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09:20: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动画电影特点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创作手法对角色类型和风格起着决定性作用。受历史、技术、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国动画电影角色的创作手法也是多样化的,手绘、数字技术、综合材料等多种手法无所不包。首先是手绘手法。绘画元素是动画电影区别于其他类型电影的最大特征。以手绘的形式进行角色塑造,也便于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和风格追求,所以很多法国动画电影的角色都是通过手绘创造而成的。例如《画之国》就通过手绘造型来表明角色的情绪和状态:一直受到排挤和欺压的线稿人,其造型中的线条就是粗糙和凌乱的;而高高在上的杜班人,线条则是精细和有序的。寥寥几笔的手绘,获得了笔不周而意周的效果。其次是数字手法。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动画电影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代。法国动画电影的数字技术十分先进和发达,并能结合实际予以恰如其分的运用。如《阿祖尔和阿斯马尔》中,先是利用三维技术对角色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仅从蓬松有序、长短不一的发型中就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用心;随后,又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出大量的背景,从而大大节省了工作量,既有效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又突出了主次,表现出创作者对数字技术的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再次是粘土手法。粘土手法是法国动画电影角色塑造的一大特色,这种粘土与中国的橡皮泥十分相似,色彩丰富,质地柔软,能够满足各种造型的需要。早在1936年创作的《蓝胡子》中,作者就采用了粘土手法,并刻意追求粗糙和夸张之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当代影片中,《蕨花》、《冬季旋转木马》、《幸福的马戏团》、《家庭故事》等也都采用了该手法,并获得广泛好评。除此之外,还有剪纸、铁皮、油漆等多种角色造型手法,诸多由多样化手法创造而成的角色造型,为整个法国动画电影的丰富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①
二、独特的外形塑造
法国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区别于美国和日本而独树一帜,关键之一就在于角色的外形塑造。多年以来,法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者始终将创作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中,善于从多种文化中汲取营养,并注重对细节的表现和处理,塑造出了多个经典的角色形象。②首先是体态塑造。在体态塑造方面,法国创作者重点强调与人物身份的契合。如《魔术师》,这是一部向法国喜剧大师雅克•塔蒂致敬的作品。这位喜剧大师一开始并没有受到观众的认可,但是仍然保持着体面的打扮。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身着一身破旧但是板正的西装,脚蹬黑色皮鞋,永远都要带着帽子和雨伞,微弓着身子漫无目的地走在喧闹的城市中。这种外在体态塑造传递出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不仅仅是对人物原型的再现,更表现出了人物执着、乐观的精神和优雅、流浪的气质,让观众仅从外形姿态上就感受到角色的处境、情绪等,增强了观众对角色的认同感。其次是表情塑造。表情是通用的国际语言,与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具有通用的表情符号体系不同,法国动画电影角色的表情体现出了因人而异的特点,其不仅仅是喜怒哀乐的展现,更表现出了角色内在的情绪和精神。如《魔术师》中,有一位腹语魔术师,腹语魔术在表演时,都是将一个与自己相似的木偶摆在观众面前,而自己则藏在木偶后面。画面中,木偶的面庞始终带着招牌式的微笑,而魔术师却因为演出收入不佳而穷困潦倒,其五官下垂,脸部松弛,一幅生无可恋的表情,与微笑的木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心生同情。再次是服饰道具。服饰和道具是法国创作者尤为看中的,通过对这个细节的注重,使整个作品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叽哩咕与女巫》,这是一部以西非为地域背景的影片,为了突出地域性,创作者对角色的服饰和道具进行了细致和精准的处理。在配饰上,女巫的脖子上戴满了黄金项圈,手臂也有多个黄金配饰。在服装上,则是上半身,下半身穿着裹裙。女巫的裹裙是五颜六色的,而贫苦妇女的裹裙则是素色的。在道具上,也引入了多种西非特有的器物,如由木棍制成的矛、由动物骨头制成的匕首等。通过这些精准的细节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和生动,成为了作品的一个亮点。③
三、形象的动态表现
动画电影的妙处就在于“动”,如果角色没有良好的动态展示,也就失去了动画电影的意义所在。法国动画电影普遍追求“可信”和“神韵”,“可信”是立足点,而“神韵”则是在“可信”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也正是这种执着而特殊的追求,彰显出了法国动画电影的独特魅力。首先是动态造型。要求创作者根据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展示出与角色相契合的动态特征,从而使角色塑造更加真实。如获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提名的《猫在巴黎》,角色的动态造型获得了一致的好评。最典型的就是让娜打太极拳时的姿态。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拳术,太极拳讲求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创作者将该段作为创作重点来看待,通过观摩真人表演、定格视频画面等多种方式,将人物动作表现得精准到位。其次是姿态韵律。因为舞蹈是法国动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内容,所以诸多创作者都十分重视姿态韵律的塑造,意在使画面具有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效应。④如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生命之悦》,两位身着白色裙子的少女身材修长而曼妙,无论是步行、跳跃、旋转,都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整部影片没有对白,完全依靠体态和动作进行叙事。一开始两位少女姿态轻盈、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中间部分,由于误会了单车青年,她们的动作开始变得紧张而拘谨,给人以不安之感。影片最后误会消除,她们则又一次跳起了轻快的舞步。整个作品中的姿态韵律,成为角色的呼吸和心跳,同时也赋予了影片以灵性和美感。
四、灵活的色彩表现
色彩是人们感知外在事物的第一要素,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作用于人们的内心,所以是动画电影角色造型的关键。色彩对于角色的性格、情绪、风格、地位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法国动画电影角色的色彩表现上,则体现出了灵活的特点,能够根据实际表现需要在写实和写意之间切换自如。首先是写实性色彩表现。所谓写实性色彩表现,是指基本上还原角色的自然色,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如《舒沙2航海大冒险》中,船长的脸颊在风吹日晒下泛着微红,白中泛黄的航海服则显示出了航海的艰辛,而鲜红色的领巾则又象征着希望和永不服输的斗志,一个坚韧、勇敢、沧桑的船长形象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看出,通过写实性的色彩表现,可以使角色造型更加自然和生活化,带有一定的纪实色彩,与整个作品的风格更加契合。其次是写意性色彩表现。以浪漫著称的法国人是从来不乏创意的,法国动画电影创作者善于利用夸张和想象来获得心目中理想的表现效果,体现在色彩上就是大量写意性色彩的运用。如《画之国》,这是一部油画和动画完美融合之作,在角色的色彩表现上,男主角沉稳勇敢,对此主要使用了黄色和蓝色。女主角聪明机灵,则采用了紫、黄、绿三种颜色的融合。通过合理的色彩设置,使角色的性格特点得到了强化和突出,而且这种色彩表现与20世纪30年代法国油画创作的色彩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出了创作者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珍视。《阿祖尔和阿斯玛尔》表现的是北非的故事,为了表现出这种异域风情,创作者在角色服饰上采用了“色块法”,大红、鲜黄、翠绿等纯色的大面积运用,使异域风情得到了最直接的表现。可以看出,法国动画电影角色的色彩表现是十分灵活的,也由此获得了自然而生动的效果。
概述:
作为年轻的艺术门类――电影从最初的无声片、黑白片到今天立体声的彩色片,这期间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不断完善和探究的过程。就如同有声电影的出现是一次电影史上的革命一样,自彩色影片诞生的那一刻起,观众的眼球就被牢牢的锁定了,那些斑斓的色彩吸引着观众的视线,开启了他们的心灵,调动着他们的情绪,丰富了他们的视觉感知,使电影成为大众娱乐领域中最主要的手段。
动画片作为电影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也同样经历了从黑白二维默片到立体音效三维彩色动画的一个演进阶段。而色彩作为动画电影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觉元素,一直以来为刻画角色的情感,为营造场景环境的氛围,为增进剧情、丰富画面、加强真实感,提高动画本身的欣赏价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一、动画电影的色彩基调
当我们创作一部影视作品,诸如电视剧、纪录片、专题片、音乐电视等都有一个与主题相对应的情绪基调或情感倾向,如浪漫的、欢快的、沉闷的、忧郁的等等。而表现在具体的画面内容当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情绪基调和情感倾向落实到色彩基调上。要使色彩的运用与作品的主题、情境及氛围等结合起来。那么在动画中通过一定的色彩组合来强化基调、塑造形象、烘托主体。给观众以鲜明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动画的色彩基调,即指在动画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色彩基调是表现主题情绪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
色彩基调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色彩在整体节目中的时间长度。二是该色彩在单一画面中的空间面积。作为色彩基调的色彩,必须在时间长度和空间面积上都占据主导地位,这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基调”也就无从谈起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色调即情调。在一定的色彩基调的统筹之下,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主题的情绪特征和基调氛围。比如说。像蓝色的平静、深远,红色的温暖、热情,黄色的明快、沉稳,黑色的凝重、阴郁等,都可以通过在画面色彩构成中的设计和组合表现出某种富有寓意的色彩倾向和感情倾向。如动画片《花木兰》中设计者考虑到影片是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而中国大都喜欢用藏青、黑灰、土黄、土红等颜色。这些颜色均被很好的运用到影片中来,所以《花木兰攫部影片的色彩反差较小。为了表现古代中国的故事,人物、服装、道具的色彩做了暗部选择和处理。通过这些色彩定位.从而奠定了全片充满着东方气息的视觉基调,成为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同样是迪斯尼的动画片《狮子王》的色彩却完全不同,全片特别是影片上半部都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这和非洲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大有关系。色彩在这里受题材的影响,已经成为风格化的处理。
二、动画的色彩造型
