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企业经营策划

企业经营策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0 09:22:44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企业经营策划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企业经营策划

篇1

随着“地球村”概念实现工作的逐步推进,此时,各个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在全球经济趋于体系化的大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逐渐成为国际上国家管理者的重点关注对象。其中,我国现有中小企业在国家层面的经济整体中占比很大,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数量还在不断增上,从而导致各个中小企业之间竞争趋于白热化。基于此,针对中小企业营销策划的困境及对策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企业营销策划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营销工作过程中,所有的策划方案都需要根据以下几点营销测换原则去完成:(1)全面性。作为营销策划工作开展的前提,把控全局和统筹兼顾两项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事前实力起全局意识,才能促使制定出来的营销策划方案更具目标针对性。(2)战略性。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讲,营销策划是战略发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同时,其也能够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开展发挥出方向指导作用。(3)稳定性。当营销策划方案制定完成后,绝不能够随意篡改,一旦营销策划方案失去其原有的稳定性,不但极大程度上浪费了企业的有效资源,还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后续经济损失。

二、目前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策划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缺少营销策划部门困境

相对而言,中小企业无论是在资金实力上还是人才数量上,都逊色于大型企业,而且多数中小企业内部也并未设立营销策划部门,该部门的职能完全由市场部门或销售部门发挥出来,而其中的策划职位的功能则多数由企业管理者代任,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策划能力就是整个企业的策划能力水平。如果领导者本身的能力不过关,就代表着整个企业的营销策划能力低下,将企业拖入缺少营销策划部门困境。

(二)营销策划能力不足困境

在中小企业内,营销策划能力的不足主要体现于策划方案传统陈旧,导致营销的市场竞争力低下。据相关调查研究得知,现阶段中小企业所策划出的营销方案中严重缺少紧跟时展的新元素。以中小企业建筑为例,该类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策划时,无论是在建筑的材料选择上、建筑外形的设计上亦或是建筑特色的搭配上,所运用的方案皆为“陈年旧谷”。究其根源,就是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影响策划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

(三)缺乏营销方案评估经济困境

相对来讲,营销策划工作比其企业内其他管理工作设计的范围更加广泛,但是,正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营销策划各个实施环节的可变风险加大。与此同时,由于营销策划本身的评估工作开展难度就比较大,再辅以中下企业自身在人力资源层面上的限制,必然会导致中小企业陷入严重缺乏营销方案评估经验的困境中。另外一方面,现今市场中尚未设立专门的评估公司,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营销策划工作压力。

三、摆脱中小企业营销策划工作困境的对策

(一)积极转化现有营销策划理念

针对缺少营销策划部门这一困境,想要彻底解决,首先解决的就是当前策划营销人员自身的策划理念。构建一支出色的营销队伍,然后使得该队伍实现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更具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时刻谨记“顾客至上”营销原则,将企业经营产品的采购、研发、生产以及营销部门进行有机整合,唯有如此,才摆脱缺少营销策划部门困境,提升中小企业营销策划水平。

(二)精准定位营销策划关键点

在进行定位中小企业营销策划工作的关键内容时,笔者以建筑类型中小企业为例,首先,需要将市场调研工作做到位,将最前卫的、最新的市场信息搜集回来,通过对市场消费能力的和主力群体的预测,完成建筑发展趋势的预测报告。其次,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进行评估,通过计算机技术构建建筑数据网络体系,夯实营销策划方案制定的数据支撑基础。最后,定位建筑成果的消费人群,根据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收入、购买需求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策划出最佳营销方案。

(三)加大中小企业营销策划人才培养力度

在进行中小企业营销策划人才的培养工作时,仅依靠企业“以老带新”的培养方式去培养更多的营销策划人才远不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此时,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对该方面采取相应的扶持措施。一方面,可以加大学校与中小企业之间合作的政策鼓励力度。例如:专门设立营销策划定向招生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工作,降低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出资组织中小企业营销策划论坛,用于各个中小企业营销策划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积累营销策划经验。

总结

综上所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企业想要在现代社会中提升社会地位,出色的营销策划工作必不可少。在这一基础上,笔者于文中从企业营销策划的基本原则着手,指出了目前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策划工作中面临的困境,然后提出了摆脱中小为企业营销策划工作困境的几项对策。希望能够为中小企业现阶段开展的营销策划工作能力提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穆扎拜尔•沙迪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5(09):116-117.

篇2

一、非价格竞争因素是现代营销观念发展的核心

市场营销观念经历了从传统营销观到现代营销观的发展演变过程,其内容也从最初简单的旧营销观念发展成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甚至大市场营销观念。传统营销观念指导下的企业经营行为都是为了围绕价格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渠道选择和促销手段的运用。在营销策略组合的运用中,企业更突显的围绕着价格策略而展开经营活动。随着现代营销观念的丰富和发展,在其指导下的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策略也都在发生着转变。现代营销观念更多的是强调企业要做到与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共同协调发展,而这种和谐发展不是依靠价格竞争因素达到的,更多的是需要非价格竞争因素促成的。营销观念的发展使非价格竞争因素逐步成为企业竞争的重心,成为现代营销观念发展的核心。

二、利用非价格竞争因素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长期以来,价格竞争一直深受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重视,甚至有的企业经营者一提到竞争首先想到的就是价格竞争,就是削价。在一定条件下,价格竞争是必要的,但是,把价格竞争看作是唯一的竞争手段难免会造成市场价格竞争的泛滥,甚至演变成无休止的价格战。事实上,单纯的依靠价格竞争存在着许多弊端:

(1)价格竞争是竞争者易于模仿的一种竞争方式,很容易招致竞争者的恶意报复,以至使得两败俱伤,最终都不能提高企业效益。

(2)以削价为手段,虽然可以吸引顾客于一时,但一旦恢复正常价格,销售额也将大大减少。消费群体不固定,也不利于培养客户忠诚。

(3)定价太低,往往迫使产品或服务质量下降,以至失去消费者,品牌声誉下降损害企业形象,甚至会损害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价格竞争往往使资金力量雄厚的大企业继续生存,而资金短缺、竞争能力脆弱的小企业将蒙受更多不利。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价格竞争已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从市场营销环境上看,经济、消费群体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也为非价格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的竞争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大环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微观经济单位担负着市场主体的功能,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在各部门、各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配置和分配。以宏观角度看,企业之间能否进行良性、有序、有效的竞争,全体企业的运行状况如何,关系到社会经济资源总量能否实现合理而有效的配置及社会福利是否达到最大。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顺利转变、经济结构合理化都与企业的竞争手段分不开。而非价格竞争因素正可以在经济环境中更好的发挥它的优势作用,如调整企业间的竞争重心、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

