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个案研究法概念

个案研究法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0 09:22: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个案研究法概念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个案研究法概念

篇1

新世纪的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思潮不断冲击着校园生活环境,使大学生产生了诸多的精神困惑、思想冲突和心理问题,无法用传统理论和方法解释的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更复杂、任务更繁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多变的教育活动,经过长期的积累,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方法与艺术,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但是,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主动性,就必须不断地转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

近年来,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越来越被重视的研究范式。进行质的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个案研究法是其重要方法之一,正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和桥梁。高校每一位大学生都独具个性,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个案研究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变化判断和解决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深化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在过去近一百年的时间里,经由人类学、社会学的共同推动,个案研究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取向之一。对于个案研究,不同的学者给出的定义略微有一些差异,但总的来说:个案研究是一种个别的、深度的、描绘的、且偏向质的研究方法,期望对个案深入的了解,来探究其与全体的相同与相异点。概而言之,个案研究是以一个典型的事例或人物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人其事的直接或间接的调查,来了解其人其事发展变化的某些线索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与施行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来促进其人其事的发展,然后把这些条件、措施与结果之间联系的认识与结论推论到对一般化的人或事的发展变化的认识上去。由此可见,个案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见典型的研究对象,而教育的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能复制的过程,对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个典型个案不需要特殊的加工,在常态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其中包括收集有关个案的背景、具体材料、调查访问结果及有关人员作出的评定和反映,如实地描述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这样既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可以获得比较科学准确、文献价值比大的材料。个案研究还适用于对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原因不能人为重复进行的事例的研究。

众多的个案研究汇集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进行比较研究的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同时,个案研究还特别有利于教育者发现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和概念

2.研究过程的深入性

个案研究的范围比较小,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研究时看到某个个案的全貌,通过深入细致的纵深调查和观察,从多种角度系统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全面、动态的资料。同时,个案研究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描述客观世界”,它力图解释、预测或控制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以深刻和充分的理解观察到的现象,并准确地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为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

此外,在个案研究中教育工作者做了比较精细深入的分析工作,可以从个案中总结或提取普遍性原理,即把个案一般化。

3.研究的缺陷补偿性

个案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个案的更好发展,这就是个案的补救、矫正与发展指导,教育工作者根据对个案资料的分析、诊断,改善、疏导那些不利于发展的外因条件,矫治或引导学生内在因素的健康积极发展,提出恰当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进行矫正或发展指导教育。

4.教育工作者的参与性

在个案研究中,重点研究特殊事件,注重对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研究,探讨他们对事件的知觉过程。教育工作者除了是观察者,也是事件的参与者,在参与事件的过程中获取详细具体的资料。同时,由于个案研究是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上观察他们,用他们的语言和概念与他们互动的社会科学的方法,个案研究就包含了实地工作的部分,以此使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与被研究者互动。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也完成了一个培训过程,能够反思和直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5.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尽管个案研究通常会看做质化研究中的一种方法,但是个案研究其实并不局限于质化研究方法,也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综合多种研究手段进行研究的方法。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教育工作者也须结合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文献法、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系统地考察研究对象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对复杂情境中的现象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

综上特点分析可知,个案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定性的、质的分析方法, 在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种将注意力集中于单一环境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的研究。 这种研究适用于放在一定自然背景中进行,也特别适用于因时间而变化的事件研究。

进行个案研究是一种能力,涉及到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等多种因素,因此,个案研究的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有一定的联系,个案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也对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1.为确保个案研究的质量,教育工作者要增强捕捉个案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只有具备很强的发现问题能力,才能掌握个案研究的主动权。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明显增多,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善于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把握好学生的思想活动变化的脉络,同时“沉”到学生中间去,时时留心,处处留意,从细微变化中发现其中带倾向性的问题,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

2.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提高自身调查研究的能力

掌握全面有效的相关信息,是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建立并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广泛获猎信息,建立对常见问题进行个案研究的信息数据库;加强预测分析,根据典型个案凸显的不同特点,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的真实信息,对倾向性问题及时分析、预先准备,使解决措施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

3.个案研究要求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灵活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和现在,也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这其中都有科学规律可循。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因人、因事、因形势和任务变化,不断变换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运用最适合的手段,对不同的个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准问题的症结,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研究方法需要多样化,这种多样化是与它的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保持一致的。我们要有效地“整合”各种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共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可强化个案工作“一对一”的个性化工作方式,运用个案工作独特的会谈与沟通技巧,以个案工作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借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在预防和解决学生问题过程中,可以化个别为原则,从每个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独特性、问题与需求的多样性出发,发掘与整合学生的内外资源,采取针对性、个性化的介入方案,以达到净化思想、修正行为、免于越轨的目的,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

参考文献:

[1]潘淑满.质性研究理论与应用[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3.

[2]陈向明.质化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个案研究;农村问题研究;价值;限度

个案研究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方法,在人类学领域得到率先应用,并在其后成为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虽然个案研究法自产生以来,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但个案研究法在我国政治学领域的引入应用却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只是随着农村问题研究的兴起而广受青睐。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先前的政治研究集中于上层政治问题,而忽视了对农村基层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对象的不同决定了研究方法的相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体制的废除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铺开,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农村问题研究继而进入政治学者的视野,并在90年代渐成显学。如果说对上层政治问题的研究需要的是经典注释和文本解读的方式,那么对农村问题的研究则需要的是实际调查和深入剖析的方式。而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研究者的研究对象的选取方式和范围,即研究者不可能对所有村庄进行研究,在技术、经费等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只能走个案研究的道路。因此,在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研究中,个案研究是应用最广的研究方法之一。研究方法往往决定了一个学科的科学性和生命力,要建立中国的农村学,必须对个案研究法――这种农村问题研究中的最重要方法作深入的考察和剖析。

一、个案研究:方法与应用

个案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的考察可算作是个案研究的雏形,但个案研究真正成为一种规范的科学方法则要归功于马林诺夫斯基的运用和倡导。马林诺夫斯基在其名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较为成熟地运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他通过对新几内亚的三次实地调查,深入地描述了新几内亚东部南马辛地区所特有的“库拉”活动。通过对库拉交换圈的叙述,马林诺夫斯基生动地展示了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的生活。这部著作是个案研究的最初典范。

对于个案研究,许多学者下过定义,就其一般意义来讲,所谓个案研究是指人们系统地研究个人、群体、组织或事件,以求获得尽可能多的材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或解释。个案研究具有四种特性,梅里安将其界定为:

1.特殊性。指个案研究着重于研究一种特定的情况、事件或现象,其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2.描述性。研究者需要对个案进行详细地描述。3.启发式。个案研究力图通过深入描述还原事物本真,启发人们认识研究对象,寻求新的解释和新的意义。4.渐进式。多数个案研究运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检查和审视资料,以期发现新的关联。

个案研究依据其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类型,内在的个案研究、工具性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依据个案研究的数量又可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多个案研究依据其研究目标又可细分为求同式个案研究与求异式个案研究。求同式个案研究是指通过对多个个案的调查和描述,寻找其共同性。求异式个案研究是指通过多个个案的调查,寻找相同条件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和发展趋势。[1]

个案研究法由于其实证性的优势在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它为人们认识某一特定事物的性质,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路径。故而个案研究法能够获得农村研究者的青睐,但在当前浮躁的学术氛围下,个案研究运用得并不是很成功,以致经常出现“走过一村又一村,一村一个新理论”的现象,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缺乏解释力和普遍性。虽然个案研究是对特定事物的认识,但个案研究的抱负绝不仅仅只限于认识事物的性质,其目标在于通过个案研究获得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个案研究在此陷入困境:个案研究的工作是基于个案而进行,其理论抱负却试图解释整个社会。这种解释往往因为其适用的普遍性而屡遭诘难,认识个案研究不只是要了解其概念特性,还要了解其适用范围,需要正确认识个案研究的价值与限度。

