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09:14:49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区域经济增长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一、引言
能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的物质基础,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的省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山西煤炭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在快速上升,不仅加快了山西省煤炭资源的耗竭,也给山西将造成了更多的安全事故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了改变现状,短期内必须提高山西省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长远来看必须摆脱对资源的依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这才是山西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经之路。
二、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现状
1.煤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根据山西省数据统计年报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陕西省煤炭产量总计达到8.32亿吨。自2010年以来,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山西省经过全省的煤炭资源的整合,以及煤炭企业的不断兼并重组,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发生了质的改变,煤炭产量已经在向10亿吨的水平不断前进。2016年山西省全省的矿井总量超过450个,在未来的5到10年之内,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在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同时,将不再审批新的矿井建设,煤炭产能过剩的现象,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与此同时,随着煤炭开采的机械化的不断普及,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大幅提升,这样的环境之下,一些资源枯竭的矿井将会逐步关闭。
2.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
目前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已经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以煤为基础,煤炭产业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煤炭产业链不断增加,煤炭的综合利用价值逐步提升,煤炭产业及其附加产业,成为了山西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山西省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升每一框的附加值,实现了煤炭产业的大幅度增加。与煤炭产业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趋势良好。尤其是与煤炭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成为山西省的工业新型支柱,电力产业也超过了煤炭,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3.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煤炭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明显改变。一方面不断深化煤炭行业专项治理,大力扭转多、小、乱的煤炭矿厂格局,关闭许多安全隐患高、资源利用率低的生产企业;另一方面以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化矿井的运营机制,大力推进安全化生产,不断升级生产装备,全面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生产机制,全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整体质量。
4.煤炭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山西省大力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现形成形成了煤-电、煤-建材、煤-化工等完整的产业链。循环经济在真正实现煤炭清洁、安全、高效、低碳利用的同时,不仅为同煤发展撑起了半壁河山,也成为全省煤炭企业的共同追求。
(二)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尚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产能过剩
21世纪初煤炭行业发展迅速,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各地大力新建煤矿或改扩建煤矿,使得煤炭的产能达到高度释放。目前煤炭的需求量低于煤炭的生产能力,且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据统计,我国煤炭现有的需求总量保持在24亿吨上下,而生产能力却达到近30亿吨,煤炭产能过剩严重影响山西省煤炭经济的发展。
2.利润下降
一是由于煤炭需求量减小而产能过剩,使得价格不升反降;二是电煤价格双轨制的取消,使得一些电厂抵制市场煤价,限制的煤价的增长;三是煤炭运营成本增加,包括物流运输成本(特别是煤炭产能集中的山西)、煤炭资源税、人工成本、安全生产投入及环境治理等因素。由于这些原因,大大缩小了煤价格的上涨,再加上成本的不断加大,使得煤生产企业利润严重下降,影响经济发展。
3.环境污染
近些年,山西省大力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给环境带来了利好,但是这并足以解决煤炭行业给山西省环境造成的污染。比如煤矸石大量堆存,有害气体不断排放。对周围的农作物,饮用水源,以及农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煤炭开采给山西省带来的是地面坍塌、水体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们日常生活。由于采煤技术较低、设备不够先进、人才素质较低等原因,导致山西省除少数几个大企业以外并没有建立起与市场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山西省的煤炭行业以粗放式经营的本质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在高强度和粗犷式的开采中,使得煤炭资源大量浪费,资源利用率低,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矿渣被丢弃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山西省煤炭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本文选取了20多年来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并由此建立C—D的生产函数模型,由于煤炭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且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大,所以将煤炭投入作为要素之一。建立C—D的生产函数模型如下:(3-1)由此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中煤炭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变化。其中Y代表产出量;A为常数项,代表基期的技术水平;r代表科技进步率;L代表劳动投入;α为劳动产出弹性;β为资本产出弹性;γ为煤炭产出弹性。在实际中Y表示地区的GDP;L表示全年从业人数;K表示固定资本存量;本文用M表示山西省的煤炭消费量和外调量之和。
(二)变量及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的样本为1990-2016年,根据数据分析及计算得到最终的模型为:(3-2)由公式3-2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基础下,煤炭、劳动、资本没多投入1%,那么GDP就会相应的增加0.319922%、-0.596765%和0.32097%,这就说明山西省劳动力的投入已出现过剩的情况,且劳动者的素质水平偏低,而煤炭和资本的增加会对山西省的经济增长产生促进的作用。
(三)实证结论
煤炭是促进山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1/5,总体来看,科技进步对山西省经济的发展的贡献率最高,这也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次是资本,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四、政策建议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033-03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区域经济的收敛性
本文的研究基础是Solow的经济收敛假设,对此假设进行的实证研究对于本文而言比较重要,有必要对针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省际趋同或差异性的计量研究进行回顾①。针对我国的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的计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总体收敛、省际间或区域间的收敛和不同时段收敛三个方面。Li(1998)研究证实中国经济在1978年-1995年总体上出现了收敛现象,估计条件收敛的速度为每年4.75%,在1990年后各省间的差距有所扩大。Chen和Fend(2000)对1978年-1989年中国29个省的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经济在此期间出现收敛。李永友、丛树海(2005)通过利用1994年-2002年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横截面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这一时段的人均产出的增长水平表现为一种收敛的趋势。张焕明(2005)研究发现由于后发能力因素,如学习能力、对新技术的理解力以及技术的扩散效应,地区间的经济受Verdoom-Kalder效应和后发优势效应的共同影响,1982年-2002年间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经济增长的趋同性较为明显,全国各省份经济增长也存在趋同的可能性。汪锋等(2006)研究指出人力资本和制度变量的扩展的索洛模型很好地描述了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在控制了各省人力资本、企业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后,发现中国经济表现出索洛模型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但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相悖的观点也大量存在着,并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例如,Yao(2002)使用Hsueh-Li(1999)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发现中国各省的人均GDP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扩大,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支持(王志刚,2004;王铮、葛昭攀,2002;杨俊,2005)。
事实上,分歧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同学者的研究思想和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统计指标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经济收敛的要求过于严格所致。近年来,有些学者提出了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它与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不同,其不同于绝对收敛中只有一个均衡水平,也与条件收敛中每个经济体可以有不同的收敛路径,在控制一些关键变量之后仍然收敛于同一个均衡状态不同。
