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9 09:20:21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篇1

旧危机尚未见底救市犹需努力

去年9月中旬,美国著名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人们通常以此作为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从那时起,美、欧、亚太各国纷纷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行动,短短一个月时间全球投入的救市资金已接近3万亿美元。同一时期,一向崇尚自由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为稳定经济和人心,纷纷破天荒地祭出“国有化”大旗,将一些摇摇欲坠但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金融机构收归国有。今年1月份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之后,继续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求挽救金融机构、稳定金融市场。与之相应,欧盟、日本也陆续出台了第二轮金融救助计划。

各国出台的综合救市政策对缓和自身的艰难处境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积极效果,但与此同时,与去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初时相比,眼下危机的表现形式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影响的领域也日益扩大。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 危机由投资银行向商业银行全面蔓延。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碎以及失业人口的陡然增加直接打击了美国人的消费信心,致使大量信用消费透支无力偿还、企业贷款难以回收,这些都导致商业银行运转困难。在美国政府“保大弃小”的银行救助策略影响下,花旗等大型银行获得了继续生存的保证,但中小银行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倒闭漩涡中。今年前4个月,美国倒闭的银行数目已达32家,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估计,未来一至两年将有100家左右银行倒闭。与美国相比,欧洲商业银行的命运更加不容乐观。据有关专家介绍,从1997年至2007年,美国的住房价格上涨了104%,而法国为151%,西班牙为195%,英国为202%,爱尔兰为220%。这几个欧洲国家的经济总量都小于美国,其房地产泡沫破裂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第二, 危机的中心由美国向欧元区转移。经过几个月努力,西欧国家的救市策略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东欧的新兴市场国家却正越来越深地陷入金融危机。过去几年,东欧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一个时期的表面繁荣,当时外来资本大量涌入,本地居民的信用消费猛增,本国货币大幅升值。同时,为了达到欧盟规定的入盟门槛,刚加入欧盟和正等待入盟的东欧国家都从西欧国家的商业银行借了大量贷款用于基建、环保、社保等项目,这也起到了助推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

随着金融危机的阶段性演进,西欧国家向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锐减,东欧国家建立在外来资金基础上的繁荣顿时土崩瓦解,由此导致东欧国家经济急速衰退,货币大幅贬值,企业和居民偿还西欧商业银行贷款的能力大大受挫。据穆迪公司估计,匈牙利、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国的经济目前已极为脆弱,

面临着“硬着陆”的风险。

根据穆迪公司的报告,目前东欧国家的外债总额超过了该地区2008年的GDP总和,而1.7万亿欧元的总外债中有1.5万亿欧元是从西欧商业银行借的。可以说,西欧国家的放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东欧今日之祸,而他们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与东欧国家成为拴在同一根绳子上的两只蚂蚱。已投向东欧又难以及时变现的诸多经济利益,使得西欧国家不会坐视东欧陷入绝境,但在其自身远未摆脱危机的时候,又有多大能力来解救东欧的小兄弟呢?这是一个现实难题。

第三, 危机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迅速演进。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的金融创新过度。在经济繁荣的时候,金融机构创造出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通过不断地杠杆化来谋求更多利润。由此,从化解金融危机,降低金融风险,去除创新过度带来的弊端这一角度出发,去杠杆化就成为金融机构的首选。金融去杠杆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萎缩,市场的流动性会大幅缩减,这自然会导致银行惜贷。实体经济领域的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或者贷款成本过高,都会使其再生产遭遇困难。实体经济的萎缩反过来会导致企业的贷款需求不断减少,这又将使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最终形成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之间衰退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从消费角度考虑,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消费者很难像以往那样很容易地获得消费贷款,而且考虑到自身收入的下降,消费者也会更加谨慎地使用贷款消费的方式。这样一来必然导致消费萎缩,直接打击实体经济领域中的零售业。据报道,全美最大的仓储零售商COSTCO公司,本财年第二季度公司盈利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7%,而欧洲最大的零售商家乐福2008财年的盈利则锐减了45%。

金融危机表现形式出现的以上三方面变化,使一些人对当前各国的救市效果产生了“重拳打到棉花上”的印象。也有人认为,各国投入的救市资金总量并不足以扭转危局,因此第二轮金融海啸不但不可避免,而且恐怕已箭在弦上。

对于这种观点,我们不妨先从概念上加以分析。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有从酝酿、爆发到逐渐平息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上述三方面变化中的第一和第三个,显然是去年爆发的金融海啸威力的继续。目前最乐观的观点认为金融领域的风险最早也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才会出清,保守些的观点则认为需等到明年方可出清,而以标准普尔为代表的最保守的观点则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在2013年之前可能不会结束。现在各国面临的新问题,应该说大都是去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的产物。

从救市政策的有效性角度看,在危机突发之时,各国的救市策略都不得不从最急需的角度先着手,如此必然挂一漏万,无法照顾全面,只能随机应变,在解决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任何政策手段的见效都存在着滞后性。所以,不能仅仅因为救市政策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得到市场充分和积极的反馈,就认为危机又加重了。从宏观角度综合审视,目前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虽发生了变化,但其成因和实质都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因此只算“一波未平”,尚谈不到“一波又起”。

上述三方面变化中的第二个发生在欧洲,可以说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爆发的导火索还是来自美国金融危机。同时,东欧国家的经济影响力毕竟较为有限,加之其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欧盟成员的广泛重视,因此东欧困局演变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小。综合以上分析,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第二轮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并不大。

