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09:02: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德育专题讲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周所长和我们谈了许多事例,给我影响映象最深的是有两个同学因一件小事吵了起来,以致后来大打出手。甲同学一失手将乙同学推下了楼。两家人因此而闹上了法庭,双方都有各自的理由,乙同学的家长称对方是故意伤人,而甲同学的家长不承认,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正当防卫,双方争执不下。
同学们,你认为在这件事上谁对谁错呢?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素材,创造“入口”。
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观察能力。一是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一看你的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所谓讲座是由教师不定期地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内容或新的进展,以扩大其知识面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传统的讲座多利用报告会、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但这往往要受时间、地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使广大学生受益。进入21世纪,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讲座已经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的传播,一些与中学教学相关的专题讲座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何制作和拍摄出一个成功的专题讲座呢?
1 专题的划分及分工
“高中生物专题”讲座主要针对高三的学生,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为高三的二轮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高中生物专题分为八个专题,依次为:“细胞代谢”、“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细胞的生命历程”、“遗传”、“变异与进化”、“植物的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生物与环境”、“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
2 专题的制作过程
2.1编写体例的确定
在专题制作前,相关人员集中开了一次研讨会,会上老师们交流了各自编写的专题材料,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最终大家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此次专题的编写体例,具体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点展示”,主要是对照最新的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简要说明该专题的考点及其高考等级要求;第二部分是“近三年高考江苏卷考题统计”,主要是比较一下近三年来江苏高考卷考查了该专题的哪些考点,分值各占多少,题型是什么等;第三部分是“考点分析”,就是对该专题的考点逐一讲解,每个考点下面依次细分为:内容分析(围绕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具体展开)、命题方向(内容包括从哪几个方向命题、近五年高考题展示、答案及解题思路点拨、规律指导等)。
2.2专题教案的编写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通晓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专题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在编写专题教案时,教师要把握住以下几点: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知识的综合并重;紧密关注高考热点、重点、难点;与第一轮复习紧密衔接,引导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高知识理解、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笔者负责的“变异与进化”专题为例,首先是按照编写体例构建好专题的框架,接下来就是寻找素材,积累资料,准备的资料有: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0年江苏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及学习要求》、《世纪金榜》(延边大学出版社)、《5年高考3年模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等等。此外由于专题编写过程中需要引用近五年的高考题,所以先是通过网络收集了2005-2009年各地高考试卷(word版),然后对属于“变异与进化”专题的高考题进行了整理和汇编,这也为教案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编写专题教案时应该多借鉴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多与同行朋友切磋交流,不断完善丰富自己的教案,当教案完稿后还需对其反复修订、校对,防止出现知识性错误或其他错误。
2.3讲座课件的制作
课件制作提出需做到几点:第一是课件要统一使用模板,该模板的特点是底色较浅,布局简单,长时间观看眼睛不易疲劳。第二是对课件的字体和字号作了严格规定,大标题字体为华文楷体(加粗),字号为44号;小标题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32号;正文字体为宋体,字号为24号。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目的是为了保证拍摄后的图像清晰以及课件的容量大小适宜。第三是课件的内容要和教案保持一致,不能出现错别字、图片模糊等问题。第四是课件总体要以简单为主,花式不要多,色彩不宜过多,要考虑色盲及色弱的学生能看清。