程建、连玉君(2005)通过对1952年-2003年各省的人均GDP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分析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进行检验,发现中西部地区具有收敛性特征而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三大地区间也不存在收敛。蔡、都阳(2000)利用泰勒指数的分解技术,通过把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地区差异分解为东中西部份各地区的各自内部差异和之间的差异,发现在我国不同区域内部呈现出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但在不同区域之间这种收敛却没有出现,刘明兴等(2000)的研究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陈安平和李国平(2004)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内和地区间人均产出序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和西部地区内的经济增长具有收敛性,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却不存在收敛趋势,中部各省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三个共同冲击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长期受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由此可以发现,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存在着可能的俱乐部收敛,这是一个能得到大多学者广泛支持的结论。本文通过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的作用是否具有门限效应,考察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样本数据
采用数据的时间跨度是1990年到2006年,空间跨度包括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具体的指标变量包括经济产出、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人口统计数、地区所有金融机构的存款和贷款。所用的数据均来自全国以及部分地区的统计年鉴和中经网(db.cei.省略/)。
通过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获得各地区经济实际增长速度gy、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速度gi、消费实际增长速度gc、和刻画地区金融发展的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的实际增长速度gf,以及人口增长速度gp,刻画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人均实际贷款额TR。这里,我们就只从金融发展的广度方面来判断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即用地区人均实际贷款额作为门限变量。
三、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在这里,我们采用门限模型①对中国地区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的门限模型为:
首先,判断模型是否存在门限效应,存在几个门限,从F检验结果(见表1),发现模型有两个门限。
因此,构建如下多重门限模型:
模型中加入自变量平方项,目的是为了克服由于解释变量不足导致的虚假回归,另外去掉了估计不显著的人口的增长速度。
其次,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全样本的数值分位数统计(见表2),我们可以发现数据的一些特点,样本中的经济实际增长速度大部分都是正的,中位数是9.714%,大于7%的个数占到总样本数的75%;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速度的振幅明显大于消费,大约是消费的两倍多;所有的变量都存在着负增长的情况,这是由于物价因素导致的,从1991年到1994年中国经历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了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实际增长速度为负,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样本中金融发展速度为负是由于中央银行为克服通胀而实行较强的信贷紧缩政策,导致区域金融资产实际增长额大规模下降的结果。
然后,通过程序计算估计出方程的两个门限值大小,分别是γ1=3380,γ2=3937。并且通过门限值对应的似然比值来检验门限值的显著性。
根据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门限值大小关系,我们把样本分为,较高金融发展水平(TR>3937)、中等水平(3380
在已知门限值大小的情况下,估计模型的其他参数(见表3)。从参数的估计结果,我们发现:解释变量投资和消费对于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都具有正向作用,并且投资略小于消费,这说明了在刺激地区实际增长速度时,地区政府依靠投资的增长速度效果不如消费;解释变量金融发展速度的估计系数,在三个门限中分别是-0.267,4.72和0.094,这表明地区属于区制Ⅱ时,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的增长速度作用最大,此时有利于相对贫穷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因为对于同样的金融发展变化,门限效应的存在导致相对贫穷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将比发达地区快很多,当地区属于区制Ⅰ时,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负的相关关系,这表明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过低,金融发展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如紧缩而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因此金融发展在统计上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情况;另外,地区无论处于哪个区制,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都要比消费和投资的影响要大得多。
最后,我们在已知区制的情况下,给出从1992年到2006年,我国各地区每年属于每个区制的数目比例(见表4)。
从表4,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起初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属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制Ⅰ,此后,有一部分地区逐渐地步入区制Ⅱ,在1996年以后,进入区制Ⅱ的地区迅速增加,在2001年以后,属于区制Ⅱ的地区,迅速地进入到了区制Ⅲ中,在2006年,区制Ⅰ、Ⅱ、Ⅲ分别包含地区的数目比是36361,这说明1990年到2006年间,我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与我国各地区的现实相符合。
四、简短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投资和消费对于区域经济的实际增长都具有正向作用,投资作用略小于消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消费和投资要大得多。
2.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低、中等和较高三个区制,地区金融发展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在达到经济稳态的过程中,地区金融发展速度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因素,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通过影响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作用的大小,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即地区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受到该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低的影响,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
3.属于区制Ⅱ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此时有利于相对贫穷地区追赶富裕地区,属于区制Ⅰ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出现负的相关关系,即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金融发展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
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及中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有意义的特征,我们建议:
1.中国目前仍然存在着大量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市地区,这些地区在寻求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应该避免依靠不可持续的投资的高速增加,和期望于增长稳定的消费的作用,而应该着重考虑依靠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利用它的增长对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尤其是它的水平值在达到一定门限值以后所具有的巨大倍数效应,从而走上经济高速增长的路径,追赶上富裕的地区。
2.国家在制定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可用考虑通过帮助促进这些落后地区的金融水平的发展,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可以借鉴日本在冲绳建立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意大利为开发南方落后地区建立南方金融租赁公司,在落后地区设置专门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来促进这些地区的金融和经济水平发展。还可以借鉴美国的差别准备金政策,对落后地区实行差别金融控制政策,以及实行倾斜性信贷政策,鼓励私人资本流向落后地区,促进这些地区的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使这些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达到第一个门限值以上,进而通过区域金融发展来拉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46-02
引言
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区域金融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从理论上说,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引导功能,区域金融运行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域金融差异的表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区域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国外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探索的热点问题。早在1911年,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之后,Mckinnon和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odriguez-Fuentes(1998)研究了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区域信贷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内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
