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09:24: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传统文化的改变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价值维度上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思想品格、道德规范和精神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广度和内蕴深度。因此,全社会,特别是作为实现“中国梦”后备军的年轻人要深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寻得民族的根,充分认识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自觉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2.新媒体时代传播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数字技术、移动通讯革命性的发展,出现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一系列文化传播的新形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成熟,丰富文化传播载体的同时,也改变和建构着大众新阅读习惯和层次。新媒体形式是以传统媒体形式为参照物,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形式之后,随着科学技术革新而出现的文化的新载体。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中数字化元素的出现和数字化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以纸质媒介或是信号作为传播方式。新媒体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文化传播呈现出多向性、非线性、个性化与互动等新的形式特征,其使用人群多为80后,90后。这些代际的年轻人是在电视、电脑与手机陪伴下成长起来的“电子一代”亦或是“读图一代”。新媒体的诞生,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着大众接受心理、行为状态和阅读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讲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生存态式和生存状态。今天,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终端设备的普及所提供的最基本的物质支持产生了一个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新媒体和数字技术手段的日臻完善,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段。新媒体技术在综合了不同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二维制作、三维制作、虚拟空间、电子感应等技术手段。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呈现出为立体、真实,实时互动的态势。传统文化的代际之间的传承,不仅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张力所彰显的蓬勃生命力,还取决于它是如何被传播,如何让大众接受。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播的现代化转变,在新型媒体中如何展现,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人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的特点,发挥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主动性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规避新媒体劣势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德育建设中引领作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1.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电子数据库是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互联网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要依赖新媒体进行传播、普及和弘扬。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都是以纸质媒介,通过传统购买和阅读完成为传播。新媒体时代,将中国传统文化转化为数字化存储方式是革命性的变化。国家图书馆启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项目,目的是把纸质媒介存储转化为数字,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可以说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程。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建设项目共分20个大类,细分100个子录,涵盖哲学、社科、史地、艺文等学科。先后,将自先秦时代开始,直至民国年间历朝历代经典文本典籍1万余册通过电子扫描,实现了纸质媒介存储方式到电子数据存储方式的转变。具不完全统计,文字资料可达20亿字,图像资料累计超过2000万页。电子存储内容总量是《四库全书》的3倍。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是一项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网上运行传播的系统工程,馆藏模式体现着其核心理念。终端是建设一定数量规模宏大的、地域上分布广泛的、可以实现跨库检索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电子库。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方方面面内容,用数字技术重现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当代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数字化数据库是网络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和平台。
2.数字化出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存储的同时,磁介质的电子出版物兴盛发展起来。伴随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数字化技术模糊了图书、报纸、杂志、电视、音乐等传统媒体的之间的界线。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经过数字化转换,都能够图文并茂的在相应的终端电子设备上表现出来。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和阅读的优势使以电子介质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宠。电子出版物在版权许可的范围可以在最广大范围内销售,也能够成为电视、计算机网络资源的原点。据有关方面预测,网络出版将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文化出版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模式,更新着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范畴。通过网络购买和下载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品,加速传统文化传播的广度和幅度,便于传统文化价值的交流和推广。
3.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
新媒体受众群体的阅读特点和接受习惯,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要有所改变。传统文化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通俗化传播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通俗化传播就是采取通俗的方式来满足普通文化层次观众对传统文化的需要。通俗化传播是在充分考虑到现实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生存环境和社会大众的接受水平,采用的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和传播。经过时代的发展,老庄思想、儒家学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晦涩难懂。通俗化传播就是将这些典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成为人人可懂的现代读本,实现手机终端网络阅读。电视、网络媒体播放则是采用学者真人秀的形式,通过学者幽默风趣的讲解,使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通俗易懂又趣味横生。抑或是以电视、网络为平台,采取诗词、典故比赛的形式,将古代历史事件和人物,演变成故事,通过网络或电视使原本束之高阁的历史传统文化惠及大众,让人们在竞赛的刺激中,在故事讲述中去了解历史。另外,传统的蒙学读物则是以动漫的方式,把瀚如烟海的古代励志的典故和劝诫故事展现出来,寓教于乐,从而实现蒙学教育的现代化转变。综观这些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无疑是其中成功的典范。