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司网络监管

公司网络监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6 09:02: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公司网络监管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公司网络监管

篇1

(一)在空间上,网络化财务管理的物理距离变成了鼠标距离,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延伸到全球任何一个结点。财务管理实现在线管理,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者可以在办公室实现财务信息的远程处理和财务管理活动的集约化管理。财务信息资源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高度共享,施工企业国内外组织结构协同,实现“数出一门,数据共享”,施工企业的财务资源得到整合,竞争能力得到提高,企业的关注重点为更多地关注整合企业外部财务资源。

(二)在时间上,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可即时获取、即时生成和即时处理,实现财务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管理的跨越。财务管理网络化后,国内施工企业总部可随时了解海外办事处、海外项目部的财务信息,及时作出决策,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提升了施工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在效率上,网络化财务管理下的各种经营数据和财务信息都是网页数据化的,并可在网络上流通,实现信息共享。财务信息将具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从施工企业海内、外有关系统直接采集,而施工企业海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也可以根据授权,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信息。同时,资金结算支付的电子货币大大提高了结算效率,加快了资金周转。通过网络化财务管理,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使国内企业总部及时了解海外机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海外机构、办事处违背总部利益的行为。

(四)在安全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资金结算网络化(包括结算电子化)、网上支付电子化,只要在网络上直接将应付款项从施工企业账号或信用卡支付给对方即可,逐渐替代了支票、汇票、现钞等纸张票据。网络化财务管理使得资金支付可以在办公室计算机上完成,无须每次支付资金必须到银行办理,这对于在治安情况不是太理想的国家的外派财务管理人员来讲,自然是很好的安全保护。

二、在网络化条件下,施工企业的海外财务管理特点。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具有信息传递快速性、信息处理的集中性、信息的共享性等特点。网络经济时代无论是网络还是计算机本身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就广域化环境而言,一方面国际互联网(Internet)使施工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内部网(Intranet)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使施工企业走出封闭的局域系统,实现施工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实时开放,同时使施工企业内部包括财务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财务预测与计划控制易于实施

在网络化条件下,依据一体化所带来的追踪朔源功能,完全可以实现从各种信息的渗透查询,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同步进行。在财务计划方面,可以编制全面的财务计划,计划实施后,针对此计划的差异分析结果就会自动产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各种预算与控制。通过有效的财务预测与决策,有效控制成本和经营风险,强化对海外机构的财务管理。

(二)施工企业财务决策易于实现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网络化财务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多数财务管理问题属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拥有高速、大量信息和复杂的处理能力,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能帮助财务管理者建立决策时的信息。网络化引导施工企业决策者对财务数据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更好的进行决策。

(三)资金管理实现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等管理模式

通过资金网络化管理,国内施工企业可以把所有海外机构的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可实时掌握,并可通过网上审批功能对所有付款进行控制,可轻松实现跨机构间的资金调配,可自动跟踪资金的到账及在途情况。通过网络化管理,集团总部可把所有海外机构的资金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实时掌握所有海外办事处、海外项目部的资金收付情况。

三、适应网络化发展的新需求,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从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看,所谓网络化财务管理,是在已实现的财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具有互联网功能的财务管理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网络化应有对内的网络系统和对外的与公用系统多极连接的网络系统。对内是财务管理网络系统按设定路径以即时形式传输到施工企业内部有关方面,构成一个以电子联机实时处理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控制的信息系统。对外连接也是财务管理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许多对外交往事务都会在网上进行,例如网上结算、网上资金支付、网上办税、网上信息、网上信息交流等,因此,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网络化既包括内部网络系统,也包括外部网络系统,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实现“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为核心”的网络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一)在施工企业内部,进一步提高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网络化的认识,立足于“网络化财务管理平台”的建立,本着高起点、高要求的原则建立网络化会计核算系统、资金结算系统、网络化票据中心系统、网络化资金预算系统。在构建网络化会计核算系统时,内部控制思想和程序通过对会计软件系统设置使之固化,并在具体业务会计处理时自动加以控制,实现了会计控制标准与业务处理控制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的会计核算系统,使施工企业的财务基础管理纳入了风险可控的轨道,起到了堵住管理漏洞、归避经营风险的作用。网络化会计核算系统使财务监督变得十分迅速有效,检查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向海外办事处、海外项目部记账中心查询相关的会计资料,根据需要可要求海外机构提供有关的原始资料,通过对记账中心的检查,可以掌握总体情况和各海外机构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规范经济活动,把好财经纪律关。资金结算系统做到集电子汇划、资金清算、资金对账、会计核算、财务核算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把实现网络化作为契机,以全新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对财务管理机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满足施工企业海外机构财务管理需求。轻松实现施工企业内部账户信息查询及汇总、自动归集下属机构资金、统一对外支付款项、定制自动归集时间和金额、定时自动补足海外机构备款、限定资金体内流动、集团内外付款分权限控制,并可通过内部资金往来管理为国内总部建立资金池,便于集团公司进行账户信息即时汇总、余额自动调控、收支两条线管理、集团内部资金贡献度统计,真正实现海内外资金“统一管理、分别核算”,实现全面、快捷、安全、高效的网上资金管理增值目标。国内施工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对海内、外资源进行优化,实时了解财务管理信息,了解资金的整体情况,形成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系统,做到海外机构资金的统一调控,节省集团财务费用;将整个海外机构的财务数据、资金结算管理集中起来,使集团决策层及时、准确做出正确的决策,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统一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传递渠道畅通,财务数据、资金结算、资金管理集中起来,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

(二)在施工企业外部,通过网络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快资金流动,结算支付的电子化,逐步替代支票、现钞、汇票等,实现国内、国外的资金结算进入高速度、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时代,全面提升资金的运作水平。

1.网络化财务管理,通过一体化的电子平台,资金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实现跨国同步标准化操作、轻松对账及查询。通过与内部系统轻松对接,使得功能强大的报告功能帮助国内企业总部做出最准确的判断、最正确的决策。

篇2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4602

1广电网络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绩效考核目的定位模糊。

绝大多数员工认为绩效考核主要体现在末尾淘汰和奖金分配上,所以员工普遍对绩效考核有心理压力,并随着时间而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企业将考核的目的确定为利益分配的依据和工具,从短期来看,虽然会给员工带来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势必使得考核在员工心目中造成一种负面的消极印象,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员工绩效考核由于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使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束后,考核的结果又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2)过分关注员工的个人绩效。

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其管理思想是通过对绩效的管理,达到促进公司员工提高工作能力,改变被动管理的局面,实现员工了解自己的绩效指标,逐步走向自我管理的境界。如果在我们的绩效管理体系中,过分关注员工的个人绩效,而没有对工作本身和制约工作的各种相关因素给与足够的重视。员工在工作时,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环境、设备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等,但由于这些条件的制约和不足,即使员工很努力,可能未能完成其业绩指标,而公司在绩效管理时往往忽视这些不可控因素的分析与改善,仅仅根据业绩指标考核员工绩效,并据此追究员工个人的责任,其结果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3)用绩效评估代替绩效管理。

由于没有进行绩效管理培训,员工对绩效管理没有完整的认识。他们普遍以为绩效评估就是绩效管理,其实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由于工资与评估挂钩的薪酬制度,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突出绩效考核,所以往往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其他环节。成功的绩效评估不仅取决于评估本身,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评估相关联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

(4)薪酬体系比较单一。

同工同酬是一种比较公平的薪酬体系,可以让员工在短时间内对自己的薪酬比较满意,但是随着工龄的增长,个人能力的不同,公司的这种薪酬体系为公司员工特别是非销售岗位的员工提供的增长空间是非常小的,集中体现在同一个岗位上做得最好的和排名在中间的员工得到报酬是同样的,这样会引起优秀员工的不满,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同时单一的薪酬体系,也不能支持绩效管理体系的深入开展。

