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09:20:20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地理学科的意义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传统的学科教学过于注重学科本位,从一个较为狭窄的空间来理解课程的含义。教师单纯从常识学科的要求这一维度来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更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课程的综合和整合,是新课程在结构上的改革重点,它要求建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进行综合教学。地理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兼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综合,以整合的观念重建地理学科教学体系,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为地理课程提供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另外,高中文理分科形式上划分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但是高考试题越来越突出了问题立意的意向,问题是不分科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运用学科内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渗透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益尝试。
首先,夯实学生地理基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行知识转换、重组、迁移和建立学科知识网络体系的前提。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相互联系,是建立学科体系,进行知识迁移的重要依据。例如,对大气运动的理解,需要对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大气的局部运动与全球运动、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等进行理解,这里涉及的概念和原理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概念模糊、原理不清,就根本谈不上知识的迁移,也就无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一是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二是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社会的多元化决定了问题的多元化,只学好本专业知识,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地理新课程教学必须建立大教材观,只有既专且广的知识储备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备课过程中发挥高中新课程的整体优化效应,宏观把握、微观渗透。例如,在大洋环流系统讲解中,如果只讲授相关的地理知识,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若联系历史上我国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以及欧洲历史上血腥的三角奴隶贸易,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其尽快了解洋流的运动点及季风对航海的影响。
第三,调控课堂有机渗透。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必须有学科本位意识,要注意讲授的必要性、知识的准确性和内容的针对性。例如,调动学生政治知识储备中关于人口、聚落、宗教、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人文地理部分内容;联系语文中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气候与地势高低的关系;运用数学中的数轴讲解时区问题,简单易懂;联系化学中的臭氧层、酸雨、温室效应等讲授地理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联系物理学中气温、气压等讲解风带和气压带的形成;联系历史上秦朝蜀郡郡守李冰修筑都江堰的过程,讲述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及社会用水综合效益问题;高中地理知识中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问题等。不论是相关学科知识的迁移,还是其他科目理论方法的移植,只要有相关学科知识的介入,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并学会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第四,利用课外有效延伸。常见的课外延伸包括作业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因此,精心设计作业,有意导向学科综合,是教学中学科渗透的必要环节。例如,布置某地人口密度的计算,学生在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必须借助于数学计算方法,自然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的有益尝试,是知识的深化与迁移,是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生活的感悟与体验。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城市用水情况的走访调查,在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情况下,必须调动语文、数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才能有效地搜集整理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写出优秀的论文。这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地理中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培养了他们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地理图像的类型
地理图像类型多样、范围广泛,其分类方法目前未有统一标准,根据对高中地理教材及高考地理真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将高中阶段常用地理图像按性质分为以下六类(如图1所示)。
2.地理图像的特点
一是直观、生动、形象。地理图像能够配合极少的文字表达非常直观、形象的地理事物,如表现出区域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地理成因和过程等。二是空间感强,多维、信息量大。地理图像比文字能够承载更多信息,而且可以立体、多维地表现地理事物,如地球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的计算等内容,通过地图教学比文字更易理解,且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三是动态、联系地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地理图像可以动态反映地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使读者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二、 中美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1.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二部分“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对具体内容的地图教学做了规定,以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如表1所示。
2.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地图教学的要求
美国1994年制定的《生活化的地理学――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1~12年级的地理教学做了规定。该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观点。其中地理学科知识含有6大要素(即空间术语中的世界、地方和区域、自然系统、人文系统、环境与社会、地理的应用六部分),18项标准(每个要素包含3项标准)。
表2是该标准中9~12年级“空间术语中的世界”地理标准1部分有关地图教学的要求。《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五项核心地理技能:①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②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③整合地理信息的技能;④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⑤回答地理问题的技能。每项地理技能实施都与地图的读取和分析息息相关。
三、高中地理地图教学的意义
1.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作用
(1)利于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图像能准确地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发展变化等情况,将零散地理事物系统化,是地理教学的信息库,与文字相比,具有直观、形象、多维、感官刺激强、信息容量大、表达简明扼要等优势,利于学生建立心理地图,在脑中构建立体地理知识画面,因此地图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教学主要包括两大方面:①自然系统知识的地图教学:主要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河流、植被等知识,以理解生态系统内部及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②社会经济系统知识的地图教学:主要涉及人口、城市、聚落、农业、工业、交通、贸易、能源等知识,以获得关于地方特征的意识,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间的综合性和差异性。
(2)利于地理技能培养。《地理教育国际》指出,地理教育者试图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应利用教科书、图画、图表、文献、示意图、统计数据等形式进行地理主题和有关问题的研究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对于学生的生活以及终身发展都极有裨益。而这些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对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阅读、分析和运用。利用地理图像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观察力,空间图像的丰富想象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地理信息的获取与整合能力,地理事物的判定、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等。
2.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作用
(1)利于分析地理过程。“地理过程”即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强调陆地表层系统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征。课程标准提出的“过程”是对“科学研究”的“仿真”,强调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与研究方法,其实质在于要使学生感知、体验科学家是如何把“科学的过程”仔细、恰当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高中课标中关于地理过程的内容标准较多,如“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等,“标准”的结构基本由四个部分组成:前置限定、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地图是地理学科重要的语言和工具,要达到课标要求,教学中首先应提供地理图表,地图是获取地理信息的关键,然后根据课表要求及教材和学情设计相关问题,最后帮助读图、析图,让学生明确其包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及过程,不停留在对知识机械记忆的层面,而是始终围绕地理图表所提供信息进行分析,亲历科学探究过程。
