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疗市场的特殊性

医疗市场的特殊性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7 09:24:2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医疗市场的特殊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医疗市场的特殊性

篇1

医院决战在市场,市场胜负看营销,随着经济的发展、医改的推进,医院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医院能否在这场竞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除依赖于雄厚的医疗技术,还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先进的营销观念和有效的营销策略,而特需门诊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产物,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更是离不开医疗服务营销。

医疗服务营销的概念及特点医疗服务营销是一个涉及医疗技术、服务态度和服务环境等许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活动,优质的服务是服务营销能否成功的基础,是医院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服务对象前来就医的关键。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疗服务营销具有不可感知、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步进行、不可贮存性、服务效果的个体差异性、不能运输、大规模地生产服务受限等特征。

医疗服务营销在特需门诊中的应用. 对所有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建立客户管理系统,培育忠诚客户 有研究表明l3]:就医院利润分配来看,有8O 来自于的忠诚顾客,而其他的8O 顾客仅创造了2o 的利润。作为特需门诊的利润分配也有类似于整个医院的情况,对所有客户进行市场细分,针对不同的顾客设计不同的营销模式,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培养顾客对特需门诊的忠诚度,忠诚度不仅可以带来巨额利润,而且可以降低营销成本。

篇2

我们正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的过程之中,人们的经济生活,利益结构活动方式,以及相应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动与矛盾,且呈不确定的态势。就医务工作群体而言,医生首先是作为社会的人存在,然后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如何进行医德建设,为之注入新的内容,这是摆在医院思想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急需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和探讨。

1医学道德内涵随经济关系变动而变革

虽说医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但主要因素与条件则是社会经济。毋庸讳言,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道德中的医德内容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即是说,医德的内容具有变革的属性,且伴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动而变革。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人们的商品意识强化,医患关系的平等性将会越来越成熟。必然地,由此要引发医德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医德内容之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2医疗服务的商品属性及其特殊性

医疗服务虽说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1)医疗服务不能等同于物质产品。(2)医疗服务是凝聚着医务人员知识与技术在创造健康价值的医务劳动。 (3)由于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构建过程之中,经济发展呈不平衡状态,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大多数患者客观上处于被动地位。综上所述,在我国目前历史条件,下,大多数医疗服务具有双重属性;它一一方面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作为创造健康价值的凝结着知识的技术的医务劳动又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性,具有非商品性。

3医疗服务商品属性对医德建设的影响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构建之中,医疗服务已具备了商品的属性,那么它对医疗建设工作产生哪些影响呢?

3.1服务观念的主动确定凡是商品都具有社会的效应性。它的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为社会所消费才算有效,因此服务观念可谓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客观表现。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必须主动确立为患者全心全意服务的医德,千方百计地占领医疗市场,才能实现自己的“服务价值”。

3.2促进系统观念加强市场经济的社会,是一个既互相分工,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通过一定的规律和机制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反映在医学伦理上,它要求医务人员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在医疗服务工作中不仅要在本系统内紧密配合,相互协调,而且还要联合医务界以外的人士一道攻克医学难题,发展医疗事业。

4如何看待医德建设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然大多数医疗服务具有商品属性,那么在此情况下谈论医德建设就必须要面对它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医德建设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两者之间具有统一的一面。(1)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够促进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市场经济追求经济的特征促进了医务人员提高质量。(2)良好的医德风尚为医院建设和经济效益提供相应道德思想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讲,医德建设参与医院经济效益的形式,从一个侧面影响着、决定着医院经济效益的高或低。在实施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左右着他们的医疗行为以及伴随着经济活动。毋庸讳言,在医疗服务的实际工作中,在一定范围内,医德建设和经济建设还存在着相互背离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有时越遵循医德原则,而经济效益越低,既然医疗服务具有特殊性的一面,那就要求医务人员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在医疗服务中,努力体现公正、技术适宜,让患者和社会在经济上可以承受的医德内涵,在此前提下再去追求经济效益。

5努力探索医德建设工作的新思路

社会主义医德建设的构建给医德建设带来了新的矛盾。新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道德与物质利益的矛盾。根本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必然是从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寻求,只有这样,才能探求出适合医德建设的新思路。

篇3

1. 变量分析

医药流通领域的产值是否达到预期本文由收集整理标准,受到众多因素影响,需要对医药流通领域的价值总额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数学模型:y=f(e,l,i,n,t,m)。

其中: y——医药流通行业实现的总价值

e——医药流通的市场环境

l——医药流通的相关政策

i——医药流通的国际环境

n——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数目

t——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综合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

m——医药流通的营销策略

下面对医药流通几个变量进行分析:

1.1医药流通市场环境(e)

在市场条件相同的环境下,医药流通领域的市场环境主要是消费者群体的特殊性,例如患者的生病率、消费意愿、预期消费花费、药费预算约束、医药产品选择等。一般来讲,由于医药产品具有特殊性,医药流通市场环境因素比较稳定。

1.2医药流通相关的相关政策(l)

医药产品流通不同于生活用品,其流通具有特殊性,在市场中带有部分垄断的特色。它不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下进行市场调节。在我国,医药产品价格是由物价局和国家计生委联合制定,同时对药品价格进行监督管理,药品流通时会进行统一招标和采购,由卫生部门统一管理。

1.3医药流通的国际环境(i)

在医药产品流通过程中,较高的出口会促进医药行业的利润增加,提高生产供应能力,同时受到医疗条件限制,我国会集中进口一些高端医药产品,这虽然不会对流通领域的整体利益产生较大影响,但是会抵消国内医药产品及服务的流通利润。