新危机悄然潜伏求变方能化解

虽然“第二轮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不大,但国际金融领域并不乏产生新危机的可能。目前看来,最大的风险就存在于各国救市手段和策略之中。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提振经济,增强人们的信心,各国政府不断地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各国中央银行投入市场的资金越多,对投入资金加以有效控制的能力就越弱,由此势必制造出大量潜在的不良贷款。此外,当各个金融机构正大力去杠杆化的时候,各国央行凭借国家信用向市场投放大量资金的做法却等于是在扩大杠杆化。

央行不大量投入资金,就无法扭转市场流动性的颓势;央行不扩大杠杆化,就无法筹集到足量的资金来救市。这两种做法是各国央行为解燃眉之急的无奈之举,虽然眼下颇见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如果各国央行投入资金的力度不足以持续有效地扭转局势,或者在经济恢复健康之前,央行已经耗尽了元气,都会令央行和企业同时陷入绝境。企业破产尚有国家接手,而国家破产则难找下家,目前看来,面临这一风险的国家还不只是一两个。一旦出现数个国家濒临破产的情况,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必将更为复杂,金融危机的烂摊子也更加难以收拾。

另外一个产生新危机的可能,存在于美国的救市计划之中。从本质上说,这个危机的成因与上面所说的各国央行救市存在的弊端并无太多不同。但因为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力,加上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独特地位,使得对美国自身有效的救市政策反而可能招致未来出现更为严重的世界性危机。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通过采取大量发行国债和央行透支的办法来扩大市场流动性。同时,通过采取放松公允价值计价原则的方法,减少了进入交易的资产规模,使得美国政府能够比较容易地稳定资产的名义价格。此举有助于刺激资产交易的复苏,有助于市场流动性的恢复,进而使实体经济中的企业能够正常地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从化解自身金融危机的角度讲,美国政府采取的上述手段是有效的。但一旦经济开始复苏,企业的活动重新活跃起来,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美国政府大量投放的基础货币必然成倍膨胀,从而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这种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必将迅速传遍世界,美元贬值的损失最终也将由世界各国共担。如此一来,虽然金融危机表面上得到了化解,但全世界都将被接踵而来的货币危机大潮所淹没。

要避免以上两个危机的出现,单纯的技术手段已难以见效,根本的出路在于各国都要认清形势,抛弃狭隘的局部利益,真正携起手来协调彼此的政策,共同应对危机。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今年4月召开的伦敦20国集团峰会取得的共识是一个好的开端。会议正式公报中提及的增资IMF、加强国际协作,实行跨国联合监管、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等化解危机的对策都是国际经济合作方面前所未有的进步。如果这些对策能够逐一得到落实,世界金融危机的化解将会轻松得多,迅速得多,金融海啸大潮反扑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在防范因美国救市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向货币危机转型的问题上,除了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之外,最彻底的解决之道还是在于尽早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在美国的综合国力依然世界领先的情况下,它不可能主动放弃在当前国际金融秩序中的控制地位。但它也不得不承认,现有的国际金融制度已经无法有效管理全新的全球市场,不对其加以改革的话,金融市场运转中的漏洞就不能得到有效弥补,产生如今这种金融危机的温床就不能被彻底铲除。在一个金融危机频发的世界里,美国自身的利益也没有保障。

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将是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断博弈后取得暂时均衡的产物。真正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任务,必将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才能达到。而从短期来看,国际金融秩序的有效调整至少应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改变美元一家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多极化的国际货币制度;二是在国际金融组织中,切实有效地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表决权。只有实现了这两个目标,美国通过美元向世界输出通货膨胀的机制才能得到有效遏制,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也才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得到切实保证。

经济回暖显苗头仍需警惕变局

去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凭借着外汇储备丰厚、资本项目尚未开放、财政实力雄厚等优势而损失不大。虽然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冲击,但国家及时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有效地刺激了内需,使得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呈现出逆世界大势而上的喜人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30.5%,比一季度加快了1.7个百分点。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8%,增幅比3月份上升0.1 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后,上述两项数据的增幅还要更大。另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5%,比3月份上升了1.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环比回升。以上数据表明,此前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正逐步显现,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已发生好转。

内需的增长使我国一度遭遇困难的宏观经济呈回暖态势,但我们仍不可盲目乐观。

一方面,当前出现的增长势头主要还是由投资带动,消费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外贸出口也依然呈现疲态。与此同时,产能过剩的压力依旧不减,这使得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得不到可靠保证,也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有效开展。

另一方面,虽然世界金融危机的阶段性演变对我国没有明显的直接影响,但潜在的世界货币危机一旦爆发,我国必将不可避免地被牵涉其中,如不未雨绸缪,经济增长将会极大受挫。

篇2

1国际金融危机概述

金融危机是指发生在金融领域的危机即在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中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的、严重的动荡或混乱,反应为全部或者一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内急剧、快速且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一般包括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和股市危机等。另外,由于金融资产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因此金融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可以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金融产品、市场和机构等。而国际金融危机则是指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从而造成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

近两百年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而伴随而来的是不断发生的金融危机,仅仅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就有几十次之多,包括欧洲债务事件、占领华尔街事件等,这些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无一不对国际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金融危机虽然在各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但在某些方面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似性,通过对这些相似性的探究使我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对我国的巨大影响。

