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09:23:1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服装设计企划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黄少祺、海陆、唐瑞宏、宗峰岩等主演的都市爱情剧。
2、剧情简介:周红樱自小与父母离散,被养父周百伸收养,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长大后,周红樱前往服装设计公司应征,却在复试时拿错企划案被误会抄袭,因此被业界排挤,并与设计部总监白仲聆杠上,成为一对冤家。周红樱受到严重打击,在养父鼓励下,帮助一位婆婆,使其即将倒闭的店面东山再起,因此受到设计公司董事长白国正赏识,破例让她进入设计公司工作。周红樱替公司上山寻找已退休的染料大师,却被百般刁难。
3、她主动帮助染料大师的儿子重拾信心,并消除了染料大师当年对白国正是势利之人的误会,终让染料大师答应复出。周红樱藉由染料大师帮忙,替公司制造新品,在历经许多磨难后,周红樱不但与亲生父母相认,还成为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并在亲生父母的见证下完成终身大事,嫁给当初的冤家白仲聆,终于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
(来源:文章屋网 )
1、该剧讲述了海陆扮演的周红樱从单纯善良的“灰姑娘”经历种种非人历练之后,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的故事。
2、周红樱自小与父母离散,被养父周百伸收养,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长大后,周红樱前往服装设计公司应征,却在复试时拿错企划案被误会抄袭,因此被业界排挤,并与设计部总监白仲聆杠上,成为一对冤家。
3、周红樱受到严重打击,在养父鼓励下,帮助一位婆婆,使其即将倒闭的店面东山再起,因此受到设计公司董事长白国正赏识,破例让她进入设计公司工作。周红樱替公司上山寻找已退休的染料大师,却被百般刁难。她主动帮助染料大师的儿子重拾信心,并消除了染料大师当年对白国正是势利之人的误会,终让染料大师答应复出。周红樱藉由染料大师帮忙,替公司制造新品,在历经许多磨难后,周红樱不但与亲生父母相认,还成为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并在亲生父母的见证下完成终身大事,嫁给当初的冤家白仲聆,终于拥抱属于自己的幸福。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40-04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依托“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理念,让学生在大量的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学习和实践,而这类课程的一个典型形式就是项目化课程。
高职艺术设计类项目化课程,要求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通过将企业项目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在以真实项目承接者的身份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本文以服装设计专业的设计类课程为例,展开对此类课程如何设计与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一、项目化课程的设计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
在课程设计之前,首先要选定一家设立有设计开发部的校企合作服装企业,最好是品牌服装企业,这样的企业产品开发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开发程序较正规,便于与教学周期和教学内容相匹配。可以将合作企业真实的新季产品开发项目直接植入课程内容,按照企业一个完整的品牌服装开发流程和开发要件,将课程内容设计成品牌服装企划方案制作、新季产品款式开发、品牌产品推广方案设计等三个模块。这样的内容模块对设计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归纳,在课程推进的各阶段完成相应的设计任务,依托真实项目开发流程对学生设计能力进行真实训练,是对职业能力很好的培养。同时,在共同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企业真正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实施环节,也促进了校企间的深度合作。
(二)课程时段与进度的设计
对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来说,产学结合以往最难实现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研发工作的时间点与学校课程时间点之间的矛盾。从上面讲到的课程内容可以看出,品牌服装公司的新季开发项目需要相当的综合专业能力。因此,一般应放在学生大学二年级开展,这时的学生已经在校学习一年多时间,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另外,根据服装产品开发规律,服装企业的新季产品开发通常分春夏、秋冬两季,分别在3月、9月左右即开始着手准备设计方案,集中开发的时间一般为2至3个月。因此,校方在进行设计类的项目化课程时段与进度设计时一定要将开课时间尽量安排得与企业开发时段同步。在突出项目真实性的同时,这对于解决校企产学研结合的时间矛盾也是一种途径,更为项目的分段和总体验收节点提供阶段依据。
(三)课程教学师资的设计
在服装产品开发类的项目引进之后,组建合理的师资团队就成为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把这类课程讲授好,除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双师型”教师必不可少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设计开发人员的介入。由企业设计总监或设计主管亲自布置开发任务、讲解开发要求并参与课程各阶段成果的验收,将真实的职业标准和开发流程带入课堂,学生会有更深刻的项目真实感。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企业人员往往在授课时间、授课技能、课程管理等方面会稍显不足。因此,“一课双师制”的校企教师共同授课形式可以形成很好的资源互补,成为项目化教学师资设计的最佳选择之一。
