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育场馆智能化管理

体育场馆智能化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0 09:22: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体育场馆智能化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体育场馆智能化管理

篇1

十余年前,曾有专家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功能的日趋专业化,智能建筑的发展将更为专业,目前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正如其所料。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标准的进步已为我国传统建筑注入活力,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来讲,现有的智能化技术、标准和设计理念都不能满足其建设的需要。因此应加快研究探讨工程建设模式、技术、标准等,为我国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准备和依据。

1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体系

1.1智能化系统模型:

1.1.1基础平台

由于体育场馆首先是建筑物,因此其基本功能与其他建筑相同,这时可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基本配置。如综合布线、通信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报警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该部分的配置可以与设计咨询等单位专家沟通,确定需求。当然还包括综合管路系统。

1.1.2业务应用平台

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体育比赛和运动服务,其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相应的比赛综合管理系统、运动员登录系统、赛事成绩系统、赛道终端摄像系统、电子记分系统等,围绕比赛运动而必须配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设备。该部分的配置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体育场馆功能并与体育比赛管理专业人士专家沟通确定需求。

1.1.3业务支撑平台

围绕比赛或支撑体育场馆运作而必须配置的智能化系统,如内部调度系统、体育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直播系统等等。同样该部分要与将来管理经营该体育场馆的经营者沟通进行配置。

1.1.4调度应急决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

主要是针对比赛运动会进行紧急应对管理,包括育场馆联网使用时的管理,并与就近的智能交通系能够信息共享,统一调度。

对于其它智能化子系统只要按其功能和应用进行合理配置即可。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如图l所示。

2.2体育场馆智能化规范标准体系

目前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建设行业、信息行业、广电行业、消防行业的专家共同编写的《国家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导则>即将出台,但是笔者认为体育经营管理者的参与意见不够。

虽然我国有相关的体育场馆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场馆的功能有许多新的改进,这是对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考验。因此应像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有专门的酒店管理标准那样,有专业的体育场馆标准,据此确定智能化系统的需求。而且智能化的需求最好交由市场来确定,由专业的咨询公司解决,这样比请个别专家更科学、规范、合理。

同时应该重视智能化工程检测标准的研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指导将来的工程验收和移交。因此规范标准体系应包括:场馆工艺要求标准、设计规范、工程检测规范、竣工验收规范。

2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模式

既然已经加入WTO与世界接轨,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来讲,应当吸收发达国家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建设环节确定三个阶段:

2.1建设前期

利用咨询公司(如果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不够,它可以分包/指定分包)确定其需求及预算,其研究深度比请单个专家要好得多。

2.2施工阶段

必须有智能化/弱电监理工程师负责,按照监理程序做到“三大控制”,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且应当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

2.3竣工验收

在承包商提交验收申请后,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有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给出系统整体判定。结合监理的监理报告、施工的过程资料,由建设方组织通过竣工验收。由于我国实现项目管理公司建设模式,这对于项目管理公司移交工程是非常有保证,不会有过多的麻烦。竣工验收程序如图2所示。

3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其它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模式,按照项目管理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1事前控制

首先确定需求定位一定要准确、合理、科学,应当引入专业咨询公司(智能化),由其进行需求分析及定位,确保不会缺/漏项,避免以后施工中发生增项。

然后按照需求分析(需经业主确认)进行设计并确定投资预算,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有利于评标时保证优秀施工承包方中标,达到控制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3.2事中控制

施工中采用智能化专业监理和第三方检测措施,严格实施旁站监理制度,进而达到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我国以往常“重建设轻验收”,验收往往是走过场,基本达不到检查评估的目的。所以作为智能化系统建设为了不出现“豆腐渣”工程,建议同样引人第三方柱测机制进行质量检测。由验收组依据此检测报告确定是否验收通过。

只要做到事前计划好、事中控制措施得当、事后评估检测验证过硬,智能化工程建设质量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篇2

十余年前,曾有专家预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功能的日趋专业化,智能建筑的发展将更为专业,目前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建设正如其所料。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和标准的进步已为我国传统建筑注入活力,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来讲,现有的智能化技术、标准和设计理念都不能满足其建设的需要。因此应加快研究探讨工程建设模式、技术、标准等,为我国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准备和依据。

一、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体系

1.1智能化系统模型:

1.1.1基础平台

由于体育场馆首先是建筑物,因此其基本功能与其他建筑相同,这时可参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基本配置。如综合布线、通信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报警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该部分的配置可以与设计咨询等单位专家沟通,确定需求。当然还包括综合管路系统。

1.1.2业务应用平台

体育场馆主要是为体育比赛和运动服务,其业务应用平台包括相应的比赛综合管理系统、运动员登录系统、赛事成绩系统、赛道终端摄像系统、电子记分系统等,围绕比赛运动而必须配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设备。该部分的配置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体育场馆功能并与体育比赛管理专业人士专家沟通确定需求。

1.1.3业务支撑平台

围绕比赛或支撑体育场馆运作而必须配置的智能化系统,如内部调度系统、体育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直播系统等等。同样该部分要与将来管理经营该体育场馆的经营者沟通进行配置。

1.1.4调度应急决策综合集成管理平台

主要是针对比赛运动会进行紧急应对管理,包括育场馆联网使用时的管理,并与就近的智能交通系能够信息共享,统一调度。对于其它智能化子系统只要按其功能和应用进行合理配置即可。

2.2体育场馆智能化规范标准体系

目前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建设行业、信息行业、广电行业、消防行业的专家共同编写的《国家体育场馆智能化技术导则>即将出台,但是笔者认为体育经营管理者的参与意见不够。

虽然我国有相关的体育场馆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场馆的功能有许多新的改进,这是对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考验。因此应像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有专门的酒店管理标准那样,有专业的体育场馆标准,据此确定智能化系统的需求。而且智能化的需求最好交由市场来确定,由专业的咨询公司解决,这样比请个别专家更科学、规范、合理。

同时应该重视智能化工程检测标准的研究,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才能指导将来的工程验收和移交。因此规范标准体系应包括:场馆工艺要求标准、设计规范、工程检测规范、竣工验收规范。

二、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模式

既然已经加入WTO与世界接轨,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来讲,应当吸收发达国家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建设环节确定三个阶段:

2.1建设前期

利用咨询公司(如果智能化专业技术人员不够,它可以分包/指定分包)确定其需求及预算,其研究深度比请单个专家要好得多。

2.2施工阶段

必须有智能化/弱电监理工程师负责,按照监理程序做到“三大控制”,从而保证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且应当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

2.3竣工验收

在承包商提交验收申请后,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所有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给出系统整体判定。结合监理的监理报告、施工的过程资料,由建设方组织通过竣工验收。由于我国实现项目管理公司建设模式,这对于项目管理公司移交工程是非常有保证,不会有过多的麻烦。

三、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结合我国其它建筑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模式,按照项目管理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3.1事前控制

首先确定需求定位一定要准确、合理、科学,应当引入专业咨询公司(智能化),由其进行需求分析及定位,确保不会缺/漏项,避免以后施工中发生增项。

然后按照需求分析(需经业主确认)进行设计并确定投资预算,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有利于评标时保证优秀施工承包方中标,达到控制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

3.2事中控制

施工中采用智能化专业监理和第三方检测措施,严格实施旁站监理制度,进而达到保证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我国以往常“重建设轻验收”,验收往往是走过场,基本达不到检查评估的目的。所以作为智能化系统建设为了不出现“豆腐渣”工程,建议同样引人第三方柱测机制进行质量检测。由验收组依据此检测报告确定是否验收通过。

只要做到事前计划好、事中控制措施得当、事后评估检测验证过硬,智能化工程建设质量一定可以得到保证。

篇3

2002年中国奥运组委会开始对体育场馆设计进行国际招标,根据奥申委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的承诺,要将2008年奥运会办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也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心愿。如何规划设计奥运体育场馆,在体育场馆的设计中体现科技奥运的宗旨,这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中必须始终如一贯彻的基本方针。

近几年来,全国各省市为举办全国运动会、各省市运动会也投资兴建设体育场馆。但如何设计好体育场馆、如何将现代科技运用到体育场馆中来,使体育场馆的建设跟上时代科技进步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体育场馆的建设逐渐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过去的片面追求大规模向规模适中、功能多样、设备先进、安全舒适和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设备先进则充分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体育场馆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注重这些高科技应用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使高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充分体现节能与环保。2000年悉尼奥运会已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就体育场馆设计中,有关电气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在建筑领域出现了智能建筑,它具有非常鲜明的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对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安全、舒适、方便、高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智能建筑的建成,从另一方面来看,又起到了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上述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建设智能化体育场馆,顺利举办奥运会提供了技术保障。

