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现代国际金融

现代国际金融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7 09:24:16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现代国际金融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现代国际金融

篇1

一、引言

上世纪80年代,拉美的债务危机对西方银行产生了巨大冲击,使得银行监管理念更加重视资本充足状况,此后的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颁布实施了《巴塞尔协议》,为有效进行银行监管提供了依据,这促进了银行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及银行体系的稳定。

不过,随着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旧资本协议的静态规则已经无法完成当前风险管理的要求。因此,近十几年来,巴塞尔协议经历了几次大的修订过程,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通过。这项协议将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上调至6%,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实际要求则达到了8.5%-11%。此外,该协议还提出了杠杆比率、净稳定资金来源比率和流动杠杆比率的要求,以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新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金融监管的新标准,对于指导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次贷危机以来,国际金融风险蔓延的趋势加剧,这使得参照国际先进的金融系统的规则与标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新旧巴塞尔协议的分析,结合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对制定拥有中国特色的金融风险管理标准及监管体系提出了几点思路。

二、对新旧巴塞尔协议的简要评价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金融系统与国际接轨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实际上,为抵御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亟需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改革。相对于旧巴塞尔协议,新巴塞尔协议增加了监管和风险控制的范围,引入了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推动了金融风险防范的标准化。

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机制不完善是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新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金融监管的新标准,对于指导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也促进了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

三、中国金融风险的现状与问题

2007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强。在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后,我国经济过热的现象出现,通货膨胀困扰了我国经济。与此同时,国民经济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大量的资金相机进入了股市、房市,造成这些行业的泡沫,经济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加大。实际上,金融市场爆发危机往往源自于经济体系的失衡,具体而言,国际收支、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的失衡都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当前,中国金融业风险的制度性特征表现为金融风险的复杂性、隐蔽性、边界的模糊性及信用风险观念错位,由于涉及了制度上存在的缺陷,我国金融业存在着以下四个问题:一是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问题,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当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改革缺乏突破性进展,政府对银行经营干预较大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大,背后隐藏着巨大潜在风险。二是股份公司不规范因素太多,投机性较大。非流通的国家和法人股的控股性质及其对股市供求关系的控制使公司偏离了个人股东支持,机构或个人大利用高股价进行大量投机,影响了股票市场的发展。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中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其中,信托公司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资产逐步增加。证券公司的恶性竞争和对证券经营市场的垄断局面影响了市场效率,而保险公司中不规范的套取社会资金也积累了较多的风险。四是资本市场信息的不透明。由于资本市场交易反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交易和宏观经济信息,信息混乱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我国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国情,制定一些基本原则,并相应采取一些方法。

首先,就基本原则而言,后危机时代,我国实际上面临了更大的金融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增强,为抵御潜在的国际金融风险,我们要借鉴新巴塞尔协议的国际监管标准和风险防范机制,确立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人才优化,要吸引人才进入金融市场领域工作,努力培养我国的金融人才队伍。二是要坚持渐进发展原则,要循序渐进。三是要进行行为监控,健全的制度才是金融安全的前提保证。四是目标一致原则,要对核心员工进行鼓励,构建合理激励制度。五是要坚持利益协调,避免不必要的利益冲突的活动。六是要坚持审计规范,不能因为长期合作关系忽略贷款审计程序。七是要坚持会计明晰原则,对金融交易进行披露并增加透明度。总之,要借助现代风险管理工具,积极建立经受考验的金融系统。

在管理机制方面,一是要尽快建立信用等级评估机制,对上市公司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并公开信用评级,让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有所参考。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审核机制。三是政府要逐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四是要借鉴发展市场约束机制,通过市场约束将鼓励上市公司有效配置融得的资金,控制市场风险,顺应金融信息化发展趋势。

篇2

由于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较低、资产运营渠道单一,所以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我国银行业虽没有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我国政府为应对危机采取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通过银行信贷拉动投资,并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反周期政策,给银行带来了新的信贷风险。

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信贷规模的扩张,2009年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9.4万亿元,约为2008年新增贷款的两倍,此轮信贷投放狂潮持续至2010年上半年。如此高增速的新增贷款规模,是政府应对危机,加大投资力度的结果。如果扩大内需及其他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并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则当前的新增贷款将成为若干年后的不良贷款,为银行体系埋下系统性风险的祸根。

2.在信贷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信贷投放的行业、客户、融资渠道的集中也增大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首先,投放行业过度集中。2009年主要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的比重为50.5%,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4.28%,这些项目贷款具有工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受政策影响大的特点,如果后续资金链断裂的话,银行将会出现巨额不良贷款。其次,投放对象过度集中。一方面,贷款主体的“政府化”,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大幅度增加。据央行公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截至2010年末,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近30%,政府成了银行贷款的重要角色,受贷款项目的经营状况、贷款的担保方式和土地出让金收益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使平台贷款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贷款向国有大型客户集中,如兴业、民生、南京、北京银行的单一客户集中度和最大前10家客户集中度,都接近监管水平的上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隐埋了信贷集中性风险。

3.由于反周期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集中于金融市场、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具有金融属性的市场,加上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尚不完善,难以保证所有企业都将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部分信贷资金不可避免地流入股市、房市,加剧了资产泡沫,如果股市房市出现剧烈波动,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信用风险。反周期政策的起点是中国著名的“四万亿”投资,拉动了相应的“铁公基”项目上马,这种源于外生性投资拉动的需求,因缺少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撑,属于反周期政策带来的短期繁荣,引致2010年的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价格指数居高而增长动力不足的态势,经济过热成为2010年的主要宏观经济特征。于是,出现了2011年的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价格调控、信贷规模控制等一系列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而紧缩性的调控政策又给银行业带来新一轮的信贷风险。

(二)当前调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来源

1.紧缩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信贷风险。当前的紧缩货币政策伴随而来的是信贷规模控制,使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则债务人将面临中长期贷款的还本付息压力,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暴涨出现在2008年下半年之后,按照3到5年的平均还款期计算,融资平台真正的还债高峰将出现在2012年至2013年左右,届时将出现中长期贷款还本付息额占财政收入比重突破30%的局面,如果银行的后续资金跟不上,可能出现债务链断裂,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风险。

2.房地产价格的调控,导致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加大。截止2010年1月,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贷款增量和整个贷款余额的20%左右。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的房地产业,一旦受经济下行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波动将增大银行的信用风险,并有可能演化为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据研究表明,1998年香港一半房屋价格下跌50%,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上升300%以上。此轮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美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大量增加,导致100多家银行的最终破产,也是又一佐证。因此,随着中国下一步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居民收入的下降、房价的逐步回落等,都有可能由于房地产贷款的过度集中,最终加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3.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信贷风险。在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带来资产价格泡沫化和实体经济低位运行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将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结果必然出现产能过剩的部分行业企业倒闭、关停、转产等情况,而对于这些行业,在当前的严格限制融资的监管政策和紧缩信贷背景下,有的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关停倒闭的情况,给银行的前期信贷投入带来损失。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阵痛。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变更,我国商业银行又该如何应对呢?现有的风险管理现状和管理水平如何,是否能应对这样的考验?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

(一)从风险管理的总体水平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多处于全面风险管理阶段,而我国的大多数商业银行仍处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阶段,如比例管理阶段。当前,我国新一轮的信贷规模的扩张、宏观政策的调整对银行粗放的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二)从风险管理方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还处于定性分析或向定量分析的方向发展的阶段。风险评估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模型,信用风险分析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缺乏建立在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方法基础上的信用风险量化测量工具。实际工作中在各种风险处罚的制度约束下,多数审贷人员在评审过程中选择的是风险回避,而不是去经营风险。

(三)从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来看,纵向管理链条长,而横向的制衡关系也强调得不够,从根本上导致信贷风险控制职能与业务部门职能混在一起,无法行使独立、集中化的风险控制职能。第一,由于职能责任划分不清,风控岗位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强调的不够,目前的风险管理形同合规管理和事后反馈,而不是对贷款风险的深度识别和对风险事件的专业处理,违背了风险管理的精神实质。第二,由于管理链条长,传递环节多(传递过程是从管户的客户经理,到贷后管理人员到风险管理部门,然后到分管业务的行长,最后到风险管理委员会),政策传导、责任路线和报告关系影响了决策的效率、准确性和灵活性。经调查了解,一般对风险信号的发现到有效处理需要至少二周的时间。第三,人员素质和配备依然是风险管理的短板。由于观念的偏差,对前台客户营销配备人员较多,对风险管理人员配备较少,人为造成了风控工作薄弱;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级风险管理人才还相当匮乏,刚刚开始组建的全面风险管理部门没有配备专职的风险经理,或者虽有配备,人员的能力风险和道德风险因素,无法实现银行信贷风险的有效管理。