3 专题讲座的拍摄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兰州交通大学王烨等[1]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方面提出了较深的见解;重庆大学曾晓岚等[2]针对该校培养定位的转变,对《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进行了一些实际教改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南京林业大学林少华[3]等在多样化习题训练提高《水泵与水泵站》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案例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门学科及各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如土木工程学科[4]、医学[5],未检索到在给水排水工程中具体应用的报道。专题讲座在学术研讨上广泛应用,在具体课程教学中应用较少,安庆师范学院董长庆[6]明确提出“专题讲座法”这种教学方法,通过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该方法是提高《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结合笔者在工程设计中水泵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已学完《水泵与水泵站》课程的给水排水专业的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在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的与教学思路
1.教学目的。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充分理解长距离输水中取水泵房水泵扬程计算的要点;在水泵调试时出水流量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如何去分析解决问题;在本实例中应该吸取的经验。
2.教学思路。首先,根据实际工程的条件,设计一道远距离输水取水水泵扬程计算的课堂练习题;其次,将提出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请学生自己分析原因,把学生想到的所有可能原因一一书写到黑板上;接着,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原因结合学过的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最后,将公布实际工程中问题发生的真实原因,做出总结。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
1.工程实例提炼出的课堂练习题。[课堂练习题]某供水工程要求供水量为40000m3/d(已包括净水处理站自用水),甲方要求设计输水管道管径为700mm,经测量,管线总长为10000m,取水河流枯水位为95m,沿途第1高点高程为134m(距取水口3600m),第2高点为129.5m(距取水口9000m),出水口高程为120m(图1)。请计算选泵所需的扬程(水位和高程均为黄海高程系,局部水损按沿程水损的20%估算)。
解答本题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主要是水泵扬程最不利点确定的问题。通过本例题的练习与讲解,学生们复习了取水水泵设计选型中扬程的设计计算需考虑的因素有水泵本身及吸水管路的水损、沿程水损、局部水损及最不利点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最不利点的确定。
2.实际工程运行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根据3.1中[课堂练习题]中正确的水泵所需扬程计算结果以水泵选型,在试运行中,水泵出水口压力表已显示为0.80MPa(即扬程已达85m>64.5m),但出水流量只有约300m3/h(即为7200m3/d,设计要求40000m3/d),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请找出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中,采用启发式提问,充分发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想到的所有可能原因均写到黑板上。学生想到的原因有排气阀的问题、多功能阀的问题、管道堵塞问题、水泵质量问题、水泵选型问题、高程及水位测量问题等;甚至有同学认为水泵扬程计算有问题,应该是最高点与取水点高差加上所有路程上的水损,这样计算出来的水泵所需的扬程约为75m,与实际情况似乎很符合。
3.分析评价学生想到的原因。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可能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并在这一过程中,把涉及到《水泵与水泵站》课程及相关课程(如《给水排水管道系统》)的知识点复习一遍。如水泵扬程与流量变化曲线;在管线高点为什么设排气阀,会对水泵扬程造成什么影响,会对水流造成什么影响,会对管道造成什么影响等等。并明确告诉学生,水泵质量没问题,高程及水位测量数据没问题。对于水泵扬程计算错误这一点,笔者作了更深入分析。根据水泵调试的实际运行参数,结合已知条件,即出水流量Q为300m3/h,泵出口压力表显示为80m,输水管径为DN700,输水管线总长为10000m,最高点高程为134m,河水枯水位为95m。在此条件下,全程沿程水损+局部水损(按沿程水损的20%估计)约15m,最高点与枯水位的高差为39m,把这两个相加只有54m,即最不利情况下也只需要54m的扬程就可供300m3/h的水,为什么压力表显示为80m,二者之间差值26m(80m~54m)的水头损失到什么地方去了?
4.实际工程中问题发生的真实原因。在这个工程实例中,造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在第一高点附近的一个蝶阀几乎全关,只开了一点。当把这个阀门全开后,以至于最后把这个阀门取消了,水泵就正常运行了,水泵出口压力约0.54MPa,出口流量达到了40000m3/d,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图2,图3)。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在笔者坚持要找出3.4中提到的约16m的扬程损失的原因,提出要沿程安装压力表,通过分析沿程压力变化及高程变化,就可分析水头损失变化情况来判定问题所在;出于各种原因,现场施工人员、水泵销售人员、阀门销售人员都不想装,最终在笔者的坚持下说到最高点至少安装一个压力表,顺便去检查了高处的蝶阀的位置是否适合安装,才发现阀门的开闭状况不对,最终解决了本工程实例发生的问题。检查到这个未开的蝶阀时发现这个蝶阀上的无手轮(用于手动开闭蝶阀的装置,图4),现场调试人员说由于当地农民会偷走这个手轮(之前已偷走几个)当废铁卖,因此他们开了阀门后就把手轮取走了。这种蝶阀的手轮是带限位装置的,如果没有这个转动盘,就会造成蝶阀在压力的作用下缓慢关闭。使得这个阀门未开,也未全闭,就造成了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在调试前调试人员一再坚持说所有阀门都是全开的,他们也确实是做到了的。所以,这个问题深层次探讨就牵涉到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通过一堂生动的融入工程实例的专题讲座,让学生充分理解《水泵与水泵站》及相关课程的知识在工程实践中具体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问题还可能与社会问题有关。工程案例融入专题讲座的教学方法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的教学中的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可推广到给水排水工程其他专业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利于本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烨,孙三祥,曾立去.加强实践环境探索《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教学新模式[J].制冷与空调,2008,22(4):127-130.
