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09:22:25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科研课题研究流程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最初开设流行演唱专业,由于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和理论的支持,出现了许多弊端和问题,例如:演唱方法、培养目标、艺术规律、授课模式、教材的编制和选用、整体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考核标准和形式等,从而阻碍了流行演唱专业在高等艺术院校的发展速度。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改善,流行演唱专业的教育者已经基本总结出比较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流行演唱最具特点的属性就是流行性。流行音乐的风格和形式多种多样,在这种多样性的前提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社会需要所流行的音乐也不一样。而对于流行演唱专业教学来说,演唱方法、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教学形式都要适应这些快速的变化。要想使流行演唱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得到良性并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我们必须全面总结专业理论知识,整体优化课程设置,使流行演唱专业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演唱能力、扎实的理论、全面的艺术修养、丰富的创造力的综合型音乐人才。
一、高等艺术院校流行演唱专业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等院校陆续将流行演唱专业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和成绩。此后国内许多高等艺术院校、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也相继开设了此专业,报考流行演唱专业的考生逐年增加,速进了流行演唱的专业化,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流行演唱人才,也在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都将视线转向了这一领域。而中国流行音乐需要怎样的人才,我国流行演唱专业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能否培养出适应文化市场发展的需要的流行演唱人才,就成为现阶段流行演唱教育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流行演唱专业的课程大部分还是以美声和民族声乐的教育体系为基础。而美声和民族声乐的教学体系都源于西方古典音乐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等。目前有些院校仍然采用以和声、曲式分析、作曲方法等传统课程设置作为流行演唱专业的音乐基础课程。流行演唱专业的教育者的思维方式、演唱方法的训练方法以及知识基础结构都受到了传统声乐教学的影响,流行演唱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不能完全针对专业需要、人才需要、就业需要科学而独立地建立。
国内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掌握哪些专业技能,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受制于多年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和相应学科教师资源的缺乏以及硬件设施的不完善,有些理论和对课程改革的设想都不能付诸实现。
与高等艺术院校中其他传统声乐专业相比,流行演唱专业的教学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系统。作为流行演唱专业的教育者目前应该做的是明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将流行演唱专业的教学真正提升到理论和有效的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从而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全能型流行演唱人才。
二、流行演唱专业课程的整体优化
要设定科学合理的课程,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就目前来看,高等艺术院校流行演唱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本科四年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全面的音乐知识基础学习,成为掌握先进的演唱技巧、具有丰富的表演能力、个性化、适应流行文化市场各个岗位的全能型流行音乐演唱人才。以下将基于流行演唱专业的教育目的,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作整体优化的设想。
(一)专业主修课
“流行演唱”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演唱”。随着大众文化欣赏水平和要求的不断提高,单纯的听觉刺激已经满足不了文化市场的需求。现在大众对流行音乐的欣赏不单停留在听觉上,更注重歌曲通过语言艺术、文学艺术、舞蹈艺术、表演艺术、舞台设计和先进的音乐制作技术所带来的听觉与视觉完美结合的综合艺术表现。而流行音乐人也在流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综合到演唱中去。目前各院校的流行演唱专业的专业课设置基本都以演唱为主,例如舞蹈、表演这些与演唱不可分离的科目,有些院校没有设置,有些院校则作为基础课开设很短的时间。星海音乐学院的流行演唱专业,将舞蹈和表演课设置为三年,第四年为音乐剧舞蹈和音乐剧表演。而其他学校的舞蹈和表演课则开设时间比较短,例如沈阳音乐学院的流行演唱专业的舞蹈课开设两年(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表演课开设两年(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四川音乐学院流行演唱的舞蹈课只开设一年(第一学年)。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的流行演唱专业非常注重学生在演唱和表演方面的培养,但舞蹈并没有作为主要的科目设置。
演唱、表演、舞蹈都应作为专业主修课被设置到流行演唱专业整体课程系统中,并开设三年以上,从而达到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流行演唱者的目的。
演唱、舞蹈、表演、综合排练都应作为专业主修课被设置到课程系统中。
1.演唱
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先进的流行演唱技术,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将流行演唱方法和流行演唱技巧熟练的运用到演唱中。在基本完善演唱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声音的特点。结合表演、舞蹈等课程从心理和情绪控制等方面调节舞台演唱状态,适应舞台演出。通过演唱大量的流行歌曲作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流行音乐演唱风格,并准确地运用不同风格的不同演唱技巧。
演唱课要以突出每个学生的声音特点为训练目的,使学生的音色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舞台演出实践。实践多种演唱形式,如组合,边歌边舞,音乐剧等。
2.舞蹈
流行演唱专业需要学生掌握舞蹈的目的在于:
其一,通过形体的训练可以塑造良好的体态,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性,使学生在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上有很好的肢体表现力,培养学生边歌边舞的综合能力。
对于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对肢体动作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演唱抒情歌曲的时候,演唱者只需要自然地肢体动作,起到流露感情,推动声音表现力的作用即可。而演唱具有强烈节奏感曲风的歌曲时,则要有舞蹈动作的配合。而随着大众对流行音乐在视觉效果上要求的不断提高,歌曲作者在歌曲的写作和编曲上都添加了有利于配合舞蹈动作的元素。“边歌边舞”型的表演更是流行音乐文化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歌舞相融的表演形式也是观众最喜欢的表演形式之一。
“组合”的演唱形式和商业包装模式,一直以来都受到大众的欢迎。尤其是近十年来“能歌善舞”成为“组合”这种形式的主要表现方式和发展方向,更是受到了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各种各样的舞台演唱,更离不开舞蹈动作的衬托。因此,单纯的“唱”已经不能满足流行文化市场的需要。
其二,流行演唱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从事音乐剧的表演工作。音乐剧事业更是能给流行演唱专业学生带来无限发展空间新领域。舞蹈能通过肢体动作以及动作的节奏和张力表现内心情感,在演唱中可以丰富舞台的表现力,在音乐剧中更是主要的表现形式。表演者可以通过丰富的舞蹈动作展现人物的内心和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音乐剧中的表演往往是“戏中有歌”、“歌中有舞”、“舞中有戏”,这也正说明了演唱、表演和舞蹈在音乐剧中的关系。
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应该在中国正在发展中的音乐剧这一有着无限发展空间的领域里取得优势。用自己的综合能力去适应音乐文化市场的变化和需求,随时有准备地迎接机遇和挑战。
流行演唱专业的舞蹈课程不能依照舞蹈专业的课程难度而设计,但作为专业主修课应开设三年以上。第一学年应该从舞蹈基础训练开始,接下来的三个学年都应继续开设舞蹈课程,并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丰富舞蹈种类和风格。
3.表演
随着教学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对复合型流行演唱人才的需要,表演成为流行演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什么流行演唱专业要以表演课作为专业主修课?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目前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是以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而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就是通过视觉来传递信息。为了更快地传播音乐,加速流行歌曲的流行性;提升音乐的表现力;更深刻、生动地表达音乐作品的涵义,人们运用视觉效果推动音乐听觉上的刺激。就现在的流行音乐而言,无论是音乐本身还是音乐以外的元素,都被融合进了以视觉为主导的大众媒体中。一个歌手在演唱时带给观众的信息是同时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传递的。歌手演唱歌曲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录音、MTV、舞台演出、电视节目的录制和音乐剧。而这些方式除了录音外,都需要歌者具备表演的能力。
第二,音乐剧是一种集戏剧表演、演唱、舞蹈和舞美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我国音乐剧发展虽然迅速,但距离成熟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也就意味着,音乐剧事业将越来越多的需要有专业水准的、全面修养的音乐剧表演人才。而作为流行演唱专业应该把音乐剧的表演作为一个重要的培养方向。真正使学生具有全方面的素质,能适应与流行演唱相关的各个岗位,更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过表演的训练,演唱者能通过对生活中不同情绪的不同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重复模仿、用心体验,做到在表现不同内容的作品时,能从内而外,发自内心地达到更加良好并自然的肢体状态和声音状态。演唱者表演水平的成熟,能促进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舞台效果,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第三,随着流行演唱学生参与电视节目录制、媒体采访和MTV拍摄等活动的增多,面对镜头该如何展现自己就成为学生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表演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面对镜头如何自如表现的训练。训练应分两方面,一方面是面对镜头如何展现自己的表演,主要训练肢体和面部表情。另一方面是要训练在接受采访时,面对镜头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克服紧张心理的能力、和敏捷的应变能力。
(二)专业基础课
目前国内开设流行演唱专业的各大院校,如:沈阳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以下科目: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分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艺术概论、流行音乐概论、流行音乐史、中国民歌、副科钢琴等。这些科目的设置基本是按照传统声乐课程体系而设置的,显然有些科目是不适应流行演唱专业需要的。
1.对现有专业基础课的整合和优化
