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济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态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0 09:22:2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经济发展态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经济发展态势

篇1

作为煤炭大国,煤炭产业是支撑我国发展的主要产业,煤炭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非常重视煤炭经济的发展,在煤炭经济的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希望煤炭经济能够达到预期的发展情况,从而牵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在过去的时间里,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其发展并不是会这样一直顺利,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在控制开采量的同时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煤炭经济发展态势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而且发展速度也很快,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使得煤炭的质量越来越高,还带动了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为我国煤炭产业的生机勃勃打下了基础。

(一)煤炭收益大幅度上升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近几年煤炭行业的水平要比前几年进步了很多,逐渐的向着盈利时代迈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的提高,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煤炭的价格也在逐年的增加,这就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很不错的收益。

(二)煤炭产量不断的增加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着我国煤炭的开采量不断地增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的煤炭产量大幅度的增加。当下社会,各个大小煤炭企业都在争相的研究开采煤炭的新技术,都在为尽快的提高煤炭开采量做努力,这样不仅仅是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对煤炭的需求,为人们的煤炭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在间接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起到了实质性作用,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三)煤炭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在煤炭企业发展的初期,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对煤炭企业的经济调控,造成煤炭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健全的产业结构系统。再加上国家对煤炭生产的管理工作很少参与,使得众多的煤炭企业发展较为缓慢,几乎算得上是停滞不前。煤炭本身就属于是粗放型产业,不仅再开采时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在使用时给大气也带来了污染,大气环境的污染又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这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同时也引起了国家的注意。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要求煤炭企业的发展,很多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在要求下不断地优化,更加提高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

(四)煤炭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不断升级

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许多高效能的矿井,这对增加煤炭的产量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煤炭开采的机械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对于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小心煤矿,我国加大了对其的打击力度,从而促进我国煤炭的生产情况。除此之外,在我国国有制的煤炭企业中,逐渐的形成了有效的创新性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了煤炭生产的效率,促进经济效率的增长。

二、煤炭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规划煤炭行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首先就要对煤炭行业的发展计划进行合理的规划,促进煤炭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在规划煤炭行业的发展计划时,煤炭企业必须站在市场的角度,根据市场的现实需求,确立出一套适合煤炭企业的发展计划,确保煤炭产业以最优的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另外,有些违背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要求,把大量的资源肆意浪费的煤炭企业,要注意到自己的错误,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减少煤炭资源浪费的同时,促进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促进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煤炭经济的发展,大力推广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要积极倡导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并逐渐的形成新型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经济的特点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资源的利用率高,废弃物的排放量低,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还可以建立起电力和煤炭相结合共同发展的产业链,这对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煤炭企业内部的机制

当下社会,如果煤炭企业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改革企业内部的相关机制。煤炭企业要尽最大努力,制定出一套质量高、完整的企业管理制度,以此来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在制定企业管理制度时,煤炭企业要充分的考虑到各项因素,例如,法人结构、管理决策等,最佳程度就是可以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将传统的分散性产业格局转变成新式的集散型产业格局,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另外,还要尽可能的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吸取更多的投资主体,从而使煤炭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四)加强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我国也应该加强对煤炭企业的宏观调控,确保我国煤炭的产业和经济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首先,我国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规定,将中国梦作为目标,有效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不断更新加强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宏观调控。利用法律的手段对不按照规定生产的煤矿进行撤销,从而减少对煤炭资源的浪费。其次,我国要制定出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力度,帮助大型的煤炭企业走出困境,成功转型,更好发展。

(五)根据需求良好定位煤炭企业

国家参与到煤炭经济的发展当中后,煤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勇敢的抓住机遇,积极的迎接时代给予煤炭企业的挑战,根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和法律制度,做好企业的良好定位,调整好企业的生产计划,只有煤炭企业形成了完整的运营流程,才能够促进煤炭企业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要在工作中建立起合理的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员工给予奖励,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展现和提升机会,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煤炭企业还要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同时也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这些方式,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2

一、经济高速增长态势不减

(一)投资和消费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强力拉动

1.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形势良好。1-7月全区城乡规模以上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0亿元,同比增长62.4%;受宏观调控影响,增幅比上半年同期回落了6.7 个百分点,但回落幅度不大。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重点行业投资增势强劲,1-7月份农林牧渔业扭转上年同期增速下降的局面,同比增长35.4%,增幅达到4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继续保持三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15.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加明显,同比增长69.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2.8个百分点。但受前几年全国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影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开始回落,1-7月份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16.4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看,1-5月全区共争取到国家建设资金近23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80项,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220亿元,同比增长93.5%,其中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55项,到位资金61.6%。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加快。1-5月份新开工项目2189个,累计施工项目3982个,总投资3761.1亿元,同比增长30.2%。全区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36.36亿元,开工建设里程达4617公里。

下半年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是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更趋明显。尤其是重化工业项目投资强度加大。如,包铝集团三大对外合作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预计在下半年正式进行投产;鄂尔多斯投资30亿元开工建设全区首家汽车生产企业;呼伦贝尔市投产年产2万吨乙醇汽油生产线;霍煤鸿骏投产煤电铝联产项目;中电投霍林河坑口电厂;乌兰水泥在奈曼旗实施的生态水泥项目等,将带动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保持增长态势。临河至策克、集宁至张家口等铁路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2.消费需求将稳步攀升

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69.5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为466.95亿元,同比增长15.8%;餐饮业为82.24亿元,同比增长19.5亿元。

从影响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看,一是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增加。1-7月份城镇可支配性收入为5449.75元,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41.72元;1-6月份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30.9元,同比增长29.6%,比上年同期增幅高0.7个百分点。二是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报酬增加。1-7月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报酬为164.2亿元,同比增长17.3%,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16亿元。此外,2004年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了18.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4.9%,也为今年消费增长创造了积极条件。

从下半年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看,一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支撑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农业政策的继续落实,将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而国家出台的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措施将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的预期;另一方面,城镇社保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增加城镇职工的收入预期和低收入群体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二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增长将更加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油价的上涨,对汽车消费将产生一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特别是在国家物业税等政策未出台前,对住房需求也将产生不利影响。总体看,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消费需求将继续保持平衡增长。

同时,净出口因素也不容忽视。随着我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口岸通关能力不断提高。1-7月份海关进出口总额达到27亿美元,出口总额达到10.29亿美元,同比增长34%,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二)产业支撑更加强劲

1.农牧业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从去年起,我区第一产业结束了长期以来低速增长状态,增长率首次突破了10%,达到11.7%,显示出较强的活力。今年第一产业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1-6月份达8.6%。从气候和生产条件看,整体情况良好,牲畜出栏和接羔保育情况顺利,饲草料供应充足;从农业耕种条件看,与去年相比,耕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上升。在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作用下,农牧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这些都为第一产业进一步快速增长提供了可靠保障。

2.工业经济强劲增长

近年来我区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迅猛增长。今年以来工业的产品结构、质量和竞争力均有了显著改善,利润大幅度上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此外一批大中型建设项目将进入投产期,增长后劲较为充足。电力、煤炭、钢材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达到了很高的增长速度;投资和金融机构贷款等情况也较为理想。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31%,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49%,增长0.56个百分点。

3.服务业增长更加活跃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去年自治区出台了2010年服务业发展规划及60条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全区上下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热情,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氛围逐步形成。一季度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9亿元,同比增长11.1%,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在旅游业和煤炭物流业。全区共实施第三产业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4个,引进区外资金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倍。今年以来全区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消费较快上升。1-7月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67.28元,同比增长14.2%,比去年同期增加504.46元;1-6月份农牧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为1028.1元,同比增长29.7%,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6.1个百分点,这都对第三产业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1-7月份各盟市经济呈现良好的势头,优势地区对全区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呼、包、鄂三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5.4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2.65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的57.8%,呼包鄂三市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比重为50.8%。东部五盟市经济发展有了新起色。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9.07亿元,占全区的比重达到29.5%。赤峰市、兴安盟、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其中通辽市增长42.8%,居全区第一位。随着蒙东地区与东三省的“三个对接”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将得以改善,并推动全区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六大问题

(一)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慢的迹象。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2%,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1.2和11.6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区经济可能处于一个调整和整合期,对全区经济增长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上年同期略有回落,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回落了5.7个百分点。投资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现阶段只有使投资保持在高位,才能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的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重点建设项目“落地”,实现投资平稳快速增长。同时,要积极扩大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二)防止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9.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为9.26亿元,同比增长35.6%,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4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前几年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导致行业利润开始下降,其结果开始显现。如TCL公司手机生产线几乎没有生产。二是年初制定的重点项目未按计划及时开工建设,导致生产经营期推后,影响正常实现利润。三是受基础原材料供给变化形势影响,部分企业经济效益开始下滑。如受煤炭涨价的影响,北方电力公司今年一季度已经出现亏损。四是受销售价格下降和成本上涨因素影响,部分高载能行业处于保本经营状态。下半年应积极推进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对已开工项目要抢抓进度,保证项目按质按量完工。要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提高项目的技术门槛,积极吸引大企业的研发部门随投资项目一同迁入我区,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规避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三)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第三产业增长呈加快态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但是第三产业发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扩大开放和对内搞活仍是第三产业的“软肋”。因此,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三产业对外开放的重点,加快产业开放,促进国内外市场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联合、参股等形式参与第三产业经营,使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区外投资的主要领域。改变第三产业中大部分行业由政府包办的现状,逐步在服务业领域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要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关于第三产业发展的60条政策措施。