(5)未能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统一起来。

一方面,公司绩效管理指标往往与发展战略不紧密关联,以及个人绩效指标并没有纳入公司总目标中,往往只突出个人绩效指标的完成。另一方面,公司岗位设置,没有做到合适的定级,只有简单的行政岗位的升迁,一线员工的上升空间很小,个人发展的渠道不宽。而且公司实行的末尾淘汰制,连续3个月考核末尾即将面临淘汰,这样人员的流动性特别大,容易造成公司的向心力不够。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过于强调工作任务,在员工的活动方面以及促进员工的交流方面都做得不足,造成了公司的凝聚力不够,员工归属感不强,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6)绩效考核的结果缺乏反馈。

员工一般希望在工作过程中能及时得到关于自己绩效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地改进自己的绩效和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绩效沟通,员工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这种反馈既是对员工出色工作的肯定,其本身对员工就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同时也能使绩效不佳的员工及时了解和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以便采取措施及时改进。但现在很多公司由于绩效管理的不完善,没有完整的档案记录,在整个管理流程中只注重结果,忽略了中间过程的管理,因此,除了考核任务完成情况没有更多的内容与员工进行交流,这也是造成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抵触,以及对考核结果公正性的怀疑。

2广电网络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2.1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

为了提高广电网络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首先应明确考核的目的。

(1)改变管理现状,提升执行力。广电网络公司有很多是从国有企业转型为股份公司,或者就是国有企业,内部企业管理仍留有事业管理的思维,员工缺乏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企业通过绩效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及责任感,改变管理现状。绩效考核也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建立了沟通渠道,使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得以较充分的沟通,从而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另外通过绩效管理又增进了员工对组织、对管理层以及对工作的认同感,调动员工积极性,从现行考核目标开始,共同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和远景而努力。

(2)提高公司的绩效水平,保障公司长期发展。通过考核,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职责、公司的要求和完成工作的实绩,同时使自己在工作中的需要获得组织的理解和帮助,找出差距,调整工作方式,以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公司绩效的全面提升。

(3)构建公司人力资源数据库基础平台。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体系中构建人力资源数据库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绩效考核的结果主要应用于工作反馈,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相关工作提供依据,为公司制定薪酬计划、福利政策以及人事调整、培训等方面的实施提供真实依据。为公司人力资源数据库提供员工素质的基础资料,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用人、培养人的依据。

2.2广电网络公司绩效考核程序的设计

广电网络公司绩效考核程序的设计,首先应用绩效考核的成熟经验和理论,结合公司管理现状,从绩效管理系统工程的角度,对绩效考核的程序展开规划、设计,确保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实现公司每一个岗位能够定性、定量的衡量其工作绩效,真实反映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实况。广电网络公司绩效考核的程序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步,数据收集。数据是绩效考核的事实依据,有助于客观诊断员工的绩效。

第二步,填写相关量表。部门经理对员工的考核以及员工自评要求填写的所有表格。

第三步,加权统计综合评分。把收集的有关资料,通过指标体系加以综合分析,得出综合评价的结果,并对评价结果和标准之间进行分析比较。

2.3绩效反馈

由绩效管理部门将相关表格收集汇总,对不同指标、不同内容、不同考核主体的考核结果加以综合。绩效管理部门将结果反馈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和员工进行面谈,也可由绩效管理部门直接与员工面谈。面谈是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手段,是从员工行为的期望与控制环节上确保公司的运行方向,提高公司运作效率。为了使绩效面谈真正起到正面作用,公司主管将绩效考核结果和下属进行讨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之有据,以理服人,达成共识;(2)对事不对人,更不要与他人妄加比较;(3)允许员工对绩效反馈提出不同意见;(4)优点与缺点并重;(5)提出对员工的支持帮助计划等。

绩效反馈在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考核公开化,确保考核的公平和公正。绩效面谈是绩效反馈中的一种正式沟通方法,是绩效反馈的主要形式,正确的绩效面谈是保证绩效反馈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绩效反馈发挥作用的保障。

2.4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绩效考评的结果是公司管理的重要资源,它的作用不仅能够不断促进被考核者做出更好的绩效,而且可以应用于公司的组织培训、职位晋升、员工职业规划、组织结构调整、薪酬体系等方面。

(1)用于薪酬奖金的分配。

运用考评结果,建立考核结果与薪酬奖励挂钩制度,使不同的绩效对应不同的待遇。合理的薪酬不仅是对员工劳动成果的公正认可,而且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形成积极进取的组织氛围。

(2)用于员工职业发展。

绩效评价结果为公司对员工岗位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公司设定的调整分为晋升、工作轮换、淘汰三种形式。绩效管理部门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不仅评价他目前工作业绩的好坏,还要与人事管理部共同进行能力的考察,进一步确认该员工未来的潜力。对那些绩效优秀而且具有潜力的员工,可以通过晋升的方式给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业绩。而对那些绩效不佳的员工,分析其绩效不佳的原因,如果是员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与现有的工作岗位不匹配,则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工作轮换,以发挥其长处,帮助其创造更佳业绩。如果是员工个人不努力,消极怠工,由于员工类别不同,给予区别对待。如果员工是事业编制,则可以选择让他们退养或者退回原单位;如果是社会招聘的人员,可以考虑给予辞退。

(3)用于员工职业培训。

绩效评价结果还可以为公司对员工进行全面教育培训提供科学依据。当员工的绩效较差时,就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如果员工仅仅是缺乏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那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4)用于开发员工潜能。

通过分析绩效评价的结果来提升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因为可以通过绩效评价衡量员工的绩效业绩,可以利用绩效评价的信息对员工能力进行开发。绩效评价系统必须能够向员工提供关于他们所存在的绩效问题,以及可以被用来改善这些绩效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一些信息,其中包括使员工清楚地理解他们当前的绩效与期望绩效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帮助他们找到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制定改善绩效的行动计划。

3结论

为保障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公司必须重视保障体系的建立。注重绩效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绩效考核的环境建设,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体现绩效考核的监督职能和引导职能,都将保证绩效管理体系发挥应有的功效。

篇3

关键词 :生产型集团公司 网络式培训系统 知识管理

何谓培训?对培训比较完整的定义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既然是一种有组织的传递或训诫行为,那么培训必定是要在一定的管理机制下发生,遵循既定的规则。我们不妨借用知识管理的思维逻辑来构建生产型集团公司的培训系统,即鼓励知识的分享,鼓励通过学习、交流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在生产型集团公司这样的多系统的组织环境中,打造知识共享平台,以期获得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培训系统的高效运作。

一、生产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特点

生产型集团公司通常都有同类生产单元多个的特点,即使业务类型多样,同类业务一般也都会拥有多个下属生产单元。换句话说,生产型集团公司具有业务地域分布广,但人员类型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各生产单元的工作通常以生产为重心,工作规划以及日常工作的重点一般也都放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和平台,各生产单元的培训工作往往会流于或自成体系,或不知所以,或与总部想法大相径庭的境遇。既然同类型业务生产单元的人员配置具备很大的相似性,那么封闭或相对封闭的培训系统也就意味着资源的极大浪费,且不利于知识的流通和更新,而不知所以或背道而驰的培训做法则多数归咎于管理机制和规划的缺失。因此就需要一个机制和平台,将公司总部及各生产单元的培训资源整合在一起,通过资源的整合及共享解决资源效率、体系覆盖、知识共享及知识更新的问题。

二、培训系统的网络式结构及其运作机制

如前文所述,尽管通常情况下生产型集团公司的业务或产品并不单一,但同类业务下各生产单元的人员结构和类型非常相似。对于服务型企业,尤其是连锁企业,其培训系统往往采取资源统一、形式统一、要求统一、结果统一的模式。而在生产型企业中,“核算”的独立经常会导致“管理”的独立,每个生产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系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结果必然是每个生产单元都有一套独立的管理体系,配备一套独立的管理资源。资源的质量差异以及管理的成熟度差异必然会导致各生产单元之间管理水平的不平衡。只有打破边界,变封闭式系统为开放式系统,重新定义资源的所属性以及统一规划信息的交互流动机制才能解决管理不平衡的问题。