[2]曾晓岚,张智,张勤,等.泵与泵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85-88.
[3]林少华,王郑,荆肇乾.多样化习题训练对教学效果的强化[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156-157.
[4]汤小凝.《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法浅析[J].经济师,2008,(6):128-129.
[5]张珍,柏雪莲,刘春会,等.案例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尝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6):941-942.
歌唱是具有一种特殊美的活动,在歌唱中要注重歌唱的美与审美。无论是歌唱的形式美,还是精神内涵美,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来自社会与自然的结合。
歌唱美审美艺术歌唱是具有一种特殊美的活动,在歌唱中要注重歌唱的美与审美,歌唱中的美与审美能区别于社会其他类型活动的最为本质的东西,能够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作为人们的一个审美对象而发挥它所特有的社会作用。因此,我们研究歌唱中美的创造规律,必然要涉及它的本质特征。美学中说“不理解美的本质,也就不能认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特殊性”就是这个道理。歌唱中有人认为“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那么,为什么音乐会使数以万计的人为之动情?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这是因为歌唱是一种特殊的美。
歌唱中要想唱出美,首先歌曲要美。从歌曲来看,不是所有歌曲都很美,歌曲有好有坏、有粗有细、有高有低、那些粗糙不堪,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就不美,那些无奇之作就更没有美学的价值,那些低级趣味的作品就更谈不上美。因为它们不真、不善。只有能从歌曲本身中升腾出一种使人情绪感奋的、高雅具有品味的才是真正具有美的歌唱作品。从内容上来看,歌词的品味要具有典型性、诗歌性、口语性、情感性。从曲调上看,应该是以艺术化的文学语言为基础,要受到歌词的语言、内容、形式、结构的影响来创作。只有结合这三点,才能够创造出完美的音乐。有了美的音乐,我们再来说说怎样美的去唱。从歌唱技巧上来说,这也是一个品味的话题,从发声上看,那些嘶哑的叫喊就不美,故意矫揉做作的语调就不美,故意咬文嚼字的就不美。只有语言清晰、音质纯净、韵味浓郁、字正腔圆的歌声,才能展示美的作品来。歌唱技巧的美仅仅是外表形式的美,它必须与内在的情感美相一致。所以说在歌唱中,歌唱者是主观创造,他要具有独创性,如果没有歌唱者的主观能动的创造,就不会有歌唱艺术。作为歌唱者,他要能够把各类型的音乐作品内涵的各种美都充分展示出来,如果没有对显示生活美的细心观察,没有一定的音乐环境的感染,是根本不会实现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说过:“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列宁也曾经指出:“我们的意识是外部世界的映像”。因此,无论是歌唱的形式美,还是精神内涵美,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来自社会与自然的结合。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来源于生活。歌唱者只不过是在头脑中要明确一点“客观因素是基础,而主观因素是主导”。
歌唱中的审美应该包括“审美意识的各个方面和表现形态。例如,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歌唱中的审美意识是歌唱者在艺术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以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为基础,而形成歌唱中的爱好与趣味上的差别。我国从古至今是以歌声的圆润响亮为美,对优美的声音有着相同的审美观念。同样,在日本歌唱家的论著中说到“人们习惯把这种优美的声音称‘黄金小号’。”在国外,审美带有感情体验特征,不脱离具体形象。我国当代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教授也指出“是不是声乐教学就特别神秘呢?也不是。从大的原则和规格来说,声音的嘹亮、银色的优美、共鸣充实、声音自然、松弛这些主要因素,是可以确定的。”19世纪杰出的意大利声乐教育家弗兰契斯科在《歌唱的艺术》中谈到:“一个歌唱者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须的天赋资质,但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方法,他仍然会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且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又说“谁要是不会连贯地唱,那他根本不是在唱歌!人的嗓音之所以高于任何一种乐器,就是由于它具有把音连起来的能力,并且会运用乐器所做不到的各种音色变化。”《乐记》云:“凡音者,生于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也讲到:“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因此,只有当声音和表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以被成为一种“艺术”。所以说,歌唱者是美的创造者,也是美的鉴赏者。只有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去不断锻炼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使艺术创造有章可循创造出更加令人怡然自得的艺术作品。尽管古人与今人、中国人与外国人,他们在歌唱中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但是它们都是符合客观现实规律的东西,合乎科学理论的东西。在如何理解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和个性差异上,美学家认为,人的审美意识“在本质上它具有社会的历史客观标准,在现象上它又具有丰富的个体经验的特征。强调审美趣味的历史的、社会的客观标准,并不否认审美趣味由于个人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在歌唱中,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个人条件差异不同,即使同一歌唱者由于个人对社会生活经验,声乐经验的认识与理解不同,因而审美感受也是不相同的。由于个人不同的审美经验,也就形成了各人独特的歌唱审美趣味,这种彼此不尽相同的趣味的差异性和偶然性,受到另一种风格流派的共性和必然性所制约,它虽然是这种风格流派共性和必然性的一种特殊表现,但是它却不能因为流派唱法的共性而互相等同,艺术上加入没有这种个性的差异,也就没有共性。正式在这种歌唱艺术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中,无数歌唱者千差万别的趣味爱好中,存在这普遍的必然的社会的历史的歌唱审美客观标准。
因而,通过歌唱表演于欣赏活动中,能够把更高的美与审美意识反作用于人们的行动,需要进一步把现实中美的事物向更高层次推进。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了十几年的数学,到了大学还有数学课,对于为什么仍要开设数学课学生十分困惑;同时,数学一直是作为主科,一部分学生仍然认为数学在大学课程中也占有相同的地位;此外,初等数学以解题为主,“三本”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差,将中学阶段对数学的厌烦情绪带到大学,认为大学的数学同样很难学习,没有兴趣。以上都是学生对数学的根深蒂固的印象。这就需要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以及在日后的教学中,适时的开展数学专题讲座,使学生明确大学为什么学习数学和将要学什么,点点渗透,潜移默化,那么对于转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实际上,数学专题讲座的开设目的,应该是结合本课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学数学既要为学生的专业课做铺垫:在硬件方面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循序渐进的数学原理基础上,以应用为主,学以致用;在软件方面,要注重数学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更加顺利的学习专业学科。正如数学家托马斯所说:“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的信仰,即微积分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进入数学、科学、工程的领域做准备”;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能克服学习中的种种障碍。当然,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寻求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的平衡,也要寻求学生兴趣和知识价值的平衡,但是无论是何种目的,都要以学生的特点为主,从学生基础出发。
