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网络交互的意义

网络交互的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8 09:23:1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网络交互的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网络交互的意义

篇1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通常把教师视为控制课堂进程的中心,教师是课堂活动的指挥者和译文的评判者;学生通常是信息输入的被动接受者和信息输出的被动输出者。这种模式把教师和学生限制在某种单一的关系中,即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性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日益增长,从而造成学生的自主翻译能力得不到相应提高的局面。教师在翻译课堂中的“权威性”源自对翻译教学的传统认识,即教师应该传授的是系统的翻译技巧,而不是把运用技巧的实践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但如果从交际理论和认知理论的角度去分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培养对译文的传达意识。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白译文的准确和达意,而且要始终感知读者的存在,将自己放在与读者对话的位置上。事实上,作为翻译教师应该去营造一种交流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有利于其既充当译者又充当读者的环境中掌握翻译的要领和领悟翻译的实质,而不是用机械的规则去限制学生或单纯片面地评判译文。二、教室网络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教室网络的模式已日臻完善,而且越来越普及。我校先后建立了六个多媒体网络教室,这些教室均由若干台学生用电脑、教师主机、服务器和控制台通过通讯线路和教学网络软件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这种网上翻译教学环境使翻译课堂中“社会界限”模糊化。教师作为指挥者的身份被淡化了。过去做翻译练习完全是为了让老师去评判,而现在有了更多的目的:译者必须以原作者的身份向读者充分传达原有信息;向原作者一样去达到原文所要达到的目的。一种以传达为目的的翻译转换活动完全沉浸在交流的气氛中。

网络翻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为了达到此目的,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结合翻译教学的自身特点,设计了一套专门用于课堂教学的软件来扩大翻译教学的范围并促进翻译教学。

在基础阶段,预先制作与教学计划配套并可在语言视听设备上应用的软件。软件中包含大量以句型翻译为主的练习内容。教师每次上课都将练习软件以不同方式复制给学习者。当学习者在教师的辅导下,掌握了教学计划所要求的某阶段的翻译技巧后,便可以由他们自己操作语言视听设备进行个人练习。基础阶段的翻译练习主要以句型短句为主,尽管译句可能因场面不同常存在一些差异,但答案相对单纯、固定。学习者跟随教学软件的内容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快速反应的口头翻译练习,每句练习都有一个或数个答案以供学生参照。当发现错误时就重新练习一遍。教师要求学生大声练习,以便在语言视听设备的主控台,通过内部监控系统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视听设备的对话功能与某个学习者进行交流,让其回答教师的提问,学习者也可以随时通过呼叫功能要求教师为他们答疑。这种教学模式使每位学习者都得到了练习的机会,也使教师相对都有机会照应到每位学习者,提高了教学效率。由于句型和短句内容很多,操作过程以口头练习为主。教师充分利用视听设备的各种功能能全面有效地达到翻译课所要求的目标。

进入中级阶段后,翻译练习从基础阶段的短句变成了内容较为完整的篇章。这样,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为了达到翻译教学的目标,使翻译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成为可能,并为学生进行翻译自学提供便利的条件,在设计练习软件中我们严格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翻译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此,翻译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翻译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此,新的翻译教学模式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或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译文进行修改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了这种教学活动,他们所学的知识才能固化,才有能力驾驶所学知识。基于这一点,我们在软件的选材设计等方面都考虑了这种因素。在选材方面,软件的材料主要选自教学中的自选翻译练习。因为这些材料所涉及的翻译问题与教学的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另外,这些问题也是大部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步骤是:首先,我们对以往教学中的所用材料按照翻译教学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将较典型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篇章进行分析整理。其次,再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篇章中非常简单的以及以往练习中学生都能将其译得很准确的语句,给出一种参考译文。而对于那些能反映一定的翻译问题的句子,一般都给出两种不同的译文。

此外,还给出了整篇文章的参考译文。当然,任何一个篇章都不会只有一个绝对正确的译文,给出参考译文主要目的是帮助学习者了解翻译问题,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在软件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及其进行自学的可能性。首先在网上将翻译材料展现给学习,学生对此进行阅读和理解,最后进行翻译。一方面学生可以将整个篇章翻译后直接点击全文的参考译文,对原文以及译文,自己的译文和他人的译文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以及自己的译文与别人的译文的优缺点。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参与,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完成翻译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过程中学生反馈给他的信息对教学内容、情景及指导原则进行调整,而学生则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信息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翻译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随意监督查看学生的译文,既可以调出某位学生的译文在全班讲评,也可以随意挑选学生的译文在教室局域网上公开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可以附带口头解释,也可以没有,因为这样可使学生对教师反映在修改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一目了然,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而在传统的教室中,教师如果让学生当堂做练习,往往只能在自己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拿某位学生的翻译作为例子来讲评,不太可能现场挑出某位最有典译意义的译文进行讲评,更不可能将自己的修改过程充分地展示给学生。教师虽然可以把学生当堂上交的作业带回家,但是等到下次课堂上讲评时,学生可能已经对上次完成的翻译作业没多少印象了,这对翻译课的效果来说是很不利的,课堂的效率大大降低。

在网络教室中,教师可以同时观察许多学生的译文,能及时发现最典型的错误,找到最典型的译文并及时进行讲解。比起传统的翻译课教学模式,网络翻译教学更加直接和方便。当然,教师没有必要充当审判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也可以提出一些翻译线索供学生进行实践性尝试。由于网络教室提供了一种相互沟通的开放式环境,教师不必在学生翻译时走到他们面前才可以看到译文,即使学生知道老师在控制台上监看他们的翻译过程,他们也不会有任何不自然的感受。三、交互式翻译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系

网络教室中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无形中加强而不是削弱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作用。但这种控制作用与传统教学中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权威作用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教师与学生在网络教室中的互动作用更加突出,教师可以更加自由地通过加入学生的活动来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在局域网上阅读别人的译文来纠正自己的问题。修改活动是交叉进行和自由式的。当某个学生对别人的译文有不同看法和疑问时,完全可以在网上与对方进行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问与师生问的交流可以完全采用文字的形式,使自己的书面表达语言发挥到极致。

教室网络系统为发挥各个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最大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选择面面授课方式或是机上授课方式,进行讲解或控制课堂,也可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活动。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大量使用储存在电脑内的文字资料以及电脑软件用于学生的自主练习和自主检查,也可以随时切换到传统的教室环境中,用传统的板书授课,走下讲台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这种在电脑化与非电脑化之间的转换也是很有必要的,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也有利于减少学生的焦虑感,缩短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原动力,使其积极投入到翻译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实施的翻译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更强了。教师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渠道发挥自己的授课艺术。学生产生了一种展示自我才能和等待读者反应的强烈愿望,他们表现得更加用心,更具有责任感。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翻译成了一种即时交流,学生和教师在交流中修改和润色译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其翻译意识。

参考文献

[1]Burns,Hugh.Teaching Composition in Tomorrow’s Multime2dia,Multinetworked Classroom[A],Hawisher&Leblanc.Re2Imagining Computers and Compositions[C].Portsmouth:Boynton/Cook Heinemann,19921 1152130

.[2]Hawisher,Gail.Electronic Meetings of the Minds[A].Haw2isher&Leblanc.Re2Imagining Computers and Composition[C].Portsmouth:Boynton/Cook Heinemann,19921812101.