“网络”、“网络式”等概念的产生不仅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甚至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更节约、更有效率。网络式组织的各独立单位随时可以独立单独作业,也随时能够整合成新的功能小组共同执行新的任务。对于生产型集团公司来说,为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形成知识共享、知识更新机制,网络式结构是再合适不过的培训系统架构形式(如图1)。

众所周知,一个培训项目的实施(不包括前期计划和后期评估)需要几个关键要素的同时参与或投入,即培训实施者(培训师)、培训教材(知识、信息)、

培训对象(被培训的员工)和培训动作(信息、知识传递的过程和方式)。在网络式的培训系统中,基于知识共享平台的培训系统运作实际上也是知识积累、整合、加工、反哺、创新、再积累的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每一层级的知识库是这一层级的知识共享平台,同时也是知识再加工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在授权基础上,每个知识中心都可以向其关联单位开放,保证知识的流动性和为价值生产服务;每个员工都可以在授权范围内承担培训师角色,调用知识库中的资源实施培训行为;每个单位都是信息供应中心、知识加工中心和知识创新中心,为知识库的不断更新贡献力量。这种建立在共享平台上的多层级、多中心式的知识管理结构,不仅能够拓展知识服务范围的广度,降低知识重复加工的频率,减少资源浪费,有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资源的平衡和推进学习型组织的打造。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开放性是网络式培训系统与独立式培训系统的根本区别,但在实际操作中的“开放性”却并非纯粹意义的开放,而是遵循一定授权原则的相对开放以及信息的内部流动,是在平台共享与小组专精相结合的知识管理机制下的开放。

三、结束语

篇4

大港石化公司的网络资源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应用系统包括MES系统、ERP系统、OA系统、邮箱系统等,各应用系统包含了大量的企业内部信息。由于网络信息规模比较大,在近些年的网络管理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不利于网络的平稳运行。

大港石化公司的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部分,不仅仅需要防止病毒的入侵,而且还要防止非法外联的入侵以保证内网信息的安全,这样对于网络安全的防护任务是比较大的。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有: 一是杀毒软件安装不符合要求导致病毒、木马的感染入侵;二是操作系统存在漏洞,没有及时打上补丁;三是电脑黑客的攻击;四是操作使用人员水平有限,安装简易的盗版系统,存在弱口令。

大港石化公司采用的是静态IP地址分派的方式。网络信息化的日益发达和各种办公系统的上线使日常的办公越来越离不开电脑网络,导致新增大量的IP地址。IP地址的紧张导致IP地址出现冲突,严重影响了办公的效率。由于IP地址的不记名制,出现电脑感染病毒、网络审计等不能进行有效的定位追踪。

二、现行网络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第一,采用三层网络结构。大港石化公司网络采取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网络结构,将复杂的网络分成三个层次。采用双机冗余热备的核心层交换机和上层高速网络进行交换,利用汇聚层交换机以减轻核心交换机的负荷压力,最后通过接入层交换机向公司网络提供数据服务。

第二,内网和外网链路分开。大港石化公司内网和外网分走不同的链路。中石油内部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需要内网提供数据,需要外联Internet网络则需要外网提供数据。外网链路出现意外不影响内网使用,而且内网采用了双链路,保障了正常办公不受影响。

第三,办公网和生产网的隔离。采用网闸技术,将办公网和生产网进行物理隔离,可以有效防止办公网对生产网发动攻击的可能性,保障了生产网络的安全,确保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第四,采用VLAN技术。VLAN即虚拟局域网。是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技术。利用VLAN技术,可以将不同子网中的用户进行逻辑分段处理,把不同地点、不同网络、不同用户组合在一起,置于同一个广播域中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

第五,采用VPN技术。VPN即虚拟专用网络,是利用隧道技术和加密技术在公用网络中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通过VPN技术,用户不需要装备专用的设备就可以安全地对企业内部专用网络进行远程访问。

第六,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2011年5月,中石油桌面安全管理系统正式上线。系统采用了赛门铁克公司的SEP11杀毒软件、Enforce 6100准入设备和北信源公司的VRV内网安全管理及补丁分发系统。

公司内部所有入网电脑必须按照中石油总部要求部署赛门铁克公司终端安全防护软件SEP 11(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11),杀毒软件病毒库可以自动更新,有效的抵御病毒、木马、蠕虫和间谍软件。同时在网络出口处部署赛门铁克公司网络准入控制设备Enforcer 6100,没有安装SEP11杀毒软件的电脑不能通过Enforcer 6100准入要求,不能对公司网络进行访问。通过准入控制的方式可以防止员工和外来访客接入公司网络带来的安全隐患。公司网络管理员登录策略管理服务器(Symantec Endpoint Protection Manager)对客户端制定策略并定期输出风险报告,对公司网络进行管理。

图1 Symantec策略管理服务器主页面

公司内所有入网电脑注册了北信源终端安全管理产品VRV EDP(Enterprise desk planning),通过实名制的注册建立起网络资源信息管理库。公司网络管理员通过Web方式登录管理平台对整个系统进行应用策略配置,管理网络。大港石化公司还采用了BETA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通过IP地址追踪定位到终端电脑上层交换机的具体端口。在实名制管理信息库的基础上,网络管理员配合BETA系统对IP资源进行分配管理。

北信源VRV管理平台上可以进行内部网络连接阻断。一旦发现终端电脑感染病毒,可以第一时间追踪到具体使用人及其所在的办公区域。网络管理员通过VRV管理平台对其电脑进行关闭,同时利用BETA系统查找到其所在的交换机端口并关闭,避免病毒的进一步扩散。

北信源VRV系统具有查找系统漏洞并自动分发补丁的功能,有效的避免了病毒、木马利用系统漏洞对电脑进行入侵,保证了网络的安全。

网络管理员在北信源VRV管理平台上可以将静态IP同MAC地址绑定,用户不能私自更改IP地址,有效地避免了IP地址冲突。

第七,规范的管理。在每个车间选派一名信息员,协助公司网络管理员进行管理,并定期对信息员进行网络知识培训,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所有电脑按规定使用正版操作系统,拒绝弱口令等安全措施,保证公司网络安全。

篇5

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在大多数国家得到迅速普及。在这种强势的信息交流技术的冲击中,网络宣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的生产状态、交往空间以及发展条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时代网络环境。人们在经过对网络的新奇、狂热以及迷茫之后,开始重新思考网络宣传和网络舆论本身引起的混乱,本文以此为根据,展开讨论。

1 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爆发的特点

1.1 可控性和自由性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传输信息的方式日渐多样化。网络渠道的畅通,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日渐顺畅。网络给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网络也身处在社会中,网络也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并非不受制度、纪律和条例的制约。可见,网络的控制性和自由性是相伴而生的。

1.2 及时性和互动性

网络宣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宣传。在这种多渠道的途径表达中,人们是大众信息的传播者,信息得以交互式的传播。网络宣传在实现信息海量传播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交流,实现了网民和网络之间的互动[1]。

1.3 多元性和丰富性

网络宣传的多元性指的是网络的舆情信息包含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再加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实现了社会意识的自由流转。这种多元分散的状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得到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抵制不良网络宣传带来的问题,是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重大挑战。

1.4 外显性和隐匿性

外显性指的是网络宣传的过程中,使用的不是人的真实信息,在情绪和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将心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与外显性相对的是,是网络宣传的隐匿性,人们通过隐匿自己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能够起到一定隐匿作用。有人就曾经说过:“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 加强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形成是社会公共事务在一定刺激下形成的。在网络舆情形成后,人们的情绪不断高涨,形成一定量度和强度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大范围内的人们群众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碰撞。网络舆情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网络宣传的上述特点预示着在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具有必要性。

