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业节能技术专业

工业节能技术专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0 09:22:3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业节能技术专业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工业节能技术专业

篇1

中图分类号:U41-4;U44-4;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顺应这种趋势,增强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就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启示。

1工学结合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道路与桥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实践技能,顺应工学结合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课老师为更好顺应新情况和新挑战,应该增强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推动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从而有效应对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挑战,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结合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需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尽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足。本次调查学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97.75%。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与这些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老师及相关领导进行访谈,整理调查和访谈材料,归纳总结职业能力提升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制定完善措施提供参考。

(1)具备职业能力提升意识,但面临很多不足。80.25%的老师认识到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注重根据工学结合的时代背景,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这些学习和锻炼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但其中有71.50%的老师却认为,职业能力提升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他们认为这些阻力来自以下方面:对职业能力的构成内容认识不全面,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僵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

(2)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但指导工作不到位。调查显示,教师队伍普遍注重提高职业能力,有94.00%的老师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他们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以便有效指导实际行动,促进职业能力提升。但有68.25%的老师认为相应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规划,忽视加强指导工作,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效果。

(3)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很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调查显示,约有64.50%的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不够,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他们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也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学校的任课老师年龄偏大,约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对高职教育和整个社会的需求不了解,缺乏与实训基地的联系,影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4)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知识技能更新速度较慢。67.25%的任课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参与实践锻炼,通常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对道路桥梁工程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应该掌握的技能了解不全面,学校也忽视管理和培训,没有及时为教师创造实训机会,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并且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及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影响职业能力提升。

(5)教师社会实践不足,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到考核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教师队伍难以及时有效开展培训活动,有77.50%的老师未能参加社会实践,制约其实际技能提升。校企合作存在不足,不利于任课老师参加实践锻炼,制约教学活动和任课老师综合素养提升。

(6)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但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学校建立了教师培训机制,但资金不足,培训老师数量和技能未能很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一些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提升。

3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认识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存在的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指导和规划,注重“双师型”教师培训,让教师有效参与社会实践,并完善培训机制。从而更好推动教师管理培训顺利进行,提高职业能力,更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研立项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JTJZW2014-109。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57-02

1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的界定

高职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参照,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课程改革的方向,高职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1.1职业课程标准

《教育大辞典》中对课程标准作了如下解释:“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高职课程标准是对高职学生“学习结果”和“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的描述,它有别于教学大纲,是在一定层面上制订的对课程具有规范、指导、评价和组织的一种指导性文件。然而,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其教育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获得更有效的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创造条件。

因此,高职课程标准必须能反映其服务对象如行业、企业、施工岗位、社会等多方面的要求,是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与教育标准的融合。

1.2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职业岗位技能标准是某个职业岗位针对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我们在制订高职课程标准过程中,适当引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一方面符合“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将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制度相结合,实行“双证书”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课程内容,搭建新的建设基础与运行平台。

1.3职业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

课程标准制定中课程内容的选取依赖于典型工作任务,来自于职业工作逻辑。因此,课程标准必须与职业技能要求相适应,课程标准的制订可以充分借鉴各行业各职业的技能标准,并据此标准开展教学,通过学习,学生毕业时经考核合格后可直接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也只有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职业岗位的变化,兼顾职业岗位技能鉴定内涵,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职业课程标准制定的实施步骤

2.1分析专业目标,明确课程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来实现的。课程的目标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满足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整体要求。因此,要认真分析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中人才培养规格的职业岗位(群)要求,来确定课程总体目标及能力、知识、素质等具体目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地区,服务道路桥梁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道路和中、小型桥梁的施工及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及管理岗位工作,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2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工作过程

制定课程标准应该开展充分的社会调研,了解职业岗位(群)的岗位职责、职业素质要求和技能素质要求、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等情况,这是制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标准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

依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调查,本专业服务领域为道路、桥梁交通建设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试验检测、勘测设计、养护管理及相关领域;主要就业去向是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养护企业、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及管理等单位;主要就业岗位:工程建设施工、试验检测、工程养护施工、工程管理等技术岗位。

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公路勘测与设计能力;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与控制能力;工程造价文件与标书编制能力;施工资料编制与归档能力;公路病害处治、桥梁维护加固能力等。

2.3划分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

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在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能力观,将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参照,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任务(学习情景),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为主线,一门课程可以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项目,又可将一个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典型任务,以项目、典型任务为导向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中培养能力。

2.4描述学习任务,构建教学标准

对每个学习任务,要描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教学环境、过程与方法、师生要求、考察与评价和建议学时,构建教学标准。学习任务的教学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有适用性和针对性。

2.5结合高职特点,建立考核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是对本课程在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提出的质和量的综合标准,是课程标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考核标准应采取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学习任务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检验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运用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及水平,将考核标准与职业资格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3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桥梁工程》为例建立课程标准

3.1开发思路

课程标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按“桥梁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以“施工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并以典型桥梁工程施工项目为载体,模拟施工场景,设计教学活动,强化实训实操,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使学生能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3.2课程目标(能力目标描述)

知识目标:通过以桥梁施工中的桥梁基础施工、下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桥面系与附属工程施工典型的施工任务为载体,进行学习项目设计。

在施工中结合桥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桥梁施工新技术、新规范和验收资料归档要求,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进行施工及管理的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能进行桥梁工程施工;

(2)能进行合理选用施工机械、施工设备;

(3)能进行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具有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进行再学习的能力;

(5)能按照新规范、规程和新标准进行工程验收;