二、个案研究:价值与限度

个案研究是对某一特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由于它强调实地调查和亲身感悟,因而能获得对事物的经验性认识,经验认识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同时,人们在进行个案研究之前,往往先进行了理论演绎和逻辑实证,因而个案研究有助于检验修正理论预设。

(一)个案研究的价值。

1.研究资料的来源。

个案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得认识事物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深度描述力求还原事物本真,因而其资料的可靠性较高。通过个案研究获得的资料既可为己所用,又可为他所用。人们既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寻求事物内在关联,同时又为后人利用资料作出新的解释提供了可能性,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南铁调查可说是这方面的典范,后人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读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还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见解,以解释当时社会性质和国家进程的深层缘由。个案研究的资料还可为建立类型学意义上的不同模式提供基本来源。

2.理论创新的来源。

个案研究以其研究的深入性而著称,这种深入性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特性,也有利于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因而常常成为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个案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事物,还在于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这种解释应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同样具有效力。而所谓理论就是对事物原因的解释,个案研究由此成为理论创新的重要来源。知识的生产机制有两种:归纳与演绎,但归纳是获得知识增量的唯一来源,个案研究中的多个案研究就是通过对多个个案的调查、归纳,获得事物的共性,进而产生知识增量。理论要增强其解释力也离不开对事物本身的深入认识,只有透过事物表象,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特性,即获得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认识,这样的解释才会更具效力,结论的普遍性也就更强。

3.检验理论预设

个案研究并不是毫无目的的研究。个案研究要获得生命力,其结论必须能在更广泛的层次具有效力,因而研究之前需要进行理论演绎和逻辑实证,并在个案研究中不断修正、检验和完善理论预设。当然,个案研究只是检验和修正自己的理论预设,而绝不是以理论剪裁事实,只研究符合自己理论预设的个案,而对于会证伪自己理论预设的个案视而不见。实证研究不应成为证实研究。

(二)个案研究的限度

1.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任何科学研究都回避不了价值问题,虽然自韦伯以降,“价值无涉”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准则,但研究者自身固有的价值观总是或隐或现地影响着研究本身。实证主义研究虽高举科学大旗,标榜价值中立,但在现实研究中往往也会受价值影响。具体到当前农村问题研究中,价值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许多研究农村问题的人怀有强烈的道德感和使命感,要为农民代言,为乡村请命,而且将自己的这种道德关怀注入实证研究中,得出来的结论与现实大相径庭。[1]二是在研究主题和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往往受到先验性价值判断的影响,实证研究成为证实研究。当然,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关键正在于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把纯粹的绝对的客观性与完全的主观价值当作两个极端,那么实际的研究者总是处在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我们所追求的是经过不断的努力,更接近客观性那一端,当然,谁也无法奢望达到彻底的客观性这一理想状态,只能尽力做到比较高的客观性。如果研究者毫无客观性的自觉要求,让科学与主观价值混淆不清,那就连起码的科学性也无法保证。

2.事物认识的真实性。

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亲身感悟和实地调查,强调力求反映事物的真实性。个案研究能否反映事物的真实性不仅取决于研究者个人的能力,还取决于时空的可控性。在社会日趋复杂的今天,研究者要对某个调查点作深入的调查,必然要受到自身可资利用的时间限制。一些所谓的个案研究实际只不过是一些走马观花式的调查罢了,而扎实的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融入当地生活,变“他乡”为“故乡”,以求最真实地反映当地生活,寻求背后的运行逻辑。

3.研究结论的普遍性。

个案研究受到的最普遍的诘难就是对其结论的普遍性的质疑,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个案研究本身属于特殊性的东西,但其结论却力求获得普适性,从而激起了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张力。个案研究为什么要力图走出个案?因为个案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个案本身,则其自身存在价值必大打折扣。譬如在农村研究中,如果研究者只满足于描述某个村落生活,其结论也不出村庄,则人们必问,以中国之大,村庄之多,此研究有何意义?由此可见,在农村问题研究中,个案研究的目的是试图通过解剖麻雀,以小见大,得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个案研究的结论要从特殊性跳跃到普遍性,必然要受到诸多制约,理论的解释力也会受到限制。许多研究者在将结论外推的时候加上种种限制条件正是源于此理。

三、拓展个案:增强结论外推的效度

个案研究要获得普遍性的结论,增强理论的解释力,除了一些通常的做法即在结论之上加之诸多限制条件外,还有如下几种做法可资借鉴。

1.类型学研究范式。

是类型学研究范式的创建者,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对不同模式村庄的深入调查研究,以比较研究方法从局部走向整体,达到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将单个社区研究的意义主要定位在建立“地方类型”的贡献上,希望通过积累众多的“类型”,来反映中国社会结构的总体形态。[3]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难以通过模式的建立进而把握总体。首先模式的建立受到主观价值的影响,模式建立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模式只是在低层次上对农村的概括,仅止步于微观描述,不能反映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状况,因而难以把握整个社会。

2.个案中的概括。

个案中的概括是指概括个案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征,即格尔茨所说的通过那些成就整体的部分看待整体,通过推动部分的整体看待部分,这样往返来回于这二者之间,我们经由一种持续的知识活动,试图使它们彼此成为对方的说明。[2]个案中的概括强调概括出个案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征,因而能认识到个案的本质特性,获得对个案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往往带有规律性。个案研究要获得对个案的真实认识,个案中的概括是达成此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分析性概括与扩展个案法

分析性概括强调个案研究之前先进行理论演绎,建立理论预设,再在个案研究中不断检验、修正、完善理论,获得理性认识。扩展个案法则将分析性概括再往前推进一步,强调在个案研究中将自上而下的视角与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起来,并将研究立足点的方向转移――从个别个案转移到宏观权力。扩展个案方法通过对宏观、微观两方面因素的经验考察,达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既居高临下地看待具体生活,亦从具体生活中反观宏观因素的变迁。

1.另一种可能:三种视角的结合。

扩展个案法强调将自上而下的视角与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并将立足点从个案转移到宏观权力,突显宏观权力对微观生活的型塑。这种方法因其视野跳出村庄,突破了个案研究一直局限于村庄本身的缺陷,获得了个案研究者的青睐。近年来在农村研究领域出现了国家整合和国家建构等许多新的范式,可算是对这种研究方法的回应。但这种研究方法,实际使研究者更多的以“他者”的视角来观察农村社会,时时考察宏观权力对微观生活的影响,而不是以村庄本身来叙事,所以能否发现真实认识是值得怀疑的。个案研究无论是但个案研究还是多个案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力求获得尽可能真实的、全面的认识,因此除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视角外还应加上历史的视角,在强调历史惯习和宏观权力对村庄的作用力同时,立足村庄自身来展开叙事,力求获得规律性认识。也就是说在历史视角、国家视角、农民视角中,农民视角应居主体,如此方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篇3

【作 者】周颖虹,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6)03-0091-004

The Ponder on Case study of the Zhuang study Zhou Yinghong

Abstract: Zhuang study is a branch disciplin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taking the Zhuang national minority and its culture as the object.At present, the Zhuang study already has obtained the magnificent achievement. But it also has some insufficiencies, one of these examples is that the case study is still weak.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it is the necessity to Strengthen the Zhuang study's case study.

