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市场现状

文化市场现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09 09:20: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文化市场现状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文化市场现状

篇1

县政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近年来。认真贯彻执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方针,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以规范求繁荣,以创新求发展,努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积极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连续五年被评为(上级县)县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加强了市场制度建设。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一)规范管理。先后出台了音像制品经营守则》歌舞娱乐业经营守则》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守则》电子游戏经营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与文化经营业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实行建档管理,定期审验,全面掌握经营业户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文化娱乐场所开业审批、安全审查、登记发证、定期检查、禁止承接等管理制度,县文化市场及文化娱乐服务场所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加大了市场秩序整顿力度。按照国务院关于文化市场要“严格规范、依法整治”原则,二)标本兼治。加大了整治工作力度,对文化市场进行了拉网式的清理整顿。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以治乱治散为重点,严格审查经营资格,认真查处违法行为,并统一安装了上网实名ID卡管理系统和新一代有害信息过滤系统。音像和印刷出版市场,重点打击非法音像制品和盗版图书,共收缴非法音像制品5万余盘,盗版图书2380余册,查处非法出售出租光盘书刊案件13起。娱乐服务场所,本着丰富人民群众文明、健康的娱乐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270余份,整改各类隐患230余处,查处“黄赌”案件120起,治安处罚270人,较好了维护了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

强化了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县政府成立了文化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三)多管齐下。设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建立了文化经营行业协会,理顺了文化市场管理职能,形成了以文化行政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文化市场管理网络。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社会监督机制,公布了服务热线和监督投诉电话,所有文化经营场所摆放了监督举报牌,电子游戏厅、网吧和歌舞厅等场所悬挂了告示牌,聘请了50多名社会监督员,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促进了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县政府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四)打扶并举。努力保障文化市场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方针,把市场繁荣和市场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目前,县文化娱乐场所遍布全县城乡,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初步形成了包括娱乐市场、电影市场、演出市场、图书市场、音像市场、美术市场、文物市场、文化旅游市场、互联网上网服务市场等多成份、多元化的文化市场体系。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入手,通过文企联姻、送文化下乡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参加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晚会、重大节庆演出、抗洪救灾义演、抗“非典”演出、各种专题晚会以及大秧歌队、健身操队、中老年演出队等一些群众性文艺组织和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健康的精神食粮,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我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但在个别地方仍存在经营盗版出版物和音像制品、未成年人出入网吧、娱乐场所扰民、外地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品味低下节目等问题。一是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对文化市场经常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

文化阵地建设滞后。县图书馆在建设时属全省县级一流水平,二是经费投入不足。藏书14万册,但每年的事业经费满足不了群众汲取新知识的愿望;博物馆馆藏文物15万件,受展室不足的影响,很多文物不能供群众参观;艺术团因受场地限制也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正版图书、音像制品商店不多,三是农村文化市场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集贸市场上多是非法、盗版出版物。同时因资金制约,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不起来,形不成一个良好的文化娱乐氛围。

三、几点建议

篇2

一、合肥市文化市场执法管理现状分析

1、合肥市文化市场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合肥市文化市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涵盖网ⅱ巴、娱乐、音像、演出、书报刊、印刷、复制、电子出版物、版权、文物、电影和卫星地面设施等十二大版块。文化市场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供求平衡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综合性文化市场体系。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市网吧、娱乐、印刷、出版物和音像等市场各类文化经营单位3000多家,总从业人员约9.2万人,年总产值约88.5亿元。有力的推动了合肥经济的发展。

2,合肥市文化市场执法管理部门逐步完善

“合肥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隶属文化局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目前拥有l5人的文化市场管理稽查队伍,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l0人。目前,合肥市文化市场的执法逐步形成了以市、县(区)、乡三级文化市场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为依托,以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等机制为保障,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治理为手段,以保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系。市及所辖三县七区文化部门共有文管,稽查机构12个,在编人员约50人,其中市级稽查机构1个,在编在岗人员5人,聘用人员5人;县、区成立了文管办。在执法人员的努力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

3、合肥市文化市场执法管理措施不断规范、创新化

(1)整合文化管理机构。近年来合肥市机构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针对过去文化市场管理存在市场分割、多头执法等问题,对文化管理机构实行了积极整合的措施。2002年文化与新闻出版部门合并;2007年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又与广电部门合并,成立文广新局。一系列整合优化了机构,整合了职责,充实了力量,节约了人力、物力,强化文化市场综合管理,为推动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夯实基础管理。合肥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设置三个执法中队,负责对文化市场的的日常监管。在管理中,一是采取责任划片管理,人员实行双向选择;推进层层负责制,努力实现市场管理无盲区;二是严格做到“一合”、“三保”、“五查”,即日常检查、专项行动相结合;保证人员、保证时间、保证覆盖率;三是落实日常管理责任。对稽查人员规定量化考核标准,切实增强市场检查频率,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据统计,2008年,合肥市文化稽查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2549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356家次,检查音像、书报刊经营单位(摊点)达1320多家次,收缴非法音像制品约24万多张(盒)、书刊20多万册,取缔非法游戏室80家,收缴游戏机电路板955块(台),约占全市收缴总量的53%,约占全省收缴总量的20%;立案查处违规经营案件89件,同比增加60%。

(3)倡导管理创新。近年来,合肥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致力于倡导管理创新,创新_圳吧市场审批制度,统筹布局文化市场发展规划,利用规划调控市场。在网吧管理中,一方面针对合肥市的具体问题相继出台了《关于暂停审批受理龙河路等地段新设立“网吧”的通知》等文件。在规划中设立高门槛和限制条件,以限制接手管理之前和新开发的大学城周边设立散乱小差的网吧,着力扶持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促进网吧向规范化、连锁化、主题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践行“引进来”的管理思路,促成一系列拥有独到经营理念、规模经营优势的网吧,营造了良好的网吧市场发展氛围。

二、合肥市文化市场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执法机构不健全

目前,合肥市文化市场监管部门“合肥市文化稽查大队”为法人正科级事业单位,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执法机构的发展已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与合肥市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相符,严重制约了其执行繁重的综合执法任务的能力。据查,省内安庆、滁州、淮北等城市的文化稽查部门和省会城市如杭州、沈阳、安等城市在近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中,兄一例外都是副县级或以上,在一些中小城市的执法机构,如江苏常州市文化行政执法支队,也已是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由于机构建设不健全,合肥市文化市场执法部门长期以来缺乏稳定充足的财政保障,自2000年文化市场管理费取消后,合肥市执法部门有的县区基本工资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聘用和临时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甚低,严重影响了执法队伍的稳定。执法经费的缺乏,不仅影响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正常执法检查工作的开展,甚至是一些地区以罚代管的重要诱因,对文化市场整治工作的公平性、实效性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合肥市文化市场执法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因此,执法机构经费紧、任务重等是当前合肥市义化市场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但却使我市文化市场执法管理处于超常的负重、紧张状态,必然对合肥市文化市场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队伍建设落后