(2)利于实现方法目标。科学方法是在学习和研究科学问题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解释论证、解决问题等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方法”主要指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而非地理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包括“地理观察方法”、“地理实验方法”、“地理调查方法”、“地理比较方法”、“地理分析与综合方法”、“地理归纳与演绎方法”。地理方法目标的实现也与地图分不开,在地理教学中,不能把科学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地理图表和材料,让学生根据问题,对地图进行分析、整合,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作用
1.可以准确反映学生的地理学习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面对的学生数量相对广泛,而这些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等的。如何才能了解我们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情况?是否懂得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否形成正确的环境资源观?也就是说,学生们是否达成了本节的学习目标。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作出评价时,务必要多角度、全面地去评价,并尽量放大学生的优点,合理地指出其不足之处,让学生在付出努力之后,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其学习的自信心。
2.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不但要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更要知道如何“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国家之栋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从而帮助到每个孩子呢?我们知道“因材施教”是科学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而科学的课堂评价,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优点和不足,也能让我们从孩子们接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更充分地了解和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地提升。课堂评价让学生和教师都不断地成长、让教学质量也得到不断的提升,那如何才能让它的效果更为显著呢?我认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根本,以下是我常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方法
1.纸笔测验评价方法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是通过学生的书面回答,了解其学习情况的一种评价方法。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对试题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试题要尽量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双基”的考查,即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其次,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例如:复习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时,我选用了下面这道题对学生进行测验评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009年3月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地先后爆发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位于___洲,首都墨西哥城的大致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处于___(东或西)半球,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2)美国的旧金山位于墨西哥城的___方向。(3)纽约当地时间晚上9点进行的NBA比赛,北京的小明却是在上午观看这一场比赛直播,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的____(自转或公转)运动。这道题的综合性、地域性和生活性特征就十分明显,通过它,就能评价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地理基本能力的达成情况。如第(1)小题,就要求学生记住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球上五大温度带的划分界线这些基本知识。第(3)小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了生活性特征。另外,第(1)、(2)小题还考查了读图判断地理位置和方向的能力。总的来说,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有效地发挥了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它既能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又能考查学生通过图文等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探究和创造能力等地理学习能力,综合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量表评价方法量表评价方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这种评价方法可以是针对学生的,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教师,甚至可以是其他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量表评价方法,有利于我们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了解自己授课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需求,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方式,从而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量表可以设计成“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表”“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等。如下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表”。这种评价表,一般交由小组长进行评价,然后教师总评,提出自己的意见。我们的学生人数多,教师不能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都了然于胸,所以必须依靠小组长的帮助。那么,事先我们应该把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组长负责两三个学生,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准确,有利于我们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争取更大的进步。而“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则是让学生从师德师风、教学技能、课堂管理和作业批改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教师授课时经常侃侃而谈,不能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感受,认为学生应该都听懂了,都理解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所以,我们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评价我们的课堂。作为评价者,学生给的意见,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方向也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好好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积极改进,让师生都能受益。此外“,师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表”是依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行为,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从第三者的角度,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教师行为方面,主要体现其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看其是否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是否能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差异,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等……而学生行为方面,则要注重其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能否独立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解决问题是否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能否和同学、老师进行合作探究,有没有收获和体验等。这种评价方法,不仅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各自的要求,还体现了对师生的教与学之间配合的融洽度,是否达到了最为理想的状态?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怎样能够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最优的体现?当然,课堂评价的方法不仅仅是上述两种,还有课堂提问评价法、观察评价法,更为具体的还有档案袋评价法等。不论是哪种评价方法,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动力,让教师通过评价进行反思,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地理学科对不仅是学生升学的考试学科,也是对学生普及地理科学以及我国江河、湖泊、山川、地貌等知识的基本途径。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地理学科的教育意义固然重要,那么地理老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呢?作者在工作中发现“同课异构”在地理学科中运用的作用非常大。
一、概念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对于同一个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备的配备情况以及教学环境等各种不同情况,发挥教师各自的自身优势和特长,对该教学内容进行引领和传授。下面就该作用阐述如下。
(一)可以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同课异构”一般是在同一学科或同一教研室、组开展的竞赛活动。既然是竞赛活动,那么,每一位老师都不会甘于落后,每一位参与的教师都会全力以赴,尽心对所授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这样一来就会使参与教师自身在思想上产生碰撞的火花,产生对教学内容设计的灵感,从而能够有效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不仅如此,参与者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也会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及优势设计出最佳方案,也会不同程度的促进参与者的设计能力提升。
(二)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施能力
参与同课异构的地理教师为了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肯定会加强对教学顺序、教学步骤以及教学组织等环节的安排。
万事开头难。在教学初始就要想方设法开个好头。包括如何导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不但能够体现参赛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彰显自身的特色。
另外,现代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并且还不能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那么,这就要求参与的化学老师要有较强的引导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但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形式,还要打造初中化学的高效课堂。