当整部动画风格确定之后,角色造型设定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对角色造型进行上色的处理。过去制作动画片的时候每一幅画面都要在赛璐珞片上描线着色,然后逐格进行拍摄合成,所以每一个角色的色彩设定都由人工调配大量的主用色以保证全片用色的统一。现今在动画制作中后期已改用电脑处理。主要是设定角色的皮肤、衣服的色彩。如故事情节有夜间戏,还需分别画出角色白天和晚上的颜色,并以RGB的数字标明各个色块的数值。动画中色彩的造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写实型一真实的再现人物、环境和事物之间的色彩关系的条件色造型。例如:动画电影《听到涛声》中的人物,就用了接近真实的色彩来进行角色造型。
(2)固有色造型一不受时间、环境影响引起色彩变化的。例如:动画片《哪咤闹海》中的单纯的人物色彩应用。
(3)装饰性色彩造型一根据影片风格使色彩装饰化、理想化的。例如:动画剪纸片《八仙与跳蚤》中的极富装饰性的色彩造型,美术片《狐狸打猎人》中狐狸和猎人的色彩造型。
三、电影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异同
电影和绘画是两个在形态特征和载体上都有着本质区别的艺术形式。电影是综合视觉和听觉等众多因素的视听艺术。而绘画相对于电影无论载体还是形式上都要单纯和简单得多。简单的讲电影画面是流动的绘画,每一格画面只是整部电影之中的一个细胞,而一幅绘画作品已经是独立而完整的艺术作品,已在一幅绘画作品中,画家是通过对场景、事物或事件、人物等一个“瞬间”的捕捉或选择来表现、诠释客观真实的主观意象。电影则是直接表现活动着的形象(角色)和不断变化着的场景,正如人眼在现实世界中观察到的一样,整部影片的视觉形象是在光影与色彩不断流动中产生的,银幕上表现的是最接近于现实本来面目的空间、时间的运动关系。所以在色彩的表现上是不同的。
四、动画电影色彩与实拍影片色彩的区别与联系
1.题材。与实拍电影不同,动画片是带有强烈主观性和非写实性的电影片种。由于动画片具有这样的特点故而在题材上就更加广泛,内容涉猎也极其丰富。
2.创作与表现。在实拍电影中色彩的表现和处理,是通过摄影机真实客观地记录场景中景物和角色的活动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大多数实拍电影的色彩都要遵循自然的光影法则和色彩规律,所以其色彩是一种生活本来面目的写实表现。
3.民族、民问色彩的运用。相对于实拍电影,动画电影更具有绘画性,所以各民族、民间传统色彩的影响就成为了动画片色彩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因素。我国水墨动画就是这种受民族性色彩影响的成功案例。《牧笛》、《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蓝花花》等作品都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佳作,这四部动画片分别在国内外各大动画电影节上获得过多个奖项,受到海内外观众的高度赞赏。这几部动画片在画面意境,特别是色彩的运用上充分展示出中国水墨画单纯、优雅的韵味,充分发挥了“墨分五彩”的魅力。将中国文人的气质融入其问,具有淡雅、朴素的色彩趣味。
结束语:
当前动画作为一门方兴未艾的艺术产业,正需要广大的创作人员和从业者的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动画色彩的表现和运用是创作中极重要的课题,需要从业人员进行不断的探讨和研究。以便使我国动画创作领域多出精品、佳作。
动画的定义在《电影艺术词典》中的解释是:动画空间和人物造型等都是通过绘画的形式和逐格拍摄的手法把静态的人物逐一拍摄下来。电视电影动画呈现出来的不只是瞬间静态的美,而是可以超越时空,对客观事物夸张的再现,寄托人们对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对电视电影动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要求电视电影动画作品能够反映过去和未来,反映生活和畅想,同时还要求能融化各种文化因素,发挥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赋予动画作品想象力、表现力等美学特质,实现电视电影美术艺术的美学特质,使形象美、意味美和道德美的因素融合到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当中,满足多层次观众的审美要求。
一、影响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因素
(一)文化因素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戏剧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近千年,而脸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更是喜闻乐见,在很多时候,脸谱已经不单单是装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中国人喜欢用脸谱来刻画人物的真、善、坏、恶,例如我们在传统戏剧中了解的“生、旦、净、末、丑”一样,根据他们自身的性情、身份、地位的不同,脸谱的造型也各有千秋。我们熟知的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渔童》中的县官、《张飞审瓜》中的地保、《九色鹿》中的舞蛇人等,由于他们本身的丑恶角色,因此,脸谱也是都是运用丑角的。而相反的《哪吒闹海》中的李靖、《大闹天宫》中的玉皇大帝、《天书奇谭》中的裒公、《九色鹿》中的皇帝,他们所处的地位和形象都决定了他们的脸谱具有戏剧中“生”的形象。再如《张飞审瓜》中的张飞、《大闹天宫》中的护法、《哪吒闹海》中的天兵天将、《骄傲的将军)中的将军等人物,他们的命运早已经在观众的预料之中,人们对他们的形象耳熟能详,因此,他们大多数是以“净”的造型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
(二)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对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影响
在中国,我们的动画片有着独特的区别于世界其他风格的艺术形式:山水画、剪纸、木雕、皮影、刺绣、年画等,但是,很遗憾的是,中国的国产动画片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叫不动座。我们归结原因是:(1)现在的动画工作者一味抄袭国内外的艺术形式,只是学其皮毛,加之自身修为不足,无法驾驭好这种艺术形式;(2)片子的情节幼稚,内容缺乏兴趣性,故事讲解得不清晰,忽略了动画片的镜头感和视觉剪辑,仅仅将动画片停留在拍摄画面的低级层次;(3)由于好多动画片的创作者是搞绘画的出身,因此导致好多的画面是优美而生动的,但是其中没有内涵,视觉效果差。
一部动画片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美学修为、创作理念、镜头感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动画片的创作者应该注意挖掘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内涵,坚持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和语言风格,加之当代艺术形式、当代美学风格去诠释,决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没有深度。
二、电视电影动画美术反映出的艺术特征
动画片和常规的电视电影片最大的区别在于,常规的电视电影片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物体,真实的动作在屏幕上的再现。而动画片是用绘画工具、材料和技法绘制的图画,是平面二维动画。例如用美术颜料、绘画颜料在透明板或纸张上绘制图画等。
(一)电视电影动画美术反映出的道德美
动画片既是具有一定的艺术美,又应该包含一定的道德美,具有道德价值,传播一定的道德规范,当然一些专门的宣传纪录片除外。我们可以使电视电影动画片的艺术美和道德美相结合,其实,在动画电影中,它的道德因素是对真善美的追寻,这种对道德美的追寻在国产动画电影中显得尤为突出,同时也是我国动画电影艺术的美学风格之一。
艺术美和道德美应该是和谐并存在动画电影中的。动画电影的道德美来源于生活又应高于生活,是对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生活的再现和反映。例如80年代的代表作品《三个和尚》,它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的一句谚语“三个和尚没水吃”。这部动画影片的中心意思是人们互相推脱责任,一个人办事时尽心尽力,但是,两个或者更多的人办事时则会互相推诿,消歇怠工,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编导们想借这个悠久但生动的故事告诫我们团结方可成大事,要有集体主义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品德,私心只会耽误办事。
(二)电视电影动画美术反映出的形式美
形式美并非我们所说的美的形式。形式美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美的形式则注重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感性的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如下:第一是,内容不同。美的形式和要描述的对象本身内容是分不开的,是确定而又具体的;而形式美却不是这样,它表现的是形式本身的内容,与要描述的对象内容是脱离的,其单独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有宽泛的意味。第二是,存在形式不同,美的形式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不是一个独立的审美对象;而形式美则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三)电视电影动画美术反映出的意味美
意味美是指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发展轨迹和脉络,即李泽厚先生提出的“积淀了社会内容”的美。但一部动画影片具有形式美跟意味美,才能真正引起并激发观众的热情。虽然我们的动画电影并不是对生活简单的临描,但是其终究是要来源于生活的,也就形成了“积淀了社会内容”的意味美。在我国动画电影诞生的初期,动画电影制造者们便有了这样的理解,他们认为动画电影不应该只是娱乐群众,也应坚持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底蕴,有时也会为时政服务。经典例子便是《铁扇公主》,它通过讲述唐三藏降服妖怪,扑灭大火的西游故事给处于水深火热、饱受日本侵略的中国人点亮了希望的明灯,传达了我们一定要团结才能战胜邪恶势力的思想,鼓舞了抗战的士气。
三、如何在电视电影创作中发挥动画美术艺术特性
动画片的美术设计风格是我们对一部动画影片的第一印象,它是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受众是否往下看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它决定着整部动画片的成败。它主要是受影片故事情节的制约,它必须是最适合故事内容和动画基调的美术设计风格。
(一)促进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丰富电视电影动画制作手法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以前的一种纯手工制作的动画逐渐被多种剪辑手法与镜头转换技巧、三重景深关系的调度处理、转换背景的技巧所替代。而一些人工不能完成的领域也在今天得以解决,多媒体高科技、三维电脑软件的应用使得目前的动画影片制作更逼真、便捷。例如国产影院动画片《宝莲灯》的“战斧出现”等场面运用的造型手段主要是对罔画类、灯光图形类的综合运用。《断箭》和《碟中谍》里的惊险打斗,《龙卷风》中席卷而来的龙卷风等都是三维动画在高难度动作中的电影运用。还有《侏罗纪公园》《玩具总动员》《虫虫特工队》《小鸡快跑》《怪物史莱克与驴子》等片中都有应用三维动画效果。
(二)明确故事基调,深化美术设计风格
在确定了影片的故事基调后,美术设计师依据确定的故事基调选择最恰当表达主题的美术设计风格,起到打动观众的目的。例如奥斯卡最佳动画艺术短片《平衡》的角色造型在身高、服饰、目光、情绪、运动节奏等方面有着惊人的一致,同时在好多方面上采取删繁就简。这种简约的美非但不会使动画内容贫乏,反而加强了动画片的基调。再如荣获1996年第34届奥斯卡最有活力的动画影院片《ⅸ钟楼怪人》,著名三维动画片《冰河世纪》,它的设计风格主要是简单硬气的线条,画面干净纯清,大胆采用单色调白和蓝,同时大量的电脑技术的应用使受众充分感知冰冷的气氛,给观众以巨大的视觉冲击。
(三)挖掘民族情感,凸显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个性特征
所谓的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个性突出,主要是指在动画片的艺术场景的设计和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角色造型设计等艺术风格上都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落俗套,大胆创新。在中国,这种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的个性显得更为突出,我们了解的《一幅僮锦》的场景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美术表现手法;《哪吒闹海》中陈塘关的场景设计参考了《群仙祝寿图》中的色彩设计,既富丽堂皇同时也暗喻着一种不祥;剪纸片《南郭先生》以传统的画像砖与画像石的风格为基调。这些艺术个性的使用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情怀和民间艺术气息,古风古韵又不乏现代美感,朴素却不失大方。