[3]Lindemann,Erika.A Rhetoric f or W riting Teacher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篇2

论文摘 要: 文章认为,通过网络平台设置的虚拟社区、英语聊天室和视频录播厅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交流,针对专项主题开展文化现象讨论和中西文化差异比较,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专题演讲,能实现网络平台下的师生双向交互合作,构建文化知识体系。

一、引言

自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以来,大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大学英语课程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来适应当今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以社会的现实需求来调整英语知识结构和授课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有效性实现的途径

《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1]一书指出,虽然对于有效性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实际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有效性的主要评判标准。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其它一些重要产出,例如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幸福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却被忽视,这与这些重要的产出的测量评判实施起来不易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要素在日常教学中却不可忽视,所以教师将采取一系列量表来帮助考核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行为。我们在网络平台下的教学实践中应采取师生双向交互合作的模式,注重网络教育中的文化建构,以期提高包括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师生双向交互合作和网络文化建构的实施方案

网络平台下的师生双向交互合作与网络教育中的文化建构如何得以实现呢?

我们通过网络平台设置的虚拟社区、英语聊天室和视频录播厅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信息交流,针对专项主题开展文化现象讨论和中西文化差异比较。

现在举个实际的例子: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的第一单元A篇课文“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输一种理念:语言不能离开文化,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了解相应的载体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碰到外教,在谈到学习英语时,很有信心地将食指和中指上举,表明“必胜”的决心;在照相时,许多中国学生也喜欢使用这一手势,表示希冀“胜利、成功”的含义;而美国外教把这一手势理解为“和平”。针对学生对美国文化的理解差异,我们找到了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详细地解释了这一手势在不同国家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与此同时,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方案:

第一,实行“学生日常自评,小组每周互评,教师阶段测评”的教学管理和测评体系;实现网上评价系统规范化管理,通过网络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高效统计、分析与反馈。

第二,搜集网络教育的中西文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建设信息区,提供广阔的信息交流空间,营造平等、自由、轻松、愉快的网上交流场所。 转贴于

第四,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专题演讲,引进webQuest模式的特点(在教师引导下“利用互联网资源”,“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或某类课题自主地进行建构、探索和研究”)[2],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对某一文化专题进行“资料收集,归纳整理,口头操练,模拟演讲”。

第五,在网上师生双向交互合作模式下,针对“目前大学生听说能力普遍不强,社会又对听说能力有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在我们教学中应对听说有所侧重”[3]这一呼吁,我们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尽量多地使用平台下的人机对话和模拟操练板块。

第六,在网络教育中,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英语词汇,尽量满足社会的要求。复旦大学蔡基刚的研究表明:“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企业要求大学毕业生一上岗就能立即承担起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工作,能够不用翻译人员直接进行国际交流。”[4]

四、课外拓展

刘润清和崔刚提出:“选择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电影或者录像放给学生看,这样很有用,对于练习听力、培养语感和学习兴趣,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等都有积极的意义。”[5]

鉴于此,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外到学校语言学习中心,或者是在校园网覆盖的区域内进行自主学习,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英文影片,进行语音模仿,了解外国文化,有意识地增进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许多学生的英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化意识也有了一些增进。

同时,“精心设计课外互动活动,积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实践”[6]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环节。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自发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的排练和英语角活动都得到了教师的支持和好评。

五、结语

我们力求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和测评体系,建设信息区,搜集充足的中西文化网络教学资源,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专题演讲,并且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后续研究,我们会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全面发展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充分实现师生双向交互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阿尔玛·哈里斯,丹尼尔·缪伊斯.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祥兆.WebQuest:一种新型的网络探究学习模式[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

[3]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篇3

信息化是将一个系统中心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其本质是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1]信息化教学是信息化教育的表现形式,而“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是目前信息化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它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特性功能和环境资源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或者说是借助于互联网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习者学习的教学活动。”[2]网络教学既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又不能完全与之等同,尤其是信息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运用与以往教学模式有所差别。网络教学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载体的教学,它结束了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学生参与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

一、信息与教育的关系

信息资本的掌握者在其专门领域内获取了信息资本权力,即他们占有了专门领域内的信息资源。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积累就是对信息资源的拥有程度。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分工不平等,对信息资源的占有量也就成为了衡量个体处于社会阶层的尺度之一。其根本原因是信息资源的相对缺乏。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信息由教师向学习者流动的师生差别和不同学习者教育资源的不对等。

教育要传递的是信息和知识,这在传统教育和网络教育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两者的区别只在于信息资源量的大小、品质的差别以及传递方式的不同。传统教育模式下,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是不对称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在特定人群中循环。

网络时代的特点之一是信息的共享,信息占有转化为信息平等。当它跨越时空,冲破界限自由在不同学习者之间传播时,传统的知识等级结构面临着瓦解。信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对过剩的,任何人都不能将哪怕一个领域内的信息完全消化,区别仅在于选择的内容和使用的手段。网络化的学习只是如何将无限的数字化信息内化于人脑并以此解决具体问题。这样,传统上信息资源不对称所造成的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别趋近相同,即使教师和学习者之间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在广义上也相同。

二、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差别

传统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要保证在同一时间、地点,面对特定群体进行课程讲授。以资源的有限性应对教育需求的无限性本身就是矛盾的。其结果只能是教育教学只针对少数学习者。信息共享使教师及特定人群对知识的垄断大大降低,教学形态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在信息资源的占有、传播和使用上显然是不同的,由此必然带来在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的差别。

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更深层次的差别体现在教育理念不同。知识信息仅在特定的群体中循环,充分体现出精英教育的特征。“首先是针对少数人群的精英课程设置,其次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当今社会所大力倡导的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终身化是对这种传统理念的颠覆。这种趋势又把最适于推进新教育思想的网络教育置于教育变革的最前沿。网络教学是网络教育得以实现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途径,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手段的革新使得信息在整个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急剧变化,从而使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三、网络教学中围绕信息的基本关系

网络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信息。不能把这里的信息简单等同于传统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内容,因为它不但包括单个教师的教学内容,还包括其他教师的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机构提供的以及不同学习者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源,甚至是互联网上的相关信息资源。在信息作为枢纽的网络教学模式下,围绕信息的教学存在教师与信息、学习者与信息、信息的交互。

1.教师与信息

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承担的角色是指导者、组织者、学习者和研究者及学生学习的交互者。教师从传统教学的藩篱中走出来,网络教学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责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首先体现在其已经拥有的信息资源和学科专业知识。此外,教师在长期的专业学习和思考中形成了对本领域、本专业的理解力。同时,教师在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时,帮助学习者掌握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也是教学的任务。

(1)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针对学科专业的内容和要求而定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的收集能力是专业素养的表现。“专业教师的职责是根据课程和专业的要求对教学资源的整理制作提出总体规划和要求,并提供专业知识方面的指导。”[4]

(2)筛选信息。信息的筛选一方面根据学习者需求的层次而定;另一方面根据学习者的特点而定。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在懂得更多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能够根据学习者的身心特点把握信息的选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习者需求的层次、特点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3)加工信息。网络中大量信息的快速传播客观上造成标准缺失。在承认多元化对于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同时,众多问题的无定论形成对初学者的障碍,因此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此外,面对新知识、新问题,教师客观上也需要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

(4)表征信息。ICT的不断发展完善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络教学信息的表征由传统上简单的文字、语言、图标发展成为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以及VR技术等多元化、一体化的表征形式,并赋予其交互功能。表征信息的关键体现在是否能把信息以最优的组合方式传递给学习者,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信息的重要环节之一。