(四)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

虽然1-5月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较快,但下半年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受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1-5月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0.3%,其中化肥类平均价格上涨16.3%,成品油上涨10.8%,种子价格上涨8%。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势必增加农牧业生产成本,影响农牧民增收;二是进入5月中下旬以来,许多盟市相继发生苗期害虫;三是部分盟市旱情严重。全区受旱农田面积2700万亩,受旱草场34万平方公里;四是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已经基本到位,政策效应对今年农牧民收入增长影响不大。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增加农牧民非生产性收入,狠抓各类补贴资金的落实工作,并保证农牧民进城务工工资的足额按时发放。

(五)努力做好就业工作

今年3月末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38.71万人,比上年同期减少1.5万人。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全区下半年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一是毕业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大。2005年我区毕业学生将达3.09万人,同比增长24.1%。今年适逢事业单位改革,对安排大中专毕业生将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随着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扩大,以及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将进一步突出。今后一段时期,一是要引导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到农村牧区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二是建立农牧民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其就业能力。

(六)着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区地区之间存着在差距。1-3月份,呼、包、鄂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65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为55.7%,比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表明呼包鄂的领先优势继续扩大。1-7月份,锡林郭勒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达到126.2%,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势头,而兴安盟和乌海市投资仅达到12.8%和14.6%。在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兼顾落后地区的发展,如何做好与东三省的“三个对接”、如何更好接受京津冀的辐射和带动,实现区域快速协调发展进而缩小发展差距,仍是今后我区工作的着力点。因此,必须加快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区东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

课题组顾问:杨臣华

篇3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3―0114―08一、总量态势

1国民经济增速继续趋缓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427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4569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56859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增速回落2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2%,集体企业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8%,轻工业增长87%。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91%,中部增长101%,西部增长103%。

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26%。分类别看,食品上涨38%,烟酒及用品上涨12%,衣着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7%,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14%,居住上涨29%。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7%,购进价格下降19%。

3劳动力供求均下降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1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显示,第一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6115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5559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0,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均上升了002。与上年同期相比,本季度84个城市的用工需求减少163万人,下降29%,求职人数减少约227万人,下降43%。

4外汇储备余额增加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013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689元人民币。

二、因素与结构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销售大幅增加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80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7 %),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比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8029亿元,增长187%;民间投资36763亿元,增长24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194%,中部地区增长241%,西部地区增长2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30亿元,增长314%;第二产业投资24635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投资32527亿元,增长245%。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1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比全年加快40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11%,分别加快21和97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992亿元,同比增长613%,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51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690%。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4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27045亿元,增长103%。城镇零售额47894亿元,增长122%;乡村零售额7557亿元,增长139%。

2 进出口增速回升,对外投资增长很快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9747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出口5089亿美元,增长184%;进口4658亿美元,增长84%;顺差430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4863亿美元,增长74%;加工贸易3230亿美元,增长60%。出口额中,一般贸易2337亿美元,增长166%;加工贸易2036亿美元,增长39%。进口额中,一般贸易2526亿美元,增长01%;加工贸易1194亿美元,增长99%。

2013年1-2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下同)18388亿美元,同比增长1473%。其中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15488亿美元,占842%,利润再投资29亿美元,占158%。 2013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915家,同比下降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74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5%。

3 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中央收入同比下降

1-3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收入32034亿元,增长69%,比去年同期回落7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收入14606亿元,同比下降02%;地方收入(本级)17428亿元,同比增长137%。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7399亿元,同比增长6%,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

4货币供应超百万亿,贷款增长超预期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末加快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112万亿元,增长119%;流通中货币(M0)余额557万亿元,增长124%。

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57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9793万亿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新增人民币存款611万亿元,多增235万亿元。

5银行间市场成交增加,月平均利率下降

一季度, 银行间人民币市场成交6981万亿元,日均成交116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75%。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7%,比上月低030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6%,比上月低043个百分点。

6A股反弹回落,低谷徘徊震荡

2013年1季度,A股呈现反弹又回落走势。A股市场在去年12月开始走出一波20%的反弹走势,随后又出现大幅回落,近期回落至2200左右。长期看,A股仍处于低谷徘徊。

三、政策效应

1宏观总量态势

2013年第1季度,GDP增长77%,工业增加值增长95%,CPI上涨24%,均低于上年全年的平均水平,也比上个季度的水平有所回落。可见,经济运行的实际并没有出现国内外大多数机构和人士所预测的回升态势,倒与我们预测的趋势相符。这说明中国的经济运行仍然处在调整和转型之中。在我们看来,这并非什么坏事,而是中国经济运行趋势的正常表现。

不仅如此,从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来看,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但产业结构却出现向好的方向调整的趋向。第一、二次产业增速明显趋缓,而第三产业的增速大大加快,不仅高于去年全年08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同期第二产业11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还体现在用电量、铁路货运和就业方面。1-2月份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长55%,而3月份增长2%,创2009年6月份以来46个月次低,预示着制造业可能会遭遇“倒春寒”。1季度全国铁路货运发送量99074万吨,同比下降078%,其中货运量下降069%,煤炭运量下降16%;3月份的货运量下降22%。1季度就业供求都有所下降,企业特别是一些外向型企业招工难已成为常态。CPI的走势也与此有关。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来看,1季度仍然是一靠投资,特别是房地产,二靠出口,但情况并不乐观。“国五条”的出台和房地产调控加码,导致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地产商的销售额和利润都出现明显增长,再加上货币和信贷投放大增,很多地产商都调高了今年的开发面积、销售额和业绩指标。但是,投资拉动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隐忧,积累的问题不仅不利于经济的调整和转型,而且正在消耗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同时,房地产泡沫也是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一把利剑,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趋严和落实,开发商的好日子也可能终结,虽然一下子断裂为时尚早。不过,企业投资也会更加审慎,投资这架超负荷运转的发动机也可能会慢下来。

外贸出口则出现异动,1-2月份,出口增长236%,进口增长5%(2月份为152%),贸易顺差441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逆差478亿美元,到了3月份,进口增速超过出口,逆差88亿美元。于是人们对进出口的数据发生怀疑,特别是出口货量与货值差距不断扩大,货值增幅明显大于货量增幅,虚报出口价格的情况相当严重。这可能与骗取出口退税和一些地方出口达标有关。如果再考虑到贸易摩擦的增加和贸易环境恶化,比如,去年我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中国在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同时,也是全球遭受贸易救济调查最为严重的国家。有鉴于此,对于今年的贸易增长切不可过分乐观。

消费增速趋缓也值得关注。由于1季度楼市升温,给房地产行业和汽车、家电等相关行业带来暖意,一汽轿车、比亚迪、长安汽车等上市公司市场看好,利润大增。然而,去年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给高档吃喝消费刹了车,降了温,使得白酒和高档餐饮消费直接受到影响。一些以往主打高档消费的餐饮企业由盈转亏,与之相关的白酒行业也风光不再。随着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一些行业的消费也会受到影响;H7N9禽流感的发生和扩大,禽蛋之类的生产和消费也会出现下滑。这是可以预见得到的事情。

2货币超发和货币政策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货币存量呈加速度增长态势。2000年M2为13万亿元,2008年接近50万亿元,去年974万亿元,世界第一。今年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十年增加6倍,去年末M2/GDP为188%,今年末有可能达到200%,与此同时,1季度社会融资规模达6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7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3月份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于是,人们对是否存在货币超发和货币政策如何操作,发生了争议。

否认“货币超发”的人不少,大都是从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来观察问题。有人认为,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衡量是否存在货币超发的标准是通货膨胀水平,目前的通胀水平不高,2008年以来的平均水平也比以前低很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货币超发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其实,M2占GDP之比与通货膨胀是否发生没有必然联系,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最后都要通过超发货币来实现,但根据M2占GDP的比例高,就推断会发生通货膨胀,并无根据。既然如此, M2占GDP之比与资产泡沫有没有必然联系,无人提及,倒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

有人认为,“M2占GDP比重本是一个用于度量经济体货币化程度的概念,现在却被许多人视为判断央行无限制印钞的指标。事实上,一国M2/GDP上升,与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结构的演进都有关系,不能将之与货币超发划等号”。中国M2/GDP较高的重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银行储蓄率高,由M2占GDP比重高就得出货币超发的结论并不公允。这一观点看似比较全面,有的也符合中国实际,如中国的金融市场不发达,直接融资比例低等,但并未抓住问题的关键。

总之,从通货膨胀标准和货币化程度来观察M2/GDP的高低有一定道理,也许在较发达的市场条件下是有效的,但过于一般化,与中国的经济实践尚有一些差距。中国经济的复杂性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中国的经济体制和主体行为也非一般经济理论所能完全解释。

中国的M2/GDP确实过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有合理的部分,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货币超发。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化的推进,经济货币化的进程加速,经济活动对货币和其他交易工具的依赖越来越大,自然会导致M2/GDP的提高。然而,将近200%的水平和数倍于经济增长率的速度绝非经济货币化所能解释。中国经济运行的特殊制度背景和货币创造机制才是根本原因。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模式,政府旺盛的投资需求引发了强劲的货币需求,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中国的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而中国的银行又主要为国有银行垄断,政府的投资扩张放大了注入银行体系的货币流量,政府投资也就成为商业银行贷款创造的杠杆,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货币。要知道,除了像高铁之类的中央政府投资以外,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地方政府的投资推动的,而银行信贷也大部分流向了国有部门和地方融资平台,金融资源对国有部门的过度倾斜和国有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导致资金效率下降。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2007年最高,达40%-50%,2008年及其以后直线下降,最低时为20%-30%,全要素生产率1978-2007年,每年平均为38%,2008-2010年下降到22%。于是形成了政府投资与货币创造的循环,不断攀升的M2/GDP比率则是这一货币创造机制运行结果的外在表现,银行的货币创造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着倒逼的特征。所以,把货币超发的板子打在央行的屁股上也不公允,货币政策回归中性甚至收紧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信贷和货币增速大大快于GDP的增速,二者间差距不断扩大,自从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以来,GDP增长趋缓,而投资增长未慢,货币增长依旧,今年的情况也是如此。1季度GDP增长77%,而投资增长209%,M2增长157%,后二者是前者的271和204倍。今年又是政府换届,新官上任三把火,据今年两会上透露出来的资料,尽管中央政府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增长率超过10%的有24个,如果加权平均计算,全国的经济增长率将在75%上再加4-5个百分点。要达到这样的增长目标需要多少投资,进而需要增发多少货币和贷款,不能不是一个大问题。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催生的地方公共投资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为了保证这些投资完成,货币和贷款还会继续扩张。正因为如此,惠誉上周将中国长期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稳定,理由是中国过去依靠投资和信贷驱动经济,导致了金融和债务风险的积累。

