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10 09:22:4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音乐鉴赏作为高中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版块,同时也是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的音乐教师除了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之外,也要不断地创新音乐鉴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通过音乐鉴赏陶冶情操、丰富自身情感,让音乐缓解高中生的课业压力。以下就一些方面提出音乐鉴赏教学的创新方法。

一、针对高中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音乐鉴赏教学

高中音乐鉴赏的关键在于让高中生能够对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有创新的进行赏析,而这就需要音乐教师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例如,不同的学生感兴趣的音乐类型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有的学生喜欢中国古典音乐,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通俗音乐。音乐鉴赏课程的以人为本还体现在教师在教学时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高中音乐鉴赏课不能只是教师一个人高谈阔论,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在音乐鉴赏课程中主要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让学生大致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让学生独立地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二、教师个人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师不仅仅只是会演奏音乐,更重要的是能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对音乐的理解要很深刻,除了音乐作品本身,教师还要对其他的艺术形式,例如,美术、戏剧等有所了解,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的融合,比方说,音乐鉴赏课程和历史课程会有很多方面的联系,教师对历史方面也要有一定的理解,高中音乐教师也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抒发自己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阐述,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加深对音乐作品的全面了解和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这三个方面。当然,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水平,努力让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变得充实和有意义。

篇2

一、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的背景分析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大纲》指出:音乐鉴赏课的首要教学目的,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这门艺术科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是其他科学所无法取代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艺术教育具有启迪智慧,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艺术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学会用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耳朵去感受事物,用心去体会事物,它是由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的一个探索过程。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音乐鉴赏学习的重要性

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的引导者,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鉴赏、理解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表现形式产生强烈共鸣,学会体验和享受音乐的美,从而发展思维、想象、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学习的性|是“开发、创新”,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以教师演绎活动为主”为“以学生体验、推理、创新为主”。 所以,音乐的探究式教学对于改善我国基础音乐教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高中音乐鉴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探究式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学生探索性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再探索――解决问题。”是以寻找更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更能接受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

(一)把音乐鉴赏教学中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中提出问题,在问题中教学,在教学中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音乐常常与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舞蹈、历史、地理等结合在一起。这些学科所表达的形象,大都具有视觉的可感性或文字的语义性,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果能恰当的把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语文、美术、舞蹈、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的,就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课堂内容,是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网络、影视等流行元素引入课堂,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性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类已进入了电子时代,网络、电视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同时代的优秀影视作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留下较深的烙印。它有着与传统艺术所不一样的特性,如通俗易懂、流行元素丰富,离学生的生活更近,时间、空间的距离感更短,学生更愿意去接近。而教材中的经典,都是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经过洗礼而留下的精华。既然是精华,就应该把他捧给学生,这就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歌词浅显易懂,学生却能琅琅上口,而且主题明朗、健康向上,贴近学生思想。另外,影视歌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自由地选择,唱出来的效果较好;步步为营、逐步渗透,使学生在教材音乐的欣赏中不感觉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慢慢的学生也就走进了京剧艺术世界。所以,利用网络和影视音乐等流行元素进行探究式教学,既能坚持以书本为纲,又能打破以书本知识接受为唯一学习方式的局限。让学生在问题解决和任务实施中求知,有效拓宽了学习的课程渠道,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打破了原有的的课堂局限。利用网络、电视节目等信息资源作为探究式教学的延伸面,既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开发和实施学校课程的能力,也转变了师生在课堂中的传统定位,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

(三)教师引导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在创设情境中再探索

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特点,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走进自认为陌生的舒伯特 歌剧音乐世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欲和自主学习能动性,进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采用“探究性教学法”进行教学,转变了教师的传统教学思想,促进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设计课堂的教学程序,同时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探究性教学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精神,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获得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

篇3

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与宗旨,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还承担着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任务,以完善学生人格、塑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主要目标。因此,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生全方位、有个性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有六个可供选择的教学模板:音乐鉴赏、歌唱、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具备音乐的鉴赏能力呢?如何才能改革传统高中音乐鉴赏中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鉴赏的主体呢?