Key words: Zhuang; study ; case study;anthropology

一、研究背景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从19世纪西方学者对壮族的研究到今天壮学学会的成立、壮学系列丛书的出版,壮族研究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开拓创新,完成了从壮族研究到壮学研究的质的飞跃。其研究成果可谓成绩辉煌,大量论文、论著不断发表,由覃乃昌的《20世纪的壮学研究》(上、下)对壮学研究的梳理可见其详情。近些年来,随着《壮学论集》的出版和《壮学丛书》中的《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壮族自然崇拜文化》、《壮族干栏文化》等的出版,壮学研究进入空前繁荣时期。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也不可冲昏了头脑。我们有必要居安思危,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不足。

从覃乃昌的《20世纪的壮学研究》(上、下)对壮学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是从宏观上论述,具体的微观的研究较少。例如,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发表的壮族与其他民族的比较的论文大都是从宏观上对两个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至今,壮学研究总的来说,整体的宏观研究较多,成果显著,而微观的个案研究仍相对较少,缺乏细致的分析,还需加强个案的研究,才能真正从点和面两个层次上把握壮族文化。

二、壮学研究的人类学属性

潘其旭指出“壮学是一门以壮族社会群体及文化为对象进行历史性和整体性的系统研究的综合性学术领域,属一门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分支学科”。①其研究具有人类学综合性和发散性的特点。壮学研究的综合性是由壮学研究的对象壮族所决定的。李富强教授也认为,壮族既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壮族,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壮族,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我们要全面研究壮族,就不但要研究壮族的自然生物方面的特征也要研究其创造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各个方面的文化,这就涉及到体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我们必须借助许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才能对壮族有比较全面的研究。

人类学强调整体观,认为“研究一种人类行为必须研究与此行为有关的其他各方面的行为”。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某一个民族及其文化,是非常适合的,能够获得全面的、宏观的、整体性的认识。壮学产生的学术背景便是人类学的参与,注重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整体研究法即将研究对象置于一个整体之中或将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情境性。人类学的宏观性调查即是在比较大的区域调查或进行跨区域调查。比如,壮族地区、西南地区等。

人类学亦强调微观,通过对个案的研究来探求整体文化的构成。微观调查就是在一定的地方,在少数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范围内进行调查。“微”是指深入到生活实际,收集多方面材料,对研究对象进行深描,以便揭示研究对象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泛泛而谈。

人类学的文化相对观,强调每个民族的文化的独特价值,应该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应以每个民族自己的文化价值评价体系来评价其文化的价值,而不应以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评价体系来评价其文化价值,避免民族中心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及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人类学提倡文化比较和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认识文化之间的异同。人类学的观点认为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是获得通则的方法,可以通过他者的眼光来反观自身,从而真正认识某一具体文化。

人类学注重田野调查,主张实证研究,通过文物文献搜集、参与观察、个别访谈,深入实地,获取第一手资料。人类学的理论就是建立在大量的民族志材料基础上的。

人类学还常常从主位或主客位的相结合或交差的视角来阐释文化。

不少学者已经认识到“壮学研究的综合性决定了其人类学属性”。②人类学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和理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壮学研究中。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文化比较和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等逐步为壮学研究者所接受。但由于一种新的东西被接受的速度取决于它与接受地人们的原有的文化的契合程度,因此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文化比较和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等被接受的先后和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人类学的理论是丰富的,壮学目前对人类学理论的运用,还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对进化论、历史残余分析法、文化比较法、跨文化比较法用得较多,对功能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结构主义、现代性、后现代性、族群等新理论和概念用得较少。例如,人类学的整体观念与中国传统的整体观念相契合,因此最早被中国学者所接受。21世纪前,壮学的族际研究相对较弱。21世纪后,壮学研究加强了族际的比较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如出版了《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现在还需要不断拓展与国内关系密切的壮侗语民族、汉族和国外关系密切的越南的岱、侬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和印度阿萨姆邦的阿含人的比较研究。田野调查方法到21世纪才被重视。20世纪的壮学研究“用的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调查资料,而这些材料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是很肤浅的,甚至有悖事实。但我们的研究者却满足于将这些材料七拼八凑组成一个‘壮族社会文化图景’,而不愿或没有‘走进山野’,做深入的田野调查。新概念的提出就无从谈起,20世纪的壮学研究陷入材料术语陈旧,无法与国际对话的尴尬境地。”③可见缺乏对点的深入田野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画起来的“壮族社会文化图景”之朦胧和瑕疵。而个案研究法多是具有人类学背景的研究者在运用,其他的研究者则用得比较少。壮学的个案研究还相对薄弱。

三、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关系

人类学既强调整体,也强调个案的研究,也就是点与面的结合。整体与个案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面由点构成,点构成面,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只有将整体和个案两个方法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完整的全面的认识。

整体研究法是指对某一文化进行全貌的深入研究,反对从作为整体的文化中抽出个别要素进行跨文化比较。狭义的整体研究法指功能学派的研究方法。功能学派整体论认为构成文化或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紧密地相互关联而构成一个整体,只有当文化被看成是一个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时,才能确定任何文化要素的意义。即研究一个具体对象时,将其置于一个整体之中或将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情境性。对于壮学而言,就是将壮族放到整个人类、国家或是壮侗语民族中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看清壮族自身的定位,或是将壮族的文化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又称个案法、案例研究法、④个案研究⑤。这一术语最初起源于医学诊治病案和侦破学中的刑事案例。它可以被定义为:经由对个案的深入分析以解决有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而言,是以个人或由个人所组成的团体(如小组、班级)为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有关各方面的完整的客观情况及资料。心理学上指搜集某个人的家庭情况及社会地位、教育影响、职业经历、事业构成、健康条件等历史资料加以分析,从而探究其心理特征的形成和人生发展过程。⑥人类学加以借用,用来进行文化的个案研究。个案法虽然以个体为调查对象,以个人或家庭为调查研究的单位,但其目的在于通过个体去发现整体,通过对个案的调查,探求一个社区群体文化的构成。个案因此被界定为“一个整体”,是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⑦个案研究又称“微型研究”,就是在一定的地方,在少数人可以直接观察的范围内进行观察。“微”指的是深入到生活实际,对对象进行文化深描,以求贴近生活的原味,使人们能获得一个形象的感性的认识,而不是泛泛地一般化的叙述。社区是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社区是一个变量,有大有小,广义的社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民族的分布区域。但在实际调查中,社区多是微型的,在其范围内,容易进行参与观察、定点跟踪、个别深入访谈等,并直接体验、亲身感受调查对象的文化氛围。严格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要求调查者在调查点呆上至少一年时间,以便对调查对象有全面、动态、深入地把握。

总之,个案研究法具有连续性、动态性、全面性、细致性、生动性,注重对研究对象的追踪研究和其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的分析,能够很好的把握研究对象的动态过程,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其复杂性,是其他研究方法所不能及的。其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是由其选择的研究对象决定的。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同类性质或一个地域的特征。即使研究对象不具有典型性,则其研究成果亦可解决研究对象的实际问题。个案研究也存在它的局限性。如个案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受到研究者知识结构等的影响,其推广的价值也因此受到影响。研究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有可能主观地倾向于收集符合或能证实自己事先理论假设的材料或关注这样的现象,忽略其他材料或现象。资料的提供者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会影响到材料的客观性,访谈对象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也会影响到其讲述内容的客观性,从而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

个案研究法至今在壮学中的应用仍比较薄弱。李富强教授因此1999年曾在一个研究壮学丛书的出版规划问题的会议上提出,丛书应该发挥引导学术方向的功能,“壮学系列丛书”应该有一部分是以深度个案为基础的个案研究著作。广西师范大学的覃德清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但他们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这说明当时人们对于个案研究还不够重视。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传统哲学习惯于整体研究思维,人们对个案研究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要全面了解和认识个案研究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的壮学研究是宏观整体的研究,地域性实地调查的个案研究相对较少。这也正说明了目前的壮学研究注意到了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性的一面,而对人类学注重个案研究,注重精确分析,从细微处见真理的一面重视不够。第二,个案研究法本身的局限性。虽然个案研究法在对个别研究对象的全面和细致等方面优于其他方法,但个案研究法具有主观性和个别性,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广还有待探讨。这使不少人仍然对一个社区或村落的个案调查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整个民族或社会的状况持怀疑态度。

我们要看到任何研究方法总有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我们不应该只看到个案研究法的局限性就放弃它,而是要把个案研究放在整体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即将个案研究法与整体研究法相结合,同时提高研究者素质,增加访谈人数和范围等,力求客观。这样既能克服个案研究的局限,又能发挥它的长处。

