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8 04:02:1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艺美术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在,愈来愈多的民族工艺美术在以市场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商品社会中丧失了原本的质朴和纯真。在功利主义的蛊惑下,在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下,它们的各种价值(特别是文化、艺术价值)正在流失。在这种局面下,原汁原味的民族工艺美术品种是否还能够流传后世?是否还能得到具有原创精神的创作发展?这都是令人担忧的。笔者对此尴尬处境从四方面做出了分析,试图以此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
一、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文化内涵、表达形式在当代的际遇
民族服饰(包括日常着装、节庆着装、礼仪着装等)形态受制于传统规范,也因地域和民族分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些独特的服饰除了具有继承传统和美学文化的延续功能及实用功能外,还有重要的标示作用——对外区分民族类别,对内表现本民族内成员间的关系,以符号的形式传达有关穿用者的文化信息——社会阶层与地位、年龄、有关社会功能与道德的性别角色、婚姻状况、地域、宗族、宗教、节庆时的专职功能、美化、引欲、幻化功能等。例如,哈萨克族的姑娘出嫁时,帽子的正前方饰有一排串珠垂吊在脸前,作为新娘的标志,要在婚后佩戴一年。而基诺族的未婚男子要在包头上饰彩色绒线球。侗族人在传统的祭祖仪式中,要全体肩披“伦织”以示不忘祖先。根据地域和服饰特点不同,瑶族又有“盘瑶”、“蓝靛瑶”、“八排瑶”等分别。
然而,当这些通常产生于农业经济中,由少数个体所构建的相对简单的“小集合”秩序,接触并融入到更为复杂而广泛的工业化社会生活后,以上提到的服饰文化表征功能就会部分瘫痪。在文化间的适应与同化过程中,人们有可能会主动抛弃本民族的外观标示,同化在大社会的主流文化里。
人们以服饰和织物为具体表现载体,把本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内涵以符号的形式表达于其中,通过感官的方式反映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但是民族内部的个体要设计出某一特色款式,使其内容与形式富含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并取得本民族内部的共识,从而取代或发展原有的传统款式,却是相当困难且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在有些民族中还会受到宗教信仰的制约。因此,少数民族的服饰款式一直以来是沿袭多于变化的。在当代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状态是难以维持的,各民族在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尤其是在旅游文化和环保观念的影响下,开始对本族服饰品在科技、美学、道德和仪式形态方面做出调整。在面料和材质的运用上不再只局限于传统习惯,工艺制造由手工单件的作坊式发展为大机械化批量生产,色彩搭配和款式调整更多考虑目标销售群体的审美需求。各种代表不同意义的美学符码被混合运用以达到视觉上的满足,从而实现交换价值。在商业价值的驱动下,原有的民族道德及仪式形态变得不再非常重要。
但值得说明的是,这些卖给观光客的产品和本族人自己穿用的传统民俗服饰还是有区别的。这些缺乏原创精神的产品本身就给广大的消费群体以视觉与意识上的误导,许多传统意识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这些新鲜而通俗的制品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也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经常作为收藏和装饰品被束之高阁,造成使用者与生产者之间缺乏意见的交流与互动,因此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在现代生活中的实用性能也得不到发展。
二、 宗教信仰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变化
虽然在封建王权的禁锢统治结束之后,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还继续履行着区分他族、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坚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职责,但在不同宗教精神的感召下,人们的生活面貌也不尽相同。如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各民族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依然对本民族内部生活有所保留,比方说在禁忌、联姻等方面,不会轻易受外族文明的同化,对于接纳异族人为本民族成员会表现出顾虑和抵触情绪。而在当代生活中,多数个体信仰佛教的满族人在以上方面就不会体现出统一的排异性,并在清朝以来的多民族杂居中不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目前,对于大多数民族来说,宗教已不再是指导精神生活的惟一信念,宽松的宗教信仰对民族文化所能起到的凝聚作用也日渐甚微了。当灵魂逐渐衰萎,肉体也会萎靡不振。从某种角度看,宗教力量的减弱解释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服饰和工艺制品的穿用不再重要的原因。
三、青年人对本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年轻人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他们的意见是不容忽视的。相比老一辈,年轻人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大众媒体和开放便利的交流环境下,各少数民族中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浸染在非本族的世界文化氛围中,经济、文化愈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愈是如此。发展下去,来自家庭、部族和宗教等有关民族文化教化的影响逐渐减弱,而来自外界的影响正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很多以手工艺见长的工艺美术种类面临失传。
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民族工艺制品和生活用品由基于使用或寄托情感等而为自己和亲友制造的非功利性目的,逐渐演化成为实现交易利润而生产,不但价格昂贵,在传统质感和人文情怀的意义上也显得粗糙而冷淡。青年人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也许只会在重大的节庆场合以购买或租借的形式使用传统工艺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方便而且便宜的现代化工业产品。另外,许多事实证明,年轻人改用现代化工业产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认为使用这些流行的现代化物品能够说明自己在文化和经济层面上的进步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将会逐渐忽略文化的传统层面,当传统层面和目前所倡导的创新氛围无法协调一致时,在成长中对外界文化已适应或被同化的新一代更倾向于舍弃传统工艺美术品仅存的实用价值,但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承认它的文化价值。学者认为,这个过程通常会变成民族工艺美术的现代化特色。
成长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萌发于当时具体生活的民族工艺美术品,在当代的生活中渐渐远离了曾经创造并使用它的族群,由日常用品变成了现在的奢侈品被归类到欣赏陈列品之中,它也就失去了曾经滋养它成长的文化养分和环境,必然会失去鲜活的生命气息。
四、消费群体对于民族工艺美术品的态度
消费民族工艺美术品的群体往往可以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少数个体组成的有意消费群体——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收藏民 族工艺美术品除了满足审美需求外,还用于深入了解和研究所感兴趣的文化特质。他们通常在购买之前对该民族的文化就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所要购买的商品相当挑剔和谨慎,并在取向上有独到之处。这部分消费者往往不满足商店所提供的旅游纪念品,而更倾向于向当地人购买留为自用的“真正传统样式”的制品。
多数个体组成的无意消费者——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都会对少数民族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和模糊的形象,通过媒体了解或亲身观光游览对这些印象加深或调整。因此,他们所了解的讯息、形成的概念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以及观察感受的角度有关。对于喜爱少数民族工艺品的大众来说,他们更多地是被这些制品绚丽的外表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所打动,很少有人会在欣赏和购买之余去深究它们的文化涵义。所以可以称这些广大的消费群体为“了解异族文化信息的被动者”,他们会乐于接受市场所提供的样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更倾向于自己的审美偏好,而不太注重是不是“真正的传统样式”。反过来,这些占多数的无意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又会在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影响工艺制品的形式风格。这也就是传统似乎正在模糊中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了。