2.1 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

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的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是处于信息社会下人们进行信息表达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建立了健全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但就目前而言,对于网络等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还是存在着不足。首先,网络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众多,在权限的交叉中,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同时,地方政府设置的政府网站没有很好地实现舆论引导工作,网站的设置形同虚设。

2.2 网络舆论管理手段落后

就网络宣传的管理手段而言,网络技术的控制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保护进行网络信息系统和网站信息资源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网络舆情的引导要利用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利用这些正当的技术合理全面而长远地保障网络安全。因为信息技术本身是两面性的东西。新阶段,就网络舆情的监管而言,存在着众多的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是实现网络舆情合理引导的重大障碍[2]。

2.3 网络用户自律性不强

网络宣传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自律监管不周的情况。网络用户的自律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缺乏执行手段和保障手段的工作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自律监管。

比如,网络环境中,敌人自律组织代表着强大的利益集团意志,网络宣传中出现了大量的灌水帖和删帖。为了争取一定的人气和知名度,非法经营网络宣传。个人在进行言论的传播中,没有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使得网络舆论的整体水平不高。

2.4 网络立法不足

信息立法工作在我国一直得到重视,从我国的立法质量和立法内容上可见一斑。但是,现有的网络法律存在着立法层级低和主体缺陷的问题,没有一部基本的网络立法保障网络工程的实施。另外,网络立法还存在和兼容性不强,网络空间是日益开放化的信息化工程,兼容性的缺乏严重阻碍我国网络工程和世界网络的接轨。最后,网络立法在内容上存在着缺陷,如网络知识产权和网络广告行为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加强网络宣传工作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对策

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随着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能够保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渠道的顺畅。网络舆情引导的客体是社会公众,主要是指新闻受众。牢牢把握舆情工作的主动权,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3.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首先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研究和分析。对网络舆情动态的掌控中,实现舆情信息管理。海量的舆情信息中,通过分析热点和敏感话题,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情的管理与领导能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与信息挖掘技术,通过网页的自动采集与管理、敏感词的过滤,实现相关单位的舆情监督管理。在一系列的分析管理中,确保大众互联网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2 推进网络建设的法制化管理进程

依靠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技术问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网络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加强甚至会引起某些人的猎奇心态,进行网络犯罪。通过借鉴国外的网络建设管理法律,能实现我国网络发展建设的有效推进。首先,加强非法舆论的监控,设置网络警察进行相关内容的监管。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同时,明确我国立法的目的,完善相关网络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在制定基本法律的过程中,注意法律的兼容性问题。另外,通过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基本法律的可操作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

3.3 用社会主义思想引导网络舆情建设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重视网络信息的宣传工作,是实现现代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在不断加强的同时,要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提升网络宣传教育的战斗力和感召力。首先。构建网络思想的道德教育工作,首先网上和网下的结合,加快政府“声音”的传播,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网络舆论工作建设。其次,提升网络的思想工作水平,强化网络建设的思想工作队伍,提升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者的形象。

4 结语

网络宣传的力量巨大,重视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能够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通过对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能够有效实现思想工作的宣传。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是顺应时展的大趋势。通过严格的网络舆情监管,实现政府和民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人们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发挥网络舆论对人们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篇6

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当学生步入社会以后,他们所需要的网络知识不仅仅这些。在我所教的学生中,在机房上机时他们通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比如:找不到共享文件夹,删除了桌面上的IE快捷方式就不会上网等。而文件共享,上网是一般小型办公室人员最基本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当然,将来在某个单位工作,所要求掌握的网络技术除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上述的共享文件夹的设置、访问和上网外,还包括共享打印机的设置和使用,病毒防护,重装系统,组网以及网络故障的排查等这些基本方面。

一、开设《小型办公室网络建设与管理实训》课程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而计算机相当于你的半张嘴、一只眼、一个耳,现代社会不学计算机,不会上网几乎就是半个残疾人了。尤其是按照国家建设信息化社会的需求,不仅要求国家政府机关办公信息化、自动化,连很多基层都要求网络办公,大学生毕业以后到单位就业也是一定离不开电脑的。如果毕业的大学生,连日常使用计算机所需要的技巧和知识都掌握不好又如何称之为合格的大学生呢?更谈不上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大学生进入某个中小型企业或者公司,通常公司各部门间电脑已连成网,一般情况下,至少同一个办公室的多台计算机是组成小型局域网的,为了工作方便,实现文件或者打印机共享,这是最基本的应用,同时组建办公室小型局域网还可以共享宽带上网。但是,中小型企业/公司一般没有专门的网络维护人员(高校里除了机房外,各个行政办公室或者教师办公室也没有专门的网络维护人员),出现问题都只能自己解决或者付费寻求电脑维修人员的帮助。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能为自己,公司同事或者是领导解决基本的网络问题,既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当然,现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有多台电脑,大学生掌握小型办公室网络建设与管理后也可以组建和管理家庭局域网。此外,为了跟随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脚步,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组建自己的办公网络,并设置办公室网络管理这一职位,招聘相关人才,因此,学习《小型办公室网络建设与管理实训》课程,掌握相关技术也为大学生就业增加砝码。

二、《小型办公室网络建设与管理实训》课程建设的思考

1.教学内容。实训一:安装操作系统;实训二:认识各种网络设备;实训三:网线制作;实训四:双机互联;实训五:文件共享;实训六:打印机共享;实训七:组建小型办公室局域网;实训八:网络维护及常见网络故障排查。

2.教学过程。教学整个过程都在实验室完成。教学采取教师示范讲解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其中,教师示范讲解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过程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学生动手实践中,教师从旁指导,并通过课堂检查和实验报告发现学生实践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09-02

一、地方工科院校引入网络通识课程的意义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中文译名,也有学者将其译作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是一般教育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通识教育的理念逐步得到推广,通识课程成为美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通识教育理念被引入我国高等教育,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尤其是我国地方工科院校,为了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着的“狭窄于专业”以及“专业的狭窄”这两大问题,更为重视通识教育的推广工作。其主要的开展途径有两种:一是以“厚基础、宽口径”为指导,对专业课体系进行改革,实现基础课模块按学科打通,专业基础课按专业大类打通;二是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要求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要选修若干学分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以实现理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时至今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已经成为地方工科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要开好通识课程却普遍面临着师资队伍不足以及授课质量不高的问题。受办学性质所限,地方工科院校的师资力量集中在理、工两个学科,少量的文科类教师也主要局限于思政、外语以及工商管理等专业。通识课程师资队伍所涵盖的专业面过于狭窄,进而导致所开设的通识课程数量不足,类型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需求以及全面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通识课程主要是在晚上或周末开设,任课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甚至有的教师开设通识课程只是为了弥补专业课工作量的不足。授课队伍中缺乏名家大师级的教师,难以满足学生对通识课程的质量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地方院校之间开展了“学分互认”工作,即学校之间彼此互派教师开设通识课程,或是允许本校学生选修其他高校的课程。但是,这种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只是局限于某一区域内,要让地方工科院校的学生们感受到全国各所高校名家名师的教学风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仍然需要开拓新的途径。早在21世纪初,关于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教育的问题就引发了教育界的热议,但由于当时技术的不成熟使得这一想法更多地只是停留在了理论研究层面。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网络教育再次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焦点并切实在教育实践工作层面得到推广。通过引进网络课程,首先是解决了地方工科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网络课程可以将全国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的授课视频集中上网,供学生自由选择,使得地方院校的学生有机会感受到全国名家名师的教学风采。其次,与传统的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相比,网络课程不仅能提供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教师的课件、课外阅读材料、网络习题等。而借助于网上论坛、聊天工具还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说,网络通识课程的引入,对于地方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网络通识课程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网络通识课程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带来了各种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对传统教学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是由教学组织形式转换所带来的教学过程管理的问题。传统课堂的教学形式是师生共同处于一个时空当中,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打考勤、现场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但是对于网络课程而言,师生处于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地点都是处于未知状态,虽然系统能够记录学生是否点击了某一堂课的教学视频,而点击之后学生是否有认真地学习则无法监控。此外,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是自主决定的,有教师担心也许会出现学生在学期结束之前的某一周突击把所有视频全部看完的情况,而这种突击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真正消化和吸收教学内容是值得斟酌的。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开展教学过程管理、如何开展过程管理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其次,是由通识课程性质所带来的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问题。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其主要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因此,通选课程的开设应该围绕着培养“合格公民”与“完整的人”开展。这就意味着通识教育不仅仅要传授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同时更要以通识课程为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等多方面的共同成长。例如,理工科学生在选修了环境保护类的课程之后,不仅要能够掌握相关的环保知识与方法,更要在头脑中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关注工程环保的问题。而目前网络通识课程所提供的评价方式主要还是以抽取试题库中的客观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需要引入网络通识课程的学校进一步思考如何改革评价方式,提高学习评价的效果。