1 智能化变配电系统

现代体育场馆中的系统和设施,对供配电系统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许多系统在运动会期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供电故障。因此首先应对体育场馆的用电负荷进行分级,不同等级的用电负荷,其供配电系统是有所区别。除消防设备用电属于一级负荷之外,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第2.0.1条 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负荷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负荷。

第2.0.2条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二、一级负荷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中:

3.1.1.1 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

(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

(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

(4)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

对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以及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

在该规范表3.1.2 常用重要电力负荷级别中,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上体育馆、体育场中的计时记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比赛厅(场)、主席台、贵宾室、接待室及广场照明,电声、广播及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电源均属一级负荷。并且对于计时记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为特别重要负荷。

3.1.3 一级负荷的电子计算机,其机房及已记录的媒体存放间的应急照明亦为一级负荷。

3.1.4 当在主体建筑中有一级负荷时,与其有关的主要通道照明为一级负荷。

因此,在进行体育场馆变配电系统设计时,应严格按照供电级别对用电负荷加以周密的考虑。并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应急电源。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送审稿10.3.1 体育建筑电力负荷应根据体育建筑的使用要求,区别对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甲级以上的体育设施电力负荷为一级,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为特别重要负荷;

2.以上系指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比赛厅(场)、主席台、贵宾室、接待室、广场照明、计算机房、电话机房、广播机房、电台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电源及紧急照明灯用电设备;

3.体育建筑的电气消防用电设备负荷等级应为该工程最高负荷等级;

4.一、二项中非比赛使用的电气设备及体育建筑使用要求为乙等的用电设备为二级。

体育场馆的变配电系统,除少数地区外,基本上都是10KV及以下的系统。目前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变配电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所有高低压柜上配有大量的模拟指针仪表,柜内主回路的二次接线回路中,配有大量的继电器。高压侧以手动操作为主,低压侧则根据工程情况,实现部分自动(如联络开关),部分手动。这不仅给操作维护带来不便,而且对稍微复杂的控制实现起来也不方便,需增设一定数量的继电器等。一般来说,节点越多,出现的故障机率就越大。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一些智能建筑中对变配电系统采用了以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进行监测,随着断路器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厂家生产出了智能型断路器,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在开关柜中安装CT等传感器,而且可以直接从这些断路器的接线端子上,根据需要引出相应的一些参数等。总之这些技术的发展,其目的就是朝着变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这些系统中,无论是采用智能开关,还是采用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的直接数字控制器,系统仅仅是朝着智能化方向迈出了一步,对于真正的变配电系统智能化还有相当的差距。尤其是采用DDC控制器的系统,一般仅仅是对系统的几个参数进行监测,根本无法达到自动化的目的。这种系统所采集的信息不全,数量有限,大量的参数和数据、故障和故障记录采集不上来,而仅限于电压、电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等。另外每家从事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的承包商所采用的控制器,除少数采用开放型技术和产品外,一般均是自己的通信协议,与其它厂家产品之间互操作性差,协议转换困难。而且对于承担这些系统的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的承包商,绝大多数时从事自动控制的人员,对于变配电系统的工艺了解不深,因而很难做出符合要求的系统。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公司,对于智能化变配电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开发研制出了一系列用于变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产品和设备,这些产品均是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是自动控制领域中一种互连通信网络,它是实现现场设备数字化通信的一种现场层网络通信技术。它具有协议简单,并具备开放性,容错能力强,实时性好,安全、成本低、适于频繁交换等特点。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快速、简单、低成本实现变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变配电系统一般由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化开关和控制设备组成。它是由通信网络将变配电系统中带有通信接口的开关和控制设备连接起来,并与计算机相连,由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操作,从而实现集中数据采集和处理,集中进行监控,真正达到变配电系统的遥测、遥调、遥控和遥信。

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现场总线有许多种,例如:MODBUS、PROFIBUS、FF、CANBUS、CONTROL NET、INCOM、LONWORKS、INTERBUS、ETHERNET等,国际上已出台了IEC61158所推荐的8种总线标准,但仍未建立起国际统一的标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提高,用户对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提高,在市场上将会出现多种类型的产品。这就造成了在一项工程中,可能会用到数种总线技术的产品。值得欣慰的是,针对这种多总线技术,现有大量的技术人员正从事于将多种总线技术用于一项工程的变配电系统的技术。采用通用型的现场总线、协议控制器,通过软硬件的方法,共同对现场总线协议进行处理,解决智能化变配电系统中多总线的兼容问题。

采用智能化变配电系统,对于系统的操作,可通过编制程序,对系统的各种操作进行预先设定,并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非常直观、有效。对于信号的采集,一方面是信号的种类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采集,尤其是一些直接关系到系统变化趋势的信息,系统能不断采集和分析,提前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警告,便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智能化变配电系统可对每个回路上的断路器状态、柜内及母线温度、操作机构的机械性能、绝缘水平等进行检测,为系统运行的测量、保护、控制等提供必要的依据,并对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录波、故障记录,为故障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智能化变配电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取代传统的二次回路,具有接线简单、性能可靠、易于维护的优点。尤其是对于具有数个变配电室的体育场馆而言,各变配电室的系统均具有通信接口,为实现变配电系统自动化和减少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保证。

智能型变配电系统的产品,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厂家均有成熟、实用的技术和产品,这些产品为标准的模块化结构,采用微电子技术,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能全、便于各种功能的集成。而且这些设备布线简单、易于维护,给用户带来方便。例如施耐德电气公司的Powerlogic系统采用Modbus,能专业化地满足电能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电能成本、电能质量、供电连续性三方面,这正是我们对于体育场馆供电系统中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供电成本,主要方面是在于减少损耗,系统可以识别主要的耗电源、在内部进行成本分配,让用户对成本有更直观的了解,利用多站点集合的优势,在降低成本方面,可随时查看能源消耗模式,控制用电高峰。对于电能质量,该系统可以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谐波分析,电压波动探测,扰动探测,中性线电流监控。例如配电系统中的谐波,他导致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大了容量,增大了系统的损耗。严重时,将会导致一些设备运行不正常,尤其是对于体育场馆中的弱电系统的电子设备。在保证供电系统供电连续性方面,该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分析和控制配电系统,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该系统通过一个图形互动界面,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集中起来,并将其格式化,它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避免设备出现故障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停电。当出现故障时,要迅速判断故障点以及故障原因往往是困难的,从而延误了及时恢复供电的可能性,而Powerlogic系统可以及时诊断出问题所在,给维护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保证了即使出现故障,也比传统的供电系统能尽快消除故障,恢复供电。

转贴于 2 场馆照明

现代的体育场馆建设,向规模适中、功能多样方向发展。因此,体育场馆的照明设计,往往不是仅仅考虑单一功能,而是要考虑多功能的应用。在一个城市,奥运会仅举办一次,但随着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兴起,这些场馆还要在漫长的时间内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韩、日世界杯有些场馆的照明,均是进行了综合功能考虑后而设计的,而且是利用现代科技,利用计算机进行照明控制,达到采用简单操作而实现不同功能和使用条件下的体育照明。

体育场馆的照明,根据不同体育竞赛的要求,对不同项目、功能的竞赛,有其照度值等各方面的要求,如水平照度和垂直照度、对观众和运动员的眩光指数、显色指数等。对于体育场地的照明方式,主要有四塔式、多塔式、光带式、混合式等,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对于场地的照明效果应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而对于体育馆内的照明,其方式有满天星式、灯桥式、混合式等等。从智能照明的角度来看,不管体育场馆的何种照明,应本着有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有利于裁判员的正确判断,有利于观众各方位的观看效果,有利于现代电视转播。照明一定要满足体育竞赛工艺的要求,并实现照明的现代化管理,节约能源,改变光空间,创造光变化,并应在设计中做到安装简便,适应性强,系统安全可靠。

长期以来,CIE的标准和我国的标准是指导我国体育照明基本的指导性文件,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更新的、更切合实际需求的实用性标准。这些标准通过实际工程被应用到体育场馆照明系统的实现过程当中。

值得提出的是,随着彩色电视技术的发展,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转播已正式进入了国际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赛)的技术范畴。而CIE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出台,在这种情况下,FIFA(国际足联)制定了《足球场照明推荐值》,并将HDTV转播所需的光环境正式纳入其中。按照这样的要求,赛场在主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应在2000Lx以上。

