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09:14:37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管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引言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比一般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风险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项目的运营成本、项目潜在损失的可能,因此风险管理应运而生,并成为工程项目管理日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工程项目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风险造成的工程失控现象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给国家和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项目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现代社会竞争加剧,企业想要生存就要参与竞争,竞争的条件是什么?是企业对所开发项目的决策的正确与否,即风险预测准确与否,措施如何,即风险管理的科学与否。许多开发商因忽视了风险管理、错误的判断了风险,使项目失败,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2.工程项目风险的表现及分类
工程项目风险的分类: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出发,可将工程项目风险分为项目外风险和项目内风险。
2.1工程项目外风险
工程项目外风险即由工程项目建设环境(或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包括:(1)政治风险。主要是指项目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局势稳定性,项目建设和运营所受到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政策性调控影响,以及有关项目的审核批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这类风险由下列诸因素引起:一是政府或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干预太多,指挥不当;二是工程建设体制、工程建设政策法规发生变化或不合理;三是在国际工程中,国家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等。(2)经济风险。经济因素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长期存在,影响频率高,交叉作用多见,原因较为复杂。其主要产生于下列原因: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如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景气;二是投资环境差。工程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 如交通、电力供应、通讯等条件)和软环境(如地方政府对工程的开发建设的态度等);三是原材料价格不正常上涨。如建筑材料不断攀升;四是通货膨胀幅度过大,税收提高过多;五是投资回报期长,属长线工程,预期投资回报难以实现;六是资金筹措困难等。
2.2工程项目内风险
对工程项目内风险根据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又可对其进行分类。(1)按技术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可将工程项目风险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工程项目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条件的不确定而引起可能的损失或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工程项目非技术风险是指在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而引起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根据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可将工程项目风险分为进度、技术性能和质量,以及费用风险。工程项目进度风险是指工程项目进度不能按计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工程项目技术性能或质量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技术性能或质量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工程项目费用风险是指工程项目费用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3.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分析
3.1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防范,尽可能在工程项目的前期规避风险和防范风险。(1)综合分析业主的经济势力和项目背景。承包商在投入了工程施工所需的时间、资金和人力物力以后,能否得到回报,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这与业主的经济情况和项目背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承包商在承包工程r,必须对业主的财务势力和业务发展状况以及项目所依据的经济政策、行业背景以及国家的经济政治形式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衡量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决定回避还是承接。(2)加强工程项目现场调查,充分分析潜在的工程风险。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长,涉及的部门繁多,而且项目的现场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所以工程项目总存在许多潜在的风险。承包商应对项目现场的条件展开调查,包括了解当地材料和燃料的供应、工地周围的交通运输条件、潜在的分包商、工地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临时设施条件等情况,以充分估计潜在的风险,使项目管理人员能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风险防范。(3)加强预防和控制风险事件以减轻风险。首先承包商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和政治形式的变化和业主的资信情况,提早预防和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其次,加强质量管理,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努力实现项目的设计功能,以断绝承包商对工程质量的后顾之忧;再次进行安全施工,将工程意外事故的发生降低到最小概率。
3.2及时收集和整理风险事故资料,同有关单位沟通信息
承包商在第一时间里收集和整理并传递这些信息,有助于相关单位及时了解和处理各种潜在的和已发生的风险事故所处的状况,一旦风险事故发生变化,有关单位,包括业主、监理工程师、保险公司、事故责任人等就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由于对工程项目风险采取了动态管理方法,使承包商有一条畅通的信息链,为企业管理赢得时间。
3.3通过有效途径合理转移风险
工程风险对承包商的影响重大,一旦事故发生,有可能承包商不但不能收回成本,还要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而且会对承包商的信誉有不利影响。所以在充分考虑了工程风险后,承包商可以通过转移部分或全部风险的方式来取得更好的效益。同时由于有多个单位共同承担风险,在承包商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工程风险管理将有不同单位共同完成,减少其在风险管理和控制上所费的时间,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3.4及时处理已发生的风险事故,以减少风险损失
不管承包商如何详细的分析和衡量了工程风险,也不管承包商和相关单位采取了多么周全的防范措施,风险事故总有可能发生。风险事故发生时项目管理人员如何应对,直接关系到承包商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管理效率。(1)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控制风险事故的恶化,以减少损失。风险事故的发生一般有一个过程,在开始阶段影响偏小,所以项目管理人员一旦发现事故的苗头,应在第一时间里作出反应,阻止事态的恶化,或者尽最快时间转移人员和财产,力求把损失减到最小程度。(2)及时追究事故引发人的责任,以便弥补由第三者带来的非常损失。建筑企业管理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在工程项目完工或停工后,企业因风险事故责任纠纷而卷入无休止的谈判和诉讼活动中。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在风险事故发生后,能主动、及时的同事故引发者或保险公司协商处理事故后果,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3)有理有据地向业主索赔。依据合同条款由于业主方面引起的风险事故,承包商可以向业主进行工程索赔。成功的索赔者必须以事件和文件为依据、记录可能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影响工期费用的事件,并以记录为依据来跟踪索赔的影响费用。为了了解并记录索赔事件(包括给业主的通知),有经验的承包商往往跟踪索赔事件的履行时间和费用,承包商通过及时通知和处理的文件来保护他索赔的权利。
4.结语
总之,我国大多企业对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理解上的误区,加上建筑行业的法制还不健全,各个主体的连带责任可能导致承担不合理的赔偿比例。这些导致很多企业盲目追求施工速度,经济利益最大化,忽略了风险、安全等因素给人民带了不必要的损失,有时也给自己的发展埋下了陷阱。所以,近年来一部分企业非常重视项目风险管理,这也是风险管理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国际工程承包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风险越大管理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我们要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概述
工程项目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是工程风险、业主资信风险、外界环境风险的集中反映和体现。风险程度因工程项目合同的复杂性,工程项目大小以及工期的不同而有差异,工程项目风险是项目合同双方必须共同承担的。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国际工程承包中,由于国际承包工程项目规模大、周期长和复杂性高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的不确定因素,往往具有更大的风险。国际工程风险的特征是风险产生的随机性及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国际工程风险从项目开始到竣工,甚至延续到竣工后。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辨识、评估、预防和控制的过程,是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风险管理和目标控制是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两大基础。