三、加强网络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1.完善网络通识课程管理制度。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在管理方式上应与普通课程有所区别,因此,制订专门的网络课程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在试引进网络通识课程一年后,通过开展学生问卷调查,确认学生对网络通识课程的充分肯定后,决定继续开展这一教学形式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认定、选修过程、课程辅导教师队伍要求以及学习与考核办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了网络通识课程的正常开展。

2.配备高素质的课程辅导教师。尽管网络通识课程是由其他学校的教师上课,但是作为引进课程的学校也应配备相应的课程辅导教师队伍。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为开展一般性的教学过程管理,如公布课程信息、考试公告,解答学生关于选修课制度的疑问以及完善教学档案,如登记学生的成绩等。尽管课程辅课程辅导教师可以不对课程的内容负责,但是对于整个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在选择课程辅导教师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够经常上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按进度学习,认真解答学生关于网络课程的问题;二是能熟悉多种计算机软件,确保课程辅导教师能够通过网络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以及开展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三是对通识课程有充分的了解,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3.进一步完善学习评价方法。根据教育评价理论,教学评价的功能除了鉴定分层之外,还可以起到诊断、激励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学习评价方法时,可以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融合,即将学生日常学习的行为表现也纳入考查的范围。如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论坛,学生是否积极地通过论坛向教师提问或是参与日常学习的讨论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观测点。通过综合评定,既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4.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授课质量。由于网络课程的特殊学习方式,除了加强学校的管理制度,更多地还是依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对此,学校在引入网络通识课程时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通过卷调查、学生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选修倾向,有针对性地引进网络课程。但是,要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全国各个高校共同努力,积极推广本校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从整体上提高网络通识课程的授课质量。正如同“网易”在引进哈佛公开课视频之后,吸引了大量的中国网民上网学习,被称为“网络淘课族”。这些“淘课族”不是为了文凭而学习,只是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由此可见,授课质量才是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8

北京地铁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从六九年第一条线路开通运营到现在的三十七年中,先后开通了环线、十三号线和八通线,从全程十几公里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公里。现在四号线、五号线也在施工建设中。

地铁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通号公司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我们从几个人发展到一千多人,从几个班组发展到几十个班组,忙于繁杂的事物处理,没有精力提高管理水平,这样,过去的二级物资管理模式和靠人工报送计划、手工开据发料的发料的物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了。为了提高通号公司物资管理水平,更好地控制采购、供应成本,减少企业每天的请购、询价、采购、进库、验收、发料、领料等耗用的大量的人力资源,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减少呆滞积压和贬值报废,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企业经济核算,急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数据库存储技术,在地铁通号公司部门内建立起全局性的物资管理系统,提高物资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适应地铁发展的需要。

北京地铁通号公司物资管理系统是根据地铁公司物资管理原则和通号公司物资管理流程以及物资流通的实际情况,采用三级管理、两级核算的管理方式,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拖自行设计开发的物资管理系统。该系统立足于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遵循物资流通全过程监督控制的原则;利用现有通信资源,结合目前广泛应用的Internet技术,使科学的管理理念得以顺利实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物资状况的准确性,节约了资金。

1系统设计目标

建立基于IT的通号公司物资管理系统,实现地铁通号存及消耗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降低物资管理成本,提高物资使用效率;改革并优化原有业务流程,通过网络实现物资需求的计划申请、审批和分配,加强对计划的考核分析,提高兑现率;实现物资的采购、库存、资金等方面的全程监控;由事后分析向事前控制转变,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使点库存变为网库存,准确掌握库存情况,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和呆滞积压;加强对计划的考核分析,提高兑现率;把物资部门有关人员从繁杂的手工核算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篇9

1.萌芽阶段。1993—1995年是美国互联网保险的萌芽阶段,并成为全球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开拓者。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先进的网络技术、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一时期,很多保险公司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站,但仅提供保险产品的相关信息。1995年2月,一家完全独立于传统保险机构的网站In-sWeb创立,同时提供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信息。

2.起步阶段。1996—1999年是美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起步阶段,各项业务都得到了迅猛发展。1997年初,美国81%的保险公司至少拥有一个网址,其网络保险之保费收入为0.39亿美元。1998年,美国86%的保险公司已在互联网上其保险产品相关信息,61%的网站提供商地址查询服务,43%的保险公司把网络保险业务作为公司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美国互联网保险费收入迅速增长到1.55亿元,较1997年增长了197%,翻了近两番。

3.发展阶段。2000—2008年是美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2000年《电子签名法案》的出台,美国保险公司开始积极发展网上直接销售的营销模式,互联网保险之保费收入也因此迅速达到总保费收入的0.2%。2001年,美国网络保险之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其中来自汽车保险的网络保险费就有8.5亿美元。2003年,美国网络保险的保费收入达47亿美元,增长速度超过270%。2005年,通过互联网销售车险的保单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29%。

4.成熟阶段。2009年至今是美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成熟阶段。近年来,美国网络保险的市场份额呈现直线上升态势。2009年就已有50%以上的客户使用互联网渠道了解和选择保险服务,不少保险险种的网销交易额已超过市场总额的30%。2010年,美国汽车保险、房屋保险的网上销售额已达到84亿美元,大约占市场份额的4%。目前,所有的美国保险公司都开展了网上保险业务,其中InsWeb、Insure.com、Quickquote等网站的影响力最大。福雷斯特研究公司的报告预测,数字化渠道在2015年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40亿美元,增长率超过10%,并将大大增加美国网络保险市场的盈利空间。

(二)网络保险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随着美国互联网保险的迅猛发展,其经营模式也逐渐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险公司自建网站。截止目前,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拥有一个、甚至多个自己的保险网站。主要进行保险产品相关信息的宣传、为客户提供联系方式,拓展了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少数网站仅提供保险公司及其产品的相关信息,而大多数网站还提品销售,可以分为表1中的两种具体类型。产品销售型公司的网站既帮助公司降低了营销成本,又方便了客户投保。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复杂型产品采用线上咨询、线下投保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使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前景更加诱人。

2.第三方保险超市网站。保险公司自建网站一般仅提供自己的保险产品,随着消费者对不同保险公司产品对比需求的增加,第三方保险超市网站应运而生。第三方网络保险超市提供众多保险公司的产品,并且提品筛选、对比功能,客户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了解几个保险公司的类似产品,并进行详细比较,在最短时间内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产品。这种营销模式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选择权。下表2就是目前美国第三方保险网站的三种类型及其运营机理。

