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物理教材解析

初中物理教材解析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6 09:02:4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物理教材解析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初中物理教材解析

篇1

二、综合上述问题,对物理教育“特培”课程的设置进行改动

1.专业课类

(1)对《高等数学》、《解析几何》课的改造:数学是物理的基础,但考虑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需求更高以及课时量的限制,应对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简化和改进。内容应侧重于在力、热、电、光学中用到的矢量运算、微分、积分及概率统计的基本内容和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即可,可将两门课合并为一门课程:《大学数学》,且课时数不宜增多。具体安排如下:《大学数学》;目的: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专业识打好数学基础,能运用基本的高数和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处理物理问题;内容:以矢量运算、微积分、概率统计的概念及运算为主,多结合物理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时间:第一学期;课时:72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重点考数学方法在物理问题中的运用)

(2)对《专业维语》的改造:在“特培生”培养过程中,要求语言教学不断线,因此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基础维语(汉语强化)》的学习后,第三、四学期应继续学习维语或汉语,并直接学习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维、汉语表达,即训练双语教学。为使学生打好基础,能全面学习中学物理知识的双语表达,应增加课时。随着生源的变化,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自己选择学习专业维语或是汉语,以弥补自身在双语教学语言方面的不足。具体安排如下:《专业维语(专业汉语)》;目的:为实现双语教学,加强学生用维语及汉语表达物理专业术语,进行教学的能力;内容:以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细致讲解物理术语的维(汉)表达,侧重听说能力的训练;时间:第三、四学期;课时:每学期各64课时;考试形式:笔试口试相结合(笔试:闭卷,以物理专业术语的翻译为主;口试:听力和口语测试相结合)。

2.专业技能课类

(1)对《课程与教学论概要》的改造:由于本课过于理论抽象,学生不宜实践,建议删除。

(2)对《教材分析与教学法》的改造:本课较理论,但涉及到对中学物理教材的详尽分析解读,是学生全面深入学习中学物理知识并深挖教材的重要过程,因此非常有必要继续学习并加大课时,可设置为两门课。具体安排如下:《初中物理教材讲练》;目的:使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进行巩固、加深、查漏补缺,对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及编排熟悉到了如指掌;内容:以初中物理教材为载体,详尽讲解教材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各个知识点、实验、习题等,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时间:第三、四学期;课时:每学期64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中学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物理教学法》;目的:使学生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规律、方法,明确中学物理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新课标及教学设计的要领;内容:以典型案例解析新课标及介绍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方法;时间:第四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在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和分析能力)

(3)对《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的改造:本课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模拟真实的中学物理教学情景,应以学生训练为主要形式,是较好的教学实战演练。具体安排如下:《教学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技能达到教学目的;内容:如何进行物理教学设计、备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及相关技能,学生重点模拟训练课堂教学环节;时间:第四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能力)。

(4)对《中小学物理科学实验教学研究》的改造: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以教师讲解分析实验为主,学生动手练习操作的机会较少,关于实验的拓展也少,没有达到提升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能力的目的;且实验教学应安排在实习前进行。另外,中学物理仿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作为现代物理教学中两种常用的教学和实验手段,开设这两门课能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学思路,但课时量不宜过多。具体安排如下:《中学物理实验讲练》;目的:使学生了解并熟练掌握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设计、重难点、操作等,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实验教学能力;内容:对照各实验,学习实验的设计、内容、操作、教学等过程,学生重点模拟训练实验教学环节;时间:第四学期;课时:32课时;考试形式:考查(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能力)。《中学物理仿真及数字化实验》;目的:使学生能够利用电脑软件模拟复杂的物理实验过程,并能将其应用于物理教学中;内容:仿真软件制作物理课件的方法,数字化实验的基本操作,并用两种办法模拟典型的中学物理实验;时间:第六学期;课时:64课时;考试形式:考查(重点运用两种方法模拟中学物理实验)

三、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和对课程设置的想法,建议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针对每一门课做好具体的课程设计,从教学大纲开始,逐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设计考核内容和形式等,以此充分体现每门课各自的特点且避免了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提高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做好教材的选择和编写工作。

目前,多数传统课程给学生及教师配备了教材,而一些新开的实践类课没有教材或仅为教师配了教材,即使有,教材的内容及编排也不完全适合学生和教学实际。选择教材应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出发,为师生配备最适用的教材。没有教材的要组织人员编写校本教材。

篇2

(一)教材内容层面

透过教材涉猎方向观察,初中阶段物理教材内容可顺势划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声学,以及光学五类结构单元,其中渗透的基础性知识,一般状况下不会和数学知识有深度关联,也就是说,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高难计算题几率不是很大,学生当然觉得简单。

相比之下,高中阶段物理教材,则在初中物理结构单元基础上额外添加原子物理,更主要的是力学、电磁学整体上不管是深度和广度都进一步拓展,经常触碰到数学计算规则,特殊情况下会沿用到新入学高中生尚未碰触到的数学知识,所以说验证解析难度瞬间大幅度提升。