五、结语
其精湛的技法,完美的艺术和独特的风格而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发三十年以来,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工艺美术品如何在新时扬光大?现结合陶瓷行业的实际,就工艺美术品的创作,谈点我粗浅的见解。随着企业走向市场,企业的兴衰存亡直接取决消费者对产品的取舍,这就决定了传统工艺美术品更要贴近生活,适合消费特点,为广大用户所接受、所喜欢,使创作的新品在市场上有生命力。
例如:以前宜兴彩陶工艺厂设计的“陶瓷落地衣架”;,以家庭日常用品为创作为课题,以孔雀开屏为造型,黑中透亮的釉色为装饰,使其成为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产品,投放市场历经十年而畅销不衰。由此可见,“需求是新品之母,市场是新品之父”;,创作新品必须“定向设计”;、“定向开发”;,把实用与艺术结合起来,把功能与形式结合起来,反映到新品的内部和外部。将创作设计与市场相结合,在于构思。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是被忽悠了”,但几天后看到实物的时候,他却不这么想了。“盒子一打开的时候,我确实被震了!”其实老白也说不清好在哪,但瓷器一拿出来他就觉得不是件俗物,釉色细腻又富有变化,造型设计独特,传神而且极富美感,底座有制作者的签名。老白意识到无论能不能升值,妻子买回来的都的确算是精品。
当代工艺美术品市场渐热
早在翰海2007年秋季拍卖会上,当代工艺美术品专场首次与历代古玩同台竞拍,捧场的藏家们就为95件作品砸下了5100多万元,一件现代的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更是拍出1344万元的天价。除了其所用鸡血材料之大、血色之纯正饱满难得一见外,还在于国家级雕刻大师牛克思的巧夺天工。这样的结果也让人注意到,现代工艺品有一批实力不菲的收藏群体,而这个群体一直是被拍卖市场所忽视的,在民间交易的各类当代艺术品,比如瓷器、紫砂、漆器、织绣、竹雕、木雕、砚台等也在逐步上涨。
“厚古薄今”是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收藏理念。收藏者拿到一件东西,先要看年代是否久远,够不够年份,对所谓的“新活”则不屑一顾。 如今收藏界已经意识到这一“短腿”,这样的理念转换,也在古代艺术品投资资金门槛逐年推高的压力下逐渐坚定和成熟。
随着古瓷特别是官窑瓷器在市场上流通数量日渐稀少,部分藏家开始转向现当代名家瓷器,引导一批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作品价格不断攀升。
大师级精品收藏潜力巨大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的作品一般是1万元一件,现在则达到了30万元以上;工艺大师秦锡麟1993年3000-4000元1件的瓷器,目前升至15万元左右。现当代瓷器一些精品每年都会增长50%-80%。一级市场上如陆如、戴荣华、李菊生等大家的作品几乎达到了持币待购的程度,先前的收藏者无一例外的成了最大的获益者。
随着工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传统工艺美术品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符合市场需求。想要使传统工艺美术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就需要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传统工艺美术品进行优化创新,从而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长久发展。
1传统工艺美术的特征
传统工艺美术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使用传统生产方式的手工作品,也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物质材料、工艺技术所进行的人工造物以及相应的制作工艺和手法的总称[1]。传统工艺美术是劳动人们的智慧结晶,也是文化素养和民族特色的体现。传统工艺美术在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影响下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特征:
1.1传统工艺美术的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在蕴含的各种因素的和谐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传统艺术美术工作者对“和”与“宜”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使外观形态与精神内涵、实用性和美学性、材质工艺和意境营造的和谐统一得以实现。
1.2传统工艺美术的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更重视伦理道德上的感化,因此,工艺美术品使用过程的感官愉悦以及审美需求也需要在伦理道德规范下得到双重满足。由于这种伦理道德要求已经深入每个工艺美术工作的骨髓,使中国传统工艺产品含有不同特点、寓意,通过体量、造型、纹饰、色彩都象征性的表现伦理道德规范,这也导致宫廷或者文人的工艺美术更多追求对伦理道德观念的象征性表现,使得工艺美术品的物用功效受到较大损害。而民间工艺美术多数都是生产者以自身功利为根本进行设计,更具有活力与物用价值。
1.3工巧灵动性
中国传统美术重视工艺加工技术的应用,通过不断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掌握工艺美术中蕴含天然去雕饰的工巧性,以及精工细作的工巧性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工巧追求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审美理想境界。与此同时,传统工艺美术的思想是心物合一,传统工艺美术品造型和装饰也通过S形的结构范式将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充分体现,使传统工艺美术品在规范工整的基础上,显示出无限的变化和空灵活跃之美。
2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
传统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技艺传承,富含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民族特色,也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门类包括冶炼、烧造、编扎、木工、织染、雕刻等多种形式,每种工艺又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烧造工艺包括玻璃器具、陶瓷制品;织染工艺包括刺绣、印染、织锦和地毯等多种门类,织染工艺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普及度最高;雕刻工艺是通过对牙、石、玉、骨、竹等材料进行雕刻的工艺;木作工艺则是指传统手工家具的打造。传统工艺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大多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美术品,过去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是销往国外市场,在国内市场也是只是领导层面当做礼品而已,在改革开放以后,工艺美术有了属于自己独立于其他文化的社会地位,过去工艺美术只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艺美术也拥有了巨大市场发展空间,不仅形成了高中低档三种不同的市场结构体系,同时工艺美术的实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现今工艺美术品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不仅高、中、低市场具有相应的工艺美术品,综合艺术品市场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会更加繁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带动,也需要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设计人才队伍,提升工艺美术的创意性、创新性,通过对原材料的巧妙应用,实现能源的节约的同时,使原材料的艺术价值充分发挥。现今,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是现今工艺美术的创意创作的一面鲜明旗帜,也是引导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主流人群,但是相比老艺术家引领而言,我国中青年力量储备虽然名气较低,但是也在用属于他们的思维、理念探索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主流,同时工艺美术专业人才也在不断涌入到传统工艺美术市场,成为探索传统工艺美术的又一批生力军,也是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动力。
3传统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建议