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普通大众,和新媒体使用者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大家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对于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但又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百家讲坛》节目将深埋在历史长河暗处的中华文明瑰宝挖掘出来,接续了割断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文化,并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激发最大数量的普通民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百家讲坛》节目火爆,不仅是借助传统文化热之势,更是巧妙地运用电视、网络的平台,以通俗化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成功地让传统文化在电视网络中的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不是让传统文化高阁在书斋中吸收年轮的气息,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在更大范围内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1.新媒体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
新媒体形式的传播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它的数字化技术和终端设备的发展,让文化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新媒体传播开放性与丰富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打开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而技术保证上又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新媒体的网络和手机客户端平台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一种新的文化介质的出现必然会带来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发展,其中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当代文化传播的态势和演进是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发展为基本的技术条件,随着人们阅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新传播媒介和手段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217-01
时至当下,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学校教育要立足本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教育的本土化意识。笔者也认为这一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中华民族拥有非常久远的灿烂的文明,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淀了大量优秀的经典,而这些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而让人遗憾的是,如今这些“精髓”正渐渐被淹没在世界文化大同之中,以语文学科来说,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烟花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此外,佛教和道教也是主流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诗词歌赋、水墨丹青、仁义礼智信等。
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学中,充斥着外来文化。作为主课的英语和数学完全来自西方,而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被视为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的科目,却在很多学生看来是索然无味的。所以,探索一种传统文化思维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需要。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语言是保存一个民族文化最长久的方法,同时,语言也是改变一个国家命运的有效手段。二战中的日本对中国曾经试图通过改变语言来改变中国的文化。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表现不足的现象主要有:
(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受到了阻断
这种现象在初中阶段比较明显。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这几年,中学语文课本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古文名篇,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途径,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传统文化来说,其所涉及的方面还是非常有限的。
(二) 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直以来,我国都有着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的现象,这个是与当下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只能将人文类的学科抛之脑后。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学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显得弱不禁风。语文学科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所以,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的惯性思维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学修养不深、道德境界不高的局面。
(三) 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今年来,外来文化迅速占领我国的文化领域,盲目的追星族、星座学说、好莱坞电影、现代科技产品等等,出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然也包括语文的课本中。这些外来的文化有其优秀的一面,也有其糟糕的一面,在吸收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照单全收。这样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显得岌岌可危,因此,拯救传统文化,让几千年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一) 注重识字表达的教学案例
下面是某两个同学电话通话中的一段话,请找出下面四句话中表达不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①你还是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即将马上召开给我们“清江文学社”写篇稿件吧!体裁不限,诗歌散文小品都可以。还请你在班上多发动同学投稿。②你看,我们班已有十个同学连我在内交了稿子。你可以直接把写好的稿子交给我,③我给你们点拨点拨。④请注意交稿日期截止本月底。综合分析以上四句话,可以发现答案就是:①“即将”和“马上”重复,需要删去一个;②将“连我在内”提至“我们班”之前;③语句不得体,应改为“请老师点拔一下”或者“我们共同来斟酌斟酌”;④改为“交稿日期本月底截止”或“交稿日期截至本月底”。
(二)注重诵读教学案例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不仅仅是记住书本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熏陶。
在朗读的时候注意断句的划分,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通过这样的断句读出来的非常的有感彩。如果这样来读下面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这句话,你会发现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语句本身的那种力量没有被展现出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足够重视诵读教学。