(三)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评价总结能力
不仅仅是“同课异构”课,就是普通的赛课、引领课等公开课,课堂小结、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并且在整节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日常常规教学中,我们却有很多老师忽略了这一点,很多情况都是草草总结完事,有的时候教学内容偏多,课堂时间紧张甚至将这一环节直接省略掉。熟不知这样一来,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们不但不能省略教学评价、总结环节,还要重视该环节,要利用多种评价工具、评价方法进行多视角、多元评价。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不仅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快速提升,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
(四)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后反思能力
通过“同课异构”的赛课后,每一为参赛教师都会将自己课的设计、课的组织及课堂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和其他参赛教师进行一个全面的对比。这样一来,每一位参赛教师都会对自己在课的设计、教学过程组织、课的评价总结等个方面都会“”,这里的“同”是指: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目标;“异”是指: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等。通过“同课异构”都会有各个参与者智慧结晶的比拼和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产生设计上新的想法。从而能够提高参赛教师的课后总结、反思能力。
关键词 地理;和谐;发现;濡染;环保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该词通常的解释为“相安,谐调”意,即“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庄子主张“天人合一”。而儒家的“中庸之道”更是追求“天人和合”的至高境界,并提出了构建大同社会的主张。
我们如果用这种思想审视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会发现它具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地理教育的意图就是使学生“能够科学、充分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等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探索和遵循科学、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公民。“相互协调”就是人与自然、社会,乃至世界之间彼此共生共存共发展,在不断地冲突、平衡和再冲突、再平衡的动态演绎中实现整体的提升。实施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了解地理知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形成科学的地理思想,以平衡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初步认识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环境问题尖锐地凸现出来,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当下生活,并且在若干年后继续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因为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恢复性。人类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基础即寻求人类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有必要继续寻找具体的实施路径。典型案例具有代表性、现实性、直观性、生动性、通俗性等特点,能够发挥极大的教学价值。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过多的理论说教反而为降低他们的关注兴趣,甚至使他们产生排斥的心理。所以,典型案例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的策略。
一、反例为引
从认知规律来看,直接揭示问题的本质的材料更能刺激接受者,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问题的存在性。理论的说辞只能唤起他们的一点儿想象力,而生动真实的反面例子却能长久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并且持续地发酵,形成深切的认知。这也符合传播心理学的规律,通俗地说即“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为了达到“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教授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时,设置了这样的导入内容:
材料一:
“2010年9月21日,受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罕见特大暴雨影响,茂名市……严重损毁。”
材料二:视频“日本福岛核辐射”(央视网)。
材料展示完毕后,笔者采用问题导入法导入:1.水资源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呢?2.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你还知道其他的哪些原因?这三个问题本质上即引导学生探讨寻找水循环失去平衡、水资源品质结构被人为改变后所呈现的状态,悄无声息地濡染和谐的地理科学思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著名的诗句可以很形象地概括反例介入的方法能够撞击学生的感知世界,激起保护水资源的强烈愿望。
二、正例为本
事物总有两面性,反面是正面的补充材料,与正面同属一体,从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本质。不过,地理教师不能仅从反面入手,还必须从正面举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正能量,从而唤起和谐的地理文化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材料:视频“三峡大坝”(央视网)。
本板块教学过程中,笔者适时地引入我国著名的综合性水利枢纽治理工程长江三峡大坝的视频资料。师生一起观看,宛如亲临其境,跟随铿锵圆润的解说和缓急有致地镜头推进,感受到水资源的治理带来的巨大的地理意义和社会价值。三峡大坝的治理是因势利导、科学论证、巨大投入的重大成果,兼顾了防洪、发电、开发等综合需求,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和”文化在长江水域的完全融合和生动体现。学生醉心地享受着“畅游长江”“畅游三峡大坝”的审美愉悦,畅想着和谐发展理念所带来的、令人激动的美好前景。
三、促进发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只有经过自我积极的重构,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更新、优化。地理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可以将有些内容设计成开放式的,不直接提供问题的结论”。因为只有通过自身的真实发现,学生才会给予更大兴趣的再关注、再研究,更容易转化成自身的认知和智能系统内容。在引入以上材料时,笔者即将它们看做原始的资源呈现出来,通过设置问题,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信息,以便于在无明显外界干预之下独立形成认知。这就使“发现”成为私有化的内容,会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可见,教育就是一种高妙地濡染艺术,地理学科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旅游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学科体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们的旅游活动的管理、服务、消费而展开的,相对于人和组织而言,可以构成一个共同的载体或对象,即旅游客体。旅游专业的不同学科都要围绕旅游客体展开教学,这也是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的必然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同一旅游客体的局面。这种多学科研究同一客体对象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旅游事物和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教学现象。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要求精、深、广、博,学科发育越是细密,越是有利于弄清旅游事物的本质。但对于旅游教学,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精、尖、新就未必合适。高职旅游教学时间短暂,所有课程教学基本上控制在二年以内,只相当于本科教育的一半(去除公共课、实训实岗课后,课堂教学比例更低),不允许有更多的重复教学。虽然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同样会出现“教学疲劳”和“似曾相识”的感觉。随便对比一下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等教科书目录,就可看清这些学科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教学对象――广义上的“旅游产品”系列。
毋庸置疑,上述学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范畴,比如,旅游资源学研究旅游产品对象(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旅游美学研究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心理体验;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关系问题;旅游产品学研究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价值性、市场适应性和产品销售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地理事物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有了各自的研究范畴,就可以形成各自的学科,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客体物――旅游本体。是否能够将关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到一个教学环节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道理也是简单的。只要是同一事物,就可以对它进行综合性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是需视其情况各有侧重点而已。