(四)信贷审批欠缺独立性和专业性。信贷风险产生及其控制,首先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据调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决策机构是贷款审查委员会,而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负责人都是贷审会的成员,这就使得贷款决策从根本上不能与风险控制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开,审批决策往往是在信贷风险控制和信贷业务营销之间的折衷,折衷的结果是信贷风险后移,加大了贷后管理的难度和风险隐患。此外,贷审会负责审议几乎所有业务线条的信贷项目,一方面是专业领域的盲点会造成决策的失误;另一方面对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的相同或相似的审议程序,最终会造成贷审会对信贷风险的敏感性降低。

三、探寻信贷风险管理的新对策

面对后危机时代的信贷扩张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宏观调控政策所带来的经营环境的变更,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需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信息数据库,开发度量模型,提高信贷风险量化管理水平近年来,西方金融界在银行信贷风险测量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比较典型的有:RAROC模型,把贷款看作为期权的KMV模型,在险值(VAR)方法,基于精算方法的CreditRisk模型,宏观经济模拟(CreditPortfo-lioView)等。但在我国,全面应用VAR和KMV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条件还不够成熟。要在我国全面应用度量模型,需要完善以下基础条件:

1.建立健全贷款企业的数据库,通过建立信息数据仓库,客户经理、信贷分析人员及各级审批人在不同的授权下,均可方便查询行业、地区、客户信息资料、信用评级情况等,并根据这些数据能准确计算出客户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数据库的建设,除了要从内部收集大量以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DA)为首的数据外,还要及时收集外部的公司数据如外部评级数据、外部评级量化数据、外部模型数据、上市公司数据等。数据积累既是实施内部评级法最基础的工作,也是选择风险度量模型的制约条件。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数据库,是现阶段商业银行提高量化风险管理水平的首要环节。

2.开发符合我国国情及财务制度的企业违约分析模型和破产预测模型。由于违约风险是我国银行面临的最重要的信贷风险,因此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应侧重于对违约风险进行度量。加强对贷款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和监测,加强企业违约、破产的预测、预报工作,对预期违约概率、赔付率和贷款损失等变量进行估算,进而计算银行个体贷款和贷款组合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运用度量模型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弱化个人主观判断在贷款业务中的作用,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避免或降低损失。

篇3

    一、世界金融危机的概念及爆发诱因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从表面上看,次级债问题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所引发的。实质上,本次危机是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使状况愈演愈烈终致危机恶化。而贯穿始终的问题是:无论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存在着忽视信贷风险管理的通病。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在追求业绩的利益驱使下,片面的追求业务规模和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忽视风险甚至无视风险。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与风险管控水平直线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过分信任,认为一切风险可以通过工具创新转嫁给别人,忽视了衍生工具内在的风险,最终导致金融风险被成倍地放大。

    商业银行作为专门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高负债性和高外部性的特点,这就使其不仅追逐收益性,也必须关注安全性和流动性。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银行又担负着“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使命,这必然使信贷风险不断积累。在当前的外部环境下,信贷风险管理已不再是对风险的规避和对冲的博弈术,而是一种保值增值的差别化技能。 信用评级机构则在此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故意为投资银行提高其产品的信用等级,某种程度上对金融风险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监管者的角度,由于长期的经济繁荣和市场繁荣,自由主义的理念在监管者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放松管制、让金融更加自由化成为这一阶段监管者的核心价值观。比较而言,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是严格的。而恰恰次级债以及衍生产品均由美国证监会监管,作为长期监管股权资产的机构,对债权资产的利害关系肯定不如美联储,监管错位也可以看作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二、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对的信贷风险及存在的问题

    1.信用级别管理不严及住房贷款比例增大可能导致个人住房贷款者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

    由于信用体系的缺乏,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无法得到借款人的信用保证。相对于美国的信用等级而言,我国的借款人甚至达不到次级信用级别。我国商业银行在审核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时,主要是通过申请者从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来审查其收入状况,导致资信较差的借款者可能凭借虚假证明从银行得到贷款,进入房贷市场。银行为了扩展业务规模,按揭成数都比较高,近几年仍然维持在70%左右,甚至是“零首付”。目前,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进一步进行法规及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要求,2005—2006年按揭成数下降到了60%左右,但是这个数值还是偏高,依然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2. 抵(质)押物的评估价值相对较高且缺乏更新机制致使商业银行过度放贷

    商业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中,有部分贷款是抵(质)押贷款,其中有很多抵(质)押物的价值评估是在我国经济上行时进行的,那时的宏观经济背景还比较乐观,现在经济处于下行中,银行的抵(质)押物的价值已大幅缩水。而住房按揭贷款又被我国商业银行视为优质资产业务而大力发展。行业间的激烈竞争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又促使其不断降低办理条件,进而对贷款审查流于形式。许多银行还通过推出各种优惠业务刺激个人房贷消费,从而抢占市场份额。这种风险意识的缺失使银行业的风险正在不断累积。而且,商业银行对在建工程、未办理产权证件房屋作抵押的抵押物跟踪管理薄弱,没有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甚至会出现抵押的在建工程已经完工,还没有办理好后续抵押登记手续,使银行的抵押权“悬空”。

    3. 信贷投放过于集中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房地产业促使风险加大

    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房贷风险暴露期通常为3到5年,而我国房地产行业个人信贷业务是最近4年才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已进入房贷风险初步显现的时期。基于房地产市场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它已成为宏观政策重点调控的行业。2006年以来,住房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借款者低估了潜在风险;同时,贷款机构风险控制意愿下降,使行业风险加大,最终导致从紧的货币政策出台。2007年连续加息导致住房开发成本高,同时也推高了贷款买房者的还贷成本。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下的经济下行,收入预期下降,还贷压力增大,个人住房贷款者可能选择提前还贷或断贷,出现类似美国次贷市场上借款人无力还款的情形。

    三、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信贷风险管理,首先要明确信贷风险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保护资金的安全,而且还要提升构成银行经营模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组合水平。信贷风险管理应遵循保本、稳健的原则,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保证存量资产质量的稳定,这是银行生存的基础。对内生不确定性引致的风险,如银行由于内部的信息传导不及时、相关制度不完善而发生的操作失误、贷款抵(质)押物价值没有及时更新等,可通过加强控制程序和业务检查力度来实现。

    1.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级别

    商业银行必须使用内部控制的标准流程从严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级别,严格检查每一笔房屋按揭贷款业务,信贷员必须要与贷款申请人见面,而且必须面对面地签订贷款合同。对于新收到的房屋按揭贷款申请,由信贷工作人员到单位核实收入证明,通过核实贷款者真实身份。

    2.增强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

    从宏观层面看,2007年央行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每周发行定向票据,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回收了银行体系内相当数量的流动性。而在 金融 危机过程中,保持自身流动性成为银行渡过难关的重要手段。

    3.加强金融创新监管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印证了金融创新会给银行业带来双重影响。在国际金融市场和交易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必须清醒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审视次贷危机的爆发过程发现,即使美国在监管体系完善的市场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监管缺失,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金融产品的复杂化导致了对其认识上的盲点和监管上的空白。

    参考文献:

    [1]葛奇.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

    [2]宋琳,齐腾.次贷危机的传导及其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现代商业,2009,(06).

    [3]谭燕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兼论我国最优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02).

    [4]姚兵,张乐,任益民.从次贷危机看美国的金融监管[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10).

    [5]熊维强.从次贷危机看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与监管[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06).

    [6]廖岷.次贷危机下美国对于金融监管的最新反思[J].中国金融,2008,(07).

    [7]李娜.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我国的金融风险监管思路[J].时代金融,2009,(01).

