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09:22:42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消防基本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以Win XP为例,在控制面板里有一个“电源选项”,打开“电源选项”出现“电源选项内容”视窗,您可以看到“电源配置”标签页内的“电源配置”选项,有“家用/办公室型”、“携带型/膝上型”、“演示”、“一直开启”、“最小电源管理”、“最大电池”等项目。您选择了不同的电源配置项目之后,下方将会显示不同的电源配置的设定。以“关闭显示器/一般电源/10分钟后”来说,它代表的就是“连接一般电源的状况下,不碰键盘或鼠标10分钟之后将会关闭显示器电源”,因此就可以达到省电的目的。譬如,您使用电脑时,突然接到客户的电话聊了10分钟后,电脑就会自动将显示器电源关闭,直到您再度碰触电脑,它就会再度开启。
您也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时间设定,另存一个叫做“最佳节点”的电源设定,将所有的选项设定在一分钟不碰电脑时,就关闭显示器进入“系统待命”模式,这样一定是最省电的了。以上说明如果还是不太了解,只要试试有关“关闭显示器”、“关闭硬盘”、“系统待命”、“系统休眠”的时间长短,就可以体会其中的差异了。
所谓的“系统待命”就是电脑停滞一段时间之后。系统会将目前的工作储存到内存内,并将周边(显示器、硬盘等)电源关闭,但是电源仍然开启(电源指示灯仍然亮着),只要您碰一下鼠标或键盘,电脑就会恢复到您原先工作的状态;“系统休眠”则是将内存中的资料存放到硬盘上。并将电脑电源关闭(电源指示灯熄灭),此时只要重新按下开关键,电脑就会回复到您原先工作的状态。
Win XP的预设值并未开启“系统休眠”模式,您必须在“电源选项内容”视窗下开启“休眠”标签页,并将“启用休眠”核取方块打勾,如此一来,就可以在“电源配置”标签页看到“系统休眠”的设定。想要快速察看目前电池的剩余用量,除了到控制台开启电源选项内容视窗察看“电池计量器”之外,您只要在“电源选项内容”视窗的“进阶”标签页点选“自动在工作列上显示图示”,就可以透过工作列上的电池(或电源线)小图示,轻松地察看到电池剩余的电量了。
2 调教电池
如果笔记本电脑使用的是新电池,那么对它进行一番调教是大有裨益的。应在对电池完成了三次完全充电和放电之后,再开始使用它。如果电池有几个月没有使用,也应进行相同的处理。这种充电-放电循环有助于确保在电池正常使用之前完全激活其体内的化学物质。要养成习惯,在对电池重新充电前,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完全放电。故意用光电池,而且要定期用光电池,以确保进行完全充电。为此,可让机器一直运行,直至其电池电量完全耗光。
具体做法是:在Power Management对话框中,选择BatteryDrain这种特定电源模式,将其所有的三个Running on Batteries选项均设置为Never,这样笔记本机就会持续运行。选择该模式,然后进入Alarms选项卡。取消对Low Battery和Critical Battery警告复选框的选中标记(这样,电池电力不足时,机器不会进入暂停状态)。接下来,让计算机运行大量占用CPU时间的任务,例如复杂的屏幕保护程序。
一、概述
近年来,本单位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陆续开工建设,以成本价向职工出售,解决了许多职工家庭的住房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品房的高价格供给与本单位职工家庭收入水平不高的矛盾,但随着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经济适用房建设成本逐年攀升,这给购房职工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如何在合理范围内降低造价,在确保安全性、实用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实现住房建设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是目前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成为摆在建设管理工作者面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经济适用房的成本构成与控制目标
本单位的经济适用房成本构成中主要有这么几项:一是规费,包括行政事业收费、配套费等;二是工程的勘察设计费、监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三是本体及配套设施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因其是在自有土地上开发建设,所以土地占用费不用计列。
在这样的成本构成中,建筑安装工程费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可以达到80%以上,是总成本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因此经济适用房造价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建筑安装工程费的控制,如果建筑安装工程费能够得以有效控制,那么相应总造价会随之降低。将经济适用房的造价在合理范围内降到最低,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给职工群众,让职工群众得到实惠,是经济适用房建设成本控制的目标。
三、优化设计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投资的程度为70%~80%,而在实施阶段,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采用技术措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只有6%~l2%。在设计过程中,每一个方案甚至每一个几何尺寸的确定,都涉及到工程设计标准的确定,装修标准的选择,施工方案的选定和工料机的配备,这些无不体现到整个项目的投资多少。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阶段决定了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同时也决定了投资规模的大小。
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地位尤其突出,要想有效地控制成本,就要从源头抓起,设计阶段是成本控制的源头,优化设计则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当然,优化设计是要在确保安全性、实用性的前提下进行的。
四、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1.建筑设计方面
在总体规划设计上:容积率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按照小区自身的基本功能与要求,对住宅建筑以及公共的建筑、管线、道路和绿地进行合理地安排布局,同时竖向设计要因地制宜,避免大填大挖,以至于增加不必要的费用。
在建筑形式的选择上:复杂的造型必然带来较高的成本,应当尽量避免。平面布置应尽可能的将外墙周长系数以及结构面积系数缩小,平面形状越接近方形或圆形,外墙周长系数越小,外墙砌体、基础、内外表面装修等也随之减少,造价就会降低,另外规则、对称的平面布置,其受力性能也要好一些。
在建筑方案的确定上:平面设计部分,以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和保证居住质量为前提,加大进深,对造价的降低是很有效果的。竖向设计部分,要控制好层高,层高基于成本考虑的话,哪怕只有几公分也是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因为层高的增加不仅仅对竖向构件的长度和体积有影响同时还影响一系列的间接成本,比如对基础及相关建筑构件、外装、设备及运营成本等都有成本影响,有经验统计,一般来讲层高每增加10公分,就增加30元/平米左右的造价。功能设计部分,如内装修的标准上,如果用户需要二次装修,难么就选择“毛墙毛地”,又如电梯数量容量的选择上,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是选择三部小容量电梯还是两部大容量电梯要进行经济性的比较。