由于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如今的学生崇尚过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对于端午、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却并不重视。外国的流行歌曲在学生们中间传唱,而古诗词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却被学生们所忽视,古典名著、历史书籍等也被学生们渐渐遗忘。这些现象无一不在说明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二、初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古诗词以及文言文为主,教师通过向学生教授古诗词以及文言文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赏析能力。由于古诗词和文言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是十分的紧密,而且古诗词与文言文所用的措辞手法、表达语法等都与我们日常所用的白话文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逐字逐句解剖分析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难以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很多古诗词应教学大纲的要求是需要学生背诵的,学生在尚未理解的基础上只有死记硬背。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致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三、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800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并对每个中国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运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民族自豪感,成为传统文化的发扬者和继承者。
一、改变教学理念,重视提高思想认识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传统教育观念下,高中历史教师过度关注知识的讲解和应试技巧的传授,这种功利化做法不仅忽视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违背了当今高考的考查要求。
在素质教育改革和传统文化推广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淡化历史教学中的功利色彩,重视学生传统文化水平的提高。这要求广大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学习和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并以此提高自己的个人理论能力、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高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并以此激发其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引导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结合教学内容,实现知识有效联系
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占据了重要的篇幅,并且涉及了各个朝代的多方面知识。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如在“儒学的兴起”的教学中渗透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应当将教材中的各种知识内容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实现知识的有效联系和体系构建。
如在讲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时,教师可以将庄子的“天人合一”和管仲的“以人为本”思想进行联系,让学生了解当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思想正在起源和发展时,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已经流传千年,并形成了更加科学和完整的文化体系。不仅如此,教师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教学中,还可以把《三国演义》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内容和思想融入其中,从而让学生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涉及广泛和成熟发展,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惊叹和热爱之情。
三、结合学生兴趣,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很多高中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主要是由于其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并且其内涵过于厚重和繁杂。对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从广袤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相关元素对其进行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比如美食几乎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饮食内容,让学生结合咸粽子、五仁月饼和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等发现中华美食的丰富多彩。另外,教师还可以⒚朗逞由斓酱统的餐桌礼仪文化,将孔孟思想“食不言,寝不语”、尊敬长者等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其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触手可及的内容中学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水平。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联系。比如在教学“百家争鸣”时,教师可以对集合儒家、《左传》思想和道家思想的武术文化进行介绍,并结合迪士尼电影《功夫熊猫》的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实现知识拓展,感知更广泛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梅山文化;再生
当今全球的高速信息化给具有个性化本质特征的设计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大量趋同的设计中脱颖而出,创造出既能被广泛接纳、认可,又与同类设计拉开文化距离?挖掘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符号并合理的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中,已被业界视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设计艺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是历史的潮流,也是未来设计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这里以湖南省安化县“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设计为例,结合符号学观点,探讨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方法和原则。
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及其再生
1.1地域传统文化符号
符号是民间约定俗成的指代某一对象或意义的标志物,它包括可以通过人类感觉来传达民族、地域文化显性及隐性特点的所有对象的总称。地域文化符号专指特定地域中所能代表特定意义的现象、语言、图案、动作等,它具有表达、传播意义以及被感知的特性。它们传达了地区各民族人民对天、地、神鬼的敬畏和虔诚,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间审美意趣[2]。能够被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使用、借鉴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首先必须是可以被人类视觉感知、描摹表现的造型或形式,在相同文化背景中,各种民族服饰、民间艺术中的经典图案、纹样;代表性的建筑装饰纹样;地区宗教符号、图腾以及特有的民俗用品等具有地区各种文化意向的造型都属于地域传统文化符号[3]。地域传统文化符号携带着时代特征、地区气候和物产、社会生产方式、民族观念等广泛的文化内涵。它具有符义、符构、符用3个方面的内容,即能被感知、表现的外在形象;外在的符号形态与内在的意义内涵之间已经建立的对应关系;符号形态的使用规律和法则[4]。
1.2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生
符号的“再生”,就是将某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号形态与其符号意义之间已经断裂的关系重建;或者是将符号与其文化内涵之间已经被淡忘的联系进行强调,恢复符号与意义的指代和传播。由于符号对应的时代、地域条件、人文基础、传播手段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再生。用设计方法对这一调整进行具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引导,使地域传统文化符号适应新的环境和文化特征以及传播媒介,就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
1.2.1符号意义的筛选及其结构重组