转贴于

2.学习者与信息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质上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利用具体的信息资源,经过意义的构建方式所获得。网络教学把信息有效地转化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之中的途径。网络教学中的学习者对信息的掌握和对知识的构建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扩充信息。网络教学实质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扩充知识信息、获得相关技能的过程。在网络化的学习中,学习者专业信息知识的获得主要依靠教学过程实现。但是,网络教学是开放的系统,信息获得不能只依靠教师的教学内容,来自其他信息渠道和学习者交流得到的信息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2)整合信息。只有将信息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知识,教学的环节才算完成。学习者从广泛的渠道获取的信息,其实是相对零散的知识,不经过加工整合就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学习者需要主动建构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信息才能让开放式的学习有益于知识的积累。

(3)测评信息。网络中的学习者对信息效果的自我测评是网络教学中,尤其是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策略的必要环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善于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反馈,如学习伙伴的讨论及教师的提示、练习或作业、自我进行的测试等,以准确把握自己当前的真实水平或状况,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要求学习者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4)运用信息。学习者运用信息是网络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学习者学习的原因和效果的检验。运用信息具体包括:一是学习者使用所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并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二是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牢固掌握上一阶段的知识是展开下阶段学习的必要前提;三是创新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极大解决了信息的存储和转移,通过创造才能获得真正的进步;四是共享信息,网络中没有传统权威的存在,网络是所有人共建又服务于所有人的平台,所以,学习者成长为网络信息资源的贡献者是至关重要的。

3.信息交互关系

网络教学环境下的交互是为了完成教学过程进行的双向通信。网络教学的信息从单向传递变为多项传递,交互频度和强度随之增加,各要素的关系较为复杂。

(1)网络教学中交互的具体对象。构成网络教学的对象包括教师、受教育者、信息(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所有内容)。事实上,交互的对象并非在各种层次上都是平等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这种不平等导致了信息的流动。“如果学习行为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学习也将根本无法发生。所以学习上的‘交互性’不仅要发生在双方,更重要的是要体现‘主动’。”[5]网络教学的特点正为这种主动的交互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2)网络教学中交互关系的复杂性。网络教学中存在六组基本交互关系:教师与学习者、教师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教师与信息、学习者与信息及信息与信息。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不稳定,而是随着时空和供给需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网络教学已经缺失了师生情感交流和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所以师生有效沟通只能依赖信息交互。因此,没有良好的交互关系,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无法实施,也就无法保证教学活动的质量。处在网络教学中的师生可以利用各种网络教学工具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现交互。交互质量则要在交互速度和程度两个维度上考察。而网络教育技术的进步也为交互系统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BBS、CHAT、E-mail、FTP、Usenet、FAQ文档等都是实现交互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鬲淑芳.信息化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4

    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对人类生产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护理教学已不能独立于信息革命之外,护理网络教学将是一项新的革命和挑战,具有极其广阔前景。但迄今为止,在医学领域中护理网络教学的步伐显得十分缓慢。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学历、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而人才的匮乏,谈何发展。因此,推进护理网络教学,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试点。

    1 普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习年龄 参加自学考的护士年龄大多集中在20-4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护士,年轻的忙于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翻班、社交、恋爱;年长的承担家庭、事业双重压力,即使放弃休息娱乐,也只能抽出甚少的时间与精力来参加学习,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逐渐减退,考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的甚至在复习后阶段放弃考试的机会。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参加学习与完成学业人数差距悬殊。

    1.2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自学者学习的效果。参加过辅导班的同学都觉得老师的教学水平差异很大。高水准的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对教授的内容能融会贯通,注重教育学的互动,对于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接受医护领域中的新概念、新知识,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更新,还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有的老师缺乏上述的优势,照本宣读,课后同学们感觉还不如在家自己看书。

    1.3 办学单位 要考虑师资力量的均衡,要考虑教学经费,要考虑上课安排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工作时间,要考虑教学场地、教具、设备,要考虑上课环境的安全便利等等,为此办学单位每个学期都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上述工作。

    1.4 辅导地点 自学辅导点少又分散。由于城市建设,许多同学搬迁到很远,其中包括近郊的求学者,她们比一般同学花费更多时间在路上,路途的疲劳降低了听课的效率,一些同学为赶头班或末班车,经常迟到、早退,影响了听课的质量。

    1.5 考试时间 目前参加自学大专、本科生占医院护理人员的半数以上。由于考试时间过于集中,每逢4月和10月考试高峰期,是护士长排班最头痛的日子。为了保证病房工作的正常运转,防止医疗差错,大家轮流休息,小的科室无法安排,只能翻中夜班后参加第二天的考试,自学考的道路变得越来越艰难。

    2 网络教学的意义

    网络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跨越时空限制,最大程度地整合教学资源,将一流师资和一流教学设备,通过网络与大批需要得到新信息、新知识的护理工作者结合起来。具有投资少、效益大、覆盖面广、受益人多以及互动性更强等特点,且教学水平适合各层次需求,实现了非实施交互式学习[1],满足了各层次护理人员渴望学习深造的愿望,同时使办学单位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3 网络教学的功能

    3.1 开展远程教学 网络为自学者提供一个24小时开放式课堂,克服了时空限制,即上即学;克服了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汇集优秀教师于一体。通过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形式。网上,即教师运用文字、图表、录音、影像等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安排试题,进行网上互动式讨论;网下,即举办每月一次辅导班,对疑点、难点进一步解答,在掌握学习进度同时,对学生的自学方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面对面指导。

    3.2 相关学科教学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制度的改革、疾病谱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士从纯粹为个人服务发展到人群,由一般治疗护理和恢复健康提高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2]。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护士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医疗护理知识与经验,还需掌握多方面社会知识。网上登载社会学、老年学、人文科学、人际关系学、经济学、美学、医疗护理相关法规等知识,有助于护理人员的全面发展,促使临床护理向专科护理、社区护理延伸。

    3.3 护理人才交流 自学者面临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这一时机,将自己推向市场?网上人才交流为优秀者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能的机遇与平台。其最大的优势:平等、快捷、省时、费用低廉、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1]。个人可通过网上查阅各医院招聘信息,录入个人资料并在线应聘;医院在网上可以查询个人资料,招聘信息,刊登面试通知。随着网上虚拟人才交流洽谈的规范,为各层次人才的交流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3.4引荐参考数目 可由教学老师配合教材推荐,或通过优秀学生推荐高质量的辅导书目或软件,起到抛砖引玉、填补校外自学不足的目的,通过网络广覆盖面,使更多的同学得到这些制胜法宝。

    3.5 参阅考试例题 网上浏览历年试卷或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集,能把握复习的范围和难度,所提供的仿真考试环境,使自学者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为考试作好准备。另外,在网上进行部分考试项目,以缓解考试过于集中的问题。

    3.6 交流自学心得 自学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败,其因素诸多很难说全。通过稿约不同层次的自学者,谈谈各自的艰辛历程,介绍成功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说说遇到的种种困难及如何克服的,让更多迷茫的学生走出误区,共同寻找学习的新方法,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篇5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通过阐述护理专业教学中辅导答疑存在的问题及网络答疑系统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总结出答疑系统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优势作用以及缺点,展望未来可以更好地完善网络答疑系统,使其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答疑系统 护理专业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063-03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对现在学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冲击。如何通过网络答疑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合理设计应用教学的网络答疑系统,对学生课后学习、问题解答、知识解答及教师的课后辅导答疑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护理专业教学辅导答疑中存在的问题,谈谈网络答疑系统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 护理专业教学中辅导答疑存在的问题