大多数文献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周立(2004)遵循Goldsmith指标体系,跨越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历程(1978—2000年),涵盖中国三大区域(东、中、西部),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立足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批评了中国“高增长、低质量”的数量型发展路径,倡导重建金融功能,选择质量型金融发展路径。也有仅针对单个区域的,如省域、县域的研究。艾洪德等(2004)的实证研究结论是,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马瑞永(2006)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胥嘉国(2006)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但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董绳周(2007)运用1980—2004年各省区的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其中,西部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宋艳伟、李恒炜(2007)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1985—2004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并非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在统计上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郑小婧、姜宁(2007)研究了在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背景下,回顾梳理1998—2007年间全国及长三角金融政策运用与金融体制调整情况,探究资金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资金密集型特征,且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与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二)基于省市层面的研究
部分文献以某省或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曹廷求、王希航(2006)对山东省各地市1995—2001年的研究表明,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烟台等九地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各地市和山东全省及其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谢太峰(2008)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董金玲(2009)基于1990—2007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3个城市的数据,对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区域存在差异,其中,苏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要大于苏中以及苏北。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内蒙古乌海市课题组(2009)基于乌海市进行实证研究,利用C-D函数,选取乌海地区1990—2009年的贷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及GDP作为指标,采取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单向促进作用的结论。赵俊英(2010)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表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因此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与评价
影响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因素很多,所以我们要找出产生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的因素。以期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这样有利于重庆市更直接、更清晰的开展经济建设;有利于重庆市更好、更快的发挥其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重庆市在经济发展中取长补短,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增长。
因此,研究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
早在18世纪,古典经济学家Adam Smith(1776),Thomas Robert Malthus(1798),David Ricardo(1817)等人对经济增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Adam Smith(1776)认为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劳动的数量,二是提高劳动的效率。在这两种增长途径中,斯密更强调劳动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分工协作和资本积累可以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因;同时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劳动数量的增长,从而引起经济增长。同时斯密论证了国际分工通过自由贸易能促进各国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国外贸易能增进消费者的利益。
(二)国内经济增长因素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增长因素理论的发展,我国学者把理论模型的应用在对我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和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中。董聪聪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出资本积累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建平、谢树玉在《基于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的积累与有效劳动力的投入。翟宁在《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1978~2007年的数据认为居民消费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而且是众多发展因素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其作用明显。兰天在《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因素分析》中通过选取1995年以来福建省国民经济核算相关数据,运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有关原理,得出近年来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于投资。杨红丽在《上海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中得出,上海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市技术进步或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区域经济差异
区域经济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已取得空前发展,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失衡现象也日益严重。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体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
目前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主要有:刘树成等用加权变异系数,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标准差指标,计算1952~1990年三大地带地区差别的变化,结论表明三大地带间的差异表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在1952~1957年扩大的趋势并不明显。袁钢明计算1978~1994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地区差距除1983年有短暂的下降外,呈扩大之势。周玉翠等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定量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明显增大,沿海与内陆的差异扩大,而沿海各省市之间差异有缩小的趋势。张茹在《中国经济增长地区差异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基于面板数据的条件收敛检验,对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而当控制投资率、投资效率、人力资本和技术水平等变量后,初始劳均产出水平较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小,即条件收敛的速度大约为每年1.4%,稍慢于增长理论估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之间2%的收敛速度。
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有:国内学者陈娜通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分析发现,河南省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方面,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校荟萃、刘富华通过《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并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经济差距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区间差距是影响云南省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力量。张辽、李子超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协调机制研究》中,运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测算了东北三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表明,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总体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出现了更为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同时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现不同的发展速度。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总结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因素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的分析研究,我们知道,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而且,不同地区的最主要因素也不同。而且,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又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基于此,分析重庆市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重庆市40个区县的区域经济差异情况,并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促进重庆市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索合理、科学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03).
[2]薛永鹏,王莎.基于时变参数的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统计教育.2009(02).