2.结构设计方面
一是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建筑结构类型包括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等,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产生的工程造价必然不同,要依据建筑设计,在满足建筑设计意图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结构类型,并要综合考虑施工能力、工期规定等因素进行结构设计比选,找出最适合的结构类型。
二是合理选择基础形式。一般来说,基础部分的造价占工程结构总造价的1/3还要多,可以说合理的基础形式是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基础的结构形式包括条型基础、筏板基础、箱型基础和桩基等。基础形式的选择取决于上部结构和施工环境,要综合考虑上部结构情况和所处的地基环境状况。例如,当工程的施工环境为软土地基地区时,高层或小高层住宅应采用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形式,其基础形式则应采用条型基础或筏板基础。选择基础形式,出于成本考虑,还应当论证基坑支护、降水等临时措施的费用以及是否便于施工以缩短工期。
三是合理确定上部结构体系。包括确定建筑构件的截面、结构体系等,这对工程的整体经济性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合理确定适用的上部结构体系,可以对总体工程成本发挥有效的控制作用。例如在楼盖体系的选择上:一般的梁板式楼盖由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而使用广泛,但同时体积较大,占用的空间会有所增加;无梁式楼盖具有框架结构承受荷载量较大的特性,但同时其使用会导致成本的增加,这就需要在优化设计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建筑构件的截面设计上,要注意避免出现肥粱、胖柱、厚板等现象,一旦发现要通过精确的结构计算来进行修正。
四是合理确定建筑材料等级标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建筑材料等级标准的确定上,绝不能够以牺牲安全质量为代价来换取成本的降低。其次,在安全质量等各方面条件许可下,科学合理地选用建筑材料等级标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降低造价,如采用C30混凝土要比采用C40混凝土其节约程度高出近十个百分点。在工程实践中,存在着设计过于保守,一味采用高标准、高等级建筑材料而导致成本增加的现象,这就需要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克服。比如说,处理好构件的配筋率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的关系,尽可能使混凝土用量和建筑结构的含钢量指标控制在较为经济的水平上。
3.水、暖、电等专业设计方面
给排水、采暖、强弱电、消防等管路设施也是工程造价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专业突出的是功能性作用,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优化径路有利于造价的降低。需要提到的是,这部分专业的设计还要与结构专业紧密配合,比如说,管路的走向经常会与结构梁发生矛盾,影响空间高度,解决的方法有采用变截面梁、在梁中预埋预埋管和预留洞口使管线通过、采用无梁楼盖或让管道和梁平行布置等。
五、建设单位要加强优化设计管理
0 前言
硝基苯是重要的染料、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制取苯胺、联苯胺、偶氮苯。目前硝基苯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泵式硝化工艺、等温硝化工艺、绝热硝化工艺。
硝基苯单元由提取、硝化、中和水洗、废水处理及硝基苯精制等工序组成。
在工业上硝基苯是采用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硝化苯来生产的,反应式如下:
C6H6 + HNO3 C6H5NO2 + H2O + 1.525×105kJ/kmol
主要副反应方程式:
C6H6 + HNO3 C6H4(NO2)2 + H2O
C6H6 + HNO3 C6H4(OH)NO2 + H2O
硝酸是在硫酸或者其他强酸的存在下,形成离子状,和苯发生硝化反应。
HNO3 + H+ NO2 + H2O
在反应的同时,混酸中的硫酸被反应生成的水稀释,还将产生稀释热。若反应温度持续升高,会引起副反应,硝酸大量分解,硝基酚类副产物增加,这些酚类副产物是造成硝基苯生产发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对硝基苯中的各组分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确保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1 实验部分
1.1 方法提要
在样品的有机相中加入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中和有机相中残留酸,用pH试纸测试至中性进样,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组分进行分离,FID检测器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
2.2 仪器与试剂
2.2.1 仪器
HP GC6820气相色谱仪(美国惠普公司),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HP工作站,配置分流/不分流进样口,1?L微量注射器
1.2.2 试剂
苯、二硝基苯(邻、间、对)、硝基甲苯(邻、间、对)、硝基苯酚(邻、间、对)、硝基苯(以上均为色谱纯),氢氧化钠、碳酸氢钠(二者为分析纯)。
1.3 色谱条件
见表1。
2 结果与讨论
2.1 实验条件的选择
分析检验中,分析时间较短,结果准确是我们所期望的,由于载气流速、初始柱温、升温速率的变化是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色谱柱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L9(34)正交实验,对这些条件做进一步的优化选择,使各组分分离度首先满足R≥1.5,且出峰时间短为最佳色谱条件。
通过正交试验,对9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最佳色谱条件是初始柱温100℃、升温速率20℃/min、载气流速3ml/min。
2.2 方法的线性关系
配制苯标样,范围介于0.2%~5%之间,二硝基苯标样,范围介于0.05%~0.3%之间,硝基苯酚标样,范围介于700~1500mg/L之间, 硝基甲苯标样,范围介于700~1500mg/L之间,做标准曲线得出测定组分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2.3 分析结果回收率和重复性试验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式教学方法在教师上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现在很多高校老师在教授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中,主要还是以老式的教学方法,如粉笔加黑板,即使有些老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无非也就是将写在黑板上的东西,变一个形式做成PPT,上课时就照着PPT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反而还不如粉笔加黑板的效果好,因为学生一直看屏幕,会产生一种视觉疲劳,一会儿就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而讲台上的老师也不去理会学生的感受,只是想着将教学任务完成就可以了。在授课内容上,大多数老师还是按照教材的规定,按部就班的,按章节进行授课,就会让学生学了好多节课以后都无法领会基础会计学的精髓所在,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不高,造成学完一期之后,有些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这门课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
