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前景

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前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6 09:02:3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前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前景

篇1

(一)网络化介绍。网络化指的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将不同分布地点的电子终端设备和计算机联起来,按照规定的网络协议互相通信,进而达到用户间共享数据资源、硬件及软件的重要目的。医院档案网络化就是通过系列先进技术及设备,建立起统一的搜索、检索数字化平台,再将档案、图书、文件、病例等物质载体形式转化成为数字化信息,实施整合加工管理,使医院医护人员及患者都可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得所需信息。

(二)医院档案网络化意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院档案朝着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档案资源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载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发医院档案资源,能进一步体现出医院信息在社会中的应用价值,进而产生更??更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医院档案网络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传统医院档案管理转化。医院档案资源种类多、数量多、应用频率高、管理流程复杂,传统档案管理在短时间内不能进展到全面数字化扫描,因此在管理时应坚持查阅方便的原则,资源按级别分类或年份分类,将价值高、利用率高的档案优先扫描,先不扫描机密文件,转化为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程序应按以下顺序进行:确立清单―提卷―核对―拆订―扫描―图像处理―质检―保存―提交数据库―移交回档案室。

(二)文书处理。档案网络化管理应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展开日常工作,逐渐替代以往手续流程复杂的办公纸质行文,日常工作多在网络上、计算机上就可完成,资料文件收集、分类、储存、查阅、统计等诸多缓解都会随之变得方便有序,文件信息得到充分共享与交流,总之,无论是文件起草还是办理传递,都变得简单易行。

(三)病历档案管理。现今各医院病历档案正从纸质病案逐渐变化成电子化病历,全面清晰地记录着每位患者的诊疗过程,系统还提供电子存储、统计、查询、数据交换等功能,不同科室根据病人特点设计出规范化病历模板,应用标准专业名词,规范书写格式,如此可大大降低缺陷病案的发生率,对医疗服务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另外质控科、医务科等医院管理部门还可上网随时抽查病案,以便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医院工作人员人事管理。人事档案管理能全面准确地向医院人事部提供可靠的人员信息,能迅速了解工作者的简历、技术等级、职称等多项信息,改变了传统一一查阅的形式,查询、检索都更加简单,加上档案信息共享,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更加方便、快捷、安全,也使人员招聘等工作更具时效性。

三、计算机网络化应用意见及建议

(一)医院领导提升对档案网络化的重视度。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资源,档案管理应该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切实将档案管理归入院内重要议事范畴,不断提升自己档案工作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它能为院内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依据,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才可能带领并组织下层展开档案网络化建设,并支持建设涵盖的各项事宜。另外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力度,全面提升整体素质才能更快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

(二)建设医院档案网络化平台。目前一些医院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等技术人才还比较缺乏,因此在积极培养的条件下,应尽快建立起一个个档案管理系统,将每一科室及部门都统筹到平台中,最终实现资源共享,方式上不管是统一购进软件,还是系统开发,使用前都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测评,测评包括兼容性、功能度、速度、易错性、实用性、数据处理合理性、运行安全可靠性等,使档案管理系统拥有后续开发力和升级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出计算机优势,还应具备强大检索能力。

篇2

艺术档案是专门档案的一种。刘国华的《科技档案管理学》中:“专门档案是指除文书档案和科技档案之外的,在专门活动中形成的所有档案。包括:会计档案,人事档案,诉讼档案,病历档案,婚姻登记档案等”。珍贵的文化艺术档案,不仅是文化艺术活动的真实见证,也是民族文化的根脉。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自1983年文化部,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艺术档案工作暂行办法》以来,艺术档案工作已经走过近30年历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和各地文化艺术档案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得到稳步推进,有序开展。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进展顺利,为国家留存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艺术档案遗产。同时,艺术档案作为一门新兴的档案学边缘学科,已初步拥有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概况为:在艺术档案工作实践中,用于指导,监督作用的,由文化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的艺术档案有关的文件,法规,教材,行业标准及一线艺术档案工作者撰写的实践经验等理性总结。尽管和别的档案分支学科相比显得数量小,稚嫩,单薄,浅显,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汇总,以勾勒出其基本的研究现状供参考。

一、相关文件

艺术档案产生在文化艺术单位,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艺术生产,研究,活动的各自特点制定了用于规范,指导艺术档案工作的针对性意见,通知,政策等文件,是艺术档案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用于指导艺术单位艺术档案工作的文件

艺术档案工作开展前期,主要是通过检查,评选先进,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使全国艺术档案工作能够较快发展。2001年9月,文化部办公厅办机档发〔2001〕33号《文化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是为进一步加强对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督促,指导,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艺术档案管理办法》和《省级文化艺术单位艺术档案检查要求》的文件。

2.用于指导“大型艺术活动”艺术档案收集的文件

国内,国际各类文化艺术节,评奖,调演,汇演和大型展演等活动学术会议,是文化艺术档案的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国大型文化艺术赛事活动名目繁多.以戏剧为例。如:“世界戏剧节”“国家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艺术节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现代戏会演”“中国戏剧节”“中国曲艺节”“中国豫剧节”等。这些活动不仅生成了大量的纸质文件材料,而且形成了丰富的照片,图表,录音,录像,光盘和实物等不同载体的艺术档案。2006年3月文化部办机档函〔2006〕80号《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档案管理的通知》,强调了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艺术档案收集的重要性,明确规定主办,承办单位的职责。从制度上保障了大型艺术活动档案的收集。

3.用于指导“文艺基础资料保护”的文件

为了保护多姿多彩、辉煌灿烂的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建国以来,文化系统组织开展了多次规模不等的民族民间文化调查活动,收集,整理了大批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始于80年代被誉为“中国文化万里长城”的“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撰。在此过程中,全国十多万文化工作者经过20多年的采风,普查,整理,收集,积累了许多宝贵基础资料,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这些珍贵资料大都保存在承担“十大集成”主要撰写任务的文化艺术研究单位图书资料部门。2006年7月13日文化部,文教科函〔2006〕1334号《文化部关于加强文艺基础资料抢救,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料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文化系统基础资料建设和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强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抢救和数字化永久保护。采取摸清文艺基础资料的数量,种类,珍贵程度,保存状况,建立数据库,保护的认定,备案,问责制度等措施。

4.用于宏观指导艺术档案工作的综合性文件

为了对初步形成的文化艺术档案工作骨干队伍进行培训。2008年9月8日由文化部中国艺术档案学会主办,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承办了“文化部艺术档案业务培训班”。会后文办发〔2008〕37号《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意见》是近年来全面、科学、具体,指导艺术档案工作的综合性文件。