(6)具有收集整理工程资料、进行工程质量安全监控的能力;

(7)能完成竣工验收检验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以及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的优良品质,达到胜任道桥施工员工作要求。

3.3学习领域

4实施建议

课程标准的实施还应包括教材选用与编写、教学组织与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

4.1教材选用与编写

课程教材应优先选用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教材编写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工学结合的设计思想,教材应按学习情境进行组织。为提高学习兴趣,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表达精炼、准确。

4.2教学组织与设计

教学过程应注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与评价一体化。通过创设工作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针对不同工作任务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

4.3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评价理念。以“知识、能力、过程、结果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过程评价占50%以上。

(2)评价内容。①掌握基础知识:认识、能进行知识点组建的能力;②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学生沟通交流能力、角色扮演能力、案例分析答辩能力。

(3)评价形式。采用“项目组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答辩”等形式进行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20%,教师评定60%。

4.4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标准对教学环境,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资源,校内外实训基地,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应有明确的要求;提供学生可选用的教材、参考资料,包括国家及行业标准和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手册、工种培训手册和岗位工作手册等,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精品课程网站及网络资源等。

参考文献:

[1]杨立峰,吴延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在行动: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研究与实施——以嵌入式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为例[J].计算机教育,2008(19):122-126.

[2]徐国庆.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J].职教论坛,2006(9X):1.

篇3

1.建筑节能技术在工业建筑中存在的问题

1.1用于保温的护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用于保温的护结构设计有粘土空心砖护、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护、加气混凝土护、内保温复合护、夹心复合护以及外保温复合护。这些护结构设计各有各的优点,也各种各的不足之处,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使建筑物的护全部或者部分在室外,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处于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中,温度的差异就会导致围护结构的不同变形[2]。

1.2高舒适度追求加剧能源的消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渴望得到恒温恒湿的居住环境,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的要求,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达到人们的目的,从而违背低能耗建筑节能在工业建筑领域的应用的目的[1]。

2.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组成

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组成可分为外墙系统、屋面系统和外窗系统。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的主要控制点就是外墙的保温隔热系统,外墙通过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达到建筑的低能耗节能功效。外墙保温技术给建筑物覆盖一层保温膜,使建筑物所有外立面和所有外墙都与外界隔开,阻断所有可以散热传热的途径,降低墙体传热系数,从而降低室内的热损失,达到低能耗的建筑节能目的[3];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在屋面方面,主要控制的就是屋面的保温隔热和防水两个方面,通过控制屋面在保温隔热和防水两个方面的协调功能,使防水材料在保温的同时防水,主要措施为屋面绿化、坡屋面设计、采用架空通风屋面的改装等方式来达到屋面保温隔热效果;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在三个系统中最薄弱的就是外窗系统,外窗系统在设置过程中的安全,良好的气密性、保温隔热性、抗风性能,使外窗成为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通过减少传热量、减少渗透量以及减少太阳的辐射三个方面来进行低能耗处理。

3. 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在工业建筑领域的应用

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在工业建筑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节能住宅、低能耗住宅、被动太阳能住宅和零供暖住宅在许多地方推广,下面主要针对这四类建筑在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方面的应用作简单介绍。

3.1建立建筑节能设计的整体观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工艺、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动力、电气、技术经济等专业的通力协作,在整体目标指导下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分目标及相应节能措施。各专业设计相互影响、扬长避短,既分工又合作,形成资源的最佳整合。譬如,在建筑这样一栋办公建筑大楼,其中基本建筑情况为条式幕墙建筑,建筑面积约17200,窗墙比分别为:南0.61,北0.46,东0.70,西0.66,天窗0.1。其中空调系统运行方式全年采暖空调能耗为0.59GJ/,人员逐时在室率,照明使用率,其它用电设备使用情况等都有具体的设计,当设计建筑外墙、屋面和外窗传热系数分别达到0.8W/•K、0.5W/•K和2.5W/•K,外窗遮阳系数达到0.6时,可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这样的基础上,制造详细的节能方案,就需要电力、机械、土木、工程建设、物理、化学等专业型人才汇集,通过智力资源的整合、全盘的综合考虑,节能构造设计如下:外墙采用XPS25+20空气层外挂石材外墙外保温系统;幕墙采用Low-E中空玻璃+断热铝合金窗框;屋面采用XPS25倒置式保温方式;天窗采用Low-E中空玻璃+断热铝合金窗框。这样的节能设置不是单单依靠某一个人的能力所及的,而是整体资源的优化,实现最大化的设计标准。因此,整体设计是节能设计的首选,那种不管项目设计的总体目标和本专业定位,盲目追求本专业的“最优”,其各专业组合杂乱无章、其整体效果可想而知。