四、结 语

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具有复杂性,其内部总是存在许多差异性。壮族由于支系众多,分布地域广阔,加上与不同的民族杂居,其内部的差异性、复杂性可想而知。要想对壮族有个全面的认识,光是整体把握是远远不够的。不去探究构成这个整体的部分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对这个整体的结构也并不能清楚地了解。其所描述的整体也就成了没有各个侧面的模糊的整体。将这种对壮族的泛泛的整体认识放至具体的地域或支系并不能一一对应,必然会使人们对其科学性产生怀疑。因此壮学研究有必要加强对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汇点成面,才能达到对壮族社会文化的高层次的整体的全面认识。

人类学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民族志材料基础之上的,要加强个案研究,只有走进田野,老老实实开展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得原始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用人类学的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理论的升华或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壮族文化的复杂性。

总之,虽然壮学研究一开始就具有人类学属性,但人们对人类学的理念和方法的接受是有个过程的。因此,壮学研究的人类学性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学科本身的发展和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相信人类学的个案研究法将在壮学研究中不断得到加强。这将有利于壮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增强壮学研究的应用性,即服务于现实中壮族民族自觉和发展的需要。

注 释:

篇4

一、前言

会计职业由来已久,它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越发达的地方,会计越发达。会计与医师、律师一样,是典型的专业性职业。在全球500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或总裁中,有近30%是会计专业出身[1]。可以说,会计职业是通向高层成功人士的起点和摇篮。1997年美国会计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占2%,平均年收入115000美元,仅次于医生和律师。[2]

目前针对会计人员的研究主要是从职业道德、会计行为、能力和会计环境角度进行的研究。

1.从职业道德角度进行的研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冲突往往缘于利益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加强利益相关者(指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具有利害关系的群体或个人)的力量,通过相关各方的权力制衡,可以优化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改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以减轻会计人员的道德压力[3][4]。

2.从会计行为角度进行的研究。不良的会计行为是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内外监督体系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的有限理性、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道德缺失等原因产生的。因此,应采取增强会计心理承受力、加强会计情绪调整、追求会计需求与价值观的统一;通过社会、自我对会计道德进行调节;通过行政制约、法律限制、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加强会计监督等来规范会计行为[5]。

3.从能力角度进行的研究。会计能力素质包含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学历、职称、资格与经验;开拓创新精神;终生学习能力;预测决策能力;收集提炼信息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对财会人员素质进行评估。

4.从会计环境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会计环境,包括政治经济体制、法律体制、社会习俗、教育文化、科学文化、企业管理与战略规划、会计职业教育与自律、会计思想与会计人员等诸多内容。这些会计环境都会对会计的行为产生影响。

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待增强针对性;②对会计职业中的个案研究较少。目前,会计职业生涯的研究主要是从群体角度出发,阐述某类人群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而对个体的研究很少,本文就是基于此不足进行了研究。

二、会计人员生涯的研究方案

1.研究方法的选择。本文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最广义的解释就是,产生描述性资料的研究,描述的内容包括人们说的话、写的字和可观察的行为。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的研究强调的就是在自然情景下的自然式探究,因为研究现象的意义就来自于情景本身的脉络中。研究者要将所发生的事情放在一个丰富、复杂的背景下进行整体的、关联式的考察。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方法,提倡研究者对研究情境的参与,与研究对象的共情,通过对相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让事物的本质,通过研究者的移情解释而逐步地呈现。质的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是自下而上扎根的过程,即,扎根理论。它强调要客观真实地收集被研究者的真实材料,反映被研究者的真实现状。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具有平民意识,能发现、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发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

由于本文是对会计人员职业生涯的研究,更应是现实中的一个个具体个案,对于当事人职业经历的研究,涉及到对象的心理历程、情感与不同的应对方式与建构。其个体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以及对于个案的深度意义进行探索的要求,都需要比量化研究所得的数据更具意义。质的研究有许多方法,结合本研究实际,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质的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针对一个个例(可以是个人、机构、团体,也可以是事件)作缜密的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即,通过聚焦在特别的事例上来研究一种现象;对每一个事例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自然背景下的现象;呈现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观点。把个案研究法作为本研究的重要方法,还在于该方法能挖掘出鲜活的“私人叙事”。个案研究法把研究带回个体的生活世界当中去,所运用的访谈方法可以更灵活地把握被访者的生涯故事和职业发展的心路历程。

2.研究对象的选择。在李亚真[6]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选择意向的调查中,选择去企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毕业生占调查总量的58%。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会计相关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流向企业单位或会计中介机构的人数也是占绝大多数;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相对简单,会计人员发展的路径相对狭隘,所以初步将研究的会计人员工作单位定在企业单位或会计中介机构。鉴于此,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来自企业和会计事务所。

在选择个案时,还要考虑选择哪一地区的会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经济与会计的关系,“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而我国长江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经济发展区又以上海为龙头,所以将会计人员的地域锁定在上海和江苏。将研究对象选定在这一区域,另一方面是因为笔者目前在上海学习、在江苏工作,选择这两个地区开展研究比较便利。

考虑到本文研究目的之一,对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国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基本上还是对向上流动的职业生涯表示认同,所以进一步将研究对象限定在目前位于企业中高层的会计人员。选择中高层会计人员还有一个原因,如果将向上流动比作生涯的阶梯,那么每上升一个台阶,都会有不同的原因,这可以扩充个案的丰富性。

3.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对于个案研究来说,收集第一手的素材是最为关键的。而质的研究资料多是文字形式描述性的资料,这些资料被称为软性资料,其内容一般包括:现场记录、访谈记录、私人信笺、照片、图表等,这些资料提供有关场所和人群现象的浓密的描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资料的收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①访谈记录。在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之后,访谈时可进行录音,同时在每次的访谈活动结束后及时整理出访谈记录,积累大量的文字资料。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三次以上的访谈,并从中选取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大部分生涯历程的一次访谈作为分析的基础。②记录访谈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表情、动作和语气等非语言信息。③来自研究对象的朋友提供的关于研究对象的信息。④通过电子邮件收集在访谈过程中来不及追问的零星材料。经过这样多渠道的资料收集,得到了比较丰富的研究资料。

资料的收集是为了最终对这些丰富的、真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建构。通过反复阅读后,开始登录。登录是资料分析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是一个“将收集的资料打散,赋予概念和意义,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在一起的操作化过程”。根据目的性抽样的原则,在资料中提炼某些与研究对象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事件。同时,寻找属于职业生涯范畴的本土概念。这种寻找没有一定的标准,原因就是经验可以被看作是解释的“生产性框架”。寻找那些文本中常出现的、有强烈感彩的、能够引起注意的概念。这些概念既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一些关键事件,也可能反映研究者的经验,是两者经验互动的结果。在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个人分析与工作小组集体分析的方式。两种方式结合运用,可以从多角度对文本进行透析,避免研究者个体思考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的合理性和开放性。

三、总结

本文探讨了会计人员生涯发展研究的方法,通过个案研究的这种质的方法,更具体,更真实,得出的影响会计人员生涯发展因素更可靠,为从事生涯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借鉴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宝柱.会计学概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 杨成贤.第一次当会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3] 陈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篇5

守门人理论又称把关人(Gate Keeper)理论,学界一般认为由传播学但奠基人卢因(Kurt Lewin)在1947年提出。其实,把关人概念最早出于与1943年卢因的著作《心理生态学》(Psychological Ecology)一书中。卢因研究战争对人们的影响,尤其是战时家庭主妇购买食物的习惯。在研究事物来源的过程中,卢因提出了“渠道理论”(channel theory),也就是事物是通过不同渠道一步步来到饭桌上的,而食物进入或不进入一个渠道,从渠道的这一环到另外一环,都要受到“把关人”的影响。卢因虽然着眼于事物采购,但是他认为任何具有渠道、门和把关人特点的社会现象都可以做同样的分析。

