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09:20: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初中物理的学习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每接一届新生,教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差的原因有很多,有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学习心理、智商等因素,也有教师素质、教法不佳等原因.但就学生方面来说,待进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很强,求知欲极低的特点,他们大致可分为“高能待进生 ”、“智商待进生”、“偏科待进生”三类.
高能待进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智商高、反应能力、接受能力强,但学习成绩暂时较差者.这类待进生以男生居多,特点是好动、贪玩,在学习上投入时间少.智商待进生则相反,他们的学习成绩差是由于接受能力弱,学习效率低,但真正属智商待进生者为数极少.偏科待进生是指那些对物理不感兴趣而学不进去,甚至放弃学习者,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较普遍的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二、 对症下药是方法
1.对于高能待进生,应采用“聚焦法”.这类学生脑子灵,反应快,稍微懂了就不愿听,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好胜心强、爱动、贪玩、粗心,教师只要想方法把他们的精力“会聚”到学习这个焦点上即可摘掉待进生的帽子.一般采用两种方法:
(1)吸收他们参加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经常组织他们开展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小论文等第二课堂活动,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2)开展物理竞赛,促使他们多看书、多练习、多动脑、多动手,把他们的心思集中到学习物理、钻研物理上来.
2.偏科待进生中物理科以女生最多,她们爱面子,羞于发问,学习上死记硬背,灵活运用的能力差.可通过观察和谈心,促使她们改进学习方法,并让她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类待进生的转化主要采用下列三种方法:
(1)对上课害怕回答问题、思想包袱重的,尽量提些简单的问题让她们回答,使她们轻装上阵,加上老师的肯定、信任、赞许,从而增强她们的信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根据女生做事细心、认真的特点,让她们在预先培训后,登台做演示实验,使她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3)让她们担任物理小组长或物理科代表,利用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驱使她们非学好物理不可.
3.智商待进生大都自卑心理沉重,弄不好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一般采取感情倾斜的方法.具体做到:
(1)思想上不歧视待进生,更多地关心、体贴这些学习上的“贫困”者.
(2)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每次谈心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笑脸走进课堂,以减少待进生的心理压力.提问和练习时让待进生上来,以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做对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
(4)作业“高标准”.对待进生的作业要求和优等生同样严格,批阅更为认真仔细,错了让他们当面纠正.
三、巩固提高是关键
待进生一次、两次考出好成绩是容易做到,要他们不断进步,甩掉待进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的待进生出现,这是难点,也是解决待进生的关键所在.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每一章开始,对学生进行有关知识在科学技术领域内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的教育.课堂上尽量举适合本地实际或贴近日常生活的事例,以拉近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授课内容适当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这种教育要“化整为零”,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切忌脱离物理教学和学习实际,机械地灌输.
2.重视实验教学.做好演示实验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科吸引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法宝.
3.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是学生感到“神秘”的地方,也是学生非常向往的场所.只要学生有要求并说得出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就让他们进实验室,待进生、女生可以优先.必要时还借给物理仪器,提供实验器材,并请实验员帮忙,以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经常进行“无差错”作业训练和“满分测试”.学生作业做错了,我不急切打“×”而是帮助他们检查原因,分析问题,弄懂了当面纠正,做对了再打“√”;考卷上有差错让他们再修改,再错再改,直到全对打上100分.这样就消除了学生害怕考试的心理,收到了检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的考核目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重新思考,更新观念采取有效策略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实现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目前初中物理面临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目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采用了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如:课的引入(前言)由老师直接讲述,让学生板书有关概念、公式、规律,即使使用实验引入新课,其目的只是为了引入下面的教学话题。对于本该学生探讨的实验,改成了演示实验,直接告诉学生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得到的结论是什么。习题教学中注重讲解习题的数量,让学生照搬照抄公式,教学生套用解题模式等,完全按照老师的教学设计,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井然有序地结束一节课,老师唱的仍是主角。这样的课,从一开始就死气沉沉,缺乏生气,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才是主角;忽视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和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信息的提取、分析,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忽视了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现在中学生数理化成绩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数学化学成绩出色的同学,不一定能学好物理,但物理成绩优秀的,数学化学的成绩一般都比较出色,这种现象仿佛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物理一定很难学,尤其对刚接触物理学科初二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当学生怀着这种畏惧心理去学习物理往往是事半功倍,同时也对教师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有效教学行为的概念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必须用一种易于学生认知的方法,也就是适合于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方式明释学生所学内容,若所采用的方法不易被学生认知那就得不到原定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预期成果的最大达成度,即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最大化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是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但没有多少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既是一种技术或策略,也是一种观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分析什么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通过怎样的改进会使教学效果提高,从而得出实施有效教学的一般性策略。