应当看到,利用传统的旅游地理学学科教学模式承担这种对旅游客体的综合性解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因为传统旅游地理突出的是区域差异性、地理现象和成因,对于旅游对象的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体系并不十分关心。需要有一种共同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旅游客体本身,也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如果能将传统旅游地理的内容集约和简化为“旅游景观地理”,那么上述几个学科的内容就能较好地统一到这个教学范畴中来。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概念 《旅游景观地理》既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也可以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其核心在于“景观”。“旅游景观地理学”即依托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将对职业活动有用的旅游对象归结到广义的“景观”概念中,对旅游景观的现象、审美、成因、价值、特征和规律等内涵加以整合,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适应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审美性、体验性及教育性要求,以“旅游景观”(简称“景观”)为纽带,可以很自然地将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学”中来,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而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也只有“景观地理”这一学科,因为“景观”(包括微观和宏观)都是供旅游的,类型和范畴是广泛的,对旅游学科而言也是最为贴切的,“景观”同时具有资源性、审美性、生态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但应注意,“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限于“观光景点”,而是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客体的统称,是对不同旅游消费品类型的高度概括。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特性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学”改造成为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性。旅游景观是整个旅游活动大系统的共同载体和基础,旅游景观地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和教学内容将成为许多旅游活动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作为上述学科的基础,使其研究基础更加牢靠,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巩固和发展本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基础性不但没有丧失,反而使其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更加巩固和重要。
2.包容性。诚如上述对“景观”概念范畴的扩展,“景观”不仅包括各个类型、各个尺度的旅游产品型态,而且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旅游景观地理学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重点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包容性特征。这正是其他许多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景观”概念的真正回归(许多学科都在运用“景观”这个概念,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景观”概念的泛化)。
3.实用性。传统旅游地理难以直接应用,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太强,对教学要点和教材的选择总是顾此失彼。改为以“景观”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后,研究对象的产品性、类型性、具体性(可视性)显著增强,可以直接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讲解,对旅游线路进行组合设计包装,使旅游产品宣传能够真正找到诉求重点和景区卖点。
以《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为核心
统一旅游客体诸学科教学的好处
可避免研究对象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加深对景观内涵的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旅游客体诸学科研究的对象究其本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景观”,或者说“景观研究”是旅游客体研究的共同内容,且都是为旅游建设服务的。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出不同学科安排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概念紊乱现象,即每一门学科都在谈“景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其讲清楚。如果将“景观”的内容加以捆绑“打包”,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将其本质内涵讲清楚,学生对“景观”概念的认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可大大节约旅游教学课时总量,促进课程教学分工简捷化 将3~4门课程合并到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中来,从表面上看将大大加重“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量,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合以后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紧凑,教学模式更加明晰有序,总体上是以识图(是什么)、读图(审美,怎么样)、释图(成因)、用图(产品化)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总体上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对于未来从事旅游职业服务活动也将更加准确、更加有底气,因为“景观”教学的内容是与野外的景观现象一致的,整个教学活动就像是对野外现场的预演,生动、形象、逼真。所以,课程教学合并后就可以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或略为增加)替代多门课程的课时量,使总体课时量大为减少,而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成为促进以“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为导向的高职旅游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旅游客体诸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向来都是以专业基础课为定位设计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轻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活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建立“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景观地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所学”与“所用”贯穿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与职业过程相结合,导游词的撰写、讲解,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整合,都可以很有效地“边讲边做”,实现景观地理教学的“学中做”,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步进行。这种教学改革虽然重点在课堂教学,但与旅游野外职业活动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体现景观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使景观地理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建设《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的构想
集中力量编撰《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整合相关诸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尚未出版,相似的专著即便有所出版,也难以真正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难以符合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开发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工夫,将与旅游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地理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以景观综合知识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这是实现旅游客体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师资培训促进教材在师生中的合理应用,是旅游景观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为景观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人们往往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思全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主要是不了解其中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同时对相关旅游美学、旅游产品学等学科知识也比较陌生,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对旅游客体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通透连贯,尤其是旅游审美和旅游产品设计的知识和概念对旅游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对景区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价主要还是在旅游地理工作者中进行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旅游美学和产品设计的知识和规律。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控制,经过简单的模拟演示培训,多数教师和学生是能够适应的,而且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传统旅游地理教学方式。此后,景观地理的教学就可以生动形象起来,对旅游活动的指导作用会更加明显,旅游景观地理的职业服务功能将大大提高。
搭建课程网络公共平台是促进课程科学化运行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 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模式创新,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活动,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适应和完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共同完成。为此,需要搭建《旅游景观地理》精品课程公共网络平台,在这里形成统一的教学公共资源,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点击学习、下载利用,也可以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尤其是可在与职业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多加探索,或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介和交流,同时也是对旅游业界的一大支持。现在有许多旅游产品设计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影响了公众对旅游产品品种和质量的期待和要求,景观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为改善旅游消费品的产品类型、结构、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课程使得探究性学习成为一门显学,可付诸实践,则又不乏质疑之声,矛头所指,“虚假”“空洞”“表演”往往成为经常听闻的批评。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这类课堂背离了真实的探究活动的一般规律,局限于本学科的知识体系,不能打破学科的壁垒。
学科思维的综合与相互渗透实际上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善于利用学科思维的相互渗透,能够极大推动学生地理的探究性学习更加丰富与深入。美国地理学家房龙曾有过名言:“历史是地理学的第四维,它赋予地理学时间和意义。”本文即以历史思维在地理探究性学习中的渗透为例进行探讨。
一、历史思维的渗透,有助于为地理探究性学习创设“真实”的情境
众所周知,探究性课堂的第一步往往是从情境的设置开始的。可我们在地理课堂上不可能真正去纵横万里,学生的思维被课堂限制住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虚拟情境”出现了。然而“虚拟”不等于虚假,基于虚假的情境所得出的探究性学习结果往往不是照本宣科就是似是而非、不切实际。按照布鲁纳的说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认知的过程和科学家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就必须指出科学探究起源于实际,换言之,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应当是赋予学生一个接近于真实的情境——“虚拟的真实”。如何获得接近于真实的情境呢?