一、采用情感式的教学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手段,情感的抒发是音乐最擅长的,它能拨动听者的心弦。在实际的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音乐的鉴赏,让涉世不深的高中生逐步了解人生、探讨世界,使得他们能有更坚强的心灵去面对将来可能经受的情感考研。比如,在引导学生鉴赏《春节序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这部管弦乐曲的热闹明快、具有民族风格的旋律中体验早欢度春节时那种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热闹欢快的情绪。在《春节序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踩着音乐模仿秧歌的舞步,用动作体验音乐的情绪,既锻炼了音乐的节奏感,又发展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学生还根据音乐创编动作,大家交流,再把编创的动作连起来形成一个组合,学生会感到很有成就感。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口中仍哼着《春节序曲》的主旋律。这种上课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鉴赏音乐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内容,在音乐鉴赏课堂上,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利用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化等特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营造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感性积累和理性认识,具有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由于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内容多,涉及广,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偏向性地选择部分音乐。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创设相关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知识的图式。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将枯燥的理论趣味化,条理化凌乱的知识,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知识的生动、鲜活、形象、趣味等特点,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激发起来,调动其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学生对京剧不是很感兴趣,在进行京剧音乐欣赏时,为了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增加了一些脸谱和其他剧目的彩色照片,找到京剧唱段的视频录像,和京剧有关的知识,做成相关知识链接,声形并茂,形象生动,一目了然,由于京剧剧目和语文、历史联系紧密,我还会让学生自己介绍事先了解的故事梗概,增加趣味性。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致盎然,主动学唱几句京剧的劲头也有增无减。

三、实行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广的今天,培养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成为了教育改革中所倡导的理念,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实行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切不可以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使得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梦幻曲》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可以让会弹钢琴的学生为大家演奏,和CD碟放的音乐进行比较,让学生进行点评,由于演奏者是自己的同学,学生情感上会表现出百倍的热情和关注,也会更细心的体味音乐,找出学生演奏的乐曲与大师演奏的作品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能够更深刻的体会音乐内涵。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觉得高雅音乐离自己很近,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课上有时会邀请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为大提琴独奏《梦幻曲》配舞,高雅的芭蕾很适合表现乐曲的意境,舞蹈的韵律随着音乐的节奏展开,乐与舞的融合更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又或者是有绘画功底的学生还用画笔描绘了自己的梦幻世界。有文采的学生写了音乐随笔,表达自己在音乐中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特长都有了充分的发挥,而且由于其师亲身参与到这个鉴赏的活动,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温故而知新,巩固音乐教学的收获

通过平日的学习,学生在音乐鉴赏中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散落、不成系统的。为了让学生牢记在音乐鉴赏课上所获得的知识,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学生将知识点系统化。比如利用音乐作品中出现的数字,做一个数字游戏,把所学过的音乐作品回忆起来,同时总结每一部作品的特点,教师自制课件,学生想到哪部作品,就播放主题片断,以加深印象。如合唱《阳关三叠》、琵琶独奏《十面埋伏》、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钢琴独奏《第一新疆舞曲》、室内乐《鳟鱼钢琴弦乐五重奏》、管弦乐《1812年序曲》等。这些作品中都出现了数字,利用出现数字这点相似性,把这些作品串联起来,所学的知识也不容易遗忘。此外,教师在进行音乐作品欣赏教学时,还应增加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以及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形成对音乐作品音乐表现和音乐创作的评价与感悟。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鉴赏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逐渐走向了多样化,音乐鉴赏模块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最直接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音乐鉴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关照。高中生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3.

[2]李剑萍,魏巍.教育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0,(7).