1.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物理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提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物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树立全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
2.1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有爱的课堂教学是民主的,师生是平等的,生生是平等的,关系是和谐的,学习气氛是轻松而愉快的。教师用学生喜爱的方式上课,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效果甚佳。
2.2 激发学习兴趣。当学生对某事物具有兴趣时,这种兴趣就会驱使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能力也更强。所以,物理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学生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物理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物理。
3.革新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实效性。
3.1 精新导入新课
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它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使学生离开正在从事的活动,全身心转移到课堂上来。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3.1.1 采用实验导入。用实验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物理思维和物理方法的训练。实验导入法中有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演示实验。
3.1.2 运用直观导入。用实物、模型、教具等让学生亲临其景地感知物理的应用成果,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原理。多媒体是形声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展示物理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感知和探究物理。
3.1.3 运用故事导入。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
3.2 重视实验教学。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3.2.1 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生的实验、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究过程中有创新地解决问题,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的观察等一系列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地点拨、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独立完成。
总之,课堂教学追求有效性,讲求生成性。学生的发展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平等、合作的学习环境中,以成功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才能取得其有效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本身的青春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和知识层次不足等原因,对于枯燥抽象的物理有心理惧怕感,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需要不断的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幽默的教学语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相比文科老师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物理老师的物理语言由于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感觉枯燥难懂。所以,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传播严谨的深奥物理知识,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幽默的教学语言适当的运用到教学的各个阶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新课导入阶段,在讲到杠杆的作用的时候,阿基米德口出狂言,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这个人到底是爱吹牛还是真的呢?一句话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这样幽默通俗的语言,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与学生更好的沟通物理知识。初中学生很难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注意观察课堂的动态,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幽默的语言引起那些不在状态同学的注意,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在讲解速度的时候,讲述了一位爱超速行驶的老先生,被交警拦下,被告知时速已经达到70公里/小时,那老先生不以为然的说自己才走了10分钟,这是不可能的,交警忙解释,如果您继续这样开一个小时就达到了70公里,老先生欣然的说不会了,我再走5公里就到家了。这个幽默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哄堂大笑,也在笑声的同时明白了速度的概念和相关的计算和换算,也使得那些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回归到课堂,并在幽默的物理语言中体会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的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师只要在课堂中,注意观察学生,适度的引入幽默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悬疑的探究式教学
疑问是思考的火种,思考起源于疑问,先有了疑问才有了思考,也是思考解决了疑问,并提出新的疑问进行思考。因此,疑问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中,引入疑问的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索疑问的过程中,自主的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讲授物体沉浮时,给学生举例巨型轮船之所以能在大海上行驶,是对浮力的应用。就像这样,然后将一个玻璃球放到了量杯里,这时候学生看到玻璃球沉底了,就哈哈笑起来,然后教师说:“哦,这个不够大,不是巨型的。”之后将一个大的橡皮泥做的球放到了杯中,学生看到了它也沉到了水中,又是哄堂大笑,以为实验失败,这时候教师将橡皮泥球捞出并做成了类似船的形状,放在水中,并未下沉,接着把玻璃球也放在上面,“橡皮艇”沉了一点未沉底,这时候对学生提出为什么这么重也没有沉下去呢?是不是浮力变大了呢?沉到底部的玻璃球有没有浮力作用呢?学生在这样“谁主沉浮”的疑问中,开启了思考的闸门,在兴趣的驱动下,探究物理现象,学习物理原理,解释物理应用,实现自主积极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中,有目的的创立悬疑的探究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学生在兴趣的学习中,可以享受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成功的学习喜悦。在教学的课堂作业中,提出了将水换成酒精等其他液体会有什么变化?让学习将兴趣延续到课堂之外,在课堂外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的物理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自主学习,查取资料自行思考解决,并提出新的疑问,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目的。将于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到课堂之外,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高度的热情。