1.4医疗流通领域企业数目(n)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增大医疗流通领域企业数目,消费需求满足的程度就越高;当流通环节的价格不变时,流通所实现的产值总额提高能够带动医药生产供应的增加;但是一旦生产供应超过了某一范围,这种供应效应就会逐渐降低,当流通领域企业数目超过市场饱和界点的企业数目,有效需求就会全部实现,流通实现产值达到最大值,但是其带动生产的刺激作用会消失。

1.5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综合科技含量与管理水平(t)

在流通领域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科技含量及管理水平越高,则医药产品流通效率就会增加,所消耗的成本也较低,起到开源节流的作用,流通利润点增多,这样企业的流通愿望也就越高,流通愿望的增高会反作用于药品生产,拉动生产的增加;同时流通经营成本会逐渐降低,有效遏制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说,当增加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确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是从广大消费者角度来讲,会增加他们的费用支出,增加经济负担,同时还有可能使较多的潜在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医疗流通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

1.6医药流通的营销策略(m)

随着国家医疗制度、医保制度、医疗价格制度改革,使得医疗行为更加透明和规范,从整个医疗流通行业来看,整个行业是向着有利于营销管理效能发挥的方向发展,医疗市场也最终会变得成熟、规范,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医疗流通过程需要使用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的使用是否得当关系着流通整个环节,一个好的营销策略可以满足现有需求,同时还能满足潜在需求,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需求,一旦需

求增加就会带动生产的增加,从而带动科技医药流通领域的产值的增加。

2. 医药流通的特点和规律解释

2.1卖方市场的流通

医药市场是一个需求弹性很小的市场,医院及医药企业作为卖方处于主导地位,掌握着价格制定的主动权,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只知道常规项目收费标准,而患者每次接受医疗服务时所指出的费用是所接受各类服务组合的价格,这类组合价格不仅只有在接受服务以后才能完全搞清楚,而且具有不确定性,即便是同一种病到同一医院接受同一医生诊断治疗,也会产生不同的价格组合。

2.2消费主体的不完全理性和本文由收集整理流通信息的不对称性

医药药品的消费主体是患者,但是医疗药品选择及使用权在医疗机构及医生手中,由于医疗流通信息的不对称,并且患者缺乏相应的知识和医疗信息,就很难做出理性选择。医疗机构作为患者的人,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忽视了患者的利益,从而出现道德危险,大大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医疗服务或者药品价格下降,医疗企业及医疗机构又会选择低水平的医疗服务和低质量的医药产品。我国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目前还不完善,医院以药养医、大处方、大检查等医疗腐败的滋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2.3供给大于需求情况下的流通

由于医药产业的高收益,用于医药相关产业的投资迅速增加,医疗服务机构、医药企业数目庞大。有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医疗服务需求的总体规模在逐步缩小,但是医疗服务的供给量却逐年上升。大量医疗服务部门和医药企业的服务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很低,为获取利润,在不缩减供给的情况下只能扩大需求,提高单位服务产品的技术含量,尽可能多地使用先进设备和高价药品。增加病人每次接受医疗服务所使用和消耗的药品、医疗器械的数量,提高医疗服务技术密集程度,导致医疗总费用的迅速增加。如个别医疗生产企业宣传的所谓工艺革新、剂型改革的新产品,并未经严格的科学论证;再如有些普通的伤风感冒患者入院诊治,动辄花费数百元。

2.4流通信号机制的不唯一性

篇4

[中图分类号] F2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053- 02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宏观目标的实现,同时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一个稳定有序的医疗卫生体制在促进社会目标实现的同时,还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反之,一个不健全的医疗卫生体制会阻碍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对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各国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一套健全合理的医疗卫生保障体制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分配公平合理,减少疾病给公民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还能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正向的作用,进而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国家地位。然而,针对中国的现状,医改到底应该由政府主导还是放任其市场化从而更好地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面对这一争议,政府主导派学者认为,决定医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政府,以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取得的医疗卫生方面的成绩为例,“计划经济时期, 在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 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国用占 GDP 3%左右的卫生投入,大体上满足了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不少国民综合健康指标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成绩十分显著,被一些国际机构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典范。”可见,由于政府制定了合理的目标和重点,在资源相对匮乏的计划经济时期,医疗卫生体系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政府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视。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实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同时,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显露出来。政府主导派学者将这一系列的问题归咎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商业化。医疗卫生具有公共品、外部性等特征,而这些都与市场化、商业化的原则相违背。根据需求定律,价格上涨之后,有能力购买医疗服务的人减少了,显然,市场化的结果是部分低收入阶层无力接受医疗服务。

而针对这一看法,市场主导派学者认为,医疗的供给面不足是进入设限所致,而非市场化。他们认为政府主导派学者过于把经济问题道德化。他们认为医疗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应该有所区分。低收入者无法接受高档次的医疗,但还可以接受低档次的医疗。此外,市场主导派学者提出的质疑:“要是真有市场化这回事,行医大发利市是第一反应,动员更多资源进入则是无可避免的第二反应”。而实际情况是,“以1978 年为起点,增长了 77倍的卫生总费用和198倍的个人卫生开支,而同期所有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资源的增加,包括卫生机构和医护人员,以及诊疗人次的增加,统统不过是一条条平线!”

针对这些分歧,市场派和政府派的学者孰对孰错?

