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09:22:3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发展农业的因素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1.1基础设施薄弱
落后的农业基础设备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很多设备已经老化不能运行,再加上单一的生产模式,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设施上的投入并不算少,甚至是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却仍受到阻碍,解决不了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1.2技术水平低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就现在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来看,现阶段的农业科学技术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水平的推广不受重视、科技培训网偏瘫、新的科技成果到不了农民的手中、知识老旧等等都是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表现。
1.3农民素质相对较低
农民是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农民的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农民大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知识能力有限,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而且还不愿接受新的科技知识,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素质无疑成为科学技术推广发展的阻碍。
1.4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自1978年推行以来,逐渐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主角。,调动了农民们的积极性,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土地分散在农民手中,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就无法满足,农产品的结构面临相对单一的局面,同时也使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难以流转,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些建议
2.1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过分分散,政府应该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财务支出的主要项目。除了改善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政府还应该优化调整财务支出的结构,使得财务支出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科学技术的开发、使用和推广等方面资金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一个支持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的支持体系。
2.2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将科学技术放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提高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加大财政在科学技术推广这一方面的支出,同时要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在开展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田间了解具体的农产品品种以及它的生长条件。实现新的科学研究以后,应该让科研人员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帮助农民了解新的科研成果,并在联系和交流中实现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推广。其次,要重视科研体制的改革,转变传统的以简单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模式,将深加工产品作为农产品加工的重点,将科研的重点转向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最后,农技所的科研投入也应该有所加大,培养一些技术水平过硬的科研人员,深入到田地中去指导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3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我国发展农业经济需要积极的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把自然环境与农业经济有效结合的措施,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科学转型的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发展农业经济,就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农业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来抓,要坚持集约开发,资源保护,污染防治以及循环利用的原则,同时需要投入减量以及生产清洁并举,加快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大力的推动农村清洁工程的示范建设工作,进而推进农村环境的治理,最终改善农村人的居住环境。探讨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建设与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机制体系等问题,需要不断的开展与实现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交流与创新。
2.4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民的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推广的一个很大的阻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对发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展开科学技术的培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种方式的农民技能培训系统。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加大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和新技能推广,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力度。
2.5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土地的资源利用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土地使用权的利用对于升值土地资源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的流转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保持原有的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的出租、转让和转包,实现土地的流转、优化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政策,让土地的流转有律可循,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手续,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格局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依旧受到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水平、农民的素质以及现有土地制度的限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余丽萍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三溪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姜岩.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之研究[J].大众文艺,2011(13).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1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1农业基础薄弱, 自然灾害频发
从历史上看, 我国一直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尽管近年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中低产田的改造, 但整体上仍然比较薄弱, 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 生产能力不稳。尤其在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普遍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的问题。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状况在我国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新形势下制约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农业技术落后, 生产力低下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 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技术的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农业的发展, 归根到底必须依靠科技来实现, 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但是, 目前绝大多数地方, 尤其是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已成为农民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 从而形成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 许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科技人员少, 组织机构不健全; 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差、待遇低, 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1.3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文盲和半文盲占较大比例, 另外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大批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 特别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 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是在城市中缺乏竞争能力的人。农村中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 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市场意识不强。同时, 他们接收外界信息能力较弱, 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这样的农民素质和农村智力结构, 很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2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对策
2.1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虽然我国对于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加大农村水利设施、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开发、利用和推广的投入。建立有效的支持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支持体系,以及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营销服务等支持体系。