合肥市文化市场执法队伍成立之初,合肥市文化市场尚处于培育起步阶段,许多市场还未形成,仅有200多家歌舞厅、100余家游戏厅(室),管理项日较为单纯,任务也相当。但近年来合肥市文化市场总量呈现几何级递增,急剧膨胀,各类经营单位数干家之众,管理难度和强度日益加大。与此相对的是,合肥市文化部门的机构和队伍建设却处于停滞状态,远远落后于其它地市,严重阻碍了文化市场执法的进一步发展。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合肥的文化市场容量已翻了四倍以上,而文化市场稽查大队正式在编仅6人,仅仅比成立之初增加了3人(见图1)。与此同时,合肥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现有的15人(含借聘人员),不仅要对包括新站、经济和高新开发区等在内的全市文化市场实施监管,还承担着对三县七区文管部门的执法监督职责,任务异常繁重。此外,县、区文化部门至今未设立稽查机构,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职责由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履行,县、区的管理、执法人员在编在岗总计不足60人,属于典型的“大市场、小队伍”。特别是近年来,合肥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呈现老龄化,文化程度偏低,已不能适应科技含量日益增加、飞速发展的文化市场管理新形势,在执法队优中输入年轻有为、有知识有能力的新鲜血液,成为当驽之急。(见图)

3、对“无证照经营”执法不严

2000年6月后我国对单体电子游戏场所就已停止审批。然而不少违法份子受利益的驱使,不断以身试法,使得无证经营屡禁不止,已成为一个愈演愈烈的问题。据查,合肥市的电玩、娱乐及出版物、网吧等市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无证经营问题。存数量上,无证照经营音像、书报刊、电子游戏和歌舞娱乐等市场领域现已远远超过合法经营,如电玩市场,245家电子游戏场所里合法经营的仅37家,无证经营是合法经营近7倍。在经营手法,无汪经营呈现出由地下转为公开,由小散经营向规模经营发展,由个体向家族化、团伙化演变的趋势,表现出更强的反复性和隐蔽性。在经营区域上,新瑞祺(原步瑞祺)、新脑门前的非法出版物游商,职、教育城、南七小朱岗等地的黑网吧表现得十分猖徽,同时也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的趋势。无证经营是合肥市文化市场的一·个毒瘤,不仅逃避税收和监管,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而且是各类严重违规活动的“重灾区”,治安、消防安全隐患的易发区。对无证经营监管和治理,已成为目前和未来合肥市文化市场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三加强合肥市文化市场执法管理的对策建议

1、全盘统筹,深化综合执法改革

(1)促进执法机构改革。与时俱进是

当今的时代特征与精神,从目前来看,合肥市文化市场迫切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和管理机制创新。早在2007年,合肥市已实现了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及广播电视局的整合,2008年,国务院公布合肥作为全国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因此,此时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无论在国家政策及地方的现实条件具备了积极的条件。在现有稽查夫队的基础上组建文化市场督查支队,可在组织上保证了综合执法,统一制定执法规范,提高执法水平,促进对外的协调、组织能力。

(2)充实执法队伍。实现文化市场的

繁荣有序、长治久安,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制、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更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管理队伍,这是管理之本、力量之源。而现阶段制约合肥市文化市场有效管理的瓶颈正是机构、队伍问题,它严重阻碍了合肥市文化市场的有效执法和健康发展。参照个别省市地区的先进经验:第一,组建合肥市文化市场督查支队作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所属的副县级行政执法机构,核定公务员或参公编制25名左右。主要行使文化市场行政处罚以及相关的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能;其次,合肥市各县、区组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核定公务员或参公编制共20人),作为当地文化广播电视局(文体局、新闻出版局)直属机构,以文化广播电视局(文体局、新闻出版局)名义对属地实施综合执法。此外,开发区(新区)文化市场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依法委托区社会发展局、执法中心管理,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名义对属地实施综合管理和执法。最终在市、县、区文化部门建立集中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机构和执法队伍。随着文化市场管理范围、难度进一步加大,建立这样一支力量充备,训练有素、政

治坚定、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多方协调,建立执法协作机制

篇3

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游艺厅不阻拦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不实行实名登录,对黄色网页和大骂脏口的人视而不见;音像商店私售黄碟、盗版严重;书店专卖未成年人爱看的黄色卡通书;娱乐场所盲目投资发展,采取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时常去钻管理部门的空子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三、解决文化市场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抓繁荣、抓服务。按照国家“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诡计,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应把抓“繁荣、发展、服务”做为第一要务。积极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推动市场结构优化,刺激文化经济增长,服务文化市场主体,把繁荣、壮大我区文化市场做为主旨及目标。一是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进一步摆正繁荣与管理的关系。做到立足于繁荣,抓好管理,围绕着繁荣抓实管理,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实现文化市场全面繁荣的目的。二是拓宽工作思路,发展文化市场。大力支持乡镇举办科技文化艺术培训,重点发展中低档文化娱乐场所,对下岗职工、贫困户、伤残人员实行优惠政策,使文化市场的管理,与下岗再就业相结合;以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以提高人的素质相结合。三是要转变职能。即:“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管理型向扶持型转变;要从管理文化向发展文化、繁荣文化方向转变。对经营者既要满腔热情的当好参谋,又要因势力导的做好法律宣传的教育,本着依法管理的原则,灵活运用、适度调控,简化办证手续,减少中间环节,循序渐进使乡镇文化市场尽快走向繁荣。

(二)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市场、壮大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发展壮大成为文化产业是文化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制定发展计划,整合文化资源,摸清底数,对消费需求进行调查论证。二是在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同时,大量引进外来具有现代科技的文化生产设施、设备,利用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进行产业开发。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优化结构,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一是调整导向,对本地文化市场提出发展导向,明确发展什么,控制什么,严谨什么,引导文化市场向文明健康方面发展。二是调整总量,积极引导发展大中型文化载体,防止因大规模扩张而用非法经营手段收回经营投资的倾向。三是调整结构,要加强文化市场的调研和预测,调控供求平衡。四是调整布局,打破零散布局的格局,相对集中发展。五是调整效益,对健康文化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发展,确保这类文化项目在非法经营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三)职能划分明确,监管有力。文化市场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部门的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一是要加强协调配合,要按照形成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调,各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责任制,对集中整治工作要成立权威性组织机构,从经费上,装备上预以保证。二是要各职能部门坚持认真履行职责,做到不缺位,不推诿,不能超出职责范围。同时做到不错位不超权。三是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要负总责,细化工作任务,量化工作目标。公安、工商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配合相关部门搞好整治工作,在审批、检查中把好关,加大“扫黄打非”的工作力度,出现问题要各实其责,认真解决,形成系统管理体系。改变过去“走马观花”粗放型管理方式,建立“精耕细做”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对非法经营要细查严管,追究到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对健康文化要努力扶持,促其繁荣。才能使文化市场的管理达到最佳成绩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自我能动性。

(四)建立科学化、信息化的管理队伍文化市场的繁荣本身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不断开发的结果。因此,要建设科化、信息化的队伍首先要学习,其次要提高,最后要创新。

篇4

长阳现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民族文艺团体1个,民族文化馆和文化馆各1个;民族体育馆1个,建筑面积5248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馆舍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图书8万册;民族博物馆1个,馆舍面积2200平方米,馆藏文物6000余件;清江画院1个,馆舍200平方米,馆兰卡普各类艺术品200余件;民族影剧院1个;农家书屋7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4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民族文化广场1个,毕兹卡民族文化村1个。

近些年来,长阳县在民族文化建设上,注重强化和发挥民族文化事业单位的功能作用,坚持以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心为龙头,以县艺术团体和文化馆为纽带,以社区、乡镇文化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幅射点,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从1990年开始,坚持每5年举办一次全县农村文艺汇演,每3年举办一届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每年一届全县书画美术比赛,从1973年举办第一届乡镇文化节以来,各乡镇已连续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化节,达200余届次,最多的乡镇已达35届。在各个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多次举办民族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而推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的蓬勃兴起。