(四)课程组织的设计
教学组织往往是决定课程实施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项目化课程组织也是一个涉及师资科学利用、学生合理调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按“三分原则”进行服装设计类项目化课程组织的设计。
1.项目分解。因为完成的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真实项目,既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学习新知和综合训练岗位能力的目的,又要保证提供项目企业的项目工期和项目质量,这就需要授课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企业项目推进的规律。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服装产品开发项目按课程内容的三个模块进行子项目拆分,再将不同模块设置成若干个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推动整体项目有序进行。
2.教师分工。在“双师”甚至“多师”授课的过程中,只有师资工作任务分配得合理了,才能实现这一授课方式的优势。按照这样的思路,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可以设计成:各阶段任务的布置、预期目标由企业教师提出;系统跟进子项目、传授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技术技巧、组织学生团队配合等由校方教师完成;各阶任务的验收由校企双方教师共同承担。企业教师由于时间受限,采取时间点授课的方式,即项目初期布置任务、中期检查反馈、结尾验收等几个节点由企业教师负责,其他课程时间由校方教师负责跟进。
3.学生分组。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将学生分成3至4人一组的项目组,学生轮流在各个子项目中担任组长和组员,以小组研讨、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各阶段任务。这样,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教师的身份转换成了设计总监,项目组长的身份转换成了设计主管,而项目组员的身份转换成了设计师。
(五)课程考核的设计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项目化教学设计要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岗位能力要求等相适应,因此,其考核设计就要求突出“三个结合”,即教学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教学与实践实训的结合、教学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结合。那就需要考核学生将设计思维转化为设计实物甚至是进入市场的商品这一核心内容,为学生的适岗、创业能力培养夯实基础。
(六)后续课程的设计
较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需要进行三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项目化课程可直接衔接后续的顶岗实习,即被企业选中开发产品的学生,可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后续的顶岗实习。
二、项目化课程的实施
(一)制定教学任务书
针对前面的课程设计,在授课之前,校企双方教师应就课程目标、实施意见共同商讨,针对课程内容进行项目任务的分解,理清各阶段的子目标、标准及达成手段。图1为笔者在为服装设计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中为某品牌服装企业真实开发产品实施项目化课程所设计的一个教学任务书。在任务书中,应明确课程的内容、目标、组织形式、“双师”分工、课程考核等各环节的安排,这是产品开发类项目化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
(二)交替授课、弹性课时
按照上面提到过的师资教学任务分配设计,为了解决企业师资方的时间受限问题,在该教师时间节点授课时间外,为有效监控项目推进效果,可利用网络教学等形式进行时间点外的授课与辅导,达到课时分配的柔性化。企业教师对于学校的前导及后续课程知识链接比较模糊,因此,校方教师在企业教师来校授课节点之外的其他课程时间内,要有意识地针对企方提出的项目,系统讲授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技能,并指导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学以致用。例如,企方在课上提出下一季企划案的设计思想和要求,并下达在两周内完成企划方案的阶段任务。在接下来的授课中,校方教师就需要针对这一内容进行服装商品企划、版式设计等相应知识的讲授或知识串联,使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企划方案的制作,并在规定的时间点内交由校企双方教师联合验收。这对校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考验,同时也可提升其“双师”素质。
(三)作业形式向产品转化
服装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作业通常以实物作品的形式展现。在经过企业综合考核后,作业中优胜者的作品会出现在企业的新品定货会中,以产品形式接受市场的检验。这样,考核方就不仅仅是学校、企业,而转化为市场价值的考量。对于在校生来说,这不仅是对课业成绩的检验,更是对于职业能力的综合评定。
三、项目化课程教学反思
(一)初步形成了“三双、五化、多手段检验”的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运用了“双师引导、双线教学、双场地实训”的课程实施思路。构建了校内、外双向联动的共同培养局面。
第二,实现了“教学内容项目化、课时分配灵活化、授课时间弹性化、授课方式多样化、作业形式产品化”的课程实施尝试。
第三,采用了调研报告、开发方案、产品画册、产品实物等多种形式的检验方法,集中展现了学生综合的专业能力。