三、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框架
项目风险管理以最新的2009年ISO国际风险管理标准ISO31000体系为基本框架和美国综合审计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为结构,其实施流程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参与和提供反馈的持续改进的风险管理模型。它突出持续完善、不断创新、反馈沟通与审核监控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结合国际工程项目特点,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图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级和项目级层面都要在风险管理的总体框架和支撑下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与体系。
1、企业级风险管理
企业级风险管理是通过设立三道防线的管理与控制实现的,具体流程与功能如图2所示。
企业级风险管理与项目级风险管理的关系是参与支持和监督控制的职能。
图2企业级风险管理具体流程与功能
2、项目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
从理论与实践方面看,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已经建立了系统的过程,即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和理解项目风险,从系统的角度管理风险。对于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工作主要包括成立工作机构、建立工作团队并确定咨询专家和机构、明确风险识别目标、收集相关资料、评估风险形势以及识别主要的风险来源等步骤。在工作启动之后首先要掌握与项目相关的信息,如产品描述、历史资料等,作为风险辨识的依据。同时在查表法、德尔菲法、SWOT等风险辨识技术与工具的基础上,按照风险辨识过程辨识并分析风险,得出最终的结果。风险辨识是风险分析的基础,决定了项目的风险管理效果,对于国际工程等大型项目,其过程及主要活动如图3所示。
图3项目风险辨识过程示意图
四、案例分析
1、案例项目――德国某电厂工程概况
该项目的业主是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电力供用商TXU公司,它是美国得克萨斯州最大的一家电力公司,总装机容量超过18300MW,其中燃煤机组的总装机容量超过了5837MW。该公司筹建11座火电项目,其中柏克德(Bechte1)中国公司承包了8个,我国某公司(下文称A公司)取得了其中4个(4台机组)的钢结构加工制作分包。每台机组的钢结构量约15000t,主要包括锅炉框架、汽机房、煤仓间及空气预热器等部分的钢结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柱、梁、支撑及平台等,总合同金额约8亿元人民币。
整个项目由柏克德(Bechte1)中国公司总包,A公司为分包单位。合同的条款及相关规范皆由柏克德(Bechte1)中国公司一手包办,合同的签订双方是A公司与TXU公司,柏克德(Bechte1)中国公司承诺在开工半年之后再与A公司签订正式合同。而就在这半年之内A公司被通知取消合同,但是,A公司为了履行合同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大约采购了1亿元人民币的原材料、技术准备、车间部分设备改造及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等,这对我国A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2、风险评估
(1)A公司在此之前已经成功承包了很多与此类似的国际工程项目,又乐观地估计该项目顺利进行下去会有丰厚盈利,忽视了盈利背后的巨大风险。虽然在了解德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企业状态的基础上,对国别风险的评估过程采用了调查和专家打分法,风险打分汇总之后显示,该项目的国别风险可以接受,但是最终造成合同中止的风险就是源自于国别风险。
在接触到该项目之后,A公司对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合同风险等相关风险仅进行了初步分析,随即就与TXU公司签订了合同。然而,TXU公司于2007年2月26日向外界宣布,同意以320美元的价格出售给Kohlberg KravisRoberts得克萨斯太平洋集团领衔的私人股本收购集团(这是历史上规模较大的私人股本交易),新的业主不同意继续这个项目,导致合同中止。在此之后,A公司也间接了解到该项目承建的火力发电厂当时没有通过环境评估。也因为TXU公司计划建设11座燃煤发电厂,一直是环保团体攻击的对象。在这个时候,TXU公司已经面临被收购的前景,而A公司没有认真分析此种情况,没有对相关风险做进一步分析,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巨大损失。
(2)在招标投标及合同签订过程中同样存在重
大风险。该项目合同发包方为柏克德中国公司,合同的条款及相关规范皆由柏克德中国公司一手包办。然而,合同的签订双方却是A公司与TXU公司,为什么A公司不是与发包方直接签订合同,而是与业主签订呢?这是因为A公司了解到,柏克德中国公司作为管理公司,负责所有项目管理,包括联系分包与承包单位、合同商务谈判、技术谈判及施工过程管理等,起到代业主管理的作用,但承包商都需要和业主直接签订合同;加之柏克德中国公司承诺在开工半年之后与我国承包公司签订正式合同,并且A公司在对工程费用和收益风险辨识与分析之后认为此项目的盈利空间较大,于是与业主订立了合同。但是,这样做也使A公司作为分包单位几乎承担了项目的所有风险,成为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的另一直接原因。
3、结果分析
柏克德中国公司成功地将风险转移到了A公司,在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A公司管理人员暴露出的一大问题就是风险意识不强。在承包国际工程的时候,依然习惯于获得有限的信息之后运用经验判断是否承包此工程项目,这是导致最终不良后果的根本原因。
五、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1、增强项目风险观念。首先,要增强战略性观念,从整体角度来防范风险;其次,增强阶段性观念,针对工程项目周期内每一阶段风险的特点,进行风险管理;最后,还要增强系统性观念,从整体上对风险进行把握,从变化中抓住风险的发展趋势。
2、加强相关立法和合同管理。工程合同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法律文件依据。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3、熟悉、遵守国际规则,按照国际规则办事,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熟悉和掌握国际市场状况和动态,了解和掌握FIDIC合同条款,按照国际惯例对工程项目及项目风险进行管理;充分利用FIDIC条款中关于保险条款的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和经济损失;学会按国际惯例解决项目承包中的争议问题,做好索赔工作。
六、建议
在国际工程项目的开发中,风险管理十分重要,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项目开发的初期,应充分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并将结果作为项目实施可行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并采取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七、结束语
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个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处理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问题。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6.000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6-00-02
随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上占据份额的不断增加,项目国际化管理的加强、属地化管理的完善,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包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国际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经验和实践,从项目分包方的角度,从15个方面对国际项目分包管理中常见的主要风险进行了简要分析。
1 合同主体
风险点:分包合同的甲方与主合同承包方非同一主体。
建议:分包商在签订分包合同前,需要审核合同主体的一致性。如果出现差异,需要要求统一主体,或者出具授权委托文件,理顺合同层次关系。从风险控制和争端解决的角度考虑,与总公司直接授权的项目部或分公司签订分包合同优于与项目所在国的子公司签订分包合同。
2 工作范围
风险点:分包合同的工作范围不明确。
建议:分包商应理性投标,对于工作范围不明确、无详细工程量清单的项目,需要合同双方进行充分沟通,遵循施工分包合同风险分摊的原则,争取要求总包商承担工程量和项的风险,分包商可承担单项价格风险。必要时,还应通过投标报价说明、投标偏差或有效的合同条款规避风险。
3 适用标准
风险点:适用标准要求较高或未明确适用标准,对国际工程项目施工标准不熟悉。
建议:①统一施工分包招标和分包合同适用标准,在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②在报价说明或报价函中说明分包报价采用标准;③加强对国际工程通用标准的学习。
4 主合同
风险点:提供的主合同文件不全,信息缺失。
在项目分包实践中,部分总包商的分包招标不规范,提供的主合同资料无资料清单,资料是未加盖公章的合同复印件,从而导致分包方参考信息不准确或无信息。
建议:在分包招标阶段,要求总包商提供主合同资料清单,以及加盖公章的完整主合同文件(除保密信息外)复印件。
5 合同价格
风险点:分包合同采用固定总价,且不可调。
建议:在项目没有详细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的情况下,分包商尽量避免签订固定总价的分包合同,必要时,可签订有条件固定总价分包合同。
6 合同工期
风险点:①分包合同工期开始计算时间不明确,或开始计算时间早于分包合同签订合同,或分包合同签订后较短时间开始计算工期;②外部管理协调责任不明确,工期索赔困难。
建议:在一些分包合同中,总包商为了规避工期风险,通过分包合同将本应由总包商承担的外部协调责任转移给分包商,使分包商承担误期违约风险和违约责任,显失公平。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开工、工期索赔及误期违约责任等内容。对于工期紧的分包项目,应明确项目计划管理、商务管理,重视索赔管理;②在分包合同条款中明确因总包商或者其他分包商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分包商有权相应顺延工期并索赔相应费用。
7 合同文件组成及优先顺序
风险点:合同文件不全,优先顺序不利分包商。
在实际分包中,部分总包商为掌握主动权,避免分包商在投标文件中隐藏附带条件,将对其有利的文件排序靠前(如将主合同条件列于分包合同条件前、将分包招标文件列在投标文件之前等),为其在合同争议时预先设置有利条件。
建议:认真研读招标文件及主合同文件,核对合同文件是否齐全,尽量将分包商的报价书和投标文件列在合同文件的靠前位置。
8 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HSE)
风险点:质量和HSE标准高,执行严格