所谓“把关人”就是指具有让某一种东西近来或出去的个人或团体。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介在信息传送的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作用。就新闻而言,通讯社决定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新闻的一小部分;而读者最后在报纸上读到的新闻,有只是通讯社的新闻的一小部分。所以,让读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媒介起决定性的作用。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再次阐释了“把关人”理论。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有以下几个要点:卢因的“把关人”概念是建立在“渠道理论”的基础上的。因为事物必须通过渠道来运动,而渠道并不是平坦光滑的,存在各种各样的关卡,即“把关人”。卢因认为“把关”行为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终还是由人来掌握。所以,“把关人”主要是针对人,尤其是个人。研究“把关人”实际上就是研究导致把关人做出某一决定的因素,也就是探析隐藏于“关”的开、闭行为中的各种因素。卢因认为,影响把关的是人的心理因素。所以,研究个人的心理因素在把关中的作用就是他的主要动机和目的。

1949年怀特(White)进行了一项个案调查以验证卢因的理论。怀特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25年新闻工作经验的必报编辑,观察他在一周时间内对所收集到的通讯社电讯稿的处理,并了解他这么处理稿件的原因,由此来证实一些预先就有的关于电讯稿编辑选择和过滤稿子的想法,并因此获得有关在大众传播中把关人的基本角色和作用的一些可验证的概念。通过调查他发现,这位编辑的把关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950年怀特根据此项调查撰写了报告《“把关人”:一个新闻选择的个案研究》(The Gatekeeper: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该报告首次为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的存在及作用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和证据,同时也为“把关人”概念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955年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沃伦·布里德(Warren Breed)为了研究社会对新闻的控制,采访了大约120名报业工作人员。研究了编辑内部的官僚机构和实际流程,在《新闻编辑部的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指出:“记者必须以编辑的要求为最后的底线,消息最后的采用是通过主编或者负责人以及控制此媒体的政治机构决定的。并指出编辑方针是指体现在社论、新闻专栏、新闻标题中的取向。即在编辑和记者之间的工作流程是由编辑来决定的,记者虽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去向来选择,却不能保证消息在媒体的实际被选择传播,他们必须首先了解编辑的思路和想法,或者和编辑讨论协商,从而决定选题或者方案。”[1]该研究深入到媒体机构内部,对新闻消息的最后被采用的过程做了探索,在实践意义上的社会学价值和心理学价值更值得我们重视。

1969年学者巴斯(Bass)将“把关人”研究推进一步,他在《新闻学季刊》上发文指出:“怀特所谓的‘把关人’与卢因的原意不符。因为卢因所指的‘把关人’是小群体中的一员,直接握有某一物件是否允许被自己的这一群体所使用的决定权,而电讯稿编辑是在现成的新闻稿中挑选,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把关人’。巴斯从信源的角度即新闻产生的角度看问题,将新闻流动过程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他认为,真正的‘把关人’是从事新闻采集的人或组织。”[1]

1980年Gertrude Joch Robinson通过对南斯拉夫一家新闻社的调查,得出有有关消息控制理论的几个观点:“第一,内部的组织和外部的因素构成一种相互呼应的关系,对新闻的选择和采访写作构成了恰如其分的控制。第二,通过对新闻的选择的影响以造成对受众群体的需求的影响。第三,机构内部的控制关系已经形成产规划的形式。第四,所获得的消息资料是带有中立性的和内部文化性的。”[2]Robinson对消息控制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南斯拉夫的新闻体制和政治文化背景有自己的特色。其次,该国家的新闻社的模式是在该国的媒介体系里产生的,具有很强的民族和历史文化背景。再次,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1992年Pamela J. Shoemaker将前人关于守门人理论加以总结概括为五个层面,“即个体层面、传播常规层面、组织机构层面、超强媒体、社会机构层面和社会系统层面进行了分析。Shoemaker将守门人理论引向媒介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和媒介社会学的研究,因而将其延伸到对人际传播政治传播和组织传播的过程中,从而使得守门人理论的发展蔓延向了更广阔和复杂的学科领域。”[3]

篇6

一、心理咨询中的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法又称个案法、案例研究法[1]、个案研究[2],这一术语最初起源于医学诊疗病案和侦破学中的刑事案例,并逐渐被推广和应用于心理学中。[3]心理学中的个案法可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及某一心理侧面、或者某几个人的同一心理侧面的发展进行研究。[4]

心理咨询的个案研究体现为过程研究和结果研究,也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过程研究关注的是在咨询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结果研究关注的是咨询中什么起作用,常以比较的形式研究不同咨询的方法。进行过程研究要注意:(一)研究什么,从哪个角度入手。(二)从谁的角度研究。(三)确定分析的单元。(四)如何分析数据。[5]

二、心理咨询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资料收集

1.调查访谈

运用调查访谈的形式从调查对象那里获得相关资料的一种方法。[5]调查对象既可以是当事人,又可以是咨询师、当事人的朋友或家人等。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当事人生活情境、咨询过程、结果,以及当事人在咨询之后的转变信息,从而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事人的心理咨询状况,把咨询扩展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这种研究方法比较全面与真实,相对来说具有客观说服力。

2.回忆记录

指咨询师或当事人事后对心理咨询过程进行的描述和说明,如咨询师回忆咨询的过程,整理咨询记录,当事人写的咨询随感和日记等。[5]回忆记录可以充分了解参与者的感受,把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当事人感触最深的情感和体验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这种方法由于没有原始记录或录像,很容易忽视一些微小却很重要的部分,尤其是两者的互动情况。而且这样的研究仅仅代表了咨询师和当事人对咨询的理解,受到个人的情绪、对咨询的期望等的影响。

3.原始记录

指录音、录像和笔录等,它清晰地呈现了最原始的资料。录音能够使研究者注意到参与者的语音和语调的变化,以及情绪表达。录像能清楚地显示咨询师和当事人身体上的微小动作、面部表情、姿态等。而笔录仅仅是一种“文本性”的故事,它脱离了一定的话语情景,使我们无法捕捉到参与者的表情、语气和动作等这些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信息。仅仅对原始记录进行分析和解释,我们只能从看到的故事中去了解讲故事的人,而不能进一步感受整个咨询过程的深层互动。

(二)资料分析

1.叙事分析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有所感悟,当他把这种感悟与别人进行交流时,便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这就是叙事。[5]叙事分析就是通过对当事人故事的分析,从中找出一定现象的规律的方法。由于这些体会中包含当事人对这些经历的看法和情绪体验,我们能够从对这些故事的分析中得到想要的信息,这是叙事分析存在的前提。

在对当事人的故事进行分析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的情况,另外还应注意当事人叙事的风格,他是用第几人称进行叙事的,叙事时的语气、表情如何。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注意当事人叙事的连续性,他的起承转合,以及他为什么这样做。

如何分析故事近几年有两种方法被广泛的运用,一种是主要关注当事人在咨询中所讲的“生活故事”的分析;另一种是通过对每次咨询记录片断的分析,来理解咨询中讲故事这一过程。[5]

2.对话分析

对话分析是一个专门的学派,他们认为人所经历和生存的世界是用语言建构起来的,交谈是一种有结构规律可循的社会活动,生活好像是语言的“游戏”,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对话来获得相关资料。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实质上就是一种对话,而当事人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功地采用了某种形式的对话。[5]

对话的分析难以像分析句子那样严谨和形式化,它还要考虑到语言的情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整体上去看一个完整的对话过程,即对话是如何开始、结束,又是如何发展的。另一种是研究对话的局部结构,关注一个参与者与另一个参与者的发言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构成话语,如何更迭。[5]研究者要多次反复的研究咨询记录,并从中选择最适合分析的片断或单元,完成这样的分析后,去重新分析整个记录,并选择别的一些小的研究单元来证实或否定分析结果。

