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采购管理思路

采购管理思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6 09:02: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采购管理思路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采购管理思路

篇1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物资管理树立起“大物资”理念,全面推进物资公开采购,加大物资集中采购力度,努力提高整体效益。2015年铁路总公司物资工作会议提出以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以管理全面覆盖、行为全面规范为目标,推进铁路物资工作创新发展的要求。根据铁路总公司物资管理新要求,结合铁路局物资采购实际,对铁路局物资采购管理进行分析。

1路局物资采购管理基本情况

1.1物资采购现状

上海铁路局按照铁路总公司“大物资”的理念,坚持物资“归口管理、分类指导、分级负责、采供分离”的原则,结合实际,在物资采购管理方面坚持加大“集采集供、直采直供”力度,着力围绕“管理全面覆盖、行为全面规范、作风全面转变、效率效益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物资管理的规范完善。完成建设物资由物资部门管理的职能调整工作,实现全局物资的归口管理。成立了路局物资采购所,承担全局物资集中采购职责,实现了物资管、采、供的合理分离,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权力制衡、协调高效的物资管理机制。

1.2采购量大采购方式多样化

2015年上半年,全局物资采购55亿元。其中:①运营物资采购总额378238万元,总公司组织采购142000万元,路局自主采购236238万元,公开招标51426万元,占21.77%。②建设甲供物资采购总额139214万元,达到国家规定依法必须招标规模标准的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铁路总公司组织招标采购94638万元,路局组织招标采购37049万元,其他甲供物资7527万元则由建设单位组织自行采购。③局属非运输企业采购物资总额35041万元,公开招标采购11321万元,占32.31%。

2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铁路总公司企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铁路局面临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物资采购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制约采购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2.1物资归口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1.1非运输企业物资未完全归口。目前全局物资归口管理尚未完全到位。2015年路局虽已实现运营、建设物资管理职能归口,但对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尚未全面到位,还是以非运输企业自我管理为主。2.1.2站段物资管理职能分散。机务、车辆、工务等运输站段虽然设立了物资管理部门,但其物资管理范围没有实现全覆盖,个别单位部分物资采购管理职能由非物资部门承担,如:一些工装设备、劳保用品等。一些车务、客运站段以及非运输企业基本没有设置独立的物资管理部门,物资管理职能较为分散,如:客运段卧具备品一般由后勤车间管理,部分劳保用品由安全路风科管理,对讲机、录音录像、站车交互系统终端等由乘务科管理,办公设备、汽车由办公室管理,列车移动补票机由收入科管理等。

2.2物资采购有待进一步集中

从铁路物资采购执行主体情况看(含建设、非运输企业),2015年上半年全局采购物资55亿元,其中铁路总公司组织采购24亿元,占43%,路局采购24亿元,占43%,路局所属单位(含建设指挥部、非运输企业)采购7.6亿元,占13%。不难看出采购集中度尚有待提高。2.2.1多头采购。目前仍有一些站段采购业务分散多头采购。如:设备采购由技术部门组织采购,办公用品由办公室组织采购,部分劳保用品由安全科组织采购。2.2.2多级采购。同一类物资路局本级、所属建设指挥部、站段、非运输企业各自采购。如:信号用安全型继电器采购,铁路局本级根据运营需要组织采购;局属各建设指挥部根据建设需要进行采购;非运输企业所属子公司或分公司自行采购,一些非运输企业承担铁路工程,相应各分公司也组织采购。2.2.3多批次采购。因物资需求计划掌握不准确或受更改、大修计划下达时间不同,存在同一采购主体在一年内多次采购同一类物资,如各类电缆采购。全局物资采购批量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物资采购价格的进一步降低。

2.3采购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2.3.1采购主体的行为有待规范。路局层面虽然都实行了公开采购,但还存在计划准确性不高,技术指标、经济条件等要求不合理的现象;路局所属单位还存在采购信息不公开、越级采购、规避招标采购等不规范问题,如站段擅自采购局管物资或路局招标范围内物资。个别采购存在随意性,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和办法不够明确,有些通过会议记录等简单形式确定采购结果,采购价格没有经过供应商充分竞争形成,缺乏优势。个别非运输企业采购生产原材料,采购环节多,采购价格偏高,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2.3.2采购方式的选择有待规范。从各种采购方式的节支率来看,招标采购和网上竞价采购是最高的两种。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全局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采购结果和网上竞价采购总额约为2亿元,仅占全局自主采购总额315855万元的37.38%。总体来看,公开招标和网上竞价采购比重偏低,竞争不够充分。2.3.3采购环节的控制有待规范。从实际看,还存在重采购比价环节、轻采购全过程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铁路物资招标采购坚持低价中标原则,谈判采购、网上竞价采购按照报价最低原则,单一来源采购按照价格合理原则确定供应商。日常采购过程中,重视比价原则的执行,轻视其他环节的控制,突出表现在对采购物资技术指标、验收、售后服务、备品备件供应等没有约定或约定不完整,供应商采取低价中标,然后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或增加后期服务价格来弥补损失,最终增加了路局综合成本;采购合同中对物资质量、售后服务等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出现问题难以向供应商进行索赔。如在2014年货车轴承检测设备采购中,在合同执行阶段,使用单位擅自通知中标企业更改相关技术标准,导致中标企业延迟交付和设备质量达不到招标要求,影响轴承检测,需外委轴承生产企业进行检测,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这些情况尽管都得到处理,对相关供应商也进行了严厉处罚和追偿索赔,但需要我们进一步进行规范,加强采购供应和使用的全过程把关。

3对加强物资采购管理的思考

3.1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3.1.1完善归口管理。路局层面要修改和完善物资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将所有物资管理职能归口,重点是要把建设物资管理职能和非运输企业物资管理职能进一步明确并统一划归物资管理部门,实现全局物资统一归口管理。同时要求非运输企业及时补强物资管理,明确物资管理部门的权限,落实公开采购要求,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施公开采购、集体决策,强化所属分公司、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3.1.2加强控制和考核。建立物资采购各环节控制和考核体系,建立需求计划、技术质量标准及采购、验收、使用后质量反馈等环节相互制约机制,落实各环节责任及考核内容,确保采购活动有序推进。重点推进基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和物资质量跟踪反馈信息系统的二维码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重要物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追踪和全成本核算管理。