传统文化的存在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再生的前提和基础,但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中包含很多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相抵触的内容。将其应用到现代设计之前,必须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鉴别、筛选;梳理探讨其符号形态与文化内涵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符号形与意的具体联系。以此为基础,对符号的外形与内涵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对符号原有意义的弱化、强化以及增加新的文化内涵等。具体将其符号形态用作设计元素时,还必须考虑设计服务对象的需求。符号寓意的改变必然导致符号外形与其寓意之间指代关系的重构。社会对于符义、符构的接纳认可程度也是改变符号特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2.2符号形态的变化
符号内涵的改变是其外形改变的根本原因;文化主体审美观念的变更也对其外形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地域传统文化符号虽然在熟识度、大众接纳程度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其形态或多或少存有一些与现代设计、美学观念相左之处。为了便于复制、转印以及在各种媒体传播中保持稳定的特征,现代设计客观上要求运用的符号的形态简洁、色彩鲜明[5]。那些源自于民间艺术中的纹样的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其形态细节繁多,将其应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就必须省略多数细节。当然,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形态的调整也要遵循适度的原则,如果与原有形态不相似、达不到引起联想的效果,就失去了引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能被绝大多数现代人理解认可,这是对其再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衡量其再生成功与否的标准。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地域传统文化符号也不能对其造型、内涵“为所欲为”,做毫无底线的乱改[6]。借用我国传统绘画的“形神”观来表述就是:地域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再生,包括“取形、延意、传神”几个步骤,是对其“意义提取”、“造型调整”和“形意关系重构”的过程。“意”与“神”的表达以“形”的塑造为基础,取地域传统符号的“形”是对文脉的延续和再创造,是变革中的重构;延地域传统符号之“意”,是指在原有符号寓意的基础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以及其造型的发展,赋予其新寓意;传符号之“神”,是指通过设计师对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寓意延伸,从而传递出设计所创造的精神[7]。
2“梅山文化”传统符号的典型代表
湖南东北部的安化、新化县等地在宋代以前被称为“五溪”、之后被称为“梅山”,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研究证明:受到地形限制,长期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土著居民,即“梅山峒蛮”与外界的交流极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从传说的蚩尤与黄帝战败南逃建立“三苗之国”后隐匿于“五溪”,到秦蜀守张若“攻楚取巫”以及汉朝伏波将军马援攻“五溪”;从建安晚期“五溪蛮”反孙权、黄盖追斩“乱魁”,到唐开元五年五溪首领覃行章领民造反遭杨思勗斩首三千;从五代江西彭氏占领“五溪”,到后晋天福四年的楚王战乱等[8]。诸多记载证明:长期以来,梅山土著一直生活在压迫与反压迫、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之中。恶劣的环境、长期的生存抗争塑造了梅山人彪悍、极富韧性的群体个性,孕育了神秘的梅山文化。“梅山教”是梅山土著创立的原始宗教,至今仍被当地人信奉,具有鲜明的地域传统文化特征。相传教中地位和法力最高强的神仙是一位得到太上老君法术,能飞檐走壁、行动敏捷的猎神,这就是张五郎。他是一位狩猎能手和能工巧匠,长着一双反脚、能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必须听他的号令。“张五郎”的猎人身份象征了古代梅山人主要的生产劳动方式;灵活机智则是他们在长期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与其说“张五郎”是一位神仙,不如说他实际上是梅山地域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他携带着与生俱来的不畏强权、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梅山人和梅山精神的象征。作为梅山古老的宗教图腾符号,张五郎当然也携带着一些迷信色彩,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必须强调其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剔除他包含的迷信和神秘主义色彩。
3“梅山文化”传统符号再生的实例
湖南省安化县境内的“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主题公园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梅山独特的地域建筑、环境风貌和民俗风情,旨在对古老梅山文化拯救再现、传承保护。“顽强进取”和“勇于创新”是中国梅山文化园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不仅要突出企业文化,而且也要彰显其梅山特色,还需要表现出湖湘文化特有的历史厚重感,因此设计团队将其标志的原型,确定为在梅山地区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代表性的梅山教主,即张五郎。
3.1提取符号内涵
要把“张五郎”这一梅山神话人物和宗教图腾符号设计成标志,首先必须把它原有的文化内涵与企业需要塑造的企业文化精神进行比对分析、筛选整合,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张五郎”神性较弱,人性突出,其倒立的姿态既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梅山人顽强不屈、勤劳机智的象征,这与梅山文化园的企业精神较为吻合,因此其倒立的姿态被保持下来。基于梅山文化原始粗犷、梅山人忠义尚武等梅山文化特征,标志的风格被定位为粗犷有力。
3.2符号造型平面化、抽象化、简洁化
平面设计需要简洁抽象,标志大多采用纯理性的点线面来组成简洁的图形,且具有理性的秩序感,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现代感,也便于传播[9]。而梅山神像大部分为木制圆雕造像,对其利用首先要将三维的雕塑形体转变成为二维的图形符号。其次,雕塑人物的五官神态、衣着服饰详细,需要予以简化,因此从立体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从复杂到简洁是“张五郎”从雕塑走向标志的必经之路。“中国梅山生态文化园”的标志借鉴了传统书法、印章的表现手法,把倒立人形放置在一个红色圆形内,达到类似印章的视觉效果。人物的头部简化成为点,身体四肢则简化成为线,以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参照,调整点和线的位置、大小、长短、曲直、粗细,力求达到“点”、“线”、“面”三元素的和谐统一。之后运用对称的方法将图形进一步几何化,并与“鼎”字的字形相类比,简化图形的同时也丰富了标志的内涵和寓意。通过比较发现:此时得到的标志稍显呆板,因此将表示手臂的一组线条借用到书法“飞白”的笔触效果,在抽象、机械的图案中引入自然、变化之美。最后把得到的标志图案与神祗原型进行反复比较,在充分审视标志与张五郎原型的相似度基础上做出一定修改,最终获得了各方都比较认可的标志图形。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标志以倒立行走的梅山神张五郎为原型,借助毛笔韵味书写并作图案化处理,简洁鲜明。整体上看,标志尤如一座稳重的鼎,体现了企业的事业基础坚实稳定;标志对称的造型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与其服务对象之间“平等互信”的依存关系。图形中的人,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以人文本:人是中国梅山文化园的事业核心资源和服务的主体。外圈的圆形象征着饱满、亲和、融通,体现出中国梅山文化园“和谐”的文化理念。自下而上的开口,隐含无限扩展的张力,寓意中国梅山文化园的宏伟蓝图无限美好。而标志采用的红色则象征着乐观、热情、积极、忠诚,暗示公司员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4结语
经过对文化“一元论”与“多元论”、“同一性”与“多样性”的漫长讨论,国际社会已清晰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向未来世界迈进过程中的坚实印记,它不仅记录着人类过去的辉煌,而且构建了人类文明向上攀升的阶梯。”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0]。对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再设计既丰富了现代设计语汇,大大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辨识度,又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是传统文化活态化再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汪溟 陈飞虎 单位: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伟伟,胡宇坤.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6):73.