也许有人会说,M2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外汇储备和外汇资产的增加,今年的情况也是如此。1季度外汇储备增加1300亿美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增加额,是2011年第2季度以来单季增量新高。这也是央行无法控制的一个因素。其实,这也是由中国的增长模式和融资模式决定的,这种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加速了经济货币化的趋势,也造成了货币和贷款的过快增长。因此,要降低M2占GDP的比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模式转变。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知道在现有的融资规模和贷款规模中是否包括了体制外的融资?大概没有。据笔者接触到的情况,体制外的融资活动相当活跃,很多人都在从事这一业务,每个人的规模在几千万、几亿、甚至几十亿,借入资金的利率是12%、15%、甚至18%,贷出资金的利率是36%、40%、甚至60%。由于体制内的资金主要用在国有大企业和投资上,中小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很大一部分要从体制外的市场上筹措。这就是中国现有金融体系的现实。金融管制违背了自由交易、借债还钱的基本规则,金融秩序也就发生了扭曲。

M2增长与GDP增长的脱节也向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现行货币政策操作以M2的数量为控制目标和政策变量,调控的对象主要是资金的供给方,而对无以遏止的资金需求和需求方的强势不起作用。随着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非信贷融资的增加,这种数量化的控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的趋势,需要央行更多地从数量手段转向数量和价格手段并重,因为,只有价格手段不仅可以像过去那样调控资金的供给方,而且可以调控资金的需求方,同时可以提高资金效率。

3“国五条”和房地产调控

在1季度中,随着“国五条”及其实施细则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及其调控又成为一大热门话题。基于此,有必要对房地产调控进行一些回顾和讨论。

(1)先看“国五条”及其细则的出台。2月20日,前总理主持召开其任期内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布置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了所谓“国五条”。其内容是:(一)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二)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三)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其用地供应;(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五)加强市场监管。其中,最重要的是严格限购措施,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五条”的实施细则落地,除了重申省长负责制,对省级政府稳定房价不力进行约谈和问责外,限购、限贷、税收三箭齐发,诸如,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进一步提高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房屋转让所得税严格按20%计征,各地要提高商品房预售门坎等。接着,由广州首发,各地的实施细则也赶在3月31日大限前陆续出台。其中,北京的细则最严,可操作性最强,一是把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逐步纳入限价房系列管理;二是限购令从外地人转向户籍人口,成年单身人士限购第二套住房;三是细化了“20%个税”执行的征税举措。大连、合肥、武汉、成都只有笼统的房价控制目标,南京、贵阳只有100多字,长沙还不到60 个字。其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通知》强调,“继续严格执行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一房一价规定,严格按照申报价格对外销售”。为了落实这一规定,4月15日,发改委对违反规定的山西富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房企进行处罚,曝光罚款,罚款金额达1000多万元。

(2)再看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今年1月份,房价呈现有涨有跌的结构性上涨格局,2月份则不同,出现了普遍上涨的态势,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只有1个,持平的3个,上涨的66个,最高涨幅达3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的城市有8个,上涨的城市有62个,最高涨幅达82%。这说明进一步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必要性。然而,3月份比2月份更甚,广州新建商品住宅网签同比增长507%,环比增长603%,均价16817元/平方米,同比暴涨349%。在赶末班车心态的激励下,深圳二手房成交环比增加近4倍,为2006年以来第二高水平,价格也在上涨。4月1日,地产股普涨,盘中万科、保利等个股最高涨幅接近4%。

一般商品房火爆,“小产权房”更火。有的栏排还没拆掉,楼已卖完。深圳去年底每平方米4000元,春节后销售看好,涨到5500元,到3月8日有的涨到7000元。而附近的商品房都在2万元以上。小产权房的价格只有商品房的1/3,还可以分期付款,火是有道理的。

在“入学积分”和“国五条”细则的双重推动下,学区房也出现了上涨局面。深圳学区房片区的成交量和价格都突破了历史最高值,小户型更受青睐。44平方米的小户型低层成交价230万元,高层成交价250万元,单价高达57万元/平方米,堪比市面上大多数豪宅,甚至别墅的价格。北京更甚,学区江湖频现天价房。3月底,北京华清嘉园一间37平方米的学区房叫价350万元,另外一处小学的学区房早已超过每平方米10万元的底价。学区房比非学区房均价贵1万元。

在楼市上涨的同时,土地市场也很火爆。北京、上海均出现了高溢价的土地成交。4月10日,浦东发展集团以3775亿元拿下浦东唐镇新市镇12万平方米的住宅地块,溢价率6543%,楼面价182万元/平方米,创今年以来上海单价总价最高记录。4月11日,北京通州台湖地块公布招标结果,福州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93亿元的最高报价中标,溢价率为112%,楼面价118万元/平方米。可见,“国五条”及其实施细则落地后,土地市场和新楼市场仍然很火爆,二手房市场近日有所跌落。

(3)复看调控效果不佳的原因。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不佳,甚至越调越涨,越控越高。具体原因多种多样,根源也不难发现。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格局和态势是“卖方市场”,而且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卖方市场”。对于卖方市场,中国人并不陌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制,商品短缺,供不应求,排队、票证、黑市,无所不用其极。结果是越管制越严重,而且短缺和过剩并存,造成极大浪费。但那时没有市场,计划价格不变,只能从短缺加剧上反映出来。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不同的是有了市场,但政府还想管住价格,于是出现了越调控价格越高的情况;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鬼城”,白天鲜见人,晚上少见灯。鄂尔多斯是有名的“鬼城”,但“空城鬼域”不至鄂尔多斯一处,常州新城区、河南鹤壁新城、湖北十堰等,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许多新区新城都或多或少地赢得了“空城鬼域”的名头。改革开放以来,商品市场的“卖方市场”是如何变成“买方市场”的,大家也清楚。是靠放开市场,鼓励竞争,发展生产解决的。房地产市场也得走这条路。

其次,用限购、限价的办法进行调控是不对的,这一点是清楚的。它与当年的票证是一样的。这不是宏观调控,而是政府管制。但管制从来都是管不住的。与其管制不住,还不如早点取消管制,放开市场,加强管理,事实上,户籍制度早就应该进历史博物馆了,不过,我们还把它当作宝贝。用差别利率和税收来进行调控是对的,应当坚持,认真实施。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提出明年要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这是征收房地税的基础和前提,应当做好。不过,有些政策的实施可能与政策设计者的初衷相反。就以20%的个税来说,引起赶末班车的反弹和市场的波动暂且不论,能不能抑制房价还是个问题。因为,20%的个税不一定是售卖者交纳,很多是加在了购买者的头上。这样,房价是跌了还涨了,还不清楚吗?

再次,从各地“国五条”实施细则的博弈来看,能否落实还是个问题。根源还在于其中的利益太大,不从根本上解决,只凭国务院的命令起不了多大作用。据福布斯中文杂志和中文网总编辑周健工综合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的数据估计,2012年,房地产销售额64万亿元,交纳契税2874亿元,房产税1372亿元,营业税4051亿元,土地增值税2719亿元,交税合计11万亿元。银行房贷余额12万亿元,利息8400亿元,土地出让收入28517亿元,政府和银行从房地产获得的收入47917亿元,占64万亿元的75%。这一估计有一个缺点,土地出让收入必须扣除征地成本,假定政府可以得到的部分占40%-60%,即11407-17110亿元,那么,政府和银行从房地产获得的收入为30807-36510亿元,占64万亿的48%-57%,其中政府占35%-44%。可见,地方政府对来自房地产行业的收入高度依赖则是不争的事实。这么大的利益,地方政府决不会自动放弃,政策调控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正如有的人说,“国五条”只是给房地产摁了个“暂停键”。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调控的失败就在于就房地产论房地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甚至头疼医脚。问题虽然表现在房地产上,但根子却在体制上,调控政策有的选择和使用不当,有的并未针对问题的要害,执行起来步调也不一致。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不会解决问题,只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调控。看来,房地产调控需要有新思维。

四、体制分析

1政府机构改革的亮点和遗憾

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进行了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即铁道部、交通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署,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数量增减相抵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减至25个。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的第6次政府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的最大亮点也许是撤销铁道部、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和海洋总局。因为铁道部是中国最后一个在名份上和实质上仍然实行政企合一的行政垄断单位,而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国最大的危害,海洋开发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最大的遗憾是,体改委未能重建,发改委也未能缩权。因为中国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还需深化,而作为计划经济象征的发改委权力越来越大,更需要缩权转型,向反垄断委的方向转变。

2铁路政企机构分开,经济没有分开

对于这一改革举措,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兴趣全面评述,只想就铁道部的撤销和铁路总公司的组建作一些讨论。