2、专业、业余文艺团体艺术生产活跃。近些年来,长阳县剧团创作的节目在全国、省、市各级文艺调演和比赛中获奖100余项。其中大型土家婚俗舞蹈《土里巴人》获1999年国家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湖北省屈原文学创作表演金奖;长阳南曲《昭君别乡》、《咏梅》、《巴山女》、《白胡子唱老》分别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创作、表演金奖;大型歌舞剧《梦幻土家》倍受中外观众的好评。毕兹卡民俗文化村艺术团,从1994年创建至今共演出6000余场,先后接待了50多个国家的友好人士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游客;1995年应邀赴香港演出“一炮打响载誉归来”,近千名民间文化爱好者在这里培训后,走向旅游景区从事演艺、导游,进入中小学校开展民间文化教学;创编的广场舞蹈“巴山舞”、“土家族撒叶儿嗬”分别获文化部第十届、第十四届群星奖金奖。

3、民族文化保护成效显著。

自六十年代初以来,长阳县始终把普查、收集、整理民族文化资源当作一项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先后搜集整理出版了150多种计1000万余字的民族文化丛书,从2003年开始,将全县民间艺人资料和民间文化原始资料制作成视频、音频、图片及文字的电子文本,存入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2005年以来,长阳县已建立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民族文物保护工作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原则,一批濒临损坏的珍贵文物得到及时抢救和保护。截止2009年底,我县已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保护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5处,市级10处,县级35处。

县清江画院成立以来,已征集、收藏、西兰卡普,织绵百余件,其传统花形近百种,其中不乏清末,民国初年及解放初期的作品,成为目前全国品种数量最多的西兰卡普陈列馆。

积极争取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建设项目,投资68万建成了以图书馆为依托,以11个乡镇96个行政村为基础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

4.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化。

九十年代以来,长阳县在不断完善民族文化事业扶持性政策措施的同时,着眼于民族文化事业未来发展,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化进程上进行积极探索。毕兹卡民俗文化村,属于企业性质经营单位,按道理讲纯属自负盈亏单位。2008年,政府拨专款对民俗文化村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维修,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解决演职员工的后顾之忧;政府积极支持专业剧团和毕兹卡民俗文化村艺术团利用旅游业开发提供平台。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强了艺术生产力,提高了文化市场竞争实力,迈开了跨县、跨省和到港澳进行商业演出的步伐,增强经济效益,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为打造“文化强县、旅游名县”的目标,各旅游景点、景区充分利用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把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既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加快了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进程,进而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民族文化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同周边及其他地区比较而言,长阳县的经济、教育、科技发展水平还显得非常滞后,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和消亡还在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和理论创新的不足,还从各个方面束缚、阻碍着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和民族文化生产力的解放。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2003年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看到,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立法显得尤为重要。况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长阳县虽然实施了“保护条例”,但从大范围看,民族文化保护的氛围不浓,加上没有资金的支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致使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没有完全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2、文化事业经费严重不足,投入不稳定。长阳县文化事业单位虽然均是财政全额预算单位,实际上财政只保人员工资和极少量的办公费,即没有足够的经费组织文化活动。歌舞剧团因经费短缺,设备老化,创编受到制约,难以推出更多的舞台艺术精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因经费紧张,文化基础设施面积小,规模小,设施设备落后,群众缺乏活动场所,公益性文化设施一是少,二是条件差,完全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制约着文化事业的正常发展,给建设先进文化带来阻力和困难。

3、民族文化工作网络体系薄弱。长阳县原建立的11个乡镇文化站,在乡镇体制改革时,与乡镇广播站合并后,改名为文化广播服务中心,单位性质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实际上就是无主管部门的社会中介组织,其工作也称为“以钱养事”,即没钱就不搞事,或搞自己的事。原有文化站的文化干部有的退休,有的转行,绝大部分站无文化专业干部,多数乡镇的民族文化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4、民族文化产业化程度低,尚未形成市场竞争的优势。长阳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加上清江水域的开发,民族文化产品具有市场运作的条件,但目前我县的文化事业单位缺乏市场意识和产业化理念,开拓文化市场上缺乏拼搏精神,对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尚未探出一条好路子,文化事业单位仍处于单一靠财政拨款维持生存的局面,因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5、由于民族文化公益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基本上没有享受基本的文化服务,看书难,看报刊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低于全国市场水平的6.8和3.9个百分点,尤其是有线电视覆盖率,各个乡镇基本上只占区域面积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八。

6、由于地方经济困难,财政投入短缺等原因,文化部门的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萎缩,生存困难。一部分单位因缺乏经费不能正常开展文化服务。能够开展业务的机构,其服务数量和质量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从事文化管理、创作、表演、研究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年龄老化,专业人才断层现象突出,特别是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服务人才就更显得单薄。

7、民族文化资源流失加剧,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一是市场因素和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对产生于农耕时代的民族文化冲击很大,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不断进入土家山寨,致使民族传统文化生活结构和文化环境再度发生巨大变化,民族文化不断流失、萎缩和严重变异;二是民族文化后继乏人,面临失传;三是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农村体制改革,部分传统文化失去了生存环境。

三、长阳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对策

历史表明,长阳是一片见证了人类远古至现代文明的沃土。而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要想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创新先进文化,这对于推进我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而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县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数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数千年历史进程的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因此,我们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认识民族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再从综合国力竞争的角度讲,也必须加强民族文化的建设。当今社会各方面的竞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多种思想文化展开相互激荡,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的长阳,不但在经济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长阳综合实力增强的重大问题。

针对长阳县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文化机构不够健全,文化产品和服务功能不强,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等现象和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渗透,长阳县民族文化建设虽然面临种种严峻挑战,但无疑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而今后的工作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民族团结,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深刻认识繁荣民族文化事业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优势,采取更加切实、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加以推进。

要改变长期以来只注重经济资源而忽视民族文化资源与自然环境资源的资源观,以及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发展的片面发展模式。要大力提升民族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将民族文化建设置于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核心。围绕民族文化建设这个核心因素,实现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繁荣局面。

加强民族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环境和文化娱乐生活品质。由于长阳县地处鄂西边远山区,属于老、少、边、穷地区,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能力极为有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基本文化消费。在当前形势下,首要问题在于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全面覆盖县域广大农村的文化服务网络,即文化站、文化室、广播电视接收设施、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解决农村看书报难,看电影难,看有线电视难,上网难等问题,使公共文化投入真正贴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着力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等惠民工程,确保乡镇基层文化设施的有效运转。

加大投入力度,为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加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民族文化活动和艺术生产力的条件。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应优先考虑县歌舞剧团、县文化馆(县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县博物馆和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建设。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它不仅可以满足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的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而实际上是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传播的过程。

繁荣发展民族新闻出版事业。加大对民族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扶持县民族网、新闻网站建设,支持新兴传播载体有序发展。

加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它虽然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也有不同点,那就是区域的和民族的。民族是历史的范畴,它是特定区域的人们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语言,相同的生活方式表现于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和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大力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逐一落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的各项规定和法律责任。进一步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工作,制定和履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措施,继续做好“民间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的传承工作。

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传习所。村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平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以村落为单位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养育和传承至关重要。根据长阳县各类传统文化分布及生态特点,在全县优先建立7个传统文化项目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即长阳南曲、土家族撒叶儿嗬、长阳山歌、薅草锣鼓、民间吹打乐、民间故事、长阳花鼓子保护区。在都镇湾、榔坪、渔峡口、贺家坪、资丘等乡镇和“毕兹卡民俗文化村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传习所隶属县文化体育局管理的财政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传习所主要职责:充分利用节假日、传统节日,开展适合公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基础文化设施在保护、传承、展示、宣传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传习所办成“民族文化之家”、“民间艺人之家”。