[2]李定芳.隆回北部宗教相衣的艺术[J].装饰,2015(9):112.
[3]李彦,贺景卫.永州瑶族服饰年龄符号的意指层次解析[J].装饰,2014(11):94.
[4]迪利•约翰.符号学基础[M].张祖建,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黄玮雯.论传统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8):82—85.
[6]张杰.论标志设计中具象与抽象图形的对比与融合[J].装饰,2014(3):125—126.
[7]罗小涛.基于城市形象标识系统设计的文脉符号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4(4):46.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远不及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科相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直接且明显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文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一些“速食”文化。在这几种因素的阻挠下,初中生必然会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华,需要祖国的花朵来将它们很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达到这个长远性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此重任,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本文就此具体的谈一谈。
一、创设带有传统韵味的教学环境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中可见,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不妨从创设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教学环境入手,如,在教师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的海报;在画黑板报时书写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等。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会耳濡目染地了解并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远比传统式的讲授模式效果要好。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人民英雄的海报,或者在黑板报上书写一些人民英雄的事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熏陶后,当学生学到这篇课文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而且正因为提前看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讨论的热情也比较高涨,显而易见,环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丰富的相关传统文化读物
阅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从阅读入手,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可强迫学生阅读哪本书籍或哪篇文章,但或许可以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向学生推荐几本书,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师的“强迫”到“推荐”,学生的服从度却是大大不同的。那么,除了教师的引导态度外,教师可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在教室的图书角和图书室投放丰富的传统文化读物,在读物丰富的情况下,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也会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语文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更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记不可只限学生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语文问题,这样的局限性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会打破各学科的联系性。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将各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古人作诗多半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但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看到的只是诗句,有的教师或许会让学生去联想,但这个过程较为短暂,这时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联想的时间,让他们以这首诗词为主,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一幅还原这首古诗,通过绘画,学生将会深刻地了解当时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古人用诗句传情达意的绝妙。这种将语文与美术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
在很多学生看来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已成为“过气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拒绝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这一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那么怎么做呢?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参加一个叫做“传统文化PK现代文化”的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传统文化优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两个阵营,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的论点找寻充足的论据。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辩论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有利弊,不可一味推崇一方,也不可全盘否定另一方。通过自己亲自查找资料,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改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爱上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这里论述的是“渗透传统文化”,而不是“讲授传统文化”,那么既然是“渗透”,就要注意掌握渗透与讲授的差别,即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寻找渗透的最佳方式。本文提到的这几点措施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212-01
任何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维系整个学校统一和学生团结的纽带,是这所学校立足的重要标志。师专生的文化、思想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学”,按照儒家文化:“个人是道德的,由道德的个人组成的社会也是道德的。”因此,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学生是道德的,有道德的学生组成的学校也是道德的。不仅学生要服从道德,学校也更应该服从道德。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自身修养。任何一名学生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就一定会锻炼成理想的人格。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铺垫,学校的教育更应该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中,以培养出“为社会服务”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学校的教育应该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与传统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精髓又有糟粕,我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吸取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学校在加大德育工作力度的同时,也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当然,不是一味的继承,而是有选择性地继承发挥。我校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主动配合我校的德育建设。
