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6 09:02:3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篇1

“医教结合”最早运用于儿童特殊教育领域,主要是通过结合医学与教育的双方资源,对残障儿童进行早期干预,使其尽可能地接近正常人的身心机能[1]。随着2013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正式颁布,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得到了更加详细的规定,他们在工作中无权对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若发现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来访者,需及时转介[2]。因此,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容易受到专业上的诸多局限和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医教结合”逐渐成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趋势。“医教结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主要是指整合医疗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力量,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和干预学生危机事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

一、“医教结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医教结合”支援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大框架下,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在面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时,会受到专业和法律法规的限制。而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专业人员有权利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当事人进行诊断和评估,这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在“医教结合”模式下,当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高校能够及时获得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专业人员科学有效的评估意见和人力、物力支援,有效缓解了高校的压力。同时,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也能在必要时向家长提供专业的建议,协助学校稳定家长情绪。

(二)“医教结合”提升高校心理危机预防能力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危机干预工作固然重要,但危机预防工作才是根本。具有前瞻性识别危机信号的能力是预防心理危机的关键。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医教结合”模式,能够建立医疗系统与教育系统针对危机预防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各类培训、讲座、论坛等形式,提高高校心理咨询人员对危机信号的发现和识别能力,从而更好地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医教结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发展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组成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等。只有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专业素质,才能进一步发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医教结合”模式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提供医学专业的知识培训,补充和完善现有的专业化队伍培养体系。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专业人员不仅可以为学校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的个案督导,拓展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实用处理方式,还能为他们普及常用精神类药物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校心理咨询师与当事人及其家长关于用药就医方面的沟通[4]。此外,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与高校可在“医教结合”模式下,共同探讨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新课题,提高双方在专业领域上的科研能力,将实践经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联,进一步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水平的提升。

二、“医教结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使用途径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海松江大学城的七所高校率先在2014年5月与该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署了“医教结合”的合作协议书[5],以此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与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密切联系。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借鉴这一做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当地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不断探讨新的合作内容。目前,“医教结合”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途径。

(一)健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架构

高校心理危机事件不仅会对当事人及其家庭造成较大的伤害,也会对学校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一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各高校都重视组建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但以往这支队伍是以学校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为主力,而在“医教结合”的基础上,则可以建立一支由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医务人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辅导员、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等人员组成的复合型队伍[5]。多方位培养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实现组织架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二)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专业的评估、诊断和建议

大学生正值人生发展阶段非常关键的青年初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习方法,他们在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在自我探索和寻求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得以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度过该阶段。但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比例的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学生,由于高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限制,他们无权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但通过“医教结合”模式,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可及时为高校提供专业的评估、诊断及建议。在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他们也能及时到达现场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并在需要时指导高校依法做好心理疾患的转介工作。

(三)指导高校开展心理疾病学生康复后的心理帮扶

因心理疾病入院治疗的大学生,在康复后回校继续学习,高校需做好他们复学后的心理帮扶工作。但高校心理咨询师对这类学生在医院的就诊情况及康复情况所知有限,因此,如何开展他们的心理帮扶工作,往往困扰着高校心理咨询师。在“医教结合”的基础上,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在遵守专业伦理道德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个案督导等形式,指导高校心理咨询师更有效和有针对性地做好康复学生复学后的心理帮扶工作。

(四)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提供专业培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决定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医教结合”框架下,精神卫生医疗系统可以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成员提供病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高校心理咨询师甚至可以获得临床见习机会,现场学习心理诊断和治疗;还可以邀请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专业人员对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日常心理咨询进行个案督导、案例会诊,以此补充和拓展高校心理咨询师对个案的理解,遇到一些特殊案例,双方还可以共同进行深入的探讨或者进行科研立项。高校与精神卫生医疗系统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实习、培训和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创造了条件。

(五)开通心理疾病学生就诊的“绿色服务”通道

目前,社会各届关于心理疾病的接受度虽然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入院治疗心理疾病仍然持有抵触心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行“医教结合”模式,精神卫生医疗系统可设立专门的门诊通道,接收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实施门诊药物治疗或住院治疗的“绿色服务”便捷通道,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甚至可以提供单人间的“阳光病房”,尽可能地为学生及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三、结语

充分挖掘精神卫生医疗系统与教育系统的优势资源,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促进两者有效协同,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医教结合”模式,对全面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灵娜 单位:龙岩学院学生工作处

参考文献:

[1]张婷.医教结合是当代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20-21.

[2]沈丽,薛玲.医教结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优势体现[J].统计与管理,2016(1):157-158.