撤销铁道部,铁路实行政企分开的改革方案并非自今日始,早在2003年就提出来了,但10 年后的今天才能成为现实,可见中国改革之难。

不管怎么说,撤销铁道部,在交通部下设立国家铁路局,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从组织机构上做到了政企分开。这确是一个进步。走出这一步,铁路改革就取得了突破,进一步的改革也就提上了日程,可以进一步讨论。

然而,组织机构上的政企分离也只是万里迈出了第一步,经济上仍然是政企合一的,集中表现为债务的处理及其背后的产权安排。现在,原铁道部的债务全部由总公司承接,一方面,公司无法按企业经营,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和市场主体,因为这些债务是它出生以前就存在的,不是它的决策造成的;另一方面,国家也抽不了手,向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的脐带仍然没有切断。

由于高铁,铁道部大量举债,既向银行贷款,又向社会发债。据原铁道部2012年第3季度汇总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9月末,总资产为43万亿元,总负债为266万亿元,负债率6186%。这就是总公司承接下来的全部遗产。

不仅如此,如果说266万亿元是既成债务,是旧债,那么,大规模铁路建设还在继续,还得借举新债。今年计划投资650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00亿元,投产新线5200公里以上。这些投资从哪里来?3月8日原铁道部已经招标发行今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券200亿元,相关发行文件显示,发行人及下属企业已发行尚未到期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总计7591亿元,3月1日,又获得600亿元中期票据注册通知书,并将择日发行,同时申请发行2013年铁路建设债券1500亿元。总之是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3以解决债务为契机,明晰产权安排和经营责任

如果仅仅着眼于还债,没有必要多费笔墨。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以还债为契机,明晰铁路资产的产权安排和经营责任,把铁路改革和发展这盘棋走活,使铁路总公司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

由于旧债新债的决策主体和承债主体不同,解决的原则是新老划断,但又要通盘解决。旧债是一个比较确定的数量,其中一部分债务是银行贷款,银行当然负有一定的责任。由于这里的银企关系不涉及改革,问题相对简单,是展期还是借新还旧,或者是减免利息,或者其他办法,也由有关方面商定,我们不再讨论。由于旧债的发生不是总公司决策造成的,而是原铁道部决策的,因此政府要承担一部分偿债义务;由于总公司承接了原有的资产,也应负有一定的偿债义务。这里涉及到进一步改革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讨论。

由于铁路总公司承接的债务要与其承接的资产挂钩,因此,明确总公司的性质、经营范围和资产状况,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总公司可以叫做干线铁路公司,以经营全国的铁路干线为目标,将京沪、京广、陇海、京沈等干线资产划归总公司经营,按照资产数量和质量承接相应的债务。所有支线铁路交给地方或者私人,成立各个支线铁路公司,也按照资产数量和质量承接相应的债务。这也可以看作是政府承担的部分,如有不足,由财政承担。具体办法可以成立相应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也可以通过产权拍卖交易进行操作。

新债是即将发生的事情,应当在发生前就作出安排,明确决策主体和偿债主体。也就是说,谁投资建设,谁举债筹资,谁经营还债。不能再一锅煮了。如果这样做,那么就有几种情况:凡总公司愿意建设和经营的交给总公司,凡地方愿意建设和经营的,交给地方;凡私人愿意投资经营的,交给私人;凡无人投资和经营的,证明其没有或者暂时没有投资价值,立即放弃下马。

如果采取上述办法,债务的问题解决了,产权安排也就了,行业改革和企业改革的任务也解决了,投资和经营的问题也解决了,铁路运输的市场也就形成了。这样一来,铁路改革虽然起步较晚,但可以迎头赶上,不会发生电力改革和电信改革吃夹生饭的问题。

国家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应当抓紧这项工作,拿出点钱,让有关研究机构、交通大学进行研究,提出方案,然后进行讨论比较,选定实施,以求做好。

应当特别指出,有人在铁路改革上提出要区分经营业务和公益服务,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公益服务可能实行政府采购,为了国家经济安全,非常时期政府可以接管。真正重要的还是产权安排和经营责任。切莫让这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蒙住了眼睛,搅乱了思想。

五、趋势预测

篇4

1、发展速度再创新高。2007年头三个季度,全省76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3269.3亿元,同比增长12.95%,比2006年同期提高1.1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县域生产总值将增长11%以上,是2002年以来发展最快的年份,11个县市区GDP预计过百亿元。

2、规模工业快速增长。截至2007年11月底,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49.87亿元,同比增长22.3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7.3%。

3、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截至2007年11月底,全省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3.4亿元,同比增长23.7%,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3.4%;累计完成税收收入78.8亿元,增长29.7%,对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2%。17个县市区的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和28个县市区的税收收入增速分别超过30%。预计全年县域可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3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8%以上。

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自2007年4月份以来,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完成额保持百亿元以上的高水平,1―11月县域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82.95亿元,同比增长42.03%,增幅比全省高出12.13个百分点。2007年县域施工项目5993个,增长17.74%,新开工项目3824个,增长15.01%。

5、农民收入稳定增加。2007年来全省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截至9月底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78元,同比增长19.1%;1―11月,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3.92亿元,增长18.4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4.32个百分点;县以下农村商品零售额增长16.7%,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

二、2007年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07年4月,省委、省政府在天门、大冶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近5年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对76个县市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考核评价,表彰了2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产生强烈反响。会后,各地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研究加快发展的新思路,不少地方对照先进找差距,提出了争先进位的目标,强化了工作措施。目前,各地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全省上下掀起了“比学赶超”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热潮,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抓住机遇开展招商引资。近几年来,各地抓住国际国内产业梯度由东部向中部转移的契机,集中资金加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招商平台,加强定点专班招商,完善强化领导包挂、部门帮扶、“一卡制”收费等制度,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招商、亲商、尊商的良好环境,吸引客户投资兴业。我省正成为投资一方热土,招商引资成为推动县域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县域招商引资与投资稳步增长,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7年来县域施工的工业项目2898个,占施工项目总数的48.4%;其中投资过千万的1603个,投资过1亿元的218个。各地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将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3、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近几年各地加大投入建设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新上的规模工业项目大部分落户开发区和园区,加快产业集聚,促进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2006年省政府协调国家开发行的52亿元政策性贷款,现已落实40亿元,对园区产业聚集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9月份省政府在孝感召开全省产业集群工作会议,总结近几年全省发展产业集群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十一五”发展目标。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和措施,切实推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近年来我省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纺织等6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大产业,成效显著,也为产业集群拓展了广阔的配套空间,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的产能加快扩张。曾都区的汽车改装及零部件集群专用改装整车生产和销售增长80%以上;宜昌市磷化工产业集群主导产品产量增长30%以上,销售额增长37%。园区经济和产业集群正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

4、努力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各地贯彻执行国家加强节能减排宏观调控政策,按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特别是当地重点骨干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新工艺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咸安区关闭了所有的苎麻脱胶企业,建设脱胶中心集中除污,支持骨干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更换节能设备,去年全区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武汉城市圈内各县市依托武汉科技人才优势,发展高新产业,抓住武汉企业外迁的机遇,开展项目对接,推动本地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汉川市瞄准了武汉市的院士专家,邀请11名院士专家为32家重点企业解决技改难题;大冶市成功引进武汉重冶集团投资20亿元的成套机械设备制造、富士康10亿元的配套产业、武汉部分化工企业外迁及武汉一棉投资4亿元的10万锭纺织等大项目,推动本地资源型经济加快转型。许多县市的重点骨干企业纷纷通过招商引资、与大专院校联合共建等方式,发展壮大成为国际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各县市重点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推动了当地主导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全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促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尽管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够。2004年开始,湖北无全国百强县(市);在中部地区,也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二是县域间发展不平衡。2007年既有27个县市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50%以上,同时也有6个县市增长不足10%。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县市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优势品牌;县域工业中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正面临着国家不断加大的节能减排宏观调控的压力,急需引导脱困。四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我省多数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资源型产业集群居多,生产加工型产业集群偏少,部分产业集群只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简单“扎堆”。五是资金、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严重。大部分县市的工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比重偏低;国家土地“闸门”越关越紧,而我省多数县市没有储备土地,发展工业园区和引进项目面临诸多困难。六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门服务的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民间创业的热情还不够高涨,本土企业家成长比较艰难。湖北有许多好的政策落实到位还不够,简政放权离基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三、2008年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2008年县域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发展目标是: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要实现上述目标,要采取以下对策。

1、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要按照县域经济发展要求,推进体制创新,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扩权范围,再下放给县市一批市级管理权限,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改善项目用地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县市重点抓好一个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放宽经营领域,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创业氛围,激发民间创业热情,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与资源,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切实加强产学研,努力掌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资源向资本转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县域工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壮大骨干企业,发展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3、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抓住国内外资本流动、产业转移、中部崛起战略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把扩大招商引资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组改造、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以招商引资带动重点项目建设,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聚集、向优势产业聚集,以重点项目促进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发展。要强化产业链招商,有针对性地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同时也要瞄准主导产业链条的某些环节,积极引进配套的“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形成产业配套网络体系。要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增强招商引资效果。

篇5

2、生产指数回落,预示工业生产可能由持续回升转向平稳较快增长。2月生产指数54.3%,比上月回落6.2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有11个行业高于50%,比上月减少了8个行业;有一个行业位于50%分界点。调查显示,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继续保持高位,逼近70%,说明当前重工业生产增势依然强劲;生活消费品类企业回落到50%以内,这主要是受春节长假因素影响。受对比基数改变以及政策利好因素衰减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工业生产增速可能较去年有所回落,但总体发展势头继续看好。一是国内外经济形势进一步趋好。今年尽管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但世界经济摆脱衰退步入复苏周期的趋势基本确立,特别是我国经济已率先进入企稳回升阶段,这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经营信心。二是今年是结构调整年,我国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以及新兴能源等产业面临更大发展机会。但由于存在全球经济仍面临回升基础不稳固,以及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等不利因素,国内经济也存在通胀预期上升、产能过剩及结构调整等较大压力,预计工业生产增速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大。