(四)绘制手法的创新,增强电视电影动画美术的视觉感染力
二、中国动画电影美术造型的原则
(一)角色造型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原则
在动画电影中,人物角色的设计是电影成功的关键,而对电影中角色的设计,人物的成功取决于角色的性格,在角色的性格上要尽量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并且要尽量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感受到电影角色的性格、优缺点以及在角色中表现的鲜明的人物特点,要使角色生命化,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让观众感兴趣。创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最好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特点、语言、情感、生活进行塑造,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创作原型,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既能够引起观众们在情感上的共鸣,又能给人以亲切感和真实感,使动画电影更加贴近生活,并且能够很好地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这样的人物设计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动画角色的真实性首先要求要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才更加贴近社会和现实,例如,在电影《怪物史莱克》中,史莱克是一个相貌极其丑陋但是内心却极其善良的人,而火龙是一个对爱情极其渴望但又十分腼腆的人,两个人的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源于人类真实的内心世界,因此,这样的人物形象和人物特点,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性格的形成与成长的环境息息相关,在动画电影人物的设计上,创作者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动画电影的受众是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在性格未定的青春成长期,他们的性格、行为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很多变,因此,在塑造人物上要多使动画电影中的人物性格与青少年的实际相结合,人物性格要以多变、动态为主来设计。此外,动画电影中的人物性格还要与青少年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生活方式等相融合,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也更能让青少年比较容易地看懂和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
(二)角色造型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结合的原则
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中就吸收了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如年画、绘画、剪纸、皮影、木偶、雕塑等,还有的则借鉴了我国很多戏曲的元素,悠久的民间艺术使我国的动画电影在美术的制作上独放异彩,例如,动画电影《猪八戒吃西瓜》是我国第一部以剪纸和皮影为主要特色的电影,在制作上该电影借鉴了皮影和剪纸上的精华,从而制作出这样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还有《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则分别运用了年画、水墨画、京剧、门画的形式制作出了活灵活现的动画电影,受到老、中、青三代人的喜爱;《阿凡提的故事》中吸收了民间木偶的特色,并且保留了木偶的原汁原味,在此基础上又加以创造,以夸张的手法把阿凡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为人们展现了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桃花源记》中,创作者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例如中国传统的山水、花鸟形式的水墨画和工笔画;剪纸、戏曲等民间艺术等,由此可见,中国动画电影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来自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可以说为我国动画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民间艺术中提取精华使我国的动画电影别具一格,也有利于我国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走出中国。我国电影在制作上表现出明显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当今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中表现出很多流行元素的色彩,这样的制作形式得益于向美国、日本的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我国电影制作行业的人员专门去日本的动画电影界的市场做了调查,这为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已经从依靠皮影、绘画、木偶等元素为主向以消费、时装、生活方式、品味元素为主的转变,从都市生活、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文化中把握流行文化,从中提取流行元素,将这些流行元素逐渐渗透到动画电影的制作中去,使角色的刻画更加时尚,更具内涵,更符合现代的流行趋势。这样与时俱进的制作方式才能使我国的动画电影发展得更快。
一 假定性
动画电影中的色彩是动画电影创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加入自己的思想而再创造的艺术作品。所以,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虽然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却融入了创作者更多的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假定性。这一点和绘画作品中的假定性是统一的。动画电影区别于普通电影的特点之一便在于动画电影可以根据创作者对于电影思想和内容的需要而对电影的色彩主观意识的修改,这一点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极为相似。动画电影在色彩上的假定性使得它在视觉审美上具有更加广阔的表达空间和更加丰富的表达手段。根据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故事主题而改编的动画电影《狮子王》是迪士尼公司出品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动画电影。为了完成这部画面唯美、场面宏大的艺术作品,迪士尼公司一共175位绘画师,历时两年时间完成。在这部经典的动画电影中,创作者为了突出非洲大草原的生机勃勃,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绘制出了草原的背景,即使是描绘茂盛、丰富的植被,也在其中加入了适当的暖色调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绿色。而在描绘特定的场景如冷峻的山谷、幽暗的墓地,创作者又使用了冷色调进行描绘。这些以写实为风格又超脱于对原景一成不变的模仿让观众能够随着故事的发展、画面色彩的变幻而深刻体验到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视觉审美。
普通电影可以通过对镜头色调的统一处理如变暗、变亮、加入颜色来表达一些特殊的感情,而动画电影则可以对统一镜头中不同的细节加入不同的颜色处理,从而使得画面色彩内涵的表达更加丰富。例如,在电影《狮子王》中的小狮子辛巴误认为是自己杀害了父亲而逃离荣耀国,身后还有土狼的追杀。为了突出表现此时辛巴心中凄凉、灰暗的心境,画面中出现了暗红色的荆棘、紫黑色的骨堆以及灰黑色的天空,这些冷色调中间是辛巴土黄色的身躯,这一点暖色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助。观众看到此处同样会感觉到主人公内心的压抑和绝望。如果单纯从色彩表现力来看,动画电影无疑比普通电影更具优势,这就是动画电影中色彩的假定性。创作者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对电影中的用色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有意识的调整。当然,这种调整是在尊重自然界原有景物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界中的写实景物永远是动画电影场景和人物创作的基础。
二 运动性
相对于绘画,动画电影具有更具表现力的运动性。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则使得动画电影中的运动性表达得更具活力。人们最熟悉的运动性艺术表现形式是音乐。音乐的力量大小,节奏快门,旋律变化都可以表达出主题所需要的运动性。动画电影中同样具有音乐,通过背景音乐可以更加突出地表达出动画电影中的主题思想。和音乐艺术的运动性相似,动画电影中的色彩运用也可以根据强弱、浓淡、明暗等不同的组合方式表达出不同的运动关系。动画电影是一种多媒体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当动画电影中音乐的运动性与色彩的运动性相一致时将会产生极大的艺术共鸣,更加刺激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而这也是动画电影创作者所不断追求和打造的艺术境界。在《大闹天宫》这部中国经典的动画电影中,画面色彩的运动性与背景音乐和主题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孙悟空大战哪吒”的画面中,大红色逐渐充满整个黑色乌云的画面,红色金色纠缠在一起形成热烈、躁动的色彩关系,同时响起刺耳的锣声,急促的鼓声。这样一段色彩的处理火爆、急促、尖锐与背景音乐的锣鼓很好地达到了艺术同步效果,从而表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紧张、激烈、亢奋的主题情感。观众看到此处,视觉和听觉会产生同步的艺术享受自然也跟着电影动画的场景而陷入亢奋之中。
前文已经论述了动画电影中色彩的假定性,由于这种特性动画电影在艺术表现时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这就为动画电影更好地表达出符合电影主题的运动性打下了基础。运动性是电影的基本属性也自然是动画电影的基本属性。音乐又是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通过色彩构成原理,对于动画电影画面中的色彩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主题情感和背景音乐的运动节奏是十分必要的。动画电影中的语言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两部分组成。为了实现动画电影中两种元素的艺术统一,动画电影中的色彩搭配和构成应该充分服从于电影中主题情感的表达。例如,上文所述为了突出孙悟空与哪吒打得难解难分《大闹天宫》的创作者对于画面中云彩的色彩变化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构图,使得画面中的色彩及其变化更加服从于主题情感表达。色彩是自然界的重要属性,每一种色彩都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涵。可以说每一种色彩都是有生命的,动画电影的创作者对于色彩的运用就如同将不同特点的演员精心安放在舞台上根据主题的情感变化而让其各自表现出自己应有的艺术魅力。这就是动画电影色彩视觉中的运动性。
三 强化造型性
色彩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在长期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色彩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属性和情感属性。不同的艺术家都可以运用色彩来传递信息,传递情感。色彩对于艺术的造型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造型有着不同的艺术主题和情感,当色彩的主题和情感与造型本身的主题和情感相统一时,造型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艺术作用。动画电影中,造型种类丰富,不同的艺术造型组合在一起共同为观众展现动人的故事。创作者在进行艺术造型时首先要考虑造型形体,其次便是造型的颜色。色彩对于造型的作用便如同衣服颜色对模特的作用一样。创作者通过色彩造型可以更加细腻地刻画形象,表达情感,烘托特定的艺术氛围。这就需要创作者根据色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以及长期在文化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寓意和文化内涵特性,寻找和确定最准确的颜色用于造型的配色处理。在总体色调结构中,要藉助色彩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行为、动作特征以及画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目的,有效地使用色彩安排画面的逻辑顺序与主次虚实。