(二)教学方式和辅手段层面

透过客观角度观察界定,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内容还是偏少偏浅的,加上课时数量限制,教学进程相对比较缓慢,教师完全拥有丰厚的时间精力,进行学生个体各类疑问解答,必要情况下安排班级所有成员自由分组,开展讲解、讨论、训练同步式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异质化知识点快速牢固记忆和灵活改造沿用,辅助功效可谓是极为深刻。

而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繁多且课时安排较少,课堂现场灌输的信息量难以清晰化计数,几乎没有时间提供给师生进行特定类型习题探讨交流,至此涉及教师课堂鸭架式灌输现象广泛分布。在此类背景下,学生产生严重的身心压力,并且需要在课后自己总结补充,关于全新样式的物理思想、方法运用要诀,终究是一知半解。毕竟高中物理教学实验,都必须事先经过繁琐严格的调试,其间更要督促师生细致操作任何工序项目,如此过后,涉及标准化实验结果才能得以真正呈现。

二、涉及初高中物理知识科学衔接策略的细致性验证解析

(一)初高中物理绪论内容的适当关注

良好的开端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用,尤其是在初中物理第一课堂环境下,涉及初高中物理知识点差异特性、研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动机、单位学期的教学改造方针、教学引导方式等,都要向学生群体进行系统化阐明,令初中生感觉到两者难度相差不是太大,在今后高考升学期间稳固应有的挑战自信心。

(二)观察初中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并进行教学进度渐进式加快

结合教育心理学角度验证,目前我国初中生往往无法全面摆脱以往固定化学习习惯,为了避免其在今后较大课业压力下产生懈怠厌倦心理,作为专业化初中物理教师,要提供给此类群体一类逐渐适应的交流环境,贯彻慢节奏、少容量和讲练结合等指标,持续到学生心理稳定过后,方可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模式。

(三)高中全新教材内容的适当引入

归结来讲,高中物理知识始终是建立在初中物理基础上进行扩展的,在针对此类内容进行教学引导期间,教师应该快速地带领初中生进行高中物理各项知识点观察探究,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基础上,将初中物理知识遗留的局限、特殊代清楚,方便高中阶段更高等级课题的快速渗入(笔者的做法是把高中的课本给学生当课外书阅读)。这部分教学内容还是较为繁多的,就像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则,往往会因为承受顺风逆风等行驶问题,使得速度方向难以维系在同一条直线之上,尽管初高中课程中都提及恒力做功解题方式,但是关于变力冲量和做功计算,还是限定在高中物理课程之上。所以说,教师在日常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要始终关注初中重点内容的突出效果,同时做出简明扼要的陈述,其核心动机在于快速引入高中物理全新内容,确保个体能够快速消化,并且在后期高考中灵活转化沿用。

(四)例题和训练习题的精心筛选应用

旨在稳固提升初中生全新物理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事实上,涉及初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差异细节,主要在于例题和习题的难度、数量之上,高中物理课程时常会触碰到推理和计算环节,为了确保今后在高考风浪中能够稳固前行,大部分初中生手头上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内容,如若想要真正地将上部习题处理完毕,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专业化指导教师,要懂得精确化筛选各类和高考相关的题目,借助典型例题科学讲解和作业内容合理布置,完成初中生物理知识有机补充稳固等动机指标。相比之下,高中物理教材内部提供的习题,不管是在定义理解或是特殊物理现象分析等细节,基本上都可以利用课本进行查询锁定,特别是经过最近阶段全新课标整改影响,如今初中教材中提供的习题数量着实不多,并且额外添加一系列探究性作业,希望借此激活学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探究潜质。

(五)初中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意识的适当强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应开列出参考书目录,要求学生借二本不同类型的参考书,一本是教材型的参考书,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随时去查阅书中有关内容;一本是复习型或习题解答型的参考书,让学生在学完一章内容后通过查阅该参考书,自己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要定理、习题类型、解题方法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故意出一些具有典型的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让他们觉得似学非学,这样就迫使学生找参考资料去查阅该内容;再就是将教材中部分内容定为自学内容,列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课后自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进行科学性衔接,不单单能够在合理时间范围内,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同时,可以全面稳固初中生群体对于后期创新式物理知识的感知欲望,及时推动后续教学进度且强化个体综合素质水准。但是,关于此类领域的探索工作,始终停留在初始阶段,因此需要更多初中物理教学人员,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并克制一切不良状况,制定完善的课程内容衔接方案,为今后初中生今后轻松应对高中课程和职业方向锁定,奠定和谐的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盈秀.浅析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途径[J].才智,2009,28(17):78-90.