三、贴近生活的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无论是课堂里的演示实验还是实验课堂里的实验,都是可以更直观的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运用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师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选择贴近生活的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并能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中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够,但对于知识具有猎奇性,教师教学该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光的传播速度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但是对于光速度的数值,学生只有大的概念,没有快的感觉,教师给同学在课堂导入中,先将投影灯将教师做出的各种动物的手势,在不断变化着投影到墙上,考到会飞的鸽子或者汪汪叫的小狗的影子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引导学生讲出两个要好的同学被成为“形影不离”,而这些手势映出的影子才是真的“形影不离”,让学生举例出生活中的人或者汽车的影子,无论人或者汽车跑的多快,影子都能跟上,假如光跑的慢,光从头跑到脚的时候,人都已经向前跑了一段了,那光应该落下一段了,不能“形影不离”啊!这样的演示和解释,让学生对于光的速度快有了直观的感觉。学生会为自己可以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感到骄傲,而有了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对于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在物理的实验中不仅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物理现象来展示,还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来解释物理现象,例如在光的折射中,用筷子放在水中的实验,来演示光的折射,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并可以用简单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破除物理的奥秘,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结论
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才能更长久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保障高度的学习热情。所以,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对于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论述的几点浅见,希望对于现实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赵建中,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探究(J),湖南中学物理,2010年,第四期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物理水平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出现学习物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生的恐惧心理
有些学生,在七年级时成绩比较好,准备在八年级、九年级大干一场,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学习物理没有他们想得容易.当主观愿望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所遇到的学习困难没有及时解决,加上家长、老师过高的期望、学生中相互传说物理难学,恐惧心理也就随之而来.
这类学生,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确定奋斗目标,但是开始希望值不能过高,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哪怕是一丁点进步也是一种成功.在课堂上要真正体会有关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课后练习时,实在不会的先放一放,可以设想“别人可能不会”,从而先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利用课余的时间去与老师或同学交流,从中得到别人的指导与帮助,只要做到“低起点、缓上坡、步步高”,就一定能成功.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方法教育的资源,使学生对学习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渗透.物理学中的每一概念的形成,每一个规律的探索过程,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都有较为典型的各种科学思维方法,教师自己必须弄清这些思维的具体运用.
二、学生的满足心理
有些学生,仅仅掌握了部分知识或在几次甚至一次测试中获得过较好的成绩后,产生了学习还可以的满足心理,从而放松学习.
这类学生,要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即使暂时第一,也要想到“强中还有强中手”、“我只掌握了这些知识,在更难的领域中,我也许会交一张白卷”的思想,来消除一知半解的障碍心理,对试题、练习中的易错的问题,必须做到深入细致、全面剖析,做到在成绩上更上一个台阶.课外小实验简单有趣,学生都乐于参与,要鼓励学生明确原理、目的,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安全问题,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自己做,总结现象得到结论,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但教师同时也要注意实验的针对性,不要让学生看过了、做完了还不明白什么意思,不清楚实验目的和作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心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能力培养的核心,它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学生的依赖心理
在当前“升学教育”的体制下,教师的讲风过盛,有些学生习惯于老师把知识嚼烂后“喂”给他,课堂中遇到较难的题,就坐等老师来讲解或公示答案.
有这种心理的同学,在学习上应该树立“自食其力”的思想,在课堂上不仅要能学懂,还要会学,对知识不能一知半解,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课后有意识地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注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动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要使学生可以获得自己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对操作倍感亲切,注意力高度集中,观察仔细认真,快乐学习.
四、学生的厌烦心理
一、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物理这一门学科的发展蕴藏一个个艰难曲折又极其生动有趣的科学故事,面带微笑的教师走进初中物理课堂会给学生的心灵洒下一片阳光,教师用生动有趣的科学家的故事引领学生进入美轮美奂的初中物理课堂,在轻松、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学生相互协作、主动探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去发掘物理知识的优美.比如我们如雷贯耳的大科学家牛顿、居里夫人、伽里略等都是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顺利和挫折、成功和失败的斗争中,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无与伦比的贡献.再比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上小学的时候曾被劳技老师认为非常的笨,因为他制作的小板凳歪歪斜斜被老师认为是世界上做得最坏的小板凳,但爱因斯坦没有灰心、没有气馁,而是在科学的道路上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地追求,终于以“勤”补“拙”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教师通过介绍这些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深度情感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这样如沐春风的和谐情境中,物理知识就会如晨中的雨露不断润泽学生的心田,浇灌着学生的物理之花的生长.
