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09:22:4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对学校后勤管理的建议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后勤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合理的管理手段创造出强大的后勤保障力量,从而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保证单位职能工作能顺利开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性、服务性、复杂性、群众性等[1]。小学后勤管理涉及到水电气维护、基础设施、环境绿化卫生、气与电、水的供应以及学校安保工作等重要内容,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若缺乏有效的后勤管理,则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环境。
1重视后勤管理工作,提升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能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且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小学教学环境。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小学后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多处于低下水平,导致问题不断出现,进而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2];其中,小学后勤工作人员素质较差主要表现为责任意识不够、服务能力较差、技术能力不强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等,而学校后勤人员直接服务的对象为小学生,小学生的心智又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后勤工作人员的意识与行为可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身体健康。另外,还有一些学校的后勤管理理念过于传统,使学校后勤处成为“老弱病残”人员的休养所,内部消耗大不说,办事效率还不高,后勤管理难度也大。为此,学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后勤管理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完善人事聘任制度,合理设立规划岗位及岗位负责人数、职责范围,尽可能采取竞聘上岗,细化每个工作环节的内容,并建立职责奖惩制度,以提高后期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者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管理员定期对学校后勤人员进行培训,并鼓励他们多与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进行经验交流,以不断改善管理的模式。同时,学校还应重视后期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与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管理经验,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后勤工作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健康、和谐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2完善财务制度规范,强化小学后勤财务工作的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是学校后勤管理的核心部分,是教学工作是否能正常运行的关键。但传统后勤管理模式常常处于敷衍状态,对学校各项费用的支出没有详细的记录,且资金浪费等问题也比较严重,如采购价格上报不合理,采购不必要的物件等[3]。另外,学校对后勤财务的管理未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上报的财务报表未进行核实,且在财务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也未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等。有时候后勤财务部甚至未做好财务日常工作内容,如记账、算账及对账等,导致了财务审批流程与规章制度成为一种形式,长期以往就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为此,学校应强化后勤财务的管理,优化后勤管理的模式,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减轻学校的运行负担。如加强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定期对学校的每项支出与收入进行核查,同时,及时将收款资金缴纳入库,在财务支出审批合格后再进行回拨,以明确每项资金的去向与每笔资金的用途等。另外,学校还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部的规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内容,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等。在采购方面,学校可派专人去执行,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同时,还应要求财务人员将支出、收款、去向、时间、日期等明确记录在案,并制成报表,再交由校长或高层领导进行审查。学校还可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考核,实行优胜略太制,适当增加他们的紧张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并争取每年为财务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
3规范学校物资管理,尽可能降低学校综合运行成本
后勤管理问题除了以上阐述的几点之外,学校内部的物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的资产较多,致使很多物资未发挥它的作用就被淘汰或长期滞留等,且学校内部的设施设备未及时维修,或未定期进行保养与更换,导致了很多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不长,甚至会因为重要设备老化而酿成严重后果,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4]。另外,一些小学急于发展扩建而新移植一些植物,但未进行及时的保养与维护,植物成活率较低,虽然这些经济损失相对较小,但长期以往,植物死亡范围扩大,直接经济损失也会增大,这不仅不符合节约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还不利于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教学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学校应该采取一切可行性措施加强校内物资的管理,优化配置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的资源,注重开源节流,尽可能的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例如,学校应重新整合后勤管理部门的制度规范,调整人员配备,制定后勤管理计划流程表,并严格执行;定期检查、维修校内的设施设备,尽量延长它们的使用期限,对于老化程度或损坏程度严重的机器设备应立即上报,并及时更新。重点培养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促使他们养成节约意识,如节约用电、谁、气等,同时鼓励后勤人员积极提出意见或建议,学校再根据较合理的建议或意见进行调整,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此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外,学校可以鼓励一些班级,积极参加校园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除草、浇水等,养成不浪费水、电,不践踏草坪等良好的意识。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小学生劳动观念与勤俭节约的优秀品德,还能促进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共同促进学校的稳定发展。结语学校后勤的管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后勤管理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必须重新审视后勤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校整体目标的实现。
作者:高功忠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红旗小学
参考文献:
[1]陈永波.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总结[J].亚太教育,2015(08):53.
一、概念辨析
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的大力扩招,普通高等院校的精英教育转变为了大众教育。在读大学生的饿增多,除了给社会输送大量人才之外,对高校管理,尤其是后勤管理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选择由第三方社会组织为学校提供有偿的后勤服务,即高校后勤社会化。
“高校后勤”即为高校学生生活、教职工生活以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保证的服务工作。[1]而高校中的后勤社会化,就是指将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与后勤保障相分离,在后勤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学校将后勤工作承包给市场中的企业,由企业承担相应的保障服务,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效应,从而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
在日常的高校后勤管理中,作为高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本校在读学生,而学生公寓就顺其自然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学生公寓即指为满足高校在读学生日常住宿、生活以及课余活动需要而由学校提供的相关的建筑物与场所。
二、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与问题1
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主体,各高校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学水平。但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在校学生的激增,而学生的激增,给学校后勤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由此,高校对于学生后勤管理显得力不从心,并且导致高校后勤人、财、物的供给难以满足学生日常需求。高校后勤社会化、公寓管理的社会化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了社会资金,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同时,却也浮现出由此而衍生的其他缺陷。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点:
(一)多方利益冲突。
学校与后勤集团:作为高等院校,首要任务即教书育人,其宗旨是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由政府作为主导兴办的教育机构,是非营利性组织,为此,学校在后勤管理中关注的是为学生提供管理服务,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但作为后勤集团等物业部门则更多注重其中的商业价值,作为营利性组织,后勤集团等物业部门即想尽办法压低成本,提高效益,势必导致与学校的出发点产生分歧,导致学校后勤服务水平难以提高。
学生与后勤集团:高等院校在读学生作为享受学校后勤服务的主体,在支付后勤服务费用的前提下,要求得到更为舒适、安全的后勤保障服务;同样作为后勤集团等物业部门,从营利的角度出发,为了控制成本,提高利润,同样千方百计减少投入。这样就势必造成后勤集团这样提供服务的主体与学生享受服务的主体之间产生博弈,但限于如今高校后勤集团的发展现状,导致了学生公寓服务水品受到极大限制。
(二)后勤社会化机制发展不完善,学生满意度较低。