和声和曲式分析这两个科目,大多院校还是采用古典和声和古典曲式作为授课内容,而对于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来说,使用性并不强。应该将“和声”课改设为“流行和声”,以传统和声为基础,结合爵士和声,通过对不同风格的流行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基本了解流行音乐和声的编配方法,能设计简单的和声进行,为喜欢创作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曲式分析课所分析的作品基本上是古典音乐作品,并不符合流行演唱专业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应将曲式分析课程融合到流行音乐经典作品赏析中,通过老师对学生进行曲式分析基础理论的简单讲解,使学生基本掌握曲式分析的知识要点,在进行流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结合曲式分析的知识去解析流行音乐,可以让曲式分析这一科目更符合流行音乐教学的需要。和声和曲式分析两个课程可以合并为“流行爵士和声与经典作品赏析”,这样就能满足流行演唱专业对这两门课程的需求,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西方音乐史作为音乐专业基础课是必不可少的,但作为流行音乐的专业基础课,系统的学习西方音乐史过于繁琐,而将这一科目分为“西方音乐简史”和“西方流行音乐史”、“华语流行音乐简史”更为合理。这样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具有全面的音乐理论素养,更能突出专业特点,符合流行演唱专业的教学目的。
2.目前课程设置中欠缺的科目——心理辅导
舞台表演是演唱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也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演唱者的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以及艺术修养,都通过舞台表演展示给观众。舞台表演是瞬间的,短暂的。舞台演唱环境与平时练习心里是完全不同的。演唱者要确保在舞台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最佳水平,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演唱基础和精准地使用演唱技巧的能力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的心理调节以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
现场表现的好坏,对于演唱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大量的舞台实践中,我们发现心理状态的不稳定,缺乏临场心理调控能力,没有信心面对失误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们的演出效果和演出质量。尤其是首次登台,没有适应因环境的改变所带来新刺激的能力,内心极度紧张、焦虑。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演唱质量,更会使学生们失去信心,对舞台表演产生恐惧,失去舞台表演的欲望,并且对以后的舞台表演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因此,心理辅导对演唱者的演唱效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开设心理辅导课可以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临场心理调节能力,将贯穿于登台前、表演中、表演后的复杂心理调控到最后适应现场环境,并能从容面对意外情况的发生,从而充满自信地发挥演唱技术和表演能力,达到完美的演出效果。
(三)选修课
选修课是专业的重要延伸和必要补充。选修课的设置是为了完善专业课程,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提高综合素质。由于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管理上的不足,导致学生对选修课不够重视,上选修课只是为了修够学分。因此开设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的优质选修课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流行演唱专业的特殊性,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仅仅在必修课中并不能得到全面的满足。为补充专业和更好的运用必修课的知识,有必要将流行歌曲写作与歌词写作、MIDI制作课程、形象设计与化妆课程针对性地列入到选修课中。
在当今的流行乐坛,创作型歌手越来越显示出他们的优势。他们不仅能演唱、能自己创作歌曲,有些还可以成为音乐制作人。通过各种比赛我们看到,普遍没有选手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而通过日常的教学我们也发现学生缺乏创作意识和创作能力。开设流行歌曲写作与歌词写作,不仅能对视唱练耳、乐理、和声等专业基础课有进一步的补充和延伸,更能增加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对流行演唱人才的要求,给流行演唱专业学生能适应更多的就业机会奠定基础。
MIDI制作是数字音频制作技术。通过软件的操作对音乐进行编制和处理,需要具备很高的音乐素养和丰富的音乐知识。学生能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软件操作技能,并不断建立编曲思维,将自己对音乐想法和所追求的效果通过自己的编排呈现出来。另外,由于市场的需要,流行歌手越来越多,对音乐制作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作为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有多方面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学习MIDI制作不仅能提高综合能力,更能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在的形象可以增加自信,更是艺人提高被关注度的重要因素。好的形象是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完美结合。形象设计与化妆课程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化妆方法、发型设计、服饰搭配和整体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培训,使学生有能力根据不同场合、不同主题、所演唱歌曲的风格、舞台整体设计等,设计出适合自己的形象。适宜的妆容和服饰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比别人对你的印象,而在舞台上整体的形象更能影响演出的效果。掌握形象设计与化妆的基本知识能使学生无论在专业需要或日常生活中,都能塑造出相宜的形象。
(四)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是流行演唱专业展示专业技能,完善专业课程内容的最有效途径。舞台演出是表演专业展现专业价值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能顺利步入工作岗位的宝贵经验和保证。艺术实践能给学生创造检验并磨练自己的平台。经过不断的舞台表演和其它形式的艺术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表演中更切身地发现演唱技巧的发挥、舞台表演心理素质、应对临场突发状况等问题,总结和积累更丰富的表演经验。舞台表演经验和心理调控问题,是必须通过艺术实践的形式才能有效解决的。
因此,要多给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创造艺术实践的机会。艺术实践能激发学生舞台表演的欲望,能证明自己表演的艺术价值。
在大学四年里,我们可以每学期举办一场艺术实践音乐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音乐会可以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表演形式,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编排的情景剧,更可以是小型的音乐剧或音乐剧片段。这样不仅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更能在排练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相互学习。通过在学校舞台上的展示,充分建立舞台表演的信心,积累舞台表演经验。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的流行演唱比赛,从而锻炼舞台表演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在比赛中开阔眼界,汲取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积极融入到社会演出中,将艺术实践与文化市场相结合。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小型的演出团体,与电视台合作,参加电视音乐节目和晚会演出的录制,参与社会公益演出活动。使艺术实践与社会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就业奠定基础。
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实践,而艺术实践活动正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通过艺术实践总结出的问题和经验又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出优秀的流行演唱人才的目的。
结 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音乐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流行演唱专业人才的需求开始增加,专业的设置开始增多并合理化。伴随着艺术院校的发展和音乐体系的不断完善,演唱、表演、舞蹈和创作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本课题在仔细研读国家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和国家关于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基础上,查阅了大量关于艺术教育的著作,研究了国内各高等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对我国艺术院校流行演唱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了解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学时、硬件设置、师资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并对各艺术院校流行演唱专业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之间的结构层次和内容加以分析,构建了有演唱、表演、舞蹈以及心理学、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课程组成的流行演唱专业课程框架。
作者简介:徐砚(1961-),女,黑龙江呼兰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副教授;王洪旗(1964-),男,河北河间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57-01
在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简称热动专业)开展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试点工作中,根据热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认真研究和分析了本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素质需求特点,将原“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进行分析论证整合,调整为学习领域课程“流体流动能量分析”,旨在强调流体作为电力生产的重要工作介质所起的能量输送和转换的重要作用。采用更具有职教特点、更适合岗位工作要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和现代教育手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注重学习过程和素质能力的评价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考取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一、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主要面向发电、电力建设等企业,培养能够完成热力设备安装、检修、运行、调试和技术管理工作任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流体流动能量分析”课程是本专业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的范畴,不直接对应典型的工作任务,反映部分典型工作任务的某些共性内容与要求。在本专业主要岗位群中(汽轮机运行值班员、锅炉运行值班员、除尘脱硫值班员、锅炉检修工、汽轮机检修工、泵与风机检修工等)都必备流体力学知识。按照本专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需求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采取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联系,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保证。