目前国内新建体育场的照度水平,一般水平照度都至少在1600Lx以上,垂直照度则多在1400Lx以上。这样的要求对现有的彩电转播来讲是足够了,但还不能完全满足HDTV转播的要求。HDTV转播已成功地应用于悉尼奥运会和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我国目前也在大力推广这一技术,在2008年奥运会上采用HDTV转播(与普通彩电转播并存)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因此对于我国的奥运赛场和其他一些大型的、常用于国际比赛的体育场来说,采用FIFA的《足球场照明推荐值》作为照度指标的标准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由于体育场馆的功能和结构特点不同,创造基本光环境的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并不是所有体育场馆的光环境越亮越好,对于举办国际赛事可能性很小的一些体育场馆,照度水平设置在满足一般彩色电视转播这个层次上足够了,而对于经常举办国际赛事和大型活动的大型体育场馆,为满足HDTV转播的需要,而将照度水平设计很高,这主要不是考虑现场观众的感受,而更多地是考虑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感受。所以照明系统在充分满足比赛和活动自身需要的同时,更多地是为电视转播系统提供最好的光环境。

场地照明灯具是体育照明系统的核心,选择是否恰当非常重要。如何在众多的、各具特色的专业产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灯具,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灯具的光学性能、电气性能、使用寿命、可靠性以及性能价格比,是最基本的衡量指标。

一旦确定选用的灯具,照度计算是场地照明设计最基本、最直接、最有力的设计效果的依据。照度计算书包括所采用灯具的型号、数量、布置方式、投射角度、瞄准点以及最终的合成结果。通常体育场馆照明均分成多级,在照度计算时,应对各级照度度给出水平照度、垂直照度、对应的均匀度、眩光指数等一系列数据。当这些数据均满足上面提到的基本光环境的要求时,则认为该设计基本符合要求。照度计算除了用于确定照度值外,同时成为灯具安装调试的指导性文件。

在灯具布置时,应注意对于不同功能的场馆,其照明灯具的布置是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人员一定要清楚这些规定。有时对于多功能的体育场馆,为了满足不同功能情况下的使用,须分别设置一些灯具,以满足实际需求。

从计算书中得出的计算结果,仅仅是一种理想的情况。要获得真正实际效果,需要在现场经过反复的调试。照明设计与现场实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调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现场条件不允许将所有环节都做到最完美时,需要设计人员做出决定。所以说,照明的计算和实施,不但要依靠高素质的设计人员,而且还必须要有专业的施工力量来支持。如飞利浦、松下、希优等专业公司,由此可以看出,这实际是对照明设计和产品提供商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验。

对于大型的体育场照明,采用通常的“窄光束型”或更窄的“投光型”灯具,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整体光环境的效果。而以“窄光束型”或“投光型”灯具为主体,辅以其他配光的灯具(一般应为同种光源)的方式,则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照明效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但能保证场地大部分区域的光环境达到要求,而且对于个别特殊区域和观察角度,也能给出周到的关照,从而使体育场馆的整体光分布更趋于合理,照明效果更好。体育场馆的照明节能,首先是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节能。因此,需要在设计阶段,认真研究实际需求和选择高光效的灯具。一方面控制好眩光,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减少光的溢散,合理决定分级照明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体育场馆照明控制系统,作为整个工程照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有效实现各级开关灯方案,而且还要具备安全保障功能。各级功率配比、与供配电设计的配合、防止频闪、控制界面的反馈等都是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做到在控制台上可实现分组控制和集中控制,并具备声光报警功能。 智能控制是目前体育照明的一个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组合的预留以针对特殊情况时调整。这种需求是采用传统控制方式所难以达到的。

篇4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运动休闲的需求也逐渐加强。带来的是体育场馆的数量、类型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的高科技设备与信息系统被运用其中,场馆的管理和运营支持也纳入了现代科学管理的范畴。本文将从专业角度探讨体育场馆中的智能一卡通设计。

体育场馆中的智能一卡通包括智能门禁管理系统、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智能电梯管理系统、智能消费管理系统、智能巡更管理系统等。

体育场馆使用特点

1.体育场馆除举办专业比赛外,还从事大规模的商业、文艺活动;

2.平时处于闲置状态,但在短时间内会聚集数万人;

3.具备大量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小卖部、餐厅等。

一卡通在体育场馆的应用

1.利用IC卡技术,对发售、核对门票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快速认证、防止造假和人数统计;

2.对体育场馆的停车场做出智能化管理,提高停车场运行的效率,减少运营成本;

3.对体育场馆的出租和体育器材的租借提供智能化管理;

4.实现在体育场馆内的一卡通消费支付;

5.对体育场馆进行安全防护设置,防止不法份子对场馆的破坏;

6.针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各种相应预案;

7.对残障人士和贵宾进出场馆提供特殊的人性化设计。

(一)智能门票的特点及运用

采用IC卡片代替传统纸票

卡内写入门票的信息如序列号、相应的区域、排号和座位号

在体育场馆入口处安装高转门和读卡器

观众在入口读卡器上刷卡,系统认证通过后,才能通过高转门进入场馆

IC卡片的特点:

IC卡具备科技含量,有效防止伪造门票;

严格认证票据的真实性,杜绝逃票进入。

高转门的特点:

高转门是为体育场馆专门设计,一次读卡通过限过一人;

高转门难以逾越,坚固耐用,除非刷卡认证通过,否则无法进入场馆。

除IC卡门票,也采用带RFID芯片的门票。

RFID门票的特点:

读取距离更远;

携带更加方便。

(二)不同安全等级的门票管理

针对比赛或演出的重要程度,可以制定不同安全等级下的门票管理:

购买时无要求,入场时刷卡验证通过即可进入。

需采用实名购买门票,入场时需出示证件且刷卡验证通过才进入。

需实名购买门票,并在购买时拍摄照片保存在系统内,入场时刷卡并且再次抓拍图片,与系统内图片进行对比,卡片和图像对比全部认证通过时方可进入。

(三)RFID在智能售票中的运用

实名购买和图像对比

实名购买和图像对比主要是为了防止门票的不法倒卖;

对特殊观众,如足球流氓等,可建立黑名单,限制其购票或在其进入场馆时产生预警。

认证失败的处理方式

不同安全等级下的卡片认证失败同样可以具备多种处理方式:

最低的安全等级,刷卡验证失败时,系统无报警;

卡认证或实名认证需同时通过认证才能进入,系统无报警;

卡片认证或图像对比不通过时,系统将对产生报警,需由警卫处理后才能解除。

特殊观众的门票管理

体育场馆的特殊观众主要是指残障人士和VIP贵宾;

对于残障人士,是在入口通道处安装残障专用通道,以方便残障人士刷卡进入。

(四)体育场馆出租管理方法

体育场馆除了举办大型赛事、演出、集会活动外,其他时间场馆的大部分设施如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将对大众开放,体现国家全民健身的体育理念。

体育场馆的出租管理同样利用IC卡来实现计时收费的功能:

过程说明:

客户到管理前台出示必要的证件,交纳一定的预支款后,即可获得一张会员卡;

IC卡内将写入客户的姓名等基本信息,以及客户的帐户余额;

场馆的通道将安装门禁,客户需将IC卡在门禁读卡器上刷卡才能进入场馆。

体育场馆的出租管理流程:

过程说明:

客户使用场馆后,需刷卡出门;

客户结帐,在POS机上刷卡,扣除场地租借的费用;

卡内余额不足时,系统会提示客户充值;

客户可不退卡可长期使用,该卡同时可在场馆其他地点消费,如小卖部、咖啡厅等。

(五)体育场馆器械管理方法

体育场馆的器材管理同样采用IC卡技术作为管理手段。

租借体育器材时需出示IC卡,管理员读卡后将租借信息保存入管理系统。

归还器材时,同样出示IC卡,由管理员在管理系统内将该租借信息注明为已还,系统自动核算租金并通过POS机扣款。

(六)体育场馆智能停车管理

体育场馆的停车场在比赛时将会有大量车辆在短时间内涌入,对停车场的管理效率是一个很大考验。

停车场内分长期车辆和临时车辆,长期车预付费后保留其固定车位,临时车辆每次停车收取一定费用。

需作好停车场的安全防盗和通行管制等工作。

车位引导系统

体育场馆的停车场使用频繁,场内车辆众多,寻找车位非常不便;

一个没有车位引导系统的停车场就像一个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繁忙路口,司机们将迷失在浩如烟海的茫莽车位中;