3.互联网综合金融超市。随着保险理财产品的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人把保险作为一种投资手段。互联网金融超市就是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为顾客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客户可以享受到集投资、信贷、结算、储蓄、保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例如,互联网综合金融超市通常汇集储蓄国债、理财产品、电子银行、信托、黄金、房产房贷、外汇、保险、基金等多领域的各种产品和信息。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在证券经纪公司、银行的网站上直接购买相关的保险产品。

二、美国网络保险市场的监管体制

(一)美国保险(含网络保险)的监管体制

美国采用全国统一的保险监管模式,实行州和联邦政府相结合的双重监管机制。联邦政府只是扮演全国保险监督协调者的角色,保险业的立法管辖权由州政府具体掌握。每个州的政府机构都设有保险监管局,局长作为保险监督官负责本州保险市场的监管事项。美国的保险法律法规体系相当健全,严格依照相关法规进行保险市场监管。美国的早期警戒系统通过检测保险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提早发现需要重点监管的保险公司,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财务危机。同时,赋予民间保险组织和服务机构部分监管职能,以确保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网络保险监管的特殊性及其要求

网络保险是传统保险和信息网络融合发展的产物。与传统保险相比,网络保险蕴含的风险更广泛、复杂,不仅包括传统保险行业的各种风险,而且涉及到互联网技术方面的风险。其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本身的缺陷、故障风险。比如,TCP/IP协议的安全性不足;病毒、黑客、木马对计算机的攻击;互联网通讯系统的开放形式;缺乏机密技术和安全密匙管理等,这些很可能导致客户信息泄露,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二是客户认证风险。这主要由于非实名制的客户认证方式,不能保证客户的信息安全。三是网络保险的软、硬件系统如果来自国外,也可能威胁网络保险的整体安全。因此,网络保险市场监管比传统保险市场监管涉及面更广,包括保险实务监管和网络技术系统安全监管。网络保险市场监管也更为困难,既要借鉴传统保险监管的相关经验,又要注重适当创新,以便给网络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网络保险市场监管的主要特点

(一)网络保险监管宽松而谨慎,依法实施市场监管

美国保险监管局一直采用宽松谨慎的网络保险监管政策。一方面重视网络保险交易的安全性,努力维护网络保险平台的稳健经营以及保险客户的隐私和利益;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保险利于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监管局不仅不干预网络保险的发展,而且还大力支持。例如,在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整体经营环境的同时,努力使原有的保险监管规则尽量适用于网络保险市场。监管部门还大力修订、不断补充网络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消除网络保险市场监管的法规短板,确保依法实施市场监管。

(二)充分利用行业自律监督功能,提高了监管效率

美国保险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监管职能,维护了网络保险的健康发展。保险市场标准协会(IM-SA)是由美国寿险协会创建且独立运营的行业自律类机构,这个完全自愿的组织有助于更加高效地满足监管要求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事实上,政府考虑出台很多强制性政策规定时,都结合了该自律组织的相关规定。美国保险学会2000年“PublicPolicyPrinciplesforElectronicCommerceandInsurance”,公布了12条网络监管规则,主要目标是开放市场、促进竞争、维护系统的完整性、保证监管效率。

(三)完备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保证了市场的稳定

美国最初的偿付能力监管,主要是规定最低资本金和盈余金方面。美国保险业1970年代曾出现偿付危机,此后各州更加重视对偿付能力的监管,最终形成了一个由保险监管信息系统(IRIS)、财务分析追踪系统(FAST)、风险资本(RBS)监管要求和现金流测试(CFT)组成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该监管体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包括网络保险在内的所有保险业务进行科学监管,目的是保证市场的稳定。下表为监管部门基于RBC的具体值划分的四个监管层次,以及对应的监管措施。

(四)健全的电子商务环境,促进了网络保险的有效监管

为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环境,美国做了积极探索。1993年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1996年修订了《统一商法典》;1997年出台了《全球电子商务法案》;2000年,国会正式批准《电子签名法案》。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有助于合理解决网络保险的法制问题和安全技术问题,也为网络保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网络保险市场监管的启示

美国政府坚持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为目的,以适度审慎的监管为原则,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监管机制,更新监管技术,确保了对网络保险实施有效监管。面对网络保险快速发展的机遇,我国应积极学习美国的监管经验,积极为网络保险发展“保驾护航”。

(一)不断完善网络保险法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健全的法规、标准统一的技术、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健全的电子交易以及安全认证立法,为网络保险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技术环境,加速了网络保险的普及。在相关法律实施上,美国规定了保险监管部门必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的权限和范围,同时,保险监管部门还要对非法网络保险交易进行跟踪和调查。相反,中国有关网络保险监管的法律法规很少,保险监管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应积极推动网络保险的立法,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以确保其健康发展。

(二)尽快完善国内信用体系,支持网络保险监管

美国金融市场的信用体系以市场为基础,以信用制度为强大支撑,金融市场立法充分保障了违规惩罚、信息公平、信用等级评价等。此外,个人、企业以及政府的信用都需要信用评级机构统一评价,这极大地促进了网络保险风险监管的实施。而我国信用管理体制落后、监管部门能力不足,网络保险业务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又大,导致网络保险的监管力度不足。因此,政府组织推动、加大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

(三)坚持宽松审慎原则,确保网络保险监管的灵活性

“不阻碍限制网络保险的发展”是美国网络保险监管的前提,坚持以“适度监管”为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不会给网络保险市场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束缚。此外,美国设立网络保险市场准入标准的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效提高监管效率,而非为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我国建立网络保险监管体系也应坚持“宽松审慎”的原则,监管规定不宜过细,重点监管保险企业偿付能力,其余以市场调节为主。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307-03

2013年7月开始,互联网直销基金在中国的货币基金市场涌现,人们称之为“宝宝类”互联网直销基金,以余额宝为典型代表。随后各种类似的网络理财产品蜂拥而至,给网路证券投资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引发了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余额宝的收益是否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的问题,也引起了大量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一、网络证券投资的概述

(一)“余额宝”等网络证券投资的发展进程

网络证券投资又称网上证券交易,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主要形式,指投资者通过因特网、局域网、专网等各种网络资源,进行与证券交易相关的活动[1]。网络证券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延伸,其形式主要包括:基金销售、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网络证券中介服务以及其他形式等。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的网上证券交易活动,即券商以互联网作为工具向客户提供经纪服务。

“余额宝”是第三方网络支付与互联网基金合作开发的产物,被视为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创新的最新成果。2013 年6 月13 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公司和天弘基金公司合作开发,兼具消费和理财双重功能的“余额宝”正式面世。余额宝里的资金不仅能在各大网站上进行消费,还可以用于购买货币基金增值,而且其收益率明显高于银行的同期活期存款利率。余额宝面世之初,七日年化收益率是7%以上,高收益率吸引着大批的网络投资者。

在“余额宝”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各种理财平台呼之欲出。在余额宝推出后的同年8月份,拥有大量客户基础的微信推出了“微支付”功能。此后又陆续有百度旗下的“百发”、“百赚”,腾讯旗下的“理财通”,网易、苏宁、京东等也都纷纷推出有关的金融产品。一时间,互联网理财产品在年轻一代的网民中畅销,基于各大平台的网络证券交易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

(二)网络证券投资的特点

网络证券投资作为互联网与证券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投资方式,极具创新价值、用户体验极佳,具有虚拟性、即时性、技术性、国际性、安全性的法律特征[2]。余额宝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有其如下独到的优势。

1.门槛低。相比于其他的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的起售点仅为1元,给在支付宝和其他交易平台留有小额资金的客户提供了投资渠道。传统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大都是为资金丰厚的客户量身定制,力求用20%的优质客源收获80%的资金;而余额宝看中的资源正是那些不被银行、基金公司看中的另外80%的投资者。