3.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是从对话分析中发展出来的,它主要研究人类用于交际的语言及其意义。语言的含义很广,但大部分从事话语分析的学者都以人们用于口头交际的自然语言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因为人们的真实生活对话比其他形式的语言交际更具有典型性,更能反映出语言的本质。话语类型分析以叙事心理咨询的思想为依据,从话语的角度看“心理咨询过程中谁说了什么样的话”。

话语分析可以从两个侧面进行。第一个侧面主要是确定一句话在交际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需要制定一些语言使用规则,而在明确这些规则之前,先要明确为使一句话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第二个侧面是话语与话语之间的连贯性,话语的连贯性不仅存在于语言的表层,而且存在于潜在的交际行为之间的连贯中。[5]

4.类属分析与情景分析

在研究中,研究者必须结合研究目的,以及资料本身的特点,对收集到的所有资料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析和呈现。例如,访谈如果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那么对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就可采取类属分析的形式。而如果收集到的资料呈现出过程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那么对资料的分析就可以采取情景化的分析方式。情景分析和类属分析主要用于访谈资料和当事人日记的分析。

类属分析指的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重要概念的一个过程。[5]在这个过程中,将一部分资料从他们所处的情景中抽取出来,相同主体的资料被归入一个类别,并且按照主题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呈现。

情景分析指的是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景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或因果关系等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的分析,使故事呈现出完整和动态的过程。[5]

三、问题

大部分的个案研究材料收集不够完整与全面。

大多数的原始资料都是文本资料,它远没有录音录像生动形象。

言语的表达和理解对不同的人来讲不一定是同步的,咨询师和当事人都是凭自己的话语背景来判断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可能会出现错位的情况。

原始记录根据转录者自己的理解进行标识进而转换成文本,能否客观地反映当时的咨询过程就成为一个问题。

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单元大部分是按照研究者的分析来划分,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四、建议

收集资料时,当事人往往会出现拒绝接受访谈或隐瞒一定信息的现象。这就要求咨询师对当事人的资料充分保密,同时还应注意与当事人进行交流的方式,不要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以倾听为主,不应盲目下结论。

分析资料时,我们应针对录像、录音和文本资料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反复地研究个案资料,选用正确的标识系统,可以采用多讨论的方式,集思广益。

使用那些分析资料的方法时,我们不要盲目套用任何一种,而应把几种方法同时用到一个案例分析中去。

对资料进行划分单元时,我们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其异同点,找出最适合的方法。

最后,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广泛涉猎相关书籍和研究,为心理咨询中个案研究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宋文书.心理学名词解释.兰州:甘肃出版社,1984:19.

[2]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2:103.

篇7

当然,策展人鲍栋以学院派艺术评论的经典手法出发,借用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的概念来提炼陈晓云创作手法的主旨,而精神分析学的歇斯底里症状研究无疑为陈晓云的影像提供了概念上的证据。概念在策展人鲍栋的理论框架中占据着支点的位置,同时也是概念发酵的原体。鲍栋在艺术批评的推演上强调概念自身的成长和进化,从而铺就一条概念之路。

个案展览的组织与现场呈现,与艺术家的沟通,理论梳理构成了策展人的基本工作,有趣的是,我们不仅在看艺术家陈晓云的影像作品,我们同样在看策展人鲍栋的个案分析作品,在这两条线索的交织中,策展人是引领者,是向导,是导演,是厨师,布置好大餐,等待观者来品尝和议论。而艺术家是素材提供者,是大餐的原料提供者。而鲍栋认为,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编辑,对陈晓云的作品进行整理裁剪,再编辑。

篇8

Landis&Bhagat(1996)综合了以往的研究,指出跨文化培训的主要目的可以归纳为三项:认知上改变个人的思想;情感上改变个人情感的反应;个人行为上的改变。因此,跨文化培训应从三个层面着手: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能力层面来提高受训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认知层面。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普遍规律。2.情感层面。培养教师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欣赏的态度,消除偏见,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3.能力层面。培养面对文化冲突的适应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交际场合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善于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同时不断反思本族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培训内容

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5)号文件规定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对不同类型的培训的课程在“建议课程内容”部分的“专业知识”框架下,教师“通识知识”部分规定了教师需要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介绍”、“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概况”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相关培训策略方面的内容,从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实际出发,作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培训内容应分为两个部分:(1)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国家社会生活、历史、地理、政治、节日、社交礼仪、习俗与禁忌。(2)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等基本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价值取向、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等知识;文化冲突和调适模式等。

二、跨文化交际培训策略

(一)跨文化交际培训模式

跨文化培训有多种模式,Chen&Starosta(2007)将他们归纳分为以下六个类别:(1)教学模式;(2)模拟模式:(3)自知之明模式;(4)文化理解模式;(5)行为模式;(6)互动模式。结合受训对象的工作生活实际,从模式的可行性角度出发,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三种培训模式。1.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又称为“知识模式”或“大学模式”。这个模式是所有跨文化培训中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它侧重认知模式的强化,使学员能够了解一个文化的价值观、风俗民情、地理历史、社会结构以及思想举止等。学员经由培训教师的解说以及看影片、阅读和其他方法的互用,对另一文化的了解能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果。这个模式虽然方便省事,而且对文化知识的灌输具有很大效力,但由于这种模式使学员所学的知识和理论与实际环境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必须结合其他模式,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目的。2.模拟模式。模拟模式是针对改善教学模式的缺点而建立。模拟与某一文化类似的环境,要求学员在感情上必须投入,以便在这个模拟的环境中获取沟通的经验。通过在模拟的文化环境中,学员们能学习到新的行为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Gudygunst,Ting-Toomey,&Wiseman,1991)。由于要模拟一个完全类似的文化环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同时由于受时间限制,这种模式不可能使学员完全对异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因此,这种模式必须结合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培训的有效性。3.文化理解模式。文化理解模式主张学员必须了解自己与对方文化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和各种社会系统。这种模式强调了解自己的文化是了解他人文化的基础。学员应该认识到自身的文化认同只是众多认同中的一个,否则很可能产生过度的民族中心主义。这种模式要求学员经过培训后,在感情上对文化差异建立起必要的容忍性。

篇9

所谓小课题是基于教师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镶嵌在教育教学的情景和行动中,以特定的教师、特定的课堂、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学生为对象,其研究是对实践中产生的困惑,通过发现规律―查阅资料―编制方案―依案研究―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中心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新收获”的实践研究行动。

一、 小课题的价值力

就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意义而言,资阳市教科所副所长刘怀明曾这样说:小课题研究从自身的教学出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问题小,但意义深远,研究活动和教学紧密结合,小课题研究真正让学生获得了最大最优的发展。从更宽泛的角度分析,我认为:

(一)小课题研究是教师教育科研的“敲门砖”:教育科研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现在教育科研之所以论为摆设、作为花瓶、视为点缀、当为时髦,无外乎是找不到研究的方向和对其价值认识的模糊。要知道小课题正是介于教育科研与教学案例、教学后记之间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形式,教师容易介入、研究容易深入、成果容易形成,甚至教师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自然的由小课题步入了教育科研的行列。

(二)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奠基石”: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在自己整个的专业生涯中,通过自身专业训练,获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

二、 小课题的生成点

据相关资料介绍:小课题具有“小、近、新、实”的外显形态,也有“求真、求善、求美”的内部特征,单就小课题生成而言有关资料也详括了“十因”之法则,但我认为小课题的具体生成点还有待探讨之。

一个课题是否值得研究,需要综合考虑课题本身的科研价值和研究的可行性,好课题他的认定标准我认为有:(一)体现“三重性”:1、追求针对性,即小课题应该是迎着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生,而且课题要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观众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期待解决的问题。说简单点也就是研究要有的放矢。2、突出开放性,简而言之就是小课题必须有适度的研究空间,适于教师的自主研究。3、增强有效性,有效乃是一切研究工作的生命,是从事小课题研究必须考量的根本问题,有效者乃有用、好用、适用也。(二)突现两个“有利于”:1、有利于实践操作,无从着手的或只可作纸上谈兵的小课题是毫无价值的,一个好的课题必须是通过某些技术手段和方法可具体操作化的。2、有利于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虽然课题仅以小课题定义,其特征显现也不如真正意义上的科研项目,但我们在确定小课题时务必要求其”科研”含量。(三)捏准一个“度”,这个度我们可以理解为深度、广度、信度,但其基本的内涵还是应该体现在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从局部上考虑、从微观处着手、从实践上落实”。(四)确定一个“重点”,小课题因其“小”,所以其解决的问题不可能多而大,在实际中我们基本要求一个小课题集中解决某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勿多勿烂,最好是一个人能在一定时期内切实予以解决.