篇3

在图2中R1=14 Ω,R2=9 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JI=0.2A;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1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和电阻r。

解析 这道题以高中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为背景,要求初中学生去解答,学生只要认真理解试题中提供电源的相关信息,再利用初中知识:串联电路电流、电阻特点、欧姆定律,就能顺利解题。

教学衔接启示 高中物理教学要找出初、高中知识的结合点,所谓知识的结合点,就是指初三和高一都涉及的,但内容在深度、广度上有所不同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应分析高、初中的知识点,找出两者间的结合点,从结合点展开教学,学生自然感到顺理成章,也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l第三章第二节《弹力》教学,学生在初中时对压力、支持力、拉力已有初步的了解,这便是知识的结合处,所以,在上这节课时可以不直接从弹性形变入手来介绍弹力,而从对压力、支持力、拉力的认识来引入,教师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演示放在桌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分析力产生的原因,从而引出形变的概念,讲清弹力产生的条件,最后做微形形变实验,得到只要物体之间存在着接触并产生挤压作用,必然会产生形变的结论,从而形成弹力的概念,这样教学,在高、初中知识之间搭建一个“引桥”,减缓了知识的坡度,促进学生对高中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另外,像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第七章功、功率、重力势能等知识点都是存在知识的结合处,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分析,一定会给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带来益处。

例2(2007年汕头市卷)图3是法拉第发明的能够产生持续电流的机器——发电机,金属圆盘可以看成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某校探究小组仿制了这个发电机装置(如图4),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如下探究:

①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______有关;

②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______有关;

③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_,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为背景,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法拉第发明的发电机,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仿制发电机探究感应电流(电动势)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衔接启示 高中物理教学要适当渗透物理学史,“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这块宝地很值得我们去开垦,这些精神财富很值得我们去发掘,”高中物理教学引入物理学史,除了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掌握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高一新生不适应物理教学,正与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自主探索精神有很大关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当渗透物理学史,这将有助于学生完成初中到高中的物理衔接。

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如果仅按教材的逻辑顺序“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来展开教学,这无疑已失去了物理学史的本来面目,失去了有声有色,波澜壮阔的科学斗争的历史光辉,使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如果按照物理学史客观发展顺序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揭示出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观察一猜想、假设一实验验证一修正推广,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而是非常亲切、具有真实感,同时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的熏陶,促进学生从“被动思考、获得知识”向“积极思考、勇于探索”转化,获得真正的智慧。

高中物理教材提供了许多物理学史方面的内容,为渗透物理学史教育提供了方便,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增减,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应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切记喧宾夺主、主次颠倒,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高中渗透物理学史,除了上述课堂教学渗透方式外,还可以在作业中渗透,如学完牛顿第一定律以后,可布置作业:阅读课文、查阅资料或网站搜索完成表1,并思考各位物理学家的贡献。

例3(2004赤峰市卷)实验可以得出: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写成公式为:R=ρl/S,其中R表示导线的电阻,z表示导线的长度,s表示导线的横截面积,ρ是比例常数,叫电阻率,不同材料的ρ不同。

现有一段粗细均匀的细电阻丝,用你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使用过的仪器和掌握的实验方法,如何用公式R=ρl/s测这段金属丝的电阻率ρ?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直接写出p的表达式,(为简单,每个要测的量只测一次,需画电路图的要画出。)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电阻定律为背景的较复杂的间接测量型实验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公式推导、得出测量原理,根据使用过的仪器和实验方法即可作答。

由于这道测量型实验涉及测量物理量较多,测量方法多是间接测量,再加上要进行数学推导运算,所以解答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衔接启示 初中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数学解题能力,初中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了解、知道的多,理解的少;定性多、定量少,而高中则要求学生理解应用多、定量研究、数学工具与技巧的应用多,因此,升入高一的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则在所难免,知识是迁移的大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基础,在部分定量计算中有意识培养数学能力,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会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基础知识,就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例如速度、密度、机械效率、杠杆的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都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概念和规律,要重视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知道它们的由来,二是要让学生弄清每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掌握物理规律和表达式的同时,还要明确公式中量的意义和单位、适用条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使

学生掌握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完整的基础知识,真正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注重基本技能,尤其要重视测量型实验的技能,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物理量的测量是实验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最大量的工作,在测量性实验中,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实验的基础,明确实验原理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是重点。

初中物理常用的测量工具有八种,分为两类:一类是直读式的测量仪器,如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量筒(量杯)、秒表、电流表、电压表,一类是比较式的测量仪器,天平,在这些测量工具(量杯除外)中,其相邻的刻度之间的长度与相关物理量之间都成线性关系,有其共同的特性,在使用这些测量工具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综合、对比,注意它们的单位、量程、最小分度值,让学生养成以刻度的分度值为基础的观察力。

在物理测量实验中,根据测量原理(思路)及运算难度,将测量方法分为三种:(1)直接测量,如用天平测固体质量;用电压表测电压等,(2)简单间接测量,如用刻度尺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等,(3)复杂间接测量,如上述例3。

培养数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如指数运算、密度、速度复合单位之间的换算等,其次要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如初中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浮力公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的推导虽然不是中考的内容,但也要让学生经历推导过程,因为是培养运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最佳时机。

例4(2006年宿迁市卷)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2:

(1)为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和______,结论是:_______。

(2)请你帮助小明验证猜想三:

①器材:0.5 kg的铁球A、1 kg的铁球B和皮尺,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

②实脸步骤:

③结论:

(3)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对折)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一中两片纸作的_____(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______。

解析 这道题是以高中知识自由落体运动为背景的探究性实验题,重点考查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法及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归纳分析实验结论的能力,这道题是考查探究要素比较全面的中考题。