篇2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01-02肺结核是我国临床的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估计,2000年~2020年,世界每年会新增100万肺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的总数将达到20000万人,且20年间,至少有3500万人死于肺结核[1]。我国是肺结核负担最重的一个国家之一,肺结核总数占全世界的25%左右[2]。而尤其以农村、偏远地区最为多见,患者由于经济压力,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往往遵医行为较差,不利于疾病的康复[3]。为此,我院在工作中,强化了健康教育,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2004年我国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肺结核诊断标准》[4],患者均需要进行抗肺结核治疗。排除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不愿意配合答卷、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随访失效的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21~67岁之间,平均(47.82±9.86)岁。患者病程在2~10,平均(5.86±1.55)年。对照组患者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47.43±9.11)岁。患者病程在1~10,平均(5.77±1.3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遵医行为,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2.1 加强健康教育方法

强化健康教育,要求我院护士在工作中,制定各种宣传板、宣传册,在患者入院时,将宣传册发放到患者的手中,内容涵盖肺部的基本结构,疾病的相关知识,用药的知识,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等。

定期组织入院患者进行集体的授课,使用影片等,强化患者对疾病的印象。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解释患者的各种疑惑。同时,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对肺结核的理解,对用药等的想法,对患者理解有误的部分,要给予纠正。

护士在每日清晨交班时,为患者普及各种知识,使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对疾病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此外,还要让患者了解到肺结核国家免费治疗的信息,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

在健康教育时,不但要针对患者一人,还要将此疾病的知识讲解给患者的家属,消除患者家属的顾虑,使其能够鼓励患者积极用药,并起到监督作用。

患者在出院时,护士将患者的健康档案发放到患者的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日常的饮食和活动的注意事项。同时写明患者服用的药物,服用方法、时间和剂量,注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标好患者的复查时间。

此外,我院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在患者出院时,与患者彼此交换了联系方式。由责任护士,每周与患者进行一次联络,主动去了解患者疾病的控制情况、用药情况,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1.3 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强化健康教育,患者能够更好地听取护士的意见,积极主动地了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后的遵医行为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比较

3 讨论

我国的肺结核疫情具有高患病率、高耐药性、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递降率等特征,且农村的疫情明显高于城市。这些患者,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如经济压力、对疾病等认识不足、多疑、迷信等,造成患者遵医行为较差,疾病的迁延不愈等[5]。因此,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纠正其不良的用药和生活习惯,是临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院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了解到疾病的严重性和遵医用药的必要性,进而提高其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患者私自更改药量、忘记服药等次数减少,对医生和护士的信任程度更佳,更愿意听取医生的建议。

经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34例,在一个月内,忘记服用药物和私自更改药量发生次数均较少,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中30例患者能够在一个月后入院复查,复查率达到了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对肺结核的有效治疗和传播的控制,起到了重大的意义。

总之,强化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进而提高其遵医用药的行为,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Ragas,A,Roussel,L,Puzo,G et al.The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ell-surface glycoprotein apa as a potential adhesin to colonize target cells via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pulmonary C-type lectin surfactant protein A.[J].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7,282(8):5133-5142.

[2] 李秀萍,霍敏俐.健康教育对3级督导点服药的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2):1558-1560.

篇3

长期以智力教育为主的教学体制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新时期下,如何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根据目前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上长期思考和探索,笔者认为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的重头戏——德育相结合,应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也是对德育教育途径的一种补充,它能为学校的德育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环境与宣传

1.在班级设立心理知识专栏、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们了解心理知识,正视自我的心理状态。我及时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以文章、便条或短信等不同方式传递给学生,和学生们分享。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锻炼方法、心理训练方法,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利用一些机会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特征;掌握“合理化”、“投射”、“升华”等心理防卫方式;掌握正确的宣泄、移情、静心、放松等方法;掌握基本的人际吸引、人际沟通方法,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自觉运用“首因效应”、“黄金定律”。

2.通过介绍我院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成功典范,使学生正视职业教育,珍惜机会,把握自我,确定学习和人生目标,把握机会迎接挑战。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二、心理辅导

1.学习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学生上了大学就丧失学习目标和兴趣。俗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这种矛盾,我组织“我为什么学习”、“我的学习兴趣”等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在班会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认清自己的学习动机,认识自己的优势,善于自觉地学习。用魏书生老师的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广阔天地”激励和鼓舞学生。学习联想式记忆法以增进学习兴趣。对于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如听音乐学习,通过讲解心理学中的“视听干扰现象”,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良习惯,自觉纠正。同时,要指导学生加强两课学习,学会辩证的学习方法、辩证的思维方法。

2.人际交往方面。人们遇到了烦恼或挫折,需要他人的支持与帮助、理解和信任,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自我调节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我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指导我的学生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正视自我的实现的需要。按照现代心理学人际关系理论指导学生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按照校魂标准:“自立、自强、自尊、自爱”来勉励异性之间的交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礼貌、真诚。

3.品德方面。个体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道德认知、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共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核心就是道德内化,这种道德内化需要心理素质或心理结构要素的培养。如何将德育的社会化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提高学生的行为准则,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尝试着以班风建设为切入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个人的良好品德与大多数人的相符时,就会形成良性的从众心理,就会为个性发展提供最佳条件。在班集体内形成一种讲正气、比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加强思想修养,积极要求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班集体中施行班干部轮换制度,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社交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工作实践,班干部可以更加准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促进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培养集体荣誉感。

充分利用班会、普训、新闻时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使命感。此外,我还经常会对学生们讲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早操的重要,珍惜大学时光的早操机会。

针对个别同学沉迷上网的问题,我尝试着用教育和移情的方式来处理。首先追求人性的自由和现实社会是相矛盾的。网络的世界是不受社会标准、道德标准来约束的。但作为大学生来讲,你是生活在一定准则下的现实人。你就一定要遵守校规。通过谈话、谈心,了解这些同学的上网动机,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帮助他们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干预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加之对心理健康的忽视,就有可能出现身心发展失衡,严重的影响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针对这些问题,我会建议个别学生找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四、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各有所重,相辅相成。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延续,两者殊途同归,皆为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与道德品行而努力。将德育的社会化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培养一代合格大学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韩方希.民办高校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济南:泰山出版社,2008.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篇4