市场不是万能的,它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市场总是倾向于挑选优胜者,淘汰失败者,从而加剧了收入差距。也许市场主导派学者承认这一点,但他们更爱强调跟过去相比,每个人的收入都有所提高,但却忽视了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也在提高。这个社会是永远存在穷人的,永远存在看不起病的人。

政府主导派学者也有疏漏。如果政府支撑医改,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激励是什么? 回到前面“就医难、就医贵、医患关系紧张”三大难题,相信没有哪个领域像医疗领域一样最近备受关注。医患关系为何紧张?关键还是在于激励——对医生的激励。在改革开放前期,个人收入增长最慢的就是医生。医生只有工资,问诊不收费,激励何在?这还得重谈医疗领域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医疗领域有其特殊性,不过不在于其公共品的属性,而在于医疗领域医患间存在极大的信息不对称。买车时不会有销售商说你只能买宝马,而医生则可以说你只能接受某种治疗——这是一个“强卖” 的市场,就是医疗最大的特殊性。医生原本应该依靠出卖信息生存,但现在门诊不能收费,医生只好寻找别的出路,找来找去找到了以药养医。信息是有租金的,但寻求这个租金可能会导致患者流失,而导致未来的收入下降。 在医疗管制非常严格的情况下, 拥有信息优势的医生不得不 “短视” 而去寻求“信息租” 。 而不拥有完全信息的患者对医生心存疑虑,也就造成了医患关系紧张。对医生的激励问题,是政府主导支持者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政府主导派学者必须面对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政府导向的目标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医改由政府主导就只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给各种权力寻租带来机会。如果全盘由政府主导,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给目标一个明确的定义。

中国的医改,未来向何处去?笔者认为,医改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中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在两种模式的成效缺点都没有充分体现的情况下,不宜草率做出决定。完全可以允许地方多做尝试,努力改革创新。中国社会复杂多样,完全可以有多样的选择。以医改为代表的中国现阶段面临的种种问题,决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完全市场化和完全的政府主导都有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两方学者的影响下,政府最终的政策往往是各种思想交融斗争的结果。这也许才是兼顾各方利益的最好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ourcountryeconomyhas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thegovernmentcausedinthepubliceducationandinthemedicalserviceresourcesdeployment''''sbehaviororiginallyshouldimproperly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butimprovedgraduallytheeducationandthemedicalcondition''''sworsening,thiswasmainlythegovernmenttoopaysgreatattentiontheeconomicdevelopment,toeducateandinthemedicalreformmarketabilityleadership,accordingtothetradition“thecityandcountrysidedualstructure”reasonsandsoondispositionresources.

keyword:Government;Publiceducation;Publicmedicalservice;Resourcesdeployment;Thebehaviorisimproper

前言

教育和医疗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两大民生问题,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学者形象地把它们比作社会这辆高速奔跑的大车的两个轮子,一个管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个管公众精神与灵魂的健康发育。如果基本医疗和教育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改革开放以前,尽管中国经济的底子很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领域,人们少有微词。单就公共医疗而言,7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创造了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背景下,公共教育和医疗本应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完善,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评估,中国是世界上公共资源配置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但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状况却恶化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政府在公共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脱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一、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对教育和医疗有所忽视,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后,我们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这里的“发展”本应是经济社会全面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更进一步,“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又往往被理解成,为了追求经济尽快增长,其它一切都要让步,包括生态环境、职工权益、教育和公共医疗。对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总是希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认为只要经济持续增长、蛋糕越做越大,其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改善,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享时,它们才会得到改善。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尽管政府从未公开说过公共教育、医疗不重要,但从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看,它们不是政府关心的重点。

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及其占GNP的比例很低。1991年至今,中国经济平均增长9.7%左右,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只有2.6%。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有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直没有达到4%这个比例。

由于片面追求对经济增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教育和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不足,教育和基本医疗经费增长跟不上规模快速增长和质量提高要求的问题日益严重。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例,我国并没有真正做到“免费教育”,因为投入不足,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上学难”问题;而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经费困难,学校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导致高校“高收费”、“乱收费”现象相当普遍。医疗方面,同样因政府投入不足,催生了医疗高收费乱收费,医疗成本更多地百姓担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的医药费用让不少人无力求医、覆盖率极低的医保制度使大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而使社会公平性失衡……

在公共医疗投入方面,从医疗卫生总费用这一国际指标来看,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的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比例为2.25%,而我国1996年的比例为2.36%,2000年下降到1.71%。这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比例是极不协调的,至少没有保证趋势上的一致性。这和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与此同时,在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构成中,居民个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比重节节攀升。1980年居民个人医疗支出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过23%;到2000年已高达60.6%。换句话说,过去这些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居民个人负担的。

二、政府对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缺乏清醒认识,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上的市场化导向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公共产品领域是市场失灵的一大表现。

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必须由政府提供。按照萨缪尔逊的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医疗都属于公共产品。义务教育是纯粹公共产品,就是高等教育,虽然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同时,它又有着非常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比如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促进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等,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公共医疗同样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在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收益是不可分割的,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和医疗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教育医疗的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同时,还必须看到,医疗和教育不单是公共产品,而且涉及到公民的教育权和健康权,维系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而,政府在这些领域的资源配置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遗憾的是,教育和医疗事业的特殊性,这些年并未得到我们的政府的重视,这导致我们这些年来教育改革、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基本走的是市场化道路。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取向已经显现出严重后果,带来诸多社会矛盾。以医疗改革为例,20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策略,导致医疗卫生事业丧失了其公共品的本质,甚至沦为赢利的工具,一再暴涨的医药费用让普通百姓承担了过于高昂的医疗成本。和医疗市场化方式改革失败一样广受诟病的,还有市场化征兆明显、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十分强烈的教育事业。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的结果是过高的教育成本几乎完全由民众自掏腰包,收费节节攀升,上学难的问题日益困扰着整个社会。把公共产品和准公共品的运作完全托付给市场机制,必然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失败。