(2)消费者作为企业的终端客户,他们消费关注点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竞争焦点的转变。在成熟的消费群体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受价格竞争因素的影响远没有受非价格竞争因素的影响深。现代的消费群体更看中的是企业能够提供给他们更好、更有特色,或者更能适合各自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随着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消费层次的提升,购买者的注意力并不仅仅停留在价格上,不再是价格越低的商品越畅销,而是越能满足某种特定消费需要的产品

和服务越好卖。因此服务信誉越高,产品质量更好,客户反而就越不会关注产品的价格。正是由于消费群体消费关注点的变化,才使得企业把竞争重点逐渐由价格竞争转移到非价格竞争上,为非价格竞争创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

(3)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与消费者能够更有效地从商品自身构造包括质量、功能、商标、包装等上区别竞争对手的商品,形成差异化产品实现价值竞争,利用科学技术提升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如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企业都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高科技含量。

三、利用非价格竞争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非价格竞争因素在企业营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

1.利用非价格竞争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与无序的价格竞争相反,差异化竞争容忍对手的存在,通过提供与竞争产品在外观、性能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的产品或更好的服务质量,来争取消费者的青睐。以非价格竞争策略为前提的差异化竞争策略是建立在市场细分基础上,而市场细分又是建立在消费者需求的差异上。推行差异化战略要求企业具备更娴熟的销售技巧,有足够的实力影响和调节市场需求。同时企业应从本行业特点出发不断研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使企业不断处于创新中,保持着企业的差异化形象,创造企业效益,树立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2)企业联盟策略。所谓的企业联盟策略就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为了共同的经营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经营模式。联盟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相互合作,共同分化风险。企业间的联盟策略反映了一种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型竞争模式,它以一种合作的方式来对待竞争者,不再把竞争者视为敌人而是作为合作伙伴,互惠互利的合作者。这种竞争是一种良性的竞争,通过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借助对方来加强各自的竞争力,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竞争,从而不断提高竞争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2.非价格竞争因素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方式。市场竞争的异常激烈使企业纷纷寻找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即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并不是依靠过去价格竞争取得的,而是通过将企业经营中摸索出的非价格竞争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并综合运用取得的,从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一旦企业拥有了它,在激烈异常的市场竞争中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现代企业的营销之道是要依靠非价格竞争因素来取胜的。只有不断创新企业自身独特的竞争方式才会拥有核心的竞争力。非价格竞争因素也会在未来的企业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崛起,社会各行各业的分工愈发细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经济形态并存的格局。在此形势下,以往的营业税税收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营改增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强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改增与企业税收筹划

(一)营改增的内涵

顾名思义,营改增就是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它是我国税制发展中最为重大的一次改革。营改增后,一些以往缴纳营业税的项目改缴增值税,而该税种只针对服务或产品的增值部分收取,因此不会出现重复缴税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税负和运营成本。

(二)企业税收筹划

企业税收筹划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的节税、避税和税负转移活动。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生产经营等进行科学的策划与安排,得出最佳纳税方案,从而达到合理的避税效果,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总的来说,企业税收筹划具有以下几个作用:第一,降低企业成本。在企业经营中,实现最大经济利益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应将节约成本摆在首位,而税收筹划节约的则是企业的税收成本。第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税收筹划贯穿于企业融资、投资及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必须通过缜密的思考、系统的安排来进行税收筹划,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加强风险防范,筛选最为合适的方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的并购风险越来越大,合理的税收筹划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扩大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纳税筹划是一种事前的筹划行为,若已经形成了纳税事实,则不应再随意“筹划”,否则就会构成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

二、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筹划的影响

(一)正面作用

首先,营业税的征缴是以企业全部经营收入为基础,而与企业是否盈利无关,若企业经营不善,就会背负很大的税收压力。但增值税的征缴是以增值部分为基础,因此对企业的税负压力要小很多。其次,两税同收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征税现象的出现,而通过营改增就能有效规避这类问题,最大程度地实现税收公平。例如,《“营改增”实施办法》中规定,对于电子商务中的数字化商品交易,如果提供方或接收方在境内,则按应税服务处理,需缴纳6%(小规模纳税人为3%)的增值税。同时该办法指出,向境外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信息系统、知识产权、签证、认证等服务的,可以免征增值税,从而很好地规避了对数字化商品的重复征税问题。

(二)财务缺陷

营业税的税收步骤比较简单,财务核算难度较小。但营改增之后,不但增设了一些新的会计科目,而且中间的操作环节比较繁琐,这就对企业的财会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考验。以电商企业为例,由于商品种类多样,纳税义务人、企业性质、交易性质、结算时间等难以确定,给会计核算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压力。此外,增值税发票难以取得,也使得企业无法顺利完成税额抵扣,从而使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

(三)纳税影响

营改增后,计税税基、征管主体、税率、计税方法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税率为例,营改增之前,企业普遍采用5%的纳税税率,而营改增之后,根据行业性质的不同,纳税税率分为6%、11%、13%、17四个档次,而小规模纳税人仅为3%。

三、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对策

(一)关注政策动态

企业的任何税收筹划都必须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因此,相关税收筹划人员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变动,积极预防并化解因政策变化而导致的纳税风险。企业可以指派专门的人员来研究税收政策,更加全面和准确地把握当前的税收政策信息,以对企业财务经营策略、产业政策等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税收筹划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此外,也要积极地对今后税收政策的走向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提前制定各种防范措施,有效规避纳税风险。