(二)教学过程中忽视实践教学
当前大多数院校的会计教学都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老师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想不出新颖的办法来促进实践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让学生们没有真正感受到会计的乐趣,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度,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账操作两个部分。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实账操作能力。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会计人员。
(三)双师型的高水平专业课老师很缺乏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掌握好这门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至关重要,如果会计基础学生都没有掌握好,那么后面的专业课程学生是无法学好的,这样就对会计专业的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对理论知识很熟悉,另一方而也要要求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当前高校会计教师的情况是,一方面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师,他们虽然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因为会计准则现在变化较大,他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而对于年轻的老师,因为高校老师的报酬较低,很多有实践经验的人不愿意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如果是到高校来从教的大多数情况下,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在从学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换过程中没有实实在在的实践环节,从而出现仅有理论知识而无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的现象。还有部分老师,就不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但是因为现在会计专业教师的需求量大,就直接从其他专业转过来做会计老师的,其业务水平就可想而知了。高校会计专业需要的是既熟悉理论知识,又要能熟练进行实账操作的老师,这种双师型的师资在很多高校都是很缺乏的。
(四)教材陈旧,考核模式单一
当前高校会计教材陈旧问题存在已经有较长时间了,一方面由于我国这几天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与实用正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就是很好高校的老师都在使用自己编的教材,而且一用就是好几年,教材陈旧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现象。当前各高校的基础会计考核方式大都为卷面考试,基本上没有考实际的操作能力,考核方式很单一。学生只需要在考试之前背背书,多看一下老师讲义,做一点习题,就能够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但如果让他们进行实账操作,基本上都不会。有些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连基本的会计报表都不会编制。
三、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对策
(一)转换传统教学思路,改变教学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个人认为不能完全按照一般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解,首先要让学生对会计基础有个总体的认识。有了一个总体认识之后,学生学习思路才会清晰,也会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一来就让学生一头雾水,那后面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在高校基础会计教学基本上采用以下顺序,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复式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九章会计核算程序。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按这种方式讲下去,学生可以要学到第七章才会有所感觉。而会计基础是一门很思路很清晰的课程,就是一个: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会计核算核算过程中收集、加工、输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分别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与会计报表。那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引出会计科目与会计恒等式,继而给学生讲会计核算的顺序。在有了这些初步的认识之后,就结合经济业务循环的过程,对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与会计报表进行讲解,讲完这些章节以后,再通过第九章会计核算程顺序对前面的内容加以复习、总结,可以巩固学生对以前知识的学习。之后再安排会计实训内容,安排实训内容时,进行一次对会计综合实训的观摩,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最后模拟实训环境,让学生们感受实际操作的氛围。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下,难以在课堂上真实生动地展示种类繁多的各种凭证、账簿,难以详细地演示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过程,教学过程犹如纸上谈兵,以空对空,效果可想而知。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认为学完基础课后反正要进入实践环节,学生在经历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实践后,这些内容自然就清楚了,再加之这几部分内容又不是基础课考试的重点。因而对这几部分内容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或基本不重视,不少内容教师一带而过,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认识,因而这些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也就不够深刻。一个老师只有语言丰富,擅于表达,才能让学生领会他所讲课的内容,学生们的求知欲都是很强的,一旦听懂了,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那么老师在后面的授讲过程中也会越来越轻松,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溶入到教学的环境中来。“基础会计”是通过对工业企业经济业务分析为例来告诉学生会计原理的,即如果适应一个从“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的一个过程。