篇4

一、次级贷款危机的背景和过程

2007年4月,作为次级贷款企业巨头的NEW CUNTURY金融公司面临空前的危机并申请了破产保护。这成为了这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使美国经济陷入倒退危机的次贷风波的开端。随之而来大量次贷金融公司破产和以次贷为支撑的各种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向持有者转移使全球包裹CITI BANK在内的很多大型商业银行亏损,使全球金融陷入恐慌之中。

这次危机起源于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降低建筑业的税率并制定了大量的利于建筑业发展的政策;与此同时,美联储在2001年到2004年间不断降息使其达到了40年的最低点。这些在很大的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此时美国房价普遍上涨,美国人买房的热情不断高涨,次贷市场也日益繁荣起来。然而在2005年,美联储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趋冷。在房价下跌、利息不断上升的双重打击下,市场出现逆转。越来越多的次级抵押贷款借款者不堪重负,无力还贷,整个资金链条断裂了,最终爆发了令人震惊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二、次级贷款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1.对信用等级要求放松过宽

在2001到2005年的时间中,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连续降息,这一措施导致利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使得美国金融业的利润增长逐步减速。各个金融机构都急于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房地产的火热让各个机构都开始青睐方兴未艾的次级贷款市场。大量的放贷机构的建立使这个本来火热的市场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时期,各个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不断地放宽自己的贷款要求以求得对市场的占有,据美联储的调查,1985年到2005年的9年时间中,房地产贷款占美国商业资产结构的比重从15.88上升到了32.43,整整上升了一倍,而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标准则处在较低的要求中。在2006年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明显的意识到危机,降低了房地产贷款的比重,同时提高了对贷款尤其是次级贷款的信用要求。为了占取市场,金融机构不断放宽自己的贷款信用要求,直接导致了这一恶果。

2.资产评级公司的操守存在问题,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

美国次级贷款的运作中,资产评级推动着所有业务环节。比如,次级贷款机构资产证券化的次级债产品,初期穆迪或标普只给予BBB以下评级。此时,对于只能涉足AAA级的退休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基金等美国大型投资机构而言,次级债根本就不在其投资范围内。但是,经过投资银行的提炼与包装,穆迪、标普动摇了,其处于多方面考虑,最终给予了高级品CDO评级为AAA。这样,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纳入了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的视野。而风险更大的中级品CDO与普通品CDO由对冲基金来管理。由于高风险对应高回报,在房地产景气时候,对冲基金获得快速的发展。商业银行也渐渐接受对冲基金的CDO质押贷款,参与到这高风险的游戏之中。此后,CDO的衍生物,比如CDO合成、CDO平方等,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风险非常高的普通品合成CDO,也获得穆迪、标普AAA评级。毫无疑问,这些大基金的投资品种的范围选择,是以资产评级公司的评级为投资依据的。而资产评级公司的操守存在问题,以及政府监管不到位,必将影响国家房地产金融安全。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金融的警示

1.按揭贷款不一定全是优质资产

目前,“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的神话仍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一种主流观点。当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将这一神话打破时, 这种资产的“优质性”受到严重质疑。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 凡是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人, 都基本上能得到满足, 住房按揭贷款者是没有什么信用等级可分的。这比美国的次级房贷管理差远了。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 “假房贷”、“假按揭”案件层出不穷, 房贷不良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因此, 如果我们不深刻检讨银行体系按揭贷款存在的问题, 不更新“住房按揭贷掀是优质资产” 的旧观念, 我国的房地产信贷市场就迟早会出问题, 国内银行就可能会面临类似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风险。

2.加强房贷风险管理刻不容缓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放松了对贷款者的审查和管理。当前, 国内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是相当薄弱的, 既缺乏信用风险预份机制, 又没有风险评估工具, 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很低。因此, 国内银行应积极借鉴国外信用风险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切实提高房贷风险管理水平。

总得来说,加强我国住房金融风险控制,避免房地产过热引发金融泡沫导致国家宏观经济出现危机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 凡: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危机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7.9

篇5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当代国际金融格局新变化

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金融格局建立在经济格局之上,因此金融格局变化背后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改变。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已然开始调整,发达国家的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快速衰退,之后逐步复苏,但整体发展趋于缓慢且时有震荡;而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兴市场,发展速度快且态势平稳。但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世界经济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但世界经济格局依然处于不平衡状态。

发展中国家金融地位上升。在近十多年中,中国和印度这两个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两国虽然受到影响,但相较欧美等国,损失较少,保存了金融实力。如印度在2008年到2009年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6.7%,到2010年增长率高达10.4%。在金融方面,新兴国家的财富基金规模不断上涨。20世纪末,新兴国家市场保持着巨大的国际贸易顺差,加之石油价格大涨,这使得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并推动了财富基金的发展。据伦敦金融机构的统计,2008年全球拥有3.9万亿的财富基金,而其中中东产油国占比最大,为45%,其次是亚洲占33%的份额。全球财富基金已经超过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机构参与方,这也表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力量在全球金融中崛起。

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改革期。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元持续贬值,国际货币地位不断下降。为了维护本国利益,美国不可能放弃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但同时美元的贬值又会冲击国际金融市场,为此必须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一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主要是在决策结构上增加了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权;二是重视G20在国际货币金融合作中的作用,促使国际货币金融事务处理从原本的七国集团、八国集团向二十国集团发展,提升国际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多方协调全球国际金融市场。

中国在当代国际金融格局中的现状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现状。目前,在国际银行业金融竞争中,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总体上是不断增强的,资产增长速度较快,2006~2011年之间,中国银行的资产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7%以上,2009年更是高达26.3%。在资产质量上,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率与余额呈不断下降趋势,资产质量提高。我国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上也高于国际银行的平均水平。此外,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资产利润率由2007年的0.9%增长为2011年的1.2%。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国际银行业中实力亦有所提升。

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金融格局中的发展。资本市场是指证券交易与资金融资的场所,它的典型形态为证券市场。目前,我国拥有上海与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截至2011年,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有两千多家,总市值为21.5万亿人民币,排名世界第三。随着国际化的深入,我国也开放了证券市场,境内企业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国家鼓励境内的证券机构发展境外业务,并制定了吸引外资证券金融机构参与国内资本市场的政策,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在国际资本体系中的影响力。

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国际金融的核心问题之一便是货币问题。自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受到冲击,对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已经是国际共识,而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是未来的改革方向之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跨国贸易中,人民币结算业务不断推广,尤其是在中国周边国家,人民币被广泛认可并作为结算货币。从作为国际投资货币方面看,人民币的投资渠道有所拓展,但投资规模依然不大。在作为国家储备货币方面,人民币进步较大,被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纳入官方外汇储备。

中国在当代国际金融格局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在机遇方面,国际局势整体处于缓和状态,这为我国的发展与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增速放缓,而发展中国家成为新兴的经济体,他们为调整国际金融格局注入新动力。世界经济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这有利于限制发达国家的金融霸权,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国际金融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更加民主、合理、科学的国际金融秩序的形成,这也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国际金融空间。我国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但这一危机让中国看到美国金融模式存在的缺陷,这有利于中国吸取教训和经验,改革自身的金融运作模式,避免引发金融危机。此外,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保证经济的平稳持续增长,这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其次,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金融发展自由化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总体来说我国金融业自由化与国际化程度依然有限,要想提升国际地位,必然要更快适应自由化、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这就需要国内金融业进行规则调整。二是我国的金融实力不足。虽然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态势放缓,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依然大大超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金融领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政治金融实力随着经济发展也逐步增强,但依然不足以主导国际金融格局变革。三是国际遏制中国发展。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在现有国际秩序中的利益,不断压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如近年来西方国家多次对我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遏制我国的外贸出口。四是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宏观调控模式存在缺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益成熟,原本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很难再适应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我国应该建立起以市场规律和法律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模式。

国际金融格局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转变金融机构发展方式。一国金融机构的强大是其国际金融实力的重要表现。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金融机构所受冲击要小于西方金融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防御能力强。中国金融机构之所以未受巨大冲击,原因是其并未大规模、深度地参与到国际金融格局之中。但从长远来看,中国金融机构要想在世界金融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吸取国际金融机构的经验与教训,并进一步参与到国际金融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国际金融竞争力。为此,我国应该从宏观上对国内金融机构的管理结构、业务模式、绩效考核机制等进行调整和改革,使之与国际金融机构运作模式接轨,更好地融入到国际金融格局之中。