3.2发展智能工业建筑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和各种智能服务设施的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应体现着“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以“人”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人生活得更舒适、安全、方便。智能建筑不仅仅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功效。例如在节能住宅方面,一般情况下至少有15cm厚的保温层,能源消耗为65kwh/a;低能耗住宅,一般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处于20~25cm之间,能源消耗不超过30kwh/a; 被动太阳能住宅,一般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在30cm以上,采暖能源消耗不超过15kwh/a;零供暖住宅,在被动房的基础上,通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如利用太阳能收集器来主动采集能力,达到零供暖的住宅。譬如对某一商场可以采取智能工业节能手段,卖场顶部间隔设置有透明玻璃天窗,卖场内部照明回路按照低货架、高货架、天窗下划分为三种模式,每个模式分为三个照明回路。三个回路分别控制三管式日光灯管中的一管。对照明系统的控制将达到如下功能:超市营业时间为:夏天:8:00 AM―10:00 PM;冬天:9:00 AM―9:00 PM。在卖场内当防盗报警系统撤防时,第一个三分之一的卖场灯光开启;夏天早晨7:00、冬天8:00第二个三分之一的卖场灯光开启;夏天早晨7:55、冬天8:55第三个三分之一的卖场灯光开启;营业时间按照根据每个照度传感器照度信号,控制其附近三路照明回路(当照度传感器达到/减少到700±100Lux时,相应关闭/开启一路照明回路);当防盗报警系统报警时,开启相应区域的三分之一照明,报警信号复位10分钟后关闭照明。同时在门厅区、办公区、货仓区、设备区、卖场区的防盗报警设/撤防信号、报警信号进入BA系统,当各区域单独设/撤防时,相应区域照明关闭/开启,更好地实现节能效果。

4.结论

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处于初始阶段,在工业建筑领域推行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的技术支撑技术的力度不够,各种相关政策还相对不完善,并且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等不足之处随之显现。在以后的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道路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推行。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K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020-01

我国工业锅炉总装容量巨大,无论是从我国锅炉工业整体布局来看,还是从单台锅炉本身来看,都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即使是效率最高的电厂锅炉也仍有潜力可挖。

工业锅炉系统是集机、电、热、水、控制于一体的复杂系统,所涉及的技术较为广泛。而在动力或供热锅炉房中,大量使用了没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临时工、季节工,工作没有连续性,难以做到正确的运行操作和设备保养。工业锅炉运行效率大大低于鉴定效率。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目前,中央提出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目标,并部署了主要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列入其中。

1、工业锅炉节能应开展的几项工作。

一是进行结构性调整,使用汽、用热企业集中布置。拆除各个企业的低效小锅炉,建设联片或区域型高效锅炉的热电联产机组。二是在锅炉机组设计上,要做到热负荷与锅炉容量匹配,主机与辅机匹配,机械与控制匹配。三是在锅炉机组运行上,优化配煤,使运行煤种接近设计煤种。抓好锅炉热工试验,为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基础数据。四是在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上。通过节能服务机构,对新建的或拟技术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对已在运行的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排查企业能量利用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并实施技改项目,使节能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2、锅炉运行热效率分析

(1)煤质差,煤种多变;单台锅炉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

(2)锅炉运行负荷低,“大马拉小车”;锅炉运行仪表不全,自动控制水平低。

(3)锅炉水质不达标,结垢严重。

有相当数量的锅炉没有安装水处理设备,也未采用简易的锅内加药水处理方法,而是通过加大排污量的做法,企图获得较好的水质,结果适得其反,白白浪费了大量热能,得不偿失。

(4)锅炉辅机配套不当,产品质量不高;锅炉技术人员素质偏低,流动性较大。

(5)节能法规体系不健全,监管工作薄弱。

从总体上评价,目前我国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检测技术标准体系以及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尚不够完善。

3、锅炉节能管理工作要求

为了加强锅炉节能管理工作,对于工业锅炉及锅炉房系统等附属设施存在的问题,锅炉使用企业单位和管理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整改计划实施锅炉节能。

(1)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锅炉运行操作人员直接操作和研究锅炉,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锅炉操作人员要树立以节能的主人翁意识。管理人员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和经验、节能先进管理方法,提高锅炉节能管理水平。对运行操作人员要进行节能专业知识、先进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如按锅炉负荷和煤质变化及时正确调整燃烧,加强水质监测,定期排污,按规定吹灰清扫,杜绝“跑、冒、滴、漏”,确保运行负荷要高于额定负荷的80%,提高锅炉热效率。

(2)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节能考核。

认真贯彻《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的锅炉管理方法,应用先进的锅炉技术手段,制订并组织实施本单位锅炉节能计划和锅炉节能技术进步措施,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节能工作责任制,明确锅炉节能工作岗位责任,把能源使用管理制度化。

(3)配备锅炉监测仪表,提高自动控制水平。

仪表是锅炉节能及经济运行的“眼睛”,只有配齐相关仪表,才能对能源利用情况做到“眼明心亮”,才能挖掘节能的潜力,锅炉上的仪表除要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的压力表、水位表、温度表等安全监视仪表,必须根据GB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的规定,装设进水与出水温度表、燃料计量表、炉膛压力(负压)表、各种受热面进口与出口温度和风压表、排烟温度表、蒸汽流量计或热水热量计等,有条件时,还必须装设排烟含氧量检测表、经济核算仪表,以及各种能效指示记录与计算仪表。

锅炉必须安装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锅炉的自动控制,保持平稳运行。锅炉自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由热工检测、自动调节、操作控制、信号保护等设备组成的完整系统。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电气节能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6.