在上文所述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孙悟空这样一个代表勇敢、机智、忠诚的典型艺术造型,创作者在造型中借鉴了京剧脸谱的设计思想,并对其中的色彩选择和搭配上充分考虑到造型的整体风格而精心设计。在孙悟空的面部正中间创作者用红色绘制出一个心形。红脸在京剧脸谱中象征着忠勇,如人们所熟知的关云长就是如此。用红色的心形作为孙悟空面部造型的基本色调便是对于人物本身艺术性格的突出表现。此外,在孙悟空的眼睛和眉毛上也进行了色彩处理,孙悟空的眼睛被画成了金色的眼影,眉毛也被精心设计成绿色的,从而使得孙悟空的眼睛更加灵动、充满智慧,也更加传神。面部表现空间有限,但创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刻意减少对颜色的使用而是充分发挥色彩造型的艺术特点,大胆、细心地运用了很多色彩,从而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加丰富。创作者不但在孙悟空面部造型设计中运用色彩强化了造型的艺术表现,在孙悟空的服饰设计上也同样强化了色彩造型,红色和黄色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中,红色象征着热情、激昂,黄色则象征着威严、权势。红色与黄色的搭配既很好地表现出了孙悟空机灵、热闹的人物性格,也表达了作品本身赋予孙悟空追求自由、勇敢战斗的艺术内涵。
四 风格多样性
动画电影的美学思想源于绘画。所以,动画电影的色彩风格与美术绘画风格休戚相关。当前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不同风格特征的绘画艺术形式得以互相学习、交流。因此,动画电影中色彩表现的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水墨画、装饰画、卡通画等都可以运用到动画电影的色彩表达中。动画电影的主题内容非常丰富,同样丰富的绘画风格艺术无疑为动画电影的主题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创作者在进行动画电影的创作时可以根据动画电影本身的主题思想和情感选择恰当的颜色格调,从而使得整部动画电影中的色彩风格服务于电影的主题表达。大体上来说,动画电影色彩的风格表达主要有装饰风格、抽象风格和写实风格三种艺术风格。
装饰风格的色彩配色并不受制于色彩的自然属性,而是根据所需要的主题表现对色彩进行大胆的使用和创新。这就如同人们装饰一间屋子一样,只要居住者喜欢并不一定非得要求颜色的自然和搭配的通常规律。例如,中国的剪纸动画电影便是将具有装饰风格的剪纸艺术运用到动画电影创作之中,从而使得动画电影中的色彩对比更加鲜明,主题表现更加清晰。
抽象风格的色彩配色则要求创作者在对色彩的使用上和搭配上可以更加大胆、创新,将主题思想和情感抽象成不同的色彩组合,并且在颜色的运用上更加强调灵感和瞬间表达。抽象风格的动画电影色彩如同抽象风格的绘画一样,需要观赏者用心灵去感悟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瞬间思想内容和主题。例如,加大拿的动画电影《糖果体操》便是这样一部借助五颜六色糖果的堆砌表达物质诱惑思想的一部抽象风格的动画电影。
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与传统二维动画电影类似,都要考虑到人物设定、场景刻画、镜头变换等元素,除此之外,三维动画电影还有动作捕捉、材质表现等区别于二维动画的审美特征。对于观众来说,动画作品的画风与画面的精细程度是第一直观印象。由于三维技术的限制以及长久以来二维动画电影的影响,三维动画要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画面的精细程度和美术风格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三维动画电影运用科技将自身的审美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我国三维动画电影审美特征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积淀
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人文风俗到建筑元素,无不有着久远而深刻的历史发展历程。我国三维动画电影中较多地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三维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就多层次地运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是选材,故事的框架是基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而设定的,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其次是形象设计,除原著中的人物之外,《大圣归来》还结合了一些京剧的元素对某些角色形象进行了改造;再次,《大圣归来》中的动作和场景设计也结合了我国传统水墨画的元素。
(二)时代因素
目前我国三维动画电影的创作处于兼容并包的时期,一方面需要动画电影来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我国三维动画受到日本和美国动画的影响,常常限于思维定式的桎梏中,三维动画创作和审美特征的表现形式有待加强。
三、三维动画电影的主要审美表现
我国的三维动画电影技术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近年来上映的数部三维动画电影在造型、细节刻画、动作捕捉等方面逐渐成熟,甚至可以用高端的三维技术来表现传统二维动画的画面感。如2015年8月上映的动画电影《黑猫警长》,可以明确看出其场景的制作和角色设计都运用了三维技术。我国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形式美和内涵美两方面。
(一)形式美
利用先进的3D虚拟技术来营造三维动画的时空,将幻想的世界通过三维动画呈现出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是三维动画虚拟技术的精髓。如三维动画作品《秦时明月》中的月亮,就是把动画时空放置得很远,但又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数字化的动画创作可以让人感觉非常逼真。这种专业的3D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动画创作中,将动画电影的形式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三维动画中,人物造型的设计更加丰富、饱满,因为三维的立体空间感可以更好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赋予人物更多情感表现的空间,在个性化的神态和动作设计中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另外,可以通过细节特写的手法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增强画面的氛围效果并凸显主题,呈现出完美的视觉盛宴。如我国首部三维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主要通过活用弧线的手法来塑造人物,从少年儿童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极具喜感的夸张表情及神态来表现出温馨的感觉,这种人物塑造方法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了人们的观看热情和兴趣。三维动画在人物塑造的基础上加入多变的空间构造,将更加凸显人物的造型美,为角色增添魅力,从而强化三维动画电影形式美的审美特征。
(二)内涵美
三维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凸显社会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电影作为一种拥有众多受众的艺术载体,具有覆盖面积广、接受程度高的特点;另一方面,我国三维动画电影主要面向的群体是青少年,甚至是儿童,这一年龄段受众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用三维动画电影传播美好的道德品质,如节约、善良、孝顺、友爱、乐于分享等,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三维动画电影《赛尔号》系列就强调忠诚、友爱和坚强等美好的道德品质,这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是动画作品中艺术美与内涵美完美结合的范例。另外,观众在欣赏完三维动画作品之后,能够与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也是三维动画电影内涵美的体现。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值得受众细细回味的,在三维动画形式美的基础上传达出内涵美才是动画作品成为经典的基础。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来源于/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展,其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被显示出来。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自世界各国。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中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中国乐曲”“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无一不体现着华夏风味,能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具体地应用于影片中,把这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直观、幽默地展示给世界,捷足先登,做到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但另一面又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侵略性的一面,美国正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的标签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刨造出巨额利润。不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业的现状,过于狭窄,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本质上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地抵制,捶胸顿足,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的崛起。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除了动画电影,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天性乐观,这种性格自然从各种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我国动画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个人主义思想并非是今天的新面孔,它最早萌芽于l4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运动.后来经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论证与传播,在美国结出果实。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个人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美国在思想上继承了欧洲移民带来的思想,特别是希腊的重商主义文化及希腊的政治管理体制.希腊当时建立的文明对美国社会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产生有着较早的历史背景.并付诸于实践且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美国人早期的移民其团体是由私人或公司组织临时凑合而成.这里没有血缘纽带.也没有政府干预.除了上帝“天国”的抽象观念和到新边疆发财外,没有共同别的理想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为了集体利益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对于那些开拓新大陆的移民来i兑是不可言喻的。于是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现场,同时也衍生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花木兰》就是一典型角色,在片中中国“花木兰”的忠孝理念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表演彻底替代。在全球循环放映,不仅为人家赚到了3亿美元,而且让“个人英雄主义”流行全球、渐成时尚。再如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即每个人要表现自己且尽自己所能展现自己另外,《沙漠骑兵》等也是迪斯尼奉献的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其中不难发现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观。