在现阶段的学生公寓管理社会化的环境下,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不健全,导致后勤服务人员普遍教育水平偏低,就学生公寓管理而言,这部分工作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以及管理能力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除此之外,由于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导致学生公寓管理的主体成为后勤集团与学校双方共同管理,在相互之间职责不明晰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后勤集团与学校、后勤集团与学生之间的“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学生并无能力更改后勤服务主体,从而出现学生对于高校后勤服务满意度普遍低下的现象。
(三)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低。
如今的高校,作为一个成年高等教育,除了教予学生大量科学知识,培养其学术水平之外,更多地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大量人才的需求。而随着高校后勤管理、公寓管理的社会化,学生生活同样逐步社会化。据统计,大学生活中,学生有60%的时间是在学生公寓度过的,而60%的学生违纪时间也是在宿舍内发生的。[2]面对学生如此多的课余时间,作为学生公寓管理的双主体,学校与后勤集团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全天候监管。为此,想要在大学中学有所成,对于普通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同样是考验。但现实的情况确实,在读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偏弱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于沉迷网络、易“跟风”、无视校规校级、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而学校的学生工作者常常处于“想管好”,却“管不好”的困境中。这种现象除了学校学生工作力度不够的缺陷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由于学生自我克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不足,价值观易影响等问题,也给学校的公寓管理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三、推进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建议
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是否顺利进行,对于一个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而要想真正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梳理好学校、学生、后勤集团等物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着手做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问题。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
无论是学校还是负责学生公寓管理的后勤物业部门,要做好学生公寓的服务和管理,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利益为重进行工作。这样在提高服务质量之余,同样可以获得学生更高的满意度。
2、建立健全学校后勤管理制度。
作为学校,在公开招标阶段应该做到公平公正,主动维护市场秩序,选择真正有能力、有实力承接学校后勤服务的组织进行学校学生公寓的功力工作。利用规章制度,明确学校与学生公寓管理的物业部门之间的职责与权力。同时,学校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做到辅导员能够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生活动态,对学生负责。
3、学校加强公寓文化建设。
1.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后勤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往往对后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后勤工作只是跑跑腿、动动手的简单劳动,不重视对后勤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甚至把不胜任教学工作和一些在学校工作中派不上用场的人员"低聘"或临时"收容"到后勤相关部门,导致后勤工作人员队伍质量、工作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上不去。
1.2学校后勤设施建设滞后,供给不足。对于一些仅仅依靠财政支持的学校,设施建设、维护资金短缺,校园的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室、操场等教学性设施和办公楼、大礼堂等辅场所缺乏及时的建筑修理和维护,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师生食堂等后勤服务设施管理滞后,甚至不时出现"脏乱差"的现象。
1.3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服务不到位。学校后勤管理部门的职工多为临时工,且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积极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的工作素养。其中也不乏服务意识薄弱的员工,由于后勤工作人员工作开展不利,往往会妨碍到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生活起居,对师生服务态度较差,甚至出现个别的现象,学校保安队伍也出现老龄化问题,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有些已不具备正常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2.解决方法
2.1树立服务型后勤意识。不论现在还是将来,服务一直是后勤工作的灵魂,因为它始终贯穿后勤工作的全过程。中小学的后勤工作效率仍然存在问题,服务层次不高,高高在上,等人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竞争和没有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造成的。为了改观后勤传统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有必要推行后勤社会化,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总体上看后勤社会化是我国目前正在广泛推广和实行的一种新管理形式,也是中小学后勤工作改革将面临的一种必然趋势。目前,这种社会化态势必将会影响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改革方向。竞争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这也要求中小学后勤工作要居安思危,要彻底打破旧的条条框框,从思想深处重视后勤工作改革的深化。要提前做好转型工作的思想准备,从学校层面首先就必须重视,要从长计议。同时也要求对普通管理人员克服传统的管理思想,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投身到后勤改革洪流中来经受市场经济的考验。 中小学后勤是一集项性工作,涵盖内容宽广,在这种背景条件下,要适应当今学校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一支团结、和谐且又特别能战斗的服务型后勤工作团队,以管理团队的力量来完成好后勤工作的各项任务。
2.2坚持原则。
2.2.1整体效应原则。坚持整体效应原则是指学校后勤工作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宗旨和根本任务出发。由于整体效应即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也就是l+l>2效应。因此,在把握好后勤工作特点和管理对象的前提下,后勤管理部门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要仅仅局限于人、财、物等要素中的某一个管理对象,要从全局高度分析,明确后勤管理与学校整体管理的关系;要用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手段谋划、实施后勤管理工作,发挥后勤部门的最大效能以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整体发展。
2.2.2方向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教育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教育和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育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因此,后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挥任劳任怨、不怕吃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要懂得学校教育教学和后勤工作本身的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作出应有的贡献。
2.2.3效益性原则。学校后勤工作要讲求效益,就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效益性原则,就是要以优质、周到的服务去促进教学、科研的开展,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办学效益。在具体工作中要尽量使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持一致,只有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优化后勤服务工作,提高综合效益。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物价较高经费不足
改则县地处偏远牧区,蔬菜粮油均从拉萨或新疆配送,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较大导致物价较高,又因雪封山而出现的断菜情况,故菜价不稳且相对偏高,如调查时土豆市场价5元/斤;白菜3.5元/斤。改则县中学食堂粮食采购为政府统一采购,蔬菜为学校采买,改则县中学采取与菜店签订菜价每年分三季进行定价的蔬菜供应合同。中学生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对各种营养需求较大,这是造成学校经费支出较大的原因,在学生膳食方面,学校十分注意学生膳食营养的搭配,保证学生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并按照民族习惯安排学生膳食,教师对学生膳食条件满意度为良好,学生对学校膳食的满意度较高,见表2表3。调查显示,燃料价格居高不下是造成学生经费不足的另一原因,由于改则县地处偏远牧区,运费成本较大造成燃料价格较高。现学校食堂燃料以煤炭、汽油为主,电力为辅,电费由县财政承担,减轻了不少压力,但尽管如此去年燃料的总花费114038.89元,也占到了经费的9%,燃料价格见表4。
2.2后勤工作人员学历偏低
改则县中学除了后勤管理层和财务为本专科学历外,其他工作人员均为专科以下学历,初级工两人,其他人员均为临时工。从总体上看,后勤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后勤管理人员都是“由县财政出工资,由教育局对应聘者进行审查,平时表现较好的招聘到学校做临时工,招聘由局里考虑实际情况将临时工分配到各学校”。
2.3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有待加强
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在个人卫生上没有较强的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虽然学校后勤制定了各项卫生制度,每年定时安排发放洗衣粉和卫生工具由宿舍承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宿舍卫生和个人清洁卫生,并进行评比检查;定时安排学生在天气较好的休息日洗头,组织安排教师对学生义务理发;但从现有条件来看,因受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影响,学生卫生意识薄弱,良好的卫生习惯尚未形成。
2.4后勤管理保障不给力
和非寄宿制学校相比,作为寄宿制学校的改则县中学后勤工作涉及学生住宿、餐饮和课余在校管理等问题,导致教师工作量较大,学校后勤的正常运转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而现牧区寄宿制学校后勤管理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后勤管理人员没有实行学校聘任制,全部由县教育局统一聘任,局聘校管,对于学校后勤管理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3建议
3.1建立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