二数学专题讲座的开设实践
数学专题是通过开展数学文化讲座,借助初等数学模型和数学文化背景知识,讲述数学中的某一学科或某一类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其在经济,医药,生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具有趣味性,新鲜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1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谈起高等数学,给人的印象总是枯燥乏味的,通篇的数字、符号没有任何温度可言,学生就是在不断地学习新的定义定理,反复的解题计算。但是数学还包含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等。对于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应该让学生学习的是这些数学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对于数学文化的传播更为广泛,对于数学文化研究更加深入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
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如果每章的第一节课能将本章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小专题的形式讲解,使学生对于每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系统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发展所特有的顺序性,逻辑性,把数学从单纯的逻辑演绎推理的圈子中解放出来,分析数学文明史,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挖掘课程的真正价值。实际上,高等数学的教学是伴随着微积分发展史的教学,各种高等数学教材中章节的安排也恰好符合学科发展的时间顺序。通过学科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来龙去脉,体会学科发展的艰辛,珍惜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像极限的概念,级数的悖论,定积分的应用等部分,都是开展专题讲座的合适章节。在讲座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就是将数学和我国传统的文化知识相结合的部分,比如,数字美在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的体现;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最早都缘于我国等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如果教师在数学专题讲座中,如果能注意语言的把握,以语文的授课方式来讲解数学,给数学以美感,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2突出数学在学生本专业中的应用价值
著名数学家柯朗在《数学是什么》的中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对于每一章在现实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所教学生本专业中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国内高等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每章的引言部分内容非常少,有的甚至没有引言,这一部分往往被教师和学生忽略。事实上,它是数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最紧密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专业结合方面,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将生动的数学文化知识和枯燥的数学语言相结合,讲解数学内容在学生本专业中的应用前沿,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课程。比如在极限和微分方程等部分(血药浓度极限模型,药物动力学中的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都可以和学生的本专业紧密结合。当学生探知到两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触碰到学科的学术前沿时,自然会激发出学习的热情。
对于我们医药院校的学生来说,高等数学不但是为了应用在学生的专业中,更为后续课程“医药统计学”做好铺垫,因为后者在学生应用过程中更为广泛。对于后续课程“医药统计学”,由于它仍是一门数学课,学生会把对于《高等数学》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带到《医药统计学》的学习和认识中,所以,一些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思想方法需要强调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看到数学是学有所用的,能和他们的专业紧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这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通过数学专题讲座的开展,学生们普遍反映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数学不单是抽象的数字和符号,数学有其独特的美,这也正是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区别之一。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由于学生对数学的固有观念很深,想要引起全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下面值得反思的问题:专题讲座也应适时地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专题讲座的内容要将教材和相关的数学背景以及学生本专业的应用内容有效的结合。
三加入新鲜的教学手段,探索国内外教材结合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一块黑板,几根粉笔,尽管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这种教育模式。数学这门基础课程,由于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更难突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沃尔特.H.G.卢因,在课堂上荡秋千以演示钟摆是如何运动的;用小猫的卷毛猛击触学生的胳膊以产生一个电荷。他说,“学生们可能记不住一个复杂的方程式,但是他们肯定能记住一个在空中飞翔的教授。”他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事例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和原理,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无疑给同是理科的数学教学一个很大的启发。在一次给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学生普遍反映,大学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气氛活跃,能够开放、自由的发挥,相互探讨,和老师一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此,如果将课程中适当的章节改成讨论课,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开展数学专题讲座,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也可以仿照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将教学内容按问题分成小板块,让学生主动参与,课下按照小板块内容写出完整讲稿,经教师审查修改后,学生上台讲授,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材改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从国外教材中吸取一点有益的东西,转变一下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做一些尝试。与国内教材比较,国外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把数学理论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以《高等数学》为例,国内工科院校广泛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等数学》(同济六版),这本教材的特点是注重理论,讲解细致,计算详细;而《托马斯微积分》(第十版)是国外的经典教材,内容丰富,强调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将繁杂的计算交由计算机处理,难度点到即止。此外,由于国外的一些教材与现代科学技术联系紧密。比如,在每章节的前面,书中会指出这一部分的研究工作已经投入的人力物力,会有相关数学家的资料和当前研究人员的联系方式,以及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领域等等,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两者教材在具体结合,授课内容的取舍方面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应当充分考虑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分配的实际情况。