3.1要以千家万户的需求为主攻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物品的购买行为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这也使得现今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必须从远离人们的思想中走出来,接近人们的生活,寻找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从而使传统工艺品更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人们所喜爱,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例如,陶瓷的首饰、青花瓷样式的书签等更贴近于人们生活的传统工艺品,在保留原有的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传统工艺品的实用性,这种有机结合不仅需要在形式上也要在功能上得以体现。
3.2要从缺陷上寻找突破,搞好艺术品创新
构思是传统工艺品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决定设计与市场结合的最重要的想法和意见。想要使传统工艺品得到市场的认可,首先就需要寻找传统工艺品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完善,通过解决传统工艺品在装饰、造型、功能创新中存在的劣势与不足。在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找不到问题那就是最大的问题,每个产品设计想法在最初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能结合市场的发展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产品在最后上市销售的过程中就无法真正抓住人们的购买心思,造成产品无人问津的现象。因此,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学会对自己设计的产品“吹毛求疵”,其次通过意见调查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通过不断的设计改进,使最后设计出的产品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3.3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上下功夫
每个艺术流派都有属于自身的特色和风格,想要谋求发展最为有效就是将多家的艺术精华融为一体,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提炼,使最后所形成的工艺美术品成为一种新的艺术。陶瓷作品在市场上深受人们所喜爱的原因,就是将纂刻、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并形成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现今社会中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发展创新就需要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刺绣、插花等寻求创新的灵感,将设计思路拓宽,形成新的设计思路。
3.4要在立足内涵,在提高魅力中寻找课题
在传统工艺美术品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产品的设计,使所设计的产品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例如,现今生活中日用陶的种类较多,如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今陶瓷工艺品生产设计师研究的主要问题,因为每个地方陶土都有较大的不同,例如宜兴的陶土都含有着色氧化物,所以针对这一特点可以在制品的色泽上下功夫,使产品外观更具现代风格,通过外观造型的精细设计,从而使陶土制品可以与瓷器相比肩。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精美设计是直接决定产品在市场的初始地位,而其设计内涵是决定产品魅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发展首要工作就是将创作思路拓宽,这不仅需要是传统工艺美术发展需求,也是时展的必然选择,想要使传统工艺美术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产品设计人员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设计,同时将每一个设计的产品都进行不断的修正,从而使所设计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符合时展的要求,扩大市场占有率。
一、宫廷工艺美术品
它一般指历史上皇室或上层阶级所欣赏、使用的工艺美术品。主要品种有日常实用的陶瓷、家具、印染织绣,和介于实用与欣赏之间的料器、内画壶等,也包括纯欣赏功能的玉器、景泰蓝等。宫廷工艺美术品的最大特点是富于装饰性、精工细作和不惜工本。对于这类工艺美术品的获取,历史上统治者一般采取如下三种方式:一是在首都设生产机构,从各地选拔良工集中于京师进行生产;如唐代的少府监、明代的果园厂、清代的造办处等t这种方式受政治的影响大,一般以都城及邻近地区为生产基地,因此它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第二种形式是在地方设立官办机构,生产或监督生产所需器用;第三种方式,则是由宫廷在已成形的某类工艺美术品中心产地进行定制或采购成品。后两种生产形式受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很大,产地往往随着经济、文化重心的迁移而迁移,因此它们属于本文的重点讨论范畴。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重心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南移:第一次自北南移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是在唐代中叶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第三次就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时了。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南方长江流域逐渐取代北方黄河流域,成为了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之地。
受到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态势的影响,自唐代中叶以后,手工业生产中心也自然地逐渐转移;南宋时随着政治统治中心――都城的南移(由今开封移至今杭州),南方的手工业愈加发达,富裕市民阶层的出现及其旺盛的物质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城市手工业的繁兴;明代时,出现了以景德镇、苏州、南京等城市为代表的江南手工业中心。
下面先来看宫廷工艺美术品生产的第二种方式――由统治者在地方设立官办机构,生产或监督生产所需器用的方式:一股说来,统治者会考虑选择那些发展条件较好、本身已有扎实根基的工艺美术产地来设置官方机构。因此,元代统治者在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并自此至明清,景德镇始终成为中央宫廷用瓷的主要产地。同样,自元至清,中央王朝均在丝织业发达的南京设立了官府织造机构,官营皇家丝绸用品的生产,这也促进了“云锦”生产工艺的长足进步。可以留意到的是,景德镇和南京都位于长江流域地区,这自然与元代至清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南移、当地手工业十分发达密切相关。
第三种宫廷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形式,是由朝廷在自然形成的工艺美术中心产地进行定制或采购成品。宋、明以来江南手工业的繁兴,吸引了统治者源源不断地从这里采购器玩。明代王世贞《觚不觚录》载;“今吾吴中陆子冈之治玉……比常价再倍。而其人至有与缙绅坐者。”明神宗定陵中“子冈”玉的发现,就是皇室从苏州选购玉器的明证。
清代建立以后,在江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手工业区。兴起原因除了珠江三角洲本身物产富饶以外,与它靠近东南亚、又成为清前期唯一对外商埠也不无关系。比如清代初叶,贵重木材仅由广州一地输入,广式家具因此占据天时地利,从而迅速繁兴并最终取代了苏式家具的地位;又因为处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前线,广式家具常常在造型、装饰上受到西式影响,其异域风格也引起了清代宫廷的极大兴趣;他们每年从广州采购大批西番莲纹样的家具,以装饰宫廷尤其是圆明园中的西式建筑。
而自以后,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迅速发展为另一个新兴的工艺美术产地。由于同样物产富饶和受到中外交流的影响,上海一旦崛起,发展就格外迅速。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江南其他城市的工艺美术生产、经营单位纷纷到上海建立分部,甚至干脆将总部迁往上海,前者如杭州的“王星记扇庄”,后者如苏州的“周虎臣笔墨店”。经济、文化发达,良工麇集,产品优良,因而清代晚期的皇家也开始在上海订购玉雕、绣衣等宫廷用品。
文人工艺美术品是古代工艺美术品的另一个大类,其欣赏与使用对象主要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的审美观直接影响到其艺术风格和原料选用。一般来说,文人工艺美术品多采用竹、石等朴素质材,艺术风格常常清新脱俗,摈弃富贵气象;其类别主要包括砚台、毛笔、墨锭、紫砂壶、笔筒、镇纸等与文房生活相关的产品。同许多宫廷工艺美术品一样,文人工艺美术品的主要产地也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逐渐转移的过程;而自南宋直至清代,传统文人用品的生产几乎都集中于南方。