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艺术拔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艺术管理人才,为繁荣民族文化提供人才保障。要从工作和生活上关心民族文化人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篇5

1工程概况

某炼化公司新建的120t/h酸性水汽提和10万t/a硫磺回收装置为联合装置,主要处理高浓度酸性气和酸性水,其中的硫被回收,废气、废水得到净化。该联合装置是为达到2300万t/a原油加工能力而配套新建的环保装置,建成投用后,将对完善炼化公司炼油配套体系、提升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积极作用。本工程10万t/a硫磺回收及120t/h酸性水汽提两套装置总投资2.57亿,隶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了包括所有的静设备、动设备、工艺管道、给排水、暖通、电气、仪表等七个专业的安装工程施工。其中静设备101台,动设备36台,工艺管道102000寸径,给水管线3500m,井室35座,电气设备72台,电气电缆45.7km,各类仪表设备690台,仪表电缆105km。

2项目管理的特点

(1)本安装工程由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全面实施项目施工管理,建设单位(业主)和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执行监督管理。(2)安装施工项目管理的周期也就是施工项目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工程投标、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签订、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及竣工验收等。(3)安装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在施工准备、现场施工、三查四定整改验收等过程当中是按阶段变化的,需根据施工项目管理时间的推移进行施工内容的变化,提出有效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并使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4)本工程施工作业队伍多,而多工种交叉作业,组织协调工作难度大;由于参与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施工在露天进行,工期长、需要资源多,施工活动涉及到复杂的经济关系、技术、行政和人际关系,项目管理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复杂、多变,所以必须采取强化组织协调的办法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5)规范性、标准化要求高。安装照明设施、临时工棚的设置,安全设施、安装用机具的摆放,劳保用品的配置,安全宣传标语、警示标志的悬挂张贴以及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管道的安装等都要标准化、程序化,都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程、规范的相关规定。

3项目管理的任务和措施

安装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职能,才能按期、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安装项目施工。

3.1进度管理

本工程由于前期旧装置拆除和土建施工的严重滞后,打乱了项目的整体施工节奏和进度。作为安装施工单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由此对施工造成的影响,项目部实时调整资源,实行动态控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从现场和工程实际出发,综合考虑设备制造工艺要求、设备材料的运输路线、吊装方法、现场施工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制约因素,制定了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案,利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保证施工工期。(2)尽早介入现场施工,以最大限度地及早发现设计图纸和其他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装置区完全不222017年第2期Projectmanagement项目管理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在装置开展地管安装施工。按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并在竖向施工之前做好地下管线施工。(3)静设备整体上是按照土建基础和设备到货具备条件后,就创造条件进行现场安装。(4)加大预制深度,按照网络在两个月内及时完成工艺管道的预制工作。(5)给排水专业施工以及设备安装施工与土建深度交叉,争抢时间和进度。(6)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实时监测,从进场施工前的预制等准备工作开始就做好进度记录,对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和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掌握,克服薄弱环节,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证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7)项目部坚持每天定时召开现场施工例会,及时协调解决各专业施工队伍的现场问题。

3.2质量管理

石化装置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主要包括控制对象与控制标准的确定,具体的控制方法和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的制定,实测数据与控制标准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方法等内容。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前由项目部编制“质量控制计划”,确定质量控制点,经监理部门审核后生效,施工中严格按“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2)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定期检查施工质量以排除质量隐患。项目部与监理公司和质监站紧密配合,共同抓好施工质量,满足业主要求。(3)加强质量检查职能,建立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项目部对原材料、配件进行检查验收,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水压试验、设备试验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并有见证资料。(4)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级检查制度”,即施工班组做好自检,班组间或工序间进行互检,各专职质检人员进行专检。此外,专职质检员对各道工序采取“三检制”即首检、巡检和终检。(5)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6)执行定期质量大检查制度,如焊接、防腐、设备安装、电气安装、自控安装等重要工序。本安装工程硫磺装置拍片一次合格率为97.11%,汽提装置拍片一次合格率为96.42%,单机试车一次成功,装置开工一次成功,完全达到项目质量目标。

3.3安全管理

建立项目的安全保证体系,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岗位责任来约束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严肃工作纪律,堵塞管理漏洞,确保每个安全管理要素的正常运行,使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处于受控状态。通过不断改进施工机具和作业手段,改善现场作业环境,使现场管理达到“文明施工、安全有序、环境整洁、设备完好”,努力使现场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1)为了加强硫磺回收和酸性水汽提两套新建装置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违章和事故隐患,同时也便于项目部及时掌握各专业队伍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便采取更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措施,所以项目部组建了工艺管道、电气仪表和设备等三个专业专职安监员,与安全负责人一起共同组成了项目部安全管理组,实行分区分片包干管理。(2)制定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在施工进入装置设备安装中期,大量用火作业期间,项目部对固定用火作业区域比照按三级用火管理,并实行分区按专业在项目部内部办理用火作业票。(3)高达100m的烟囱施工,贯穿了整个安装施工过程,给现场安全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项目部采取指定专人看护和设置警戒区硬隔离等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抓好关键设备、关键部位和关键人员的安全。对大型机械设备,安全员坚持每天至少巡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洞口、临边、高空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规定专人负责搭设与检查,并保证安全可靠。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随时接受检查。(5)由项目部文明施工负责人和四个固定文明清扫员组成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及时清扫现场卫生、清理平台和脚手架上的小件边角余料等。(6)制定施工现场文明施工考核办法,项目部按照施工现场调查实况,绘出现场的机具、材料、预制件等摆放平面布置图,要求各队严格按指定区域放置各类物品,并设立相应标志牌。本安装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达到了“一般及以上事故发生率为零;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率为零;保持员工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项目安全目标。

3.4成本管理

为了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使项目成本控制得到有效实施,项目部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加强了对安装工程施工所消耗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监督、指导、调节和限制,并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做好各专业、各工序之间的良好搭接,通过每天召开的项目部施工例会及时协调各种施工矛盾,避免误工、窝工现象,尽量降低人工费用。(2)加强材料管理,控制材料用量,严格用料制度。项目部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组织管道施工技术员按照单线图的材料清单花了1个月时间进行统计整理成一个材料总表,作为材料发放、领用的依据。根据此清单与设计给出的材料总表进行核对比较,对缺少的材料及时与设计取得联系进行补料。(3)对大件设备的吊装,项目部编制详细的施工网络,实行分类、按区域集中吊装,减少吊机台班使用费。(4)制定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达到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工期之目的的关键,寻找并采用各种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5)严把质量关,减少返工浪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做到按图、按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一次合格,减少因返工造成人工、机械和材料的浪费。

4项目前期准备的模型化管理

项目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好坏对整个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石化工程安装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见表1),并且实行项目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篇6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093-02

一、社区音乐文化

一般来说,社区音乐文化中的社区,是若干群体或社会集团(包括家庭、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等)聚集在某一地域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社会生活单位。它有两大基本条件:一是区域性,二是生活的共需性或文化的认同感[1]。我们可以认为,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就是指同一社区群体围绕社区开展的与音乐文化有关的行为。

二、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

(一)南昌市概况

南昌,江西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下辖南昌县、新建县、安义县、进贤县四县,青山湖区、西湖区、东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五区,以及红谷滩新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县级经济管理区。