采用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层次化的教学方式,面向电力生产技术,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确定教学内容,再通过归纳、总结、提炼并遵循认识规律将教学内容总结为教学项目,依据电厂热力设备和系统的实际水力分析及计算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针对每个学习任务按照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进行教学组织设计。本课程共设计了“流体及其压力的认识”、“静止流体势能转换分析”、“流动流体机械能转换分析”、“流动阻力损失的计算”、“绕流运动分析”、“气体流动特性分析”六个教学项目(含18个教学任务),每个教学项目设有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侧重于应知,重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目标侧重于应会,能用所学的流体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素质目标强调团队精神、职业道德、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紧密围绕本专业岗位需求,学习实际工程所涉及到的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具有一定的流体能量分析能力和管路水力计算能力。在完成相关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技术知识,分别对应理论验证和单项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与设计计算能力的培养、知识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采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项目内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实验、启发引导、边讲边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授课前一周向学生下达项目任务书,内容包括学习任务描述,学习场地、设备,知识、素质、能力目标,咨询问题和途径等,学生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咨询信息形成学习笔记,小组讨论形成项目实施方案。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指导教学相结合。通过贴近岗位工作的电力生产实际案例导入知识,训练分析和计算能力,使能力培养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选题、选材注重共识性、综合性、工程性、创新性,同时体现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将实践性强、技能训练要求高的内容,通过模拟实验、实验操作、边讲边练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向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课件、自学指导书、习题集、实验指导书、模拟实验软件、相关电力生产设备及系统视频和图片、国家精品课网址、其他参考教材等),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习渠道。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片、图、表、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视觉、听觉,全方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结合板书等传统授课手段,扬长避短,获得最佳效果。
三、学习方法和考核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每个项目的实施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班级40人,分成4个小组,课上先由小组派代表汇报咨询信息情况、存在问题,再由教师适时讲解、分析,最后小组讨论总结,实验和水力计算项目由小组自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完成。事实证明,试点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
突破传统考核模式,加强过程考核,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全面公正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职业能力评价占总成绩的70%,职业素养评价占总成绩的30%。
1.职业能力评价
(1)基础知识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各个工作任务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如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阻力损失计算等。考核方式为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
(2)专业能力评价。主要侧重于用所学的流体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包括实验项目的操作能力表现,设计计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为完成每个教学项目过程中的咨询问题回答、学习档案检查、实验操作检查、课业报告检查。
2.职业素养评价
(1)平时考勤评价。根据平时上课和实验出勤率进行评价。
(2)学习态度评价。根据每个学习任务完成过程的实际表现,如学习态度、是否遵守纪律、是否团结互助等进行评定。考核方式为个人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小组互评。
四、结束语
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已被大家所认识,探索和建立适合国情、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热动专业的“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旨在找到更具有职教特点、更适合岗位工作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农林类高校迎来了很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社会和企业对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重视质量,对人才的知识深度、广度和对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核心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林业装备系统总体及其子系统技术的掌握程度,拓展学生在林业装备系统上运用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中核心知识的科研能力,是农林类高教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4]。
1课程教学剖析
1.1课程内容
“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是后续液压与气体传动、泵与风机、林业机械等专业及特色专业课的重要基础。课程目标包括:掌握工质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热工转换的规律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过程,学会基本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通过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基本理论、对流换热基本规律、黑体辐射基本定律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基本的传热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流体静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流体上的作用力分析,能够推导流体动力学方程的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针对黏性流体,能对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判断;能够对“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通过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工程中的现象及问题,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总体来看,本课程讲授内容包括工程热力学、传热学以及工程流体力学三大板块的内容,是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学习,拓展到实际的工程问题,所以本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工程应用性也很强;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涵盖了本应三门独立开设的课程内容,知识难点聚集、微积分公式众多、三大知识板块思维跨度大、学生融会贯通掌握难。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后续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情况。
1.2教学思路
目前,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理论授课42学时,实验授课6学时。三大板块的教学内容多,理论授课课时较少,矛盾突出:(1)学生由固体学科切换到流体学科的学习需要较长适应期;(2)课程中较多章节内容抽象,且涉及大量公式推导及专业的概念铺垫,加之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更新较快,学生普遍反映课程难度较大;(3)教学内容和后续专业及特色专业课内容衔接性不够紧密;(4)从内容的充实性和课程的结构上来看,“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满足要求,但是对接林业机械领域最新技术,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当前的课程建构仍无能为力;(5)由于本课程的学习不涉及具体的机械装备系统,使得同学们对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认知不足,学习积极性欠佳,这些现状使得提升教学效果难度较大。针对上述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结合农林类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思路:(1)授课时,使学生从机电系统、固体力学等学科的思维中切换出来,将空间观测法跟同学们探讨透彻,基于空间观测法开展“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的课程教学。(2)在教学大纲中删除过于抽象、应用面较窄的教学内容,深入讲解与后续“液压与气体传动”“泵与风机”“林业机械”等课程关联度较深的内容,为专业及特色专业课的学习做好扎实铺垫。(3)结合在林业机械领域与“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紧密关联的科研经历,探索寓教学于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授课模式,强化同学们对“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里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认知,显著提升同门们自愿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4)注重思维方式、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注重切入问题角度的讲解,使得同学们在明白问题的同时更养成学习思考问题方法的习惯;从固体学科到流体学科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在跨越的过程中,使同学们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为以后培养同学们提出、解决林业机械领域学科前沿性、热点性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课程构建探讨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硬性发展要求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速推进的浪潮之下,农林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所以基础专业课程构建更需获得与之地位匹配的重视。一方面,基础专业课课程构建要体现基础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内容要很好衔接并服务于核心专业课、特色专业课,为学生后期毕业设计、研究生科研深造做好铺垫。
2.1课程内容深度衔接核心专业课