篇4

二、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策略

1.教会学生听音乐

很多学生喜欢上音乐课,他们喜欢的理由不是喜欢音乐,而是音乐课轻松愉悦,并不是鉴赏。那是因为他们不会鉴赏音乐,听不懂音乐。所以,老师要教会学生聆听音乐,教会学生聆听音乐的基本方法,感受作曲家的感情,进而形成一种声音与心灵的互动。例如,在高一的第一单元,这是高中音乐的起始阶段,老师通过《1812年序曲》向学生讲解,让学生了解听音乐的基本方法。在播放音乐前,先介绍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随着音乐的轻重缓急分别向学生介绍此时表达的情绪和所描述的场景。听完一遍后,再播放一遍,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里的画面。用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听音乐方法。

2.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灵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与生气。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的优势,它可以把音乐变得更加有形、有色、有情,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创作背景,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讲述更多作品背景,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作曲家的感情。

篇5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72

通过分析高中音乐鉴赏课的现状,我们会发现音乐鉴赏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音乐鉴赏课作用的发挥。“文化分析”教学模式旨在从音乐的文化性出发,引导学生利用文化来鉴赏音乐,增强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

一、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现状

1.落后的教学观念

当前,高中音乐教师开始摸索提高音乐鉴赏课教学效率的方法,但是却没有实质性的成绩。笔者认为,要想改革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那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的同时,要思考以下这两个问题:(1)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如何明确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宗旨?(2)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音乐鉴赏课,让学生感受到音乐鉴赏课的魅力?然而目前,很多高中音乐教师没有深刻挖掘教学改革背后所隐藏的内涵,这就导致教学改革流于形式。

2.单一的教学模式

音乐鉴赏课不同于其他的课程,这门课程中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同时这门课程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如果教师将音乐鉴赏课等同于语文、数学等课程,并且采取一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就会大大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始终采用“示范式”教学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教师也将音乐鉴赏课作为一门文化课来开展教学活动。在“示范式”教学方法的束缚下,学生很少有机会去鉴赏音乐及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无法让学生施展自身的才能,因此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更是遥不可及。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文化分析”教学模式站在文化渗透的角度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位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此种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然后合理地引导每位学生。通过将“文化分析”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蕴藏的内涵,又提高了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

二、“文化分析”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

1.借助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在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中,音乐鉴赏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艺术形式的创造者。从音乐鉴赏课的教学任务中可以了解到,音乐鉴赏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师该如何开展音乐鉴赏教学呢?(1)引导学生捕捉、发现音乐美。(2)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美。当学生能够利用自主分析音乐这个艺术形象,能够自主感知音乐这个形象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此过程中,审美体验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从当前的音乐鉴赏课中了解到,很多教师将教学侧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忽视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充分运用“文化分析”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营造轻松的鉴赏氛围,激发学生的鉴赏灵感。

2.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当前,高中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法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再加上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导致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此时大家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升。很多音乐形式、音乐风格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当教师开始将“文化分析”教学模式应用到音乐鉴赏教学中时,要适当调整音乐作品,将新潮的音乐作品引入课堂中,将高中生鉴赏音乐的兴趣激发出来。同时,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要限定时间,给学生自主鉴赏音乐作品留出一定的时间,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在学生自主鉴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另外教师要表扬那些有独特想法的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 “文化分析”教学模式被运用到音乐鉴赏课时,高中音乐鉴赏课不再等同于传统的音乐鉴赏课,其融入了民族文化,彰显了民族文化的特点,挖掘了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展现了音乐作品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剑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音乐时空,2015(3).

篇7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鉴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鉴赏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如何有效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

一、创设相应的艺术情境,提高课堂导入效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运用良好的课堂导入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途径。作为音乐教师,可以创设引人入胜的艺术情境,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主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形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多彩的民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抬轿”和“推车”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民族乐曲的魅力。

二、通过聆听与感受,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音乐不但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听觉艺术,要想提高学生对不同题材、风格等音乐的鉴赏能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听力训练,让学生通过切身的聆听与感受,来激发自身的音乐情感。在音乐鉴赏学习中,不管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在让学生聆听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听音乐的形式,来感知音乐内涵,感受作者思想,从中听出不同的音乐要素,并提高融合不同音乐要素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题材、不同形式的乐曲做出正确评价的能力,能够从音乐中辨析作品的主题。同时,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音乐,从而与乐曲进行直接的交流与对话。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切忌配以过多的语言讲解,以免打扰学生思绪,或者给予学生暗示性的引导,而是应该让学生自主体会音乐内涵。