后勤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其衡量标准就是制度是否以教为本、以师为本、以生为本,是否遵循学校自身发展的规律,是否与教育发展战略相适应。建立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也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将后勤人员的岗位聘任制落实到学校,学校在聘任后勤人员时,要从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意识三个方面从优选择,后勤管理人员要有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工作认真负责具有一定的后勤管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后勤人员素质。对学生宿舍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宿舍卫生内务评比上坚持以学生评分为主,老师评分为辅,即培养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也锻炼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2积极开展后勤管理队伍建设
从管理人员到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思想道德、职业技能、安全卫生等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学习与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后勤管理和工作人员的认知、理解与创新能力。而且后勤管理者也要不断学习学校后勤管理知识,丰富管理理论、拓宽眼界,不断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3建立健全后勤管理保障制度
建立有利于调动后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激励和保障制度,不仅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还要从培训学习等方面体现,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后勤工作效率,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随着各类后勤工作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的对象及环境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学校对后勤人员的服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财务电算化、大量信息教育设备的进入等,这些都迫切要求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所以要严格后勤用人机制的管理。要选择有业务专长的人员从事后勤工作,不适宜或不适应后勤工作的人员不可用。对从事后勤管理工作的人员要严格业务培训,在繁忙的工作中鼓励后勤管理人员参加各类技术培训、进行等级及职称考试,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掌握新技术,以人为本,提高后勤员工的工作技能,一专多能,更好地完成后勤服务工作。后勤管理是学校保证一线教学后勤支持系统的综合管理,其对象包括物资、后勤设备、基本建设和后勤服务自身,其特点是种类多、摊子大、范围广,所以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果没有严格完善的制度,科学管理将无从谈起。因此,严格用人机制管理的同时还要严格工作制度的管理,严格完善工作制度是学校后勤保障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基本保证。根据这一特点,要制定较为完整的后勤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明确各自职责,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后勤管理过程中,并结合后勤工作的特点,勤督促,勤检查,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增加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强调服务意识,全面提高和改变后勤人员的服务观念,与时俱进,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后勤服务体系。
二、“实”
后勤管理工作要在“实”上下功夫,把工作做踏实,不可浮皮潦草。要牢固树立后勤人员的服务观念、法纪观念、效益观念、社会观念,注重将实现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己任,积极主动服务于教学,及时为学校教育教学排忧解难,确保教学设备及各项设施的良好运行。可将后勤维修服务分为日常维修与预防性保养检修,后勤专门维修人员全天值班,及时解决来自学校及各科室的需要,即便是休息日,都要做到迅速及时,对提出的问题件件落实,暂时无法解决的也要有回音,极大地方便学校教学工作。对学校的设备设施,应建立计划维修保养档案,以利于管理,职责落实到人,定期上门进行预防性保养检修,提高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降低维修成本,也让使用者更方便、更放心。
后勤人员要经常深入学校各年级组、专用教室了解一线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及问题,听取教师意见及建议,在情况允许时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坚持下收下送,尽可能减轻一线教师的工作负担,从等工作上门到主动上门找工作;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自身形象,举手投足均为教师着想,从根本上改变后勤工作态度,让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切实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细”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90-02
后勤部门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强化服务质量,论文构建了系统的后勤管理服务质量监督体系,以实现后勤的人本化服务,同时为学院构建和谐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一、四川教育学院后勤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探索的必要性
(一)学校后勤服务为学院转制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四川教育学院转制是我校发展的历史性选择,意义重大。本学年是学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年。这对每个部门,每位职工都是一种激励、一种约束。更给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规范、更科学的目标。学校后勤服务部门都要紧紧围绕学院的转制工作,努力规范后勤服务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院的转制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后勤的根本任务是八个字――保障、服务、育人、发展。保障,就是为学校实现办学目标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持;育人,就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展,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能力。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将紧紧围绕这个根本任务,为学院转制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有效监管方式能充分促进学校后勤的良性发展
高等学校的后勤在实现社会化过程中及社会化之后,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其职能,建立有效的后勤监控体制,使社会化的后勤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使其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对社会化后勤实施有效的监控,使之有利于提高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这样才能全面营造文明向上、环境舒适、服务到位、经营有序的校园后勤服务氛围,体现出高等学校后勤为高等学校教育服务的新特点和专业性。
(三)师生、学校和社会对后勤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后勤工作在保持学校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构建和谐后勤管理、服务,从而使学校稳定的形势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目前当代师生思想活跃、敏感性强,对学校和后勤管理工作要求更高。同时学校后勤服务有的实行社会化运作,各主体追求目标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价值取向和管理理念的碰撞。如果管理服务单位不能摆正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就会影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学校的和谐稳定。我们要科学处理好后勤工作中的矛盾和关系,作到以学校发展大局为主。
二、省内外高校的后勤管理与运行模式
(一)四川大学后勤服务的“集团化管理”
四川大学后勤管理处建立学校与后勤集团的甲乙方关系,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的甲方职能。四川大学后勤下设“三室三部”管理机构(集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会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监督部)、12个专业化中心(公司)及4个代管单位(校医院、幼儿园)。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学生餐饮服务、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校园物业管理、公用教室服务、学生浴室开水、水电气管理服务、教育超市、宾馆酒店服务、医疗卫生保健、建筑安装维修、幼儿教育等。集团模拟企业运作,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和目标量化考核。集团开通了24小时服务投诉热线,建立了后勤接待制度,BBS后勤信箱、设立了后勤集团网站等,加强与师生的沟通。
(二)西南财经大学后勤服务的“总经理负责制”
西南财经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是在原总务处基础上设立的企业化管理单位,实行学校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进行规范。公司实行定岗定编的全员聘用劳动合同制、“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和“集中结算、责任中心、分户核算”的财务制度,建立起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总公司下设行政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企划部等4个管理部门和饮食服务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物业管理中心、修缮服务中心、接待中心、校园管理中心、校医院、幼儿园和交通服务部等9个经营实体。实现制度化管理,细化每项制度管理,落实到人,将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了描述。如对在首问责任制对在岗人员的语言进行规范,常采用“我们立即想办法解决”、“我们马上联系相关部门”等用语;不得采用“你找××(部门)”,“你打电话××(号码)”等语言细节都进行了规范,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的行为紧密联系起来。改制后的后勤服务总公司,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机制运转灵活有效,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广东商学院后勤服务的“半企业化模式”
2010年1月学校撤销后勤服务集团,成立了后勤服务与管理处(简称“后勤处”)。后勤处下设2个科室、4个中心,分别是综合科、事务科;公寓中心、交通中心、维修中心、饮食服务中心。后勤处及其科室按学校机关行政处室运作方式;如公寓中心、交通中心、维修中心由学校按人员和项目核拨经费实行半企业化模式运作;饮食服务中心则按企业化模式运作,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构建四川教育学院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体系