2.收益高。互联网基金以互联网平台交易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开展业务,比以商业银行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传统基金销售模式效率更高且成本更低,提高了投资人的收益率[3]。天弘基金增利宝依靠支付宝作为交易平台进行直销,节省了高昂的银行渠道费以及自建实体网店的巨大投资,创造了比银行存款和普通货币基金更高的收益。

3.流动性强。首先,余额宝支付方便,客户可以通过支付宝及快捷支付将账户内的闲散资金随时转入余额宝,3个工作日后便可得到收益。其次,余额宝可以用作网上支付,随时进行购物、缴费、信用卡还款、转账等,操作灵活简便。最后,余额宝实行的是T+0模式,可以随时进行资金回赎,无须任何手续费便可将资金赎回到指定的支付宝账户或者银行卡里。余额宝成功地将消费性资金转化为投资性资金,满足了客户在投资基金的同时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

4.透明度高。传统金融理财产品的运行周期较长,客户通常不能及时获知投资的收益率详情以及盈亏状况。余额宝的收益实行当天结转,客户可以随时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查看账户收益情况及收支详情,同时也可以通过余额宝官方网站、手机App等查看沉淀资金总额及收益率的走势,具有高度的透明性。

二、网络证券投资的法律分析

(一)网络证券投资的主体及法律关系分析

网络证券投资一般存在三个业务主体:互联网公司、基金公司和客户。以余额宝为例,其业务主体包括支付宝公司、天弘基金公司和支付宝用户三方。在余额宝的投资过程中,支付宝用户是货币基金的购买者,天弘基金公司是货币基金的销售者,支付宝公司为天弘增利宝基金提供客户资源和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与用户对接,余额宝与增利宝对接,并未直接进行货币基金的销售,是货币基金的销售平台。

支付宝客户与余额宝签订余额宝服务合同,便可将支付宝账户内的资金转入到余额宝账户内,即视为对天弘基金增利宝的认购,客户和天弘基金是基金购买合同关系。天弘基金公司与支付宝公司是增利宝货币基金合作关系,通过余额宝进行增利宝基金的认购(见图1)。

图1 余额宝法律关系

图示来源:笔者自行绘制

(二)网络证券投资的法律性质分析

从余额宝成立之初,针对余额宝合法性的质疑就不断涌现。目前支付宝持有的是中国证监会颁发的基金第三方支付牌照,而没有获得基金的销售牌照,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支付宝公司作为第三方支付公司没有代销基金产品的资格。为了规避“禁止第三方支付公司代销资金产品”的监管规定,支付宝公司与天弘基金公司采取一系列操作程序,将天弘增利宝基金嵌入余额宝进行认购与回赎,支付宝仅仅作为货币基金的直销平台而非基金代销公司,在整个资金的流转中只作为交易平台收取“管理费”。这样的安排使余额宝在外在表现上并未违反证监会的规定,性质上为直销货币基金嵌入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销售,实际上余额宝已经达到了代销基金的实际效果,处在一个模糊的边缘地带。

余额宝业务实质上是一种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是一种聚集社会闲散资金,将资金交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并有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如国债、中央银行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的基金产品。

三、网络证券投资面临的风险

余额宝一经推出,便因备案和银行监督协议问题受到证监会的监管。2014年2月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纽文新撰文抨击余额宝,认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虽然之后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央行不会取缔余额宝。”但是,余额宝等新兴网络证券投资的风险问题,仍旧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一)国家政策风险

虽然余额宝在推出的一年多时间里经过了多次监管,其操作流程并未发现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指引》等规定,但实际上,余额宝已经达到了第三方代销的实际效果,其合法性属于法律监管的模糊地带。针对余额宝等“宝宝类”网络证券产品,央行的相关政策正在出台,余额宝的未来将取决于国家政策规定。

(二)主体运营风险

网络证券投资以互联网公司和证券公司为支撑,当互联网公司或者基金公司出现公司管理、资金运行等问题时,势必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天弘基金在与支付宝合作前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小公司,面对超过6 000亿元的货币基金,其基金管理能力和风险调控能力也遭到了质疑。与不断增长的货币规模和用户数量成反比的,是日渐下降的收益率,如何保障客户的收益、提高自身的吸引力,为货币基金的运营主体带来了挑战。

(三)资金回赎风险

余额宝较强流动性和随时回赎基金的优势背后,也为余额宝的资金流动埋下了隐患,投资者不得不警惕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赎回风险。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大多采取的是“T+0开放式基金”的赎回方式,究其实质是需要支付宝和基金公司先行垫付,从而保证用户能够随时取出账户中的理财存款。这也就意味着,当遇到“双十一”等电商大促销的网络支出高峰时期时,支付宝等公司的资金垫付能力将受到严峻的考验。这也就意味着,一旦余额宝资金吃紧,资金回赎的风险将急剧上升。

(四)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技术安全风险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安全技术相对性而产生的交易信息传输、交易密码保密、交易者的身份确认等方面的风险,这是网络证券交易所固有的风险[4]。自从网络证券投资推行以来,就面临着各种木马病毒、网络黑客入侵的危险。2005美国万事达卡4 000万客户资料外泄,给各类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的安全性敲响警种。余额宝的操作流程便捷,账户里的资金可以随时用于各种网络支付,一旦密码被盗就会使客户遭受巨大的财务损失。虽然支付宝公司对余额宝投保了“余额宝盗用险”,但其理赔对象、方式、范围及其后续服务仍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手机电脑被病毒入侵而导致账户被盗,使投资者遭受财产损失的案件时有发生,该类的事件受害者能否通过“余额宝盗用险”获得赔偿还未可知。面对多种多样、变化莫测的钓鱼软件、木马病毒的入侵,支付宝这类的公司依靠自身的软件升级防护,显然无法给用户营造绝对地使用安全环境,还须依赖于网络大环境的整体安全。

(五)信息披露风险

余额宝在宣传中过于强调较高的收益率,而忽视了其货币基金的本质特点,使余额宝用户只知余额宝而不知其背后的天弘基金,更不了解货币基金的投资动向和相关的风险。余额宝披露的信息还仅限于资金的收益率和盈亏情况,而对资金的规模、投资范围、风险调控机制都鲜有涉及,一旦货币基金市场产生动荡,投资者很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财产损失。

四、网络证券投资给法律监管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的高效、迅捷、技术性、易删改等特点,为证券交易开辟了一个新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方式,却也因其交易信息的缺乏有体物作为载体,使监管部门难以准确把握交易信息、实时认定交易情况。网络证券投资在面临着巨大风险的同时,也给传统的监管模式带来了挑战。

(一)监管机构过于繁杂

网络证券投资是一种跨领域的金融理财产品,其融合性势必会涉及多方监管机构的监管。其复杂多元化的特征,给各个监管机构在职权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有效监管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如何协调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成为了网络证券投资监管的重中之重。以余额宝为例,支付宝公司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首先受到央行的监管,天弘基金增利宝作为货币基金销售主体要受到证监会的监管,在资金投资交易的过程中又要受到银监会的监管,作为互联网证券又要涉及工信部的监管,支付宝公司投保的“余额宝盗用险”还在保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内。2013年9 月,由央行牵头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 正式组建,表明监管机构已经在朝着“一行四会”的监管模式迈进。

(二)信息披露监管难

借助于互联网的便捷平台,网络证券交易的信息可以得到及时的披露,信息披露成本急剧下降。但同时,也正是由于网络操作的便捷性与灵活性,使得信息披露的文件易被篡改,网站内的误导性信息的证据也可以很快被移除,这给监管机构的调查取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在当下网络信息爆炸化的时代,过于丰富的信息反而会让投资者难辨真假,为信息欺诈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信息披露给传统的信息披露管理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增加了信息真实性的辨别难度和信息披露不实时的责任认定难度。