三、通过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鉴赏水平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但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还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惑进行学习与鉴赏。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例如,在鉴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让他们对于战争年代产生一定的感悟,再引出相关问题:那个时代涌现出两位作曲家,他们分别创作了《保卫黄河》与《河边对口曲》,请大家仔细聆听这两首曲目,然后分析两位作者分别选取哪些方面作为乐曲的创作素材?又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艺术风格?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可以提高鉴赏音乐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同时,他们也会对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让学生倾听一次,以帮助学生验证自己的观点,然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采取发现体验模式,这也是一种音乐教师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在于教学前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即:欣赏的目的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问题?欣赏结束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讨论、分享,由教师提出总结性建议。

四、利用比较法实施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品味能力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感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从而加强学生对不同人文背景的体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比较法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高中音乐鉴赏的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作为音乐教师,要善于将这些内容分类归类,并运用比较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对于题材不同的经典音乐,也可以通过比较法来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和价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黄河大合唱》与钢琴协奏曲《黄河》,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氛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形象性、生动性、集成性等技术优势,实现了音乐教学的图文并茂和声形兼备,转变了传统音乐教学单一和枯燥,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发挥想象、自由联想、拓展思维,有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当然,以上是我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践活动中一点体会,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必须紧跟课程改革的脚步和社会的发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索和选择更为多样和丰富的教学模式,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为提高音乐鉴赏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蔡菲.浅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0,(10)

篇8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本体象征,东西方音乐艺术本体及创造无不根植于数千年文化传统之精神,音乐鉴赏帮助人们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体会音乐的真正意境。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音乐课程的设置,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又显的尤为重要。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鉴赏作品,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现阶段音乐鉴赏课程设置的缺憾

如何在这个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效益倍增,让绵延数千年的中国音乐艺术之精神还能有其文化效度,成了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思现阶段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文化系统的课程至今没有建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缺憾,主要表现如下。

1.教材建构: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阴阳之道”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教材主要有“人教、人音、湘艺”三个版本,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编写角度,但从各基本单元内容来看其建构无不淡化甚至是丢弃了中国音乐艺术“阴阳之道”的美学特质。

2.教学内容: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意象性”、“区域性”语言内涵的剥离倾向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出现将中国音乐语言独特的结构根基剥离的倾向,仅限于音乐作品节奏、速度等一般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其作品内容的深度开掘。比如在现代京剧《杜鹃山》和歌剧《后宫诱逃》的比较中,我们可能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剧情的发展,核心唱腔的特点,而很少想到其音乐语言的生成特点。

3.教学方法:忽略了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感物之心性”的心理需求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特别强调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绘画、音乐与哲学等学科的综合,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接受音乐教育。于是有的音乐教师就认为,音乐课所涵盖的文化面越广,所涉及的学科越多,就是综合。一首器乐作品配上一幅世界名画,一段歌曲演唱配上一句诗词歌赋,美术、戏剧、电影、语文、历史、地理等纷纷挤进了音乐课堂,综合演变成了肤浅的罗列,牵强的硬塞,机械的拼凑。

其实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的艺术境界,而学生对其也有着“感物之心性”的本能需求,当综合被机械的解读,音乐鉴赏也就失去了其学科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新课改后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探究

1.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欣赏环境包括视觉欣赏环境和听觉欣赏环境,音乐课堂的欣赏环境应该足二者的结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它更具灵活性。安静的环境、音质好的音响是欣赏音乐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享受音乐。除此之外,音质清晰的音响往往给人的听觉带来,并诱发美感的产生,引起人们想投入音乐中的欲望。