对于情境的创设,在地理探究性学习中引入历史思维显得很有必要: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却真实发生过,以人类曾经有过的基于地理知识或是能为地理知识所解释的历史活动作为背景,创设一个探究性学习的情境,必将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像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那样,同历史上的人们一样在生活、劳作、历险中,感触、质疑、上下求索、总结、运用地理,重现人类所经历的在实践中感受和探究的过程。举例来说,当讲到季风、洋流的时候,我们应当了解在历史上最先接触到这一地理现象并总结规律加以运用的是勇敢的水手、精明的商人。课堂情境可以设置于几个世纪前令人激情澎湃的“航海时代”,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影视、文献资料,代入到航海探险的旅途。如果进入综合复习阶段,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区域资源,让探险之旅在目的上更加贴近于真实。
二、历史思维的渗透,有助于强化细节的体验
探究性学习应注重探究的过程。按布鲁姆的说法,“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探究过程中的体验比结果更重要。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强调地理“科学性”的一面,即便在探究中,我们也总是对一些重要概念放不开手,唯恐落下“概念都没讲清楚”的话柄,总是忍不住自己“赤膊上阵”,剥夺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即便是“有组织的”探究,也更多地强调从概念到概念的理性分析,容易给人枯燥的感觉。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细节的丰富有利于建立更加清晰的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正是概念、原理、推论这些理性思维的基础。
可是,在另一方面,新课程开展以来,也确实不乏被反对者攻击为“表演”的课堂,“曲终人散”后没有任何深刻的体验留下。这种“表演”的课堂与“体验”的课堂,区别恰恰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成败”,“人造”的探究课程降格为“作秀”,正是由于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缺乏对细节的把握。真实的魅力源于细节,缺乏细节的、充斥“表演”的过程当然也就令人感到“空洞”“不可信”,令人厌烦,这样的过程又岂能给学生带来有价值的体验?而在这方面,历史学所强调的“论从史出”,“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则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的地理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探究的素材和思维。
例如,在探究日—地运动关系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供历史资料上所述的秦代疆域“南至北向户”这一探究素材,从“北向户”这一奇特的地理方位细节出发,完全可以展开对“南北回归线”附近日出情况的深入研究。
又如,讲到中国农业地域特征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中国地图的旁边摆上一张中国历史年表,展露农业地域特征细节。学生能够很清晰地看到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划开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城重合,能够很自然地注意到中国历史上王朝分裂时期实力消长带来的南北界限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联……
三、历史思维的渗透,有助于赋予地理探究性学习实践的价值
探究性学习理想的目标是使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学科知识应对实际的问题,甚至进而通过知识的迁移创造性地在新情境(创设的或实际的)中提出并解决新问题。可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这一点谈何容易。学生的活动空间、活动的经验和活动平台有限,在课堂上是很难去开展“有(实用)价值”的实践的。
年轻的学生或许没有应用地理知识在实践中“改天换地”的能力和资源,但这不妨碍我们以历史为依托,对历史上的地理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改变进行分析、假设、再现,甚至“改变”。做“事后诸葛亮”式的探究也未尝不是为今后真正的实践打下基础。
以选修内容“城市规划”为例,身处本乡本土,大可研究一番地方史志,综合地理学的知识,思考自己身处城市的古今沧桑变化。比如,就南通而言,从五代后周起,因盐业而兴,初建城池。今天常见的“圩”、“场”一类地名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历程?又如,探讨现今号称“近代第一城”的南通与张謇的城市设计规划及其在中国的开创性意义:张謇规划下的近代“一城三镇”格局与今天南通老城改造、新城区建设间的对比,如东、启东一带的沿海盐垦业所昭示的农业开发与工业建设之间的联系,环濠河“五公园”与城市湿地环境、娱乐功能的映照,甚至进一步深入探究张謇规划理念的理论源头——转学自日本的英国近代化工业城市布局理念和传统中国城市规划理念的碰撞,等等。这样的探究议题,基于地理的学科知识,紧贴身边的历史,而这历史又与我们真实的、随时可能发生的实践血脉相连,也就很自然地超越了课堂的限制,走向了真实。
历史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只是在地理探究性学习中多学科知识综合渗透的一例,推而广之,物理学(研究南水北调中的力学问题)、化学(分析岩石圈的构成)、生物(地理环境与动植物分布)、语文(地名的词源)、数学(公转自转、历法、时区)……无不可以拓展。当然,地理学的思维也可以在上述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中进行反渗透。
学科性是人类知识时展的产物,然而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思维的拓展应当超越学科的界限。
[参考文献]
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是当前地理学科改革中的一大重要举措。这种情境化教学方式从知识接受形式上就与传统方式有着本质区别。传统教学是教师将现成的知识平行地传输给学生,强迫学生将这些知识记在大脑之中,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掌握,而情境化教学则是将知识纳入一定情境下,通过情境的呈现,让学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领略到其中的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无论是从主动性还是有效性上都更胜一筹。由此可见,高中地理教师一定要重视地理课堂上情境创设的策略运用。
一、以生活现象构建情境
地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无需赘言,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早已体验得淋漓尽致。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有意义的、有实践价值的学习活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常常会表现得更加高涨。如果我们能够在地理课堂上以一些熟悉的生活现象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将知识迁移进头脑中,再将知识反过来迁入现实生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知识就会变得更有吸引力。例如,学习太阳高度角的时候,可以通过一年中太阳光照进房间的面积大小变化引入太阳高度角的概念,也可以通过一天中影子变化长短解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是以生活经验的形式留存在学生的头脑之中的,而在地理课堂上,以教学情境将他们同要讲的知识链接在一起,既能降低思维理解的难度,又能让学生感到能学有致用。
二、以问题构建情境
问题是最直接的能引爆思维活动的手段,课堂上,如果教师能通过一些合理的问题设置创设情境,让问题带领学生一步步踏入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情境创设方式是很不错的选择。例如,讲到世界气候分布规律时,笔者首先给学生展示一幅“非洲大陆气候分布图”,通过挂图,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非洲大陆大多数地区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是名副其实的“热带大陆”,但是从图中又能看出同一个纬度地区分布着不同的气候,借着这个疑问,笔者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非洲东部有赤道经过,却依然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为什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反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从地图上看,撒哈拉沙漠地区三面环海,为什么却形成了干旱的沙漠气候?在这样三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思维会一步步被带入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的知识范畴,而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学生会逐渐意识到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呈现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特点。最终结论的得出并非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学生自己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悟出的,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最终获取知识。
三、以漫画构建情境