3.2实施物资集中采购,向规模要效益

按照“大物资”管理理念,贯彻铁路总公司、路局两级集中采购要求,重点做好路局集中采购相关工作,在现有运营物资集中采购的基础上,发挥好路局物资采购所的作用,配齐配强采购人员,更好地承担全局物资集中采购职能。通过整合全局物资需求,实施集中采购,实现规模采购,最大限度地降低物资采购成本。3.2.1进一步压缩站段自行采购范围和规模。对站段自行采购物资进行专题分析,对于具备一定批量且适合进行集中采购的,应纳入路局集中采购目录。对不适应全局集中采购,具有一定区域特点的物资,如钢材、水泥等,探索建立区域集中采购模式。继续优化完善路局网上物资需求计划自动汇总分析功能,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站段物资由路局集采集供。3.2.2建设物资全面公开集中采购。凡符合招标采购条件的建设物资均交由地方招标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标采购;不符合招标采购条件的建设物资,与运营物资一起纳入路局物资集中公开采购。3.2.3逐步提高非运输企业物资集中采购比例。按照有利于非运输企业经营、有利于规范采购、有利于提高全局效益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物资均纳入路局集中采购范围,提高采购效益,进一步发挥规模采购优势。3.2.4将低值易耗品纳入集中采购。针对原有低值易耗品分散采购的情况,结合2016年铁路运输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相关低值易耗单价上限扩大到5000元,低值易耗品采购规模将明显加大,出台《低值易耗品采购管理办法》,把适合集中采购的低值易耗品纳入全局集中采购目录。

3.3推进物资公开采购,向规范要效益

3.3.1严格限制非公开采购。凡采购品种、批量、金额或供货厂商数量达到国家和铁路总公司、路局规定的招标范围和条件的,均应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严禁以各种形式规避招标采购。采用非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的,应严格条件审核,经集体决策后再进行采购。3.3.2严格采购资格限制。在物资采购过程中严禁设置不合理的资质和业绩门槛,排斥供应商参与铁路物资市场竞争,取消对供应商不合理的限制,只要提供的物资满足相应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均可参加铁路物资市场竞争。3.3.3严格信息公开制度。物资需求和采购信息公开,所有物资需求和采购信息都要在上海局物资采购商务平台进行公告,实施公开采购。同时所有物资招标采购信息都必须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公布,实施公开招标采购。3.3.4拓展招标采购范围。要紧盯铁路总公司动车组零部件开放市场、道岔简统化等开放物资市场工作进展情况,第一时间把具备条件的动车组零部件、道岔配件等物资纳入招标范围。

3.4推进网上竞价采购,向“互联网+”要效益

3.4.1要拓展网上竞价物资采购范围和数量。加强对物资消耗规律的研究,掌握常用物资消耗规律,发挥互联网优势,把技术规格简单明确,消耗量相对稳定的物资纳入网上竞价采购范围,不断增加网上竞价物资的范围和频次。对符合网上竞价采购条件的物资设备积极实施网上公开竞价采购,充分利用上海局物资采购商务平台的各项功能,扩大合格供应商的数量与规模,积极引导供应商参与网上竞价采购,不断扩大网上竞价采购比例。3.4.2要稳定网上三定采购规模。针对部分运输设备实施状态修和故障修,相应物资需求量不易确定,供应时限要求相对较高,不宜进行招标采购和网上竞价采购的实际,根据这类物资消耗规律和设备配备情况,通过网上三定采购确定物资名称(规格型号)、采购单价、成交供应商,根据实际需求组织供应,不仅可满足需求,降低价格,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库存资金占用。

篇2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168-02

0引言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适应市场全球化和客户需求多样化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技术,它强调供应链上各企业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从而可更好地协调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协调和控制供应链上物料流、信息流、价值流,保持灵活和稳定的供需关系,使整个供应链上企业效益最大化。

1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过程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成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国际生产规划与控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Platmingand Control)杂志于1995推出了一朝供应链管理专刊;基于WINO模型的供应链分析技术,已经非常广泛的运用在材料采购工作方面,后来SpaM小组组织了专业的编程人员根据模型的思想将它编辑成专门软件,取名为供应链分析工(Supply—Chain-Analysis Tool,简称SCAT)。它连接着供应链中的生产设备和在制品,早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总成本最小的优化,如在假设需求恒定的情况下,Crowston(1973)等人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对装配型生产/库存问题进行了研究Schwartz&Schrage(1975);则采用了一种边界条件法。供应链管理能有效改善施工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实现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共担风险和共享利益、减少外在因素的影响及其造成的风险、降低机会主义影响和投机几率、增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订单、生产、运输上实现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减少管理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

2公路采购流程与研究的必要性

公路施工物流属于项目物流,工程物资采购流程为:施工企业接收到设计单位的详细的施工图后,根据公路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把项目整体进行横向、纵向分解。制定出年度、季度、月度施工计划。根据相关的计划、施工图纸、工料机消耗定额计算公路施工过程中项目的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消耗量。经过管理人员核实库存与采购计划,经询价、议价处理后,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组织采购人员实施公路地材采购,最后材料入库后经检验合格,向供应商付款。这种公路采购模式有一定的劣势,具有相当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烙印,公路采购部门管理效率比较低,建设过程中物资的采购、材料入库检验及仓储管理都归属到公路工程机料科。由于集料管理人员对整个项目的把握比较差,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库存积压,减少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因此对公路施工过程中的供应链采购最优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应当致力于实现实现整个供应链价值,优化整体库存。

3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因其本身固有特点:线长、体积庞大易损坏、固定性、分散性、项目施工点多,大部分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等,决定其建设材料采购具有:采购总量大、料采购量不均、料质量要求比较高、不允许断货造成停工待料。公路采购的常见材料有:工程主体结构的永久性材料,如钢筋、水泥、钢绞线、沥青、锚具、桥梁用板、隧道用的型钢、格栅等;最终不构成永久性工程的一部分,但在施工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材料,如各种模板、支架、扣件、管材、焊条、铁丝等;项目附近通过开采或购买而获取的材料,砂、石料、粉煤灰、石灰等;支座、伸缩缝、防水板、排水板、外加剂、炸药等。

4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公路建设材料采购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库存管理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供应链上企业的无缝连接,清除供应链之间的高库存现象,甚至实现零库存。但是由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导致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难度增加,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实现集成供应链的整体库存最优,实现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客户需求过程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客户对订单的频繁修改和不规则购买造成的需求不稳定。而这些不确定性又会引发生产计划、调度、控制方面的问题,最终影响到供应链的性能。

为了有利于组织公路工程施工,保证施工整体进度,我们需加强采购管理,优化供应链同时降低库存的占用资金额,盘活公路的建设资金。根据研究,采用有效供应链优化采购措施,对公路建设材料采购进行有效管理,能很好的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需求不均衡且变动大,因此公路材料的需求是一个变量。这样我们引入数理统计中一个概念(中心极限定理),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材料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态分布,模型分析见图;。图中,Q表示采购量,S为安全库存量,Tf为采购提前时间,C表示建设材料最大库存量,t为采购时间间隔,L为进货提前期。

本模型中当第一批订货到达时,库存量由S上升到C,然后库存量随时间按需求速度下降,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R时,应立即订货,使库存量下降到S时,第二批订货能到达,库存量得到补充,又回到S,如此反复进行。

5基于供应链管理公路建设材料采购的优点

5.1提高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在传统的公路建设采购模式中,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确保建设的持续与连续性。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施工过程中,随着施工进度物质物价的变化。因此,采购过程缺乏主动性。传统的采购模式,容易造成库存积压,造成很多资金浪费其经济效益。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的,制造订单是在施工过程中的需求的驱动下产生的。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采购人员。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5.2降低风险提高竞争力、经济效益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是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采购,它涵盖了从供应商到需求方之间的货物、技术、信息和服务流动的全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很多新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全球采购、电子采购、联合采购、采购外包等现代科学采购方式为主,对供应商进行优化组合。这种采购模式能从很多建设材料商之间进行对比与选择,能提高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减少库存的积压,确保材料的质量。同时也顺应市场的变化要求,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合作共赢,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5.3减少人员主观参与使得决策更加客观合理