(二)分析成本效益

首先,企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工作,并对未来的投融资、经营活动等进行全面对比,根据客观经济环境来灵活地选择税收筹划方案,确保税收方案随政策及执法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其次,应安排专职的税务筹划人员来进行税收筹划活动,对企业的全部成本进行核算,如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等都要计算在内,然后针对企业的预期效益展开深入分析和研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改善企业成本效益情况。

(三)调整企业结构

企业应按照自身的行业性质和特点,结合营改增政策精神,科学地进行税收筹划安排。为此,企业要科学调整内部结构,以更好地把握企业的经营与资金情况,从企业内部寻找节税点。在实际纳税筹划中,可以对一些项目或业务进行搭桥对接。例如,A项目可以给企业创造增值销项税额,B项目可以给企业创造增值进项税额,则建议将A、B业务进行合并,以实现纳税冲抵效果,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四)再造企业流程

营改增实施后,由于核算方式发生变化,企业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塑或调整。部分行业因没有可抵扣的进项税,因此存在税负增加的风险,为防范这一风险,企业必须对业务进行调整。例如,运输业企业适用3%的营业税税率,而营改增后,这类企业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变成了11%,如果企业不进行税收筹划,就会增加8个百分点的税率。而企业如果及时与货运方、汽车供应商进行谈判,调整运费和采购成本,利用增值税在各个环节均可以抵扣上一环节形成的进项税这一特点,适度地将增加的税负转嫁出去。那么,企业的税负就会得到很好的消减,企业就能享受到增值税改革试点的成果,实现稳步发展。又如,企业可以通过定价政策的变化,来应对税改带来的影响,如将增值税税负部分转嫁给下游企业。同时,如果下游企业也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由于购买试点服务产生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实际采购成本也会下降,因此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另外,通过税务筹划实现推迟缴纳税款,无异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筹划服务合同等方式推迟纳税义务的产生。但是前提是要合法,符合以下税收政策规定。例如,对于企业购进诸如大额固定资产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180天内的认证期选择恰当的认证时点,因为按照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在认证的次月申报纳税,如果企业当期没有充分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也无法及时抵扣。

四、结语

营改增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针对现阶段营改增给企业税收筹划带来的影响,要积极关注政策动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调整企业结构,合理利用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为安徽省上街去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潘有勤.企业纳税筹划思路和方法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4).

篇4

 

在当今时代,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价值不言而喻。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不仅需要有强烈的创品牌意识,而且也需要有强烈的品牌经营意识。为此,四川科特提出了品牌化经营策略,在品牌经营上不断创新,以促进国有企业的更快更好发展。本文在分析企业品牌经营重要性及品牌经营误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品牌化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1.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品牌经营是通过企业品牌实力的积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形成品牌优势,再通过品牌优势的维持与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与发展名牌。一方面,企业品牌经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企业品牌经营在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品牌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其潜在价值有利于企业的业务拓展。由于客户对企业品牌的认同,企业可以利用品牌的光环在投入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降低成本、提高单价和销量,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利润总额。这种潜在的品牌效应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价值源泉。 

2.企业品牌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实施品牌经营策略。首先,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无品牌或弱势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企业的贴牌加工厂,不会拥有自己的终端市场,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有竞争的基础和可能性。其次,实施企业品牌经营策略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当今的时代已走入了品牌力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开始深化品牌认识,并倾向于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品牌又有了较为深刻的含义。作为质量安全监督测评中心,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消费者选择的基础,也是保证服务品质的基础,可以有效降低购买风险。 

二、国有企业品牌化经营中存在的误区 

1.缺乏正确的品牌经营意识 

品牌化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向消费者传递一种承诺的过程。然而,许多品牌的企业经营者缺乏长期的品牌经营意识,没有真正意识到品牌对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促进作用,常常把品牌经营作为一个短期行为。基于对品牌经营的错误认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许多品牌的企业经营者很难抗拒短期内迅速获取高额利润的强烈诱惑,最终以牺牲品牌承诺为代价去换取眼前的利益,导致许多品牌在无序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2.企业的品牌经营缺乏规划 

企业的品牌经营是一个复杂而浩大的工程,需要精心的规划。然而,当前许多企业的品牌经营却缺乏相应的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品牌生命周期的管理。不少企业的品牌生命周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当产品生命周期进入衰落阶段,品牌也步入了衰退期。第二,缺乏对品牌的全面维护。企业往往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因此进行广告的狂轰烂炸,认为只要广告做多了就可以造就品牌,缺乏持续的品牌形象维护,当意识到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及竞争品牌时,已经给竞争者占了上风。 

3.缺乏相应的机制 

当前,在企业进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把当前的或短期利益作为经营的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品牌的建设及品牌的效应,也缺乏品牌建设的机制来保证品牌化经营策略的持续实施,这就使得企业的运行及企业职工的行为与企业的品牌化经营毫无相关,他们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而忽视了象品牌建设相关的形象、产品的识别等方面的建设,也没有相关机制来衡量他们品牌建设的绩效。 

三、国有企业的品牌化经营策略分析 

1.树立品牌化经营意识 

品牌意识是企业对品牌作用的认识及运用品牌战略的自觉性。品牌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为此,企业必须具备品牌化经营意识,要对企业的品牌进行正确决策、科学设计,并对品牌进行得力的保护。首先,真正意识到品牌对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的重要促进作用。要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的主要手段之一,更是企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贡献的一个有效途径。其次,要正确认识品牌经营的内涵。企业经营者要意识到品牌经营是一个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包括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视觉形象设计、核心理念确定、品牌符号运用、品牌场景设计、广告调性等一系列工作。而且,品牌建设并不是一个短期工程,要真正成为品牌,还要着手品牌个性、品牌认同、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完善。这样,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才会由形式到内容、从感性到理性、从浅层到深入,从而完成由未知到理解、购买的转变,形成顾客忠诚。 

2.进行品牌经营的科学设计 

篇5

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业绩下滑、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现金流不足,全球经济危机还没有完全解除,种种因素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化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形势,通过危机认识机遇、抓住机遇和创造机遇,取得逆境发展。