三、 小课题的创新性

创新是研究的生命和灵魂。一项研究价值与否可以从课题上反映出来,但课题本身只提供实现价值的可能性,课题的真正价值只能通过研究过、研究结论最终得以实现,而其价值的大小又往往取决于课题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性。

(一)课题的前瞻性:好的课题应该具有独创性。选题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立论要充分、合理,教师要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由于课题中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往往浑然一体密而不分。因此,我们此处的“前瞻“包括提出的问题要新、研究的对象要新两个层次。

(二)方法的新颖性:不论是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还是叙事研究,我们都必须尝试应用新手段、新方法、新技术,这里可以提供的方法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统计法、个案法、实践法、尝试法等,教师在研究中可视课题而综合使用之,以利于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成果的突破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课题所提及的创新是非科学的定义或普遍意义上的创新,我们在此把“创新”标准降低,定义在“超越自我、超越前人”之上既可。所以我们不要过度的受限,在研究中不能重复别人的研究,也不概括别人得出的结论,而是立足自己有价值的课题,以此为本,应用合理的方法与技术,去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得出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以形成自己研究成果的独创性。

四、 小课题的操作化

课题的研究总体上遵循“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方式,可以说三者的结合是一个课题研究成功的基础,,但就具体操作而言,,我认为应该把握五个阶段,,三个关键:

五个阶段分为:(1)准备阶段:其中包括材料罗列,方法选择以及方案的确定,(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文献、收集书面材料,通过考察、调查等方式获得直接的研究材料,或通过体验取得相关资料。(3)整理归纳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新的研究结论。(4)充实材料、撰写报告或论文。(5)形成报告或经验推广。

可以说这五个阶段是具体小课题研究的正常轨迹,但课题要取得实质性、突破性的结论和观点,我们还必须把握三个关键:(1)理念的指导:我们要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先进的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理念先行,所以,教师在研究时,要广泛涉及相关专业的理念,要让自己的思想走在研究的前面,才有可能实现研究成果的突破。(2)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小课题研究的基础,是小、课题研究的必要累积,所以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必须学会收集大量的个案,,学会把个案以故事的方式生成并以故事方式进行讲述,从中发现共性的、理性的、内在的东西,从个案的点点发现中架构起小课题的新发现、新观点,应当说个案研究是小课题的支撑点。(3)反思:反思是教师对自身实践和研究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索思考。课题研究是否按预期开展或是否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反思是一个标杆。如果研究实实在在,那么反思就应该覆盖研究的全过程。

篇10

1.引言

在2011年1月中央1号文件后,我们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更为强势。一大批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展,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不再处于弱势,但是,水库工程开发运营忽视社区文化变迁从而产生的社区矛盾日益突出,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项目治理的主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基于此,本文以港口湾水库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为工程本身的后续运营提供控制社区文化良性变迁的建议,也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新的个案。

2.水库工程对社区文化变迁影响的概念框架――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

2 . 1社区文化变迁的分析维度及其影响因素

2.1.1社区文化变迁的分析维度

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将社区文化变迁变量按三个方面展开: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各个调查分析变量所对应的测度变量如下,这些为后续的概念框架和变量体系建立提供基础。

(1)制度文化对应的测度变量:组织方式;关系网络承载体、婚姻制度;教育制度、家庭制度;行为准则;礼俗。

(2)行为文化对应的测度变量:人际关系;语言、习俗;民俗、风俗;群体(社团)活动;生活方式。

(3)观念文化对应的测度变量:价值观(家庭观念、消费观念);态度;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

2.1.2生物物理驱动力维度上的社区文化变迁影响因素

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生态环境剔除生物因素,大致可以从地形地势、土地资源、气候、水文、土壤这5方面展开,各个调查分析变量所对应的测度变量如下,这些为后续的概念框架和变量体系建立提供基础。

(1)地形地势对应的测度变量:水域。

(2)土地资源对应的测度变量:土地利用的性质、方式及格局。

(3)气候对应的测度变量:气温、降雨量。

(4)水文对应的测度变量:水位水深、流速流量。

(5)土壤对应的测度变量:土壤类型、土壤肥力。

2.1.3人文社会驱动力维度上的社区文化变迁影响因素

基于现有文献和相关理论,结合本文的研究实际,伴随水库工程建设、运行所产生的配套政策可归纳为就业政策、经济政策和安置政策。各个调查分析变量所对应的测度变量如下,这些为后续的概念框架和变量体系建立提供基础。

(1)就业政策对应的测度变量:拓宽就业渠道;生产技能和再就业培训。

(2)经济政策对应的测度变量:征地补偿;税收优惠;后期扶持。

(3)安置政策对应的测度变量:产业安置;距离安置;群体安置。

2 . 2概念框架

基于上述内容,结合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形成本文的概念框架图2-1。概念框架的形成有助于研究思路的确定和实行,后续假设的提出及验证也是参照该概念框架进行的。

3.研究设计

3.1个案研究方式与个案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文选用个案研究方式来确定个案研究对象。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重点是对单一对象进行详细深层次的研究过程。个案选择的基本原则是要求研究者事先确定某一特定案例能够出现典型的结果。本文依照此原则,选取港口湾水库工程来作分析。港口湾水库位于安徽省宁国市,坝址辐射1120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水库总库容9.41亿立方米,属于大型水库工程项目Ⅱ类。其主要作用是防洪,同时兼有发电、灌溉和城市供水的社会服务性,以及水产养殖和旅游开发等的社会增值性。受港口湾水库影响的社区区域分为库区与坝下游两大板块:库区为受港口湾水库直接淹没及移民迁建和生态环境改变影响的区域,包括宁国市竹峰、青龙、方塘和甲路4个街道及乡镇。由于坝下游社区变迁原因复杂,本研究仅选取库区周边的社区作为研究社区。

3.2数据收集与处理

课题组组织了3人的社区(村)调查团队,同时为了厘清水库工程开发建设对社区文化的影响机理和过程,课题组组织了7组共14人的家庭入户结构性访谈问卷组。

要解答水库工程与社区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需要运用因果类的数据分析方法。基于笔者对大量文献总结发现:一、结构方程模型既能得出各指标间的路径关系和系数,这与我们假设验证的目标一致;二、结构方程模型能进行潜变量研究,而本文研究变量大多需要依靠问卷,这个特点使得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综上,本文选取结构方程模型为本文进行假设验证。

基于先做的小样本调查与分析,对问卷做了合理调整,在正式调查中,共发放问卷235份,211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7%。回收问卷利用SPSS22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特征的统计以及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问卷样本主要特征统计分析显示,问卷调查对象具有随机以及合理性,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

4.港口湾水库对社区文化变迁的实际影响

4 . 1路径图构建

依据前文的概念框架和问卷调查,最终确定的路径图为图4-1。“sc1-3”分别代表民间组织、家庭制度和婚姻制度,“bc1-5”分别代表人际关系、习俗、语言、休闲方式和群体(社团)活动,“cc1-4”分别代表消费观念、代际观念、婚姻观念和,“sp1-3”分别代表产业安置、距离安置和群体安置。

4 . 2测量模型分析

在对初始模型进行修正后,删除了指标bc5:群体(社团)活动,得出本文模型的最终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图4-2,“sc”代表制度文化,“bc”代表行为文化,“cc”代表观念文化,“sp”代表安置政策。