国际项目分包合同要求质量和HSE按非国内标准执行,甚至可能涉及考核条款。由于此类问题容易被忽视,但可能对合同履约影响较大,尤其是世行、亚行或欧洲金融机构贷款的项目,标准要求高、执行严格,应引起足够重视。
建议:分包合同签订前应对项目的质量和HSE标准和执行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充分考虑对施工进度、成本、验收、移交的影响,同时可考虑一定的成本支出。
9 变更和调整
风险点:总包方为了规避风险,尤其是在EPC(设计、采购、施工)合同项下的分包,在分包合同中规定分包商有无条件、无偿接收和执行总包商的变更通知的义务,但无调整工期和费用的权利,明显对分包商不利。
建议:按照FIDIC合同(土木工程施工合同)习惯,总承包商享有变更和调整的权利,分包商应无条件接收和执行,若此类变更和调整影响了分包商的费用或工期,则总包商应对费用和工期进行相应变更或调整。在分包合同中规定:①除在分包合同规定的变更和调整外,分包商还应享有总包商在主合同项下(涉及分包工程范围内的)变更和调整对应的权利;②明确若因施工图与招标采用的图纸出现变化影响工程成本、费用及工期时,应将其视为变更,分包商有权要求调整费用和工期;③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在法律变更、成本改变招致费用增加情况下,分包商有权调整费用、并说明详细调整原则和方法(尤其需注意工程所在国征税政策变化、劳务工资标准变化)。
10 索赔
风险点:①分包合同中分包商无索赔机会;②索赔的成立条件超出了分包商的责任范围;③索赔环节描述不清晰。
建议:①建议按照分包合同基本原则,争取分包商索赔的权利;②分包合同的索赔仅涉及分包合同的甲乙双方,不承担分包范围外的索赔风险;③分析分包合同前后涉及索赔的条款,保证逻辑的合理性,并参照FIDIC条款明确合理的索赔流程、索赔材料要求和处理周期;④对于分包合同条款中无规定索赔权利及索赔流程的,分包商应当收集证据及时提出,同时保留已经提出的证据。
11 税赋及费用
风险点:项目涉及的税种不清,清税或免税主体及责任不明确。
国际项目工程税赋及管理专业性较强,合理的税赋策划和有效的管理对项目收益影响较大。由于大部分工程相关的税费是针对总包合同征收,涉及分包合同的税种及征收方式在分包招标及投标阶段难以准确掌握,分包合同对其规定比较笼统,对于境内、境外涉及的税赋责任主体、征收方式和程序并不清楚,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清税盲区,导致项目最终结算时被动分摊部分税赋及费用,造成项目预期收益减少。
建议:在分包合同签订前认真进行商情调查,充分了解工程涉及的各项税赋(税率、缴纳方式等),在分包合同条款中明确各项税赋的责任主体,明确分包商因法律、政策变化引起税费增加时的变更索赔权利。在可能的条件下,分包商应争取只承担其在工程所在国的企业及个人所得税、相关设备材料关税,其余税费由总包商承担。避免自身了解不清、合同不明晰的项目收益减少。
12 结算支付
风险点:合同价款结算、支付条款不完备、不合理。
建议:在分包合同中明确以下问题。
(1)结算、预付款扣还方式:合同结算中预付款的扣还对项目资金流有一定影响,通常情况在合同结算达到一定比例(如20%)后开始扣还,每期扣还比率高于预付款比率高于预付款比例,确保最终结算前预付款全部得到扣还。但部分分包合同中关于预付款的扣还起始点及比率无明确规定,或者扣还比率过高。
(2)支付地点、当地账户管理、部分分包项目仅能以总包商的名义开展工作,分包商可能在工程所在国难以取得合法身份,不能设立合法的当地分支机构和开立账户。
(3)支付币种、换算基准汇率:合同结算支付涉及合同计价币种、支付币种,不同的币种设置及适用换算汇率,对项目汇率损失影响也有所区别。如计价币种为美元,支付币种为人民币,换算汇率采用基准汇率或即期汇率,考虑的汇率损失则有差异。
(4)支付时间、延期支付违约责任:总承包合同的结算支付通常采用里程碑方式,总包商为减少项目垫资,常在分包合同中平移EPC合同的里程碑节点对分包商进行结算支付,容易造成分包合同里程碑节点跨度较长,分包合同出现资金短缺现象。
(5)业主延期支付下的总包商资金支持:国际项目结算审批及支付周期较长,短则两个月,长则数月之久,分包合同的支付基于主合同支付,同样受到影响。
13 缺陷责任
风险点:①施工分包合同对缺陷责任保证期的责任范围不明确,责任界定无相应管理机制。②缺陷责任通知期的延长无上限。
国际项目在缺陷责任通知期内出现责任缺陷或事故,往往涉及设计、设备、施工等单方面或多方面责任,总包商会有意或无意地将责任转嫁给分包商,并通过质量保留金的扣押进行约束。
建议:①在施工分包合同中应规定有具体的缺项责任通知期责任范围,通常应只对合同项下的建筑、设备安装质量负责,负责承担直接损失责任的有限赔付,即须明确赔付上限。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合同中应规定分包商不仅有知情权,还应有责任界定管理机制相关内容;②和国内项目相比,国际工程项目的缺陷责任通知期内涉及工作较广,需考虑相应的留守人员和国外施工等特殊性,可能花的费用较多,因此在投标报价阶段费用要考虑充分,不能漏项。对于缺陷责任期通知期的延长,通常不得超过两年。
14 违约
风险点:约定分包商违约情形描述较多,违约后果承担责任重。
建议:①为达到对分包商的管控,除工期违约和质量违约外,分包合同常常设置分包商其他违约情形,如安全管理、主要资源配置、验收合格率等,因此,分包合同需要通过合同条款清晰、合理地描述违约情形,责任划分及清算方式;②分包商的违约需要承担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误期违约按照一定比例承担违约金,不得带有惩罚性,并设置该项违约金上限;③对于质量违约,违约赔偿应为项目直接损失,不得包含间接和不可预见损失。
15 争端解决
风险点:争端解决方式、地点、语言、适用法律不明确。
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应当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这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建筑企业应当树立起良好的风险回避意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及人力、物力、财力投资来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从而使每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管理工程风险。
2、重视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建筑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合同是建筑企业经营的重要载体,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防止工程变更索赔问题出现的关键措施,只有管理好了合同,才能够有效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的外界风险,继而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各方面施工的顺利开展,因此合同管理必须要得到重视。作为建筑企业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合同管理机制,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有效管理建筑合同,这是不容忽视的。
3、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只有先具备一个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而不至于管理起来没有条理、没有依据、没有目标。总体来说,一个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应当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①要具备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交付全过程当中所需的所有成本费用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合理规划各分项工程的资金使用限额,依法监督资金流向,坚决打击舞弊现象,避免资金的浪费,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②要具备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对参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全体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工作人员等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以人为本安排工作,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提高人员知识技能,并通过一定的奖惩制度来促进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以及还应当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便当风险事故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追究责任到人;③要具备完善的材料设备管理制度,对所有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采购、维修、维护及使用进行全面管理,严厉禁止不合格材料和设备用于施工建设,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4、健全风险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完善风险信息系统也成为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保障风险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大大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效率。具体说来,一个完善的风险信息系统,应当能够立足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全面收集和准确分析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各项文件,例如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和气候等条件、调研当地的原材料市场以及研究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从而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和归纳整理,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加以防范。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建立起来并且正在迅速发展,大中型企业正面临转换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其目的在于增强食业活力,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同样,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以招投标形式来承揽公路工程施工项目已经是公路市场的主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在合理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业主及社会提供质最优、工期短、成本低的公路工程产品。因此,工程项同成本是反映项目经理部及整个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周内,以保证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其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存在的风险
1.物价上涨。材料市场放开以来,流通环节和渠道增多,层层压价,形成连锁涨价。工程标价本来就低,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找不到合理的补偿途径,这直接造成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的增加。