以砚台为例:明清时期四种最有名的砚――广派、徽派、吴门派和文人派砚都出产于长江流域以南。端溪砚石自唐就开始开采,广派的产生自有其历史渊源;徽砚的闻名除歙石的出产外,又受到当地精细木雕、砖雕的影响,风格独特;吴门派则以苏州的顾二娘为代表,其夫家四代制砚,而她最终成为苏州有名的琢砚艺人;其侄顾公望则在康熙、雍正时被召至清廷制作御用砚。再看“文人砚”,明末清初江南文化发达,文人麇集,一些文人如高凤翰、纪昀、沈石友等直接参与了砚的制作(或进行设计,或亲自动手琢砚),风格鲜明的“文人派”砚雕艺术由此形成。而在北方,虽唐宋时期也有名噪一时的澄泥砚和洮河砚,但前者因战乱导致技术失传,后者则因难以开采,明清时期皆已湮没于世了,南方就独揽了名砚之出产。
又以笔为例,从隋唐直至宋代,均以南方安徽宣城所产毛笔风行天下;南宋理宗时,徽州知府以“汪伯立笔”、“澄心堂纸”、“奚廷墨”和“羊头岭旧坑砚”作为“新安四宝”进献朝廷,可见安徽新安地区文人产品的兴盛。南宋时政府偏安杭州,政治,文化中心逐渐以浙江为重,至元代时“宣笔”逐渐被“湖笔”所代替。地点虽转换了,但产地仍然在南方。
此外,“文房四宝”中墨的生产,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前主要集中于扶风、易水、潞州等北方地区;而安史之乱导致大量北方墨工南迁,制墨中心由此南移,河北易水墨工奚超、奚廷南迁到微州,成为徽墨创始人,自此奠定了徽墨雄踞天下的局面。再有,与文人文房生活同样密切有关的笔筒,也多产于江南,明末至清代以嘉定和南京的竹刻最富盛名。
文人工艺美术品的发展,根系于南方发达的经济和文化。这类工艺美术品不同质材之间往往相互影响,在技艺上彼此借鉴和渗透,同时还受到其他艺术形式――书画、建筑、雕刻等影响。如吴门派砚雕就与吴门地区的书画、玉雕、砖雕等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同时也深受金陵与嘉定竹刻的影响,由此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歙砚与徽墨雕刻则与当地木版印刷业相互促进、并肩发展,同时还受到了“皖南画派”的影响。因此在明清时期,文人工艺美术品形成了一个彼此声息相关、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工艺美术品的分布除了受自然地理因素如气候、地形、出产等影响以外,还要受到历史地理的影响,就是说,其分布总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人文内容相关联。许多工艺美术品产地所经历的历史变迁,又象一面独特的镜子,反过来折映着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工业技术史》,祝慈寿著重庆出版社。
2黑龙江省煤雕工艺品生产企业规模状况
黑龙江煤雕工艺品生产的企业从个体作坊式的从业者,发展到具有规模的大、中型企业十分迅速。从解放初期的辽宁煤雕传入黑龙江以来,黑龙江煤雕工艺品基本以个人家庭作坊式制作为主。工艺品从题材种类到生产数量都规模较小。随着黑龙江省发展文化大省策略和旅游业的发展,逐步出现了鹤岗奥兴煤雕有限公司等一批较大规模的企业。奥兴煤雕有限公司是鹤岗唯一一家生产煤雕、玛瑙工艺品的公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曾参加黑龙江省哈洽会、黑龙江省第九届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七台河神韵煤雕有限公司、依兰中煤龙化矿业公司也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后来又发展起来的七台河市永正煤雕艺术公司的煤雕工艺品也十分具有潜力。黑龙江省煤雕工艺品的开发与制作,已经从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转型成为正规的具有研发、市场推广能力的艺术品加工企业。他们推动了地方的文化艺术品、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成为地方城市的文化亮点。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平台化教学模式;工艺美术品;专业创业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秉承传统,力求创新,搭建传统工艺和现代产业的桥梁,寻求工艺品创新设计方法,突破工艺品廉价低质瓶颈。构建工艺美术大师、工艺技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学团队;以“两个中心”为教育创新平台,开展以展会友,以赛促学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教学改革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探索,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强调动手和动脑结合,设计与制作并重,学生培养差异化特色明显;在工艺美术品工作室开展工作坊式师徒制教学,老师教学生,W长学姐带学弟学妹,工作室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强调学生设计作品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自觉商品意识,以市场导向来评价专业教学水平,社会服务成效显著;采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真实项目导入法等递进式实操演练,与行业企业互动紧密,在“产、学、研”方面开辟了特色发展道路。协同创新――搭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平台教学模式。
义乌工商学院工艺美术品专业充分利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战略先行区的时尚创意产业资源,深化工作坊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获得全面提升;继续依托两个中心、市场和行业企业资源,构建一个产、学、研的旅游工艺品通用型研发平台;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市场运作,树立一个全国的旅游商品品牌,实现专业的内涵发展。
一、协同创新――搭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平台教学模式
(一)平台化教学模式。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工艺美术品设计依托“政校企研”协同创新的创意平台,集聚整合市场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协同创新平台,引工艺大师进课堂;13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学生参与完成与大连工业大学签订本科和专科校际交换生协议,实施学分互换,实现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平台优势互补。
(二)建立教学资源库。充分保证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及综合性,满足符合市场的综合型、实践型人才培养需求。引进企业专业技术精简人才,授予名誉导师,为学生实训课程提供生产一线的技术指导,与校企合作企业共享创新技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二、校企合作――共建“工艺美术品设计”创新创意教学链
(一)依托产业背景。建立工艺美术品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对外开展设计服务,积极引进企业商业项目及各种竞赛项目。累计承接项目20余项,累计获得省一类竞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10人次;获省时尚饰品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1人次,入围奖3人次。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从通识技能项目、实战演练项目、比赛项目,到企业真实项目逐层推进项目化教学。
(二)深化项目化教学。工艺美术品设计方向与新光集团建立订单班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课程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对接,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新光饰品研发中心及礼品事业部等相关部门实习就业。专业课程《金属工艺品设计》、《时尚礼品设计》、《竹木工艺品设计》、《工艺品包装设计》与企业的设计生产紧密结合,以项目化教学模式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导入,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逐步形成旅游文化产品专业教学链。
(三)创新学徒制改革。为使学生能够掌握行业内先进技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方向与科技创新企业义乌市3D打印中心共建紧密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专业技能训练与3D打印设计制作技术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与市场接轨,为义乌工艺品产业转型提供储备力量,为地方旅游文化产品企业提供设计服务,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共享企业平台资源及技术支持的同时,工艺美术品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校企一体双导师授课,铸就就业梦。学生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校企合作项目,也可以接触社会服务订单,组建项目团队,设计项目计划,完成项目设计及制作。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独立的面对客户,接触市场,了解行业的动态需求,有效解决了“学而无用”的困惑。