2.2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要深入加大对科教兴农的财政投入,对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工作要加大财政支出,围绕提高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攻关,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给农民传授实用技术,积极投入到农村。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加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力度,把科研力量集中运用到园艺产品、深加工产品上,使农业经济向着高档次、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围绕降低生产成本开展技术研发。大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能和节劳农业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信息体系。加大对基层农技所技术设备的投入,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农技推广人员,去基层重点指导农户、农业企业的工作,同时围绕推进农村经济产业化,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2.3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经济,首先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年农民的科技水平,他们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农村的现有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多种方式,多层次的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远程教育、函授等学习途径,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技术的培养,农民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服务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4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实行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用好土地使用权,才能使土地资源升值。只有把土地流转工作做好,才能把农业规模化经营搞好,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要运用好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采取出租、转让、转包等形式,使土地流转起来,既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又使土地与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从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要制定一些管理办法和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对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手续进行规范,使土地流转有章可循。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加以解决,使农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会宁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2.1“压夏扩秋”、“压粮扩经”力度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通过表1可以看出,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会宁县种植夏粮作物面积不断下降,而秋粮种植面积却在不断提升,其主要原因是会宁县的降雨主要分布在夏秋季,使得农作物需水期与降雨期相吻合,致使秋粮产量较高。农作物播种面积从2000年13.914万hm2,增加到2009年的15.031万hm2,增加了8.03%,其中粮食作物增加了20.38%。同时,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从2000年的76.88%上升到85.67%。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仅为1768.59kg/hm2,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1482.619kg/hm2和2424.5235kg/hm2,反映出该地区农业生产“广种薄收”的状况。同时,在粮食作物内部结构调整力度较大,作为大宗粮食作物的小麦和玉米,占粮食作物的比重呈现出显著的此消彼长的趋势,小麦占粮食作物的比重从2000年的37.41%下降到2009年的17.20%,而玉米则从2000年的22.46%增加到36.26%。对于经济作物而言,较2000年,2009年油料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下降了2.03%,相反,蔬菜和果园面积则分别上升了1.56%和1.40%。
2.2以水利梯田为载体的工程型节水措施全面开展
会宁县的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15.07万hm2,且均为旱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长,在自然条件严酷的条件,以水平梯田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项目逐年稳定增加(见表2),近70%的耕地实现了水平梯田,有效拦截了天然降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会宁县依托甘肃省“121集雨”节水工程,实行集雨补灌,全县累计投资1387.02万元,建立水窖87721眼,补灌面积1.18万hm2,形成了一定的农业补灌体系。
2.3积极探索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发展特色农业
会宁县土层深厚、无污染,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年来,会宁顺应自然规律,形成了马铃薯、草畜、小杂粮、瓜类、仁用杏5大特色产业,其中仁用杏35万亩,年产杏仁2万多吨;瓜子12.9万亩,黑瓜子产量达到7740t;引进建成农业产业化企业52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22家;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9家,其中行业协会4家,专业合作社128家,协会27家,现有会员2.07万人,培育出“西北磨坊”、“发滋瑞”等绿色品牌产品,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羊肉之乡”和“中国小杂粮之乡”,五大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1%以上。
2.4大力推广“白色革命”、“以肥代水”为主的农艺节水技术
会宁县逐年扩大地膜覆盖面积,增加农用化肥使用量,进一步发展节水农业,扩大粮食产量。全县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规划,全面推广,截止2010年底,全县已完成覆膜面积6.69万hm2,其中秋覆膜69万亩,顶凌覆膜31.4万亩。单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由2000年的60.46kg/hm2增加到2009年的74.16kg/hm2。
3制约会宁县节水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1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
节水的本质是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失量,提高单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同时,农业节水而是一项综合性的措施,不仅包括水利工程措施,还包含农艺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7],长期以来形成的将节水农业等同于节水灌溉的误区,导致农业节水存在重工程措施轻农艺措施的倾向,忽视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等措施在节水农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许多经济成本相对较低、水资源利用率高、农民容易接受的旱作节水技术,如:土壤改良、秸秆覆盖、少免耕等农艺、农机措施因缺乏重视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
会宁县农业用水量大,农业中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等高耗水作物种植比重大,导致用水效率和效益偏低。在种植业内部,高耗水的粮食作物比例偏大,经济作物和饲草料面积偏小;其中,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是33.13万亩,饲草料的种植面积为0.89万亩;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夏粮面积逐步减少,秋粮面积逐年扩大,这与天然降水的时间分布相协调。但根据极低的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1768.59kg/hm2),尤其是以小麦为代表的夏粮作物和以玉米为代表的秋粮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巨大差距(小麦单产仅为玉米单产的61%),不难看出夏粮的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依然较高,夏粮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30%。牧区和农区相互分隔,不能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的农牧空间布局。
3.3水土流失严重
会宁境内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植被条件差,土壤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目前,会宁县的水土流失面积大约是7.083万hm2。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会宁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荒山造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会宁县退耕还林工程需要补植补造面积2.43万hm2。每年的降水集中的月份,水土流失加剧,导致耕地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作物产量的减少。
3.4节水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机制不健全
制约节水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目前国家投入资金不足,地方配套资金有限,农民自筹能力较低,构成了全社会节水资金投入的不足,不能满足会宁县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而且,长期以来,对水库、输水渠道等工程节水措施比较重视,有较固定的投入渠道。而对以农艺、农机措施为主的田间节水措施则重视不够,投资安排很少。过去投资,偏重于工程,对于非工程节水措施,由于投资理念的限制,缺乏甚至没有资金的保证,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会宁节水农业的发展。1998年以前,灌溉排水的骨干工程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其中中央财政投入比重很小,地方往往以“投工投劳”折资。1998年后启动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只有极少数地方的配套资金落到实处。非骨干工程由农民和集体负担。农民承担了2/3以上的投资用于开发新水源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前几乎没有灌区有能力自主进行农业供水工程的维修、更新与改造。在此基础上,会宁县节水农业筹资渠道较少,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机制不健全。