2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

2.1急剧下跌的股市

2.2严重外逃的资本

2.3银行的正常信用关系被破坏,并伴随着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

2.4货币不断贬值并伴随货币通胀

3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

3.1大量的金融衍生品掩盖了风险

美国存在大批的放贷机构,这些放贷机构把大量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并在各大市场上进行售卖,从而吸引了大批的投资机构进行购买,而投资机构运用其所具有的金融工程技术将所购买的大量证券进行重新的分割、组合并包装,使之成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然后采取各种途径将其出售给保险公司等。各种投机的行为在创新旗号的掩护下不断涌现,逐渐使金融脱离了现实的经济状况。这种虚假的经济日渐庞大,当这些被不断包装的金融新产品的源头即次级住房贷款出现问题时,这个虚假的经济瞬间漏洞百出,从而造成金融危机。

3.2金融自由化政策的采取以及货币政策的不当运用

自上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美国不断放松金融管制的情况下加入到了金融衍生品业务中。长期的低利率政策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不当的加息政策更进一步推动力次贷危机的产生。美国在经济泡沫破灭后,为了刺激经济的快速增长,连续13次进行降息,这种降息带来的低利率以及充裕的银行信贷使美国的房地产以及其他资产的价格逐渐上涨,进而促进了次级贷款的蓬勃发展。为了抑制这种通货膨胀现象,美国采取17次加息,导致房地产价格急剧下降,交易量迅速下滑,次贷危机由此爆发。

3.3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

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为国际金融危机营造了很好的成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危机不断隐藏并最终爆发。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断在全球发行国债、美元、股票以及金融衍生品,同时连续在世界各地购入自然资源、劳动资源、资本资源等,美国进行货币生产,其它国家进行产品生产。各国的外汇储备不断累积,为了这些资产的安全以及保值,这些国家选择购买美国国债,从而使资金又回到了美国。美国的特殊地位及其资本市场价值传导支撑了美国的赤子政策和高消费政策,这导致这些政策严重超过了美国自身经济的承受能力,从而使金融危机的发生成为必然。

3.4多重环节的利益链条断裂

由于金融产品的创新而形成了由各类机构以及个人所组成的十分复杂的利益链条,随着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利益链条不断拉长,利益链条中的借贷关系变得十分复杂甚至无法分辨,因而各个层面的责任方面的约束变得十分宽松,利益链条中的个体在约束力极小的情况下开始不断夸大自身的利益,链条中的个体的行为也随之开始不断差异化。

4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4.1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缓慢并且失业率急剧上升

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宏观影响表明金融危机的爆发会使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更多的困难且遭受巨大的损失。国际经融危機爆发后由于国外众多企业发展困难甚至倒闭,从而使我国的经济面临严峻考验。首先是外贸出口订单减少;其次是部分已经出口货物被对方退回或对方因企业倒闭而无法支付货款,这些现象的产生使我国绝大部分出口贸易型企业面临异常困难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被迫倒闭,使我国经济发展变得缓慢。

4.2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

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产生后会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贬值政策,这便给我国带来了极大的汇率风险。近年来,我国因为改革开放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金融不断货币开放,进而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国作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大国,外汇储备绝大部分以美元计价,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冲击,一方面,美国会以美元贬值政策来使自己的产品在出口贸易中更有优势,这一行为使我国大批量的外汇储备资产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的政策促使汇率在短期内大幅度的波动,这使许多以美元计价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的汇率风险,并可能在外汇兑换中给自己造成巨大的兑换损失。

4.3国际金融危机将使我国产品出口面临障碍

世界经济中一直都存在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本身并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他与本国的贸易政策密切相关。美国虽然一直提倡自由贸易,但当其利益受损时,美国将违反自由贸易的规则并以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为由进行贸易保护。我国的外向型经济体制不断受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害。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贸易摩擦变得频繁,致使美国以各种名义甚至采取明文政策只购买美国本国货物排斥他国货物,这將对我国服装以及玩具鞋类,纺织品和食品机电产品等出口产品制造障碍。

5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5.1正确认知金融创新的具体作用

出现在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上的新的方法以及理论等新生事物即为金融创新。一方面金融创新的分散和对冲对金融风险的发生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战后世界金融业也在他的促进下出现了大繁荣,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一样,金融监管的不断放松使他加速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如今正处在金融改革的起步阶段,因此我过金融改革必须经过金融制度的创新,要想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强大,我们必须不断汲取国外的金融发展经验,并合理融入我国的金融市场实情中,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具体情况进行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现状的金融创新。同时,在进行金融创新时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考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我国金融产品的过度衍生或金融产品过于复杂。我过国只有在金融监管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才能促使金融创新技术的合理利用,并使我国一定程度上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

5.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理采用

采取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之前认真分析国内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采取符合外国的合理的政策。同时加强对宏观经济,特别是资产价格市场的监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采取了不恰当的货币政策以及由此引起的剧烈推高的房地产价格泡沫。因此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必须更加严格得监管金融市场,根据国情建立覆盖全国的符合我国经济现状的健全的金融信用评价体系,并且结合国情适时地采用温和财政核实货币政策对我国对金融市场进行严密调控,进而避免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这一举措对于稳定我国经济发展不出现大的经济波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5.3在面对机遇时积极寻找战略投资机会