三、“一米市集”――助推“工艺美术品设计”创意项目孵化
(一)专业创业--特色化双创教育。在我校特色创业教育的良好基础之上,推进创意创业教育,以专业创业带活创新设计。工艺美术工作室坚持以匠人之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义乌非物质文化遗产。筹建“一米创意市集”,深入佛堂古镇、上溪桃花坞等义乌市周边镇、街道,活跃在义博会,旅博会、森博会等平台。旨在搭建开放的创意分享平台,活跃了文创氛围。工艺美术品设计工作室学生可自行筹建项目,完成设计制作。设计成品由校协同创新平台以“一米创意市集”为文创品牌,在展会,校园集市、周边镇、街道等区域售卖。形成以销售设计实物及设计创意等为主要专业创业模式,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鼓励引导学生变学校 “上课”到“创客”。
(一)“一米市集”―孵化学生双创项目。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一米创意市集”以推动本土原创,服务地方旅游文化为落脚点,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本地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工艺美术大师为师,以传统匠人为师。设计具有地方性,独特性的旅游文化产品,助力佛堂镇古街品牌文化推广及上溪桃花坞桃花节,以专业创业服务地方旅游产业,其中13级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章小丽《义乌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分析》成功申报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
结语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作为浙江省内为数不多的专门针对工艺美术品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以义乌的市场需求及产业转型为导向,不断深化工作坊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及区域建设服务,不断的探索,逐步形成“产、城、人、文”融合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品设计教学思路,构建服务地方的平台化工艺品美术品设计模式。
参考文献:
我国从19世纪70年代便开始了残疾人的特殊教育学校,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20世纪80年代,又开启了残疾人高职特殊教育历程,并且不断地研究深入,在教育模式中寻找最有效的教育制度。我国听障生高职教育学校建立了大约15所,并且这15所里听障生学习的专业都包括了工艺美术类别专业,但在相关工艺美术品设计的专业学习中,听障生存在较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加强对听障生这方面专业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1 工艺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听障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中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降低了他们的听课学习效率,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学业发展,其实绝大部分原因就是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育阶段出现了一些制度上的问题。首先就是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楚,造成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人才具有的技能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还有就是专业、教学内容、方法、师资、评价等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听障生在学习阶段不能清楚地了解教材的内容,学习效率下降。
高职特教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工艺美术品设计的高等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听障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能够顺利地和其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实现他们人生的价值,帮助他们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所以这个专业的设立对听障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这个专业的教育,加强对教育制度更加深入的研究,找到更好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听障生提高听课的效率,实现他们的平等、参与、共享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解决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我国高职特教教育方面、听障生心理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找到正确的解决措施,完善教育的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听障生的教育制度与正常学生的教育制度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找到听障生适应的教育手段非常的重要,听障生缺少听觉信息摄入的通道,并且抽象及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对于专业教学来说,听障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殊学情特点,而这些学情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预计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的顺利完成。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不能像面对普通学生那样尽情地表达,所以如何将自己的想法和知识全部传授给听障生成为教师在教学上最大的困扰,所以就造成了教学制度上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听课的效率。对于艺术类的听障生来说,将知识组织成逻辑结构缜密的系统理论,可以实现有效指导教学方法的改进,所以将其构成逻辑结构可以简单地使用好、坏、中性这三种来表达,有助于逻辑结构能够简单直观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了解知识,提高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属于一种科学的指导手段。但是对面更加复杂的状况,这种教育的手段就不能使用了,不仅可能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会引发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听障生听课效率的提高。所以这时候可以应用将每一个内容的要点进行同级别关系的罗列,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明白。艺术类听障生在自我解决问题方面欠缺自主的意识,所以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出不能自主的学习,愿意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全部都跟随着教师的脚步走,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遇到问题不能自己解决,第一个反应就是找老师,没有变通的意识,所以这种现象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听障生学习的障碍,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改革一下自己的教育制度,听障生为什么自主意识比较薄弱呢?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比较溺爱,什么事情都会帮助他们完成,没有给他们自己锻炼的机会,还有就是听障生属于弱势群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无疑收到了来自家长的呵护,使得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不会接受较多挑战的机遇,导致他们在解决问题方面缺乏自主意识和能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有问题就会找老师,完全不会自己动脑解决,并且在教育制度当中也没有完善的教育方案,不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去挑战各个困难,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局面。这主要的问题还是教育制度上的欠缺,不能更好更有效地引领听障生的发展。
3 听障生心理问题分析