教育和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失败,证明了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公共教育和医疗资源行不通。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真正并有效发挥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医疗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度性的措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对教育和医疗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配置,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政府摆脱不了“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定势的局限,按城乡分割的“双轨”制配置资源,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在义务教育方面,本来,义务教育作为纯粹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不应因地域或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只负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农民自己负担。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后,把原来由乡镇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责任收归为“县统筹”,但由于我国县级财政不平衡,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村义务教育进本还是农民自己负担。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格局虽然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已经有较大改善,但在现实社会决策中,“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其关键性体制因素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定势,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上存在极大的差距。

在医疗资源配置上,据调查,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配置,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享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5亿城市人口享受到的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是8亿农村人口的6倍,显示出政府在公共医疗方面的投入表现出极其严重的城市偏好。从医疗卫生投入来看,1998年政府投入的医疗卫生费用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医疗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解体,绝大多数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在没有医保、医药费用迅猛增长、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1:6的状况下,看病就医大大超过了农民承受能力。据卫生部基层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农村36%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去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去住院,有不少农民一旦有病只能听天由命、自生自灭。

当然,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的种种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正在着手进行一些政策的调整。虽然这样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政府走出指导思想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其进行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加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在教育和医疗事业上再造辉煌,使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和健康权切实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财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范柏乃,来雄祥.“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5,(4).

[5]杨东平.教育产业化争议辨析.南方周末.2004.10.13.

[6]徐印州.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财政研究.2004,(5).

篇6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economy has made the very big progress, but the government caused in the public education and in the medical service resources deployment's behavior originally should improperly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improved gradually the education and the medical condition's worsening, this was mainly the government too pays great atten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educate and in the medical reform marketability leadership,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dual structure” reasons and so on disposition resources.

key word: Government; Public education; Public medical service; Resources deployment; The behavior is improper

前言

教育和医疗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两大民生问题,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学者形象地把它们比作社会这辆高速奔跑的大车的两个轮子,一个管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个管公众精神与灵魂的健康发育。如果基本医疗和教育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改革开放以前,尽管中国经济的底子很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领域,人们少有微词。单就公共医疗而言,7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创造了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背景下,公共教育和医疗本应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完善,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评估,中国是世界上公共资源配置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但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状况却恶化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政府在公共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脱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一、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对教育和医疗有所忽视,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后,我们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这里的“发展”本应是经济社会全面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更进一步,“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又往往被理解成,为了追求经济尽快增长,其它一切都要让步,包括生态环境、职工权益、教育和公共医疗。对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总是希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认为只要经济持续增长、蛋糕越做越大,其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改善,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享时,它们才会得到改善。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尽管政府从未公开说过公共教育、医疗不重要,但从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看,它们不是政府关心的重点。

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及其占GNP的比例很低。1991年至今,中国经济平均增长9.7%左右,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只有2.6%。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有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直没有达到4%这个比例。

由于片面追求对经济增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教育和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不足,教育和基本医疗经费增长跟不上规模快速增长和质量提高要求的问题日益严重。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例,我国并没有真正做到“免费教育”,因为投入不足,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上学难”问题;而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经费困难,学校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导致高校“高收费”、“乱收费”现象相当普遍。医疗方面,同样因政府投入不足,催生了医疗高收费乱收费,医疗成本更多地百姓担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的医药费用让不少人无力求医、覆盖率极低的医保制度使大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而使社会公平性失衡……

在公共医疗投入方面,从医疗卫生总费用这一国际指标来看, 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的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比例为2.25%,而我国1996年的比例为2.36%,2000年下降到1.71%。这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比例是极不协调的,至少没有保证趋势上的一致性。这和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与此同时,在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构成中,居民个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比重节节攀升。1980年居民个人医疗支出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过23%;到2000年已高达60.6%。换句话说,过去这些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居民个人负担的。

二、政府对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缺乏清醒认识,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上的市场化导向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公共产品领域是市场失灵的一大表现。

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必须由政府提供。按照萨缪尔逊的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医疗都属于公共产品。义务教育是纯粹公共产品,就是高等教育,虽然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同时,它又有着非常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比如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促进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等,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公共医疗同样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在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收益是不可分割的,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和医疗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教育医疗的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同时,还必须看到,医疗和教育不单是公共产品,而且涉及到公民的教育权和健康权,维系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而,政府在这些领域的资源配置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遗憾的是,教育和医疗事业的特殊性,这些年并未得到我们的政府的重视,这导致我们这些年来教育改革、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基本走的是市场化道路。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取向已经显现出严重后果,带来诸多社会矛盾。以医疗改革为例,20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策略,导致医疗卫生事业丧失了其公共品的本质,甚至沦为赢利的工具,一再暴涨的医药费用让普通百姓承担了过于高昂的医疗成本。和医疗市场化方式改革失败一样广受诟病的,还有市场化征兆明显、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十分强烈的教育事业。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的结果是过高的教育成本几乎完全由民众自掏腰包,收费节节攀升,上学难的问题日益困扰着整个社会。把公共产品和准公共品的运作完全托付给市场机制,必然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失败。

教育和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失败,证明了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公共教育和医疗资源行不通。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真正并有效发挥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医疗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度性的措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对教育和医疗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配置,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 政府摆脱不了“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定势的局限,按城乡分割的“双轨”制配置资源,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在义务教育方面,本来,义务教育作为纯粹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不应因地域或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只负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农民自己负担。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后,把原来由乡镇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责任收归为“县统筹”,但由于我国县级财政不平衡,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村义务教育进本还是农民自己负担。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格局虽然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已经有较大改善,但在现实社会决策中,“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其关键性体制因素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定势,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上存在极大的差距。

在医疗资源配置上,据调查,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配置,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享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5亿城市人口享受到的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是8亿农村人口的6倍,显示出政府在公共医疗方面的投入表现出极其严重的城市偏好。从医疗卫生投入来看,1998年政府投入的医疗卫生费用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医疗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解体,绝大多数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在没有医保、医药费用迅猛增长、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1:6的状况下,看病就医大大超过了农民承受能力。据卫生部基层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农村36%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去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去住院,有不少农民一旦有病只能听天由命、自生自灭。

当然,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的种种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正在着手进行一些政策的调整。虽然这样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政府走出指导思想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其进行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加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在教育和医疗事业上再造辉煌,使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和健康权切实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财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范柏乃,来雄祥.“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5,(4).