采购成本是一个综合指标,如果一味追求价格最低,而不去顾及质量、服务、地域、物流条件等,结果使最后的采购成本并没有降低。所以许多制造企业从单纯的价格战略巳上升到成本战略。建立材料采购信息系统,材料采购信息系统应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几个子系统模块。材料采购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材料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材料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因此,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应加强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及时调整阶段性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为采购提供有力依据,确保材料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又能有效控制库存量。

6结语

现阶段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具体策略和具体方法的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法和想法仍停留在理论阶段。探讨了这种管理思想和理论对当今企业非常重要,合理运用这种方法在公路建设中,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Lee H L.Billington C.The evolution of supply-chain-management models and practice at Hewlett-Packard[J].Interfaces,1995.25(5):41-62.

[2]Harland C M.Supply chain management:relationship,chains and networks[J].British Journal ofManagement,1996,23(1):75-98.

篇3

(Henan Energy Coking Coal Group Jiulishan Mining Second District,Jiaozuo 454150,China)

摘要: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采煤机轴承故障分析及其改进措施着手,对采煤机现场管理思路构架做了简单介绍。

Abstract: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starting from shearer bearing failur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site management thinking frame of shearer briefly.

关键词 : 采煤机;轴承故障;现场管理;BP神经网络;思路构架

Key words: shearer;bearing failure;site management;BP neural network;thinking frame

中图分类号:TD421;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93-02

作者简介:周磊(1982-),男,河南焦作人,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矿山机械及制造装备设计理论与方法。

0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煤矿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煤机轴承故障的处理办法与现场管理工作受到了行业建设者的广泛关注。采煤机是现代煤矿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备之一,伴随着采煤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系统化的发展,采煤机的养护工作成煤矿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采煤机具有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特点,这给采煤机养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外,煤矿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环境尤为复杂,采煤机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高负荷工作,各零部件很容易受到严重的损坏,影响采煤机正常运行。在现代采煤过程中,由轴承故障引发的煤矿事故率最高,轴承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如何解决采煤机轴承故障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采煤机轴承故障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1.1 采煤机轴承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1.1.1 采煤机驱动机构轴承工作条件 采煤机驱动机构轴承在320#齿轮油条件下运行,运行速度受电动机A、B传动齿轮齿数的影响,轴承外部有大量煤粉尘。

1.1.2 密封结构 本文中研究的采煤机轴承以O型结构为主,采煤机长期在井下工作,O型密封结构很容易受到严重损坏,拆卸过程中可以发现该结构已完全变形,密封效果较差。技术人员结合以上情况对其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结构以Y形孔用密封,提高密封性能的同时,还具有防尘作用。

1.1.3 存在的问题 Y形密封结构与传统O型密封结构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具有无骨架支撑,这种结构通常在脂、活塞杆往复运动时发挥吸尘作用,或者对低速运行的采煤机进行密封。本文中研究的传动机构轴承型号以320#齿轮油为主,因此,Y形密封结构很难满足驱动机构的工作条件及相关零件运行的实际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Y形密封结构的密封胶以橡胶硫化为主,外缘稳定性较差、强度较低,运作过程中密封在轴承内剧烈晃动,情况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密封滑移;第二,装配工艺性能有待提高。采煤机轴承使用的密封以孔用为主,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唇口的朝向,通常应该与油处保持一致,唇口的大小也有严格控制,通常大于后端位置,而该位置密封唇口非常容易产生裂缝、扭曲甚至外翻,拆卸后唇口通常处于残缺不全的状态。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反向安装比较容易操作,不仅可以保证唇口的完整性,还能提高该位置的防尘作用,但是,这个过程中采煤机内的油液非常容易渗出;采煤机在运行过程中温度升高,橡胶密封材料受高温影响容易发生变形、收缩等问题,导致机械漏油,效果仍然有待提高;第三,密封唇口尺寸和基本结构明显存在问题,不仅会产生漏油、吸入灰尘等问题,今后的维修工艺也会因此较难开展。

1.2 改进措施 利用有骨架支撑的L形轴承代替上文中提到的Y形轴承密封,在轴承压盘和轴承杯下位置各加上两条凹形槽,改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集合密封齿轮运行的实际状况,在该位置添加密封用金属环过盈装配,采用电焊的方式进行点焊,增强该装置的稳固性。安装过程中,齿轮在装入轴承杯内时必须保持垂直状态,保证密封环与密封之间处于无空隙状态。密封唇口与轴承方向保持一致,大口出朝向齿轮方向,安装工艺比较简单,也不会损坏密封唇口。L形有骨架支撑轴径大于内径,密封效果非常明显。最后,该结构还具有安装位置小、轴向尺寸小、结构紧凑以及使用周期长等特点,是我国采煤机轴承的最佳选择。

2 采煤机现场管理思路构架

轴承为采煤机的正常使用提供动力保障的同时,还能增强采煤机的可靠性、提高采煤机轴承的使用质量,是煤矿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因此,煤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采煤机现场管理工作,减少采煤机轴承故障导致的煤炭开采问题。

2.1 采煤机的健康管理系统 采煤机健康管理系统比较复杂,主要分为煤矿设备层、传感器层、数据层以及决策层四类,笔者对以上四层管理系统做了以下介绍。

2.1.1 煤矿设备层 煤矿设备层是设备健康运行的基础保障,作为基础层,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该层结构健康管理系统的形成,这一层主要是矿山机械中的采煤机所在位置,也是合理控制采煤机故障的重要手段。

2.1.2 传感器层 传感器层最能体现各设备的实际性能,保证传感器层的健康运行,才能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和当前的数据信息,例如动力来源、传动部件状况以及执行部件的精确度等。以采煤机为采集对象,传感数据名称主要有牵引速度、摇臂振动状况、左右截割电机电流、变压器温度以及水流量等。

2.1.3 数据层 数据预处理是数据层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数据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传感器上的数据进行解析,并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相关处理,判断出设备本身的性质。另外,还应该根据数据层的实际需求建立相关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着采煤机的历史资料以及健康指数,为采煤机轴承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2.1.4 分析决策层 结合数据路中存储的信息,可以建立一个健全的训练神经网络,将现有的数据输入神经网络,通过得到的分析数据可以判断采煤机的健康状况,通过健康指数对采煤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了解采煤机的实际运行状态后,对采煤机将抗状态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可能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确定。