动画的定义首度被广泛认可是在1950年,由加拿大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提出:“动画,是基于人的视觉原理而创建出的运动图像,人的视觉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连续快速观看一系列相关联的静止画面时,就会把这些画面感觉成连续的动作,动画是针对暗藏于画面之间的空隙加以操控的艺术。”然而当今世界各动画节在选片时界定动画的范畴所使用的区分动画和其他类型的视频的标准,是根据国际动画组织(ASIFA)在1980年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会议中,对动画(Animation)一词所下的定义:“动画是指除真实动作或方法外,使用各种技术创作活动影像,亦即是以人工的方式创造动态影像。”
动画片则被认为是美术片的一种,亦称“卡通(cartoon)”,是将一张一张绘画逐格拍摄而成,人物造型一般用单线平涂的方法,它既能表现现实事物,又能表现幻想虚构的事物。王泉、杨泠(2003)认为动画片是指面向大多数观众、进入主流市场的商业片,包括在电影院放映的动画电影长片和在电视上连续播映的系列动画片,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动画片进行定义。
动画片最普遍的定义来自于它的制作方法。动画(Animation),又叫动漫,英语中也称为卡通(Cartoon film),即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它是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相互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连续放映时,由于视觉残像原理能获得形象活动自如的艺术效果,充分发挥了真人实物所难以表达的夸张和幻想。在我国,动画片又叫作美术片,可分为包括水墨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等。
《世界艺术百科全书》对动画片的解释是:英语称为“卡通”(Cartoon),含义是活动漫画。是以图画表现人物形象、戏剧情节和作者构思的影片,美术电影中最基本的形式。它采用“逐格摄影”(又称“定格摄影”)的方法,将一系列互相之间只有细微变化而动作连续的画面拍摄在胶片上(电视动画片则摄录在磁带上),然后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放映出来,能获得形象自如的艺术效果。
辞海这样解释“动画影片”:用图画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影片,曾沿称卡通片。摄制时采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把许多张有连贯性动作的图画,依次一张一张的拍摄下来,连续播放时,就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
二、相关研究
(一)动画片的特点
研究者朱俊莹(2005)指出动画片重要的特征有两点:①它们的影像是用电影胶片或录影带以逐格记录的方式制作出来的。②这些影像的“动作”是幻觉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原本就存在,再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的。这种幻觉就是“视觉暂留”现象。当人们看到一件物体时,即使它马上消失了,它在人的视觉中还会停留大约十分之一秒的时间,所以当投影机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投射在银幕上,或录像机以每秒三十格的扫描方式在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影像时,它会把每格不同的画面连接起来,从而在我们脑中产生物体在“运动”的印象。所以动画并非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在动画片的制作中,研究物体怎样运动(包括他们运动的轨迹、方向,以及所需的时间)的意义,远大于对单张画面安排的考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动画和漫画的重大差别。
(二)动画片的影响
一些研究者认为,动画片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①开发孩子的想象力。②培养孩子的幽默感。③带给孩子快乐。 ④满足孩子的求知欲。 ⑤净化儿童的心灵。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动画片也不例外,既有它的积极意义,也有其不良影响。不良影响表现在:
①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倾向,而且区分信息的能力很弱,特别是年龄小的儿童几乎没有区分能力,对行为与其后果间的联系也不甚了解,因此经常发生一些悲剧。
②长时间收看动画片,相对就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机会,使儿童失去了很多与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
③长时间看动画片,对儿童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既然动画片对儿童心理生理有这么大的影响,家长的正确引导就变得非常关键。如何为孩子选择好的动画片?怎样的动画片是好的动画片?专家认为,好的动画片应该具有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作用,适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健康的动画片以其形象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独特魅力,带给孩子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促进其感知能力的发展。
动画片对儿童发展不利的一面表现为:①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②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③如不加以正确的选择和引导, 将对儿童的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
不少研究表明,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有独特的积极意义。白兴娣(2001)认为动画片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工具。陈璐(2002)认为动画片可以发挥对幼儿言语教育的最佳效应。吴振东(2002)认为电视美术片可以增强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倾听能力和习惯、丰富幼儿各种不同语言风格的感性认识。作为宣扬向善的人性美的儿童电视美术片,因其来源于儿童文学作品,而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中又蕴含着积极的思想情感,可以使幼儿得到情绪上的放松,对幼儿积极的社会情感的体验有积极作用。
动画片也能给幼儿带来一些不良影响,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画片鼓励暴力行为”上。任频捷(2002)对8-15岁的儿童做过一个研究。他认为:①犯罪比率的升高与暴力性动画片播放比率的升高呈现正相关性;②男孩子喜欢模仿动画人物的暴力动作,易造成游戏间危险因素增加。刘文颖(2009)认为过多收看动画片也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消极影响:影响儿童健康;沉迷动画片使儿童阅读困难;动画片直观形象性特点使儿童左脑功能受削弱。
王淑宁(2008)认为动画片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积极影响有:首先,动画片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了解社会并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次,许多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另外,动画片在促进儿童语言学习,丰富词汇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如陈华锋、彭聃龄(1995)研究了学前儿童从动画片中伴随学习单词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观看有字幕的动画片,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词的形音联系和形义联系。也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动画片丰富多样的内容能够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有利于儿童逻辑思维的培养。
但是,动画片在儿童的社会认知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些研究发现,虽然动画片中的事实来源于生活,但总是生活经验的夸大,由于儿童受理解力和经验所限,会使儿童错误的理解信息。
马晓红(2008)认为动画片在德育上对人的影响有:①德育的标准超越了社会发展水平,回避了正常人性的需要。②动画角色塑造的刻板化误导了德育对象对不良内容的接收和内化。性别角色刻板;角色功能定型;角色人格定位。
仲伟玉在《影视教育》中指出动画片对青少年美育的影响有:①动画片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②动画片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审美情感。③动画片能促进青少年想象力的发晨。
(三)如何看待动画片
动画片既然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那如何让孩子从动画片中得到积极的影响, 避免减少不良影响, 这是我们做家长最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专家认为, 好的动画片应该具有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作用, 适合该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健康的动画片以其形象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独特魅力, 带给孩子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 使他们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 并促进感知能力的发展。
首先, 家长要对孩子观看的动画片进行筛选。其次, 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家长有空时可以陪孩子看看动画片, 给他解释其中的一些情节, 以增长孩子的知识。另外, 在孩子看完动画片后, 可以有意识的让他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能使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徐寒.世界艺术百科全书[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四卷第30页.
[2]《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536页.
[3]黄术村.现代动画艺术创意与技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1,6―9.
(二)期刊
[1]汪少明,方拥军.黄冈师范学院学报[J].当代动画片的特征综说,2008.
[2]薛梅.上海大学学报刍议[J].当前我国动画业面临的竞争新态势,2005(3).
[3]肖伟,宗传玉.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 浅谈动画片对儿童成长的影响,2008(1).
[4]郑德梅,赵婷.传播务实[J].动画片的审美特性与儿童心理,2009(3).