篇5

Abstract: today's world faces the serious lack of energy situ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energy crisis, saving energy have been put on the agenda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 various fields were widely used. With the recent decades building increases gradually,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epic proportions of construction faces the serious problem of energy consumption. Therefore,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new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civi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new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paper expounds the meaning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n civil, its significance,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election criteria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energy saving of the civil contents and t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to our country civil futur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words: civil;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能源的消耗量不断的增大,当前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使得原本形势严峻的能源供应更加的雪上加霜。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作为能耗大户,其在施工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以极快的速度在向前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工程开始投入建设。大量的建筑施工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新的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建设的过程当中的能源消耗十分的巨大。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能源比重偏低,所以相对而言仍然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但是工民建方面的能耗却是相同的气候条件下西方发达国家的2 倍到3 倍。高能耗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对工民建新型能源技术重新进行研究,充分、全面的挖掘工民建新能源技术的巨大潜力。

1 工民建节能技术的含义

为推动我国新型节能技术进步,提高新型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我国节约能源和工业产业结构能够优化升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国家发改委颁布了《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于2006年)明确指出,节能技术就是指提高能源的利用开发的效益和效率、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竭力遏制能源和资源的浪费的相关技术的泛滥。工民建节能技术是一门跨行业、跨学科、应用性、广泛性和综合性十分强的技术,它集成了我国的城乡规划、设备、建筑学及土木、机电、环境、材料、热能、信息、电子、生态等工民建工程学科的相关专业体系和知识,同时,又与技术经济、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等人类社会学和人文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民建节能技术的基础是建筑节能科学,这就需要以不影响我们人类对于生活舒适程度的需求为大前提的情况下,包含建筑、采暖、施工、通风、空调、照明、建材、电器、能源、热工、检测、计算机应用、环境、管理等诸多领域和具有全方位综合一体性的技术。就当前而言,我国的工民建的节能技术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集中表现,即建筑供热和制冷体系、建筑的外层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还有就是建筑设备的节能技术和可以再生的能源在我国工民建节能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2 工民建节能的意义

篇6

一、前言

我国的快速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但是面对目前世界能源紧缺的现状,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技术是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的有利措施。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建筑行业的节能降耗,编制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技术性文件,为民用建筑节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但是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没有相关的规范来参考,发展相对罗后,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加有必要对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的应用展开广泛的讨论与研究。

二、国内工业建筑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1.缺乏充足的相应研究。

相关部门的统计表明我国的90%以上的在建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而且建筑行业的能耗总量占整个社会能耗总量的50%左右。在我国,建筑行业与交通行业、工业是三个能耗最高的行业。

在整个建筑业的能耗总量中,工业建筑占到了53%-55%,而民用建筑只占47%-45%,由此可以看出,建筑业节能的重点是在工业建筑领域。

但是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没有相关的规范来参考,即使个别行业制定了节能标准,也是对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提出了定性的要求,并没有定量要求,所以没有实际的操作性可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工业建筑设计中节能的国家标准。然而,我国的节能技术研究的起步不能算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建立了重点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局还定期进行有关能源消费的调查,但广泛研究相对滞后。

2.存在不恰当节能的现象。

人们印象中的工业建筑的体量相对于民用建筑的体量来说较大,在总投资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工业建筑采用与民用建筑相同标准的保温措施甚至低于民用建筑标准的保温措施。实际上,这项“节约”措施使厂房在日后多年的使用中,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能源资源,其损失远远超过了“节省”下来的基建投资。

三、国内工业建筑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对策略

1.从整体上审视,合理布局。

工业建筑设计有许多需要满足的要求,但是首先要满足的就是生产工艺的要求。在工业建筑的布局以及确定内部环境条件等方面,让建筑师施展才华的余地不是很大,但是这又是整个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之处。 由于不同专业的人员对工业建筑节能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建筑师如能在方案之初即组织各相关专业介入,对总体布局、厂房的布置和室内环境条件统筹考虑,优化方案,即可达到节能的目的。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局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方案、人流和货流的组织方案、建筑用地的现状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等等。满足以上条件和使用功能的情况之下,还应该考虑内外消防和疏散、安全防护等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厂区内的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建筑和仓储建筑、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建筑诸多单独建造的房屋合并建成联合厂房,对节能十分有效,联合厂房可以是平面组合,也可以是立体组合,由原来的单层厂房组合成多层以至高层厂房。

采用联合厂房具有诸多的优点,首先是能够使工艺布置更加的紧凑,缩短道路与管线的长度;其次是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了土建工程的工程量、减少了保护结构的面积。以上优点会降低建筑施工的耗能、节省使用空调与采暖设备的资源使用量,与此同时,还大幅度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耗费。

单体厂房建筑的节能设计应当在建筑的平剖面布置的阶段就开始落实到整个设计方案的考虑范围之内。建筑师应会同工艺、采暖等专业共同论证厂房内各部分的采暖和空调降温的面积范围和室内计算温度,避免不适当的大面积、大空间采暖和全空调,还应创造条件使采暖或空调面积能够集中配置。当车间内有散发大量生产余热余湿甚至腐蚀性气体时,则应组织有效的自然通风来保证室内的正常生产环境。通过以上措施的运用,节能效果往往是非常明显的,会大幅度地降低整个工业建筑的资源耗费。

2.业建筑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厂房设计总图中的节能设计要求。从总体布局的角度来看,厂房的布置以及对应的室内环境条件都需要从整体上的统筹考虑,在全面考虑的基础上优化整个厂房建筑中节能技术方案,使整个方案不仅能够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还能够节约土地和能源。

建筑师在设计厂房图纸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首先,为了避免人物流交叉,需要对布局进行合理设计;其次,为了降低蒸汽管道损耗,减少电流线路衰减,减少供电扬程损失,将动力车间布置靠近负荷中心,使得总图管线短捷;最后,车间、仓库、水泵房、变电所等辅建筑尽可能合理有序地组合成一个联体建筑,这样既节约了用地,又缩短了管线,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能源。