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采煤机传感数据与健康指数关系模型 以数据库内存储的数据为依据,建立采煤机健康系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该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对采煤机的健康状态进行预测,减少运行过程中轴承故障对煤炭开采工作的影响。该模型以采煤机传感器数据和采煤机健康指数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对采煤机全过程运行状态进行准确判定。采煤机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模型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判定出各阶段采煤机中轴承实际运行状况,这种模型的测定结果不仅可靠、真实,对采煤机的实际运行又很好的预测作用,是我国现在以致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煤矿企业采煤机运行模型的主要选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煤机在煤炭行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轴承是采煤机是否健康运行的基础保障,因此,行业建设者必须明确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煤机轴承存在的问题,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保障采煤机健康运行的同时,针对问题对采煤机轴承进行改造。另外,现代化煤矿必须高度重视煤矿设备的运行管理,通过建立采煤机的健康管理系统,基于BP神经网络的采煤机传感数据与健康指数关系模型为我国煤炭行业采煤机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本文对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思路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43-01

收稿日期:2015-06-12

作者简介:熊林祥(1988-),男,汉族,河南信阳人,本科,初级会计师,科员 ,研究方向:财务会计核算。

1.财务内控管理模式对企业的价值以及必然性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各企业在引进科学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改革,尤其是一些至关重要的能源企业,它们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保障,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今企业发展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落实政府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企业中充斥着满满的竞争意识,企业管理层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意识。但是企业中成本及资金管理部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然而财务管理是企业运作的关键点。这是需要企业有一个宽广的胸怀,积极的面对市场给予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管理手段。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财务内控管理对企业的价值。

1.1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

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得以有效进行的保障,财务管理的效果是建立在合理的制度上的。有了规范化的制度作为指导,才能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促进企业正常的运作。

1.2财务信息的准确有效

因为企业内部的信息数据类别多、总量多,而财务信息的准确有效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财务内控管理的顺利进行。为财务管理提供有效的资料,维护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秩序。

1.3完善了财务管理的机制

因为企业的日常经营是众多部门同时运作的结果,各部门需要协调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但是在这协调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如果财务内控管理的完善定会促进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最终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4控制财务风险

从相关数据可以分析出,企业在日常运作中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并且财务风险的级别很高,这都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为了改善企业当前的财务风险状况,必须进行财务内控管理改革[1]。

2.当前企业内控管理的情况以及漏洞

2.1理论概念不明了,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管理层的关注点一般在产品的生产经营环节,对财务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他们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财务内控管理的实际执行程度。所以在企业的实际财务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办事不力、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财务内控管理的理论概念仍在摸索阶段,于是企业在进行财务内控管理时就缺乏理论的指导。

2.2控制财务风险的力度不够

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都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并引进大量的投资,但在这方面也体现了当前企业中存在的资金周转不灵的现象,有些企业的相关项目的盈利不明显,获得较少甚至没有利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的损失。所以企业意图扩大规模,也必须考虑众多因素,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勘察后,考虑财务风险的控制再来进行规模的扩大。

2.3财务内控管理的成效低

企业进行财务内控管理时,没有相关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予以指导,这会使得企业进行财务内控管理丧失遵循的标杆,企业内部往往没有健全的财务内控管理的机制,造成企业进行内控管理时缺乏目标并且成效低。并且各个部门没有进行良好的配合,使得财务内控管理的工作开展难度加大。

2.4信息化配合度不高

由于现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取得快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计算机信息技术引用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财务内控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财务资料的收集、整理、使用,这可以提高财务内控管理的管理效率,强化财务风险的防控。但是大多数企业没有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还在传统技术上继续挣扎[2]。

3.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改革思路

3.1提高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的顺畅度,创新改革管理模式

企业只有深入对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机制的改革,才能提高管理工作的顺畅度,提升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加强对内控管理工作的监督,制定完善财务内控管理的制度规范;完善财务内控管理的工作程序,加强财务内控管理部门的协调能力,促进各部门的协调合作能力。

3.2提升财务内控管理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经营面临最大的威胁,甚至财务风险会直接决定企业的命运,所以必须提升企业在财务风险上的控制力,这样才能完成财务内控管理的目标,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与改革也可以及时进行预警。

3.3信息化技术的利用

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趋势已势不可挡,企业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利用这些信息化计算机技术为企业的发展作为支撑。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企业与市场的联系,便于财务内控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3]。

4.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内控管理对这些企业而言是生存的命脉,一旦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甚至給社会的稳定带来危害,所以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途径探析[J].经济师,2014,02:94-95.

[2] 刘大为,卢宝田,左常昊.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

篇5

关键词: 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财务核算;方法

Key word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terprises;financial management of project;financial accounting;method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9-0187-02

0 引言

受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影响,我国建筑开发项目越来越少,国内施工单位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对建筑安装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安装企业在项目投标的过程中,不断压低投标价格,不仅扩大了企业的投入成本,还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财务管理核算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资金使用情况。为了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筑安装企业需要加大财务管理核算的投入力度。

1 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现状

1.1 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 按照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很多企业忽视了建设项目财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只是依据简单的财务支出预算,而没有根据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作出判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项目财务核算管理工作的依据也开始灵活多变,因此企业传统预测财务的方法已经落后于时展的步伐。还有一些建筑安装企业,重视有些项目的收入预算,但是他们又忽略了财务编制与财务评价对预算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建筑安装企业的流动资金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使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性。

1.2 建筑安装企业财务投入风险过高 建筑安装企业建设需要企业管理者投入大量的周转资金,导致企业获得效益的周期特别长、资金周转困难。建筑安装企业的决策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就会损失大量的投资资金,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极大的困扰。

1.3 建筑安装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安装企业的管理者非常重视建筑安装的技术问题,从而忽视了企业成本管理。事实上,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建设的重要保障,需要企业全体职工的参与,有效地控制企业建设成本是保障建设项目获得最大效益的保障。

2 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意义

2.1 财务管理核算可以控制企业建设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任何企业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安装企业想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对企业经济支出的相关费用包括建筑材料成本、施工人员成本等进行严格的控制。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核算部门参与到企业建设的经营决策中,充分了解项目建设的财务支出情况,并且针对具体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指导项目管理者制定最佳的成本控制方案,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应该把建设成本支出的大小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成本数据可以有效地使企业管理者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使企业了解整个市场运作的规律,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根据企业已经完成的项目财务数据,还可以指导企业有效地规划下一个投标项目的使用资金,控制成本投入的同时,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益。

2.3 先进的技术设备、高科技的建设人才、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以及充分的建设资金是建筑企业迅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建筑企业管理者通过财务管理核算不仅可以进行市场分析和项目投资资金评估,还可以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促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 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方法

3.1 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完善资金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做好企业建设投入资金的预算工作,想要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就必须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根据企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加强建设项目资金的预算能力,重视建设项目的整体资金规划,从而减少工作纰漏对建设项目的安全与质量产生的问题。另外,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对各个项目的投入资金进行合理的预算,减少投入成本从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核算工作。