(二)初步形成了“基于过程的动态考核,基于结果的项目验收,基于销量的市场检验”的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使课程的验收不仅仅局限于校内或某位教师,而是来源于产品进入市场的销量,在更具说服力的同时,也成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最好检验方法。这样的变革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设计类专业教学成果考核局限性的难题。
(三)初步探索了校企产学结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校企长效合作的基础是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项目化教学在共同培养人这一根本目标之上,又结合了共建师资、共建实训环境等相关的密切合作,使校方受益的同时,企业也可以得到产品销售利润,不失为一种好的合作方式。
(四)对以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尝试性解决
第一,动态教学计划的尝试,在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进度不对接的问题上有了一定突破。
第二,在课程中引入网络远程教学的教学手段,在解决企业教师授课时间受限的问题上有一定效果。
第三,学校与企业教师交替授课的安排,为实践依据与实践方式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可能。
第四,在作业―作品―产品的阶段成果的逐一考核中,最终市场的检验成为成品转化的考核标准,使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实用化。
第五,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在向职业能力转化,学生能够凭实力到企业实习直至就业,校企合作在此过程中真正深化。
四、对课程的思考
(一)可以进行“工学结合、专业融合、校企联合”的产学共建尝试
高职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可以尝试在共建项目化课程的基础上,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进一步实行工学结合的高职高专教学模式;在成果建设上,实行相近专业的有效融合,比如可结合服装设计与鞋类设计、家居设计等专业的特点,形成作业到作品的成果呈现;再与合作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进行课程开发、联合开发新季产品,形成作品到产品的系统转化。
(二)可以在项目化教学的基础上搭建有效的师资建设平台
学校与企业在教学、项目推进中形成深度融合,分工协作,搭建教学、实践交叉组合的师资建设平台,在双赢的局面下,提高企业与教师双方素质,为可持续的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活力。校企双方在合作成熟的基础上,可以慢慢发展到共同承接社会培训工作,扩大校企双方的社会影响。
(三)持续进行探索,开辟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项目化教学的成果转化除了市场价值之外,其社会价值的体现既符合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在教改科研成果的转化方面,校方应起到主导作用,可结合教学、项目的实施经验,积累相关素材和案例,积极准备编写、出版相关教材,在分享经验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反馈,形成教育成果在社会上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校企双方还可集合成员的智力资源进一步拓展产学研究,促进科技和创业教育的成果转化。
从本文所讲的整个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在课程推进中基本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正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三对接”要求。这也再次说明了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理念归根结底还是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上,高职教育工作者为此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综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突显其职业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最终目标。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过程并非是对学生某一技能的单一锻炼,而是对其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因此,项目化教学是高职课程贴近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产物,符合市场对高职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反过来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高职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3-01).[2014-07-29].http:///zwgk/index.htm.
[2]徐锋.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EB/OL].(2011-08-08).[2014-07-29].http://cmki/kcms/detail.
[3]刘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EB/OL].(2010-03-20).[2014-07-29].http:///KCMS/detail/detail.
[4]明兰,廖建军.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EB/OL].(2014-02-28).[2014-07-29].http:///KCMS/detail/detail.