教学衔接启示

篇4

一、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的重要性

1、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有助于减少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现有初中物理授课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采取一成不变的课前引导内容。此种授课内容的选取为学生造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对许多重点、难点内容产生了错误认识。开展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错误认识,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效发挥自发性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2、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是教学实践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更倾向于选用具有上进心和求知欲的人才。中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达到问题的深入探究层面,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理解重点、难点内容的核心,理应积极开展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究。

3、教学难点探究及应对是其他课程学习的推动

物理课堂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这种能力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助力和推动效果,因此,在中学物理的授课环节开展教学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探究对于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显著的推动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分析

1、难点1——摩擦力[1]

初中学生对于摩擦力的理解大都局限在“摩擦力同接触面压力以及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时,选择“鞋底花纹”事例。鞋底花纹的目的是增强摩擦,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却很少涉及。鞋底花纹减少了鞋底同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但粗糙程度保持不变,这同学生的认识形成了冲击。事实上,鞋底花纹主要在于雨天防滑,即花纹间隙能够将鞋底同地面间的雨水除掉,确保二者间形成有效解除,确保充分的摩擦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摩擦力教学时,应加以重点解释,减少学生的错误认识。

2、难点2——滑轮

对于滑轮内容而言,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无障碍的掌握定滑轮的相关知识,然而对于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相关知识却存在阻力。在动滑轮一课,依照教师的带领演示,学生能够清楚的捕捉到“动滑轮的重量由两条绳子承担”这一信息,从而能够得出下述结论:在将一切外在因素忽略不计的情况下,(1)通过动滑轮工作能够减少一半的力量施加,也就是说G=F/2;(2)施力作用点的位移为物移的二倍,也就是说S=2h。在教师的带领和引导下,上述实践能够较为顺利的完成,但是,对于空间感较为欠缺的学生而言,很容易将动滑轮的实验结论同定滑轮的结论相互混淆。因此,教师在开展滑轮教学时,应加以重点解释,避免错误的发生。

3、难点3——电功率

学生对于电功率的定义及其计算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电功率的定义相对抽象,具有一定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相对繁琐,学生很容易产生错乱。除此之外,对于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教师在开展电功率教学时,应加以重点对比、区分、强化,使学生。

三、初中物理教学难点应对法方法探究

1、在物理教学中应倡导问题式教学,点燃学生的科学探究动机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谨慎对待所提问题的构思,首先,问题要有价值、有深度;其次,问题要从受教育者的内心特征和兴趣点切入;再次,问题应具备足够的障碍。例如,在“摩擦力”一节,教师应准备两双材质相同的鞋底,但区别在于一个有花纹、一个无花纹,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鞋底要设计成有花纹的样式,此种设计既减少了接触面,又保持了摩擦系数的不变,是如何增大摩擦的?通过提问以及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可以将摩擦力教学中的难点加以更好的阐释。

2、充分运用物理实验强化难点问题的解析

物理实验具有明显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新颖性和刺激性等特征,在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为了引导学生向知识的更深一层去发掘和研究,避免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浮于知识的表层,强化知识的清晰记忆,可以利用物理实验来实现。例如,在“滑轮”一节,由于定滑轮的理解相对容易,因此,教师在开展授课实践时,应有相应的侧重点。对于动滑轮,应由学生亲自动手开展实验,并由教师予以全局把控。通过动手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论:在将一切外在因素忽略不计的情况下,(1)通过动滑轮工作能够减少一半的力量施加,也就是说G=F/2;(2)施力作用点的位移为物移的二倍,也就是说S=2h。所以,为了尽可能的避免知识的混淆,教师应施加预防性措施。

3、开展针对性教学,巩固难点应对[2]

对于电功率类计算公式繁琐、概念混淆的知识内容,应开展针对性教学。安排单独一个课时进行电功率的定义介绍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到,并且将教学的重点置于实践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公式的种类和具体形式。此后,再安排一个课时进行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在对前次课程授课内容达到巩固的基础上,引入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并利用现实案例增强学生的理解。针对电功率计算的内容,应开展典型例题解析。首先,对电器铭牌类试题加以针对性训练,即熟练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以及电阻的计算。其次,对电气额定电压不等于实际电压类试题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对二者形成清晰认识。再次,融合电功率内容和串并联内容,对电功率的计算开展针对性训练。

四、结语

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难点应对不仅是对授课实践的推动,也是对学生学习迫切性、自发性、探究性的提升。本文从“在物理教学中应倡导问题式教学,点燃学生的科学探究动机;充分运用物理实验强化难点问题的解析;开展针对性教学,巩固难点应对”三方面提出物理教学难点的应对措施。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及实际教学具有显著的引领意义。

篇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深入,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开始逐渐向国外发达国家靠拢。因此,很多老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中剔除,并合理的吸收和借鉴适合我国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以更高的标准审视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育中存在的影响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第一,我国的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沿用多年来陈旧的教育模式,以教师一个人独自的教授为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枯燥乏味,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单人堂是初中物理教育的一个弊端,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教学有效性也会降低。