如何利用好每一个车位,以最快的速度引导车辆找到系统,为其分配的车位将直接关系到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和运营成本。因此对体育场馆的停车场,需配备车位引导功能,引导车辆以最快时间寻找到车位,增加车流量,提高使用效率;

在停车场主要通道的交叉口安装导航条屏,每块车位引导屏将会以车位地址或方向箭头的形式提示司机行车路线;

同时,入口至车位之间的照明灯光也会被打开,辅助司机快速寻找到车位。

节能控制

停车场内一般都使用大功率路灯照明;

长时间使用必然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增加运营成本;

停车场需具备节能灯光管理,仅在车辆行驶时,才启用相应线路上的路灯照明。

(七)体育场馆内的消费管理

体育场馆内除了体育设施外,一般还附带有一定的休闲娱乐场所,如咖啡厅、小卖部、超市等。

智能一卡通的消费管理是通过利用IC卡实现在体育场馆内的任何地点快速、高效、清洁地消费,同时自动生成各种报表。

篇5

中图分类号:TM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照明在现代化多功能体育场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智能化照明控制是根据环境变化、客观需求、用户预定需求等条件而自动采集照明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并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并对分析结果按要求形式存储、显示、传输,进行相应的工作状态信息反馈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通过对多功能体育场馆的各类照明灯具按各自的不同的要求进行智能照明控制,是现代化多功能体育场馆的必要选择。

一、体育馆照明系统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7年7月20日,并于2007年11月1日在体育馆工程中具体实施的JGJ153-2007《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是体育馆照明系统设计及检测的主要依据。照度、均匀度及炫光对比赛场地十分重要,保证了运动员、观众及摄像机镜头的视线在运动比赛中的视觉背景和适应。照明灯具的照度范围为300~2000Lx。照度应为持续稳定照度,其持续稳定系数通常取0.8。同时照明光源的色温应控制在4000~6000K范围间。对于非彩电转播的比赛场馆,其显色指数Ra应能够达到65及以上;对于有彩色转播的比赛场馆,其显色指数Ra应能够达到80及以上;而对于大型国际和国内比赛场馆,其显色指数Ra应能够达到90及以上。现代化多功能体育场馆按功能区域可以分为两大区域:主赛场及辅助区域。主赛场的光源多采用金卤灯、卤钨灯或它气体放电灯,单个光源的电功率较大。通过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对比赛场地不同的亮灯模式控制。对于辅助区域的各种功能不同的场所,通过调光和场景预设置功能营造多种灯光效果,变换不同的光空间,给人以舒适完美的视觉享受。

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一)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特点。智能照明系统是利用先进电磁调压及电子感应技术,对供电进行实时监控与跟踪,自动平滑地调节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幅度,改善照明电路中不平衡负荷所带来的额外功耗,提高功率因素,降低灯具和线路的工作温度,达到优化供电目的照明控制系统。具有系统集成性、智能化、网络化和使用方便等方面的特点。具体来说,包括:可控制任意回路连续调光或开关;可预先设置多个不同场景,在场景切换时淡入、淡出;可接入各种传感器对灯光实现自动控制;可接入各种传感器对灯光进行自动控制;可用手持红外遥控器对灯光进行控制;可系统联网,利用上述控制手段进行综合控制或与楼宇智能控制系统联网;可由声、光、热、人及动物的移动检测达到对灯光的控制;等等。目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已在影视舞台、多媒体会议系统、智能建筑灯光环境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优势。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如下优势:采用先进的电子电器和通讯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控制;通过优化能源的利用,降低运行费用,保护灯具,减少灯具损坏,符合绿色照明计划;使用先进的电子电器技术,使整个综合型体育场馆照明状态显示在监控界面上,进行实时的浏览和监控,便于管理;设计简便,只需要考虑负载回路的数量、容量及各控制点的位置,所需的各种复杂功能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安装方便,使用安全、持续发展性强。

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体育馆中的应用

(一)C-Bus系统。C-Bus即Clipsal Bus的简称,是奇胜(Clipsal)公司制定的两线制总线数据传输协议,定义了电子镇流器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数字通信方式。C-Bus总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容易、功能丰富,是一种独立的、分布式、总线型照明控制系统。苏州市工业园区的某体育馆采用C-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了地下一层公共区域和多功能厅、一层公共区域、二至四层公共区域及包厢、场馆部分(主场馆、训练馆、游泳馆)的区域照照明。

(二)Dynalite系统。Dynalite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由澳大利亚邦奇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制定,为总线式模块化、全分布对等式系统结构,由输入模块、输出模块、联网监控三部分组成。系统设备均配有各自独立的CPU和存储器,贮存相应的程序和命令,不因断电而丢失。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馆采用的Dynalite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不但实现了照明控制智能化,而且可以节能和延长灯具寿命,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维护费用,便于完善灯光设施吸引运动项目及观众,既满足了体育场馆复杂比赛的灯光要求,也从管理和维护上实现了整个中心照明的智能化要求,是现代化体育场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ABB i-bus EIB系统。ABB i-bus EIB系统是一种标准的总线控制系统,采用的总线标准为EIB即欧洲总线安装标准,控制方式为对等式控制,元器件为模块化元件。ABB i-bus EIB系统在体育馆应用中的最大特色是其安装方式给传统电缆布线方式所带来的巨大变革。该系统在体育馆中可作为一个系统独立运行,也可通过标准网关设备或采用RS232接口与体育馆的BMS系统进行集成。例如,涪陵体育馆即选用了ABB i-bus EIB系统的部分控制功能,对体育馆内的灯光进行各种场景控制。

四、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发展前景

智能照明由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控制与管理,形成照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良好的使用效果与社会、经济效应,推动了照明技术迅速向前发展。今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更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路灯、高速公路、市政照明工程、大型广告灯牌等大型建筑和公共场所。

参考文献:

[1]古铭秀.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在体育馆照明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硅谷.2012(13):54-176.

[2]刘光平,吴雪芳.C-Bus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体育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3(12):72-76.

[3]龚南笛.南京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J].建筑电气,2006(01):27-32.

[4]王水生.浅谈体育场馆照明[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2):49-50.

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lligent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and then set a project example analyses, points out its advantag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intelligent lighting; Intelligent; System integration;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Green lighting; Lighting control; The United States Lutron

中图分类号:TD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日益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现代的建筑中,照明设计已远远超过原来的采光照明的基本要求,而开始追求灯光艺术带来美的享受;追求照明和其它相关设备、系统的整体控制效果;追求照明控制的节能效果,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绿色照明”。伴随着绿色照明应运而生的新一代智能照明控制,是室内外环境照明的一个新主题。智能化照明控制是根据环境变化、客观需求、用户预定需求等条件而自动采集照明系统中的各种信息,并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并对分析结果按要求的形式存储、显示、传输,进行相应的工作状态信息反馈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1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的特点

1.1系统集成性

是集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于一体的现代控制系统。

1.2智能化

具有信息采集、传输、逻辑分析、智能分析推理及反馈控制等智能特征的控制系统。

1.3网络化

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大都是独立的、本地的、局部的系统,不需要利用专门的网络进行连接,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是大范围的控制系统,需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以进行必要的控制信息交换和传输。

1.4使用方便

由于各种控制信息可以用图形化的形式显示,所以控制方便,显示直观,可以让后勤人员在移动的位置监视和控制日光和照明以达到最活跃的性能、控制和工作效率。

下面我们以某体育馆举例,来了解智能照明。该体育馆是建筑面积为22000 m2,可容纳观众7200多人的综合性多功能体育馆。合理、经济的照明设计可为运动员、裁判员及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根据国标照明规范及体育场馆照明要求,体育场馆的照明技术主要有照明照度、水平照度、垂直照度、照度均匀度、眩光、色温及显色性等,并且要求照明控制灵活,环境适应性强。

1.4.1照度要求

比赛场地的灯光照明设计,照度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场所只有具备足够的水平照度,才能给观众及运动员一个良好的、舒适的视觉背景。而对于电视转播,场馆的垂直照度直接影响到转播画面的质量。

1.4.2照度均匀度要求

对于水平照度和垂直照度,除了其数值标准外,照度的均匀性也很重要。它保证了运动员、观众及摄像机镜头的视线在运动比赛中的视觉适应。

1.4.3眩光要求

若视野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强烈的高度对比,从而引起不舒适或视觉降低的现象,称之为眩光。眩光是影响照明质量的重要因素。

1.4.4光源及显色性指标要求

体育运动场地的照明对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比赛光源的色温范围为3300~5 300K,显色性Ra>65;对于比赛的彩电转播,则推荐光源显色性Ra≥80。