肺结核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病,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很多肺结核患者由于没有接受及时、正式、有效的肺结核健康教育,导致肺结核疾病久治不愈,甚至还对他人造成了严重的传染。调查显示,接受过健康教育的肺结核病患者其化疗规律率显著高于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

1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手段,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个体化指导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肺结核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常用药物、自我监测血压等知识教育,在教育中注重家庭成员特别女性家属的教育,因为女性的知识行为对家属的行为更有影响。动员家庭成员与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做好病人持续督导工作。结合肺结核日和糖尿病日等健康节日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医院可以定期举办肺结核讲座,组织病人进行相互交流、讨论,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经验。

由于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文化层次、地位、职业、年龄都各不相同,自然对于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也存在较大的不同。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不能采用统一的健康教育方式,应该做到因人施教。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快、求知欲强、文化层次高的患者,应该增加健康教育的范围和内容,对于那些文化层次低和年龄较大的患者,应该做到通俗易懂、突出重点,采取书面教育+口头教育相互结合的方式,同时还应该耐心地为患者反复指导、检查、提问。对于那些重视程度不够和记忆力较差的患者,应该抓住重点,反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重视程度和记忆力。

肺结核患者在患病后至基本恢复这段时间由于疼痛、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心理压力很大,致使病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有的很快出现焦虑症状,甚至发展为悲观、消沉。护士要多与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从而减轻操作带给患者的疼痛和痛苦。平时经常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多与患者接触,亲切友善的对待患者,耐心细致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同时多给患者以鼓励表扬或抚慰,以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赖,消除患者的恐惧,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乐于接受并能主动配合治疗。

2健康教育成果

接受过健康教育的患者能讲述结核病的基本知识,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合理正规治疗。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病情;同时也将健康教育及护理工作面向了健康人群,改善了医患关系。总之,健康教育贯穿于肺结核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肺结核病人对医生的服从性,到达正确、规律全程用药,减少复发难治情况的发生。

3讨论

结核菌不像许多细菌有内毒素,外毒素,不存在能防止吞噬作用的荚膜,以及与致病能力相关联的细胞外侵袭性酶类。其毒力基础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其菌体的成分有关。其他类脂质如硫脂质也与结核菌的毒力有关,它不仅增加了索状因子的毒性,且抑制溶酶体――吞噬体的融合,促进结核菌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繁殖。磷脂能够刺激机体内单核细胞的增殖、类上皮细胞化、朗汉斯巨细胞的形成。蜡质D是分枝菌酸阿糖阗乳聚糖和粘肽相结合的复合物,具有佐剂活性,刺激机体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对结核性干酪病灶的液化、坏死、溶解和空洞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除了以上类脂质成分外,多糖类物质是结核菌细胞中的重要组成物质,多糖类物质在和其他物质共存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对机体的生物学活性效应。多糖是结核菌菌体完全抗原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佐剂活性作用,能对机体引起嗜中性多核白细胞的化学性趋向反应。结核菌的菌体蛋白是以结合形式存在于菌细胞内,是完全抗原,参与机体对结核菌素的反应。宿主的免疫机制亦是抑制细菌增殖的重要因素,免疫损害便可引起受抑制结核菌的重新活动和增殖,大量结核菌从液化干酪灶释放形成播散。

参考文献

[1]张永青,黄明豪,许卫国,沈孝兵,李小宁,吴蔚,陆伟.参与式方法对农村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05).

[2]傅颖梅,傅晓凤.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0(04).

[3]钟涛,朱闵敏,王健,黄,张立民,卢俊江,吴国华.深圳市南山区不同人群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宣教效果评估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12).

[4]丛晓娜,唐万琴,罗鹏飞,曹尚,罗丹艺,陈宏,李伟,卫平民.结核病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苏北农村小学生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04).

[5]汪金平.农村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03).

[6]汪矗,周虹媛.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19).

[7]刘玉美,陶曙,宋涛,高翠南.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的健康教育[J].现代医院,2008(07).

篇5

肺结核在我国临床上属于常见类慢性传染病之一,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较强的传染性,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如何对肺结核疾病做好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临床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内容,但是健康教育是现代临床疾病控制之中关键的组成成分,且具有着不可替代性[1]。为此,中医医院对肺结核患者予以健康教育方式、效果临床报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中医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0例,其中有37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17至72岁间,平均年龄约(45.2±6.7)岁。经患者自诉,右侧的肋骨出现较长时间的隐痛。通过医院的诊断被确诊为结核病,医生建议行手术治疗,但是本人无法接受。伴随疾病病情的发展,形体出现消瘦现象,且汗多,在午后潮热、食欲不振,有过肺结核的病史。

1.2方法

依照患者在个体上存在的差异采取多样化健康教育实施的方式。

1.2.1广泛的开展具有群众性临床疾病健康教育相关活动

1.2.1.1做好有关领导干部相关宣教的工作,令他们意识到疾病具有严重的疫情及危害性,予以规划的切实目的与主要的内容,获取政府的支撑。与此同时,借助政府行为将影响面扩大,增强宣传的力度。