对很多的初学都来说,如果老师授课方式不对,基础会计将是一站很难学习的课程,这门课学不好,也就影响到了后面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学习。现代会计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该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记账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要理解“借”与“贷”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很多学生理解的就是“借”就是借别人的钱,而“贷”就是企业贷款给别人,其实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可以通过先分析会计恒等式来进行借贷记账法的讲解。首先,我们要明确资产必然要对应于相应的权益,不管是出资人还是债权人,因此就会有以下这个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然后,分析这个“=”相当于将平面分为了左、右两个平面,资产在左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在等式的右边。资产前面没有符号,没有符号即表明是为“+”(为正),但是当资产移到右边时,前面的符号则变为了“-”,所以资产在左边表示增加,而在右边则表示减少。这时我们称“左边”为“借方”,称“右边”为“贷方”,这样一来资产在“借方”表示增加,而在“贷方”则表示减少。所以说“借”与“贷”不代表任何含义,但表明“左”与“右”。通过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难懂的道理,我们对学生就不要讲得太过于专业化了,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有时也可用画图的方法,让他们理解深邃的道理。比如上面所讲的,如果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会计恒等式,“借”与“贷”究竟是代表什么,他们就不会对后面的课程感觉难度大了。
(三)可采用“理论+案例教学+练习”的方法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目标,其实这也明确地说明了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持有的教育主张是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而教技术。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在真实的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找切入点才是最高效的。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精心策划教学策略,还需要与其它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
初中二年级鲁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中第一单元是关于数字声音与视频的。我们在讲数字化声音时,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信息技术文化背景,我们与语文老师合作,在初二年级联合举办了一次“电子诗歌朗诵比赛”,要求学生录制自己的朗诵过程,并对原声加前奏、加配乐等。最终形成一份诗歌朗诵电子作品参赛。在这样一个真实的信息技术背景环境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有一个正确的信息意识,他们要选择合适的录音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并且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软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对技术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会了简单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信息技术的意识,他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我什么时候需要使用信息技术?我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这些都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信息素养有帮助。同时,在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非常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也使得课程的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这比单纯的课本知识讲授更容易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二、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有效的关键在过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有效,就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学习收益。
第一,要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学习中来,巧妙设置情景,成了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根据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我们可以设置灵活多样的情景,比如:两幅或多幅作品对比找不同、为作品找茬、主题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活动。采用不同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好奇心。
第二,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任务驱动”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下,围绕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合作活动,我们要高度重视,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二是根据教材内容,广泛搜集素材,确定主题任务;三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水平,确定梯度任务。这样的小组合作,才能让学生分享资源,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第三,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效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利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际探究和亲身经历中发展能力。为了更好地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明确任务以后,教师可以大胆放给学生,让学生走向讲台,主导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我。