[5]杨东平.教育产业化争议辨析.南方周末.2004.10.13.

篇7

就我院而言,作为公立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在社会上扮演四个角色:一是全省传染病医院的龙头,属财政差额拨款单位;二是省医科大学、市卫校的实习教学基地;三是省、市医保定点单位,在“低水平、广覆盖”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下,实行基本医疗服务,属于非营利性性质;四是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提供不同层次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如果将传染病医院转变成营利性医院,在医院内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或者实行民营民有转化。由于其经营目标发生了变化,医疗社会福利性必然会被削弱,对保障人群的健康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公立医院完全市场化运作所导致的医疗价格的上升和过度消费,会给我国经济和患者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因此,我们绝不能实行公立医院的简单转制,而应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能够按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求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能够实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有利于医院发展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保证其国有产权的基础上,规范医院和出资人的产权关系,进行多种经营形式的探讨,搞活医院内部经营机制,通过建立适应市场、方便群众、高效运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来寻求发展之路。

建立微观运行有效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

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庞大,大部分处于低水平重复设置的状态,国有医院存在着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权力冲突,管理混乱的弊端。这些弊端严重制约着医疗机构特别是国有公立医院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这种局面,必须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医院资本经营的出现,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医院的产权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参与市场交易的必然结果,是承资本纽带作用的必然结果。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应从资金来源上把握,而不应按单个医疗机构来核定。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涵盖营利性和非营利生成份存在,不论政府,还是其它出资者都只应享有按出资比例的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政府和以技术知识作为出资的职工,其出资属非营利性质,享受税免除;其他以资金,不动产作为出资的社会投资,其出资属营利性质,应依法照章纳税。

对于传染机构来说,根据其社会职能,社会功能的特殊性,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产权形式。

国有国营:政府作为最初的出资者,依法享有终极所有权和资产受益权,医院职工以知识作为出资,二者均居于非营利性性质。按照营利医疗机构要求,执行国家医保政策和省、市收费标准,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在医疗项目和药品价格的制定上,对纳入基本医保的执行政府指导价。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疫情等特殊情况时,执行政策指令性任务。

篇8

就我院而言,作为公立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在社会上扮演四个角色:一是全省传染病医院的龙头,属财政差额拨款单位;二是省医科大学、市卫校的实习教学基地;三是省、市医保定点单位,在“低水平、广覆盖”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下,实行基本医疗服务,属于非营利性性质;四是根据不同的人群需求,提供不同层次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如果将传染病医院转变成营利性医院,在医院内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或者实行民营民有转化。由于其经营目标发生了变化,医疗社会福利性必然会被削弱,对保障人群的健康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公立医院完全市场化运作所导致的医疗价格的上升和过度消费,会给我国经济和患者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因此,我们绝不能实行公立医院的简单转制,而应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能够按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求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能够实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有利于医院发展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保证其国有产权的基础上,规范医院和出资人的产权关系,进行多种经营形式的探讨,搞活医院内部经营机制,通过建立适应市场、方便群众、高效运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来寻求发展之路。

建立微观运行有效的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

我国医疗机构数量庞大,大部分处于低水平重复设置的状态,国有医院存在着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权力冲突,管理混乱的弊端。这些弊端严重制约着医疗机构特别是国有公立医院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这种局面,必须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我国医院资本经营的出现,是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医院的产权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参与市场交易的必然结果,是承资本纽带作用的必然结果。

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应从资金来源上把握,而不应按单个医疗机构来核定。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涵盖营利性和非营利生成份存在,不论政府,还是其它出资者都只应享有按出资比例的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政府和以技术知识作为出资的职工,其出资属非营利性质,享受税免除;其他以资金,不动产作为出资的社会投资,其出资属营利性质,应依法照章纳税。

对于传染机构来说,根据其社会职能,社会功能的特殊性,可以采取以下两种产权形式。

国有国营:政府作为最初的出资者,依法享有终极所有权和资产受益权,医院职工以知识作为出资,二者均居于非营利性性质。按照营利医疗机构要求,执行国家医保政策和省、市收费标准,向社会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在医疗项目和药品价格的制定上,对纳入基本医保的执行政府指导价。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疫情等特殊情况时,执行政策指令性任务。

篇9

医院财务管理通常包括医院各项医疗设备的采购,基础设施的维护,药品的采购、存储,医院资金的筹措、投资和财务分配等,是协调医院各个科室部门关系和医院关系的重要依据。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不但能够提高医院资金的效用效率,降低医院管理与运行成本,而且对于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当前医院在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措施,希望对广大医院管理者能够有所帮助。

一、当前医院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内部控制力度不强

由于工作性质等原因的影响,与医院医疗工作人员相比,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相对比较轻松,不少财务管理人员在长期的轻松环境中养成了懒散的工作习惯,缺少积极主动的管理意识,对待工作不积极,不上心,不少财务人员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发挥出财务管理本有的监督职能,还有不少工作人员根本不了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与实质。同时医院财务部门人员的任用制度也较为僵化,不少医院的人员任用都是看资历,导致错失不少优秀人才,严重阻碍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进步。

还有不少医院的内部控制力度较差,对资金管理不到位,资金闲置和短缺现象十分严重,医院应收账款不到位,资金回收慢,很多财务人员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也粗心大意,对医院存货管理不到位,最终使医院的收益与预期不符,是医院蒙受了本不应有的损失,财务风险频频发生。