辅导答疑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辅导答疑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弥补授课的不足,可以查缺补漏,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辅导答疑存在以下问题:

1.辅导答疑模式单一

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与老师只能通过课下短暂地交流,不能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解答,传统的辅导答疑模式(固定教师、教室、时间)仍以面授式的辅导答疑为主,教师与学生互动性较差。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方式也变得多元化,单一的辅导答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辅导答疑效率极低

高校学生每学期的课程比较多,密集的课程安排很难与固定的辅导答疑统一起来,或者因为个人原因无法按时参加辅导答疑。有时只有部分同学参加辅导答疑,教师在面授辅导答疑时只能解决这部分同学的问题,一些共性的问题会加大辅导教师的重复辅导,降低辅导答疑的效率;同时,在辅导答疑时遇到一些对学生具有启发意义的事例,教师不能很好地解答和利用,同学间缺少互动和共鸣,不利于增强学生团队的相互合作和双赢意识。

3.没有专门的网络辅导答疑平台

面授辅导答疑虽然能满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但是对于学生在辅导答疑时间外存在的问题,由于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有了网络,但学校没有符合学生与教师实际的网络辅导答疑系统平台。

二 网络答疑系统的功能

网络答疑系统是一个知识库系统,随着学生提问和解答信息的储存量越来越多,它必定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珍贵资源。因此,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关键字、类别、问题检索等多种方式进行查询,从网络知识库获取经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同时在答疑时可根据问题的种类、点击率等进行有效结合,学生可以选择自动答疑和人工答疑,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有效答疑。

三 网络答疑系统的优势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答疑系统是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答疑系统的目标旨在为网络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答疑平台。网络答疑系统为师生互动和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

答疑系统可以帮助学习者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为学生清除学习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增

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一般不爱当众提问,害怕提出别人不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无法与每一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久而久之,就造成了许多学生不爱提问、不爱思考的习惯。答疑系统可以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可以打消学生对提问的恐惧,使他们随时想问,随时提问。通过网络答疑系统的使用,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改善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随着信息量的增大,学生的视野也在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逐渐地改变,这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并向自主化和个性化发展。

3.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答疑系统的答疑过程不仅是一个互动的平台,可以促进师生相互交流,也是一个积累教学资源的平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疑问的问题以及解答会使得答疑资源库不断扩充,日积月累,形成了可以重复利用的珍贵资源,使学生从以往的问题和解答资料中获得有益的帮助。对于学习者经常提出的问题,即查询频率高的问题,系统应自动将其归入高频问题答疑库中,方便教师了解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发挥更加有效的指导作用,这也能便于学习者问题查询,掌握所学内容的关键部分,并能有目的、有重点地自主安排学习活动。同时,这些资源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准备教学内容,随时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不断提高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水平。另外,答疑系统可以使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的教学模式,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

4.优化教育教学环境

答疑系统具有辅导答疑记录的功能,可以记录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情况,同时还可以获得学生反馈的有关数据,为评价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依据。这可以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学的技术水平。

四 目前我国网络答疑系统存在的不足

目前,在很多学校的网络教育系统中都有相应的网络答疑系统,不仅提供了基础的答疑功能,还不同程度地应用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实施。但在当前网络答疑的实施过程中,网络答疑系统在功能和答疑效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答疑手段和呈现方式过于简单

目前答疑系统中的答疑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网络答疑系统的答疑方式分为同步和异步。同步方式响应速度快,比如在线答疑;异步方式能够针对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比如电子公告板。但现在的答疑系统一般都只有一种答疑方式,且过于简单,没有很好地把两种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不能有效地体现网络教育的优越性。

2.系统缺乏交互性

大多数网络答疑系统缺乏交互性,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系统一般不能及时反馈,缺少交互性,这些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地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进度;新问题的产生和旧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最终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3.缺乏对问题答案的形象性

目前,教师主要以纯文本的老方式答疑系统中的问题,缺乏形象性。根据问题类型,学生可能更希望教师用画图、公式、符号、动画、语言、视频等解决他们的问题。问题解答形象化,使解答更加生动直观,将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便于学生学习。

4.答疑系统缺乏对问题的有效分类机制

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答疑系统的问题库只承担问题的存储功能,而对于问题本身却没做进一步的加工。我们知道,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习者会提出不同的问题,有些问题对于大多数学习者都是有借鉴意义的,有些则是仅对一定水平的学习者有帮助的,为了保证学习者从库中获得对个体有价值的问题,系统需要建立问题分类机制来保障问题的质量。

五 展望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40-03

探究式学习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1,2],这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评价观认为教学评价是用统一和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的评价,因而过分强调学生学习和思维方式的统一性。探究式学习旨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般包括问题提出、证据收集、解释形成、方案评价和结论交流等五个基本特征[1],这与传统学习模式具有本质的差别,因而在更新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更新评价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支持探究式学习的信息技术平台也越来越丰富,如Moodle,WebCT等,使得探究式学习的交互评价成为可能。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交互行为,但是我国学者很少专门从网络交互角度定量评价探究式学习的效果,因此本文旨在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初步提出探究式学习的网络交互评价指标,并且通过本科教学实践,基于Moodle在线学习平台初步验证这些网络交互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一、网络交互评价的理论基础及评价指标

网络交互评价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完成。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表达空间和机会。因此如果认为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智能方式来学习、表征和应用知识,那么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是有局限性的,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用多元评价来衡量教学效果。根据前人多元评价研究成果[3],网络交互评价可以分为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学习积极主动程度、探究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我们将这三个方面结合Moodle在线学习平台,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

1.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如果在课程中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而不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师所教的内容,那么学习效果会大为提高。所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再解释为学生知识与课本知识的一致性,而是学生能否完成个人的知识建构。在Moodle学习平台中,考察学科知识掌握能力的指标可以考虑:学生修改和上交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学生论坛发帖的数量和质量。

2.学习积极主动程度。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将积极主动程度加入考核,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进而接受教师对其多元智能的培养。在Moodle学习平台中,考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指标可以考虑:学生查看课件的次数,学生查看课程资源的次数,学生查看作业的次数,以及学生查看论坛的次数。

3.探究创新能力。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知识是自己建构的,所以学生要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在自己脑海中产生变体甚至新知识。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了创新性在多方面发展中的重要性。结合Moodle学习平台,考察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指标可以考虑:学生编写原创性博客的次数,以及学生发帖含创新性内容的次数。

二、网络交互评价教学实验

1.课程设计。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北航教改项目中初步探索了探究式学习过程中的交互评价。所选课程是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本科高年级课程《现代程序设计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进行项目开发的实践能力。课程依据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基本要求[1]进行设计。教师结合信息系统前沿,给出一组实践课题,比如二手书交易系统,音乐分享系统等;25名学生自由选题,自由结组,形成3~4人的课题小组。整个探究式学习历时4周,学生主要通过Moodle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和讨论,完成系统开发。教师将每节课的课件和学习资料放到课程网站,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课件和自已选择的课题进行探究式学习,主要活动包括:通过浏览课程提供的资源,进行自学,探索问题答案;学生通过博客和论坛发帖等活动,总结自己学过的内容;学生通过论坛等形式和小组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学习;学生通过Moodle的工作坊模式,对自己的课题进展和其他小组的课题进展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的主要活动则包括: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培训,以熟悉本平台的基本操作;系统初期,教师鼓励学生使用系统,由教师对学生的一周所有发言给予评分,将交互指标得分制成报表,反馈给学生;在接下来三周保持系统正常运行,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监控学生交互状况。

2.指标测量。实验结束后,通过课程管理平台的日志系统统计各类指标。在本次探索中,我们关注原始的客观指标,而暂时没有考虑需要人工评判的网络交互评价指标。本次实验最后收集了如下指标:①学生上交和修改作业的次数AsgnSubmit,②学生论坛发帖次数ForumPost,③学生查看课件的次数CourseView,④学生查看课程资源的次数ResourceView,⑤学生查看作业的次数AsgnView和⑥学生查看论坛的次数DiscusView。为了验证这些指标的合理性,我们还同时收集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Score。

三、数据分析

如果本文提出的网络交互评价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也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统计上,这些指标之间就应该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1给出了这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通过表1我们不难发现本文提出的交互评价指标同期末考试成绩在p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初步提出了探究式学习的网络交互评价指标,并且通过教学实践,初步验证了网络交互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未来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索网络交互评价指标维度,在更大的范围内验证这些指标的合理性,并探索将网络交互评价指标纳入探究式教学评估实践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01,(12):52-56.