3.2 掌握建材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掌握建材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有效办法之一。建设用材是建筑安装企业建设的关键所在,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建筑安装企业的建设用材使用量大、品种繁多、价格不同,在企业建材经费的投入使用中占很大的份额。建材的价格直接受建材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因此,为了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企业建设者还应该掌握建材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安装用材的市场价格、品种、性能比等,并预测长时期内建材价格的波动,确保企业招标报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减少报价过高或者是因为报价太低而失去投标机会等问题。另外,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还应该高度重视建材市场的经济动态,建材使用价格的签证工作也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重点,只有充分了解了建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才能使企业的投资成本见到最少,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 完善决算编制的基础资料 完善企业建设投入成本的决算编制工作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决算编制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包括企业建设从建设初期的建材经费到企业建设顺利完工职工工资的结算等。也就是说决算编制工作需要整个工程建设所有的经济适用数据,因此,企业管理者在督促职工安全建设的同时,还应该做好基础资料的准备工作,了解建设安装项目资金使用的具体情况,做好与建设职工的沟通工作,及时收集整理与之相关的各种施工数据,从而完善建设项目的决算编制工作,保障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的顺利实施。

3.4 优化建设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手段之一,为了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企业管理者应该从优化建设成本管理工作着手,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减少企业的财务支出。因此,建筑安装企业在项目投标之前,应该根据投标项目的建设规范来预算企业的投入成本,再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条件制定项目目标。另外,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分析建材价格的波动规律以及集中采购、加强施工力度,保障工程顺利完成的同时减少施工时间等方法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最后,为了优化建设成本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还可以将成本管理工作细分到每个部门、每位职工手上,达到全职工、全方位管理的效果,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建设成本管理工作。

3.5 加强财务监管工作 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还需要企业管理者加强财务监管工作。企业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财务管理核算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可以安排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定时对项目财务进行检查,制定出相关的财务检查报告,对企业建设的财务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核算,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企业管理者还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对财务管理工作中表现优异的职工予以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进行相关惩处,坚持“公平公正”的管理原则,从而促进企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4 结束语

财务管理核算的结果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还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保障。建筑安装企业管理者应该在了解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的现状和现实意义的同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完善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工作,使建筑安装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牟俊生.浅谈建筑安装企业项目财务管理核算[J].黑龙江科学,2013(9).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大环境的变化要求医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另外,会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活动,其在发展过程中职能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医院管理科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活动重新定位,将一些新观念、新方式有效地融入会计管理活动中去,发挥这两种会计系统的作用,确保医院相关工作的正常运转与进行。

一、医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概念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管理会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进入21世纪以来,医院医疗结构管理成为医院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现代化的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内容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对财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医院财务会计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在始终坚持会计确认、计量等原则的同时,对医院财务相关的经营活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向医院提交财务报告和经营成果等信息。医院财务会计对各种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以及可验证性要求较高。因此,医院财务会计必须始终坚持与会计原则、准则以及制度等相关的各种规范。

管理会计是医院会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管理会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集统计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学等于一身,其主要目的是为医院经营活动的预测、控制和考核等项目提供有效的信息。管理会计也是医院实现社会价值和服务价值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二、医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医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

医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对象相同,医院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注重点千差万别,但是二者所服务的对象均是医院,均以医院的经营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二,信息资源的同源性,医院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医院会计系统中的分支,二者的信息数据等均来源于医院的经营活动。

(二)医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

虽然医院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但是二者在医院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使用目的不同。医院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外部控制需求。第二,时间焦点。管理会计的时间焦点在将来和现在,财务会计的时间焦点在过去。第三,管制法规。管理会计的管制法规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财务会计的管制法规以会计法规规范为依据。第四,核算对象。管理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医院发展中部分或者全部会计信息,财务会计的管理对象是会计主体的全部内容。医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报告形式、报告频率以及数据特征上也存在较大差别,只有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别才能采取有效的融合措施。

三、医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管理观念

(1)正确认识会计活动。大多数医院会计的工作仅仅停留在对一些经济业务的核对、计算、报告方面。事实上,医院会计的管理职能在传统会计管理中并不能够体现出来。医院管理层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对会计人员的认识,将会计人员作为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强化会计人员素质。在医院经营过程中,会计人员长期的工作内容就是记账,医院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仅仅是熟悉财务规章制度,促使会计工作人员对各项业务的处理方式较为熟悉。想要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会计体系就需要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要从医院外部引进专业高素质人才,还必须在医院内部积极开展职员培训,有效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二)建立健全医院会计制度

在建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时候,首先需要相应的会计准则进行约束。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发展过程中都已建立了相应会计制度,便于日常核算与管理,使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但现阶段仍有部分医院在管理会计制度方面出现漏洞或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医院一定要不断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管理规则,充分明确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并选择适应医院经营活动的方案,从而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三)利用高新技术实现数据共享

首先,依照需求建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数据信息目录,并结合财务会计科目与管理会计数据,分析内容之后对信息目录实现分类,使整个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数据核算能够在信息目录中得到反映。

其次,需要根据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这一管理举措目前大多数会计信息系统都已经实现。信息化环境下将会更方便会计系统的结算,为相关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极大便利,减轻工作负担。管理会计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像财务会计一样按照相应的会计科目实施工作,但仍可依照自身工作的不同需求,在会计信息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模块,从而有效实现对成本、预算、绩效等方面的计算审核。以便医院高层领导者更清楚地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现状。

四、结束语

医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将二者牢牢结合在一起,在医院环境中能够发挥不同的管理职能,是改善医院经营管理方式、提升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种有效办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机融合是医院进行会计工作的重要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医院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娟.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与联系[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4):284-285.

篇7

二、《采购管理》课程项目式教学目标

(一)课程定位

根据行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要求,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领域为物流企业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等主要工作领域,根据工作领域我们可以得出,在采购管理领域,学生初始岗位为采购员,发展或晋升岗位为采购经理人,根据对企业采购员招聘的岗位职责调查得知,大专生在基本的采购员岗位上需要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为: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资料管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物流基础》、《MRP管理》是采购管理这门课程的前导课程,通过这些前导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采购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最基本的计划管理方法与手段。《采购管理》这门课程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采购知识之上让学生对采购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从对资源市场的分析到最后采购工作的具体实施、后续相关资料的管理、采购绩效评估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供应链管理》、《商务谈判》课程的开设让学生对各类物资的采购控制方法与手段有了新的认识,锻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企业采购业务问题的能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提炼《采购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企业对采购员招聘的相关岗位职责要求,我们可以提炼出本门课程总体目标为: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及相关项目的实施,学生能利用采购管理基本原理及策略、技巧进行商品采购工作的实际操作及进行基本的采购管理工作。可以看出,作为高职起点的毕业生,课程学习结束后最低应达到的能力要求既是能够完成采购员的岗位职责。

三、具体一次课的实施

具体一次课程的教学实施该如何进行?我们以采购实施基本流程为例。总体实施思路为:布置任务———学生操作———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归纳(将规范的实施流程扩展开来)。具体如下:首先,介绍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性质,课程授课的要求;第二,介绍本单元学习的目标:1、掌握采购作业的基本流程;2、会对采购实施过程中突发问题进行处理,能对采购流程进行优化。第三,引入任务:根据自身采购过程的实际实施,总结采购实施的流程。第四,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任务分析。即对学生代表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不合理的工作步骤进行纠正,并引导学生进行工作流程的优化。第五,布置课后作业任务。(根据给出的案例进行分析:在采购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权限都有哪些?采购流程的合理是否会影响到企业其他部门和企业的整体运营?)