真正的大学课堂,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学相长。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让部分带动整体,整体影响部分,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特别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体现自己对数学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自己对数学的认识、评价和追求,以此感染学生、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评价程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方延明.数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进入“十二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人才培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生德育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对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研究生德育教育,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时期工作提出了思考。
一、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涵盖了研究生个人信息及50道问题,包括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内容。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调查采取无记名,发放给首都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研究生,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57份,回收率95.1%。调查对象:男生10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2%,女生14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8%;博士研究生8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2.4%,硕士研究生17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7.6%;入学前,研究生30%来自大中城市,35.6%来自城镇,32.8%来自农村。
二、结果
1.研究生整体素质
在社会公德方面,85%以上者在公共汽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74%以上的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孝敬父母方面,85.6%研究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在奉献精神方面,91.6%研究生乐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90.8%研究生认为自身道德修养水平还不错,9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医德医风。
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否存在差异,10.8%的学生认为无差异,80%的学生认为有差距,9.2%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见表1)。
2.研究生德育课程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各医院基本都开设了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德育课程(见表2)。
3.研究生德育课程适宜形式
目前,医院的德育课程一般以专题讲座方式开展。通过调查,研究生对部分德育课程的形式提出了建议,学术道德:53.6%选择专题讲座,48.8%选择主题活动;医患沟通:53.1%选择专题讲座,45.2%选择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56.9%选择专题讲座,55.7%选择主题活动;责任教:58.2%选择主题活动,48.5%选择社会实践。
4.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体
调查显示,对于德育教育的执行者,62.3%研究生认为是导师,17.8%研究生认为是教育处老师,11.7%研究生认为是医院党委,8.1%研究生认为是德育课教师。
三、讨论
1.研究生基本素质
通过调查,目前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讲究社会公德、为他人着想、提倡奉献精神。由于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入学前已通过层层选拔,不仅对其学业,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查,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另外,研究生来自大中城市和城镇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是基本素质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研究生德育课程
调查显示,目前各临床医院比较重视研究生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方面的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和生涯规划关注较少。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较高期望值,有很强的成就动机。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研究生就业已经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并列,成为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三大问题。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帮学生分析社会现状及自身优势,拟定个人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尽早走入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生涯规划课程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3.导师德育教育的地位
研究生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导师。导师不仅是学业指导者,更是道德示范、思想引领和人生领航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德育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于培养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衡量指标。