服装色彩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的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院校必须学习的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服装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和配色方法,提高服装色彩的审美,通过对色彩的理解、训练掌握熟练地运用各种配色手法和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表达能力,为服装设计打下坚实的色彩理论基础。本课程系统地研究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服装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作用,服装色彩对服装流行与消费的关系等,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传统的色彩教学以学习色彩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如光与色的关系、色立体、色相环、色彩构成、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在色彩理论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包括三种色立体的分别讲解,以及色彩对比与调和中运用色块处理。实践表达中有传统的24色或12色等色相环、对比与调和的图案运用。学生学习色彩后对服装依然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色彩与服装的关系,对自身的专业成长没有帮助。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服装色彩课程进行了改革。
一、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其教学的多维性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多维性。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既有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创新素质,又有职业岗位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次体现在教学操作系统运营的多维性。包括教学思路的多角度、教育市场的多空间、办学形式的多层次、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等方面。教学操作系统运营的多维性是培养目标多维性实现的保证。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为主。将知识“告诉”给学生,但结果却是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对于刚入校门的学生,色彩是他们刚刚接触的基础课程,我们首先应该正确地引导,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从一无所知到了解服装专业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例如,在教学中可采用头脑风暴的色彩联想方式,给学生展示一组有色图片,让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联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学得快乐,轻松地学到知识,同时紧扣服装主题,围绕服装发散思维。
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特点,我们应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贯彻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思想,使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渗透,达到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的有序性,力求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授课方式有三种:(1)以理论教学为主,穿行部分实训课;(2)讲授理论知识与进行技能训练相结合,以实训课为主;(3)以培养技能为主,集体进行实训课,采用专业周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讨,如采用专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
二、重视现代教学手段
高职教育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教材、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强调和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设计也努力体现启发、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学生难以在封闭的教学时间和空间内实现最大程度的主体性,从而无法实现真正的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色彩教学内容整体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色彩基础部分和服装色彩应用部分。我们应注重色彩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提供大量图片案例;强化服装色彩搭配设计的实践,服装色彩部分的内容穿插动态VCD最新服装流行资讯,使服装色彩配色内容、感觉与时代同步。
“远看色,近看花”。色彩在于“看”上,再美丽的色彩也不能只是想象就行的。仅仅“讲”课的方式并不适合“服装色彩”课程。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等现代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具体的色彩,教师可以制作一定的课件,帮助学生听到、看到具体的色彩。服装色彩课也是一门时尚的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播放国内、国际优秀时装会,通过优秀的案例来讲解其色彩原理,例如迪奥、夏奈尔等国际服装品牌时装作品。如此既能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主动接受的状态下学习到色彩知识。我们还可以在课程中播放音乐,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色彩联想。这称为色彩的共感觉,也就是通过人的其中一感带动其它感觉所产生的共鸣。
三、实践中与市场紧密结合
高职教育中的服装色彩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服装色彩课的教学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活动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鼓励学生多到市场中观察已成型的服装品牌,这些品牌是如何运作色彩搭配原理的。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色彩的科学基础理论和现代审美的敏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养成融理性与感性为一体,追求技术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的思维习惯,形成一定的实际动手设计能力。授课中应多讲案例分析,例如举出一个品牌,分析它在当年的流行色运用等方面及配色方面是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制作自己预想品牌的色彩企划案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使用现有资料启发灵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这个平台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启校门,大胆探索校企结合、产教结合的新路子。我们可以在教学环节中把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前段、后段过程中穿插校外写生与市场调研,学生置身于行业中,既能得到实际锻炼,又能降低实践费用,并完善《服装色彩》课实践教学的环节。与国际院校教学模式接轨,能给学生提供寻找各个方面自我差距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紧迫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在每次的实践后,都会找到学习本门课程的灵感与动力,同时也使《服装色彩》教学工作从深层次上切实地满足社会需求。
最后应该强调课后辅导。高职学生都是成人,不需要我们像带中学生那样一步一步地教与学,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例如可以通过网络指导的方式,给学生一些好的网站,让学生找到自己想涉猎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学生能看懂、读懂的教师就不要再讲,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要点明,否则就会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己创新。
总之,重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快速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韩慧君编.服装色彩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下面分别对不同色彩的象征性和对心理的影响做出详细分析。
1黑色
黑色在视觉上是一种消极性的色彩。一方面黑色象征着悲哀、肃穆、死亡、绝望;另一方面,则给人以深沉、权威、庄重、低调、坚毅之感。黑色被大多数管理级人员或白领专业人士所喜爱,当你需要体现权威、表现专业、展现品味、不想引人注目或想专心处理事情时可以穿黑色。例如高级主管的日常穿著、主持会议、座谈、演示文稿、在公开场合演讲、写企划案、创作等有关的工作。黑色是永远的流行色代表神秘,无所不能的力量!