篇8

二.存货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1)存货管理与资产经营管理。资产经营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和非流动资产管理,存货管理是流动资产管理的一部分,但在流动资产管理和全部资产管理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资产是直接用于企业自身创造价值的资产,除存货之外的其他流动资产,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为了保证存货库存与作业需要服务的。从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关系或结构优化角度看,实质上是指存货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关系或结构优化,存货的规模和结构影响着固定资产与存货的结构优化和产出效率。从企业全部资产运营效率看,关键取决于存货的周转速度,如果存货的周转效率低就会严重影响全部资产的周转效率。(2)存货管理与企业营销管理。存货管理与营销管理紧密相关。营销管理包括采购管理和销售管理两个环节,一方面,采购管理影响存货取得成本和资金占用,即影响存货管理;同时存货管理也影响或制约采购的数量和价格,即影响采购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存货管理特别是库存商品管理对销售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库存商品的数量、品种、质量等决定着销售规模和价格;同时销售管理水平如客户管理、市场预测等又决定着企业产品销售状况,影响着库存商品的状况与水平。因此,应明确存货管理所处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正确处理存货管理与营销管理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3)存货管理与企业生产管理。生产中的材料和在产品都属于企业的存货,他们与生产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存货管理与生产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存货管理水平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产的规模、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持续性等。当然,生产管理水平对存货管理水平也有反作用,如生产计划的准确性、生产作业的科学性等都影响着存货管理的水平或效果。明确了存货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关系,对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发挥存货管理对生产管理的积极作用指明了方向。

三.存货管理的思路与内容

1.存货管理的思路分析

(1)按存货种类进行管理。按存货种类进行管理涉及库存材料管理、在产品管理和库存商品管理。这种管理思路的优点是管理对象十分明确,存货管理特点体现充分,可针对不同种类存货的不同功能与作用进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突出存货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与销管理容易脱节。另外,库存材料管理和库存商品管理从库存管理角度看基本一致,同时在产品管理的界限与职责难以划分。(2)按存货与供应、生产及销售关系进行管理。按存货与销的关系进行管理可直接分为存货与采购管理、存货与生产管理、存货与销售管理三部分。这种思路的优点是将存货管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相连,突出了存货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存在的问题是容易将存货管理溶入生产经营管理之中,无法突出存货管理本身的特点与目标。(3)按存货管理职能进行管理。按存货管理职能进行管理可分为:存货预测、决策与预算,存货报告与分析,存货评价与审计。这种思路的优点是突出了存货管理控制的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将存货管理目标、存货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等融入在整个企业管理控制之中,很难体现存货管理的目标、特点和重点。另外,如果各项资产管理都按此思路,势必有所重复。

篇9

关键词:石油化工;施工企业;EPC;采购管理

Key words: petroleum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enterprise;EPC;procuremen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102-03

0 引言

EPC就是将设计、采购、施工三者结合在一起管理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推出能够使投资者提前确定投资项目的成本以及项目建设的周期,适用于大型承包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在EPC项目的核心部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大部分EPC项目中,项目总成本中的50%都用于物资采购,因此,采购工作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与完成进度,是项目能够成功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对其进行重点控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石油化工施工项目都是动辄千万甚至是上亿元的大型工程,并且都有一定建设规模,其中许多项目也都是通过EPC模式建成。单就项目采购管理来说,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比如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部门沟通存在问题、采购部门组织结构分散,重复采购浪费资金和人力成本、供应商选择机制不严谨等等。本文将基于对现状、问题的分析,结合石油化工施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要求,提出一套有效的解决对策――EPC项目采购管理方法,以理顺大型采购管理思路,为企业更好的开展项目管理活动,降低采购成本建言献策。

1 采购管理在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石油化工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工程投资规模大、涉及专业多、施工现场管理难度较大、工程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点。

项目采购管理对于整个项目施工管理来说非常关键。采购管理是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实施合理的项目采购成本管理,可以极大地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采购管理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2 石油化工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现状

近年来,EPC总承包模式开始被应用在大部分的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模式在逐步完善。在大多数的传统工程项目中,EPC总承包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在EPC项目的采购管理上有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2.1 采购管理体系不健全,部门沟通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EPC工程项目中,采购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首先,采购管理在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位置无法确定,项目的完成质量以及完成时间无法在项目进行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次,项目施工中其他部门没有为采购管理提供必要的协助工作,无法建立健全的分析与评价系统。再次,在项目实施阶段经常会出现沟通不顺畅的情况,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会导致互相之间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减缓了沟通的反映速度。

2.2 采购部门组织结构分散,重复采购浪费资金和人力成本

在EPC项目中,采购的组织工作相对比较分散,因此经常会出现不同部门的工作重复的问题,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不少额外成本,使规模采购的价格优势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项目中组织的集中采购方式会产生工作频率低、变更难度大等问题,而且EPC项目采购工作组织中各部门责任与权力无法统一,无法轻易的实现采购的核算工作。

2.3 供应商选择机制不严谨

在为项目选择供应商时,EPC项目中供应商的相关信息的获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片面性,导致取得的信息无法全面的反映供应商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供应商的确定没有形成标准的步骤,确定下来的供应商一般是由一些人主观的意识决定,并没有经过真正意义上的招标评选。

3 石油化工施工企业EPC项目采购管理改进策略

在工程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采购工作能够确保项目的完成质量,是实现项目最终目标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采购在项目中的连接作用,相关部门就要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通力合作,做好采购管理工作。具体的改进思路如下。

3.1 进一步明确EPC采购模式的内容和工作流程

EPC是一个源于美国工程界的固定短语,它是规划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的英文缩写,是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设计、材料设备的采购、施工、试运行(试车)服务等工作,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与紧密融合,并对工程的进度、质量、造价和安全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模式。

石油化工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少投入、多产出、适时投入、快速产出”。对此,在EPC采购管理模式下,为了在限定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物资采购计划,在采购前必须进一步梳理采购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要求。具体来说,EPC采购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3.2 组建专业的采购团队

采购团队的组建是确保采购管理质量的重要工作,高质量的采购管理需要由专业能力强的采购团队来实现。因此,为项目组建一个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都相对较高的团队是加快项目完成进度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满足EPC总承包方的采购需求,我们应根据具体的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人员来组建采购团队。采购团队负责设备、材料的采购计划、采买、催交、检验、运输等采购全过程工作内容。每一组采购组设采购组长一位,协助采购经历组织化工工程施工所用材料、设备等物资的采购工作。所以,要求这些职位的人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过硬的专业能力,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项目的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

3.3 完善采购招标管理流程

EPC采购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招标采购就是体现“市场选择”的主要形式。石化工程项目EPC招标流程一般为:业主确定项目委托设计组织招标机构招标通告投标人资格预审通知合格投标人出售标书组织标前考察召开标前会议标前会议纪要和补遗书投标与开标评标、决标、授标。