二、教师通过物理小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物理小实验具有极其强烈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各项实验小技能的大力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来有目的地开展一些物理小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积极投入物理学习的原动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惯性的概念时,学生始终无法真正地理解,此时教师指导学生用鸡蛋来完成有关惯性的物理小实验来增加学生的理解:教师把一有机玻璃片放在盛满水的水杯上,再在有机玻璃片上放一只鸡蛋,看着玻璃片上颤巍巍的鸡蛋学生们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害怕鸡蛋从玻璃片上滚落下来被打碎,学生们好奇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到了实验台上,这时教师请一位学生用小锤快速敲击玻璃片边缘,只听见嘭的一声有机玻璃片被击飞,而鸡蛋则稳稳地落入了水杯中安然无恙,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在长舒了一口气的同时好像也恍然大悟了.教师通过设计这个物理小实验并引导学生合作完成不但帮助学生理清了惯性的概念,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物理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传统教学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灌输,学生辛辛苦苦的记着笔记忙得焦头烂额,偶有提问点缀其中也成为了少部分学生的发言专利,长期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且学习效果变差,如果教师此时再不关注后进生且语言又缺乏幽默,容易使学生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引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影像、光电、声图等的展示,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此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将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噪声》一课时,先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热烈画面,接着是一段二泉映月的二胡演奏曲,锣鼓轰轰震耳欲聋,二胡声声婉转悠扬,如此设计令学生血脉贲张、激情飞扬.又如讲授《光的直线传播》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日全食演变的全景画面引入新课,学生立即被日全食美丽、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迫切希望一探究竟.教师紧紧抓住这一不愤不启之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自然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在此情此景下学习的学生印象一定会非常深刻,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一定能够被很好地激发.
“二力平衡”是八年级的教学内容,虽然教参中要求一节课学习,但是我以为它在八年级乃至整个初中物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节。
我们知道之所以在八年级以前没有开设物理课程,是和学生的身体成长以及学习的接受能力相关,也就是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足以承受这门抽象性、逻辑推理强的学科时,才可以学习它。
并且,若学生没有能很好地培养自己的抽象性思维,形成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那么在九年级的电学,乃至高中的物理学习中就会遇到较大的困难。
因此,笔者以为八年级整个学年是以后学习物理这门学科的基础学年,而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是力学中的“二力平衡”。
北师大版的八年级教材中,第七章第六节讲述了该节内容,教材中首先定义了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做平衡状态。一个物体保持平衡状态可能受几个力的作用,但鉴于八年级物理是新开设的课程,因此研究了最简单的力的平衡问题――“二力平衡”。其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二力平衡在解决物理相关问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是处于平衡状态,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某个未知力。
例1:教材中第七章第三节,测空气中物体所受重力时,测量仪器是弹簧测力计,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没有办法进行直接测量。笔者进行教学时一再强调,要测量物体重力,一定要求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当物体静止时,即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所受两个力一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数值上大小相等,这时重力在数值上等于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拉力。因此重力得以测量。
例2:教材中第七章第四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研究了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将木块分别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测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两表面之间,用弹簧测力计是没有办法直接测量的,因此我们利用了二力平衡,让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拉动下必须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注意实验桌面要水平,拉力必须沿水平方向),即木块已处于平衡状态,且在水平方向上木块所受的二力一滑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同一物体上),滑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拉力的具体数值可以直接由弹簧测力计示出。因此,滑动摩擦力就可以用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从而实验才可以进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是利用二力平衡解决实际问题的又一个事例。
例1、例2是教材中实验部分对二力平衡的应用,遵循了以下的逻辑推理顺序:物体保持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一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在数值上大小相等,用此方法可以间接测量出难于直接测量的力。
再者,第八章压强与浮力部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是头疼,原因是该章要求学生要有教强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学生自身要求较高。但是若能很好地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其应用,对解决该章某些问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笔者近期出了一套测试题,其中涉及到了该问题。
例3:一艘轮船从河水中驶入到海水中,船受到的浮力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同样,学生首先考虑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此问题,经过分析可知轮船从河水行驶到海水中,液体密度必然变大,但此过程中船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如何变化仍然无法得知,很明显,此思路是行不通的。可利用二力平衡解决此问题,无论轮船是在河水中还是在海水中,它都处于漂浮、是静止的,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所受二力一重力和浮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浮力在数值上大小等于重力,因为是同一艘轮船,质量不变,所受重力也是定值,浮力因此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应是C选项。
例3题目尽管是压强与浮力章节中的典型习题,但却利用了二力平衡知识。因此,该章中若能很好地利用二力平衡,许多题目都大大地简化。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向学生灌输此方法,学生定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结:二力平衡在初中物理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