篇7

由于互联网和快递业务的快速普及,网络交易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方式,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等优点已经广为人们所接受。相较于传统的店铺交易方式,网络交易的确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使人们的消费方式放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随之带来的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也使不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蒙受损失。分析网络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完善了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网络交易立法问题,是摆在每个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严肃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知情权未得到保证

为了获取高额的投资回报,部分道德水准低下的网络经营者经常虚假广告,夸大其词宣传自己商品的效用,或者谎称商品性能超群,还有个别经营者虚假价格和不切实际的承诺。由于是虚拟交易,消费者难以全面掌握和辨别经营者信息的真伪,消费者知情权大打折扣。尽管我国消法中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各种详细信息,由于经营者的关键信息缺乏公开和透明度,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的现象屡禁不绝。而面对欺诈和损失,消费者很难举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公平交易权受到损害

在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之间的契约普遍采用的是经营方事前拟定好的格式合同,大部分交易条款和事项完全有经营方单方面事前制定,消费者缺乏参与交易条款拟定的机会。如果消费者有意购买某种商品,则只能在浏览网页后选择点击网站上预先设好的同意或者接受选项,全盘接受经营者制定的合同条款,完全处于弱势地位。我国消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拥有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是每一个消费者拥有的权利,消费者面对强制交易行为时有权予以拒绝。显然,网络经营者强制性要求消费者无条件接受其事先制定的格式化合同及其有关条款的行为,已经是在挑战公平的底线,完全违反了契约自由的原则,并且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三)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威胁

部分网络经营者在网络交易中要求消费者提交个人详细信息和有关资料,如消费者的姓名、家庭地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还有一些经营者要求消费者必须开立电子交易账户,如网银、支付宝等支付工具才同意交易,并要借助这些工具来完成交易过程。消费者在网络上公开自己的这些个人信息后,一方面很有可能遭到来自网络黑客的不法攻击,一旦消费者的电子交易账号和密码等重要信息失窃,则会遭致重大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个别经营者在得到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后非法在网络上进行售卖,同样会对消费者的财产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应对

(一)完善法律制度,严格执法行为

当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许多法律法规都和网络交易关系密切,其中部分律法法规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规范经营者行为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商标法、电子签名法等等。但不足的是这些法律尚不能从根本上切实起到保护网络消费者权益的目的。2010 年5 月,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这是一部专门用来规范网络交易的行政规章,相较于以往的网络交易规定来说,它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法律规章的不足,很大程度上达到提高了维护网络消费者权益的目的,但总体来看这部法规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这部暂行办法立法层级较低,只是一部法规而非法律,监督主体仅仅是各级工商部门。而且,这项规定未能清晰地表述各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权威性和约束性不够高。建议,一是尽快提高网络交易行为的立法层级,二是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体作用和统领作用,有效协调不同管理部门的工作,联合执法,配合行动,有效提高保护权益的能力。

(二)限制格式条款,建立追责制度

网络交易中的格式条款现象非常普遍,有关部门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必须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场出发,从维护市场交易制度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借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理。应当强制规定,网络经营者在拟定格式条款时必须及时提醒消费者注意可能的风险,必须尽到告知消费者的义务,让消费者意识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损失。法律规定,如果格式条款是经营者单方预先拟定的且消费者没有参与合同的拟定,一旦在交易过程中出现不利于消费者的结果,则该条款被视为无效条款。同样,在网络交易中,如果经营者不履行告知义务,不对消费者进行提醒,那么即使消费者“签订”了协议,一旦出现问题该协议在法律上也应该被视为是无效条款。同时,相应的法律责任必须由滥用格式条款的经营者承担。

(三)建立安全保障,保护消费者隐私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制度,相关内容一般都散落在一些部门制定的规章中。由于法律不健全,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出现消费者隐私权纠纷往往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因此,我国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快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方面的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方面,美国的电子隐私法、韩国的信息通讯网络法和德国的信息与通信服务法都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网络交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当前应当从立法上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督促有关部门加强网络监管与协作,保障和提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有效遏制网络欺诈和交易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保障网络交易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网络交易,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网络买卖商品和接受服务,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电子商务。随着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以IT产业为基柱的新经济时代,网络以其跨地域、超时空的优势,逐渐成为商务活动的乐土,网络交易俨然已经成为21世纪主要交易方式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08年1月17日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2007年一年网民增加了73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53.3%。2007年12月,中国网民网络购物比例是22.1%,购物人数规模达到4640万,参加过网上购物的网民个人半年网上购物累计金额平均是466元。

一、我国网络交易现状

对于网络卖家而言,网络店铺的设立程序简单,无需支付高昂的店面费用,并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耗费,相对于传统的交易模式而言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网上购物打破了空间限制,而且商品的信息量及市场透明度也显著增大,使消费者整体也从中受益。但是,随着网络交易的蓬勃发展,网络交易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由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在我国起步较晚,与网络消费配套的支付系统、信用体系以及物流体系等还够完善和普及,网络经营者利用网络虚拟性和高科技性、经营者的信息和经济优势地位,采取欺诈的伎俩肆意侵犯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已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是针对传统交易方式下可能出现的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制定的,对于新兴的网络交易而言,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在立法精神方面仍然适用,但在具体实施细则方面却面临着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消费者安全权的侵害行为

安全权是消费者享有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对于消费者来说,其安全权具体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隐私安全二个方面。与传统商务相比,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变化,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的形式主要体现在财产安全和隐私安全两个方面:

(1)对消费者个人财产安全的侵害。网络交易中,消费者要通过网上支付方式完成交易,这就要求消费者必须拥有网络电子账户,从而将个人财产的安全权交给了网络,这同样也给网络黑客提供了侵入系统窃取消费者账户的可能性。另外,与传统商场购物相比较,网络交易中的物流配送一般由专门的商业组织来完成,这一方面增加了商品运输的中间环节也带来更多的货物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在发生纠纷之后更带来责任承担的复杂化,导致物流组织经常和商品提供者相互推诿扯皮。

(2)对消费者隐私安全的侵害。隐私保护是近一两年互联网的争论焦点之一,问题的核心就是所谓的Cookies的使用。引入Cookies的初衷是为了网站可以通过记录客户的个人资料、访问偏好等信息,实现一些高级功能,例如电子商务身份验证的实施。可是有的网站和机构滥用Cookies,未经访问者的许可,搜集他人的个人资料,达到构建用户数据库、发送广告等营利目的,和黑客问题相比,隐私保护问题离广大网民的距离更近一些。