篇6

(一)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基本形成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部署,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礼会建设发展战略包括六大民生任务: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积极扩大就业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是建立健全公平合理收入分配制度;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六是通过完善社会管理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大民生任务,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

(二)经济继续超周期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成为主题

2007年是从2003年启动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第三次高速增长周期的第5个年头。预计2007年全年CDP增长速度将超过11%,GDP总量将突破23万亿元,逼近或达到世界第三位。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增长,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题。

(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农村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在近年来中央实施的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村形势明显好转。2007年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粮食总产量将超过5亿吨,连续第4年获得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可达8%左右,是1997年以来近11年间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农村社会建设事业取得新进展,长期困扰农村的义务教育要向农民收费的问题得到解决。国家还对农村教育给予财政投入的倾斜,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基本都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这项政策惠及了1.48亿农村学生。加快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2007年6月末,已经覆盖全国农村84.9%的县市区和82.8%的农业人口。与此同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快速扩展,农村养老保险也在积极试点。

(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长显著

2007年前三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3.2%,比上年同期快3.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增长14.8%,比上年同期快3.4个百分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长均超过了CDP的增长速度,但城乡收入差距仍呈扩大态势,扩大的速度放缓。

随着收入增长以及国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上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量继续增强。2007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827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不过,物价上涨比较显著,出现通货膨胀苗头,需要警惕。特别是持续的股市热,一方面增加了股民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股市的风险。

(五)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就业结构显著改变

在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尽管目前我国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但2007年就业形势继续有所好转,总体紧张局面继续缓解。预计全年新增就业人数可接近1200万人。截至9月底,全同84.7万户零就业家庭中,已有81万户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占总量的95.7%。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下降趋势,2007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006年为4.2%,2005年为43%)。

2007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一是城镇第i产业的用人需求依然占主体地位,第二产业的需求上升;二是企业用人占劳动力市场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下降,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加;一是企业一线普通工人的需求上升,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需求进一步加大;四是失业人员构成发生结构变化,企业面临技术人员的短缺问题。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在“十五”期间发生较大变化,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2年的50.0:21.4:28.6,转变为2006年的42.6:25.2:32.2。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中期阶段。2007年就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农业劳动者比例可进一步下降到41%。如果今后5年能把农业劳动者比重降到30%左右,劳动就业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变化。

(六)教育投资显著增加,教育公平得到促进

2007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根据规划要求,政府将逐步把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007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预算6461亿元,比2006年增长19.5%,高于全国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其中,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预算858.54亿元,比2006年增长41.7%。

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起,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义一项大政策。为了建立这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2007年上半年投入的经费达154亿元左右。2008年全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将在此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08亿元左右。这项政策将惠及全国1800多所高校约400万名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约1600万名学生。

(七)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保障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至2007年9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676万人、18896万人、11473万人、11530万人和7327万人,比上年底分别增加4.6%、16.7%、2.5%、10.9%和11.8%。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截至9月底,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到3447万人和2903万人,分别比上年底增长26.4%与18.5%。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稳步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快速推进。到2007年9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237.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0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2781.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559.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全国79个试点城市大多数已出台了试点方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稳步增加。

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偏低问题得到充分重视。从2007年7月1日起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调整,是2005年以来第3次提高这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国家在2008-2010年还将连续3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项政策将惠及我国40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

(八)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基层公民社会不断发育成长

随着我国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公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大大加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达到36万余个,比2006年同期增加12.1%,其中社会团体19.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6.4万个,基金会1245个。民间组织的发展。对提供社会服务、满足社会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社区越来越成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网络的综合平台。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和业主委员会的互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九)劳动关系调节走向制度化,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力度加大

2007年国家相继出台《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并将于2008年1月1日生效,这是我国劳动领域的两个重要立法,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将起到重要作用。

劳动者报酬增幅显著加大。截至2007年9月底,全国共有13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有19个省(区、市)了工资指导线。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活动,为150万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7.35亿元。全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工作重心已由“清理旧欠”向“预防新欠”转变。

二、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工作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和矛盾。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加以解决。

(一)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但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0.6%。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累计平均上涨6.7%,9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9%。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短期仍难以缓解,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需要加快完善。

(二)就业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继续同时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瓶颈亟待破解

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依然是就业工作的焦点人群,每年仍有1000多万个就业缺口,劳动力供大于求依然是主要矛盾。而且,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继续下降。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GDP增长11.5%,实现新增就业920万人,意味着C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刚刚能够增加80万人,比2006年同期减少近10万人。与此同时,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日益明显,一是产业集聚地区初级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力开始紧缺;二是专业技术工人短缺;三是新型产业的高级专业人员短缺。然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近500万人,到10月底尚有140多万高校毕业生未能找到工作。如何在保持高校招生人数合理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较低

2007年,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仍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另外,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的趋势值得注意:2003年以前,劳动者报酬比重一直在50%以上,2004年降至49.6%,2005年降至41.4%,2006年降至40.6%。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虽然有所增强,但贡献仍然较低。2007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6%,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1.4%,而国内消费的贡献率只有37%,远低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水平。

(四)劳动关系不和谐问题仍然突出,落实《劳动合同法》面临挑战

目前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劳动合同书面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二是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三是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甚至强迫劳动者签订“生老病死与用人单位无关”之类的违法条款。2007年一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劳动争议立案7.5万件,涉及劳动者14.2万人。目前劳动争议、劳资纠纷出现几个重要特征,一是综合性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增长,在一些地方这种争议占全部受理的争议案件的90%以上;二是劳资纠纷出现群体化,并且由于诉讼程序复杂。劳工更多地倾向于采用把问题“闹大”的方式来求得解决;三是由于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种种缺陷,仲裁审理难度加大。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劳动关系方面的制度建设,努力建立劳资两利、各得其所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五)医疗卫生问题尚未根本改观,医患矛盾呈现增加之势

2007年下半年,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其标志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迟迟未能出台,实质性的体制改革尚未能启动,1亿多进城农民工的基本医疗还没有被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医患沟通机制和医患矛盾调解机制不健全,医患纠纷继续呈增加趋势。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方向,实际上涉及到整个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关键是如何建立一种坚持公益目标、分类管理、有预算约束、能够为群众提供廉价高质服务的非营利机构运作体制,能够兼顾国家、医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多方利益,这是一项不同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更加艰巨的改革任务。

(六)社会秩序问题出现新变化,经济犯罪案件持续攀升

2007年,在各种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案件立案数总体减少的大形势下,经济犯罪案件却持续攀升。

(七)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涉及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多

2007年在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严格环境执法监督,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但在

GDP增速超过11%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继2006年未能完成之后,实现2007年“节能减排”目标再次面临空前巨大的压力。我国目前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8-13%,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名第133位。而且,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涉及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多。必须痛下决心扭转饮用水安全环境恶化的趋势。

三、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一)2008年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2008年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史上的界标

这不仅因为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而且因为将首次由我国举办奥运会(日本和韩国首次举办的奥运会都曾成为它们现代化历史上的里程碑)。2008年还是建国60周年大庆的筹备之年,全国人民将为迎接新世纪的第一个建国大庆做好各项工作。2008年我国的GDP总量将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3位,国际经济社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2008年我国将围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目标,进入加快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建设新阶段。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形成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2、经济将在防止大起大落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07年物价指数的上涨超过了调控目标,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这方面的压力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背景下有可能进一步增强。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重点。与此同时,还要警惕北京奥运会之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大幅度回落,警惕国际热钱的退出对我国经济宏观稳定形势的影响。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总体上将会把连续5年经济增长10%以上的态势在2008年继续保持下去,我国庞大的经济体将会使奥运会对经济起落的影响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3、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加快推进

2008年国家财政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将继续加大力度,向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财政支出的倾斜将进一步体现。社会建设的各项要求将全面落实:在教育方面,将更加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就业方面,将努力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在收入分配方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将努力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在社会保障方面,将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转续办法,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在医疗卫生方面,将根据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原则推进改革,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在社会管理方面,将努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4、医疗体制改革将更加注重公益目标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经过多方酝酿、争议和论证,最终方案基本形成,将于2008年3月提交全同人大会议讨论审议。方案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重视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包括医疗管理机制、运营机制、筹资投入、监管机制、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定价机制和立法保障在内的机制,保证市场环境中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良性运转;确立由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组成的两项基本制度,逐步实现“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5、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劳动关系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会成为2008年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从多个方面规范了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合同签订率将进一步提高,集体谈判制度和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商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作用将得到加强,劳工的各项权益将得到更好的制度化保障。各种侵害劳工权利的行为将得到进一步遏制。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也将得到保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会进一步调整,同时各种合法的灵活用工形式将得到发展。总之,新《劳动合同法》的正式生效和实施,将使我国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6、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会成功举办,我国将在世界面前展现30年改革发展成就,展现一个文明古国和经济大国文明昌盛、团结和谐的形象,增强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

(二)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1、增强科学调控力度。防范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可能风险

2007年世界经济的总体状况不如年初预期,美国房地产和次级债务危机不仅影响到美国消费,也影响到世界经济,使其走势存在很大变数。2007年以来,我国股市超常发展,大量居民进入股票市场,股市异常变动成为一个能够对社会稳定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另外,食品和住房价格持续走高,对相当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消费产生较大影响。环境污染,特别是城市饮用水的安全也在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