一、坚定信念,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任何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周期性变化。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建国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以来,企业经历了多次“发展——调整——再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如果每一次调整都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就会取得更大的发展。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和全球经济形势,新一轮调整已经拉开序幕,大家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种状况,必须从容应对,迎接挑战,逆风飞扬,取得更大的发展。纵观百年企业的发展历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路平坦的,也经历坎坎坷坷、几度沉浮,但走过坎坷终会有阳光大道。没有过不去的坎,面对困境,只有及时调整、适应变化,方能保持持续发展,能挺过难关就是好的企业、好的干部、好的员工。面对困境,百年企业靠的艰苦创业、坚忍不拔、善抓机遇,迎难而上;靠的是同心协力,凝聚人心,团结向上,共度难关,只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树立忧患意识,坚定信念,愈挫愈奋。只要行动迅速,措施得力,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向着百年企业的目标迈进。

二、强化安全,确保生产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必须始终把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环保第一要务”的原则,立足防范,强化管理,不断创新,努力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环保生产、清洁生产、文明生产。一是制定安全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到个人,明确共同目标,落实各自责任,实行动态管理。实施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加大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力度,大幅度提高安全环保奖罚金额,提高每个单位、每个人的安全环保风险意识和责任心,保证安全环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环保检查工作,把“三废”和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到实处,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严肃工艺纪律、保证生产环境清洁环保,以查领导、查思想、查制度、查工艺、查设备、查隐患、查落实为主要内容,对生产工艺指标、劳动纪律、项目建设、危化品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员工培训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进行检查,查处隐患及时整改和处理;三是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事故处理并进行责任追究,对违章操作人员严肃处罚,对管理不善、监督不严、工作不力者追究责任,对酿成事故、给环境造成影响、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人更是给予严重处罚,并追根溯源,不管事故原因牵涉到谁,都根据责任大小一并处理,使全体员工时刻关注安全环保工作,保证生产稳定运行。

三、从严控制,积极加强内部管理

生产成本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决定因素,谁的成本低,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要加强对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控制,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降低消耗和成本。一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根据原材料及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及时量、本、利决策,以利润最大化原则,调整产品结构,安排产量计划。以利润为中心进行成本管理策划,推行成本倒算制。用倒推法促成本管理,严格考核,超罚节奖;二是向内使劲,树立长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严格控制和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减少各类费用;三是加大用工制度改革,科学合理使用劳务工,降低工资成本。加大工资奖金发放比例,根据经济效益及时调整;四是深入开展班组比较管理绩效考核,提升班组建设水平。以“过程控制”为重点,以各岗位“主要工控指标”为比较对象,以生产厂为单位,开展“班组比较管理绩效考核”,实现“优质、低耗、高效益”的目标;五是扎实开展对标管理,促进各项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以“对照先进、查错纠弊、持续改善、不断超越”为主题,有效开展对标管理活动;坚持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对标,将活动延伸到部门、班组和岗位,形成层层有指标、人人有目标的对标链条,使产品成本、主要消耗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四、重视科研,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面对原料大幅度涨价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要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一是围绕产品多元化,产品向深加工、专业化、高附价值方向发展,使产品从单品种向多产品、多品种方面转移,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二是及时跟踪行业和相关产业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第一时间的推广应用,突出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的作用,依靠科学技术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能力;三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在全公司积极宣贯节能工作的意义,倡导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理念,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电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员工创新节能增效工作,积极实施挖潜技改项目,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四是围绕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原料路线优化改造的问题,尽快研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五是继续做好小改小革工作,组织和动员全公司员工广泛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小改小革活动,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用最小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价值。

五、灵活机动,不断深化经营管理

一是坚持经营“三大原则”,即价格执行原则、付款原则以及客户选择原则,降低采购价格;二是坚持“满产满销”原则,科学、准确判断市场,在确保资金流向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适量库存产成品;三是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完善采购价格管理体系,采用差别化定价和不同的付款方式,有效提高购进质量和数量,变被动采购为主动采购,掌握市场主动权;四是进一步加大营销力度,发展和巩固一批用量稳定、资金信誉好、市场潜力大的用户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五是加大两个市场的拓展力度,在出口贸易上有新突破,着力培养优质海外渠道资源,加大外贸出口,充分发挥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的业务,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省、市外贸的各项扶持政策,培育具有规模效益的出口基地;六是积极探索物流贸易,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转贴于 念、方法和技术,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七是积极推行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监督制约的价格管理体系,全面协调供销、物资、设备、项目的价格,确保公司物资采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动态,供应价格合理稳定,内部物流有序高效、项目建设优质高效,通过各种形式,征求意见,改进管理,堵塞漏洞,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六、提升素质,建立一支能打硬战、业务精良的员工队伍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根本方针,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和奋发图强、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加大培训投入,拓展培训的范围和深度,有效解决广大员工特别是员工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等问题。通过日常教育培训、转岗培训、取证培训、新员工入厂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形成多样立体化培训,全面提高一线员工业务技能;二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积极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三支队伍,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积蓄力量;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活动,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施“每周一题”和“每月一考”、“每季一训”等措施,激发员工学习岗位知识的积极性;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进一步开展文化手册、行念、方法和技术,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七是积极推行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监督制约的价格管理体系,全面协调供销、物资、设备、项目的价格,确保公司物资采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动态,供应价格合理稳定,内部物流有序高效、项目建设优质高效,通过各种形式,征求意见,改进管理,堵塞漏洞,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六、提升素质,建立一支能打硬战、业务精良的员工队伍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根本方针,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和奋发图强、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加大培训投入,拓展培训的范围和深度,有效解决广大员工特别是员工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等问题。通过日常教育培训、转岗培训、取证培训、新员工入厂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形成多样立体化培训,全面提高一线员工业务技能;二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积极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三支队伍,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积蓄力量;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活动,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施“每周一题”和“每月一考”、“每季一训”等措施,激发员工学习岗位知识的积极性;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进一步开展文化手册、行为规范念、方法和技术,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七是积极推行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监督制约的价格管理体系,全面协调供销、物资、设备、项目的价格,确保公司物资采购价格真实反映市场动态,供应价格合理稳定,内部物流有序高效、项目建设优质高效,通过各种形式,征求意见,改进管理,堵塞漏洞,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六、提升素质,建立一支能打硬战、业务精良的员工队伍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根本方针,积极营造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和奋发图强、共谋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加大培训投入,拓展培训的范围和深度,有效解决广大员工特别是员工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等问题。通过日常教育培训、转岗培训、取证培训、新员工入厂教育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形成多样立体化培训,全面提高一线员工业务技能;二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积极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三支队伍,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发展积蓄力量;三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等活动,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和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施“每周一题”和“每月一考”、“每季一训”等措施,激发员工学习岗位知识的积极性;四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进一步开展文化手册、行为规范、企业理念的学习、教育,建设企业文化阵地,对内营造出团结实干的文化氛围,对外展示出蓬勃向上的崭新形象,引导、塑造、培育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念,培养真心实意、真抓实干、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使员工队伍始终保持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七、结束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解放思想,竞争进取,立足更高的起点,坚持更高标准,实现更快的发展,经历困难和阵痛后,企业将更加茁壮成长。