(1)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是处于平衡状态,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主要是二力在数值上大小相等)求出某个未知力。如前面所述的重力、滑动摩擦力、浮力等。
(2)若物体受到的二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则该物体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为该方面的应用,在初中物理中不常见,就不在此赘述)。
纵观初中物理力学部分,在运动受力分析中讲述了最简单的问题: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所以,笔者以为二力平衡方面的知识涵盖了初中物理力学的主要内容,是学好力学部分知识、学好物理这门课程的法宝。且该部分知识是八年级教材的内容,是起始学年,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很好的切合点。
总之,若在学力平衡以及力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能强调其重要性,旁征博引,前后引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利用该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回忆联想前面的相关实验及习题,能加深学生对二力平衡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其更好地学习。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必然存在个性的差异,教师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初一的学生兴致满怀来到学校,而初二的学生多数由于成绩的原因,感觉升学无望,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若任其发展下去,这部分学生很难适应各课程的深化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生进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利用“引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刚学学科,他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此上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好坏,且与其它学科联系不大,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象历届学生,努力争取成功。”列举最近读过的一些其它学科很差、而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来鼓励学生,帮他们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
二、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体验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的渗透生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完《大气压强》后,可以这样设计教学中的提问:“护士给病人打吊针的时,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一出,学生们就议论开了,通过了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个发现: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
(2)药瓶要吊在高处
(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
(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
对他们的发现我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此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受此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进行组际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的疑问。
三、用“肯定、承认和赞扬”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要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利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份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赞美之词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四、重视并上好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产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思索得来的,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多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如在上光学前可布置学生下去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隔着水滴看字”等有趣的实验,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会断成两截,拿出水后,又是直的,把水滴放到透明塑料纸上,看书上的小字,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学生看到这些奇异的现象后,即使是学生也会有好奇心和追根究底的心情去看书,去找原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学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最愿看到的事实。
参考文献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效果性差,实验过程流程化、模式化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探究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往往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实验,由学生最终观察实验结果,其中的细节问题展示模糊不清,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参与、体验的目的;教学过程过分模式化、流程化,以理论学习――习题演练为主要模式,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学习知识与探索过程的探究和思考,不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性思维的培养,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2.注重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缺少探究性引导过程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这成为教师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网络上有丰富的实验过程视频、探究过程、习题详解等,教师在课堂直接播放,但是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像。长久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培养,惰性思维的不断滋长,探究学习意识变差。教师平时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轻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题海战术,重视对学生公式运用能力的锻炼,轻视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味接受,只学会了知识,学不会思路,不利于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性教学的积极意义
1.增强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思路解决问题、制定具体的方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点在于学生的思考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在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物理知识有了更全面更灵活的掌握,对知识有了更深刻记忆,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2.激发学习兴趣,符合教学实际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到的知识,学生经历全部探究过程,有过思维方式的深入,回忆起来就能更加容易。探究性学习由学生自己做主,反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的新奇和与众不同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增加好感,让学生爱上物理课。