近年来,我国区域金融各地区总体运行平稳,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区域金融发展更趋协调,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2万亿元、12.7万亿元、12.6万亿元和5.4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各地区存款平稳增长,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区域之间仍然存在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因而,在贯彻落实“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的要求基础上,提高区域金融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种背景形势,本文收集了中国1997~2013年衡量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评价指标值。并基于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参数的估计,具体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由此,提出强化区域金融作用的措施,促进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的文献综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因而理论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熊彼特(1912)从银行和信用的角度说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家的创新,而企业家的创新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创造,并且指出运行良好的银行通过鉴别那些能成功地开发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的企业家,为其提供信贷从而刺激技术的进步,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帕特里克(1966)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两种模式,即“需求跟随型”和“供给引导型”,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供给引导型”模式较为普遍,而到了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需求跟随型”模式。麦金农和肖(1973)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应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Pagano(1993)基于内生凸性增长模型(AK模型)研究稳定状态下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社会的储蓄率、资本的配置效率、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等途径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King和Levine(1993)选取金融中介规模、银行信贷规模以及私营企业获取的信贷规模三个指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对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从国外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金融的发展。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国内学者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支撑。
2.国内的文献综述。国内学者对区域金融发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性这两个角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研究。关于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方面,张企元(2006)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区域金融(贷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并且中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同时,在分析金融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有赖于结构性的金融调控。胥嘉国(2006)基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同时工具变量法(IV)估计结果进一步说明,金融发展在质的提高方面比量的扩张更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杨圣奎(2010)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1990~2008年间区域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区域金融发展对地区经济的支持存在较大差异,并进一步证实在金融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存在通过金融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赵本福等人(2013)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98~2010年30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从短期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研究方面,赵伟、马瑞永(2006)运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我国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1978~1991年区域金融增长差异迅速上升,之后呈现下降的趋势,整体表现出类似于经济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假说”的特征,并指出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李敬、冉光和、孙晓铎(2008)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对我国1978~2004年金融发展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发展差异进行了全面的度量,并运用R/S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主要源于城乡发展的差异,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一直位于高位状态,并且从未来的变动趋势来看,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未来总体上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田菁(2011)从部门和整体这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虽然稳定但整体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金融差异显著表现在金融发展的总量上,因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文献梳理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区域金融的发展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由于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导致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不同。本文尝试从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这三方面分析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一)区域金融规模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金融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金融机构数量的递增、金融工具的多元化等途径得以实现。一般而言,金融规模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会相应地增加。因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金融规模的支持。表1给出了我国2005~2013年东、中、西、东北地区的GDP与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由此简要地说明区域金融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关系。由表1可以看出:①从纵向来看,东、中、西、东北四大经济区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款总额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而相应的GDP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区域金融资产规模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区域金融资产的增长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②从横向来看,2005~2013年间各地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即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均衡。但从理论上看,金融资产规模的增加将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增长。
(二)区域金融效率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金融效率反映了金融发展水平,因而金融效率的高低将影响经济发展水平。Pagano(1993)内生凸性增长模型是将金融因素纳入到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理论模型之一,认为储蓄—投资转化率反映了金融市场改进资源配置的效率,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将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影响。由此,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是将吸收的存款有效转化为贷款,进而投资于能产生回报率较高的领域,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因而,区域金融效率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区域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效应
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是相辅相成的,金融结构的变化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结构和方式的变化。本文主要从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说明区域金融结构支持区域经济增长。中长期贷款一般用于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因而,区域中长期贷款比例增加,可投资于固定资产项目的资金就相对越多,这将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同样,区域间不同的金融结构将会对经济起到不一样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区域金融支撑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
(一)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在使用面板数据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过程中,通过参考闵姣(2013)的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张亮(2013)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撑能力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等多篇学术文章的基础上,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JGDP)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而在衡量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上,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个方面指标:①区域金融规模指标,本文采用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提出来的金融相关率(FIR)来衡量,它指某一时点上一国的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的经济活动总量之比。对于欠发达省份,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并不发达,并根据数据的可得性,FIR通过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L)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D)之和与区域GDP的比值作为衡量指标。公式:FIR=(L+D)/地区GDP。②区域金融效率指标(LD),即将金融机构存款转化为贷款的效率,公式:LD=L/D。③区域金融结构指标(RL),本文选用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值衡量,公式:RL=R/L,其中R表示中长期贷款。本文主要选取了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31个省市的1997~2013年17年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各地区的《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在实证检验前,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因而,首先对各指标取自然对数,分别命名为:LNRJGDP、LNFIR、LNLD、LNRL。
(二)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支持的实证检验