2.医院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很多医院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预算只是对医院资金的分配,把预算管理当做是历史数据的简单变化,认为预算知识形式,没有实际作用,对医院的发展构不成影响。还有的医院领导和管理人员认为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模式、预算金额和考核指标等内容的确定都应由医院财务部门来决定,没有充分认识到各个部门在医院预算管理中的能动性,觉得预算指标知识财务指标的形式而已。以上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医院预算管理模式僵化,仅表现为最简单的财务计划和控制,缺乏有效的事前预测与事后评价审核,也使得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观性较大,缺乏实际性与可操作性。

3.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与其他企业相比,医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医院以救死扶伤为重,同时还应兼顾自身的发展,使得医院同时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市场性,对这两种性质主次的把握对医院的管理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实际中,不少医院对市场性追求过多,不顾一切的降低医疗成本呢,增加医院收入,不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导致医院所能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周到,医患矛盾加剧。而过于追求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则会导致医院运行成本大大增加,直接减少医院盈利的减少,影响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医院的领导者与财务管理人员要清醒的认识到以上两种极端所引起的后果,在市场与公益的取舍中找到最佳分割点,实现医院盈利与公益的双赢。

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水平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先从工作人员的身上着手,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使其适应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医院应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并考核,不仅要培训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也要加强财务人员的忧患意识培养,将考核成绩纳入到职工工作评价中,增强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适应医院工作的变化。医院在招聘员工是,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人员任用与培训措施,从业务技能到思想道德上都要加强,改善高级人才的待遇,提高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水平,保证医院的持续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内部控制,防治舞弊,加强对关键工作环节的监管,严格控制关键业务流程,健全奖惩措施,找出资金闲置的原因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建立合理的信用标准,解决账目周转问题,加强对存活的控制,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2.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首先要提高医院领导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对医院预算的重视程度,认识到预算对医院发展的巨大作用。医院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从分考虑历史经营数据,充分把握好医院所处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和地域特殊性,还要考虑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然后有医院各个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医院预算的制定要有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完善考察质量与范围,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作出实际的调整。此外,还有借鉴企业财务预算的成功经验,根据医院经营的特殊性来作出调整,使其他行业的预算管理经验能够为我所用。

医院在管理投资时,要充分考虑医院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投资目标,在引进高科技设备室,要先保证投资质量,即,医院的投资要能够为医院带来收益,保证医院财务的正常运行,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做打算,而不应仅仅为了扩大服务规模和服务层次来进行投资。不符合医院自身情况与患者需求的投资最终将导致医院蒙受损失。

3.把握好医院经营理念

医院作为特殊的经营团体,应以治病救人为第一理念,市场化不应成为医疗改革的趋势,及时医疗行业已经开始了产业化,其财务管理也应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为先的方针,不管什么时候,医院作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企业,应首先强调自身的公益性。政府要加强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引导,赋予医疗行业明确的发展目标,给予其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其胜任自身的社会职责。

总结:

综上所示,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应在政府的引导下,明确自身的经营性质,确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首要目标,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对投资的控制,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为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检查促进社会和谐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赖剑波.职业院校附属医院实行医院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初探[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篇10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1-0021-03

医疗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是指人们因定居地的医疗价格太昂贵或医疗服务不完善,到异地(包括到国外)寻求较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并与休闲、旅游相结合。医疗旅游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经过特别策划的就医旅行安排。伴随网络咨询的发展和廉价航空的兴起,各国就势充分利用特色资源来吸引国际患者,印度就是以民族传统医学作为自身发展的筹码,并相继推出医院+SPA(温矿泉旅游)的配套服务;泰国以低廉的价格和保护隐私为特点成为医疗旅游的引领者;新加坡医疗旅游成功的秘诀是政府支持和语言优势;韩国以演艺事业带动整形行业。我国国内医疗旅游也有所发展,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北京、上海及广州等大城市为数万名常驻外国人口提供医疗服务。经国际认可的中医更是吸引专程就医者,其人数达到外国人在华就医人数的25%~30%。

医疗卫生保障体制向来是公共福利的难题。笔者从卫生资源利用的角度,就如何充分利用我国闲置的城市高端医疗资源,扩大投入产出,推动医疗旅游成为跨国贸易输出的亮丽名片,提供一些建议。

1 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

1.1基于卫生资源总量的角度

近年来,城市医疗服务领域供需状况由一度的供不应求的局面转变成需求日渐萎缩的现状,但相关的卫生资源的配置仍以扩大规模为主,呈现“倒金字塔”的配置模式。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而城市医疗资源的80%又集中在大医院,具体表现为:全国67.7%的医务人员集中在城市,其中84.6%的高级医疗人员集中于大医院0。城市一、二、三级医院享有的政府补贴的比例大致为1:22~23:110~250,在层次布局上也趋向于高购买力和高端医疗服务,开设特需病房、豪华病房,高精端仪器的设备配置的总体规模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欧洲CT的配备为50万~100万人口l台,而我国人均CT是欧洲的10倍以上。

1.2基于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的角度

由于居民的购买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居民有效需求发生转移,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度逐渐下降,相当数量的卫生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根据张光鹏等对我国60所有代表性的中医院的分析调查显示,东、中、西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有效的合计14所,而非DEA有效的有46所,占76.7%,说明多数中医院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出过剩或投入不足的现象;设备类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更是不足20%。2008年全国第四次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国内,平均一个医生全年负担诊疗人次数由1990年的1683人次减少到2007年的1349人次;病床使用率也从80.9%下降到70.90%。