2008年要加强科学宏观调控的力度,尤其要大力防范经济的大起大落,特别关注物价、股市、金融和环境等领域的风险。

2、继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切实提高劳动者报酬的比重

我国的财政收入近几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由“九五”末期的10.3%上升到“十一五”初期的18.4%。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出现了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九五”末期的13.3%下降到“十一五”初期的11%。应当认真分析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强化税收调节,打破垄断经营,创造机会公平。要继续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和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特别是扭转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3、加快新《劳动合同法》配套制度建设,减少对《劳动合同法》的规避或滥用

新《劳动合同法》尚未生效,便已经发生了一些旨在规避该法的行为。这表明,要大力加强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关于《劳动合同法》的宣传解释;同时加强《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制定工作,将该法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的保障予以操作化。要尽快制定出台其他配套法律法规,规范和妥善处理新的劳动争议事件。

篇7

关键词:转轨国家;经济发展;后危机时期

自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重创全球经济,导致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对转轨国家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俄罗斯和中东欧国家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陷入深度衰退,一些转轨国家甚至同时出现了货币危机、股市危机、债务危机、实体经济危机、经济增长危机以及政治危机。面对这些危机及其所导致的金融动荡、经济下滑、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状况,转轨国家纷纷实施经济刺激计划,采取多种措施扶持实体经济,维持金融业稳定,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对失业人口的救助以减轻危机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一些国家还获得了国际金融机构和组织的经济援助。这些举措对转轨国家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恢复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下载。

一、逐步走出危机阴影的转轨国家经济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复苏,全球经济逐步摆脱危机,加之转轨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奏效,绝大多数转轨国家的经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有的转轨国家甚至较快恢复了经济增长。

(一)较快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经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经济刺激方案。而且,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是转轨国家中规模最大的,对于2009年经济的恢复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表1反映了中国政府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总额的12%)用于实施财政经济刺激措施的情况。

由于4万亿元巨额投资的拉动和其他的相关措施,使中国在世界各国中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这种态势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得以较快扭转。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8.7%(经济增速从一季度的6.2%,一路上行至二季度的7.9%、三季度的9.1%、四季度的10.7%)。二是主要物价指数触底回升。2009年CPI连续下降9个月后,11月转为上涨,12月上涨1.9%;PPI连续12个月下降后,12月首次转为上涨1.7%。三是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09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实际增长35.2%,全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同比增长16.9%。四是外贸出口快速恢复。2009年12月,外贸出口增速由负

增长转为较快增长,出口规模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最高水平的96%。五是金融领域形势明显向好。主要表现在:宏观金融环境稳定宽松,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2万亿元,同比增长27.6%。同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及存款增速较快,12月末分别同比增长31.74%和28.21%。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3 99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9%[1]。

(二)缓慢复苏的俄罗斯经济

俄罗斯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转轨国家之一。受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历经9年增长的俄罗斯经济陷入深度衰退,金融市场也由动荡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俄罗斯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表2反映了俄罗斯20082009年的经济状况。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及由此造成的深度经济衰退,俄罗斯采取了若干救助和刺激经济的措施:一是对银行系统注资,以维护银行系统的稳定,并确保金融体系和本国货币的稳定。二是大力扶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大型企业(也包括一些中小企业)采取重点扶持措施。三是对一些重要经济部门采取特殊保护措施,根据不同行业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计划。四是维持社会稳定,关注民生,加强国家社会保障,大幅度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减少失业并增加就业,从而兑现了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所有承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俄罗斯刺激方案在2009年和2010年占GDP比重分别达到4.1%和1.3%。表3显示的是俄罗斯反危机措施的相关情况。

上述措施的实施使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了复苏迹象:其一,2009年卢布先贬值后升值,全年未出现大幅贬值现象,从而避免了重大损失。根据俄央行的资料,2009年112月,卢布实际有效汇率下跌了3.8%[2]。其二,俄罗斯银行部门保持了整体稳定,没有出现一些专家预测的第二波危机。俄罗斯政府和央行的干预措施增强了储户对银行业的信心,居民存款在2009年增长了27%,提高了银行业的稳定性。其三,实体经济虽然在2009年上半年出现严重下滑,但在下半年由于政府支出的增长推动了国内需求回升,使产出逐渐恢复。从表2可见,俄罗斯2009年GDP下滑了7.9%,略低于预计。2009年第4季度GDP只下滑了3.2%,经济恢复要好于预期。同时,经过季节性调整的数字表明,俄罗斯经济在2009年第3季度开始了微弱复苏,在第4季度出现了加速的趋势。其四,俄联邦财政状况也要好于预期。2009年,由于石油出口收入的增长,预算赤字占国内总产值的5.9%,没有超过占GDP 7%的警戒线[3]。进入2010年后,俄罗斯的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2010年第1季度,GDP同比增长了2.9%,扭转了2009年第4季度-3.8%的下降趋势。根据俄联邦统计局截至2010年4月的数据,俄罗斯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失业率由3月的8.6%降至4月的8.2%,为4个月以来的最低;零售贸易总额同比增长4.2%,实现了连续4个月增长;实际工资上涨了6%,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7%;卢布兑美元汇率连续第4个月升值;4月工业生产指数继3月上升5.7%之后再次上升10.4%;固定资本投资增长2.3%,也是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4]。

(三)触底反弹的东欧国家经济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在2009年大幅下滑,表4反映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

另有资料显示,到2009年第2季度,克罗地亚、哈萨克斯坦、波兰、塞尔维亚和乌克兰等国的工业产出已转为正增长。波兰国内需求相对较强,而且GDP保持了正增长。图1反映了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工业产出增长情况。

一方面,由于国际需求改善,再加上货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东欧转轨国家的外贸出口。从2008年中期至2009年中期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期间,外贸促进了波兰GDP增长3.2%,捷克增长0.5%,斯洛伐克增长1.6%,匈牙利增长7.3%(但其国内需求下降了10.5%)[5]。特别是2009年第4季度,全球经济的复苏推动了东欧一些转轨国家出口的增长。

图2 部分转轨国家出口情况增长率

资料来源:UniCredit.CEE Quarterly,2010Q2.

另一方面,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银行体系没有出现系统性的破产倒闭,存款者也没有普遍丧失信心。虽然如此,由于经济恢复缓慢,贷款违约率上升,银行不得不削减对私有部门的贷款以修复资产负债表,从而影响了消费和投资需求,无法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图3表明了转轨国家银行对私有部门的贷款情况(如图3所示)

综上所述,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转轨国家经济之所以能够逐步摆脱危机的严重影响,出现经济向好态势,主要得益于转轨国家果断实施了经济刺激和救助计划,特别是采取措施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并稳定金融业,千方百计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对失业人口和弱势群体的救助。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这些政策措施的实际效果是较为明显的。

二、后危机时期转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广泛采取刺激经济和其他干预措施,不仅使各国经济也使全球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亚洲经济的有力增长以及美国个人消费需求的复苏对全球

篇8

一是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3%、21.7%、20.9%和14.1%转变为55.3%、18.9%、17.4%和8.5%,东部地区提高了12.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了2.8、3.5和5.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与其它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见表1),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641元、291元、261元、508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东部地区的45%、41%和79%,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大。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并无明显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尽管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再从人均GDP增长速度看(见图1),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没有明显的差别。然而,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区域间增长率的差距比较大。从总体上看,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他地区增长较慢的不平衡格局。

人均GDP相对水平的变化(见图2)清楚地反映了四大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保持稳定。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显著扩大,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尤为突出。2000年以后,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仍然有所增长,但变化的速度已经较为平缓,2004-2006年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三是从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看(见表2),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48993.01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60%、14.06%、14.02%和13.33%。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

2003年,四大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东部地区增加的速度最快,东北地区增加最慢。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7.83%、18.25%、15.25%和8.67%,虽然东部地区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超过了中部、西部和东北三地区之和,区域间差距仍然很大。

四是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四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西两大地区的差距最大,其绝对差距为110元。2000年,绝对差距为2638元,2007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达到5935元。

五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且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东西部之间差距,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1倍。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其它3个地区,且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地区的1.90倍,2000年为2.25倍,2007年为2.26倍,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二、地区间、省际间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存在差距,还表现在地区内省际间差距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我们用Theil(泰尔指数) 分析一下各地区内省际间的差距变化,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不大,然而,从2000开始,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西部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差距,然而这种改善在西部地区内部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在近年来急剧增大。

一是从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7864.1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4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前4位,四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8017.81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58.54%。、青海、宁夏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后3位,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015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1%,相当于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四省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7.20%。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全国人均GDP为17896元,西部地区中只有内蒙古超过全国水平,新疆接近全国水平。西部地区12省市区中,内蒙古的人均GDP最高,贵州最低,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37.67%,相当于内蒙古的26.38%,两省区之间的差距极大。

三是从工业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之和为18804.20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位居西部地区前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0.81%、14.59%和13.53%;三省总和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8.93%。、青海和宁夏位居西部地区的后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0.15%、1.83%和2.02%;三省总和为752.36亿元,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存在极大差距。大致而言,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发展相对较快,而、宁夏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

三、特点:不平衡、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上面四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不仅四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而且各地区内部省际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从而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篇9