2.成本管理意识薄弱。表现在:施工企业高层领导者对成本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作出各种经营决策比较感性,缺乏科学理性,成本费用方面因素考虑较少;企业职工不关心生产成本,施工中材料、机械等浪费现象很严重。
3.注重施工成本,忽视其他成本的分析控制。在工程施工当中,项目部主要人力、物力集中于工程项目本身。由于工程进度是办理施工结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成本方面,相对重视较多。采购行为远离施工现场.工艺革新重视不足,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之前,不易引起重视,因而采购成本、工艺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易于被忽视。
4.成本控制能力较弱。首先,材料采购环节执行合格的分供方评价制度不严,材质不符合工程要求,或以大代小造成材料积压和浪费;其次,材料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限额领料制度不落实.不能准确核算材料消耗水平;最后,机械设备利用率低,窝工现象时有发生。
二、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1.合理地控制工程材料费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费占整个工程费用的比例很大,材料成本控制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有效的控制施工总成本,在材料的采购、管理、使用上应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严格控制采购程序,并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1)材料采购:开工前应详细测定材料实际数量,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在材料采购前,材料采购部门应建立询价小组,小组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查。材料采购人员所采购材料的价格不得突破询价小组的价格。
(2)材料的使用: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对于材料消耗特别大的工序,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超耗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2.机械费的控制
合理使用机械,最大限度发挥机械效能。在科学制定施工计划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机械设备需求及进出场计划,根据工期分项工程开工的具体要求陆续进场,避免机械闲置。在数量上按照满足要求留有余地的原则配备。在同类机械选型上,在满足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以小代大、以国产代进口,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机械使用费。
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严格控制油料消耗,严格控制机械修理费用,严格控制机械租赁费。
3.控制人力物质资源的消耗
第一,项目开工前应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并按照施工预算定额编制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预算,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工程变更或改变施工方法,应由预算员对施工预算作统一调整和补充,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其他人不得任意修改施工预算或故意不执行施工预算。第二,对施工队的任务安排,必须签发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向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第三,在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执行过程中,要求施工队依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和实耗人工、材料、台班数量做好原始记录,作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结算的依据。第四,任务完成后,依据回收的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进行结算。并按照结算内容支付报酬(包括奖金),这样不仅能控制成本支出,还能促进队组按质按量全面完成任务。为了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结算的正确性,应对此两单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的验收和核查,并与施工预算逐项对比。
4.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控制成本目标的前提。不合格工程或业主不满意的工程将影响整个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以人为核心,以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认真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的原则,对人、材料、机械,施工方法、环境等进行有效控制。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在实际施工中,把提高质量看成是技术部门的职责,把控制项目成本则看成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由于这两个部门的分工不同,业务要求不同,因而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也会不同,我们应学会运用价值工程,使质量、成本、进度得到完美的统一。
5.合理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目标成本并确定施工责任预算
组建项目经理都后,公路施工企业(或其分公司)应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目标责任成本,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目标责任成本编制责任预算。
项目经理部的责任目标应由企业按以下程序确定。首先,每个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合同签订后,企业与项目经理协商,由企业根据合同造价、施工图和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确定正常情况下的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制造成本。其次,企业将正常情况下的制造成本确定为项目经理部的可控成本,形成项目经理部的责任目标成本项目经理在接受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后,应通过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主持编制施工预算,以此来确定公路工程项目的计划目标成本。
6.完善健全项目成本控制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项目成本管理不仅决定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而且最终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在管理工作中,控制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企业的许多活动需要控制,根据计划对实际结果加以衡量比较。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以取得更接近于希望的结果。”所以加强项目成本控制是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是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应紧紧盯住成本控制环节,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128-02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规模持续扩张,管理幅度需要进一步扩展,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强。如何防范与规避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成为施工企业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1.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风险在经济活动中从来都不是一个新话题,人类对风险的研究已超过百年。20世纪中期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初步建立,20世纪7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在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传播,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研究风险管理的潮流。同时,风险管理思想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以推动企业要害部门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2006年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内正式开始推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活动中涉及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最少的成本,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风险事件所造成的实际效益与预期效益的偏离,安全地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总目标。
2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复杂性及特点
建筑施工企业属于一个特殊的行业,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及复杂性主要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一是高风险性。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且实行先定价后成交的期贷式交易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高风险性。二是风险多样性。建筑工程项目材料设备消耗多、质量要求高、产品固定地点、受自然和环境影响约束等具有经济性技术性的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多样性。三是风险不确定性。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工程项目一般很难在一个年度内完成,有的甚至需要几个年度。再加上目前建筑市场处于多重关系的市场下,责权利不平衡,使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存在不确定性。