二、相关法规

1987年颁布的《档案法》标志着我国档案事业管理步入了依法治档的新阶段。2002年2月1日文化部,国家档案局第21号令《艺术档案管理办法》,是艺术档案专门法律法规。它科学界定了艺术档案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艺术档案定义,明确管理,机构与人员。从内容上,载体形态上划分归档范围。明确文化艺术单位对艺术档案的权限,收集职能,艺术档案与艺术资料的区分。明确了收集与整理原则,强调名老艺人艺术家和散失艺术档案征集。规定了分类设置,组卷规则,及非纸质载体艺术档案的分类编号,艺术档案的保管期限。明确管理制度,职责范围,撤销合并接收,运用先进技术开发艺术档案信息资源。划定艺术档案归档范围。为健全文化艺术档案领导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加强收集整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要求,为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建设,依法监督检查,维护艺术档案的完整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它的颁布和实施,对保护积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将产生的积极作用。使艺术档案理论上升到法理层面。

三、相关教材

艺术档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经成为当代档案学领域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美好发展前景的学科。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艺术表演团体企业化管理,艺术资料人才奇缺,艺术档案流失严重,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艺术单位公开招聘的艺术资料岗位也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由此产生了对艺术档案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为了更好地指导、规范全国文化艺术档案管理人才市场,提高和培养艺术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2008.11文化部办公厅编《艺术档案管理读本》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它吸收档案管理办法及相关文章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借鉴先进理论成果和丰富经验,详细阐述了艺术档案与艺术档案工作,艺术档案收集,艺术档案整理,艺术档案的利用和检索,艺术档案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艺术档案的保护与库房管理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突出科学性,时代性,简明性,实用性,体现文化艺术档案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知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艺术档案学第一部全面、科学、系统的理论专著。

四、行业标准

标准化工作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和必要前提。艺术档案整理是指按艺术材料形成的来源、内容、时间、形式等方面的要素,对艺术材料进行系统分类、组合、排列、编目和数字化处理,使之有序化的过程。为实现艺术档案整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提供行业管理遵循的基本法则。文化部颁布《艺术档案整理规则》(征求意见稿),要求严格按照《艺术档案整理规则》,切实做好各种载体形式的文化艺术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艺术档案,艺术资料规范整理。

五、研究文章

目前全国有5000余人从事艺术档案工作。笔者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进行统计。输入“主题”“艺术档案”检索出629条艺术档案文章,范围在(1980―2011)年度。对某一领域研究论文的主题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该领域研究的基本特点,发展动向和发展规律。在629篇艺术档案论文中,经过分类梳理其研究主题涉及:

表1 文章主题统计:

分析:艺术档案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1.基本概念研究(艺术档案本体的定义,性质等基本概念)2.管理方面研究;:各类型艺术单位,各种载体形态的艺术档案管理方法。3.综合性主题研究:现代科技在艺术档案中应用,文化体制改革,大型艺术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艺术相关主题。存在问题:虽然艺术档案研究文章主题广泛,但论证不够深刻,仍处于实践总结的较浅层面,起步阶段。

表2文章数量统计:

分析:艺术档案主题文章只占档案主题文章的0.38%。说明其在档案学术研究中的边缘位置。

表3 文章作者单位统计:

分析:1.发现艺术档案具体涉及和分布集中在上述部门和单位。2.作者来自文化系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系统外的新闻媒体,图书馆,档案馆,艺术高校等机构。人员数量不多涵盖面广。说明艺术档案理论研究已经深入到文化艺术一线。并得到重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表4艺术档案发文量统计:(1980―2011)

分析:发表过4篇以上艺术档案文章的期刊有30种。主要分布在档案类核心期刊,戏剧,电影,图书馆类期刊占总发文量的58%。其余的42%文章则分散在全国各地121种报纸期刊中(图书馆学,文艺,艺术,科学,教育,美术,戏曲艺术,科技信息,广播,影视,档案)可谓五花八门。说明艺术档案理论研究是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兼容性,渗透性,交叉性的,各个相关学科都能接受。从文章形式看多是工作经验总结,调查报告,会议记录,管理方法等,明显处于初级阶段。从文章的发表分散程度来看,说明艺术档案文章还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刊物可供发表。在档案类期刊中《浙江档案》发表艺术档案文章最多,在艺术类期刊中《内蒙古艺术》发表艺术档案文章最多,说明艺术档案的边缘和交叉特点。

结论:目前艺术档案学是一个位于档案学和艺术学的边缘,交叉学科。作为专门档案的一种,艺术档案研究现状是比较完备的。得到各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初具规模并具有美好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办公厅.艺术档案管理读本[M].文化艺术出版

社,2008,239-268

[2]刘国华.科技档案管理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19-20

[3]张萌.新时期的艺术档案收集工作[J].兰台世界 2010,

936-37

[4]唐淑香,李利.国内图书馆营销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 [J].河

篇3

谈到档案专业高等教育,首要问题是对档案学科的认识。教学双方对档案学科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相对应的具体行为。目前,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形成,现设有档案专业本科的院校已达到29所,档案学科地位也有所提高,但对档案学科的认识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反应差距仍较大。

1 教师对档案学科在总体上持乐观向上态度

目前,从总体来讲,档案专业教师敬业精神可嘉:一是努力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档案专业课程近年来经常处于微调之中,使学科知识不断丰富,尤其是吸纳了不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注重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积极努力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设置实验室,对学生实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本目的在于努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三是提高本院校教育层次。原为本科教育的院系力争设立硕士点,原有硕士点的正力争设立博士点。至2006年,设有档案专业硕士点的已经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专业、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管理系档案专业、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等17所;设有档案专业博士点的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档案系等2所。

2 学生对档案学持迷茫之观

一是认为自己不喜欢档案专业,由于学校调剂才阴差阳错地就读档案专业。一方面随着档案专业教育的发展,招生数量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高中生中对于档案专业的了解太少,所以在考生选择志愿时往往数量不够,于是有些高校就在录取后对考生的专业进行调剂,这样无意间使学生产生先天抵触。如某大一学生发在网上的“浅谈对学习档案学的认识”一文中讲道:我们有很多同学不自信,当人家问起你学啥专业,我们支支吾吾半天才回答上:学档案学的。

二是认为档案专业没有多大前景。一部分学生凭着对档案专业的有限了解,在经过一段时间实习后产生误解:“似乎一般人经过几个月培训都可以胜任档案工作,我们为什么还要学四年?”从而对档案学科产生怀疑。再加上档案学理论中绝大部分原本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所以使得学生对档案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知识结构表示出担忧。

三是认为档案专业教师缺乏实践。因不少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分配从事档案专业教学的,这方面问题已在学生中产生影响。还是那位大一学生讲:“现在档案学专业教师有很多是刚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没有离开过学校,没有接触过实际工作,如何能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知识呢?”。确实,档案学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档案专业教师如果没有必要的实践体会,很难把课讲生动、讲明白,难免会从理论来到理论去,使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后,面对工作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不能应对自如。