2.2厂房平面与立面的节能设计要求。建筑师应该把节能的理念贯彻到工业建筑平面与立面的设计中,让门窗的位置、大小、数量、外墙厚度与立面造型进行完美地结合,在减少能耗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满足生产工艺所需要的外部环境。

门窗设计的同时应当考虑门窗出传热的损耗常常大于外墙,所以采光通风充足的基础上,按照工业生产所要求的标准来确定窗户的大小,在配合立面造型的前提之下尽量减少外窗设置的数量。建筑师应该准确把握立面造型和节能设计的相互关系,在增加立面造型的活泼因素的同时(平面也需要相应地凹凸变化),尽量降低因为外墙面积增加而产生的较高的资源耗费。

2.3厂房外墙的节能设计要求。厂房外墙的热损耗是整个工业建筑耗能最高的部分,因此在厂房中贯彻节能设计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节能效果。厂房外墙热损耗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建筑维护结构的较差的气密性以及隔热性。

与节能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显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在节能领域大有可为。目前为了满足节能的要求,厂房的外墙大都采用复合墙体。建筑用的绝热材料主要是矿棉、岩棉、泡沫聚苯乙烯、玻璃棉、膨胀珍珠岩、泡沫聚氨酯以及加气混凝土等各种材料。常见的外墙节能根据构造不同可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及夹芯保温复合外墙三种。

具体选择何种类型的外墙保温设计,应该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供应商所能提供的材料及其价格、施工质量的要求来选定。此外,根据当地的节能设计标准和外墙组合传热系数来计算并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

2.4厂房门窗的节能设计要求。门窗是建筑护结构的主要耗能构件,其传热能耗加上窗缝渗透产生的能耗占到建筑结构热量的40%~50%,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个重点部位。建筑师在对其进行节能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把握好窗墙的比例;其次,保持门窗的密封性,提高它的保温性能;最后,注意外门窗框材质的导热系数对门窗传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胡建虹.浅议工业建筑设计中的节能问题[J]. 江西煤炭科技.2005.02:150-158

[2]孙颖.工业建筑设计中几点问题的探讨[J]. 江苏冶金.2006.04:98-101

[3]徐士乔.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之我见[J]. 特别关注,2009.01:20-25

篇7

一、前言

工业企业属于第二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企业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持续攀升,传统粗放式的能源利用方式,不但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同时还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实现节能降耗,能够使生产成本获得有效降低,同时可以促使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从而为工业企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业企业存在的节能现状

一是节能意识不强。企业负责人更多关注生产经营,对节能环保重视不够。特别是小微型企业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工艺装备水平落后等情况较为严重。二是节能基础管理薄弱。小微型企业普遍没有设置负责节能管理的专门机构和配备节能专业人员,节能基础数据缺失,节能基础情况不清。三是数量多、节能监管难。工业企业遍布各个行业,数量多。按规模大小分为规上和规下企业,政府部门主抓规上企业,但是规下企业数量远超过规上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由于能源消耗量相对较少,政府主管部门对其日常监管较为困难。四是经济形势不好影响节能投入。节能的高投入与企业经营状况、资金、技术实力弱的矛盾突出,工业企业节能普遍存在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工业企业节能改造的主要障碍。工业企业可分为小微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和不同行业类别,节能关注点和节能措施应该有所不同。

三、小微型企业采取的节能措施

一是借助外力加强能源基础管理。可以聘请专业节能中介机构,作为节能外包服务单位开展日常节能管理工作,帮助小微型企业建立节能制度、完善能源台帐、能源数据申报、排摸节能潜力、定期开展内部节能培训和节能宣传等一站式贴身管家服务。二是定期开展节能监测。通过最新公布的“宁波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网上平台服务机构”,选择专业节能监测公司,通过热力设备能效测试、电平衡测试、锅炉效率测试、水平衡测试等手段,找到节能部位和节能潜力。三是实施成熟的节能技术改造。采取以变频水泵、变频风机、电机伺服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保温节能改造等常规成熟节能技术,实施有针对性节能改造。四是采取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方式。小微企业财力薄弱,可以借助有实力的节能设备租赁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实现节能效益共同分享。

四、大中型企业采取的节能措施

一是转变节能模式。大中型企业经过前几年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单台设备节能、生产流程的末端节能,基本上已解决初级节能模式。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中型企业应着眼于向生产工艺节能以及生产流程全过程节能的高级模式,从而最终形成整个生产流水线或者整个工业系统生产全流程的节能。目前,国家层面提出的绿色工厂、绿色制造就是建立在生产全流程的基础之上。例:宁波华一包装有限公司(一家镇海企业)在2017年,对2条多层瓦楞纸生产线通过采用智能温控系统,来替代原来人工经验控制,实施智能控制系统的节能改造,单台设备就节约蒸汽18-20%,一年节约标煤700吨以上,属于较为成功的生产流水线工艺节能案例。二是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是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大型企业,特别是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生产流水线均是DCS集散控制系统,对于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等硬件条件。国家层面在“十二五”期间,也提出过大型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的设想和要求。三是精准节能服务。通过对大中型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能源审计等节能服务,结合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行业节能环保标准及清洁生产标准的对标分析,找准企业行业定位和存在能效差距,有针对性实施节能改造。

篇8

1、前言

节能技术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节能技术的应用对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暖通空调专业涉及能源的领域十分广泛,从民用住宅采暖工程到酒店商业项目中央空调系统,以及满足工业自身工艺的各种技术条件,在到洁净厂房,医院等对空气品质更加严格的要求。设计采购、工程施工、运行维护各个环节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2、设计采购