1.4.5灯光控制

针对该体育馆灯光控制要求,该体育场馆的场地照明控制选用集散型分布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和能源的自动管理。智能照明系统示意图见图1所示。

图1某体育馆智能照明系统示意图

该体育馆选用美国Lutron公司的“Quantum”全面照明管理系统。这是一个基于中央处理器的集中式系统,让用户进行开关、调光,场景控制,电动窗帘控制、和其他楼宇管理系统集成,以及进行照明节能管理,即同时管理多个空间的人工光源光和自然光。

该系统的扩展性特别强。通过选择不同的处理器,控制模块,开关/调光箱,可以实现从一个房间到超过一万路以上的大区域的灯光控制。

2在体育场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优点分析

2.1实现智能控制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电器和通讯技术,不但可实现单点、双点、多点、区域、群组控制、场景设置、定时开关、现场实时监控,还可事先对各种体育比赛的照度标准,照明质量的要求预先编好照明控制模式。

比如,体育场馆对事先要进行的篮球、网球、手球、排球等一般的比赛可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预先编好各种亮灯模式的场景存储在面板按键里,使它处于全自动状态;可根据比赛时不同场景的要求,轻触按键来实现比赛时需要的各种场景。

2.2符合绿色照明计划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过优化能源的利用,降低运行费用;保护灯具,减少灯具损坏;智能化控制:充分利用天然光的照度变化,决定电气照明点亮的范围;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便于经济核算单位装表计量。

体育场馆在保证各种比赛级别上,通过按系统预先编好亮灯模式,选用照度标准的高、中、低三档的照度值;选用合适照明方式,照明要求较高的场所采用混合照明方式,较低的采用分区照明方式或其他的节能方式。

2.3便于管理、减少维护的费用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改变传统照明中人为简单的开关管理模式,它使用先进的电子电器技术,使整个综合型体育场馆照明状态显示在监控界面上,进行实时的浏览和监控,使整个体育场馆的管理上升到新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减少整个系统的检修过程,降低维护费用。

2.4设计简便

传统照明控制线路设计一般比较复杂,在设计上控制与负荷需要综合考虑;而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只需要考虑负载回路的数量、容量及各控制点的位置,所需的各种复杂功能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而且更改设计简单快捷,仅仅需要重新配置即可。

2.5安装方便

传统照明控制动力线长,施工特别麻烦;而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布线仅仅在控制设备之间以及控制设备和负载之间,在主干线上电缆的用量能达到最小。

2.6使用安全、持续发展性强

根据用户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智能照明只需修改软件设置而非改造线路就可以调整照明布局和扩充功能,大大降低改造费用和缩短改造周期。控制回路的工作电压一般为DC24V安全电压,即使开关面板意外漏电也能确保人员安全,系统具有开放性,可以和其他物业管理系统(BMS),楼宇自控系统(BA),保安及消防系统结合起来,符合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2.7节能环保

采用总线制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使用低成本的非屏蔽五类线来取代大量的强电电缆,从而可以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很多管材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8采用智能照明系统,也是现代化体育场馆的重要标志

完善的设施、齐全的功能、先进的工艺都是现代化体育场馆等级的体现,它的照明设计是一项功能性强、技术性高、难度较大的设计。

体育场的灯光照明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设定的模式运行,可减少不必要的耗电开支,同时可降低运行维护费用;通过自动调节场地灯光打开的先后顺序,可有意识的避免灯光同时点亮造成的启动电流过大,并可限制金卤灯再启动的间隔时间,大大增加灯具的寿命;这些都可为用户节约开支,尽快收回成本创造了条件。

“智能建筑”的出现,对建筑照明提出新的要求。智能照明由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进行控制与管理,形成照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良好的使用效果与社会、经济效应,推动了照明技术迅速向前发展,因此,构筑一个高品质、适用、安全、灵活、节能、经济的智能照明系统是体育馆、城市路灯、高速公路、市政照明工程、大型广告灯牌等大型建筑和公共场所电气照明设计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篇7

目前杭州拥有的主题电子地图并不少见,但是体育主题的电子地图却不完善。除了体育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人们在查询体育信息资源大体有两种主流渠道,一个是百度搜索,另一个则是大众点评网。通过大众点评网,对杭州现有体育场馆进行调查显示,杭州市网上可查知的运动健身类商户共有984家,类型包括健身中心、游泳馆、瑜伽、羽毛球、乒乓球馆、舞蹈、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武术场馆、桌球馆、保龄球馆等。然而2012年1月实际注册的运动健身类商户则为1170家,至2012年12月网络可以检索到的则显示为984家。由此可见,尽管杭州市运动健身场馆的实际总数不少,但以网络媒介为平台公布的只占到84.1%,有相当部分体育资源没有介入互联网系统。

1.2体育资源信息的关注度、利用率低

以普及程度比较高的乒乓球运动项目为例,大众点评网站共显示相关场馆48处,点评仅31条,平均点评0.65,多数属于无人问津状态。2012年夏季的游泳馆资源信息为例,显示场馆139处,最高点评171条,共有点评860条,远远落后于对于餐饮、购物、休闲的关注。由此可见,没有一个专门的、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体育资源的关注度和利用率都显不足。

1.3信息管理不完善

体育健身场馆供给信息内容单薄,且无统一口径,从大众点评平台无法得知其场馆是否有官网、更无法提供链接,以帮助体育运动参与者获得更进一步的信息。百度引擎搜到的信息则纷杂而混乱。现有平台显示内容十分有限,例如场馆设施状况、客流量、服务特色等信息均未提供,更缺乏体育健身指导、体育赛事咨询、体质测试等民众需求信息。另外随着杭州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各个居住小区几乎都有小型的体育健身场所,这些便民设施却没有设备使用方法与设备建设水平的网络显示与介绍。杭州市存在的公共绿地空间、免费健身设施(例如景区、公园游步道)、企事业单位对外开放的空间与设施信息均无法得知。

2体育电子地图的构建

2.1体育电子地图的应用原理

体育电子地图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体育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服务。它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作为一个中间媒介将体育资源信息和体育参与者联系起来,为体育运动参与者提供一个健身活动的便捷实用信息服务平台。体育电子地图的设计必须从民众诉求出发,与体育运动参与者的需求密切相关。经过调查统计发现,民众需求主要集中在运动项目、场馆设施资源、健身知识指导、信息互动、体育赛事信息等内容,这也是完备的体育电子地图最基础的内容。而杭州市体育电子地图的建设又要同时考虑到城市特色———突出旅游主题,因为体育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发价值,杭州体育电子地图的设置在突出体育主题,满足本地市民对于体育资源信息的需求下,还应当考虑外地来杭游客对杭州市体育资源、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的查询需求。通过体育电子地图,不但能帮助市民查询场馆的位置,而且能让他们很方便地找到任一健身项目在市内的所有场所,了解对比各场所的具置、距离、收费标准、场地条件、开放时间、忙闲状态、附加服务、周边公交站点以及其他服务网点的状况。在通过体育电子地图确定场所后,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或电话进行场所及陪练预订。完备详尽的体育电子地图同时还具有健身指导、赛事资讯以及商业性健身会所、各种体育培训机构和体育用品商店的全景展示等服务功能。

2.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体育电子地图设计

“所谓的物联网,实质上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近却又不同,是对互联网技术的拓展延伸。其用户端触及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互通。因此,物联网技术并非是指某一种特定技术,而是以应用为目标包涵信息感知、信息传输、普适化支撑技术以及相关应用管理在内的技术统称。物联网技术可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处理层的三个层次。其中,“物”作为物联网技术,体育电子地图的应用基础尤为重要,它是指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器材、运动装备、体育环境、体育服务等体育相关有形的资源,及其属性都是物的范畴。当然还应包括虚拟的无形体育资源信息和体育运动参与主体。“体育物必须具有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身份属性,仅仅物及属性本身还不能形成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物必须具有可使用的智能接口,通过传感设备和通信协议将体育因子相连,实现体育系统内部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与信息感知层相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的有效互联,通过物联网相关的高性能计算、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体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体育电子地图正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具体运用之一,它对体育资源进行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利用,从而实现体育系统有效的智能化管理。由此,体育物联网的设计至少应该具备体育的数字化与信息化、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和反馈几个必要的环节。在明确了体育物联网系统构建原理前提下,可以进一步设置体育电子地图系统草图。体育电子地图作为一个导航系统,查询功能是最主要的设置,对比借鉴目前国内已经成型的成都、南京、上海三地体育电子地图,杭州市城市体育电子地图的查询选项设置可分为分类查询、区域查询、运动项目查询、关键字查询等。分类查询:场馆设施、健身会所、体育培训、赛事资讯、健康测试等;区域查询: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余杭区、滨江区、萧山区(杭州8区);运动项目查询:田径、球类、体育舞蹈、武术、户外运动、游泳等;关键字查询:例如,羽毛球、游泳、英派斯俱乐部等。体育电子地图系统的结构系统结构可初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也就是第一模块,主要有“我的地图”、“地图查询”、“体育资讯”、“反馈评价”四个部分。第二层次模块则是第一层次的具体内容。根据人们对体育资源信息的需求情况可以推知,第一需要是对运动场馆和项目的需要,接下来是周边交通、景点分布,对运动相关的健身知识、养生知识,所需要的体育用品,所关注的体育赛事等事项。这些查询需求在体育电子地图的设置的二级模块中尽量一一体现。