“林业机械”是南京林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内容涵盖林业动力、整地、清理、苗圃、造林、抚育、保护、防火、采伐、采摘、智能化等机械。其中,和“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专业基础课相关的包括动力、清理、保护、采摘等板块。林业动力机械(包括泵、风机)涉及“工程热力学”中热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问题,同时也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可压缩混合气体压强、温度变化和装置的动力匹配问题;林业清理机械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不可压液态水在管道内部的流动,在雾化器内的流态分布、出口后雾化粒径分布等复杂多相流问题,如图1所示;林业保护机械中喷雾射程、喷雾穿透涉及“工程流体力学中”可压缩流体空气的外部流动及耦合风场、雾滴的多相流动问题,如图2所示;林业采摘机械中,基于负压的采摘系统涉及可压缩流体空气的管内流动问题。从衔接核心专业课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农林类高校“热工基础及流体力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深耕“工程热力学”和“工程流体力学”,而“工程流体力学”应该是重点中的重点;另一方面,也好兼顾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传热学”也要适度调整。
2.2匹配三大板块关系,优化课程结构
建议协调、平衡三大板块的课时占比,同时明晰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在“工程热力学”(热能的间接应用)板块中,我们将实现热力学能向机械能转化的媒介称之为“工质”,媒介一般是“单一气体”或者“混合气体”,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工质热力学性质及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等课程内容和专业核心课程林业机械吻合度较好。“工程流体力学”中,对流体的终结性定义是“抓不起来的物体”,一般性的定义是“气体和液体”的总称,但课程内容中流体基本概念的铺垫、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及黏性流体等课程内容都是基于不可压的液体,同为流体,但气体和液体的性质及研究重点相差甚远,“气体”这种流体相关课程内容的缺失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知识结构缺陷。“传热学”(热能的直接应用)中,对导热、对流传热(混合传热,主要是流体和固体之间)、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工程应用等课程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但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对传热学中的知识需求很少,仅仅在脉动燃烧技术这一研究领域有所涉及。总体来看,不管是“工程热力学”中的“工质”,还是“工程流体力学”中的“气体”,再或者“对流换热”中的“流体”,其中“气体”是课程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和林业机械这一专业核心课程相关的“最大公约数”。鉴于此,“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总体上可以维持不变,部分章节可以简化,不重要的知识点减少不必要的推导,侧重理论、公式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可省出一部分课时。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合理缩减“传热学”的课时,对辐射传热只做一般性介绍;考虑到相似原理在流体力学的试验研究中也有重要应用,可以在这里对相似准则进行深入讲解,省出较多课时。将“工程流体力学”放在最突出的位置,省出来的课时分配给这一部分;增加可压缩流体“漩涡势流理论”“相似理论中的量纲分析法”、包括气体动力学中“扰动在外空间流场中的传播”及“管内气体的流动”等内容,以匹配林业机械核心专业课。
2.3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
目前,流体力学板块中关于可压缩流体的课程内容匮乏,教学中会鼓励同学们在MOOC上寻找优秀资源进行线上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工程流体力学板块,我们在体力学的范畴内将研究运动的方法由拉格朗日法提升到欧拉法,这是一个显著的改变,也是重要的进步,通过这一步,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终身学习意识。
以下将以《国际货运商品进出口报检报关管理》课程的和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进行一体化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物流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问题和教学建议。
1 课程开发
1.1 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
通过分析现代物流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把握行业企业各层级用人情况及数量需求,厘清现代物流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工作职责,比较同类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定位、培养层次定位与近年办学规模等情况,结合我院现代物流专业的办学经验,把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可定位为仓储配送、运输、国际货代、快递、等方向。针对货代行业方向,根据职业发展阶段,提炼了三个典型工作业务:国际货运单证操作、国际货运集装箱班轮运输作业和国际货运进出口报检报关管理,如表1所示。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国际货运进出口报检报关管理转化为两个典型学习任务:节能灯具出口报检报关管理和山地自行车进口报检报关管理。
1.2 设计典型学习任务的情境
在国际货运进出口报检报关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中,对节能灯具出口报检报关管理和山地自行车进口报检报关管理两个学习任务设计了情境描述,节能灯具出口报检报关管理的情景描述如表2所示。
1.3 策划典型学习任务活动
根据任务情境描述,把学习任务设计成若干个活动,通过鱼骨图把知识点和技能点展示出来,鱼骨上为知识点,下为技能点。如图1所示。
技能示意图的每个学习活动都对应企业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作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各个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掌握对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例如,“节能灯具出口报检报关管理”学习任务的活动二 展开学生、教师活动、学习内容、教学资源和评价点。
1.4 编写工作页
根据活动策划表和鱼骨图,编写了《国际货运进出口报检报关管理》学材,用于在校学生国际货运进出口商品报检报关课程的学习。
2 课程实施
课程开发完毕后,则进入实施一体化教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寓学习于工作――在课堂上、实训场地上进行公司职业的岗前训练。我们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例如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网上搜索资料法、视频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并进行评价总结。一体化课程实施的流程:
1)引出任务情景(如节能灯具出口报检报关管理学习任务);
2)明确学习目标;
3)展示学习任务技能点示意图,明确各活动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4)开展各活动的学习(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并完成每个活动的任务);
5)小结和评价(根据评价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归纳总结,对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3 物流教学问题
在技工院校实施物流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普遍会遇到某些教学问题。主要是以下四点:
3.1 学生学习能力差,对课程不感兴趣
技工院校学生相对高中生来说,学习主动性较差,理解力较差,自觉性较差。而且大部分学生受外界诱惑非常大,他们热衷于网络游戏、微信、QQ聊天等,对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得过且过、效率低下。除此以外,物流专业课程相对比较枯燥,从事的工作相对较为辛苦,学生易产生厌倦心理,进一步影响对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3.2 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有限
目前技工院校物流教师的专业知识欠缺,许多技工院校从事物流教育的大多从工商管理、国际贸易、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的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教师队伍中多以理论型教师为主,实践经验极度缺乏。而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学而言,实践教学重于理论教学。这明显出现了矛盾,导致在实际的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少融入现代的教学手段和当下的物流行业内容,进而学生认为本来感兴趣的内容,学起来也会觉得枯燥乏味,兴趣不浓。
3.3 实践教学环境薄弱
物流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决定了它需要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室作为硬件设施,并对实践教学环境的要求很高。然而,在校内实践教学环节,由于技工院校资金有限和对物流市场需求变动把握不准,难以购置完备、合适的实验、实习、实训设施。在设备投入、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方面资金投入不足,无法对学生进行足够的实际操作培训。因此在物流教育中,不得不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最终有违物流人才培养目标。
4 物流教学建议
4.1 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技工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要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教、学、做等多种元素,在课堂中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讲解知识,利用学生的切身体会和生活实践来丰富课堂,利用学习任务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我们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目前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有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视频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法。
4.2 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水平
1长沙县城乡公交的调查
1.1调查的指标
目前,长沙县的城乡公交线路共有4条,车辆91台,总营运里程111公里。本文主要通过对乘客结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时间客流特征、空间客流特征等调查来分析了长沙县的城乡客流特征。
1.2指标量化
通过调查,采用一些量化指标反映客流特征。
(1)趟次不均衡系数
趟次不均衡系数是表示客流在不同时间的分布特点,通过计算趟次不均衡系数研究高峰小时客流量在全日客流量中占的比重。
2 长沙县城乡公交客流的特征分析
2.1现状数据调查
本文以城乡公交2号环线为研究对象,调查数据见表3.1。
2.2特征指标计算
(1)时间客流特征分析
根据式(2-1)计算趟次不均衡系数,见表3.2。(2)空间客流特征分析
根据式(2-2)计算线路的方向分布不均衡系数,得到Pd=1.22。这说明城乡公交2号环线为双向型线路。
(3)集聚特征分析
根据式(2-3)计算各集散点在其服务范围内对乘客的吸引水平,详见表3.3。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线的第1个招呼站至湖南安全学院之间的站点及德雅路口、车站北路口、长沙晚报、红树湾小区均为此线路的中心集散点;三一大道口、新华联、马栏山、湖南安全学院为一般集散点。它们均为此线路的重要节点;而集散点重要度为0.1~0.2的站点均具有固定的客流,设置一般的候车服务设施即可;集散点重要度在0.1以下的站点应重新考虑它们设置的必要性。
3 结论
通过上述特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时间客流特征方面。长沙县城乡公交的车辆单趟载客率太低,由于发车频率固定造成车辆资源利用不充分。因此,可对客流量较少线路的发车间隔进行优化。
(2)空间客流特征方面。长沙县城乡公交各线路均为双向型线路,不存在单向型线路,而现有的公交线路运营组织也满足这一特性,无需对其调整。
(3)集聚特征方面。长沙县城乡公交在站点、站距上应进行优化,即取消一些基本无上下客流的站点、合并一些客流分散且客流量小的站点等。
参考文献:
Abstract: Reasonable assurance as to the road the Passenger Dedicated whether introduced diversion channels formed by the cities along, and use multivariate LOGIT model to calculate the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of the urban railway passenger traffic, statistics and researc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ities along the Highway Passenger Line railway shunt volume reasonable quantitative treatment.Key words: passenger Line; along city; passenger traffic; multivariate LOGIT Model
中图分类号: F54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舒适性、快速性与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运输市场管制的放松使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铁路在“提速”的改革基础上,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率先进行客运专线的建设,将客运和货运业务分线运行。
公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地位,吸引和诱增更多的客流进入铁路运输市场。沿线城市是否引入客运专线,对铁路部门而言将出现旅客运量的分流,从而导致铁路经济效益的增减。如果要想定量地测算出客运专线引入沿线城市给该城市经济上带来的影响,那么铁路运量的分流变化情况是首先必须关心的问题。
1分流渠道的确定
根据居民交通消费行为,一个城市的居民可以分为出行和基本不出行(相对区域旅行来说)两类。在新的交通工具或方式出现以前,对于出行的居民,他们只能选择运输系统中现有的运输方式;当新的交通工具建成后,它将作为运输系统中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供居民出行选择,吸引系统中其他运输方式承担的运量,并作为其运量构成的一部分,即转移运量。
如果沿线城市i引入公路客运专线,则该城市的铁路出现转移运量;如果沿线城市i不引入公路客运专线,设在相邻i城市k公里的j城市引入公路客运专线,则i城市引入公路客运专线情况下转移过来的旅客运量加上既有的旅客运量将分化为如下4种出行渠道:选择其他交通方式、选择既有铁路、选择公路客运专线和不出行。这里,选择不出行的旅客比例很小,可忽略不计。
2 运量转移概率的确定
2.1多元LOGIT模型
同一种运输方式,不同的旅客在不同的时期或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意向,即主观价值。退一步说,即使同一旅客在不同条件或从不同角度下也会有不同的主观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用“选择概率”的概念来解释并衡量旅客的主观价值,就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此,提出了运输方式选择概率模型———多元LOGIT模型。
人们旅行时,总是愿意选择综合费用最小,即效用最高的交通方式。这里的效用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快速性、方便性、舒适性在内的综合效用。效用值的变化,必然引起运输方式选择的变化,即由一种方式转移到另一种方式。这里引入著名的多元罗吉斯模型(MultinomialLogisticsModel),如下所示:
这里,Pi是第i种运输方式的选择概率,N是可供选择的运输方式,Vi是效用函数,它由多种服务特性组成:
式中,Sij是选择第i种运输方式其效用函数中的第j项服务特性;ρj是第j项服务特性(分别指经济性、舒适性、快速性、方便性、安全性)之权重,j=1,2,…,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安全性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不安全的交通工具是绝对无人选择的,安全性因素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把安全性因素放在服务特性中,以相对应的权重来影响选择概率是不够的,不能反映真实的选择意向。所以,对上面的罗吉斯模型进行改进,把安全性因素从服务特性中提出,让它直接影响选择概率,起到安全性否决作用。得到修正型的多元罗吉斯模型:
2.2 服务特性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硕士论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研究公、公路铁客运合理分流》中所确定的权重值[3],并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2.3服务特性Si1的量化处理
(1)经济性(Si1)。旅客选择运输方式考虑到经济性因素时,主要是直接以该运输方式的票价作为依据,间接地考虑到路途的花费。路途的有关支出与旅行时间有关,在快速性中将予以考虑,所以,用票价作为经济性的衡量指标。Si1=Ci=Ri×Li,
式中,Ci是第i种运输方式票价(元);Ri是第i种运输方式运价率(元/人•km);Li是第i种运输方式旅行距离(km)。
(2)快速性(Si2)。用送达时间作为标度,送达时间即是旅客在途旅行时间,与旅行距离、交通工具以及旅行速度有关。式中,Ti为第i种运输方式在途旅行时间(h);Vi为第i种运输方式旅行速度(km/h)。
用时间价值系数将Ti转化为价值指标:Si2=W•Ti
式中,W是旅客时间价值(元/h),旅客时间价值前面已经给出。
(3)方便性(Si3)。采用间接旅行时间JTi作为标度,间接旅行时间是指旅客前往乘车点时间与候车时间之和。用时间价值转换为价值性指标:Si3=W•Ti
当发车间隔时间小于1h时,取平均发车间隔时间作为候车时间,民航侯机时间目前暂取1.2h。
(4)舒适性(Si4)。以旅客恢复疲劳所需时间来标度。恢复疲劳所需时间越长,其舒适性越差,反之则舒适性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2-0198-01
一 研究对象
柳州市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
二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法。查阅了气排球运动及其在广西开展情况的相关论文及报道十余篇,
第二,问卷调查法。对柳州市第四十中学、柳州市二职校、柳州市一职校的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发放的方法,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1份,有效问卷563份,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6.9%。
第三,访谈法。走访柳州市各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原排球队教练10名,体育及教育相关部门人员5名。
二 结果与分析
1.柳州市中职学校气排球课程的设置现状、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柳州市中职学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因素主要有:场地设施;中职学校的体育经费;中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相关教育部门及学校的支持。
2.柳州市中职学校开设气排球课的可行性
第一,气排球的特性。重量轻、体积大;与硬排球技术密切相关,但具有自身的技术特色,增加了双手捧球、单手推球、单手挡球等特色技术,比较实用;亲和性好;不缺乏技术含量。
第二,教师的技术水平。了解到柳州市各中职学的体育师资力量较好(其中研究生学历占5%,本科学历占61%,专科学历占34%),说明柳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以正规体育院校的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为主,在技术技能水平上较好,教学能力较强,学习和接受能力也较好,并且他们都基本具备硬排技术的基础,而气排球的技术基础正是硬排技术。
第三,场地器材的要求。将气排球引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占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的份额并不大。首先,标准重量的气排球的零售价格是8~15元/个。如果以学校的名义进行订购,一般能以7~10元/个购买到,花费很低;气排球的球网也很便宜,一般价格是在120~160元/张,并且球网是可以重复循环使用的。其次,场地建设上,气排球场地可与学校原有的场地共用,无需增加费用。因此,学校体育经费完全可以负担得起气排球的花销,因此开设课程也是可行的。
第四,中职学生的特征。一是生理特征。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也是人生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气排球运动技术简单,运动量适宜,可以全面地锻炼中职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二是心理特征。中职学生处于儿童期向青少年时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第五,气排球的锻炼价值。一是健身价值。气排球运动是以有氧代谢为主的一项体育运动,适合各个年龄层的人参与。二是健身价值。气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气排球运动具有攻防、得失分两重特点,这就要求运动参与者需要有良好的得失观,得失观也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得失观的形成有利于建立正确的行为意识。三是观赏价值。
3.柳州市中职学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对策
第一,场地器材必不可少。气排球硬件设施要求较低,即使学校没有多余的场地,将其他的运动场地暂时改组为气排球场地也是可行的。对学校来说,这些场地与器材都不是复杂难解决的问题,相对其他运动项目来说,气排球运动开展起来是简单、可行的。
第二,气排球经费的投入。中职学校应该推广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来安排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中学开展气排球运动课程是否得到认可,经费问题必须要解决。气排球的价格便宜、实用性强,所投入的经费相对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要少,不会加重学校在体育活动经费上的压力。
第三,提高中职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兴趣。要提高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兴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品尝到参加气排球运动的乐趣,增加兴趣。这有利于气排球运动在柳州市中职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开设。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158-02
不管是颈椎骨折患者还是颈椎病术后患者,都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造成呼吸困难[1],一旦抢救不及时,极有可能导致死亡。有的患者因建立有效呼吸通道的时间较长,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因大脑缺氧时间过长而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因此,如何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抢救,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而提高护士的专科急救综合能力,是成功实施抢救的保障[2-3]。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研究与运用[4-5]。为培养本科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科制订了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本科护士统一进行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的培训+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共有脊柱外科护士30名(包括工作3年内的轮转护士),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 护师13名,护士14名。
1.2 方法
1.2.1 培训 按急救流程对涉及的项目如吸痰、吸氧、口咽通气管的使用、面罩呼吸囊的使用、心脏按压、急救用药等进行培训。
1.2.2 演练 演练是在培训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病例编写剧本,由演练组成员根据剧本分配角色完成整个急救流程,对于新到本科的护士,要求她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反复参加演练,除患者为模拟人以外,其余均为真实的临床场景。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的急救流程见图1。
1.3 临床评价标准
培训+演练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护士对培训效果的评价,调查内容包括您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选项。共发放调查表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护士对培训+演练效果评价较好,认为有必要进行急救流程培训+演练者占100.0%。在6个项目中,没有护士选择“无帮助”一项,感到帮助较大或很大者占绝大多数(表1)。
3 讨论