2 市场前景

2008年源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向周边辐射,资产贬值引发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担忧,尤其是无医疗保险的风险人群,最基本就医保障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在医疗体系高度市场化的美国发动了近70年规模最大的医改。2009年2月26日,在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新医改的预算案中,计划在10年内投入6340亿美元,为民众提供“可负担的”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包括覆盖无医疗保险的人群和控制卫生保健的费用,其中涉及医疗救助的措施有扩大针对低收入居民的医疗救助计划,那么谁来支付扩展所需要的成本?这个巨大的漏洞要通过增加税收、扩大赤字和削减现有医疗福利来实现。例如,政府将通过增加香烟税来支持联邦儿童健康补助计划,即增税、纳税人支付税款,纳入政府预算资金,然后由政府提供医疗。换言之,政府必将转嫁负担,最终由纳税人买单。同时,在美国主要是雇主按要求给员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昂贵的保费导致企业成本明显增加,严重削弱企业的竞争力,通用国际公司破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美国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该公司倒闭的原因不是经济危机而是医疗成本危机),对于备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有时裁员成为企业自保的措施,经济危机时很多州的失业率高达10%,贫困人口进一步增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政府财政负担。

采取国家医疗保险的英国,针对那些想得到便捷医疗服务的高收入群体,可以根据其需要让他们自行购买适合自己的商业保险,然而对于依赖国民健康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的低收入人群虽然可享有免费医疗,但是要排队等候,许多患者错失治病良机。英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3月对20万病人的调查后发现,48%的病人在18周内能接受治疗,而12.4%的病人则需要等上一年多。根据这一数据,英国大约有50万病人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接受治疗。当等待的时间成本超过私人医院的就医成本时,患者就会选择到私人医院就医。类似情况比较典型的还有加拿大和瑞典。由于医疗资源有限性和卫生产品的特殊性,再加上这些国家提供全民免费医疗的需求极大,那么在最低质量标准的条件下,必定存在一定量的人口无法接受正常治疗,只能排队等候。

在日本,媒体就曾讽刺该国的医院“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现象,并曾一度流行“医疗费用亡国论”(即政府为国民的医疗费支出的财政太多,长此以往将导致国家的灭亡)。《健康报》2002年7月16日报道说:“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而他们拥有的资产约为700万亿日元,是最庞大的潜在消费群。”老龄阶段是特殊的人生阶段,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特殊性,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升高,65岁以上老龄人患病率达48.3%。瑞典、丹麦等高福利国家公共养老负担已超出GDP的1/3~1/2,债务增速更是远远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速。

此外,有些国家是按病种进行报销的,存在医疗报销项目的局限性,例如整容、牙科手术、减肥、安乐死、干细胞疗法等,这些特殊的服务需求基于多方面的因素是无法满足的。采取不同医疗保障模式的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无法满足国民医疗需求的弊端,有一部分患者就选择跨国医疗,这部分患者也就成为发展医疗旅游的潜在服务对象。目前我国国内高端医疗设备实际使用率低,正是考虑发展医疗旅游的时机,可以弥补发达国家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

3 对策

医疗需求是人们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对医疗服务的需要。医疗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直接因素,尤其是消费性卫生产品领域,早期的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医疗服务的价格弹性,大约从-0.1到-0.5之间,即医疗服务价格下降会引起医疗需求上升。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医疗价格水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

在新医改推进的背景下,基层医院、大型综合性医

院和专科医院的服务定位更加清晰,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将使公立医院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同时,不得不重视经济利益。医院作为卫生服务的供应主体,如何在已形成的国际医疗旅游市场中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剩余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推出特色品牌?笔者就医院管理者如何开展医疗旅游提供一些建议。

3.1探索中医特色的差异化战略

2003年,WHO在指定的《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别强调了针灸、中药等传统医学在人类保健中的作用。截至2004年年底,我国已与美、加、英、德等68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或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针对各地的医疗和旅游资源,可以探索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特色健康服务,构建融合中医理论、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研发脉搏波等技术,提供简单、快捷、安全、有效和省钱的心血管无创诊断方法,充分将西医高端设备检查和中医脉诊理论相结合,构建中西医结合平台。

3.2细分目标市场

在不同的医疗细分市场上,根据自身特点将目标市场准确定位,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设计合理的医疗旅游计划。市场细分一般按照地理环境、社会因素、商品用途、购买行为等因素来划分,根据医疗旅游的实际情况,采用下列方式:1)根据不同医疗覆盖面进行分类,可分为无医保患者和医保患者,这类人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所需成本(时间成本或治疗成本)过高,另一种是所要求服务项目不属于医保范围。2)根据患者的收入层次划分为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3)根据患者手术治疗的需求情况可分为手术医疗旅游者和非手术医疗旅游者。4)根据就医目的可分为康复保健治疗、对症治疗和整容治疗。5)根据患者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就诊患者和转诊患者(通过相应的中介机构)。6)根据疾病类型可分为慢性病和危急重症。

有效地细分目标市场,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洞察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如企业员工旅游体检、离退休人员的健康保健等)对于专科医院的市场定位调整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像手术类旅游项目,根据患者的要求,可安排在手术实施之前或之后。但疾病手术类旅游患者大多安排在手术康复过程中。对于非手术治疗类患者,一般可在相关专业人士的陪同下,采取治疗和旅游相结合的方案,恰当地融入水疗、沙疗、泥疗和药膳等特色项目。

3.3开展慢性疾病管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治疗技术的进步,医保知识的普及,医疗需求逐渐向老龄化疾病、健康保健、养老方向发展,而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医疗服务管理的重点,给医疗市场带来很大的机遇。在度假疗养胜地,积极营造吸引老人的老人村,提供托老护理服务,推出集中异地养老和用房养老等新模式。针对老年病、慢性病,可采用与西医、西药不同的中医保健方法,比如太极剑、太极拳、药膳、推拿、按摩、气功、针灸及温泉疗养等,虽然这些中医文化已随国际交流传遍海外,但是作为发源地的中国更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基础。