3 出现差异的原因分析

形成上述现状原因何在?笔者分析,从主体看主要是不同的经历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教师由于已经将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职业,有的已经在档案专业教育岗位上取得颇丰成果,甚至将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感情使然,让他们对档案专业教育、对档案学科情有独钟,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便会以积极进取姿态从容应对。而学生由于刚刚接触档案专业,之前档案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白纸一张,所以情况不尽相同。一部分随遇而安、认同感强的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调整心态,认真钻研进去。而对于一部分不安于现状、或是确实另有理想的学生而言,就会逐渐产生抵触甚至排斥心理,他们在面对档案学科的不足时,可能会随意扩大,使自己与档案学渐行渐远。也有人对档案学科期望过高,认为这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档案学科应当在社会科学(有学者认为是管理科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应当给予更高的学科地位。笔者认为,档案学作为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部分就是那么几个专业课目和知识结构,它不会因为是本科教育就立即会比专科教育高出一等,也不会因为是研究生教育而比本科教育高出一等。

档案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1 档案专业课设置中自身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偏重实践。认为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正是档案管理实践促成了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所以现在各校有将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为实际应用型人才的趋向,对档案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应用学科上大做文章。这样自然会出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一方面档案学的基础理论多年来没有多大发展,甚至连一些基本理论到现在还存在中专、大专、本科换汤不换药的状态。这样老师教来无味,学生听来更是终觉不深。另一方面在应用性课程的设置上显得比较散乱,在一定程度上淹埋了档案专业的特色。

二是档案学理论脱离实际。笔者以为这事实上是不可能只从学科设置上得以解决的问题,原因在于我国档案事业发展速度太快,一方面是来自于从业主体对档案事业认识的深入,如三个体系的提出;另一方面是档案业务的深入发展,如各种新类型档案载体和形式的产生。这些发展了的实际永远是跑在理论之前的,所以仅仅从学科知识来讲,即使教师在讲课时通过对教材进行补充讲授来弥补教材建设在周期上的问题,解决了一时之需要,但等到学生四年抑或更长时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新的现象、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于是从档案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又会埋怨档案专业教育理论脱离实际。依笔者之见,这一问题只能有待于档案专业毕业生通过继续学习来求得真正解决。

2 档案专业课中缺乏职业思想教育内容

笔者与学生接触感到,目前急需加以灌输的就是档案职业思想。学校要从档案职业道德教育人手,逐步为学生树立档案专业思想。要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关心自己的专业;了解其发展概况、就业方向、研究领域等,树立专业意识,维护专业尊严。只有了解进而热爱档案专业,学生才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档案专业知识学习。

档案专业毕业生走上岗位后的优势

1 档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

回顾20世纪80年代,图书档案专业的学生可以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毕业时根本不用担心工作,用人单位排队要人。如今却今非昔比,一些学生无法把自己“推销”出去,产生很大思想落差,后悔选错专业。

几位档案专业学生向笔者咨询“档

案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笔者回答,“应当说还是相当乐观的。首先从实际看,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档案专业毕业生历年来就业率是高的。其次是档案专业有其兼容性,一部分档案专业毕业生实际走上了文秘岗位。”然而,目前随着各级档案馆参公的实施,进档案馆工作需要经过考试,难度增加,这使得档案专业毕业生又几乎失去一个主要的也是比较向往的就业途径。

2 档案专业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的优势

这是一个思想和专业技能的共同体问题。有的学生通过接触实际工作后感到,具有高等学历的自己与那些没有多高学历的大叔大妈们相比,也没什么优势可言。这确实有一个如何面对心理期望与残酷现实的落差问题。因为实际工作中,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关键看重的是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如何。所以笔者认为,学生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首先要树立实干为先的基本观念,不能认为一些具体的业务工作是技术工人做的,高学历的主要就是从事管理和研究的。在网上曾看到有些在一线档案部门工作的大学生,急于想找到自己与没有高学历的老同志的区别,甚至还有些怀才不遇的感觉。笔者认为,只有立足本职,埋头实干,真正经过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才能有更大的作为,优势也才能真正体现。

篇4

1.档案的种类

根据档案的形成情况和用途,一般将档案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人事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印章档案等。另外对于一些专业性、业务性较强的业务,也可以建立专门档案,如:税务档案、工商档案、诉讼档案、公证档案、海关档案等等。

1.1设备投资与技术要求

1.缩微技术:设备投资大,使用技术复杂。一套完整的缩微设备需要投资约一百多万元,用房约近100平方米。缩微工作中,拍照、成像、阅读、拷贝等工序要求技术高、精度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或经专门培训过的工作人员才能操作。2.光盘技术:设备简单,易推广普及。光盘技术对设备的要求不高,在一般档案馆现有计算机设备上再附加一些设施即可。光盘管理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功能设计完全可以依据档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及人们利用档案的习惯,整个系统可以紧密结合实际。光盘管理系统使用方便,采用菜单式人机对话方式,操作人员稍加培训,即可按照提示进行操作。

1.2复制存储与成品保存

1.缩微技术:复制工艺过程复杂,缩微品保存条件要求苛刻。缩微拍摄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要求很高,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的操作练习。在复制过程中,人、设备、材料、操作方法、环境等因素及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缩微胶片质量。从理论上来说,缩微品可以长期保存,但缩微品保存条件要求相当苛刻。缩微品库房环境温湿度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还要定期卷片防止发生粘连。

2.光盘技术:录入快速、精确,保管方便、简单。光盘技术的复制录入较为简单,只需稍加培训就可操作。目前录入手段应用较多的是光电扫描仪。它可以将档案原件以图象方式输入到光盘中去。扫描仪最大的特点是快速、精确。一般A0幅面的滚筒式扫描仪的扫描分辨率可达500DPI,只要幅度不大于A0,长度不限的任何图纸均可一次扫描输入,扫描一张标准A0图分辨率300DPI约需80秒。光盘存储密度高,一张525英寸的光盘能存储1000多兆的字节,相当于存放上万页的A4文件或相当于13盘16毫米缩微胶卷的存储量。光盘体积小,对环境要求不高,抗恶劣环境能力强,即使在平常环境下也能长期保管。