4促进会宁县发展节水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4.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会宁县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旱与薄,而水土流失是地力瘠薄和加剧干旱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必须注重基本农田建设,综合治理,在支离破碎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小型工程为主,治坡为主,按照梁、峁、台、沟、川、滩的不同土地类型,以及面蚀、崩塌、滑塌等侵蚀特点和发展程度,合理安排农林牧用地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尽可能使≤15°的坡耕地建成高标准的水平梯田,坚持>25°坡地退耕还林,种草归牧,其余的坡耕地都应采取隔破梯田、水平沟垄等控制水土侵蚀方式,加以维护。在基本农田建设的同时,加强地理培肥,保护耕作等,提高水分利用率。
4.2继续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根据本地降水和干旱发生的季节性规律,以及夏熟作物生长发育阶段需水与降水季节分配不相吻合,水分满足率低,产量低而不稳,秋熟作物生长发育阶段需水与水、热同季,水分满足率高,产量高而稳的状况,应按照“压夏扩秋,压麦扩油,压粮扩草”的思路,尽可能的压缩夏粮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雨热同季的秋熟作物种植面积。同时注重发挥胡麻、油葵、甜菜等经济作物的地区优势,整体地提高降水利用效率,确立稳定型的种植结构。
4.3培肥地力,开发降水生产潜力
“干旱固然是北方旱作区农业生产的经常性威胁,然而地力不足,导致有限降水的无谓耗损,乃是现实产量低而不稳的更为直接的原因”,北方旱作区粮食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开发度只有43.4%,开发潜力巨大。因此,采取多种途径培肥地力,不仅可提高水分转化效率,且使降水的潜在生产力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增施化肥和有机肥,并强调平衡施肥,以增加肥力因素;通过施肥技术与抗旱保墒的土壤耕作技术相配套,改善肥力条件;加大耕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杜绝因耕地的掠夺性经营与土壤侵蚀导致地力下降。
4.4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努力提高利用效益
甘肃积极推广“121”集雨窖灌模式,即每个农户建设一块100mm左右的集雨面,修建2眼30m2的蓄水池(窖),配套一处庭院经济,通过集雨窖灌,调整作物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受到了较好的效果,无疑将成为稳定和发展旱区农业生产的重大决策。
4.5发展高产节水种植模式,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8)08-0068-04
一、引言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是WTO“绿箱政策”下一项重要的农业保护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18个百分点,自然保护成本高27个百分点,生态恢复成本高36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63亿元。这种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使农业保险保障更为重要和迫切。
为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国内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王和、皮立波(2004)以及温蓓(2006)等学者探讨了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安排和策略选择,提出农业保险制度设计应以政府为主体,突出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性,改变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现状,建立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即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模式。陈华、魏朝富 (2007)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托及其价值,提出农业保险的政府保护可以通过市场化运行,通过提高政府补贴的效率和控制政府补贴总量,使得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保险公司、农民的共同努力。本文拟依照三主体的框架对发展农业保险进行探讨。
二、中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
从1982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至今,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逐步萎缩的过程,2004年以来保费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业保险业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一)我国保险业整体迅速发展而农业保险业务却不尽人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总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特别是1993年以后,农业保险渐趋萎缩。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1992年的8.61亿元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3.96亿元,年均负增长5.9%。虽然从2005年开始出现上升趋势,但2006年保费收入为8.46亿元,仍不及1992年的水平。
险种方面,1982年农业保险恢复后,险种最多时达100多个,其中主要标的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烟叶、棉花、甜菜、西瓜、亚麻等经济作物,以及耕牛、奶牛、猪、羊、鸡等,此外还试办了森林、果树保险。但众多险种的开展并没有维持多久, 1994年险种开始不断减少,截至目前农业保险险种仅剩下30多个。而且人保公司2003年末在海外上市,又进一步将农业保险中一些长期亏损的险种剥离出去。有些地区只保留了极个别险种,如耕牛和森林保险。
(二)农业损失日益严重而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
二十世纪9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平均达1747亿元。近年来,自然灾害损失更是呈上升趋势, 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次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363亿元。在自然灾害中农业损失最为严重、最为广泛,全国平均每年大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有2亿多农村人口遭受各种灾害的经济损失。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农业灾害损失,我国农业风险保障却日趋减少,1992年农业保险赔款约8.15亿元,而2004年仅2.89亿元,占农业灾害损失的0.5%左右,2006年有所回升,但只相当于1992年的72%;农业保险承保面与可保面之比由1992年的约5%下降到2004年的不到2%。保险保障的不足,给恢复生产与灾后重建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瓶颈――三主体的分析框架
(一)从农民角度分析
首先,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其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难以实现。农业保险的费率是根据农业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厘定的。然而众所周知,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要远远大于普通财产保险,这使农业保险的费率必然大大高于普通财产保险费率。通过对保险公司的调查了解到,普通财产的保险费率以千分之几计算,而农业保险费率则要以百分之几计算。中国农业保险除极个别险种(如森林、火灾险)外,其费率最低也在2%,有的甚至高达15―20%,要收入水平相对低下的农民仅靠自身的经济能力去承受比普通财产保险价格高得多的农业保险,的确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其次,农民保险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农民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市场需求程度的高低,影响着农险的开办与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在自然经济下形成的自给自足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了“靠天吃饭”,对农业生产的风险防范不太注重。实践证明,如果前一年的自然灾害较少发生,那么当年的农业承保面积和保险金额便大幅度下降。有的地区农民甚至认为农业保险是农村“乱收费”的项目之一,加重农民负担,能免则免。这些较弱的风险意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使得农业保险处于尴尬境地。
(二)从保险公司角度分析
首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它们的目标。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保险公司,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不得不顾及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优化险种,提高经济效益。而农业保险是一个高风险、高费用、高难度的保险。如果依照保险的高风险高费率原则,势必要收取很高的保费,农民难以接受,也无力承担,这样使农业保险经营很难盈利。
其次,农业保险公司经营亏损率一直居高不下 。尽管我国农业保险从一开始就采取“低保额、低保费、低保障”的办法,然而由于农业保险的自然风险较高,且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突出,开办农业保险业务25年来,除两年微利外,其余年度全部处于亏损状态。据资料统计,1982―2006 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6.94亿元 ,累计赔款支出82.29亿元,赔付率84.89%,再加上其他费用,平均综合赔付率将超过120%,大大高于国际上70%的临界点。
截至2007年初,全国39家财险公司中仅中国人保、中华联合和安信、安华、 阳光 、安盟四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 (其余33家基本不涉足农业保险)。然而,我国农业保险的试点时间不长且仅限于局部地区,由于受到经营管理、产品技术以及偿付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区域性农业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十分有限且面临着居高不下的赔付率。
(三)从政府的角度分析
农业保险是政府保护农业、稳定农村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在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已受到广泛重视,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有增无减。相比较而言,中国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从各个方面讲都远远不够。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缺少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政府的财政补贴。1995年通过实行、2002年修订的现行《保险法》实际上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很大一部分是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大相径庭,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情况存在着法律真空,政府在农业保险中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而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也缺乏法律保护和约束。另外,由于农业风险面广量大,一旦风险发生,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保险公司基本无力承担。而我国现有的几家农业保险公司只享受免交营业税的优惠,许多商业化的保险公司都不愿开设农业保险。
四、国际上发展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
(一)政府主导模式
实行政府主导模式的代表国家是美国、加拿大,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经营是政策性的,但是农民均自愿投保,农民对投保的农作物仅支付纯保费的一部分,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政府捐助农作物保险公司相当数额的资本股份,并支付一切经营管理费用,对其资本、存款、收入和财产免征一切赋税。除政府的农作物保险公司外,其他私营、联合股份保险公司和保险互助会也都可以在政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框架下经营一切农作物险。