听障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制约和阻碍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时的情绪和情感、兴趣、信息、意志力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听障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就是在阅读理解、计算、分析、思维、表达等能力方面都明显比较低,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是特别理解并且不很关心,理性地分析和表达能力欠缺;并且在交友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心理单纯,对交友有时缺乏全面的认知度;对学习没有自信,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听障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首先对学习生活没有激情,学校学的东西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学校多媒体功能教室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听障生的需求,阅读室的阅读范围比较窄,针对性较弱,不能充分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无法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还有就是学校对于听障生的学习成绩过于重视,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一般的学校都是封闭式的规模,听障生在与正常的学生交流沟通次数比较少,不利于学生的正常交往活动,特别是和健全师生的沟通较少,导致听障生在学校的情绪越来越低,慢慢地就会出现厌学的心理,还有就是教师在上课时用的教材和教育的方式不适用于听障生,忽视了听障生的听课效率,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并没有给他们讲解清楚,造成了他们在上课时候非常吃力,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和教师不能及时地察觉到听障生的听课问题,教材存在陈旧、过时等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导致教法单一,不能有效地提高听障生的听课效率,影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就是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方法应用的不正确,直接造成了对他们的影响,在教育孩子成人的过程中,忽略了孩子成长的问题,将孩子送到学校,甚至是不闻不问,导致孩子在学校枯燥的生活中,渐渐地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心理方面承受不了巨大的差异变化,就会变得越来越孤僻、任性、出现许多的不良品格。
4 思考与建议
陶瓷工艺美术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艺术类型,它拥有实用、技术细腻和美观大气的基本特征,非常注重对美术形象特征和技术特征的有机融合。
一、陶瓷工艺美术作品的美术形象与技术特征分析
陶瓷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单纯艺术品,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美术实用性,而且这种实用性已经渐渐成为我国陶瓷器的主要功能之一。可以讲,陶瓷工艺美术作品不能丢失它的实用性,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陶瓷品,它的制造工艺准则都是“美观、实用、经济”。陶瓷在我国历史悠久,从古至今都服务于人们的生活,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陶瓷制造工艺也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色,例如我国“陶都”宜兴的精陶、彩陶、均陶,我国“瓷都”景德镇的釉下青花陶瓷等等,都是已经占领了国际市场的重要陶瓷工艺美术产品。如何鉴定陶瓷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实用性”关系?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陶瓷品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改变,谈到陶瓷工艺美术作品的这两大特色就不得不分析它所展现出的美术形象特征。在其生产过程中,包含着极高的艺术成分,但是技术并不等同于艺术,因为艺术拥有其强烈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发挥成分,所以应该正确理解陶瓷作品的美,它应该体现在题材创作设计的构思方面,也包括对材料的运用和对艺术创作技巧的发挥上。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壶为例,它外观美观,且具有重要的实用性,能和金银搭配,单独摆放也独具艺术特色。它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的巧工、巧形与巧色表现。从外表来看,紫砂壶的造型非常奇巧,体现出一种俊而不俗的风格。从整体工艺处理来看,它在视觉美观与触觉舒适度上也非常到位,基本兼顾了工艺美术品应有的艺术趣味性和它附加的实用功能性;所谓巧色就是利用紫砂泥的天然色泽来突出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所体现的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术艺术美感;最后是巧工,宜兴紫砂壶运用到了雕、镂、塑、捏等工艺技巧手法,每一步工艺的的细致到位才让作品整体艺术效果达到形神兼备。如此美轮美奂的陶瓷工艺美术作品配合金银配饰就更显它的绚丽多姿,非常符合紫砂壶自身的艺术价值品位。可以讲,这种传统艺术配合高档材质的工艺美术作品创作,将陶瓷的那种天然美感和人工美感浑然一体,凸显了作品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美术形象特征[1]。再以景德镇的青瓷水罐为例,它在美术设计上就运用到了荷叶作为主体,整体水罐所采用的是影青的青瓷釉,给人一种清澈如玉的工艺美术美感。在水罐侧面点缀了红色的荷花花蕾,它在飘逸的荷花池边荡漾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可以见得,整个作品在主题意境方面渲染到位,展现了作品主体清新脱俗的自然美感。同时在美术美感以外,还充分凸显了工艺与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这说明设计者在构思每一件作品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底蕴,它也寄托了作者深厚的美好愿望与情感取向,需要鉴赏者反复品味,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工艺之美和技术之美,进而潜移默化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准[2]。
二、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与特征鉴赏
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作品在我国具有极其特殊的艺术地位,它在近现代工业产品博览会上屡获殊荣,这说明它在美术形象工艺与技术工艺方面展现出了很高艺术造诣,值得人们去深入鉴赏研究。花鸟题材粉彩瓷美术工艺品依附于陶瓷造型而存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特别是强调自然审美价值观念,它的花鸟题材美术工艺也十分细腻。从其造型创作及工艺选择上来看,它属于我国陶瓷工艺美术范畴。1、花鸟题材粉彩瓷的造型特色花鸟题材粉彩瓷是景德镇陶瓷美术工艺中的一绝,在陶瓷造型上,它采用了花鸟粉彩艺术进行多元化设计,其本身所展现的独特效果给人传达的正是一种和谐、平衡、韵律舒缓等等传统文化美感,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它对于粉彩瓷的装饰效果已经超过了其它陶瓷工艺美术之于陶瓷本体造型的搭配效果。因为从观感上来看,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细腻和造型多变,而且它的造型与装饰形成对立统一标准,是相辅相成的完整共同体,协调性十足。整体来看,它的造型特色也是紧随时代特色变化,打破传统的,拥有着强烈的当代气息。2、花鸟题材粉彩瓷的物质形态特色从物质形态建构来看,花鸟题材粉彩瓷更加注重造型形态的改变,它基本沿用了我国康、雍、乾三朝皇帝所青睐的艺术造型,例如古朴的花瓶、瓷板、杯碗等等,其中的花鸟图案寓意吉祥如意。某些特殊的花鸟粉彩艺术装饰强调花鸟祥瑞,意趣相当浓厚,这与传统中国画工笔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透露出传统的中国文化气息。以景德镇陶瓷美术工艺品大师张景寿的作品《富贵长春》粉彩碗为例,它就运用了绘画形象非常生动的百鸟图,其绘画工艺相当自然逼真,象征大富大贵、大吉大利。在整个长春碗上所采用的是手工绘制花鸟纹路,并采用陶瓷与手工绘画协调处理方法,造就了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作品中难得的精品[3]。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陶瓷工艺美术作品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形象特征,它代表着我国优秀独特的传统文化,也象征着前人智慧的伟大结晶。而在现代,陶瓷工艺美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上又登上了新一级台阶,它对主题、造型与技术的突破将人们的审美意识及理念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也为我国陶瓷艺术领域开辟了新天地,这是非常值得发扬和鼓励的。
参考文献
[1]傅华中.解析陶瓷工艺美术作品的形象与特征[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3(7):66-67.