3.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及分析
3.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包括设计技术存在的风险、施工技术风险、生产工艺及其他风险。设计错误、遗漏,设计内容不全,使用规范不恰当,未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未考虑施工可能性等统称为设计技术风险。施工工艺的落后,不合理以及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安全措施不当,应用新技术新方案的失败,未考虑场地情况等称为施工技术风险;洪水、地震、火灾、台风、雷电等不可抗拒自然,不明的水文气象条件等称为生产工艺及其他风险。
3.2组织与管理风险
由于工程的特殊性,施工生产过程就是一个企业与诸多外部主体持续往来的过程,每一个项目从承揽到交付、结算,项目部要与业主、监理、材料商、分包队伍、农民工等许多部门与人员接触交往,这些主体素质参差不齐,行为方式也各不相同,一旦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不合理、项目内部组织管理不当,很容易存在组织与管理风险,导致项目不能按期建成投产、投资大量增加而造成损失。
3.3环境与社会风险
环境风险主要由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两方面组成,如果对项目周边的环境生态认识深度不足、环境保护措施不当,或是对项目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治安、文化素质、公众态度等方面)与政策环境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可能因为环境影响、政策的变化,给项目建设和运营带来困难和损失。
4.工程项目风险措施应对
4.1强化全员项目风险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必须通过教育与培训,把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教育贯彻到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中,使全员都要时刻警钟长鸣。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组建精干的人员团队,加大项目风险防控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公司全方位的项目风险防控机制。企业应特别加强对管理人员的项目风险培训,让其深刻认识到企业项目风险防控的重要作用,定期召开例会、协调会,互通情况,发现风险苗头,立即采取措施,使风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4.2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要提高抗风险能力,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由于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须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并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不同项目的风险规律。确定项目风险源点,对项目风险的评估指标(资源配置、制定流程、指引标准、技术手段、培训等)、项目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措施?(与绩效考核挂钩、列入关键岗位职责、开展法律合规性审计、建立法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与公司内控体系紧密结合)?落实与实施的及时性、有效性进行监控,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4.3健全保险和担保制度
1.1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述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前提。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分别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就要对物资进行物理性移动,就形成了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中同样有四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所以单纯的外贸商品的买卖似乎不能构成国际贸易,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实现商品从出口国向进口国的运输。这就体现了国际物流的重要性。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间已有了不少经济交往,但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与今天的物流全球化有较大距离。
1.2 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在项目风险源方面的系统识别风险源的系统识别工作是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风险源的系统识别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相关的管理人员找出项目质量、项目进度、项目投资等多方面的项目工程在进行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整体上来说,目前,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主要风险源由4个方面构成。
(1)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人”的因素。一般来说,参加对外项目工程的操作过程中一般包含着多个人事部门,这些组织中的相关成员,在资质方面是否能够真的达标;相关人员在自身的行为规范方面是否得体;各组织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能够相互配合;相关的组织在对外工程项目的变革过程中是不是会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都是对外工程项目在国际物流中所必须要注意的风险。
(2)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设备因素。在对外项目工程的设备因素,主要指的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的国际物流工作所选用的运输工具以及装卸工具,在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保证这些工具在其质量以及数量上对项目工程的满意度。避免在进行对外项目工程的过程中,由于机器老化、工序特殊等原因造成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不适应性而带来的相关风险。
(3)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环境因素。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环境因素是一种相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将会对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运输工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例如,在国际物流的过程中,车辆在不同路况中所遇到的摩擦力也会不同;对外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如果风力过强,那么在进行设备吊装的过程中将会改变设备的原始方向。在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下,我们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工作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环境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4)对外项目工程在国际物流方面的程序因素。在整个的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操作过程中,都会有包含着三个层次的程序来对项目工程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情进行系统规范和指导。这三个程序因素主要包括:对外项目工程在作业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国家规范标准、对外项目工程在质保体系方面的相关文件以及对外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作业指导书。这些因素都是我国在进行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工作中所必须要遵守的程序因素。
2 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的管理控制风险
在进行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管理控制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该项目工程的风险进行系统识别,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系数的量化,进而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国际物流所产生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2.1 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在风险评定中的概念以及风险强度分析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在风险评定中的概念指的是,在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管理过程中,对项目的结果以及相关成本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评定,进而找出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风险的规律以及问题所在,通过与相关专家进行咨询,帮助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工作进行系统的定性评价。
在对外工程项目的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国际物流工作的风险评定过程中,必须将风险发生的概率考虑在内,并对工程项目国际物流的风险评定进行准确判断,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物流工作制定出更为周密、详尽的防范措施。
2.2 对外工程项目国际物流的管理控制风险原则