(二)民办公助方式
民办公助是部分欧盟国家,如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等采用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无论是一切险还是特定灾害保险)。农业保险主要由私营公司、部分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经营,但他们一般只经营雹灾、火灾和其他特定灾害保险。投保都是自愿的,农民自己支付保费,有的国家也支持私营公司开办农作物保险,同时为了减轻参加农作物保险农民的保费负担,也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三)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
亚洲的部分国家采用这种模式。这些国家发展农业保险的特点大致如下:一是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保险主要由政府专门农业保险机构或国家保险公司提供;二是主要承保农作物,而且农作物也只选择本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如水稻和小麦(泰国和印度也有棉花),很少承保畜禽等饲养动物,其目的就是确保粮、棉生产的稳定;三是参加农业保险都是强制性的(孟加拉除外),并且这种强制一般与农业生产的贷款相联系,只是建立这种联系的方式有区别。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性,应该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
五、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支撑是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一,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适用于一般商业保险的《保险法》并不适合农业保险,而《农业法》中也只是略有涉及,所以必须加快对农业保险立法,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同时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经营方式、机构设置、农民参与形式、再保险机制、监督管理机构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参与农业保险各方的利益关系,引导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对于农业保险,国家可借鉴与银行业发展类似的道路,建立政策性的由国家控股的农业保险公司和农业再保险公司,农民参保方式上可参照一些地方成功的农险经验,如可自愿投保,但不投保的享受不到政府相关的农业优惠政策等,这样可减少农民逆向选择的问题。第二,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当巨灾发生的时候,无论是国家成立政策性保险公司还是商业性保险公司,都无法独立承担损失,所以必须通过双方的合作共同承担,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把对农业保险业务减免的税收转作农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重灾,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一定比例,启动重灾风险基金,由国家保险公司担任再保险公司的角色,双方按照比例共同承担风险,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第三,对农民参保费进行直接补助。保险补贴是绿色补贴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上一些农业险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法国、美国等,都采用这种形式,美国补贴保费的53%,加拿大补贴保费的50%,日本补贴保费的40―80%。我国在财政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可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补贴。由于有财政补贴,农险保费率降低了,不仅可提高农民投保的积极性,还可不断地扩大农险险种。
(二)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
第一,对于专业性的农险公司,推广实施“以险养险”的经营模式,通过一些有效益险种的赢利经营,可弥补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可能产生的亏损。如经保监会批准,上海安信农业保险公司除经营传统的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外,还经营涉及农户财产保险和责任保险、农村居民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及保险监管部门批准的其他险种,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安信农业保险公司的整体运作还是较好的。而对于一般的寿险财险公司,更是可通过其它各种险种的开发和销售来贴补农险。第二,通过资本市场,将巨灾风险证券化。我国保险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再保险市场很不成熟,不能较好地处理农业巨灾风险。国外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利用巨灾风险证券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主要产品是“巨灾债券”:此计划能使保险公司将部分或全部巨灾风险转移给一个信托账户。市场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一个信托账户,再由受托人购买国库券;如果指定的巨灾风险发生,保险公司可以得到信托账户中部分或全部的证券,而不需偿还原投资者;如果指定的巨灾风险没有发生,投资者即可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附加的、由市场决定的利息金额。这是迄今为止最成功、最典型、最重要的一种巨灾证券。第三,保险公司要重视防灾防损工作。防灾防损是保险经营的中心环节,也是保险企业的重要职责。开展防灾防损既可促进被保险人改善经营管理、保障社会财富和人民财产安全,还可为降低保险费率创造条件。特别是对于农业保险,投保人所承担的风险大多数是来自于自然灾害,防灾防损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保险企业要加强同各防灾部门的合作,特别是当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来临前,保险企业要通过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提前将信息通知给农民,以便让他们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三)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提高农民的投保意识
应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进行引导,向农民讲解参保的意义,增强其防范风险意识,同时设立专项基金,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农户参保。加强农业保险宣传教育,既要考虑到农村地域分散、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等特点,又要考虑到农民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严重等特点。一是宣传形式要多种多样。例如,政府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学习保险知识,再由基层干部向农户宣传;派遣保险销售人员下乡举办各种农业保险知识讲座、挨家挨户耐心给农民讲解;组织高校保险专业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向农民宣传;编写农业保险简易读本,组织农民学习,如举办农民夜校等,普及农业保险基本知识。二是宣传方式要有针对性。例如,选择在当地有影响的乡镇干部,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要抓住农民最为关心的话题和利益,提高宣传吸引力,避免造成逆反心理。宣传的内容要实实在在、贴近生活,通过典型实例重点讲解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让他们了解保险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分散风险、消化损失的互助机制,避免强制性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认识农业保险、接受农业保险,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民多了,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得到了满足,保险标的的分散程度加大,农业保险赔付率自然也就能降低,农业保险公司的利润率得到提高,农业保险也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不明显
多数农产品企业和农户争创品牌意识比较淡薄,运用商标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商标宣传推介不到位,缺乏有效宣传和保护,品牌产品知名度低,产品有特色、无规模,形不成商品优势,对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影响深度开发和规模生产。农产品龙头企业积极争取地理标志商标,但在运用方面研究的少,深度开发力度不够,市场占有份额底,带动农产品规模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不足。
2.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农业特色产业化程度较低、规模较小,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深加工企业较少。产品加工、分级、包装、储藏等技术手段较落后,造成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品种、质量和数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现有的一些名优特产品规模上不去,许多特色产品有优无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
3.专业合作组织较为薄弱
全市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较为薄弱,有一定的数量,但普遍规模小,运作不够规范。到目前为止,全市有一定规模、运作比较规范、带动能力较强的经济合作组织只有兴福的兴巨农业科技合作社、永安的大成圃水稻农业科技合作社等,其它大多经济合作组织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服务能力差、只限本村和周边村户、辐射面积小等问题。
4.农业特色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特色新品种、优良品种的推广不多,特色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新技术推广应用较慢。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手段较落后,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认证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推广等建设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
5.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不够
农户生产、产品流通、产品加工缺乏全面、持续的信息,缺乏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的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致使信息不能很好起作用,农民生产和销售的盲目现象比较严重,种植决策一般看邻居、看亲戚、看上年,信息失真导致生产规模的盲目扩张,真正有用的信息较少;近距离的模仿导致了农产品的雷同性和相似性,使得农产品集中大量上市,价格迅速下滑,损失严重。
6.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生产者“走出去”的意识不强,能力也不强,单家独户销售一般局限于本地市场,大多采取坐等商贩上门收购的形式销售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尤其如此;部分地方政府主导的特色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全局性视野,盲目调整种植业结构,忽视市场供求规律,造成农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农产品过剩。
二、发展对策
1.打商标战略,提高知名度