、企业理念的学习、教育,建设企业文化阵地,对内营造出团结实干的文化氛围,对外展示出蓬勃向上的崭新形象,引导、塑造、培育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念,培养真心实意、真抓实干、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使员工队伍始终保持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七、结束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解放思想,竞争进取,立足更高的起点,坚持更高标准,实现更快的发展,经历困难和阵痛后,企业将更加茁壮成长。

篇6

我国以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具有经营的分散性、盲目性、高风险性和低效益等问题,给农业结构调整带来很大阻力。实践证明,农业企业化经营能克服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缺点。因此,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农业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自20世纪80年代后陆续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一些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雏形,其中有些企业逐步得以完善和壮大,成为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典型。目前,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主要有五种模式:一是珠江三角洲模式。这一地区依托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经济的腾飞,经济发展带来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当地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二是江浙模式。浙江和苏南地区通过改制增强了乡镇企业的活力,提升了工业化水平,带动了城乡一体化,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种植规模化和农业企业化经营。三是上海模式。上海统筹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的开发,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企业化经营。四是北京模式。实行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办法,由城市工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管理人员,由乡村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联合创立和经营农业企业。五是青岛模式。采取扩散、渗透和融合而形成城乡多层面的互动,通过城市工业的支持与农业自身发展,为“三农”注入资金、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开拓国内外市场,引导农业企业化经营。总之,我国农业企业主要兴起于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的郊区,经营模式多种多样,反映了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一般特点,为我国推广农业企业化经营提供了一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的发展通过接轨城市消费需求和依托城市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或通过城市工业的支持和帮助来发展农村企业。第二,农业企业化经营与农村乡镇企业紧密结合,其特点是依靠民间资本搞农村工业企业,农村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反哺农业,带动农业企业化经营。第三,从事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微观经济组织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些微观经济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企业和农业股份公司等,其组织化程度较高,企业管理制度较完善。第四,农业企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保守性和自给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农业企业实行规模经营和发展订单农业,大大降低了农业经营风险,提高了农业的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农业的弱质性得以改善。总之,农业企业化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微观组织发展的方向和选择。

二、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经营分散和组织化程度低。土地经营分散是制约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企业经营整体上仍处于经营分散、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的状态。“十五”时期,我国农户平均每人经营耕地面积2亩左右,比“九五”时期的平均2.8亩下降28.6%;我国现有2.3亿农户,户均耕地仅7亩左右,也就是说全国存在2亿多个农业生产单位。长期分散的、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不仅使农民增收幅度非常有限和农业产出增长速度下滑,而且对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十分不利。“八五”时期,我国农村产出年增长达35.2%,到“九五”时期已下降到13.2%,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8.7%。因此,不断推进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促使农业走上企业化经营的道路势在必行。

(二)立法与制度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严重滞后,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不完善。近年来,我国经济立法工作进程逐渐加快,但在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方面的立法基本上还处于空白,农业企业化经营过程中许多环节还缺乏法律依据。在促进农地流转等方面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也不健全,虽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明确了土地经营权可以流转,为农村土地的集中经营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也进行相应规范,明确生产要素的拥有主体,为农业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但现有法律制度基本是流于原则性和法理性层面,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保护农地等农村生产资料的有效流转,对农业企业化经营也形成制约。

(三)融资困难。一方面,我国农村金融系统有大量的资金剩余,另一方面,又存在农民贷款难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金融创新和改善农村投融资环境。据统计,自1995年以来,我国农村资本缺口一般每年在5000亿元以上,同时,每年从农村流出的资本又十分惊人,仅通过财政和金融两个渠道净流出农村资本每年超过5000亿元,2002年已超过10000亿元,通过价格、投资、教育等渠道流失的资金更难以统计。因此,融资困难是制约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农民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整体偏低,农业生产经营者普遍缺乏现代经营意识,接受农业信息和技术的能力差,使农业企业的组织松散、经济效益低和缺乏竞争力,阻碍了农业企业化经营持续稳定发展。同时,目前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虽然有些地区的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农业股份合作企业等农民组织不断产生和壮大,这些组织将单个农户联合起来,依法从事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资(股)分红相结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竞争力水平。但从整体看,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还较低且普遍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目前,农民组织的功能大多集中在产销环节,很少涉及农业教育与科技推广、信息与政策法规咨询、农村金融与保险等服务领域,这种状况不利于推行农业企业化经营。

三、加快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我国农业企业化经营立法滞后,许多经营活动和相关环节还缺乏法律依据,必须加快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我国应对《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涉及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产权界定及其流转的法律规定,作出更明确的解释,制定具体和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规范产权主体,促进产权交易,使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农户参与企业化经营创造条件。同时,尽快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村制度创新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农村中小企业成长促进法》、《农业企业化经营管理法》等,使农村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大效应,为农业企业化经营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篇7

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预示着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企业指明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今,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要想在企业当中脱颖而出,除了完善企业内部的营销结构之外,还需要改善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只有顺势而为,才能提升企业产品的营销量,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位置。