(1)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方面要及时发现相关风险、避免风险。在我们进行对外工程项目的系统作业过程中,如果在国际物流方面发现风险,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避免它的发生。但是,如果该风险存在于对外项目工程作业过程中的某一个关键的部位的时候,那么就可能会意味着相关实施人员要放弃原来制定的相关方案,进行充分分析。作为国际物流的服务商来说,国际物流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安全,因此,在进行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工作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避免风险性作业,将安全问题放在对外项目工程的首位,避免冒险作业给对外项目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2)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方面要采取相关措施,规避风险。在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工作中,如何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一直是我们相关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可以通过整合对外项目工程国际物流方面的相关组织,在保障组织之间的整体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对工程物理方面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相对应的措施。其次,要求对外项目工程的物流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保证对外项目工程的国际物流工作人员在资质方面的有效性。最后,在对外工程项目的国际物流工作中,我们必须保证对相关设施的监测工作,确保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我们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可以用相对安全的手段来避免环境所带来的物流隐患,保证外对工程项目在物流方面对工况任务的满意程度。
1 初始风险分担对风险再分担的影响
风险分担在初始合同(契约)中的不完全是由工程项目交易合同的不完全性所致,所以,救济或治理初始合同中风险分担方案“漏洞”一般依靠再谈判机制来进行。由于有完全不必然的可能性进行初始交易契约,所以“风险分担剩余”这种情况也必然存在着,那么与之对号入座的应对之法就只有两类:一种情况,要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分担剩余”,而又要使初始契约详细,可以通过增加缔约前的交易费用(如信息搜索费用等)来达成目的;第二种情况,进行对特定的风险再分担时,可以事后进行治理或者再谈判。而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可以分担管理程项目风险,进行实践性的管理,契约设计即在于权衡“风险分担剩余”与风险再分担以风险分担为基础,目的是为了站在一个理想的均衡点上稳态提高业主与承包商交易执行的契约效率。但是,这种风险分担决策实践的内在理论支撑离不了初始风险分担与风险再分担之间的关系。经典的不完全契约 GHM 模型(Grossman and Hart, 1986; Hart and Moore,1990; Hart, 1995)的两大核心环节是初始契约的缔结与再谈判实现交易绩效得到保障,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匹配能够相互辅助解决不完全合同的不确定性问题。Oliver Hart and JohnMoore 认为交易双方匹配的不完全合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有效率的结果可以通过利益相关方事后的谈判并进行转移支付来实现,这时,再谈判在初始契约中发挥得是一种“参考点”的角色,缔约方为未来构造的再协商的框架是依据缔约时刻签订的合同儿进行的,如果事后的谈判没有依据了初始缔约时刻的利益预期,在进行项目履约过程中交易绩效必将会折减(Shading)。
此理论逻辑告诉我们,风险分担具备这种特点作为契约的核心部分,所以,工程项目进行的风险分担的内容包括了业主与承包商风险管理的权利与责任构成了初始风险分担的主要内容,当然,支持风险再分担必须载入履约的部分,为以后的风险再分担的谈判框架提供了保障。更不可或缺的是,不明确的、易混淆的合同语言是初始风险分担条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大大降低了由于初始风险分担设计问题发生风险再分担谈判的问题,与此同时,为了减少在以后的风险再分担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应该在初始合同中将风险再分担的程序规划完整,大大提高此后的风险再分担过程效率。
显而易见,初次的风险分担方案条款和履约阶段风险再次分担的调整与执行性条款都为了在履约阶段风险再分担的顺利进行提前设定了,有效的规避了各种不必要的风险。所以,下列理论假设由此诞生:
H1:初始风险分担直接影响风险再分担的进行。
2 初始风险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通过缔结项目交易(初始)合同来达成的初次风险分担条款才是本文所阐述的初始风险承担,同时,这也反应了在当前工程项目风险分担方案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初始风险承担。
很早之前,Levitt, Ashley and Logcher 等用实证研究证明了恰当的分摊风险能大量节约项目费用和时间。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效率与初期合同安排在Aghion, Dewatripont and Rey 等人的研究下也被证明是息息相关,风险分担是初期合同安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承包合同的效率最直接的受其影响。以国外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特点为基础,周利安认为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和项目本身的风险以及合同各方分担风险关系有直接的影响关系,而且会影响能否控制到业主的项目投资是在保证质量和工期下顺利完成。M. Loosemore and C. S. McCarthy 认为项目风险的分担直接决定了能否做到和谐的建设项目、高成效与高效率。除此之外,在项目治理理论框架下,杜亚灵,尹贻林,严玲、赵华,严玲,周国栋、尹贻林,赵华等等认为初始风险分担对可以积极有效的改善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
按照上文已有的理论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所包含的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某些指标,如项目质量、工期等,还是项目整体绩效(如“物有所值”)都直接受工程项目交易阶段的初始合同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得出以下的理论假设:
H2: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直接受初始风险分担的正向影响。
3 风险再分担对项目管理绩效的影响
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再谈判过程反映了工程项目的风险再分担的情况,由于合同的重要内容是风险分担,所以,风险分担的动态性与多次性依赖于合同的动态性与多次性,因此,合同再谈判的核心内容按照本文所研究阐述的应该是工程项目风险再分担方案。
Oliver Hart 等人通过理论研究证明了再谈判和初始契约及其实现的交易效率有一些尚未明了的复杂的联系。理论界与实务界十分重视工程项目交易过程中的合同调整及风险再分担的问题,如 Aghion, Dewatripont and Rey 通过研究认为,初期合同安排、履约过程的再谈判的谈判能力和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效率息息相关。Francis Hartman and Patrick Snelgrove 等认为在初始合同中会存在在进行合同履行过程中难以完全解决的潜在的执行的争议,而这种难以解决的潜在争议是由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的主观性特征所导致的。所以,为了解决在模糊的风险初次分担与需要再次分担的风险所引致的争议,在合同调整或补充协议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合同条款讨论与再谈判的框架是非常有必要的。风险再分担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工程项目风险再分担实践研究领域的角度看,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工程项目交易合同履约阶段的变更、调价、索赔。为了解决初始合同中不合理分担的风险及履约过程中新出现的次生风险分配和项目交易的新变化,弥补初始风险分担的不完全的问题,可以依赖于风险再分担。
总的来说,项目管理绩效需要风险再分担的文献要十分的充足,现有的理论研究表明,以风险再分担为基础的工程索赔的文献的资料是十分的充足。如安宏钧、张尚,方志达、楼埕跃,胡方剑,郑巧灵等都认为风险再分担为工程项目索赔的学理奠定了基础,目的是为了解决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交易契约在特定事件发生后所引致的利益失衡重新得以平衡的一系列问题,但是着无法避免的会使项目工期或成本的结果发生变化。而且,如果承包商想在交易时用较低的投标价格进行投标交易,带动较低的工程造价可以用正常健康的索赔途径使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受到的损失得到应有的补偿这个方法;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承包商由于初始合同安排迫不得已必须要承担过多的风险,那么发生工程索赔事件后,承包商只有用高昂的施工索赔来缓解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与业主进行有利于自己的再分担,这种初始风险分担方案本身就是不公平不平衡的,那么在履约阶段必然会花费高昂的交易费用与项目成本。
概括性来说,健康良好的进行包含最终的项目工期、成本等项目管理绩效指标的工程项目交易契约的履行时,需要补充或调整初始风险分担的结构框架,为了有效规避发生项目契约履约过程中的与项目工期与成本等指标间接相关的争议与冲突的问题。所以。本文基于以上的论述,提出以下理论假设:
H3:工程项目合同履约阶段的风险再分担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绩效。
综合上述研究假设,如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以不完全契约理论契约效率实现的分析框架与项目管理绩效测量研究的已有成果为理论基础,下文继续论证如下图所示的与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关联理论模型。
参考文献
[1] Cooke-Davies T J, Arzymanow A. The Maturity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Variations between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3, 21(6): 471~478
[2] Schlichter J. PMI’s Org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 Emerging Standards. PMI’01Annual Symposium, Nashville, 2001
公路工程项目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事先不能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人们将它称之为风险。风险是公路工程项目中的不可靠因素,会造成公路工程项目实施中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等一些问题,严重的会最终导致项目失败。在我国的许多公路工程项目中,由于风险防范不当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只有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果,同时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一、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的特征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项目风险是在项目建设这一特定环境下发生的,与项目建设内容紧密相关。