医护人员要胜任急救工作,除了应学会一般技术操作外,还必须要具有对病情的评估、判断、决策、指挥协调、信息传递、相互配合等非技术性能力[6-7]。脊柱外科患者因痰液阻塞、喉头水肿、手术部位血肿压迫、颈髓损伤等原因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痰液阻塞引起的呼吸道梗阻在清除痰液后呼吸困难症状很快就能得到改善,而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一定要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不能在吸痰等环节占用太多的时间而耽误抢救。颈椎患者发生呼吸道梗阻急救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对急救流程进行培训+演练,护士不但熟练掌握了急救技能,还提高了应变能力、急救处置能力、指挥决策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增加了护士临床应急处置时的信心[8-9]。从参加培训护士的调查提示,培训+演练与以往的培训方式相比,具有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优点[10]。培训+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能力培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夏同霞,周芬,王玉和,等.2种方案防止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呼吸道阻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0,21(22):2091-2092.
[2] 赵戎蓉,吴瑛,金宁宁,等.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485-489.
[3] 张晓萍,戴晓洁,张英,等.核心能力培养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64-66.
[4] 赵远莲,江智霞,吴永清,等.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100-1102.
[5] 刘家红,杨青,郑显兰,等.儿科ICU 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05-408.
[6] 秦俭,孙长怡.心肺复苏中的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3):183-186.
[7] 任素芬,徐兴亚,任海斌.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角色体验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0,7(5):212-213.
[8] 曾慧,江智霞,黄芸,等.应用体验式教学进行重症监护病房专科护士培训的角色功能体会[J].重庆医学,2012,41(9):898-899.
1.拟定计划和分工。学期初由备课组长牵头,组织备课组成员集体研究并制定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初步确定集体备课分工,明确主备人的任务。备课组长将分工表打印发给组内每一位教师,并报教管部一份备查。
2.一次备课。在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要围绕备课主题进行个人自备。主备教师按学校统一格式备好所承担的课时,于上课前一周写出初步的教案,我校使用的教学模式为我校自创的“六自三交流”建构式教学模式,教案形式也是统一要求的六大模块,即教学目标及达成度、教学过程、导学提纲、知识链接、知识树图及教学反思。
3.二次备课。备课组按规定时间进行集中研讨。主备人说课,其他教师补充完善并提供修改意见,主备人在一次备课的修订栏中做好修改记录。研讨中各抒己见,讨论修改,集体打磨,形成的教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4.三次备课。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讨的结果,在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再一次修改完善,去伪存真,把零散的意见梳理整合,上下贯通融为一体。并重新抄写一遍,形成工整规范的教案。即三次备课,将三次备课交备课组长签字后复印,各学科的主备人提前把教案及教案中的导学提纲复印,下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
5.四次备课。任课教师要根据主备人的案,在修订记录一栏内,根据本班学情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适当调整,或列出对问题的各种预设,或细化重、难点的突破办法,设计出个性化教案,即教案使用人采取的第四次备课。但是,不能改变大的内容,在听课检查时,上课与教案基本一致,严禁备课上课两张皮,确保集体研讨的质量。
6.反思备课。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写出教学反思,反思内容可以是对教学中出现的亮点进行捕捉,可以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可以是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剖析,也可以是对当堂检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的反馈,等等。
7.检查评比。教案检查评比实行一周一收,一月一考评制度。每周由备课组长收齐本组教案交给教研组长,教管部每月组织一次教案评比,评比由业务校长、教管部主任、教研组长组成领导小组,以教研组为单位排序,记入教师业务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
规范化的集体备课流程,有助于克服过去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弊病,有助于解决集体备课的假、大、空问题,有助于教师合作研究氛围的形成,有助于集体备课实效性的提高。经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采取多种集体备课形式
针对我校各学科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我们采取了多种集体备课形式。
1.同学科同年级集体备课。由于我校的语文、数学、英语、机械、电子和计算机学科教师人数比较多,教师实力比较均衡,他们可以按照上述流程开展同学科同年级集体备课。
2.同学科跨年级集体备课。我校的政治、历史、地理、书法、音乐、体育、美术学科,由于年级组人数较少,因此就实行以学科组为单位按照上述流程开展集体备课。
3.同学科跨校集体备课。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等教学组参加了区内的兄弟友好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个别老师借助QQ、Blog等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活动。
4.随机集体备课。上课前同一备课组的几位老师在一起议一议这一课时要注意的问题,某一环节的处理,或交流一些教学实践中的新的想法。课后大家再一起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不足,这种随机集体备课活动讨论的问题具体,有很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同学科同年级集体备课、同学科跨年级集体备课这两种形式是我校内部的常规集体备课活动,同学科跨校集体备课是我校大力支持、积极倡导的与先进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的集体备课形式;随机集体备课是我校教师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一种自发、自觉的集体备课形式。
三、建立集体备课评价体系
对集体备课的评价主要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开展。
1.对集体备课过程的评价。集体备课过程的评价关注的是对教师个体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是教师个人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的表现。具体实施办法如下:①对非主备教师进行评价:由包挂学科的校干、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对备课组所有非主备教师的评价。主要考察对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合理的改进建议等,对被采用的有价值的问题或合理化的建议等,每一条给提出者加2分,满分为10分。②对主备教师的评价:由包挂学科的校干、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及所有的非主备教师对主备教师进行评价,主要考察主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准确,三维目标的定位是否做到准确、适当、具体,有梯度、易检测;是否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能否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合作、探究、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的安排是否自然、连贯;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否进行预设;导学提纲的编制能否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等,满分为40分。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结束时,由备课组长汇总得出每位教师的分数。学期末把每位教师的主备得分和非主备得分汇总,得出每位教师在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中的总分,并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对教师个体的评价提高了教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2.对集体备课结果的评价。集体备课结果的评价关注的是对备课组集体的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看课堂教学效果和教案、论文、公开课、技能比赛的获奖情况等。备课组其他成员按获奖本人的1/5记分。另外,由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管部主任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学校验评小组”,每学期对各备课组的课堂教学至少开展两次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各备课组编印的教案、教师个体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对教案的补充完善情况、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等。评比的结果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计入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学期结束时“学校验评小组”综合考虑上述评价结果,评选出先进个人和先进备课组,并给予表彰奖励。这种捆绑式的评价把个人的发展与备课组整体水平的提高结合起来。
以上评价体系主要是对校内集体备课活动的评价,为了引导教师“走”出去,开展跨校集体备课活动,我校对跨校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备课组在考评时给予10分的嘉奖。另外,捆绑式的评价促使随机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之间的一种自发、自觉的需求。
在近一年的实践中,规范化的集体备课流程克服了过去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弊病,多样化的集体备课形式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兼顾合作与教师个性发挥的捆绑式评价体系淡化了教师之间的相轻与封闭,促进了教师间合作、交流、团结互助的研究氛围的形成,进一步提升了我校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了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35-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全球物流服务业加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虽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物流行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物流人才的缺乏及质量却限制了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定位
2000年以来,我国的物流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培育出的物流专业学生不论在数量及质量上还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由于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在高校物流教育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使得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较薄弱,因此我国高校物流人才的教育都尚不能满足现代企业需求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物流领域需求的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物流技能型操作人员、企业物流管理人才和战略管理型物流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以“为生产、服务、管理的第一线培养高级实用人才”为目的,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运作”。因此,高职院校所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正是各功能岗位物流技能型操作人员,这类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掌握现代经贸、运输、物流方面的理论和技能,须具有一定的国际贸易专门知识,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商贸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设计,才能培育出确实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物流专业化人才,这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