第二,初中物理课堂教育只注重应试性,不注重对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物理课堂教学还仅仅停留在考试顺利通过这个层次,忽略了对学生物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应用能力上缺乏锻炼,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三,初中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如果物理老师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个相应的高度,而且经验欠缺的话,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很难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建立高效课堂,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方面必须得到充分的改善。

第四,我国初中物理教材内容有待改善。物理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参照标准,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教材内容单调,侧重于书面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遵循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学生,必然只会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考试中,而很难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考试成绩虽然高分,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能力方面就显得能力有限了。

第五,初中物理的教学评估制度需要改革。目前,把考试的成绩情况作为判定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势必影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和教师均被成绩所累。偏激的教育评估体系,只能限制物理课堂教学,而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只能给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发展带来桎梏。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方法

第一,初中物理课堂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师一人堂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有展示自己内心所想的舞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增加物理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课堂沟通和交流中得到了发展,学习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自然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第二,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的改变是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也是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乐于去主动学习,提高对物理的热爱程度,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识。

第三,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需要注重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初中物理教学应当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理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物理这门基础学科,初中物理最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其作为教材发展的大方向,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知识,必备知识,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四,初中物理教学评估手段要有顺应时展的需求。在过去的日子年里,初中物理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判断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被沿用至今,但是,现阶段,物理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并不意味着拥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因此,考试成绩不能是判断物理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中,还需要设立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符合的新标准,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五,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初中物理教师的知识变得充实,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学校需对在校物理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借以改善物理教师知识匮乏的现状,同时也应该鼓励初中物理教师在工作之余,参加有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社会活动和培训课程,补充自己的知识同时,努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上得以提高,为自己的教师道路增添新的色彩,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总结

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的提高,除了要依赖于初中物理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制的改革之外,还要依赖于初中物理教师素质的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育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配合。

参考文献:

篇6

一、 能量的来源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例(2010•江苏宿迁)有的能源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该类能源叫一次能源;有的不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此类能源叫二次能源.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_______)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电能

解析在四个选项中只有电能是不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为人类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

答案:D

例(2010•江苏泰州)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应特别重视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_______)

A. 太阳能 B. 煤炭

C. 石油 D. 天然气

解析“节能环保”“低碳生活”要求我们人类所使用的能源都是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该题当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典型的化石燃料,也是常规能源,在利用时会产生严重的污染,而作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就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将被大量使用.

答案:A

例(2010•江苏苏州)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

A. 天然气 B. 石油

C. 煤炭 D. 水能

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典型的化石燃料,被人类利用以后很难在短时间内产生新的能源,所以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D

二、 能量的转化

例(2010•四川成都)下列对能量转化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

A. 水电站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核电站主要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D. 热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水电站主要是通过把水位升高,增加水的重力势能,开闸放水的时候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带动水轮机发电;核电站是通过核裂变的方式获得巨大的核能,核能再通过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最后转化为电能;太阳辐射的热量被热水器的集热管吸收转化为水的内能;热机在工作时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输出.

答案:D

例(2008•云南昆明)3月24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赫拉神庙举行.女祭司将火炬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经凹面镜聚焦后的太阳光照射火炬,使它的温度迅速升高而燃烧,火炬燃烧前的升温过程是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能.

解析经凹面镜聚焦后的太阳光照射在火炬上使得火炬的温度迅速升高,物体的温度上升,内能增加,所以这一个过程是太阳能向内能的转化.

答案:太阳;内

例(2008•湖南长沙)汽车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为减少汽车尾气对居民的危害,长沙市政府购进了不少以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作公交车,成为长沙街头个新的亮点.

(1) 这种汽车的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_______能:

(2) 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写一条)_______.

解析热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存在着能量的转化:在压缩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油气混合体的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则是将燃料燃烧所释放出来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天然气取代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及有害气体的排放,更加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答案:机械;清洁污染小

例(2010•江苏常州)截至目前,中国第一大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24亿千瓦时.分析下图,从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内能_______能_______能.

解析地热是一次能源可以直接被利用给水加热,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可以驱动汽轮机转动,这样就将内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当中的线圈转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

答案:机械;电

三、 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效率

例(2010•江苏泰州)下图表示白炽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的大致比例,由此可以计算出白炽电灯的发光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节能灯的发光效率为30%,它只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W的功率就可以达到60W的白炽灯的亮度.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白炽灯所获得的100J的电能只有10J转化为光能,而90J的电能都转化为了内能,根据效率的定义可计算出其发光效率为×100%=10%.60W的白炽灯转化为发光的功率只有 60×10%=6W,所以节能灯的功率只需要达到 W即可达到6÷30%=20W,即可达到和60W白炽灯一样的亮度.

答案:10%;20

例(08•江苏淮安)太阳能被称为21世纪能源.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来驱动的一种新型汽车.有一辆太阳能实验车,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有效面积S=8m2.在晴朗的天气里,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电池板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1kW,电池板产生的电压U=120V,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I=10A的电流,请解答:

(1) 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2) 若此辆车的电动机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为120N,则汽车行驶的速度多大?