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必定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面对这些冲击,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世界经济形势进行认真仔细分析。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的损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金融危机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部分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行这些海外并购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扩大规模,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海外管理经验以及先进技术。

参考文献:

[1]冯晓宁.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J].经验管理者,2009

[2]张晓欢,李海燕.国际金融危机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北方经济,2009

篇3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跃,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发达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发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手段受到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波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如果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应(chainreaction)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如果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波及效应。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荡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如果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长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管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计划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允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允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如果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中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安全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安全度。经济安全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发达国家拉平,有在管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发达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准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简单对比。发达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若干历程。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基础和市场规范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准备,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准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发展。

参考资料:

篇4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

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二、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篇5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

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转贴于

二、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篇6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三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是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标志着次贷危机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波,导致全球闹股灾。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的坏账是4600亿美元,由于美国把坏账证券化,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现在扩展到全球,波及到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估计最终损失要达到1.2万亿美元,其损失和危害正在逐步显露。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预计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将持续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终见底。美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跟着“感冒”,这就是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传感效应。

一、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那么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呢?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发展转变。

宏观调控力度不当、房地产市场失衡、金融机构推波助澜等问题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风波的重要原因。

我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到现在为止美国经济还没有衰退,只是下调,这次下调绝不是短期就可以过去的这对我们的出口影响就很重大,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中国的第二个影响是相关银行的损失。从媒体公布的有关资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关年报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银行购买了美国的“两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债券;第三个影响则是潜在的危险,因为我们持有的国际外汇储备对外公布的数字是18000多亿,其中美国国债大概5、6千亿的样子,而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们持有的美国债券实际上应该还是有一些影响的;第四个影响则是由于国外资金流出导致的股市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加剧。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资银行、老牌银行、大的投资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机构。尤其是像刚刚破产的雷曼兄弟已经有158年的历史。而全美500家银行中,到现在已经有117家面临破产。

二、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采取的策略

篇7

笔者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独特的判断,2011年风险将面临爆发危机与局面失控的可能,对此不能掉以轻心。根据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态势,笔者预计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前景将充满风险压力,甚至有新金融危机的可能,但是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冲击力度将与当前的金融危机截然不同。

危机爆发点可能在欧洲

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缓解并不意味全球已经度过危机,恰恰是真正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发生,未来将会有真实的金融危机爆发,其爆发点将发生在欧洲,而不是现在的美国。理由在于三点:

理由一:欧元价格泡沫在积聚。一方面是市场价格因素,另一方面是货币制度因素。价格因素在于美元贬值带来其他货币,尤其是欧元货币升值明显,欧元实际价值超标已经十分严重,因此市场可以看到的事实是欧元区经济在走下坡路,但欧元价格在走上行路,价格泡沫因素必然导致危机因价格破裂的危机。制度因素在于欧元合作至今一直没有财政政策的合力,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更没有模式,更缺少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合理处置,进而欧元问题集中在制度上更多,欧元缺少有效的执行力,主要原因就是欧元区没有有效的制度约束和制度保障。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处置停留在数字和资金层面,并没有制度和结构的修补或改进。

理由二:欧元区国家向心力不足。目前欧元区国家的向心力明显不足,尤其是主要成员国的民众60%以上不愿意持有欧元的态度,这将使欧元面临崩溃的风险。一方面是德国作用突出。德国经济已经明显率先优于欧元区经济复苏,尤其是德国出口增长局面,这与年内的日元升值具有关联,是美元一箭双雕的重要对策。实际上日元升值是在帮德国摆脱经济僵局,给予德国出口竞争力,从而推进德国出口大国地位恢复。而此时国际舆论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日趋高涨,这些表面现象和组合因素表明的美元战略已经十分清楚,即美国和日本货币合谋帮助德国,最终是推进全球化和打击区域化,美元和美国舆论合力打击人民币出口竞争力,扶持德国恢复出口大国地位,既可以提携德国摆脱欧元区,又可以制衡我国竞争力。可以说美国是一箭双雕的多元化战略组合。当前欧元区的合作态势十分严重,3年多新型金融危机使得英国彻底不加入欧元区,德国出现退出欧元区的意识,以及更多欧元区国家意见对立和矛盾分歧扩大。去年至今的冰岛、希腊以及爱尔兰问题的接二连三,并非是简单的欧洲和欧元区独特问题所在,而是一种规划性和针对性很强的市场进程,目标则是摧垮欧元。

理由三:时间已经临近危机的边缘。虽然至今美联储一直在量化宽松舆论中调整,但是美元利率的快速反转,甚至快速上升将难以抵挡,甚至将会快速呈现和超出预期,高利率时代的快速来临必将导致金融市场措手不及,欧元更加难以驾驭,失控风险将导致欧元金融危机爆发。另一个时间点是欧洲自身原因。欧元区面对问题的政策协调将由僵局变为僵持,最终可能适得其反,所有国家将不得已开动各自印钞机发行原来的货币,进而导致欧元消失和崩溃的时间临近,双币并行的欧元区将必然导致欧元瓦解。

国际金融市场将呈新趋势

未来2011年的焦点在欧洲,而非北美。但是美元主线依然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风向标。所有市场价格指标的参数在于美元汇率走向。综合分析预期,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将呈现新趋势。