篇11

供求关系问题

只有依靠开放,才能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医疗领域中,建立起更多的医疗机构,从而增加医疗资源的总量。

医疗领域的开放指的是,国内外的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开设和经营各种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这显然还远远没有成为现实。我国医疗领域是一个充满垄断、特权、准入和审批的领域。即使实行了一些改革,但公立医院的行政垄断地位一直被维持。无论是开办医院,还是医生执业资格,都由政府控制和管理。大多数医院甚至在行政上隶属于政府管理部门。市场的自发力量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机会做什么。

这种现状要为医疗领域存在的绝大多数问题负责。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正在于医疗领域彻底地市场开放。

医疗领域的种种问题,实际上都是供求关系问题。由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造成医疗服务价格上升。但是,由于医院被政府直接控制,使其没有权力根据市场情况改变价格。不过,这并不等于价格不会上涨,只是上涨形式有所变化。比如挂号费也许维持原价,但患者半夜就要去排队,或者从号贩子那里买高价号――这种高价号很接近市场的真实价格。

既然是供求规律的问题,那就只能按照供求规律找到解决办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必然呈上升趋势。在不能限制需求的情况下,就只能想办法增加供应,也就是增加医疗资源。

人们往往高估政府的能力。确实,政府在外表上看起来十分强大。他们的预算超过任何一个企业,他们拥有为数众多的雇员,他们看起来无所不能。但实际上,相对于市场来说,政府的力量十分有限。绝大多数全社会得益的事情所需要的资源总量,都是政府力所不能及的。而通过市场动员起来的资源,看起来分散零碎,但其实总量惊人。必须牢记的是,市场体制是人类迄今为止动员资源最高效的手段。

开放是建立成熟医疗分工体系的唯一手段

一些人认为,医疗问题存在某种特殊性,适用于其他领域的市场开放有可能并不适用于特殊的医疗领域。他们的理由是,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准备,由于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大量产生出高水平的医疗人员,如果在这时勉强实行开放,只能为那些低劣的骗子和庸医提供机会。这种说法似乎得到了现实的验证。现实中,确实可以找到许多私立医院服务水平和信誉欠佳的例证。人们确实更加信任大型公立医院。

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市场开放对于医疗领域才更加显得重要。

医疗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十分复杂、由多种分工网络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协作体。一个地区拥有发达的医疗体系,实际上也就是拥有高度发达的医疗分工协作体。这个复杂的协作体系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之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对于落后的地区来说,最有效的发展方式显然不是重新走一遍那个昂贵的积累过程,而是设法复制在先进地区行之有效的分工体系。

虽然经济学理论并没有对分工体系的复制方式进行深入彻底的研究,但人在市场中的行为往往走在理论前面。在世界各地,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分工的知识就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不断传播开来的。在充分开放条件下,发达地区的人们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进入落后地区,在带去资金的同时,也就带去了分工知识,一般将之称为带来了组织管理的经验、意识和观念。落后地区的人们只需要去尽量实现这些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分工体系,同时进行某些必要的本土化修正,许多肯定行不通的方面就无须再耗费精力和时间去摸索和尝试了,这样就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指的这个方面。

难道一定要通过开放才能获取这种分工知识吗?不能通过派出人员学习来获取吗?恐怕不容易。经验表明,后者获取知识的效率要远远低于前者。生活在复杂分工网络中的人,其实对于自己掌握了多少这方面的知识也并不很清楚。这种知识包罗万象、巨细无遗,已化为无意识的常识,大多数人对此种知识只会应用,不会阐述。就像人人都会使用语言,但只有很少人是语法学家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这种知识几乎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让那些掌握复杂分工体系知识的人投入到实际的经营事业中去。市场竞争的存在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头脑中的知识得到利用,使他们掌握的分工知识应用于异地。因此,只有在开放条件下,那些先进地区的人们在利润或者荣誉的吸引下,才能全情投入。这种投入的力度和热情是那些慈善家远远无法相比的。

全面对外开放

是医改的关键

如果实现医疗领域充分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大量吸收引进先进国家的资金和人员,就能实现中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对于医疗机构的信誉问题,同样要依赖更充分的开放来解决。目前,医疗领域实行了部分开放。但这种开放的范围较小,规模受到严格限制,因此,中小资本的投入尚可以适应,但大资本、大投入所需要的稳定的法律和社会环境却并不具备。于是,开放只是引来了市场信誉并不充足的中小投资者。如果能够通过开放引入医疗领域的大投资,他们对于信誉的重视决不会亚于现有的公立医院。这时,才能解决私立医院的市场信誉问题。

回顾历史,晚清以来,中国医疗事业相比前一个历史阶段取得了飞速进步。现在许多国内一流的大型医院,其实都是在那时来华的外国人一手创办并发展的,比如著名的协和医院、华东医院,它们往往成为各个地方的主力医院。可以说,近代中国的医疗体系就是通过充分的、自由的对外开放,在不长的时间内快速建立起来的。假如要求中国独立自主培养这个体系的所有人才,积累所有资本,那中国目前的医疗水平要低得多。

当代医疗领域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由于直接引进日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在很短时间内,就为北京增加了一所重要的大型医院。同样存在反面的例子。前几年,某台湾著名财团计划在北京修建超大型医院,据说住院床位超万,但这个计划没有被有关部门批准。显然,有关主管部门“敏锐”地意识到了,如果这样的外资大型医院大量兴建,必然增加市场竞争程度,直接削弱他们那些现有医疗机构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