(2)与学生共同学会聆听。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肢体动作将音乐的美传给学生。教师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另外,欣赏时,教师应用各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走进作品,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如启发他们从旋律、音色、节奏、音型、情绪意境和结构特点等引起联想和想象,并通过这样的启发来引导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欣赏音乐,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3)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合奏、合唱、音乐表演、舞蹈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之融人群体、淡化自我,从而养成个体服从群体的集体主义观念,又如在《高亢的西北腔》这节课中,我请学生将自己熟悉的西北民歌,用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介绍给大家。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所以,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不仅创造性地将各种旋律融入课堂,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的良好习惯,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了解学生的内在音乐心理状况,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行为表现做出最佳解释,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取得最佳音乐教学效果。

(5)引进“小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发交流活动。使学生发挥其新奇独特的创造力和大胆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2.通过比较进行音乐鉴赏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比较同一作品的不同体裁

如欣赏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时,先听歌曲独唱《鳟鱼》,然后欣赏童声合唱《鳟鱼》,由学生比较总结二种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及歌曲表现力上的差异,让学生了解钢琴弦乐五重奏的音乐知识,比较每一个变奏的特点,然后畅所欲言,说出内心的感受。

(2)比较艺术作品的不同艺术特点

在具体教学中,若所选内容的相异性太大或太明显,会提不起高中学生的兴趣,因此,音乐鉴赏中提倡相异性,应当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应当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篇9

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笔者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教学心得,并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现阐述如下,与各位同行共斟酌。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于放大自己的主导作用,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主角”,而且是唱“独角戏”的“主角”,为了将教材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只是要求学生进行强行记忆与重复训练,而在音乐鉴赏课堂上,教师并不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鉴赏音乐上,而是滔滔不绝地讲解乐理知识,介绍曲作者,甚至照本宣科地讲解音乐的表现内容等,使得学生还没听到音乐之声,其思维与想象力已被限制于教师事先限定的框架之内,从而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得学生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所学到的只是死记硬背的基本知识,长此以往,便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尊重每个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精神焕发,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鉴赏过程。比如,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例如在准备进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播放抒情而优美的音乐,或充满动感的欢快音乐,从而在一开课就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营造欢快而和谐的教学氛围,此外,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上,还可以积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让学生能够不拘一格地说出自己对于音乐的亲身体验与感受,然后,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使得学生能够自由愉快地鉴赏与体验音乐之美。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积极营造自由民主、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音乐鉴赏中不仅体会到音乐之美,更体验到发现之美,从而在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二、创新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那么,学生会觉得音乐鉴赏课程味同嚼蜡,从而失去积极参与的动力。鉴于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上,应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力求创新,以优化课堂,提高效率。比如,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教案的精心设计,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安排,为学生的音乐鉴赏留出更大空间,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说出新思考,敢于提出新问题。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春江花月夜》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虽然高中学生的鉴赏水平尚有不足,并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学生在教师的巧妙提醒下,仍然能够品味出《春江花月夜》中那皓月东升、夕阳西下、洞萧轻吹、鱼歌唱晚、水云深处、点点远帆的音乐之美。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手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参与热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

当今社会,不同的音乐“流派”,鱼龙混杂,其中,怪异而缺少真实美与内涵的音乐,往往会受到好奇心强烈的中学生的追捧,而许多音乐精品,却被一些学生认为不美,究其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没有形成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人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鉴于此,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在不断提高自身审美修养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音乐鉴赏水平,从而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思想,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比如,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首先对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通过对学生的“考察”,了解到学生的审美产生“偏差”的原因一般来说有这样两点:一是高中学生心智尚不成熟,他们对于音乐的“追求”并不是因为音乐之美,而是由于在娱乐媒体的“狂轰滥炸”下所产生的盲目“追星”和盲目跟风,二是缘于教师的音乐鉴赏教学内容比较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不能引发学生共鸣,因此,学生更容易被不良的审美情趣影响,置音乐中的精品于不顾,却狂热于缺乏内涵的通俗音乐。鉴于上述原因,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欣赏与鉴赏《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经典之作,以及贝多芬、莫扎特和巴赫等西方音乐大师的作品,让学生受到高尚音乐的熏陶,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欣赏等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艺术作品,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创新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策略,养成健康的音乐鉴赏情趣,从而为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篇10