二、初中物理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
初中物理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改变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型地位,转为指导性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课堂上为学生保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首先形成自己的思路。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应该把实验的操作任务交给学生,在动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如在一些物理实验中,教师最喜欢采用教材上的典型试验,既操作简单,又具有代表性。有些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有了新的验证思路,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来,并帮助学生由简单的思路完善成为完整的计划,将思想付诸在行动上。学生在锻炼中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和学习素养。
2.扬长避短,将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方式相结合
接受式教学有其优势,探究式教学也存在不足。在接受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凭借专业的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并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题目。学生只有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散思维、深入探究,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则会偏离正确的探究方向,甚至出现错误还不自知。传统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扬长避短,发现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正确处理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将教师的理论传授、习题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究、自由学习相结合,在教师传授结束、学生练习掌握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既不会耽误授课进度,还为学生探究提供机会。
3.采用科学论证方式,注重分析和总结
探究式教学方式要学生勇于质疑权威,自主探究,在了解基本原理和正确运用工具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实际的探究计划。如果学生对自己设定探究目标缺乏信心,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这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论和经验指导,同时对学生计划中的漏洞进行纠错。在探究结束之后,学生对具体的探究过程进行记录,探究的思路和设想尤为重要,对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和纰漏进行分析,寻找原因,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物理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重点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应用。希望能对学生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带来积极作用。
一、探究女生物理成绩低的原因
许多物理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物理学习上女生的成绩都不如男生,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以我多年教学实践得出,女学生物理成绩偏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探究女生物理成绩低的原因成为物理教师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找出女生物理成绩低的原因,在仔细分析女生特点和物理特点的基础上,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多次分析考试成绩,可以得出结论,男女生平均总成绩相差无几,但是女生在优等生和差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女生的平均智商不比男生差。
二、追寻男女生的心理差异
1.男生活动多定向于物,他们的活动量大、好奇心强、富于探索;女生活动多定向于人,她们善于交往、富于感情,面对新奇的事物的反映不及男生敏感,女生对一件东西往往只满足于会用,不关心其结构。而男生就喜欢拆卸、重新组装。
2.女生的心理感受比男生高,她们喜欢注意自己和别人的容貌、举止和内心世界,对感情体验敏感,描述一件事情常常有浓厚的感彩,所以较多的女生喜欢形象性较强的文科,特别是从十二三岁开始,不少女生就喜欢看小说,如果不加以引导,女生就会对理科的学习逐步丧失兴趣。而男生喜欢参加带有科学性的课外活动,喜欢看科学读物,所以思维带有广泛性、创造性、眼界较宽、概括能力强,这为他们学习理科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提高女生学习物理兴趣和能力的方法
1.有意识地组织女生学习科学家尤其是女科学家的事迹,帮助她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引导她们自觉地与社会传统偏见作斗争。
2.有目的地多让女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扩大她们的知识面,引导她们多观察周围的事物,让她们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激发起求知欲,把她们的学习兴趣转移到物理学习上来。培养她们敢于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惯。
对于一门八年级才新开的学科,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大多是非常好奇的,感觉很新奇,这个时候学生也非常愿意学习物理,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在学生对物理最感兴趣的时候,让学生充分的发现物理的迷人之处。物理研究的是力、热、声、光、电这几类现象,教师要精心备课,从生活中找相应的器材做好这五类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到原来物理对我们并不陌生,来源于生活。物理不但有趣还非常有用,汽车、火车、飞机、电灯、电话、电视、电脑、X光检查、人造卫星上天……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注重情景创设,打造充满吸引力的物理课堂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正如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样,物理课堂也要通过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由情入境,最后达到情理交融。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知识对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比较抽象,比如密度、功率、比热容等概念,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等,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尽量将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规律借助一些比较具体、简单的物理模型或者可视性比较强的动画、图形来形象化。情景教学可以将物理课堂从“教师干巴巴地讲,学生干巴巴地听”的沉闷乏味气氛当中解放出来,起到“引人入胜”和“化繁为简”的神奇效果。比如在上“光的折射”一课时,先给学生看“海市蜃楼”的图片或视频。当学生看到海边虚无缥缈的高空之中居然出现了一栋高楼大厦时,一个个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觉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议了。我告诉学生这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光发生了折射)造成的,这时,学生联想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就会产生疑问,“光在空气(同种介质)中的传播方向怎么会发生改变呢?”。通过情景创设,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新课“光的折射”的学习。