2.3体育电子地图构建的注意事项

电子地图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比较繁重,尤其是对杭州市范围内的体育场馆信息进行普查、测绘、标注,工作量大,费时耗力。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除了标注地理位置还要对场馆联系方式、设施情况、开放时间、收费标准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便下一步制作电子地图之用。当然为了节省人力财力可以委托网络发展公司,以谷歌地图或已成型的其他主题电子地图(例如杭州交通旅游电子地图)为蓝本,做二次开发。体育电子地图网页作为导航门户,它的制作尤为关键。首先查询项目设置必须符合检索习惯,做到逻辑清晰、简洁明了。再者,在语言文字表达上,要弱化专业性,突出科普性。尽量使用习惯用语而不是专业术语,以此更加贴切服务民众。最后,网页链接要详尽到位,例如,用户在点击到某一场馆时,能够显示场地具置、周边环境、联系方式等,当然,杭州市体育电子地图除了标注体育场馆信息外,还要与旅游景点相结合。

3城市体育电子地图的价值展望

3.1加快体育信息化步伐,促进群众体育发展

体育电子地图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对体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智能化管理。在体育电子地图构建过程中,通过调查杭州体育业发展环境,对群众体育健身业的发展、开展全民健身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电子地图的开发是体育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服务的体现,它所蕴含的以人为本、全民健身的内涵,可以加深杭州市民对体育健身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彰显和谐社会、和谐城市的时代主题,以及迎合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定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时展的要求。与此同时,电子地图制作过程中对城市体育场地数量、规模、分布情况进行了大面积的普查,为体育管理部门在体育场地建设布局、投资方向以及发展规划方面,提供查询、搜索、对比参考,为体育管理部门制定群众体育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篇8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及图书资料对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

(二)实地观察法:对武汉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实地考察。

(三)问卷调查法: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涉及到的问题设计问卷,经信、效度检验后随机向武汉23所高校场馆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详见表1)。基本能代表武汉地区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

表1武汉高校场馆管理模式现状的问卷回收情况

高校等级 调查学校数量 发放问卷数 回收问卷数 有效问卷 有效率

“211”“985”高校 5 36 30 27 90%

二本类高校 8 28 24 22 91.7%

三本类高校 10 31 27 22 81.5%

总计 23 95 81 71 87.7%

(四)专家访谈法: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问题,访问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负责人以及管理学专家、学者。

二、研究结果

(一)目前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且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武汉高校体育场馆在日常管理、维护中,现多采用单一的定编或定酬的管理方法。定编管理,即按人均场馆面积确定管理人数。通常人均管理面积范围在1500―2500 平方米之间。定酬管理,即将场馆总面积平均分配给现有场地管理人员,并给予定额管理费用。定编管理的缺点是高校的场馆面积较大,需求场馆管理人员较多;定酬管理的缺点是场馆管理人员任务多、负担重。为了节约经费以及人力资源,现大部分高校采用定酬管理的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队伍由正式工和临时工混编形成,正式工通常由学校安排,负责场地的宏观管理。临时工由相关人事部门面向社会招聘,主要负责场馆的卫生、维护等日常事务。由于临时工的特殊工作性质,使得临时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详见表2),从而造成了管理队伍的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很难满足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表2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编制分布与学历状况

编内人员(31%) 编外人员(69%)

初中 2% 21%

高中 19% 69%

本科 63% 10%

研究生 16% 0%

2.体育馆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

借教育部对高校进行教育评估的契机,各高校都增加了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投入。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各高校的体育场馆总量增大,但相对于扩招后增加的学生总数,仍然相对较少,场馆人均占有量偏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以及教职工的健身需求。在建设新体育场馆的同时,武汉大部分高校,仍存在许多老体育场馆,这些老体育场馆,大多设施功能欠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但由于改造资金的缺乏,仍在超负荷使用。

3.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程度偏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全民健身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改革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近几年来,高校体育场馆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向社会开放,为全民健身服务已成为主动行为,但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高校体育场馆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

武汉高校体育场馆具有数量多、功能全、地理环境好的优势,又有各个运动项目的专项教师。但在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着体育场馆利用率低,面向社会服务不够,形式单一、渠道窄、层次少等问题,而且场馆对外开放的收费标准缺乏科学的测评,所收场地租金缺少严格管理的约束。整体而言,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按体育产业的分类划分,高校目前只是在体育商品、体育健身和培训、场地出租方面有所发展,而在体育竞赛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很多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积极探索高校体育场馆的现代管理模式,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为全民健身服务,充分挖掘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大势所趋。

4.高校场馆的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例如场馆设施损耗加快、维修费用难以落实等。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限制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更严重的,可能会中断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形成以场馆养场馆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必须提高场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场馆开发力度。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现代管理模式探究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使之良性互动,进而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综合效益,是现阶段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更新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用现代管理模式对高校体育场馆进行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管理模式:

1.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场馆电子服务系统

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场馆面对的群体复杂化,不单有学生群体,还有社会群体。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将多样化,不单是场地出租、培训等,还要承担体育竞赛等相关体育产业。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建立健全电子服务系统迫在眉睫。

当今,信息化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和经济效益,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也是如此。因此,在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中,一定要注意信息化的应用。在体育场馆内加强信息化服务功能,将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同时,还要注重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加强宣传,吸引潜在群体,给他们传达场馆信息,提供配套服务,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积极转变观念,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受保守思想观念约束,不够开放;另一方面受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限制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使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还没有成功模式,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是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各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应该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转变观念,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优势,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开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

3.明晰高校体育场馆的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场馆中心自主经营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产权关系不明确,学校是体育场馆的所有者,场馆中心是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者,但二者往往混淆不清,产权界限模糊,权力界区交叉重叠。在新形势下,场馆中心全权负责高校场馆发展的经营战略,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减少或改变对场馆中心的行政干预,在满足学校学生、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前提下,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从而使场馆中心根据市场规律运用自己的战略,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开发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实行目标管理和监督,制订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逐步使学校体育场馆由单一型向多层次型发展,最终实现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化。

4.重视人才引进,加强对外交流

现代管理模式的实行,必然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使现代管理模式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队伍,必须注重人才的引进,广开门路,引进多方面人才。此外,场馆管理队伍要注意信息的收集,为管理的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以制订出适合场馆管理的最佳计划。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场馆将不再单单只为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服务,还要面向社会。因此,要加强同外界的交流合作,实施多角度、全方位、多种方法介入以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

5.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队伍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明确责任

首先明确认识,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缓慢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全社会范围内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其次,要明确责任,学习和借鉴成功的体育场馆管理经营经验,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加大管理经营力度,利用现有场馆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和对外影响,以及场馆围墙、围栏等便于广告宣传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企业赞助,充分发挥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作用。也可就某一项目的实行由企业赞助,在实行过程中为企业进行广告宣传,以达到招商引资、互利双赢的目的,力争创造出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场馆发展模式。各高校负责人也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构建效益型经营机制,激励场馆管理者,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结合高校实际,开发多种配套服务项目。并加强对外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为高校场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各高校负责人和场馆管理人员,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并充分认识到高校在新形势下采取现代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使高校体育场馆向智能化、商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更新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要适应新的形势,通过建设全民健身大公园,营造体育产业大市场,把高校体育场馆的各项事业做好、做活。现代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并非凭空臆造。理由有三:一是目前武汉高校的体育场馆己经具有相当的基础设施,具备了一定的外延拓展的便利条件,比较切实可行;二是武汉高校现有的体育场馆在营造和构筑全民健身大公园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技术人才优势和社会信誉度;三是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在这方面已有了成功的先例。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佑铭体育馆,在新形势下,积极更新管理模式,走智能化、商业化、综合化发展之路,为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可以想象,如果武汉高校的体育场馆都采用现代管理模式,高校体育场馆将成为一个个具有勃勃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体育公园。届时,业余休闲的人们将以到这里游乐、健身为荣,而高校体育场馆也将成为高校中一大景观。

参考文献:

[1]潘华山.广州大学城2010年亚运会场馆建设和前后期管理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2]杨汉春.高校体育馆经营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0(08).