高中生在学习音乐鉴赏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了解节拍、节奏、速度、旋律、调式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鉴赏音乐。在音乐课鉴赏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法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全神贯注地聆听作品,一边思考,让思维变得积极主动。在流行音乐的影响下,最初学生或许只是觉得鉴赏的音乐好听与不好听,但是鉴赏的音乐越来越多,学生慢慢就学会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的变化和特点,甚至对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有所理解。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直接影响人的感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音乐欣赏,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

虽然音乐鉴赏是以听为主,但模唱是欣赏作品必要的阶段。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模唱主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形象,把学生的自主思维充分发散。通过听、唱音乐作品中形象鲜明的乐段等,以音乐的形象化特征启发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接受美,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模唱,潜移默化地熏陶,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树立学生伟大的理想抱负。

篇11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要认识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所发挥的价值,从而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以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笔者从新课标出发,对如何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探究。

一、创设情境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学生进行交流,直接影响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是艺术与时代的结晶,感性与理性的碰撞,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多媒体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拓展了传统音乐鉴赏的教学范围,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转变。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声像、动画相结合的特点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2.创设活动、表演等有效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时,要注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提升。音乐作为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要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协作精神,对于学生的团体音乐创作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合唱、合奏、音乐表演、话剧、舞台剧等形式,使学生在集体创作中,培养集体意识、合作的态度以及相互尊重的相处方式等,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例如,在教学《田野静悄悄》时,让学生以合唱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律动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和谐相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丰富“听”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先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具体内容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教给学生,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前了解音乐作品的大致内容,但是对于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却产生了限制。笔者通过丰富“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创造性地“听”,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欣赏音乐作品,提升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1.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作品的情感

学生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旋律、音调、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倾听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情绪,从而知道作曲家想要通过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例如,让学生通过听《战争安魂曲》,通过对其中跌宕起伏的音调、节奏的感知、倾听,感受到作家的崇高与情感的深厚;通过让学生倾听《月光奏鸣曲》感受到月光的柔美与优雅,通过不同的音乐作品,感受作曲家表达的不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2.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作品的民族性

在进行一些具有民族情感的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听”,领会作品中所表达的民族情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加深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例如,在欣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倾听,在学生欣赏前,不为学生提供过多关于音乐作品的资料,让学生用心去感悟这首音乐作品中所渗透的民族精神,让学生边听边感悟作品的精神价值与历史价值,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作品中黄河的苦难、黄河的咆哮,听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音乐的视角重温历史岁月,并结合现代的观念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精讲多练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音乐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照本宣科的教学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音乐鉴赏产生枯燥的感受,从而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要利用音乐独有的魅力,用旋律、节奏等音乐语言反映生活、情感、历史以及塑造人物等。音乐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倾听作品不同的风格、体裁、形式等音乐元素与内容,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因此,教师要避免过多的说教,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倾听上,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互动。例如,在教学《黄土高坡》时,教师不要对作品的配器、表达意境等进行过多的阐述,只需要为学生讲解作品的主题旋律,让学生在反复倾听中感受作品的情感与生命,品味音乐作品在旋律与节奏中所表达的豪爽与魄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自主创造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浓厚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四、开展“互动”教学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互动”是指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听,需要学生亲身实践、感受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教学《酒歌》时,让学生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自身对作品的感悟,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使学生在多种表达形式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倾听不同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包括情感表达的方式、肢体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演奏的形式引导学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按照交响乐队的位置做好,并在每位学生的胸前贴上该位置应该演奏的乐器,之后为学生播放交响乐,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属的乐器进行模拟演奏,从而让学生投身到音乐教学中,与音乐产生互动,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再次,教师可以采用歌曲接龙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先唱一句歌词,让学生以最末的字作为自己演唱歌曲的第一个字,如此循环,进行歌曲接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诸如此类的音乐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储备量,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教师要从新课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教学,从而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蓬.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改革措施[J].音乐大观,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