招标文件中附带条理分明的采购清单。首轮招标,由项目经理主管协同招标采购部门从众多投标人中选定三家投标供应商,再对三家供应商的行业资信、投标报价、物资质量进行集中对比,最终在确保物资质量的前提下选定报价最合理的一家供应商进行集中采购。

3.4 供应商的确定与管理

在确定物资的供应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察每个供应商的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物流能力。这是因为物资采购周期中运输过程要占据一定的时间比例,如果供应商具有良好的物流能力,可以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不仅避免了到货延迟的情况发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较少运输成本投入。对供应商进行管理需要做到对他们的供货资格进行认证、评价以及选定,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采购成本,同时保证采购工作的完成质量。

3.5 重要设备的采购管理

重要设备的集中采购,在项目的前期,应根据项目的目标要求,应对为实现项目目标所需求的设备类型和设备需求量进行分析,同时对自有设备的数量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编制项目的设备需求计划。设备计划应服务于工程进度计划,什么时候需要哪种设备是围绕工程进度计划的需要而确定的。因此在制定设备计划之前,必须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规划,尽量将各工序的工作划分得更为具体,以确保设备种类和数量的配置计划更加精确。

确定采购意向后,双方签订技术协议,基本内容如下:

①草签技术协议:供应商项目负责人根据企业要求,与企业进行技术业务洽谈,确定配套意向,与企业进行总体布置,确定技术状态,草签技术协议。②对草签的技术协议审查和确认:总设计师对草签的技术协议进行审查并确认。③对草签的技术协议评审:供应商项目负责人填写《配套技术协议评审表》,随同技术协议交合同管理员按评审表要求进行传递评审,其中:技术中心:就性能参数及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意见;供应商对专用件的采购质量、采购能力、采购周期提出意见,就配套开发方案的可行性提出意见,负责把评审过程中与企业要求不一致的评审意见与企业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并确认后改进,供应商负责人对技术协议进行审核。总工程师:明确经评审后项目是否同意开发。技术协议评审完后交供应商市场开发办。④正式签订技术协议:供应商市场开发办主任或授权人根据评审情况,与企业正式签订技术协议。⑤盖章:合同管理员将经市场开发办主任或授权人签字的技术协议送公司办盖章后,技术协议随即生效。⑥设备运至化工工程企业后,供应商派技术员全程督办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在后续设备服役期间,定期排技术员负责检修。

3.6 做好采购与其它方面工作间的协作

项目实现方案的设计在EPC模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做好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协作与控制是实现采购有序管理的关键,采购工作的功能就是将项目设计方案与实现过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采购在项目中的影响范围较大,想要做好采购工作则离不开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在EPC项目中,采购部门更应该增强与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高采购管理质量,促进项目建设的早日完成。

4 结论

在我国的石油化工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现了EPC模式管理。这些企业需要提高对采购工作的重视程度,运用合理的采购策略,提升EPC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袁爱民,张健,左扬平.EPC项目采购管理实施的几点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1(04).

[2]汪志兵,何有世,孙竹梅.项目采购管理领域本体的构建研究[J].现代情报,2011(03).

篇10

当前市场经济趋向国际化,地域经济趋向全球化,供需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消费者的需求瞬息万变,多样化趋势更加强烈,企业只有把各种能力综合起来,将企业、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合作所形成的供应链不断优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为了适应这种需求,纷纷求助ERP系统管理,通过ERP系统的实施,为自己的企业谋求更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ERP与供应链管理

1.ERP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资源优化调配,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ERP系统是紧紧围绕物流这条线索,控制物流信息。而采购则是物流的源头,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和经营,并结合了供应链的思想。

2.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它使物流渠道安排从一个松散的联结着的、独立企业的群体,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效率和增加竞争力的合作力量。在本质上,它将每一个独立参与者进行存货控制,变为一种物流渠道整合和管理,增加了物流渠道群体的竞争力。

二、基于ERP的供应链采购管理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使管理者充分了解整条供应链的信息;从原材料的获得开始,到产品的生产,一直延伸到把产成品送到客户手中。管理者获得了这些信息后,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全面的决策。

1.基本思路

传统的ERP,侧重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贯穿起各个业务环节来提高效率。但是,企业相关的供应商和客户也是ERP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提高企业内部效率的同时,注重对企业外部资源,如供应商、客户、外协企业的协调管理也显得格外重要。企业分别把客户、销售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实现某种程度的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即在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时,企业可以由特定供应商或销售客户组成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以适应商场的需求。因此,对采购的要求不仅仅是完成一定的采购本身的这些具体事务,还要求采购管理者提供对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支持,同时还需要拓宽ERP系统的功能、服务对象,使ERP系统正真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工具,实现现代采购管理。

2.基于ERP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方案

在ERP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供应链采购管理模式不仅要有传统的采购事务处理,而且要沿着供应链将供应商纳入ERP系统中来,以信息形成对供应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流加以控制。采购管理作为整个ERP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如图所示。

在ERP环境下,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采购除了基本的采购业务,还提供了对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支持。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供应商计划

它记录供应商的各种信息,包括供应商的供货范围、供货能力、供货质量,以及本企业合作关系的历史记录。帮助企业根据供应商本身条件和本企业的合作记录,确立合作伙伴,整合企业供应链。

供应商计划根据采购计划要求,产生相关供应商的近期采购请求。供应商通过供应链上的ERP系统获取这些需求信息,一方面便于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安排,以保证对企业的供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双向的交流,帮助双方建立、保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最后,供应商计划在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满足采购要求时,能够帮助企业找到特定的供应商组成临时性的供应链,适应这种变化。

基于ERP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总体结构示意图

(2)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计划

供应链采购计划处理企业ERP计划模块提出的采购要求。根据采购要求并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的短期工作计划。通过这种采购计划也可以处理非生产性采购要求。实现这种部门性质的小计划提高系统的独立性,增加其适用范围。

(3)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业务

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业务类同于传统的采购业务,因此对采购业务人员而言,仅仅是采购管理工作方式改变,由传统的人工记录,改成电子数据的登记,在数据登录过程中提示的操作界面与人工方式类同。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的所有功能被集成在系统软件中,由扩展ERP系统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功能,通过Internet实现物料需求企业的计划部门与供应商之间实时互动。

(4)电子银行应付款管理

采购应付款通过电子银行实现网络收付,并同时提供于财务系统,在本系统中建立对应的数据接口。其中的核算工作由财务系统完成。

三、基于ERP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方案的实现

虽然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ERP系统的功能都相当成熟与稳定,但是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提高采购管理水平的实现效果不佳,其原因是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直接工具,传统的ERP系统是从企业内部角度集成企业资源,进行统一计划与控制。为此,实现基于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方案应当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ERP系统扩展功能设计

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相对稳定,各ERP系统软件产品功能类同,但是,企业规模不同、所属行业不同、生产过程不同、形成的供应链不同,企业实际选用的ERP系统不同、应用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供应链采购管理方式和所构建的ERP系统功能。因此,实现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管理首先要分析企业采购管理、ERP系统、信息化进程现状,特别要分析ERP系统功能及其应用现状,寻找最佳的ERP系统的供应链采购管理方式、数据库结构、操作功能的切入点,最后设计出实用、有效的ERP系统功能。