[3]谭锋,颉梦宁.探悉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J].体育世界.2006(11).

[4]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刘望先.体育市场指南[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7]张宝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2(03).

篇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科技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日益明显。就拿奥运会来说,现代的奥运会已不再纯粹是比哪个国家的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举得更重了。在运动员与运动员较量的背后,是国家与国家科技发展与人心凝聚的综合大比拼。奥运会上的各项纪录,不仅仅是人类突破生理极限的体现,也是科技创新在体育中的集中展现。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未来奥运赛场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体现为科技水平的大比拼。高科技手段对体育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别介绍新的科学技术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 新科技在体育竞赛设备与场馆产品中的运用

这其中包括新科技在体育竞赛计时记分设备、仲裁录像设备、竞赛器材、运动服装、鞋、帽、配饰以及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运用。以前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都是采用手记的方式来记录比赛信息、分析数据等,影响了整体的效率。自从引入电脑、分析机等高科技产品后,通过电脑的演算把以前复杂、缓慢的工作变得轻松和迅速。现在,我们的运动员即便是在赛前或比赛间歇时也可以与教练员在电脑前进行交流,用电脑演示战术等,这些都对提高比赛成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通过运用包括信息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绿色建材等在内的建筑科技,新建和改造了一批符合奥运会标准的智能化体育场馆,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奥林匹克公园。其次,作为“未来科技”主角的纳米材料、智能材料以及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绿色材料,承担了实现科技奥运主题的重要职责,这其中包括太阳能2008行动、“纳米塑胶跑道”、“绿色赛场”以及利用绿色建材对体育场馆进行分期改造等。

二、 新科技在场馆建设中的信息化设备与安保产品中的运用

这其中包括体育场馆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LED电子屏幕、红外显示器及指纹识别系统、安防视频监控、场馆空调通风制冷设备、体育场馆专用灯光、音响技术设备等。在2008年奥运会中的场馆建设中,国家体育场“鸟巢”在场馆的设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都注入高新科技的内容。如数字化的宽带通信、电子信息技术和其他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比赛场馆更加现代化。在建筑上广泛运用节能措施、节水技术和太阳能技术。新型的建筑材料和电子信息处理都将充分体现,同时自能化技术也将会得到应用。在安保方面,主要是运用了指纹、虹膜、人脸、签字、掌纹、话纹等生物身份认证技术对参会人员、运动员、教练员、记者进行身份检测认证以确保奥运会信息安全。

三、 新科技在体育医疗、管理、训练、科研、教学、健身等领域中的各类体育信息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应用

这其中主要包括体育医疗新技术与设备、体育电子政务系统及相关设备、兴奋剂检测技术、运动食品及营养品、体育训练健身科研相关信息技术与设备、体育教学课件、远程体育教学相关信息技术与设备等。数字体育就是指把信息技术深入广泛地运用于体育赛事的策划设计、组织管理、信息传播等活动中,从而使组织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在兴奋剂检测技术方面,已经从20年前的兴奋剂检测还只靠液相和气相色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不挥发的成分还难以检测,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激素类物质的分辨还需要通过相当复杂的计算发展到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配备了MAT95高分辨率磁质谱和Delta同位素质谱,以及最先进的DFSGC/MS高分辨磁式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仪和Delta/MS/IRMS同位素质谱系统,以承担各项赛事的反兴奋剂确认分析的任务。

四、 新科技在体育方面的其他用途

目前,全球化的数字体育运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从亚洲,到欧洲,到美洲,到大洋洲,数以千万计的玩家投身到这项运动中来。随着我国数字体育相关的电信、IT等产业的成熟与发展,数字体育凭借其娱乐性、竞技性、参与性,以及突破了年龄与性别界限等优势,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群众的喜爱和热衷,并逐渐成为我国现阶段数字娱乐业发展的主流。

篇10

一、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馆的良性运营,是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1.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中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当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呈现两大特征:一是体育场馆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有较大提高;二是体育场馆设施的种类进一步多样化,结构趋于合理。因此,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推行标准化势在必行;同时必须完善大型体育场馆运营,重视综合开发利用。这已成为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解决的重大问题。

(1)体育场馆设施多功能化。就是“一馆顶几馆用”。虽然对单个场馆来说,投资要增加一些,但从减少场馆建设总量、减少总用地、减少总维修工作量及减少总人员编制等方面来看,从节约总投资方面来看,还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今后地方上的大型体育设施建设,场馆的多功能化,更是值得注意的方向性问题。

(2)在体育场馆建设之前,要高度重视赛后利用问题。体育场馆设计今后将更成为投资方和业主关心的核心问题。因为它是日后场馆运营的基础和前提。现在很多大型场馆经营遇到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建设设计时,只考虑了设施的体育竞赛和训练用途,没有为多功能使用和赛后利用提供足够的空间。 从国际体育设施建设趋势看,设计理念更加注重场馆的综合利用,充分考虑场馆的日后运营、维护和管理。许多场馆外表朴实而简单,内部装修亦较平淡,但使用起来却非常方便,而且注重在建设阶段就为多功能的使用预留设施条件。

(3)体育场馆建设一体化。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场馆运营涵盖了从体育地产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体育设施建筑与工艺设计、施工、场地建设、智能化系统、运营管理、到体育设施建设检测、体育场馆服务认证的整个行业,展现了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一体化。

(4)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要充分重视体育工艺设计工作,建筑设计要服从工艺设计。体育设施既要满足各项体育比赛规则对场地的要求、功能流程设置合理,同时要统筹灯光、音响、电视转播、计时记分等专业领域,这些内容都属于体育工艺的范畴。而目前,由于国内非常缺少体育工艺设计机构,加上建设管理者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使体育场馆建成后不能满足体育功能要求,从而无法举办比赛的事例屡有发生,造成巨大浪费。

2.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策略

(1)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必须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对一个城市来说是一次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并对城市、社会和整个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的开发建设,首先应有利于环境保护。用可持续发展观审视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是否有利于人类和自然以及人类之间的协调发展,并努力寻求、建立一种有利于城市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管理、生产的新的良性循环的体系。

(2)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必须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大型体育场馆是社会资本的储存,作为投资必须明确其赛后的利用。在决定大型体育场馆的规模和观众席位时,要以该城市的现有人口及未来20~30年的人口发展目标为依据进行开发建设,不能只顾一时的比赛使用而给赛后带来巨大的负担,否则将会导致“小城市,大设施”的问题。

(3)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第一是指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资金筹措走产业化的道路。多渠道吸引社会投资,引进外资和新老城区土地置换等,筹措建设所需的庞大资金。上海市在承办第八届全国运动会时的场馆建设就充分利用了城市的地级差价,在国家拨款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投资56亿元完成了38个现代化大型场馆的建设。第二是指场馆的赛后利用走产业化的道路。大型体育场馆建成后,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通过市场运作筹集场馆的维护资金,才能减少国家的追加投入,扩大就业渠道,产生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

二、大型体育场馆的产业化运作

1.大型体育场馆经营存在的问题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经营基本上依靠政府的投资与管理。在目前大型体育场馆政府体育部门经营占大多数的情况下,已经出现诸多困难,如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利用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场馆经费捉襟见肘,经营气候不佳,经营效益低下等。国家和社会巨额投入形成的存量资产,成了“鸡肋”或者包袱,更谈不上保值增值,这与当前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21亿建设的南京奥体中心的运转成本就是6000万元。大型场馆处于艰苦挣扎的境地,国有资产面临着快速流失的严重局面,场馆的经营陷入了困境,这甚至已成为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2.大型体育场馆产业化运作模式优化

由于大型体育场馆的投资额度大,回收周期长,场馆利用率低低,后期管理复杂,因而在其承担赛事之后的经营运转等问题也相应地显得困难。因此,应结合奥运会、亚运会等场馆建设的投资体制和投资方式,充分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起一批符合现代体育场馆管理体制、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现代企业和体育场馆专业经营管理公司,逐步创立大型体育场馆的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以整体推进大型体育场馆产业化运作模式的优化。