民间工艺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分量一抹,加之党的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将文化战略列为国家整体战略的一份子,由此可见,我国政府部门对于文化产业还是相当重视的,民间工艺美术隶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其受到政府庇护也是无可厚非。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扶植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密切关注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成长进步,大力鼓励倡导文化创意产业,努力实现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伟大复兴。
一、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涵义特征
所谓民间工艺美术,意为在历代劳动人民的成长追求下,为满足某一种生产生活需求,他们运用自然事物、借助手工,创造并用手工制作出一种美妙的工艺品,意在满足人类基本的生产生活,然而意料之外的是,这也是生动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民间工艺美术又与书画类艺术全然不同,它们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有时还象征着某一意义或时代要求,故而民间工艺美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受广大民众喜爱和青睐的。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种类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总和,这些工艺美术品以其自身独具的价值优势,鲜明展现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品独具的价值魅力,也满足了现代社会人类的一种“怀旧”需求。关于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具体特征,可以分为这几点来阐释:①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产业形态相对来说较为特殊。民间工艺美术产业与普通产业不尽相同,它跳出了其它产业的形态怪圈,反倒是以一种精神诉求的方式试图去满足和变革人们的知识结构、消费心态,主要是满足客户心中的精神诉求,它的科技含量虽不及现代消费品,可它的产品文化含量却大大超出所想;②民间工艺美术产业有区域的限制。每个地区区域的特色产品不甚相同,民间工艺美术品同样也是如此,它们跟随着时代的脚步流传,同样在特定的区域内茁壮成长,所以民间工艺美术产业挟有强烈地域特色也不足为奇;③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分层化发展的趋势愈来愈鲜明。民间工艺美术品的消费者与普通消费者不太一样,它们不单只会考虑该艺术品自身拥有的价值,更多的则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购买产品,其消费群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绝对富有的阶层群体,二是中高级别的白领或收入颇丰的工作者,三是纯粹的爱好者,由于各个消费群体的对艺术品别样的购买欲求,所以民间工艺美术品消费者分层化的现象愈来愈明显;④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生产规模不大,且存在一定局限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品几乎都是“家庭制作”,小作坊的生产模式限制了该类产业的延展扩大,加之民间工艺美术产业与现代工业差异较大,所以要想推进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民间工艺美术产业旗下产品存在的弊端问题
1.产品创新意识不够,有些产品做工粗糙
当下,我国国民的整体欣赏水平、收入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广大受众对民间工艺美术品及产业的要求也更加严苛、多样和个性,所以为了满足广大受众的心理需求,民间工艺美术产业要致力于开发特色产品。然而现实情况是,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产品创新意识不够,更甚者十分薄弱,加之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一些民间工艺美术企业不得不放弃“原创”,为求经济效益盲目从流,片面降低产品成本甚至不顾产品的做工情况,使得有些产品的做工过于粗糙,根本达不到产品质量标准,无形中降低了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产品竞争力。
2.市场开阔力量不足,造成产品销售受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市场范围局部上有所延展,但整体上市场开阔力量仍显不足,造成工艺美术品的销售受到限制,究其原因,除了产品的制作粗糙、创新意识浅薄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一,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定位有失水准,不少民间工艺美术品与旅游商品同日而语,但旅游产品所在的标准根本无法与民间工艺美术品相持平,所以民间工艺美术品在此环境的影响下自降身价,限制了其背后产业的扩大;第二,民间工艺美术品的产出地点相对闭塞,基本上都产出在一些小地区,而这些地区缺乏优秀的营销人才,导致民间工艺美术品的销售受到重重限制。
3.技艺人才极为匮乏,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相信不少读者都十分清楚,掌握传统优秀技艺的人才要么年过半百,要么已经离世,整个民间工艺美术产业遭遇到后继无人的弊端问题,抑或专业素质不高。据笔者了解,四川地区的绵竹年画这一传统文化技艺,娴熟掌握此项技艺的老人数量稀少,仅存的老人年龄也近古稀,再加上该工艺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率偏低,所以此项文化产业的技艺人才极为匮乏,当然,这只是众多文化产业中的一种,其它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同样也面临着同样问题。此外,一些民间技艺人才虽然会制作某些工艺产品,但其并不具备完备的技艺素质,加上文化水平偏低,所以他们在流传该手上技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技艺流失的问题。
4.产品保护机制缺失,政府支持力度不大
我国曾专门颁布过《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这一文件,其中明确要求地方企业和政府部门保护并发展当地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然后在条例的实行过程中却命途多舛,难以奏效。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政府企业缺乏保护监管意识,把文件中提出的条例要求不当作一回事儿,导致一些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处于一种无法可依、无政策可循的情状;另一方面,有些销量较好的工艺品被大量仿制,直接侵害了某类工艺品的著作权与经济效益,还扰乱了整个市场的产品秩序。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对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扶植力度不够,投入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这也是阻碍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一大弊端问题。
三、推动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加大工艺美术品的保护力度,发扬文化
要想有效推动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进步发展,首要任务便是加大工艺美术品的保护力度,挽救一些濒临泯灭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从而起到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宣扬保护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宣传力度,引导并培养广大工作者的保护意识,在整个地区乃至全社会营设一种保护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优质氛围;其次,可派遣一批工作人员深入民间考研调查,摸清每个地区娴熟掌握民间工艺美术技艺的人才分布,将他们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建立档案库,给予他们一定的资助补偿,为后续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最后,要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用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一些工艺品仿制、不法走私的行为路径,以此为工艺美术品营销环境、打开知名度做好准备。
2.积极创新工艺美术产业制造,提高活力
积极创新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制造对于该产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创新能够为民间工艺美术品诸如新鲜活力。其一,专业素质扎实娴熟的技艺人员要联合专项技艺研究者对一种工艺美术产品的核心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分解,将这些关键技术最大化传播,由此提高这一工艺品制造团队的整体技艺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该产品的制造效率;其次,要试图增加民间工艺美术产品的样式与功能,提高产品的档次水平,同时再将工艺美术品和销售市场相连接,最后打造特色品牌;最后,要竭力提高工艺美术品的制作工艺,绝对避免粗糙制造,努力做到精细制作、精益求精,真正打造出工艺精品,推动精品且加之商品占据外在市场。