解析(1) 太阳能电池板所获得的辐射功率为 8×1000=8000W

转化为电能的功率是P=UI=120V×10A=1200W

所以转化的效率为×100%=15%

(2)因为电能在向机械能转化的过程中只有75%转化,所以该汽车获得的机械功率为1200×75%=900W,根据公式P=Fv,可得v===75m/s.

例(2008•江苏连云港)焚烧秸秆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研究表明,秸秆的热值为0.75×107J/kg,相当于标准煤的四分之一.

(1) 我国第一家秸秆发电厂,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发电,从此,中国电网里出现了由农民“种”出来的电流.据了解,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产量就有6亿吨(合6×1011kg).如果这些秸秆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电能,则每年可发电多少千瓦时?

(2) 某学校食堂锅炉盛水1.5t,如果通过燃烧秸秆的方式将这些水从20℃加热到100℃,共需要多少秸秆?(设秸秆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有42%被水吸收)

解析(1) 根据Q=mq=6×1011×0.75×107=4.5×1018J=1.25×1012KW•h

(2) 因为秸秆完全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有42%被水吸收转化为水的内能,所以可得Q吸=Q放×42%,即cm水Δt=m×q×42%

篇7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教学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勇于实验和思考。通过一系列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具有科学的探索能力。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特点

高中物理知识基本上是在观察实验与现象的基础上通过解析、概括的知识内容。而高中的物理教学均是以实验作为基础,这一点也正符合了青少年好奇好动

的特点,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这些条件并适当地

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在发现新现象和已学的知识存在

矛盾时去自主地发现相关的关系。而且,物理本身就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可激发学生对于物

理的兴趣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

作为高中生,本身在思维上的逻辑发展已较初中时有了非常大的优势,且自我调控力也有所增加,高

中生更喜欢以自己的意识行动。所以,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多数高中生已可开展独立的学习活动。由此可

见,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理解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在某一程度上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己

构建相应的物理知识。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

1.教材的利用

首先,在课堂上就应该多以实验作为演示,并充分地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技术,让学生可以对物理教材进行全面的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时多花时间去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阅读、独立的思考和相互交流讨论,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找到一定的规

律,让学生自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

掌握相应的思路以及方法。

如,《牛顿第二定律》一课,教师只需要通过演示的方法讲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而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和定律,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或是理解课本来进行分析和归纳,更可以让学生自行动手进行实验、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教材。

2.实验的利用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探索及验证的方法,而观察则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日常所观察到的或是偶然发现的物理理解,如需了解其本质内容就要动手进行实验。所以说强大的观察能力以及坚实的物理实验所具备的其实技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基础,同样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3.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

实际上,自主学习并不是说自由地学习。教师在把握教材的条理的时候,还需要按教材知识的相应特点以及学生自主探索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到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将新的知识与知识体系相整合,帮助其发现和掌握规律。教师需要判断学生的自主学习进

度,并在适当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

4.引导学生反思

具有反思性的学习是学生自主性不断提高的好方法,它是以

知识理论为指导,让学生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恰当的学习。善于检测达到目标的相应情况,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可采取适当的补

救方法。善于总结自己已达到的目标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可以及时地改进自身的学习方法。

在对一道题进行解析的时候,都要涉及一些已学习的具体的物理知识。如果要反思自己对于这些知识内容的掌握是否已达到了熟练运用的程度,就需要通过自己的亲自验证,反思自己对于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否有新的发现和认识,反思自己在原有的学习

中是否还存在不足之处,应该采取何种补救的方法。

5.课外练习的利用

机械的练习存在着非常大的缺点,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在有限的教材内容中进行知识的拓展,注意将相关的练习进行融会,将封闭式的习题改变成开放式或探索型的习题。同时还应该注意作业的多元化,按照不同的课型布置一些物理实验或写一些小型论文、调查报告等。

6.课堂设计思想的利用

自主的学习能力是综合的能力,其中包括了观察、思考等方面的能力。自主学习不是单纯的课内看书阅读,而是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的有规律启动各个环节的实施过程,而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学生始终站在主导的地位。

综上所述,在以新课改为背景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有的传授型的教育改革

成为自主创新性的教育方式,而对于学生来说,也应该由原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成为自主创新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量,人教版和苏科版教材都从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切入,得出压强的概念和公式.但这样的处理方式却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导致学生对于压强与压力的作用效果完全混为一谈,最终酿成苦果.

如图1中所示,将小桌分别放在木板和海绵上,再加上相同的钩码,则图甲和图乙的压力作用效果(填“相同”或“不同”).

错误解析:由于压力与受力面积均相同,所以压强相同,压力作用效果即压强,因此图甲和图乙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正确解析:压力属于弹力的一种,此时对于压力来说力的作用效果指的是物体的形变(另一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甲、乙两图明显可知木板形变量小而海绵形变量大,因此两者作用效果不同.

在此案例中,学生遇到此类问题时绝大多数都会按照错误解析去判断,一方面因为学生的思维局限了他们的分析能力没有联系到压力属于弹力,从力的作用效果去分析;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的处理方式太简陋,误导学生认为压强即压力作用效果.笔者仔细研析了苏科和人教版教材,发现其中处理过程比较粗糙.