近年来,四川教育学院后勤服务坚持把有力保障作为后勤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把服务创新作为后勤发展的强大动力,学院后勤服务质量在保障能力、管理水平、自身发展、激励机制、队伍素质以及师生认可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探索后勤服务质量规律,借鉴省内外学院后勤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目前的发展阶段、特点和水平,论文建立如下的服务质量监督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升学院的后勤服务管理质量:
(一)学院后勤服务质量目标体系
监控目标是指监控主体通过实施监控,希望服务质量达到的目标。集团制定有总的质量方针,各中心对总方针进行分解,制定切合各自实际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通过对目标体系的探讨,找到监控点,保证后勤服务的质量,以实现优质服务。
后勤服务的目标:目标的系统定位是以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为服务对象,以“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服务宗旨,以“优质服务求生存,改革创新求发展”为服务理念。
后勤服务的过程系统:要进一步加强校内餐饮服务、宿舍管理、水电供应、校园环境等各环节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各项工作程序,逐步建立学生食堂主副食品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制度,逐步完善有关工作记录、检查、反馈、改进的配套制度,以提高服务工作和质量的可控度。
建立后勤服务质量系统:建立符合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主要的监控点为质检、工商、卫生、环保部门的合格率,师生满意度、合同的履约程度,后勤保障服务的时效性等。
(二)学院后勤服务质量组织体系
后勤的监控机构应该有四类:第一类是学校后勤的管理部门,如后勤处。第二类是服务单位内部质量监管机构,即由本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组成的检查系统。第三类是以教职工为主体的监控机构,该机构的人员有工会、教(职)代会以及教职工代表组成。第四类机构是由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学生会、共青团参加组成的机构。其中第三、四类机构为议事、建议、反馈和监督部门,是非常设机构,其日常工作由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协调。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对后勤的宏观监控。后勤管理委员会可下设部分涉及面广的专业监督小组,如学生膳食供应、学生宿舍管理,职工安居工程等,由这些小组对监控对象实施专业的监控。
(三)学院后勤服务质量方法体系
建立后勤服务质量监督方法体系,通过过程管理原理,根据监控指标,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改善后勤服务工作。
方法的目的是获取顾客信息,建立服务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在后勤服务过程中,随时都会有师生员工投诉。掌握这些信息能为我们实施检查提供依据,因此应开展多种渠道获取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系统。检查的层次有三层:接受外部机构检查;后勤实体对所辖中心、科室进行检查;各部门自检自查。可采用的具体方法如首问责任制,该制度规定群众来访时,机关在岗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限时办结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是指机关职能部门对校内各基层单位、师生员工及外来办事人员提出办理的事项,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限期办结的具体要求;神秘顾客调查法,神秘顾客调查法是一种检查现场服务质量的调查方式,可以分两个环节:调查实施过程及结果处理过程。要确保调查实现预期效果,调查的实施过程非常重要。
(四)学院后勤服务质量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套科学、规范、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增强的重要保证。目前,学院后勤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基础管理制度和各科室、中心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既有的《后勤服务监督办法》、《四川教育学院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同时需要与时俱进补充一些新的管理制度与规定。学校后勤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全校的师生,可以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将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分类完善。学校后勤工作的主要功能是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可从全校师生的吃、住、行、学(工)、其他等各个环节进行突破,完善建立如下的制度体系: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责任。通过与职工个人与各服务中心、科室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安全稳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等相应的文件,实行目标管理,将具体的工作职责、服务标准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分工精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基础上,加强对各部门全年工作任务的部署、检查、考核、落实。形成层层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扩大沟通渠道。让高校师生参与后勤管理,不仅是提高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强师生和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人员之间互动的重要契机。一个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只有让各类人群实现充分沟通,才能使各方面的愿望得到表达,使潜在的矛盾得到妥善解决,也才能在全校成员之间建立起互相信赖、融洽共处的关系,形成齐心协力发展事业的合力。为此,我们一方面努力完善沟通协调的机制,在学校后勤部门、校团委、校学生会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每学期召开例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本学期切实可行的共建活动计划,并通过联席会议确定各自承担的责任,共同采取措施落实计划。另一方面,在落实计划的过程中,也保持及时的沟通互动,按照实际需求,及时调整计划,比如在招募志愿者参与后勤管理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就征求不同志愿者的兴趣,并结合后勤部门提供的服务需求岗位,对志愿要求和岗位需求不一致的做好协调和说服工作,使志愿服务得以顺利开展并持久进行,至今已有千余人次参与到活动中。
促进互帮互学。学校后勤服务人员与师生之间并非只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在一些领域也可以互为人师,后勤人员可以从教师和学生那里学到一些有用的理论和实用知识,教师和学生则可以从后勤工作中增强服务意识,学习到书本上没有教授的劳动技能。本着这一理念,我们组织成立了校后勤集团青年职工学校,聘请学校研究生会同学为后勤集团的团员青年举办公文写作、法律知识、西部支教感悟等讲座,同时利用后勤服务集团现有的场地、设备、原材料为学生提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给参与后勤集团管理工作的同学们颁发社会实践证书,这些举措既得到后勤集团员工的热情支持和参与,也受到学校广大师生的欢迎。
让学校师生走进后勤、体验后勤、监督后勤并参与管理,体现了南京大学民主管理、和谐发展的思想。活动开展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促进了员工素质及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后勤服务集团的发展,集团职工队伍一线岗位从业人员以事业编制为主体已转变为目前以聘用人员为主体,这部分人员中个别人集体意识淡薄,缺乏工作责任感,通过师生参与后勤管理,对后勤工作起到监督作用,将校园巡视、食堂文明监督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促使这部分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学校后勤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用岗位责任制作为管理的前提,用标准化的制度和流程作为管理的核心,用细节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将管理的目标具体化、责任化,形成一套“事事有人抓,人人用心管”的管理方法。
二、学校后勤管理现状
1.人员构成问题学校后勤工作涉及多项工作,既有水、电、气及锅炉,又有设备维护维修,还有绿化、医务等工作。由于岗位人员配置不合理,总体年龄偏大,专业人员少,而且很多人员身兼数职,导致办事效率不高,成绩不突出,设备维修不及时,学生后勤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等问题的出现。
2.管理方法问题学校后勤工作存在着管理方法不科学、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如,多数人员还是凭经验办事,靠习惯操作,随意性较大。
3.服务理念问题学校后勤工作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原有观念滞后,因循守旧。由于工作没有前瞻性,工作存在被动性,致使后勤服务跟不上,制约了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等手段,按照“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量化考核,持续改进”等五个要求推行精细化管理,达到“精益求精、规范有序”的后勤管理目标。
四、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模式
模式是事物的标准样式,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形成模式。
1.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作用(1)管理工作的主体是人。精细化管理者要提出适应市场和企业实际的新的管理思想,调整组织结构,更新管理手段,特别是集知识、理论、技术、经验之大成,制定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作业标准。在组织员工学习、培训的同时,有力地推动贯彻落实。(2)管理工作的客体也是人。在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变革,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员工真正转变观念,积极参与调整,特别是主动地学习、理解、掌握和执行新的工作流程、作业标准,自觉规范工作行为和操作方法。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总结,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3)以人为本的工作要领。一是后勤工作要突出一个“勤”字。学校后勤工作的质量体现在“勤”上。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涉及面广,事情多而繁杂,后勤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在“勤”字上认认真真地做文章。做到吃苦耐劳、有求必应、恪尽职守、热情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做各科室部门工作强有力的后盾。二是后勤工作要突出一个“细”字。后勤服务工作具有“一多”、“二广”的特点,即:师生人人与后勤部门有关,涉及的人员特别多,校内外联系的面广。在安排工作时,尽可能地把问题考虑细一些。如,后勤涉及的人、财、物相当多,特别是在采买过程中,精打细算,同商家讨价还价。坚持同质比价,同价比优,同优比服务的原则,工作中厉行节约,为学校节约每一分钱,自觉争当勤俭节约的先锋,当好学校的“管家婆”。三是后勤工作要突出一个“实”字。后勤工作必须务实,因为它在学校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后勤工作实不实,直接影响工作绩效。在后勤服务中,要从关注每一名教师、学员、员工做起,要关注他们的感受,关注他们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要抓不落实的事,查不落实的人,“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办好实事一桩,胜过空讲道理一筐”,不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只求实打实的工作。