在地理课堂上,漫画的应用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漫画这种艺术形式能够将一些深刻的道理以轻松有趣的图片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夸张滑稽的漫画设计心中一乐的同时体会到漫画传达的深刻含义。因此,在地理课堂上,以漫画手段创设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技巧。例如,在讲到臭氧层空洞造成的环境问题时,笔者就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打着一把破伞的漫画,旁边还有文字注解:“好破的伞呀,都遮不住阳光,被晒得好痛呀!”看到这个有趣的漫画,学生立刻哈哈大笑,笑完,学生开始思考这幅漫画传达的寓意,感受到了臭氧层空洞给地球环境造成的危害。学生自然会思考接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造成臭氧层出现空洞的原因及怎样应对臭氧层空洞的问题等。试想,如果没有漫画作为情境铺设,教师上来就给学生提出以上几个问题,学生会有多浓厚的兴趣思考和探究这个问题呢?以这种轻松的漫画为手段效果完全不一样,借着漫画营造的轻松教学氛围,学生更愿意主动探究相关问题,这种主动心态下的学习活动比起被动的学习效果自然要好上很多倍。
四、以多媒体工具构建情境
越是直观的画面越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为直观的画面是对观看者的感官造成直接刺激,不需要添加太多思维活动,观看者的注意力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依照这个规律,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将抽象的文字知识以直观的画面呈现出来,这样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就会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地理课堂上,以多媒体工具创设情境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例如,笔者讲“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时,即使教师大费口舌地给学生介绍如今的城市垃圾污染问题有多么严重,学生依然难以产生共鸣,于是讲课之前,笔者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视频中先播放了一些个人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垃圾的情景,接下来镜头再切换到一辆垃圾车来到各个垃圾箱收集垃圾的情景,然后镜头一直跟着垃圾车来到垃圾场,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堆积如山的各类生活垃圾,看到这个情景,学生已经感觉很震撼,但接下来,镜头不停地向远处拉,最后当学生看清楚整个垃圾场的时候,内心的震撼可想而知。当笔者告诉学生,这仅仅是人口只有三十万的小城市的生活垃圾时,学生更是感到惊异无比,这时候无需多言,学生也能感受到城市垃圾处理与防治的迫在眉睫。运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的方式是希望通过画面对感官的冲击力造成对学生的思维冲击,达到加深印象和引起共鸣的目的。
情境的合理创设是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大法宝,教师必须认识到情境创设在现代化地理课堂上的重要地位,努力研习创设情境的教学技巧,为地理教学活动服务。希望通过合理的情境创设,地理课堂能够一改往日枯燥单调的印象,教师能够在地理课堂上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带来欢乐,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体验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从而获得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并生成学习意义的学习活动。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为学生营造体验性的教学情境,并且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活动,由切身的活动生发出体验性的学习,并由此感知地理、经历地理,最终产生对地理知识的个性化的、独特的认识。
一、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创新
创新思维也叫创造性思维,是指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研究面临的事物或问题,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物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创新思维是具有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而思维的独创性、求异性、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图像性、综合性是衡量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我们教师要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法,设计开放性活动,立足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地理课堂应努力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社会现象与地理学习相联系,使课堂教学贴近生活。特别是在自然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将学生已有的直接经验与抽象理论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能掌握一定的地理原理,让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让学生离学习的成功更接近。
如“太阳高度”的知识点,笔者舍弃了课本相关的活动(归纳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通用公式),而把重点放在了对生活现象的解答上,并设计了如下问题:(1)为什么夏天太阳热烈,冬天太阳缓和?(2)为什么冬天太阳能照到床上,而夏天却不能?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学生觉得既有意思又亲切,寻找答案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这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成功也更令人回味。
四、地理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实施要点
1、营造有利的体验学习环境
地理学习中,学生的兴趣决定着自我探究问题的程度。开放的学习环境,民主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探究问题的欲望,并依此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放的学习环境,民主的学习气氛,是实现教育角色转变的重要条件。
让学生学习他们认为最有用的地理,让他们能够叙述他们自己能够理解的地理,让他们学习适合他们动手能力的地理,就必须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主体者的位置上。体验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学习环境不开放、不民主,就无法实现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上的“体验”。
2、教师正确的引导
在体验式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体验性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体验的积极性。教师的指导不是给学生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在体验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要指导学生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的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校外活动前要特别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既能大胆进行探究活动,进行人际交往,又能很好地自我保护。
3、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教师在选择体验性学习的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来选择体验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也能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同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水平来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在选择体验学习的内容时,要选择在地理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地理人物、地理事件和地理现象,以及重要的地理概念和地理发展的基本线索。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地理发展的基本过程,为进一步理解人类地理发展的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此外,教师还要注意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内容以及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
五、结束语
总之,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钻研教材,营造体验式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生动地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主体性活动,深刻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促进自身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将相关联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使地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成功,同时为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了条件,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也较好地体现了文化课教学服务于基础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杨四耕 体验: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 当代教育论坛,2007,(1)