二、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对于培养物流人才技能的课程要面向职业需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各高职学校物流实践课程设置层次不齐,没有系统培育学生能满足将来需求的能力,只是细枝末节的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很难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
1.教材不太合理,没有适合实践课程的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因此,实践课程教材的缺乏也导致课程设置的缺陷。实践课程在各高校开设较晚,且各高校实践课程的设施设备也不尽相同,所以并没有统一适用的实践教材。各高职院校各自为政,以自身现有实训条件为基础,来编纂各自的实践课程教材,各高校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开展相应的实训课,即使同一实训题目,实训内容也有所差异。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类教材良莠不齐,教材之间缺乏协调性、系统性,这极大的影响了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2.实践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大纲缺乏科学性。很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存在如下一些缺陷与不足:一是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因缺乏充分的社会调研、论证,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有的学校更是盲目设置实践课程,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二是受高职院校师资和实验实习等教学条件的制约,实践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细枝末节的添加,在制订和修改教学计划过程中存在因人设课、依现有条件设课的现象。
3.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特色不够鲜明。由于我国物流行业起步晚,且物流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导致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还较模糊;课程设置体系趋同,从而导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趋同,无法满足不同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4.实践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物流岗位相背离的现象严重。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与本地区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学生过程中没有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难与现代企业相关的企业需求物流岗位零距离对接,导致所培养的物流技能人才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物流人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许多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无法直接上岗就业,物流企业再培训成本增高,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具有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校学生并不具备到真实环境中进行物流实践的条件,因此校实验实训场所便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空间,便于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接受,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1.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总体来说,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按形成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经过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后,再综合分析加以确定。教学内容确定后,应是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方向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些由知识和技能体现出来的能力要素整合而成的,为实现整体优化,课程体系还须按照逻辑关系合理排序。
(1)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体现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基层企业,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掌握一定的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技术,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实务能力,并能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在物流领域从事采购、仓储、配送、物流规划、供应链、信息等管理实用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突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
(2)实践课程设置应结合地域优势和体现特色。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区域也大多集中在院校所在地。因此,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更要充分体现各校学生就业时不同的环境区域定位。这在物流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有着充分的体现。如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落。物流业已成为长三角地方政府发展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除了满足培养国内所需企业物流人才外,还要注重培育外向型国际物流人才。
(3)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要以学生为导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过程。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因素”,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布置实践内容,提供相应的导学资料,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利用任务驱动等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兴趣、动机、需要、能力、情感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最有效、最投入地学习。
(4)实践课程体系设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变能力。当今社会对物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并不是传统的懂基本理论会简单操作的物流工人,而是具有一定创新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人才。物流环境瞬息万变,所以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体系是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动态系统,社会成员必须具有应变能力,才能适应它的需求。其次,物流人才还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此外,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与开拓能力。物流管理的实践也要求物流操作型岗位人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5)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职业化”为导向。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主导的,培育企业所需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因此,要建立职业化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开展广泛的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依托物流专业指导委员会、物流协会,了解物流行业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物流行业所需人才结构和需求,并请相关企业专家对专业发展、岗位群知识、能力要求等提出具体建议;依靠往届毕业生对在校培养的信息反馈、用人单位和企业的评价反馈,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市场需求数据、岗位就业信息,明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应取得的技术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可适应的工作范围等,再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设计和开发职业课程。
(6)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要融入物流职业资格教育内容。职业资格教育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是与学历教育并行不悖的发展人力资源的体系之一,“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职业资格教育既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又拓展了职业教育的外延。欧美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职业资格教育是推动整个职业教育规范发展的核心动力。从国外职业教育经验来看,在物流领域推行物流职业资格制度,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及发展是成功的。因此,在设置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把物流职业资格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实行“双证制”。所谓“双证制”,就是指接受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2.物流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特点出发,参照国家物流职业资格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以物流活动的特定任务为起点,以典型作业流程为主线,来设计实践体系课程体系。物流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具有模块化、递进式、过程导向的特点。物流专业实践技能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1)培育基本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基本技能主要完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基础能力。基本技能模块主要有计算机操作技能、英语的读写听说技能、电子商务模拟交易技能、常见单证处理技能等。
主要实践课程包括:《办公自动化》、《会计学》、《网络与Internet应用》、《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大学英语》、《物流单证》。