趋势一:外汇市场美元贬值继续扩大。2011年国际金融市场继续以美元主线调整为风向标,美元整体政策将会继续以贬值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美元贬值将会是全球汇率基点和价格基础调整的关键指标。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将会出现90点高位和70点低位的巨大反差走势,美元将会分阶段有周期的升值或贬值,快速和灵活是美元走向的焦点,美元贬值周期和速度将长而快,美元升值阶段将短期或暂时性灵活调节。预计美元兑欧元汇率区间将在1.15-1.5美元之间,甚至有1.6美元的可能,这种价格并非是欧元有投资魅力,相反未来市场将积淀和累积欧元崩溃的速度与程度。我国人民币将面临两难趋势,人民币贬值可能将明显,价格水平的双向走势和弹性将扩大,汇率区间在6.5-7.2元之间。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世界时,我国国有企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内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中,缺乏对于各类风险的有效预测和监控,导致我国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难以及时进行财务策略的调整,难以抵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一、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

1.融资担保难,资金紧缺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常用的银行贷款的模式也因金融机构银根紧缩变得难以为继,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市场波动下,国有企业融资困境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国有企业信用等级较低,不具有规模优势,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大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战略,融资渠道开拓困难。

2.管理模式僵化,资金控制力量薄弱

国有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内部职责不分,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管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不良现象,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的发生而有所缓解。现金闲置、资金流失或者严重负债致使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现金流的中断,财务危机爆发而使企业倒闭。另外,大多数国有企业在投资上过分依赖贷款,企业为了尽快回收资金,迫求短期投资目标,对投资可行性研究和长远筹划不足,进而盲目投资,造成资金的流失和企业效益的降低,形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恶性循环。

3.新形势引入新困境

国有企业处于日渐规范的市场竞争中,同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越来越紧密,参与国际贸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此,受到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当前的金融危机形式给我国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萧条,商品流通和市场需求减少,消费萎缩,企业业务和利润下滑;国有企业面临着金融风暴后的管理危机和资金运营危机,企业的管理变革,企业运营成本、管理成本急剧上升,而企业效益却在不断下滑,这种内部危机在外部危机的冲击下将被激活,并把企业拖入内外交困的境地,给自身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二、构建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生存和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首要目标,而要想实现健康成长和持续经营,在整体战略部署下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显得至关重要。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应看到成长和变革的契机,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对企业外部和内部资源重新整合利用,调整整体战略布局和财务战略规划。

1.树立“全员财务”的观念

企业领导重视财务的着眼点是决策、组织和协调,决策主要是宏观方面、战略方面的。在协调上既要关注协调企业与投资人、债权人、国家、银行、社会监督部门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还要关注协调企业内财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企业领导改善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应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具有良好素质的财务人员;制定与完善先进、严格的财务制度、科学可行的考核与奖惩办法;明确企业的管理方针、财务政策。

2.加强财务战略的创新,解决融资困境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创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对财务管理要素所作的重新选择。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僵化,阻碍了企业的迅速发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推动国有企业的全局管理创新模式。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必须结合自身的生命周期特点,利用市场机会,把握经济动态,争取在财务治理、财务制度、财务控制、风险防范等方式上进行创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融资模式的创新。一方面,通过对自身企业内部信用政策的制定、信用治理、信用信息渠道的拓展等提升自身信用等级,向外部投资者、客户等相关利益者提供企业信用状况的信息,有效缓解与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并与银行、投资商之间培养良好的财务关系和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技术创新积极创新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市场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为国有企业的信用状况提供内部或外部的保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用风险,进而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缓解国有企业的融资困境。

3.生产经营管理以预算为中心

企业要建立全面预算制度,包括财务预算(即成本,费用资金,盈亏及货币收支预算)、营业预算(即生产销售,采购,人工费预算等)和专门决策预算(如技改,购置固定资产等),并使全面预算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保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4.成本管理以环节控制为中心

环节控制是根据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提出来的。具体地说,成本管理必须按照这样的秩序分别进行控制,才是全员、全面、全过程且有效的成本管理,即设计成本的控制――采购成本的控制――生产成本的控制(即在制定合理的单位消耗定额前提下,应将指标分解到班组或个人,实行二级和三级核算制,把责任会计与成本会计相结合进行核算,以保证有序且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三、结语

国有企业应正确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中看到危机所潜藏的新的出路和机遇,积极探索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和财务战略的新路径,明确自身财务战略定位,变革僵化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和资源,突破外部环境束缚,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B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加大了国内服装业的压力,买方市场的形成使服装业竞争加剧,市场经济环境给予境内外品牌同等的竞争机遇,国内品牌面对着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服装市场虽发展迅速,但仍处于低水平竞争,缺乏自主品牌,科技、文化含量高的服装市场仍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我国服装业只有走出低水平、价格战的困境,才能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这已成为我国服装参与国际化经营的关键。而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优于竞争对手。

本文根据“6+1”的产业链理论,把我国服装业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部分,通过对ZARA成功商业模式的分析,为提高中国服装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开拓市场能力提供理论分析。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政府相继出台力度空前的刺激计划,全球主要经济体2012年以来都实现了经济正增长,全球贸易和投资活跃度有所上升,世界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从国际经济环境看,虽然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基础不稳固、动力不足,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产业格局正经历自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变化:一些重要产业的关键领域面临技术突破和结构升级;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深刻的影响,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面临着新一轮的世界范围内的配置和重组。世界产业格局新一轮调整使中国产业发展更具紧迫性,对中国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抢占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的制高点带来重大机遇,也提出严峻挑战。