二、教材O定不足之处的分析

1.关于被压物体的设定

教材之中研究压力作用效果时所采用的被压物体都是相同的,如苏科图2和人教图3所示,均采用同一被压物体沼泽地或雪地,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下陷程度(也就是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即被压物体形变程度来表征压力作用效果.教材此处设置的目的是好的,通过观察现象,发现受力面积不同从而去提出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此时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影响.但该设置却避开了压迫不同物质时的情况,也为后面的教学造成了障碍.

2.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强关系设定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F和受力面积S有关,即S一定,F越大,其效果越明显;F一定,S越小,其效果越明显.这里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来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然后直接给出了压强的定义,处理手段很粗糙,给学生造成了这样一种误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并且经历了上述实验的探究,这种错误观念变得根深蒂固.抛出压强之后,苏科版教材不再关注压力作用效果,转而研究压强,给人一种偷换概念的感觉;人教版则稍微做了补救措施,结论之后加了一句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比较含蓄地指出压强与压力作用效果并不是同一概念,具体两者如何区分和关联也没有详细交代.

三、教材不足之处的完善方法

1.完善压力作用效果实验的分类研究

该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控制变量,教材中不约而同控制F或S,改变S或F,这是直接提出影响因素,其实还隐含着被压物体也是相同的,通过比较被压物体形变程度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F和S有关.

基于此,那么大可设计另一类实验如图1中所示,控制F和S不变,改变被压物体,同样进行观察形变大小进而判断压力作用效果,可知木板是微小形变,海绵形变量大,此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综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被压物体的形变,这与教材中观点一致,并无异议.

2.完善压强与压力作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教材引入压强这一概念,是用来反映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公式表述为p=F/S.而如果像图1中所示此时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相同,那么此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吗?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明显不同,而从教材定义来看相同,造成前后知识矛盾,让学生无所适从.此时应该注明压强可以明确表征在同一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样就避免了上述问题;而对于不同被压物体,则采用下述解决方案.

其次,应该交代压强与压力作用效果不是同一概念,压强是压力的作用强度.同样的压力强度,对于抗压能力不同的物体,其各自的形变量是不同的,抗压能力强则形变量小,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而抗压能力弱的自然形变量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即压强并不等同于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也许很大,但针对不同物体其效果则可能大不相同.

总之,针对压强与压力的作用效果应该抓住本质,即:压强是压力的作用强度,这是由F与S所决定的,跟被压物体无关,强度就是这么大,其值是固定不变的;而压力的作用效果,其实质是压力改变物体的形变程度,对于抗压性不同材料的物体,它们形变的程度是不一而同的,这样就能有效解决图1带来的困惑.所以,最终判断压力作用效果时应从被压物体形变程度着手,而非压强大小.

四、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学是奠定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对于抽象而复杂的问题可以不用过多涉及,但不能似是而非或者回避问题,给学生带来不良后果,以至于后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矫正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但不可盲目迷信教材,应钻研探究,勇于直面现实,通过更好的理解教材、应用教材来服务教学.

篇9

二、实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物理理论来源于实验操作,但是又高于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是学好物理学科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部分初中生实验、观察能动性弱,积极性不强,不愿实验、不愿观察,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枯燥的公式和例题教学取代丰富多彩的物理内容,致使初中生缺乏内在学习情感和趣味.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借助于物理学科实验特点,结合学生情感特点,从联系学生的经验、丰富感性认识、做好演示实验等方面入手,设置形象生动、趣味横生的实验案例,使学生产生能动学习情感.例如,在讲“力的相互作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学生之间双手击掌”、“在溜冰场穿溜冰鞋推墙壁,自己却向后退”等生活实验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深刻领会“力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实验观察兴趣.又如,在讲“水的沸腾”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设置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水的沸腾现象,在做好酒精灯使用指导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沸腾过程中气泡的变化情况、温度的变化情况等,填写表格,做好数据记录,找出物理规律.在现实案例实验中,学生把“物”与“理”有效结合,既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10

一、培养学生效率意识的背景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较少,正面临严峻的资源危机形势,资源相对紧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短缺,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如此,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还不高,后备资源又不足。为此,全民提高效率意识已成当务之急,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我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作为一个长期而又坚定的教学目标。希望通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使他们从现在开始时刻强化效率意识,为缓解我国严峻的能源形势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培养学生效率意识途径

1.在物理教材中挖掘素材,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

苏教版八、九年级物理课本,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为如下三维:“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含学生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更能在个人力所能及范围内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所以,在教材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培养学生效率意识的素材,只要教师善于挖掘,一定会大有收获。例如,在“汽化和液化”一课中,书上介绍的新疆“坎儿井”地下灌溉工程,该工程大大减少了给水过程中水的渗漏和蒸发,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在灌溉时的利用效率,由于“坎儿井”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所以,“坎儿井”工程可与举世闻名的长城相媲美。诸如以上的内容,教材中还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挖掘,细致揣摩,久而久之,对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一定大有帮助,它能使学生在物理教材中不断体会到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在有真实数据的习题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难免会做不少习题,题目的命题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亲自动手解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效率意识的良机。