1.2.1.2采用“一年一度”《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街头对宣传工作予以强化,以发放传单的形式,对社会提出的疾病问题进行耐心解答[2]。

1.2.1.3在城乡和机关与学校等具有公共性的场所对《布告》予以张贴。

1.2.1.4使用电视或是广播具有新闻性媒体开展一些专题式节目。

1.2.2增强综合医院、基层工作者的培训,通过定期举办疾病知识的培训班,对疾病的新概念、新技术作出讲解,提升疫情报告的意识,对疾病归口相应管理程序予以规划,及早发现疾病予以规则性治疗。

1.2.3在化疗前对健康教育予以宣传,将疾病在治疗时期内的要求详细介绍给患者、家属,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完成治疗[3]。

1.2.3.1实际上肺结核为呼吸道传染病,在开始治疗的前2个月注意家属和附近人群在以空气方式传播疾病,患者不能大声说话或是咳嗽以及随意吐痰等。

1.2.3.2严格遵照医生所指定出化疗的规则方案,其是完成设定好疗程进行疾病治疗的关键所在。只有接受正常的治疗,才能较快将传染性消除掉。若是治疗间歇则极易产生一定的耐药性,难以对疾病实现根治目标,且形成了慢性排菌患者,进而传染给家人及附近的人群。所以,应该遵照医生所规定的方式实现治疗[4]。

1.2.3.3告诉患者结核疾病具有可治愈性,协助他们对治疗树立起信心,和医生间展开高效性配合。

1.2.3.4在服药之后有可能产生负反应,若有副反应产生,则及时上报给医生进行处理,切勿自行的停药。

1.2.4对家庭督导者、志愿者予以培训,在一些很难实现化疗的地区,选取具有较高文化的志愿者、家属等,替代医务工作者予以化疗督导。

1.2.4.1清楚辨别使用药物的具体名称和服用剂量以及方法等。

1.2.4.2督促患者服药,确保患者彻底将药物服下,若误期需在24h之内将其补上。

1.2.4.3对患者是否产生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若产生需由医生实施专业处理。

1.2.4.4患者在服药期间内,具体治疗时间参照相关记录卡,督促患者携带夜间痰、清晨痰至科室门诊进行复查[5]。

1.2.4.5将患者每次服药状况记录好,做到患者服完后记录好后再离开。

1.3观察指标

观察临床患者是否知晓临床疾病知识和评价出院之后进行电话随访的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由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处理,使用(sx±)去表示临床中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以%表示临床中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若P<0.05则表示该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对疾病预防知识实际知晓状况

60例临床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之后,对于肺结核临床疾病防治有关知识知晓度明显提升。只有肺结核是什么、是否具有可治愈性等知识在宣教前后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然而,其他和疾病相关的知识经统计学的比较分析后,皆存在着P<0.05的差异。

2.2比较出院之后的电话随访状况在60例患者之中能够按时进行复诊概率为90%,实现规则性治疗概率为92.5%,其治愈率约90%,明显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预示着予以健康教育之后获取了良好效果。

3讨论

3.1增强社会公众对疾病防治的意识,吸引较多临床疾病患者。在成立了肺结核的门诊的初期有较少患者前来就诊。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对疾病防治缺少重视,和患者自身较低的文化程度、对疾病知识缺少了解等存在直接关系。伴随对宣传力度的增强及范围的扩增,人类对此疾病知识有了基础性掌握及认知,尤其是疾病在临床上具有的危害性,与对疾病进行防治的重要性,加强了社会群众对疾病防治的意识,尤其是对自我的保健。此外,临床患者成功治愈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对附近患结核疾病患者起着教育作用。打消了该部分患者对治疗的疑虑,故陆续前来进行诊治[5]。

3.2对归口管理予以强化,提升了患者的转诊率。综合医院、基层工作者的培训,令各大医疗机构对职责进行了明确,进而实现了对临床疾病疫情报告、归口管理等意识予以强化,有力提升了结核患者的转诊率。以往结核患者通常是就诊在结核防治机构。近些年,本院结核病科室的门诊逐渐提升了转诊率。

3.3增加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之中就报道,农村地区比城市地区的患病率高,在贫穷的一些地区呈现出严重的流行性。因此,国家政府为了患者健康着想提供了免费检查和治疗的医疗服务,令贫困患者感受至来自国家政府的热切关怀。加之工作者对他们的关怀,令他们产生积极且乐观的心态,间接增加了对疾病治疗的信心[6]。

3.4确保患者规则性服药,提升临床疾病的治愈率。在政府对医疗资金的投入和社会支撑的基础上,消除了患者的顾虑,对疾病治疗、康复消除了所有不利的影响因素,积极实施合理化的治疗方案,予以规则性服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者临床治愈率。有效控制了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源,促使我国实现多方发展[6]。

3.5拉近医患间关系,且促使结核防治工作者的成长。村医、门诊医务工作者借助督导和诊疗与随访多种方式和患者进行接触,掌握患者在家庭和经济以及生活方面相关状况,分析影响患者予以规则治疗相关因素,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状况,对疾病的病情、临床治疗的知晓程度,实施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宣教的切实工作。增强了患者对于医务工作者的信任程度,进而拉近了医患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在落实健康教育有关过程之中,通常会遇见一些新鲜的问题,足以迫使着医务工作者、临床研究者对资料进行查阅,对上级技术者予以请教,以寻求出精准的答案,实现对自我知识的充实,不断提升着他们的专业水平,也促使了结核防治工作者的成长[7]。

综上所述,对临床肺结核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干预后,明显提升了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恢复了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在疾病防治之中具有积极的影响及作用,故可在临床防治工作中进行广泛性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鲁瑜娜.探讨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6,6(9):44-45.