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由于面板数据反映了时间和截面空间的二维信息,因此,与时间序列数据相同,面板数据也可能存在单位根。为避免伪回归,确保回归结果的有效性,需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主要采取LLC检验和Fisher-ADF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由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指标序列均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即经济增长指标LNRJGDP、金融规模指标LNFIR、金融效率指标LNLD、金融结构指标LNRL均为平稳序列。对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指标LNFIR为一阶单整,而经济增长指标LNRJGDP、金融效率指标LNLD、金融结构指标LNRL均为平稳序列。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协整检验。
2.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通过上述的分析,东部和中部地区的LNRJGDP、LNFIR、LNLD、LNRL均为平稳序列,而西部和东北地区除LNFIR为一阶单整外,其余变量也均为平稳序列。在此基础上,检验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本文主要采用Pedroni检验方法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表3的Pedroni检验结果可以看出:①东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除PanelADF和GroupADF的统计值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统计量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LNRJGDP、LNFIR、LNLD、LNRL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②中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anelv、Panelrho以及Grouprho的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③西部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除Panelv和GroupADF的统计值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他统计量值均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西部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④东北地区面板数据模型的协整检验结果显示,Panelrho、Grouprho以及GroupPP的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东北地区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因此,对每一个区域而言,各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其结果更具有效性。
3.模型的选择与建立。面板数据是同时在时间和截面空间上取得的二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建立三种模型,即混合横截面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可依据Hausman检验统计量和伴随概率判断应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并进一步依据F统计量检验建立混合模型还是固体效应模型。
4.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为具体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本文利用1997~2013年31个省市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东部地区LNFIR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而从LNFIR、LNLD、LNRL的回归系数可知,1997~2013年间,区域金融规模、区域金融效率、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而金融效率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并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主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可以发现金融规模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作用。西部地区LNLD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但从LNLD和LNRL的回归系数看出,金融结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起主要的推动作用,而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影响。东北地区LNFIR和LNRL的系数非常显著,金融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但金融规模对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却表现为抑制作用。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增长;现状
京津冀区域位处东北亚和亚太经贸圈的核心区域,囊括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位于环渤海地区.是北方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心,在我国经济拓展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北京,作为京津冀发展中的的中心城市,是集合了教育、文化、政治以及国家的交流中心,与此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政策条款发展方向的决策中心。在地里位置上东南方和天津相接,其余部分为河北省所环绕。一共有14 个市辖区以及两个县,北京市共有 317个县乡镇级区,总面积达16410.54平方公里。
天津,是我国的第三大城市,是我国直辖市。地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我国近代工业起源于天津,东与渤海相邻,北与燕山北京相接,与北京相距120公里,天津市的总面积为 11917.3 平方公里,拥有153公里长的海岸线,陆线边界长达1137.48公里。
河北省的地辖面积面积达18.88万平方公里。下辖的地级市共有11个,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目前,河北省正致力于联合进行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一系列交通设施投资和建设,联合开展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设立了系列环境保护和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积极拓展河北省的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
1 城市发展情况
北京的教育工作是全国发展最好的地区,截至 2012 年 8 月,北京市现共有 89 所普通高等院校,它是全国高等学府的聚集地,聚集了国内数量最多的著名院校。 天津的教育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增强,2012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1417 所。其中,普通高校 55 所,普通高中202所,初中317所,小学 843 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 970058人。河北区域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也在逐步完善,到 2012年,河北省具有本科在校学生622629人,具有专科在校学生546167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表1)
1.2 城市建设发展情况
数年间,京津冀地区的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2年,北京现有建成区面积为126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为2069万人;天津现有建成区面积为72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2007 年的1115万人增长到 2012 年的1413万人;河北地区现有建成区面积从2007 年的1738.9扩大到 2012 年的,到2012年常住人口已达到7288 万人。从上表中各地区差异可以看出,天津市的户籍人口密度最高,达到2782人每平方公里。
2 经济增长情况
2.1人均生产总值情况
京津冀发展的 5年以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北京、天津和河北区域增速基本上都达到了两位数百分比以上的速度,北京地区从 2008 年的64491元上升到 2012 年的87475元,天津地区的生产总值5年来近乎翻倍,河北地区 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比 2008 年增加了13598元,京津冀区域总体的生产总值所占全国比重也是逐年升高,仅次于长三角区域,与珠三角地区基本上持平并且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情况
在进出口总额方面,从2000年到2010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由776847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7447913万美元,增长为原来的10倍,天津地区从2000年的1369289万美元增加为2012年的 7743452万美元,河北地区每年都保持不同比例的增加,到2012年增长为177518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从2000年到 2012 年逐年增加,增长比率基本呈平稳增加态势。
【参考文献】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51 245
提高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国家地广物博,可是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差异,所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问题。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在实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如何才能提高我国区域间的经济水平,不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而且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巨大挑战。
1 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1 1 现阶段区域间经济相互影响
在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影响着,因为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是采用相互依靠的发展形式,因此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把区域之间的市场用人们劳动的地域性来规划,而且这种划分模式还在不断扩展,区域之间不再限制经济流通,市场经济的划分也在逐渐减少,从而整合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基于此,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流通及其合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1 2 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持平
各个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在一定的时间内也会慢慢地增大,出现这种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然而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不能突然增大或者经济发展水平两极分化严重,正常的情况下的经济发展差异应该在某一范围内,不但要保证不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而且还应该把这样的差异控制到一定范围,从而逐渐形成区域经济的平等稳定发展。
1 3 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水平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有一些变化是属于正常情况,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会提高,相反在某一时间发展速度也会稍微降低,可是从全局的经济发展来看其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这种发展局势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为消除区域间的“公平”及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付出的代价。
2 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机制
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部门增长推动机制。相关部门在做好区域经济增长工作时要注意对每个细小的环节都不能放过,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小的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会给整个区域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先行地区增长带动机制。在对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划分时,还要将其逐一划分到各个地区,原因在于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呈良性发展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持久、有序发展。三是要素投入驱动机制。从整个区域经济层面来分析,在资金、人力或者其他方面的投入中应注意:第一,某经济学家曾经讲到经济增长的整个过程也就是生产要素从收益较低、规模较小的行业逐渐向收益高、规模大的行业转变的过程。因此在对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时应尽量向一些规模较大的行业靠拢,这样可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第二,我们都知道即便是生产同样的产品所属的地域不同,企业的效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进行生产要素分配时,应首先做好调研,对一些生产效率较高的地区可适当增加生产要素的分配。