(二)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调查概要

我们的社区音乐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参与社区音乐的群体进行详细的活动情况调查,包括参与的群体数量、参加频率,社区音乐文化的形式、场地等情况;另一方面是对社区音乐在不同人群心目中的概念认知度情况的调查,包括居民对社区音乐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认知状况、离退休人群参加社区音乐文化的心态以及对社区音乐的需求程度。

我们此次调查的界限是南昌城区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内,共约30个街道、493个社区。为保证本次对南昌城市社区音乐文化情况的抽样调查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抽样调查将对南昌市采用分层和概率比例抽样方法,根据五个城区的人口比例情况,确定抽取总共10个街道办事处的20个社区650户居民为本次样本。

调查中居民问卷的发放,是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首先根据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各个社区的街道实际情况,抽取相应的街道(东湖区2个、西湖区2个、青云谱区1个、湾里区1个、青山湖区1个),再从所抽取的每个街道中随机抽取居委会(东湖区5个、西湖区5个、青云谱区3个、湾里区1个、青山湖区3个),最后从所选出的每个居委会中随机抽取相应的户。

此次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617份,无效问卷33份,回收率为94.92%。管理者问卷采用普查的方式,对南昌城市社区20个街道办事处的社区文化管理者关于社区音乐文化开展状况进行访问调查,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无效问卷0份,回收率为100%。

另外,我们还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走访、当面访谈等方式收集南昌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的相关资料,以增加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三)南昌市城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分析

问卷回收后,我们将所有数据输入电脑。运用SPSS15.0软件,采用了频数分析和利率分析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处理,下面是部分问题的结果与分析:

(1)社区音乐活动内容调查。从社区音乐活动内容调查数据上看,社区音乐活动主要集中在歌唱类和舞蹈类两种形式上,器乐类较少。我们了解到这是因为声乐类活动受外界条件限制较小,无需自带乐器或道具,比较方便;而舞蹈类的活动陶冶情操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所以二者基本上占到了全部活动形式的61%。而器乐活动一般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及排练,花费精力较大,人数较少。

(2)从参与社区音乐文化人群的年龄数据来看,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尤以60岁以上者居多,共452人,占总人数的77%。同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参与社区音乐活动的男女比例悬殊极大,从584名参与者的问卷来看,女性共433位,占74%,男性共151,仅占26%。

(3)从参与者的数据来看,参与社区音乐的主要人群为离退休人员。在我们的调查范围内,在职人员与下岗人员分别为97名与35名,基本没有中小学生参加。

(4)众多社区音乐参与者在“为何参加社区音乐”这一问题上选择了愉悦身心这一项,占57%,当然,很多参与者也同时选择了“结交朋友、打发时间”等。可见,中老年人对于精神享受的需求在逐步加大。

(5)从居民参与社区音乐文化的频率来看,南昌市民参与度相对积极。除恶劣天气外,一周参加两到三次的人数为247人,占42%,一周能参加一次社区活动的为170人,占29%。

(6)从社区音乐教育部分数据来看,教授社区音乐文化的教师层次不统一。有些社区的教课教师为高校退休的专业音乐教师,也有些社区的教课教师为社区里通过自学稍精通音乐的居民,另外,还有一部分社区居民会去老年大学学习,如南昌市老年大学、青山湖区老年大学、 南昌县老年大学等。

(7)关于社区文化硬件设施与服务方面的数据表明,只有12.8%的居民认为社区的变化不明显,所以并未察觉。大多数居民感受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而且看到了近年来自己居住的社区的改变。

三、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尚未形成四位一体的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社会文化的发展是社区音乐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因,其发展应依托政府、社会推动,学校力量的驱动,社区需求的拉动。然而从调查情况来看,由于政府舆论引导不够,社会、学校参与社区活动兴趣不高,社区居民认知程度不强,尚未形成四位一体的社区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1)参与者趋于老龄化,男女比例不合理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参与社区音乐文化的人群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达到77%,而低于25岁的人群只有5%。由于年龄结构,每一代人可能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价值观也存在一定出入,所以从某一程度上来说,这一现象也会限制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

(2)社区音乐受场地及天气影响较大

大多数社区音乐文化活动都在露天广场进行,一旦遇到风雨严寒天气,大部分活动都无法正常进行。除此之外,社区音乐文化活动所必须的音响设备的电源提供也是露天广场面临的一大难题,这些问题都制约了社区音乐的发展。

(3)社区音乐组织不完善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有51%的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性,偶尔有组织的进行活动的占到30%,通常有组织的仅占到19%。可见,南昌音乐文化活动虽然较多,但大部分都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规模小而独立,管理相对散漫,各个社区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4)活动形式单一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南昌市现阶段各社区音乐文化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声乐类形式上,其他音乐形式较少。且在调查人群中,女性比例占据74%,而男性只占到26%,男女比例失调,这也是导致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形式单一的原因之一。

四、对于南昌城市社区音乐文化存在的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社区音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一部分,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必要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如场地)建设及社区文化经费投入,积极加大对社区文化的引导,要把社区文化列入议事日程并建立相应实验点,进一步发展其社区文化公共政策的制定、舆论的引导、资源的调控方面的主导作用。

(二)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文化也是国外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经验。社会力量的参与功能主要体现在:创建社区音乐文化组织、社会力量投资社区音乐教育、创建社区文化基金会等。

(三)高校及相关专业音乐人才的积极协助

高校是城市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更多的活动场所与学习机会。而对于音乐人才来讲,艺术创作的灵感源于生活,社区就是一个艺术的载体,就从专业音乐人才来说,投身社区音乐文化中,可以在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找到自我的价值。

(四)社区音乐网络化

当今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我们认为互联网和多媒体将会极大促进社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可以建立一个与社区音乐文化有关的网站,提供在线的课程、视频等各种资料,这不仅能让社区音乐文化人员随时随地的学习,也能使更多年轻人关注到社区音乐文化。

五、结语

现今,南昌市的社区音乐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虽然这些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整体来看,参与到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人数还是在逐渐增加,这不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使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积极向上。

总之,社区音乐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花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效的工程。只有政府和群众共同合作才能把社区音乐文化真正融入到社区、融入到整个社会,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Dirk Riehle,Heinz Zullighoven,Patterns and Software.Essential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J].2003.

[2]严雄心.提高社区居民音乐素养的理性审视[J].成人教育,2012(04).

[3]龙逸.社区音乐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1(04).

[4]李莉莉.终生教育视阈下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1(11).

[5]孙岚岚.社区音乐教育初探[J].文教资料,2011(26).

[6]白娟.浅析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J].黄河之声,2011(06).

篇7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背景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它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资本的价格,它的形成机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率也是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利率对国民经济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问题

1.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我国的商业银行受政府的制约性较强,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彼此间缺少有效的竞争,导致金融中介的运行低效率,以及资金的非价格性配给。另外,国有企业面临的依然是预算软约束,这就可能导致在利率放开后,国企不考虑资金利用成本的贷款饥渴给银行系统带来更大的风险;而大量的高效率的私有企业却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这些都会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并不能实现利率市场化后预期的经济的高增长。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银行和企业两大微观主体没有真正形成自我利益约束与自我激励机制时,即使放开利率管制,也难以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初衷。

2.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尽管这几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远未成熟,充满着投机,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的直接融资的需要,并且主要存在于沿海等经济发达的区域,不利于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和资金市场的有效竞争。尽管这几年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监管效果有所提高,但仍缺乏深度和广度。在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中央银行已不再直接对利率进行管制,但依然会通过间接的手段来监管和调控利率,确保利率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