2白色
白色是全部可见光均匀混合而成的,称为全色光,是光明的象征色。白色象征纯洁、神圣、善良、信任与开放,具有洁白,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纯白会带给人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一些其他的色彩。喜欢白色的人多数是做事有规律、有逻辑性的人。当你需要赢得做事干净俐落的信任感时可穿白色上衣,像基本款的白衬衫就是粉领族的必备单品。
3灰色
从生理上看灰色对眼睛刺激适中,既不眩目也不暗淡,属于视觉最不容易感到疲劳的颜色。因此,视觉以及心理对它反应平淡。灰色居于白与黑之间,完全是中性的,缺少独立的色彩特征,是一个彻底的被动色彩。灰色象征诚恳、沉稳、考究、温和。灰色是复杂色,漂亮的灰色常常要优质的原料精心配制才能生产出来,往往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审美能力的人才乐于欣赏。因此,灰色有时能给人以高雅精致、含蓄、耐人寻味的印象。灰色在权威中带着精确,特别受金融业人士喜爱。当你需要表现智慧、成功、权威、诚恳、认真、沉稳等,可穿着灰色衣服现身,给人一种值得信赖、可以依靠的感觉。
4红色
红色在可见光谱中光波长最长,对视力的影响力最大。红色象征热情、健康、性感、自信,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不过有时候会给人血腥、暴力、忌妒、冲动的印象,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与人谈判或协商时则不宜穿红色。当你想要在大型场合中展现自信与活力的时候,可以让红色单品助你一臂之力。红色代表着激情和光荣,红色代表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
5粉红色
粉红色象征温柔、甜美、浪漫、愉快、没有压力,具有放松和安抚情绪的效果,被大多数的年轻人所喜爱。当你要和女性谈公事、提案,或者需要源源不绝的创意、安慰别人时、从事咨询工作时,粉红色都是很好的选择。粉红色通常是浪漫主义和女性气质的代名词,它常与少女服装、甜蜜糖果和化妆品等紧密联系,展示着一种梦幻感和可爱甜美的气质。
6橙色
橙色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橙色象征活力、精神饱满和交谊性,给人亲切、坦率、开朗、健康的感觉。由于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时会给人以负面低俗的意象,这种感觉在服饰的运用上反映的更加突出,所以在运用橙色时,要注意搭配的色彩和表现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泼的特性发挥出来。橙色是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时,特别是需要阳光般的温情时最适合的色彩之一。
7黄色
黄色是明度级最高的色彩,也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具有轻快、透明、生机勃勃、辉煌、警告的效果,所以雨具、雨衣多半是黄色。黄色也是撒娇心理的表现,在希望依赖他人,博得他人欢心等方面的欲求比较强烈。喜欢黄色的人很理性、上进心强、喜欢新事物、讨厌一成不变、好奇心强、爱好钻研。黄色带给人靠近太阳的感觉,使人容易亲近,适合在任何快乐的场合穿着。譬如生日会、同学会,也适合在希望引起人注意时穿着。
8绿色
绿色是人眼最适应的色光,给人无限的安全感受,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上可扮演重要的角色。绿色象征自由、和平、新鲜、舒适、有生命力。绿色有利于思考的集中,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疲劳。由于绿色太容易被人们接受,使用不好会感到平庸和俗气,不小心就会穿出没有创意感觉,在团体中容易失去参与感,所以在搭配上需要其它色彩来调和。绿色是参加任何环保、动物保育活动、休闲活动时很适合的颜色,突出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绿色体现了活力和蒸蒸日上的朝气。
9蓝色
蓝色是灵性和知性兼具的色彩,是永恒的象征,也是最冷的色彩。蓝色象征理想、独立、深远和充满希望,给人一种平静、理智、纯净与极强的现代感。蓝色在穿着上是最没有禁忌的颜色,只要是适合你的蓝色,并且搭配得体,都可以放心穿着。想要使心情平静、需要思考、与人谈判或协商时、想要对方听你讲话时都适宜穿蓝色。蓝色代表博怀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10紫色
紫色波长最短,是色相中最暗的色,在自然界中较少见到,所以被引申为象征高贵的色彩。是优雅、浪漫、奢华、神秘,并且具有哲学家气质的颜色。紫色处于冷暖之间游离不定的状态,加上它的低明度性质,构成了这一色彩心理上的消极感。当你想要与众不同,或想要表现浪漫中带着神秘感的时候,可以穿紫色服饰。在某些方面紫色会显示出自我陶醉的特征,更代表了一种特殊的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