第四,要开展有效评价。有效的过程性评价能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所以,我们要做好三方面的课堂评价:一是学生自评,通过对自身的评价,学生能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能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谈感受,体验成功的同时,去寻找不足,寻求更大的发展。二是学生互评,可以是学生个体之间的互评,也可以是小组之间的互评,通过对他人的评价,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激发斗志,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做铺垫。三是教师点评,教师正确的评价,可以为学生学习指明方向,指导学生的自主发展。我们做出的这些评价和鼓励,更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信息技术能力的自我提高和发展。
小学生篮球基本功训练,内容多,训练起来很复杂,也非常的乏味,弄得不好还会丧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一点体会,形成了我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现提供给大家,仅供参考。
模仿训练
才进队学习的学生,很多对篮球没有多少了解,只是觉得篮球好玩,并不知道篮球训练的辛苦。所以这时,你不能以培养标准的动作来要求学生和训练学生。一切应以培养兴趣为指导思想。每次训练只让学生简单的做做模仿练习,做做玩球的游戏,并且老师要努力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表扬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得意,让他们尽情享受成功的快乐。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喜欢上你,喜欢上篮球运动,让他们觉得篮球就是我的最爱,我可以为了它战胜所有的困难。
规范动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则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好学生的这种兴趣,要让他们天天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学习好篮球基本功。这时,老师就应多做示范,让学生看清和知道每个动作的细微之出,然后,引导学生反复练习,逐步形成规范动作。在过程中还应采取灵活的比赛来促使学生逐步提高,并获得更广泛的兴趣。例如,背后运球是运球教学的一个难点。老师首先前后反复做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弄明白动作的细微之出,然后反复练习。有学生的动作有些像了,这时就应让他来展示他的成绩,让他得到成功的,其他学生也会毫不示弱,努力把动作练到最好,成为最好的学生。
创设情景
规范的个人练习达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从思想上就会产生对抗的念头,这时,老师就应该给学生讲清每种基本功的作用和用法,并做好详尽的示范,创设各种有针对性的情景,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例如,学生的行进间运球基本成形后,就应摆设一些障碍物,进行过障碍训练。熟悉一段时间后,就应对他们进行“一打一”的对抗训练,让他们大胆的去运用以学的运球知识去过人练习。开始时,由于熟练程度不够,老师要要求防守学生,被动防守,只准移动脚步堵路,不准伸手。然后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逐步加大难度,训练学生个人的控球能力和进攻能力,让形学生的变速变向运球技术熟练掌握。
要建立病句库,必须要搞清它的性质。尽管在开头我已确立了病句库以校为本的性质,但从课题研究的方向和需求来看,病句库以校为本的性质还需要细化,即一则是原生态的个性,二则是规范化的共性,三则是发展的延续性。
原生态的个性病句库中至少要有60%的病句直接来自于咱们学生的作文,且还是直接由“粤方言思维定势”造成的病句。有了这个个性,可以让学生明白他们常出现的作文病句在其他地区的学生中是不会出现的,也明白了自己原来一直以为是正确的语言思维是错误的、不规范的。学生参照了具有原生态个性的病句库后,再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就会自觉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从而也便于帮助他们减少作文中的病句和口语中的病句。
规范化的共性因为学生作文中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病句不是“粤方言思维定势”造成的,他们是在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时因语法知识不扎实、不全面而造成的。这部分病句也必须要纳入病句库中,并且老师要重视它的存在,更要引导学生重视这类病句。这类病句在汉语规范化语法知识的标准界定下而产生的,其他地区初中学生作文中也会出现,带有病因共性。毕竟学生作文中的病句随着他们学识的增长是要逐步由“粤方言思维定势病句”过渡到“共性病句”的,这样病句库中提前具备了“共性病句”,师生们可以一道早注意、早预防。为了充实病句库中的“共性病句”,老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其他书本参考资料来搜集典型“共性病句”,便于学生增长病句见识。
发展的延续性 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病句类型并非是一尘不变的,这些病句类型会随着时间的流失,网络语言的泛滥而出现新变化。新出现的病句类型我们也必须要重视,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犯新病句错误,最好将新类型病句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二)病句库的建立
确定了病句库的性质后,要建立病句库,思路就十分清晰了,可从如下步骤入手。
1、按照病句库原生态的个性、规范化的共性和发展的延续性分类建立。
2、为了便于延续和条目清楚,可以按照学年度分学期、分年级建立,一个学年度归结一次。
3、收集病句的具体办法是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老师教会学生收集,随后学生主要收集原生态的个性类病句,老师收集规范化的共性和发展的延续性类的病句。收集了病句后老师要及时检查,一定要剔除不是病句的句子。病句库中病句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为了精练、典型,老师要挑选出典型的病句,除去不典型的病句。
4、老师针对病句库的收集阶段要及时列出统计表,并写出分析报告保存,这样可以便于随时对不同阶段的病句库进行对比。
(三)病句库的运用
病句库的建立就是为了运用,它一则可为课题研究提供原始、详实的依据,二则可帮助老师理清减少作文病句教学的思路,三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作文中出现的病句,从而写作文时去刻意避免已有的病句类型再出现。
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一定要对病句库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病句库找出实用于减少学生作文病句的教学策略,从而再将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老师在进行减少学生作文病句的教学时,最好从病句中来,又从病句中走出去。依据病句库,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法知识教学、向学生倡导使用和推广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分病句类型进行病句修改教学、布置病句修改习题等。为了提高学生的病句警惕意识,老师还要随时把病句库中的病句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认识、辨别各类病句,逐步掌握修改方法。
(四)网络病句库的建议
针对教师的时间有限,再加上我们的学生普遍有上网的条件并喜欢上网,我们可以将病句库放进网络。具体的做法很简单,以语文学科组来建立一个博客,分类整理,随时更新、充实博客内容。老师把博客的网址告诉学生,欢迎学生浏览。为了吸引学生阅读网络病句库,我们可以在博客上设置网上病句修改比赛、开论坛、网上提问等,老师定期在网上进行关注,给予评价、回复。
二、减少学生作文病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位