2.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该条一般被称之为消费者的知情权条款。在实际生活中,侵犯消费者知悉权的情况相当普遍,通常表现为,对消费者的合理提问不予以回答,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夸大的宣传,故意隐瞒商品和服务的瑕疵、危险性、副作用,应当在商品或其包装上披露的信息未作披露等等。而在网络交易中,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的现象则更为普遍。由于消费者与商家都是在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中进行交易,通过网络远距离订货、电子银行结算、配送公司送货上门来完成交易,甚至许多数字化商品(如电影、录像、录音制品等)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一些不法经营者正是利用网络购物这一特点,以虚假不实的广告,诱使消费者购买质次价高的商品,或者收到货款后拖延发货,甚至进行诈骗。而消费者只能通过描述、图片等广告或宣传订立合同,既没有直接感官认识,更没有机会验货,这种在信息资源的占有上的劣势,使得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误导甚至受到欺诈。

3.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与经营者相比,消费者在交易中常常处于弱者地位,以致交易的公平性难以实现。对于网络交易而言,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实现出现了新的变化。

(1)格式合同。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经常遇到的电子合同是格式合同,主要包括点击合同和拆封授权合同。格式合同保证了电子交易的速度和效率,因此对于网上消费有着特别的意义,但是由于格式条款由商家预先拟订,订立合同时未与消费者进行协商,消费者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加上网上交易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消费者的权益如何保护的问题便随之而产生,还待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

(2)售后问题。消费者能否退换货涉及其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平衡问题。一方面,让消费者享有一定期限内的商品退换货保证,既是经营者的一种销售手段,也是消费者应有的一项权利。然而在网络交易环境下,由于网络购买的特殊性,消费者不能在交易前通过亲身感受、触摸商品来鉴定商品的质量,其质量保障便主要依赖于消费者收货时验证和网上经营者的退换货保证。但是在实际交易中,退换货不利于消费者的情形屡见不鲜,首先是寻找网上经营者困难很大,网上经营者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隐瞒自己的真实地址;其次是网上经营者很容易否认自己的责任,因为网络交易中还涉及物流配送环节;再次是退换货的费用由谁来承担。除此之外,与网络交易中消费者售后的权利相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因为网上的商品信息不够充分,致使消费者在收到货物后发现与所宣传的不完全符合等等,都迫切需要研究解决。

4.对消费者求偿权的侵害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在传统消费模式中,消费者的人身或财产受到损害,消费者可以直接找到经营者请求赔偿,这是消费者权利受到损害后的一种物质救济。但是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要获得赔偿却困难重重。

(1)难以找到侵权方。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买卖双方素未谋面,卖家是个长什么样的人,其真实姓名是否和网络上注册的一致,都是一个难以确定的问题,甚至很多网上交易的店铺并没有进行注册登记,这导致经营者在实施侵权行为后,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难以找到现实中的经营者,导致消费者求偿权难以实现。即使找到了赔偿者,由于网购的跨地区甚至跨国的特性,管辖法院以及法律的适用也都将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2)侵权证据难以掌握。由于网络的技术性特征,网络信息都表现为数据。而数据信息的无形性使得网络案件的证据与特定的主体之间的关联难以确定;其次由于数据信息的脆弱性,经营者在发现侵权行为被追查时,往往利用信息技术毁灭侵权证据,使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难以掌握,数据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受到质疑。

(3)侵权责任难以认定。由于网络交易涉及多个环节,不仅是交易双方,还包括交易平台服务提供商,还涉及物流商等多个环节。消费者的权益受损害,往往不是一个环节造成的,但是各个环节之间相互推诿,就使得侵权责任更加难以认定,消费者获得赔偿权也就更加难以实现。

二、关于制定和发展我国网络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我国现行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律制度是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和核心构成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在制定时,网络交易这种新型的交易模式尚未出现或者仅仅粗具雏形,因此这些法律法规的初衷主要是以传统交易形式为其调整对象,并没有将网络交易的特性考虑在内。交易模式的变革推动交易规则的演进,这几乎是交易发展史上的永恒规律。面对网络交易这个交易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对现有法律制度的修订和重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针对目前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对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构建应当遵循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1.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完善立法,以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互联网及电子商务起步较晚,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要想确立我国网络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律制度,既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结合我国自身国情。修改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有关消费诉讼、消费信用等的规定,针对网络交易的特殊性确立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方法,做出专章规定,并对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2.加强网上交易的行政管理

加大对网上经营者主体资格的审查力度,明确网络消费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以及各种主体的权利义务,尤其是准确界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概念及其权利义务。由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联合介入,实现分区管理,从而防止网络经营者跨区登记,逃避监管。行业协会、认证系统、金融系统和工商管理部门等通力合作,在网络社会中尽快建立个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经营者信用保障机制以及网络支付安全系统三大安全保障体系,让消费者知悉真情权的保护建立在完善的信用体系基础上。

3.建立网络交易消费者纠纷非诉解决机制和纠纷司法救济规则

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争议时,解决争议的传统方式通常包括:与经营者协商;请求消费者协会解决;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讼。由于网络消费具有全球性、电子化、网络化、虚拟性的特征,对传统争议解决方式造成冲击。

(1)当事人双方很可能距离遥远,管辖权确定、证据的提供和认定、判决执行都存在着难题。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利于消费者的管辖规则。如加拿大魁北克省偏向消费者的管辖权立法以及美国的以“最小联系”原则扩张法院管辖权等。对这个问题,我国应当借鉴吸收这些先进经验,取消费者住所地专属管辖原则,不再死守传统交易中的“原告就被告”原则。

(2)由于多数网络交易涉及金额较小,消费者往往认为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有点得不偿失。为了保护这部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建立在线争议解决机制, 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包括在线协商、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和在线诉讼四种方式。和传统争端解决机制相比,在线争端解决机制具有成本低、花费时间少的优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交易中消费者保护的法律、政策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树立消费者信心以及在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平衡的关系不可或缺,可以有效地限制欺诈和不公平的商业行为。所以,我们应当加强网络消费者权利保护的研究,促进我国网络消费者权利保护立法,改善我国网络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对网络消费的信任,提高网络消费水平,加快网络消费市场发展,使我国尽早跨入网络消费时代,实现网络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焦斌龙:浅析电子商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J].中国流通经济,2003,(2)

[2]刘阿冰:我国网络消费者权利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士论文库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161-03

医学英语是医科院校英语系列课程的最后一门课程,它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变基础为应用的重要作用[1]。但我国的医学英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单一化,主要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被忽略,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笔者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在2009级药学本科1班中进行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初步尝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本科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09级药学本科1班学生为调查对象,共53名(均为英语考生),其中,男生13名,占24.5%;女生40名,占75.5%。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39名,通过率为73.6%;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17名,通过率为32.1%。

1.2 研究方法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在2009级药学本科1班中实施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学期结束进行考试测评,与该班上学期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医学英语考试成绩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互动式教学法具体实施如下:

1.2.1 课前准备 每次新课开始前,教师综合考虑该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问题和情景病例并提前告知学生。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问题或病例进行预习,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并进行讨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所设置的问题和病例一定要紧扣教材内容,难易一定要适中,同时兼顾趣味性和探索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2.2 小组讨论与总结 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每组10名左右,并指派一名小组长。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围绕着设置的问题进行预习,通过教师指导利用网络检索技术浏览网站、检索文献、下载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资料,填补教材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进行组内讨论和总结。小组成员达成初步共识后,将本组的总结以PPT的形式记录下来,存在的分歧和疑问可留待课堂上与其它小组共同讨论解决或由教师解答。