例如,有这样一道含有真实数据的习题:“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年均发电量预计为8.5×1010 kwh,这些电能将送往华东、华中等九省市,所以人们说:“三峡可照亮半个中国。”专家介绍: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相当于一个每年消耗5×1010 kg为单位的水力发电站,而且是廉价、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1)已知煤的热值为2.9×107 J/kg,求5×1010 kg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三峡水电站与同等供电量的水力发电站相比,每年将少排放二氧化碳1.2×1011 kg,已知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气体密度为1.98 kg/m3,求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的体积。

(3)试计算该火力发电站的效率。这是一道真实素材编写的有关物理中效率计算的苏州市中考习题,学生在动手解此题的过程中,一方面会了解我国三峡工程的伟大壮举,另一方面通过计算会感叹火力发电效率之低。在学生解题的基础上,我借题发挥,让学生知道我国是属于能源相对较为紧缺的国家之一,所以,在利用有限能源资源时,我们一定要尽量、设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学生通过经历诸如此类题目的解析过程,让效率意识在头脑中生根发芽。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物理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学科中的实验也较课改前增多不少,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验也是培养学生效率意识的好阵地。例如,在教学直流电动机时,我设计安排学生动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直流电动机模型来提升重物,第一次实验是在直流电动机转动时受较大摩擦下进行的,设测得重物重为G,重物被电动机转轴转动时提升的高度为h,电动机工作电压力为U,通过线圈中电流为I,所用时间为t,则此时电动机的工作效率η= ;接着在第一次实验基础上,通过加油的方法使电动机转动时摩擦减小些,设在G、h、U、I不变情况下,测验出所用时间为t′,则第二次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η′= ,由于t>t′,显然η′>η。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后明白,许多的物理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动脑,合理改进实验操作,就会大大提高效率,切实起到节能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增强效率意识。

三、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效率意识

篇11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化,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越加强烈,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学习和引进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革初中物理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推动物理课程的有效教学,实现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发挥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物理知识体系比较复杂繁琐,要求学生大量地记忆相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同时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具备一定的读题和解题能力,能够透过题目的表达分析出其中的物理现象展示了哪些相关的物理知识,并且对于物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过程等进行分析和解答。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相关的原理概念的拓展知识,并且将教材知识与现实中的物理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物理知识的应用性,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下面笔者将从三个角度全面解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势和应用意义。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新的时代,初中物理教育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即教师必须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教学指导,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具体的实施方针,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注重让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并且能够在物理解题过程中训练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培养物理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那么,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

1.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物理课知识教学的生动性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说,教师固守传统的黑板教学,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而且由于自身关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使得信息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而学生也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面对这种情况,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和重要性,自觉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善于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物理理论知识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和知识点。比如说,教师在教到杠杆原理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应用教学软件,如利用PPT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是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杠杆并且明确杠杆的五要素,教师可以在图片上勾画各个要素,使得他们能够正确画出杠杆的力臂等要素,再深入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并且一步步地拓展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利用平衡条件,计算出杠杆的力臂。

2.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通过实验环节验证了物理原理的正确性,并且向学生演示了一个物理原理的由来、推导和应用过程,能够使得学生在参与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实验操作能力并形成相应的物理逻辑思维,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整体素质。但是很多学校由于设备不足、教学目标更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因此不太关注物理实验教学,甚至是跳过实验,直接将物理原理和推导过程以文字的形式作为考点进行总结,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实验知识。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和学习资源非常丰富,甚至包括一些物理实验视频教学软件,可以以信息化模式模拟物理实验,这也是一种应用性较强的实验教学方式,能够在教学和复习时间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比如说,当教师教到光的色散时: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可以让学生先设置参数,然后只需要按键调整对焦对光方向,便可以看到一束白光射到模拟出来的三棱镜上,然后三棱镜偏射后,虚拟白屏上便会出现一条不同颜色依次排列的彩色亮带,这条亮带就是物理教科书上提及到的“光谱”。而这些软件还可以模拟更多、更复杂的物理实验,并且精确到每一个单独的物理环节,并且附有相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点解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演示,或者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操作,增强物理模拟实验教学的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联合互联网优化物理习题训练

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取题海战术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但这是一种比较低效率而且重复性很强的战术,假如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就会使得学生的题海战术陷入重复性的僵局,不但消耗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会消耗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耐力,最后收到的习题训练效果比较差。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网络信息资源,搜集并筛选一些优秀的习题训练计划,也可以经常浏览一些著名中学的教学网站,注册官方游戏与教学网站,搜集网上公开的优秀学习资料,如各个著名中学的考卷和模拟卷,从中选择出一些经典题型、创新题型等,借鉴它们的出题思路和优点,对比它们与本学校的习题设置有哪些不同,反思它们的优劣以及区别,然后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或者融入平时的习题训练中,精心研究和制订符合学生实际解题能力的习题训练,不要盲目使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而是要为学生做好最优规划,使得他们能够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遵循教师的引导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培养正确的物理逻辑思维,增强他们的物理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珏.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霍秀敏.初中物理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现状与对策[D].广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