减少学生作文病句教学校本教材最初也许仅仅针对我校学生,但我们编纂时一定要把眼光延伸出去,最好把它定位在服务于全国所有初中生的范畴上。只有这样,我们的校本教材才会科学合理,才会具有大众性和推广性。
三、教材的情感走向和难易程度
学生作文中出现病句是因为他们的语言感受,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范围不广泛,更在于他们缺乏语法知识。修改病句,对很多老师来说都算是难题了,更何况只有十来岁的初中学生呢?要对初中学生进行减少作文病句的教学,一定要让他们感兴趣,从学习情感上乐于接受、易于接受课堂内容十分关键。因此,减少学生作文病句教学校本教材的编纂一定要考虑内容简单化、幽默化,内容要有延续性、纵深性。
四、教材内容的设置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2012年全国招生总数已经达到685万人,然而报考人数却降至915万人,全国升学率平均达到75%,高职院校招收学生的整体素质严重下降。如2013年河南省高考分数总分为750分,而高职高专二批录取分数线仅为200分,许多院校甚至降低到160分录取新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若仍然采用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教、学生学,这对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制比较短,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肯定不能相提并论,因此高职院校须另辟蹊径,让学生真正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将来才能在就业时能找到更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成本会计,学生对成本会计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向企业输送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因此,对成本会计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二 成本会计学习的特点
1.成本会计逻辑性、系统性强
成本会计内容前后联系紧密,一环扣一环,不像有些课程前后内容比较松散。成本会计,首先,介绍直接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折旧费用、利息、税金等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其次,介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损失费用等归集与分配的核算;再次,介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最后,介绍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和定额法等成本计算方法。前后各个环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如果前面任何一个环节的内容学生没有掌握好,就无法正确计算出产品成本。
2.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广泛
不同行业成本会计核算内容有很大差异,如工业企业、物流企业、电商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建筑企业等,每一个行业核算内容千差万别。如交通运输企业核算内容:职工薪酬,原材料、燃料及轮胎费用,提取折旧费、修理费,运输管理费及其他费用;工业制造企业核算内容:原材料、辅助材料、职工薪酬、提取折旧费、水电费用及其他等。
3.成本核算方法多,核算范围广
成本会计中涉及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只用到简单的加减乘除,但由于成本会计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多样,计算公式多,对于单个计算方法来说,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若给出实训资料后让学生自己去计算成本时,学生难以判断应该采用哪一种核算方法,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和ABC成本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有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年初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和定额比例法等等。
三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整体素质差,对学习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但他们却喜欢动手操作。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对学习感兴趣,就要对教学进行改革,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项目驱动法
不同行业计算成本时各有差异,如商品流通企业和工业制造企业,他们在计算成本时有很大不同,不过大部分成本会计都是以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为例。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可将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分模块进行教学。成本会计可将教学内容分为六个项目:(1)材料费用的核算项目;(2)人工费用的核算项目;(3)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项目;(4)制造费用的核算项目;(5)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项目;(6)成本的控制方法项目。然后按项目安排知识点并设计案例或习题,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学生能达到成本核算过程中各岗位所具备的工作能力。
2.案例教学法
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做法目前尚不普遍。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预算管理、事中控制等成本管理的职能越来越重要。将近年来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实践中涌现的典型案例引入教学,把课堂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比较、图表分析教学法
由于成本会计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使学生眼花缭乱,容易混淆,不能灵活运用。针对这一状况,对于存在多种方法的成本核算环节,教师可采用比较、图表分析法教学法,通过表格对比,重点剖析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计算过程的异同,使学生在理解和比较的基础上记忆,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对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五种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七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以及两种辅助方法、分步法中的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制造费用分配的实际分配率法和计划分配率法等内容,都可采用比较、图表分析法教学。
4.多媒体教学法