1.3档案检索与信息输出

1.缩微技术:检索较慢,输出费时。

一般情况下,胶片是以张或卷为单位进行编目,这样查阅时必然要翻阅大量的卡片,效率很低。缩微的输出是利用显示阅读器和还原复印等设备,费时,费力。

2.光盘技术:检索快速、准确,输出灵活、方便。利用计算机对光盘进行档案数据的检索,可谓快速、准确、方便。利用快速检索功能,可以在几秒钟之内,对几万数据进行查询。在查询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查询的具体名称,也可提出需查询的大致名称,或几个名称进行组合。可进行模糊检索,使检索变得更加灵活、方便。光盘的输出更加方便、准确。存在光盘中的文件和图纸可利用计算机很方便地输出,对一些数据还可以进行统计后打印输出。输出可以利用各种输出设备,如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印字机等。现在由于采用了高质量喷墨打印机而不是绘图仪,使输出图纸的精度和速度大为提高。

1.4凭证作用与法律效力

1缩微技术:缩微品具有法律效力,可作凭证使用。

《档案法实施办法》对档案缩微品的法律地位作了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提供利用的档案,应当逐步实现以缩微品代替原件。档案缩微品和其它复制形式的档案,载有档案收藏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者印章标记的,具有与档案原件同等的效力。”世界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允许缩微品作为法律上的原始证据,如: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格兰、苏格兰、德国、意大利等国。

2光盘技术:法律效力有待探讨,限制光盘取代档案原件。

光盘的法律效力目前处于探讨阶段。有人认为光盘技术是将原件上的文字、图像经处理后以数字形式存储,容易在输入输出时被删改,故光盘存储的档案不具有法律凭证效力。正如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局《关于数字图像与光盘数据贮存系统的报告》中所说:“联邦法院更愿意接受机构在日常事物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原件作为证据”。加拿大的有关章程也提到,数字图像版本的可信度与档案原件本身并非完全一致。美国大多数政府档案馆限制数字图像技术用于永久保存的公共档案。三、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光盘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缩微技术在保存期限、法律效力、标准化等方面优于光盘技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光盘技术相比,缩微技术是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已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不少国家不仅用它管理档案、资料、图书、情报,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工作和出版发行等工作。缩微品的保存期限较长。据有关材料记载:“国外有关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缩微胶片寿命可达500年以上”,也有的说一般可保存100到150年。光盘技术发展至今,对其保存期限说法不一。有人断言其寿命为10-20年,有人称可长期保存。但多数专家认为光盘保存信息期限为10年以上。不同种类的光盘寿命也不尽相同。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缩微技术还将因存储方面的优越性继续存在下去,和光盘技术一起促进我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光盘技术的技术优越性是缩微技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目前,光盘技术的技术优势正以咄咄逼人之势迅猛发展。光盘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可实现档案信息的海量存储、随机快速检索、网际交流、远距离传输及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可以对档案实行原文管理,在不动用原文的情况下,实现档案的查询、复制和利用。能保持档案原貌,扫描后的图纸能够无失真的显示和输出,且在页码上也和原档案一致。检索快速准确、灵活多样,且可实现模糊检索。统计功能齐全,可进行各种馆藏统计和档案利用统计。能够输出档案管理所需的各类卡片、目录及报表图等。光盘是兼有数字记录和模拟记录优点的存储介质,不仅可以记录数据,还可以记录声音、图像等各类档案,不仅可以存储档案目录,而且可以存储档案全文、档案原件如照片、图片、录像带、录音带等,能很好地解决对声像等不同载体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可节省人、财、物,还可加大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光盘的应用将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实现对不同载体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档案管理、开发和利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光盘技术的更高密度、小型化和降低价格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其长寿耐用、统一标准问题也可望逐步解决。总之,光盘技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信息存储和利用技术,它在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传统意义上的档案利用

传统的档案集中保管原则,使档案文化能够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迅速自我修复。中国历史上的档案和档案工作一直都处于统治政权的强有力的保护之下,尽管它所依附的政权一旦覆灭则难免连累它损失惨重,但由于后继的政权仍然认可并继续推行对档案的集中管理,因此档案文化也得以凭借新的政权力量进行自我修复,获得再生。中国历代开国皇帝大都是在政权建立之初就广开献书之路,大力搜集流散在战乱中的档案典籍;在百废待兴之际,不惜大兴土木,修建档案馆库以保证档案典籍的集中保管;在建立新的政治体制的同时,档案管理制度也随之确立,档案工作能够较快地恢复正常秩序。反观西欧国家的封建档案工作,由于没有形成国家档案工作体制,也没有集中统一保管档案的传统,大多数档案机构各自为政,形同散沙,一旦遭遇变故,往往一触即溃,难以再生。如许多的城市档案馆、教会档案馆和庄园档案馆等,大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其风采不再,便是例证。高度发达的史料编纂传统,使档案文化即使在遭受重创后,仍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中国的档案史料编纂历史悠久,到了唐代,设馆修史制度甚至得到国家的确认,史馆成为有职守有组织的正式工作机构。中国古代的档案与史料并无严格界限,在皇家档案库中,历代编纂的历史典籍常常与档案一起存放,以弥补前朝档案记载的不足。从孔子编订《六经》,刘向父子整理史料,司马迁编著《史记》,刘知几纂修《史通》,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直到近代章学诚的《文史通议》,都体现了优秀的史料编纂传统。因此,尽管历史上许多档案原件已经荡然无存,但后人仍能从这些典籍中了解散佚档案的内容,史料典籍的编纂为传统档案文化的延续和再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档案在利用过程中的影响

3.1温湿度对档案寿命的影响

档案馆馆藏档案按照档案材料本身质地可分为:纸质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缩微品等$。当霉菌侵入纸质档案时,霉菌在繁殖和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机酸,而喷墨打印文件与蓝色复印纸件。五六十年代的档案中有这种复印纸的字迹一般呈碱性,碱遇酸会产生化学变化,相互中和,使字迹模糊,这会给提供利用档案带来不便,长此以往甚至会给档案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另外,纸质材料本身就显酸性,加之霉菌产生的有机酸,会加重纸质的酸浓度,使纸张的耐久性降低,从而降低档案的寿命。