进行金融结构调整,提升资本市场实力。首先,壮大资本市场,需要提升市场融资能力,扩大融资规模。直接融资主要通过股票市场完成,为此提升融资能力,需要完善股票市场: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公司上市与退市机制。促进股票市场的多层次建设。可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有不同需求的企业丰富股票市场的层次,如科技型小企业更需要创业板股票市场。要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营造一个公平、诚信的股票市场环境。其次,要改变资本市场结构,发展债券市场。除了股票融资以外,债券市场同样具有融资功能,在股票市场低迷时,债券市场可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要提升债券发行规模,可以引导银行参与债券发行,丰富债券种类。要壮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规模。可以将散户投资、中小投资者集中起来,形成机构投资者;可以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制定政策吸引境外机构投资者。最后,证券机构应注重自身竞争力的提升,除了要重视规模的扩大,也应综合考虑发展质量与效益。在业务结构调整上,应朝多元化业务结构发展,建立包含资产管理业务、经纪业务、咨询业务等在内的综合性业务体系。

篇6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次贷危机的发生及其原因

(一)次贷危机的发生。次贷又称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提供的住房按揭贷款。

次级按揭贷款主要发展于本世纪初。当时,美联储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采取了短期迅速减息的政策,在短短的3年内,连续14次降低再贴现利率,13次降低联储基金利率,使美联储的隔夜拆借利率在2003年6月份达到1%的超历史最低水平,并维持了整整一年。与此同时,短期利率水平在短短一年间由6.5%减至1.75%。宽松的资金供应环境,加上如此低的利率导致即便定价较高的次级按揭贷款成本也相当低,大批信用级别不高的购房者利用次级按揭贷款购买住房。贷款机构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也乐于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次级按揭贷款,而且这些贷款机构不必持有到期就可以将这些次级按揭抵押证券出售给一些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打包成不同等级的按揭抵押证券出售给特殊投资人。此时,衍生产品的定价已经实质性地脱离了原有按揭产品的风险,而仅取决于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等级。

这种风险与价值不相符合的现象必然会成为日后危机的隐患。果然好景不长,在美国次级贷款繁荣了几年之后,2006年由于次级贷款而产生的危机就爆发了。一方面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房价升值速度放缓,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出现迅速恶化的现象,导致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另一方面由于美国短期利率水平上升,美联储两年内连续17次将联储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了5.25%,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提高,导致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无法承受利率大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只能选择违约,不良贷款迅速积累。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二)次贷危机的实质原因。次贷危机的产生有着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美国梦”、“贪婪”、“消费习惯”等都是其发生的原因。

一是过度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产生有其重要的意义,它本来是为了加强资产的流动性,使其更好地参与金融市场的各种活动。但是在当时的美国,由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们想尽各种办法,把一些一时还不上的债务,转化为证券后再卖给投资者。这样,凡是有风险的资产,都可以摇身一变为证券。在这样的背景下,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把他们手中大规模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这些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为了提高其信誉,采用种种方法,甚至花钱供养许多信用评定机构,从而可以轻松地拿到最高为“AAA”的信用评级,这样泛滥成灾的“AAA”证书使各国投资者失去了对风险的敏感性,进一步造成危机的全球化爆发。

二是通货膨胀。由于次级贷款表面的繁荣,导致人们“财富”的迅速积累,富人们看着自己手里拥有越来越多的纸面资产而放肆地挥霍;穷人们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开始购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人们的消费增多,进一步导致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也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美联储不得不提高利率,借以压制通货膨胀。可是,利率提高后问题就来了,那些本来就缺钱的穷人就变得更加还不起贷款了,进一步导致次贷市场还贷拖欠比例迅速上升。至此,美国经济一下子坠入货币流动性很低的状态。经济发展进入低速徘徊状态,穷人就更难还清那些堆积如山的次级贷款债务。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会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带来诸多影响。此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直接影响主要是由出口下降带来的投资和服务业等萎缩;间接影响主要是在金融风暴影响下金融市场的冻结、企业融资的困难、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证券市场的冲击等。

(一)危机对中国出口造成巨大影响。次贷危机的爆发对我国最直接的冲击便是出口贸易增长速度的迅速下降。一方面由于危机爆发导致美元的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内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这种价格效应必然会给我国出口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伙伴,在危机爆发后,其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其进口需求明显下降,导致我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减缓。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我国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对我国出口造成巨大影响。

(二)危机将影响我国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危机的发生改变了许多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加剧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由于美国其独特的金融地位,危机的产生导致全球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和风险的不断上升,再加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美元持续贬值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我国,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对投机性资本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几乎同时进入衰退。对于我国来讲,这些重要贸易伙伴的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之所以大是因为我国过去几年中经济的增长对海外市场的依赖越来越高。在2007年,我国的出口占GDP高达37%,贸易部门在GDP的贡献已经高达9%。如此高的比例充分说明危机对中国出口以及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沿海地区、广东、江苏、浙江这些过去曾经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省份,都出现了大量外向型中小企业关门倒闭、失业率上升的问题。

虽然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造成了巨大影响,但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我国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完全有能力消化此次危机造成的损失,不至于对中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的冲击,不会引起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但我们应该从此次危机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次贷危机的启示

次贷危机的产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作为一个刚刚建立起市场经济的新兴经济体,在金融方面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必然会由于此次次贷危机的产生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更应该从这次次贷危机中得出一些启示,以避免重蹈覆辙,陷入美国同样的危机之中。

(一)建立和完善金融法律框架。明确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分清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特征。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创新审批程序,建立高效的审批制度,及时提示承办此类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具有的基本条件。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由于过度的创新加上金融机构没有严格的按照承办该业务的条件而操作所引发的。

(二)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美国那样发达的市场机制条件下,金融危机也会发生,更何况在我国。我国当前正处在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历史新时期,资产价格大幅上涨,面对自由市场机制下的持续发展,具有前瞻性的风险调控与监管极为重要。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

(三)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由于他们过度迷信于“美国梦”的神话。根本没有考虑过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全面综合地了解一种金融创新对以后造成的影响,从而得出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机构的风险状态、程度、评价和未来做出准确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风险预警制度,通过及时对金融风险进行测评、辨识和度量,全面地做出该风险不同阶段的预警评价,寻找风险内在因素和形成机理,确定风险现状和未来,以此对金融机构进行告诫和对风险演化过程做出预警性报告。

(四)审慎经营金融机构。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是房屋抵押贷款被证券化后带来的直接后果,这种次级贷款的证券化会调动银行或次贷公司在重新获得现金流后扩大信贷规模的积极性,衍生出各种金融产品,并分配到各种投资组合中,在高财务杠杆的作用下放大其风险。这样的金融创新、证券化远离了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原则,必然促进金融危机的形成。因此,我们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必须很好地坚持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

(五)加强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美国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损失,究其源头却是银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如何衡量零首付住房贷款的风险问题。因此,无论金融产品包装多少次、多么复杂,进行了怎样的创新,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原始产品的风险管理要规范,对原始客户和风险的跟踪要及时。

四、综述

短时期看,我国不会发生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但我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在控制住房抵押贷款金融风险和提高抵押贷款金融危机处理能力上作进一步努力。我们应注意:必须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房价,防止房价发生大幅度波动;提高个人房贷资产质量,加强个人住房信贷监管,防止风险贷款产生;商业银行应加紧研究和推行住房按揭证券化,以分散市场风险,提高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来防范“次贷”危机引发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篇7

一、次贷危机产生的环境和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和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是信贷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次级按揭贷款人的资信状况本来就比较差,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还存在其他的负债,因而还不起房贷。但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的方式收回贷款。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在较大规模集中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美国的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底就开始了。具体来说,其产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到2003年6月,经过了13次降低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美国房产市场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出现的重要原因。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使了房价下跌,同时也引得按揭违约风险大量增加。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关。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美元贬值、利率长期下降、资产价格不断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了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的流行。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最后,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增大。