1.2.3 课堂实施与总结 课堂上每组小组长结合本组的PPT,表明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各组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解答,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深刻理解。整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始终围绕着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概括,对各组学生进行评价,指出每组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师一定要对本章节的重、难点内容和各组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分歧进行详细地讲解,以便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

1.3 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考核的方式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价。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考试成绩以平均成绩±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53份,回收有效问卷53份,有效率为100%。结果显示,71.7%的学生很愿意参与到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活动中;66.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69.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医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加;60.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医学英语学习效率有所提高;77.4%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对医学英语学习有帮助。具体见表1。这表明,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网络资源的利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

2.2 成绩分析

传统与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互动式教学法实施前后,学生考试成绩(满分为50分)存在着一定差别,意味着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互动式教学法对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教学效果与质量评价

问卷调查显示,64.2%的同学表示自己的英语表达和交流能力有所提高,这表明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与交流能力。而且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医学知识,通过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医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在英语背景下灵活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2];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满堂课都在填鸭式地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无暇解答,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些知识点而不能完全消化理解,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利于分析、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的培养[3]。本研究结果显示,71.7%的学生很愿意参与到医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活动中,66.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所提高,69.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医学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加,表明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提问,敢于发言,在不断的互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围绕老师所布置的内容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而且要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主人,有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67.9%的同学表示,网络资源能够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77.4%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对医学英语学习有帮助,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互动式教学法实施前后,学生考试成绩存在着一定差别,意味着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提高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现在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90后”,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中大多数人练就了利用网络获取资源信息的本领,而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网络资源,能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认同感,进而产生归属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4]。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检索技术浏览网站、检索文献,下载与教学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资料,极大地填补了平面教材的不足,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扩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信息的传递更丰富,形象,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5]。网络资源经多媒体以立体化模式呈现给学生,能够将枯燥抽象的概念、纷繁复杂的变化过程图文并茂地表现出来[6],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来感知信息,可以加速理解和接受所学内容。

3.2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本次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同学表示对医学英语没有兴趣,他们对医学英语学习感觉压力较大,这可能是由于第一次参加互动式教学,需要自己独立去查阅资料,独立解决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学生英语水平较差(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由于他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有欠缺,所以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医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最后导致其对医学英语教学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影响其学习效果。建议在大三学年开设医学英语课程,这时学生大多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英语基础较好,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另外,由于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接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部分学生对于互动式教学法不是很适应,当没有了老师的命令,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要耐心引导,使学生逐步建立起信心,学会自主学习,尽快适应互动式教学法。

总之,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打破医学英语长期接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局面,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要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要联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推动医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曲景秀,杨丹,李晓微. 内容教学法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卫生软科学,2012,26(2):146-148.

[2] 赵雪丽. 交互式医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J]. 中国教育ECM,2012,31(1):48-49.

[3] 姚树桐,商战平,方永奇,等. 互动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16-117.

[4] 高磊,王志晨,刘莉.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3):39-41.

篇10

网络广告交互动画。网络广告交互动画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采用相关的电子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科学、美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理论为指导,进行设计制作的、具有交互功能和良好的商品信息传播功能的网络动画。这种网络广告交互动画在播放的过程中,广告受众可以对动画的播放进行某种操作和控制。另外,由于商品的性质以及设计制作时使用的软件和技术的不同,这种操作和控制的程度可以在制作时预先设置。

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艺术,它通过多媒体数字平台,通过对广告动画内容情节的艺术设计,使广告受众能够接受,并主动地进入具有动态功能和声像效果的交互动画情节,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参与和控制该情节中的发展与变化,从而使广告的商品信息有效地影响受众,使其产生认同感。这样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就接受了广告即商品。所以说,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是以网络媒介为载体,通过数字化的设计手段。以人的多种感官为平台,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灵感高度融合的一种全新的综合数字艺术形式。

交互动画广告设计艺术的主要目的是传递商品信息,促进销售。具体说就是通过良好的交互动画的艺术设计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借助网络和多媒体的互动手段来传达产品的信息。通过必要的交互操作,结合多媒体手段增加了网络广告的参与性和趣味性,以达到其提升广告被注意度的目的,从而提高广告的效率。

交互动画在网络广告中的应用

交互动画在网络广告中的应用现状。追本溯源,网络广告发起于1994年的美国。当年10月14日,美国著名的Wired杂志推出了网络版的Hotwired(www,hotwired,COB),其主页上开始有AT&T等14个客户的广告Banner。这成为最早的网络广告。这是广告史上里程碑式的一个标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网络上的商业应用也呈爆炸性的增长。国际知名企业早就捷足先登在网络上建立企业网站,宣传企业与产品,寻求网上商机。而不少崭露头角的新企业也不甘蛰伏,纷纷注册网址、建立网站。这使得企业上网成了空前的热点。众多国际级的广告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网络媒体分部”,以开拓网络广告的巨大市场。

在网上也可以搜索到一些国际知名品牌的网站,其中不乏交互式动画的影子,有些大型企业的网站还把交互动画作为企业及其产品推广的主要方式,其形式也多种多样。

目前网络广告交互动画在国内处于发展阶段,中国网络广告是1997年3月In,tel在www,chinabyte,com(传播网站)上的旗帜形式的广告,而后1998年的第三季度,chinabyte举办了网络广告研讨会,使得更多的广告商与企业认识了网络广告,这个时候中国市场上的PC机大规模上网,中国的网络工程得到迅猛发展。国内的一些门户网站和企业网站也开始尝试制作一些带有交互动画的广告作品。

网络广告对交互动画设计的需要。在信息时代,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而诱人的生产与生活的手段与空间,而且正在扩展出一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网络生存方式。广告方式也渐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户外广告向网络广告转移。企业也看到互联网作为一个相对自由、经济与高效的信息传播媒介,为企业产品的销售与服务乃至企业形象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网络广告的最终目的同其他的传统广告形式一样,就是引起受众的购买欲望从而销售商品。具体说,就是通过良好的广告设计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借助网络多媒体手段来传达商品的信息。而大多数商业网站,其呈现商品的方式都是以平面图片、文字叙述为主,浏览者只能得到用文字、图形、线形动画等单一手段来描述的商品信息。当人们不再满足于平面的展示方式时,便纷纷探索服务于互联网上的可交互、富有趣味性、参与性的广告形式。这时由于硬件及网络的发展,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广告交互动画在网络上的应用逐渐变为可能。网络广告交互动画可以通过广告的交互动画对商品有直接的体验,从而更容易掌握商品的信息。以便对商品进行评估。进而促进受众作出购买的选择,给商家带来利润。

交互动画在网络广告中应用的优势。多重的感官刺激可以加深印象,从而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通过它的交互性、可参与性,以及由此产生出的娱乐性特点很容易迎合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交互动画本身具有的吸引力,大大缓解了消费者对广告的厌烦情绪,相对于以往的网络广告单向传播的模式,交互动画的娱乐性又使它很容易吸引消费者关注网络广告的内容,进而关注广告产品或是网络广告的企业本身。这样一来,可以增强网络广告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从而提高产品的认知度,进而提升企业的形象。