二、中国服装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但我国服装产业整体发展很不平衡。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和上海等东南沿海省份和城市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中西部地区的服装产业则非常落后。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不断加强,但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品牌,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总体来说,盈利能力过低,缺乏规模经济效应。

虽然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成绩显著,但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中国服装业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由于中国服装产业发展的历史原因,产业结构不清晰,生产加工型企业和营销型企业的社会分工不够明确,目前还很难形成比较稳定的产业链结构。中国的服装消费还没有进入到成熟的品牌消费阶段,目前只处于初级时尚消费阶段,中国的服装市场仍处于从时尚型消费向品牌型消费的过渡期。从服装企业的角度来看,品牌推广也欠成熟,很少有企业能推出被受众普遍接受的品牌文化、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等,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服装市场处在品牌的导入期。

近几年, 我国服装业发展重数量, 轻质量,低档产品产量过大, 积压现象十分严重, 一方面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不佳,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 但我国服装业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较强的产品品控意识、较高的成本控制能力和稳定的上游产业链资源,具备一定设计研发能力、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原料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等。

三、产业链的涵义及“6+1”理论研究现状

产业链包含企业链接和产业链接两个层次。产业链既包含各参与企业的衔接,又强调各参与企业所在行业之间的衔接,是以上两个层次的总和。企业关联层面的产业链离不开特定企业所在产业的发展约束,产业关联层面的产业链体现在单个企业关联层面产业链的运作,是单个企业层面产业链合力作用的结果。

从研究逻辑看,产业链包含产品链、价值链和知识链三个层次。产品链是产业链的产品表现形式,是初级的产业链形态;价值链是产业链的价值表现形式,是高一级的产业链形态;知识链是产业链的知识表现形式,是最高级的产业链形态。三种形态的产业链形式上并存,互为载体。

“6+1”理论是指美国把价值最低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制造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环节(即“6”)都掌控在美国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难免沦落到价值链的最低端。

四、ZARA模式分析

ZARA是西班牙著名品牌,世界四大时装连锁机构之一,是Inditex集团下的品牌。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服装零售商,在全球52个国家拥有2000多家分店。旗下拥有ZARA、Pull and Bear、Massimo Dutti等9个服装品牌,ZARA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被认为是欧洲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ZARA的营销模式非常独特,采取了快速、敏捷、多品类、小规模和大终端的竞争战略。

至关重要的环节是ZARA的灵敏供应链系统,其大大提高了ZARA的前导时间(前导时间是指从设计到把成衣摆在柜台上出售的时间)。中国服装业一般为6~9个月,国际名牌一般为120天,而ZARA最短只有7天,一般为12天。一些国际服装品牌巨头却无法重复ZARA的成功,原因在于ZARA一年中大约推出12000种时装,而每一款时装的生产量不大。即使是畅销款式,ZARA也只供应有限的数量,常常在一家专卖店中一个款式只有两件,卖完了也不补货。一如邮票的限量发行提升了集邮品的价值,ZARA通过这种“制造短缺”的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追随者。“多款式、小批量”使ZARA形成了独特的经营优势。

ZARA提出为顾客提供“买得起的流行时装”,持续开发新款而控制生产量,从而门店存货水平不高,为此,ZARA协调所有门店的补货节拍;在全球调配系统下,执行周期性的补货,在各门店之间调配产品,减少了库存。

ZARA要求各专卖店每天必须定时把销售情况发回总部,并且每周要根据当前库存和近两周内的销售预期向总部发两次补货申请。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是对专卖店管理人员的重点考核内容。总部收到各专卖店的销售、库存和订单等消息后,综合分析各种产品是畅销还是滞销,如果滞销则取消原定生产计划。由于在当季销售前ZARA只生产下个季度出货量的15%左右,这样在一个销售季节结束后最多只有不超过18%的服装不太符合消费者口味,而行业平均水平约为35%。可以说,Zara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拥有高效的协同供应链运作体系。

五、整合我国服装业产业链的对策建议

产业链高效整合是现代成本控制的新思维,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在运费和劳动力上节约成本的思想,而是从高效出发,加快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成为市场快速反应者;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整条产业链的产品设计、仓储运输、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从而在适应市场和与消费者互动上取得主动和领先,达到高效整合的目的。

1.认清服装行业本质和产品定位

服装行业本质就是前导时间越短越成功。为了完成缩短前导时间的目的,企业要高度整合自身的产业链,一切以快为目标。

2.培养市场化的设计师

市场化设计师即职业设计师。近年来, 国内众多时装设计师纷纷投身于产业开发, 加盟企业, 创立品牌, 并成立了设计公司、工作室等,为服装企业创立品牌和服装产业升级适应消费结构变化提供了人才资源。要将我国服装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应创造条件加强设计师与纺织企业、服装企业的交流与沟通, 使设计师的创作设计与企业的工艺生产水平相互配合;重视扶植和推介优秀的设计师, 不断向广大消费者传播设计师的作品, 让设计师来引导人们的消费和服装流行趋势;给设计师创造考察、学习的机会, 开阔他们的视野, 提高其素质, 使中国服装设计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3.完善原料采购机制