档案馆库房温湿度调节失调到一定程度时,就为烟草甲、黑毛皮蠹、毛衣鱼等害虫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这些害虫有的擅长打洞,有的擅长拉网,擅长打洞的害虫会破坏档案的完整,造成字迹消失,甚至使档案损毁;擅长拉网的害虫,网弥漫于档案中,网的有机成分长期腐蚀档案,会使纸质档案字迹不清,耐久性降低,严重的会造成纸质档案的损毁、特殊载体档案信息丢失。因此,对档案馆库房温湿度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调控非常必要。科学调节档案馆库房温湿度,利用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成果防治档案霉菌和害虫档案馆库房最好用空调机#或除湿机$调节温湿度,没有空调的档案馆应积极采取措施,想办法购进空调机#或除湿机$,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调节档案馆库房温湿度;另外,安排库房管理专业人员每天至少三次作温湿度登记,并将登记结果保存,以便掌握库房温湿度的规律进行有效调控。一般温度在14-25OC,相对湿度为50%-55%的环境中存放档案为宜。档案馆库房温湿度的科学调节,有利于将霉菌和害虫阻断于档案之外,能延长档案的寿命,充分发挥档案为发展经济、造福一方服务的历史使命。另外,利用防霉、防虫的科研成果防治霉菌和害虫对档案的侵害,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能促使档案馆库房档案的保护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01’防霉杀菌剂、香灵草2%防虫杀虫剂是两项经国家鉴定的科研成果,它安全、环保、有效,适合于档案馆库房使用。防霉杀菌剂适用于银盐胶片、纸张、磁带、皮革等材料的防霉,是纯植物防霉药,既可用于长期防霉,也可用于生霉严重时快速杀霉,而且对档案材料无不良影响,保证人体安全,不污染环境。香灵草2%防虫杀虫剂可以抑制害虫不能进入性成熟期,从而造成害虫发生世代减少,控制害虫数量。经专家鉴定,2%防虫杀虫剂毒效范围广,对各形态害虫均有杀灭作用和驱避作用,并且对纸张字迹无影响,适用于档案入库前的消毒,生虫档案的消毒,也可用于库房杀虫与防护。防霉杀菌剂与防虫杀虫剂的研制成功,给档案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有效地防霉杀菌,防虫杀虫,延长档案的寿命,充分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3.2影响磁记录档案的寿命的因素

磁记录技术是一种信息存储技术,它是利用磁性材料的特性!把经过转换的声音#图像和数据等信息记录保存下来,需要时可再重放的技术。凡能转换成电信号的一切信息,原则上都能以磁记录的方式加以记录,制成“磁记录文件”进行保存和传递信息,从而使许多磁记录文件转变成磁记录档案。磁记录档案种类很多,按其载体特征分有磁带、磁盘、磁卡等形式。影响磁记录档案耐久性的内因主要有磁记录材料的特点和磁记录材料的加工过程;外因主要有外磁场、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本文将以磁带为代表来研究影响磁记录档案材料寿命的因素。

磁带通常是在薄膜状的塑料带基上均匀涂布磁浆层而制成的,由带基和磁层两大部分组成。用来制作带基的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酯、聚酯(涤纶)薄膜。以聚酯为带基的磁带耐久性最好,以醋酸纤维素酯为带基的磁带耐久性较好,以聚氯乙烯为带基的磁带最不耐久。磁层是磁记录介质,它的稳定性,特别是磁稳定性,决定了磁带信息存储的耐久性。构成磁带记录介质的基本原料碳粉是决定磁记录介质特性的主要因素。它要求磁粉具有足够的矫顽力,以便有效地记录信息,但又不能高得难以消磁。带基和磁介质是通过粘合剂粘附在一起的。

磁带档案的耐久性不仅与磁带制成材料的持久性有关,还与磁带记录信息的可*性有关。主要表现在:一是磁粉驰豫时间。驰豫时间是指热运动引起的、破坏颗粒磁距之间有序排列的时间。磁粉驰豫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磁粉颗粒的体积大小,磁粉颗粒越大,其驰豫时间越长。磁粉颗粒的增大固然能增加信号存储的稳定性,但大颗粒磁粉会导致均匀磁化效果的下降,因此,磁粉颗粒的大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就使信息在磁记录介质上的存储时间受到限制。据有关资料介绍,磁带保存在较理想的环境中,保存时间只有20年左右。二是噪波。噪波是指磁带在重放过程中出现的干扰信号,主要有调制噪声、复印效应和冒码。三是失真。失真是指在重放时磁带的输出信号与输入磁带的信号不一致,出现信号畸变现象。四是信号漏失,是指磁头在记录过程中将所需要的信号遗漏或丢失。

外部环境对磁带耐久性的影响。一是外磁场。依据消磁原理,当磁带所处外磁场强度超过50奥斯特(3.98×10A/M)时,就会将磁带的信息抹掉。二是温度。高温会加速磁带带基材料的老化,带基的抗张强度随环境温度的上升而下降,抗张强度下降的磁带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变形而造成磁带信号失真。环境温度低固然能提高带基的抗拉性能,但低温下带基的脆性增加。温度的波动往往会使磁粉颗粒松动与脱落,降低磁带的使用寿命。三是湿度。湿度过低(如小于40%)会使磁带电阻值增大,在使用过程中造成静电集聚而吸附尘埃,导致磁带的磨损,输出信号出现放电杂波。若在太干燥的条件下,磁带会发脆易坏。高湿会造成磁带粘合剂的水解或潮解,引起磁层损伤,且使磁带中有机物霉变,导致重放信号失真或丢失。四是尘埃及异物。如磁带上面的粉尘、工作环境内的尘埃或纤维等,使磁层表面凸起13um×1um(高×宽),便能引起信号失真。另外,光、有害气体、强烈摩擦或震动也会影响磁记录档案的寿命。

4.对策方法与分析

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自然寿命,是档案保管中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档案的安全保管取决于内外部两个方面的因素。

1.影响档案安全保存的内部因素是档案的制成材料,包括载体和显字材料,必须在生成档案的源头阶段就引起重视。对传统的纸质档案,载体要尽可能选用不含酸性残留物质、纤维含量高的高质量纸张,最好选用档案专用纸。在字迹材料方面,应选用碳素墨水、黑色油墨等书写和印制文件,杜绝色带打印,不用铅笔、圆珠笔、复写纸、纯蓝墨水等不耐久的字迹材料。

2.影响档案安全保存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的控制,有害生物如霉菌、档案害虫的预防与杀灭,有害气体、灰尘、紫外光线的预防等。控制档案的长久保存,必须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对于影响档案长久保管的内部因素,必须从档案文件的源头抓起,在文书形成阶段就着眼于其日后转化为档案的需要,采用合格的档案用纸和墨水,印刷油墨-。遇有传真、电报等不可抗文件时,应及时复印,将复印件附原件后一并归档。在档案室、档案馆保存阶段,应避免一切不利于档案保护的因素,选用专门的有利于档案保护的档案用品,建设高标准的档案库房,达到防高温、防潮、防光、防有害气体、防尘、防有害生物等要求,对于新型档案,如磁盘、磁带等,其库房还应达到防磁要求。这就是档案保护中的“八防”。

3.在库房管理上,应避免一些不利的季节气候现象对档案保护的危害。如在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应着力档案库房的防潮,严格控制库房湿度,可采用提高库房密闭性能,辅之以抽湿机、空调等去湿,将湿度控制在标准之内。在夏季,应着力控制库房温度,防止高温条件下纸张及其它载体的快速老化。为减少紫外光的危害,在档案库房内,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档案上,库房照明应选用白炽灯,不能使用日光灯,等等。