当前,我校正处于由“四星级”向“五星级”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教学体制在逐步的改变,引起了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改变。从学生整体上来看,他们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部分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地对待个人利益。学校要发展,避免不了,要引进西方文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很大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了很大的冲击,其负面影响着正在成长着的学生。主要表现在:1.学生理想信念追求淡化,强调个人利益,以自我价值的体现为核心;2.道德观念淡薄,强调个人行为的随意性,轻视“道德、纪律”,将“道德、纪律”称之为所谓的“个性”;3.贪图安逸、享乐生活,追求新潮流、高等奢侈品;4.缺乏艰苦耐劳、奋斗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5.缺少诚信、互帮互助等等。学校的发展不仅要培养具有深厚学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文明诚信、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因此,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他们的自身道德素质,帮助他们建立健全“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宽容”的理念是学校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工业和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建设和发扬,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没落。幸而在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将弘扬传统文化摆在国力发展的关键位置上。在现代平面设计方面,也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多样化的融合。
一、平民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渊源
事实上,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与平面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渊源,要想加强在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合,就需要对历史沿革进行分析。文化,是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主要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祖祖辈辈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点,是我国世世代代的精神结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蕴藏着浓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的沉淀和更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也可以将这种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称为一种文化艺术。这种文化艺术在不断进行转变的同时,不同类型的艺术也随之进行转变。而平面设计的艺术形式与传统文化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随着民族文化的变化和改变,平面设计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远古时期,艺术体现在图腾上,这些图腾事实上就可以认作为是一种平面设计。进入封建社会后,就出现了大量的族徽等标志,这些族徽都应用了当时时代的元素,用以反映社会的状态和精神文化。而到了近现代,平面设计的概念正式从西方传入我国,平面设计领域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元素包含多种,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分别对传统文化的不同艺术元素进行了应用,其中包括:
(一)中国传统图案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传入我国,然而我国对图案元素的应用大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其中设计平面对图案元素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图腾的画像类设计。换句话说,我国有着丰富的图案创作经验和底蕴,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图案文化。事实上,在对图案元素进行应用,不仅仅是指对图腾的设计,还包括对雕塑建筑等多个方面的设计。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图案元素随处可见,我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标志就来源于我国传统的图腾———凤凰,其中蕴含了中国人民对吉祥的向往,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标志。事实上,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对传统图案元素进行不同的应用,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如直接利用传统的图案元素进行隐喻,利用动植物的典故和寓意来进行设计,以龙凤表现祥瑞,以花中四君子来对品格的追求。当然还可以通过对传统的图案元素进行加工和设计,简化复杂的图案加以合适的创新,实现对图案元素的应用,做到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和寓意,又能够跟上时代的思想完成创新,更加贴合时代的需求。
(二)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事实上,我国自古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一直对色彩有着独到的见解。我国对色彩元素应用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我国的水墨丹青的盛行。在传统文化中,我国对色彩艺术中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分类,青赤黄白黑作为色彩的主色调都具有不同的含义。而且在古代,色彩不仅仅是在绘画作图上有所展示,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还通过衣着的颜色来区分地位;而传统的颜色除了对人们的等级地位加以区分,还具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青包含了蓝绿两种颜色,绿表示生命,是希望的象征,而蓝则是一种冷静和智慧的象征;赤也就是红色,是热情和活力的象征,我国一直以来都将红色作为喜庆的颜色;黄则表示高贵的地位;白是纯净的象征;而黑色是庄重的象征。事实上这些色彩的利用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在进行现代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对颜色的运用,实现最好效果。
三、结语
随着我国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了每一公民的分内之事,各行各业也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宣扬。这就需要现代平面设计的工作人员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了解,正确应用,扩大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宣传,实现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参考文献:
如今当代高校大学生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理解,很多人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了其对于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在缺失与传承之间产生矛盾。曾经无比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刻,却也面临着逐渐流失的境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持续的传承下来,但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眼里已经变得不再那么的重要。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这个节日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古往今来,在春节期间,我们国家无论各种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祝福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换新、迎新接福、祈求丰年等主要内容,各种各样的形式不胜枚举,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文化。人们在春节期间,都尽可能地回到家中和亲人们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美好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祝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年味渐渐消退,热闹的春节也渐渐存在于人们的回忆里。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物质条件好,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更高,思维的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对生活的态度都有很大的不同。高校大学生已经对春节这种传统习俗已经不感冒,于平常生活没什么区别。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如今当代高校大学生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理解,很多人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了其对于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在缺失与传承之间产生矛盾。曾经无比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此刻,却也面临着逐渐流失的境地。