二、对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风险的几点认识

1、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

由于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金融资本经营相对集中,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金融资本的集中,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支撑,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风险也就更大。这说明,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市场性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日益集中也变得集中化了。问题的关键是,一旦这种集中性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

2、体制或机制因素越来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随着以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证券化为特征的全球性金融变革趋势向各个国家的蔓延,金融风险普遍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也使各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与监管能力在对这种趋势的反应中变得日益突出与重要。但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的基础上,就片面地以金融自由化来带动经济发展,使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磨擦与冲突,这种体制因素所导致的不协调与不确定性的增大,就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

当我们对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予以考察时会发现,随着金融变革的进展,金融法律经历了一个由开始时强调管制到后来强调监管以及再后来放松监管的过程,但发达国家的“放松监管”强调的是在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效监管”。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放松监管”变成了消极的“不加监管”,明显的表现是,金融立法滞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支离破碎,透明度不够,监管效率低下,这种状况必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3、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同政府财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尽管要求政府减少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影响较大,但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资本规模的日趋扩张,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会涉及到大量产业企业与家庭的利益损失,因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种“外部性”的扩展已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准公共部门”,金融产品的经营也就成为了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营运。如此情况下,金融风险的防范就不能不与政府财政有关。事实上,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都是由政府财政作为最后危机的解决者,至于解决的效果如何,能否制止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则要视各国财政实力而言。1980年以来,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问题,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2500亿美元。这说明,没有强大坚实的财政基础,就不可能有稳健可靠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切实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三、对当前我国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的分析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快以及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日益开放的国民经济中金融资本的集中趋势明显加快,也必然伴有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但从我国能够顶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一事实看,我们对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而,我们既应该对主要的金融风险隐患有明确足够的认识,又应该在吸收他国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发挥已有的优势,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增强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1、对形成我国金融行业风险的因素分析

(1)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重较高。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由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融资格局以银行的直接融资为主,在统一利率的政策指导下,对支持企业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改革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干预较大,不仅信贷资金的经营带有“半财政”性质,而且扭曲了银企关系。在近几年的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逃债、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长期积累的结果,便是银行不良贷款比重较大,风险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份额超过40%,应收未收利息数额较大。其中,由于我国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在过去的20年间逐年减少,财力较紧,因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补充较少,使其资本充足率较低,影响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其他综合性商业银行,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高通胀时代,高息揽储、相互融资现象严重,信贷资金运用的约束性较差;由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城市合作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由于过去的信用社乱集资现象严重,亏损较大,使其营运隐含着较大风险。

(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日益加剧。我国的非银行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这类机构在发展中演化为“金融百货公司”,不但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与投资业务,也大量涉及证券经营业务。然而,由于种种因素,金融信托机构资产质量仍在下降,不良资产增加。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许多公司的逾期待收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0%以上,一些公司净资产为负数;全国所有信托投资公司的账面统计资本充足率为6%,有些机构的这一指标为负数,成为当前金融风险主要隐患之一。

(3)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所隐含的风险不断加大。金融资源基本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渠道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配置的。就我国目前间接金融配置看,金融机构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不够,而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非国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3%。但直接金融资源配置却并未适应这种国民经济格局的变化,银行信贷政策基本没有考虑个体私营企业的需求。国有企业占全社会总产值的1/3左右,但是国有企业贷款占到90%左右,融资与产值贡献率极不协调。

(4)股份公司及其证券、期货市场的不规范因素多,投机成份大。在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上,由于占大部分的法人股、国家股不能流通而造成了如下结果:一是无法通过股票市场开展并购交易行为,加之董事会基本由国家股东与法人股东把持,从而不但使已上市流通的股票难以起到“支配证券”的作用,而且也影响了股市对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的贡献;二是导致分红回报率非常低,甚至根本不予分红派息;三是目前股权结构所决定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及其衍生物(如流通权的不同,配股权转让的差异同表决权、分红派息权相同的矛盾等)的影响,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必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幅波动也就难以避免。

2、防范与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建议

(1)充分利用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优势。我国在以下五个方面有防范外来金融风险冲击的优势。一是我国利用外资数量巨大,最近五年来吸引与利用外资2000多亿美元,基本上是长期的直接性投资,这不仅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没有短期资本投资冲击的问题。二是1994年开始的外汇体制改革,为防止大量投机资本的入侵奠定了基础。三是我国主要加强了同世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从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争取了大量贷款,并全部直接投资到产业部门、能源与运输系统的改造、农业发展、环保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上;与此同时,在争取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贷款中,我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政策,并未因此受到牵制,主动性较大。四是我国在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始终立足于国情,根据国内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与监管能力,谨慎行事。五是我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群众信心充足,这是我国抵抗金融风险的最根本力量。

(2)加快银企体制改革,理顺银企关系,活化银行资产。财政部应大量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应当加快商业银行体制改革,按《商业银行法》规定,切实落实分业经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强化约束机制等改革措施;在对银行信贷资产按风险标准分类并予以有效管理,对不良资产存量进行重组与清理的同时,还应积极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理顺银企关系。经过改革至少能够解除目前困扰银企关系的信息约束问题,使银行与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具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实体。

(3)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问题较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在清理的基础上坚决与各级政府部门脱钩,杜绝经营资金的财政化。基于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机构问题关注较多,国际金融动荡尚未平息,为了避免引起过大的波动及对信心的消极影响,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清理应慎重,主要按金融信托的应有原则积极进行改组,尽量实行平衡过渡。对于证券经营机构,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关证券业财务会计制度,完善有关会计账户体系结构,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证券投资清算资金的监督作用。

(4)提高银行信贷与资本市场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一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应以收益与风险的衡量为主要标准,扩大对发展前景较好的非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建议随着各家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的成立,真正将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列入各行的年度贷款计划中,作为中央银行起引导作用的“指导性贷款规模”也应明确列出对非国有经济的信贷支持意见。二是向非国有经济开放证券融资市场,特别是对于进入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的非国有企业,允许并引导其根据现代股份制企业制度改制上市,进行股权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持续发展的资本。与此同时,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国有企业,也应允许按程序与要求发行债券融资,经过市场自律组织的审查,也可上市交易,以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5)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加强金融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当今世界已不可避免地朝着全球化方向迈进,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顺应历史潮流的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20年的对外开放实践,外资流入已不同于当初纯粹工业资本的引进,而是越来越多地以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为内容的金融资本流入中国,这无论对保持海外工商资本持续投资的稳定性,还是对加快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都是必要的。但是,金融资本相比工商业资本的流入,附带着更大的风险因素。因此,今后在继续吸引科技含量高的工业资本流入的同时,应当加快金融监管标准与体制的建设,在总量控制的原则下,积极稳妥地吸引金融资本的流入,并重点从外汇管理制度与行业、企业准入的程度上予以严格监控。

(6)增强财政实力,提高金融市场风险化解能力。就当前来说,应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积极推进已经确定的以“费改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改革,并加强财政管理、提高效率,将现行税制范围内应收的税款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库。通过编制“国有资本预算”,加强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控,确保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特别是涉及到国有资产变现时,能够保证政府财政的应有收入。在节约的原则下,调整财政公共投资方向,重点转向非赢利性公共工程项目投资等等,以此促进财政机制的完善与财力的充盈,使其成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坚强后盾。

(7)优化股权结构,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在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市场逐步明晰产权关系,借此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运行与发展奠定了合理可靠的制度基础,减少了由于过分投机行为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8)健全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金融经营活动应在严格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界定下进行,为此,应当针对我国已开始运行的证券、期货、信托业的现状,加快相关法律的立法进度;对于已有的法律法规,在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应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确保健康的金融秩序。

(注:课题项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小宪: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金融,2004(3).

[2] :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J].中国金融,2004(4).

[3] 贡丹志: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金融时报,2004(2).

[4] 刘明康: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银行业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05(11).