市场化运作:场馆经营企业以体育场馆经营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场馆周边服务业,形成综合经营格局。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式。

专业化管理:场馆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专业人才资源的保障和对管理的深层思考。在公司内部不仅具有懂得体育领域专业的专门人才,同时也有大量的熟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营销方式的专门人才及掌握先进管理方法的各种管理人才,通过公司内部管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场馆经营的多元化。

社会化服务:体育场馆经营者应注重发挥大型体育场馆在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坚持“以体为本,多种服务”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体育的各种服务,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

3.大型体育场馆的产业化运作策略

(1)明确产权关系,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更新改造步伐。大型体育场馆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应适当分离。分离的目的是将体育场馆的经营由政府转交给社会,特别是转交给能够经受住市场冲击的经济实体,从而为更好地展开经营活动奠定了合理的产权隶属关系、经营结构和经济基础。由于我国早期的大型体育场馆普遍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面前,要开放经营必须进行投资改造,引导大众的体育消费,使场馆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鉴于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维修改造资金的不足,而国家投入又有限,因此,多渠道筹集资金是目前公共体育场馆摆脱维修、改造资金不足的有力之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产权关系,应积极采取集资、合资或引进外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进行经营开发。

(2)大型体育场馆要适合城市发展战略的整体需求。当前形势下,大型体育场馆的市场经营与开发,必须以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型体育场馆的产业化经营,必须拥有相当的体育爱好者群体,相对强大的经济基础,良好的社会整体环境等要素。离开了城市发展的背景和整体目标,场馆的开发经营就会成为无本之木,难以持久。因此,在建设大型体育场馆的同时,相关部门就应该依据城市发展特色,积极设计经营策略。

(3)大型体育场馆赛后应采用专业管理团队进行经营管理。以前,中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规划和建设一般由体育行政部门独家操作,使用功能和经营模式单一,高水平的场馆管理和经营人才也非常匮乏,严重影响了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的综合利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型体育场馆投资建设方结构的改变,及经营的市场化运作,在管理上也相应要求有专门的管理人才团队进行运营操作。大型体育场馆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引进、培养既懂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又熟悉市场运作机制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

(4)积极开发经营,坚持走大型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大型体育场馆应围绕本体产业规模发展,使体育场馆逐步实现由事业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过渡,并解决场馆经营管理办法不完善、资金短缺等问题。

①拓展思路,转变观念。大型体育场馆要迈出狭小的天地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必须拓宽思路,转变观念:在功能上,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在运行机制上,从以管理为主向以经营为主转变;在服务的辐射面上,由业内人士、高层人士向面向社会,尤其是普通工薪阶层和大众百姓转变。

②改革管理体制,实现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并存。根据各地大型体育场馆的不同特点和经营管理的现状,应加大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现多种经营管理模式的并存。对于经营比较好的大型体育场馆应努力推向市场,采用市场运行机制,尝试实行公司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运作。

③发挥大型体育场馆的多功能作用。一是围绕体育运动的主题积极策划、承办各种规模的体育活动,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提高体育经营管理水平,树立地方体育形象;借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发挥体育场馆的凝聚力,带动体育门票、体育彩票、体育广告、体育纪念品和其他服务产品的消费。

二是大型体育场馆应充分显示各自的优势和长处,根据自身条件,贯彻“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的方针,逐步把体育场馆的重心转移到着眼于发挥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和价值的体育经营活动上来。

④积极对外开放,开拓市场。一是大型体育场馆应以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积极开拓社会体育消费市场。

二是要有计划地引进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活动,真正把体育作为产业来经营。

三是结合地方特色,可举办一些节庆活动,如国际龙舟节,国际武术节,国际舞龙舞狮节等。坚持体育搭台,企业唱戏。

四是在国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可鼓励集体、个人投资修建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育场馆,大胆引进外资。要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形成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办体育的新格局。

⑤开发“大型体育场馆”这一无形品牌价值。“大型体育场馆”具有较大的品牌价值,是各大城市同时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品牌资源,要非常珍惜的用好、用足“大型体育场馆”品牌。除了继续经营和管理好大型体育场馆以外,还应适时组建大型体育场馆专业经营管理公司、开发大型场馆冠名权、开发相应的品牌体育用品等,使“大型体育场馆”这一宝贵的品牌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参考文献:

[2]闵健柳伯力刘利等:以市场为导向,把国有体育场馆建成现代体育企业[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6):8-12

篇11

1.1智能建筑与系统集成集成(Integration)可理解为一个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协调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之目的。集成绝非是各种设备的简单拼接,而是要通过系统集成达到“1+l>2”的效果。系统集成可理解为根据客户的需求,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将各个分离子系统(或部分)连接成一个完整、可靠、经济和有效的系统的过程。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概念在中国智能建筑学术领域提出已有多年,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控制网络技术,把构成智能建筑的各主要子系统的各个分离的设备、功能和信息等集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该资源达到充分地信息共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实现真正意义的统一、实用、高效、便利、可靠、低耗等目的。目前一些建筑仅仅有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就称其为智能建筑,设计者没有理解系统集成的真正内涵。另外设计者对智能建筑设计的重点大多集中在智能化系统上,而在建承接智能建筑工程的公司大多在某一方面比较专业,缺少系统集成的经验,很难从工程的整体进行规划和施工。同时一些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也有待提高。

1.2对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展望2l世纪的建筑将是智能化的建筑,智能建筑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图形显示技术(4C)的进步和互相渗透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化建筑技术和先进的智能化技术的完美结合[3.6]。智能建筑的内涵十分丰富,通常包括5Az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保安自动化系统(SAS)、火灾报警自动化系统(F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建筑物智能系统设计的核心是“集成,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功能集成,技术集成,信息集成。其中功能集成是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系统建设目标,而将一些相互独立的功能子系统聚集在一起:技术集成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产品进行功能集成:而信息集成是实现子系统间资源的高度共享和任务全局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它可提高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能力。

2智能建筑的类型及系统构成在不断发展:

2.1智能建筑的类型应向数字化发展传统的智能建筑主要是写字楼和酒店,新兴的智能建筑包括:(1)机关,企业单位办公用建筑的智能化;受国家信息化数字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关企业单位老办公楼改造和新建办公楼均对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次,部分行业迅速发展,比如银行、保险、金融、电信等。由于这些行业自身的特点,对智能化、信息化要求更强烈(2)数字化图书馆:由于科教兴国战略已被国家确定为基本国策,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新的市场,我国目前有图书馆近3000座,高校图书馆1100座,中学图书馆4000座,干校、党校图书馆约2000座,国家机关、科研系统图书馆近5000座,其它各类约10万座。但目前公共图书馆仍然偏少,自动化程度发展缓慢。国家已初步建立了"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地市级以上图书馆基本人网,并与In-ternet网互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电子文献传输,并提出要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整体解决方案。(3)医院智能化、数字化:国家在九五期间对医院改造投资很大,重点是:医疗设备更新、医疗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建设、医疗环境改善、目前大型医院为适应数字化城市的需求,在新建和改造的医院大楼均提出数字化的要求。(4)数字化校园:最早学校一般是建设单一的校园网建设和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后来发展到一卡通的建设。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化的要求愈来愈高,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启动数字化工程,如:校园系统网络平台、教学管理信息化系、教学数字化系统、校园安全智能化系统、后勤管理智能化系统、校园智能化系统、校园安全智能化系统、多媒体教室、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已进入很多大、中、小学校。(5)数字化博物馆、会展中心:1997年上海博物馆智能化系统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委的评审,之后又完善了网络系统,信息应用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化系统,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此后各地相继建成和再建了一批博物馆和会展中心,如河南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北京首都博物馆等,目前正在建设的国家博物馆、北京新国际会展中心、天津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对智能化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数字化体育场馆:近年来一批国际水平的体育场兴起,大都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特别是申奥成功后仅北京就要建立32个大型体育场馆,52个训练场馆,体育场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工程提到了日程。(7)智能化小区及数字化社区:近年来智能大楼的概念引人了居住小区,智能化居住小区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在大城市几乎所有的新建的居住小区都对智能化提出了需求,随着数字城市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批数字化社区,今后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对智能化、数字化的需求愈来愈高。

2.2智能建筑的构成必须具备三大系统:一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对现代化建筑中所有的机电设备和能源实现自动控制。二是通讯自动化系统,主要指电信网络、电视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有防火自动化和安全保卫系统;四是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大厦和数字化社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