如何延长档案寿命

档案的特殊价值,要求我们对档案必须长期或永久地保存,以利于无限期地开发利用。然而,档案的寿命却是有限的,怎样协调“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才能缩短“有限”和“无限”之间的差距,使档案更好第为社会服务。影响档案寿命的内外因素有:一是档案载体本身的性质;二是档案存藏环境与日常管理。对我们档案库房管理员来说,在档案已形成,内因既定的前提下,研究档案存藏环境的条件与管理问题,控制外因对档案的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档案已入库的前提下,保存档案寿命最关键的应是强化管理了,主要包括对库房环境如温湿度、害虫等的控制,还包括对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如强化制度建设,以免在调卷还卷中对档案的损坏,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库房。其实延长档案寿命,更关键的应该是前期控制,如对其载体的选择,及时地进行归档以免遗漏等。

对于档案来说,载体是档案信息的承载者,档案的寿命很大程度上受到载体的影响。保证档案的寿命也就是保证档案的有用性、可用性等等,那么载体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现在档案部门对档案纸张、装具及档案管理日常所用设备和药品等的控制,都是增加档案寿命的有效措施。但这项措施实施似乎不够令人满意,有待档案部门加强沟通和完善。电子文件的出现也带来了“前端控制”的思想,我们在对电子文件进行前端控制的时候是不是也对纸质档案进行一下“前端控制”。必须做到“八防”: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要想做到以上“八防”,还必须有三个重要的条件:一是法规制度健全,做到“有法可依”;二是领导重视,责任到人,做到层层负责。三是工作人员做事认真,达到积极工作,而非消极应付。“三个重要的条件”一旦具备,相信就会有充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以上“八防”也就可以做到了,从而延长档案的寿命也就成为理想的现实了!但是,现实中很难达到全部条件的具备,所以应尽量来完善条件,而非找借口来逃避!关于在档案已形成、内因已定的前提下,如何控制外因对档案危害、延长档案寿命问题,我认为不仅要优化档案存藏环境,更要严格档案日常管理,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具体说来,一要优化档案存藏环境。这是延长档案寿命的客观物质因素。档案库房是保存档案的物质环境,档案库房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档案的寿命,一般办公用房、仓库或其他建筑是不宜长期存藏档案的。因此,必须优化档案存藏环境,使档案库房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为延长档案寿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要严格档案日常管理。这是延长档案寿命的主观能动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因为物质基础是靠人来支配和驾驭的,没有人的管理,优质的档案存藏环境也难以发挥其现代化档案保护的作用。只要档案管理者责任心强,工作一丝不苟,即使档案存藏环境再差,也能保护档案少受损失;如果档案管理者责任心不强,工作敷衍塞责,哪怕是在全国一流的档案库房里,档案也难免遭受损害。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培养档案管理者爱岗敬业精神、抓紧受损档案抢救、提高档案管理者业务素质等途径严格档案日常管理,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如何有效的保护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一是档案收集过程中的保护。包括档案室收集档案材料时的保护与档案馆接收过程中的保护;二是日常的环境保护。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的保护,既要有温湿度、光线等的调节,又要有电子版、多套制或分地点的保护;三是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护。即提供利用时发现有破损或褪变迹象的档案,及时进行修复或复制。

对于如何延长档案寿命的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并非所有的档案都需要延长寿命,对于一些已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应该及时地结束其寿命,到期的档案应该迅速销毁,不搞缓期执行。而真正需要永久保管的档案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特别珍贵的档案则需采取特别的措施,如美国的三份羊皮纸文件,苏联时期的马恩列档案库,应该是不计成本地维持其寿命;而在一些档案馆对于一些具有镇馆之宝价值的档案则需设置珍藏室,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并控制使用;一般的档案则只需按档案库房保护标准进行就行了。我认为应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鉴定、这几个方面来谈。首先从档案的收集说起,一份文件材料在收集时若没收集齐全、完整,是否影响起保存价值?整理档案时在装订、分类、确定其保管期限时若不本着用历史、全面、发展、效益的观点来整理,是否有影响其寿命呢?保管分人为和环境(馆、库)等,只有在这些方面都作好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还有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时应注意保护好原件,使其不受到损坏等等。鉴定尤为关键,每份文件,每行文字都要阅读等等,只有从这几方面注意,这才能从根本上延长档案的寿命。档案的价值是无限的,档案的生命是有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价值,有点难!一是保护意识应该常规化。如何延长档案生命,应该贯穿整个档案形成的过程!一件本可以保管得很好的珍贵文件在没有形成档案以前就面目全非,岂不是增加了保护的难度?加强重要材料的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入档单位,要按时移交,在本级档案的管护工作中,档案馆因其专业性比其它单位做的好得多。三是加强执法力度保护档案。档案部门人员在业务指导过程中,要把档案的保管作为重要事项来抓,大力加强执法力度,采取一定的强有力措施推进全社会的档案保护意识。

事成与不成关键在人,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之事关键在当事者的职业操守与职业技能。所谓“当事者”乃担当延长档案寿命之事的使者,使者乃奉命办事之人,即奉党和国家人民之命行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之事,此乃“使命”也。时时刻刻牢记使命、认认真真履行使命者可谓“使命感”使然,使命感乃职业操守之要素,具此要素者还会有辱使命吗?由此看来,如何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的关键在于千方百计地增强档案保管者的使命感。我觉得站在档案局馆的角度,就“如何延长档案寿命”的话题而言,对于“前端控制”问题,即决定档案制成材料耐久性的问题,档案部门可以说是鞭长莫及,只能是《档案保护技术学》说说而已。档案局馆所能作的,一是从业务指导角度讲,也只能是指导各类档案室加强档案保护技术工作,至于档案室能否按要求做则另当别论了。从多数基层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现状看,大多是上半年督促指导上年度的文件归档工作,下半年指导验收各单位的档案管理达标工作(现在叫认证),尽管《认证标准》中有“十防”要求,但验收时大多是看设备是否到位,也就是说平时很少专门指导过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二是档案移交进馆后,档案局馆方能履行“档案守护神”的职责,档案局馆该怎样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寿命应该是不言自明,只不过是因馆因人而千差万别罢了。

总之,档案的长久保存是衡量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将其贯彻到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文书人员、档案人员。

参考文献:

[1]邬焜.试论人类生产和生产力的本质及其微观结构[J].教学与研究,2001,(4).