设计采购是节能工程能否实现的先决条件。

2.1冷热源

北方冬季现如今大部分采用热网的采暖形式,这种形式减少了小面积采暖所产生的热量损失,如果附近有热电厂等热源的情况,应该尽最大可能的利用余热和废热。热泵技术由于其具有节能、环保及冷暖联供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广泛应用。通风空调应尽可能考虑自然通风,减少机械通风和空调的使用时间。空调新风系统供应建筑,应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利用排风系统废热对新风系统进行预热,严格控制新风量,不但节能而且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

2.2负荷合理

在房间冷热负荷的计算中,应严格遵循建筑节能规范的要求。一个房间的冷热缺失是有由房间的护结构所决定,因此外区房间应该更引起设计者的注意,对于内区房间应该适当考虑减小负荷指标,在满足房间设计温度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避免浪费。

2.3管网平衡

现如今的建筑更加复杂、形式多样,造成了管网过长,管网失调的情况时常方生。空调风系统方面应该尽可能的优先考虑外区管网,避免出现外区成为最不利环路;而水系统方面多应考虑采用同程式;末端的风速、比摩阻等参数应尽可能减小,当室外管网水利平衡计算达不到要求时,应在热力站和建筑物热入口处设置静态水利平衡阀。

2.4设备采购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例如冰蓄冷技术、热泵技术,太阳能技术等等。新建锅炉房选用锅炉台数,宜选用2~3台。一二次循环水泵应选用高效节能低噪声水泵,必须避免“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方式。管道保温材料等也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3、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节能工程的直接执行着。

3.1质量管理

所有工程都应该符合建筑施工节能规范的要求。工程现场经常会出现一些陋习,像建设单位肆意改变设计或材料且不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的,施工单位施工不规范偷工减料,监理单位监督不到位并对进场产品见证取样落实不到位的。因此应该严格管理各个项目环节,严把质量关,为今后的系统使用垫实基础。

3.2成本管理

前期成本输出与后期收益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例如使用传统的风冷式机组初投资较低,但单位制冷耗电量较高,而选用初投资较高的热泵机组,运行后的成本每年大幅度下降,运行时间越长越经济,由此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投资,因此在方案的选择中,选择最优的方案至关重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能源。

3.3组织与协调

在工程中各个专业的配合至关重要,建筑护结构对建筑室内温度的影响,幕墙节能工程,建筑装饰装修,设备配电对于节能工程的作用等等。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需要各个专业共同努力,组织协作,认真负责。

4、运行维护

设备运行是节能能否实现的最终考验。

4.1设备运行

实现自动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调节精度,而且可以降低冷热耗量和电能的消耗,是节能的必要条件。在如今的暖通系统中,变频技术的应用是发展趋势,运用变速泵、变速风机以替换调节阀,从而减少内部消耗,提升整机的效率。

4.1设备更新

设备老化或者设计陈旧,风机、水泵本身额定效率低,或是选型不当,富裕量过大,实际工作负荷低于额定负荷,运行效率低。与此同时科技飞速发展,设备更新速度非常之快,造成设备的无形磨损,也出现一些不经济、不环保的设备。在设备更新分析之中,能源消耗量大、不环保的陈旧设备要坚决进行更换。

4.2节能改造

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的围炉结构、供热系统、采暖制冷系统、热水供应等设施进行改造。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房子,不具备现代化功能,系统多出现老化现象,改造后短期内节能减排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居住节能改造意义重大。

5、节能意识

养成一个良好的节能意识是重中之重。

不可否认,现如今我们还没养成节能的习惯。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主观原因,设计者缺乏对于节能工程的了解,施工者不注重工程质量,运行着没有管理意识。在加之各家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赶工期,忽略了对于工作人员的节能教育。目前,节能规范和监管等措施还不是很完善,致使一线人员的节能意识十分淡薄,多数从业人员思想保守并对节能技术表示观望。

相关部门大力进行监管,推广一些比较成熟的节能技术,借鉴一下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模式。在业界树立典范,鼓励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关于节能的专项教育,让每一个参与者能学习节能技术,形成一个良好的节能素质,实行奖惩制度,对于在节能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应给予鼓励及肯定。

6、结语

建筑节能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暖通空调专业存在很多问题,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作为暖通人,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养成节能意识,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9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9

作者简介:闫莉,1973年出生于甘肃静宁,1999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专业,主攻写意人物画,现为兰州城市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能源的使用,而能源在我国又极度缺乏,这就不可避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而从工业的角度而言,其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如何更好的进行电气节能设计,减少工业建筑的能源使用量,这是相关人员考虑和完成的重要任务。

1电气节能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原则概述

节能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达到的就是保证设计与建筑基本规定相一致,设计不得存在随意性,这是因为只要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就会造成投入和产出不相等。从整体角度上看,节能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原则。首先是适用性原则,具体体现在节能要达到正常使用要求,并据此通过科学的设计做到节约之效。其次是节能性原则,强调对能源的科学节约,也就是减少不重要的电量消耗,将发挥重要作用的电能保留下来。

2电气节能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1)采用电气智能控制系统。随着先进的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微电子技术等普遍应用,有效促进了电气智能控制系统的形成。该系统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节控制,减少一些无关紧要的电能消耗、比如排风系统的作业时间、空调的使用等,保证设备不仅达到实际功能需要,同时还能有效实现节能目的。