[5]张静,徐婿英.想象力、泛灵论及其它――浅谈动画片[J].中国电视,1999(9).
[6]高梅.电视是我们的好伙伴[J].少年儿重研究,2004(2).
[7]白兴娣.利用动画片进行语言教学初探[J].山东教育,2001.
影视动画音乐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与画面的结合。剧作家、影视导演、作曲家、演奏家或演唱家的共同合作是展现音画同步性的必要条件。不同的音乐变现方式,能给观众带来对音乐不同的感受,不仅仅需要听觉来感受,更需要与影视动画作品的画面同步来体会其独特魅力。首先,作品的创作需要构思。根据影视动画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设定、动画的风格定位及动画导演的意图整体构思形成了影视动画音乐的主旋律。具有表现力的作品能够把作品的画面视觉影像与音乐的听觉影像融合在一起,从而体现作品的创作水准。其次,影视动画作品中的音乐不仅是单独的艺术音乐,还包括配乐、环境音乐的辅助音以及对白等,形式丰富,多种多样。
二、音乐对影视动画的作用和影响
一部优秀的影视动画作品,往往有令人深刻的画面与剧情,而切合主题、令人陶醉的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对观众的主观感受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音乐甚至使得某些影视动画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作品。首先,影视动画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平由音乐的融入而提升。最初的有声动画片基本上只有简单的人物对话,留给观众感受的也只有画面效果,在信息上仅仅是二维的表达。而当音乐渗透进影视动画之后,其信息表达便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即本来只有视觉美术与思想传递效果的影视动画增加了听觉艺术的维度。其次,对于观众而言,对动画音乐的欣赏是对影视动画的整体欣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画面制作、情节设置等因素水平相仿的条件下,相比而言,拥有优美旋律的影片更容易让观众印象深刻。
最后,音乐可以使观众对于抽象化信息的理解更容易。就其本质讲,音乐是最不善于表现大部分人可以直接从视觉上把握的现实世界中的有形客体的,它更善于抽象化地表现人们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微妙丰富的情感状态。影视动画作品中的音乐能够非常恰当地和人物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借此让观众用同理心来体会到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这个时候观众体验到的其实是片中人物的情绪体验,而自动忽略了音乐本身。配乐适当时,通过音乐的诠释,观众就可以对片中人物内心的感受或影片本身所要传达的思想心领神会。从影响上来说,作为几乎不需要借助现实场景、人物进行制作的影片形式,动画影片可以克服一般电影技术和演员难以克服的困难,对制作者本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文化,甚至是虚构的文化,进行具象化的表现,更容易被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观众所接受和理解。
三、美、日、中三国影视动画音乐的区别和特点
不同国家的动画音乐,用不同的风格来传递各自想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此处以美、日、中三个动画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为例,来分析其影视动画音乐主要的区别和特点。
1.美国
总体而言,多元化、商业化是美国的动画音乐主要的特点。作为一个移民占主要人口成分的国家,美国具有开放与自由的文化氛围,也使得它对各种文化的表现能力都显得较强。另一方面,以迪士尼、皮克斯为代表的动画公司的成功使得美国的影视动画产业较为成熟,其配套的影视动画音乐也相对丰富。我们看到,美国的影视动画音乐现在已经跳出了配乐的范畴,成为了一种音乐艺术,甚至很多经典的音乐都可以让观众们坐在音乐厅里静静地欣赏。美国是一个仅有200余年的历史的国家,因此本民族的历史素材相对匮乏。但恰恰因此,美国从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广泛吸收素材与精神,借助其移民文化的优势与多元交流的平台,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优秀作品。各种取材于世界各民族民间故事题材的影视动画在成熟的产业链中诞生,是创作者的经济文化双丰收。以各国古老的神秘故事作为其故事内核,又以成熟、优秀的制作技术与团队进行外层包装,美国影视动画拥有着独特的优势。单从音乐角度来说,这些影片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带有一些美国气息,但音乐风格和乐器的掌握和选择都能很好地与各国风情相融合。可以说,这是一类独特的具有世界民族音乐特色、高制作水平、并且有独特色彩的动画音乐。
(1)《阿拉丁神灯》
以拥有6000年文明的阿拉伯为背景的美国迪士尼动画影片《阿拉丁神灯》在1993年获得了奥斯卡奖,影片让观众通过其音乐色彩的艳丽,在荧幕前真切的感受到热情奔放的阿拉伯民族的性格特点。全片使用暖色作为基调画面,辅以多种阿拉伯民族乐器进行配乐,营造处独特的阿拉伯风情,令人陶醉。
(2)《狮子王》
《狮子王》是迪斯尼的经典力作。影片画面中,大自然的场景占了的很大比例。以流水、鸟鸣、野兽的嚎叫等自然声效作为背景,音乐与画面相配合,着力表现了在空旷的非洲草原上,万物自由生长。除了音乐旋律,伴奏中还加入了鼓声、人的呐喊声、空荡的回响声,自然的气息迎面扑来,让人深刻体会了非洲文化的内涵。该影片通过运用呐喊、叹息等非洲音乐有的人声,凸显了影片中所需的自然、原始的氛围,表现相得益彰。影片中还使用了一种源于古老非洲民族的音乐形式——说唱,经过重新制作后的说唱音乐也有了新的味道。
(3)《花木兰》
全球化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增多,例如美国迪士尼在1998年以中国乐府民歌《木兰诗》改编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在全球赢得了诸多好评。影片不仅在人物着装、对白等方面还原了中国古风,配乐中使用了笛子、二胡、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并且大量运用中国的传统民歌小调,使其更具有中国味道。另一个亮点则是影片移植了中国戏剧中的经典唱段,使角色的歌唱部分与影片的音乐风格的结合更加融合。其中最成功的是最后的庆功戏。该片段用中国红作为主色系,没有像传统迪士尼影视动画中过多夸张地表现喜悦气氛,而是含蓄、节制地表现了庆功的喜庆场面。此时,音乐从独唱的舒缓逐渐过渡到有力的大合唱,从而把影片推向了。
2.日本
日本的动画音乐,经常融入电子音乐和流行音乐,使其具有流行化、大众化、易普及的特点。如动画《灌篮高手》的片尾曲《直到世界尽头》,《名侦探柯南》的片头曲《转动命运之轮》等作品人们早已耳熟能详。日本的动漫产业极为发达,其相应的片头曲、片尾曲、主题曲等多种音乐也随之有了良好的发展,并反过来为动漫市场的开辟提供了助力。以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为例,因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凝练的表现手法,别致的剧情设计而被人们称为大师。而他的“御用”配乐久石让,更是在宫崎骏诸多作品中功不可没,使得音乐与画面结合得非常完美。1984年的《风之谷》、1986年《天空之城》、1988年《龙猫》、1989年《魔女宅急便》、1992《红猪》、1997年《幽灵公主》、2001年《千与千寻》等,都是两人合作的优秀作品。特别是久石让在影片《天空之城》中运用的爱尔兰民谣,使得画面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极致。
(1)《天空之城》
谈及《天空之城》,必谈爱尔兰民谣与大量远景、高空景构图的结合。日本流行乐常用的电声、合成器等配器与童声合唱的新元素碰撞出新奇独特的火花。其中,井上杏美演唱的主题曲《伴随着你》也成为了经典的动漫音乐作品。
(2)《风之谷》
《风之谷》是宫崎骏的开山之作。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这部作品着力表现的主题,其配乐也主要用了交响乐的形式,以古典之美营造自然的高雅氛围。
(3)《幽灵公主》
《幽灵公主》的音乐运用了美声和交响形式,与其较为广阔的场面相衬,给人苍凉、雄浑、悲壮之感。虽然在形式上运用了欧洲音乐的诸多元素,但配乐也成功体现了日本特色,大量传统音符的运用展现了强烈的日本色彩。
3.中国
中国当代动画制作水平落后于美、日两国,配乐上也是如此。编曲上,旋律鲜有深入人心之音;作词上,歌词少有朗朗上口之作。在国内,动画音乐并不像美、日两国,可作为一门单独的音乐艺术。这种尴尬情况的形成,既是国民文化艺术欣赏水平较低导致的结果,也是其体现。在传统思想中,动画被认为是给低龄人群看的作品,难以得到重视。因此,国内创作行业难以形成,创作者热情也容易被打击。而在近年网络逐渐成为主要媒体的趋势下,国外优秀作品的输入也对本土动画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总体而言不容乐观。
(1)《大闹天宫》
1964年,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制作完成。这是一部极具鲜明民族风格的杰作,不仅题材取自于中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音乐也像中国民间喜庆乐曲一样欢快活泼。《大闹天宫》中加入西洋乐的同时也保留了民族特色,可以说是中国动画音乐事业的一重要进步。
(2)《三个和尚》
1980年的动画影片《三个和尚》根据“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改编而成。该片没有对白,在声音部分仅靠配乐表现场景及人物性格。三个和尚各自的性格,则用了坠胡、二胡和三弦三种不同的乐器加以表现。美、日、中三国的动画音乐各有其特色,然而抛开其本身的民族色彩后,又有许多可以互通与借鉴的地方,如交响乐、合唱的运用。应看到优秀作品的优秀之处,而不计较其产出,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创作。
美国是个由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加上本土印第安人建设并发展起来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了美国文化与欧洲其他国家发展所不同的特点,有着自己特有的美国式文化体系。美国文化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幽默性、包容性、实用性、个人英雄主义等等。这些特征可以从火热的美国动画电影中窥见~斑。美国动画电影是世界电影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强地影响着全球文化的发展。研究美国文化特性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一、美国文化的包容性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包容性、多元化、开放性。从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来的大批移民,带着各自梦想来到美国这个梦幻般的国度,他们把本土的传统思想。宗教习俗、习惯等文化带到美国,成为美国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任何国家的文化在美国这里都能够找到影子,正是因为美国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融合各国的文化,从而创造出了让世人瞩目的“新文化”。