3.金融企业缺乏合理的利率定价机制。我国的金融企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虽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依然存在着行政管理色彩浓厚,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业务制度不健全;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违规经营时有发生等不足之处,不利于金融中介市场主体的发挥和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另外,当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上还是国家控制型,即由中央银行制定基准利率和浮动范围,各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利率定价机制来确定利率,然后报中央银行备案。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监督各商业银行的利率实施状况。这种利率管制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利率传导机制,使得人民银行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也很难准确估价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使利率失去了灵活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传导功能,从而降低了利率的宏观调控效能。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制度,理顺利率定价机制。

4.宏观经济环境有待改善。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放开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前提。从财政的角度而言,我国目前的财政赤字比率在1%左右,财政状况良好,对宏观经济环境来说,主要的问题是通货膨胀。这样就无法吸纳高额的存款,从而也就不可能为高速经济增长提供所需的大量投资。一旦放开利率管制,就可能会出现利率的大幅度攀升,给整个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波动。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分析

1.目前我国利率管理体制较为单一。我国对利率目标的确定和调整具有相当程度的短期性,只重利率调节利益分配、减轻企业负担等财政化作用,忽视了利率对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市场传导作用(如储蓄——投资——消费的转化)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制定各项法定利率,各金融机构只有遵照执行,而其自行确定利率标准的自很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很难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及其政策效应。

2.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不成熟。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经验看,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利率(资金的价格)主要取决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水平。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债利率未发挥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各种金融市场之间还处于相互分割状态,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利率关联度各不相同,因而中央银行以金融市场为调控对象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不理想。

3.企业约束制度不完善。作为资金需求方——企业,尚未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机制不规范,企业行为未完全市场化,预算软约束,对利率(尤其是贷款利率)信号反应不敏感,加之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三角债”严重,经济合同和信贷约束淡化,使利率的约束性几乎丧失。

四、完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策略和建议

1.发展市场经济,构筑必要的微观基础。只有经济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才会对金融活动有多样化的需求,才能为金融改革的成功提供可能。我国要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摆脱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产业模式,努力构建创新导向的发展战略,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另外,为了实现利率作用的传导顺利实现,一个重要条件是众多企业对利率变动必须反映灵敏,并迅速做出调整政策,这要求微观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2.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基础设施。利率市场化不仅是单纯的利率问题,它实际上是整个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和货币市场建设、放松外汇管制、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密切相关的,这些改革的进行都以完整的金融市场为基础。

3.完善金融企业制度,健全利率形成机制。完善我国金融企业制度,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辟资本金来源渠道,提高资本充足比率。二是进一步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三是以效益为中心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体系,树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改革现有的由中央银行确定基准利率,在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管制的基础之上,各商业银行根据各自的实际状况确定利率的机制,建立一个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准,市场供求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央银行通过各种市场化的政策工具来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逐步形成以上海地区各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利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利率以及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合理反映期限和信用风险。提高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能力,落实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措施。完善市场利率监测体系,提高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4.维护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维护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宏观经济状况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宏观经济不稳定所引致的风险为系统性风险,金融体系无法通过资产组合来有效的消除。同时,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够确保实行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稳定的价格水平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可以实现正的实际利率对存款的吸纳效应。

参考文献:

篇8

一、利率市场化理论概述分析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原因

目前我国的利率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不能提供和传递真实的信息, 使我国的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长期以来, 我国的利率水平被强制性的压制在偏低的水平上。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低于真实的利率水平; 二是低于市场均衡水平;三是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 是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取消利率管制, 进一步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 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自我激励和约束力差

我国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竞争主体,产权关系依然不够明晰,企业自我激励和约束力差,特别是缺乏预算的硬约束,企业往往只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对利率变动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作为资金成本的约束力自然就大为降低,难以发挥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

2.金融企业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的利率定价机制

目前我国的金融企业还存在行政管理色彩浓厚,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业务制度不健全;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违规经营时有发生等不足之处,不利于金融中介市场主体的发挥和市场化利率的形成。另外,当前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上还是国家控制型,即由中央银行制定基准利率和浮动范围,各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利率定价机制来确定利率,然后报中央银行备案。因此,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制度,理顺利率定价机制。

3.尚未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四、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措施

1.培育和完善货币市场

我国长期以来对发展货币市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形成了重资本市场轻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发展极不均衡的现状,货币市场比重相对较低,品种单一;金融商品的期限结构不合理,短期国债发行量太少,且基本上由银行承购,公众很少有机会参与,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我国货币市场发育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其实,货币市场的发展和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可以说利率市场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市场的发展程度。在发达市场经济中,各种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是直接参照货币市场利率并考虑到该种金融工具的供求状况和性质而在市场中形成的。然而,我国利率的非市场定价是通过国家力量压低贷款利率来实现的,与之相对的是,民间借贷利率水平普遍高于银行贷款利率,并且在很多情况下高出幅度相当大,这说明我国银行业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大,但是这种支持的前提是利率水平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如果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的非市场定价使货币市场发育不完善,并造成利率扭曲,这就使市场利率不能正确引导资金流动,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甚至造成经济运行紊乱。

2.加快推进金融结构特别是商业银行体系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通过市场机制激活金融中介机构,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促进经济增长,如果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银行经营僵化,效率低下,就很难发挥利率市场化配置资金资源的优势。所以要推进利率市场化,就必须进行金融结构,特别是银行体系的改革。要求政府不再直接决定资金的分配,尽快着手金融结构改革,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一个混合型商业银行体系。通过深化银行改革,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并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才能保证利率信号的准确传导,促使市场化利率的形成。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我国利率机制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作为利率调整的对象,产权不明晰,预算约束软化,行为不规范,从而使其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的构造重点是国有银行商业化和一般企业的真正企业化,由于目前我国未实现完全的银企企业化,利率市场化就缺乏相应的基础,考虑到银企的企业化现实,可逐步放开票据贴现利率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和幅度。同时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成为对利率变动反映灵敏的市场主体。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要实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落实企业自。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使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总经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之间形成目标一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

4.加强金融监管

利率市场化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重塑金融监管在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学界普遍认为建立了有效监管机制是利率市场化成功实现的前提。目前我国的监管状况有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如何尽快使金融监管摆脱困境,为利率市场化的根本推进创造条件更显迫切。要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化,必须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市场金融监管;按市场化金融运行的要求,建立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选拔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监管水平。可以说,中央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是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前提条件。

总结:总而言之,要根据经济发展形势,适时放松管制,扩大浮动范围,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要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形成机制中的非市场化走向市场化,最终实现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利率。同时,我国还要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完善利率市场化环境,加强金融监管体系,构建利率风险防范机制,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颖、李浩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性思考,经济问题.2006.06

[2]刘赞东.利率市场化问题初探,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篇9

摘要:程序化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特定的模型策略,自动寻找交易机会,自动完成交易行为。程序化交易是资本市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已经成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分析了程序化交易的内涵、特征和优势,将我国程序化交易现状与国外发达资本市场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未来几年发展程序化交易的建议。

关键词 :证券;期货;交易;程序化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106-01

一、程序化交易概述

程序化交易具有较宽泛的内涵,凡利用计算机系统根据特定的数据模型、策略和算法,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地寻找交易机会、执行交易指令的技术手段均属于程序化交易。按交易阶段划分,程序化交易可以分为交易决策阶段的程序化交易和交易执行阶段的程序化交易;按交易频率划分,可以分为高频交易、低频交易;按交易动机划分,包括套利交易、策略交易、做市交易、算法交易、风控交易等。

程序化交易不仅是IT系统层面的“交易自动化”,其背后的量化投资策略与执行策略还包含了特有的交易经验和模型,是IT技术、金融工程数学模型、业务经验与专业判断相结合的产物。在行情、交易、资讯方面,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通常对系统的处理速度、吞吐量、容量有极致的要求。