(三)营销主体难定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少证券投资公司开始通过网络开展业务。券商利用网络门户网站的客户资源销售金融理财产品,一些非证券行业的公司亦通过与券商合作销售基金。“余额宝”等宝宝类商品的大量涌现,使得证券投资公司与一般的证券门户网站、互联网支付平台的界限变得模糊。网络支付公司通过嵌入投资理财产品进行基金销售,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禁止第三方支付平台代销基金”的规定,在实际上起到了代销基金的效果,在已有的法律框架内对营销主体的法律性质定位难,对监管机构的监管提出了挑战。

五、网络证券投资的监管建议

余额宝的这种通过账户余额投资货币基金的模式并非首创,早在1999年,美国的Paypal就将电子支付平台与货币市场基金进行了完美的整合,创造出世界上的第一只网络货币基金[5]。到2007年,Paypal货币基金以接近10亿美元的规模达到了顶峰。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一路下滑,Paypal最终于2011年6月关闭货币市场基金。作为余额宝的先驱,Paypal货币市场基金的倒闭为余额宝的法律监管敲响了警钟。

(一)明确监管机构,完善职责分工

由于网络证券投资涉及不同领域的监管,明确监管机构是实行有效监管的第一步。首先,要明确央行与证监会、工信部等各自监管的领域,以余额宝为例,央行应在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监管的同时,掌握余额宝自己流动的数据信息,确保资金安全;证监会在监管天弘基金增利宝的之余,对基金公司的投资运营情况进行监控;工信部则应对整个网络证券交易的技术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监管,保障证券交易网络大环境的技术安全。

其次,要进步一加强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建立基于网络证券投资监管的专项合作小组,促进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在弥补监管漏洞的同时,也要避免重复监管、浪费行政资源。从而形成完善的监管网络,促进网络证券投资的健康发展。

(二)明确网络证券的销售主体

虽然目前余额宝被定性为货币基金的销售渠道,但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代销基金的效果,应当将其视为货币基金的销售者进行监管。应针对支付宝等证券销售平台建立更高的市场准入制度,包括机构设置、业务牌照、从业人员等要求,以防止金融资质较低的机构人员进入证券市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另外,还要要求余额宝在销售基金的环节中,承担起与证券公司相同的信息披露职责,充分揭示投资风险,提供资金的运营情况。

(三)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针对网络证券投资虚拟性、迅捷性的特点,监管部门应当通过信息技术非现场监管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提高互联网证券的信息披露标准,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透明、及时、充分、完整,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健全互联网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证券公司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透明度,有助于投资者获取证券公司的状况及其变化等信息,充分了解相关的金融理财产品从而进行证券投资。

(四)完善技术安全监管

网络技术安全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保障,目前网络证券投资面临的账号被盗、验证码泄露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技术安全的问题。在该问题上,Paypal的安全技术值得效仿。首先,设立极为先进的欺诈风险模型,有助于检测和预报欺诈易;其次,对数据采取严格的加密技术,保证客户交易信息和财务信息的安全;再次,使用业界认可的地址认证服务(AVS)和卡安全代码(CSC)防止身份被盗用,并使用专有银行账户认证方法作为额外的认证标准;最后,设立反欺诈小组全天候工作,保护交易安全并确保敏感信息被保密。

(五)加强网络证券的风险监管

加强网络证券的风险监管,需要建立网络证券经营风险控制制度,强化证券公司和网络支付公司的风险调控能力。虽然央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中将原来规定的“个人支付账户年累计不超过1万元”的上限额度提高到了10万元,但央行的大原则并未发生变化。通过限额将手机支付、第三方支付限定在一定额度的支付范围内,大额支付仍需通过银行。该规定会间接限制余额宝的投资限度,从而控制支付宝的资金规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另外,可以仿照传统的金融机构,对货币基金征收一定的存款准备金,以提高网络证券投资机构的风险应对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冯果,等.网上证券交易法律监管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2] 齐爱民,冯兴俊,周平,崔聪聪.网上证券交易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7-13.

篇11

与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相比,保险网络营销具有如下明显的优势。

1.经营成本低。保险公司通过网络销售保单,可以省却目前花费在分支机构网点及营销员上的费用。保险险种、公司评介等方面信息电子化后可以节省印刷费、保管费。通过降低保险总成本从而降低保险费率,更好地吸引客户。

2.信息量大,且具有互动性。网络就如同一位保险专家,不仅随时可以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料,而且简洁、迅速、准确,大大克服了传统营销方式的缺陷。客户有什么要求和问题,可以在网上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借助互联网,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保险公司的客户服务系统,获得诸如公司背景、保险产品及费率的详细情况,顾客可以随意访问多家保险公司的系统,比较其产品的价格。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险种。联机通讯固有的互动功能,极大地方便了保险双方的沟通。

3.有利于促进保险宣传和市场调研的电子化,加快新产品的推出。在网络环境下,保险人可以用公告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全球电子广告,向顾客发送有关保险动态、防灾防损咨询等信息,既能扩大保险宣传,又能提高服务水平,还能克服传统营销中借助报纸、印刷宣传小册子所固有的信息量小或成本高、时效差的不足。

4.节省营销时间,加速新产品的推出和销售。新产品设计出来后,几乎无需其他环节就可以立即进网,供顾客选择。由于网络的存在,投保人也用不着等待销售代表回复电话,可以自行查询信息,了解保险产品的情况。而且保险网络营销还具有24小时随时调用的优势,减少了市场壁垒,为保险公司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

二、保险网络营销的可行性

1.网络环境初步具备。从INTERNET在国内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已建成四大互联网络,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网(CSTNET)、中国全国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网(CER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这些网络均面向公众提供INTERNET商业服务。随着我国加大信息产业投入政策的逐渐落实,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将是惊人的。

2.有广阔而优良的潜在市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达62万户,1998年为210万户,1999年底为400万户,估计到2000年底可能达到600-900万户。数量众多且每年成倍数增长的互联网访问者是保险网络营销的潜在目标市场。这一目标市场的特点是:首先,上网用户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0%,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高,他们对在互联网上所提供的保险商品及公司信息理解相对容易。其次,上网用户这一群体平均收入较高,为他们购买保险商品提供了经济基础。据调查,个人上网用户平均月收入1000一2000元者占32.4%;2000—5000元者占14.4%。再次,从这一群体年龄结构来看,21—35岁之间的青年人占79.2%左右。他们的观念新,乐意选择优秀的保险产品。

3.我国保险界已认识到网络对保险营销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1997年11月,中国保险信息网面向公众开通运行,这是我国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办的第一个保险行业的专业网,也是继英国出现“直播”保险公司、法国A&A.AON等发起组织全球保险网等一系列现象出现后,我国保险业在网络化方向的一项重大举措。

三、我国开办保险网络营销应注意的问题

(一)开办保险网络营销对保险业的影响

保险网络营销将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同时也给我国保险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1.对保险中介人的影响。保险网络营销方式的出现,会减少市场上对传统保险人和经纪人的中介需求。然而,由于受现有技术和互联网普及程度的约束,短期内保险中介人的地位不会受到冲击。这就要求保险中介人早日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理念。

2.对保险公司的影响。自我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公司发展业务的一般思路是以扩大机构的设置来增大市场占有率。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管理工具应用于保险业,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在网上作核保、核赔和远程保险服务,这无疑对传统的保险经营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外,利用网络进行保险营销还存在一个网络安全的问题。网络安全包括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保密技术,而安全保密技术又包括网络静态节点的安全和信息流的安全。网络静态节点的安全防护主要通过“防火墙”来解决,信息流的安全则是通过对信息网的加密来解决。

3.对保险监管部门的影响。我国保险监管历时不长,其监管手段如立法监管、技术上通过稽核举报、财务监管等方式基本上是以传统保险营销为目标,在保险市场上网络营销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原有监管手段的有效性面临挑战,为了适应保险业的发展,维护保险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正常的经营秩序,保险监管部门要及时推出适应未来保险市场发展的监管制度和手段。

(二)面对影响应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