(2)天然光源的利用。众所周知,太阳光是永远存在的一种能源,所以,应将此能源全面利用到照明节能的设计中。比如,设计过程中,掌握了解建筑物的实际采光,综合采光与照明。白天最好通过导光管、反射高窗、采光隔板等渠道保证建筑物内达到相应的光照条件。

(3)采用功率因数补偿。通常情况下,机泵是工业企业中使用最多的用电负荷。由于电机属于感性负载,实际会出现功率因数滞后,这时若不及时补偿,那么将会使线路与变压器发生巨大的损耗。而倘若补偿仅设置于6/10KV侧,对低压侧不做任何补偿,那么当负荷增大时会进一步加剧变压器容量,带来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就地补偿原则,从设计阶段开始就注重节能,做好变压器后侧的补偿工作,当负荷率相同时,增加变压器的效率。

(4)合理改进灯具控制方式。对于面积不大的房间,应以两灯一控或者一灯一控的方式为主;而具有较大面积的房间,则要求多灯一控,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开关不可控制太多的灯具,还可采用一定数量的单控灯;对于建筑楼梯、走廊等通道,最好以光电、声控开关控制的方式为主;对于与侧窗具有一段距离且无法获取天然采光的地方,应通过光电控制的自动调光装置实现电气照明;室外应通过程序控制或者光电定时开关控制达到照明要求。

(5)变电所应深入负荷中心。通常而言,工业的负载多为低压交流380V,倘若间隔距离较大,为了实现启动压降等方面的规定要求,就会相应的拓宽电缆截面,而如此一来就会浪费一定的资源。所以,如果厂区规模大,可合理通过供电半径,配备大量的变配备装置,减小线路之间的距离,以此降低损耗。

(6)工业电气控制系统。以往的工业电气设计中,多数企业为了节约一次性生产成本,而降低DCS数,把生产线上电气控制的起动与停止放在相同的继电器输出中进行控制。这种只有一个控制点的情况下,必须在所有电器设备整体启动和正常运行后,方可开展后续的控制作业。结语综上所述,工业节能已成为了现代永恒不变的话题;由于工业节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求相关人员充分掌握项目的实际特征及具有的地质条件。因此,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要为了节省时间而依据之前的数据;必须根据基础设计规定,对设备效率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进行全方位的经济比对和工艺比对,充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安全性、节能性,从而明确规范合理的设计方案,真正做到节能的目的,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宏.电气节能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11期.

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坚持构建节约型社会,建筑节能开始受到各界的关注。建筑节能的核心是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尽量减少和降低排放物和污染物。建筑节能的关键是实施技术的应用。因此,如何将节能建筑的施工技术应用到现在建筑中,已经越来越重要。

一、建筑施工节能的现状与意义

(一)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与提高,但也不断地消耗着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另外人口数量的技术越来越大,也就意味着资源会被不断地利用,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也在逐渐枯竭。我们都知道能源是世界发展经济的根源,但能源危机正威胁着经济的发展。这促使我们不得不去了解当前能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意识到节能之事迫在眉睫。

(二)建筑节能对我国建筑发展的意义

建筑的节能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的技术性学科,其综合性与应用性都很强,它既有自然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包括了经济技术与人文学、行为学密切的关系。建筑施工节能正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建筑学科突破自我的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世界建筑业的大势所趋,它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它是节约与利用传统能源,尽量应用可再生的循环资源如太阳能、自然光线与天然材料等的科学技术。这些节能技术的应用意义是深远的,而在我国提出的节能减排口号也必将促进与推动节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建筑施工节能存在的问题

建筑业的节能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国情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各方发面的制约。任然存在各种弊端,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建筑节能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我国还没有形成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基本认识。对建筑节能的了解不足。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城市和乡镇,由于建筑节能管理不到位,节能意识淡薄,对相关技术知之甚少,建筑节能开展较差。建筑节能设计人员当中,有些人未经专门培训,其设计质量让人难以信服。于是出现建筑节能设计与采暖设备的非节能设计之间的矛盾。实践证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关系到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2.缺乏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我国虽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制定了一批建筑节能及其应用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推(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中针对建筑节能50%的要求提出了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的规定。并且已被纳入《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但未制定对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因而建筑节能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同时建筑节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但国家及地方缺乏对建筑节能的实质性经济鼓励政策,建筑节能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3.国家对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支持力度不够

建筑节能的顺利推进,还有赖于经济上可以承受的先进成熟的技术,以及质量合,数量足够的产品的支持,但是,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产业。作为一个复杂多样的产业群体,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国家在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导致目前建筑节能行业鱼龙混杂很不规范。大量的建筑节能建材质量都难以保证,建筑构造设计的疏漏,施工质量无法保证都使人担忧竣工后交付使用的建筑其节能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

4.建筑节能管理体制不顺畅

建筑节能工作除了应该注意建筑门窗、建筑屋顶和采暖制冷系统的用能效率外,建筑物的围护墙体节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外墙外保温的成败。除了施工中的人为因素,保温材料与节能设计水平也是影响外墙保温效果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从设计理念开始,直到工程用材、施工和验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各种规范要求,勇于创新设计,加强节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推进我国建筑节能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三、加强建筑施工节能措施

1.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技术管理体制

对建筑节能的监督和管理仍没有摆脱执法不严、缺乏监管的状况,扶持建筑技术创新、鼓励开发资源节约型项目的倾斜政策尚未全面建立。建筑节能工作之所以进展缓慢,与法制体系的乏力和激励政策的缺位不无关系。当前,非常必要抓紧研究和制定推进建筑节能的产业政策,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并期待政府加快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逐步形成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建立起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同时,要加快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节能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最根本的就是为了降低资源的消耗量,改进建筑工程的功能和品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有的人在对节能技术应用过程中,处于降低投入、控制预算等目的,没有严格遵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必将进一步增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不能降低建筑物的综合性能和舒适度,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水平。