做好原料采购工作,加强预测性并提高购买数量的精确性。一方面,服装的布料、材质、搭配对于时尚潮流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款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千差万别,但面料的流行周期要远长于设计的款式。因此,对面料精准的预测,可以保证服装产品的时尚元素。另一方面,对一个服装零售商来讲,强调面料预测是一种预防风险的有效手段,因为布料(原材料)失误带来的损失要比已经制作完工的服装小得多。同样的布料还可以做成不同款式的衣服,既减少了服装企业公的潜在损失,又降低了产品的平均成本。

4.转变观念,拓宽信息渠道

我国服装业应该充分认识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观念已经不再适应服装业的发展。应提高企业接收信息的灵敏度,清楚地认识到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就是效益。 同时要与国际接轨,改善信息获取环境和渠道,快速掌握千变万化的市场信息和供求关系波动。我国服装企业还要积极适应现代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需求,通过开展BtoB、BtoC 等模式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5.实施品牌建设和保护战略

实施品牌建设战略是提升我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能加快服装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 还能解决我国服装产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将提高服装品牌影响力上升到战略高度,严把质量关,打造出真正的国际化品牌。

同时还应注重品牌保护。服装企业不仅要重生产、销售环节,进入国际市场时还要重视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防止国内品牌被国外企业恶意抢注。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

[参考文献]

[1]王秋石.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的机遇[J].当代财经.2009(12).

[2]朱乃新.“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趋势与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1).

[3]弗雷德·伯格斯坦.后危机时期的中国和世界经济[J].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参考.2010(3).

[4]于慧君.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国际竞争力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09(10).

篇10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宏观审慎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宏观审慎监管是以制度和措施防控系统性风险,其概念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实践。如何识别和度量系统性风险,如何防止风险在不同地域、国家、市场和机构之间传递?如何实现各类宏观审慎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如何在各国监管当局之间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这些都是实在的问题。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趋势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鉴于对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重要性的共识,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都在着力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要内容的金融监管改革。巴塞尔委员会在最新的《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为解决本轮危机暴露出的市场失灵,巴塞尔委员会正在对全球监管体系进行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强化单个银行或微观审慎监管,有助于提高单个银行机构应对压力的稳健性,而且还包括宏观审慎监管,解决系统性风险,包括跨市场的风险积累以及风险随时间变化引起亲经济周期问题。”

美国、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出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改变以往仅从微观层面关注个体金融机构风险的做法。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强调了对大型金融集团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提议将系统性风险监管职责赋予美联储,对那些一旦倒闭便可能构成系统性风险、给整个经济造成损害的大型金融机构及其附属机构进行监管。英国提出建立宏观审慎分析框架,并在监管方式上从关注微观层面向关注整个金融体系和系统性风险管理转变。

总体来看,作为当前推动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主要从两个纬度上展开。一是跨行业跨机构纬度,即要考虑不同机构间相互影响导致的系统性风险,通过加强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监管、改进对交易对手的风险计量和控制等来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二是跨时间维度,即要重视金融体系的内在风险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防范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就政策方向而言,就是要进行逆风向调节,即在经济衰退、银行资产收缩的阶段降低拨备和资本要求,以缓解信贷紧缩、平滑经济波动;在经济快速增长、银行资产扩张过快的阶段增加拨备和资本要求,以加强风险防范,提高金融持续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

二、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中国实践

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包括逆周期资本管制在内的宏观审慎问题在中国有不同含义。在市场主导条件下,繁荣时期增加资本金要求,就像给经济安装了限速器,可以防止过度扩张和通胀。但在政府主导经济的条件下,有没有这种装置不是本质,更起作用的是政府的号召。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关注金融机构倒闭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在中国,金融机构倒闭不是现实的风险。具有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太大而不倒”或者“太关联而不倒”,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也未能例外。而在中国,不但有“大而不倒”,也有“小而不倒”,还有“少而不倒”;没有人相信政府会任凭经营失败的银行倒闭而坐视不管。就是那些完全私有的银行,包括农信社在内,也不会轻易倒闭。这种信念早已深入人心,没有人担心会发生大规模存款挤兑或者银行倒闭。

但金融机构不倒闭不等于没有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里,用于挽救各类失败的金融机构而付出的代价,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如此说来,不能以金融机构是否倒闭来判断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当前主要表现在快速膨胀的资产泡沫,包括高得离谱的房地产价格,其根源是政策风险。政府作为金融与非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者、金融政策的制定者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是关联交易和系统性风险的重大来源,这是在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必须面对的问题。

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建立宏观审慎框架,需要有效的执行机构。而中国目前还面临着改革金融监管制度的艰巨任务。自从2003年实现金融分业监管格局以来,银行、保险、证券三家监管当局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不能说实现了有效的监管。

中国虽然在法律上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但实际上混业经营已经达到相当大的程度。不仅银行、保险、证券之间互相渗透,而且由产业集团主导的混合型金融集团已经越来越活跃。法律归法律。差不多每家大银行都开办了投资银行业务,直接办起了全功能银行。相比之下,中国还远远没有与之适应的金融集团监管体系。三家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监管当局与中央银行和其他宏观审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仍然限于表面化和形式主义,缺乏实际效果。2003年以后三家监管当局之间的季度联席会议,仅仅开过几次,并且没有货币当局的参与。