(2)培育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构建物流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要以专业基础课程为平台、以“工作过程驱动”和“模块化”为导向,以物流岗位工作过程为特色的教学思路。强调动手能力,强调实践性,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物流企业典型的工作岗位有采购、仓管、拣货(理货)、车辆调度、运管、报关、送货、叉车员、司机等。因此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物流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后,仓储业务处理、货运业务处理、配送业务组织、物流客户服务管理与市场调查分析等。现场操作技能模块主要有包装操作、装卸搬运设备初步操作、现场物料管理、ERP等现代化物流技术的操作,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主要的实训课程包括:《物流信息实训》、《物流运输管理实训》、《物流信息实训》、《采购与供应管理实训》、《国际货代实训》、《物流设备操作实践》、《集装箱运输实践》、《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物流案例》、《供应链管理》。可以安排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阶段,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目的是使实践教学真正能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3)培育综合技能的实践课程设置。现代企业需求的是系统性、综合性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动手联系,而是强调以动手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在各项专业技能基础上,将所学各类物流单项技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管理,营销,财务,法律等相关知识,培养企业或部门的总体运营能力,实现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综合能力目标,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综合技能课程设置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实践课程是把设计型实验以及综合型实验引入到实训中来,让学生以专业技能为基础,验证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将之实际应用,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一步是通过操作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内容包括《物流综合实训》、《物流企业管理》、《物流企业营销》、《物流企业运营》、《物流客户管理》等实践课程。
校外实践课程包括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可安排在大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学完以后。经过校外综合实践课程的的训练,可以进一步促进物流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适应不同物流行业对于物流人才技能的需求,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本文系2011年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1JYKT11。]
参考文献:
1.史晓原.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研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0(3)
2.杨浩军.物流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物流科技,2006(2)
3.朱丹.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物流课程体系[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4.王成林,邬跃,张旭凤.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 2009(2)
一、“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石油天然气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常听到学生有这样的评价——“这门课难学”,之所以难学,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国民教育”的转变,石油天然气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学生个体差异不断扩大,这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在于: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教学模式,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而现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加大使得“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在同一个教学班并存。另外,正值青年的学生间的相互影响造成了大量同学学习上不肯下工夫、课堂自制力差不能集中思想认真听课、课后不能自觉复习和完成作业,这就造成了课堂和课后的恶性循环。
(2)工程流体力学涉及知识面较广,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主要涉及学科包括: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高等数学等,其内容抽象,大量的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的简化和推导使学生理解起来相当困难。这是同学们认为工程流体力学难学的主要客观原因。
二、“工程流体力学”教学的分析、探讨与对策
(1)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在绪论阶段,石油天然气专业大多数同学对工程流体力学缺乏感性认识,这时,需要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包括:图片、视频)展现工程流体力学在工程和生活中的成功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同学们的感性认识。例如,向学生讲诉高尔夫球外形设计原理、轿车的外观演变等。通过这些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流体力学知识,使学生知道工程流体力学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这使得在这门课程的一开始,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把问题预先提出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给出答案。采取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思考上,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授油品的表面张力时,首先,应提出表面张力的概念和物理意义,随后向同学们提问“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能表明流体具有表面张力?” 此时,同学们都会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最后以水滴在水龙头悬而不落、酒杯中的酒满而不溢为例向大家说明。通过这样的互动式教学,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教师所讲述的知识点上。
(2)恰当地举例
在给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学生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石油天然气专业学科的知识点生动的举例,来形象描述抽象疑难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到原油粘度随温度变化规律时,可以用猪油为例,讲授其在冬季与夏季时的不同形态以阐述原油的粘温关系。这样,既生动又不容易忘记。又比如,在讲到当地加速度和迁移加速度知识点时,由于这两种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这时可以结合原油输送中的稳定输送和停泵起输的工况对这一知识点加以阐述。这样,同学们既对两种加速度的概念有所掌握又对石油天然气中的相关知识点得以加深和巩固。
(3)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①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到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课堂中的应用,给我们传统落后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讲授“工程流体力学”这种课程,需要采取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些工程实际的图像资料、以及一些结构图、原理图非常清晰地展现给大家;但其弊端在于输出的信息量过大,没有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些重难点知识不能长时间的再现于学生的大脑,学生即使想做笔记却很难跟上课件页面更换的频率。换言之,就是部分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激发和唤醒,课件就已经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或页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阻断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走向了一个与我们当初设计课件教学的意愿相反的层面。而传统教学的板书模式由于充分协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板书手段朴素而简便,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束缚小,板书书写与教学进程同步推进且有机配合,具有即时、灵活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自己原有的课前预设方案。而且板书内容在板面上保留时间较长,有的可以贯穿课堂始终,当一堂课结束时,黑板上的板书内容仍赫然在目,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复习巩固。而现代教学的屏幕板书,则显然没有这种优势。课堂教学若离开了板书而完全依赖于课件,难免会让学生有一种模糊混乱、一堆乱麻的感觉,由于缺乏条理性,学生如坠云里雾里,懵懵懂懂。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还必须同时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推导每个关键公式,并讲解其中的思想和意义。这非常有助于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所传授的知识上,并且对强化学生理解记忆该知识点十分有益。
②如何让课件与板书优势互补
首先,明确多媒体课件、板书两者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应该发挥的作用。课件的使用是为了增强教学的丰富性、生动性。板书的设计及展开是多媒体课件的必要补充,板书的价值在于赋予繁难内容以推导过程,增强教学的深刻性。总的来说,课件要服务、服从于教学;板书是课件的点睛之笔;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有经验的教师,在精心设计、制作课件的同时十分注重板书的设计。做到:一、利用课件,生成板书。二、利用板书,突出重点,提高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三、利用板书,弥补课件处理课堂教学生成的劣势,让课堂教学走近学生,使课堂教学更显生机。
鱼儿离不开水,再精美的课件都不能完全取代板书。当然,板书也不能游离于课件之外。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在使用课件的同时千万别忘了传统的板书。应让板书与课件相得益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4)积极开展工程流体课外科技实践
石油天然气学科在各类石油企业的资助下有大量的课外科技实践项目,比如: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石油本科创新基金、结构设计大赛等。这些都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借助所学知识,动手参与或设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这一活动能够使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和灵活运用能力得以综合检验,从而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意识,是促进学生全面成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对于石油天然气类专业本科生来讲,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应用流体力学知识制作一些工程实际需要的小发明和创新。比如:运用伯努利方程的原理制作井下采油用射流泵、利用达西-魏斯巴赫公式改进输油管线中的减阻剂等。有了这些课外科技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巩固了教学内容,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