2.供应链采购功能实现

用户通过ERP系统实现供应链采购管理。录入原始数据、处理各种相关单据,完成各项事务。不同用户赋予不同的操作权限,输入的原始数据直接更新对应的数据库。采购的各种信息一部分由用户设置,一部分根据采购业务进行情况更新。设置供应商信息接口获取这些信息并根据要求反馈相应的数据给供应链组合和供应商选择。供应商信息接口是提供对供应商信息访问的统一接口。一方面定制了一些常用条件下的检索,例如所在地区、供货范围等;另一方面提供用户自定义检索条件的功能。

篇11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safeguard measures

1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地位和目标

1.1 课程地位

随着采购对企业贡献的不断增加,企业对采购管理越来越重视。所以在采购人才培养和需求方面,加大了对采购人员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和现代化实用技能的要求。高职院校是企业补充现代采购人员的主要途径之一,理所当然对《采购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显得非常重要。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采购与供应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整体上具备对采购与供应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初步掌握,熟悉企业采购的流程,具备从事采购员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及相关的职业技能。

1.2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包括:会准确地填写采购申请单;能科学、合理地编制采购计划;能正确选择预算方法编制采购预算;能分析采购环境的各种因素;能够对采购市场进行划分;能运用供应商开发与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评估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能够做好采购谈判准备并进行谈判;能够正确评估采购合同的风险;能够进行采购合同审核;能够正确分类不同的采购绩效评估方法;能够设计采购绩效评估的相关指标。

(2)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经济订货批量计算公式;掌握价格分析相关原理;理解影响采购价格的因素,了解采购价格确定的方式;掌握采购申请单编制的流程;掌握MRP原理;掌握物料计划编制的流程;熟悉采购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掌握市场结构的构成;掌握供应商考评的基本方法;了解采购谈判收集资料的范围及内容;了解谈判步骤及谈判的技巧;掌握合同签订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和采购合同审核措施;掌握采购评估的各项指标;掌握采购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手段。

(3)素质目标包括:通过实战演练、现场体验、案例分析等课程安排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通过实训项目组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较强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项目组分工合作等活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具备合同管理的法律意识;通过设置项目中的出错、意外、突境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变通力和灵活性。

2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思路

本门课程设计思路应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学科体系,根据企业采购管理和工作任务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凸现实践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特色。其教学过程设计可以采用:“任务/案例引入――学生团队成员分配工作/讨论任务――学生分头准备、老师指导监督――小组汇报――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课后反思深化”的方式进行。

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进行。在内容选取上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采购管理人才为目标,强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采购管理工作岗位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对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兼顾现代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强调教学内容对社会发展的先进性。

2.1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改革思路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采用单元模块化教学,将采购管理工作划分为采购认知、采购计划与采购预算编制、交易条件控制、供应商管理、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招标采购、其他采购操作、采购风险控制和采购成本与绩效管理九个单元任务。在每个单元之后都配套有相应的实训任务,教师可以灵活的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生分阶段或集中完成。

本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应结合地区产业特点,依托物流师、采购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采购员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构建课程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内容设计。精心选取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任务,形成教学模块和经典案例,充分体现本门课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在实践教学中实施的困难与改进建议

(1)在小班教学条件达不到的情况下,可以只对采购方向的学生就本门课开设小班教学,其他物流方向的学生可以合班上课。这样既重点保证了采购方向学生学习的质量,又拓展了其他方向学生的知识面,也缓解了师资教学条件的压力。

(2)针对企业采购岗位人员有限,实践课实施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实行轮岗制,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有采购现场经验的学生以现身说法,来帮助其他学生获得现场体验和模拟技能的提升。

(3)针对在实践环节难以展开集中教学和考核问题,可以灵活设置考核模块,将考核分为现场操作和模拟描述两种大的方式进行。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体现学生的能力水平。

3 对《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进行的尝试和探索

3.1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要符合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要求

当前,高职院校已经发现其本身存在的问题,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而很多教材已经陈旧过时,教师面临没有合适的可选用教材的压力,促使很多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自发编写教材。但是,编写的结果并不理想。原因是他们缺少企业现场的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所以,笔者认为要选好教材,前提是要有好的教材可选,就要必须从教材的编写抓起,其中的关键是要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就是学校要和企业紧密合作开发编写教材,尤其在教材的案例教学中,可以由企业的资深人员参与进来,编写最新的实用案例。同时,对整个教材的结构、逻辑、内容和简明实用性做好把关和审核。

3.2 在教学方式上科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在理论课教学当中,要求老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组织课堂内容,以情景教学、视频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完成任务驱动、单元模块化教学内容的组织,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把企业的利益和自己的能力提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在实践技能教学中,要选在实训室或就在企业现场进行,这就要事先取得合作单位的高度支持和配合。由于采购要涉及到和供应商的沟通交流、协商谈判、签订合同,不可能做到现场有较多学生的参与。所以可以请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或主管把一些典型的采购事例编写成经典的采购案例,供老师和学生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模拟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最终获得采购岗位上的相关技能,以达到实践教学目的。或者通过录像的方式,录取采购谈判现场、招标采购过程相关视频,供师生观摩学习,同样可以获取现场经历和相关能力水平的提升。当然,这其中会涉及采购方和供应商的一些机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但也不失是一种方法。

3.3 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保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和落到实处

一般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就会开设这门课的学习,在每年暑假会有为期2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在正常学期内被派出去进行工学交替式学习,在企业内进行现场学习1~3个月。校方要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方案,并同步派老师跟踪做好相应的指导方案。另外,指导老师要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做好沟通和协商,安排好学生在此期间的调查任务和学习任务。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教会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4 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成功的保障措施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服务企业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和企业对基层人员的需求紧密联系。所以,其课程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和企业合作的程度。在这方面,上海商学院校企合作的成功,很值得借鉴。

例如上海商学院采用五定模式――定目标、定模式、定规章、定学生数量、定学生去向,与“好又多”的合作,为其培养门店店长。双方约定以工学交替为课程计划,以过程性、多元评价为评估标准,以企业承担全部学费和奖学金为管理和激励措施,以择优录用为岗位就业原则,来达到合作目的。其中“五定”模式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学校专业定位的准确性,实质性地促进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密切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联系,实现了学校育人和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这样的校企合作才是有效的、成功的。

因此,《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的成功,也应在校企合作有效性的前提下进行才行。笔者以为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第一,必须或尽可能的实施小班教学,尤其在实训环节。这个措施看起来很容易做到,但是不少院校经常以节约教学成本或师资不足为借口而安排合班教学,所以实施起来并不是那么顺利。从长远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来看,这个措施迟早会得到校企双方的支持和保障的。

第二、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密切联系,高度配合。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以市场需求的变化为依据的。所以带有很大的随机性,需求旺季大量需要和接受实习学生,淡季可能一个实习生都不要。所以学校理应要先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理解企业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灵活安排和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