导师在研究生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与研究生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其思想教育有较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有些导师认为研究生年龄较大,已经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不需要再进行德育教育;有的导师则重专业轻德育,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全面成长。因此,要不断强化导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让导师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融入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研究生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2011年北京首次提出了北京精神,“厚德”已成为北京精神的品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符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淑芳,梁翠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展[J].河北医药,2011,33(24):3792-3793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德育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这门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在培养人才上的特殊作用,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德育育人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在重视课内育人的同时,疏通了课外育人的渠道,拓宽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育人途径,深感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不同育人途径的作用规律和互相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不同育人途径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过程中的复合作用。
1 课内途径
课内育人途径是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活动渠道和形式,在遵循课程的科学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发课程的思想性,努力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吸收有益的思想养料,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目的。课内育人途径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1 利用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堂讲授是高校一切学科授课的基本形式,也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过程应当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和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的过程。要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准。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乐于接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在教书育人中的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修养教育。
1.2 利用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对于各个时期思想领域的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有计划地引入课堂,组织学生结合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展开讨论。要使课堂讨论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特点,拟出一定深度、广度和吸引力的讨论题,组织好课堂讨论,题目必须是大多数学生真正关心的,或认识上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其次,要有准备、有步骤地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过早地将“标准答案”公布。当学生无法解答时,要予以启发;当学生发言有遗漏时,予以补充;有错误时,予以纠正;有疑难时,予以点拨。总之,教师要置身于学生讨论之中,并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人手,不断把讨论引向深入。最后,教师要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对正确的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对模糊和错误的观点要进一步澄清和引导,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这种课堂讨论,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1.3 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认真组织好多媒体教学。首先,在内容选择上,既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又要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做到既传播文化知识又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其次,在时间进度上,要与同期讲授的教材内容相互补充、相互连贯,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育人目的;第三,在教师的作用上,任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决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因而印象深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形式。实践证明,好的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片可以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和反响,如《暖春》对感恩的教育意义等,在道德修养方面容易引起立竿见影的效果。
1.4 利用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专题讲座是道德修养课程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专题讲座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根据课程内容而开设的小型专题课,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理论性较强、学生又难以搞清楚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开设小型专题课,进行专门的讲授。这种小型专题课的穿插,既要考虑到深化理论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需要。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中的疑难问题,而且可以使他们学会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一种是根据各个时期的宣传工作和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重点而举办的大型专题讲座。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需要,在全系或全校举办这类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形式具有信息量大、受教育面广等特点。这种形式搞得好,经常坚持,对于在学生中形成正确舆论,抵制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种错误思潮,会起到巨大作用。
2 课外途径