同时美国文化随着时展,其文化的包容性不断地被显示出来。一方面美国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有能够包容不同国家的文化与习俗。如在影视娱乐业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已垄断了世界动画影视业的大半天下,他们的题材来自世界各国。如动画电影《埃及王子》是来自埃及文化,《小美人鱼》取材于丹麦童话,《花木兰》《功夫熊猫》取材于中国等。这些影片无不大获成功。究其原因,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对这些国家以及文化内涵的处理上。美国是一个生机勃勃、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以《功夫熊猫》为例,影片中处处展现着中国元素,“中国乐曲”“中国功夫”“国宝熊猫”,中国特色的食物如饺子、包子、馒头和阿宝家传的“秘制汤面”等无一不体现着华夏风味,能将中国元素及中国文化这样潜移默化地具体地应用于影片中,把这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武术直观、幽默地展示给世界,捷足先登,做到了中国的艺术家们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这种包容、开放的精神实在是令人佩服。但另一面又显现出美国文化的侵略性的一面,美国正是通过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资源进行“美国化”,贴上美国的标签之后,再重新推广到世界各地,并为其刨造出巨额利润。不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电影文化业的现状,过于狭窄,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创造力、想象力,在本质上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从迪斯尼拍摄《花木兰》到派拉蒙拍摄《功夫熊猫》,10年过去了,我们不能只是“愤怒”地抵制,捶胸顿足,我们更期待中国电影艺术的崛起。
二、美国文化的幽默性
幽默、自由特色是美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这是由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的性格所决定的。比如动画片《猫和老鼠》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美国文化的幽默感。在人们心目中过街喊打的老鼠,是一个恶心反胃的动物,在影片中却几乎成为人们同情怜悯的对象,没有一点令人讨厌的感觉,只有无尽的幽默。影片中可爱的小老鼠在老猫的残暴下游刃有余地被变成各种形状;Jerry把T0m提着脚摔来摔去的场景描写;Tom把Jerry舞台的一块锯掉,掉到底下的竟然是周围的舞台时等,深深被这种美国式的夸张幽默所折服;美国式的幽默在《汽车总动员》这部片子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Guido和Luigi在赛道上仅仅用一瞬间就帮马奎恩换好了四个轮胎,让先前还嘲笑他们的小鸡团队的人吃惊地把自己的挡泥板都掉下来了。该片在细节方面有很多幽默性的表现,非常独到,耐人寻味。
除了动画电影,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也是世界闻名的,他们天性乐观,这种性格自然从各种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而我国动画电影则相对严肃的多,无论早期《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还是后来的《宝莲灯》,无不体现强烈的“寓教于乐”的精神,处处透着中国文化的严肃感,说教色彩太浓,可看性不强,很少有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最终人们脑海里记住的也只有原来的神话及故事,而非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猫和老鼠、史努比及《小鸡快跑》中的小鸡等等众多的幽默形象,经久不衰地赢得了世界各国观众,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喜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并成为美国通俗文化的一部分,创造动画史上少有的奇迹。
三、美国文化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一词最早是从希腊文可而来的,含有行动的意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产生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黑格尔、笛卡儿等思想对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深刻影响,实用主义存美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它的表现和作用是不同的作为民族精神,在第一时期主要体现为敢于冒险和开拓,重行动、重实效。第二时期主要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第三时期主要体现为对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寻求妥协协调及解决、法,实用主义在美国仍然存在并发展。今天,在美国人眼里仍然是有用就是真理,成功豪虻是真理实用主义极大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造就了美气质,时影响了整个世界。
此他们的动画业也反映了本民族的这一性格特点:只要能多赚钱,无论何种题材的动画片他们都做一各种动画角色的颠覆他们部勇于尝试并乐在其中。而中国人则讲究责任和良心,此不会随意篡改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食粮?所以中围传统动画片总也不能跳开条条框框的束缚。在保守思想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中闰动画人不可能去颠覆神圣的原著中的角色和题材。而美国则不然,如动画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的服装造型儿乎包揽了各个朝代的特点.色彩样式典雅和绚丽,但依照故事发生的区域背景和人文色彩来分析.角色的服饰没汁缺乏我国吴越文化的鲜明特色,片中渚多角色设计缺乏原刨性,止观众感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角色不是中阚的,而是美国人在好莱坞和迪斯尼里炮制出来的、他们脑袋里的形象。从文化的角度看.作品显得有些粗糙、肤浅,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和商业主义的影视观来诠释东方传统爱情故事,除“莫名其妙地娱乐”外别无其他,但这正是美国实用主义文化的体现,讲求效益,注重实用一美国实用主义的另一表现就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富于活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兴盛的背后,是美国动画产业的生机勃勃。
典型特征是从文化产品到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将文化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票房收入以及主题商品:玩具、音乐唱片、主题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如沃尔特·迪斯尼在一群志道合伙伴的参与下,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动画制作公司,从“创意内容”出发,逐步扩大到“产业基地”.用现代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地制作动画片并把它们销往世界各地;时.又为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形象中清了专利。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特许经营开发。到一g2o世纪4f1年代后期.迪斯尼公司又与丹麦的艾蒙公司合作.于1948年9出版了《米老鼠》杂志,后又建立迪斯尼乐同等,从纯粹的文化产品到利润惊人的文化产业,实现了美国入的实用主义的梦想、而我国的动画人由于受中围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停留在对动画艺术用情专一的阶段。对动画事业片面的执著追求.不利于在新世纪建立文化的中国、文化产业的中国和文化发达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目标。这值得我们从业人员反思。
四、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
在美国动画轻松愉快的内容背后都隐藏着美国民族的英雄主义及个人主义,并且在他们看来,这种英雄不仅仅是美国本土的英雄,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英雄,他担负着保卫全人类拯救全人类的思想观念。这与美国今日在全球所自封的“国际警察”形象是不谋而合的。
其实,个人主义思想并非是今天的新面孔,它最早萌芽于l4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运动。后来经过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论证与传播,在美国结出果实。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个人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方面美国在思想上继承了欧洲移民带来的思想,特别是希腊的重商主义文化及希腊的政治管理体制。希腊当时建立的文明对美国社会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个人主义产生有着较早的历史背景。并付诸于实践且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美国人早期的移民其团体是由私人或公司组织临时凑合而成。这里没有血缘纽带.也没有政府干预.除了上帝“天国”的抽象观念和到新边疆发财外,没有共同别的理想毋庸置疑,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为了集体利益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对于那些开拓新大陆的移民来i兑是不可言喻的。于是出现了崇尚个人主义现场,同时也衍生出了个人英雄主义。《花木兰》就是一典型角色,在片中中国“花木兰”的忠孝理念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完美表演彻底替代。在全球循环放映,不仅为人家赚到了3亿美元,而且让“个人英雄主义”流行全球、渐成时尚。再如动画片《汽车总动员》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即每个人要表现自己且尽自己所能展现自己另外,《沙漠骑兵》等也是迪斯尼奉献的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大片,其中不难发现美国文化的个人英雄主义观。
五、结语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她虽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并且随着时展美国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研究美国文化特性对于我国建没与繁荣我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在因特网时代,准买下了文化,准就控制了时代。”诸如“花木兰”式的中国传奇故事被跨国公司西方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是美国文化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改造其他文化、蚕食其他文化、主导世界文化,并据为己有、创造巨额利润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美国式电影文化的发展已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发展的道路:我们期待贴有中国标签的中国文化早日走下文化圣坛,走入民众日常生活、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李怀亮,刘悦笛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OO5.