成本会计课程公式多、表格多、计算过程多,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钩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数据的来龙去脉关系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来反映。教师授课时、黑板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成本表格一一展示在黑板上,即使教师将公式、计算过程和表格都写在黑板上,因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将复杂的公式、表格及计算过程通过大屏幕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同时配上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并显示出来,信息媒体的多维化以及多重感官刺激,能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繁杂问题条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化和直观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5.加强实践、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亲自深入到企业第一线去调研、搜集总结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以形成案例,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主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加大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力度,让学生亲自到工厂顶岗实习一段时间,使他们能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知道产品经过哪些环节生产出来,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成本计算的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到不同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不同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成本计算方法是有差异的。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录制或制作各类型企业的全部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像或图片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一件完整产品从原料到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做好准备。
6.改革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写作文是每一个学生必须都要会的事情,而且我们经常需要描写景色来充实作文的内容,这里就先介绍一下描写校园的基本写作方法吧。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观察、描写景物要注意的四个方面。要注意哪四个方面呢?一是写景要有条理;二是写景要抓住特点;三是写景要具体;四是写景要抒发感情。所不同的是,由于景物千差万别,它们的特点也都各不相同。再加上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各自的感受也不一样,所以写出的文章也是各有特色。
我们观察描写校园,和在家庭里面看到的景物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位置变了,二是看到的景物都不一样,三是空间更大了,四是要站在另外的角度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写校园的时候,也不能什么都观察,什么都要写,而要抓住校园的某一角落,某一部分做细致的观察,比如:校园内的泉水和假山,校园内的升旗台,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校园内实验室,微机房,校园内的花坛,校园内的操场和体育设施等。这都应该成为我们观察的重点部分。究竟写校园的哪一部分,要看你对哪一部分感兴趣。只有感兴趣的东西,你才爱写。观察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对重点部分要仔细观察,看看它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有哪些特点,用什么样恰当地语言把它写出来,同时表达出你对它喜爱或赞美的感情,有一个小朋友在观察了校园的所有景物之后,他选择了学校的主体部位——最引人注目的教学大楼,他写的这篇短文是这样的,下面我就来给你们读一读,请你们注意听,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样三个问题:第一,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教学大楼的各个部位的?都写出了哪些景物?第二,小作者是抓住了各部位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哪一部位写得比较具体?从哪里看出来的?第三,哪些句子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一、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Lead-in)
课堂导入的目的就是,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开始都要有一个导入的步骤。这一步骤通常采取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方法,这是为了承上启下,以旧带新,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必定要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众所周知,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因为,对我们国家的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英语学习中最大的阻力就是遗忘。为了克服遗忘现象,就要设法使自己获得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得以重复和运用,只有通过有规律的复习和巩固,才能加深记忆。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加深理解。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当旧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率达到80%以上时,才能保证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此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地弥补教学中疏漏的地方,进一步完善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进入新的教学内容。当然,这一步骤所用的时间也不必过长,否则会影响下一个教学步骤。
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灵活的。这取决于选择的内容、复习的目的及学生掌握的程度。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连锁句型操练(Chain Drill)。
教师首先向一个学生问一个问题,这个学生先回答这个问题,然后再向第二个学生问一个类似的问题。第二个学生先回答问题,然后再向第三个学生问一个类似的问题,以此类推,学生有问有答,形成一个问答链,例如:
教师:What are you doing?
学生:I am writng.What are you doing?
学生:I am drinking.what...,..