四是后勤工作要确保一个“安”字。学校通过全方位管理,严格责任制,细致的工作,扎实的教育,确保学校设施设备和师生员工财产安全。安全无小事,事事大如天,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责任目标,分工负责,谁的问题谁负责。通过整改,后勤工作人员平时加强了对设施设备的检查、整改,亲自动手干,无论是严寒酷暑都毫无怨言,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学校设施设备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2.以制管理,用《后勤精细化管理手册》实现制度管理在原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后勤精细化管理手册》。《手册》共分为五个章节,将后勤的整体工作纳入到《手册》中。《手册》涵盖了员工岗位职责、工作业务流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量化考核和后评估反馈管理等内容,真正实现了后勤管理的全覆盖。(1)精确定位——明确岗位职责。精确定位是指对每个部门、岗位的职能职责进行清晰规范,建立与其他岗位的有机衔接。对各岗位职责加以明确,编写岗位说明书。用明确的岗位职责让员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使员工在工作中,不再互相推诿。在编制岗位职责时,不使用套话和空话,让每一句话都落实到具体事情上,做到职责明确,责权到人。(2)精益求精——完善制度体系。精益求精是指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工作提出严要求和高标准,促使工作尽善尽美。制度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可执行性。学校总务办根据具体工作细化了各项制度,制定了《总务办员工考核办法》、《总务办工作检查制度》和《水、电、气管理制度》等。在制定《考核办法》时,明确了病假、事假的处罚标准,甚至迟到、早退的时间都精确到了15分钟以内,超过15分钟就处罚。对处罚的内容也要做到全面解释,包括“乘坐交通车上下班的员工,因交通车原因不能按时上下班者,不列为考勤”等。为公平起见,以人为本,对其他不坐交通车员工,因特殊情况迟到的,给予了每月3次避免处罚的机会。体现了制度的严格性和人性化的特点。通过制度的健全和管理程序的完善,做到了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按程序去做,做实细微环节,促进后勤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3)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流程化管理。细化目标是指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后勤工作按照业务板块、岗位职责进行划分,工作任务分解到人。这一步对于所有管理者尤为重要。任务必须按照岗位职责厘清,避免工作交叉、难以落实的局面。学校总务办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梳理的流程细化到每一步由哪个岗位完成,相应提交的表单内容都做了明确的说明,绘制了流程图,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流程步骤中。通过流程细化,解决了员工工作如何做,以及如何衔接等难题。(4)量化考核——制定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是指工作在完成后进行考核时,应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为了抓出实效,后勤管理结合面广、量大的实际,制定了考核标准,开展量化考核工作。量化考核内容,将“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确保考核工作规范有序。后勤管理工作根据分工、计划和要求,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了日常工作量化考核指标,建立了精细化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落实了责任。学校总务办制定了《工作检查制度》、《员工考核办法》等,明确了水、电、气巡回检查制度,绿化、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等。(5)持续改进——发现问题,积极整改。持续改进是指考核后发现问题,进行评估,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的过程。为满足高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完整的PDCA管理循环。同时学校总务办建立了整体的改进制度,对在内、外部测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报整改情况表,并及时整改。
五、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成效
1.员工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精细化管理模式运行后,杜绝了迟到现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幅提高。一是通过岗位责任制,每名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才是符合标准的。二是通过考核办法的实施,起到了明显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主动纠错的效果。
2.管理的规范性显著提高
精细化管理运行后,通过制度和流程的规范,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化。一是通过规范制度,明确了工作具体要求。实现了管理从以前的以人管人,到现在的用制度管理人的转变。二是通过流程上的规范,对基本业务和重要业务流程进行了梳理固化,明确了每一步骤的岗位责任人和相关表单实施证据。
所谓区域统筹,就是按行政区域在一定范围内统一管理和指导中小学后勤工作。实行区域统筹一般要成立一个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隶属区县教委管辖,成立后可以设立以下部门:编外人员人事管理部、基本建设部、教育技术装备部、财会中心。仅仅设立几个部门还不能算实现区域统筹,真正实现区域统筹还要在具体工作上做到以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为目的统分结合,统得有力、分得有效。
二、区域统筹模式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区域统筹的主要目标是使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实现专业化、社会化和精细化,不断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师生满意的基础教育后勤服务体系。
区域统筹要协调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建委、财政等相关部门,从而实现“四个统一”,即劳务统一管理、工程统一招标专业介入、物品统一采购、财务统一收支。
1.劳务统一管理
目前,很多学校都雇有临时工,如宿舍管理员、食堂工作人员、门卫、电工、维修工、水暖工、保洁员、司机和安全保卫等。在教育系统人员编制中没有完全考虑这些人员需求,而学校又需要这些人,只能雇用临时工来负责这些方面的工作;有的学校就把其中一些工作承包给社会上的专业公司,例如保安、绿化等,还有一些学校把学生食堂承包给社会上的一些公司(个人)经营。
雇用临时工和对外承包,都存在诸多弊端,一是临时工工资或承包企业的利润加重了学校的负担,甚至可能转嫁到学生身上。二是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不高。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为了避免留下“后患”,一般的学校都会在十年期满之前解除与临时工的合同,学校这些工作又不能没有人做,只能再招人,从头开始培养训练。每一个临时工与学校单独订立合同,劳务关系都是个人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一旦工作中出现失误给学校造成了损失,个人又无力赔偿。
实行区域统筹后非教育系统编制劳务人员由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编外人员人事管理部统一管理,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实现。
经济发达地区可采取企业承包经营为主,直接管理为辅的形式。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对社会服务环境的考察,然后分类进行服务招标,保洁、食堂经营、校内超市经营、保安、绿化、校舍维修、设备维护等都是可以列入招标范围的服务项目。学校的财务工作不能委托社会上的公司来管理,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的财务中心可以全面负责,另外宿舍管理员、司机等工作,社会上没有专业公司从事这方面的业务,这类纯粹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由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直接招聘劳务人员。
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议实行直接管理为主,承包经营为辅的方式。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编外人员人事管理部统一考试招聘,统一签订合同,统一支付报酬。编外人员人事管理部搞清本系统所需各种劳务的情况,面向社会招聘有相应技能的工作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考试合格的由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签订雇用合同,派到学校承担相应的工作,这些人派到学校后具体工作由学校负责管理,工资由后勤服务中心发放。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这些人的考核、续聘、解聘,考核以用工单位的意见为主。
在学校非教育系统编制人员劳务用工改革过程中,仅靠教育系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才能成功。学校非教育系统编制人员劳务用工改革关系到财政方面,还关系到人事、劳动保障、法律,启动改革之前要将这些部门领导召集到一起统一思想,会商改革的具体方案,各部门群策群力,这项工作才能做好。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是保证这次改革成功的基础,研读相关法律,聘请专业法律专家参与,改革就有了足够的保障。
2.工程统一招标专业介入
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设立基本建设部,统一负责所属学校的新校舍建设和既有建筑维修,以及与建筑有关的水、暖、电、气、路等市政工程的管理。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是集中大量“国家未来”的公共场所,在工程建设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学校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应该更具有安全性、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学校建筑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学校的建设工程不应该单纯遵循国家规定的招标标准,而应该提高标准。
搞好学校的建设工程关键要提高招标标准: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普遍提高一个层次。既要规定造价在50万元以上的工程就必须实行招投标,不论是新建工程,还是维修改造工程;又要规定重点项目必须实行招投标,并应详细规定重点项目的内容;还要规定投标企业资质等级要求,根据不同建设规模、不同用途规定设计、施工、监理的不同资质等级,原则是比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资质提高一级。其他投资额较小的维修工程也必须以招标的形式确定几家长期合同服务单位。承包小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单位招标,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管理部拟好入选条件,由专家组负责评判确定,第二年再次评选时要把上一年在教育系统的业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凡是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质量事故、治安问题、劳务纠纷的一律排除在第二年参选范围之外。如果辖区内学校不多,也可以由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雇用一批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学校的建设工程管理主要是学校管理和教委直接管理两种方式,或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无论是教委还是学校,管理者也大多是教师,他们缺乏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是否照图施工,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合格,管理工程的教师根本不懂,由教师管理工程不仅不能发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可能出现一些由于不懂工程而提出一些违背建设工程法规的要求,造成建设工程在建设阶段就存在隐患。有监理的工程,监理如果负责任工程质量相对较高,监理如果不负责任或根本没有监理介入,那么学校工程质量就没有了保障。