3 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特征
3 1 为了改善区域面貌则需要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财政部门的经济投资主要针对新能源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和原材料的开发。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局势来看,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中心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初显规模,其中新建的公路有36 5万千米,新建铁路长达8000千米,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初显成效,政府有关的生态保护项目也有的新的进展,其中工厂三废的排放也得到有效的限制,因此PM2 5也降低了。对于新能源的行业来说,其新能源项目的大力发展主要是由政府经济支撑。在一段时间内,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国已经经过了35年的经济摸索。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的历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第一产业不断在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型,从而我国基本实现了经济一体化。
3 2 拥有科学的资源整合机制,以便凸显出各区域优点
所谓的资源整合就是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涉及的资源,在一个区域中要进行资源的科学管理,其中含有技术、资金、人力及其自然资源,资源整合的基本条件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资源整合目的及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当我国未步入改革开放之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持平区域间经济水平为目标,而且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进行资源间的配置,因此将会有许多资源配置到西部。当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主要面向的是市场经济,因此对于资源配置来讲主要是面向东部地区。然而在我国的经济模式不断调整的形势下,对于一些受到重视的区域实行市场经济,主要是借市场来整合资源。由于各地区百姓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了政府的经济支撑。这样以来对东部省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春天,因为它们借助外商的投资、自身经济底子厚的优势,大力发展该地区经济。
3 3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格局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向市场化延伸。当前我国区域性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东部省市的经济模式已经成熟化,经济水平快速发展。最近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的统计及其评估,全国各省经济实力排名分别是:广东、福建、浙江、山东、上海等,这些省市形成了我国东部沿海的工业区域。同时这些省市的共性就是:经济发展形式广、涉及行业多、市场经济制度完整、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最早实行股份制度、公司模式转换快。除此之外,还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外融资,因此使得以上省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过早实现工业发展的中西部地区来讲,改革开放的涉及程度不够,造成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整、产业之间的转型比较慢,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迟缓。
4 结 论
总体来讲,人民经济水平增长的基本条件是提升区域间经济水平。因此,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市场经济发展来讲,应该用发达区域来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而且还要出台区域经济发展制度,进行科学的资源整合,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政策差异的消除将使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具有稳定性
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率先开放的政策,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经济增长的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高速的经济增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政策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小,东部地区从区域政策上的经济增长获益空间趋窄。相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受我国改革开放梯度战略的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在享受区域经济政策上存在时间上的滞后。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央政府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这样,区域经济政策性的区域差异将不断消除,东部地区不再具有区域经济政策上的优势。已有的区域经济政策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弱。相反,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的战略实施的时间较短,改革、开放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相当广阔的空间。为实现中西部发展战略而配套的各项区域经济政策处于不断落实之中,这些区域经济政策将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由于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征,中西部地区的开发战略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实现。中西部发展战略的长期性决定了中西部区域经济政策将不断得到深化和细化,区域经济的深化与细化的持续性将使中西部地区取得较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将具有稳定性。
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将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新格局的稳定性
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化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城市化率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升到2008年的43.9%。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总体上仍然较低,城市化仍然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城市化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域差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从城市化水平提升中的获益是不同的。东部沿海地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根据《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2006年,东部的一些最发达地区城市化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的高城市化水平使东部地区从全国城市化提升的进程中获益的空间相当有限。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还刚处于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鉴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西部地区的低城市化水平为将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中西部地区将从城市化的提升中获益更多。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3005805
一、引 言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就已着手对金融发展与经济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1],认为金融通过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分配,使现有资本发挥最大效应,进而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 509.7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 925.58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01%以上;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总收入从1997年的1 180 555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25 063 346万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4.39%以上;金融运行平稳,201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13 454.98亿元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1)。
回顾直辖以来的13年,重庆市的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重要成效,成为影响重庆市经济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96.56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3%。尽管重庆市的金融业有了巨大发展,但其实现的增加值远落后于其他省份。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911)提出好的融资渠道能够筛选出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并通过为创新企业提供资金帮助,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2];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1969)认为18世纪英国长期持续的增长不仅仅在于技术革命,金融革命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外的学者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金融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分析,得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成正相关的结论。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1969)对35个国家103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确存在着正相关;而麦金农(Ronald I.Mckinnon,1973)和肖(Edward S.Shaw,1973)则通过分析得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金和莱文(King and Levine,1993)运用内生增长模型,引入了金融发展变量,最后得出金融发展对地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3]。
谈儒勇(1999)通过构造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指标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而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韩廷春(2002)运用多元统计模型,建立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模型,发现了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即技术进步;赵振全等(2004)采用对GreenwoodJovanovic模型修正后的产出增长率模型,从实证研究角度得出目前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但其贡献是通过国内信贷总量的不断扩张来实现的;张杨(2006)运用拓展的马尔科・帕加诺的内生增长模型,利用东、中、西部地区1994―2004年的经济金融数据,建立符合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联机制模型,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三、重庆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
1.反映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
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比较多,戴峰采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市场化率、金融效率指标、股票市场发育程度指标和保险市场发育程度指标来衡量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的程度[4]。孟然则采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中介效率、金融储蓄结构和实际利率来衡量一个地区金融的发展状况[5]。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及准确性,本文采用金融相关比率、金融中介效率、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及保险市场发育程度等指标来衡量重庆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
金融相关比率(FIR)。金融相关比率是戈德史密斯于1969年提出来的,它是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国民财富)之比。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本文的金融相关比率(FIR)=(人民币存款余额+人民币贷款余额)/名义GDP。