课外育人途径是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范围之外的其他教育环节,千方百计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使学生得到道德情感、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熏陶。课外育人途径是课内育人途径的延伸和深化。课内育人途径和课外育人途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拓宽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育人的基本途径。课外育人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利用谈心对话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对于学生个别或普遍关心的问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谈心和对话,共同商讨,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效果。首先,谈心是解决个别问题和特殊矛盾的主要方式,又是获取思想信息的可考渠道。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限制,简便易行。教师与学生谈心关键是要真心诚意、平等待人、互相交心,发现有误解或认识有错误要当面解释清楚,事后不记账,不当作材料使用。其次,对话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师对某一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某一道理的方式。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尽量通过平等的商讨,把学生的政治热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把他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这种师生对话的过程,既是教师与学生民主、平等地商讨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
1.努力营造全员德育体系。动员全校建设积极参与德育工作,营造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氛围。首先动员全校行政干部积极参与到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中来,然后制定《徐东路学校教师德育规范》,鼓励并督促教师参与德育工作。
2.完善制度。首先着手修改《班级考核方案》,将考核时间向考核效果转变,鼓励班主任工作方法的创新。增加对班级日常效果的考核。制定《文明班级评比规定》,每月对班级一日常规进行评比,促进学校整体校风的好转。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班主任例会、班主任论坛、参加校外培训、听报告等方式,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加强对班主任业务能力的提高,加强工作方法的交流。本学期尽量组织一次与兄弟学校的交流。通过主题班会比赛等形式加强德育竞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
4.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幸福感。通过人文关怀、感情交流,构建班主任队伍的和谐氛围;通过制度倾斜,如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搭建平台等方式,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二、加强学生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1.以班级为阵地,以班主任为核心,情理并重,认真细致地搞好班级常规教育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在校不得迟到、早退、不能无故旷课,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戴校牌,不得佩带手机,不得佩带戒指、耳环、项链等装饰品,不得染发、烫发、染指甲、留长指甲等,男生不得留长发,任何时候学生不准抽烟、喝酒,不能进行营业性网吧和电子游戏室。
2.系统而有针对性地设计班会主题,充分发挥班会课的教育作用,使班会课成为学生人格心理和首先情操教育的主阵地。
3.组织行政干部和年级组长加强常规检查,并做到及时反馈,客观评价,使学生常规管理工作稳健开展。
4.开展系列月主题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貌、感恩教育和责任感教育和爱好公物教育。
5.继续办好中学生业余团校,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做好入团积极分子的培训和发展工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营造育人环境
1.发出《告别不文明行为》倡议书,开展校园文明标语征集活动、寻找不文明行为投稿活动和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字活动。
2.继续办好学部广播站,使之成为宣传学校的一个窗口和学生展示才华的一个平台,从而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3.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努力实现阳光一小时。
4.重视宣传工作,加强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校园网、学校宣传橱窗、学校广播站、班级黑板报、局教育网以及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让学生热爱学校,让社会了解学校,形成人人关心徐东路学校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短暂的,只有不断地锤炼和陶冶自己情操的人,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体现出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质。为了让孩子们愉快的度过一个充满困惑的青春期。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合作教学法”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教学法。其实,古已有之,现代有识的教育工作者也早有实践。今天在新课程学习方式改革的课题中我们又把它提出来,并应用到教学中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职业教育中德育合作教学的基本模式。
合作教学的目标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合作教学要突破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束缚,创建新的模式。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合作教学的前提,启发式和讨论教学是合作教学的主要手法。合作教学的基本模式有下列几种:
第一种是讨论式。所谓讨论式,就是学生在自学教材或某一次德育活动之后,与老师或同学之间展开讨论。论题可由老师提出,大多数应从学生找的“疑”中筛选出来。讨论有两种形式:(1)老师与学生之间讨论或辩论;(2)学生分组讨论。老师这时是讨论的组织者,也是讨论的参与者。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启发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每个小组不宜过大,以5-7人为宜,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发言(要规定必须发言)。讨论可以达成共识,得出结论;也可以不要什么结论,各人保留各人的意见。在讨论过程中可以争论,可以辩驳,也可以辩论。讨论式是合作教学的最主要教学形式。
第二种是交流式。所谓交流式就是与开经验交流会差不多,学生把心得体会、看法意见或对疑问的解答写成书面,作好交流准备;然后组织交流,先小组,后全班,既可推选代表,也可以自由发言。交流不作议论,更不作争论,各谈各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必须能“自圆其说”。老师的任务是在会前组织发言文章,会中认真听,会议结束时作启发性的总结发言,对有创新性的发言给予赞扬性评价,对不能“自圆其说”的意见指出其不足。可让各种意见并存,互相启发,绝不“导”向一个方向或一个结论。
第三种是评价式。评价式就是对讲课或某种德育活动课的内容、形式等各方面作出评价。如师生在自学之后,由老师或某一些同学主讲,然后由同学们对主讲的内容展开议论,作出评价;也可在举行某种德育活动后,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效果等各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时,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不要求取得共识,起到互相启发就行了。评价式可以先小组后全班,也可以直接在全班进行。交流式、评价式特别适用于职业教育中德育教学,且能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第四种是讲座式。所谓讲座式就是专题讲座,适用于对德育知识的介绍,如道德知识、经济知识、哲学常识、法律知识、政治知识等等。专题讲座可由教师主讲;也可请校外专家主讲;也可由学生轮流主讲,教师帮助他们作准备,帮助他们查找资料;也可由某一组学生集体准备,推举一人主讲。讲座式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扩大知识面。第五种是活动式。所谓活动式就是德育活动课,它包含德育活动和德育实践两方面内容。活动课有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作出安排。下面是可供安排的活动形式:
1.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服务等。
2.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
3.编小报,办杂志。
4.模仿电视谈话栏目,组织学生对世界、社会、校园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