一、市场营销环境的挑战

(一)营销环境背景下的挑战

企业的营销发展,既需要依靠企业的营销策略的革新,还需要掌控外界营销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企业只有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①。企业必须在调整内部营销结构之后,立足于企业发展现状,开展多元化的营业营销策略。因此,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顺着市场营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制定一系列新形势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更好应对新常态的挑战。(二)消费需求引发的市场营销挑战现代的消费者在文化知识的浸染下,其对世界的了解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很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原来的大众化变为当下的个性化,鉴于此,企业也要一改工业经济时代那种单一的、大批量的营销方式,转向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三)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网络化渠道的变革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诞生了网络营销,打破了原有的市场营销格局,正因如此,企业在制定应对策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实体店的营销策略,还需要考虑网络环境下的市场营销②。首先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营销渠道发生了变革,使得市场营销环境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企业和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营销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简言之,网络渠道的应用模式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不必完全依赖批发商和零售商。除此之外,对网络营销者而言,减少了中间环节,营销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品盈利额。

二、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企业的应对策略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市场与国外的市场之间的贸易经济往来,愈加密切频繁,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从国内竞争转变成国际竞争③。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很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起来,给本就复杂的竞争市场,在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竞争危机。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知识、技术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活动也逐渐向着知识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先进技术固然能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但是要想实质性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还应该着手于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现状,以企业的战略计划为终极目标,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消费需求为切入点,以此完成市场营销环境变化背景下企业的目标转型,这才是企业今后在市场营销环境中的立足根本。

三、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企业的应对策略

(一)提升产品品质策略

无论市场营销环境怎样变化,企业立足的根本依旧是产品。所以,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企业最为基础也是最安全的应对手段,便是企业产品质量。④借助于企业产品的质量优势,在市场营销环境下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位置。此外,企业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因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进而为企业赢取更多的市场营销空间。然而,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这个大背景前提下,企业要想提升产品的质量,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加强产品生产到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把控,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在企业逐渐拥有过硬的产品品质后,进一步开展品质营销策略。

(二)基于市场营销导向下的多元化

发展策略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会随着一个时期的生产力的提升而发生改变,无论如何,市场营销环境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国内经济的发展速率。因此,企业的发展应以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为市场导向,积极掌控市场需求,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企业的市场地位,积极的进行战略规划。必要情况下,可将企业中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进行剔除⑤。开展多元化的企业生产策略,以此满足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对企业发展的多种需求。

(三)协调性策略

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协调性策略,是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经常采用的一种改变策略,其目的是在企业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使得企业的产品定位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尽可能地贴合市场需求。应注意的是,企业在实施协调性策略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市场营销这个宏观环境下满足下列条件:1.协调性策略的实施不能使企业发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必须保障企业的固有资金不会发生较大的浮动。2.协调性策略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企业原有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即便实行协调性策略也不会影响企业原本的市场占有份额。3.企业的发展一直坚持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统一的发展战略,因此,协调性策略的实施,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落实,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占取更大的优势。

(四)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策略

1.当下企业的管理都是采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无不渗透现下的高科技技术,面对此种境况,企业管理人员要充分的认识到高科技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大量的引进高科技技术。借助于高科技技术的应用改善当下企业的营销发展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走在同行业的市场前列,引领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下的市场的发展。2.高科技技术除了应用在企业内部的营销管理以及产品的生产之外,还可以将其应用在当下企业营销当中。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产品营销,将企业的产品到商品销售平台之上,借助媒介力量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公司产品,并且刺激消费者进行产品的购买,以此达到企业产品促销的目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会随着一个时期生产力的提升而发生改变,因此,企业的发展应以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为市场导向,积极掌控消费市场需求以及消费群体的购买偏好,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企业的市场地位,积极的进行战略规划,以此提升企业的发展。

(五)抵制与开发结合策略

在市场营销环境下,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要情况下可以结合多种策略,共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中,抵制性策略是指企业扭转对自身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宏观环境的变化,改善企业的发展窘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扭转企业现下的危机。当然,这需要企业有一定社会影响和实力的企业才能采用这种策略,并且在企业实施抵制性策略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的内容:1.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不能影响企业的声誉,从而给公众留下不良的印象;3.绝对不可以做出违法或是违规的行为。在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时,如果发现了消费者对于现有的产品以及服务不再满意了,那么也就是说市场的微观环境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对于产品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了。这时企业就应立即研究这种潜在的产品需求,并且研发出符合顾客需求的新产品。

篇8

1.协调企业发展与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为了有效的促使企业发展能够适应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需要通过协调互助的形式,即有效的挖掘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且适当的控制市场营销环境变化速度,来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共同进步。在适当的市场营销手段变化环境中,保持企业产品的销售平衡,才能有效的实现企业的健康经营,在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再将巨大的社会效益反哺经济效益的获取。总之,实现企业发展与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协调,需要做到:(1)在保证企业原有的营销市场不萎缩的状态下,也要保证企业营销的顺利开展;(2)从企业的整体利益上分析,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应当不会明显的损伤企业持续发展;(3)确保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起不到实质性的影响等,只有充分的落实好以上所说的三点,企业就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保障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2.企业建立抵制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负性作用体系

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带来的负面冲击力,企业要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抵制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负性作用体系,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具体做法可以有:企业通过合法且高效的办法,有效的抵制相关政府部门的有关限制,如:通过民主的方式,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商沟通,共同努力,改变一些不合理的法律法规规定,并且善于利用正当手段,捍卫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然而,实现这一改变,必须具备强大的资金基础,因此,企业需要不断的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建立抵制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负性作用体系时,要特别注意一下几点:(1)企业所采取的一切维权行为,一定要合法,不得出现任何的违法乱纪现象;(2)企业所采取的一切维权行为,均要从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符合人民的意愿,具备群众基础,不能给人民群众留下恶劣的形象;(3)企业所采取的一切维权行为,不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等,只有保障一切维权行为合法,满足人民意愿,才能真正意义上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适应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实施多元化的应对措施

面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面对诸多不利于企业健康经营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应当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同时,借助这次发展机遇,可以重新定位原有的产品营销方式,充分的挖掘隐藏的营销潜力、增加销售途径、丰富销售手段,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措施,在适应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前提下,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避免经济损失。