从宏观或微观考察,程序化交易能够使资本市场各参与方受益,主要体现为:一是通常情况下,程序化交易可以降低交易冲击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平抑市场波动、提高价格发现效率;二是程序化交易可以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空间,使原来不可能的业务变为可能;三是程序化交易可以为直接投资者和理财机构提供更为丰富的盈利模式和机会,促进差异化竞争;同时在此过程中自然促进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壮大。

二、国内外程序化交易发展对比和面临问题

近年来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程序化交易占比快速提升。国外的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做市商、券商自营机构、代客理财机构等机构投资者占据了资本市场的主导地位,与中小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投资规模庞大、投资组合复杂,由此对程序化交易有强烈的需求。也正是由于程序化交易更适合机构投资者而不是个人,程序化交易也培育了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迅速扩大。同时,国外丰富的金融衍生品提供了丰富的风险对冲机会、套利机会,为程序化交易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比较而言,我国市场的程序化交易总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主要应用于期货高频日内交易,ETF套利/股指期货套利和算法交易。国内期货交易由于允许T+0,程序化交易开展的较为广泛,也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上海期货交易所为例,该所已要求其会员报备参与程序化交易的客户资料,110余家会员开展了程序化交易,涉及2万5千多客户(其中法人占2%,约600户,自然人占98%)。程序化交易者占到开户数的1%左右。这些客户总交易量(年)为8800万手,交易金额12万亿元。

目前,国内还存在制约程序化交易发展的因素。一是由于长期路径依赖,市场交易机制较单一、约束较多,如缺少股票卖空机制、T+0交易、做市商制度等,订单形式较单一,没有采用较灵活的二级托管机制。二是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层次少、创新不足,缺少避险工具。三是交易佣金之外的刚性税费仍然较高。四是市场参与者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有待提高。此外,程序化交易在为市场参与者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监管问题和挑战;更快的交易响应速度、更多的海量数据等现象随之出现,这也给交易所的系统带来前所未有压力;程序化交易对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稳定运行和风险控制带来一系列挑战。

三、有关建议

在资本与IT充分结合发展的今天,程序化交易必然会在我国资本市场获得长足发展。为了促进程序化交易的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证券监管部门适时考虑制定指导国内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的行业性指引,防范程序化交易的系统性业务风险和技术风险,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二是程序化交易往往涉及期货、现货及相关联的证券品种,需要在监管部门、各证券/期货交易所等多个层面建立跨市场、跨品种联动的价格稳定机制;建议在新形势下重新评估涨跌停制度与熔断机制的适用场景和风险隔离特征,建立有效的市场安全阀。

三是建议交易所建立全仿真测试环境并提供完善的接入机制,为市场参与者进行完整的系统测试和模型验证提供支持,努力减少技术系统缺陷或算法策略缺陷带来的风险。

四是建议证券公司在技术和业务层面重视程序化交易实时风险控制体系建设,及时发现、防范因模型缺陷、系统缺陷所导致的非预期交易订单;根据程序化交易的特点,针对程序化交易健全客户分类服务管理、适当性准入管理,使投资者充分了解程序化交易的风险特征;为高频程序化交易投资者配备独立的交易订单处理系统、交易报盘通道,防范高频程序化交易的浪涌冲击影响普通客户的正常交易,自觉维护市场公平。

篇10

进入21世纪,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得到深化发展,然而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命名与内涵。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美国、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英国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鼻祖,注重创新的内核,使用“创意产业”的概念;美国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着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市场运作体系,因此美国倾向于“版权产业”的说法;日本将文化类的产业称为“内容产业”;法国、韩国等国家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北京市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由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明确使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说法。

自2006年北京市政府制定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的战略规划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并呈现出广阔的发展空间。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自2004年起步,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到2014年,增加值从613.6亿元跃至2794.3亿元,实现大跨度发展。至2014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稳步发展,规模持续扩大,支柱地位进一步加强,全年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1%;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09.7万人,同比增长2.2%。

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历年年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以集聚式发展为特点,由北京市政府分四批认定了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30个集聚区分布在北京市16个区县,其中朝阳区以8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居于榜首,海淀区有3个,其余各区1-2个不等,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集聚区主要集中分布于主要城区,远郊区县大部分只有1个集聚区。而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在原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发展的新规划。北京市政府在2014年5月印发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之后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在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的发展基础上,统筹整合资源,着力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这标志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步入了“功能区”引领的新时代。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演变

2004年以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属于无统筹时代,由于没有明确的概念定义,政府并没有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明确的政策定位和政策支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需求的一部分,文化、科技、艺术等多种业态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新生,北京市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进行规划。2004年以后,文化创意产业进入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开始重视和发展,北京市也加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与支持,先后成立了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园区,政策扶持也以原有的园区为对象。至2006年,北京市政府开始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有统筹的规划,开始进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截至2013年,北京市分四个批次共认定了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阶段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大规模发展的结算,政府的政策从原有的园区支持演变为主动规划、引导发展、集聚引领,对集聚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重点的扶植,充分发挥集群效应。

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进入了“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时代。原有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划定,局限与某个区县内,而功能区打破了区县的界限,有些功能区呈现了跨区分布的特点,以业态的发展方向和功能的共性为界定。新的政策是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北京首创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各集聚区纷纷进入发展瓶颈,园区容量受限、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愈演愈烈。为了打破现有的格局的局限,北京市政府提高了站位,从全市的角度,重新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整合,在原有基础上形成2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以“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金融”融合为两条主线,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种业态发展。

三、新常态给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的行程中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此后,“新常态”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代名词。“新常态”是经济学范式转换、经济模式转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低速,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原有的粗放型增长出现了明显的要素性转变,从资源、投资等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是一个深刻变化、持久维持的状态,是整个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转型、升级的过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同样存在着“新常态”的挑战。“调结构”、“产业升级”等说法已有数年,在“新常态”的定义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重点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内核是“创新驱动”。作为高附加值、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新的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进入“新常态”背景,传统产业已经呈现相对饱和的状态,新产品、新业态大量涌现和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概念引领“创新”成为新经济环境中的发展内核,“双创”将改变过去缺少创新、以模仿为主的发展方式,将创造力提升为当下最重要的发展引擎之一。而文化创意产业正切合了这种新常态发展的需求,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力和活力正是其发展的优势,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政府规划和引领为主,其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不断的优化,而政策环境的支撑也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北京市认定的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只有三个集聚区是自发形成,分别是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和北京CBD国家传媒产业集聚区,其余的27个集聚区中,政府主导建设的有17个,包括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等,剩下10个集聚区是在原有资源和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而来,包括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北京(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规划建聚区、北京古北口国际旅游休闲谷产业集聚区等。在政府的主导规划和引导升级政策之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动全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而在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政策引导,更需要不断强化内功,使其增长的内在动力成为发展的主要推手,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更加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发展态势,在既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下,发现新的创新点和增长点,能够不断升级或是转型,充分利用新常态下的新思路,如互联网+、创客时代等新概念,为应对新常态下的市场冲击与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新常态”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以多种融合为基础,实现新的跨越。

(一)把握市场动向,适当“去政府化”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确功不可没,但任何产业的发展要经得住市场的考验。文化创意产业更多应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应当以公共秩序维护者、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完善市场秩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形成良性发展的大市场环境。

(二)加强业态融合,注重“互联网+”