1 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驱动力,兴趣是学生持之以恒钻研知识的动力[1]。新课程改革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而是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引进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等教育理念。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即变“传知识”为“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实现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从过分关注知识的掌握走向关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过程。这些转变实质上就是要求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其根本途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学习兴趣。赫尔巴特就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心理活动中顺利进行,即兴趣成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手段。因此要实现地理课程目标,就需要发挥兴趣的作用。
2 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原则
2.1 互动性原则
兴趣的培养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这里的互动性不仅表现在校园内师生、生生互动上,还要着手于校内和校外的互动。地理学习环境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从更广阔的学习环境,如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植物园、动物园、科研所、社区、工厂,等进一步开发思维,获取知识和学会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拓视野,增长才干。[2]
2.2 差异性原则
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人.虽然有大体相同的心理特征.但是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物质生活、文化教育等各不相同,使得个体的心理特征具有差异性[3]。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在实施兴趣培养时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必要时还要兼顾个体,因人施教。因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个性,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即使是兴趣的培养也要因人而异。
2.3 发展性原则
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现在不感兴趣的事物未必将来也不感兴趣。当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时,兴趣也无从谈起。如果了解并认识到其优点,兴趣就易于激发。因此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兴趣也一样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兴趣的培养过程或许艰难、漫长,但要相信只要运用得法,兴趣是会被激发的。
2.4 激励性原则
喜欢赞美是人之天性,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差、缺乏自信心的同学,适时、适当的赞许是教师对学生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现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也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只要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倾注满腔热情,充分信任,并善于挖掘教育对象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教育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听课,思考,质疑,答问,切不可措辞过于严厉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2.5 针对性原则
学生往往会对当前的或发生在周围的事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地理教师恰好可以针对当前发生在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开展教学。如在教授“天体”时可结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最新消息,鼓舞学生的爱国热情;3月12日为植树节,可教授植被的绿化意义,培养生态意识;每四年的奥运会期间,可以教授东道主国家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这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知识,还实现了新课改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
3 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
兴趣可分为有趣、乐趣、情趣、志趣这几等层次。有趣是暂时的,情趣和志趣才是稳定持久的。不能只把有趣当作兴趣的全部,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把有趣上升到志趣的层面,使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有持久的兴趣。
3.1 利用地理现象、事物的丰富多样性,使学生感受地理的有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好奇心是学会学懂知识的先导,也是唤起学生情绪和激情的重要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自然中蕴藏着千奇百怪的地理现象。例如沙漠中的水不是天上降的,而是地下凝结的;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也能欣赏热带风光;在沙漠中能见到奇妙的海市蜃楼;在热带草原上有面包树,树干里装的都是水;四季如夏的热带雨林里有根如块状的高大乔木;等等。奇特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是有趣的,而不仅仅是书本中枯燥的理论原理。
3.2 利用地理因果推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地理奇观诱发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但这只是停留在因猎奇而引起的暂时兴趣上,如果不能较好地解释其中的奥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那么学生的热情将会很快冷却。因此就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联系地理知识与方法,不断地探索揭密,从而感受地理知识与方法的巨大威力,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增强求知欲。[4]
地理就在身边,往往学生习以为常的地理现象中隐藏着深刻的地理知识。例如:为什么天总是蓝的;为什么是午后两点气温最高,而不是正午;为什么吐鲁番的瓜果是最甜的;为什么瑞雪可以兆丰年;为什么巴山总是夜雨多;为什么美洲和非洲的轮廓会相互吻合;为什么冰岛“不冰”;等等。这些现象常见不怪,但究其原因,能真正明了其间奥秘的人却极少,如果地理教师能运用地理知识与方法较完美地解释其原理,无疑可以让学生产生平凡中见奇特的心理效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平铺直叙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有意识地设置疑问,启发学生,激起其学习的兴趣,在教师的逐步指导下,使其不断思考,不断探究,最终达到主动解决地理问题的目的。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不仅获得了地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3.3 利用地理的美育因素,陶冶学生的情趣
地理学科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因素,地理美广为人们所欣赏。
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竭的宝库。夜幕降临时,漆黑的苍穹划过一颗闪耀的流星;广阔的草原上,一群群的绵羊犹如雪白的棉花点缀其间;在人文地理方面,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自然基底上烙下了人类的痕迹。蜿蜒起伏于山峦间的万里长城,岿然屹立于沙漠的金字塔;等等。教师生动地讲授这些大自然美的事物,人类的伟大结晶,会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其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陶冶其高尚情操,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
3.4 利用地理学科的实用性,运用活动教学法,树立学生的志趣
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可以直接为生产建设服务而做出有效的贡献,可以说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
地理的实用性小到知天气冷暖,大到卫星发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地理的价值。仰望夜空,繁星满天,可预知第二日的好天气;观察云的状态可预知晴雨天气;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可计算新世纪的钟声最早在哪里敲响;根据时令物候,农民进行农事安排;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师设计交通;甚至根据地区差异,商人可以发家致富。谁能再说地理无用!