动画电影广义指以动画制作的电影,得益于19世纪电影摄影技术的发展,是一种电影类型,受众广泛。例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其内容没有界线划分。“使得儿童从中看到的是故事,少女看到的是青涩而朦胧的恋情,少年看到了冒险与长大成人的艰辛,成人看到的是思想,是人文关怀,从而做到了老少皆宜,各取所需。”随着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动画电影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的长足进步,一些优秀动画电影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动画电影的观赏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动画电影的发展。纵观最近几年比较成功的动画电影,都具有鲜明的色彩视觉审美特征,充分利用色彩的表意功能,烘托电影情节的情趣,符合受众的审美需求。本文就针对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视觉审美特征和表意功能进行论述,从这两个方面阐述动画电影成功之处。
动画电影中色彩的视觉审美特征
色彩是动画电影中重要的艺术视觉元素,动画色彩的设计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能够再造现实,代表自然色彩,同时也能够表现某种或多种心理状态,传达不同的隐喻意向。富有表现力的色彩,表现出强烈的、极富感染力的视觉效果。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电影色彩的假定性
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atz,1913—1993)说:“不是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而是因为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它才成为一种语言。”电影中的语言主要有两种,也就是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正是在这两种语言的作用下构成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声音是一种听觉语言,而色彩是一种视觉语言,这一点在动画电影表现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银幕空间当中主要起到的是超越理性表达的作用,在动画电影当中经常作为表现人物形象,传达与表现人物情绪与心理变化的手段,这让银幕更加生动而富有生命力,也是内在的人物性格在色彩的表现下外在化,实际上成为创作者假定的思想、想象的具体再现。作为视觉语言的色彩,这种假定的再现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上:第一层次,属性语言。简单地来说就是受众的视觉感受及色彩处理技巧,实际上就是客观现实的再现,如在《冰川时代》当中,那晶莹剔透般色彩与质感的冰山,几乎再现现实中的冰山,甚至超越其质感,看到这里我们会不由得感叹色彩语言的表现力。第二层次,修辞语言,这就是利用色彩来表现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理解与反映,如在国内的一些动画电影当中,经常用黑色来表现人物对客观世界某一事件或者环境恶化的理解。第三层次,审美语言,也就是将色彩所谓对美的一种体会和表现,如在动画电影的当中经常会用红色来表现比较温馨的时刻,如在《狮子王》中,通过对场景色调的改变来制造不同的氛围与心理感受。如荣耀石是动画中的主要场景,按照叙事的时间线依次运用冷暖交替、不同明度的转换展现故事的跌宕起伏,如暖色调夕阳下荣耀石上的狮子王那片刻的宁静与美丽,既是一种写实,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艺术再现。
(二)动画电影色彩的运动性
电影是一种运动的艺术,因而电影中的色彩与其他绘画类艺术门类中的最大视觉审美区别就是运动性。动画电影中的色彩是在时间运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一点类似于音乐的表现,也有结构的快慢、强弱与高低,正是这种特性能够让观众在思维活动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来表现动画电影的主题与格调,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与情绪。当然,色彩与其他要素在动画电影当中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大闹天宫》中色彩的运动性表现得较为明显。作为一部由传统名著《西游记》改编的动画电影,在色彩表现及人物动作上借鉴了很多京剧当中的内容,在“孙悟空大战哪吒”的那一段当中,创作者先用红色作为铺垫,然后用黑色烘托、渲染紧张的氛围,再用纠缠在一起的红色和金色构成了激烈的武打场面,而配音则是京剧当中的锣鼓声,火爆的色调与尖锐的音乐,让观众看起来非常亢奋。并且从这一片段可以看出,色彩是在银幕画面的运动变化中完成的,尽管电影本身就是一个个静止的画面快速播放形成的,但是正是播放让色彩快速运动起来,并且与动画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与内容协调、统一起来,实现色彩的艺术性再现。
(三)动画电影色彩对造型的强化性
在绘画艺术作品当中,色彩主要用来传达信息和情绪,也是表现艺术作品造型的重要手段,在艺术作品当中具有造型的作用。简单地来说就是运用各种色彩来塑造、刻画某种形象,烘托特定的气氛,以达到增加作品的情绪感染力,揭示作品内涵的目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创作者要深刻的把握色彩的形成规律和可能性,从心理学和表现力角度把握每种色彩所产生的情绪作用和象征寓意,根据所要表现的特定的主题、内容,选择合适的色调单独或者整合起来处理。在一个动画电影当中,每一个画面都是由统一的色调形成整体结构,当然不同色调直接具有主次性、层次性、虚实性,形成一个逻辑顺序和主次虚实。比如说在最近几年比较成功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当中,用黑白两种颜色塑造的主角形象阿宝,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这部动漫电影瞄准的就是中国市场,当然是采用的好莱坞式的色彩表现思维,但却是表现的中国文化。之所以要选择黑白相间色彩的熊猫做主角,主要是因为在中国文化当中通过用白与黑来表现善与恶,在传统武侠当中都是以惩恶扬善作为主要内容,《功夫熊猫》在这一方面也不例外,黑与白的结合一是对中国国宝熊猫的客观再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同时也使阿宝这个武侠角色变得更加突出,这就是色彩对造型的强化性体现。
动画电影色彩的表意功能
电影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在动画电影当中,色彩是艺术创作中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在电影中外化呈现的一种形式,受众是通过色彩作用于视觉上,来了解作品中的内容以及所蕴涵的深刻意蕴,这就是色彩的表意功能。
(一)动画电影色彩的象征与隐喻功能
色彩站在视觉语言的角度,其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艺术的象征与隐喻,在动画电影的银幕当中,“象征”是一直接具体的色彩来表现抽象的内在精神,可以说超越了内容的表象,也超越了色彩本身所具有的一般文化含义,艺术家们将其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告诉,让观众感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想象冲击力。由于动画电影当中所有的内容除了声音之外,几乎都是虚构的,这种情况下色彩的象征功能表现得更加明显。所谓的隐喻从语言的角度来讲就是以一种事物的形象特征来比喻另外一种事物的抽象含义,达到深化、突出原有事物形象的目的。虽然是两种语言功能,但是在动画电影当中二者一般是穿插存在相互联系的。在《功夫熊猫2》当中,开头的故事叙事当中用到的最多的颜色就是灰色与红色,在有关沈王爷的回忆当中,灰色的格调象征的是不安的开始,而红色则是隐含着战争与杀戮。此外,由于故事情节实际上都是中国武术与西方先进国家的舰船大炮,实际上这里隐含着近代中国历史,而这也是一种象征的意义。并且,又将西方发达国家的侵略史比作沈王爷,这是一种典型的隐喻。由此可见,在动画电影当中,色彩的象征与隐喻往往是穿插存在的,这是动画电影色彩一个重要的表意功能。
(二)动画电影色彩的叙事功能
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必然有一个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色彩在整个故事情节当中能够起到重要的叙事功能。这种叙事的作用在动画电影当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色彩的主题深化作用,动画电影中的主题一般比较直观。在电影《功夫熊猫2》当中,阿宝与沈王爷的决战是在海上进行的,这场决战既是武术与大炮之间的决战,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激烈的碰撞,因为在文化的发展中代表东方的是武术,而代表西方的是大炮。在海上的决战,实际上也蕴涵着中国五行的思想,在五行当中水克火,在电影当中蓝色是海水,而红色代表的是大炮,当蓝色与红色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冰与火的较量,而根据五行水克火的思想,代表邪恶一方的红色大炮必败,这也是电影色彩所表现的一个深刻的主题含义,简单来说就是邪不压正。其次,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前进的作用,从心理学的教学来讲,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比如说绿色代表的是和平与希望,黑色代表的是无助与邪恶,黄色代表的是一种温暖,红色有时候是带给美好,有时候却能到另一种血的极端。在动画电影当中,艺术家们正是利用了色彩在心理学上所带给人们的不同的感受来推动情节的前进。这一点在《功夫熊猫2》开场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一开始艺术家们用深灰、灰蓝的色调表示故事的开始,用一种浅灰绿色表明当时的人们还生活在和平当中,伴随着各种颜色的烟花表现出的一片和平之色。但是转而画面被一片暗红与黄色笼罩的画面将情节推导到沈王爷,接着又转到以绿色为主的画面上,表现出爱好和平的老沈王爷夫妇对小沈王爷的担忧,加上羊仙姑对未来的预算。可以明显看出,色彩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动画电影当中,叙事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故事情节和画面表现力共同构成了最吸引观众的浓墨之笔,在这其中色彩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只有合理地利用色彩的表现力、叙事功能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总之,色彩是动画电影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任何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都能看到色彩的多彩运用和其强大的表现力,合理的、创新的发挥其视觉审美特征,充分利用其表意功能,都是为增强其表现力服务的,在实际运用的时候要结合动画电影的主题,并加以创新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色彩在动画电影中的视觉审美特征与表意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