篇8

一、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是资产价格泡沫增加了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贷款机构在利益驱动下放松了信用风险的管理。次级抵押贷款是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本身就属于高风险产品。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在房地产市场创造出巨大的购买力,在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获得住房的同时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繁荣,但当房价开始下跌时次级贷款这种金融创新产品出现了信用风险,大量次级贷款者很难再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去,房屋价值也可能下跌到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地步。从而出现大量的信用违约者,放款机构无法正常收回贷款尽而引发美国次贷危机。

二、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剖析美国次贷危机

首先从金融产品创新来看,我们认为金融产品创新既有风险又有收益,风险是我们持续不断关注的。其实就是说金融创新更多的还是要在优质资产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因为次级贷款本身就不是优质的产品,是有问题的资产,是对于有问题的资产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打包,当然这种方式有可能适应对有投资风险偏好的人比较适合,反之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就是说我们在创新过程当中要更多的用优质资产,那么一些不良资产或者是有问题的资产是不宜于创新,否则会增大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为分散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是所谓的债务抵押证券(CDO),它是将基于次级按揭的MBS(按揭支持证券)再打包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证券化。在这次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池中的信用风险不同程度地转移到不同档次的CDO投资者。此外,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在风险转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CDS可以用于高级档CDO的信用增强,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护出售者,进而获得资本市场准入;另一方面,CDS也可以被信用保护出售者用于构造高风险的合成CDO,以承担次级按揭风险来获取高收益。金融创新产品让风险转移进一步市场化、扩散更广。

上述分析表明金融创新与危机产生和传导密切相关,金融创新产品使金融体系信用风险承担总量增加,导致了信用风险由信贷领域转移到资本市场,进而传导到更加广泛的投资者。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在本次危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金融业在传统风险的基础上面临越来越大的金融创新风险。应该充分重视金融创新酿成的新型金融危机,采取措施去加强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

三、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带来的启示

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到次级债危机,是一个伴随着金融创新风险不断产生并强化、扩散的过程。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有所推进,但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在推进的过程中,更加稳健,更加注重风险监控,在这个基础上,有条件、有选择地进行产品创新。在剖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金融机构在创新过程中,面对风险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必须确立风险管理意识和观念。不应因金融创新在防范和控制风险取得一时成效,而忽视其未来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因为有些创新可能只是延缓了当前的风险,却在未来聚集了风险,这是风险累积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美次贷危机爆发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金融机构就发现了问题,但由于利益驱动,没有采取措施,关键还是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不够。要培养员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日常的监控中及时发现并避免风险。 在规划创新体系时要遵循谨慎性原则,回避决策风险;在创新产品的营销中,应遵循分散风险原则,扩大经营范围,实行多元化经营,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2.完善对基础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加强对衍生和原生产品联动关系的研究

无论是原始还是包装过的金融产品,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和完善对原始产品和客户的持续管理。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牵涉到一系列环节,而且影响越来越大,但究其源头却是银行在房价上涨过程中如何衡量零首付和低首付住房贷款的风险问题,因此无论金融产品怎样包装,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原始产品的风险管理要规范,对原始的客户和风险的跟踪要及时。有效的金融创新需要风险严格可控的基础金融产品的支持。

具有衍生特征金融产品的价值依赖于原生资产价值的变化,但金融创新令许多衍生品价值与真实资产价值的联动关系被削弱。此次危机表明,次级按揭贷款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资金提供者的投资品种,通过金融机构投资者衍生成收购兼并交易的主要融资途径,但是贷款人的偿付保障并不是建立在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下,这种依据假设收益率做出的交易决策,风险可想而知。我国目前正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有必要对衍生与原生产品的联动关系加以研究,防止“假设”因市场环境变化而累积市场风险。

3.采取多种监管形式,加强金融监管

在次贷危机中,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因此加强监管非常必要。

首先,注重规制导向监管与原则监管相结合。次级债危机反映出美国规制性监管模式的滞后性和不灵活性,汲取美国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在坚持以规制性监管的基础上。其次,实现规制监管与原则监管的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监管事项、不同监管领域实施不同的监管原则。再次,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监管。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发展水平和趋势来看,分业监管仍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监管体制选择。尽管当前应维持分业监管的格局,但也必须完善现有的监管治理体制,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同时,完善主监管制度,强化功能监管。[实施以风险为本的持续性监管,建立并完善一个以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稽核相结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系统,并将评估结果作为确定问题机构重点监管对象的依据。建立稳妥透明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

4.建立金融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机制

金融创新是一个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各类金融机构要设立专门的金融创新组织机构,负责组织、领导、指导、管理和协调内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创新活动以及与社会有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对潜在的风险状况提出有预见性的方法和控制对策。其次,认真搞好创新的规划工作。在充分把握和跟踪国内外金融创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许可,明确创新目标,规划创新程序,确定创新重点。再次,建立创新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对创新的预期效应和事后效应的检验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容错机制和纠正机制,最终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开发目标、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科学的管理流程和决策机制、有效的营销管理和市场导入机制、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必要的人力资源配置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创新机制,确保金融创新效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5.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市场约束

次级债危机在很多方面反映出市场制度上的不完善,而制度上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往往是系统性的,破坏力极强且不易扭转,因此要注重市场制度建设。一是要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对信息披露的内容、程序、质量标准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库和指标体系;三是加强信用评级机构和金融咨询机构的建设,充分利用外部审计力量,提高金融运行的透明度。四是要建立社会诚信和建立信用体系。

市场既是竞争的场所,也是自然的监督机制,所以各经济体都日益强调市场约束。各国监管当局正采取各种方法将政府监管与市场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通过积极推行银行信用、加强金融债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市场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发挥市场制约作用。这些措施就是通过市场经济力量本身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约束,这是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阳:《金融创新如何催生毒垃圾》[J].《中国青年报》,2008,1.

[2]贾 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风险与防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3.

篇9

我国银行业自2007年开始全面对外开放,逐步被纳入了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从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伴随而来的就是风险管理是否与国际先进银行管理同步发展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长期以来的国家信用体制导致了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自身并未对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倍加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尚未进入数量化和模型化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给世界金融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面临更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没有遭受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但是也给各家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敲响了警钟。因此,本文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作为选题,也是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有待增强

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相对落后,风险防范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还比较单薄,积极性也不高,严重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自发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比较良好,受世界大范围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二是由于政府的隐性担保长期存在。事实上,我国银行业是国家担保,通常都是由政府财政或者中央银行进行债务偿付。然而这种隐性担保,更容易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扭曲及盲目投资行为。可见,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仍然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危机意识。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控系统有待完善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尚未建立起较为科学和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控系统,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聘请专家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银行并不多;缺乏一套有针对性地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早期预警、中期防范和后期有效补救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商业银行无法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全程监控,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测量、预测和控制的一系列创新活动。那么当风险出现的时候,仅仅局限于央行制定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对于早期预警流动性需求不能单单局限在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需要尤其关注对流动性多级储备的早期预测和合理配置等。

(三)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潜在加大了流行性风险

商业银行高杠杆率的显著经营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流动性风险具有内生性。商业银行的本源上就是为资金供求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市商角色。一方面,市场流定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来源。比如,商业银行对衍生品和抵押品交易的参与度在日益提高,这将导致因市场动荡无法平仓的现象发生,这种潜在的市场流动性风险也就成为商业银行产生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另一方面,资产负债结构单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率依然大于国际知名银行,而且贷款占到了总资产的50%以上,其他资产业务比例仍然较小,资产结构单一,资产配置和调整空间有限;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竞争,使得占主导地位的存贷款业务的期限结构错配现象依旧严重。经营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缺乏,一方面决定了负债稳定性较差,活期存款比例较大,资产业务对波动性较大的负债依赖度较高。另一方面在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传统经营模式下,中长期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也相对较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流动性评价指标比较片面,这些指标不能客观地反映商业银行的融资能力和资产的流动性状况。商业银行更看重满足监管要求的短期流动性管理,而忽视了短、中、长流动性的协调管理。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控和预警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严重缺位。作为高负债运作的银行,其流动性风险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的。银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也应该是动态的,但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主要依赖的是静态指标,而且是以事后监管为主,这也迫使监管机构很难对流动性风险作出科学的监管决策。比如,我国目前一些中小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有流动性比例、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比例等。可见这些都是静态指标,不能准确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需求、供给和缺口状况。再者,大多商业银行比较忽视对贷款资金需求预测、集中资产或负债项目的集中变化,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仍停留在库存现金以及支付额的预测和监控,缺乏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无法进行事前风险预警。