1、在生活当中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种文化的缺失和传承更能体现出一种社会现象,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时代,中国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追求着更快更多的经济利益,把生活当中的一些东西简单化,智能化。所以对于某些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礼仪,风俗,手工工艺,放在今天,略显繁琐复杂。在这个信息的时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拿起一支笔来工作是一件及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有好多的工作,我们没法用一支笔来完成,信息量太大,浪费时间。信息时代,将一切文字用计算机代替,节省了时间和空间,节省了大量的纸张和笔的利用。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汉字的记忆,越来越少,提笔忘字成为了常事,这就是一种中国汉字文化的缺失。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的主要原因。目前,像这种类似的情况很常见,随着社会发展,生活在中国各地区,各少数民族及在校大学生已经缺失了很多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他们的思想,语言以及技能等。
2、在西方文化的冲击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缺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流入中国,当代大学生也接触到了不同的西方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让好奇心重且喜欢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学生不由自主的将重心放在了西方文化上,随着时间的流失,时光的车轮慢慢推移,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在各方面的冲击下有些尴尬。社会在改变,传统文化技能变的无用武之地,学习一些国外的文化而缺失了自己原有的文化,我们也早已经忘记了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意义。学习西方文化、各别崇洋媚外,是当代在校大学生屡见不鲜的事实,也是趋势所向,他们对自已本国的传统文化没不太注重,而对于西方的一些文化更加的敏感,综上所述,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够很好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延续传播的要素。
中国文化传统的缺失,无论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还是对每一个国人来讲,都一种遗憾。广大高校大学生追韩星,学习西方文化,热衷于一些西方的节日,例如情人节时期待玫瑰花、圣诞节时希望能见到圣诞老人等,对于他们的喜爱超越于传统文化的程度。而这种对中国文化的丢弃更演变成是一种常见的社会风气,很多大学生对于本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保持着不关心不在乎的态度,也影响了一辈又一辈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如今当代高校大学生缺少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理解,很多人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导致了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1、弘扬就是传承
历史的死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生于人类的开始而可延续永生,传统文化有着生命力和诱惑力,不用刻意去弘扬只要不破坏,她就会很好的传承下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有一些人依旧坚持着,传承着,就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将最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进行着,延续着。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历史,是中华五千年孕育衍变出的产物,代表着一种不可磨灭的象征。英语在世界上成为了一种普遍的语言,但是中国汉字则是一种不可替代又极具美学的文字。现在,人们努力地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做出了了很多行动,无论是国际孔子学院,还是前一阶段的国学热、再到电视节目汉语桥等,这些都是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用传统文化本身的精神,来彰显和激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人民心中的地位。
2、保护物质载体就是传承
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在对外开放的影响下,各种外来文化通过互联网,书籍报刊等渠道传播到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与生存的方式,各种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当代高校大学生。高校大学生只有率先发动起来,做好引领作用,尽力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才能好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命活力,缔造文化之根、文化之魂。
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
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明白了,历史上下五千年,从无到有,从有到延续到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努力,是每一个传承人运用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智慧结晶的努力和坚持。传承是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传承人用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奋斗精神,为我们诠释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精神更是我们高校大学生应该学习的东西,不忘初心。
2、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当今社会,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一__直存在着不在乎不关心的态度,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存在,多方面还是在于没能及时的对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工作,以至于太少数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了解,文化的传承缺少了一个传授、熏陶的过程,在这个飞速的社会当中中国传统文化很难生存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需要用时间漫漫积累的过程;文化更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沉淀。只有这样,文化才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文化的教育则是最好的选择。
3、传统文化需要创新的理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00
小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而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也逐渐加快,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记住,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也更容易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基本上不会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即便语文教材涉及到了相关内容,老师也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讲解,没有进行延伸、拓展。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已经逐渐重视传统文化,这也就表明,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会占有一定比重,但因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导致了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量很少,他们的传统文化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引进传统文化已经势在必行,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灌输,有助于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无论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言还是从学生自身出发,传统文化教育都非常必要。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快餐文化”“洋文化”泛滥的时代,老师如果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希望他们能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虽不能说是“痴心妄想”,却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最难的一点就是如今的小学生过早的接触高科技产品,于他们而言,对国外的某位明星的作品如数家珍,但对于我国传统的知识诸如老子、孔子、荀子等人的思想却一概不知。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学无疑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学校把英语当成重点,学生自然也就将重心放在英语上面,但如果学生连本国语言都无法掌握,又怎么能学好外国语言。学生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兴趣转移到了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化上,这也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所占比重逐渐上升,这就是对学生学习语文、学习传统文化进行政策支持。