二、以微观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为立足点,浅谈企业应对策略

1.保证企业发展与市场营销患者改变的同步

保证企业发展与市场营销患者改变的同步组要做到:企业面对其他企业的公平竞争时,从微观市场分析,若该企业处在诸多企业的前列(或者保持领先地位),唯一需要做的便是保持这种优胜的地位;若该企业处于诸多企业水平的末端(或者处于劣势),那么该企业则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合法)全面的提升自己的地位,保持与其他企业的发展同步,才能适应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不至于被劣汰掉。保证企业发展与市场营销患者改变的同步,能够有效的迎合众多企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不会导致企业出众而遭受攻击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促进劣势企业的进步,激发其潜能。

2.增强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开放性

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在微观思想认识上,不仅要充分的认识到这是企业内部事务,同时也要充分的认识到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顾客的投诉,通过客观的分析顾客反映出来的问题或者现象,能够帮助企业更加明确自身的不足,帮助企业及时的调整自身的营销策略,这样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就是企业在细节处不断成长,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举个例子,企业针对顾客不满意的产品,进行革新或者重新开发新产品,并且将产品的各个研发阶段的信息通过媒体传达给消费者,这样便可以有效的调动消费者的兴趣,与此同时,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加全面的了解产品,形成良好的营销氛围,从而全面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加强产品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而言,核心产品是其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消费者的需求面是不断变化的,且随着其他企业产品的影响,消费者对该企业核心产品的任何和接受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会造成原核心产品难以有效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内在需求现象,因此,需要对原产品进行创新,从而有效的保证自身处于市场营销变化环境的前列,稳固其市场营销地位。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依赖高新技术的支持,全面的提升产品性能,并扩充其他性能,从而全面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实现人性化服务与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接

目前,市场营销更加注重人性化服务,尊重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因此,要想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全面的实现人性化服务与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接。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益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度,增强且的社会信誉,保障企业的健康经营,从而有效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9

一、境内民营企业外资化的原因

境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选择内资外资化的做法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绕开国内严格的资本管制,实现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二是通过收购、注资、换股,境内民营企业股权为境外注册的公司所控制,在法律上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境内民营企业股东可以通过境外上市公司实现所持股份的全流通,同时,可按照境外公司注册地法律方便地办理有关股权的转让、抵押、增资、减资等系列资本运作;四是境外公司上市募集资金不必强制调回境内,可以依据上市地法律,由上市公司董事会决定所募集资金的投资和运作模式,从而为境外开展投资和资本运作创造了条件;五是离岸金融中心对公司注册、资金转移、营业范围和地

区范围等不加限制,没有外汇管制,为返程投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境内民营企业外资化的弊端

(一)暗藏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患。离岸金融中心的税收优惠和保密制度,为不良境外投资者通过价格转移、关联交易转移利润提供了便利,而且境外上市壳公司如果出现问题,也极有可能将风险转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二)对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民营企业通过离岸注册实现外资化会产生多种风险,从而对我国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由于在英属维尔尔群岛这样的离岸金融中心没有外汇管制、保密程度高,资金转移不受任何限制,所以其极易成为“黑钱”、“热钱”跨境流动的通道。

(三)内资民营企业曲线海外上市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首先,海外上市意味着上市资源的流失,特别是第三产业的高附加值行业海外上市,使国内市场的企业结构难以升级。其次,优质外商投资企业转向境外上市,国内资本市场缺少高科技、高成长优质公司资源,社会资金流向低效率、高风险的上市公司,使国内证券市场的“贫血”状况进一步加剧,从而严重影响发展。第三,由于这些企业注册地、资产所在地和上市地区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这些企业面临无人管理的状况。第四,优质外商投资企业到境外上市,将企业创造的利润分配给境外投资者,国内资本市场投资者失去分享我国经济成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

(四)为资本外逃埋下隐患。进行虚假投资通常都具有将境内资产外部化的动机,这为资本外逃埋下隐患。外资企业利用境内、外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使相互之问的资产转移更为便利,可以通过价格转移、利润汇出、股权转让、关联方交易等方式将资金汇出,实现资本的对外转移。

三、遏制民营企业外资化倾向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贯彻“走出去”发展战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一是要树立科学、宏观和开放的指导思想,鼓励资本市场运作实务创新和利用外资形式的创新,积极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有实力及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民营企业境外投、融资,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二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境外投资法规,将境内自然人境外投资行为纳入管理范畴,保护我国公民在境外的合法权益。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上市公司的行为应予以积极支持,简化境内投资者的境外投资来源审查手续。三是加强金融监管和指导,维护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规范资本市场交易行为,防范风险。树立与时俱进的监管理念,建立健全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二)加强对离岸公司投资企业的金融监管,防范其从境外转嫁金融风险。首光,要掌握离岸公司的真实负债状况。银行业协会应当推动各家银行改善信息交流,包括本地和异地的信息交流,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改进与离岸金融中心之问的信息交流,尽可能提供离岸公司经营信息的透明度,以便准确掌握离岸公司投资企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状况。其次,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我国的资本项目监测目前还是一种不对称、不全面的监测,要做到对资本外流的监管严于对资本内流的监管、对内资机构的监管严于对外资机构的监管。其中,国家商务部和证券监管部门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将实质上属于内资企业的离岸公司纳入监管范围,尤其是在海外上市的公司,以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三)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改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国境内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应该一视同仁,同时尽快建立真正的创业板市场,推动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上市(包括直接到海外上市),减少对境内企业境外上市事前审批的手续,放松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境外、设立或并购当地上市公司的管制。降低发行审核门槛,简化手续,为中小企业的发审和再融资提供便利,让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在短期内能够上市。尽快修订、出台《企业债券管理规定》。鼓励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型企业发债筹资的正常市场行为,摆脱过分依靠银行贷款的筹资模式,消除目前只允许由政府部门计划、个案审批特大型企业发债、产生事实上对中小企业歧视的政策。对有条件发行企业债券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促进民营企业在社会融资。

篇10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转型时期,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且尚不完善,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贷款的对象主要为国有企业,且各地区之间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差距较大(樊纲,王小鲁,2007)。因此,国内企业仍然存在融资的问题,而我国实现跨国经营的企业在融资方面有更广阔的空间。从已有关于“跨国经营企业”的定义来看,虽然不同的界定标准对其定义也有所区别,但普遍认同的一点是跨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跨越国界。因此,跨国经营企业的融资不仅依赖于国内的金融市场,也受到来自国际大金融体系的影响,这也决定了跨国经营企业融资环境具有特殊性。通过对跨国经营企业融资环境的特殊性的分析,总结出相较于国内经营的企业,跨国经营企业融资所具有的优势及面对的风险。