[2]黄妙锦.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21):350-351.

[3]周牡丹.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4015-4016.

[4]于显荣.肺结核防治措施与健康教育[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301-301.

[5]林素梅.健康教育路径在菌阳肺结核防治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0):147-148.

篇6

1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

1.1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可取屈膝侧卧位,剧痛而辗转不安者防止坠床。禁食期间有口渴时可含漱或湿润口唇,一般不能饮水。腹痛和呕吐基本缓解后可由小量低脂、低糖流质开始,逐步恢复到普食,但忌油腻食物和饮酒。

1.2严密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坏死性胰腺炎、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肝、肾)。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的变化,特别要注意有无高热不退、腹肌强直、肠麻痹等重症表现,及时发现坏死性胰腺炎的发生;观察呼吸:抽血做血气分析,及早发现呼吸衰竭。及时给高浓度氧气吸人,必要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尿量、尿比重,监测肾功能,及时发现肾衰;观察有无出血现象,监测凝血功能的变化;观察有无手足抽搐,定时测定血钙[2];化验值的监测:包括血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肝功能;观察皮肤黏膜温度和色泽,以判断皮肤的充血情况防止褥疮的发生;心理护理:指导患轳减轻疼痛的方法,解释禁食水的意义,关心和照顾其生活。

2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病人应进监护室由专人护理,并使用气垫床。

2.1多种管道的护理

患者可能同时有胃管、尿管、氧气管、输液管、气管切开管、肠道瘘管、T形引流管以及腹腔冲洗引流管等,护理上要注意:了解每根导管的作用;妥善固定:维持管道的正常位置,防止滑脱;保持通畅:正确处理各种堵塞及引流不畅的情况;保持无菌:防止污染,外接的消毒引流瓶、管子应定期更换;准确记录各种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

2.2疼痛的护理

伤口的护理:急性胰腺炎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早期并发的多功能器官功能障碍和晚期的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4],故要观察有无渗液、有无裂开,按时换药以免发生感染;并发胰要注意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并用氧化锌糊剂保护瘘口周围的刺激。药物的应用:遵医嘱给以抗胰酶药、解痉或止痛药;饮食的护理: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胰液的分泌,减轻对胰腺及周围组织的刺激;:协助病人变换,使之膝盖弯曲.靠近胸部以缓解疼痛;按摩背部,增加舒适感。

2.3营养素供给

患者需长时间禁食、留置胃管、又有多根引流管,机体消耗比较大,观察病人营养状况,皮肤弹性,上臂肌皮肤厚度,体重等。禁食期间,根据医嘱通过肠外、肠内给予营养支持,以利于组织恢复。

2.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向病人解释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重要性,取得病人及家人的配合;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必要时送检痰液,以及时发现病人有无肺部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湿度(50%~60%);教会病人掌握正确咳痰方法;协助病人经常变换,并给予扣背促其排痰;痰液粘稠难以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便于咳出。当痰液阻塞呼吸道影响呼吸时,给以吸痰器或行气管切开。

3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胰腺炎,强调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出院后4~6周,避免举重物和过度疲劳。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胰腺炎与暴饮暴食和嗜酒有关。酒精性胰腺炎病人,首要的是戒酒。暴饮暴食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饮食。高脂血症引起胰腺炎者,应长期服降脂药,并摄入低脂、清淡饮食。

指导病人遵医嘱服药并了解服药须知,如药名、作用、剂量、途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因胰腺内分泌功能不足而表现为糖尿病的病人,应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如果行胰腺全切者,则需终身注射胰岛素。要定时监测血糖和尿糖;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不吃或少吃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多进食蔬菜;注意适度锻炼。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其病理病程涉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且病程较长,护理活动贯穿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整个康复过程中,加之从急性胰腺炎发病的诱因来看,健康教育对防止诱发胰腺炎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7

加强健教组织建设、落实责任制

在医院党委班子的领导下,组建了健康教育委员会,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保健科长和各科主任为委员,各科护士长为组员,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均是义务健康教育宣传员。年初健康教育委员会作出可行工作计划,医院全员职工各尽其责,施实计划。医院和各科室提供健康教育设施和场所,必要时投入人力和物力。

提高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

采取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工作的内涵,通过科主任、护士长会议上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明确了环节干部在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发挥环节干部作用,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提高认识,及时开展各项健康教育工作。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突出中心主题

要求全院医务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围绕中心主题:“运用健康教育工作与医疗质量相结合;健康教育工作与温馨护理相结合;健康教育工作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全方位的开展工作。

健康教育与医疗质量相结合:运用简捷、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发病的病史及临床症状等信息,为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宝贵的依据,及时对症用药,大大的提高了治疗效果,为提高医疗质量发挥了作用。

健康教育与温馨护理相结合:护理工作是围绕病人需求而进行的护理活动。温馨的护理服务离不开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贯穿于护理活动之中。能够增加护患关系的和谐,我院护士在工作中耐心的说教,指导病人在住院期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怎样配合治疗,如何睡眠,怎样服药,如何观察自己的病情等,指导患者掌握恢复健康的常识。