篇5

以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等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档案的征集工作为试点,逐步开展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特别是15个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档案征集工作。对于反映这些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方面的档案进行抢救性收集和征集,将各个民族的天文地理、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婚姻习俗、音乐歌舞、传统医药、手工技艺等档案征集进馆,建立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档案资料数据库,实现打造云南民族档案品牌的新目标。

民族档案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云南省近年来已抢救少数民族古籍档案3万余册,出版民族古籍档案3000余种近6000册。至2006年年底,全省收集抢救各民族口传文化遗产约25000种,省民族古籍资料库以平均每年征集入库1000余卷(册)古籍文书珍本和善本的速度发展,位居全国之首。省古籍办通过走访调查民间艺人和听众,经过历时6年的编纂(2002―2008年),成功抢救记录了包括汉族在内的云南26个民族无文字的口承文化,并陆续整理成册。这套超过1000万字的宏篇巨著名为《云南民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目提要》,被誉为云南少数民族的“四库全书”。全书分为《神话传说卷》、《民间故事卷》、《史诗歌谣卷》三部六册,共收录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2.3万余种。如此完整地收录云南民族通过口耳相传的民族史诗、传说、神话等“无字文化”,在全国尚属首创,其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截至2008年,云南省档案馆已保存汉、彝、傣、藏,白、纳西、拉祜、基诺、哈尼、傈傈、瑶等民族的各种载体的档案572个全宗,105万余卷(册),贝叶经、棉纸经、东巴经等一大批极具保存价值、富有民族特色的档案资料被征集进馆。省馆已着手与省文化厅、文物局联合开展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各州市、县级档案馆也将此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逐步推进实施。迪庆藏学研究院收集保存有《格萨尔王传》手抄本和刻本30余部,各寺院均珍藏有金汁、银汁、朱砂书写的藏文《大藏经》及其他木刻、手抄典籍。还有文书档案1400余件,以“格子石碑”为最早的石碑铭文等,现已抢救藏文文书1000余种。

全省各地州市县的民族档案工作各具特色

如大理州突出南诏大理文化与白族档案史料,近年又致力于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资料库的开发利用;楚雄州突出毕摩文化与彝族档案文献-丽江市突出东巴文化与纳西族东巴经档案,尤其是东巴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迪庆州突出藏文历史档案;西双版纳州突出贝叶文化与傣文贝叶经档案;红河州突出哈尼族谱牒档案;文山州突出壮族口述档案;曲靖市突出爨文化与爨碑档案;石林县突出阿诗玛文化与阿诗玛原始资料等,均取得相应的社会效益。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已正式启动

根据2009年10月中新双方签署的《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档案局口述历史合作项目》备忘录,2010年7月20日,中国国家档案局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合作项目之一――抢救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培训班在昆明举办,新加坡国家档案馆馆长毕观华、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口述部主任赖素春分别对云南全省200余名档案工作者、学者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口述历史方法学的培训。抢救保存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口述历史计划正式启动,云南将分享新加坡在保存少数族群和民间歌谣方面的经验,并于2010―2011年联合开展阿昌族、布朗族、独龙族、拉祜族4个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的抢救保护试点工作,通过对这4个民族的文化研究者、文化传承人、民间能工巧匠的访谈,记录与这4个民族相关的语言文化、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生产方式、技术技艺、社会习俗、节庆风俗、社会组织、文学艺术、民间传说、天文历法、民族医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饮食文化、交通工具、民族工艺等方面的口述历史档案。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建立以云南15个独有少数民族为重点,涵盖云南25个少数民族,充分体现民族性、时代性、群众性、文化性和富有云南特色的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资源体系,探索中国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抢救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一批抢救保护口述历史档案的人才,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持与维护,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共存,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与繁荣发展,维护边疆稳定。目前,阿昌族的历史档案抢救工作进展顺利,已走访采集了5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档案资料,征集到阿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刀王”项老赛煅制户撒刀过程录像资料及阿昌族银器制作过程影视资料;征集到保存50多年的阿昌族女性服饰1套、部分反映阿昌族生产、生活、民居和民族标志等的照片、文献资料,其中还有一本珍贵的祖传手抄宣纸线装阿昌族文字古书(未翻译)。

云南少数民族声像档案资源的整合利用独树一帜

云南被誉为“纪录片资源的王国”,在这片以自然和人文多样性著称的土地上,少数民族原生态影像文化丰富多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经典“民社片”中,有9部是在云南拍摄的。从1987年至今20多年来,云南省许多影视机构、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记录、创作、摄制、保存和积累了大量反映地方民族文化的影像信息资料,内容涉及云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婚丧习俗、宗教礼仪等各个方面,是一笔不可多得的文化资产。云南音像资料馆现已收藏各类型的声像档案4000余本。云南音像出版社已先后出版700多个盒号的原声带,200多个片号的录像节目及400多个版号的CD、VCD、DVD碟片,发行总量超过6000万盒(盘);发行有线电视节目近15万本、30万集。值得一提的是,大理地方民族文化影像资源一枝独秀,不仅有多年积淀的影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馆藏资源,而且建立了云南首个以影像收藏为主的博物馆――云南大理国际影像博物馆。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藏有大理地方民族及旅游声像资料160余种,大理学院图书馆藏有大理地方民族及旅游声像资料110余种,大理广播、电视、新闻、文化艺术社团等单位的资料室,也藏有部分大理民族及旅游声像资料,以及自制的大理民族录音、录

像、光盘资料百余种。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影像文化信息资源具有鲜活的历史档案价值,有些是濒危和亟待抢救的、稀少的地域性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影像资源,多数尚未公开出版发行,其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前景十分看好。

充分挖掘优势资源,编辑出版各种民族档案编研成果

篇6

 规避三个误区 

填报高考志愿其实就是选大学、挑专业。在多年的志愿填报指导工作中,笔者总结遇到的情况,考生和家长在挑选专业方面主要有以下三大类误区:

1. 仅凭专业名称选择专业

不少考生容易望文生义选择专业,以至于入校后后悔不已,甚至有考生落得高分复读的结局。比如说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从名字上看很前卫,因为沾上了“信息”二字,似乎就是高科技专业。但是在很多高校,这两个专业其实就是数学和图书档案管理学。再比如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既不属于生物科学类,也不属于医学技术类,而是属于工学里的电气信息类。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毕业后多数从事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研究等工作。

另外,有的专业涵盖面很广,相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内涵。比如西南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偏重于“轨道交通”,大连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偏向于“航海技术”,二者在学习课程和技能操作上有很大的不同;再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动植物的基因问题,江南大学的“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的是发酵工程,二者研究的方向完全不同。所以,在选择一个专业之前,同学们一定要清楚地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领域等信息。