4.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在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模型适配度检验,对模型进行了多步模型修正,得到最终的结构方程模型图4-3。

由图得出:

①制度文化:经济政策显著正向影响了制度文化(路径系数为0.952,显著性为0.001以下);安置政策显著正向影响了制度文化(路径系数为0.052,显著性为0.05以下);就业政策显著正向影响了制度文化(路径系数为0.048,显著性为0.05以下)。其中,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的路径系数过小,经济政策对制度文化的影响最大。

②行为文化:水域面积变化显著正向影响了行为文化(路径系数为0.162,显著性为0.05以下);耕地面积变化显著正向影响了行为文化(路径系数为0.239,显著性为0.05以下)。耕地面积变化对行为文化的影响程度较大。

③观念文化:水域面积变化显著正向影响了观念文化(路径系数为0.323,显著性为0.001以下);耕地面积变化显著正向影响了观念文化(路径系数为0.156,显著性为0.05以下)。水域面积变化对观念文化的影响程度较大。

5.港口湾水库正向引导社区文化变迁的对策分析

本文针对结构方程模型中影响程度较大的以及可以后续改进的方面提出港口湾水库正向引导社区文化变迁的对策。

经济政策:直接的经济补偿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有一定程度的作用,现有的后期扶持从2007年开始投入20年。但是这种经济补偿是无法有延续性的,如果政府将后期扶持政策与渔业、旅游业个体经营优惠政策、创业优惠政策相结合,将激发社区居民主动得从失地状态转变过来。此外,后期扶持政策中也可以涉及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建造图书馆、休闲广场、学校等为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为社区家长减少孩子上学压力。

就业政策:很多社区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当不能依靠农业种植谋生时,即使他们想要寻求其他就业途径,也会因自身文化水平不够和技能缺乏而无法作出新的选择。虽然社区周边企业种类由于港口湾水库是水源地这一原因而有所限制,但是依旧存在不少可以向当地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例如香菇种植业、生物科技等,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得对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土地资源:不同的社区有其不同的地理特征,作为各村的村委会应该依靠各村地理优势发展各自的产业经济。有社区离城镇较近则可以从商业经济上发展,繁荣该村的零售、饮食等。有社区在港口湾水库边缘地带,这样的社区依旧有小部分良好的土地资源,村委会可以组织社区居民开垦土地种植蔬菜、砍伐毛竹来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篇11

 

自主学习可以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控制的能力。Holec (1981)认为:学习者管理自己的学习包括要为自己的学习各方面作出决定负责,例如:定义学习目标,选择教材,评估学习进展。Little (1991)从心理维度对Holec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诠释,他争辩说自主学习不是专门甚至不是主要强调组织如何学。研究者指出自主是分析,批判性反思,作出决定和独立行动的能力。Little(2007)指出学习者自主未必是独立的做事情,而是为了自己做事情。因此,可以说自主也有心理的维度。随着语言学习是学习如何交际和学习者是教与学的过程的中心的观念的提出,自主的概念也进入到了语言教育理论和方法论的领域。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也强调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情感、社会和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对这些因素的认知也使学习者是学习过程的中心作用者这个观念越来越收到关注(Finch 2001)。因此学习者自主也成为了语言教育者的目标。一些交际语言学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领域的研究者们在他们的著作中就包含了自主的观点。首先,Dickinson(1987)提出了在语言学习中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的五点理由:实践原因,个体差异,教育目标,动机和学习如何学外语。另外一个在语言学习中提高学习者自主的理由是由Coterall(1995)提出来的。研究者列举了在语言课堂实施学习者自主的三个基本理由:哲学的,教学的和实践的。他们认为加强学习者在语言学习的自主性的教学的理由是建立在这个言论基础上的,即在正式的教育情境中,反思和自我意识会让学习效果更佳。同样,Rebenius(2003)认为学习者自主是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方式。同样,Kohonen(2003)主张对学习者的发展,不管是语言使用者还是学生,在外语语言教育中,都要以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来引导他的能力:个人意识和自我管理;语言和交流意识;学习过程意识。

尽管有很多研究是关于学习者自主、外语教学和它在学习环境中的教学启示,但是在学校情境下自主学习是如何实施的研究却很少。Carless(2004)阐明老师如何回应创新,课堂进行的是什么,一个创新的课程在哪里实施等都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基于以上的问题,本论文旨在探索英语课程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实施以及学生对老师实施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反应。

一、研究方法

本文是一名英语老师旨在提高年龄在20-21岁的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教育部高教司最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中还强调改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人机互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指导下自主性,本人在我对所教的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两个学期的自主学习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本人进行了一周14次的为组织的访谈,旨在归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老师是如何实施任务和学生对课堂情境中的变化和挑战的反应。引导这次研究的问题如下:

1. 教师对自主学习的态度如何?

2. 教师对自主学习是如何理解的?

3. 教师是如何在他的课堂中实施自主学习的?

4. 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5. 学生对教师的实践作何反应?

二、教师和学生的背景介绍

个案研究的老师是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有着8年从教经历的老师。所教授的学生是有6年英语学习经历的普通本科学生。在做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也是该老师在完成自己的硕士论文的期间。所要完成的硕士论文选题也是关于工科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与研究。该教师十分重视语言学习中的自主性。也认为实施自主学习是语言学习是否有效率的先决条件。他认为自主性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他采用的是Holec(1998)所下的定义,即:自主学习是对学习的各个方面负责,例如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根据Holec所下的定义,自主学习者是能够作出各种决定来管理自己的学习的。个案研究的老师也认为学习者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者。老师的课堂实践也体现了这一点。

三、教师课堂实践的描述

访谈时间是有规律性的一周一次,本人和个案研究的老师对前一周的活动和相关的课堂实践进行反思。因此,访谈的数据清楚的呈现了教师的课堂应用和它们潜在的基本原理。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并为课堂实践打下基础,个案研究的老师在学期的第一个星期就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他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问卷来收集关于学生档案的数据,例如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普遍智力,个性特征(内向或者外向)以及最后她们的语言学习信念及态度。

紧接着,个案研究的老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训练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学习风格和策略。在这期间,他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关于智力类型,大脑优势,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的意识。老师认为如果学生们有学习意识,就能更好的指引自己的学习,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再者,在整个学年当中,他鼓励学生们要互相依赖并且要集体合作。在越少学生依赖老师,学生的自主性会更强的观点的指导下,他让学习者成对或者成组的学习。他也允许学生自己做主决定学习内容和任务论文怎么写。并且他让学生自己设计课程和学习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管理学习资源。他指导学生如何使用语言学习资源并且给他们提供使用各种资源的机会,例如参考书,字典,课外书等。因为老师认为更多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于是,他把课外活动也列入教学大纲这样让学生可以在课外继续学习英语。另外,老师还让学生写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经验,这样学生就更能了解他们自己的学习偏好,并且开始思考采用新的方法来更加独立地学习。他让学生们记下自己是否从学习行为中获益,并给出相应的理由。最后学生表现的评估也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完成。

四、数据分析

为了能对个案研究的老师和学生的经历做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本研究当中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定性资料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主题法,主题法的主题是从研究的问题和研究者的叙述中获得的。

五、研究结果

在案例中,对最初的两个核心主题即:教师对课堂实践的反思和学生的情感,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彻底的阅读。这两个主题都有若干分专题,见表1。表1是第一个主题及其分专题的矩阵:有计划的教师行为的有效性及价值;师生角色;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理解和学习者的信念和行为。这个矩阵也包括所获得数据的简洁的摘要。

表1 主题——教师反应

 

教师行为的有效性及价值

师生角色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理解

学习者的信念和行为

“我教学不成功,学生对我的教学方法也不喜欢”“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说他在英语课上一无所获并告诉我说上英语课就是浪费时间”“我一直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我的课并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