随着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中国面临的压力会加大。中国除了继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构建宏观审慎功能,没有其他选择。简单地把金融监管当局合并组建综合的监管机构,在导致高昂的行政成本的同时,不会达到目的。并且在实际操作上,把已经分开的监管当局再合并到一起,难度要远远大于当初的分拆。目前最现实也是最紧迫的任务,是在现有的框架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水平的金融委员会,专司宏观审慎监管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功能。这样的一个委员会,既可以把国务院从繁重的协调任务中解脱出来,又可以让行业监管当局专心致志地改善微观审慎监管,还可以超越目前监管当局之间以及与中央银行之间协调与信息共享的障碍,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地分析、监控所有可能导致体系性风险的机构、产品、工具、市场和交易行为。金融委员会的职能,还应该包括开发和建立宏观审慎的工具、标准、指标,并且对改善微观审慎提出建设性意见和要求。

篇11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089-02

一、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直接表现就是金融泡沫的破裂后表现出来的某些行业严重过剩某些行业严重不足的经济不平衡的危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相伴而生的,金融危机是经济危机的最直接和外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经济危机则是金融危机的一种后果和本质所在。

(一)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过度投机

高额的利润诱发过度投机行为。我们从一些数据来看一下金融业和地产业的高利润状况。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美国房价2004年平均涨幅为11%,2005年平均涨幅为13%,美国2000―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其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利率回报水平;在国内金融界,2007年11位金融高管年薪过千万;200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名中,涉足地产的达到6位,前4名均涉足地产。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金融业和地产业的利润程度,如此高额的利润岂能不诱发资本的逐利行为?其行业投机程度由此可窥见一二。经济中的某个行业如果处于利润过高的状态,根据西方经济学中“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必然会有很多资本包括投机资本流如该行业,其结果就是造成该行业的过剩和其他行业的短缺,这种局面如果维持时间过长的话,经济的不平衡状态会逐步加剧直到出现该行业因为严重过剩企业大量破产的局面,最终造成银行大量坏账,进而波及其他行业,损害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金融危机的深刻根源:信用交易失控

为什么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容易成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或者说,为什么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更容易产生投机呢?投机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杠杆交易成了投机者最好的工具。正是因为在金融和地产领域广泛存在着杠杆交易,才使得这两个行业成为投机活动的重灾区。

我们知道,在实体经济中,交易1美元,就需要实实在在掏出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投机即使存在,也很难掀起大风大浪,但是,在很多的金融活动的杠杆交易中,投资10美元的东西实际出资只需要不到1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暴利是很容易出现的,杠杆越高,投机活动就越密集,最终,疯狂投机打破了原有的经济平衡状态,当资本获利撤出或市场出现严重过剩后,问题或危机也就随之而来。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深远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已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及金融的影响在不断加深,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扩散,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欧美主要经济体进入经济下行周期,全球性经济衰退风险明显增大,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受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从2008年9月份开始,我国经济下滑的风险也在增大,甚至比预想的还要严重。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GDP增速自去年以来已连续5个季度出现回落。2008年我国GDP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2003年9月以来首次跌破10%。10月份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为94.7,比上月回落10.6点。而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企业调查问卷显示,反映海外需求的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回落,已跌至2005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反映国内需求的国内订单指数较上个季度下降3.7个百分点。同时,作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反映企业活跃度的10月末M1(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跌至9%以下,为近年来最低。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都开始减速,投资、消费、出口的实际增幅都已经降到个位数,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

三、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一)抑制人为垄断,维护经济的平衡

经济中的垄断行为是高利润的源泉。作为政府来讲,防范经济运行中出现垄断行为是防止经济出现不平衡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在经济中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防止经济出现垄断行为。同时还应该立法防止经济中可能出现的串通合谋囤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引发的人为垄断行为。一旦经济中某环节出现垄断行为,要么效率低下遭人诟病,要么就是借助垄断地位疯狂攫取,而且由于其处于垄断地位,在危机来临时缺乏必要的缓冲,极容易诱发连锁反应,对经济产生强烈的破坏。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该行业有更多的竞争者,至少可以给经济提供足够的缓冲,避免或延缓危机的发生。

(二)控制信用交易、监管信用交易

1.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发放。无论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此次金融危机,均含有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因素,这其中,按揭贷款的发放是诱发房地产行业过度发展的重要因素。银行为了追求利润,先是放贷给放贷给生产者,当消费不畅时,又放贷给消费者。银行按揭贷款的发放对于刺生产激消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人为放大了房地产的生产和消费。这种做法最终为经济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促使某一能够获得资本的行业过度发展,另一方面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自买自卖,假交易套取银行资金的窗口,通过过这个窗口,投机者几乎轻而易举把风险转嫁给银行自身,这和借钱给赌徒几乎没有区别。

2.认真监管期货交易及其资金来源。期货交易是投机交易的重灾区,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甚至是大型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巨额亏损的例子。中航油、中信泰富、东航和国航等企业在期货交易领域均出现过巨额亏损,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抑制企业的投机冲动监管企业投机行为也是维护经济稳定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应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防范企业投机冲动,尤其是借贷资金或挪用资金进行投机的冲动,切实保护企业运行的安全。

(三)建立危机应对机制

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通常的拯救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减税、政府出资救市等,这些做法很容易遭到用全体纳税人贴补少数投资者的非议,而且是以牺牲政府其他方面支出或者扩大财政赤字为代价,提高了纳税人负担,降低了政府的信用,影响了其行动能力,严重的甚至会拖垮政府,冰岛政府破产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本文认为,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做法,建立一套应对危机的长效机制。具体设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