这种方法可以创造师生互动和学生问互动的学习环境,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练习时可以使用同一个问题,也可以提问不同的问题。否则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2、听写(Dictation)。
听写是一种简便而又广泛的教学方式,可用来复习字母、单词、句子、短文等。这是一种集听和写两种技能合二为一的语言训练形式。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注意听写时语速不能太慢,要用正常的语速来读,按意群来停顿。一般情况下,只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只听不写,第二遍边听边写,第三遍边听边检查。否则,虽然学生能将句子或短文正确地写出来,但最终不利于培养学生听和写的能力。
3、找出特例(Odd Man out)。
这是一种适合用于语音和词汇的练习方式。在小学阶段,语音与词汇占有很大的比例,用这种方法可以进行比较全面的练习。教师可以来用笔头和口头的形式给出一组单词,在这一组词中,有一个词的发音或拼写或词义不同于其他的词,要求学生找出这一个不同的单词。例如: cheese eggs oranges bread soap meat (第五个词的词义同其他单词不属于一类)
总之,导入的方法很灵活,教师也可以自行设计适合自己学生和自己教学内容的不同形式,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英文课文内容的介绍方法(Presentation)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介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向学生展示或解释新的语言内容和项目。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新的语言项目的运用、发音、形式和意义。对学生来说,主要是感知这种语言现象,以下将介绍几种课堂教学的方法:
1、使用母语辅助教学(Mother Tongue)。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直接理解英语和运用英语。但是,教师使用的英语不能超过学生的语言水平,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教师使用的语言太难,学生听不懂,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所以在教一些抽象名词和不易用实物、图片和动作解释的语言现象时,最好使用汉语。汉语解释快捷、简单、省事。当然,不能过多地使用汉语。英语和汉语的使用原则是:可能的情况下,使用英语;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汉语。
2、利用实物进行形象化介绍(Real Objects)。
使用实物进行介绍既方便易行,又直观形象,它能够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复杂的语言简单化。尤其对小学生来说,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十分有利于学生接受。实物包括的范围很广,如:学生的学习用具――书本、纸张、钢笔、作业本、书包等,教室内的设备――黑板、桌子、椅子、门、窗户等。另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教室外搜集和购买一些实物,如:水果、食品、用具等。
3、配合图片进行介绍(Pictures)。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040―01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因此,我们要把着眼点落在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上,认真制定和实施校本教研的专项活动,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前置性专项校本教研活动
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前,开展前置性专项教研活动。首先是各学科教研组在学期初开展对教材分析专项教研活动。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特点、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措施、教具与学具、学情分析、各单元教学中易出现问题的预设等十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两个教研主题。其次是由学科带头人和省、市、区骨干教师分学科集中对课程标准进行认真解读,做到学用结合,达到指导教学的目的。第三是围绕“四个有效”开展有效备课的专项教研活动。专项教研活动分三个层面进行:专题发言、交流研讨、案例展示。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教研组则要根据集体备课、议课备课中说、议教材的情况和教材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结合创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初始设计和完善设计。
二、过程性专项校本教研活动
树立“以学定教”的现代教育理念,围绕“四个有效”采用课例加研讨的形式开展有效教学的专项教研活动。首先是开展常态课督导专项教研活动。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从目标定位与达成、导学策略的灵活与有效、无效教学的剔除与矫正、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变化与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并有效地研究解决问题。其次是开展以实现教学品质的提升为目标,由名优骨干教师团队精品课巡讲的专项教研活动。通过专项教研活动,既提高了名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又提升了名优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第三是围绕“四个有效”开展有效教学的专项教研活动。专项教研活动分五个层面进行:课例展示;专题发言;教后反思。交流研讨;案例展示。第四是组织教师微型课比赛的专项教研活动。从微型课的设计和呈现方式、内容上,大班额背景下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效果上,与创建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吻合程度上,考察有效教学的目标达成情况。
三、后续性专项校本教研活动
树立“以学评教”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懂得要实现有效评价,必须明确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和评价的效果。首先是应用课堂观察和评价表进行评价的专项教研活动。课堂教学观察从参与式教学理念、教学特点、学生行为、教师行为、教学六环节时间分配上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在观察的同时记录学生课堂精彩生成及观察者的感悟,课堂教师课堂特色行为及观察者的评价。教学评价表则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个性八个方面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其次是围绕“四个有效”开展有效作业设计的专项教研活动。依照专题发言,互动交流,案例展示,经验介绍,即时设计五个环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