3.致力建设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供以支持
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人才队伍优劣直接关系到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质量,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可以制作出质量做好、做工最精细的工艺产品,而且这样一支队伍的建设更益于后期技艺人才的培养,为民间工艺美术展业的快步成长供以支持。关于一支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一要政府部门对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品制作者给予表彰和鼓励,用物质奖励引导民间工艺美术品制作者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二要对有意愿学习工艺品技术的人员进行专业文化培训,增强他们自身的强烈文化意识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继承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品的勇气;三是善于运用工艺品产出地区的资源优势,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工艺品的制作中去,掌握一些初级制作技能。
4.做好调研满足广大受众需求,开阔市场
任意一种消费产品只要能满足受众的需求,那么其就会获取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掌握受众需求对于某一产品的消费市场开拓大有裨益,民间工艺美术产品亦是如此。在实际的市场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工艺品的消费受众、心理需求、产品定向等调查清查,可以尝试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大面积调研,然后将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继而制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工艺品。与此同时,要多多与旅游景点、作坊工作室、特色产品营销点交流往来,争取在这些地段为自己产品赢得一席之地,达到开阔销售市场的目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处于当下社会大环境下,民间工艺美术产业要想取得大的发展也并不难,但这得建立在正确认知、全面推进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与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相关的广大工作者把握时机、采取有效方略,与国家政府部门、企业共同努力、携手共进,同时还要切实落实好以上五条有效途径,最终将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壮大,实现创意经济的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基本发展特点
1.1民族特色突出,发展态势良好
在广西生活着很多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人,以壮族,苗族、瑶族,京族为主。少数民族人拥有独特文化和特色手工艺,可以开发手工艺品数百种之多。广西壮族自治区比较重视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比如绣球,服饰银饰,竹木根艺等,在生产模式上已摆脱家庭手式作坊的方式,依据工艺标准实施精致化生产。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重视挖掘民间工艺,有效引导农民参与,并扶持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当前处于发展态势良好的状态,出现企业规模增大,经营美术品的种类更为多样化的特点。
1.2依托旅游业获得发展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发展,人们更衷情于特色的刺绣,蜡染等,这已经成为很多异国游客来到桂林必须要带回去的纪念品。20世纪90年代后,广西很多地区开发了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客户看到工艺美术品的制作过程,以此全面提高工艺美术品的销量。
2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困境
2.1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牛角梳虽然实用,但却缺少观赏性价值,而且材料单一化,生产工艺也较为简单,更缺少创新感受。每个国家的人喜欢的工艺美术品不一样,需要提前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美术品做风格定位。若是之前没做过调研,会致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受到影响,无法更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比如,有艺术感和有文化的人,在工艺美术品选择上较为小众化。每个人都有审美观,欣赏角度不同,因此要将目标人群扩大,从而吸引潜在顾客群。
2.2对本土工艺美术品信心不足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经济迅速发展,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很多年轻人认为国外商品优于国内商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两个。第一,中国美术品外观设计与使用感受不如国外产品。第二,在民族自信上缺乏,所以政府要扶持本国产业,加强本国美术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第三,利用多样化宣传渠道,比如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优势,扩大发展空间。
2.3营销渠道狭窄
广西工艺美术产业,之所以没得到最好发展,主要原因是工艺美术品缺少比较稳定化的营销渠道。在调查当中发现,只有红木雕刻,珠宝饰品等工艺美术品有现代化销售渠道以,其他广西工艺美术品还在用用传统营销,本质上缺少现代营销体系。
3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3.1健全产业链条,注重人才培养
广西是工艺美术产业是以生产加工为主要环节,通过上下游不断拓展,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包括创意设计,生产加工、包装营销,以及终端等。第一,研发设计过程中可建立研发中心,积极开发新的美术品。作为企业可建立与科研所,大专院校,博物馆等方面的合作,一起开展工艺美术产业经营培训会,并引入先进化标准,摆脱效率不高的生产模式,从而确保工艺美术品质量。第二,在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上,还要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依托旅游城市打造风格独特化的展示厅,从而专门对广西工艺美术品做宣传。第三,工艺美术产业中需要大量优秀工艺人才,但现在年轻人很少愿意沉下心学传统工艺技术。为此,工艺美术企业实行高级技师带徒制度,给予丰富的生活补贴,以此鼓励更多的人专心研究工艺美术产业技术。
3.2调整工艺美术品种类,满足不同人审美需求
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人们审美需求存在差异性,怎样满足大众工艺美术品需要成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以利益为目标,工艺美术品价格在成本之上,不能为提高消费人数对盈利问题加以忽略。第二,扩大消费范围,找出真正愿意消费的群体,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第三,选择有文化凝聚力的美术品,利用文化价值让审美水平不断提高。
3.3营销目标具体化,提升品牌效应
营销工艺美术品的时候,企业会投入人力和物力,还会投入广告宣传,目的是让工艺美术品的销量提升。为此,企业应把营销目标具体化,不只局限在艺术品销量上面,而是要让更多人对活动有了解,从而扩大信息传播范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没时间去挑选适合的品牌,多数人对品牌有依赖性,此时发挥作用的是品牌效应。企业要根据情况打造自身优势,从而让生产出来的工艺美术品更受重视。
4广西工艺美术产业发挥的作用
广西工艺美术产业除了常见的工艺美术作品外还增设了手工木作、陶艺、蜡染等服务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教育中师生的动手能力,还丰富了在校师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有的职业院校开展参观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中,手工木作、陶艺、蜡染等体验活动由工作室教学成员亲自操作指导,进而共同完成创作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工作室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作品形成的原因、材料以及、工具使用规范,进而增加学生对传统工艺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