绥化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干物质积累多,农产品质量优、口感好,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培育拳头产品,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申请注册商标和原产地保护等措施,切实加大保护力度,提升品牌价值,突出品牌特色,注册有特色的商标,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提升我市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2.加快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地的建设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关键是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来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农业特色产业企业生产发展。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依托农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努力构建产业化发展格局,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市场特点,选准拳头产品,通过开展招商引资,促进重点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3.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加速特色农产品市场化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支持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公司、协会、市场、合作社加农户等多种组织方式,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流通、加工储运等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提高特色农业的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的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规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销合同,努力提高订单的履约率,为实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4.以农业科技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
以市场的需求培育推广新、优、特产品品种,改进种植模式,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发展特色产业种植。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使全市特色农产品达到优质、安全农产品标准。积极推进农特产品的质量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识认证,加快推行原产地等标识制度,维护原产地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要加强与省内外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的合作,应用好他们的成功技术和措施。要成立特色产业研究院,整合科研力量,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科技顾问,开展联合攻关,着力解决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增强针对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努力实现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村村都有科技能人和示范户,每个产业都有一批科技骨干,用现代科技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增强其发展实力和后劲。
5.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化
■一、当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业发展遭受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匮乏以及耕地面积不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环境,气候,资源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种趋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愈演愈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愈发突出。
农村闲置劳动力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难,这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目前有3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而就目前的生产力及生产水平而言,整个农业发展只需要1.8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这将导致将有1.2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伴随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闲置。
农业资金严重缺乏,农业银行在市场化,商业化的经营理念知道下,极力减少农村营业网点,造成扶贫资金不到位,农村金融发展全面滞后,商业金融在农村市场的作用逐渐削弱。农村金融政策功能机制落后,农业发展银行作用片面。农村信用社随着主要的商业银行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后担负着正规农业贷款的大多责任,这就限制了正规的农业贷款,虽然农村信用社网点覆盖了多数农村,但是得到贷款扶持的农户仍然非常少。
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设施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农村与城镇居民享受的待遇差距非常明显,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投入有限,政府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仍有部分地区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匮乏。当前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县为主”,义务教育体系的城乡分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样,政府投入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不足也非常明显,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有限,远不能满足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亟待解决。
■二、深入改革,转变思路,为农业经济发展谋求新的出路
2.1调整农业机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以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攻击体系整体平衡。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尤其是口粮应当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而不能够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粮食的自给应当在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水平之上。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逐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也应当关注畜牧水产和林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畜牧水产和林业在整个农业体系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农业区域布局,使得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作物集中到优势产区中来,形成科学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扩大农产品生产链,发展初级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2.2发展非农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向非农产业合理转移,优化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带动农村快速发展的合理机制。大力发展农村的第二、三产业,坚持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加速农业人口的转移速度。发展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充分发掘农业就业岗位,扩大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市场。对于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大力排除,加快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必须为农村剩余劳动向城市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制度上下功夫,创造农村剩余劳动“进的来,留得住”的制度环境,这就要求首先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清理阻碍农民进城的制度障碍,扩大农民进城的渠道,必须对现有的一些限制行政策措施进行改革。提高农民就业素质,针对农民做必要的技能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务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样,必须做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3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改善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教育条件,让广大农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服务。形成稳定的支农资金来源,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向农村地区倾斜,继续保持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把支农指出的增幅维持在财政收入增幅的水平之上。合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减少资金流通环节,形成农民直接补贴体系,把资金使用在合理的位置。加大农业科研力度,推广高产农产品种植,加大农业投入。逐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村人口基本的医疗卫生需要。新型合作医疗不应当只关注重大疾病的保障,同时也应当对卫生教育,疾病预防,门诊费用进行补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完善医疗救助体系。
2.4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拓宽农民贷款渠道,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依据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有利于农户获得正规农业贷款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科学的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深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加大商业银行对农村和农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明确农村信用社所有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银行在吸收农民存款的同时必须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农业贷款,缓解农民贷款压力,显著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贷款支持。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046-02