二、强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若干对策

(一)大力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防范意识

当前,我国的国家隐性担保在逐步退出,而外资银行却在逐渐进入,从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就是流动性管理水平的高低。可见,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并且积极主动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取先进的管理方法控制流动性风险已是大势所趋。要“居安思危”,将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放在第一位,逐步把它运用到日常经营管理中,从而增强对风险因素的敏感度和对风险大小的判断力,有效降低损失;要鼓励商业银行学习和应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实现流动性风险的科学量化管理,尽快完成由经验性的传统管理到标准化专业化的现代管理过渡。

(二)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内控体系

在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一般都会设立专门的组织和机构来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比如,美国就是通过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流动性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并且定期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头寸进行度量并给出相应的措施。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也设立专项的部门进行流动性管理,并使其尽量保持独立性,逐步对流动性供给、需求和流动性缺口的情况进行有效监控,针对不同时期的商业银行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相应的流动性管理战略。同时,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和健全一套早期预警、中期防范和后期有效补救的风险管理内控体系。一方面,良好的内控体系有助于商业银行及时有效地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前进行风险预警;另一方面,通过全过程监管控制,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

(三)不断完善资产负债结构

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资产结构单一、贷款占比过高和资产流动性储备不足等现实问题,需要尽快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改善资产流动能力。一般来说,银行资产包括现金资产、证券资产、信贷资产和固定资产。一方面优化资产结构,建立分层次的、与负债相匹配的流动性多级储备,降低流动性潜在风险。如证券资产不仅具有流动性,而且具有盈利性。因此适当配置证券资产也是商业银行规避流动性风险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加大业务结构调整力度,通过提高主动负债、销售资产能力,提升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占比,调整资产负债规模和期限结构等手段和方法,改善资产负债的匹配关系,对流动性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干预和控制。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鉴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来看,我们需要主动地学习发达国家利用指标体系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控与预警的成功经验,也要立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实情况,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随着《巴塞尔协议Ⅲ》(2010年9年)的公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在存贷比、流动性缺口和核心负债率等硬性指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流动性覆盖比率与净稳定融资比例这两个过渡达标指标,为商业银行建立行之有效的流动性指标体系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应围绕系列监管指标,平行建立与自身经营和管理相适应的监测、预警和限额指标体系,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限额监测指标的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掀起了流动性管理的改革热潮。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流动性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但是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但是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构建一个基于我国整体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防范措施,建议构建存款保险机制。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的数据有限,本文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化。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2.479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1.09.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9-65-02

从2010年开始,国家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过快增长,执行了一系列从紧的货币政策,使金融信贷受到明显限制,这直接加大了个人和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进而使融资的方向转向民间。很多人一提到民间借贷,就想到高利贷,其实国家近年来对民间金融持规范和积极扶持的态度,从国家出台了《放贷人条例》,出台政策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等成立和发展就可见一斑。同时国家法律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括利率本数)。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这也从法律上明确保护了民间借贷人的合法权益,避免了高额利息对民间借贷人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把放贷人的利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有利于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民间借贷的特点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民间借贷一般分为民间个人借贷和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民间借贷是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很旺盛,但是由于银行今年来对贷款的控制比较严,同时对企业的资质要求很高,很多发展良好的中小企业贷款无门,严重影响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而民间金融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门槛低。只要双方当事人意见达成一致,就可以进行融资,一般对企业的注册资金、经营年限、经营范围没有明确的限制,很多时候甚至不需要抵押,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即可。

二是手续简单。民间融资不像银行贷款那样需要提供营业执照、会计报表、购销合同、法人或负责人身份证件、验资报告等一大堆材料,一般只是利用人际关系的信誉,由借款人和放贷人签订借款合同即可办理。

三是资金随需随借。按银行的正常贷款程序,企业从向银行申请贷款到获得贷款,期间大约需要一个月左右,即使是长期合作客户,最快也需要10天左右;而民间借贷一般仅需要3―5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即可获得所需资金。

民间借贷因其特点,愈来愈多地受到了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民间融资一直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

二、民间金融的风险控制

1、订立书面协议,注意妥善保存。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大多数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由于这些人平时关系比较密切,出于信任或碍于情面,民间借贷关系往往是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订立,无任何书面证据。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一方予以否认,对方就会因为拿不出证据而陷入“空口无凭”的境地,即使诉至法院,出借人也会因举证不足而败诉。

2、书面协议内容合法全面。出借双方订立书面协议应载明出借人和借款人姓名、币种、数额、用途、期限、利率、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等内容。对于他人提出的借款要求,出借人务必要问明对方的借款用途,决定当借不当借,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赌博、诈骗、走私、买卖或贩卖枪支等非法活动而仍借款的,则属于违法借贷,其借贷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3、利息约定明确。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借贷双方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是利息,《合同法》第211条第一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所以,在民间借贷中,对利息的约定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并且要约定明确。

4、重视借款期限届满时的债权保护。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2年诉讼时效期间,故当事人要加强自我保护,在还款期限届满后注意催要,及时,以保护自己的合法债权得已实现。

三、风险控制秘籍及财务报表分析

控制民间个人借贷风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察借款人的道德品质。看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如果信用记录太差坚决不予考虑。从一些小的细节观察借款人的道德品质,如经常不守时,经常撒谎或不守信用,这样的人也要坚决否决出局。

如果是公民与企业之间的借贷,则要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全面分析财务报表。同时,要求企业做强制性公证,以提高借款人违约成本,降低法律风险。

衡量公司财务状况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资产净值。资产净值也就是公司的自有资本(资本金+创业利润+内部保留利润+该结算期利润)。它是考察公司经营安全性和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第二,总资产(负债+资产净值)。它显示公司的经营规模。第三,自有资本率(自有资本/总资产×100%)。它反映了公司的经营作风和抗风险能力。第四,公司利润总额及资本利润率(当期利润/总资本)等等。

同时要做好企业财务比率分析。

(一)偿债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比率,其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公司清偿短期债务能力的资料,一般分为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负债比率。负债比率公式=总负债/总资产*100%

(二)经营能力比率

1.存货周转率=销货/存货

2.固定资产周转率=销货/固定资产

3.总资产周转率=销货/总资产

(三)获利能力比率

销货的利润边际率=税后净利/销货

总资产的报酬率=税后净利/总资产

净值报酬率=税后净利/净值

(四)两个最重要的比率

1.偿债能力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1

2.DIR.比率。国内银行过去只重视最终还款能力,忽视收入与负债比率,所以过去坏账率高,西方银行很重视DIR比率,所以坏账率低,DIR小于50%,基本上不批。

借款用途用于经营企业的,要细致做实地调查,确认借款人没有隐瞒情况,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上判断企业经营现状及经营前景。

一是产品――观察企业产品质量及在同行业中有无优势。

二是价格――价格在同行业中有无优势。

三是渠道――销售渠道和进货渠道是否广泛建立。

四是促销――公司是否有良好的促销手段。

五是people――公司内部是否团结,员工对老板是否有怨言,客户对公司满意度。

民间借贷的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注意以上几点,就能很好地降低风险,降低坏账率,这对于促进民间金融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四、规范与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民间金融不仅能优化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融资另辟蹊径,还可以减轻中小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转移与分散银行的信贷风险。对于民间金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我们应正确认识、尊重民间金融,客观认识民间金融,加强对民间金融的引导和管理,趋利避害,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一、次贷危机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发现于2007年上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从2008年开始,蔓延成一场波及全球、破坏力惊人的金融危机。危机不仅造成发达国家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业萧条,也极大地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危机尚未见底之时,及时总结其原由和教训,并探索改进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首先,从危机的扩展来看,危机不仅对欧美发达市场的冲击大大超出预期,同时也对我国造成严重影响。我国股市大幅震荡,很多企业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危机在使我国金融行业步入困境的同时,对实体经济也给予了重创。航空业出现萧条,消费品销售下降,导致了生产链中上下游企业出现破产,能源行业价格持续低迷,大宗商品交易也出现萎缩现象。可以预见,经济形势的恶化将会继续冲击就业,造成企业开工不足,员工失业,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消费能力。其次,从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影响力看,危机沉重打击了不断攀高的杠杆投资倾向,必将深刻影响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路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人似乎已经认识到了市场的运行规律,能够借助于所开发的复杂定价模型,完美模拟市场进程,确定最优投融资决策。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因此不断兴起,巨额并购、套利事件开始层出不穷。各类金融机构也按捺不住,纷纷加入了汹涌如潮的自营交易之中。投资银行严重对冲基金化,商业银行不再将吸收储蓄当成立足之本,资产证券化使得债券市场成为流动性来源,全球资本跨境流动变得更加迅捷。金融市场越来越独立于实体经济,形成了一个相当虚拟的世界。

如果一切假定满足,理论模型当然能够给出较好的预测效果。但人类的理性有限,金融市场似乎更满足“测不准原理”,甚至产生“集体悖论”。毕竟就价值的本质而言,金融不可能永远超然于实体经济而获得独立的发展。本次危机清楚地揭示出片面追求高杠杆投资行为的危害,沉重打击了近年来不断加深的全球金融虚拟化和投资高杠杆化进程。人们值得由此思考,未来的金融机构应该秉持什么样的风险观念?是不是仅仅依靠严密推导的模型就可以预测市场的未来,杠杆有没有边界?