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基本建设部应聘用一批专职和兼职的专业人士参与工程管理,这些专业人员应以建造师为主,专业要齐全,至少还要有一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有这样一支队伍监督施工,就能够克服本系统人员不专业、发现不了施工问题的弊端。还可以同一家监理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合同,费用包干,由这家监理公司负责监管所有工程,这主要针对维修工程而言,新建工程一般都需要进行监理招标。专业施工,专业监管,教育系统建设工程专业人员介入才能实现有效管理。但也不能只交给基建方面的专业人士来管理,因为建筑物用途不同,都会有一些自身的需要,学校的建筑物也是一样,而且不同学校,教学目标任务不同对建筑物也就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因此,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的基建工程部必须有懂教育教学的人参与管理。
3.物品统一采购
教育系统需要使用的物品很多,书、本、笔、粉笔、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化学药品、办公桌椅、计算机等,所谓的统一采购,指的是统一进行政府采购,但也不是学校所需所有物品都进行统一采购,本、笔、粉笔、化学药品等低值易耗品由学校根据需要自行采购,而像计算机、办公家具、学生课桌椅、印刷设备、摄影摄像器材一般都应通过政府采购。
根据法律规定,凡是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物品一律进行政府采购,教育系统有不少物品需要统一采购,但经常会发现一些学校违反政府采购规定,“擅自采购”某些物品,更多的是政府采购来的物品不能满足需要,尤其是现在的一些电子类教学仪器设备。
本该采购的不通过政府采购单位自行购买,有时是因为同类物品突然损坏,而这件物品又是教育教学必需的,通过政府采购需要40多天的时间,不能及时到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因此会不时出现“擅自采购”的情况。
一些高水平的产品往往只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而政府采购时,如果将采购产品的技术参数确定为这类产品,有变相指定生产厂家的嫌疑,而不能把更高技术水准的参数加入进去,采购来的产品就不能满足教育教学使用的需要。以现在普遍采用的计算机为例,有些教学软件只能在硬件配置较高的计算机上运行,而采购时又不能把配置要求提到这个程度,就造成一些教学软件在学校成了摆设。
通过政府采购买来的教育教学设备,不能全面享受后期维护保养升级换代服务。采购与使用脱节,采购者不是使用者,这往往会造成供货商只重视采购环节,对售后服务环节不够重视,甚至直接省略售后服务环节,形成设备买来之后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情况。
毫无疑问,教育系统购买物品应该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实施政府采购。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设立教育技术装备部负责教育教学设备、办公家具等学校大宗物品的采购,应该通过与政府采购办的沟通,建立一套机制,避免出现学校擅自采购、采购的设备不能满足需要、采购来的物品缺乏售后服务。
第一种:定点供货商机制。定点供货商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确定,每年采购一次,规定只负责供应小数量物品,需要物品数量超过规定,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单独立项进行采购,这样就解决了突然损坏、无法维修,而教育教学又必需的设备购买问题。
第二种:自行采购机制。在采购那些技术要求高的产品时,应通过沟通,与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达成一致,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在了解所采购物品的特殊性后,一般委托项目单位自行采购。
第三种:使用者直接参与机制。让学校参与政府采购过程,完成采购后举办供货商与使用者见面会,见面会上将政府采购相关档案交给学校一份复印件,让学校对所提供的产品、厂家有一定了解,对政府采购合同有所了解,与供货商见面,商定供货时间、交接人、联系方式,并让学校方面参加验收。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招标文件中对售后服务有所规定,在合同中约定好保修、回访、维修等一系列问题。
学校后勤服务中心教育技术部必须认真研究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法规,熟悉政策法规才能很好地利用政府采购平台为学校购置质优价廉的各种物品。在了解政策法规的同时,还应对教育教学需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政府采购时才能提出恰当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采购到教育教学真正需要的装备。
4.财务统一收支
现在各地学校的财务管理有很多不同的模式,但大多是以区县财政拨款、各校自主支付为主方式的各种变形。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管理运行,这是由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保证广大群众的利益,让每个人都平等享受受教育权利。学校的开办资金多由财政保证也是由国家性质、学校性质决定的。国家非常重视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越来越充裕,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同时,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配套的管理措施接连出台,预决算制度、零余额账户、国库直接支付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相继出台。学校处在旧的财务体制与新的财务体制交替时期。人员工资由学校发放改为财政直接划转到教师个人账户,基本建设工程款改学校支付为国库直接支付,择校费、捐资助学款由学校收取使用改为财政收取,教师培训、学生活动、维修改造资金改按定额拨款为按项目拨款,一系列变革的出发点都是让教育系统资金使用更加合理、更加规范。
由于旧的财政体制和新财政体制正处在交替期,教育系统的财务人员多是由教师转行从事财务工作,财政体制的交替使学校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很不适应。第一,预算执行过于僵化,学校预算经常不到位,有事无钱,或是有钱无事的事情经常发生。第二,项目带资金,没有项目就没有资金,有些学校千方百计拼凑项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三,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增加了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使建设项目实施起来更加困难。
教育系统内部财务管理模式也必须随着政府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改革而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统一的财务中心是教育系统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一种明智选择。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设立财务中心,财务中心人员组成必须是业务能力强、对财政资金使用规则清楚的人,但是财务中心不能涉及学校的日常开支,学校的日常开支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管理,学校仍保留现金会计,主管会计的工作全部收到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成立财务中心后实行资金统一收支。财务中心负责整个行政区域内教育系统的所有资金的收支,包括全系统的预算、决算;全系统所有建设项目、所有采购项目的立项、资金申请、资金支付。
实行财务统一收支,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关于预算的编制、项目的确定、项目的执行、项目结算都要有严格细致的规定,所有人、所有事必须照章办事。
实行财务统一收支,很容易造成财权过度集中,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约束过度集中的权利,避免权力的滥用。实行财务统一收支,财权集中,由少数人进行管理,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时必须保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避免不了解情况的胡乱决策。
三、区域统筹模式的发展
1.实现区域统筹应树立的观念
实现“四个统一”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学校后勤管理区域统筹,同时必须具备三种观念,区域统筹模式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1)要树立法制观念,实行区域统筹是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作出的选择,国家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法制化,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样需要遵守法律,依法照章办事。国家有各种法律规范雇佣关系,也有相关法律管理建筑施工、政府采购,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法规更是不胜枚举,各省市还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实行区域统筹应该以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为前提。实行区域统筹不是为了规避这些法律法规,而是为了更严格地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要树立标准化观念,实行区域统筹,学校的后勤管理有了政府的影子,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学校后勤工作相当繁杂,要想管好,少出差错,进而不出差错,必须对各项后勤工作提出标准,食堂卫生标准、食堂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学校环境卫生标准、学校绿化管理标准、学校财务工作操作规范等,只有把这些标准制定出来区域统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推行。
(3)要树立精细化观念,实行区域统筹,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既是一个管理部门,又是具体工作的操作实体,既要管理面上的工作,又要管理具体的建设工程、设备的采购。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必须精细,要精细到人员培训内容的选择、人员录用考核、人员聘用合同条款、设备采购的技术指标和财务支出的每一个步骤,从而减少其中的漏洞。
所谓区域统筹,就是按行政区域在一定范围内统一管理和指导中小学后勤工作。实行区域统筹一般要成立一个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隶属区县教委管辖,成立后可以设立以下部门:编外人员人事管理部、基本建设部、教育技术装备部、财会中心。仅仅设立几个部门还不能算实现区域统筹,真正实现区域统筹还要在具体工作上做到以服务学校、服务师生为目的统分结合,统得有力、分得有效。
二、区域统筹模式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区域统筹的主要目标是使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实现专业化、社会化和精细化,不断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师生满意的基础教育后勤服务体系。
区域统筹要协调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建委、财政等相关部门,从而实现“四个统一”,即劳务统一管理、工程统一招标专业介入、物品统一采购、财务统一收支。
1.劳务统一管理
目前,很多学校都雇有临时工,如宿舍管理员、食堂工作人员、门卫、电工、维修工、水暖工、保洁员、司机和安全保卫等。在教育系统人员编制中没有完全考虑这些人员需求,而学校又需要这些人,只能雇用临时工来负责这些方面的工作;有的学校就把其中一些工作承包给社会上的专业公司,例如保安、绿化等,还有一些学校把学生食堂承包给社会上的一些公司(个人)经营。