金融中介效率(FEA)。金融中介效率又称金融效率指标,它主要反映银行将存款转化成投资的能力,一般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之比来表示,即:金融中介效率(FEA)=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指标(DCM)。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调节资金余缺方面的不足。成熟的资本市场是金融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用资本市场筹资总额与名义GDP的比值乘以1 000来衡量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资本市场筹资额包括企业债券筹资额和股票筹资额。用公式可分别表示为:
资本市场筹资额=企业债券筹资额+股票筹资额;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指标(DCM)=(资本市场筹资额/名义GDP)*1 000
2.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
衡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主要有:GDP、人均GDP、实际GDP、人均实际GDP。本文主要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重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因为人均GDP剔除了劳动力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总量的增加。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区间
本文选取的数据仅限于1986―2010年,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11年),相关指标在直辖前后的口径一致。人均GDP(GDPP)、人民币存款余额、人民币贷款余额、企业债券筹资额、股票发行筹资额、保费收入等数据也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11年),而金融相关率(FIR)、金融中介效率(SLR)、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指标(DCM)都是结合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得来的。由于时间序列普遍存在异方差性,而取数据的对数值来研究不会改变数据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此,文章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结果分别用Ln(GDPP)、Ln(FIR)、Ln(SLR)、Ln(DCM)等来表示。
(三)实证检验
3.格兰杰检验
格兰杰检验主要是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用格兰杰检验主要是为了确定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因果关系。如果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着促进作用,否则说明金融发展不能促进经济增长;同理,如果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则说明经济的增长对金融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否则可知经济增长不是金融发展的原因。
(四)实证结论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重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1.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相互促进
从协整检验的结果来看,金融相关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指标上升0.071 3个百分点,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符合金融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从格兰杰检验的结果可以知道,金融规模(金融相关率)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金融规模的扩大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之一;同时,经济增长也是金融规模扩大的格兰杰原因,即金融规模扩大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受到经济增长指标的正向影响。
2.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效率负相关
从理论上说,金融效率的提高应该能够提高金融机构配置资源的效率,使资源迅速从低效率部门进入高效率部门,资源配置在段时间内达到合理状态,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实证的结果表明,金融效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指标则相应下降4.15个百分点。实证的结论与理论存在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重庆市金融效率一直在下降。如图1所示,重庆市的金融中介效率指标1986―2001年由156下降到0.8左右,2001―2010年间,其基本维持在0.8左右。
3.资本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匮乏
从资本市场的定义来说,其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从格兰杰检验结果可知,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指标(LNDCM)不是经济增长指标(LNGDPP)的格兰杰原因,说明重庆市资本市场的发育没有为经济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而经济增长指标是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的格兰杰原因,说明重庆市资本市场发育有赖于经济发展的状况,重庆资本市场目前只是企业“圈钱”的场所。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实证表明,重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优化重庆市的金融资源,完善金融产业结构,构建多样化、多功能的金融综合服务机构[7]。重庆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拥有庞大的第二产业,多样化、多功能的金融综合服务机构能够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渠道,调整资金流向,引导资金流投向高新技术企业,促进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
(二)规范资本市场
完善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地方金融发展的标志,能够为可行的项目融通资金。目前,重庆市上市公司仅有34家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11),而北京则有205家、上海有230家,就算是同出西部的四川也有69家数据来源:西南证券大智慧。由此可见,重庆的资本市场还比较落后。所以,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促进重庆市资本市场的成长,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为企业筹集资金搭建广阔平台,使资金向有潜力的部门流动,进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8]。
(三)开发新型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的重新组合,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程度,也能够提高金融效率;金融创新能够创造出新的融资渠道,如重庆的“三权”抵押模式,就是充分结合重庆地区资金缺乏的现状,让农民通过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宅基地抵押给银行,从而获得发展资金,从事其他的致富项目。“三权”抵押模式是典型的金融创新活动,能够促进重庆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开展金融创新活动也是促进重庆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成功的金融创新活动能够改变融资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参考文献:
[1] 肖云.湖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2):4349.
[2] 孙文军,黄倩.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金融研究,2011(3):128135.
[3] 刘伟宏,王芳.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J].发展研究,2011(12):9396.
[4] 戴峰.江苏省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9.
[5] 孟然.天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基于与上海、深圳的对比分析[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apid, economic strength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is significant, obvious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play a rol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s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sector. Based on regional economic level, discusse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powered by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regional finance; Regional economic;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的含义
金融发展含义随着人们对金融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改变。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都提出了见解。在他们看来,经济要发展,金融就不能处在抑制状态。实际上金融结构、金融市场都是金融发展的构成要素,共同推动了金融发展。由此而言,金融发展就要同时兼顾金融总量的增长和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效率的提高。
金融发展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金融发展包括数量上的增长与质量上的提高。其次,金融发展应该包括技术方面的创新,只有技术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要求。最后,宏观调控部门要通过政策措施使得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模式相协调,将金融发展更好的渗透到经济增长之中。金融发展是作为总体经济的一部分,应当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的多发面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改进。金融发展的实质是源于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并能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是指金融结构、金融总量及金融政策和制度等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状态和运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区域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导致金融运行的非均衡发展,使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格局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
区域金融发展包括区域金融的增长,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和区域金融市场的改善,它是金融发展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其本质属性与金融发展相同。区域金融发展主要突出金融发展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的作用情况,分析出影响区域金融结构的主要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相互间的关系,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区域金融结构,研究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相互间的关系,和它们作用于区域金融发展的运行机理。另外区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各区域的金融发展状况不同,具体的金融结构、金融市场的完善需要不同的发展时间,这种在发展阶段与发展状态的差异会影响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现代经济中将金融发展因素融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中,并将区域与金融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从而分析金融在不同区域产生、变化、完善的过程,实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二、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相对于金融发展理论而言,区域金融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一定地域上的表现,或者是针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然而区域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只是将区域与金融两个概念简单的叠加,更进一步,还是将区域与金融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一定区域范围内,金融的产生、发展、运动等规律。结合区域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在金融发展理论一般性规则的指导下,形成了区域金融的作用机制与运动方式。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看,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以特定的区域为出发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的表现形式因为区域的整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以从二者直接影响作用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首先,区域金融发展会促进区域资本的投入。区域资本的投入量的不断增多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资本的规模化集聚,为区域内的企业带来规模报酬,形成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其次,区域金融发展可以不断促进区域资本质量的不断提升。区域资本质量的提升表现为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内在的发展动力。区域资本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可以增加金融机构货币存量,扩大储蓄规模。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非生产性的货币资金可以更有效地转移到生产性用途中,同时金融发展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储蓄率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也会影响资本产出效率。金融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一些新兴产业和创新支柱产业可以获取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以及创新研发,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自身要素生产率,获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回报。资金流向投资风险低、盈利水平高的产业和地区,提高了投资的效率,促进了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提升了区域资本的规模与质量。
