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要检查。”

六、归类记忆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抓住特征。如:记各种酸的性质时,首先归类,记住酸的通性,加上常见的几种酸的特点,就能知道酸的化学性质。

七、对比记忆

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八、联想记忆

把性质相同、相近、相反的事物特征进行比较,记住他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再回忆时,只要想到一个,便可联想到其他。如: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不要孤立地记忆,要扩大联想。

九、关键字词记忆

这是记忆概念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的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字来记忆。再如:在使用酒精灯时可归纳为“两查两禁一不可”。“两查”即:一查酒精灯内有无酒精,二查酒精灯灯芯是否被烧焦。“两禁”即:禁止向燃着的酒精内加酒精,禁止向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一不可”即:不可用嘴吹灭,应用灯冒盖灭。

十、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判断,可记作“杨家将”,即“氧价降”,意为氧化剂中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反之,还原剂中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再如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归纳为“查”谐音“茶”。

2.向试管中装药品。归纳为“装”谐音“庄”。

3.固定装置。归纳为“定”谐音“定”。

4.点燃酒精灯加热。归纳为“点”谐音“点”。

5.收集气体。归纳为“收”谐音“收”。

6.导管离开水槽。归纳为“离”谐音“利”。

7.熄灭酒精灯。归纳为“熄”谐音“息”。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7-0127-01

一 分析教材把握要求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以下六种:

①元素符号与离子符号;

②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 ;

③化合价(元素、原子团、根);

④化学式 ;

⑤化学方程式;

⑥电离方程式。

新教材虽然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但是,学生在学习使用化学用语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还是表现出很大的困难,感到有一定的吃力。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轻松容易的学习掌握并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化学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二 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深度和广度,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记3~5种,学生并不感到困难,也不会影响教与学,还有一定的趣味性。

在教学进行 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它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3.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竟,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

三 分散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化“整”为“零”,分散记忆,降低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我在教学中从上完第一节课就布置学生开始硬背“氢氦锂铍硼”这句话,连背两周后,开始记符号“H、He、 Li、Be、B”,每上课前都检测学生记忆的情况。把1-20号元素符号分4句话分散记忆,逐步知道并理解其含意;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学反应生成物、化合价(根价)、金属活动顺序表、溶解性表等等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如:

1.记元素符号用三拼法。铍(Be)把整个元素符号的字母撤分成B-e,并发出读音B…e…铍 一气合成,诸如两个字母组成的元素符号都可用这种方法来记。

2.记化学反应的生成物用谐音法。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分别产生在正极(阳极)、负极(阴极),但是许多同学往往记不清楚,我采用谐音法:阴——氢,阳——氧,来帮助学生来记收到效果。

3.记还原剂、氧化剂用表象法。初中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判断的, 然而谁是氧化剂谁是还原剂同学们却难判断清楚,为次我再教学中编了一种记忆办法。如:H2+CuO Cu﹢H2O 中H2到氧后变成水, CuO中的Cu失去氧后变成铜,由此我总结出:

得-氧-还(得到氧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失-氧-氧(失去氧的反应物是氧化剂)的口诀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方法。

同时,该实验的操作顺序有是致关重要而且有不易记住,为此,我整理为:

氢气进来后走,酒精灯迟到早退。来帮助学生记忆。

4.记化合价、溶解性用顺口溜法。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2.4.6硫都齐全。

记溶解性: 钾钠钡钙是溶碱,硫酸碳酸除钡钙,硝酸除银汞,钾盐钠盐全都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