1、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的系统特征 (1)整体性。项目不同阶段产生的风险会对项目总体目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项目总体风险也是由向个不同阶段的风险构成的;(2)相关性。项目不同阶段的风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项目风险的相关性使项目风险的作用、发生及损失程度发生复杂变化;(3)动态性。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类风险会相继出现,不是一次全部发生,风险分析与管理具有发现、辩识和解决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并且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是贯穿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的;(4)目的性。实行项目风险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采取一系列风险对策,控制风险或控制风险损失,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5)适应性。在项目建设中同一类型的项目风险在不同的项目建设中的影响是不相的,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的方法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进行分析与管理,由于项目风险的复杂性,在针对不同的风险问题,可以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2、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与必然性。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着人力无法改变的一些客观现实,不光是地震和地质滑坡等自然情况,还有与建设项目紧密相关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等一些风险损失。这些情况的存在与发生,也是一种必然现象,说明项目风险的发生也是客观必然的;(2)多样性。在一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存在多种风险,各风险之间还有复杂的相互联系;(3)全局性。当风险发生时,不一定会在局部存在,可能由多个部分影响到全局性的。由于前期各种条件的影响耽误工程进度会直接影响到后期所有的工作,不仅会延长工期,还可能会造成费用的增加,严重的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4)规律性。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和施工进程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当风险发生时也会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在项目持行过程中进行提前预测。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路网畅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建设进程也拉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增长,为经济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在中央作出了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增加道路建设投资规模的前提下,要对资金进行合理安排,保证使用到位。对公路工程项目要从立项、设计、施工和管理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在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往只重视项目后期的风险管理,在项目前期的风险管理经常被忽视,产生这种现象的情况主要在于国家项目管理文件中没有项目风险分析这一项,再就是项目施工业主不重视,意识不到风险分析的重要性。公路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管理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对项目进行全过程风险监控,能够为项目建设营造稳定的工作环境。
三、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步骤
1、项目风险识别 在对项目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全面了解才能对项目风险进行正确识别,对识别出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具体影响,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以达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2、项目风险估测 项目风险估测是在项目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大量的详细的损失资料进行分析比对。项目风险的发生会对项目造成不利的影响,但项目风险的发生也存在概率事件,一般为小概率事件,不能单纯以发生风险事件的结果来决定风险的大小。在项目风险估测过程中要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风险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程序进行估计和预测。
3、项目风险分析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包括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不等于风险分析。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在事先只知道所采取行动的所有可能后果,而不知道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或者两者均不知道,只能对两者做些粗略的估计。不确定性是难以计量的。风险是指给行为主体带来失败、损失后果的可能性以及每种后果出现可能性的大小。风险是有概率可以计量的。通常在可行报告中只对投资及效益进行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只能告知某种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能告知这种影响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对各因素发生某种变动的概率,事先能够客观地或主观地给出,就可以借助风险分析帮助决策。
4、项目风险评价 在估测出项目风险的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后,要根据安全指标的标准来衡量风险的在小,以便对项目风险进行确切的评价。衡量出项目风险对工程项目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和处理该风险所要付出的费用成本,确定是否该采取那种措施,才能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的处理,因为在工程项目过程中不可能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风险加以处理。
5、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是根据风险估测以及风险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综合考虑项目的目标、规模和可接受的风险大小,以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为指导,对项目面临的风险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程度。风险应对措施有很多,要使损失大、概率大的灾难性风险尽量避免,即避免风险;要使损失大、概率小的风险通过保险或合同条款将方式转移,即转移风险;要对损失小、概率大的风险采取措施降低,即降低风险;要对损失小、概率小的风险进行积极有效的控制,即风险自留。
四、公路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
根据公路工程项目的特点,通过概率法和调整折现率法这两种方法对风险管理进行分析,以处理公路工程项目中的各种内险。
中图分类号:F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062-02
1 工程项目中的风险
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按照风险种类分类有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责任风险和决策风险等。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暴雨、洪水、泥石流、不良的地质条件等自然风险;工程所在国政局动荡等政治风险;通货膨胀、资金筹措困难等经济风险;设计不完善、施工工艺很落后等技术风险;合约方违约等责任风险;信息失真和经验缺失等带来的决策风险。诸如此类风险都会造成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如工期延长、成本超支、工程质量未达要求等,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正常交付使用。
2 传统风险分析的方法
传统的风险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2.1 定性风险分析方法
定性风险分析的方法一般是凭经验界定风险源,如列举法、专家经验法(Delphi法)及决策树方法等。以专家经验法为例,风险分析的过程为专家凭借在工程项目中的大量经验识别出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并给出对每一类风险源的综合印象,判明各种风险源可能对工程项目造成的破坏,是一种定性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2.2 定量风险分析方法
传统的定量的风险分析方法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处理而实现的。如PRA(概率风险评估),DPRA(动态风险概率评估)及仿真通用软件VERT(风险评审技术)等。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定量风险分析对工程项目中各个风险源发生的概率,给出各个风险源的风险量化指标,通过进行数学处理,得到工程项目中各类风险的量化值。
3 BP神经网络模型
3.1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神经网络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是指模拟人类神经细胞群学习特性的结构和功能而构成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或计算机系统,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适用于复杂环境,可实现多目标控制要求,并具有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连续数的特性,已应用于许多复杂控制系统的领域。
3.2 BP神经网络