健康教育工作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护理活动时,运用健康宣教这门科学来宣传医疗服务,是开展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院两个效益的最佳途径。

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服务于社会

每个科室每个月召开1次患者工休座谈会,广泛宣传科普知识,入院介绍、宣传单、提示牌等内容图文并茂,病人及家属了解后在防病保健、康复方面得到初步认识。针对不同病人进行有针对性地施教施治,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

定期更换宣传板内容,在工会的大力帮助下内容不断的更新,预防疾病的新知识及时与广大读者见面。

印制健康教育处方。在各科室主任的大力支持下,认真收集资料,编印了各种各样的健康教育处方21个种类,21000余张,深受患者的欢迎。

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次/年,听课人数达350人/(次•年)。

门诊服务台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5 000多张/年。每天电子滚动屏幕和电视播放健康知识,深受患者欢迎。同时,门诊大厅设立了电子触摸屏,方便了患者。

每个科室病房内设“健康专栏”,定期更换健康知识内容。

医院工会宣传部每月出一期院报,广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深受大家欢迎。

健教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定期督促检查工作质量

篇8

大多数患者虽然愿意接受胰岛素泵治疗,但仍存在疑虑。我们为患者介绍了胰岛素泵的特性,详述了有关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措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已证明胰岛素泵是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使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明显降低。胰岛素泵还避免了每日多次皮下注射之痛苦,使工作、生活更轻松自由。我们向患者讲解并演示了有关泵的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机器发生报警后的应急处理和需要考虑的实际生活问题。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患者及其家属逐步消除了各种疑虑。

2置泵方法

将所用物品备齐后携至患者床前,嘱患者取平卧或坐位,选择脐部两侧不妨碍活动之处为穿刺点。用0.2%碘酊消毒2次,将软管置式插头放置于持针器上,左手捏紧皮肤,右手持针,按下开关,针头即快速刺入皮下,拔出针芯,用护皮膜固定。调试胰岛素泵:由医师根据患者安泵前胰岛素用量和血糖监测结果,计算并设定初始的胰岛素基础释放量和餐前大剂量,设定完毕后将泵置于腰带或裤袋等处。护士在安泵过程中需协助医师认真检查胰岛素储液管和充注软管内有无气体,要立即排出直径1mm以上的气体。护士应熟练掌握不同浓度胰岛素的安装、调试及常见报警的处理,定时定量为患者输注餐前大剂量。

3置泵后护理

3.1严密观察血糖。置泵后前3天每日监测血糖5-7次,3天后视血糖控制情况改为每日3-4次,为医师调整胰岛素用量提供可靠依据。

3.2注意低血糖反应,尤其是置泵后3-7天为胰岛素剂量调整期,容易发生低血糖。告知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如出现出汗,心慌,头晕,饥饿感,手足无力等不适,应立即通知护士,及时处理。

3.3局部皮肤护理。充注软管在皮下保留3-5天后,需连同旧的装置一起拔出丢弃。更换部位用新的充注装置,重新安装皮下充注软管,新充注部位与原充注部位应相隔2-3cm以上。用手轻轻将原穿刺点里面的组织液挤出,以0.2%碘酊或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涂以红霉素软膏加以保护。如有感染,应立即更换充注部位和装置,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3.4健康教育 胰岛素泵虽然非常精确,但仍然在人的控制下工作,患者需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指导患者规律进食,可以使胰岛素的作用有效发挥,还可以更好、更快地将胰岛素的用量和用法调整到最佳水平。患者应在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每次运动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运动。运动过程中应感觉周身发热、出汗,但不要大汗淋漓。

4 讨论

篇9

结果:采用推拿等手法治疗各种风格偏瘫患者的肌力,观察组的患者肌力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和护理前两组病人语言表达、上下肢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肌力分级和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以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可促使其肌力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肌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护理功能锻炼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31-02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虽然90%以上的中风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但实际上,中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直接对病人造成健康的危害,包括出现:严重肢体残疾,如瘫痪,半身不遂,言语障碍;其次是造成病人认知方面的障碍,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依靠他人照顾而生活。中风的危害一方面是对病人的本身,另一方面是大大加重了病人家属的生活负担,第三方面是对病人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通过研究中医对于中风的护理以及对患者的健康干预来发现:如何减少发病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是有意义的。为中风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和康复的方法。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9年4月-9月在我科住院的中风偏瘫病人46人,门诊病人23人,全部诊断为中风中经络,并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标准。年龄55岁-76岁,平均年龄65.5岁。共收集中风中经络病人69例,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23例。治疗和护理前两组病人语言发达,上下肢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观察组:以灯盏花注射液20ml,生脉注射液6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如有血糖升高者改用生理盐水)250ml,每日一次,14天为1个疗程。入院3天内推拿穴位(肩廖,曲池,合谷,足三里,承山,涌泉)并按压。护士掌握简单的取穴方法和推拿手法,每天在静脉输注完成后每个穴位用大拇指按压旋摩,以病人有酸,痛,胀感觉为度,顺时针10圈,逆时针10圈,一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定。对照组:仅以灯盏花注射液20ml,生脉注射液6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如有血糖偏高者改用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每日一次,14天为1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定。