网络广告中交互动画设计艺术的形态特征

以数字媒介为载体。“从媒介材料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设计艺术的演进可划分为天然媒介、人工媒介和现在的数字媒介。”所说的数字媒介,一般是指两大类:一类是介质数字媒介,包括软盘、硬盘、光盘、VCD、DVD以及更新的存储介质:另一类是网络数字媒介,即互联网。由于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都是在数字媒介的传载下,通过视觉、声音等媒体技术与表现手段。才能实现为我们对广告商品的某种体验。所以,作为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实现的前提与基础,数字媒介直接规定着其艺术形态及审美特征,而且也决定着其设计艺术的思维活动和技术操作。而且,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在储存、浏览方式以及视听形式上都改变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思维的方式。

交互过程的人性化。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的交互过程的人性化。所谓交互过程的人性化。是指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通过其艺术性、识别性、趣味性、交互性和易操作性等特性,以一种简洁、自然的方式与广告受众进行互动,设计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设计的核心是人,围绕着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求。正是这一特征,凸显出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的价值,并实现了人类设计艺术和欣赏观念的一次革命。

数字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数字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联姻或结合的宁馨儿,它体现了科技文化与审美文化的互动和交融,也是科学技术向艺术渗透的一种具体表现。”作为数字艺术范畴下的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毫无疑问是现代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与共生。

从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作品的创作手段来看,是以数字技术为实现手段和基础的,包括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信息采集等数字技术;但它们又涉及相关的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人机工程学等艺术学科。数字技术直接介入网络广告交互动画设计艺术,成为它的本体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基础,它同时体现着人与技术及艺术之间新的融合。

篇11

【Abstract】Becaus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ique of application urge a student of study way occurrence huge of variety.The importance of 21 centuries marking is mankind society get into a network to turn ages.The network teaching can let student mak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ique realization independence study, active investigation, promote student information cultivated manners of overall develop, pursue studies living of life long study with life long development lay foundation.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teaching inevitably creation various emotion of exchanges.The this text author is from the meaning, characteristic of emotion and several aspect elaborated emotion interaction and network teaching in the function in the teaching activity of the relation of , put forward to promote emotion within network teaching interaction of method.

【Key words】Network teaching;Emotion;Emotion interaction

当前科技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1世纪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化教学从开始的只为弥补在校教学的不足,发展到今天已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网络教学日益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种情感的交流,即大力开展情感互动教学。在网络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实施情感互动教学?这需要从什么是情感互动及其作用谈起。

1. 情感与情感互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一般来说,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如愉快、喜悦等,反之则会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悲伤、沮丧等。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它调控着人类的各种行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各个感官接受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综合分析从而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教学中的情感和一般意义上的情感一样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情感的两极性。两极性表现为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在程度上由弱到强的两极状态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者的情感状态非常重要。教学中的情感互动过程可以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情感互动过程中,如果学习者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他们除了积极地进行认知加工以外,还会以一定的外显行为或情绪作用于教师或共同学习者,从而使教师或学习伙伴的情感也得到升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习者在教学情境中的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可通过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等,师生间的情感传递是迅速而有效的。而网络学习是学习者在远离教师与学习伙伴的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助,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获得知识的过程。所以,网络教学中缺乏传统课堂教学具有的丰富而及时的交流,应采取新的教学策略,以弥补由于交互的缺乏而带来的在情感互动方面的不足,这是我们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应该时刻考虑的问题。目前,在网络教学中较多在采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教学中的情感互动主要在学习者和教师的思想交流中进行。只要充分发挥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的优势,同样可以在网络教学中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的情感互动情境。这种情境对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2. 网络教学中情感互动的特征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力求教师充满情感地教,学生充满情感地学。在校学生对网络的认可度极高,如果善于分析、利用情感过程的积极影响,将他们对网络这一新事物的积极情感迁移到学习过程中,好极易产生网络教学过程殊的情感体验。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2.1互动对象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网络教学中的学习者是不确定的。网络教学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灵活度,学习者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在不同的地点或者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网上学习。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习者的情绪是不稳定的,这在学习者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学习者情绪不稳定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及时的调控和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而得到较好的解决。但在网络教学中传统的面对的交流方式被思想的交流方式所取代,交流的重心从外部表情转移到内在情感上。学习者更多的是面对计算机进行学习,而情绪的不稳定会影响到学习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甚至会影响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进度。所以,在网络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并保持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养成。

2.2互动的间接性。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不像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互动那样直接、丰富。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直接作用于对方,使对方能够及时作出反应。而在网络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很难有效地传达,而是通过文字、声音等网络传输信息进行间接传递。对隐含在文字、声音等符号中的情感成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当时的情感情绪养成。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行表达之际,却不能得到即时的反馈,在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新鲜感消退之后,容易使学生觉得受到忽视,出现倦怠的精神情感体验。

2.3互动的非实时性。虽然,网络教学中也存在实时交互,但非实时交互仍然是网络教学的主要交互形式,这是由网络教学的性质所决定的。随着时间的间隔,信息中的情感成分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虽然非实时的情感互动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它也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在学习者进行情感互动的同时,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 情感互动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情感互动作为教学活动中一种重要的互动形式,在网络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3.1情感互动可以激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启动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在网络教学中,学习者面对的将是一台冰冰的机器,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深受影响。相反,在校生的生活经历较简单,易受暗示性,如果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互动,则会营造一种和谐、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的学习氛围。在线学习有着积极的学习动机,丰富的社会阅历,有更多独立的见解,网上的讨论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2情感互动有利于网络教学中的情感目标的实现。在网络教学中应当融入新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情感互动正是实现网络教学情感类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情感互动创设了积极的情感氛围,使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进行较深入的情感交流,消除不良情绪和情感,培养学习者良好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并进而培养学习者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健康成长,推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4. 如何促进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

4.1情感互动必须得到网络技术强有力的支撑。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是建立在多媒体网络技术平台之上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情感互动的可能和效果。网络教学应该利用可靠的技术,使学习者和教师的情感因素能及时有效地作用于对方,使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能顺利进行,才能促进教学中的情感互动。

4.2积极的情感互动的情境。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除了有网络技术的支撑外,还需要积极的情境来激发和维持。我们在实施网络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一旦遇到障碍,就会点击一些无聊的网站来打发时间,而不是上网学习内容。因此,进行网络教学设计的教师应运用先进的技术,设计出与学生的学习相适应的互动性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点击率,多次强化学生正面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通过教师和学习者的共同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让学习者的成果能及时得到教师或学习伙伴的认可。这样,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会保持相对积极和稳定的情感情绪状态,乐于和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交流,从而促进整个网络教学的质量。

4.3建立促进情感互动的机制。为了使网络教学中情感互动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需要建立和完善促进网络情感互动的机制,保证教学内容的组织、制作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有效地贯彻情感互动的思想和理念。具体地说应从读书笔记的检查、课程分章作业的完成、学习进度的跟踪、批阅和讲评、在线讨论等环节入手,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检查、监控和指导。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时应对情感互动作相对独立的设计,将情感互动真正作为网络教学中的一个要素整合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既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借此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只有这样,网络教学中的情感互动才能够真正产生并持续下去。建立和完善促进情感互动的机制,是保证网络教学中情感互动能积极有效进行的重要策略。

通过网络开展师生互动教学,是我们美好的梦想,但是情感互动是实现网络教学法认知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同时也是在网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的有效手段。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网络教学中我们应对学习者的学习情感更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使网络教育发展成为能实现多种教育功能且学习者乐于参与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叶子 庞利娟 《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 教育研究, 2001:90-120

[2]吴军其 赵呈领 《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 中国电化教育,2000: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