一、引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在坚持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和独立性的前提下,把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民市场谈判地位,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农村经营体制和制度创新。2007年7月1日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施以各种财政扶持和金融优惠政策,在这种利好背景下,各种各样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海南热带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在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产品品牌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助推海南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二、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一是数量增长迅速。2007年《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仅二百五十多家,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8月,全省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8759家,入股资金总额超过82亿元,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的40%。
二是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目前,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领域广泛,种植业、畜牧业占了大部分,总体围绕着海南省特色优势产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畜禽养殖、海水养殖和捕捞、花卉、经济林六大农业特色产业。
三是带动效果显著。大部分合作社积极开展以规模化、信息化、品牌化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建设,且合作社从个体发展逐步向联合组织发展。截至2014年4月,全省共有68家合作社进入国家级示范社名录,省级示范社190家。
四是政府扶持力度大。省财政对合作社的投入从2007年的400万元增长到2013年7020万元,6年投入增长超过十七倍,累计投入总额超过两个亿(其中中央财政1.235亿,省财政0.9亿),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规模小,风险防御能力弱。截至2014年4月,全省农民合作社人数在五百人以上的只有14家,仅占总数的0.16%,而人数在50人以下的8168家,占总数的93.25%,规模偏小的合作社占了绝大多数,合作社的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是70%无实质业务,大半未正常运行。很多合作社缺乏运行规范,内控机制形同虚设。一些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链条脱节,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并未建立。出现了套利式、避税式、空壳式、家族式等多种形式的“合而不作”。
三是市场适应能力不强。在所有合作社中,依托资金或其他生产要素的简单整合型合作社占总数的60%。合作社与客户、供应商等市场主体关系不硬,市场信息不灵,产品市场满意度不高。
四是资金投入有限,融资能力弱,综合实力普遍不强。调研发现,海南合作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而且遇到了融资难、贷款难的发展瓶颈。大部分合作社自身积累能力很弱,甚至未设立发展基金(公积金)。
三、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概念
弗里曼(Freeman,1984)认为“一个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是可以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其目标实现影响的人或群体”。Ansoff(1965)最早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引入管理和经济学界,指出“要制定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者、工人、股东、供应商及分销商”。而农业专业合作社常见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农民社员、领办人、客户和供应商、政府等。
(二)利益相关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
一是农民社员。农民参与合作社的动机主要是销售产品,获得生产服务,获得市场信息,提高农产品的地位。农民对合作社了解和信任程度越高,投机行为越少,入社和参与合作社管理的动机就越强,越有利于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凝聚力的提升和管理成本的降低。
二是领办人或者大股东。领办人在资本、市场等方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有利于增加投入,提升合作社实力,而其主要动机在于稳定获得优质的原材料供应,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容易表现出实际控制社员和合作社经营权的异化行为,使合作社利益机制背离农民诉求。此外,领办人自身实力和经营管理技能,也将影响合作社经营战略、经营效益和治理效果。
三是客户和供应商。客户的主要利益诉求在于获得质优价廉的产品,而客户关系良好,拥有高质量客户是合作社销售渠道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能否与供应商保持稳定、良好的关系意味着合作社是否能为农户在产前服务环节争取最大利益,并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政府、其他单位和社会团体。政府给予合作社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有利于合作社融资能力的提升,其他单位和团体的加入有助于壮大合作社实力。而政府不作为或者为实现政府目标对合作社过多干预,也可能挫伤合作社的积极性,降低合作社主动性,使其成长缺乏动力和支持。
四、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动机和利益诉求,合作社制度安排、成员合作行为和利益机制会因此相互作用,影响合作社组织绩效,进而影响合作社发展。为此,通过梳理、挖掘,可以将影响合作社发展的因素划分为四类:一是资金,资金来源、产权结构和核心成员数量,主要影响合作社利益机制;二是人力资源,包括农民和领办人的认知、素质和能力,主要影响成员合作行为,尤其是参与合作社管理的能力和积极性;三是制度安排,包括合作社管理机构设置、治理结构,主要影响合作社的治理水平;四是外部环境,包括与政府、村组织、客户和供应商等的关系,主要影响合作社的经营效益和融资等能力。具体到海南,影响其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
(一)资金
合作社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且融资渠道不畅。目前,主要靠成员从农村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或者联保贷款,有些合作社即使获得信用贷款,额度也不大。此外,有的合作社领办人(企业)投入和农民投入倒挂,或者核心成员数量过多,制约了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由此,领办人和核心成员容易出现异化行为,实际控制合作社和社员,形成对农民不利的内部治理模式和利益机制,进而制约合作社发展。
(二)人力资源
一是海南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入社动机、参与合作社管理的积极性和能力皆有限;二是海南合作社发展历史短,尚处于初级阶段,内部管理人员也多为素质不高的村干部和农业大户为主。这两方面均极大制约了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农户+合作社+农头企业”是当前合作社重要模式之一,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而海南农业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管理人员经营管理技能也不高,集中表现为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高,客户和开发商关系处理能力差。2014年,农业部公布的监测合格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中,海南省仅有12家,省农业厅公布的省级龙头企业名录也不过百余家。龙头企业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与海南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生态资源不匹配,难以满足合作社发展需要。
(三)制度安排
调研发现,参照其他优秀合作社经验,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设立了标准的管理机构,建立了合作社章程等内部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运行规范,内控机制形同虚设,合作社民主、科学治理水平不高,合作社服务社员承诺难以兑现,进一步失信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更松散,导致合作社组织绩效低下,甚至出现套利式、避税式、空壳式、家族式等多种形式的“合而不作”,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四)外部环境
影响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策、经济、法律和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政策方面,政府扶持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对扶持方向、质量和资金使用效果不够重视;经济方面,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对合作社发展反哺、带动能力弱,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法律方面,关于合作社发展的法律规范不够完善,无法有效规范企业领办人等利益相关者异化行为;社区文化方面,村级组织能从土地、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合作社支持,而海南村级组织落后,对合作社发展推动作用不足。
五、对策与建议
一是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海南多数农业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阶段,资金投入水平是影响其发展的核心因素。可以通过增加投入,吸引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实力成员加入,壮大合作社实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合作社联社,实现规模经济。
二是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大力宣传合作社知识,让农民了解和信任合作社;通过培训加强合作社管理人员和领办人综合素质。
三是完善机制,强化治理。建立健全以生产者成员为主体的产权制度、全成员民主控制的治理结构、以惠顾返还为主的利益机制。从而满足各方利益诉求,提高合作社运行组织绩效。
四是提升质量,建设品牌。立足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绿色产品,延长产业链,深化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五是拓宽渠道,提高效益。拓宽合作社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对社员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综合服务,从而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开发高质量客户,从供应商处为农民争取最大利益,提升合作社经营效益。
六是科学扶持,合理规制。政府减少对合作社的直接干涉,但要加强引导、扶持和监管。对合作社的扶持要讲究适时、适量和科学,要强化效果跟踪。此外,应该强化对部分利益相关者异化行为的规制,保障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机制及其运行绩效研究――基于成员行为的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3] 易宗平.海南85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大半未正常运行[N].海南日报,2013-08-07.
[4] 吴雪君.海南农民合作社七成无实质业务[N].工人日报,2013-08-30.
[5] 李 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影响因素: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2.