2. 盲目追求热门专业

近年来,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提升以及科技进步对高科技人员经济回报的增加,出现了一批被考生、家长追捧的热门专业。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将性格、兴趣等全都抛之脑后,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考生如此、家长如此、甚至老师也如此。考生如果仅因为随大流而选择了自己不喜欢、不具有学习潜力的热门专业,不仅会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求学期间也会学得比较吃力,容易导致就业困难和学非所用。比如个性外向、喜欢户外活动的考生,可能就不适合学习会计专业。因为会计专业需要长时间认真计算,从事枯燥的记账、对账等重复案头工作,需要的是相对内向、比较安静的个性类型;而一个非常内向、害怕与外人交谈的考生学习公共管理、新闻采访、公共关系等需要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专业,恐怕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顺利毕业。个性特点与专业特点相矛盾,不仅会造成考生长期的心理冲突、影响身心健康,而且毕业后也很难达到职业的理想和成就。所以我们不建议考生选择与自己个性冲突的专业,哪怕是热门专业。

此外,冷热不是一个常态。比如计算机、法学、工商管理、英语、信息系统,在大家看来属于热门的专业,却也是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易失业或离职前五位的专业。

3. 把专业与职业简单等同

考生和家长很自然地有个想法:“选个好专业,今后好就业。”职业和专业是否就是等同一致的呢?答案是否定的,有的专业与职业是高度一致的,比如医生、飞行员,但有的就只是部分重合了。某一种职业可能有来自多个专业的毕业生,每一个专业的毕业生也有可能从事多种职业。例如记者这一职业,比较多的来自于新闻传播专业,但是毕业于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专业,甚至理工科专业的也很常见。某项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学习,但其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比如建筑学与土木工程专业,两个专业都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集合绘图能力有要求,但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就很不一样,土木工程专业需要经常去工地、跑钻井平台,比建筑学专业要辛苦许多。

如果考生和家长想了解专业的应用情况、就业情况,可以登录一些行业协会的网站,例如中国轻工业信息网、石油英才网、中华航运网、中国建筑人才网、中国机电企业人才频道、中国经济信息网等,了解某行业的发展态势,对掌握专业的就业情况是很有好处的。

 参考四种方式 

并不是所有好大学的专业都是好专业,有些大学虽然名气大,但其某一个专业却有可能输给一所名气稍逊大学的相同专业。比如辽宁工程技术学校,不仅学校不知名,而且地处阜新,但它的煤矿安全工程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是排名第二的,仅次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煤矿安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就有大部分是来自于辽宁工程技术学校的。因此,名气“牛”,绝不意味着某一专业、学科的办学水准和学术水平更胜一筹。茫茫专业中,如何找到优势专业?笔者建议大家参照以下四种方式进行查找。

1. 参照“国家重点学科”找王牌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在高等院校中,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进行详细考核后,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它代表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说明该校在此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是一流的。由于我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是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等三个层次来设置的,而国家重点学科正属于二级学科范畴。因此,如能进入“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下的王牌专业就读,你将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四年之后,在考研或就业的残酷竞争中,别人举步维艰,你却可以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目前,我国高校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达到了1 833个。如:北京交通大学的桥梁与隧道工程;四川大学的法医学、遗传学、儿科学、宗教学、植物学、固体力学;重庆大学的材料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城市规划与设计;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工程;西安科技大学的安全技术及工程等。

2. 参照“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找特色专业

为促进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形成高校自己的特色与品牌专业,教育部、财政部拿出一定的经费支持,从2007年开始,先后分七批批准了有关高校的3454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又叫“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这些专业含金量高、性价比高,其中绝大多数是国家紧缺或急需发展的“朝阳专业”。参照这些特色专业填报,是可以收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回报。

3. 参照“大学原名”找优势专业

1990年以前,中国部委直属高校一共有368所。随着国家“211”工程的实施,大学分化重组,有215所高校划给地方,归省市(区)直属。这些由“中央军”变成“地方军”的高校,由于投入早、办学久、底子厚,基础扎实,在某个专业领域里有很强的实力。但是,经过十多年来的大学更名潮,现在已经很难从名称上得知高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实力。为了找到这些大学的优势专业,只有通过追本溯源,了解他们的历史渊源。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原成都气象学院)的气象学、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的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中北大学(原太原机械学院)的车辆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的制浆造纸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江苏科技大学(原镇江船舶学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等。

4. 参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找到热门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办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如宁波诺丁汉大学;二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宁波大学与法国昂热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撇开学费来说,“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还是值得报考的。因为它们的“门槛”相对较低(一般上线就有希望被录取),而且合作的都是些贴近市场的热门专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有竞争力。另外,可拿到国内外两个文凭,毕业后学生的外语水平也是一大优势。所以,高考分数没有优势、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可以填报。 如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合作办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办学的物流管理;天津科技大学与美国库克学院合作办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大连大学与新西兰基督城教育学院合作办学的会计学、工商管理等。

 注意五个必须 

无论是王牌专业、优势专业,还是特色专业、热门专业,考生都不能盲目地进行选择。在了解专业的基础上,考生还要将自身的能力、兴趣、性格、身体条件等特点与专业特点进行匹配,做到五个必须,才能选报好专业。

1. 必须结合个性与兴趣

性格与兴趣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有研究表明,从事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的职业,事业成功率会大大得到提高。纵观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成功的秘诀都是兴趣使然。例如数学家陈景润,有人说他教学水平一般,但在数学研究领域他却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果。原因就在于他的性格、气质不适合做老师而适于搞研究。因此,选择专业,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结合将来的职业特点来考虑。比如热情、外向、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就适合报考政治、师范、法律、旅游、社会等专业;细心、同情心强的学生,适合选择医生专业。

2. 必须参照单科成绩

考生结合自己的单科成绩来选专业很有必要,如果盲目跟风填报了所谓的热门专业,却因某门单科成绩导致入校后学习跟不上,甚至不能按时毕业就得不偿失了。比如,英语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翻译、海关、旅游、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数学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金融、会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另外,某些高校的某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新闻学和井冈山大学的对外汉语专业,均要求考生的高考语文成绩不低于110分;三峡大学的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要求考生高考数学成绩不低于113分;江西农业大学的生物技术(国际交流项目)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20分;香港中文大学的基础班(享受奖学金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30分。

3. 必须考虑长远规划

教育是一项投资,投资需要回报。因此,从填志愿那刻起,就必须计划未来。如果考生打算本(专)科毕业后就直接找工作,选专业可以“功利”一些,首选好就业的专业。男生尽量选工科类专业,比如车辆工程、制药工程、土木工程、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女生尽量选特色性专业,比如市场营销、商务外语、金融工程、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如果专科毕业后想“专升本”,应该挑选一些与本科相同的专业。因为专科学校开设的很多专业,本科学校里没有,为了“专升本”,先铺好道路不失为权宜之计;如果本科毕业后要“考研”,本科时最好选择基础型、理论型、适用面较宽的专业填报。再就是做到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选专业。比如数学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计算机、金融学、工商管理;物理好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动化、微电子、通信工程。

4. 必须关注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