第一,跨国经营企业融资的优势。相对于国内经营的企业,跨国经营企业融资方面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

一是跨国经营企业拥有更广阔的资本市场。跨国经营企业的多国经营使其具有更广阔的融资市场和更丰富的融资手段。比如,跨国企业不仅拥有母公司所在国资金市场、东道国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还可以向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同时,由于我国大部分跨国经营企业是集团企业,其内部存在可以进行资金调度的内部资本市场。目前,就有许多跨国企业在母子公司、子公司之间进行关联交易。可以看出跨国企业所具有的这种利用多样化融资渠道和方式的优势,使其能够在短期内筹集大量的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不会因为国内市场的融资约束而限制其对有利项目进行投资。这对我国目前尚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上发展受到融资约束的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二是国际化融资能够优化企业整体的资本结构。跨国经营企业在不同的国家拥有子公司,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与母公司所在国之间的利率、税收政策等差异,通过协调各子公司间的财务结构,进行税收筹划,最大限度利用各国的优势,使其财务成本最低,最终实现财务结构得到优化。

此外,跨国企业还可以借助国际市场以及其与国外企业的交易活动,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得到更多的合作机会,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输入国际市场,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二,跨国经营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风险。由于跨国经营企业的融资环境的特殊性,在给跨国经营企业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加大了其面临的风险。跨国经营企业所处的特殊环境使其面临着与国内企业不一样的风险。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各国汇率和利率走势变化迷离,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新型贸易壁垒抬头,使得跨国经营企业的风险不断增大。总结已有相关文献,各类风险对跨国经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如图1如示。

其中,政治风险主要指与跨国企业经营有关联的国家的政策变化或政治变革而引起的影响企业融资行为的活动,最终对跨国经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控制、利率变动及税法变更等;外汇风险是汇率变动对跨国企业融资带来的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由于跨国经营企业在各国拥有子公司,合并报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币种折算风险,实际上,这种风险并不影响企业的真实价值,但企业未预料到的汇率变动导致的经济风险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和价值;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导致企业外币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造成损失的,如果“重新定价缺口”不为零,则利率变动就会使银行面临利率风险。

二、跨国经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篇11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社会科技的大革命、大推动,使得国际分工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市场经济也相应的逐渐内化、深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不断的扩大,其相互间的依赖性也有所增强,进而直接的造成了经济活动大规模的突破了国家、区域的界限。总之,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就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之内带有自由性以及全面性的流动、运转,从而也使得各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客户带来的挑战

客户,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没有了客户,也就没有了经营活动的意义。然而这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市场上的商品越来越多样化、具体化以及丰富化,但是客户对商品的功能、质量以及外观等等要求也随之相继的提高,可以说企业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高要求。

(二)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竞争的挑战

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所实施、贯彻的改革开放政策,都为我国企业带来了非常客观的、巨大的市场,但是我国企业还必须正确面对的一点就是,超强市场同样也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加快,各企业的营销活动越来越淡化了国界以及区域,而跨国企业的进入,绝对的构成了对我国企业巨大的生存威胁,因为我国企业从规模方面、资金方面、生产技术方面以及企业管理方面都无法与这些跨国大企业相竞争。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在为我国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竞争上的强敌。

(三)经济全球化环境中金融风险的挑战

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却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所以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成了各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地区,这也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资。虽然说这些外资的引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金融系统以及货币带来很多的不稳定因素,比如说我国需要增发大量的人民币,否则大量的外资将难以兑换、如此巨大的外资如果抽回或者是流动,就会使得我国出现外流的现象以及如果外资不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那么就会直接的造成重复性的建设以及资金的浪费,而最为重要也最为严重的就是外商借贷会使得我国出现汇率方面的风险以及外商偿债方面的风险,而这些种种问题都会直接的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使得我国的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的局面。

二、中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管理体制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必须调整、更新原有经济的结构以及方式的重大压力,而在这个过程又会不断的创造出新的市场、新的贸易盟友以及新的活动领域。这种创新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而这个机遇需要企业利用好外资,并且引入先进的技术以及管理,从而发挥出优势。但是,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企业如果还是按照老一套的运行机制来进行对企业的综合管理,就必然是因循守旧,进而难以从中获得发展,比如说我国企业在管理以及机制上,都受到计划经济的严重影响,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僵化,所以不能够及时的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正是因为这样,企业必须及时的、合理的实施改革,为了能够更好的去适应、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企业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有应变能力的管理机制,但是有应变能力机制不必要前提就是要具备收集以及分析信息的能力,所以说企业应该先设立好专门的机构来处理收集以及分析信息的工作,进而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有应变能力的管理体制。

(二)培养核心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既为我国企业带来了诱人的发展机遇,又为我国企业带来了竞争上的强敌。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只有具有一定规模以及实力、具有科学化管理方法、具有创新的能力以及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才能够真正的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面对那么多的强敌,我国企业必须要正面的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且树立好作战的信心;必须充分的考虑、分析适合自己企业的发展道路、正确的认识到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我国企业要想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先正确的认识到创新的作用,因为创新才是企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可以说企业没有创新那也就没有了生存,不能生存的企业又怎么会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企业必须从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企业营销意识的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的创新等等综合方面来全面的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的必然阶段,而是一个长期战役,所以我国企业必须从思想上正确的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能够长期的生存下去,才能够继续长期的竞争,而有竞争,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加快企业自身的制度转变以及对企业产业结构的有机调整、大力的研发高科技、新科技产品、着力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重视对优秀企业家的培养;第二,必须尽快的建立以及完善现代企业的综合制度、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以及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把非常锋利的双刃剑,既对我国有利,又为我国带来更激烈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企业的向前发展,并且吸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以及优秀的管理经验,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以及利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直接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企业的价值观念、经营观念以及管理意识,并且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正是因为这样,我国企业在如今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中,必须正确的、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积极的去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这样才能够获得胜利、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