[6] 孟 飞.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的异化行为及其规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并全面地发展,中国振兴计划全面展开,农业经济上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地推进。政府加大了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以及社保推进的力度,三农问题得到不断的完善,农业发展的步伐得到再次推进。但是随着农村结构的巨大变化,农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抑制新农业的巨大问题不断浮出水面。主要由于在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不断暴露,一些学者,一些学者在农业的产出比率、结构优化、农业设施完善、体制保障对新农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探索找到一条有利于提升新型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济的壮大的道路。
一、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概况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的美国。经济循环指是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整个过程中,通过用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的形式来代替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能源及其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通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把经济活动捆绑。
我国在以国家环保与管理部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进行经济建设”的号召下,社科研究与环境保护部门加大了对循环经济的理论探索及集中于工业与社会领域实施。循环农业也随之提出,其以低投入、高产出、低排放、高循环为特点的生产方式,通过农业技术创新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来打破产业基础薄弱、制约因素,最终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中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循环农业经济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提高及不断的生产实践,循环农业经济在中国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步得到运用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例如北方“四位一体”模式。遵照生物学规律,围绕物质能量的循环模式,将单一的养殖、种植生产模式转变成了符合生态模式。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开发之间关系的不断恶化,在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及农业人口占多数、人均土地资源有限的中国,资源和环境问题将不断得到关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也将日益得到重视。
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现在处于一个农业尚不发达的上升期,较低农民经营性意识及环境保护意识,带来的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的匮乏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裂痕不断扩大,渴望小康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机会与更大的利益。大批的劳动力移向城市,留下来的都是些不具备劳动力的老弱者,务农人数急剧下降。由于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出现大量的荒地,良田耕地由于长时间的荒废不能更好进行农业生产,这样严重破坏了农耕轮作。这种弃农的思想很大程度上的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抑制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过量的使用农药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出口大国,本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有更好的前景,但是随着国际市场对“绿色消费”意识的日益增强,而国内“绿色生产”意识尚未普遍建立起来,滞后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导致加工粗糙、包装简陋、质量不达标的产品难以出口的问题。在绿色食品意识极强当今,农产品上残留着的农药严重制约这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使用农药甚至导致了硝酸盐聚集产生酸雨严重破坏了耕地、水源和大气环境。生产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和产品技术处理不高的问题导致再出口农产品是受到国外市场的打压,严重的阻碍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壮大。
(三)被破坏的耕地
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导致了严重的土壤污染,氮肥、磷肥的使用过程中常伴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元素的堆积严重影响了食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地膜的使用为农作物产量带来巨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的使用,降低了土壤的渗透功能、土壤含水量及抗旱能力,这些都不利于长期的农业发展。工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城市来及的堆积占用了大面积农田,户而非、农药的滥用都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发达国家的输出。
(四)种植结构的单一化
由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农村难以改变的传统思想不敢在种植方面尝试新的方法。这种思想导致了我国单一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难以上升的农作物产量。难以变革的种植方法减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的思想与理念应该走进这个产业,改变陈旧的思想与生产方式,使原本单一的种植结构复杂化,网络化。
(五)社保体系与市场运作的漏洞
由于农村社保体系与城市社保体系在农村没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之前,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均衡,社会服务保障体制的缺点也暴露无遗,很多企业都不愿意涉足农村。在农村经济无法发展的前提下,又无法打开农村的经济市场,导致农村的经济形成恶性循环,贫富差距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官员的情况在我国的官员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中央等上级制定的一系列社保政策无法深入到农村,农民们的基本生活无法的到很好的保障,医疗、教育、卫生等根本的保障政策无法实施,直接导致乡村人民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与城镇差距日益加大。留农村的只剩下一些受教育水平低,劳动能力低的妇孺和年迈的老人,严重的社保问题导致的劳动力流失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显然已经不适宜今天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生产经营规模小,种植结构单一的制度不能在成为众多农村家庭模仿学习的榜样,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农业市场指导体系,这种局面难以改善。一些地区形成了农产品产业基地,期望通过市场运作机制改变农村经济发展不景气的现状,但是全面的形成高效的农业经济模式还欠缺专业的科学技术支持和正确的理论体系。这些农村合作社形式的小规模农产品集中圈是一种对当前形式的探索,但是这种不确定的阐释不仅没能带来效益,反而不能及时的扭转农业种植结构,并不能对农产品进行更好的加工。
三、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体制建设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绿色、生态、观光、园艺等农业的循环模式,通过打造循环农业经济来构建科学的发展体系。中国农业更应该有一个更高的战略角度,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及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使中国能与发达国家在对外输出农产品的平台上平起平坐,加速将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变成农业强国。政府应该从各个方面来加强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重视程度,及扶持力度。以农民循环利益最大化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农村小康经济的全面及坚持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一)政府的扶持及制度建设
基层政府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对于基层政府的建设应该加大投入经济和人员力量,以确保在基层的中心有一些明智,前瞻,实干的政府力量。基层的正常运转,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腾飞,让基层真正起到为人民服务的作用,完全的投入去想人民、为人民,让中国最基础的力量得以发展壮大。坚持“五个务必”、实现“五大转变”,实现三农服务制度上“四个健全”,围绕逐步形成大农业、大发展、大进步的三农新格局奠定基础。
(二)“龙头”产业链条带动
在我国农村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农业的龙头企业缺乏强劲的带动能力,从而导致农民的增收支撑产业、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及发展力量较低的现象。因此,建设具有很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也就成了改善农村经济重中之重。通过建设龙头企业改善农业的单一化、低效率的现象,这样就能使农业经济获得巨大的提高,这种改变也将在我国的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起到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重点发展循环,生态,有机农业
加快转型农业发展方式能有效的改善我国人均土地少,及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完善回收再利用的体系及节约型的增长方式,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协调人与自然的相处关系。通过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来使农业经济的生态增长。并且通过加强科学研究,降低农作物的危害,来冲破贸易壁垒,增加我国农业的对外输出。通过工业发展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来解决农业增长方式的制约,发展低碳农业也无疑是一个解决现有问题的正确选择。
四、总结
纵观我国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中占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成为我国刻不容缓的事务。农业循环经济的特征是实现农业的产业链与能量梯次的一个封闭的循环产业链,在根本上促进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改善了其农业的增长模式和消费的习惯。农村的循环经济发展对我国现在的经济有着积极地作用和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当今气候变暖的问题备受广泛关注,从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制定了“巴厘岛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同时温室效应而引起的气候变化又会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 。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倡导低碳农业,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
低碳经济的推手必然是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除了可以解决各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之外,还可以为气候变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低碳农业是节约型农业,是效益型农业,它以最少的物质投入,节约各种资源来获得有益于社会的最大产出。本文将选取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二个因素――农药使用量和农用薄膜使用量,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它们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二、回归分析的过程