1.2.2治疗评价。按《重要新药治疗中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肌力评定:显效指治疗后肌力改善3级,有效指肌力改善1级-2级,无效指治疗后肌力无改善。

2结果

通过采用推拿等中医手法治疗的患者,在一个疗程后进行肌力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各级肌力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肌力恢复情况。(见表1)。

3讨论

3.1早期康复护理可恢复中风瘫痪病人肌力,四肢活动度及综合能力。我国是世界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区之一,上海发病率每年为104.4/10万。据统计,在尚存的病人中,脑缺血性卒中约占75%,病残率为70~80%。有学者认为,脑梗死病人病后应立即开始康复训练,而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方法对中风的康复有着不可否认的效果。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明显,而脑中风常规护理缺乏有效的康复手段,导致失用综合症的发生。因此,在明确诊断中风后一周内,意识清楚,心率和血压稳定的病人应及时给予功能锻炼,促进恢复。

3.2血压按压作用。推拿护理是跟据及格洛学说寻经取穴,应用推拿手法疏通经络,恢复患病肢体的功能。取穴依据:风病多犯阳经,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明经气血通畅,正气得以扶住,使肌体功能逐渐恢复,根据经脉循行路径,分别取手足阳经穴位,以达调和经脉、疏通气血的作用。点穴是在病人的体表穴位和刺激线上实行揉、压、点、打等手法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项目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为开拓中医护理,发扬中医特色做出有益的探索。可向社区推广,为中医进入社区提供技术指导。

3.3健康宣教。

3.3.1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对卒中病人康复的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涵盖身体功能锻炼并兼顾心里健康等在内的系列指导。护理人员与病人首次见面是就要面带微笑以乐观的情绪感染病人和其家属,营造良好的交流气氛,并围绕疾病的发生、发展向病人及其家属反复讲解和强调肢体早期康复训练及长期训练的重要性,是他们从心理上主动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并且自觉地参与,以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给其更多的情感支持,使其保持情绪乐观稳定,在家属的理解和配合下早日康复。

3.3.2健康教育的内容。护理人员应详细的向病人及家属讲解中风的相关知识。脑中风发作时一般有身体麻木无力,失语,意识障碍,口角歪斜等,若发作时间持续约10分钟,应当紧急送往最近的医院急救。治疗过程中向病人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副反应,注意事项等。同时注意病人的饮食,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忌浓茶,咖啡等,应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等。其次,对中风病人还应做好皮肤护理,勤翻身,勤擦洗,勤更换衣服,保持床单整洁平整,长期卧床应防止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3.3.3功能康复指导。加强病人的康复锻炼,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早期康复锻炼。教会病人和家属康复训练方法和技能,包括肢体的被动及主动运动,语言能力和记忆力的恢复等。此外,待病人病情稳定,还应和病人及家属一起制定康复促进计划,保证病人更快更好的康复。

3.3.3.1肌力锻炼。肌力训练可以分为等长,等张和等速训练。急性期可以进行等长肌力训练。持续被动运动是一种很好的等长肌力训练。等长训练可以使肌纤维增粗,萎缩肌肉可逐渐肥大,使肌力和耐力得到增强和恢复,从而改善僵直肌体的功能;等速训练时,可同时对据抗肌群进行锻炼,保证了肌力训练的高级性和安全性。需要强调的是进行功能训练应循序渐进,注重个体化和适度。同时护士应告诉患者功能锻炼是必须持之以恒,甚至终生锻炼。

3.3.3.2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如仰卧曲膝,髋关节的屈伸练习。下肢运动宜取坐位或卧位,以减少关节的应负荷。下肢功能锻炼可以防止中风患者因中风而引起的关节挛缩粘连,促进关节软骨的再生和韧带的恢复,促进微循环,消除肿胀和疼痛。

3.3.3.3身体适应性训练。主要是全身大肌群参与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跳舞,打太极拳,木兰拳和力量训练。

3.3.4心理健康指导。病人发生脑中风以后大多情绪低落,沮丧,抑郁,绝望,对生活失去信心,护士应同情和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尽快度过绝望期,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安慰家属,鼓励家属行动起来,一起帮助病人协助治疗。家庭治疗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心理干预的方式。亲人的支持对脑中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4结论

本项目采用手足阳明经寻经取穴,配三焦,肾经之经穴进行点揉手法以“补其荣而同其愈,调其虚实,和其顺逆”,观察组的肌力恢复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篇10

在促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不能以放弃任何一方为代价,在具体实施中,既要促使两者有机结合,又要体现各自的独特性。我们要以系统论为指导,高度重视系统中的每个组成元素。其实,促使教师师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如果将教师专业素质作为一个系统,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师德教育就是其组成元素。因此,在提升教师素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实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确保教师具有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为两者的一体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问题背后的剖析,抓住实质性问题

从师德教育来看,始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理想高尚的人格魅力。但是,理想与现实总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就是引发教师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只关注教师的师德问题,而缺乏对教师心理健康予以必要的关注,以致对教师的行为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将很多属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简单地看作是师德问题。如,对于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问题,简单地归结为师德问题,而没有分享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从体罚学生来看,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的教师往往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长期生活在焦虑忧郁之中,不善于自我心理调节,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地将心中的不满发泄到学生身上,转化成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因此,我们要注重问题背后的剖析,抓住实质性问题,加强对问题所属的区分,不可将师德问题混淆为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可将心理健康问题错解为师德问题。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师德教育一体化的建议