互联网全面渗透人们的生活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发展相对成熟还是初期建设的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互联网+”式的发展是大趋势。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加强融合力度,在现有的与科技和金融融合的发展主线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特点,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多业态模式。

(三)优化集聚发展,完善产业链

新常态下,已成集聚发展态势的文化创意产业要不断优化现有发展模式,在产业内部进行深度结构调整,使集聚发展的效应更加凸显。从集聚区到功能区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目的就是让集聚区能够打破现有固态竞争格局,形成外部互动,使现有集聚的产业能够更好的融合多种业态,完善产业链,通过龙头企业或行业的带动,促进其上下游关联产业共同发展,提升功能区的整体活力。优化集聚发展,还要注重品牌打造,形成品牌效应,让集聚效应实现最大化。

(四)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北京圈

当前新常态下,国家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快于天津市与河北省,而其辐射力度也应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得到长足发展,力求打造出以北京为核心的“北京圈”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从市场上,实现三地融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输出能够拥有更广阔市场;从合作上,三地可形成“比较优势”,各有侧重,避免扎堆发展形成恶意竞争;从发展上,拓展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支持,同时拓展交流渠道,使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组合优势,向全国进行辐射。(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炜,姚海棠.试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J].北京市社会科学2011,(3):20-25.

[2]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Z],2016.

篇11

关键词 常德市业余体校 学训矛盾 现状 对策初探

湖南省常德市体校是一所集教学、训练、食宿为一体的“三集中”全日制中级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为提升常德竞技水平,推动常德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文化学习的滞后,成了常德市体校成长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文化底蕴建设和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等方面还远远不够,与学校的培养目标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常德市体校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现状

(一)学习考核方面

常德市体校在近五年的初中毕业会考中,除体育成绩外,学生各科平均成绩均低于常德市总体平均成绩20分左右,形势不容乐观。英语、数学等科目表现得尤为突出,达30分左右,语文、政治等科目情况稍好,但也还是不尽人意。

(二)学习主动性方面

现在运动员在学习方面大都是盲目的跟着老师的思维方式走,老师抽一鞭子,学生才动一下,甚至有的学生是麻木的,根本就不动弹一下,更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学习成为被动接受,教师教学成为对牛弹琴。

(三)学习态度方面

课堂纪律很差,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完全不理会,埋头苦干自己的事情,基本无视所谓的课堂纪律,文化教师更热衷于独白的方式。

(四)课堂氛围方面

课堂气氛也是文化教师唱独角戏,教师讲自己的,学生干自己的事情,教师提问学生也是一句“不知道”,教师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与互动。

(五)教练员重视程度方面

教练在文化学习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及对体育训练重视程度的四分之一,反认为过度的强调学习会压抑学生的活力,更离谱的是将学生在赛场上的失误与怯场归结于文化学习。

二、常德市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古往今来,人们在谈论体育生时,脑海里第一时间呈现出来的便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种思想将运动员对自身的认识,乃至对体育认识也就禁锢在这个框架中,将与体育相关的学生排除在文化学习的范畴之外,这就是给从事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以及即将从事体育项目的学生印上了不爱学习,不需要学习的烙印,便出现了对文化学习要求降低的情况,这是社会给运动员向文化学习前进过程中设置的巨大障碍。

另一方面,从调查结果发现,运动员在初中毕业会考及平时的文化教学中,会存在与普通学生在学习方面要求与考核标准不同的现象,在初中毕业会考中尤为突出。在常德市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运动员在毕业会考中几乎是没有成绩要求的,只要参加考试便会获得初中毕业证,这就使得运动员没有了文化学习的压力,这对于普通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这是运动员不重视文化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与学生的成长是息息相关的,运动员被送到体校训练时便把孩子定性为“差生”。据了解,80%的家长是因为孩子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被原学校戴上“问题学生”的帽子之后,才将孩子送到体校,寄希望于严厉的教练通过艰苦的体育训练来减轻家长的教育责任,来逃避社会对“问题学生”的异样眼光。

(三)运动员自身因素

运动员对文化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原因不光在于社会对体育生的偏见,更在于运动员自身对于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运动员的固有思维就是:我是某专业的运动员,只需要把专业练好,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以顺利进入省队、国家队为奋斗目标,往往把文化学习放在训练之后,认为学习在自己前进的步伐中是无关紧要甚至是不需要的。

运动员认为文化教师对自己提出学习要求是教师故意为难自己,所以,运动员便以自己的方式回击文化教师,利用自己所学的运动技能来回报为自己传道授业的老师,用武力来征服老师,以达到老师不再为难自己的目的,让老师不再对学习和课堂提任何要求。

(四)训练因素

常德市体校现行的训练与教学模式是上午和晚上学习,下午进行专业训练,这种学训模式下,要求运动员既要兼顾艰苦的体育训练还要兼顾文化课程的学习。运动员凌晨五点半起床训练,七点半之后开始一上午的文化学习,运动员在进行早上的体育训练之后非常疲劳,加上睡眠不足,在进入教室之后的学习效果便可想而知。在教室中便呈现出老师唱独角戏,引导学生进入梦乡的景象,这样的情况一天天的积累下来,老师对于教学的热情及对学生的期待就会逐渐降低,便引起运动员对文化学习兴趣的逐步丧失。

(五)其他因素

有的教练认为让学生静下来学习是扼杀运动员斗志的元凶,将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怯场也归结于文化学习,这是对文化学习的严重扭曲,同时社会对运动员的关心与关注度不高,有的甚至还对运动员存在偏见,这就加深了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反感,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常德市体校“学训矛盾”的初步解决措施

(一)教练员与文化教师共抓文化学习

运动员在学校中最敬重的是自己的专业教练,往往对文化课教师缺乏尊重,认为文化教师对自身提出的文化课要求是刻意为难自己,便刻意对抗。只有教练员和文化教师统一思想,共抓文化学习,运动员才会认真去对待文化学习。

(二)提出适合运动员的学习标准

要求运动员与普通学生达到同一学习标准,个人认为是缺失公平的,运动员需承担双重任务――文化学习与体育训练。运动员天性好动,而学习是需要静心,这无疑将运动员推到冰火两重天,让运动员苦不堪言,只有将运动员的学习兴趣建立起来,运动员自己愿意去学,才能让运动员知道自己也是能够将文化学习攻克下来,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将文化学习与训练统筹兼顾。

(三)教练员与运动员共同学习

常德市体校的教练员与诸多基层体校的教练员存在一个共性,教练员本身也是从专业运动员退役后从事教练员工作,在运动员时期也存在文化教育缺失的情况,故在带训期间从内心就把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所以要求教练员与运动员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为运动员起到榜样作用。

(四)加强文化教师的职业精神

文化教师在给运动员教学的过程中,无法获得学生的尊重,无法体会到教学的成就感,也放松了对教学的要求,于是无效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加强运动员教育的同时,文化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也需同步跟进。

(五)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解决学训矛盾,运动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都能学习任何课程。现代远程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特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校领导常常说给教练员的至理名言,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待运动员这样特殊的群体,就更加需要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运动员的学习,通过正确的引导,让运动员了解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四、结语

目前,我国业余体校的学训矛盾还是很突出,教练员和文化教师应注意培养运动员的学习兴趣,文化教师应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环境,建构制度、保障学习落实是避免矛盾的保障点。要保障受训生的文化不下降,就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文化学习的落实。为此,应成立由学校主管领导、班主任、教练员、科任教师组成的业余训练学习管理小组,使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体育训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武淑香.北京联合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学训问题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

[2] 王晓红.我国运动员培养的教育制度困境[J].搏击.体育论坛.2013(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