一、主要国家及地区经济发展态势

从2006年全球经济的走势看,上半年尽管国际原油和工业原料价格居高不下,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紧缩,但全球经济总体运行要比预期的好,通货膨胀压力得到遏制,发达国家的内需增长更趋平衡,国际金融市场更趋稳定,为此有关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6年9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达到5.1%,比2004年高峰的5.3%低0.2个百分点。但自下半年,世界经济减速势头开始显现,特别突出的是美国经济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明显放慢。综合主要国际机构对2007年世界经济做出的判断,均认为整体增长率将不可避免地放慢,其中IMF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6回落0.2个百分点,预计为4.9%,但这一预测可能还会小幅下调,世界银行认为将比2006年回落0.2个百分点,联合国预测要回落0.6个百分点。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周期显示出非同步性。在美国、欧元区、日本三大经济体中,美国和日本经济增速从2006年第二季度起已明显放慢,而欧元区经济一直保持快速扩张。总体看,2006年发达国家继续保持2.5%至3%的增长率,预计2007年的增长率将减速为2.0%至2.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06年11月底发表的秋季展望报告预计,2006年该组织30个成员的整体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2%,高于2005年的2.7%,2007年将放慢到2.5%,其中将2007年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分别由此前预测的3.1%和2.2%调低到2.4%和2%,但将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从2.1%上调到2.2%。

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趋势十分明显,第一季度大幅增长了5.6%,但受住房市场降温等因素影响,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别增长2.6%和2.2%,预计2006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为3.3%。从目前美国整体经济状况看,除了住房和汽车业形势不佳外,其他经济领域仍保持着稳定增长,而且住房市场下滑可能已经达到谷底。国际油价的回落、就业形势较好等使消费开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公司盈利情况较好、股市走强等继续刺激公司投资。美元走软则有利于美国的出口。美国政府部门和投资机构大多认为此次调整是温和的,整体经济不会出现衰退。因此,总体判断2007年美国经济仍可望保持适度增长。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预计,2007年美国经济将增长2.9%。

从2002年初开始,日本经济在起伏中始终在增长的轨道上缓慢行进。2006年日本经济持续复苏,截止到12月底这一轮经济增长已持续了59个月,此次日本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内需拉动特征,投资增长率始终保持着两位数。同美国经济走势一样,2006年日本经济也经历了由较快增长逐步转向温和增长的过程,前三季度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分别为2.7%、1.1%和0.8%,全年经济增长率将从上年的2.4%加速至2.8%。从日本经济未来走势看,美国因素和中国因素对日本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本政府的最新经济预测称,2007 财政年度日本经济增长率经通胀因素调整后会以2%的较快速度增长。IMF预计,2007年日本经济将增长2.1%。

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欧元区经济一直保持稳健增势,投资增长强劲,消费信心上升,出口需求稳定,失业率有所下降。2006年前三季度,欧元区经济同比分别增长2.2%、2.8%和2.7%。欧盟委员会预测,2006年欧元区经济可望增长2.6%,远高于上年1.3%的水平,为过去6年来的最高记录。虽然利率上升和欧元走强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但各方大多看好欧元区未来经济前景。欧盟委员会认为,未来两年欧元区经济增长仍将有力,2007年和2008年增长率将分别为2.1%和2.2%,同时欧元区失业率在2006年将降至8%,2007年和2008年继续降至7.7%和7.4%。IMF在2006年11月底的一份报告中也抬高了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2006年欧元区经济增长将达到2.5%,2007年经济增长将在2―2.25%之间。

主要发展中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据世界银行2006年12月的最新预测,2006年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将达到破记录的7%,2007年和2008年的增长率可能会出现放缓,但仍有可能达到6%以上,超过高收入国家2.6%的预期增长率一倍以上。据统计,发展中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13%上升到目前的20%,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从18%上升到25%。如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5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出中所占比重已达47.7%,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达到30.8%。无疑,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步伐。

从主要发展中国家地区看,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平均增长率为8.3%,2007年增长速度预计仍在8%以上。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强劲增长。2006年拉美各国经济普遍增长,平均增长率为4.8%,高于上年的4.3%,预计2007年经济增速将有所放慢,但仍可望达到4.5%左右。尽管近期经济表现有所改善,内需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但拉美仍然是近年来世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地区,其长期挑战依然是致力于开发地区内的增长潜力。获益于对原料的强劲需求以及价格上扬,2006年非洲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4%,与上年增速相同,预计2007年增速可望提高到5.9%。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正经历自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最持久的强劲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在2006年可望达到5.2%,2007年进一步增至6.3%,其中该地区石油出口国家对这一强劲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在其中发挥了龙头作用,其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对本地区经济起到了带动作用,而且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中国,随着投资增速加快以及净出口激增,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实际增长率高于国际权威机构的早先预测,而随着中国日趋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吸收了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其服务、金融、房地产和农业等行业都出现了强劲增长。世界银行预计,2006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7%,2007年下降到7.7%。作为拉美地区的大国之一,2006年巴西经济表现突出,企业融资条件进一步改善,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通货膨胀率得到控制,国际收支状况良好。据最新的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公报说,近年来多数拉美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增长都有显著增长,其中巴西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尤其明显。俄罗斯经济已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06年将比上年增长6.8%至6.9%,高于年初时的预测。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除了得益于国家政局稳定和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优势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经济形势较好的背景下,俄罗斯决定让卢布从2006年7月1日起可自由兑换,并于8月提前偿还了拖欠巴黎俱乐部的所有债务,11月还与美国签署了有关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标志着俄在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认为,未来几年俄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07年预计增长6.2%,2008年至2010年将分别达到5.9%、6%和6.1%。

二、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多层面的挑战

在看到2007年全球经济发展势头继续强劲的同时,我们依然不能忽视一些对全球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的存在,其中包括通货膨胀风险、油价波动、全球经济不平衡以及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等。

(一)美国经济增长减速带动国际经济环境出现复杂局面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20.1%。因此,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前景的最主要变数是美国经济的表现,如果美国经济进一步降温,世界经济也将面临更大的减速风险。OECD表示,美国房地产市场虽然处于低迷状态,但不会对美国经济整体构成严重威胁。从积极的方面看,在利率上调、油价上涨、住房业调整等多种因素下,美国经济可能正在走向“软着陆”,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帐户逆差扩大的速度减慢。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能够平稳调整,美元汇率下跌不致于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尽管人们大多排除了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但美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下的隐患的负面影响也在加大。目前美国经常帐户赤字估计已经超过9000亿美元。贸易状况持续恶化,2006年头10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以年率计算已高达7180亿美元,大大高于上年全年的6176亿美元。在巨额双赤字下,美元强势难以为继,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变得脆弱,美元汇率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美元贬值虽然有助于提高美国产品的竞争力,使美国经济恢复平衡,但也会导致美国进口的减缓,并在全球引起扩散和放大效应。此外,受国际资本流向变化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制约,美元汇率大幅贬值的风险也会对日本和欧元区经济发展,进而对全球经济的增长产生冲击。美国政府在2006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调低了对未来三年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2006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调至3.1%,2007年和200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下调,预计分别为2.9%和3.1%。

(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紧对经济产生的抑制影响有待观察

本世纪初以来,为了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各国纷纷采取了低利率政策,大量资金开始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不动产、股市和商品市场转移。而随着世界经济景气的回升,为了适度控制通货膨胀,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都转向提高利率。同时国际市场的高油价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导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逐渐趋紧。美国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的两年间连续17次以0.25个百分点的幅度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由1%逐渐升至5.25%。欧元区自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连续6次提高主导利率,目前基准利率已提高至3.5%。日本在2006年7月宣布结束零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从0提高到0.25%,此后一直维持该利率水平不变。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印度、阿根廷和匈牙利等央行也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利率。

利率上升对抑制通胀加剧、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有好处。但也有人担心,货币政策趋紧产生的抑制影响可能要超过市场的预期。未来全球通货膨胀压力依然是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关注目标。在美国,由于经济降温迹象日益明显,美联储自2006年8月以来已连续四次决定维持现有利率水平不变,而继续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存在刺激房地产泡沫崩溃的担忧。尽管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时有出现,但美国利率走势将取决于未来通货膨胀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和欧元区如果继续升息,还将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利差,这对国际资本流向与美元汇率都会产生负面冲击。OECD认为日本尚未摆脱通货紧缩,建议日本银行近期内不要再提高利率。因此,如何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各国央行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三)国际石油价格目前虽有所回落但不确定性依然较大

2006年的国际油价跌宕起伏,1-8月国际市场油价持续攀升,油价浮动范围从年初的63美元/桶上涨到7、8月份的75美元/桶以上,8月份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超过80美元/桶,而自8月中下旬开始,油价大幅回落到60美元/桶以下,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几次宣布减产后,目前的油价徘徊在60美元/桶。油价回落可使消费者增加在其他领域的开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从而减轻货币当局紧缩银根的压力。而未来全球经济能否较快增长,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油价的走势,但人们很难对油价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测。

IMF预计,由于对原油需求持续增加,加上国际原油供应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国际市场油价在2007年将继续保持在70美元/桶到75美元/桶之间的高位,而如果主要产油国出现局势不稳,不能排除油价将进一步走高的可能性。而世界银行预计,随着原油供应量增加和需求减弱,2007年和2008年的油价将会继续有所回落,2008年油价平均将降到每桶53美元。但受地缘政治、石油供给以及投机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07年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依然旺盛,国际油价还会略为上升,不能排除油价走势出现大幅震荡的可能性。而石油价格的可能反弹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构成潜在挑战。

(四)贸易不平衡问题日趋严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依然存在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一直伴随着严重的贸易不平衡。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欧洲、亚洲和石油出口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随着全球贸易的巨大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不时抬头,特别是发达国家带有政治歧视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形成和泛滥。不断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此外,在美国、欧盟、拉美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以保护传统产业、反对外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民族主义”正在不断凝聚,各国政府把“国际经济安全”等因素明确纳入对外经济决策,在贸易以及跨国企业并购等领域进行直接干预,成为全球经济保护主义的新形式。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06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中指出,不断加剧的贸易失衡影响到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并呼吁多方行动共同应对不断加剧的全球贸易失衡。