1.变量与模型的选取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且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所以CO2排放总量很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除了土壤释放碳以外,农药、农用薄膜等的大量使用也间接消耗了能源,成为农业生产的又一个重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源。虽然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面积,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可见化肥的使用量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农用薄膜的主要成分是氮和碳,并且薄膜无法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因此,农药和农用薄膜的使用可能影响低碳农业的发展,出于方便比较和数据可获得性等方面的考虑,本文将农药和农用薄膜当作因变量,农业生产值作为解释量,可以获得以下模型: ,其中,y为农业总产值(亿元),为农药使用量(吨), 为农用薄膜使用量(吨)。
2.数据的来源(见表1)
3.模型检验与结果
3.1初始模型计量与模型检验
检验:从经济意义方面检验参数估计量,农药使用量x1的系数为正值,说明农药使用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考虑成本和价格等因素的情况下,农药使用量增加农业总产值也会相应的增加,符合经济意义检验,农用薄膜使用量 的系数为正,说明其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是符合经济意义的。
1.1多重共线性检验。从统计检验来看, ,方程拟合优度高,又因为F所对应的P值小于0.05所以总体显著性好,但是在显著水平 下,所有参数不都是显著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回归系数的t值所对应的P值都是小于0.05的,上表中 对应的P值为0.7544大于0.05,所以其不显著,可能存在着多重共线性,所以将其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得到相应的相关系数矩阵表:
从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个模型进行修正,利用变量逐一剔除法得出下面的结果:
因为只有两个解释变量,所以先去掉第二个变量,得出第一个模型;接着去掉第一个变量,得出第二个模型,经过比较这两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模型的拟合优度比较高,而且总体和参数都显著,所以应该剔除第二个变量。
1.2异方差检验。采用White检验法来进行异方差检验,最后得出的结果如下: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二行对应的是 ,其对应的P值可以看出,显著性水平 ,所以其存在异方差,下面用对数变化法进行修正,得出的结果如下:
,经过White检验修正过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1.3自相关检验。首先用DW (德宾―沃森) 检验法进行检验,当显著性 时, , ,查表得到: ,
;由于 ,故可判断存在一阶正自相关。下面利用科克兰内- 奥卡特迭代法进行修正,利用AR(1)进行回归,此时回归方程为:
此时 ,所以不存在自相关。
表1
注:数据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0-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运用Eviews6.0对于上述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2.模型的预测与结果
根据最终模型进行预测分析,模拟结果如下:
由模拟结果可知,最终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满意,拟合程度较高,说明最终模型预测效果比较好;从方程看,也比较符合经济意义,农药的使用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农用薄膜对农业总产值影响不大,从第一步显著性就剔除出去。
三、主要结论
根据最后的模型可知,农药的使用量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程度很大,农药是为农业服务的,它的使用过程对于土壤的结构,大气的环境都会产生副作用,并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要针对农药的使用量来制定相应的对策:
1.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在农村对于节能减排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进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为种植业能源浪费严重,养殖业污染严重,农村生活污染治理难等。因此,必须调整能源结构,积极转变第一产业的生产方式,形成开源、替代、减排、增收,构建自给式、分布式、低碳化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开发农村生物能源,发展能源农业的新思维。
2.推广施肥新技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化肥的利用率
要推动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就必须注重化肥、农药以及农用薄膜的科学使用,减少不合理使用化肥的情况,合理利用土地,研发对二氧化碳气体吸收能力强的新型作物,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
3.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模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施肥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沼气工程、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绿肥饲用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各种节能减排技术,从而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实现农业循环。同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模式,建立低碳农业实践园区、示范企业、示范农户等,为减排技术的推广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其国,钱海燕,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生态环境学报,2009,18(5).
[2]鹿永华,农业经济,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2008.11.
[3]肖文平,发展沼气,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中国林业,2010(1).
“三为主”:我县发展农业机械要坚持以“小型为主、户营为主、效益为主”的发展路子,这既符合贫困山区的特点,又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并且还适应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农业机械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业,农业结构的变化将对农业机械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要与农艺相结合。只有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农业生产才能真正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三是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的进步,这就要求用先进设备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来装备农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全面推动农村的科技进步。
2)继续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使机械化水平的逐年提高,但也存在着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隆德县地处丘陵山区,适宜的机型多是一些小型的机械,而按补贴项目的有关规定,有的小马力机械则不在补贴范围之内,不利于项目的实施,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所倾向。
3)促进土地流转,扩大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因此建设现代农业,要努力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促使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有序流动,这样既能缓解土地的撂荒现象,又为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创造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扩大使用效率。
国家政府补贴和惠农的力度也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政府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及各种惠农政策,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惠农政策包括对农业的价格补贴、农村种植土地的资金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等方面。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高低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潜力。通过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的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设备和技术,推动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表明,人力资源素质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对于行业人才衡量标准难以把握,要实现定量分析人力资源水平非常困难。通常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确定从业人员的整体人力资源质量。
例如在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分析中,选择每百个农村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这个人数可以基本上反映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气象灾害是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耕地面积辽阔,受到的自然灾害的类型众多,灾害的面积较大。农业气象灾害可以导致农业产量降低,严重的自然灾害,将会导致农作物的绝产,因此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在确定农业自然灾害大小时,通常选用农作物受到自然灾害的面积,作为衡量农业自然灾害大小的重要参数。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单因素或者某些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因素共同相互影响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际分析,得到科技投入、政府支持、气候环境、金融状况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劳动力的整体数量等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通过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对农业经济发展分析得出,农业经济中投入的资金和劳动力是可以改变的,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效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农业机械等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农业的富余劳动力逐渐的增多,劳动力投入的总量在不断下降,富余的劳动力逐渐投入到非农业生产中。通过不断的调整我国农业的结构,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保证农业经济健康持久发展。首先要做好农业结构的调整,在保证我国粮食供应充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业等行业,保证我国农业结构的合理稳定。同时要结合当地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产业,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保证特色产业优中更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通过大力发生非农业经济,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经济发展较为明显,气象灾害严重的影响到农作物和动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的产量下降,牲畜的死亡等,这些都会严重的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得到,为了不断地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需要大力扶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显著的各个因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等,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对影响我国农工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应当尽量的避免和减少。例如在气象灾害方面,大力发展气象灾害的高效、准确预报技术,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确保在气象灾害发生之前,就进行了相应的防护。重点分析出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将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