1986年D.E.Runelhart和J.L.McCelland及其研究小组提出PDP(Parallel Dis2t ributed Processing)网络思想,他们还提出了一种网络学习算法――BP算法(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至今在人工神经网络中,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就是BP神经网络。BP网络在结构上分为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是典型的多层网络结构,层与层之间多采用全互连方式,同一层单元之间不存在相互连接。3层的BP神经网络结构见图1。
除输入层单元外,BP神经网络的其他基本处理单元均为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层与层之间的的连接权值也是可以调节的,一般选用以下函数计算公式。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分析模型
在BP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我们建立模型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可分为3个阶段:风险辨识、BP神经网络处理和风险评估。
4.1 风险辨识
辨识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为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第一阶段,我们将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分为6种:自然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责任风险和决策风险,也可根据具体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分类;然后,根据已做出的工程项目风险分类,列出每一类风险可能会造成工程项目的无法正常完成的不确定因素。
4.2 BP神经网络处理
根据风险辨识得到的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清单,我们首先要对各种风险因素的历史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以便完成输入层信息的输入。还需提供历史的项目风险系数,然后进行BP神经网络中连接权值的训练,得到输入层、隐层及输出层的之间权值。完成训练后,在具体的某一工程项目中,即可根据现有的专家风险评估数据作为输入,得到风险评价系数。
项目风险系数是一种评价项目的风险程度的指标,工期、费用和效益投入比是用于评价工程项目的3个客观指标,工程项目的风险系数可以用下式表述。
式中:r为风险系数;
、分别为实际工期和计划工期;
、分别为实际费用和计划费用;
、分别为实际效能和预计效能;
分别是时间、费用和效能的加权系数,结合工程项目对各种资源的要求确定3个指标的值,且满足=1的条件。
4.3 风险评估
风险评价系数的取值越小,说明风险越小,取值越大,说明风险越大,风险状况的分区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划分。以下列出了5个区间的划分方法。
(1)r<0.2,工程项目的风险很低,即使损失发生,对工期、费用和效益投入比的影响很小;
(2)0.2r<0.4,工程项目的风险较低,如果损失发生,对工期、费用和效益投入比有一定的影响;
(3)0.4r<0.6,工程项目的风险处于中等水平,如果损失发生,有出现重大损失的可能;
(4)0.6r<0.8,工程项目的风险较大,必须采取避险措施,杜绝损失发生;
(5)0.8r<1,工程项目的风险极大,建议重新进行对该工程项目决策论证。
5 结语
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应用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之中,在大量的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大大提高了对风险评价系数预测的准确性,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信度较高的风险评价方案,特别适用于有着丰富的同类项目实施经验和资料的企业。
参考文献
[1]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 闻新.Matlab神经网络应用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石油工程是为了获取石油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使用和研究等工程,主要包括石油的勘探和开发。根掘我国的行业划分,石油工程主要包括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储运工程等四个彼此独立又彼此衔接的领域,范盖了石油生产的全过程。石油工程风险管理是石油企业对石油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各方面的风险事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既定的流程,开展风险识别、进行风险分析、制定风险计划,实施风险应对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保障工程正常进行,取得预期的工程效果,并保证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免受损失。
一、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的特性
1.1 风险客观存在。石油工程项目的规模普遍偏大,而其周期性长、资金投入高等特点使得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更为凸显。认识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对于之后的风险管理工作起到很好的铺垫。
1.2投入资金多。由于石油工程的规模较大,石油勘探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建设万吨的低渗透油的生产能力,需要投入千万元,而且,在特殊的深层盆地中进行石油勘探的话,一口深井就需要亿元。因此,可以说石油程是绝对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未来,更多的油将在海洋等非常规地区进行勘探开发,其投资将更大。
1.3 风险存在变化性。石油工程的作业条件一般也都较为特殊。大部分的石油工程作业一般都在地面几千米以下。未来的石油油田将会逐渐转移到地下更深层、海洋地区等条件更加极端的环境中,各种风险因素会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和工程进行的深入而不断变化。
1.4 风险具有多样行。因为石油工程项目建设的周期长、范围广,在项目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风险也具有多样性。从技术上来看,每一个石油工程的工况条件都不同,一旦勘探出现误差,其开发过程就可能面临着无油可、原油实际储量较少、原油实际油脂较差等尴尬局面。
1.5涉及专业面广。由于石油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其涉及面极广,需要用到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工程学等基础学科。在专业技术方面,主要涉及到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工程施工与项目管理等。因此,石油工程是名副其实的技术密集型行业。
二、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
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项目风险识别、项目风险评估、项目风险应对、项目风险监控等四个主要环节。
2.1项目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各种方法系统识别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对其进行判断、归类、鉴定的过程。风险识别直接影响到风险管理的决策质量,通常需要风险分析人员与设计、施工、投资造价等人员以及有关专家一同参与进行。
2.2项目风险的评价。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收集的质量,利用概率统计等理论来评估、预测风险因素或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分析风险造成损失的大小。项目风险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⑴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⑵风险的影响和损失;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⑷ 风险级别。
2.3项目风险的应对。通过项目风险评估,我们可以了解项目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并掌握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在项目风险评估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就是项目风险应对。风险的应对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回避,就是避开风险可能发生的路径和场所;控制损失,就是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就要想办法取有效措施是损失减少到最小;转移,通过一定的途径、方法,把风险转移出去;风险自担,结合自身能力,做好各种准备来抵御凤险。
2.4项目风险的监控。由于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很难消除风险,为此,项目风险监控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项目风险监控就是随时监测并记录项目的各种风险状态,并与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进行对比,若发现偏差,及时取控制措施。项目风险监控包括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两方面。风险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核对风险应
三、石油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3.1 全面分析项目风险。石油工程风险分析是石油工程风险管理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对风险识别成果的进一步加工整理,直接影响到了风险识别与风险计划的衔接。它要求对各类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半定量或者定量的分析描述,并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大小进行分类和排序,以此作为后续风险管理的依据。在充分识别风险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风险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前面已经建立起来的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提高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实现风险分析方法的优势互补,避免单种分析方法所带来的片面性。
3.2 控制项目风险损失。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有经济方面的损失,同时还有其它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比如信誉损失、市场损失和关系损失。这些损失可按时间分为长期损失与短期损失,也可以按性质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无论何种损失都会对通信工程项目的按时顺利实施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