二、次贷危机后对我国金融风险的一些思考与认识

1.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最大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

次贷危机后,由于金融资本经营的更加集中,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渗透乃至控制,使得金融部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牵引资源配置的核心,即通过金融资本的流动就可影响甚至决定着人力资本、其他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的流向与相互结合,因而对于现实生产力的形成和整个实体经济效率是至关重要的。但金融资本的集中,也使其人为操纵因素与投机意味愈加浓烈,尤其是以金融资本为直接经营对象的“金融创新”形式的发现与广泛使用,致使金融资本极易脱离实体经济而单独运行。如果失去了产业资本的广泛支撑,金融资本营运的不确定性及其决定的风险也就更大。这说明,现代市场经济本身所带有的市场性金融风险随着金融资本的日益集中也变得集中化了。问题的关键是,一旦当这种集中性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会造成金融资本营运的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它将影响甚至极大地破坏着实体经济效率,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秩序。

2.体制或机制因素越来越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除了金融制度与金融市场所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外,随着次贷危机后,以自由化、国际化、一体化以及证券化为特征的全球性金融变革趋势向各个国家的漫延,普遍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应,也使各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与监管能力在对这种趋势的反应中变得日益突出与重要。但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甚至尚未建立的基础上,就片面地以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来带动经济发展,使高度市场化的金融制度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实体经济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磨擦与冲突,这种体制因素所导致的不协调与不确定性的增大,就使得以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与犯罪风险为主要内容的一类金融风险,成为金融动荡与金融危机的潜在隐患。当我们对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予以考察时会发现,随着金融变革的进展,金融法律经历了一个由开始时强调管制到后来强调监管以及再后来的放松监管的过程,但发达国家的“放松监管”强调的是在利率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效监管”。在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放松监管”变成了消极的“不加监管”,明显的表现是,金融立法滞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体系支离破碎,透明度不够,监管效率低下。这种状况,必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3.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同政府财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尽管要求政府减少干预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影响较大,但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政府又要重新看待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资本规模的日趋扩张,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一家金融机构的破产会涉及到大量产业企业与家庭的利益损失,因而不管是国有的还是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种“外部性”的扩展已使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准公共部门”,金融产品的经营也就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的营运。如此情况下,就不能不与政府财政有关。事实上,当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没有哪一个不是由政府财政作为最后危机的解决者的,至于解决的效果如何,能否制止危机的进一步漫延,则要视各国财政实力而言。1980年以来,全球已有120个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金融问题,这些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2500亿美元。这说明,没有强大坚实的财政基础,就不可能有稳健可靠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切实的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三、次贷危机后对我国金融风险的一些建议

1.要时刻关注金融创新中的系统性风险,不断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

市场的创新是与时俱进的,但不能脱离经济基础盲目创新。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可转让大额存单是创新,20世纪70年代卖出的普通期权产品是创新,20世纪80年代垃圾债券迅猛发展是创新,到了20世纪90年代信用衍生品得到长足进步更是创新。创新带来了新产品、新机构和新的金融业务模式,也带来了新的系统风险。如果没有系统的观点,始终以分割的眼光观察市场,一叶障目,看不到各类机构在市场中的联系,看不到金融创新所依托的基础产品实质风险,不能有效规范各类机构对市场内系统风险的影响,就会误导金融机构对市场趋势的判断,风险防范就会严重滞后。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已涉足投资银行等商人银行业务领域,传统的信贷业务领域也出现了如并购贷款等新的业务动向,金融机构应该准确把握各类业务特征,将具体业务与市场形势相联系,研判基础风险与系统风险的程度和转化方式,在做好市场引导培育、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打击欺诈舞弊事件的同时,关注各参与主体资金对多领域市场的影响和贡献。实践证明,健全的金融体系对抵御金融危机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2.要大力培育正确的风险管理思想和风险管理方法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新古典微观金融理论一直占据着金融市场的主流。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风险是可测量的,只要进行了有效的风险定价,所有的金融交易就都实现了切实的风险管理。但本次危机表明,基于理性预期的新古典微观金融理论存在重大缺陷,机械地遵循该理论指导下的风险管理思想是导致本次危机的重要原因。由于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的内心世界,该理论无法在市场的流动性上做出建树,而流动性对市场的冲击力量不言而喻。因此如果将有诸多假设前提的微观金融理论神化,一切决策依照该理论制订的复杂定价模型来进行,计量风险无疑南辕北辙。风险管理将背离化解的本意,这就埋下了未来溃败的种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机构已逐步走出计划经济模式,稳步走向市场自由化,未来的市场环境将会是动荡与机遇并存。因此,金融机构应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思想以及正确的管理方法。任何时候都不能将一种理论、一套思想当成绝对的真理,而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从实际出发,研究决定采纳何种理论。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机构起步较晚,缺乏在高度发育的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更应探索切合自身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方法,避免不切实际的过高追求,尤其应当避免在忽略风险基础下对复杂理论和复杂模型的盲目信任。

3.积极倡导良好公司治理机制和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

无数次的危机表明,那些在平常时期就有明显的公司治理问题,董事会和管理层信托责任不明确、内部人问题突出、运作不透明,缺乏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金融机构最容易在危机时倒闭。良好的公司治理制衡能够有效控制公司利益相关方的非理性逐利追求。不顾风险的逐利,一场危机来临就会将其内部问题放大到足以致其破产。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推进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督促指导国内金融机构建立权责分明、奖励有效、惩罚严格的治理机制,同时也要建立科学发展战略和市场规划,培育稳健的企业文化,减少员工逆向选择的动机,促进“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的理念在企业内部普及。

4.要在做好科学、严谨的战略规划下,稳妥推动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一方面中国和美国是金融产品市场“光谱”的两端,美国因其产品泛滥导致全行业危机,中国则是因为产品匮乏导致风险集中于境内外的宏观经济状况。因此,从防范风险的目的出发,大力发展一些对风险管控有益的金融产品是十分必要的。但发展什么产品、培育什么市场应该由监管部门、金融业界和实业界一起研究、科学规划。对一些市场需求强烈、技术成熟的产品和交易方式,如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外汇期货期权、融资融券,要大胆推动、加快发展;对一些能促进科技创新、产业提升的另类投资机构,如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也要积极培育。但对许多结构较复杂、需要较高市场把握能力的产品以及许多单纯出于套利目的的经营机构,如人民币奇异期权、垃圾债券、不良资产支持债券、A股市场对冲基金等应考虑在我国基础资产市场得以完善之后再行推动。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发展创新的产品和市场,管理手段、监管手段的创新已成为有效识别风险,提高管控效率的必然趋势。十年以来,银行资产已由1998年末的15.6万亿增长到现在的62万亿元,整体增长近4倍,银行业务产品已由传统储蓄、信贷产品发展到衍生品交易、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多种方式。随着金融信息化的不断推进,银行监管必将改变过去手工+人脑管理传统方式,以科学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效率、管理精度成为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下银行管控和银行监管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郭世坤,蒋青海,李丹红.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深刻警示.中国建设银行课题组,2009.3.

[2]王志刚.次贷危机的特征、成因与启示.山西银监局网站,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