另外,由于主要谈判方立场分歧难以弥合,已进行5年的WTO“多哈发展议程”多边贸易谈判在2006年8月被迫中止。多边贸易谈判中止,将加速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也可能因此加强区域集团内国家对集团外国家实行贸易上的歧视,加剧地区间发展差距,不利于世界的共同发展。虽然WTO主要成员表现出对重起多哈谈判的愿望和信心,但鉴于存在的巨大分歧,谈判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三、世界经济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10.5%,为连续第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连续第五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预计进出口总额将再创新高达到17580亿美元,同比增长24%,净增3300亿美元。其中,出口9630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50亿美元,增长20%。2006年我国利用外资保持一定规模,吸收外资将继续居发展中国家首位,预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可望达到603亿美元,扭转上年实际使用外资略有下降的局面。

200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提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防止出现大的起落的新要求。这对于我们做好新一年的外经贸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各方面预测和分析,从国际环境看,2007年世界经济整体增势比2006年趋缓,但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期,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出口和利用外资增长都较为有利。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与2006年相比,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将会小幅减速,但增长势头仍然强劲。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消费需求有望保持旺盛势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可望有所放缓,信贷增长有望受到一定控制。2006年以来国家在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方面已采取的一些措施将会在2007年显现出来。

在国际国内环境总体有利的趋势下,我们还要看到并且要高度重视各种不利因素对我国外经贸发展可能产生的冲击。一是全球经济不平衡尚未得到有效调整,可能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二是国际能源以及重要工业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将增加我国进口和生产成本;三是人民币仍将面临较大的外部升值压力,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将经受更大考验;四是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以及贸易摩擦呈常态化,不利于我国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五是国际投机资本更趋活跃,主要国际货币汇率波动扩大也会加大企业出口的汇率风险和我国的金融风险等。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外经贸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应对工作。从总体上看,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前世界经济较快增长的机遇,以全球视野来谋划外经贸的发展与合作,努力提高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能力,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为重点,着力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以保持外贸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切实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外贸的质量和效益。在保持出口合理增长的同时,着重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能源资源的进口,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要以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海外智力为重点,着力提升利用外资的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扩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促进国内产业调整升级。鼓励各级政府在吸收外资中必须重视能源、环保、土地、产业政策及劳工标准等问题。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企业在境外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和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国内大企业与海外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促进形成双向对外开放格局。

篇10

1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1 两个实现

第一个是本年年初已经确定的工业经济增加值幅度规模达到了预定目标,并且是上限标准。就如黑龙江省而言,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了16。2%,总增加值也达到了2874.9 亿元,是近几年来的最增长幅度,也将使得历年来连续超过15%的记录得以保持。如果扣除一些影响因素的约束,增长幅度甚至达到了19.4%。工业经济发挥的主导作用和稳定局面,使得GDP 的稳定更加得以保证,规模经济对全省的贡献率也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

第二个是实现了地方工业的亏损额不超过上一年的预期目标。近年来,黑龙江省的亏损企业及其亏损额已经下降了近4%, 亏损面也由原来的20.7%下降了1.7 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7 个行业减亏额度已经达到了2000 多万,总计近7 亿元。可以说是工业经济实现的效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

1.2 四个提升

第一个是生产更为集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由408 户增至450 户,增加值近2600 亿元,占据了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的89%,每户平均的规模已经达到5.6 亿元,是近年来的最高规模。另外,就企业规模来讲,产值在10 亿元以上已经达到61 户,同比增长11 户,按地域来看,各区域均有增加,各类型企业也有提升,比如中直企业、地方企业,国有企业以及股份制、外资企业等。

第二个是经济的开放程度增加。出货值已经较去年增长了48.9%,达到158.2 亿元。其中,包括天然气、石油、黑金属冶炼、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在内的12 个行业平均增幅已达50%以上,占出口总额近1/3.伴随着产品面向外部的趋势,高新技术及新产品的研发带来的收益也有所增加,实现了新产品的产值达到316.6 亿元,同比增长了6.6%。高新技术产业增值也达到了9.7%的水平。

第三个是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作人员平均创造工业产值达到了增幅20.6 万元的水平,同比增长10.9%,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包括地方工业人均7.6万元,增长了20.9%,大型企业增长了4.5 万元,占了77%;全部的从业员工达到了138万人,包括了地方企业员工的102.8万人,占据了74.5%的比例。工业经济带来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已经从持续下滑的态势转为提升。

第四个是制造业所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有显著提升。制造业实现的增加值达到898.7 亿元的水平,同比增长了22.4%,净增加值达到了155 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也达到了31.3%,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到2.4%。就不同行业来看,增加值过10 亿元的包括6 个行业,对制造业的发展贡献率达到了70.9%的水平。

1.3 四个比较满意

第一个是各地区的增长速度比较满意。黑龙江省全省总计达11个地区增长幅度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其中包括齐齐哈尔在内的五个地区增幅超过了20%。股份制企业的增长也十分可观,达到了2352 亿元,占据了81.9%的比重;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的企业增加值也达到了2365 亿元,比重达到82.4%。非公有制企业、轻工业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呈现发展态势。

第二个是订单数量及产品质量比较满意。据调查研究表明,重点企业的生产任务比较繁重,订单数量较多,包括蒙牛乳业、大众肉联在内的59 家企业增幅已经达到20%。全省总计达246 中工业产品增长订单数的企业就达到了168 种,比重达到68.3%,产量提高的幅度达到20%的有85 种,重点考核的工业产品数量产品产量继续保持提高,比重达到85.7%。

第三个是预期收益完成比较满意。整体的经济效益已经有所回转,规模以上利税同比增长2.4%,创历史新高,利润额也较往年有所提升。地方工业的经济效益呈现大幅度提升的趋势,实现了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水平,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的幅度,综合效益指数达到了142,同比增长了14.3%。

第四个是经济发展的环境比较满意。首先是对外贸易的需求状况形势比较客观,使得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结构发挥了潜在优势;其次受工业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加,同比增长了29.3%,增幅增长了4.3%;最后是价格走势比较平稳,工业产品的价格指数呈现出价格出厂价格明显高于买入价格,尤其表现在生活资料的价格和耐用品的价格,企业的盈利空间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 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一个拉大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幅度较全国水平的提高有所拉大。近几年来,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与全国水平,但是差距一直呈现出缩小的形势,由1.4%到1.2%,有了质的飞跃。

2.2 三个过快

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工资增长速度过于迅速。这三项支出都高于行业的增加值的平均涨幅。费用支出过快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总资产的贡献率已经有所下降,成本费套用率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2.3 两个有所忽视

一是因为市场增加了对于工业产品的需求,但忽视了结构调整应该具有的主动性和紧急性,应该做的是理性地看待长远的架构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二是因为由于利润空间的扩大和国有企业关于战略性的调整使得企业的工作基础被忽视,行业管理功能下降,宏观调控不能发挥根本作用,企业无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3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的展望

工业经济处于一个极其复杂而由多变的环境之中,充满机遇的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世界经济连续保持繁荣状态,面临的是巨大的调整压力,比如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不规则的波动,国家虽然一直竭力保持和调控以防经济出现过热状态,避免通货膨胀,并且把尽快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控制两个过高作为工作的中心。当然,也存在许多有利条件,比如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的不断加快,提供了给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粮食的综合产量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投资规模也是日益扩大,对外战略的升级等诸多因素都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效基础。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重工业产品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面临着许多的发展机会。资源的不断减缺,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也成为一个契机。国家的明确发展方针也是提出务实以及以人为本的概念,也为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创造了充分有力的条件。综合以上考量,未来的工业经济发展将会呈现出一个稳中求进的发展格局,全国的发展速度不断缩小,经济效益保持在平稳状态。

宏观调控的战略和目标安排应该把工业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发展速度、架构调整、消耗资源、提升效益作为考虑重点,不断地提高创新能力,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调整服务方式,努力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4 小结

工业经济仍然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既要充分考虑工业经济发展现存的特点,努力改进不足,充分发挥长处,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现状,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深化改革进程,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效益,改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竞争力,可持续的发展工业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健.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特点、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1):12-14.

[2]孔凡涛. 工信部、中国社科院联合《2010 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 2011,(5):12-13.

[3] 吴鑫. 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稳定下行压力仍存—2013年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J].中国经贸导刊,2013,(33):7-8.

篇11

2009年10月25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了“2009/10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并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首先介绍了《2009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首先分析了2009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一是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和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双重考验,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粮食总产在高基数上有望实现连续六年增加,农民工就业形势好转,农民收入增长好于预期,城乡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善。全年发展态势表现为:一季度跌入谷底,二季度止跌回稳,三季度企稳向好,全年“保供给、促增收”的目标能够实现。二是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市场价格相对平稳,受需求下降和国内外差价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同比降幅较大,展望后市,在国家政策有力调控下,水稻、小麦价格可能小幅走高,大豆、棉花等产品价格将保持平稳,生猪、肉鸡等产品价格还可能小幅回升。三是根据对全国12个省的117个县问卷调查,今年中央出台实施的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强化农业支持、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等农村主要政策措施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也存在着地区之间执行情况不平衡、一些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报告》接着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主要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仍不明朗、统筹城乡发展正处在重要时期、统筹区域发展任务艰巨、国际贸易环境仍然严峻等,使得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势头难度加大。展望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报告》最后建议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可以明确为“两稳定两促进”,即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要措施包括抓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以及实施农村区域发展战略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副所长、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王萍萍副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王德文主任应邀出席分析展望会,并围绕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农村政策执行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京部分新闻单位记者和农研中心部分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据了解,今后农研中心将每年定期举办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会,发表年度中国农业政策执行报告,邀请专家学者共同就当年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