活动教学法是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教育性的学生主体为主的教学形式。提倡学用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例如,在地球运动和太阳辐射的复习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太阳能热水器”的案例,让学生探究、摸索,揭示其中的原理。最后正确摆放热水器的位置,最大程度发挥热水器的功能。通过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而享受获得学习成果的喜悦,转化为学习地理的志趣,树立学好地理的志向。
4 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的手段
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可运用多中手段,例如地理实验,社会实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即通过生动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精彩的动画和同步的声像,可以有效地将知识形成的过程充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例如,教授“地球的运动”时,可以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课件,使极为抽象的地球知识形象化,动画效果不仅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全过程,而且使一些生涩的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减少了学习的困难,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比常规教学更为丰富、直观、互动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学生会因此受到感官上的新异刺激,减少学习的困难而保持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甚至被学生确立为水久的兴趣,形成终身的爱好和志愿。但要注意多媒体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必须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不是生搬硬套。[6]
5 结语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起点,甚至能为人生历程奠定基础。”保证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地理新课程教学的主题,贯穿于地理新课程教学的始终。要实现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就需要教师借助教育教学理论,树立全新的地理教学理念,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不断诱发、发展和升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丽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浅谈[J].现代教育科学,2004,1(2):69.
[2] 谭丽红.改革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B].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3:78-79.
[3] 张沛云,孙义和.从教育心理浅论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的作用[J].交通高教研究 1998.4:130-132.
莆仙戏是福建省的古老剧种之一,流行于兴化方言区,其表演独具地方特色,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本文从莆仙戏的表演手法与艺术精神两个方面分别探究其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借鉴意义,以深入学习“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就是艺术家”这一素质教育理念。
一、莆仙戏的表演手法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借鉴
莆仙戏的表演手法,包括演员的形象包装、情感表达、动作表演和语言表达及舞台音乐的表现等,都极富艺术性,对地理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形象的包装。莆仙戏的行当角色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老旦八个,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服饰、化妆风格,让人领略到中国古代的人文风貌,仿佛时间倒流到过去。为人师表,大方得体的服饰装扮同样能为打造一节快乐和谐的课堂增添色彩。因此,地理老师在为学生“唱戏”之前应该好好“梳妆打扮”一番,不求浓妆艳抹,但求自然得体,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美的魅力。这是地理教学所倡导的美化环境的组成部分。
2.情感的表达。莆仙戏演员表达情感时喜用“雀跃步”,怒用“双摇步”,哀用“双掩面”,乐用“双提肩”,形象生动,台下观众深受感染。研究表明:信息的传递=7%词语+38%语音+55%表情。可见,恰到好处的情感表达对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因此,地理教师应该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太阳暖大地般的热情乃至指点江山般的豪情去感染和关怀学生,从而有效传递地理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动作的表演。看莆仙戏,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就是演员的动作表演了,手部动作都应“上不超于眉毛,下不低于肚脐”,腿部动作各不相同,生角“蹀步”、净角“挑步”、丑角“七步溜”等,肢体语言丰富,极富观赏性。如果上课时教师能像戏曲演员一样,恰当地运用肢体动作,甚至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发展。以高中地理必修1《常见的天气系统》为例,在介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时,可以请全班同学与老师一起张开双臂,用双臂的“低空靠拢—垂直上升—高空分离”分别演示气流“在近地面辐合—垂直方向上升—高空辐散”,演示反气旋时方向相反,最后给这组动作命名为“地理功夫”,学生定会好奇并积极参与。
4.语言的表达。莆仙戏的声腔称“兴化腔”,它融合了莆仙民间歌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风味。对于教师而言,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否把学科知识与学生喜好两者结合进行艺术处理,这对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能使抽象的专业术语和原理浅显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以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由于偏理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到枯燥、困难,常规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果教师借助一些谚语、诗词乃至歌词、口诀等脍炙人口的语言加以诠释和表达,则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更好。
5.音乐的表现。莆仙戏的后台伴奏有锣、鼓、笛及本土民间的“十音”、“八乐”等,使其音乐形式多样化、抒情化。音乐使人放松,适当地使用音乐能有效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如果在地理教学中能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乐曲,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如高中地理必修2《人口迁移》中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前人口迁移原因的解释可以播放歌曲《小芳》,让同学们了解发生在“”时期知青上山下乡中的一些往事,从历史回顾中去感受那个时期所谓的“国家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口迁移政策,印象更深刻。
二、莆仙戏的艺术精神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借鉴
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可见,教师对学生注意力保持的重要影响力。而地理教学由于实践性、综合性、理解性较强,对学生的顺利学习形成一定的障碍。这就要求一线教师要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中,把教学当做毕生的事业来追求和经营,积极为学生创适愉快、高效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扫除地理学习障碍、提高地理教学效率。莆仙戏的艺术精神强调艺人对艺术的精益求精及奉献的精神,这对地理教师及地理课堂教学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有“莆仙戏第一旦”之称的名老艺人王少媛的艺术人生给我们以启发。王老师13岁就进入仙游鲤声剧团拜师学艺,由于她勤学苦练、虚心学习、勇于探索的艺术追求,使得她的表演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被专家誉为“集莆仙戏旦角表演之大成”。如今,王老师年近知天命,但仍活跃在培养后备人才的薪传事业上。这种对艺术的敬重及精益求精的精神,令无数戏迷为之感动。地理教师不妨学习莆仙戏艺人的艺术精神,努力修炼“孺子牛的品格,园丁般的情怀,乃至春蚕、蜡烛般的奉献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精心策划我们的地理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地理教师及地理课堂教学的魅力,进而以良好的心态探究地理、学好地理,有效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