雇用临时工和对外承包,都存在诸多弊端,一是临时工工资或承包企业的利润加重了学校的负担,甚至可能转嫁到学生身上。二是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不高。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应该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为了避免留下“后患”,一般的学校都会在十年期满之前解除与临时工的合同,学校这些工作又不能没有人做,只能再招人,从头开始培养训练。每一个临时工与学校单独订立合同,劳务关系都是个人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一旦工作中出现失误给学校造成了损失,个人又无力赔偿。
实行区域统筹后非教育系统编制劳务人员由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编外人员人事管理部统一管理,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情况采取不同形式实现。
经济发达地区可采取企业承包经营为主,直接管理为辅的形式。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对社会服务环境的考察,然后分类进行服务招标,保洁、食堂经营、校内超市经营、保安、绿化、校舍维修、设备维护等都是可以列入招标范围的服务项目。学校的财务工作不能委托社会上的公司来管理,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的财务中心可以全面负责,另外宿舍管理员、司机等工作,社会上没有专业公司从事这方面的业务,这类纯粹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由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直接招聘劳务人员。
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议实行直接管理为主,承包经营为辅的方式。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编外人员人事管理部统一考试招聘,统一签订合同,统一支付报酬。编外人员人事管理部搞清本系统所需各种劳务的情况,面向社会招聘有相应技能的工作人员,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考试合格的由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中心统一签订雇用合同,派到学校承担相应的工作,这些人派到学校后具体工作由学校负责管理,工资由后勤服务中心发放。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负责这些人的考核、续聘、解聘,考核以用工单位的意见为主。
在学校非教育系统编制人员劳务用工改革过程中,仅靠教育系统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才能成功。学校非教育系统编制人员劳务用工改革关系到财政方面,还关系到人事、劳动保障、法律,启动改革之前要将这些部门领导召集到一起统一思想,会商改革的具体方案,各部门群策群力,这项工作才能做好。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是保证这次改革成功的基础,研读相关法律,聘请专业法律专家参与,改革就有了足够的保障。
2.工程统一招标专业介入
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设立基本建设部,统一负责所属学校的新校舍建设和既有建筑维修,以及与建筑有关的水、暖、电、气、路等市政工程的管理。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是集中大量“国家未来”的公共场所,在工程建设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学校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应该更具有安全性、教育性、思想性、艺术性,学校建筑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学校的建设工程不应该单纯遵循国家规定的招标标准,而应该提高标准。
搞好学校的建设工程关键要提高招标标准: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普遍提高一个层次。既要规定造价在50万元以上的工程就必须实行招投标,不论是新建工程,还是维修改造工程;又要规定重点项目必须实行招投标,并应详细规定重点项目的内容;还要规定投标企业资质等级要求,根据不同建设规模、不同用途规定设计、施工、监理的不同资质等级,原则是比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资质提高一级。其他投资额较小的维修工程也必须以招标的形式确定几家长期合同服务单位。承包小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单位招标,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工程管理部拟好入选条件,由专家组负责评判确定,第二年再次评选时要把上一年在教育系统的业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凡是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质量事故、治安问题、劳务纠纷的一律排除在第二年参选范围之外。如果辖区内学校不多,也可以由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雇用一批专业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学校的建设工程管理主要是学校管理和教委直接管理两种方式,或是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无论是教委还是学校,管理者也大多是教师,他们缺乏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是否照图施工,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合格,管理工程的教师根本不懂,由教师管理工程不仅不能发现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还有可能出现一些由于不懂工程而提出一些违背建设工程法规的要求,造成建设工程在建设阶段就存在隐患。有监理的工程,监理如果负责任工程质量相对较高,监理如果不负责任或根本没有监理介入,那么学校工程质量就没有了保障。
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基本建设部应聘用一批专职和兼职的专业人士参与工程管理,这些专业人员应以建造师为主,专业要齐全,至少还要有一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有这样一支队伍监督施工,就能够克服本系统人员不专业、发现不了施工问题的弊端。还可以同一家监理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合同,费用包干,由这家监理公司负责监管所有工程,这主要针对维修工程而言,新建工程一般都需要进行监理招标。专业施工,专业监管,教育系统建设工程专业人员介入才能实现有效管理。但也不能只交给基建方面的专业人士来管理,因为建筑物用途不同,都会有一些自身的需要,学校的建筑物也是一样,而且不同学校,教学目标任务不同对建筑物也就有一些不同的要求,因此,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的基建工程部必须有懂教育教学的人参与管理。
3.物品统一采购
教育系统需要使用的物品很多,书、本、笔、粉笔、实验设备、教学仪器、化学药品、办公桌椅、计算机等,所谓的统一采购,指的是统一进行政府采购,但也不是学校所需所有物品都进行统一采购,本、笔、粉笔、化学药品等低值易耗品由学校根据需要自行采购,而像计算机、办公家具、学生课桌椅、印刷设备、摄影摄像器材一般都应通过政府采购。
根据法律规定,凡是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物品一律进行政府采购,教育系统有不少物品需要统一采购,但经常会发现一些学校违反政府采购规定,“擅自采购”某些物品,更多的是政府采购来的物品不能满足需要,尤其是现在的一些电子类教学仪器设备。
本该采购的不通过政府采购单位自行购买,有时是因为同类物品突然损坏,而这件物品又是教育教学必需的,通过政府采购需要40多天的时间,不能及时到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因此会不时出现“擅自采购”的情况。
一些高水平的产品往往只有少数厂家能够生产,而政府采购时,如果将采购产品的技术参数确定为这类产品,有变相指定生产厂家的嫌疑,而不能把更高技术水准的参数加入进去,采购来的产品就不能满足教育教学使用的需要。以现在普遍采用的计算机为例,有些教学软件只能在硬件配置较高的计算机上运行,而采购时又不能把配置要求提到这个程度,就造成一些教学软件在学校成了摆设。
通过政府采购买来的教育教学设备,不能全面享受后期维护保养升级换代服务。采购与使用脱节,采购者不是使用者,这往往会造成供货商只重视采购环节,对售后服务环节不够重视,甚至直接省略售后服务环节,形成设备买来之后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情况。
毫无疑问,教育系统购买物品应该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实施政府采购。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设立教育技术装备部负责教育教学设备、办公家具等学校大宗物品的采购,应该通过与政府采购办的沟通,建立一套机制,避免出现学校擅自采购、采购的设备不能满足需要、采购来的物品缺乏售后服务。
第一种:定点供货商机制。定点供货商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确定,每年采购一次,规定只负责供应小数量物品,需要物品数量超过规定,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单独立项进行采购,这样就解决了突然损坏、无法维修,而教育教学又必需的设备购买问题。
第二种:自行采购机制。在采购那些技术要求高的产品时,应通过沟通,与政府采购管理部门达成一致,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在了解所采购物品的特殊性后,一般委托项目单位自行采购。
第三种:使用者直接参与机制。让学校参与政府采购过程,完成采购后举办供货商与使用者见面会,见面会上将政府采购相关档案交给学校一份复印件,让学校对所提供的产品、厂家有一定了解,对政府采购合同有所了解,与供货商见面,商定供货时间、交接人、联系方式,并让学校方面参加验收。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招标文件中对售后服务有所规定,在合同中约定好保修、回访、维修等一系列问题。
学校后勤服务中心教育技术部必须认真研究政府采购的有关政策法规,熟悉政策法规才能很好地利用政府采购平台为学校购置质优价廉的各种物品。在了解政策法规的同时,还应对教育教学需求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政府采购时才能提出恰当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采购到教育教学真正需要的装备。
4.财务统一收支
现在各地学校的财务管理有很多不同的模式,但大多是以区县财政拨款、各校自主支付为主方式的各种变形。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管理运行,这是由我们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保证广大群众的利益,让每个人都平等享受受教育权利。学校的开办资金多由财政保证也是由国家性质、学校性质决定的。国家非常重视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越来越充裕,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同时,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配套的管理措施接连出台,预决算制度、零余额账户、国库直接支付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相继出台。学校处在旧的财务体制与新的财务体制交替时期。人员工资由学校发放改为财政直接划转到教师个人账户,基本建设工程款改学校支付为国库直接支付,择校费、捐资助学款由学校收取使用改为财政收取,教师培训、学生活动、维修改造资金改按定额拨款为按项目拨款,一系列变革的出发点都是让教育系统资金使用更加合理、更加规范。
由于旧的财政体制和新财政体制正处在交替期,教育系统的财务人员多是由教师转行从事财务工作,财政体制的交替使学校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很不适应。第一,预算执行过于僵化,学校预算经常不到位,有事无钱,或是有钱无事的事情经常发生。第二,项目带资金,没有项目就没有资金,有些学校千方百计拼凑项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第三,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增加了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使建设项目实施起来更加困难。