(二)侧重背诵,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定义仅仅局限在一些难懂的古诗、几篇拗口的古文,这是极其错误的看法,需要老师进行纠正。但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将教学的主要方法变成要求学生背诵。举个例子,杜甫诗《绝句》,原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很多老师在讲这首诗时,仅仅带着学生读几遍,之后布置下“背诵”的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知道背诵诗文的意义,更不能体会诗的意思,但不能违背老师的意思,只能强迫自己死记硬背,这就偏离了教学的初衷,教学不能仅仅是为了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做到对诗词的深入的了解,学生记忆起来也更简单,也才能从诗词中学到知识。
(三)忽视诵读的重要性,学生缺乏语感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教学中朗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语感较差,对于部分词语理解不深或是根本不认识,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进行默读,他们的语感很难得到增强。然而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恰恰忽略了诵读的重要性,古人读书无论是幼时上私塾,或是长大后准备科举都离不开诵读,长时间的朗诵,可以让学生做到出口成章,很多诗句、名句本来不记得,但说话时突然就说了出来,对于一句诗本来忘了,但读到上一句诗时,下一句诗自然从嘴边蹦出来。这就是诵读的益处。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老师也不能强迫学生去学习,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最好的做法就是迎合学生的心理,将教学进行改变。以诗仙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原诗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李白思念家乡的感受,让小学生来理解诗中的思乡之情恐怕有些牵强,所以就将教学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分析上。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即假设身处月夜,学生自己假象成李白,将透过窗户的日光想象成月光,学生们抬头“望月”,低头“思乡”,同时大声诵读,这相当于是一个小游戏,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也就有了学习兴趣。
(二)改变死记硬背的做法,鼓励理解式记忆
如果小学阶段就提倡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习内容更难,需要背诵的内容更多,全部依靠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无限叠加,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进行理解式记忆,以《静夜思》为例,学生要先对这首诗进行理解,对于这首难度并不算大的诗,老师要教会学生进行理解式记忆,这样学生就会对诗词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举行传统诗词、文章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大声读
1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它由中华文明演化、沉淀而成,反映民族的特质和风貌,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发展、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文明的精华,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它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2 校园景观概念解析
在地理学中,景观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一般被定义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生物、地貌等各种成分的综合体。而在景观生态学中,则认为景观是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上述几种概念是从景观的组成、结构特征及景观的功能特性上界定了景观的范围。校园景观作为景观中的一类,从物质的构成要素上来看,都是由各种空间、植物、水体、构筑物、景观小品等构成。学校从一个特殊的育人场所来看,校园景观除了具备景观所具有的物质构成要素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反映了学校的本质和特色。
3 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相互渗透
3.1 文化与景观关系
3.1.1 文化改造景观。景观一词原本就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可理解为风光、景色、风景,其包含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2部分。文化对景观的作用体现在,人作为实践主体通过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不断改变,使之成为渗透着某种文化的人工景观。从广义上来讲,人工景观其实就是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性,每个时代、区域的人类都按照自己的各种需求,对自身生长的环境施加影响,不断改变着我们周围的景观,实际上对自然景观不断改造的过程就是人类自身文化不断渗透的过程。这种文化的渗透必然会改变原来的景观,一方面使自然景观转变为人工景观,另一方面又使人工景观不断发生变化与更新。例如,人类诞生之初,由于生存的需要,改造土地使之成为有使用价值的耕地,这就逐渐发展成了我们今天的农业景观。又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一部分自然景观受到工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现在流行的工业景观。
3.1.2 景观反映文化。不同的景观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并可以被人感知。例如,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经过历代匠师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形式和艺术风格。这些多种多样、风格不同的园林又展示着不同的文化,中国的皇家园林,由于其面积广阔、气势恢弘,且规整有序,经常给人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体现出中国皇家气派、庄严的感觉。而江南的私家园林经常以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让人产生别有洞天的感觉,造园师在有限的空间内再现真实的自然山水,表达出了文人细腻、感性的心思,体现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特征。
3.2 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关系
3.2.1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校园景观。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势必深刻影响着校园景观的建设。这种影响可以是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例如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观念、自然观、民风民俗及传统的人文意识和审美观念等,它们对校园景观的设计思想、景观风格的形成带来许多启示、引导。也可以是物质文化方面上的,比如,传统装饰图案、造型以及材质等,主要表现在道路铺装、雕塑小品、景观建筑等细节装饰方面的运用。
3.2.2 校园景观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如今,校园景观发挥着阐释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职责。在校园中,校园景观中凝结了校园文化,校园中的物质景观也能映射出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可以体现在一定的物质形态上,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景观来表达。如北大校园中的山水、古园林遗址,甚至是1株百年的老树,每一处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与文化,而无论这些己经被赋予了历史的景观,还是那些正在加载中的景观,都成为了传统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和“传递者”。
4 结语
一种健康的,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不但可以增强师生的民族认知感、归属感,而且对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提倡本土化校园景观的营造是一个有新意且应该深入研究的方向。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景观设计,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一个了解和把握,而且能在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能适于景观表达的文化元素,并传承革新,将之运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