由此可见,当学生被引导到了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后,学习的兴趣就会得到激发,探究的欲望就会得到激活,求知的大门就会被打开,物理知识就会比较容易内化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物理课就会充满吸引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有吸引力的课堂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才会好起来。
三、做好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物理这门科目最大的一个学科特点就是实验非常多,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物理规律和知识点都蕴含在一些非常重要的物理实验中,所以做好实验和非常重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物理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通过自己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内容,掌握物理规律。有些演示实验我们实验室也许没有相应的器材,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用品作为实验器材,比如矿泉水瓶就可以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探究大气压的存在,探究做功和能量的转化,探究滚动摩擦……总之,教师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做好实验。
课本上的内容都是比较抽象而且难以理解的,所以很多学生就会觉得物理是一门很难学的科目,其实物理是很容易举一反三的科目,很多的知识之间是有很多的相同之处。所以将一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是非常容易的,而且这些知识点大多都蕴含在物理实验之中。比如说,在小车实验中就包含着很多的知识点,物体的受力平衡,受力分析,摩擦力等,所以在遇到此类包含知识点非常多的实验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因为实验也是考试的重点考查的地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也有利于学生熟悉实验,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得分。在教学上还可以对实验进行趣味化处理,如果能够简化实验,那么便可以不被实验设施所束缚;其次,若能够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便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最后,增设趣味小制作实验,就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验当中来。所以关于趣味实验的构想,主要目的就是简化,趣味化物理实验,让实验课不再复杂,使趣味性、参与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前应精心设计,一开始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言明“物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启蒙学科,大家不存在什么基础差异,且与其它学科联系不大,就象百米赛跑一样,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都是我的新学生,我对每一个学生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同一起点,同一教师同样教学,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象历届学生,努力争取成功。”列举最近读过的一些其它学科很差、而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来鼓励“学困生”,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在上新课前采用几个典型的实验把学生带入学科的大门,在上课时对学生说我们先来看两个魔术,然后将一个用插头接好的电灯插亮,故意在线上留下一个很松的接头,轻轻一拉就不断的冒出火花,然后问学生谁敢站在地上用手直接来把这个线头接牢,此时再用手轻轻拉动电线,使接头不断的昌出火花,增加紧张气氛,过一会看看没有人回答再说:“教师敢”,然后故意装做很害怕的样子,手要触到电线又立刻缩回来,反复两次,最后很自然地把线头用手直接接牢,用胶布包好,然后再三警告学生这个实验目前大家绝对不能做,是有生命危险的,到学了安全用电以后,大家知道注意事项就可以做了,然后拿出一个杯子和一张纸让学生检查一下是不是普通的杯子和纸,然后装满一杯水,把纸放到上面,再问学生,杯子倒过来后纸会不会落下,水会不会流出,让学生议论一会后,再做出倒杯纸托水实验,此时学生都会发出赞叹声,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惊异和喜悦,这些直观的演示,可激发“学困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高涨的情绪,为新课的讲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通过设计简单的问题,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
使成功的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有兴趣才会主动,然而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兴趣就是花少量的时间得到一个好成绩”。一般说来,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自己和他人的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得到加强,否则屡屡的失败就会销蚀原来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测验中试题的易中难比例尽量简单些,使“学困生”也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并且每次考试后不纯看分数只要看到进步都要进行表扬、鼓励;平时上课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量简单些,如在讲长度测量时可让他们回答,长度的主要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的工具是什么?2米等于多少分米等,他们回答后说这些也是今后检测的内容,你们能回答出很不错,这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 用“肯定、承认和赞扬”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
改变用“一个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学生的单一性关注,采用多元智力理论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从而多几把尺子,开发学生多种发展潜能,在教学中努力地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长处、能力等,适当地赞美“学困生”,不仅教师可以获得学生的好感,而且还可以使教学双方在心理和感情上靠拢,缩短彼此间的距离,马克吐温说:“我能为一句赞美之词不吃东西”,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便却反映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他人的肯定、承认和赞扬,只要不是过份的吹捧,人们听了都会心花怒放,赞美之词如同照耀人们心灵的阳光,如在学生主动回答时答错了,受到同学“嘘”声时,我会说,虽然他答错了,但说明他上课时很专心,他勇敢大胆,我们应向他学习,这时同学们就会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培养了他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如有一次学生在室外出黑板报,上课时才匆匆收场,他是一个学习较差但粉笔字写得很好的学生,我看了一会说黑板字写得不错,比我写的还好,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行行出状元嘛,后来这位学生学习开始认真起来,一个学期后成绩大有起色。慷慨地赞美学生,让学生开心,我们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时时提醒自己就能做到。
四、 以名人学习的曲折经历树立“学困生” 学习的信心。
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大科学家学习的曲折经历,在平时我就注意收集学生较为熟悉的伟大物理学家的学习历程,如爱迪生曾被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是一个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读书的料,他在班上读书不到三个月就被学校教师一致通过让他退学,他失学后通过自学最终成了发明大王。爱因思坦读小学时除了物理外其他功课成绩都很糟糕,被同学戏称为“憨直农夫”但是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成功了。他们的学习也是经历了曲折和失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管任何人都会遇到曲折,关键是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我们有些同学虽然现在很差,但将来说不定你就是“爱迪生”和“爱因思坦”,但要成功同学们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