2.2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效应分析
区域金融理论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其经济基础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的出现的根源就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整体状态影响了区域金融运行效率。
在自由货币市场条件下,基本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上货币供求平衡。主要表现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整体经济规模扩大与否,会引起金融市场中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变化,并同时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理论分析认为,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带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交易预期,促进投资者和融资者交易的发生,进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其经济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经济结构的变化通过引导金融资源需求结构调整,来改进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
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和创新环境也会影响到区域金融发展。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经济体之间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模式的不同,资源流动趋向于回报率高的行业和地区。由于区域市场化进程差异的存在,金融资源,这一特殊的货币信用资源,在供求空间上的出现了非均衡分布,过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必然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环境作为整体经济环境的一部分,也会直接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和经济发达国家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金融制度创新及产品创新,金融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多样化和效率加速提升。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经历了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稳步增强,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要探讨现阶段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就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合理的衡量区域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客观性和必然性。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会带来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因此,寻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解决路径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金融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可以作为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鼓励区域政府间合作对话,建立政府对信贷投入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善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引路人,应当充分以“十二五”发展期为机遇,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和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金融发展的引导和督促工作,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要依据存贷比、贷款增量、服务水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积极构建项目平台,考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信贷支持贡献度,配以合理的财政资金支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评定办法可以有效地调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由政府部门对区域间经济合作进行政策引导,鼓励金融行业进行区域融资合作,形成区域间双赢合作的局面,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建立健全区域性金融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金融组织,发挥金融业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主体功能,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有目的性的成立区域性银行及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及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协商,联合成立一些区域性金融研究部门和区域性开发银行,适时的针对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进行政策性研究,确定产业项目,培育经济增长点,通过独立的银行进行资金支持。例如,针对“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中部振兴发展规划”等发展战略的需要,可以成立专门针对其地区开发的开发银行。有节奏的调整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金融布局,建立健全不同区域的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和证券市场,通过完善地区金融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区域之间应当加强组织规划和协调,建立促进区域金融合作的长效机制。区域分工是由于不同区域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金融业通过信贷活动、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有针对性的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进而形成不同的区域分工。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通过区域的分工,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的协作,区域经济的协作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沿海地区与内陆部分省市之间可以大力探索区域经济合作项目,鼓励不同省份之间通过建立金融合作平台,合理配置资金,投放到相应的经济合作项目,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安徽省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以皖江城市带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装备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区域经济合作项目,承接上海和江苏的产业转移,提升经济竞争力。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大量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入目标区域内,资本市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建设,区域间的差距将会形成缩小的趋向。
四、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加强对区域内主导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流向高新科技产业,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应当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以客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研发新产品,银行机构应当积极参与市场调查,深入企业内部,针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研发优势、市场运行,适时的给予资金支持,进而形成银行与企业的双赢的发展模式。针对区域内或目标产业的发展状况,有倾向的向现代高新科技产业注入资金,使得企业在产品的研发,和自身生产技术的提升上获得支持,培育和打造区域品牌,有利于区域内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以使得区域内的部分产业快速的获取生产技术,形成产业规模,获得巨大的规模报酬。
五、开拓金融行业的经营范围,鼓励区域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援助,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企业数量,吸收就业劳动力数量,还是创造生产价值方面,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发展强省一般都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小企业数量,2009年浙江省12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仅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就实现利润总额2041亿元,吸纳就业劳动力774.2万人;截止至2010年,江苏省现有中小企业110万家,占全省企业数量的99%以上,实现全省60%的GDP份额和70%的出口创汇,并吸纳全省80%的劳动就业;同是全国经济强省的广东省,2009年全省中小企业中达到81.34万家,实现增加值16707.9亿元,占其全省生产总值的42.75%。同样作为华中地区的内陆省份,河南省2009年中小企业数量为37.8万家,实现年销售收入29701.8亿元,同时解决了989.1万人的就业问题。可见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内陆省份,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经济薄弱省份在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上与经济发达省市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带动经济增长也是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本身面临着诸多问题,生产成本的上升、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链紧张,难以开展企业生产技术革新,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瓶颈期。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担保公司等,可以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只有适时的获得生产资金,才能进行正常生产运作,进而进行企业科技创新,并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只有占绝对数量优势的广大中小企业迸发活力,才能更好的完成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鑫.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 保定:河北大学,2010.5
[2]李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5
[3]卢祖和.对金融支持区域经济转型的思考[J]. 现代金融,2010.7
[4]燕欣春.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5]周立.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9):68-73.
[6]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10).
[7]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