3.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对建筑节能技术而言,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节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专业知识的培训,有助于增强节能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节能意识、责任意识,增强企业员工对节能技术的全面认识,进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4.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对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在满足基本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做到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或常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对建筑材料的应用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增强其强度、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方面的性能,并减少污染性材料的使用,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数量。

结束语:建筑节能是最近几年社会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建筑企业应坚持不懈,抓住时机地推进建筑节能,并根据情况推进建筑节能,用不同的方式来加快建筑节能的脚步,使我国早日迈进世界能源大国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武涌,刘长滨.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篇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近年来,工民建设计施工中广泛地应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进行了节能改革。国内的工民建设计施工技术正逐步向着科学、智能、节能的方向发展。以往多年形成的传统施工技术正日益被新技术和新材料所取代,节能让现代建筑施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就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着。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我国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物越建越高,工民建筑的施工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做好节能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下文将对工民建施工中的一些节能技术做出具体分析。

1.工民建施工节能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现代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得到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因而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众所周之,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提高,主要依赖于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裂变等能源的广泛使用。能源奠定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基础,但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也在日渐枯竭,能源危机正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建筑节能是一门跨学科、跨行业、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技术,这个行业既包括建设规划、土木工程学、机电设备、环保、热能、电子信息、生态工程等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与经济技术和行为科学及人文科学密不可分。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不仅对建筑工程行业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着很大的推动,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建筑工程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整体提升。

2.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简介

进入 21 世纪以后,环保和节能成为了民工建筑的新潮流。为了响应这个主题,新型的节能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包括隔热设计、采暖节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等,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墙体节能技术。

2.1墙体节能设计

墙体节能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玻璃幕墙,双层幕墙和光电幕墙,这里我们主要详细介绍最绿色环保且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幕墙技术。光电幕墙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者通过安装一块具有反射装置的特殊幕墙,消除了太阳光的强烈炫光,使其变得异常柔和和舒适,再将这个太阳光用来为人类照明。这种技术充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因而非常人性化。最重要的是,光电幕墙还能部分消除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们的健康也具有一定保障,因而正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作为建筑主体的墙体,其节能设计的好坏会对建筑的整体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建筑墙体节能分为内外保温两部分,墙内保温可以通过在建筑墙体的内层加装保温材料的方式,避免保温材料受室外雨水的影响。外保温处理要在墙体外保温层上覆盖防水材料,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墙体的影响作用。注重对建筑墙体墙角等部位的处理,避免产生热桥,增大能耗。

2.2隔热设计

建筑工程的隔热节能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墙体与屋顶。由于屋顶受太阳辐射直接作用,屋顶的隔热设计对建筑物尤其是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的建筑物十分重要。当前可采用空气层隔热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的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应用于墙体上时,在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保温的作用。

2.3采暖节能技术

当前建筑采暖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是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通过地表水源对太阳能吸收以及地下水源对地热能吸收的效果能够形成丰富的低温低位热能能用,减少高位电能的输入,从而能够实现建筑热能的转移。

2.4太阳能技能技术

太阳能由于其自身来源广.循环利用的优势,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建筑工程设计之中。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了建筑散热。能量收集与遮阳效果的一体化,混合型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提供的光照与热能,能够明显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3.强化工民建筑施工中的节能技术

3.1加强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我们要不断创新和加强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因为节能技术主要以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为依托,在施工设计方面加以广泛使用,因而,材料的不断更新升级是必要的前提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新型材料的开发和研制也在不断的进行中,为了做到摆脱单纯的进口材料的现状,实现开发生产"自给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建设成本,开发新型建材并独立生产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必须加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攻克难关,保证我国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应用。

3.1加强节能技术的理论创新

只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和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并且,在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稳定中,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提高节能技术的现实使用率,最大限度的发挥节能效果和环保效果,在实践中发展技术,创新技术。应该大量进行调研,借鉴优秀案例,吸取经验,从而更好地完善设计和应用。

3.3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

相关的工民建筑企业要加大人才的投入,吸引掌握先进节能技术的高科技人才参与工程建设,从而更好地普及和推广节能技术应用,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断扩展节能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空间,并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材料研发和技术攻关的同时,加强节能监控制度的应用,依据法律规定和成本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标准,从而实时准确又有针对性地调整技术创新方向和技术提升程度。

3.4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企业还要注重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以此来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我国目前节能技术和新型建材的开发和研制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仍是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需要挖掘,因而,在具体工程中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先进技术,相辅相成,尤为重要,力争在双赢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我国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的飞跃,从而加大节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

4.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的作用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不断加深以及世界范围内阶段性的能源紧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相继掀起了节能环保的新发展趋势。那么,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环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的建筑业,大力进行节能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无论出于能源的压力还是环保的要求,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在节能技术应用方面起到的模范和指导作用,都对其他行业和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受到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而,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是为时代要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工民建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不仅有助于促进环保节能材料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还能更大程度地保证建筑工程整成技术的完善以及效果的提升。

5.结语

我国工民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发展趋势,技术理论和材料方面基本满足现阶段建筑行业的要求。但是还要继续搞好节能技术和材料的研发,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全面、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