教育系统内部财务管理模式也必须随着政府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改革而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统一的财务中心是教育系统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一种明智选择。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设立财务中心,财务中心人员组成必须是业务能力强、对财政资金使用规则清楚的人,但是财务中心不能涉及学校的日常开支,学校的日常开支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管理,学校仍保留现金会计,主管会计的工作全部收到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成立财务中心后实行资金统一收支。财务中心负责整个行政区域内教育系统的所有资金的收支,包括全系统的预算、决算;全系统所有建设项目、所有采购项目的立项、资金申请、资金支付。
实行财务统一收支,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关于预算的编制、项目的确定、项目的执行、项目结算都要有严格细致的规定,所有人、所有事必须照章办事。
实行财务统一收支,很容易造成财权过度集中,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约束过度集中的权利,避免权力的滥用。实行财务统一收支,财权集中,由少数人进行管理,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时必须保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避免不了解情况的胡乱决策。
三、区域统筹模式的发展
1.实现区域统筹应树立的观念
实现“四个统一”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学校后勤管理区域统筹,同时必须具备三种观念,区域统筹模式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1)要树立法制观念,实行区域统筹是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形势作出的选择,国家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法制化,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样需要遵守法律,依法照章办事。国家有各种法律规范雇佣关系,也有相关法律管理建筑施工、政府采购,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法规更是不胜枚举,各省市还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法规,实行区域统筹应该以遵守这些法律法规为前提。实行区域统筹不是为了规避这些法律法规,而是为了更严格地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2)要树立标准化观念,实行区域统筹,学校的后勤管理有了政府的影子,体现了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学校后勤工作相当繁杂,要想管好,少出差错,进而不出差错,必须对各项后勤工作提出标准,食堂卫生标准、食堂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学校环境卫生标准、学校绿化管理标准、学校财务工作操作规范等,只有把这些标准制定出来区域统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推行。
(3)要树立精细化观念,实行区域统筹,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既是一个管理部门,又是具体工作的操作实体,既要管理面上的工作,又要管理具体的建设工程、设备的采购。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必须精细,要精细到人员培训内容的选择、人员录用考核、人员聘用合同条款、设备采购的技术指标和财务支出的每一个步骤,从而减少其中的漏洞。
区域统筹是加强学校后勤管理的需要,是国家政策法律在教育系统的延伸,是当代中国教育系统后勤管理的理性选择。
2.完善区域统筹模式需借鉴社会化改革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一、学校的后勤管理是不能忽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找到其中最关键的几项内容并进行梳理和把握,能够充分提高工作效率,使管理变得更容易,工作进展更顺利,给学校其他工作的展开做好基础性铺垫
(一)从人员上进行控制
进行学校后勤管理,面临对财务的掌控,又受到一系列制度的约束,力求促进政策的贯彻执行,并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技术上的掌控能力,和道德上的可靠性。一方面管理者必须对财务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能够使其充分推动事业的发展,并力求节约,使花费降低到最小。另一方面,单纯具备理财能力还不够,还要廉洁自持,注重公平。
后勤要接触的人很广,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及外界商家等,怎样协调教育工作和物质需求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这要从态度上认清形势,发挥主动精神,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使工作更加规范,在态度上,严谨,认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工作,乐于奉献,积极改变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另外,后勤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也有密切联系,往大了说,关乎党政方针,以及国家和财政方面的制度。尤其是中学和小学,管理包括对各种机械装置的管理,环境的构建,工作者各种基础条件的安排。这些东西给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甚至有些细微的影响将伴随终身,所以,后勤人员的水平也要跟上,对于人的挑选上要有高要求,通常,挑选的标准可以参考下列标准:
第一,尊重教育事业,了解教育事业以及后勤事业的工作流程和原则,做好为后勤工作负责和献身的准备。
第二,态度应当端正,无私,勤恳敬业,顾全大局,对于本职工作应当尽职尽责,有吃苦的精神。
第三,学校本身是一个集体,需要所有人员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后勤事务,需要精心安排,并且要有积极的政治意识。
第四,应当对教学工作内容和流程有一定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也要有一定储备,虚心,对管理工作充分投入,建立属于本学校的工作准则。好的干部是管理工作能够科学进行的重要原因。对于落后的管理方式,应当推进新的管理方式生成,人员方面,要有一个标准,进行选拔,搭配和培养。通常,应当进行下面几项工作。第一,工作水平的提高要提升知识含量,提升专业能力,人员注意年轻化,不做落后的保守的事情,保持先进。第二,对人员的选择不但要看表面功夫,更要看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实际工作的检验的人才能过关。三是要发掘人才的优势和劣势。合理搭配人才,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后勤工作贡献能力。四,提倡按实际情况办事,选择管理者时,应当根据其具备的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来决定。五,如果决定任职某人,就不要再反悔,或者犹豫不定,若对其为人和工作能力有怀疑的地方,要首先进行科学地调查;六,选择人才,培养人才并重。人才本身是一个是一个有潜力,并需要不断开发的资源。
(二)从经费上进行控制
后勤,经费的掌握和利用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应当注意,再好的计划,也得有财政作为支撑。如果没有经费支出,自然就不能完成工作,当然,经费本身毕竟是一个有限数值,合理运用经费的能力也是工作能完成到何种程度的重要前提,对经费的操控能力往往决定事业的成败。经费的运用能力同样也反应着后勤工作是否过关。
第一,工作计划性。后勤事业应当合理,规范,按照计划来完成,并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依据原始资料,制度,国际要求等实现管理,合理的计划是必要的,对于工作内容,要有顺序性地安排,控制预算,要注意,既要全面地看问题,也要对某一项重点工作深入研究。
(三)从物资上进行控制
后勤经费,既需要有合适的供应部门,也需要有掌握和节约资金的能力,这是后勤工作必然面临的问题。在现在,财政收入不算充裕的状况下,就需要将能力投资和实际需求度结合起来,力求得到更多的经费。但是,经费并不是一项无限增长的数据,相比之下,除了扩大总值,能够科学使用经费更重要,这需要对金钱的使用能力一方面提高,资金投入在其应当得到的地方,另外,需要合理管护已经投入,转化成物的资本,使得这些物体的物理寿命尽可能增加,提升校产使用效率。
第一点,校产应当有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根据编号和名称记录在案,分种类形成文案。进库和出库两方面都需要制度上的保证,完善管理流程,实现科学管理,对每一项物产的购买,使用,维修,报废等都做出记录,管理者不可。
第二点,保养和维修。这使得设备的使用率提高,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对现有设备的装配使用,能够大大节省开支。
第三点,对于学校的每一个人员,对公物的爱惜与使用都是必要的,这应当成为校园文化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应当引导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使其能够从意识和行为上爱惜校园财务,并将看管和维护财物作为分内工作。
总的说来,选择正确的管理者,对钱物等科学分配,珍惜时间,就能够将问题解决妥当,而后勤工作的开展必将更顺畅,更有利于整个学校风气的建设。
二 管理效率提升几要素
管理岗位责任制是十分必要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进来。并将其融入实际利益得失之中。对于收费,要增强管理,使其符合国家和本地区收费政策,每项费用都要有公开的,有符合标准的收费的报告等,并公布于众。
在学校内部,应当设立具有民主代表性的机构,来联系外界,科学制定计划,调动自主学习和开展研究的积极性。推动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对于工作中的新的经验,要积极总结。对学生的工作学习中必然会用到的材料,应当力图减轻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得素质化教学能够实现。为了在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同时,不会出现教学质量的下降,应当引导教师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习效率。第二,情感性的教育,使其在情感的潜移默化中自觉养成尊重他人,爱护校园的习惯,并以高尚的情感为导向,树立责任意识。第三,行为的科学规范。使学生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一定规范意识,增强礼貌待人的意识。设定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使每一项工作都能按照规范来进行。实行班级之间,个人之见的竞争活动。第四,安全治理。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保证安全,并且,设施以及校舍等的保养也是以安全为目标的。提升周边环境的治理的安全性,使得学校发展得更加健康。第五,多渠道,深化教育实效。学校教育本身有和其他工作不同之处,普法教育是当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法制教育本身包含多种形式。教育目标上,既要将必要的基础性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又要和法律意识的提升融合起来,法制教育和学生平日所接触到的生活也要结合,注重实践学习,这是我们学校在法制教育方面的不同之处。接触实际工作在法律岗位上的工作者或法律制度的受益者或者受害者。第六,塑造特色管理品牌。
三 下面是做好后勤管理需要的流程
(一)制定后勤管理的目标
目标是工作进行的出发点。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一个目标作为工作的动力和衡量工作完成多少的标准,后勤管理应当同时从个人以及组织两个方面来开展,制度对人有一定的约束性,后勤领导应当明确管理目标,并确定合适的工作方式,管理目标应当跟工作的适应能力配合,管理应当体现合理,科学,使管理更符合客观规律。
(二)人员工作的服务意识要深入
后勤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应当充分了解,并尊重职业内涵,需要对其在整个学校中的角色明确定位,提升管理,端正思想,积极参与后勤工作。承担相应责任。随时准备纠正思想中的错误。
(三)工作开展注重细节操作必要性
后勤工作是否得当,主要就反应在每一个细节工作中,大家满意程度是工作的评价标准,因此,对于政策和领导的建议,要仔细听取,关注工作的方式方法,敦促快速而有效地实现管理。后勤工作需要加入深刻思考,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素珍. 学校后勤管理之浅见[J]. 咸宁学院学报, 2009,(02) .
[2]马振海. 学校后勤管理效能综述[J]. 基础教育参考, 2008,(05) .
[3]王献辉. 学校后勤管理构成的基本要素[J]. 职业技术, 20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