1.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不宜拔高要求

在进行师德建设过程中,在承认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同时,必须注重以人为本,应将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在进行师德教育时,不能拔高要求,对于当前师德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可以提出一些阶段性的师德行为底线要求。如,提出不准乱收费、不准组织有偿补课、不准体罚、驱赶差生等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要求,从而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师德水平。从心理健康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提出的要求是教师师德建设追求的方向,但不可作为普遍性的衡量评价标准。在中国古代,甚至将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高度,这种对教师的期望是过高的,没有把教师看成一个平凡的人,而是看作了“神”,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缺乏对教师在物质、心理等方面的正常需求。其实,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与学生的发展一样重要。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心中的疾苦,为教师排忧解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宜提倡带病工作,而应该将教师的健康放在首位。只有让教师保持身心健康,才能使其更好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优化师德建设

篇11

一、 引言

中医骨科作为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和骨科有着一定的联系。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骨骼当中的钙质含量会不断的流失,最为普遍的就是骨质疏松。在这种情况下,老人的骨头如果收到外界的一定刺激,例如碰撞、摔倒等,便极易出现骨折的现象,更甚至会导致瘫痪。同时,由于时代的进步,长期伏案工作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工作压力的原因,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这样便会导致腰椎部位发生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更加趋向于年轻化。这些问题都是骨科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 骨科健康教育

近年来,骨科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多,在其中的一部分人当中,许多是由于没有对于病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以及在没有完全康复之后便又回到之前的生活习惯当中。因此, 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对于这些患者十分重要。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讲授一些关于健康知识的内容以及日常注意事项,包括生活习惯和护理等。通过向他们传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来提高他们对于健康的重视,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之在生活当中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在当下的骨科病区当中,患者通常是忍受着极大的病痛,因此,健康教育除了想患者及其家属讲述需要注意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适当的安抚病人的情绪,通过心理的安抚来消除病人内在的紧张。这样其实也属于对于骨科病患健康教育的一种。因为现代的医院,除了注重对于患者身体的健康之外,也开始逐渐顾略到患者因为情绪等原因,传递出来的心理问题。

通过向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得他们更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使得其对于病情的认识加深,也可以缓解当下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同时,医生同病人联系的加深双方的感情也会得到增进,病人在信任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得到恢复。因此,骨科健康教育无论是对于当下的骨科室还是病患来说,也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三、 骨科健康教育的开展

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强调以人为本,在制订计划时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病人的健康资料及对健康知识学习的需求,着重对病人需求的内容进行指导。根据其接受能力分阶段逐次予以指导,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方法,以免短期内传授大量的信息使病人难以接受,造成混乱。

(一)以护理程序为基础,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

在骨科的健康监狱开展过程当中,要根据病人整个住院过程,制定周密的健康教育计划,这样才能保证科室在人员安排上更加的科学合理。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时间和利用必要的工具对病人及家属进行专题的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开展的科学合理性,同时也能保证每一个患者和家属都能均衡的受到系统的健康教育,保证医患之间不存在隔阂。

(二) 教育形式灵活多样

对于那些专业性要求比较强的,不利于患者和家属理解的,可以通过各具特色的语言、图文、形象化、电教化以及实践教育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例如:照片、实物、个别谈话、咨询、讲座、查教、宣教材料、科普读物、模型、工休座谈会等,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病患及其家属了解,而且也可以大大调高教育的效率,节省过多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也可以使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可以借助多样形式的宣传来更好的推广健康教育。

(三) 始终将人际沟通技巧贯穿于健康教育之中

在护理健康教育中,人际沟通技巧是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对于护理工作人员而言,沟通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时候因为医生接触的病人过多,不能及时的对于每一个进行及时的问答沟通,因此就需要借助护理人员来进一步的和患者进行交流。护理人员是直接通患者及其家属接触做多也是最直接的,因此,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十分重要。它是在面对面的教育活动中,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技能来传递健康。这要求我们护士必须掌握谈话的技巧,就是要使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和能够接受的方式向受教育者提供适合个人需要的,谈话的内容要明确、有针对性、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语速要适中。

(四) 个体化教育与集体化教育相结合

在病患当中,由于体质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患病不同等原因,会导致病患的状况不同,因此,在治疗和教育过程当中,要注意这些问题。对于同病种、同治疗方案的病人采取相对集中进行教育,如利用工休座谈会进行宣教,这样可以提高教育的效率。而针对那些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病患,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职业、文化、所处环境、心理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教育,这样既可以保证对于病患健康治疗的效率,也可以提升病人对于医院的信任。

(五)注重对于病患的后期健康教育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在中医骨科的治疗当中,除了前期的治疗之外,还应当注重后期阶段的康复治疗。骨科的治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保证病患彻底康复,因此对于病患进行好奇的健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于后期康复治疗的指导来增加他们的科学认识,从而保证患者在离开医院之后,在家庭当中也能更好的的保养自己的身体。

四、结语

康复治疗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骨科患者而言,恢复的周期一般较长,因此,需要在后期治疗当中,积极遵守医生的指导,从而保证在后期的康复治疗当中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标,吴飞. 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